•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

        第1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讓貴州大地綠起來

        :2014年以來,貴州在堅定不移實施主基調主戰略的同時,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力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此次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是出于怎樣的戰略考慮?

        金小麒:為守住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推動貴州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去年年底,省委書記趙克志提出了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想法。我們林業部門很快將《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出來,并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復。

        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是省委省政府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行動不斷深化的過程。去年全國兩會,給貴州提出的要求是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講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其中包括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關系。同時,2014年,繼福建省之后,貴州成為全國第二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如何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的要求?如何打造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提出,是對這兩個方面的一個回應。目的是要在原來的生態優勢基礎上,持續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讓貴州大地綠起來,使綠色成為多彩貴州的主色調。

        :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包括哪些目標任務?

        金小麒:在編制方案時,我們第一步考慮的是貴州當前還有不少荒山,如何把這些荒山綠化?另外,貴州現在還有很多陡坡耕地,這是生態建設中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因為陡坡耕地容易導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陡坡耕地如果能夠實施退耕還林,就可以從總體上加快石漠化問題的根治。基于這個考慮,我們想力爭通過三年的時間,用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以退耕還林加快石漠化治理。三年后,貴州將沒有荒山全是森林,生態優勢進一步凸顯。按前幾年的治理速度,貴州石漠化的治理要60年,通過三年行動計劃,我們爭取30-40年將石漠化徹底根治。

        具體來說,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規劃2015年到2017年的總體目標是全省確保完成造林綠化任務916萬畝,完成森林撫育和低產林改造項目300萬畝,輻射帶動1200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3‰以下,古樹大樹保護率達到100%;林業產業產值突破1200億元。

        :落實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有哪些方面需要重點把握?林業部門應當如何積極作為?

        金小麒:從政府角度來講,怎么樣通過制度建設讓我們各項工作包括責任追究、地方出資、造林進度等等落到實處,是首先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對林業部門來講,我認為更多的是要加強指導、督促和提供技術服務,如果政府支持了,但項目實施不好,沒有效益,就是我們的責任了,所以要加強監督指導,從技術層面提供保障。另外就是協調服務,因為這個三年行動計劃不僅是林業部門參與,農業部門、水利部門、扶貧部門都要各司其職,怎么樣協調好,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實際上,為了實現總體目標,我們圍繞林業生態建設、生態保護、生態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三個方面,已經明確了完成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等任務。每一項任務都有具體的指標,同時加強責任落實,確保這個三年行動計劃的任務分解到市到縣到鄉到村,其中每個層級需要籌措多少資金,完成多少任務,都進行明確,并加大考核力度,對完成差的要進行通報批評。

        實現多目標價值追求

        :在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上,陳敏爾省長說要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發展經濟林。在生態與產業的結合方面,有哪些考慮?

        金小麒: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所指向的不僅僅是生態建設,其中還包括林業產業的三年倍增計劃,它不是簡簡單單的植樹造林,而是要考慮到經濟效益、景觀效益、社會效益在推進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的統籌兼顧。我們通過植樹造林,大力發展山地高效農業,使林業產值三年實現翻番。我們去年林業經濟總產值是610億,2017年要實現1200億以上。

        顯然,這與過去植樹造林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過去更多的是一種公益活動,現在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一個都不能少,實現多目標價值追求。植樹造林的過程中,要扶貧、要促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把綠色貴州建設打造成一種經濟活動,讓植樹造林成為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這正是陳敏爾省長提出來的“生態的產業化,產業的生態化”。

        :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具體的行動中,確保這種“多目標價值追求”的有效實現。

        金小麒:當然。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是根據貴州的經濟建設、生態發展、扶貧開發的任務而制定的,每一項任務都會細分落實到各市(州)、縣、鄉。怎樣組織管理?產業怎么布局?我們都是有相應的專題規劃作為指導。比如說要發展貴州的刺梨產業,將其打造成為一個新的特產品牌,我們在植樹造林中就要加大刺梨基地的建設力度。那么刺梨基地總規模是多大?布局在哪?這些我們都做好了全面的規劃。就全省來講,我們對于各個地區的產業布局都有一個詳細的規劃。

        :植樹造林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不可能完全依賴政府投入,如何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金小麒:過去植樹造林比較難,基本屬于政府林業,靠政府投入造林,沒有轉化為社會林業。沒有各市場主體參與,光是公益,造林綠化就會變成政府唱“獨角戲”。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植樹造林不再是“一家獨大”,全社會都廣泛參與,利益共享。特別是我們在生態建設中如果把注重產業、注重經濟效益有效結合,就自然能夠吸引市場主體參與。比如過去種植包谷一畝地幾百塊錢,現在種獼猴桃一畝地幾萬塊錢,當有利可圖時,市場主體就會主動參與。在綠色貴州建設過程中,我們也盡可能采取市場的手段,這也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的要求。只有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林地分到戶,做到產權清晰,才能有效流轉,并通過市場的手段讓“死資產”變成“活資本”。

        在生態建設過程中,要十分注重生態和產業結合,注重把農民的林地資源、國家的項目資金、地方的財政投入以及市場的產業投入結合起來。當多種要素實現聚集,就必然提高多種主體的參與積極性。

        造林和護林并舉

        :綠色貴州建設不僅需要造林,也需要護林,2014年開展的“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取得了什么效果,在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力度是否會進一步加大?

        金小麒:從2014年9月開始,我們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保護森林資源“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十七個部門聯合行動,摸排出7973起案件。到今天為止已經查結的案子是7744起,查結率達到了97%,這不僅在貴州的歷史上絕無僅有,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得到了國家林業局的高度評價。

        在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的任務中,其中一條就是要大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鞏固森林資源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成果,建立保護森林資源的長效機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快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加強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如何建立保護森林資源的長效機制?

        第2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企業;財政;生態建設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1-0000-01

        一、項目實施情況

        通過彌勒市委、政府招商引進的彌勒江泰公司,于2011年在朋普鎮可樂村委會歪者山水庫面山與農戶租賃了5600畝荒山,先后投入資金2100余萬元,對該片區進行生態綜合治理,共計種植了美國薄殼山核桃300畝、柑桔931畝、棗子680畝、川滇榿木3689畝。其中,該公司自籌資金1200余萬元,主要用于土地租賃、土地整理、建設機井、架設電網等方面;彌勒市農發辦結合項目建設情況先后向上級爭取農業綜合開發生態治理項目資金950萬元,主要用于造林、修建林間道路、提水泵站、鋪設林間管網等方面。

        二、取得的效益

        由于企業的參與建設,明確了產權--項目建成后,產權歸企業所有。在投入及管理上,提高了企業責任心,有效保障了項目建設成功率。經跟蹤調查,項目栽植的樹木成活率達100%,而且長勢極好。一年多的時間,原來光禿禿的山梁即披上了綠妝(見下圖)。該項目明年即可掛果投產,預計年可新增林業產值1659萬元。待項目投產后,將帶動周邊群眾改造當地林地發展林果經濟,為項目區調整產業結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項目的實施,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均非常顯著。

        項目實施前(2012年9月攝)

        項目建設一年后(攝于2014年4月)

        三、主要做法

        首先由市委、市政府組織人員對轄區內宜林荒山、荒坡按片區、規模等進行摸底調查,做到心中有底。

        其次,招商引資。依據掌握的情況,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將轄區內宜林荒山、荒坡分片區向外界推介,引進林果企業進行建設。企業與項目區群眾相互協商,達成建設協議,企業根據自己實力,向農戶集中承包一片土地(或農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進行規劃、建設。以經濟林建設為主,輔助生態林建設。山川得到了綠化的同時,企業得到了發展,還能帶動地方群眾參與建設,促進項目區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企業、農民雙贏,產業與生態和諧發展的格局。

        第3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1生態環保的意識不濃厚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林業生態化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但是由于歷史的發展以及現實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原因,從整體和全局上來看,農民的文化水平、綜合素質等相對比較低,對林業生態建設的知識知之甚少,技術管理人才匱乏,意識比較單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傳統的保守意識導致廣大對農民對新知識的接受熱情不高,對互聯網關于農業信息表現出默然的態度;不善于利用現代化網絡通訊的方式進行農產品信息和交流,也沒有利用現代化網絡通訊進行農產品市場需求的搜索,這種情況不僅削弱了林業信息化建設者的積極性,而且無法形成農業信息化主體的力量;農民掌握林業基本信息技術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農村網絡硬件設施的投入速度,缺乏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條件,不利于整個生態建設的整體發展。

        2整體建設的生態質量不高

        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生態化林業管理中,林業生態建設的質量還存在不高的現象。例如樹種單一,重人工造林輕封山育林;林種、樹種結構配置不合理;純林多、混交林少;針葉林多、闊葉林少。同時,治理措施的質量較差,重造林輕經營等,還有一些地區在樹種選擇及造林技術上不夠科學。以上這些因素,造成了植樹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態效益不明顯,造成新農建設與生態環保林業發展的脫節,不利于整個生態環境的構成。

        二、探討構建新農村建設中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舉措

        1統籌規劃,提升生態建設力度

        在新農建設的環境下,要結合現代林業發展的需要,從整個農村發展規劃進行深入思考,在城鄉統籌規劃發展的藍圖中,通過適宜林業樹木生長的分析,改善整個綠色生態模式,恢復或者理順林業建設中的每一個環節,適宜的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并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構建自然、和諧的科學統籌方式,并通過具體的綜合規劃,將生態建設中的各個環節突出與新農村建設的整體適應,并實現更多的目標,能有效的保護和優化適地適樹的各種立地生產潛能,促進結構多樣性,充分利用土地與空間,實現生物多樣性,注重生態系統功能的建立或恢復,并加強物種保護與生產相結合、環境治理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等,提升生態建設的力度。

        2基礎先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

        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林業,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全面跟進,在推動基礎設施改進的同時,融入產業結構調整的生態化主題,全面實現與周邊村莊的道路交通網絡;堅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推廣“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模式,以實現一村一品或產業連片村一品種的目標,確立扶貧產業開發的整體思路,在條件可以的地方,種植高山種金銀花,平地育香菇,草地變牧場,櫟樹養天蠶,拓展有機茶的發展思路,實現在種植、畜牧包括有羊、天蠶、有機茶、冬棗、金銀花、香菇、靈芝、楠竹、高山寒水魚等方面的生態林業發展。

        3優化服務,提升生態林業管理機制

        為滿足不同條件、內容和層次的林業技術要求,在通過傳統傳媒手段宣傳地同時,突出抓好林業生態化建設的工程管理,通過無線電波傳遞節目,結合林業技術培訓的事宜,普及到各家各戶,解決林業信息技術面向服務大眾的問題,做好各項服務保障體制。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組建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林業、水利、農辦、科技、廣電等智能部門為成員,建立相應的協調組織。建立與升級專家的非正式求助機制,加強對糧油面、經濟特產、蔬菜食用菌、園林花卉、病蟲防治、林業生態環境、市場信息分析等管理。

        三、結語

        第4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 森林 林業生態工程 管理 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然而,由于長時間的木材生產,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雖然近年來實施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項目,恢復和改善了現有的生態環境,但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此,我們要繼續加快實施以追求生態經濟最佳平衡為核心目的的林業生態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林業生態工程概述

        (一)內涵。林業生態工程是隨著林業發展戰略轉移、國家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需求而通過繼承、交叉形成的一門新的工程。它是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人工匹配結合,進而形成一種穩定而高效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過程。

        (二)特點。從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業生態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對生態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生態理論,以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通過工程措施即進行系統設計、規劃和調控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要素、工藝流程、信息反饋關系及控制機構所進行的林業生態建設。此工程旨在堅持土地資源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全面保護和科學經營現有森林,合理調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結構,來充分發揮森林改善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

        (三)內容。林業生態工程包括以下內容: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六大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空間分布,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戰略,立地劃分與適地適樹,不同區域山丘區環境、資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點,樹種選擇與林分組成,整地與造林方法,合理密度與密度控制,幼林撫育、防護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網、流域等為單元的生態防護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農林復合、農田林網、河岸道路防護、災害地植被恢復、海岸防護等防護林的配置與構建技術,干旱、鹽堿、風沙、干瘠、鈣積層等技術問題。

        三、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建設

        我國林業生態建設是從解放后開始的, 1 9 7 8年“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林業生態工程進入了大規模的建設時期。幾十年來,隨著此工程的不斷成熟與完善,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并構筑起覆蓋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林業生態體系,亦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然而,從工程實施的過程與結果分析,目前,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仍存在諸多不盡人意的問題,如當前的經濟發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勵政府部門投資和管理林業生態工程,林業生態工程尚未形成科學的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缺少科學的統籌規劃,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資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門之間缺少有效的協調,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成為制約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瓶頸。為此,我們在賦予林業重要地位的同時,應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和手段來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的發展。

        四、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十一五”期間,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也為“十二五”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了實現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目標要求———“到2 0 2 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將建成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在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三個堅持”:第一,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我國的國情、林情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第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設與管理、保護與治理、興利與除害并重、并舉,以此實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目標;第三,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即將增加資源總量、優化資源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和加強資源保護做為工作重點,把林業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轉

        五、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思路

        (一)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二要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對一些重大項目應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或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三要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

        第5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 林業體系 現狀 發展情況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110-01

        我國的林業資源十分豐富,但近年來為了不斷適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國的林業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但我國的林業產業的發展卻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現在已經步入到快速發展的地步了。與此同時,林業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國生態建設以及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了保證林業產業穩定、健康地發展,我國采取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工程,使森林面積逐年增加,進而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我國的林業環境保護力量很薄弱,這就需要我國在推進我國生態建設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盡力建設和完善林業體系。

        1 林業體系的內涵

        我國的林業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林業的初期發展階段,這期間林業資源為國家工業化發展貢獻巨大;第二階段是林業的探索發展時期,這期間我國多林業進行了具體的劃分。進入到21世紀就是發展現代林業。對于現代林業的理解,就是需要我們利用科學技術去發展林業,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想法,同時還要適時體現出現代社會所具有的特點,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林業資源,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林業。想要達到這樣的高度,需要不斷完善林業體系建設,主要包括林業體系標準化和林業體系的運行即可。

        2 林業體系的現狀

        由于近年來我國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建筑業以及人民對紙產品需求的增加迅速,在推動我國林產工業發展的同時也破壞我國的林業資源。現實就是雖然我國的林業資源比較豐富,但經過長期的砍伐與過度利用,久而久之造成資源的短缺。近年來政府雖然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措施增加了森林面積,但依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現行的林業體系也存在種種限制,無法有效地保護林業資源和推動林業經濟的發展。

        2.1 缺乏法治建設

        在現行的林業體系中相關部門未能適應法治建設的發展,不能很好地運用法制來推動林業體系的完善。林業體系的工作人員缺乏法治意識,在執法過程中不嚴格遵守執法,各部門沒能及時對人員進行培訓。

        2.2 管理水平低下

        林業體系缺乏自我發展的機制。傳統上將林業體系視為政府的附屬物,它的運行受到政府部門的很大限制,林業經濟所獲得的大部分盈利還要上交到國家,這導致林業體系很難發揮自己的效用,從而發展缺乏活力。

        3 推動林業體系發展的措施

        3.1 依靠科學技術

        近年來對環境建設的關注越來越高,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在保護資源發展能力的同時發展經濟。隨著社會的發展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依靠科技來發展,改變傳統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工程,可以按照先易后難、突出重點的原則,強化對已退耕還林地的管護,明確管護責任。

        3.2 加強法制建設

        加大林業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森林環境,進一步健全與保護生態環境有關的法律隊伍,加強林業法制交易和生態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法制觀念,依法打擊各種破壞水土資源與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快制定與防治荒漠化以及生態環境相關的法律。

        3.3 要采取詳實結合

        對林業體系建設我們要統籌規劃,對它的標準安排的近期、中期、長期計劃,逐步完善,確體系制定的科學性、適用性和超前性要求。同時也強調體系中的主次,進而突出重點,在總結我國林業科技成果和先進的生產實踐基礎上,積極引進吸收轉化國際國外先進標準,使我國林業發展與國際接軌。

        3.4 加強監測工作

        加強林業鑒定與評估認證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林業技術等級、林業勞動技能等級、林產品質量等級鑒定認證工作,加強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與監察工作,加強林業崗位責任規范實施與監察工作,加強林業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與監察審計,從制度上規范林業工作,促進我國林業標準化進程,提高我國林業現代化水平。

        4 小結

        保護林木資源是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面對我國環境不斷惡化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其中加快植樹造林步伐是我國林業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重視營林建設,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等因素,統籌規劃、因地制宜。林業以及與林業相關的產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所以我國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進一步發展完善我國林業體系的建設,為此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且不斷地改善建設方法,爭取建立生態與發展并存的林業體系,既保護了我國的林業資源,同時還發展了經濟。

        參考文獻

        [1]鄧輝明;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研究[J];北京農業;2013年21期

        [2]記者,王忠德,實習生,王興;我市加大林業技術人才培訓力度[N];蘭州日報;2008年

        [3]曹紅;增值綠色財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典范[J];環境保護;2011年13期

        第6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林業生態工程;指導思想;生態建設;發展思路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so has many problems, faced with severe situation, therefore, should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project pace, further impels our country economy,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uiding ideolog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中圖分類號:F316.23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近年來,我國實施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項目,恢復和改善了現有的生態環境,但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此,要繼續加快實施以追求生態經濟最佳平衡為核心目的的林業生態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1、林業生態工程簡述

        1.1 內涵:林業生態工程是隨著林業發展戰略轉移、國家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需求而通過繼承、交叉形成的一門新的工程。它是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人工匹配結合,進而形成一種穩定而高效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過程。

        1.2 特點:從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業生態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對生態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生態理論,以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通過工程措施即進行系統設計、規劃和調控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要素、工藝流程、信息反饋關系及控制機構所進行的林業生態建設。此工程旨在堅持土地資源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全面保護和科學經營現有森林,合理調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結構,來充分發揮森林改善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

        1.3 內容:林業生態工程包括以下內容: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六大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空間分布,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戰略,立地劃分與適地適樹,不同區域山丘區環境、資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點,樹種選擇與林分組成,整地與造林方法,合理密度與密度控制,幼林撫育、防護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網、流域等為單元的生態防護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農林復合、農田林網、河岸道路防護、災害地植被恢復、海岸防護等防護林的配置與構建技術,干旱、鹽堿、風沙、干瘠、鈣積層等技術問題。

        2、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2.1 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我國的國情、林情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

        2.2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設與管理、保護與治理、興利與除害并重、并舉,以此實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目標;

        2.3 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即將增加資源總量、優化資源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和加強資源保護做為工作重點,把林業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3、林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

        和諧社會一方面要求社會經濟的發展應在木資源的承載力之內;另一方面,要求在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達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換言之,既要做到林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又要參與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里面既包含要不斷發展林業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林產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滯社會對生態的需求。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林業整體中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有著天然的密切的因果關系。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如何認識和協調兩者關系的問題。而且,隨著人們對森林功能多樣性認識的深化和對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對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建設之間關系的認識也在不斷完善。生態和產業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互動發展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3.1 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矛盾與制約。

        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這種矛盾與制約關系主要是由人們在林業生產過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與勞動者自身利益關系不同造成的。在林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投入和耗費一定的勞動,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可能是負效益),但這兩種效益被勞動者感覺到的時間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發展林業產業主要產出體現的是經濟效益,勞動者的獲得是直接可見,與勞動者之間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關系;而生態建設主要產出的是生態效益,生態效益的體現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覺到的。

        3.2 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依存與促進。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不僅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更主要的是依存與促進的關系,這種依存和的關系同樣與人們對森林、林業產業及林業生態的認識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

        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兩者統一以森林為基礎。林業生態建設的任務就是要恢復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數量,提高森林的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離開森林也就無所謂林業生態建設;而林業產業的發展是以森林資源為前提的,沒有森林資源,就沒有林業產業,更談不上發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為發展的基礎。這種基礎關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決定的。森林是陸地上生態系統中生物量最大、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完善的生態系統。森林的主體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種環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產品等 工業原料的基地,是動物的棲息場所,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是一個巨大的“綠色水庫”,在凈化空氣、防治污染、調節氣候等方面,有“環境衛士”之稱,是天然的“過濾器”,森林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林業產業發展,說到底是在認識森林生態系統及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資源,把森林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結構實行最佳組合。

        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的辯證統一。按照生態經濟學的原理,林業產業和生態建設的實質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生態經濟學講的生態經濟效益。在林業社會化生產中,如果把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結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經濟效益與提高生態效益相結合,即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業產業的發展,又可在產業調整發展中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達到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目的。

        4、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思路

        4.1 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①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②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對一些重大項目應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或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③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

        4.2 突出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①大力加強丘陵崗地植被恢復工程、沿海防護林,突出黃土丘陵區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等;②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提高建設水平,確保建設質量;③進一步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城鄉結合部要大力發展環城綠化帶、郊野公園、隔離林帶,農村牧區要重點構筑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和發展庭院林業。

        4.3 科技引導,強化工程的技術含量①要重點開展困難立地造林技術、植被恢復技術,并加快低質低效林改造,做好國家森林撫育試點;②圍繞林業良種壯苗選育、中幼林撫育、速生豐產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綜合利用、多種經營等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③側重種群選擇及種群匹配工程,并考慮種群之間在生長時間、節律上的搭配,生態工程的工程措施應側重生態環境重建中必須采取的技術。

        5、結束語

        總之,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從林業生態工程高效、穩定、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其還需進一步調整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羅群《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加快崇明生態島建設》現代園藝.2007年第12期.

        第7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一、林業生態工程概述

        1、內涵

        林業生態工程是隨著林業發展戰略轉移、國家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需求而通過繼承、交叉形成的一門新的工程。它是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人工匹配結合,進而形成一種穩定而高效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過程。

        2、特點

        從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業生態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對生態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生態理論,以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通過工程措施即進行系統設計、規劃和調控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要素、工藝流程、信息反饋關系及控制機構所進行的林業生態建設。此工程旨在堅持土地資源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全面保護和科學經營現有森林,合理調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結構,來充分發揮森林改善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

        3、內容

        林業生態工程包括以下內容: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六大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空間分布,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戰略,立地劃分與適地適樹,不同區域山丘區環境、資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點,樹種選擇與林分組成,整地與造林方法,合理密度與密度控制,幼林撫育、防護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網、流域等為單元的生態防護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農林復合、農田林網、河岸道路防護、災害地植被恢復、海岸防護等防護林的配置與構建技術,干旱、鹽堿、風沙、干瘠、鈣積層等技術問題。

        二、發展林業產業必須正確處理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

        1、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矛盾與制約。

        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這種矛盾與制約關系主要是由人們在林業生產過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與勞動者自身利益關系不同造成的。在林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投入和耗費一定的勞動,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可能是負效益),但這兩種效益被勞動者感覺到的時間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發展林業產業主要產出體現的是經濟效益,勞動者的獲得是直接可見,與勞動者之間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關系;而生態建設主要產出的是生態效益,生態效益的體現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覺到的。

        2、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依存與促進。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不僅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更主要的是依存與促進的關系,這種依存和的關系同樣與人們對森林、林業產業及林業生態的認識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

        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兩者統一以森林為基礎。林業生態建設的任務就是要恢復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數量,提高森林的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離開森林也就無所謂林業生態建設;而林業產業的發展是以森林資源為前提的,沒有森林資源,就沒有林業產業,更談不上發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為發展的基礎。這種基礎關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決定的。森林是陸地上生態系統中生物量最大、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完善的生態系統。森林的主體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種環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產品等 工業原料的基地,是動物的棲息場所,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是一個巨大的“綠色水庫”,在凈化空氣、防治污染、調節氣候等方面,有“環境衛士”之稱,是天然的“過濾器”,森林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林業產業發展,說到底是在認識森林生態系統及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資源,把森林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結構實行最佳組合。

        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的辯證統一。按照生態經濟學的原理,林業產業和生態建設的實質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生態經濟學講的生態經濟效益。在林業社會化生產中,如果把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結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經濟效益與提高生態效益相結合,即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業產業的發展,又可在產業調整發展中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達到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思路

        1、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二要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對一些重大項目應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或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三要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

        2、突出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

        第一,大力加強丘陵崗地植被恢復工程、沿海防護林,突出黃土丘陵區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等;第二,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提高建設水平,確保建設質量;第三,進一步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城鄉結合部要大力發展環城綠化帶、郊野公園、隔離林帶,農村牧區要重點構筑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和發展庭院林業。

        3、科技引導,強化工程的技術含量

        第一,要重點開展困難立地造林技術、植被恢復技術,并加快低質低效林改造,做好國家森林撫育試點;第二,圍繞林業良種壯苗選育、中幼林撫育、速生豐產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綜合利用、多種經營等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第三,側重種群選擇及種群匹配工程,并考慮種群之間在生長時間、節律上的搭配,生態工程的工程措施應側重生態環境重建中必須采取的技術。

        參考文獻

        第8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對策

        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林業是我國生態建設的主體,同時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林業生態建設是指以優化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一定區域內開展的以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等為主的建設活動。

        1.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為了改善生態,中國政府做出了積極努力,采取各種手段控制現有森林的消耗,大力植樹造林,并陸續實施了多項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全國人工造林保存面積、森林覆蓋率明顯增加,全國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局部地區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探索出了許多林業生態建設比較成熟的經驗和治理模式,這些經驗和治理模式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生態建設的科技含量和治理的效果,加速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步伐,也為今后林業生態建設積累了經驗。但與此同時,一些生態災害在我國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如:揚沙、浮塵和沙塵暴天氣、洪澇災害、冰雪災害、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等等,這些現象都與森林的植被破壞息息相關。

        2.森林生態糸統經營所面臨的問題

        森林生態系統經營,對林業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挑戰:

        (1)在景觀水平(包括不同的所有者),制定有利于協作和合作的政策及實踐。

        (2)從一個共同的土地基礎上,以一種綜合、協調的方式提供森林產品和狀況。

        (3)制定能促進自愿行動的最優的激勵和補償方式,如有必要,則制定能公正地保護公眾價值和私有財產權的條例:一方面要實現公眾和私人的經營目標,同時也要維護公眾價值和私有權。

        3.深入宣傳,提高認識

        (1)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和渠道,大力宣傳林業生態建設中在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重要意義、國家林業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等.增強全民綠化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提高人們對林業生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全民參與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為林業生態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習.讓更多的人關心、理解、支持、參與林業生態保護,形成全民興林、護林的局面。同時,積極培養和扶持典型部門和個人,對生態建設成績卓著者及有功人員.要予以表彰并組織干部群眾學習。

        (2)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思路轉變觀念,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觀一可持續,其已逐漸深入到發展篾各個領域。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和主力軍,承擔著生產物質產品,生態產品,以及生態文化產品的重大任務,而森林資源的再生性又決定了故業可持續經營、發展的可能性。鑒于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在我國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嚴峻問題,因此,必須重新認識森林資源的持續性及發展潛力,著眼當前、立足長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目標,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到林業建設的法律、政蓑、割度等各個方面,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深化改革、不斷變化,實現開發、營林、保護并駕齊驅。

        (3)加大投入,多渠適籌措建設資金。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侈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大力扶持發展生態經濟結合型項目,興辦廢物利用的環保產業等;二要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對一些重大項目應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或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并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三要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即凡納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資源,政府要以多種方式對投資者給予合理補償。

        (4)深化改革,加快林業的結構升級。一方面,深化林立幸權制度改革。首先,允許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林業,并堅持“誰造林、誰擁有,誰管理、誰受益”約原則,以此充分調動林權所有者的造林積極性;其次,在明確林權的基礎上,積極落實、加快林權證的發放、抵押等,進一步放活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允許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進行合理流轉。另一方面,深化林業分類經營改革。通過市場化手段配置資源,規格區域布兩.發展規模經營,著力改造傳統聲業、大力發展參興聲業,形成有利專二現代林業建設的森林經營、木材加工、野生動植物利用、苗木花卉衽森林生態旅游等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

        (5)突出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為適應現代林業的發展趨勢,應根據我國林業資源受其發展的具體情況.確定適合林業產業化經營的總體目標,第一,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鼠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提高建設水平,確保建設質量;第二、大力加強丘陵崗地植被恢復工程、沿海防護林,突出黃土丘陵區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等:第三,進一步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城鄉結合部要大力發展環城綠化帶、郊野公園、隔離林帶,農村牧區要重點構筑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和發展庭院林業。

        (6)提高科技含量,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為了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賈量和效益,必須全面提高林業生態建設的毛}技含量,把科學技術貫穿到林業生態建設的全過程.做到科學規劃、科學設計、科學實施、科學管理和科學驗收。要高度重視高新技術在林業上的研究與應用,并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林業,從而提高林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應該從基礎性研究入手.爭取有一個較大的突破林業建設中,要加強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重視國際聞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先進的林業科技資源,促進林業生態建設。

        (7)加快管理運營機制改革,促童軾壘生態建設。進一步完善林業分類經營營理體剩,按照生態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處理公益林與商品林的關系。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建立多層次多渠道茲生態補償機越,加強生態效益補嘗基金使用的監督。進一步加大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力度,調整和完善有關的政策和機制,加強科學管理,提升管理和監測水平。引人市場機制,建立玫府投資市場運作的林業生態建設經營模式:要積極建立森林產權制度,不斷完善森林資產管理。

        (8)依法治理、加大林業執法的力度。 [科]

        【參考文獻】

        [1]李緯,欒偉,孔繁華.關于林業生態建設的現狀及策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07,(3).

        第9篇:植樹造林與生態建設范文

        關鍵詞:現代林業;生態文明;發展;關系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生態的含義是指自然界的主體、要素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文明是指人們在生產實踐活動中產生的文化成果,是文化、物質、精神和制度等方面優秀成果的綜合。生態文明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原則,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是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人的全面發展必定遵循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律。

        一、現代林業向生態林業發展

        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森林資源自然增長率與人類社會對林業的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森林自然資源增長率滿足不了現代林業對森林資源的需求。而當下現代林業建設是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單純為了達到現代林業的需求,勢必會造成生態林的破壞。生態林業與現代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必定會產生相互沖突。正確認識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林業建設的發展關系,有機協調,就會抓好林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這也是研究確定現階段林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現代林業的發展建立在生態林業發展的基礎之上,建設生態林業的方針是長遠發展的需要,發展建設生態林也要服從于生態建設的大局。加強監管和引導林業產業的發展,加大林業的高端化、高科技投入,將林業產業發展對生態建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態文明建設,要用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視野,建立新的森林資源管理系統,建立提高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新的管理體系,調整資源結構模式,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森林資源的綜合運用效益。生態系統化和理念是根本。利用生態理論系統發展生態林業,建立現代林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也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然過程。生態林業的重要地位已經不容置疑,應通過采取有效措施來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的發展。

        二、用建設現代林業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1.建設生態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態發展規律

        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在自然生態的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是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協調和適應自然生態規律的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必然推進生態規律的能力提升。研究林業建設的發展戰略問題,是適應發展生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的戰略問題。探索生態合理性平臺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是建立在資源和環境和承載與恢復的范圍之內的。合理解決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問題,也是增加經濟總量的合理需求。從杜絕資源浪費和角度,杜絕資源耗竭和破壞環境的現象。建設生態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態發展的規律,保持生態文明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發展。

        2.建設生態文明要節能降耗,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

        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要探索新的森林資源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創新技術,推廣利用木材的利用率的項目,調整森林資源使用結構,提高森林木材的利用率。新設備會盡快取代落后的舊設備,對一些粗獷型設施要加大維護力度。新工藝需要的新設備的投資需要加大。這些都是建立在森林資源和生態林業資源的有機整合的情況下的。前提是森林自然資源與現代林業資源相結合,調整林業的產業和經濟結構,逐步擴展林業的發展空間,形成多策并舉的發展格局。努力實現現代林業的經濟增長,現代林業的經濟資源優勢體現生態型發展。發展現代林業的同時推廣特色林業、可再生林業和循環林業經濟。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

        構建生態文明的林業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活動,推廣森林文化活動和生態系統工程建設。提倡建立生態文明的道德觀和消費觀。提倡全民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環境的好習慣。在全社會開展綠色教育,構建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家園,增強全社會的生態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提倡全民參與建設生態文明。

        三、現代林業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是相互促進的

        1.現代林業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都是以森林為基礎的

        從獲得經濟效益的角度上來看,需要大量的木材。從生態的角度上來看,需要龐大的森林覆蓋率。所以生態林建設和經濟林的需求勢必要出現沖突。這個問題要找準平衡關系,現代林業建設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也要實現特色經濟林的創新發展。在建設現代林業,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生態效益的長遠效益。實現現代林業與生態林業的統一協調發展,實現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發展目標。

        2.建設生態林,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

        發展生態林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前提。發展現代林業的同時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就是兩者的關系。林業的生態化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生態效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而大量的木材運出,林業的經濟效益凸顯。而林業的生態效益需要假以時日,才能體現出來。大量的木材產出,林業的經濟效益才能體現出來。如果只為了追求生態林建設就會抑制經濟林發展。現代林業的正常運行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平衡生態林和經濟林的關系,找到平衡點,達到經濟利益與生態林的同步發展。

        3.建設現代林業與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和諧發展的統一體

        建設現代林業與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都離不開森林。從獲得經濟效益的角度上來看,需要大量的木材。從生態的角度上來看,需要龐大的森林覆蓋率。所以生態林建設和經濟林的需求勢必要出現沖突。這個問題要找準平衡關系,現代林業建設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也要實現特色經濟林的創新發展。在林業建設中,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生態效益的長遠發展。建設現代林業和實現生態文明需要協同發展,共同建設成生態與自然的和諧平衡發展。

        四、建設生態文明是推動現代林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1.森林生態系統是現代林業的資源儲備

        森林生態系統在自身的運作過程中,能源資源自身消耗減低,廢棄物重新利用變為可利用資源,一部分資源是可以重新循環利用的。所以森林生態自然資源的重復使用成為常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要重視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變化會影響森林資源。要正確應對氣候的變化。森林生態系統可以提供陸上需要的碳資源。所以森林生態系統具備的再生性和可降解性,這一項能源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以視為另一項能源資源。

        2.現代林業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決定性作用

        現代林業建設的同時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也是現代林業建設的資源儲備庫。現代林業對恢復生態系統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生態林業一直擔負著保護地球的重要職責。生態林業擔負著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態的職責。生態森林有森林、濕地,荒漠、草原。其中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科學研究證明,70%以上的森林和濕地起到了決定生態平衡的化學循環作用,對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的物質和能量守恒起著主導作用,對維護生態平衡系統起到調節作用。這樣看來,現代林業必將是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工程。

        3.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生態林業的追求目標

        森林生態資源是建設生態文明的資源庫,生態文明建設是現代林業的追求目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面臨著林業發展和建設的挑戰。建設生態林業的同時也是林業發展的機遇。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也是實現現代林業的發展過程。我們要利用現代林業的新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評估。利用新技術手段對森林、濕地、沙漠的生態系統進行維護。從而提高森林整體質量,提高系統生產力。建設生態文明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前提。最終目的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建設現代林業的基石,實現生態文明系統要保障生態林業的質量。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現代林業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維護。所以,對濕地、森林、沙漠等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就是提高森林的整體質量。

        總而言之,現代生態林業的發展必將推進市場化、工業化、經濟化的發展,結合我國林業資源的現狀,合理調整林業經濟架構,拓展現代林業的發展空間,形成多策并舉的發展格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利用循環資源發展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結語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前提下,建設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和建設現代林業要共同協調發展,保持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的相互并進。現代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用現代科學技術為前提,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理念,在提高效益的同時發展生態林,最終建設成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观看精品高潮 | 亚洲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日韩亚洲欧美大陆 | 亚洲se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