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低碳發展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低碳發展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低碳發展概念

        第1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碳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主題。現今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社會弊端逐漸顯露,人類與自然的矛盾不斷升級。因此要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行低碳發展是根本途徑。面對人口日益增長,建筑儼然是消耗資源的主要行業之一,怎樣確保在建筑中貫徹履行低碳概念,本文將從建筑設計入手,解析在低碳概念指導下應當怎樣完善建筑設計等相關舉措。

        關鍵詞:低碳;建筑設計;建議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一、相關概述

        (一)低碳概念

        對于低碳概念的理解,從其字面上看,低指的是降低,碳指的是二氧化碳,簡單說低碳就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眾所周知,當今社會無論是海平面上升還是氣候變暖都是由于二氧化碳過度引起,對人類生活環境帶來相當大的不良影響。本文中低碳概念的引出,指在經濟競爭加大、市場占有量掠奪加深的當代,企業為收獲更多經濟效益,忽視資源資源及能源的有限性,加之自身技術水平有限造成能源浪費同時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影響社會發展。所以,基于這個原因,有了低碳概念的提出。

        (二)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主要指在對某項建筑進行施工之前,相應的項目設計人員應當遵照設立任務,做好預期判斷和在項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管理辦法、圖表等具體方式表現出來。

        隨著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建筑業發展迅速,但是在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更多難以解決的壞境問題,建筑垃圾過多、廢水排量過度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與我們近些年倡導的低碳理念背離的,因此應當將建筑行業低碳問題投入到發展研究上,通過建筑設計的前期調查和方案制定,確保在建筑施工中不出現危害生態環境的問題。

        二、建筑設計中的低碳概念

        當今社會是經濟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追求環境和人和諧共處的社會。因為,建筑的行業特殊性,使其具有了更為特別的含義和意義,也是我們怎樣通過設計豐富建筑項目、優化并貫徹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一項建筑項目的施工涵蓋范圍相當寬泛,對于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相比其他行業來說比重更大。也就是說,建筑施工中對能源等資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對于城市建設和城市壞境都起至關重要影響。低碳理念的提出對于建筑設計要求更加嚴格,怎樣確保在建筑中保證環境衛生,國家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起來,并出臺一系列針對低碳建設的硬性條文,低碳概念也將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道路。事實上,建筑設計的重點不在建筑,而在設計,只有通過精巧的設計才能完成一項讓人稱贊的建筑,更能實現真正的低碳生活。低碳代表了節能減排但并不是要設計者們偷工減料,保證質量同時也要保證對能源利用最大化。就像,長城之所以可以建造百年依舊存在成為宏偉建筑,不在于它的偷工減料,設計者對于其完備的設計和應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才是重點。

        總的來說,既然低碳概念在建筑中已成發展方針,那么就應當在全社會范圍內推廣低碳概念。只有全社會對低碳概念的認識提升上去,才能早日實現真正的低碳社會。當然,低碳概念說起容易,真正實施起來,還需要節能、減排、合理使用、廢物利用、環境衛生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是真正的比建筑施工還要龐大的項目,當前最主要的還是應當做好前期的建筑設計工作,確保低碳概念順利進行。

        三、建筑設計中實施低碳概念措施

        針對一些在建筑施工中已經出現的有悖低碳概念問題,提出以下幾種針對在建筑設計中實施低碳概念的建議。

        (一)建筑過程中注重綠色材料使用

        就我國的建筑行業將應該首先認清楚建筑行業以后的發展趨勢,那就是綠色低碳會引領時尚潮流,為此,更要注重對綠色產品、材料的使用。既然是對資源的消耗,那就必然會影響到環境,作為在世界中消耗最多的建筑業設計者應當注重對于低碳和綠色材料使用,積極開發新的技術,達到降低污染和保護環境的作用。

        具體的說,建筑中的建筑噪音、建筑灰塵以及建筑完備后的裝修都會帶來相當多的建筑廢料,不僅僅消耗了大量資源,對環境傷害也非常大。例如,建筑中的灰塵、噪音對于周邊居民或是施工人員身體帶來危害,而最嚴重的當屬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其屬于高污染和高消耗產品,在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不用的廢料。針對這些問題,在建筑設計中應當明確指定相應方案,盡量使用低能、簡單的建筑材料,避免造成過多環境問題,在裝修上盡量使用有機健康的人工和可再生材料,少或不使用珍貴木種。

        (二)發揮政府作用力宣低碳概念,促進企業和人民對低碳概念理解

        政府在人們生活中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人們和企業對于政府的依賴程度和相信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政府在人們心中具有權威性。建筑業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建筑設計低碳發展也會為經濟提升做出重要貢獻,作用明顯,所以政府為使建筑業更好的發展,使綠色低碳概念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利用其掌握的資源和各種合理途徑對低碳概念進行闡述,對綠色低碳進行說明,積極傳播綠色低碳理念,另外政府還應該關注建筑業在管理和資源消費方面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改進意見。

        (三)建筑空間合理充分節能

        在對建筑目標進行建造過程應當充分發揮物盡其用的原則,在有限的范圍內使建筑空間發揮最大效用,一方面可以節省建筑的整體使用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對住房面積的把控。面對人口的緊張和住房壓力,合理安排住房面積,不失為一種節能的有效方法。多以,在建筑設計時設計師可以依照這種原則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工作。

        現今隨著房地產業的興盛,眾多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將重點放在了蓋樓上,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和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多數地產商對部分城市區域房屋進行重新建設,而原有房屋的房屋垃圾、灰塵等對城市建設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因此,要求房屋建設者應當秉承社會責任原則,減少房屋空間再建設。實際上,隨著時間發展,世界各地的建筑和房屋裝修都在不斷發生改變,也要求目前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當注意要為日后裝修或房屋結構改變創造空間,以降低因房屋建設和裝修帶來的再次污染以及各種其他變化。整體上的房屋結構優化也是低碳概念的重要構成。低碳概念是建筑設計的重要指導方針,任何企業都應在以低碳為指導的建筑設計中進行項目等工作的實施,只有真正將低碳概念融入到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的方方面面才能實現低碳綠色的社會。

        四、結論

        “低碳”一詞的出現和“綠色”一樣,都是在社會競爭日益加大,在能源、資源上的掠奪空前的當代社會被提出來的。不同的是貫徹落實低碳概念的主要途徑是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即節能技術方面的突破發展。對于我國來說,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富國還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于資源能源來說更要節約使用,在平常中也應該站在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學會全方面看自然資源、能源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日后面對的問題。

        建筑設計是人類一項偉大的發展事業,通過美和技術有機結合,達成建筑本身價值,但因為能源資源有限,對于建筑設計的建筑預測、項目實施安排等要求也更加嚴格,希望能在完成建筑同時達到資源利用最低化和最優化,只有這樣才能為日后更好發展奠基。對于建筑設計者來說,貫徹落實低碳概念也將會是其一直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江闌,解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城市建筑,2013(05).

        [2]張希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城市發展研究,2010(07).

        [3]徐堯,淺析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9).

        第2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劉燕(1993.10-),女,江蘇鎮江人,本科,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管理學。

        肖沛景(1995.08-),女,江蘇無錫人,本科,武漢紡織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學。

        摘 要:發展低碳經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共識,近年來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也作出了積極努力。本文主要針對如何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展開論述。首先,對低碳經濟的概念進行界定。其次,提出幾點促進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具體策略:引導樹立低碳理念;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關鍵詞:我國;低碳經濟;低碳理念;產業結構;經濟增長方式

        具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表明: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人類必須要探尋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至從上個世紀末以來,發展低碳經濟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也作出了很多努力。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有必要對該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界定

        何謂低碳經濟呢?目前學術界并無統一的概念界定。付加鋒、莊貴陽、高慶先(2010)在《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認為:“低碳經濟是指碳生產力和人文發展均達到一定水平的一種經濟形態,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環境友好的突出特點,旨在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發展社會經濟的全球共同愿景。”陳詩一(2012)在《中國各地區低碳經濟轉型進程評估》中指出:“低碳經濟為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一種既考慮發展又考慮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綜合上述概念界定,筆者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影響下,所實施的一種低污染、低能耗的一種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

        二、促進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具體策略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卻在各方面始終積極作出不斷的努力。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樹立低碳理念

        發展低碳經濟首先必須要樹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的樹立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首要條件。筆者認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無法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有效的對低碳理念進行宣傳,讓人民群眾了解更多的低碳知識,最終樹立低碳理念。唯有人民群眾普遍樹立低碳理念之后,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會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會有更多的成長空間。建立低碳理念之后,我們還需要引導廣大的人民群眾建立正確的低碳生活方式,諸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節電、節氣,要積極的購買低碳產品等。各地在建筑設計方面也應該積極提倡進行節能建設,通過安裝節能控制裝備等方式實施建筑節能等。

        2.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所以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取得預期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的產業結構并不合理,不適于發展低碳經濟。我國要想發展低碳經濟,讓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持續下去,必須要盡快調整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可以說,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根本出路。筆者認為,對于當前的中國而言,必須要積極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業,應大力發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產業。在具體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當中,應積極鼓勵人們投資低碳產業,對于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應積極引入節能和污染處理設備,盡可能的降低傳統工作生產方式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3.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擁有一個科學的經濟增長方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所實施的經濟增長方式都是粗放型、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對于我國的現代化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積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背景下,我國必須要盡快轉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以科技含量的提高有效帶動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在無數次的實踐中均得以有效的證明。在未來,我國應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并將科學技術有效的運用于生產當中,以科技帶動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4.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必須要盡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以及政策。例如,盡快與世界接軌,制定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碳排放制度。對于那些超出碳排放標準的企業必須要予以嚴厲的處罰,而對于那些嚴格控制碳排放的企業也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除此之外,對于那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產業的企業,國家在稅收政策方面也需要予以一定的照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其實施免稅或減稅政策。通過相關制度及政策的不斷完善,相信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之路在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為了不斷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必須要在很多方面繼續作出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措施積極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豐富相關的理論研究,給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以更多有益的啟示。

        (作者單位:1.武漢紡織大學經濟學院;2.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付加鋒;莊貴陽;高慶先.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08)

        [2] 陳詩一.中國各地區低碳經濟轉型進程評估[J].經濟研究.2012(08)

        第3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全球變暖和能源危機成為了21世紀最嚴重的兩個問題。當生存的環境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性,而減少碳排放量是當務之急。海島地區在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一方面為海島提供了發展旅游業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使海洋資源和生態受到了更大的威脅。為促進海島旅游業和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必須在海島實行低碳旅游發展模式,使得海島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也能保護好海洋資源,實現海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低碳旅游概念分析

        碳氫化合物的發現給人類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但同時,碳水化合物燃燒釋放的廢氣卻成為了溫室效應的主要源頭。當前,全球溫室效應已經對生態和氣候環境產生了極大的破壞,為減緩溫室效應的擴散,人們提出了低碳概念。低碳經濟就是將低碳概念與經濟發展模式相結合的產物,旨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碳排放量,通過清潔能源的使用在減緩溫室效應的同時保護自然資源。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

        低碳旅游是從低碳經濟這一概念發展演變而來的。低碳旅游這一概念最早在我國被提出,最初的低碳旅游被定義為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旅游模式。這種旅游模式不但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提出了要求,同時對旅游者和旅游景點管理也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可以說,低碳旅游是從旅游的每一個環節踐行了綠色旅游的概念。低碳旅游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發展至今,這一概念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意義。當前,低碳旅游這一概念還包括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護旅游地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保護動植物資源、保護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尊重當地生活習慣等。也有專家提出,低碳旅游是一種保護環境的措施。在旅游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和專家應該采用低碳技術對旅游的各個環節進行低碳管理,同時應大力倡導低碳旅游的方式,使游客自覺履行低碳的消費方式。

        事實上,低碳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要求游客、景區管理部門、政府部門等踐行低碳概念,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的旅游方式為宗旨,在保證游客旅游體驗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實現環境保護。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經濟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后的必然產物。在經濟發展初期,往往采用能源消耗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資源消耗速度快,環境污染程度嚴重。這種粗狂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難以長期持續下去,因此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人們往往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來轉變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新型設備和技術的應用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從低碳經濟的實踐來看,低碳旅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旅游生產的低碳化,也就是指旅游資源開發過程的低碳化。為達到這一目標,旅游開發目標應當采用新型的高新技術對新能源進行開發,并且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節能材料,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也盡量達到低碳化的要求。其次是旅游過程的低碳化,這要求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消費方式上也要注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

        (二)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

        低碳旅游的核心內容是節能減排,保護景區的生態環境。低碳旅游的發展是我國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旅游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這種新型旅游方式的優勢已經在實踐中有所表現。如四川九寨溝旅游景區就禁止機動車進入,改以電瓶車進入,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實現對景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同時,相關的企業和組織也開始推行“‘低碳環保”的出行理念,如2008年,攜程網推出旅途“碳補償”計劃,游客在攜程網預訂機票時,攜程將根據其飛行里程,提醒旅游該次航空飛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減少這個二氧化碳需要種植的樹木數量,并提供相應的“碳補償”選項。又如2011年,在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景區分化聯合舉辦的“全國低碳旅游試驗區工作會議暨授牌儀式”上,為表彰在低碳旅游方面成績突出的旅游景區和地區,安徽黃山景區、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山東泰山旅游景區等50家旅游景區人選首批“全國旅游低碳試驗區”。

        二、海島發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一)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和諧統一的整體

        旅游與環境是兩個密切相關且相互影響的概念。首先,環境為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和平臺。只有當一個地區擁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吸引各地的游客,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但旅游業的發展也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甚至對環境產生無法修復的破壞。旅游業的發展應當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準則,否則長此以往生態環境質量的下降將反過來限制旅游業的發展。但就當前的形式來看,盡管世界各地都在倡導低碳旅游,但旅游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還是日益明顯。

        (二)當前的海島旅游發展需要新的突破點

        近年來,海島的旅游業開發是我國的熱點。海島憑借獨特、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但由于海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體系,不僅在交通上與大陸相隔離,并且在環境、氣候、生態等方面都與大陸地區有所差異。由于交通上的限制,我國的海島地區長期以來都以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漁業資源在長期的開發過程中已經呈現出匱乏的趨勢,在旅游業獲得大力開發的背景下,漁業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擴大。在溫室效應不斷擴大的今天,海島在開發旅游業的同時必須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環境優勢,通過低碳旅游模式的應用來吸引游客,并通過旅游業的開發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海島的自然環境條件要求一發展低碳旅游

        事實上,旅游業影響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經濟狀況,更會對當地的環境狀況產生深遠的影響。與大陸地區相比,海島地區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比較脆弱,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弱,承受力較低,在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極易失去生態平衡,對當地的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對資源實行無節制的開發,導致海島資源的破壞,再加上有部分游客素質較低,環境保護概念不強,在旅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而成破壞。這些破壞將會對海島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從而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被打破。海島地區^低破的旅游生產與消費方式'不僅可以保護發展低聯旅游所依賴重要舉措。

        三、海島地區低碳旅游發展方式與實現路徑分析

        (一)政府部門應從政策和制度上予以支持

        政府部門在海島旅游業開發的過程中起著引導和規范的作用,為促進海島低碳旅游的發展,政府部門應當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和法律法規對旅游的各個環節進行明確的規定。政府部門應當首先制定海島低碳旅游發展效果的評價考核機制,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

        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引進國外海島旅游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手段,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狀況為我國的海島旅游業發展提供參考。并在旅游管理中應當嚴格遵守行業規定和標準,不斷結合我國的海島旅游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政策和制度,為海島地區的低碳旅游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海島地區的旅游景點應積極開展宣傳工作

        游客進行旅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身心上的享受,而在這個過程中,良好的環境是游客獲得身心放松和提高旅游體驗的最直接的方式。海島地區在旅游的發展上采用低碳模式,不僅能夠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還能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這是與傳統流水式、走馬觀花式旅游有著本質卻別的。為了幫助游客實現這樣的旅游感受,海島地區的旅游管理部門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條件和人文資源條件,結合當地的環境特點和民俗風情來營造出獨特的旅游氛圍,為每一個到達海島的游客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

        此外,海島要實行低碳旅游戰略,還應當注重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問題。我們知道,海島的碳排放量主要是由當地的企業及游客產生的,因此,旅游部門應當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加大降低碳排放量的宣傳工作,這不僅需要對游客進行低碳旅游的宣傳,還應對當地的企業進行低碳經濟的宣傳倡導,使游客和企業共同致力于海島環境的保護上,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海島的環境保護和旅游業發展。

        (三)應加強構建低碳的旅游基礎設施

        低碳的旅游設施主要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低碳的材料和生產手段得到的設施。低碳設施可以應用到旅游的各個環節中,例如交通運輸、住宿設施、旅游服務等。在交通運輸方式上,應當采用清潔的能源來代替傳統的碳氫能源,同時應當構建低碳的交通道路設施。在住宿設施上,應當對當地的賓館進行低碳技術監督,倡導采取漁家樂的住宿方式來進行,這樣不僅能夠為游客提供最為真切的海島旅游體驗,還能夠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關的管理部門應當對漁民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經濟補償,鼓勵他們開展漁家樂改造和建設,通過統一的管理來促進各個漁家樂形成良好的住宿條件和餐飲環境,在保障游客的食宿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低碳發展。

        此外,海島地區在能源使用方面,還應大力發展可持續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如應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低碳排放的能源供應系統替代老式的以煤炭或者薪柴為主的能源供應系統。在衛生設施建設方面,還要建設低碳的旅游環境衛生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為此,海島各種生活或者生產垃圾可以選擇島內簡單回收處理,或者直接運往大陸進行生態低碳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還應建立循環污水處理裝置,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建設生態廁所,使用生態的垃圾桶,在這樣的全方位、立體化的低碳措施的實施下,海島旅游將會真正地實現低碳、長久、可持續地發展。

        (四)旅游者應樹立低碳理念,踐行低碳旅行

        為實現低碳旅游的方式,旅游者在同樣條件下應優先選擇低碳的旅游景區,學習低碳旅游方式和減少碳足跡的方法,并在旅游過程中參與旅游碳中和。為此,旅游者要積極主動地選擇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比如在選擇旅游交通工具時,應盡量選擇鐵路、長途汽車、自行車或者徒步的方式取代高碳排放量的航空與自駕游的交通方式。此外,在旅游景區游玩的過程中,也應當避免選擇自駕車等交通方式,而是應當優先選擇徒步、租賃白行車或者乘坐景區提供的電瓶車,在踐行低碳旅行共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結語

        第4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隨著“低碳經濟”大行其道和市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國內金融市場刮起“低碳風”。其中銀行開始打造低碳銀行,部分理財產品也改頭換面變身低碳理財產品。

        光大銀行有一款低碳概念理財產品在近期問世。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光大銀行的這款主打低碳的理財產品,其低碳性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得以體現:與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環保概念股票掛鉤,與氣候交易所的二氧化碳排放權期貨合約掛鉤,與世界級權威機構的水資源、可再生資源、氣候變化等環保指數掛鉤。

        此外,中國銀行推出了掛鉤二氧化碳排放產品,交通銀行推出了掛鉤水資源和鈾能源股票產品,深圳發展銀行推出了掛鉤二氧化碳排放產品等。而作為國內首家推出“低碳信用卡”的銀行,興業銀行除了信用卡本身的功能外,其低碳興業卡最大的亮點就在于為個人購買碳減排量提供首個銀行交易平臺。也就是說,低碳信用卡的客戶可以以信用卡來購買碳減排量。

        噱頭有余 收益不足

        其實,早在前幾年,中、外資銀行已經有環保概念的理財產品推出,主要看好低碳行業的成長性及相關指數的上漲。

        根據財匯資訊統計,從2007年起,共有包括渣打、東亞、匯豐、德意志及荷蘭銀行在內的5家外資銀行推出過二十余款低碳概念的理財產品。

        然而,目前銀行發行的低碳環保產品收益并不盡如人意。2008年,深發展推出“聚財寶”飛越計劃2008年2號,與在歐洲氣候交易所上市的“歐盟第二承諾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權期貨合約(2008年12月合約)”的表現掛鉤,但是碳交易價格在26.05歐元/噸后一路走低,該產品最終獲得零收益。

        據了解,在外資銀行中,渣打、東亞、匯豐、花旗、荷蘭銀行均有“氣候變化”主題產品推出,但受海外市場震蕩影響,不少產品仍為負收益。

        投資“低碳”更要慎重

        “低碳”二字很流行,但投資者在拿出真金白銀之前,需要謹慎判斷。

        由于低碳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環保領域屬于未來成長潛力巨大的新興行業,因此,更適合于那些熟悉環保概念、看好其長期發展趨勢且具有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盡管銀行可以資,但投資者也應關注投資標的走勢,如對水資源、二氧化碳減排等發展趨勢有大致判斷,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此外,環保主題投資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檢驗,新興產業在三五個月內不會有想象中那么好的收益,因此,環保概念產品多為一年半到6年的中長期產品。

        理財師告訴記者,購買理財產品介入的時機非常重要。對此,銀行代客理財過程中會重點把握,但投資人也需要關注投資標的的走勢。環保主題專業度比較高,投資人需要對環保產業有一定了解。比如投資二氧化碳產品,就應對碳排放交易本身以及市場發展大趨勢有大致判斷;投資水資源,就要考慮是否看好水務公司在水資源日趨緊張情況下的長遠發展,這是投資環保產品最重要的前提。

        第5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關鍵詞:低碳旅游景區 概念模型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旅游業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從文化旅游、到休閑度假旅游,旅游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但是對于景區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傳統的旅游在到達景點之后。不注重景區環境的保護,造成了景區資源的大量浪費。因此,我們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同時,相應的提出了發展低碳旅游業的要求。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了世界旅游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旅游業作為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更占優勢。這是因為旅游業能耗低、資源利用率高,不僅在節能減排方面占據著優勢地位,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占優勢的。

        低碳經濟

        過去的幾十年中,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都采用的是一種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越來越大,氣候環境對于人類生存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全球變暖的局勢并未得到緩解,全球氣溫普遍升高。氣候反應的背后是人類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早在本世紀之初,低碳經濟的發展戰略就已出現在英國政府《我們能源之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發展的白皮書中。低碳經濟是一種倡導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涉及到生產模式、生產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化革命,也是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降低“碳”的旅游業,即在旅游活動中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種旅游雖然不似傳統的旅游那樣給人一種奢華、享受的感覺。卻在艱苦中向游客們滲透著環保知識,促進旅游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保護著當地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這種旅游及滿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的需要,也保持了環境的承載力,未來將會成為旅游業發展的一個主流方向。“低碳旅游”這個名詞,最早出現于2009年5月丹麥哥本哈根世界經濟論壇“走向低碳的旅游及旅游業”報告上。調查顯示,旅游業(包括與旅游業相關的運輸業)的碳排放量占世界總量的5%,其中光運輸業就占了2%,純旅游業所占的碳排放量占到3%。可見旅游業在發展的同時,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樣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低碳旅游還在研究之中,還沒有權威性的定義,本文介紹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以便對低碳旅游景區的建設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劉嘯認為所謂的低碳旅游,就是借助低碳經濟的理念。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貫徹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形成一種綠色的旅游發展道路。這種形式的旅游業對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者和旅游項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滿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意愿和質量的同時,對于旅游的各個環節都針對減少污染的原則提出相應的要求。而對于低碳旅游景區模型的建立,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著名學者侯文亮將低碳旅游景區分為相對型和絕對型兩種,所謂的絕對型景區建設模型是指不論是景區的前期建設、還是后期運營都嚴格按照低碳經營的標準進行景區建設。而相對型的景區建設模型是指通過為游客提供體驗式的低碳旅游項目,以降低景區的環境污染,最終達到保護景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目的。以蔡萌為主的一些學者認為低碳旅游就是應該通過低碳技術的運用、倡導低碳的旅游消費形式,從而提高旅游的質量,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形式。

        由于低碳旅游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發展低碳旅游是現代服務業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國在發展低碳旅游業的時候更多的側重于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而國外的研究則更側重于旅游業與全球化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并作出了相應的量化衡量指標。如何利用國外的發展經驗,促進我國在建設“生態GDP”中的旅游業發展出路具有重要意義。

        低碳旅游區概念模型

        (一)低碳旅游景區的研究意義

        伴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中都開始倡導節能環保行為,促進企業轉型,實現綠色的發展道路。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國很多景區早于學術界研究,已經開始在實際的運行中慢慢探索低碳旅游景區的發展道路。比如在四川貢嘎山燕子溝、南京夫子廟等就正在建設“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規范區”。因此,學術界應該盡快的為這種初級的低碳旅游模型提高科學合理的指導,促進低碳旅游經濟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壯大。

        (二)低碳旅游景區的概念模型

        對于低碳旅游景區概念模型的建設應該參照可持續發展理論、循環經濟理論以及科學發展觀等指導性文件和資料,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景區模型理論。在這種模型的構建中,既要符合當前我國景區發展的特點,又要為發展低碳旅游尋找出新的出路。

        伴隨著景區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自然會受到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壓力,即景區發展會進入一個瓶頸階段。在瓶頸階段要想尋找出突破的方法,則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轉型。這一模型就是適用于景區向低碳、綠色旅游轉型的一種模型。而這一模型的實施則需要政府、景區管理人員和游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的。

        這一模型中有幾個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景區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原來的旅游運營模式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實現景區的長遠發展,必須突破瓶頸。改革景區發展的主要方式,從而向低碳化旅游轉變。二是景區的低碳發展狀態。對于景區的各方面因素進行考評。綜合考慮景區發展過程中對于資源的利用率和破壞程度等,為作出科學合理的對策提供依據。三是國家政策的外部支持狀況。國家的經濟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低碳旅游需要國家在多個層面的配合才能夠有效地進行下去,比如說在排污稅、能源結構等方面進行調整。只有這三點能夠協調、平衡的發展,才能夠推動低碳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形成一種由內在驅動、技術支持和政府響應的低碳旅游發展模型(見圖1)。

        低碳旅游概念模型的評價體系構建

        這一模型的建立是在一種理想狀態下運行的,但是在現實旅游業的發展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態,因此,必須對于模型的各個方面進行指標化的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這一模型在現實中有實現和存在的意義。

        (一)評價要素選取的原則

        首先,評價體系中選取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性,能夠切實反映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評價要素的選取,必須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過這些指標的對比來反應各景區在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上的優勢和不足,使其能及時的調整景區發展戰略。再者,這些指標的評價標準必須與國家所使用的質量標準相聯系,促進景區建設更好地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評價的主要指標

        這里我們將主要的指標規劃進入兩個系統之中,通過對于指標的介紹來了解這些指標如何控制低碳旅游的發展。

        首先是資源與環境子系統。這一系統涉及到景區對于游客的承載能力和景區自然植被的更新能力等,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這里我們介紹三個指標:一是景觀的資源價值。良好的環境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這一指標包括了經典的歷史文化價值、資源地域等各方面的觀賞價值,是決定游客是否對景點感興趣的重要指標。二是景區的植被覆蓋狀況。植被覆蓋率作為一個新的指標已經越來越受到游客們的推崇,低碳旅游的目的在于減少碳排放量,植被覆蓋情況對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在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促進生態平衡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將這一指標貫徹到低碳旅游的各個環節中,無論是對于景區經濟轉型還是對于游客的身心健康都占據著重要作用。三是景區碳排放量指標。碳排放量越高,對景區環境的改善越不利。所以要定期對景區的碳排放進行調查,并在實際的操作中控制碳排放量。此外,還應該對景區的大氣指數等級和大氣污染指數作出衡量,良好的環境是游客選擇景區的關鍵,保持景區環境對于低碳型旅游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景區的開發利用系統。這一系統的建設對于景區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執行低碳理念的行為進行考評,既保證景區的發展建設,又保證景區的發展步入低碳旅游的軌道。這一指標通過對景區的投資建設、景區清潔生產的投入、交通方式的改變等指標來衡量景區,促進旅游行業在開發利用景區的同時不脫離正軌,確保低碳旅游的實現。

        再次,景區的人文指標考核系統。這個系統是以景區的員工、游客以及當地居民的人文素質為考核對象進行。不管在低碳旅游的建設中,我們建立了多么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都必須通過人來起作用。所以人文指標也是衡量低碳旅游運行的一項重要指標。在這項指標中我們通過考核家庭恩格爾指數、員工低碳節能理念、員工參與低碳活動指數、當地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數,來衡量在低碳旅游對于企業和居民的影響程度。因為只有在每個人內心真正的樹立了低碳旅游的理念,才能推動這一旅游事業的不斷發展。

        (三)評價方法

        首先,應該對指標進行統一化的處理。我們知道在很多指標中它們的單位、數據方向都不是統一的,要對這些指標進行綜合考評,必須進行相對化處理,將絕對值改變為可以衡量的相對值,從而對其進行定型化的分析。定型化指標考核中P代表的參與考核的專家的所選定的考核等級系數,n代表的是參與考核的專家人數。

        其次,對于沒有辦法進行量化的指標,要參考國際標準進行必要的細化分類和定性,給出一定的分類標準。在很多調查中數據的給出并不都是可以量化的,這就要求我們盡量選擇相對容易定性的標準進行衡量,從而達到考核的標準。例如在對旅客的調查中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您喜歡自駕游嗎?答案只有兩個,喜歡或者不喜歡。但是對于游客到底有沒有這樣做,做的頻率我們并不能夠了解。如果單純就這一方面進行量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其他問題的配合。這時候我們就要根據這一答案作出定性的分析,了解旅客對這一旅行方式的喜好程度。

        第6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關鍵詞:生態旅游;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態旅游學》是許多旅游院系都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在綜合考慮當前這一領域的問題和背景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針對現存問題和發展新趨勢的課程新框架,現提出來供交流探討。

        一、整合生態旅游教材內容

        近十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業中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名詞,國內一批學者也相繼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為各相關院校旅游專業課程教材。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盧云亭和王建軍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學》[1],全書共十章內容;由嚴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生態旅游學》[2],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以及張建萍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 [3],全書共十三章內容。這些著作內容雖有簡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資源和評價、規劃與開發、游客與市場、管理與發展等幾個部分編排。這幾個部分從前至后的邏輯安排,同時也是旅游專業中幾乎對每一種業態教學的普遍體例,學生對每個部分的相近知識已經有較多的學習積累。

        因此,根據以上教材,結合其他文獻資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幾部分的生態旅游教材教學內容:第一,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第二,生態旅游資源及其評價,第三,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模式,第四,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市場,第五,從當地政府、旅游企業、社區居民、旅游者等多視角的生態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顯低碳旅游前沿熱點

        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10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著重在賓館飯店、景區景點、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試點和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四個方面,將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

        基于當前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和形勢要求,因此在生態旅游學教材內容教學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學內容。除適應實踐發展的需求之外,主要還考慮到以下原因: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同是關注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內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應對氣候變化趨勢,強調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夠量化、更具科學性,在實踐中能夠通過節能減排的措施實際推進、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國尚無低碳旅游相關專業內容,本院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知識空白區;作者近兩年來關注這一領域,并與人合作編寫了國內首部相關著作 [4],該書以匯總國內外相關資料、技術、運作模式和實操案例為目標,既是一個工作指南,同時也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適于學生對此領域的初步了解和認識。

        因此,主要按照該書的內容章節,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礎知識及基本現狀評估”解決基礎概念和認識問題,重點闡明低碳旅游概念、內涵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初步估算旅游業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闡明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優勢與意義,并對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能耗狀況、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進行初步評估,對中國旅游業碳排放現存問題與降減途徑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中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框架與主要措施”解決發展背景及政策體系問題,主要對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五大領域組成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政策框架進行了介紹分析。第三部分“景區節能減排及低碳化發展的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景區低碳循環發展問題,闡述了循環型低碳景區的基本概念、發展模式及運行流程,分析循環型低碳景區建設的途徑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示范低碳景區的發展思路與具體途徑。第四部分“綠色飯店節能減排途徑與案例”解決餐飲飯店業綠色集約發展問題,介紹了綠色飯店的概念與特征、飯店節能減排的意義、飯店節能減排的基本原理及國內外飯店業節能減排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制訂計劃、技術控制及制度安排推進飯店節能減排的途徑,介紹相關標準、扶持激勵等政策措施并對飯店的綠色能源管理進行了案例性介紹。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發展及案例”解決旅游城市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闡述低碳旅游城市相關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基礎上,對低碳化發展的思路、原則、目標、戰略和途徑進行分析。第六部分“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企業綠色環保創建和評定問題,簡述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介紹綠色環球21、ISO14000等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環境認證體系,對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創建思路和途徑進行重點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關領域低碳發展”從概念、內涵特征、主要方式、技術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綠色旅行社、綠色旅游者、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資模式借鑒”解決旅游業低碳發展的投融資問題,主要是介紹并借鑒國內外相關產業和領域在低碳化發展中成熟的融資政策和模式。

        三、經由實踐提升理論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了解到,學生對生態旅游的實感非常欠缺。由于對實際情況認識的欠缺,學生對生態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發展中要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對生態旅游“保護、發展與分享三者一體”的概念內涵認識不深刻。

        為加深學生對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組織了一次全體學生的外出實習。綜合考慮交通、安全和實習地點的典型性,選擇了北京郊區門頭溝的爨底下村和靈山風景區的兩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溝域生態為基礎、以明清風格的村落景觀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靈山景區則是以山地生態景觀為主要吸引的風景區,二者地理相近、類型有別但都可屬于生態旅游范疇。出發之前,要求學生從旅游專業尤其是從生態旅游的視角,對實習地進行綜合考察和獨立思考,在實習體驗結束后,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討論課。課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加深了對兩個旅游區生態旅游發展的認識:兩個旅游區都有良好的生態景觀作為旅游吸引,是其發展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爨底下村以村委組織旅游公司收取門票、投入進出村的道路等設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參與食宿接待,這一發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設施的投入和整體接待質量的提高,又讓當地村民充分參與得到旅游發展的實惠。對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學生對生態旅游地旅游經濟發展復雜性的認識,對生態旅游概念中關于如何保護、怎么發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實際的認識。進一步,通過作者引導,學生對靈山景區建筑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接待服務質量的提高、登山線路的多樣化安排以及與爨底下村的資源整合、周邊旅游點產品組合等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結

        總結起來,對《生態旅游學》的創新教學實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過對《生態旅游學》各版教材的比對和整合,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分支學科目前的發展現狀,對“生態旅游”這一研究領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對低碳旅游的教學,學生對低碳旅游的概念、計算和景區、飯店、城市等實踐領域的低碳發展有了基本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對此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以“高星級酒店的低碳化運營”為題,還面向全校舉辦了一場開放性的學術沙龍;最后,實習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方面深化了對生態旅游發展的實際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論深入的興趣。從對生態旅游這一旅游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都在隨著實踐而發展,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而言,也應該隨著時展和實踐需求而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嚴力蛟.生態旅游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第7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關鍵詞] 低碳經濟 低能耗 能源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1.概念提出的背景

        隨著風能、太陽能、核能等的使用,人類逐步由原始文明走向了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人類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危害程度也越來越深;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使用以及有害物質的排放,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及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地毯技術”等新型名詞、經濟方式也應運而生。這些名詞概念的提出,意味著世界經濟將由傳統型轉向依靠新技術、新能源而增長。通過依靠低碳經濟方式以及經濟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正好符合我國經濟的發展要求。

        2.概念

        何謂低碳經濟?首先需要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概念界定。如果低碳經濟是相對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等來說的,那么它是一種經濟形態,主要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碳生產率即每單位碳排放所創造的GDP或附加值比較高;二是社會人文發展水平、生活質量比較高。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內在要求

        發展低碳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之前我國經濟主要通過粗放型及較低的集約型方式來實現增長,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僅效率低,而且環境污染嚴重。低碳經濟的提出,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很值得我們進行反思,認識到我國經濟增長存在的巨大不足。我們不能再以資源、能源高消耗和環境重污染來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了,不能把GDP作為發展的全部,不能以廉價資源或出口退稅換取GDP。經濟增長了,生存的環境惡化了,這就與發展的本意背離了,就與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相悖了。發展低碳經濟更多的是轉變發展方式,減輕單位GDP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通過向自然資源投資來恢復和擴大資源存量,運用生態學原理設計工藝與產業流程來提高資源效率,使發展的成果更好地為人民所共享。

        1.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指:經濟增長的方式由不可持續性向可持續性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出口拉動向內需拉動轉變,由結構失衡型向結構均衡型轉變,由高碳經濟型向低碳經濟型轉變,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由技術引進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由忽略環境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由“少數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轉變。在我國的經濟成分中,第二產業,即工業的比重很大,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比重則亟需提高,這一經濟結構決定了我國目前經濟增長是高能耗、高投入的。而經濟的增長方式主要由出口拉動,并非由內需拉動。再者,我國的勞動力數量多,成本低,經濟的增長,企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低勞動成本來賺取利潤,生產效率、技術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而低碳經濟則是一種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率的增長方式,這不僅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要求,更符合我國政府對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張。我國應該抓住這次機遇,逐步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

        2.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走向世界、開展國際貿易往來,獲得認可的內在要求。

        雖然我國的經濟規模總額在世界排名前列,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誠然,我們具有后發優勢,但是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卻是我國開展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發達國家提出低碳經濟是由于歐美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對煤碳、石油的依賴性相對較弱,在對新興能源如風能、核能、太陽能等方面上已經有雄厚的技術積累。而發展中國家普遍都在工業化進程之中,對煤炭、石油等高碳產品的依賴性特別高,如果和發達國家一起大幅減排二氧化碳,將可能中斷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只有高價從歐美發達國家購買低碳的相關技術。雖然,在新技術、新能源我國相對于發達國家處于劣勢,不占據發展的主動權。但是,為了長遠經濟的發展,也為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大勢所趨。

        三、中國發展低碳經濟之路徑探究

        1.加大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開發

        發展低碳經濟,最重要、最困難的就是新技術的開發,這是解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難點問題至關重要的因素。當前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雖然在某些技術方面已經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但是技術水平普遍偏低的情況尚未改變。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一系列高技術的支持,比如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排污、污染物質的處理技術等,我國低碳經濟技術開發這條道路還很漫長。

        2.加大低碳經濟的法制建設

        低碳經濟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國應加大法制建設,通過政策制度的創新和制定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這也是促進低碳經濟技術開發的重要因素。例如:要制定《低碳經濟法》、《可再生能源法》與《節約能源法》(已修訂)配套規范性文件,同時加大《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各項已有法律的執法力度。很有必要再制定《低碳技術法》及《低碳技術保護法》,來保證低碳技術開發的知識產權。

        3.加大低碳理念的宣傳力度,開展低碳經濟試點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模式,并未被大多數人所了解,政府應加大低碳理念的宣傳,并鼓勵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實施一些符合低碳經濟建設的行為。在城市建設方面,將低碳理念引入設計規范,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設中,推廣利用太陽能,盡可能利用自然通風采光,選用節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統;在家庭推廣使用節能燈和節能電器;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4.政府應加大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力度

        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其發展過程中,政府可以對低碳企業給予相應的補貼,因為低碳經濟在我國發展本來就不算很成熟,所有技術的研發、運用,在起步階段都會是一項很大的費用支出,政府只有給以一定補貼才能保證低碳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使它們快速成長;與此同時,還應積極獎勵一些發展良好、業績優秀的企業,對在相應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具有積極創新,用于開拓的企業給予經濟上的支持。

        四、低碳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低碳經濟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筑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意義影響深遠。

        低碳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我國企業減少對煤炭、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賴,促進開發新能源,加大對新型環保、低排放能源的利用。例如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等。

        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促進新技術的開發和發展。低碳技術包括清潔煤技術(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技術(CCS)等等。我國企業的生產效率不高,資源利用率不足,投入產出比自然不高,這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經濟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可以促進技術的開發,提高我國企業的知名度,產品在世界的認知度,對提升“中國制造”的形象具有巨大意義。

        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型的最大挑戰。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五、總結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實現工業化和推進現代化的歷史時期。客觀地講,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中國能源需求會持續增加。因此,我國需從近期著手,結合中長期發展戰略,對現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調整,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新形勢下可持續戰略的重要內容。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會各行各業的積極配合。超前認識,超前部署,超前投資,以超常規的措施大規模發展和推廣先進能源等低碳技術,為未來國家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維護我國長遠的戰略利益。

        參考文獻:

        [1]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

        [2]潘家華:《低碳發展論》

        第8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關鍵詞】現代建筑;低碳理念;建筑節能;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

        前言

        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產生是必然的過程,當前全世界已經有了高度的共識,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且二氧化碳產生量的大小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在如今已經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負相關,要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和長期發展,就必須堅持對二氧化碳的控制,推行“低碳”政策,使經濟、環境和社會取得有秩序、和諧地進步。建筑領域應該發揮領頭羊作用,不但引領行業內企業做好低碳發展工作,還應帶動其他行業一起走好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筑耗能是整個社會能源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建筑節能和低碳發展,必須結合我國建筑耗能的實際和特點,在設計工作中體現低碳這一理念,有針對性地優化建筑設計,將低碳思想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之中。在現代建筑設計工作中體現“低碳”理念應該根據我國的經濟狀況、社會的認同度和建筑設計的實際工作,應該在推廣和宣傳低碳理念和建筑節能等概念下功夫,在建筑設計中體現低碳的理念,體現建筑設計的先行作用,在出色完成建筑低碳設計的前提下,為行業整體實現現代建筑設計,體現低碳理念,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方向上和技巧上的鋪墊。

        1、建筑節能的相關概念

        1.1 “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是當前比較先進的思想,是一種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創新、技術創新、能源利用工作,“低碳”理念的主旨是減少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降低能源消耗,促進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的共同發展,進而達到多贏的目的和踐行科學發展。

        1.2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一種前瞻性的概念,是以歷史碳排放為基準,實現碳排放有效降低的建筑類型。低碳建筑的碳排放量必須是可預測、可測量、可復核的,是實質上減少碳排放的建筑類型。

        2、建筑設計中實施“低碳”理念的措施

        2.1 細節上體現“低碳”的理念

        首先,建筑設計中應執行更加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將可操作、科學的節能推薦標準轉化為建筑行業的強制標準,例如:提高對建筑物門窗的熱工性能,對建筑采用必要的降溫和保溫設計。其次,規范建筑耗能設備的能耗,設置最低能效等級門檻,將高耗能的設備摒棄出建筑設計之中,從源頭上預防高耗能設備的應用。最后,推行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除了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光伏電池和光熱熱水器等環節以為,還應該加大太陽能的應用范圍,例如:在建筑物上敷設光伏薄膜遮陽設施、相變蓄熱墻、太陽能制冷、太陽能除濕、光熱發電等。現在的問題是太陽能裝置的能量轉換效率低、能量密度低。

        2.2 應用建筑物輻射吊頂技術

        當前建筑物輻射吊頂技術是一種水源輻射空調的方式,是通過水在特制的吊頂板通道內流通,使吊頂板降溫或升溫,吊頂板表面再通過對流輻射給室內降溫或升溫,從而達到通過吊頂板的表面溫度控制室內溫度的目的。它具有經濟適用、簡單易懂、操作方便、綠色健康、輕松舒適、節能效果好等特點,是我國可以廣泛采取的建筑設計形式。

        2.3 應用建筑屋面節能技術

        屋面是建筑物能量損耗的關鍵部分,使建筑頂層具有節能功能是建筑行業追求的一個目標,具體的建筑屋面節能技術有兩種:第一是在頂層的結構面與裝飾吊頂層之間作保溫層;第二是在建筑頂層結構層上面進行綠化或者安裝太陽能板。另外還可以使用帶有通風道的屋面,通過通風道,使風流動帶走熱量,從而達到使建筑屋面降溫的效果。

        2.4 應用建筑被動式節能技術

        建筑被動式節能技術是近些年歐洲流行起來的節能技術,這種技術在極少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礎上,依然能夠使室內能源供應達到人類正常生活需要。這在奧地利、德國等國家,已經成為現實。低碳建筑要實現實質性節能,就需要更多地利用無碳的被動式節能技術,例如晝光照明和自然通風。晝光照明可以降低照明能耗,做到白天不開燈;自然通風可以在夏季和過渡季實現免費供冷,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歐洲很多所謂零能耗和零碳建筑就是靠被動式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實現的。但是建筑被動式節能技術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我國地理和氣候條件與歐洲有很大差別,因此,應該有選擇地應用建筑被動式節能技術。

        2.5應用區域能源規劃

        區域的概念是指在當前現代化的城區中,具有綜合功能的社區、街區、成片開發區,其占地面積在數平方公里以下、建筑面積在百萬平方米以下。在城市區域里應該統一能源的供應和使用,重點做好能源系統的控制,這里的能源系統主要是指建筑供冷、供熱、供生物質燃氣、供生活熱水和部分低壓供電系統,應該講區域內的上述系統進行統一規劃,這樣可以達到集約化利用能源的目的,客觀上降低碳排放。

        3、結語

        綜上所述,能源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動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單純依靠能耗換取發展的模式必須得到改變,能源的低效率利用的現象應該得到抑制,這些要求和實際情況需要全社會進行節能和減排方面的深入思考。建筑是消耗能源巨大的部分和領域,因此,建筑行業必須在節能工作上下功夫,建筑設計部門更應該發揮自身技術上和觀念上的優勢,在設計工作中體現建筑節能,以“低碳”理念貫穿建筑設計的全過程,使建筑節能和建筑行業發展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將建筑行業整體推入到發展的新時代,為建筑行業的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實質性的基層工作。

        參考文獻:

        [1]朱慧明.綠色低碳建筑的意義及其發展現狀[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8).

        [2]陸恭惠,安娜·比奇,安德魯·勞森,司馬蕾.低碳建筑新時代的機遇[J].世界建筑.2010(02).

        [3]王紅霞.德國的建筑節能措施及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09).

        第9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金融 支撐 低碳經濟 可持續發展

        從21世紀初,英國官方首次提出“低碳經濟”這一新的經濟概念以來,它業已獲得了世界范圍內廣大國家與地區的廣泛認同與支持。它以能耗低、污染小,效能高、收益多為特色給各個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理念形成了強烈的沖擊。低碳經濟要實現成功發展就必須以堅實的金融服務體系做后盾,經濟發展策略的改變也將直接影響到金融結構體系的變化。在低碳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綠色金融逐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及其發展現狀

        國內對于“低碳經濟”所下的定義是說: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利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制度建設、產業升級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等途徑來盡可能地縮減煤、石油這些傳統的高碳類能源消耗量,控制以CO2為主的溫室氣體向大氣內的排放量,以求得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生態水平兩者共贏的經濟形態。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絕非一個單純的經濟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涉及層面廣、綜合性強的問題,需要經濟的、社會的以及環境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這項經濟形態的倡導意味著能源使用、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人類生存理念的整體戰略性變革,要求全世界的人們自覺調整自身的活動理念,以生態系統健康長期發展為目標,進行社會經濟的建設以及生存生活的發展;與此同時,它與生態保護息息相關,就直接決定了這種經濟形態建立與發展的國際化、全球性,因為氣候系統本身就是地球上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環境以及氣候的變化對于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類都會產生影響,而且面對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共同困境,要擺脫不是僅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就可以單獨實現的,它的建立早已超出了單個國家的能力區間,因此,它要求的是全球各個國家與地區人民的精誠合作。

        國內對于低碳經濟的關注重心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所區別的,這是由于發達國家對于污染排放的控制水平已經相對較高,污染物排放量的問題已不再是當前關注焦點,氣候變化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減排工作才是他們的重心,而我們國家需要關注的卻是包括這兩者在內的工作以及全部污染物排放指標,也就是說需要追求“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低碳經濟在中國很大程度上仍僅僅處于概念的認知階段,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案例并不普遍,以上海與保定兩個“低碳城市”試點為例,所選擇的低碳路子就有所不同,上海市以調查、統計建筑物能源消耗,向公眾公開相關能耗數據,開展能源審計的同時,以提高大型建筑物的能效為主要目標。而保定卻以構建“中國電谷”為目標,以該地的新能源區發展區域為主要依托,打造光、風、電等新能源的輸變電、轉換設備以及相關器件的專業區域。總的來說理解不一,望文生義居多,深入研討并實踐的在少數。筆者認為國內的低碳實踐還是應當以控制污染排放以及能量消耗為首要,同時盡逐漸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總量的排放。

        二、綠色金融的涵義及其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綠色金融是應低碳經濟而生的金融界的一個新概念,作為低碳經濟模式的支撐,業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各個國家金融發展的主要趨勢。所謂的“綠色金融”,實際上指的是金融單位與企業從環保這一基本政策出發,在進行投融資決策時綜合考慮決策可能對環境帶來的潛在影響,分析出與環境發展有關的各種回報、風險以及成本參數,并將其用于日常業務運行的參考決策,通過金融經營活動中對社會資源、經濟資源的引導,實現對于生態自然資源的保護、污染問題的治理,最終促進人類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一概念的中心就是通過一定的金融評測手段,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資源損耗以及環境破壞程度以“環境價值量”來體現出來,并將之用作進行金融資源配置以及金融活動評價的重要參考。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香蕉亚洲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