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文明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現代林業 發展 生態文明 建設
1 引言
生態文明是在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的新論述,是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個新亮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為其中一項新的要求。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在調節人與自然和諧中起到關鍵和紐帶的作用,它不僅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應用現代林業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
2 發展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
2.1 林業的決定性作用
林業不僅肩負了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使命,還擔任了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態系統的職責。被譽為“地球之肺” 、“地球之腎” 、“地球的癌癥” 和“地球的免疫系統” 的分別為森林、濕地、荒漠和草原,它們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4個子系統,發揮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的為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經科學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濕地參與了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對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維護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林業不管在當前還是在今后,都將是一項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重要條件。
2.2 林業的推動潛力
森林生態系統由于其自身在運行過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則,即降低資源消耗的reduce原則、重新利用廢棄物并使之資源化的recycle原則、重新建立再循環的reuse原則。并且森林生態系統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具有可再生性,還具有可降解性。從再生性來看,森林在支持經濟發展中,是一項用之不竭的能源資源,被稱為第4大能源資源。
2.3 林業的特殊任務
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和建設生態文明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其中森林生態系統不僅為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其還是最經濟的吸碳器。經科學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長11ti蓄積,就能將1.83t的co2吸收,同時釋放1.62t的o2。當前約有2.48萬億t碳儲存于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統中就有1.15萬億t。只有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才能維護全球氣候安全。在《京都議定書》中就有明確規定,工業直接減排和森林碳匯間接減排是2條減排途徑。森林碳匯減排與工業減排相比,不僅投資少、代價低,且綜合效益大,為此,其成為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和共同選擇,還被列為“巴厘路線圖”的一項重要內容。
2.4 生態文明是林業生態建設追求的目標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同時,不僅使林業建設和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也給林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全面實施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的過程也即建設現代林業的過程,為此,要用現代林業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全面支撐,對森林、濕地、沙漠等生態系統進行建設和保護,以此來提高森林整理質量和綜合生產力水平,從而為建設生態文明奠定基礎,最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3 用現代林業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
3.1 遵循自然生態規律
(1)堅持采用生態文明思維,對林業建設與發展進行謀劃。
(2)在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中樹立生態生產力理念,以此人們協調、保護、適應自然和自覺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態合理性平臺上對關系到林業建設發展的戰略問題、重要決策以及重大項目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資源和環境可承載與可恢復范閘之內進行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增加經濟總量時杜絕單純依靠資源投入來實現,避免出現耗竭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要以自然生態規律為依據,以保持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
3.2 全方位開展節能降耗,加強碳匯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為目的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
(2)創新技術,大力推廣新技術項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對森林資源使用結構進行積極調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盡快用新工藝與設備取代落后的工藝與設備,對粗獷型設施要加大對其維護,加大對更新
項目的投資。
3.3 壯大林業產業實力
根據工業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要求,并與林業資源利用現狀相結合,因地制宜地調整林業經濟結構,不斷擴展林業發展空間,從而逐漸形成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逐漸轉變現代林業經濟的增長方式,逐步由資源型林業轉向生態型林業。推廣林業特色產品的開發,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產業的規模,向著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使得資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態文明觀念
要積極開展創建生態文明的活動,并組織開展對森林文化和生態文化工程的建設,要讓生態文明觀、道德觀、政績觀和消費觀牢固樹立于全社會中,要讓廣大人民群眾逐漸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環境的良好習慣。此外,還要積極推廣綠色教育的開展、綠色文化的構建、綠色經濟的發展和綠色家園的建設,要使全民生態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得到大大提高,要讓每個公民都能全身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參考文獻:
[1] 江澤慧.現代林業[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 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1):17~18.
[3] 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論文摘要:林業不僅是我國一項基礎產業,更是一項事關生態環境建設的公益事業。其擔負了優促進經濟發展和化生態環境的雙重使命。簡述了發展現代林業與建設生態文明的作用,并對用現代林業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1 引言
生態文明是在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的新論述,是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個新亮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為其中一項新的要求。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在調節人與自然和諧中起到關鍵和紐帶的作用,它不僅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應用現代林業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
2 發展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
2.1 林業的決定性作用
林業不僅肩負了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使命,還擔任了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態系統的職責。被譽為“地球之肺” 、“地球之腎” 、“地球的癌癥” 和“地球的免疫系統” 的分別為森林、濕地、荒漠和草原,它們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4個子系統,發揮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的為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經科學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濕地參與了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對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維護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林業不管在當前還是在今后,都將是一項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重要條件。
2.2 林業的推動潛力
森林生態系統由于其自身在運行過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則,即降低資源消耗的Reduce原則、重新利用廢棄物并使之資源化的Recycle原則、重新建立再循環的Reuse原則。并且森林生態系統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具有可再生性,還具有可降解性。從再生性來看,森林在支持經濟發展中,是一項用之不竭的能源資源,被稱為第4大能源資源。
2.3 林業的特殊任務
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和建設生態文明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其中森林生態系統不僅為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其還是最經濟的吸碳器。經科學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長11TI蓄積,就能將1.83t的CO2吸收,同時釋放1.62t的O2。當前約有2.48萬億t碳儲存于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統中就有1.15萬億t。只有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才能維護全球氣候安全。在《京都議定書》中就有明確規定,工業直接減排和森林碳匯間接減排是2條減排途徑。森林碳匯減排與工業減排相比,不僅投資少、代價低,且綜合效益大,為此,其成為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和共同選擇,還被列為“巴厘路線圖”的一項重要內容。
2.4 生態文明是林業生態建設追求的目標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同時,不僅使林業建設和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也給林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全面實施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的過程也即建設現代林業的過程,為此,要用現代林業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全面支撐,對森林、濕地、沙漠等生態系統進行建設和保護,以此來提高森林整理質量和綜合生產力水平,從而為建設生態文明奠定基礎,最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3 用現代林業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
3.1 遵循自然生態規律
(1)堅持采用生態文明思維,對林業建設與發展進行謀劃。
(2)在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中樹立生態生產力理念,以此人們協調、保護、適應自然和自覺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態合理性平臺上對關系到林業建設發展的戰略問題、重要決策以及重大項目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資源和環境可承載與可恢復范閘之內進行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增加經濟總量時杜絕單純依靠資源投入來實現,避免出現耗竭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要以自然生態規律為依據,以保持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
3.2 全方位開展節能降耗,加強碳匯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為目的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
(2)創新技術,大力推廣新技術項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對森林資源使用結構進行積極調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盡快用新工藝與設備取代落后的工藝與設備,對粗獷型設施要加大對其維護,加大對更新項目的投資。
3.3 壯大林業產業實力
根據工業化、市場化、生態化的要求,并與林業資源利用現狀相結合,因地制宜地調整林業經濟結構,不斷擴展林業發展空間,從而逐漸形成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逐漸轉變現代林業經濟的增長方式,逐步由資源型林業轉向生態型林業。推廣林業特色產品的開發,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產業的規模,向著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使得資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態文明觀念
要積極開展創建生態文明的活動,并組織開展對森林文化和生態文化工程的建設,要讓生態文明觀、道德觀、政績觀和消費觀牢固樹立于全社會中,要讓廣大人民群眾逐漸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環境的良好習慣。此外,還要積極推廣綠色教育的開展、綠色文化的構建、綠色經濟的發展和綠色家園的建設,要使全民生態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得到大大提高,要讓每個公民都能全身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參考文獻:
[1] 江澤慧.現代林業[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 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1):17~18.
[3] 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一)生活方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滲透以及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侵入少數民族的生活領域。面對新鮮的事物與思想,各民族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開始跟隨現代生活的發展步伐,而逐漸地開始拋棄自己原有的一些傳統民族藝術形式,而只是把這些藝術當做是賺錢的工具,最終導致傳統民族藝術的流失,使得國家失去了一項引以為傲的“瑰寶”。導致我們的現代文明在生活上與傳統民族藝術出現沖突。
(二)思想方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始深入人心,如何發展中國經濟,如何提高中國綜合實力以及軍事實力則成為了每個中國人所關心的問題,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開始忽視了中國傳統民族藝術的發展與保護;面對如此強烈的物質需求,使我們的精神領域開始出現腐敗、俗化,而消磨了我們原有的傳統民族藝術的思想,最終于傳統民族藝術開始出現思想上的沖突。
(三)行為方面
每一個民族都擁有屬于自己本族的行為,是自己所要遵循的規定。但隨著現代文明在少數民族的深入和影響,一些民族開始變得不滿足于傳統藝術的發展速度,開始放棄自己本族的傳統藝術,而開始興起了現代文明中的一些快餐文化,淡化了傳統藝術中的一些有利的因子,導致了傳統民族藝術在行為上與現代文明間的沖突。由此看出,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之間的沖突并不小。那么,面對現在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將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相互和諧發展是全社會的要求。
二、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文明和諧發展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促進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的相互和諧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強烈要求,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完成這項任務呢?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夠讓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和諧發展呢?本人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一)加強政府對傳統民族藝術的保護
要做到將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和諧發展,最為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發揮他們的作用,加強對傳統民族藝術的保護力度,實施一系列的獎勵政策,來鼓勵少數民族對本族藝術的保護,并可以通過對該藝術人才的選拔,將傳統民族藝術搬上國家性的舞臺,同時讓現代的“文明人”看看真正的傳統民族藝術,讓所有人都領略到傳統民族藝術的精髓。
(二)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發展相結合
雖然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有沖突之處,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之間就沒有相互關聯之處。那么,我們在現代文明發展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這些相互關聯之處將二者結合起來,發展真正地擁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明。例如,中國傳統民族中的文字與現代書寫的融合,傳統民族的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的相互結合,再如將傳統的民族服飾融合到現代的服裝設計上等等,通過這些形式的融合,不僅能夠促進傳統民族藝術的保留與發展,更能夠在世界上展現出真正的屬于中國的美。
(三)加強傳統民族藝術的教育
想要將傳統民族藝術真正地傳承下去,就一定要做到緊抓教育。因為,教育人類之本,通過教育,才能夠讓下一代認識到、并傳承上一代的知識成果。那么,為了能夠讓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相互和諧發展,就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就建立起與傳統民族藝術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于傳統民族藝術的認識,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培養出符合社會文明發展要求的人才,為社會文明發展與傳統民族文化的相互和諧發展的建立培養出更多建設性人才。
三、將傳統民族藝術與日常生活相融合
現代文明之所以與傳統民族藝術相沖突,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生活相互分裂,而使得現代人無法感受到民族傳統藝術的氣息與渲染,而少數民族的人們也無法適應現代生活所帶來的沖擊。所以,我們可以將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的生活相互結合起來,使二者融合為一體,這樣既能夠不斷地促進現代人對傳統民族藝術的認識與接收,還能夠幫助少數民族適應現代的生活,逐步走上文明發展的道路。
(一)建立名族傳統藝術保護區
當然,面對各族文化發展的同時,也絕對不能夠忽視傳統民族藝術的保留,因為這些都是國家的瑰寶,是不可以流失的,是要不斷傳承下去的。那么,當地的政府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民族傳統藝術保護區的形式,將一些即將流失的藝術保護起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及發展了現代文明,又傳承了民族傳統藝術。
(二)傳統民族藝術對于現代文明建設重要性
傳統民族藝術是我們國家不斷發展過程中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更是整個社會的瑰寶和文化中的精華。雖然在現在看來,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文明之間顯得沖突不斷,但是若沒有傳統民族藝術為基礎,我們又將怎樣發展起現在所謂的“文明”呢?所以,本人認為,傳統民族藝術對于我們的現代文明建設是極其重要的。
(l)傳統民族藝術為我國現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我國的現代文明是從“”中所提出的“反對儒家文化”所開始的,但是這里所說的“反對儒家文化”并不是指要拋棄傳統,而是要“去其糟糠’,,也就是說,我國的現代文明是在傳統民族藝術的“去其糟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然后再到理論的引入,毛鄧思想的提出,一直到今天的“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試問,若沒有這些傳統的民族藝術的保駕護航,這些先驅們要怎樣找到這樣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的呢?所以,傳統民族藝術為現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思想的基礎與保障。
(2)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是中國的代表:現代文明不論發展的多么輝煌,多么成功,它始終無法成為中國的代表,因為它是全世界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傳統民族藝術不同,他完全可以代表中國,就比如說一提“京劇”,有誰不會想起中國?一提起“絲綢”,有誰會懷疑那就是中國呢?所以,傳統民族藝術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他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3)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為中國現代文明建設保駕護航:在中國現代文明建設中,正是因為傳統民族藝術中所表達出的思想與情懷,為我國的建設者們提供了一系列的思想保障,不斷地維持著他們的思想,使其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從而保證了我國發展的持續性以及發展方向的正確性。若沒有這些民族傳統藝術的思想約束,我們還能夠建設出現代的中國嗎?民族傳統藝術是我國發展的思想保障以及軟實力培養的前提,所以,在現代文明的發展中,重視傳統民族藝術的發揚與傳承是極其重要的,且更是必要的。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困境反思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3-0053-02
1 非物質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文化是一個相當廣泛的范疇,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歷史概念又是一個社會概念,它由地域的群體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共同心理地域傳統而來。文化遺產是指在現代社會中不為大眾所接受的遠離現代文化主流有可能面臨滅亡的文化內容和現象。文化遺產的生命力減弱甚至喪失往往有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經過搶救,文化遺產可能重新獲得生機融入現代文明社會,文化遺產并非總是和現代文明相悖,它可以重新融入并豐富、發展現代文明。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文化遺產是漸漸遠離現代文明和人們生活,基本喪失生命力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現象。作為遺產的文化往往面臨著死亡的危險,尤其非物質文化,它的載體是具有地域和共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的群體。現代文明和全球化使的農耕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群體個性、生活方式、傳統習俗逐漸消失。而傳統文化是現代文明的母體,它給現代文明以豐富的素材、發展的靈感,成長的養料。如果傳統的消亡了,現代的也無法獲得持續而充分的發展。故而,保護人類文化遺產,正使人類現代文明的明天鋪路。
作為人類遺產的非物質文化退縮到現代文明社會的角落,且瀕臨死亡,某種程度上是由于現代文明的沖擊、排斥、忽略和拒絕,但同時現代文明又必須對非主流的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吸納、繼承、揚棄和創新,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綜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正是由于在不斷的借鑒吸收融合創新中成就自我;而近代以來的落后也是源于閉關鎖國拒絕接納。事實上我們民族的好多傳統的特色的最初都是外來的,甚至是舶來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聯合國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后提出又一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人類非物質遺產”的傳承由于依靠人的口口相傳,其保護難度要比以實物形式存在的人類遺產大得多。“非物質遺產”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宗教禮儀、風俗、手工藝、建筑、計算以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東西比物質文化遺產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群體心態和生活方式。
2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義
搶救、保存、發展瀕危滅絕的傳統的文化,保持和發展文化的多元化我們會在精神文明這方面逐漸為我們中華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全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力得到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其本質來說,它也是我們民族的知識體系當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寶貴財富。它凝結著我們的歷史記憶,它既是昨天歷史的、生活的實錄,同時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現實,對于未來的文化發展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們正在一鍬一鍬埋葬自己的文化”;“我們的祖先遠比我們更有創造力”;“斷層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們游蕩的靈魂難以找到精神的家園”。(文化部孫家正語)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我國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民族傳統文化的生態環境面臨程度不同的危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優秀民間文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一個民族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堅持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弘揚民族精神,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遺產,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對增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遺產傳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念,同時也關乎國家前途和命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所以堅持《世界遺產公約》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精神,也正是在強調文化尊重、人類共享、和平發展的價值觀念。
我們今天為什么要提出并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盡管千姿百態,但它歸根結底展現了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與反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困境:僅僅注重形式、單單依靠政府、苦苦追求“申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能只重形式
所有的形式都是與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長在一起的,構成文化綜合體。并且,這樣的文化綜合體不可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不應當僅僅以一個物質的符號獨立存在,之所以稱為“非物質”,即意味著那些無形的環境、抽象的宇宙觀、生命觀才更具價值。非物質是一種價值取向、宇宙觀念、人生態度、生活方式,是哲學的、生活的、語言的、藝術的;在特定的政治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體現為一種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語言、藝術、服飾體育音樂美術民俗科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每一個人與它都脫不開關系,因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包含著他所在社會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扎根、生長、發展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才是其作為遺產的整體價值所在。而有些地區的做法另人啼笑皆非。例如:有的縣原本有幾十個業余道情皮影班組,為當地農民所喜聞樂見;如今將這些業余的班組升格成中央劇團,還曾計劃修建一個大劇場,并以此向文化部要求撥款。民間的演出形式一旦搬上大舞臺,哪里還有原汁原味可言?在一些地方,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了一種資源,成了生財之道,同時也嚴重走形、變形。例如淮河地區的花鼓戲,好多地方為申報花鼓燈,請了許多舞蹈家作指導。實際上,人們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時候才跳花鼓燈,是希望不要再發大水了。如果抽掉跳花鼓燈的內蘊,保護的就只能是一個空殼。不尊重科學規律,往往是在打著保護的旗子進行最后一次徹底的文化破壞!
大家下午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社會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市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市容面貌有較大改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素質得到一定提升,但總體而言,我市市民整體素質不是很高。當前,我們城市還存許許多多不文明的現象,亂扔亂倒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亂貼亂涂亂畫、車輛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行亂串、隨意攀折花草樹枝踐踏草地等不文明行為還廣泛存在,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城市市容,破壞我們城市形象,與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是相悖的。因此,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市創建辦、市城管局、區委宣傳部、區教委決定在城區中小學校開展以“同住一座城共愛一個家”為主題的“小手拉大手”活動,推動城管知識進校園。通過親身體驗城市管理實踐活動,廣大師生必將進一步加深對城市管理意義的理解,從而形成爭做文明教師、文明學生、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圍,共建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城市。
首先,我認為,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培養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一代新人,是學校德育的核心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全區各中小學可以此次“小手拉大手”城市管理體驗活動作為一次重要的德育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愛校園、愛城市、愛家鄉的情感教育,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次,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文明行為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對學生們產生最直接最深遠的影響,為此,廣大教師要率先垂范,以飽滿的熱情爭做現代文明的先行者,以高度的責任心當好現代文明的傳播者。
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組委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說:“大美新疆為全國人民奉獻了一屆精彩圓滿、開放共享、惠民利民、節儉廉潔的冰雪盛會,它將在我國冰雪運動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獨特長久的印記。為我國‘十三五’時期推動冰雪運動大繁榮大發展起好步開好局。”
這是由衷的贊美,也是最高的評價。4年前,當新疆接過冬運會接力棒時,就期待著這美妙的11天。這是滿實滿載的11天,是充滿挑戰的11天,也是完美展現的11天。當這11天圓滿地畫上句號時,新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它的愛、對它的眷戀。
1月30日,閉幕式開始前一個小時,作為觀看表演群眾的新疆紅柳模特藝術團的阿姨們就已經到了,她們身著各民族服裝,臉上洋溢著笑。“我們就是來為大家吶喊的,能夠參加閉幕式,我們感到很自豪。”69歲的梁靜興奮地說,“我們當中許多人都是在這里出生,有的甚至父母也在這里出生,但在家門口舉行這么重大的活動還是頭一次。”梁靜激動地說,她將頭一天預演的照片剛發到朋友圈,遠在澳大利亞的妹妹就發來了祝福信息:“這是你的福氣,是全家人的驕傲,也是我們新疆人的自豪。”
閉幕式正式開始時,梁靜和她的隊友們就要脫下厚厚的羽絨服。“我們身上雖然有些冷,但我們的心是熱的,有的人感冒了,打著吊針也要來參加閉幕式,因為大家太珍惜這樣的機會了。”
同她們一樣心里熱乎乎的還有來自烏市長春北路崇德愛心快樂群的老人們。“我們許多人是從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來烏魯木齊帶孫子的,為了這次閉幕式,孫子也暫時不管了。”59歲的胡聚愛笑呵呵地說,“但我們感覺我們是最幸福的人。”
是的,1月30日的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已然成了歡樂的海洋。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激情滿懷,參加表演的群眾更是全情投入。
看,阿勒泰地區的古老毛皮滑雪隊來了,他們穿著厚厚的羊皮外套,帶著原始的雪具來了。
瞧,洛浦縣洛浦鎮小學的孩子們來了,他們手舞著向日葵,帶著微笑奔向未來。
額敏縣滑雪協會早在開幕式之前就主動請纓,無論安排做什么都行,只要能為十三冬吶一聲喊,出一份力。
表演場上,一群可愛活潑的足球小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他們是烏魯木齊市第三中學和第五小學的學生,他們不畏寒冷、不怕跌倒,將足球放在腳尖上,將快樂撒在雪地里。
新疆孩子熱愛體育活動,尤其熱愛足球,無論是在南疆胡楊林,還是在北疆漫漫草原上,無論是在炎炎夏季里,還是在冰雪的寒冬里,都能看到一群孩子風一樣追逐著一個足球的身影。十三冬是冰雪人的聚首,也是體育愛好者的狂歡。一樣的體育精神讓一群7至17歲的孩子在雪地里盡情地展示球技,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烏魯木齊市第三中學學生艾孜哈爾?阿布拉是學校足球隊隊員,酷愛足球的他經常在冬天跑到奶奶家的小巷里和鄰居孩子踢足球。這次參加閉幕式表演,他興奮壞了。“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我們新疆孩子的球技我感到很自豪,這能讓更多人關注我們新疆。”他說。
與穿著古老毛皮服飾、踩著古老毛皮滑雪板的表演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伴隨他們兩側的護衛隊。這支隊伍穿著五顏六色的現代滑雪服、踩著現代滑雪板舉著國旗從雪道上華麗地落下,向人們彰顯著現代體育精神。
這是一支由40位烏魯木齊市業余滑雪愛好者組成的隊伍,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有60多歲、最小的只有10歲。茅文生在隊伍的前列,當他跟著古老毛皮滑雪隊伍像風一樣從山坡上滑到觀眾面前時,就像是把新疆人對滑雪的愛好從過去帶到了現在。他說:“阿勒泰是人類滑雪發源地,我們有豐厚的冰雪資源,但事實上我們的滑雪事業發展得有些滯后。十三冬的舉辦增添了我們的信心,所以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形象向人們展現體育精神,更直接地推廣滑雪這一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激活新疆人記憶里對冰雪的情感。”茅文生介紹,烏魯木齊市報名參加這次閉幕式表演的業余滑雪愛好者特別多,但名額有限,大家都十分珍惜這一展示形象的機會,都放下工作在滑雪場堅持排練了十多天,就是為了能在十三冬閉幕式上呈現更好的精神面貌。
古老毛皮滑雪板象征著新疆人與滑雪古老的淵源,那時腳下的雙板多是為了生存。而現代的業余滑雪愛好者隊伍彰顯的是新疆人對現代體育的熱愛,這是傳統與現代的傳承,是記憶與情感的延續。
當“大美新疆歡迎你”、“建設美好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橫幅隊首先滑下山坡時,意味著十三冬在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激情落幕。
雖然點燃了11天的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熊熊圣火已經熄滅,但冬運會留給新疆冰雪運動的激情與歡樂、希望與夢想的火炬仍將繼續燃燒,并將傳承下去。
“朋友們,再見!愿你們記住新疆的一切,向北京冬奧會發起新的沖擊!”十三冬勁吹現代文明之風
十三冬完美閉幕,“后十三冬時代”已然來臨。十三冬上勁吹的現代文明之風,對新疆人的影響之深,已遠遠超越了冬運會本身。
從體育角度看十三冬,掀起的“冰雪運動熱”催生了新疆人的激情;從體育產業來看,十三冬是冰雪產業發展的“加速劑”,加快了新疆體育事業的發展步伐;從民生視角看,讓新疆人享受到種種公共服務;從社會效應來看,現代文明的洗禮是新疆人最大的收獲。
獲得十三冬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女子個人賽冠軍的寧琴這樣稱贊新疆:“我喜歡新疆的天、新疆的雪、更喜歡新疆的人!”“安全、和諧、順利、精彩、圓滿”是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速度滑冰部部長姜世才對十三冬的點贊。
關鍵詞:“邊緣性”文化;文獻性效用;主題化表征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0-0108-01
傳統的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大多是“荒蠻”的“原始文化”,往往沒有特定的書寫符號,因而,人類學學者一直致力于探尋多種表達形式的可能性。影視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這一明顯的特征,使得影視在出現后一旦介入人類學的研究范疇便直接跨越了不同族群之間文字及語言的差異,不僅成為了人類學學者和研究對象之間一種最直接的交流,而且從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北方的那努克》開始,依據人類學拍攝的紀錄片就顯現出了文本化效用,產生了較強的影視人類學意義,實現了“文化的分享”。
一、“邊緣性”文化遺產的保存和還原
由于現代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許多民族的傳統文化受到猛烈的沖擊,發生了重大變化或者是消失,特別是地緣性的“原始文明”來不及仔細研究就已消失殆盡。而“為那些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留下可以看得見的證據并不是要刺激人們回歸到以往的時代,而是應當把這些證據視為一種可促進對人類本身的認識的信息資源”。在保存和記錄的過程中,文字是可以的,但文字抽象性的描述并不能直觀再現事物的原貌;繪畫和攝影也是可以的,但繪畫和攝影不僅沒有聲音,而且都是特定時刻的點的靜止。
《北方的那努克》拍攝的是生活在北極巴芬島的愛斯基摩人那努克一家一起生活的現狀。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現代文明高度發展并入侵“野蠻”的“原始文明”,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拍攝這部影片充分體現了其濃厚的“邊緣文化情結”。
二、研究的文獻性效用
自從影視的發展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紀錄片”(Docuemntaire)這個來自法文的英文詞匯,“紀錄片”(Docuemntaire)的本意就是“具有文獻資料價值的”。而文獻價值的關鍵取決于對所記錄事物的原生態保持,即在拍攝中盡可能的保持原在樣本的生存狀態,這樣影像文本中呈現的樣態或者特定的文化都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或者佐證的材料。比如,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急速變革,現代文明對許多民族的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的強烈沖擊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但民風民俗同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文化背景、經濟類型及發展階段等方面相關,人類學從誕生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但是“民族學發現它本身處于一種即使不是悲劇性的演示即荒謬又痛苦的境地,因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體系和研究方法給予自己提出了適當的任務時,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卻迅速消失,在民族學田野研究方法的目標趨于完善時,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們面前消失。”《北方的那努克》中拍攝的“愛斯基摩人”在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了。受現代文明的沖擊,現在的愛斯基摩人有了固定的村莊,起著雪地摩托尋找獵物,使用皮劃艇捕獵,住有暖氣設備的房屋,使用汽車、出租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短短幾十年間,愛斯基摩人衣食住行的民風民俗的變化速度之快可以說是歷史的鮮見。那么,從人類學的立場觀照愛斯基摩人民風民俗的演變,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采用“交友式”的拍攝方式,在長達八年的記錄和描述中,《北方的那努克》呈現出的“住伊格魯(冰屋)、生吃海象、皮劃艇狩獵、梭鏢捕殺、狗拉雪橇”等相當原始的傳統生活保持了原在的生存狀態。
三、文本的主題化表征
從影視歷史發展的脈絡上看,任何一種新的影視創作范式的出現都會出現新的審美效用。羅伯特?弗拉哈迪絕不是第一個拍攝愛斯基摩人的導演,但在《北方的那努克》以前,多數影片對于愛斯基摩人的影像表達都處于一種獵奇心態下奇藝風俗和曼妙風光的把玩,而在《北方的那努克》中,羅伯特?弗拉哈迪通過對那努克一家“捕殺北極熊、生吃海象、搭建伊格魯(冰屋)等生活現狀的記錄和描述,注入了一種人文的關懷,這種人文關懷高度贊揚了現代文明未入侵前的“自然美”、“人性美”,是對行將消失的古老文化的描述、保存及深深的嘆息。
雖然羅伯特?弗拉一味贊揚美而遮蔽丑,沒有對當時現代文明的入侵進行批判,受到詬病,但《北方的那努克》將鏡頭聚焦處于“邊緣地帶”的少數族裔身上,對已經消失或行將消失的“原始文明”的主題表達是是影視人類學紀錄片一個鮮明的美學原則。事實上,早期西方紀錄片中濃厚的人類學烙印及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內外頻頻獲獎的《最后的山神》、《龍脊》、《神鹿啊,神鹿》等優秀紀錄片作品在審美效用上都呈現出高度統一的主題化表征,都是立足于人類學的立場和方法,將鏡頭聚焦于少數族裔行將消失或已經消失的“傳統文化”的保存、還原、傳播和反饋,而這種這種審美效應從很大程度上都延傳自《北方的那努克》這部紀錄片的開山之作。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要干什么,這三個哲學問題實際是每一個活在世上的人必須回答的問題,無論快樂、還是激越,無論是自私、還是平庸,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回答這些問題。這三個問題,也注定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生活、工作,如何與我們的周圍的實際相處,也注定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宗教主義、或者科學主義,對于人類文明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都有不同的詮釋,簡單粗暴的詮釋實在并不能讓我們質疑的心靈有絲毫慰藉。面向未來的疑惑和不確定,我們也許只能更為自我,世界也由此變得更加不安定。在這種自我驗證的發展中,現代人類并不一定比起2500年前的人幸福,雖然我們能有更多的食物、更多對抗自然災難的能力、更好的醫療條件、更好的文化教育,但誰又能如佛陀一般自信、自在的生活呢?
“黑客帝國”是講述因現代網絡和生物革命進一步發展,人成為現代文明奴隸和束縛的影片。隨著,網絡的云化和虛擬現實的發展,這個幻象離我們也愈來愈近了,主演華麗的動作、導演恢弘的敘事方法,讓在人們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時,多少有些不寒而栗,但是這部影片描述的結果和本書所闡述的是相反的結果。黑客帝國的三個基本源頭就是本書作者凱文·凱利在18年前(1994年)出版的《失控》,這本大約700頁的書講述了自然的必然發展規律以及計算機文明的發展,這是一本集結科技發展史、生物發展史、哲學思考相融合的書。
這里推薦的是凱文·凱利最近的另外一本書《科技想要什么》,這是在《失控》技術上的升級版本,描述對象是包括文化、科技在內的發展規律和走向。從宇宙起源開始說起(作者在全書三個地方引用了黑洞和大爆炸的描述和分析),到今日愈發復雜和璀璨的文明,科技不再作為人類的附屬物,更是一個可以自主發展的第7王國(第6王國是動物、第5王國是植物),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王國如何伴隨人力演化、發展而具備自主靈性,同時觸動、協同和改造人類向更為自由、更多選擇和更多向善的方向發展。
這本書首先挑戰和補充了達爾文進化論下的“隨機變異”和“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法則,擴展到生物進化和文明進化必須符合的三大原則:適應性、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大原則。在這樣的原則下,特別是“必然性”原則下,才能解釋為什么許多不同科屬下的動物、植物會有這么多相同的功能單元,不同封閉場景下會有這么多相似相近的功能演化。在計算機模擬下,如果采用簡單達到隨機變異下的自然選擇,地球的演化進程將不會完全呈現今天的狀態。其中隱含的規律性,指明了我們探索的文明的價值和意義。在這進化的三大原則下,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有這么多思想、發明,會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步涌現,也許最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在2500年前,孔子、老子、佛陀、索羅亞斯德、奧義書的作者同時構建了人類文明的軸心,世界似乎同一刻醒來。
作者在論述進化原則時,引入了“外熵”的概念,這是一個和熱力學“熵”定律相反的概念,在經典的熱力學中,一切將歸于熵減弱的狀態,將歸于混亂、均值化,走向“熱寂”。在社會學中,表現為約束下的良幣必然會被劣幣驅逐,道德下降成為必然。我一直對此表示懷疑,既然我們都是這些生存下來的劣幣的后代,為何正義仍然是一個永不丟失的話題。也許,“外熵”擴展,說明了保持多樣性、從物質開始到非物質的演化,文明是往善良方向發展的,告訴我們其實不要太悲觀。
現如今,不管是在中國夢的實現還是民族復興的整個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都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而怎樣推進中國夢的發展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成為當前研究的主要內容。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認為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著手,其一,在傳承文化的發展與繼承的過程中,要存其精髓,發揚精髓文化。其二,不管是傳承,還是弘揚,要做到相輔相成,一同發展。其三,將當代文明與古代文明完美結合。只有實現以上三方面,在當前時展的潮流中,才能確保傳統文化得到很好的延續與發展,這也是中國夢實現的一個重要支撐。
關鍵詞:
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國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曾經讓我們為之驕傲的傳統文化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大,現代文明不斷沖擊著傳統的文化與習俗。電腦的普及化讓我們逐漸減少了對紙筆的使用,也不需要用多余的時間去刻意的記錄文字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一直延續到2013年的漢字聽寫大賽,這才讓我們陷入了沉思,再繼續這樣,我們僅僅是獲得了自身的便利,但是卻會丟失更大的文化財富。隨著國際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對我們的本土文化起到了破壞性的影響。隨著我國組織形式、社會經濟成分、利益分配以及就業方式逐漸變得更加多樣化,在很多方面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樣性。例如所謂的商品交換原則就非常容易影響到人們的精神及生活領域,進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例如有見利忘義、權錢交易等等,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們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造成國家意識、集體觀念的減弱。在發揚傳統文化的時候又會出現循規蹈矩、取舍不當以及缺乏變通等弊端。正是因為這些不良現狀,讓我們逐漸淡化了我國很多的傳統文化。
一、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
從古代開始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更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英雄氣魄,“頭懸梁、錐刺股”的勵志典故等等,都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素養。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的道路上,“中國夢”正在覺醒,此時中國傳統文化對國人品格的塑造正是必不可少的。這種文化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因此必須要將這種文化發揚光大。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擯棄一些陳舊觀念。比如儒家大力提倡的“君權天授”,這種封建君主制度正是用來麻痹人民,避免百姓參與朝政以及下任君王的候選,從而保證政權永久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這種世襲制的君王候選方式難免出現一些昏庸無道的君王,從而導致王朝的覆滅。而民眾在這種麻痹心里下期盼著“明君”帶著大家走上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道路上,縱觀歷史幾千年,歷代明君寥寥無幾。
二、傳承和弘揚一樣,弘揚精神的實質,弘揚其中豐厚的內涵
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影響著文化的變化,每種文化都有不同的階段性,文化如果失去潮流價值將漸漸的走向歷史角落。唐詩、宋辭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在現在還是沒落了很多。其原因是,時代的改變讓它慢慢的失去了在社會上的潮流性。古代的社會,缺乏文化的娛樂方式,文字成為了文化娛樂的主題,唐朝詠詩,宋代作詞,吟詩作詞幾百年,漢字的研究已經到了極致,導致后代難以逾越。那時候的詩、詞,如現今的流行歌曲,李白、李清照就像現在的汪峰,方文山。打工仔的組合在春晚的舞臺上向全國演唱了汪峰原作的《春天里》,在大街上總會聽到年輕人唱著方文山為周杰倫作的歌。而唐詩、宋詞,現在需要強制的背誦記憶了。我們沒有不珍惜,只是時代的變化所導致。而這只是文化發展最普通的規律。自古流傳的精湛文化,雖然不能摒棄,但也不能隨時掛在嘴邊。不能僅傳承文化的形式,精神實質的傳承更為重要。如今受全世界關注的中國傳統文化,國內出現國學啟蒙,世界各地出現的孔子學院和世界學習漢語的熱潮,都是在現如今發展的傳統文化道路。由此可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血液的重要部分,中華民族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連系在一起,共同的傳承和發展。如今,保護好流失潮流性的傳統文化,大力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涵,傳統的中國文化會作為中華文明的代表永遠的、完整的傲立在世界文化之中。
三、用古代文化精髓和現代文明相交融
面相世界、走進現代化、走向未來,從根本上實現古為今用。雖然古代文化可以讓我們找到遺忘的傳統文化,但相較于現代文化,畢竟它們是形態較為低級的文化,即使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不應該原封不動的復興,而是與現代文明交融,作為新時代文化的有益成分,才能與新文化共同發展下去。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會徽就是一個成功的結合。紅色是圣火的顏色,是太陽的光輝,更是中國人對生命的理解,飽含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盛情和祝福。借由古代書法的精髓,“京”字衍化為動感的人體,在揮毫之間體現出“新奧運”的理念;“京”字又借由書法巧妙的變為“文”字,象征著著“人文奧運”的承諾。運用書法、篆刻藝術與新時代的主題交匯,印章本身就體現出了誠信的優秀傳統文化,會徽的設計,運用了古今文化的交融,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深厚氣韻和中華漢字體現的東方思想,更向世界展示一個城市在傳承古代文化和包容現代文化的發展與演進,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懷和世界東方的思想,像圣火的傳遞一樣,傳遞給了世界中華民族獨特的人文品質和高貴的品格,是現代文明對古代文化的包容與古代文化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是古今文化的完美結合。
隨著傳統文化的弱化,導致了我國文化建設現狀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之間產生沖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及其發展也不能很好的匹配。所以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努力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奮斗。
作者:張雅喬 吳國彬 單位: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
【參考文獻】
[1]曹蘭勝,狄成杰.基于中國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