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地理優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地域;地方人文;優勢;藝術特色;地方高校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作為主管教育的國家教育部,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反復強調,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教育領域里未曾見過的,創“特色學校”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可以這么說,在學校教育體系結構中,藝術教育將成為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辦學特色形成的重要突破口。再者,從外部環境來看,地方高校也必須充分利用地域、地方人文優勢創建特色高校,才能迎接市場競爭的挑戰,尋找到自身實際條件和市場需求兩者之間的支撐點和突破點,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持續發展。因此,如何依托獨有的地緣、人文基礎,以相對完備的學科、師資、設備與場地等軟、硬件為條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藝術普及教育的內涵建設與特色挖掘已經成為大多數地方高校的共識。本文將以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法建設、教學體系建設、特色藝術教學團隊建設及重視科研與教學的轉化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利用地域與地方人文優勢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可行性及意義之所在,為國內地方藝術特色高校的建設與改革提供可資參考的依據。
一、利用地域與地方人文優勢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理論分析
目前,國內外藝術特色高校的創建都是緊緊圍繞學科定位、特色發展、提高質量的總體目標,并充分利用學校所在地的地域及地方人文優勢進一步完善藝術專業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建設方案。如國外的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國內的中央民族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外一些名校,這些學校共同的特點是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學生藝術社團發展成近百個,校園藝術活動頻繁,藝術氛圍濃厚,為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及自身素質的提高營造了一個極好的校園環境。此外上述這些高校還建成了較為完備的藝術素質教育基地,設有大學生交響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多個,藝術選修課程門數達到100多門,基本涵蓋了藝術一級學科大部分領域。與這些名校相比,我國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起步晚、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教師與硬件設施配套等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藝術素質教育沒有得到普遍開展,尤其是學校藝術特色創建與依托地域、人文優勢結合的仍然不夠,忽視了地域及地方人文優勢在開發潛能、培養藝術創造力的獨特作用。從全國范圍來看,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導致在藝術教育色及個性喪失的地方高校不在少數。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地域與地方人文優勢在構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優勢,有效傳承、弘揚地方文化,培養合格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人才已經成為廣大地方高校藝術教育辦學值得深思的問題,從理論角度分析,其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在教學層面上,能夠重視學生專業藝術基本技能與科研能力的培養,通過傳統教學與“工作室”“工作室群”“大學生藝術團”相配合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
其二,在專業特色上,可以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做到專業建設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機地結合,注重把握專業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之間的辯證互動關系:
綜上所述,地域與地方人文優勢能夠不斷豐富、加強地方高校藝術專業內涵建設,拓展藝術專業的領域與辦學思路,逐步實現涵蓋藝術專業所有子方向(如音樂舞蹈、美術設計、戲劇影視表演等等)特色辦學的需要。
二、利用地域與地方人文優勢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實踐探索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實際,筆者認為,為了達到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優勢,面向社會與市場需求的藝術特色地方高校建設目標,必須積極探討富于應用型、復合型與技能型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法、適時地依據地域特色及文化建設的需要修訂藝術人才培養方案、加強特色藝術教學團隊建設及重視科研與教學的轉化,具體內容如下:
(一)培養模式與方法建設
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woRKsHoP互動式教學+專業工作室制(藝術團)教學+校企(藝術表演團體)合作教學+競賽教學”等多種教學組合模式。在校內教學中,引入“wORKSHOP互動”與“競賽教學”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進行創造性地學習。該教學方式為個人+學習小組;教學組織過程為教師提前給每組學生發放藝術創作任務書,引導學生在廣泛調研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基礎之上,通過“自主探索一小組交流一獲得反饋一總結評價一動手實踐”等環節,來消化、掌握知識,達到教學目標,使師生均從中獲得專業理論與專業能力的提高。
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思維及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專業工作室制(藝術團)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具體的藝術實踐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將理論學習具體化、實際化,成為校內藝術特色教學的有益補充與有機部分。藝術專業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思維及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在專業工作室制(藝術團)教學模式中,學生藝術理論、藝術表演、創作能力是通過在本地的藝術實踐來獲得、提升,知識的獲取來源于教師的講授和自身根據藝術創作任務所需自主獲得。該教學模式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研討。教師的角色由理論傳授者轉變為知識方向把握、調整、整理者與參與者。工作室制(藝術團)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與發展的教學環境。
在教學模式的最后一個環節,“校企合作教學模式”能夠起到與廣大地方用人單位聯合培養人才,徹底改變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重構以扎實基礎理論與較強藝術實踐能力為本位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可以體現與當地文化企業、事業單位開展廣泛的合作辦學:建立涵蓋各個藝術專業方向的實習、實訓基地。由一線創作家、表演藝術家、技師、工藝美術大師直接傳授實踐藝術創作理論與技能,學生可以親歷親為,在具體的藝術實踐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知識,將地方文化的理論學習具體化、實際化,增強學生的地方文化學習效果與實際工作的信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好地做到了與所在地域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成為校內教學的有益補充與有機部分。
(二)教學體系建設
為了配合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地方高校應在認真吸收、消化和理解國內外藝術特色高校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具有地緣特色、適應市場需求、符合藝術專業辦學規律及自身建設發展需要的、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藝術人才培養方案。該培養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人文
背景與市場需求及對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及職業論證的基礎上,綜合分析了當下藝術專業所從事的職業群及崗位層次,針對相應的崗位職業要求,確定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實施學分制模塊式教學,分公共課、公共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專業方向課等。并在考察、論證的基礎上,每年進行一次修訂,保證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三)依托特色藝術教學團隊建設及重視科研與教學的轉化
特色藝術教學團隊是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關鍵,特色藝術教學團隊必須依托地域及地方人文優勢,按照課程體系相近或課程聯系緊密的原則,形成一支梯隊合理、整體素質高、特色鮮明的“團隊”。該團隊職稱結構合理,后備力量充足,團隊充滿活力,能夠秉承“以老帶新”的傳統,教學與科研取向鮮明。且能夠緊緊圍繞地域文化特色這個主題,將地方文化融入藝術專業的教學與科研之中。通過對特色藝術教學團隊的建設,能夠在師資、教研、科研等方面給予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各項工作以極大地支撐與保障,以特色教學團隊的構建促進藝術特色高校建設的完善與提高。
重視科研與教學的轉化是每一所地方高校辦學獲得巨大成功的保證,同樣也是創建藝術特色地方高校的核心內容之所在。如何圍繞地方文化與地域優勢做足文章,地方高校需要在辦學思路上有所創新,如將地方文化藝術研究的成果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讓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藝術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努力掌握學科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讓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藝術學科前沿知識,更好地啟發他們對學科研究的創新思維。
一、真切展現人與自然共處中的人文風貌
(一)從名山大川中展示獨特的文化地標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風光與人文環境變遷,具有濃重的歷史文化色彩。十集電視紀錄片《廬山:人文圣山》調動航空、逐格、三維、真實再現等各種手段對廬山這座世界名山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展現,并力圖超越以往多數聚焦于廬山風景名勝的局限,將廬山還原成中國文化史流變的一個佐證、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文化地標。央視四十集大型紀錄片《黃河》采取“橫切面”的視角,展現黃河流域文化,還原一個“親切的黃河”,通過黃河這個地標來展現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
(二)從建筑古跡中展現無限的人文氣息
建筑古跡見證了歷史,有著豐富的地理、歷史等科學內涵。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賓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拍攝的人文地理紀錄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過真實的鏡頭,向受眾集中展示了被譽為“中國民間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該片圍繞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內涵、進行大量的實地拍攝,采訪了20余名中國古建筑學家、文化名人和親歷者,通過與全國各地其他不同類型的民居進行比較,深入淺出地向受眾介紹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點以及四川南部獨特的民風民俗,從有限的古建筑遺存中展現出無限的人文氣息。
(三)從名城名鎮中剖析蘊含的歷史內涵
名城名鎮是歷史的產物,反映了一定的歷史屬性。大型紀錄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讀、講述鄭州歷史傳承、風土民情、自然景觀的紀錄片。《商之都》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讀了鄭州從古老商湯亳都到今日商貿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國商業文明史,表現了鄭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狀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石羊鎮是一個擁有兩千五百年經濟文化歷史的小鎮,電視紀錄片《夢牽石羊》由云南電視臺和昆明浩大文化傳播公司聯合攝制,《夢牽石羊》是一部比較系統地反映石羊歷史文化的人文地理電視紀錄片,片長40分鐘,將石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完整地再現于熒屏。又如江蘇蘇州有線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制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蘇園六記》,意在探究蘇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內蘊、文化精神與美學意境,將敘述的視角凝聚于形成蘇州園林的文化,從吳門煙水到內涵豐厚的吳文化,從文化到文人,富有詩意與深情地表現蘇園。
二、宏觀審視人文地理積淀中的文化現象
人文地理紀錄片依托于悠久深遠的中國文化傳統,為中國紀錄片的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從宏觀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積淀中的文化現象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從地理概念中觀照特殊的文化現象
這里以中國地理概念中的西部為例。無論是在空間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風光、動植物種群、地理形貌、民族習俗、生活狀態等的多樣性上,還是在時間的長度及其所包含的歷史信息、文化精神、遺產遺跡的豐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些優勢,體現在電視紀錄片創作上,就是題材資源的優勢。西部人文地理紀錄片在觀照特殊的文化現象方面表現突出,體現于作品的如《絲綢之路》、《黃河》、《望長城》、《敦煌》、《長安》、《漢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獨立的作品外,還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紀錄片、專題節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中的《都江堰》、《布達拉宮》等。在這些系列片中,中國西部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給受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陜西電視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紀錄片――《大秦嶺》,通過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脈,藝術地反映陜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嶺不僅是陜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類共有的文化家園。
(二)從地域風情中闡述獨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紀錄片《走進》巧妙地將人文與地理結合起來,這部紀錄片從雪域獨特的地域風光,獨特的地域風情中闡述獨特的地域文化。《走進》介紹了藏傳佛教中很多鮮為人知的內涵,包括磕長頭、天葬、轉經筒、掛五彩經幡、藏族的沐浴節、唐卡畫、手工銀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實地體現香格里拉地域風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內涵,關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狀態,并用真實的影像紀錄下來,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衛視策劃、拍攝的人文地理紀錄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構成文明核心元素的書法、劍、曲、僧、琴、舟、茶、宅、藏書、青瓷這些千年歷史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老物件”為主線,針對史書和民間口口相傳的地域風情介紹,采訪了大量的專家和民間學者,挖掘出大量塵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鮮記憶和獨特的地域文化。
(三)從歷史變遷中抒寫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紀錄片力圖梳理時代更替和歷史變遷的重要節點,對中華民族之文脈進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現實價值的探尋。十集電視紀錄片《敦煌》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該片對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作了生動的展示,有命運多舛的程佛兒,寡婦阿龍,無名的小畫匠,商人沙拉,探險者斯坦因,敦煌守護者常書鴻等,使節目在保持文化內涵的同時,力圖從歷史變遷中抒寫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僅僅是要告訴受眾敦煌的歷史,更是要帶領受眾穿過時空隧道,回到屬于古絲綢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現發生在那里的驚天動地的故事。十集電視系列片《望長安》,是一部旨在用優美影像探索陜西歷史文化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首次真實而全面地再現了陜西地區的歷史文化變遷,深刻地思考了陜西文化的原創力、開放性、交融度、輻射力,及其對中華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望長安》在構建三秦大地的歷史文化影像時,關注的不僅僅是陜西曾經卓越的歷史文化變遷,而是隱藏于這些恢弘文化遺產與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內涵。
三、深刻思考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和諧問題
在人文地理的統領下,人與自然的故事,地理風情與民族風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歷史塵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視界中得到高度的關注。特別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這對于地理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促進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關注人在地理環境中的生存狀態
在2010中國(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玉昆侖”獎國際紀錄片的評獎活動中,榮獲最佳長紀錄片獎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數民族苦聰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紀錄片。苦聰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幾千年來,他們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過著刀耕火種、采集狩獵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他們終于搬到了生活條件較好的平原河谷地帶。《六搬村》是一次有關民族發展和人與自然嚴峻命題的沉重思考,它重點關注人在地理環境中的生存狀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又如紀錄片《楠溪江》,紀錄了浙江溫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變遷和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以精雕細琢的細膩手法、令人心動的精美畫面,站在歷史和現實的觀察點上,表現了生活在這美麗江畔的人們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及其生存狀態。
(二)聚焦地理資源利用中的生態文化
未來社會是生態文化的社會,生態文化是從人類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紀錄片關注和探索生態價值,傳播生態文化。在遼闊的滇中大地上,閃爍著玉溪這顆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純潔的撫仙湖便是鑲嵌在這顆明珠上的碧玉,培養孕育了無數的玉溪兒女。在瑰麗多姿的撫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態立市、天人和諧”的發展觀念。紀錄片《撫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創建生態型城市為背景,以整治撫仙湖、星云湖環境為敘事重心,全方位多視角展示玉溪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化。紀錄片《撫仙湖》將鏡頭對準“水”,找準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態文化命題。中央電視臺拍攝的紀錄片《把綠色留給子孫》分為森林、濕地、沙漠、生物多樣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貢山、大山包、西雙版納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生態文化。我們相信,隨著生態文化的出現,人類將實現生存家園的重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綠色人文“理想。
(三)重視文化歷史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地理中的應用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分析了GIS在經濟地理學、城市規劃、房地產中的應用。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應用
引言
人文地理學是以人文現象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隨著GIS的產生其作為一種地理空間數據處理技術,目前已經成為地理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自然也就給人文地理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有必要對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人文地理中的應用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1 GIS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一詞最早由R.F.Tomlinson 于1963年提出,它是伴隨著計算機制圖技術的提高,數字化計算機系統的迅速發展和空間分析中的定量革命而產生的。GIS的發展,不僅使地理學傳統的區域性、綜合性得到充分的技術保證,更重要的是在社會上形成了為地理戰略咨詢與地理工程建設服務的資訊產業,其成果廣泛應用于資源清查與評估、城市規劃與管理等許多方面。
GIS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輸出多種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間性和動態性。GIS由計算機系統支持進行空間地理數據管理并由計算機程序程序模擬常規的或專門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間數據,產生有用信息,完成人類難以完成的任務。計算機系統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統能快速、精確、綜合的對復雜的地理系統進行空間定位和過程的動態分析。
2 GIS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以實地考察、查閱文獻、社會調查等方式為主,室內的資料處理也以手工處理為主,這些處理方法與手段速度和效率低下,工作周期長,而且可靠性差,適應不了現代信息社會中所要求的快捷、精確提供所得信息的要求。就目前而言,遙感技術可以迅速、準確獲取大面積范圍內同時同質的材料,這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然而傳統的研究手段顯然無法勝任對它們的處理。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技術工具。GIS 的空間分析功能以處理地理空間有關的信息為特長,以綜合處理空間信息為方向;具有解決復雜問題的強大信息處理能力,有效地解決人文地理傳統研究方法的缺陷。同時,處理的資料形式從文字材料到圖形、影像乃至聲音都可有效地進行,這是其它任何方法無法比擬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功能,結合人文地理的專家知識,還可建立各種類型的輔助決策模型,幫助決策者做出最佳決策,大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效率,增強了人文地理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 GIS 在經濟地理學中的應用
我國經濟地理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占據著人文地理學中的主導地位,在GIS的應用上也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經濟地理學者將GIS應用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比如,將GIS應用于地方、區域和全國各級水平的經濟分析與決策過程。可以利用GIS空間技術將區域經濟差異狀況展示在專題地圖中,通過GIS空間專題地圖可以研究區域之間梯度差異, 利用人均GDP 等空間分布顯示加上一系列的GIS 研究方法的介入, 可以分析研究出區域的空間結構模式。利用該研究模型可以對區域經濟差異特征進行分析, 可以實現對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的分析, 尋求滿足區域經濟布局條件的最佳場所和對區域經濟相互作用進行分析。
2.2 GI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GIS作為一項新技術應用于中國的城市規劃開始于80年代中期。我國已有幾十個城市建立了城市規劃與管理信息系統, 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從理論上來說GIS技術可以應用到城市規劃的各個方面,從規劃編制到規劃管理,從前期資料收集整理到成果出圖,從小范圍的詳細規劃到大的區域規劃,從綜合性的總體規劃到專業性的專項規劃,從項目選址到可持續發展戰略制訂等。在國外,GIS技術和城市規劃相互結合的研究較為成熟和系統,其已經成為城市規劃中重要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具。經過多年的實踐,GIS在城市規劃中的優勢在于它將一種科學成分輸入到規劃的描述、預測和建議中。借助GIS可以預測城市人口和經濟增長,找出城市布局中的環境敏感區域。而將空間優化模型和GIS結合則可以提出一些經過優化的城市規劃方案,能夠幫助決策者對不同規劃方案進行評價。GIS與城市規劃實踐相互結合而成為一個強大、靈活的決策支持系統已經取得城市規劃管理和編制部門的共識。
2.3 GIS在房地產中的應用
隨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各類房產的數量猛增,房產管理中獲取的幾十萬至上百萬卷房產檔案及其相關的各種人文信息、自然屬性信息、空間地理信息靠人工是很難管理和利用的,通過房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將大量的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和房產管理屬性信息數據進行有效整合,開發適應城市發展需要的綜合型房產管理信息系統,達到房產信息的充分利用,進而實現房產管理的現代化。而日趨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為房產管理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管理理念,它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計算機技術和測繪技術在房產管理中的運用,而是在GIS技術基礎上構建房產信息化管理,形成房產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它不僅擁有管理信息系統的各種特點,更主要在于其存儲的信息采用了地理編碼,將房屋的空間地理屬性、自然屬性、社會人文屬性有機結合起來,使得房產管理向著科學、規范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形成多方位多層次網絡化、自動化、現代化的房產管理體系,迎來了數字房產的時代。
參考文獻:
[1]王恩涌.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張茜鳳、熊立兵.論GIS 空間分析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前景[J].甘肅科技,2005
1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具體體現在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體系、教學組織形式與管理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2-3]。在進行培養方案制定與教學模式選取的時候,應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本科院校的專業建設基礎、辦學定位及培養目標的不同,以及專業的特殊性來酌情選擇與制定。集寧師范學院作為地方師范類院校,在學科建設發展過程中主張向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地理科學與城鎮規劃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將人文地理的人文、經濟要素,自然地理的地質、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與規劃設計技術結合起來,構建專業應用性強,強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滿足新型快速城鎮化對綜合性、跨學科專業人才需要的實踐教學體系。
1.1 人才培養理念
集寧師范學院近幾年經歷了從師范類院校向綜合性院校發展的探索之路,新增了許多非師范類專業,初步形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提出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要緊密結合,實踐教學環節是整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1.2 人才培養目標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既能在相關規劃管理和企事業部門謀職,又能在地理信息系統行業內發展。特別是能為規劃行業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大數據時代規劃工作方法的改變和新的技術要求。
1.3 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該校專業建設基礎,圍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方向,直面設計類單位以及相關的規劃管理部門對人才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的需求,力求培養學生成為掌握人文地理以及城?l規劃理論及技能的交叉學科型人才。為此,學校構建了“3+1”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3年的基礎課程實踐加1年的畢業綜合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其中,3年的基礎課程實踐內容包括各個規劃課程在理論知識基礎上的實踐操作(手繪制圖、電腦制圖、現場踏勘、實地調研等)以及地理課程的實驗內容和野外實習內容,同時安排短期的集中實習(每學年兩周)。畢業綜合實踐安排學生到設計類單位或相關的規劃管理部門進行專業實習(1個學期),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實踐性內容占總比60%以上,即鼓勵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或實踐類論文,理論研究類論文占比較少。具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分為4個層次:基礎課程實踐、專業課程實踐、專業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實踐教學體系體現了實踐教學方式的改進和實踐內容深度的提高,將專業培養計劃中的實踐教學目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并且促進實踐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真正達到專業的實踐培養目標。
2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及實施措施
集寧師范學院在完善專業培養計劃與改進專業課程規劃建設的同時,學院對于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會有所轉變,如將培養的重點放在培養理論基礎好、實踐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上,具體到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說就是既可以從事城鄉規劃設計與管理、城市交通設計規劃、市政規劃等工作,又有能力制定相關法律度,同時還可以從區域環境、人文地理、生態環境等方面以更高的視角來從事行業工作,培養多方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2.1 課程實習實訓教學模式
針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殊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城鄉規劃課程體系得到了一系列調整:將城鄉規劃理論與實操技術并重,不斷加強計算機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深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對學校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完善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良好平臺;需要在校外進行的實踐教學,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包括課程調研、綜合實習、專業實習等),為學生在校外調研、實習創造優良條件,促進專業實踐教學建設與創新。
2.2 科學研究型教學模式
研究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問題解決型、自主研究型和案例研究型等教學方法[4],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在專業野外實踐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調研勘探,通過告知調研對象、范圍及內容―提出問題―學生實地調研―遇到問題―現場討論、解決問題―教師歸納總結―學生編寫實習調研報告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實踐操作能力。另外,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競賽、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與創新能力。
2.3 校企合作育人教學模式
依托學校在當地進行人才培養的資源優勢,加強與規劃部門、國土資源管理等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聯系,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臺,有針對性地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校企共同探討實踐教學合作模式,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當地經濟發展人才需求的對接。針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特殊性,學校已與當地的規劃設計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將該院作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多方面接觸實際項目,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深化專業知識。
論文摘要:媒介地理學以密切聯系人文地理為基礎,注重開展媒介與地理之間的影響關系以及比較特征研究。當代語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與分層,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生成具有重大影響。同時,現代媒體也以想象和虛擬的方式塑造著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鄉地理與網絡虛擬地理是當下中國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媒介地理學的當代思考必需應用立體的空間化思維方法。
人類對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從來都離不開媒介的幫助;任何媒介形態的生成、發展和嬗變,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展開。媒介與地理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媒介地理現象的廣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學研究視野的學術必要性。作為交叉性的學術空間,媒介地理學是“一個曾被長期忽視的學術領域和審視窗口”①,需要綜合傳播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展開深入的探討。
在通論的意義上,地理學一般有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媒介地理學視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環境的意義上展開。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類適應、改造和保護自然環境,同時又不斷發展和創造人文環境的歷史。這決定了媒介地理學的兩種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歷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當代性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動態的前瞻研究。回溯是為了清理和總結既有的知識以及方法積累,前瞻是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理論空間與思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傳媒與不斷更新的人文環境,當代性的前瞻研究無疑更具有理論的實踐意義。
媒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同媒介、地理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規律”②。規律的總結需要以關系的辨析為前提和基礎。關系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影響關系,二是差別關系。從根本上說,媒介地理學展開的就是一種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即以人為焦點,一方面透視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一方面比較相同、相似、相關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觀的差別特征。本文試圖立足本土中國的當代視角,對此展開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與分層
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傳統與現代兩個方面。文化的現展以趨同為大勢,在當代中國,由于政治意識較統一、市場經濟的整體開放以及人口的跨區大規模流動,文化區域的傳統差異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地理狀況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著新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分化。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當下中國的經濟龍頭區域和信息高地,當地在媒介發展戰略上顯示出整合利用區位優勢的明確意識。廣東衛視和浙江衛視都以財富為基本定位,以地方經濟強勢為基礎發展特色媒介傳播。上海東方衛視則成為唯一一個“以新聞見長”、敢于用資訊打新聞牌的省級衛視,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直播報道中,初步形成與央視、鳳凰衛視三分天下的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媒介品牌的樹立固然以區域地理優勢為基礎,但其傳播輻射的根本指向卻是追求跨區域的全面覆蓋,無論財富還是資訊,都無法用單純的地方性來解釋。廣東、浙江、上海的省級衛視都是以本土優勢為基點來實現超地方化的發展策略,它們走的是最大化的受眾路線,即通過捕捉觀眾群的最大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市場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地域邊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關鍵的是要看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類的共通性,否則就無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現代媒體,尤其是電子、虛擬信號成為主導性傳播介質以后,時效性和覆蓋面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區域必然被打破。事實上,廣東等地省級衛視的發展策略,與江蘇衛視的情感定位、湖南衛視的娛樂旗幟、安徽衛視的電視劇集中營、重慶衛視的電視版故事會,并無本質差別。因此,我們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時,必需改變傳統的平面化地理思維,而應樹立跨域界交融的整體宏觀視野。
與整合相聯系,現代文化地理版圖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維度是立體分層。區域文化的歷史積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當代社會,它往往向兩個方向流動分化,一方面是區域性雅文化傳統轉化為小眾文化的精英風尚,另一方面是區域性俗文化傳統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動分化的結果不是走向截然對立,而是交融互滲,從而構成了現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再體現在傳統地域的平面差別上,而是表現為空間層次上的立體并生。在多層次的現代空間人文地理版圖中,媒介的發展也必然分層化,特定的媒介形態針對特定層次的人文空間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傳播功能的層級體系。以吳文化的代表蘇州地區為例,當地電視節目的兩個特色欄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是以“姑蘇繁華圖”為名的文史掌故節目,一個是吳方言演繹的電視欄目劇“都市故事會”。前者取名來源于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書畫作品,該畫長達三十米,大氣淋漓又精細入微地再現了乾隆盛世姑蘇城的百里風景和街市繁華,可稱之為蘇州版的清明上河圖。電視臺頗有創意的每天選取畫卷的一個片斷加以評介,創作了一個頗有書卷氣息的人文電視欄目。而“都市故事會”則以方言短劇的形式,講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時尚性和傳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選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參與演出,頗受普通市民階層歡迎。兩檔節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有效地利用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效果。這種立足地方的傳播定位,由于受眾目標明確,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運作,有效而且穩定地實現了特定區域市場的占有。現代人文地理環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現代媒介的傳播功能指向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無論影視、報刊還是網絡,都無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與媒介形態這兩個立體空間的接合中實現準確定位與合理布局,現代媒體方能建設通達的信息傳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與虛擬
媒介與人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地理影響改造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的同時,也必然成為媒介書寫和塑造的對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觀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想象性和虛擬性的存在。現代傳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對生存空間的認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電腦與網絡、影視與報刊,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游歷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當代,每一個具體的人,大都會從現代媒體的虛擬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數百年前的歐洲人那樣,獲得馬可·波羅游記式的閱讀。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觀,寄托著特定地理空間的人對于身外世界的復雜訴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個人的情感心理,無所不包。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項龐大的跨學科系統工程。
就當下中國的具體社會現實和媒介發展的最新形態來說,有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尤其值得重視。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與鄉村。現代文明的基本進程是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在這樣的文明進程中,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城市和鄉村成為了現代人最基本的兩種生存地理空間結構。城市是主流和強勢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為例,《文匯報》側重從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描寫上海,《新民晚報》主要從平民階層的視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報》則著力營造年輕都市白領所陶醉的小資上海。上海是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地理空間,需要通過媒體的分工定位來展開多維透視。但在這些紛繁的維度中,敞開與掩蓋、強調與忽略、導向與回避、放大與縮小常常彼此交織滲透,都需要從媒介地理學的視域進行深入的清理。鄉村往往成為城市人的自我撫慰的想象性建構,各類媒體發現和關注古村古鎮的持續熱情就是一個明證。這種熱情的背后,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都市人疲憊心靈的精神想象、商業利益的消費驅動已經攪拌混合為一體。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化進程全方位的展開,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城與鄉,成為當代中國媒介地形圖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媒介學視域中的城鄉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討一系列重要問題:第一,媒介如何成為確定當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為塑造并跨域界傳播現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點;第三,媒介在城鄉文化關系的建構與調試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負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對于城市、鄉村的虛擬和想象是否會造成一種真實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會責任。
其次是互聯網絡所建構的虛擬地理空間。網絡虛擬地理是現代高端科技與現代人復雜心理世界互相合謀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基本有網絡論壇、網絡通訊工具、即時聊天室、電子網絡游戲等等。虛擬不等同于虛構,其實也是一種實在,即“虛擬實在”③。對于參與者來說,這種后工業時代人們通過計算機創造出來的電子表象具有主觀心理的真實性,它既可以是對實在世界的一種模擬,也可以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在網絡虛擬地理環境中,主體是相對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間是流動性的,信息是隨機性的,形式是變幻的,真實與假象、責任與戲謔、高尚與卑下……都混雜莫辨。這就好像一條決了堤卻又流淌不盡的大河,裹挾著泥沙和魚龍洶涌而來。強制性的阻塞肯定是無效的,任意性的放縱也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有規劃地疏導。媒介地理學的重要責任之一,就在于為實踐網絡虛擬地理的規劃疏導提供理論的依據,這需要展開診斷式的批評和反思。
三、思維的創新:立體的空間
現代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線性發展的時間——歷史觀念的逐漸確定,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所謂的時間社會時代:“空間在以往被當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靜止的。相反,時間卻是豐富的多產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全面步入空間化的時代。空間化的時代需要空間化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視野,這在當代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現代人文地理版圖與現代媒介多元形態,都已經在對平面的超越中向立體轉型。
立足于當代語境的媒介地理學建構,必需完成的就是視野的轉換和思維的創新。人們歷來認為,媒介的傳播是線性的過程,是從信息的發送、接收到反饋的環型結構。但是在空間化的時代,多層次立體的地理空間和媒介形態,已經初步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球型系統。時間性的歷時觀察,將難以全面地應答現代傳播課題,必需以空間性的、共時性的、并置式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補充。當代媒介與當代地理的結合,帶來的就是對線性過程思維框架的突破。這種結合將帶來兩個方面的深層次變化。
首先是媒介書寫、傳達方式和戰略的變革。“為了提供現有情況的一個代表圖景,地理學切過時間量度的斷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間)”⑤,這種地理學的空間取樣方法,也正是現代媒介傳播的重要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捷的時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擴容,擴容后,非同質性的各種信息又進一步在互相參照比較中發生增殖,從而實現深度傳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電視臺對德國世界杯報道冠名為“豪門盛宴”,對比賽進行奇觀式的敘述。尤其在決賽時,中央電視臺派出記者分別在德國柏林、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國和法國球迷觀賽的酒吧中進行同步報道。四地報道來回切換,勝者歡呼,敗者失意。央視的報道意圖非常鮮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這一全球化狂歡節所帶來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廣度。實現這一意圖的方式,就是通過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拓展媒介覆蓋的地理空間,通過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樣,以共時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現:光榮與失落、輝煌與黯淡、歡呼與哭泣、喧囂與沉靜……畫面的不斷切換,帶來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靈、情感的對比,而以他者身份參與觀看的中國觀眾,則獲得一種多樣化的感同身受的體驗。這一例證,反映出共時性并置思維運用于媒介傳播所帶來的奇觀效應。再如,好萊塢大片全球同時公映也體現了空間化的傳播戰略。早期影片公映總是先在大城市開始,然后根據票房情況逐漸向小城市、縣、鄉推進。現今網絡媒體使得公映過程的傳播速度大大縮短,甚至降到零,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實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報。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將‘空間分析’引入媒介研究當中,對‘媒介空間’的分布與建構進行研究,這將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學研究的‘媒介空間分析理論’”⑥。媒介空間分析有四個基本層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區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內部的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的規劃定位,三是目標性的受眾階層分析,四是針對性的人文地理層次分析。四種分析的整合起來,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動和融合。如,合肥晚報報業集團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都地處省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市報與省報同在一個城市而造成地位尷尬的局面,合肥晚報的定位是具有晚報色彩的黨報,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特例。雖同在一地,因為資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眾群,形成了一個合理的媒介空間布局。在當代文化地理環境中,媒介空間分析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對于構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①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J].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③參見王治河主編:后現代主義詞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頁。
④福柯語,轉引自[美]愛德華·W·蘇賈:后現代地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王文斌譯,第10頁。
[關鍵詞]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三結合;專業實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3-0024-02
根據教育部2012年版本科人才培養專業目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由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城鄉規劃方向拆分而來[1],原來100多所開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校基本上都開設了此專業,但各個學校所依存的學科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培養目標都基本相同,要培養能夠從事城鄉規劃、設計與管理的應用型人才,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形成專業技能的關鍵環節,但是,目前該專業的專業實習普遍存在著“實習”與“就業”分離、“實習”與“設計”分離、“實習”與“論文”分離、實習模式單一等現象,如何將這些結合起來,探索一體化的專業實習模式,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目前有關實習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實習基地[2]、實習方法[3-5]、實習指導教師[6-7]等內容,但是,缺乏對實習模式的綜合統籌考慮。因此,開展“三結合”的實習模式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實踐意義。
一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習面臨的問題與改革背景
1 專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目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校資源超負荷運轉和企業的市場化運作等因素,使得專業實習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不愿支付培訓成本。基于各種因素,很多規劃設計單位不愿意接納學生實習。城鄉規劃行業屬于技術門檻高行業,生產中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員工培訓,學生到設計公司實習,往往不能夠馬上進行規劃設計,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還會增加企業的食宿成本和培訓負擔。
(2)傳統集中實習模式單一。傳統實習主要采用集中實習模式,學生人數多,規劃設計公司接受能力有限,很多企業僅能容納3~5人,能夠有時間指導學生的工程技術人員非常有限。在當前本科院校培養目標是個性化的、多元的。而集中實習的單一模式不能適應當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3)就業壓力影響學生實習投入。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習安排在第7學期,所有的理論課程都已經結束,很多學生都認為這正是就業找工作的時候,因此,學生奔波于各種人才招聘會、思考各種就業的可能機會、嘗試各種心儀的行業,導致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專業實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專業實習效果。
2 專業實習的改革背景
目前,國家針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出臺了很多政策,目標指向都是為了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轉型。《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實踐教學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國家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通過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地方高校的辦學思路應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產教融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應用型專業。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培養出具有綜合協調能力、制圖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需要認真思考。合理地制定畢業實習模式,是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回應。目前,全國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高等學校大約有100多所,絕大多數學校將“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確定為人才培養的目標。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具有很強的同性,錯位發展應該是城鄉規劃人才培養的方向,地方應用型學院應該將人才培養定位為能夠做村鎮規劃的應用型人才。
二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三結合”實習模式構建
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結合”專業實習模式由“專業實習、就業創業、論文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體系構成,具體包括專業實習與就業創業結合,專業實習與論文設計結合,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三個部分組成。(圖1)。
1 生產實習與就業創業結合
生產實習與就業創業結合,即學生的專業實習領域、畢業就業方向、畢業后創業意向相結合。生產實習階段是專業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度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有很多學生在實習單位進行實習的過程中參與了實習單位的很多實際應用項目,通過這個階段的培養,很多學生完全能夠勝任其工作,實習單位每年也要引進一批人才充實自己的工作隊伍,為了節約培訓成本,就會將實習學生中業務能力強的實習聘為員工,特別是那些本地生源的實習學生更是受到特別的青睞。同時,在這個萬眾創業的時代,實習學生更是充滿期待,因此,在這長達8個月的專業實習過程中,實習學生更是將其作為創業的試驗田。特別是我校設立的創業園,可以免費為創業學生提供免除租金兩年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學生在其進行創業。從2008年開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利用專業實習時間進行創業的每年有5人左右,占全部實習學生的10%。
2 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結合
“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結合,畢業設計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教學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過渡階段,將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結合,即把實習單位生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在實習單位師傅和學校指導教師的雙重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既增強了實踐動手的真實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增強了指導教師的責任感,彌補了校內畢業設計與校外生產實際相脫節的情況。將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結合,即把實習單位生產中面臨的值得研究的問題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在實習單位師傅負責指導學生實際數據的處理,學校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研究,既增強了研究的針對性,提高了研究的興趣,也提高了指導教師研究的實際應用度。從2008年開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將專業實習安排在第7學期一整個學期,與畢業設計結合,同時畢業論文也可以在這個階段完成。我們在實施時采取有實習單位確定畢業設計選題,學生與學校指導教師共同確定畢業論文題目,雙導師(實習單位師傅、學校指導教師)、校企聯合匯報制度,企業教師必須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學校指導教師也要具有講師職稱和碩士生學位的教師。
3 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結合
集中實習即集中式實習教學,安排在實習基地進行,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帶隊,專業指導教師進行實習指導,有指導教師對生活安全進行安排,有利于實習指導教師與實習學生之間更多的交流。分散實習即學生自我聯系實習單位,主要靠實習指導教師進行網上指導,由實習學生家長進行實習安全管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定點就業。無論哪種實習方式,都有其優缺點,但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培養才是關鍵,因此,我們認為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應該結合進行,l揮各自的優勢,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對于分散實習,特別注重過程管理。在學生提出申請、提交實習單位接收證明、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后,經過實習指導小組同意后方可實施,實習期間由校內指導教師進行專門管理,通過電話、微信與學生及實習單位、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實行“三導師”的指導。
本文總結了我國目前本科人才培養的實習模式特點,分析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習存在問題與改革背景,提出了“三結合”的專業實習模式,并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例,總結了其近十年來的“三結合”實習教學模式的特點,希望提高應用型、創新性城鄉規劃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吳重光,程遠,余端儀.建立校內仿真實習基地改革生
產實習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1997,8(2):32-35.
[3]馬健生,孫珂.基于課堂觀察技術的免費師范生研究型
教育實習模式初探[J].教師教育研究,2011,23(3):25-27.
[4]李本俊,孫長海,陳麗坤.以就業為導向建立藥學高職
多元化實習模式[J].遼寧高職學報,2006,8(2):30-35.
[5]李長庚,孫克輝,盛利元.高校理工類專業生產實習模
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3,25
(6):12-14.
[6]胡幼常.產學研結合的畢業實習模式探索[J].中國高校
科技,2012(5):33-35.
山西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關于認定土地違法性質和適用法律條款的請示》(1993第4號專報)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對集體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或抵押等的處理,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二、根據來函所述情況,對吉祥公司的非法行為,應當合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和第四十七條予以處罰。
為加快我省國有行政劃撥土地使用證的辦證速度,明晰產權關系,盤活土地資產,規范土地市場,推動企業改制、住房制度改革和清產核資,促進經濟發展,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原則,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現就1988年2月13日《海南土地管理辦法》施行前,單位和個人通過行政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辦理使用權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1982年5月14日《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施行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自用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區分下列不同情況,確認土地使用權:
(一)持有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并且批準文件、證明材料對用地四至界線又表述清楚的,按照批準文件、證明材料表述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二)雖無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或者用地批準文件、證明材料對用地四至界線表述不清,但實際已形成明顯的四至界線的,用地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出具證明后,按照實際已形成的四至界線范圍,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三)無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或者用地批準文件、證明材料對用地四至界線表述不清,實際用地界線地不明顯的,只要用地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出具證明,四鄰無爭議,并經交界雙方指界簽章認可后,可按照交界雙方共同認定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二、1982年5月14日《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施行后至1988年2月13日《海南土地管理辦法》施行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自用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區別下列不同情況,確認土地使用權:
(一)持有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并且批準文件、證明材料對用地四至界線又表述清楚的,按照批準文件、證明材料表述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二)持有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但批準文件、證明材料對四至表述不清,只要四鄰無爭議,并經交界雙方指界簽章認可后,按照交界雙方共同認定押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三)雖無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但只要用地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用地證明,四鄰無爭議,交界雙方又指界簽章認可,土地用途又符合城鎮規劃的,根據當時的有關政策處理后,按照交界雙方共同認定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三、1983年3月16日《廣東省村鎮建房用地管理實施辦法》施行前,個人自用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有用地批準文件或者有關證明材料的,出具批準文件或者證明材料;無批準文件或者證明材料的,由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且四鄰無爭議、交界雙方又指界簽章認可的,按照交界雙方共同認定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四、1983年3月16日《廣東省村鎮建房用地管理實施辦法》施行后至1988年2月13日《海南土地管理辦法》施行前,個人自用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區別下列不同情況,確認土地使用權:
(一)有用地批準文件,四鄰無爭議,交界雙方又指界簽章認可,并且每戶使用土地面積未超出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當時規定的,按照交界雙方共同認定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如每戶用地面積超過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當時規定的,參照1990年清理黨員、干部建私房的有關規定處理后,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二)雖無用地批準文件,但土地用途符合城鎮規劃,并且四鄰無爭議,交界雙方又指界簽章認可的,參照1990年清理黨員、干部建私房的有關規定處理后,按雙方共同確定的四至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五、對用地界線四鄰有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海南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處理。
六、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個人自用國有土地,在原批準征地四至界線內,地籍調查的實際使用面積與原批準面積不相符合的,在登記發證時按地籍調查的面積予以更正。面積超出部分,不再補辦用地手續,也不補交各種費稅;面積不足部分也不再補給土地。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超出原批準用地四至界線占用土地的,根據當時的土地征用政策處理后,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個人超出原批準用地四至界線占用土地的,參照1990年清理黨員、干部建私房的規定處理后,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七、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個人租用的國有直管公房所涉及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直管公房未劃撥給租房單位和個人的,由國有直管公房的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八、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自用的國有行政劃撥土地,因單位分立引起土地使用權分割的,應區別情況,劃定土地使用界線,確認土地使用權。在單位分立時,分立單位的原上級主管部門已對用地做過處理的,按照已劃定的界線,分別確認分立單位的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在單位分立時,分立單位原上級主管部門對分立單位的用地未做出處理的,并且分立單位現在仍隸屬同一個上級主管部門的,按照分立單位現在的上級主管部門的處理意見,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分立單位現在不隸屬同一個上級主管部門的,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認土地使用權,核發土地使用證。
關鍵詞: 《環境學概論》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教學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和利用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與之相伴的卻是環境危機的不斷加深,與此同時人類對環境質量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國內眾多高校先后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并開設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現在已分為人文地理與城系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及與其相關的各類新專業,著重培養與環境科學有關的專業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將《環境學概論》作為環境類及相關專業的主干課程或其他專業的選修課程,充分顯示了本門課程的重要性及其應用領域的廣泛性。但是,由于環境科學是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一個由多學科到跨學科的龐大科學體系,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應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著明顯差異,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其側重點各不相同。
筆者主要依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對《環境學概論》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定位與作用、內容體系、教學方法等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革建議。
一、教學內容現狀及改革
1.課程定位
作為理科專業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其目標為“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環境學概論》課程屬于主要專業課程之一,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之間矛盾的產生與分析,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使社會、經濟與環境三者協調統一的唯一途徑,在規劃方案的設計和應用中要重點考慮這一問題,將其納入規劃方案中;同時,在明確污染物的特征和遷移轉化規律后,了解大氣、水體和土壤污染物及固體廢棄物控制技術,為解決規劃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問題提供建議與對策。
2.課程內容體系
(1)存在的問題。由于沒有專門針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環境學概論》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兩種情況:一是有地理科學背景的通常將針對地理科學專業的環境學概論教材拿來使用,如劉培桐主編的《環境學概論》,賈振邦和黃潤華編著的《環境學基礎教程》酒屬于這種情況;二是有其他專業背景的通常將針對環境科學或環境工程專業的教材拿來使用,如楊志峰、劉靜玲編著的《環境學概論》,鞠美庭主編的《環境學基礎》,吳彩斌等主編的《環境學概論》等。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拆分的結果,由于之前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中《環境學概論》課程的內容體系就不明確,各高校在開設該課程時通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授課內容,將相關專業中的《環境學概論》課程內容移植到本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拆分之后專業目標定位更明確,因此授課內容應當進行相應調整,才能使其與培養目標相符。
(2)教學內容體系的確定。關于本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確定,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的要求對該課程授課內容進行確定。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要求明確,畢業生應“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仍處在蓬勃發展之中,對環境科學的分科體系迄今尚未有統一的看法,但通常認為,環境科學涉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三大學科領域,包括環境地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物理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醫學、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環境管理學、環境規劃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社會學等分支學科。從“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這一說法中可以推導出在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中開設的環境學概論至少應包括以上環境科學各分支的主要內容,但是在一門概論性的課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內容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確定課程內容體系還應考慮后續課程對該課程的進一步要求,對以上內容有所取舍。
由于該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落腳點是“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而規劃中必然涉及環境專項規劃,在做環境專項規劃時重點關注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態環境等,因此這些內容理應成為環境學概論課程內容體系的主體,環境科學的其他內容簡要介紹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課程后通過選修課的形式做進一步的拓展。
二、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弊端
(1)教學模式傳統。傳統模式均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和強調教師的施教和學生的被教這一主要過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及其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管理與控制,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教師這一中心環節,但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忽視課堂上對學生主體作用的開發,難以較好地體現和發揮師生互動的教學技巧。時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這一教學模式并未有明顯改變,環境學概論課程也不例外。
(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單調。由于《環境學概論》課程在該專業教學中主要定位為理論學習,要求學生了解環境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側重于理論教學,多以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與分析為主,教學方法和手段較為單調,致使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2.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嘗試
適宜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在多年教學實際中發現,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適當觀看環保視頻,重點加強討論、實踐性環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下是筆者在《環境學概論》課程中的一些做法,達到較好的效果。
(1)利用課前十分鐘觀看教學視頻。筆者在近十年的《環境學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國內外的環境保護方面的視頻資料,起初是選擇典型且有針對性的內容在課上給學生播放,但是后來由于專業培養方案改革,課時壓縮,為了節省課上時間,筆者在每次上課前抽出10~15分鐘為學生播放與本次課程有關的視頻。觀看視頻直觀、輕松,對課程內容講解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深受學生歡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組織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對有效組織教學、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對主要知識點的掌握有積極作用。根據《環境學概論》的教學內容,該課程的課堂討論可涉及大氣環境問題;水資源與水污染問題;土壤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物理性污染問題(包括光,熱,聲,電磁,放射性等污染問題)及環境倫理問題。每次討論的選題或者緊密聯系課堂內容,或者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或者與各種環境紀念日結合。如講到生態問題時,討論過“大樹進城問題”、“三北防護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講到人口問題時會討論“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發生時就專門討論“鄰避”運動及相關問題;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課一定要討論“水資源短缺”問題;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課一定要討論“環境保護的歷史”問題。討論形式多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定期的課堂隨機討論,或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或當時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主題在每章或節之后組織專題討論。討論時可開展互問互答、個人分別講述或分組討論等方式。本環節可以在學生建立對基本理論的認識之后,將理論與實際發生的現象相結合進行分析討論,為學生搭建理論聯系實際的平臺,從而加深對問題本質的理解。
(3)組織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重要方式。《環境學概論》課程課外實踐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了解生態環境狀況及管理現狀,熟悉相關企業的污染控制設施、城市的園林綠化現狀等,這一點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因為規劃方案的形成就直接決定了環境保護方案的優劣。
概括起來本門課程的課外實踐活動可分為:對環境污染現象和當前環境狀況和管理現狀的認識、對環境污染處理設施和園林綠化等方案的了解、城鄉規劃過程中針對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的采用情況三大部分。課外實踐以室外參觀與調查的方式進行,主要包括對環境污染嚴重區及其產業布局的考察、對城鄉污染控制設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環境管理現狀等,以鞏固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實踐之后,重點考查學生對以上問題的理解與思考,并要求學生撰寫實踐報告,得出相關結論。
環境科學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后開始形成,目前仍處在蓬勃發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的一門新興學科,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因而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仍然處于逐漸發展和完善的階段。
筆者重點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環境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現狀,存在教學內容的固定性、教學模式的傳統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調性等問題,問題的存在主要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及新專業課程教學尚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的影響。筆者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主要在于對本門課程的正確定位、適合本專業培養方向的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重點在于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討論與實踐環節。
參考文獻:
[1]劉培桐.環境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賈振邦,黃潤華.環境學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楊志峰,劉靜玲.環境科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環境學基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