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

        第1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科學;人文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2-0078-03

        20世紀初,美國管理學家泰勒提倡的“科學管理”之風深刻影響到社會各個領域?!疤├盏慕M織和管理理論原本是為提高工業組織的理性和效率而創立的,結果卻同時成了整個20世紀管理實踐的基礎和框架”[1]。隨著講究效率、成本和收益的觀念逐步建立,高校中便積極倡導教育成本分析、開展教育標準化以及教育教學評估量化等工作。這雖然克服了管理的隨意性和模糊性,但也形成了集權化行政管理模式,造成了大學精神的衰弱和人文精神的缺乏,大學世俗化、功利化及同質化傾向嚴重,從而使我國高等教育陷入“科學管理”的困境,難以自拔。

        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提出了人群關系理論,認為人不再是“經濟人”,而是“情感人”。研究者關心的重點不再局限于工作場所的“硬性”物質環境,而是注重“軟性”心理環境,“文化”的意義已經凸顯?!皩W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本質是一個人文過程,是以人(學生和教師)為中心的過程”[2]。這對我國高校管理有著重要的啟示:大學管理實現人文轉向是由教育的本質、大學的根本任務以及人的本質決定的。高校管理在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之后,勢必進入到文化管理的新階段。

        一、斗爭與博弈: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漲落”

        科學主義認為:自然科學知識是最精確、最可靠的知識,是其他科學的典范;自然科學的方法是人類認識世界唯一正確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認識方法的楷模;自然科學知識可以推廣至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人文主義認為,意志、非理性的生命是世界的本原,以直覺、信仰作為認識世界的途徑,認為只有體驗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反對理性和科學進步,主張抽象的個人價值、個人中心和個人地位等等。

        綜觀科學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演進過程,科學的發展是在人文主義大旗高揚的情況下得到的發展,也就是說人文主義是科學主義之母。然而,由人文主義孕育而成的科學主義最終在慢慢吞噬著它的“母親”。尤其是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以排山倒海之勢迅猛影響著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科學至上”、“科學萬能”等“唯科學”觀點占據大部分人的頭腦,人文精神的淪落正變得越來越嚴重。生態失衡,貧富分化,人情冷漠,理想淡薄,精神空虛,幸福感缺失,科學的異化最終導致人類的異化。

        其實孤立的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割裂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補充和內在聯系,片面夸大其中一方的作用,而貶低另一方的價值,無疑都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負面的作用??茖W主義與人文主義只有走向融合才是最好歸宿。沒有科學的人文是空洞的,沒有人文的科學是無向的??茖W精神是工具理性,人文精神是價值理性,二者同等重要。正是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補中,人類社會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燦爛和輝煌。

        二、對立與異化:中國高校學生管理的“科學”困境

        與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觀點相對應,產生了高校學生管理的兩種模式:科學主義傾向管理和人文主義傾向管理。

        1.科學主義取向的高校學生管理困境

        科學主義取向的管理在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中占據主導地位,它強調學生管理的統一性、制度性和規范性,認為只要嚴格執行一套管理方法和程序,就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強調管理者的權威,要求被管理者的服從和“聽話”,將管理當成終極目標;其教育評估效果單一,尤其是對德育的評估方法簡單,以考代評。這種管理模式雖然具有有章可循、集中統一的特點,可以避免工作的隨意性,但是也有著巨大的消極作用。它對學生管理過多、過細和過嚴,抑制了大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的發揮,嚴重束縛其主觀能動性,導致大學生變成沒有個性的“小羊羔”或強壓之下的叛逆。

        2.中國特定組織文化的熏陶浸染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我國高校形成科學主義取向的學生管理模式有著特定的歷史文化環境。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背景中,高等教育一直受到來自政府過多的行政干預和控制,學校的機構設置、管理模式等與政府部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行政化嚴重,大學儼然是一個“小政府”。師生之間也是有著“尊卑長幼”之分的,學生管理更多依靠的是經驗和制度,老師威嚴有余,慈愛不足。這對于正當青年時期的大學生來講,會引發其強烈的逆反心理,這種管理日益暴露出諸多弊端。尤其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如果忽視對大學生心靈的啟發和教育,他們并不會感到幸福和快樂,反而會出現心靈的扭曲。

        3.經濟管理理論的生搬硬套是其形成的另一原因

        雖然學校管理和企業管理同屬“管理”這個大范疇,但二者不能等同。其區別具體表現在: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物,而大學“生產”的“產品”是人;企業產品的質量可以量化,是顯性的,而大學“產品”的質量沒有統一量化標準,是隱性的;企業產品質量具有即時檢驗性,而大學“產品”質量具有延時性,有時要在學生離校之后多年才表現出來。另外,高校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還有著目的的不同:高校學生管理的目的不僅是要維護正常的秩序,更重要的是為教育服務,讓學生熱愛教育。高校學生管理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種教育活動;教育是目的,管理是手段;教育為主,管理為輔。如果為了管理而管理,則失去了管理的真正意義,偏離了促進人的發展的根本目的。科學主義的高校學生管理正是錯誤地處理了學生管理的管理性與教育性的關系,把學生管理絕對化,造成管理的異化。

        三、提升與超越:高校學生管理的人文主義范式

        黨的第十七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文化建設”的興國方略,要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而大學不但是傳播知識和真理的場所,而且具有引領社會文化方向的功能,培養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梁。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大學里進行文化管理,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由科學主義的硬性管理向人文主義的柔性管理的轉變,對于中華民族文化興國戰略的實施、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和學生的成人成才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人文主義取向的高校學生管理特征

        人文主義取向的高校學生管理是以大學生的和諧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尊重學生個性,理解學生需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它是在對科學取向的學生管理壓抑人性、阻礙學生發展的反思與批判中產生的,其基本特征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目標,以柔性管理為手段,以民主平等為形式。這種管理從其產生開始,就定位為“人文取向”,把大學生與物區別開來,與其他類型的人區別開來,把大學生和諧、充分和自由地發展作為終極目的。它提供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拋卻不必要的束縛和障礙,尊重學生主體性,拋棄強制的管理方式而更多地采取柔性管理方式,把大學生青春年少的強烈“逆反”減到最小,多給他們以傾聽、關懷、感化和引導,從而使學生管理不僅具有工具價值,又具有目的價值。師生關系不再是傳統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老師不再享有特權和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而是平等的、民主的亦師亦友的關系。管理也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不管理,人文取向的高校學生管理更多體現在其教育傾向上。

        2.建設組織文化是其必由之路

        《易經》里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薄∵@是古人對“文化”一詞最古老最有深度的解釋。人類學家克里福特?爵茲認為,文化代表著一種“意義形式的歷史傳承”。 “組織文化”是由美國的管理學者鮑曼等研究提出的,他們認為日本經濟發展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歸因其包括信念和價值在內的組織文化因素。“組織文化”即影響組織運作、發展的所有文化因素,它是包括信念、觀念、信仰、價值及禮儀的一個集合體。組織文化對企業績效有著關鍵的影響,企業可以通過管理自己的文化來贏得競爭的優勢。大學是傳播文化和創造文化的搖籃,同樣可以采用 “通過文化的高度認同使組織創造佳績”的管理模式。

        大學文化管理實質就是“人化”管理,以大學生為出發點,以其全面、和諧發展為最終管理目標,通過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愿景,使主客體之間形成共識,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文化力。當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大學管理制度、大學文化三位一體之時,發揮管理作用的不再是外界的強制力,而是發自學生內心的文化感召力,從而充分發揮其自覺能動性。大學文化管理的關鍵是要使主客體雙方達成共識,這種共識建立于承認大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的基礎之上。

        大學組織文化建設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建設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決定大學的本質和個性,是一個大學與另一個大學相區別的根本標志。而目前大學精神呈現千校一面、世俗化、功利化和行政化的趨勢,大學師生的精神家園受到來自世俗的紛擾和侵蝕。大學生求真精神缺失、學術論文抄襲、社會實踐作秀及追弄新潮等現象嚴重。塑造強大的、有特色的大學精神是大學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學生管理“無為而治”的根本所在。只有在以大學精神為引領的優秀大學組織文化的感染中,大學管理才會變得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馮大鳴. 溝通與分享[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52.

        [2]王大中. 關于在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若干問題[J]. 清華大 學教育研究,2000(1):8.

        [3]薩頓. 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M]. 陳恒六,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1989:141.

        第2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好的成績源于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應該養成習慣。在高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養成預習、記筆記、思考和溫習的習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二歷史的學習習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歷史的學習習慣課前的預習必不可少,只有預習,才能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明確重點難點,以便上課有目的、高效地學習。預習時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標記,以便上課時重點突破,迎刃而解。預習時還要掃除文字閱讀障礙。預習就是自我學習的過程,體現出學習主體性原則。

        上課認真記筆記,看書時圈點劃批,便于系統掌握,能夠分清主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動筆墨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古人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見勤于思考多么重要。

        歷史學習更要深入思考,大膽質疑,不然“讀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話。

        我們常說“溫故而知新”,上完課要及時溫習鞏固。在溫習的基礎上,再去寫作業。很多同學等寫作業時,再把書拿來翻來翻去,這樣不僅學習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識也是支離破碎的。

        高二歷史學習方法指導一、注意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

        注意比較學習法的運用

        世界近代史不僅階段劃分明顯,而且幾條線索也非常清楚。即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的開展,資產階級思想運動,殖民擴張及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等知識在各個階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學習時要注意比較、歸納、概括,找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

        如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有17、18世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英、法、美),1848年歐洲革命和19世紀60、7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不同階段發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發展,但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同決定了不同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具體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務,革命的進程,革命的結局和影響有很大的差異。

        又如思想領域出現的人文主義、理性主義、自由主義等進步思潮,其產生的原因,思想觀點,性質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但處于不同階段的這些思潮其具體主張,歷史作用和影響又有很大的不同、學習時對一些相關歷史事件進行縱向聯系、比較、歸納,就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關注小字,插圖和閱讀課的內容

        作為文科班的學生,從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小字和插圖是正文的補充,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對教材規定的閱讀課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節和重要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節——宗教改革關于英國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節——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第三節——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第三章的第二節——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這些內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二、歷史“死記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結合

        中國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把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如學習“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或“亞洲革命風暴”,就可以聯系“”和“運動”,對兩次發生的歷史背景,戰爭產生的影響和運動的地位有進一步的了解;學習“歐洲的啟蒙運動”,可以聯系“”和“”,認識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可以聯系中國的“”和“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對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工業化的歷程及特點有進一步的認識。

        通過中外歷史的聯系,比較,既可以拓寬知識面,又可以加速對中國近代史相關知識的掌握,使中外歷史形成有機的結合。

        高二歷史的學習方法真正理解歷史學科知識特征,掌握歷史學科學習規律

        宏觀上而言,歷史學科知識是把人類文明發展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編纂而成,從而體現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和發展趨勢。從微觀上講,就是要了解一個個歷史史實的前因、后果和大致過程。具有時空概念,了解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聯系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這一點,就會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有較好的思想準備。

        明確學習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歷史教材采用模塊教學,內容結構是中外歷史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混編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識環節是跳躍性的,缺少必然的關聯,尤其是高二第二學期的兩本選修教材的學習。因此,做好課前預習,明確學習任務,帶著疑問和思考走進老師的課堂,將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這個學習任務可以是一課的,也可以是單元的。單元導讀建議學生在本單元學習開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它是對本單元內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單元的知識框架,而且闡述了本單元的課與課之間的知識聯系。比如必修Ⅲ第三單元的單元導讀,導言首先概述了本單元的內容,展示了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及演進歷程,其次,導言概述了本單元的三個學習要點:希臘先哲對人的價值的闡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對人文主義的倡導和弘揚;啟蒙思想家的觀點;第三,導言還指出了思想解放與科學發展之間的關系。

        掌握好基本史實,建立起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

        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建立起史實之間的聯系的過程通常首先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因此,確保45分鐘課堂質量是學好歷史學科的中心環節和關鍵環節。保證課堂質量要做到:一聽,認真聽講,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思維互動;二記,記錄每課的知識框架,對重點知識進行標注;三內化,老師當堂講述的知識最好能夠在上課時間內進行消化和吸收,不要給自己留下債務。否則,積累的問題越多,時間越長,學生就會成為“負翁”。四憶;是指對重要史實進行強化記憶。歷史學科的學習是建立在基本史實的基礎之上,識記重要史實是必要的,否則,一切都是“無米之炊”。其次,課后的復習和整理,建立起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從一節課到一個單元,再到整本書。比如必修Ⅲ第一單元的知識,核心知識是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儒學)的發展演變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形成)漢代(出現新儒學,確立主流地位)宋明時期(儒學發展為理學)明末清初(儒學的批判發展)。建立起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更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識記。歷史學科的學習切忌把歷史知識孤立開來,形成碎片化的記憶。

        歷史知識的運用和遷移,能夠解決不同情境下的問題

        第3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科學與人文之爭———兩種文化的較量

        英國學者查爾斯•斯諾(C.P.Snow)在《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中認為:“在當代,西方的學術與知識已日益分裂為兩種截然對立的群體,這兩個群體間在教育背景、學科訓練、研究對象以及研究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兩個群體在某些基本的觀念、理念及信念上也常常處于互相對立的位置,甚至是心存敵意或反感,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無法理解的鴻溝?!保?]而這兩種文化之間的分裂與對立的現象常被稱為“斯諾命題”?!八怪Z命題”不僅表現在其他學科中,在心理學中也普遍存在,有學者就認為,心理學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學科,科克(1985)就認為:“心理學自一百多年前脫離哲學以來,一直想成為嚴格意義的科學,但因受到其本身條件限制,終究也未能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10]美國心理學家斯賓塞(1987)也擔憂地認為:“在我一個最可怕的惡夢中,我預見到心理學組織機構的解體,實驗心理學家被發配到正在興起的認知科學學科中,生理心理學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經科學系報到,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被商學院搶走,心理病理學家在醫學院中找到了他們的位置?!保?1]這種不統一或者分裂的根源其實就是科學心理學中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對立,這一心理學中的“斯諾命題”蘊含著心理學不同的立場、主張和取向,尤其表現在科學觀、價值觀及方法論上。就科學觀而言,科學主義取向與人文主義取向是相對立的,這種對立表現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等哲學假設上。心理學的歷史已表明,心理學之所以能被給予較高的科學地位,能在科學的殿堂謀取一席之地,是因為它所持有的立場是自然科學取向的,科學主義心理學正是馮特創建心理學早期以及馮特之后所致力發展和建構的心理學[12]。這種心理學采用了自然科學的物理主義世界觀和實證主義方法論,即認為心理世界與物理世界同樣是一種實在,它“就在那兒”等著人去發現,這種物理主義傾向持有一種對心理現象的物理主義圖景的理解,遵循主客分離、還原主義、機械決定論、價值中立等原則和立場。物理現象可以按照進化的階梯排列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等,排在上端的科學解釋可以向下端的科學解釋還原。那么,遵照物理主義的世界觀,心理現象也可以還原為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馮特和鐵欽納就將意識還原為心理元素,試圖尋找由心理元素構成的心理規律,行為主義者則將行為還原為一種物理和化學刺激引起的另一種物理的和化學的反應。由于科學主義心理學秉承自然科學的衣缽而將人性“物化”,忽視人性的主觀自覺性,沒能全面地揭示人的心靈,因而,不是一個全面的研究范式。人文主義取向的心理學與科學主義取向的心理學相對立,正如車文博(2003)先生所講:“目前心理學的研究發展已經超越了以往狹隘的定義,已經從關注實驗室中的人,轉化到了研究復雜的社會、文化問題和理論問題?!保?3]建立在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基礎之上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學體系,它反對對完整的人進行抽象的分割和歪曲以及以堅持客觀性為名否棄人的主觀性的地位,主張應肯定人是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存在,回到經驗主體本身,確立人的主觀經驗的真實性,研究人的價值、尊嚴、自由、責任、選擇、人的意義等與人的現實存在有關的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將人本主義的世界觀、問題中心論的科學本質觀、人文科學的研究取向、直覺主義的人本學、整體主義的研究路線和非決定論的心理學解釋框架等看作是其基本特征。盡管科學主義文化與人文主義文化都對心理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為學科發展提供了“硬研究綱領”。然而,對實證研究的極度迷戀,致使心理學陷入了方法先于問題的怪圈、科學觀與方法論的對立以及學術研究者與實踐應用者相割裂的尷尬局面。對人文研究的過度依賴,又使心理學陷入內省的主觀心理主義,對自我實現的類似本能的追求極易使心理學陷入本能還原論[14]。因此,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采取的客觀研究范式和主觀研究范式,始終未能真正完全地跳出二元思維的桎梏:客觀研究范式以實證主義為論調,將心理學研究對象物化,走向了客觀主義;主觀研究范式以人文主義為論調,將心理學研究對象非理性化,走向了主觀主義。心理學的兩種文化都不能從根本上承擔起對心理學的完全理解,他們只是揭示了人類心靈的一部分內容而不是全部。此時,西方心理學者已經認識到這種局限,受世界多元文化論的啟發,有學者預示著第三種文化在心理學的崛起。

        (二)第三種文化的崛起———新的視域融合

        受制于自然科學的實證主義心理學和受制于人文主義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兩種文化的狹窄視域中努力尋求整合一門科學心理學的方法,但始終未能跳出二元論的束縛,在這種困境的焦灼中,心理學受到多元文化論這一暗流的影響。1964年斯諾曾堅定地認為,“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終將融合為一種文化,在兩種文化沖突的過程中也在悄然醞釀著第三種文化(TheThirdCulture)。30年后,美國學者布羅克曼就出版了題為《第三種文化:超越科學革命》的著作[15],當代著名美國心理學家杰羅姆凱根于2009年也出版了《三種文化》,針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兩種文化的二分法的缺陷,指出致力于消解“斯諾命題”的“第三種文化”已經產生[16]。而他們所謂的“第三種文化”,其實并不是一種具體文化,而是一種融合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語境。這種文化語境注重科學心理學與人文心理學的融合,使心理學真正從“獨白”走向“對話”、從“分離”走向“融合”。按照庫恩的范式論主張,“第三種文化”也是一種科學家和思想家在認識和理解世界中所共享的知識信念和表述規范,是科學家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論、方法、背景等的綜合?!暗谌N文化”在理念上倡導對話的精神,在實踐中促進合作的行動,但并不是從根本上否定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而是試圖通過一種對話、融合、溝通,來超越兩種文化的狹隘視域。在科學與人文各自為政的框架下,盡管它們從各自的視域對人類心理作了富有建設性的解釋,但兩種文化對同一現象的片面化表述,不但沒有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統一的科學,相反,卻使心理學陷入了片面性、狹隘性和封閉性,與建立一門科學的統一心理學的目標背道而馳[17]。而“第三種文化”倡導并踐行整體性、包容性、開放性,既注重科學的尺度也注重人文的尺度,既相互理解、尊重也保持必要張力,使心理學能夠在兩種文化中尋求契合,這種尋求對兩種文化的包容的精神就是“第三種文化”試圖詮釋的全部內涵。

        第4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培養;人文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庇纱丝梢钥闯觯Z文教改的走向與提倡人文精神的時代要求是一致的。在語文教學中體現人文主義精神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而高中階段是實施人文主義教育的黃金時期。如果說幼教和小教低段的教育任務是培養孩子基本社會行為規范和道德意識,小教高段和初中教育的任務是知識的積累,那么,高中階段的主要教育任務則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為他們步入社會和繼續學習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蘊。高中階段是人的性格、價值觀及人生觀、世界觀基本定型的重要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育日臻完善、自我意識強烈、對個人價值有被認同的渴望、并希望在集體中彰顯個性。這一系列的變化決定了高中生的實際心理需求與人文主義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也使高中時期成為給學生一生奠定一個堅實的人文精神基礎的黃金時期。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作了一些探索,認為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人文內涵、營造人文化課堂教學氛圍、創造多樣化語文學習情境,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高中語文教師仍采用單一的思想灌輸法,并沒有為學生留下太多的自主學習權利,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對語文學的認知能力,也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這種思想性的教學模式,太過于偏執高中語文教師的想法,并不注重學生的要求與選擇,這樣就會導致高中生沒有太多的探究能力和獨特能力,就會降低到高中的升學率。而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課程中建構人文性教育,可有效的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其提高高中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與此同時只有,被人文環境熏陶的高中生,才能有效的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這樣才有利于中華文明的傳承,所以人文性理念是影響我國社會大眾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關鍵。因此,在新課改大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人文性建構,對未來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倡導人文性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1.轉變傳統語文教學理念,構建人文教育基礎

        轉變高中語文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是實施人文教育的基礎。但目前一些高中語文教師由于教學思路還過于僵化,跟不上當代高中生學生的各種各樣的新奇想法,這樣不僅會導致語文教學質量差,高中生也更是無法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所以在轉變高中語文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的過程中,首先應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并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特別是學校應求語文教師充分理解人文性建構的最終目的。在高中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并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探究、創新、積極的學習能力,并采取引導的方式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提升,使其解決單一枯燥的語文教學模式。與此同時,高中語文教師還應觀察高中生在語文教學課程中的反應,并尊重學生提出想法,最好給予大力的支持,這樣可促進高中生可以個性化的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通過轉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實現人文化建構,不僅可以使高中生的思想成為多元化,進而也能降低高中生的高考壓力,提高高中生的升學率。

        2.挖掘教材人文內涵,喚醒學生美好情操

        我們可以通過挖掘教材的情感內涵,教會學生感受各種美好的情感,讓豐富的情感滋養學生的心靈,從而喚醒沉睡在他們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我與地壇》中有對深摯而毫不張揚的母愛的感悟,讓人蕩氣回腸、潸然淚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讀那些感情深沉的文句,幫助學生理解“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啟發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體現父母之愛的點滴小事,從而教會學生透過平凡而瑣碎的生活細節去感受父母偉大而深沉的愛,感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情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善于汲取其精華,作為育人的營養。語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學科,選進語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質兼美的經典佳作,這些含義深沉的文字,負載著豐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塑造了眾多富有情操美的人物形象。無論是朱自清與父親的溫暖親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執著愛情、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純潔友情,還是余光中的故土之戀、杜甫的家國之憂、辛棄疾的志士之悲,都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教材;無論是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屈原,丹心照史、寧死不屈的文天祥,還是目光如炬、嬉笑怒罵的魯迅,甘于清貧、堅守氣節的朱自清,都是具有美好情操的人格楷模。教師如果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做好向導,善于點撥,再經學生的反復解讀、咀嚼品味、思索深化,久而久之,必能讓美好的情操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養學生心田。

        3.營造人文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人文情懷

        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由衷的關愛,它體現在對學生的尊重和珍視,所以我們首先需要營造人文化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我們都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應將學生當作容納知識的“容器”。同時,堅持“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不以標準答案扼殺學生求知、抒發個人獨特見解的積極性,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舞臺,讓他們看到自己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學習戲劇《雷雨》時,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分別認識周樸園、繁漪、魯貴、周平等人物的形象。周樸園懷念侍萍這一點,歷來很有爭議。因此,可設置的論題是:周樸園懷念侍萍有沒有動真情、動真心?能不能簡單地用“虛偽”二字概括?通過對論題的辯論,學生對于這個具有濃厚封建性的資本家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大家在交流討論中,也學會了與人合作,營造了互為補充、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

        4.構建多樣化語文學習情境,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

        我們要敢于打破封閉、狹小的語文課堂教學空間,把學生引向自然、引入社會,讓學生自主地去聽、去說、去讀、去寫,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創設多樣化的語文學習情境,從而培養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們要鼓勵學生走上社會,去感受古代遺址或當地文化景觀散發出的人文氣息。各地的文化遺跡都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經得起我們用古代或現代文化的視角去審視、推敲。語文教師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人文景觀,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內化為學生自覺學習的動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們要不斷創造閱讀情境,讓學生在大量課外閱讀中感悟、體驗。古今中外一流大作家的作品大多蘊涵著崇高的思想和積極、美好的情感,教師要大膽讓學生朗讀、誦讀,整體感知、積累和接受熏陶。

        總之,在新課改大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可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熏陶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培養高中生的美好情感。因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想法構建良好的人文教育平臺,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5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素描;造型基礎;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J2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8-0154-01

        素描是一種最古老的藝術樣式,也是一切造型藝術最基本的手段。我們甚至可以說,素描與繪畫擁有同樣綿長的發展歷史:舊石器時代殘留在巖壁、陶器上的樸素生動的人物、動物形象,既是繪畫藝術的萌芽,又可以視為素描最早的雛形。古埃及人的繪畫以程式化為特征,其素描方式也慣于用固定的數據對人體比例加以規范。古希臘羅馬的雕塑、繪畫為后世確立了古典主義的人體造型典范,素描藝術亦注重準確的人體比例和線條的表現力,并形成了成熟的輪廓畫法。到了中世紀,素描與其他藝術一樣受到宗教的束縛而顯得缺乏變化。在文藝復興時期,隨著人文主義的興起,藝術家重新重視對現實世界的真實再現,繪畫、雕塑、建筑等造型藝術得到全面發展,素描藝術也進入了所謂的黃金時期。由此可見,素描與造型藝術在藝術史上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相輔相成。

        “素描歷來被視為繪畫乃至整個造型藝術領域中的基礎性課題,但對于基礎的理解卻常常局限在表現技術范疇中,因而削弱了素描的作用。素描不只是表現形體,更重要的是表現對形體的看法,這就提出了一個造型觀念的問題?!蔽覀儗⑺孛杩醋魇且曈X思維方式的產物,的確,素描不僅僅關乎技法問題,而更多地牽涉主體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而造型觀念無疑是這種知覺活動的必然結果。

        造型,作為視覺藝術的主要構成要素,在繪畫中是除色彩之外的一切構成關系的組合。它反映了畫家的審美判斷、藝術氣質、個人閱歷、文化素養和藝術技巧等方面的綜合積淀,是個人主觀追求的結果。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這一觀念在我國素描教學中與素描的發展中一直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實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是寫實素描中最基本的因素所解決的問題。寫實素描作為素描中的一種基本形式,在我國長期以來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是有道理的,它是造型基礎的基礎。只是不能把一種形式作為全部,而應更全面地理解。

        首先,對素描本義理解的全面與否,與對寫實素描的認識具有一定關系。

        “素描”一詞概念在《辭?!分械囊馑际牵核孛柚饕詥紊€條和塊面來塑造物體的形象,它是造型藝術基本功之一,以鍛煉觀察和表達物象的形體、結構、動態、明暗為目的。而在《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中的意思是:素描是一種用鉛筆、粉筆等媒介、以線條來表現物體或景色的藝術。這兩種解釋從造型上來看更接近于我們所說的寫實素描。寫實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由于光線作用于物體的光學現象為依據,運用特定光源照射產生的明暗關系,全方位地描寫對象的質感、量感、體積感、空間等多種因素,充分運用素描黑、白、灰、點、線、面等表現因素。在創作手法上寫實素描也稱現實主義素描,主張客觀地觀察、認識自然和社會,深刻反映生活;繼承了“模仿現實已有的”形象的傳統,反對脫離現實社會生活和刻板僵化的學院風氣;反對理想化和概念化的藝術模式,探討生活中真實的美和時代特征;主張素描訓練以觀察生活為楷模,刻畫人物的個性特征。而寫實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由于光線作用于物體的光學現象為依據,運用特定光源照射產生的明暗關系,全方位地描寫對象的質感、量感、體積感、空間等多種因素,充分運用素描黑、白、灰、點、線、面等表現因素。

        第6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 個人主義 理論內涵 價值觀

        個人主義是人們在看待個人問題上的一種價值觀念,認為個人本身是目的,具有最高價值,體現了人們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對人生價值的基本看法。對個人主義思想采取簡單的批判和否定,或者盲目的迷信和追從,都是不正確的。究竟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個人主義?本文試圖追本溯源,理清頭緒,從個人主義的歷史由來和演變、個人主義的理論內涵和評判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個人主義淵源與發展

        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和作為一個概念,其產生并不是同步的。在中國古代,不存在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自由主義意味的個人主義觀念,但在一些特定的歷史語境中,還是生發出了一些以利己為出發點并凸顯個人價值和個性解放的自我意識和觀念,盡管其并非中國文化的主流,但無疑是揭示個人主義在中國思想觀念史中復雜流變的一個不應忽略的側面。從廣泛的意義來看,中國古代的個人主義觀念主要有:春秋戰國時楊朱等人思想中的貴生重己思想,楊朱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①的思想,可以視為中國古代接近個人主義思想的最早的思想。另外還有法家的利君思想,南北朝時期自利享樂思想,晚明王心齋、顏山農、何心隱、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具有近代啟蒙和個性解放意味的個人主義觀念,但這些有別于現代意義上的個人主義。今天所說的個人主義,是之后與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一起舶來的,而且是通過日本人對西語的翻譯(借用了漢字),才形成了今天的個人主義這個術語。

        在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智者學派關于個人地位與作用的思想,成為西方個人主義最早的發端。伯利克里的“人是第一重要的思想”,樹立了人的主體地位,也肯定了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普羅塔哥拉關于“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命題,把事物客觀的尺度轉變為主觀的個別的尺度,開始把人自身作為衡量事物的原則和標準,強調人的個別性和獨立性?!叭耸侨f物的尺度”的命題是與普遍的“邏各斯”原則不同的個人主義原則的最初表達。文藝復興時期,可視為西方個人主義思想迅速發展的一個準備時期。這一時期的個人主義思想集中表現為提倡人權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強調個人的自由、權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但丁認為,每一個人都自成一類,鼓勵人們要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人生選擇。人文主義之父弗蘭西斯告誡人們應該只追求塵世的幸福,拉伯雷在《巨人傳》中告訴人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表達了資產階級個性解放和個性自由的要求。如果說古希臘的思想家對人的理解還是整體的人,那么文藝復興時期則明確以個體的本真存在為本位。以人文主義形式表現出來的個人主義,對確立人的價值與尊嚴、反對專制主義和禁欲主義起到了歷史推動作用。

        17、18世紀,是西方個人主義發展得最全面最迅速的時期,17世紀個人主義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洛克。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在“人對人是狼”“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基礎上,建立了“利維坦”體系②,強調人類利己的本性?;舨妓箯摹叭说谋拘允亲运降摹钡睦碚撉疤岢霭l,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在追逐個人利益的賽跑中獲勝。他認為要保證人們的私利需要得到滿足,人類必須進入社會狀態,用道德即自然法來調節人與人的關系。他把人類的各種倫理關系歸結為惟一的功利關系,維持功利關系的基本原則就是公開的利己主義,并強調用國家力量、法律、道德來保證個人利己和自私本性的需要。洛克在霍布斯公開的利己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義的觀點,主張個人利益的滿足,還應與社會長遠利益結合起來,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耙虼耍嗽谶x擇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種行動時,一定不看它們是否能引起暫時的快樂或痛苦,一定要看它們是否能引起來生的完全永久的幸福而定。”②洛克不僅提出人的自由平等的權利是天賦人權,而且認為人的自然人權和個人利益只有通過契約的形式,使國家和社會來擔負起保護個人權利和財產的責任才能實現。由此,洛克提出了分權的國家學說,從政治上要求對個人利益的保護。18世紀個人主義思想的代表有孟德斯鳩、休謨、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人。如愛爾維修從人的利己本性出發,認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利益。一方面人的利己本性是不可改變的,是合乎道德的,另一方面,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也不要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要看到社會利益是個人利益的總和,促進了公共利益也就增進了個人利益。由此,愛爾維修提出了“合理利己主義”的倫理原則,試圖調和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矛盾。從總體上看,17、18世紀的思想家提出的個人主義思想仍是分散的不系統的,也沒能與利己主義嚴格區分開來。

        19、20世紀是西方個人主義思潮系統化、理論化的成熟時期。19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者首先使用了“個人主義”這一術語。明確提出與利己主義相區別的“個人主義”這一術語的思想家是托克維爾,他說:“個人主義是一種新的觀念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我們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義。”③“個人主義”這個詞表示了與利己主義相區別的思想體系。他認為個人主義是民主主義的產物,它隨著身份平等的擴大而發展。20世紀實用主義思想家杜威,試圖在個人主義面臨困惑的形勢下尋求個人主義新的發展動力,提出用“新個人主義”代替“舊個人主義”。他指出新個人主義就是要在首創性、發明力和有力的進取方面表現出來。當代著名思想家哈耶克指出:“個人主義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個人當作人來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圍內承認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無上的?!雹苋绻f17、18世紀的資本主義時期是利己主義的個人主義,那么,19、20世紀的資本主義時期則是合理利己主義的個人主義。這時期的有關權利的觀念和制度狀況是:權利設定的宗旨沒有改變,即個人主義原則沒有改變。這時個人主義雖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但功利主義與個人主義是不矛盾的。個人主義原則始終是與私人財產制度相適應的道德理論。在經濟領域就是要求保障個人財產,肯定個人追求物質利益的正當性,在政治領域強調個人自由與平等,反對社會和國家對個人的過多干預,在生活交往中主張個人奮斗、自己的行為選擇應由自己負責。

        二、個人主義的理論內涵

        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完整形態的倫理思潮和價值觀念體系,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生、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認識個人主義的理論內涵應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從多角度去探究。

        首先,應當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來認識個人主義。所謂廣義來理解個人主義,就是在整個西方文化的歷史鏈條中,來把握個人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過程。廣義的個人主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中的一個核心,便是謳歌人的個性的解放,這在西方個人主義思想家看來,乃是個人主義的一個根本問題。廣義的個人主義,包括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其代表人物就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他充分闡述的所謂“契約論”,從“自然法”的角度,系統論證了個人的平等、自由、權利及其價值,這些觀點,為近現代個人主義奠定了完備的政治哲學基礎。再一位是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的個人利益將人們引向社會幸福的“看不見的手”的經濟思想,為近現代個人主義奠定了完備的經濟哲學基礎。所謂從狹義來理解個人主義,就是從個人主義這個詞正式被用以概括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起,來把握個人主義的實質。狹義的個人主義主要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這一概念出現以后的個人主義思想體系及其理論,也即是西方的一種政治哲學和社會哲學,其主要內容是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價值,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強調個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發展。一句話,是以個人為本位的人生哲學”。⑤《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是這樣來定義個人主義的:“個人主義是一種政治和社會哲學,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廣泛強調自我支配、不受外來約束的個人和自我。這種政治和社會哲學,包含著一種價值體系,一種人性理論,一種對于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和宗教行為的總的態度、傾向和信念?!雹?/p>

        其次,應當從倫理學意義和社會意識形態意義兩個方面,來認識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資產階級的最核心的倫理道德原則,其基本理論,正如《不列顛百科全書》所定義的是個人本位、個人中心和個人至上。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倫理價值觀念,意味著“道德、道德價值和道德原則的源泉、道德評價標準的創造者是個人:個人成了道德(也包含了其他)價值的最高仲裁者,在最基本的意義上,個人成了最終的道德權威”。⑦這樣一種倫理個人主義的價值觀直接來源于啟蒙時代的倫理利己主義思想,并在19世紀以后得到了最為充分的表述。個人主義不僅是資產階級的倫理道德原則,而且是資產階級整個意識形態最集中的表現,是資產階級的政治法律思想、經濟財產思想及文化思想的基礎。

        最后,應當從一般的個人主義與極端的個人主義兩個方面,來認識個人主義。所謂一般的個人主義,就是由洛克、斯密、托克維爾等人所闡述的個人主義。這種個人主義從人性理論和倫理道德學說方面來看,是一種“溫和”的利己主義,它強調個人本位、個人中心、個人至上,當然也強調人都是利己的、自私的,但相對而言,它帶有“合理”利己主義的特征,即所謂“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這在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在近代思想史上,激進個人主義或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始于霍布斯。所謂極端的個人主義,不但強調和突出個人,而且完全否認社會和他人的價值,從絕對的意義上理解個人的自由、平等、價值、利益、權利等,甚至不惜采用損人的方式來追求自己的價值目標。

        三、個人主義的正確評價

        對個人主義思想采取簡單的批判和否定,或者盲目的迷信和追從,都是不正確的。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個人主義?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對個人主義的評價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積極方面是“從羈絆中獲得的解放,使個人精力旺盛而富于創造力,從而便產生了極其罕見的天才的奔放”。⑧哈耶克也說了個人主義傳統創造了西方文明。⑨個人主義在其產生之初,是作為時代的一種新興思潮涌上來的,因而具有符合產生它的那個時代要求的進步意義。古希臘普羅泰戈拉的個人主義思想,造成了西方早期的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從而在西方文化中結出了蘇格拉底思想這樣豐碩的果實。個人主義在歷史上,作為資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在反對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的統治中,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個人主義的思想肯定個人具有最高的價值,鼓勵人對物質利益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激發了人自身中的一切潛在力量,從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另外,個人主義還內含著一些積極合理的因素,比如重視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權利,發展人的獨立性,鼓勵獨立自由、自行負責、個人奮斗,等等。

        第二,消極方面是“缺乏社會團結力”。⑩這一點馬克思早就提出過,馬克思對個人主義的評價是“個人的所謂的那些權利沒有一項超出利己之人的,作為市民一員之人,即是縮回進他自身內部、他的自私利益和私自興趣中并且與共同體疏離的個人”。{11}他們的批評,不論是“缺乏社會團結力”也好,還是“與共同體疏離”也罷,直指個人主義關于人類本質的目的論核心:只管自己,不顧社會。這也恰恰反映了個人主義更為核心的思想原則――個人本位觀念,個人本位導致了人的極度自私和團體意識的淡漠、傳統集體道德倫理的喪失和潰敗,個人主義從個人本位出發,以個人為中心必定導致自私自利,缺乏協作的精神,否定社會和團體的存在,威脅社會、集體及他人的利益。

        總而言之,個人主義作為西方文化精神的內在構成要素,始終貫穿滲透于西方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但是西方的文化傳統和國情與中國是不同的,正確認識和評價個人主義,我們應該采取辯證分析的態度,對于個人主義思想中某些合理因素應積極吸收,對于個人主義思想中消極不合理的因素應加以堅決摒棄和反對。因此,我們必須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社會主義個人觀,才能更好地發揮個人主義積極的一面,避免其消極面的不良影響。

        注釋:

        ①列子?楊朱篇.

        ②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③[英]洛克著.關文運譯.人類理解論(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243.

        ④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625.

        ⑤王錦瑭.美國社會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42.

        ⑥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3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406.

        ⑦[英]史蒂文?盧克斯.個人主義[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2,74,94.

        ⑧羅素.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6.

        ⑨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27.

        ⑩羅素.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7.

        {11}[英]安東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義的興衰[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61.

        參考文獻:

        [1]夏偉東.李穎.楊宗元.個人主義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錦瑭.美國社會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3]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4]羅伯特?貝拉等.美國透視――個人主義的困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5]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第7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

        正確解讀課程標準,是順利實施高中新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據筆者從一線和有關文獻了解,高中歷史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歷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得到全面貫徹落實?;诖?,筆者從歷史學科的特點出發,以系統論為指導,使教學目標和流程更為清晰明了,便于一線教師把握和操作,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目標。

        一、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

        1.讓學生明晰史實。史實是指人類過去活動的客觀事實。其最大特點是過去的東西,史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史料只能反映史實的某些部分和某些現象,不能反映史實的全部。高中歷史課程中的史實包括: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

        2.讓學生知曉歷史結(定)論。新課程明確指出,要“培養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在教學中提出個人意見,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進個性健康發展。歷史課程中的史論主要包括:歷史概念、歷史線索、階段特征、歷史規律等等。歷史概念是通過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對史實本質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歷史規律是通過對史實和概念的升華,對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歸納和預測。階段特征是對歷史某一個階段規律的判斷,如“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等。

        3.讓學生學會史能。指歷史學科能力。從信息處理角度而言,包括閱讀、獲取、整理和運用歷史信息的能力,如閱讀歷史材料、歸納歷史史實、編制歷史圖表、表述歷史觀點等等。從認知能力角度來看,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從思維能力角度來說,包括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能力,并以此解決問題。從學習方法角度而言,包括獨立思考、深入探究和交流觀點的能力。

        4、讓學生能夠明辨歷史。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全面實現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這就離不開史觀的教學。根據新課標要求,從宏觀來看,歷史觀主要包括:唯物史觀、人文史觀、民族史觀、世界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代謝史觀等等。唯物史觀是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尤其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人文史觀是指用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來理解和分析歷史。民族史觀是指站在本民族和國家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歷史,展望未來。世界史觀是指理解和尊重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通過多元視角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全球史觀是指用全球從分散走向整體的眼光,認識和分析各局部和階段的歷史。文明史觀是指站在文明傳承的角度來理解歷史的延續。代謝史觀是指用歷史規律來看待歷史事物的更迭興衰,透視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走向。

        二、創新課堂教學

        下面以《開辟新航路》一課為例講解一下創新歷史課堂教學。

        1、掌握歷史事實。由學生根據教材,查找、羅列、篩選和整理史實。包括:著名航海家的航?;顒樱撮_辟的過程,可讓學生識圖、列表。這一過程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實。

        2、引導學生提煉歸納歷史觀點。由學生根據教材歸納提煉教材中的歷史觀點:主要包括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響;具體來說,如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等等。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觀點的能力。

        3、讓學生用歷史事實來證明歷史觀點。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此基礎上可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用歷史事實來證明和論證歷史觀點,闡述自己對歷史結論的解讀。如設計問題:“請用史實論述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這一命題”。這一過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能力,并實現主動建構歷史結論的目標,避免學生機械接受教材現有結論。

        4、訓練學生運用歷史的能力。選取經典題目或自編題目,以材料解析題為主,通過解題訓練,培養學生閱讀和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5、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我們知道新教材課后的“學習延伸”有很多好的例子。該課可設計如下:對哥倫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評價,我國史學界有幾種不同的看法:(1)哥倫布是將美洲納入近代人類文明社會大家庭的先驅,是對人類社會的交往做出了特殊貢獻的歷史人物;(2)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災難;(3)更多的人傾向于用“進步與正義”兩條標準進行評價,認為哥倫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義行為基礎上的客觀的歷史進步性。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此題目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即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道德評價與歷史進步評價)評價史實。

        第8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共通感的喪失與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的目的是將人與人,現在與過去聯系起來,增進人類的思維”[1],在人與人之間、現在與過去之間建立起聯系的紐帶,有賴于共通感的生成。這種共同感知對于我們的認識有著特別的意義,它為不同的人提供了相同的背景,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的認同?;谶@種共通性,人與人之間具有了一種可交流性。人文主義就存在于“可交流性”之中,因此在伽達默爾看來,“共通感”這一概念來源于人文主義的傳統。伴隨著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裂縫的生長,尤其是人文學科江河日下,使得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主題正在逐漸地減少,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共通感的可能性也日漸衰微。人們到處都能顯示專門知識,每個人都僅僅在一個事情上是專家,知識的狹窄化使其無法進入那個超越一切的整體的關聯中。換言之,當我們越來越專業化,不同專業的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導致人們的淺薄和孤立。大學教育所面對的整全性關懷與專業化之間的緊張關系,正如古希臘神話中的戈爾迪之結,難以理清。僅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一所著名的大學應該代表著這樣一種氛圍,它能激發大學生們發揮才智,能使教授和學生重新煥發正在逝去的求知欲望,自由地探索那些人人都應關心的永恒問題,增強學生對整全意義上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識教育對抗著大學的專業化,通識教育的意義就是把不同專業的學生聚在一起,通過對具有普遍性知識的共同關注而建立一種共通感,以緩解專業教育造成的孤立主義困境,斬斷教育中的戈爾迪之結。長久以來,盡管通識教育一直定義不清,充滿爭議,但它仍然不屈不撓,并且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喚起他們最勇敢、最熱烈地追求其獨特的莊嚴和深沉。

        交流與融通:通識教育的價值所在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一詞常常混在一起,甚至交互使用。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也可譯作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而出現得晚得多的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可譯作普通教育。思想是大學的一切,大學的本性就是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因此不論是通識教育還是自由教育所面對的都是對“學習哪種知識?”這一基本問題的審思。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裂縫“是我們時代最具決定性的知識現象,而且沒有輕松彌合這種裂縫的辦法。它是自由教育危機真正的根源所在,而對那種危機的認真研究就是自由教育本身”[2]。隨著專業化的飛速發展,在今天談論LiberalEducation可能會有些不合時宜,我們一般使用“通識教育”一詞,但是對通識教育的考察必然要回到自由教育本身。自由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臘,其教育對象是與奴隸、工匠相對的“自由人”。在我們論述自由教育時,總是試圖使大學回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回到紐曼,也就是回到對自由知識的不斷追求和探索之中。紐曼認為“自由教育從其本身來看,僅僅是對理智的培育”[3]。自由教育培養的是紳士“,具備有教養的才智,有靈敏的鑒賞力,有率直、公正、冷靜的頭腦,待人接物有高貴、謙恭的風度”,“這些都是廣博知識天生具有的本質。它們都是大學的目標。”[3]在紐曼看來,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因此知識選擇的標準是永恒性和普遍性,主要是神學和文學。大學要擴大所要傳授的學科范疇,通過學習這些永恒的普遍的科目以開闊心智,積極探索真理。在紐曼的自由教育理念中,就蘊含著對整全的關懷,對人類共通的、普遍的知識的渴求。

        “在專業教育不可避免地強勢興起之后,自由教育的理念仍保留了自己的位置,這正是通過通識教育的形式而得以體現的;形式上是通識教育,精神實質上是自由教育。”[4]在此意義上,自由教育即通識教育的靈魂,因此通識教育具有自由學術或自由知識的基本特征,即普遍性和整全性。相對于專業教育,通識教育意味著我們有必要放棄欲望的直接性,放棄個人需求和私有利益的直接性,去追求那些普遍性的知識?;诖?,通識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提供具有普遍意義的知識,這種共同的思想儲備有利于幫助學生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如何處世?”等人生的永恒問題。正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在《大學一解》中明確指出:“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論,則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在此意義上,“通識”即“通人”,通識教育就是通過對貫通性、普遍性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們始終盯住人類的永久價值,在整全性的觀照下面對人事和人生。從字面上分析,與“Liberal”一詞相比“,General”意指“普普通通,一般人接受的”,似乎有點形而下的味道。盡管我們把GeneralEducation譯作“通識教育”,或“普通教育”,但是在提倡通識教育的人士看來,并不是“普普通通,無關緊要”的,而是“廣博開通,人人必識”,即要求學習那些盡可能具有普遍價值的、能通達不同領域的知識。因此“通識”意味著共同的、核心的、必備的,通識教育的價值就是要發掘我們共同的人性要素,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共通感,以應對當下專業化背景下的人與人之間的孤立主義困境。

        通識教育自提出以來,它的一個最根本而且至今未變的突出特征就是以人文知識為重心,因為人文知識“關心的將不僅是‘心智’(mind)而且更是‘心事’(heart)。這種新的哲學對于今天和未來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文化、各種共同體、各種人群的交往產生的問題可能更有積極意義”[5]。基于“他者性原則”的人文知識維持著對整全的關注,保持對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開放性。此外,通識教育的課程大部分都是通過閱讀和討論經典著作的方式進行,一本名著給人們帶來共同的精神實體,并提供了一個話語的共同世界,使人們聯系在一起。換言之,真正的精神上的交流傳達著共同建構起來的認識、情感和價值,因而在這種精神狀態中生成的共通感是一種融通的能力,這種內在感覺使個體為他者、為更普遍的觀點敞開自身,進入人類生活的整體之中。

        共通感的生成:通識教育中的經典閱讀#p#分頁標題#e#

        “現在對教育來說重要的東西仍是某種別的東西,即造就共通感,這種共通感不是靠真實的東西,而是由或然的東西里培育起來的。現在對于我們來說,重要的東西就在于:共通感在這里顯然不僅是指那種存在于一切人之中的普遍能力,而且它同時是指那種導致共同性的感覺。”[6]這種普遍的和共同的感覺,實際上就是人們脫離直接性和本能性,向普遍性的提升,是對教化本質的一種表述。“人類教化的本質就是使自身成為一個普遍的精神存在”,赫欽斯、施特勞斯、布盧姆等提出以閱讀經典這一出色的老辦法,以走向某種普遍性,實現人與人、過去與現在的理解和交流。赫欽斯認為,通識教育的核心就是“永恒的學習”,以此“發掘出我們人性的共同點”,并提出通識教育課程“應該由西方名著以閱讀、寫作、思維和說話的藝術組成,再加上數學,它是人類推理過程的最佳范例”[1]。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和教授們可以掌握共同的思想儲備及其處理方法,因為“如果教授和學生們都有共同的基本思想,那么從事生理學研究的人和從事物理學研究的人就有可能相互溝通,甚至法學和數學也會開始發現相互之間值得聯系”[1],這樣便能有效地緩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專業主義、孤立主義的困境。芝加哥大學的通識教育強調人文經典的教學,通過閱讀經典名著和統整性課程兩種方式發掘人性的共同要素,培養人們理智方面的優點。在赫欽斯看來,西方的名著涵蓋了知識的所有領域,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是理解法學的基礎;在教育方面對于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同樣重要”[1]。在大學的四年中,花一些時間閱讀、討論和消化這類名著,不僅有利于為專業學習做準備,同樣有利于為進一步學習做準備。這種經歷將會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個人的品位和批判精神”,使年輕人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進行明智的思考和行動。此外,人們在大學里讀過同樣的書,有一個共同的理智訓練,為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交流提供了基礎。一所大學里有不同的學院和系科,除了擁有同樣的校長等其他管理人員,通識教育課程把它們聯系起來,使得學生和教授們相互交流,相互理解。

        施特勞斯于1959年6月在芝加哥大學“成人自由教育基本計劃”第十屆畢業典禮上致辭,指出“自由教育在于以特有的小心,研讀最偉大的心靈所留下的偉大的書”[7],這是對赫欽斯的經典名著課程模式的贊同與支持。如果我們說,只有名著是唯一值得閱讀的書籍,應該不會產生異議。假若我們說,只有閱讀和討論名著才能給人一個完整而全面的教育,恐怕會有不同的聲音。但是回到名著本身,它是人類通過文字保存的不同時代的對話,并且是有關根本性和普遍性問題,以及人的心智方面的主要議題的對話。“自由教育是某種讀寫的教育:某種在文字之中或通過文字進行的教育。”[7]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文字使人類的偉大得以顯現“,我們最好從這些最偉大的心靈中選取一位作為我們的榜樣,他因其共通感成為我們與這些最偉大的心靈之間的那個中介。”[7]通過經典閱讀,那些最偉大心靈的獨白成為人與人之間共通感生成的基礎,由此獨白轉換為對話,這種思想的共同交流贈予我們對美好事物的經歷。艾倫•布盧姆在他15歲那年第一次看到芝加哥大學,覺得那些仿哥特式建筑“是指向一條通往偉人相聚之地的學習之路”。面對通識教育的危機,他認為唯一嚴肅的解決方案就是閱讀巨著,即那些公認的經典文本。“只要巨著是課程的中心部分,學生們就會既興奮又滿足,感覺他們正在獨立完成著某件事情,從大學里學到了他們在別處學不到的東西。”[8]通識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對自己提出“人是什么?”“、我是誰?”之類的第一位的問題,而名著提出了沒有答案的永恒問題,激發他們持續地關注這些基本問題,并對它們進行思考。“也許更重要的,學生們獲得了共同的經驗和思想儲備,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友誼。”[8]

        第9篇: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征范文

        但從某種特定意義講,中國當實油畫的藝術水平,標志著中國油畫的藝術成就,也象征著藝術家在藝術上的造詣。因此,眾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無不以“寫實油畫”為歸宗,從而創造出大量的藝術精品。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具有古典意義的寫實油畫,一直被屏蔽在現代藝術的幕布后面,盡管如此,中國寫實畫派仍然抱著既定的宗旨,用他們喜愛的寫實語言方式,繼續追求造型結構和色彩的完美,并賦予作品更豐富的藝術表現力,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表達著自己那詩人般的浪漫情懷。

        說起中國寫實畫派的歷史,最初是由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發起成立了“北京寫實畫派”,當時共13人,后來陳逸飛加入其中。在接受陳逸飛的建議后,于2005年3月,正式更名為中國寫實畫派,這支隊伍,也由當初的13人擴大到30人。他們是艾軒,楊飛云、王沂東、陳衍寧、徐芒耀、何多苓、劉孔喜、尚丁、袁正陽、郭潤文、王宏劍,朝戈、張利、龍力游、夏星,李士進,王玉琦、徐唯辛,鄭藝,翁偉、忻東旺、龐茂琨,冷軍、殷雄,石良、李貴君、張義波、朱春林、王少倫及陳逸飛(已故)共30人。

        這支隊伍,集合了中國油畫創作的精英,真可謂是蔚為壯觀??v觀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陳逸飛的作品,畫面中彌漫著淡淡的,略帶些憂傷的寧靜,向人們傳遞著中國傳統的美感。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畫家運用西方繪畫技巧,賦予作品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以山水、人物為題材,在當代中國寫實油畫畫壇享有盛譽的艾軒,始終用含蓄手法,借人,借景為依托,巧妙地把孤寂的詩人一般的抒情與神秘感美妙地結合在一起,在鄉土寫實主義的畫家群中,走出了一條獨特之路,使得他的畫直充滿了生命力。而楊飛云,則是用純正細致的古典油畫語言,向人們展示他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出的美,從而也注定了他成為中國當實油畫中的代表性畫家。透過王沂東的作品,我們領略到的是他在對西方古典繪畫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之時,又汲取了中國傳統繪畫和民間藝術的營養,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繪畫風格。他的作品題材大都來源于沂蒙山區的風土人情。在他的筆下,一情景,一人一物,都來自沂蒙山區,看似簡潔,簡潔中卻蘊藏著豐富的生活與藝術底蘊。陳衍寧的藝術,卻是跨越了文化與歷史,蘊涵一種宇宙的永恒的信息。一直堅持民族傳統中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今天,寫實主義已為美術界重新接受,并在眾多方面向美術愛好者再現其恒久的魅力。他的寫實帶著一種敏感,一種對于表現浪漫主義世界觀特征的敏感。而他對光與透視的無懈可擊的處理,他那具有震撼力與想象力的構圖,以及他對所繪客體神韻的洞悉力,都在告示人們這是一種堅實完美的審美結合,一個跨越空間的視界。

        盡管中國“寫實畫派”風格各異,但從最初成立的宣言和作品中,我們還是能夠感知到,他們主張的都是自己對理性精神和傳統文化的崇尚,堅持從油畫語言的‘本源’和油畫內涵的‘本質,吸收西方油畫精華,融入本土深厚的文化內涵,并且始終遵循著這一線路,走過了五年的風雨歷程,而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如今,他們已經成為新興市場買家最感興趣的藝術家,成為中國本土油畫市場的主導者。不算陳逸飛曾經保持的中國當代畫家拍賣最高成交記錄,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人,近幾年的拍賣成交價格都是穩中求升。藝術市場的觀察人士評論說他們的創作,代表了中國油畫市場的本土藝術品味,這是從土地、人情世故和政治社會更迭中產生的生活認知,也就是說,他們用他們的作品,喚起人們對往事的種種緬懷和追憶。從個體到團隊,“寫實畫派”對于中國藝術,都極具建設性。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