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國際,營銷,經濟全球化
1、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和原因
1.1冷戰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
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完全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即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亦即世界經濟再生產過程的全球化日益興趣。其主要表現,即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包括了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全球化。
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是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出現的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由資本向全球擴張來推動和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的高度發展和產業資本向全球擴張(其具體表現是工業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世界范圍內便興起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具體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飛猛進、國際分工深入發展、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席卷全球的市場化改革和冷戰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創造了經濟、政治和社會條件。
1.2現代高新科技突飛猛進,推動現代生產力快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來,現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進展,主要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等。隨著現代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從科學發明到技術創新再到生產中應用的周期大大縮短,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即所謂“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表明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極為迅速。有關資料表明畢業論文的格式,科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工業產品的周期,在18世紀約為100年,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初期為30年,20世紀中期為10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產品的轉化周期已經縮短到5年以內。據發達國家的測算,手工業、傳統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之比為1:10:100,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世紀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現代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擴散,大大推動了生產力和世界貿易的發展。
1.3國際水平分工深入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性。
國際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則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國際水平分工。一般說來,當達國家之間、新興工業國之間在工業生產上的分工,屬于水平型國際分工。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民族工業的過程中,也逐漸參與了工業生產的國際水平分工。例如,現代波音客機(約有450萬個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國際水平分工基礎上的高科技產品。有7個發達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和分布更多國家的1.5萬家(其中包括中國)中小企業參與協作制造龍源期刊。目前全球有40%的產品是由跨國公司生產的。國際水平分工是當代各國之間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基礎,是當代世界市場不斷發展和擴大的基礎,它將各國生產過程密切結合起來,使國民再生產過程向著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這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興起的根本原因和堅實基礎。
2.國際營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2.1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或核心是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全球的優化配置和使用,必然會促進世界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增長。隨著現代科學和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轉移和擴散,會改造和優化生產力的各種要素,推動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在今后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根本源泉。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意味著世界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隨之改革,使國際分工日趨合理,促進國際分工。各國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推動統一的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國際競爭的發展,優化世界資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經濟的整體效率,還可優化國際經濟關系結構。
2.2推動世界經濟有序運行。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國民再生產過程向著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從而要求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各國之間進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國際范圍內按照經濟合理的的原則組織生產和經營,要求有關國家協調它們之間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但是,在當代這種再生產過程的國際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國家利益基礎上的。這樣,便產生了再生產國際化過程中的國際共同利益和民族國家利益的矛盾。正是為了緩解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這種矛盾,于是,以國家和國際機構出面組織的國際經濟協調便應運而生。在當代世界經濟領域中,國際市場活動受到3種機制的調節: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各國政府單獨制定的自主經濟政策和措施的調節;在國際協商基礎上若干國家政府的聯合調節,即國際經濟協調。在這3種調節機制中,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在當代世界經濟運行中具有重要地位畢業論文的格式,因為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缺陷需要國際協調機制予以矯正,而各國的調節政策也需要國際協調機制予以協調(如關稅政策的協調等)。國際經濟協調的核心和目標,是要調節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國際共同利益和民族國家利益的矛盾,實現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有序運行,促進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增長。由此可見,在當代國際經濟活動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競爭和合作并存,而國際協調成功與否,則制約著各國經濟的興衰。
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營銷和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3.1世界經濟進入全球競爭。
80年代以后,特別是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正處在兩大潮流之中。一是現代高科枝的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和現代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充分顯示出當代世界經濟競爭本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二是世界各國,包括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適應前一個潮流即現代高科技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謀求高新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展開了一輪高科技發明權、領導權和控制權的爭奪戰。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相繼卷入了爭相發展高新技術的國際競爭的大潮之中。展望未來,21世紀上半葉這種國際競爭將會更加發展、深化和激烈。
3.2世界各國在競爭中求合作。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和相互合作的關系也日趨增強。其根本原因是現代高科技、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化、產業的國際轉移的迅速發展。在國際分工日益發展和深化的基礎上,各國民族再生產過程日益向著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同時,任何一國都不可能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需要的全部資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進技術,也越來越難于壟斷技術,一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生產要素配置越來越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才能實現。這就要求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按照比較優勢和比較利益原則來決定取舍,充分發揮國際分工和各國技術、經濟互補性的國際經濟效益。因此,在現代科技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的基礎上,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不斷加強;同時矛盾和利益同在,競爭和合作并存,而國際協調的成敗則制約著世界經濟的沖突和合作、停滯和發展。這可以說是當代和今后一段較長時期內國際經濟關系發展的基本趨勢和基本特征。
4.國際營銷對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
4.1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
資本主義是一個世界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資本主義各國處于不同的發展水平、階段和地位。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劃分是這個體系的基本特征。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幾百年歷史來看,發達國家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則處于不發達狀態。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有關資料劃分,在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屬于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工業國)的僅有22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愛爾蘭、荷蘭、新西蘭、冰島、挪威、盧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發達國家則是原來經濟落后、現在正逐步發展(民族經濟)的國家,一般稱為發展中國家,其中絕大多數是過去受帝國主義統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龍源期刊。據世界銀行有關資料統計,這類國家和地區共有160多個(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在內)。
4.2 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從一定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實際是市場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是競爭型經濟,是利益和風險同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經濟。所以畢業論文的格式,從總體上看,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發展經濟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共同機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國共同發展的機遇。因為全球化使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各國生產和經濟發展。第二,給各國提供了提高經濟效益的機遇。第三,給各國經濟體制趨同帶來了機遇。這是因為,全球化實際上是各國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接軌,建立能夠相互融合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全球化帶來的共同挑戰主要有:第一,優勝劣敗的挑戰。既然全球化實際上是市場經濟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國卷入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有競爭就必然存在優勝劣汰的法則。第二,金融動蕩的挑戰。金融是國民經濟的神經中樞。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國間的金融活動的關聯度日益密切,一旦某個國家金融市場出現問題,其他國家便會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4.3 發達國家在貿易、投資、貨幣金融領域的斗爭與協調
發達國家間的經濟關系表現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由貿易、投資、貨幣金融領域的關系構成。
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和歐共體之間在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日趨激烈,即所謂的“投資戰”。發達國家間的相互直接投資約占它們對外直接投資的80%左右,而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約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9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
所謂世界經濟格局,是根據各個國家的經濟力量以及相互依存關系所形成的國際經濟體系。二戰以后世界經濟格局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二戰后至20世紀90年代初,在這一時期,世界經濟格局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為首的“兩極”格局,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兩極”格局的時代也宣告結束,世界經濟形成了以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為首,多個世界經濟大國共存的“一超多強”的格局。因此,在這個時期,美國并沒有對其他國家擁有絕對的指揮權和控制權,而是建立在其他世界經濟強國討價還價基礎上的博弈型霸權。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損失。具體影響有以下三點:一是全球金融危機強化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級共存趨勢,美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實力被減弱,也宣告了美國稱霸世界想法的破滅。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問題。二是美國經濟(包括主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遭受了嚴重的沖擊和損失。金融危機是由于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集中爆發。而在金融危機前,就已經打破了依賴美國經濟失衡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體系。[1]三是美國的軟實力受損,“美國模式”遭到了普遍的質疑,那些參照“美國模式”發展經濟的國家開始動搖。
但即使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使美國的經濟受到重創,超級霸主的地位有所動搖,但美國仍然在全球經濟中處于超強地位。具體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美國的GDP總量仍然高居世界第一,而且遙遙領先。2010年,美國的GDP總量達到了14.66萬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于2010排在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的中國、日本和德國的GDP總量之和。二是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家貿易體。盡管2010年美國的進出口總額的數據還沒有,但預計將達到32000億美元以上,這一數字仍然位列全球第一。三是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家金融體。目前,美國擁有的金融資產要占到全球金融資產的1/3左右。四是美國仍然是全球創新能力最強的科技大國。目前,全球排名最高的10所大學中。美國就占據了8所。每年,美國都會吸收50%以上的全球技術移民。而且,二戰以后,美國就一直是公認的全球最發達的制造業國家。[1]目前,美國制造業的附加值要占到整個世界制造業附加值的22%左右,繼續排名世界第一。
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盡管全球金融危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重創,但美國轉嫁危機的能力也非常強。歷史上,美國曾經經歷過數次經濟危機,但美國常常通過轉嫁危機使得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競爭對手受到重創,從而盡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損失。比如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突然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20世紀80年代中期,迫使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從而將自己的經濟危機轉嫁到別人身上。目前,美國正在通過迫使以中國為首的相關國家貨幣升值,來實現轉嫁自身經濟危機的目的。
二、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定位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使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而有關中國經濟的各種言論也隨之而出。之所以會有這些針對中國經濟的言論,從根本上說就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妒忌和擔心。事實上,從全球經濟的發展歷史來看,包括英國、美國和日本在內的這些經濟曾經高速發展的國家都受到過這樣那樣的指責和議論,因此說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經歷。筆者認為,不要被這些言論所干擾,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合理準確的定位,變消極影響為積極影響。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合理準確的定位,首先就是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1.綜合競爭能力的差距
盡管中國的GDP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國的人均GDP水平還很低。目前,占全球人口不足5%的美國擁有了世界GDP總量的30%以上,而占全球人口22%以上的中國卻只擁有全球GDP總量的8%左右,尤其是相比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國的綜合競爭能力仍然差距較大。按照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布的排名,中國在2008—2010年的競爭力排名為17-20位。[1]雖然我們不必太在意這種競爭力排名的高低,但有些指標所反映的問題還是很深刻的。比如,在影響中國競爭力排名的一些指標中,像企業經營效率、企業信譽、企業形象,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公民道德、政府管理效率以及官員廉政等排名就比較靠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排名,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2.經濟增長質量的差距
1978-2010年,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將近10%。但和快速的經濟增長率形成反差的卻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模式是“粗放擴張型”的,即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建立的巨額資源消耗的基礎上的,這給我國的環境保護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社會矛盾越發突出。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要遠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單位產值投入成本要達到美國的4倍左右。在消耗巨額資源的同時,中國的土地、空氣和水資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中國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盡管中國有大量的加工貿易出口,但由于缺乏專利和核心技術,只能賺取低廉的加工費,價值創造能力低。
3.科技創新能力的差距
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都將科技創新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以此提升國家的綜合競爭力。目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科技能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70%。[2]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科技創新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目前,中國的研究開發人員以及研究開發經費支出排在美國之后,位列全球第二。截至2008年底,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7個國家簽訂了103個政府間合作協定,雙邊和多邊科技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3]
但是相比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1.研究開發經費總量增長迅速,但人均研究開發經費投入過低
反映國家經濟發展方式和集約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就是該國研發開發經費的投入和使用,而且研究開發經費的投入和使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評價科技能力的核心指標。盡管中國的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已經位列全球第二,但中國的研究開發經費和GDP之比要遠遠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從人均研究開發經費來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人均研究開發經費大約在10萬-20萬美元/年,而中國研究開發人員的人均研發經費支出額還不到3萬美元/年,也是遠遠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2.研究開發經費的支出結構不合理
具體表現為用于基礎研究的和高技術產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偏低。我國用于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產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占全部研究開發經費的比例還不到10%,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一般要達到20%左右,這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我國的基礎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研究經費的來源來看,盡管我國的主要研究開發活動主體是企業,一般企業的研究開發資金要占到全國研究開發經費的70%以上,這一比例基本達到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我國來自企業的研究開發資金有兩個重要的特征:一是外資企業的研究開發資金所占的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外資企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占比已經達到了30%以上;其次就是高技術產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占比偏低,目前還不到30%,這要遠遠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甚至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水平。
3.裝備制造業水平較低,限制了中國裝備制造技術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被定位為全球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中心,但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水平卻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裝備制造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主要是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高新技術裝備的,一般包括計算機集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及通信設備、大型科學儀器以及大型醫療設備等。近年來,盡管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以及技術引進等方式和手段,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很多核心設計和制造技術并沒有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不得不依賴于國外的進口產品。相關資料顯示,中國整體的裝備制造業水平僅僅相當于美國的1/5,日本的1/4,由此常常導致我們受制于人。正是由于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落后,使得中國的對外投資能力仍然顯得非常弱小,尤其是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投資。2010年,盡管中國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上升到了181.7億美元,但也僅僅占同期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7.4%,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水平亟待提升。
4.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相比與改革開放前,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相比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還有較大的差距,甚至要低于很多發展中國家。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只有4382美元,位居全球第94位,這也是中國的人均GDP首次躋身前100名之列,但這還不到美國和日本的1/10。目前,我國有大約7億多人的年均純收入只有750美元左右,年均消費水平還不到600美元,而且我國還有數以億計的貧困人口。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得不到保障。
5.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還不夠強
盡管中國的貿易總額和GDP都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也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中國的話語權還不夠強。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根據GDP、經濟生存能力和國際儲備來對其成員份額進行分配,長期以來一直向西方發達國家傾斜。盡管近幾年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份額有所上升,目前已經占到6.19%,位列世界第三,但美國仍然擁有超過15%比例的一票否決權。
三、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下中國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美元本位 國際貨幣體制 體制缺陷 體制改革
一、引言
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建立在美元的基礎之上的,屬于美元本位制,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與蔓延與之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從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原因的角度,系統的對美元本位體制下的國際貨幣體制所存在的缺陷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思路與建議。
二、美元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美元本位制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美元的核心地位方面。美元作為一種國際貨幣,它很好的發揮出了包括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以及世界貨幣這五種貨幣的職能,成為了最為重要的國際貨幣。
就大部分的國際貿易而言,美元是進行計價結算的基本單位。很多的初級產品貿易都是以美元作為基本單位來進行計價結算的,例如石油、小麥和銅等產品。同時,幾個主要的工業國家之間進行工業成品的貿易時也主要是以美元來進行支付。
三、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之下美元本位制的缺陷分析
1. 美元本位制的霸權本質
美元本位制的本質表現在其霸權地位,其基本的表現形式為中心――結構。美國學者Dooley早在2003年就注意到了處于美元本位制下的特殊國際經濟格局。他將國際經濟格局劃分為這樣三個區域:由中、日、韓等亞洲國家構成的貿易賬戶區;由歐洲、澳洲、加拿大以及部分拉美國家構成的貿易資本賬戶區;而美國作為單一的中心區。
存在于貿易賬戶區的國際主要是執行出口的導向戰略,將美國作為整個貿易體系最為主要的出口市場,然后通過高額的貿易順差而積累巨額的美元作為儲備,同時通過國債的方式來加以保有。而美國則是通過輸出美元的方式來獲得實際的資源,然后通過銷售金融資產的方式使得美元重新回到美國;而存在于資本賬戶區的國家則大量購買由美國政府或者是美國公司發行的金融資產,使得美國因此而得到真實資本,并將之用于國內的建設及FDI投資等。
這就導致美國資本項目順差而經常項目逆差的現象,外債規模不斷的積累和擴大,而東亞地區的經常項目順差現象持續增加,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持續增。這種情況就導致在這個框架之下中心國的權利和義務出現不對等的問題,國與中心國的地位不對等,容易引發全球經濟失衡以及外匯無序波動的問題。
2. 美元本位制下形成直接推動國際金融危機的動力
(1)金融自由化政策欠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大力鼓勵金融自由化及金融方式的創新,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強烈要求其他國家開放金融市場,實現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資產證券市場的自由化。雖然資產證券化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交易,極大的增加了信貸體系的流動性能。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專業性的技術問題,諸如對按揭款池進行組合及分拆等,導致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嚴重下降,造成定價機制模糊、評級變化增大等問題。
(2)金融監管機制失位。就08年的次貸危機而言,美聯儲早在2003年就意識到了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所累積起來的風險,雖然采取了加息的措施,但是依然鼓勵房貸機構進行房產開發。同時,還將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產品的評估與監督的工作交給了私人的評級機構,缺乏對之進行有效的監管。
四、現行美元本位制的改革建議與措施
1. 構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框架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根本目標在于改變世界經濟失衡的局面,徹底的擺脫美元的霸權影響,對美國的不合理經濟政策進行有效的制約。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①建立起新的儲備貨幣體系;②該體系不但能體現出匯率制度的靈活程度,還要能保證匯率體系的基本持衡;③強化國際貨幣之間的合作,增加國際貨幣體系的抗風險能力。
2. 建立起一個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的戰略規劃
從整體上來講,建立起一個多元的國際貨幣體系戰略規劃可以分這樣的三個步驟來進行。
(1)調節世界經濟失衡。當前世界經濟的失衡主要體現在國際的收支失衡方面,中心國家的經常項目逆差以及貿易賬戶區國家的巨額經常項目順差。在當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趨勢進一步加深的趨勢下,要特別注意世界經濟失衡的緩解,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2)區域貨幣體系的融合。根據多種經濟因素的影響情況分析,我們可以判出未來將會形成一個以美元、歐元及“亞元”為主一個三足鼎立的多元國際貨幣體系。因此,在匯率制度的選擇方面就應該采取“國際貨幣區匯率制”,也就是說在各個貨幣區內部,其匯率是相對固定的,而各個貨幣區之間則采用相對浮動的匯率制度,這樣將可以靈活的適應現階段多樣化的匯率體制。同時,伴隨著東亞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東亞經濟圈的構建首先應該從東亞貨幣一體化構建開始。雖然09年中日韓三方就區域外匯儲備庫的出資份額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但是由于面臨著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制約,東亞貨幣一體化程度還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因此應該積極的予以推動。
參考文獻
[1] 鐘璐.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和改革思路――基于國際金融危機原因視角的研究[D].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2010―05.
[2] 安佳.美元本位制與美元危機[J].江蘇社會科學,2006(2). 93~98。
關鍵詞:金融功能觀;金融機構觀;宏觀與微觀效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1
一、導論
隨著科技創新層出不窮,金融創新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金融工具多樣化,金融機構復雜化,金融產業緊密化,金融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夸張一點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整個世界呈現的是一種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態勢,而我們到底應該以什么樣的角度去思考金融的這個基本問題,各學者意見不一。
金融發展變化這個問題,戈德史密斯于1969解釋為所有金融工具和金融結構的相對規模的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金融機構觀”主導著人們的思想,Gupta(1984)等認為金融和經濟的發展是同向的。之后,Mackinnon和Show在1973年提出了“金融抑制”的理論,認為金融抑制和經濟增長有著同向的作用,發展中國家要想經濟發展就必須消除金融抑制,而完善的金融機制可以使得貨幣化程度提升,進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用。談儒勇在1999年將金融因素看成是經濟發展的內在推動力,對金融體系的形成和深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做出了貢獻。默頓和博迪(1995)針對金融創新的日益復雜,提出了一個研究金融的新視角――功能主義金融觀點,認為金融系統的發展將有利于經濟效率的增長。白欽先教授(1998)年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金融資源論”,這種理論的覆蓋面很廣,幾乎包含著所有的金融要素。其又于2003年將金融機構定義為“金融要素的組成、相互關系及其量的比例”。
二、金融功能觀點概述
1.金融功能及其基本特征
金融功能簡單概括就是從金融工具到整個金融體系通過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推動整個經濟運行發展。金融功能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金融作為一種資源,具有稀缺性;第二:金融結構不是單一的疊加,有一定層次;第三:金融體系具有穩定性;第四:金融功能是客觀存在,不隨人的意志轉移。金融功能對經濟的發展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作用,積極作用將推動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消極的作用將阻礙經濟的發展和劣化資源配置。
2.從金融功能的視角看金融發展的益處
首先,金融發展深化促使更多的主體參與者進入金融市場,加劇競爭,迫使資金使用成本下降,利潤上升,利率下降,進一步促使投資增加,有利于金融可持續發展。其次,金融發展使宏觀效率得到提高,支付清算更加便捷及時,經濟資源將準確的被效益好的企業吸收利用,信息傳遞更加及時全面,整個金融系統更有利于抵御風險,金融監管也將更加嚴格完善。最后,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分散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率。
3.金融功能缺失的表現
金融功能缺失會造成以下表現:首先,金融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不同步,甚至變成反向相關。單方面的追求規模的擴張不僅不會促使經濟增長,反而由于金融功能的缺失造成經濟的反向波動。因此要合理構建金融結構。其次是資產價格的增長遠超過與實體經濟的增長,金融增長超過了實體經濟,社會的財富配比失去了應有的平衡。再次,金融監管跟不上金融創新,整個系統風險加劇。最后,經濟周期變得混亂且調節功能變弱。由于趨利性的影響,金融功能往往不能針對經濟周期的變化,為維持經濟穩定作出相應的變動。
三、金融功能觀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啟示
我國國有銀行的改革從一開始以“金融機構觀”為指導走向“金融功能觀”來指導國有商業銀行的下一步進行的改革,促進國有商業銀行作為最大的中介更好的為金融深化所服務。
之前的改革是將國有商業銀行的機構組織進行調整,再評價其調整后所實現的績效和利潤來判斷它的改革好壞。這樣的做法只重視了單個金融機構的效率提升,沒有將整個金融中介機構作為一個宏觀的整體來進行功能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金融中介和金融深化之間的不協調。我們要從一個新的視角指引我國金融機構的改革,使其具備社會經濟所需的功能,即“金融功能范式”。根據“金融功能觀”的假定,金融功能無論在任何時空都比金融機構更加穩定、重要。因此,金融機構的改革,金融工具的創新都是以金融功能為中心點的,都是為了使得金融功能得以提升。國有商業銀行應研發出和其相協調的金融產品和金融組織體系以滿足金融功能。
國有商業銀行現在正在進行市場化改革,改革后,國有商業銀行將和其他商業銀行一樣,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改革會推動國有商業銀行進行更有效的資源配置,及內部激勵機制改革,但未必一定會促使宏觀效率提升。在金融功能發展比較完善的地區,競爭較為激烈,促使國有商業銀行不斷進行改革完善以提升其地位。但在金融功能發展不完善的地區,競爭能力較弱,國有商業銀行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能會造成資金壟斷。根據帕累托最優,在完全競爭時,資源得到最優配置;但是在壟斷存在的時候,肯定存在帕累托改進,造成資源的浪費。這就給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一個啟示:盡管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效率,但是要想使整體金融體系的功能得以實現,我國必須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市場競爭機制。只有整個系統功能得到提升,金融機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以促進金融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
四、總結
隨著近幾年國際經濟的形勢的不斷變化,金融機構觀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出來,僅僅憑借金融機構觀不能解釋很多的經濟現象。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理論――金融功能觀來指引未來的改革方向。站在金融功能觀的視角上,可以從宏觀上把握研究思路,推動金融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學龍,于瀟.貨幣契約、金融功能與經濟發展[A].2011,10.
[2]周起文.面向金融體系功能視角的信息化研究[A].2011,02.
[3]白欽先,白煒.金融功能研究的回顧與總結[A].2009,06.
[4]白欽先,主夫海英.功能觀視角下“金融地位”問題研究[A].2009,10.
[5]林廣明,譚慶華.金融資源論:對金融功能觀與金融機構觀的綜合研究[J].金融論壇,2004,06.
[6]曹永琴.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功能觀與機構觀的比較[A],2011,02.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要素集聚 要素集聚力 比較優勢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要素的國際流動,使傳統的生產要素結構發生變化。要素集聚已經成為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源泉。但如何集聚全球生產要素就要看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具有較強的要素集聚力。
要素集聚與要素集聚力
(一)要素集聚的內涵
要素集聚是勞動力、資本、知識、技術、制度、政策等經濟要素在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過程,是要素合作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要素集聚就是各種要素的國際流動,是一些國家或地區的資本、技術、管理、品牌、專利、跨國經營網絡等要素集聚到另一些國家或地區,使這些國家或地區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主要生產者。通常所說的要素在地理上直接從一個地方流向另一個地方,這是狹義的要素集聚。本文所指的要素集聚是一種廣義的要素集聚,是要素的相互聯系和作用的過程。
(二)要素集聚的特征
要素集聚是一個動態過程。要素集聚實際是要素的移動過程。開放經濟和封閉經濟的基本區別在于,開放經濟體系可以突破國內資源的約束,在國內資源不足時,從外部輸入,國內資源充裕時向外輸出,通過資源的國際流動實現資源的跨期最優配置。
要素集聚不是簡單堆積。要素集聚不是簡單把外部要素聚攏過來,或擁有或占有,而是讓各種要素協同作用,進行要素合作,實現要素的價值。經濟全球化解決了一個國家或企業僅僅依賴單一國家資源的問題。
要素集聚是不均衡的。要素集聚狀況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在一個經濟體內部都是不均衡的。實際上,之所以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很大程度上是要素集聚不均衡造成的。
要素集聚模式決定了產業發展模式。發達國家集聚了科技創新、資本、知識等高級生產要素,往往成為新技術、新產業的發源地,當這些產品標準化及產業成為夕陽產業以后,就會被轉移到欠發達國家或地區。所以,發展中國家只好成為發達國家全球價值鏈上的生產者或者組裝者,生產和加工最低端環節的產品。
要素集聚模式決定分工模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標準、品牌、優秀人才和跨國經營網絡等高級生產要素,向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和地區大量集聚,世界主要的跨國公司紛紛把生產基地、地區總部甚至研發中心向該地區轉移。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成為了世界要素的主要集聚地,由此也成為了世界工業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三)要素集聚的途徑
要素集聚主要有四種途徑:自然集聚、人為集聚、近程集聚、遠程集聚。不同國家在這些途徑的應用比例有所不同。自然集聚是指一個經濟體由于具備初始的資源稟賦,從而擁有吸引資源的能力。人為集聚的主體是各國政府、企業和其他相關組織,包括主動挖掘、吸引、管理、配置優勢資源,以及對退化資源的處理。近程集聚指的是區域經濟體積極的挖掘、利用和整合積累內部及鄰近區域資源,而遠程集聚則是破除地理的限制,積極從較遠的國家或外部地區集聚優勢資源。通過這些手段,可以實現國家集聚環境的補缺和擴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激勵。
單純的要素流動比商品流動要困難一些,有時候甚至是不可能的,因為要素流動的背后會涉及軍事、政治問題,比如移民限制是很普遍的現象。即使在一體化程度很高的歐盟內部,包括資本在內,人口的流動也受到很大的控制。所以,要素集聚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以企業、產業為載體的要素流動過程,主要表現為:
1.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本身就是一種要素集聚過程。現實中,貿易的確是要素流動的替代品。中國向美國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意味著美國利用了中國的勞動力;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即表明中國利用了國外的技術、資本要素。國際貿易作為間接的要素交換,美國集聚了中國的勞動力,是要素的“遠程集聚”。外包就是一種典型的遠程要素集聚。
2.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是帶動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因為其本身就是資本跨國集聚的結果,并且隨著跨國公司業務的開展,它會帶動技術、人才、管理等其他生產要素向東道國集聚,以及跨國公司內部的交易活動也帶動了中間產品和資金的流動和交易。
3.外包。外包是指作為生產經營者的業主將服務流程以商業形式發包給本企業以外的服務提供者的經濟活動,是企業的外部尋源。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是指服務外包企業向境外客戶提供服務外包業務。近年來,中國承接了大量的國際外包業務,使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日本等國遠程集聚了中國的勞動力要素。
(四)影響要素集聚的因素
影響要素集聚的因素,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變換。要素流動會受到種種限制,“國界”是不可避免的影響因素,即便沒有正式的貿易壁壘,國界就是實際的貿易壁壘。因此,要素集聚需要一定的環境因素:
安全因素。保證生產要素的安全是一切要素目標的前提條件,這在資本和勞動力要素方面體現得最明顯。
自由的市場環境。要素集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增值機會,提高要素收益,而流動性是保持要素獲得盈利機會的前提,自由的市場環境則是要素流動的保障。所以,互通有無是要素的根本。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都與外部要素流入有關。
開放程度。較高的開放狀態雖不是要素集聚的充分條件,但卻是要素流動的重要基礎。因為,高度開放的條件下,要素能夠較自由的流動,提高了要素流動的效率和社會收益。經濟全球化下,價值鏈分工的形成與發展,增加了要素之間合作的機會和要素配置效益。
完善的基礎設施。包括地理位置、交通及通訊等條件,甚至還有良好的外圍環境。
政策、法規。政策要素能人為地或有意識地創造要素集聚環境,法規則是要素集聚的法律保障。
其他條件。宜人的氣候、清潔的空氣會成為要素集聚的理由。全世界的對沖基金經理都集聚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如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和英國倫敦的梅費爾,但近幾年來不斷向新加坡集聚,因為該國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國際環境以及優越的生活方式,還有人才、法律環境和免稅政策等要素環境。
經濟全球化與要素集聚的相互關系
要素集聚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和基礎。一方面,要素集聚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要素集聚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要素集聚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內涵就是要素的跨國流動不斷增強。眾多國際組織和專家學者對經濟全球化的本質進行了分析。如羅肇鴻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的一種運動狀態,主要是講生產資源的配置已經超出民族國家的范圍,在地區甚至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余永定也指出:“全球化的本質是生產要素跨國界的自由流動。在世界處于一種理想狀態的情況下,全球化作為這一流動過程的終點,意味著資源的最優配置已經達到了它的空間極限,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帕累托優化”。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是一系列導致要素、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以及服務產品市場的經濟活動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統一整體,并使跨國界價值鏈在國際循環中地位不斷上升的過程”。
戰后,國際貿易和金融活動將世界各國和地區緊密聯系在一起。要素的國際流動把各國獨立的生產過程變為真正的世界性生產過程,并促進了跨國公司這一全球化企業組織形式的發展。因此,要素的國際流動才是經濟全球化區別于世界經濟以前發展階段的本質。
(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要素集聚機制
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中,要素的國際交流將世界各個部分聯系在一起。世界經濟體系就是在這種聯系和交流中形成的。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制度安排、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機制促進了要素交流。要素的交流能力既反映一個經濟體的硬實力,又反映其軟實力。
全球經濟多邊規則與制度安排,規范了商品、資本、技術、人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有效配置。馬丁•舒曼在《全球化陷階》中指出,“這些組織框架和制度的出現,本身就是特定時期國家之間經濟實力博弈的暫時均衡的結果”。由于經濟實力和相應的在國際經濟組織中的影響力大不相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球化經濟運行規則,發展中國家只能被動接受。發達國家具有全球化的國際制度優勢,不斷利用其主導的國際經濟組織推行本國意志,保護本國利益。
要素集聚機制就是引領要素順利集聚的法律規制,它影響乃至決定要素集聚方式和效率。一個地區資源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受到制度效率的約束。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地區要素集聚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加快體制轉軌。經濟發展的經驗事實顯示,一個好的、有效的要素集聚機制可以順利實現要素的自由交流與配置,降低要素交流成本。
在當今世界,國際機制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多層次、多領域、高效率的會晤、協商機制和多邊合作機制及其載體,世界各國在一個制度化的框架內,可以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磋商、決策、執行和監督,從而使一國無能為力的問題以較低的成本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解決,從而大大提高了全球要素集聚能力和集聚效率。
在國際要素集聚機制框架內,除了上文提到的國際組織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和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要素集聚,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了要素的有效集聚,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歐盟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1993年統一大市場的建立,以及1999年啟動的單一貨幣歐元,部分實現了要素的無障礙集聚。
要素集聚與比較優勢的關系
(一)要素集聚能力決定國際分工地位
全球化經濟要素流動的本質與基礎性特征決定了開放經濟通過要素的流入(或流出,但當前中國主要是流入)實現了各種生產要素在本國的組合。由于這種組合,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分工概念。上世紀后半期以產業的國民差異為基本特征的國際分工深化為以產品的國民差異為基本特征的分工,90年代后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以生產要素為基礎的國際分工——不同國家所有的生產要素在一個國家中進行組合,形成某一產業,生產出某類產品并出口。在這個意義上,分工可稱為“要素分工”,即各國以某一種或幾種特定生產要素參與全球化經濟下的國際化生產。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更深層次上的國際分工,即要素供給的國家專業化,可稱為“要素合作”型的國際分工。
盡管經濟全球化實現了要素集聚的全球化,但是,國際分工的利益分配仍由要素的稀缺性決定。發達國家擁有資本、技術、管理、國際營銷網絡等稀缺要素,發展中國家則擁有勞動力、土地等低級要素,發達國家支配了國際分工模式和利益分配機制。
(二)要素集聚與區位優勢
硅谷、新竹、劍橋、深圳、浦東等很多地區的發展經驗都證實了要素集聚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在企業、區域經濟、宏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旦某個區域、某企業成為整個經濟國際當中的經濟極和經濟場,往往就會有資源集聚而來,創造出更高經濟效益。并且,通過努力,將其拓展為發展優勢,形成全面的增長態勢。英、美、日之所以成為大國,是因為有利的要素集聚環境,包括:安定的社會環境,政府與民眾互信,文化、制度、人文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凝聚力。世界銀行曾經對世界19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分類測算,結果表明,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占64%,遠遠高出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本和工廠道路等人造資本。勞動力與教育相結合就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積累越多,吸納外商直接投資能力就越強。吸納外商直接投資能力越強,也越能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因此,要形成良性要素集聚機制,就要抓好基礎教育,提高未來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充分調動現有人才資源,并通過“筑巢引鳳”,集聚各種外部生產要素。
(三)要素集聚與比較優勢
城市集聚了過多的社會經濟要素,農村則被邊緣化。反過來,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容易集聚各種要素。城市具有較強的要素集聚力和完善的分工體系。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帶,教育、科技、人才、資本大量集聚此地。中國經濟的增長極就源自城市集聚的經濟效應。同時,要素集聚的不均衡性嚴重影響了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在中國,制度和政策是最好的要素。市場化改革并不是收入差距惡化的根源,它只不過是把本來一直隱蔽存在、更深層的制度機制問題以更夸張的形式表露出來。換句話說,市場化改革是問題的表象,權力制約機制缺乏才是收入差距惡化的本質。而權力制約機制最根本的是支配要素的權利。因此,要素的不均衡集聚是造成地區經濟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國際分工中,比較優勢的實質就是發達國家發揮高層面的比較優勢,發展中國家發揮低層面的比較優勢。發達國家主要生產高技術含量、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發展中國家生產初級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品。原因就是:發達國家集聚了高級要素,發展中國家集聚了低級生產要素。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它集聚創新要素的規模與層次。
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資源要素流動不斷加快,這為我國集聚國內外要素提供了有利條件。人才是自主創新最根本、最關鍵的要素。有了人才,自然就有科研成果、科技信息等創新要素。集聚人才,一靠培養,二靠引進。
國家擁有豐裕的科技資源和自由的社會環境,以及資本、人才,從而擁有產品研發階段的比較優勢。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廉價的普通工人和相對較低的環境標準,或教育程度,因而擁有產品裝配階段的比較優勢。要素集聚能力決定發展潛力。在中國,東部地區率先對外開放,集聚了大量的外部要素,經濟率先發展,這里的人也率先富裕起來。反過來,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對資金、資源、勞動力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相反,人均收入低的內陸地區,在招商引資、吸引人才等方面處于不利位置,影響了經濟增長,結果人均收入的改善速度不快。區域間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務差距也較大。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還要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促進人口與生產要素、經濟布局在區域上的均衡,可以有效縮小不同區域民眾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
從要素集聚看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改善貿易與投資環境,減少了要素流動的障礙,為要素提供了廣闊的增值空間。外部要素的大規模流入帶動了中國制造業的擴張和以加工為特色的對外貿易的發展,加快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進程。除了外部要素的流入,中國內地的各種要素(如人才)也集聚東南沿海,形成了像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產業集聚區,成為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分工體系生產中間產品的重要基地。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中國的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低端,零部件和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增值率低,處在加工工業 “微笑曲線”的底部。中國勞動力與發達國家技術交換時的相對價格(即交易條件)處于不利境地,造成規模經濟下的貿易條件惡化。在中國的出口創匯中,外國人拿走了92%的利潤,中國最多拿到8%的微薄加工費,換來的卻是環境嚴重污染、勞動力條件惡化的不良后果。
造成這種國際分工格局主要是由于要素集聚模式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解決了經濟發展過程的資金短缺問題,擴大了就業,提高了國民收入,積累了巨額的外匯儲備。在要素集聚過程中,國外的資本、技術、標準、品牌、優秀人才、跨國生產經營網絡與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相結合,形成偏向性產業擴張,即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生產與出口。在優惠政策和外資推動下的對外貿易模式,在國際貿易中具有價格比較優勢。但是,僅僅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參與國際分工的路是走不遠的。因為勞動力成本會不斷上漲,且還有比我國更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家和地區都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必須集聚更多更高級的生產要素,才能形成真正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實現貿易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就要改變要素結構,通過培育、集聚等各種方式獲得自己的稀缺要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創造要素優勢,改變國際分工地位。在現代知識經濟條件下,不僅要集聚外部要素,而且要考慮對稀缺要素的創造。在集聚內部要素的時候,要對本國勞動力要素進行投資培養,提高人力資本的數量和質量,形成“動態要素富裕”,改變要素弱勢地位。
參考文獻:
1.米娟.要素集聚與產業結構優化[j].集團經濟研究,2007
2.張幼文,梁軍.要素集聚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j].學術月刊,2007(3)
3.羅肇鴻.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j].太平洋學報,1998(4)
4.余永定.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評析[j].世界經濟,2002(3)
5.傅允生.資源配置能力與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8)
關鍵詞:發展中大國;涵義界定;遴選方案;綜合影響力
作者簡介:歐陽i,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湖南 長沙 410081)
羅富政,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湖南 長沙 410081)
羅會華,湖南商學院經貿學院助理研究員,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205)
張培剛先生(1992)在《新發展經濟學》中提出了改造和革新發展經濟學的途徑,強調要“注重對發展中大國的研究”,并認為發展中大國是指人口眾多、幅員廣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后來的經濟學家卻沒有沿著他的思路加強對“發展中大國”的研究,甚至沒有對“發展中大國”的內涵和外延做出更加細致的分析。本文試圖對“發展中大國”的概念進行合理界定,根據其主要特征和評價指標遴選出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大國,并從不同角度闡述發展中大國的國際地位,從而為構建“大國發展經濟學”明確具體的研究對象。
一、發展中大國:“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
發展中大國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大規模國家”,因而應該擁有“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并且是兩者的結合體。為此,需要分別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界定“發展中大國”。
涵義之一: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的概念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即從“落后國家”到“欠發達國家”、再到“發展中國家”的過程。富國和窮國的分野在古代社會就已經存在,但是那時的世界各國都處于農業文明的社會形態。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西方國家開始步入現代經濟增長階段,以工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這時的世界各國被劃分為工業國和農業國,由于它們在勞動生產率和國民收入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前者被稱為“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后者被稱為“落后國家”(Backward Countries)。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一批擺脫殖民主義統治而取得政治獨立的新興民族國家開始走上謀求發展的道路。考慮到這些國家雖然經濟上落后,但是存在一種潛在和尚未開發的能力,所以改稱為“欠發達國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在經濟學文獻中縮寫為“LDCs”。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意識特別強烈,開始實施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戰略,通過實現工業化,追趕經濟發達國家,而且展現了發展的希望和前景。因此,“考慮到持續變化的過程,區分為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吉利斯等,1998),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聯合國組織文件和發展文獻中正式使用“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概念。同時,人們在國際關系中還使用兩個相似的概念,即“第三世界國家”和“南方國家”。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學者阿爾弗雷德?索維提出了“三個世界”的概念。冷戰時期,北大西洋組織成員國被稱為“第一世界”,華沙條約成員國被稱為“第二世界”,其他不結盟國家被稱為“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在地球南北之間把世界分成“窮國”和“富國”,所以人們把工業發達國家稱為“北方國家”,而把發展中國家稱為“南方國家”。然而,“第三世界”屬于政治的概念,有的已經成為高收入國家;“南方國家”屬于地理的概念,有的是富有的石油輸出國,它們并不能準確地反映發展中國家的狀況。所以,在經濟學意義上使用“發展中國家”的概念,更加具有科W性和規范性。
關于發展中國家的涵義,美國哈佛大學編著的教科書寫道:“一切傳統社會都有著兩個共同的特點:低人均收入,沒有現代經濟增長。除了這些簡單的共同點之外,各國的歷史過程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很難將其一般化”(吉利斯等,1998)。根據這種理解,以往國內的發展經濟學教科書,有的將“發展中國家”定義為“發展中國家一般是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而現在取得政治獨立的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陶文達,1992)?t?;有的認為“第三世界”是“發展中國家”的同義語(馬春文,1999),確實有些不夠科學和準確。一般而言,學者們將發展中國家的定義理解為兩個方面,其一是經濟發展尚處于不發達狀態,其二是該類國家在不斷探索新模式以加快本國的經濟發展,這兩方面的理解顯得更加科學和合理。
涵義之二:大規模國家
所謂“大國”就是大規模的國家,根據設定標準的不同,可以形成“人口大國”、“經濟大國”、“工業大國”、“農業大國”等一系列的大國概念?w?。我們研究的大國,應該是從總體上講的大規模國家,它有兩個初始條件,即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由此出發可以推演出市場規模和經濟規模。倘若沒有設定這兩個初始條件,我們所研究的對象就會變得不確定,有的國家會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而變成大國,隨經濟總量的縮小又變成小國。在經濟學史上,對于國家規模和經濟增長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1957年國際經濟學會在海牙召開以“國家規模的經濟影響”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專門研究了國家規模以及大國和小國的優勢,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大國具有穩定優勢和創新優勢的假設。后來,庫茲涅茨(1971)?y?和錢納里(1975)對大國經濟問題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他們主要以人口規模為標準界定大國,隨著時代的變化先將超過1 000萬人口、1 500萬人口、2 000萬人口和5 000萬人口的國家列為大國,Perkins & Syrquin(1989)則以人口和幅員為標準界定大國,他們認為“一些結構上的差異歸因于人口規模不同,同樣或更可能是因為一個國家的地理面積不同。將人口和地理的影響相分離是特別困難的,因為這兩個變量本身是相互關聯的。”確實,幅員遼闊也是導致大國區域差異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在兩個初始條件的基礎上增加直接推演出來的市場規模特征,將大國定義為具有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市場潛力的國家。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國,目前的人口規模都超過1.5億人,國土規模都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都超過1.0萬億美元,因而屬于超大規模國家。
二、發展中大國的“發展”特征和“規模”特征
從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理解,可以看到發展中大國的發展特征和規模特征。發展中大國的特征是發展中國家特征和大規模國家特征的疊加,我們應該在分析兩種特征的基礎上,將兩者的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綜合體,從而更好地表述發展中大國的特征。
如果從發展中國家尋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點,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國民收入水平低。發展中國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國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相應的國民生活水平低。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世界銀行確定的具體標準是動態調整的。世界銀行的數據按照人均GNI將各國分為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前兩者屬于發展中國家,后者屬于發達國家。2001年人均GNI低于74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745美元但低于2 975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2008年人均GNI低于97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975美元但低于11 906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2013年人均GNI低于1 04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1 045美元但低于12 746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第二,勞動生產率低。較高的勞動生產率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基本特征,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直接決定國民收入的高低,因此,由技術、管理和資本投入不足造成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指標,從1992年的數據看,屬于發達國家的美國、德國、日本分別為23 240美元、23 030美元、28 190美元,屬于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印度分別為3 470美元、1 905美元、310美元,差距很明顯。2012年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人均GDP在1 870~20 526美元之間,而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人均GDP平均數為56 710美元,差距仍然懸殊。第三,經濟二元結構。發展中國家處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任務沒有完成,這種轉型的時期,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以及相應的經濟二元結構和技術二元結構,城市與鄉村的人口分布和產業分布極不平衡,不同區域的經濟技術水平相差很遠,市場發育程度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差異性。2004年印度各地區人均GDP 的差距在5.6倍左右;2005年中國東部的上海市與西部的貴州省的勞動力人均GDP差距高達11倍;2015年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等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收入的19倍。隨著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邁進,二元經濟結構將向新的經濟結構轉換。
如果從大規模國家尋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點,也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龐大的人口規模。國家是由人類構成的集合體,人口數量是大國最基本的特征。張培剛先生在《新發展經濟學》中談到,1988年總人口超過1億人的10個國家中有7個發展中國家,即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尼日利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龐大的人口基數再加上高速的人口增長率,這就使得發展中大國的特征更加明顯”(張培剛,1992)。到2013年,上述國家的人口數量分別達到13.57億、12.52萬、2.49億、2.0億、1.73億、1.56億、1.82億。人口數量的規模可以直接地決定人力資源的規模和市場的規模,對經濟增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第二,龐大的國土規模。一般地說,土地面積龐大的國家、自然資源儲量就比較豐富;同時,國土規模還可以影響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和總體結構,導致自然資源的差異性和區域經濟的差異性。世界上有一些國土面積很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956.3萬平方公里)、俄羅斯(1 709.8萬平方公里)、巴西(851.6萬平方公里),也有一些國土面積很小的發展中國家,如斯威士蘭(1.7萬平方公里)、東帝汶(1.5萬平方公里)、科索沃(1.1萬平方公里),@些大國和小國的土地面積差距為數百倍至上千倍,它們在自然資源的儲量和種類以及區域差異等方面應該會有驚人的不同;而且,這里還有人口與土地的比例問題,保持適宜的人口密集度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第三,龐大的市場規模。從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可以推演出龐大的市場規模,或者說是龐大的市場潛力。所謂市場規模包括潛在的市場規模和現實的市場規模;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數量,遵循需求決定市場的規律,它應該有潛在的市場規模,如果這個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它就有了現實的市場規模;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國土面積,遵循斯密提出的“市場范圍”假說,它也應該有潛在的市場規模;如果這個國家交通便利而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它就有了現實的市場規模。中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大國,雖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龐大的人口規模決定了它們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根據《國際統計年鑒》的數據,2005年三國的住戶最終消費分別為8 905億美元、6 446億美元和5 197億美元,居世界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
以上是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基本特征的分析,發展中大國蘊含著“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需要把兩者的特征結合起來,從而對發展中大國做出全面和準確的界定(見表1)。佟家棟(2005)曾經對“發展中大國”的概念做出解釋:“通常是指那些國家具備形成工業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市場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獨立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筆者認為,可以將“發展中大國”定義為:人口數量、國土面積和市場潛力很大,勞動生產率和國民人均收入較低、二元經濟結構明顯,目前仍在追趕發達大國的國家。簡而言之,就是擁有大國特征但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正在謀求發展和追趕發達國家的國家。
三、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和遴選方案
1. 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
為了遴選發展中大國,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具體的指標體系,使它較好地反映“大國”和“發展”的涵義。構建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要考慮它的基本內涵和特征,又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歸類計算等因素。筆者從發展中大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了一個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指標體系(見表2),其中的高層次指標是低層次指標的綜合,低層次指標是高層次指標的表現。
(1)基礎指標I:人口總量
該指標反映人口統計特征,包括人口數量、勞動素質、勞動數量等,主要用人口數量指標來衡量。筆者以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提供的214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3),平均每個國家人口約3 300萬。大國的人口數量應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法,75%的百分位數為2 240萬人,87.5%的百分位數為4 930萬人,因此,大國的人口應在5 000萬人以上,小國的人口應在1 000萬人以下,中等國家的人口應為2 000~5 000萬人。
(2)基礎指標Ⅱ:國土規模
該指標反映國土統計特征,包括國土面積以及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主要用國土面積指標來衡量。筆者以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提供的21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3),平均每個國家的國土為62.7萬平方公里。大國的國土面積應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數,75%的百分位數為46.6萬平方公里,87.5%的百分位數為109.9萬平方公里,因此,如果以87.5%的百分位數為大國的標準,大國的國土面積應該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
(3)發展指標I:國民收入
該指標反映國民收入特征,主要是人均國民總收入。世界銀行制定的《世界發展指標》是現行的權威性指標,以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主要標準,將各經濟體劃分為低收入經濟體、中等收入經濟體和高收入經濟體,其中的低收入經濟體和中等收入經濟體為發展中國家。按照2013年的數據,高收入經濟體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2 746美元及以上的經濟體,那么,發展中國家應為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2 746美元以下的國家。
(4)發展指標II:人類發展
該指標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特征,包括國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制定的人類發展指數是目前的權威性指數,這個指標越是接近1.00,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越高。按照2014年公布的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發達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應該在0.85以上,因此,人類發展指數在0.85以下的國家為發展中國家。
2. 發展中大國的遴選方案
筆者首先采用人均國民收入和人類發展指數兩個發展指標劃分出了149個發展中國家???。由于發展指標具有明確的劃分標準,所以我們主要遵循基礎指標(人口總量和國土規模),從發展中國家中遴選發展中大國。
(1)基于k-means cluster聚類分析的人口總量遴選
為了進行人口規模的遴選,同時也為了進一步驗證5 000萬人口的判斷標準的客觀性,筆者利用SPSS軟件在149個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數據基礎上進行了k-means cluster的聚類分析,聚類分析結果見表4。
表4中前3類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總量區間維持在5 486萬人至137 496萬人之間,這與前文中5 000萬人的判斷標準是基本一致的。在前3類中,印度和中國是超級人口大國,巴基斯坦、巴西、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在人口規模上次之,隨后便是埃及、埃塞俄比亞、俄羅斯、菲律賓、剛果(金)、墨西哥、南非、泰國、土耳其、伊朗、越南共11個國家。后文中,筆者將在5 000萬人口以上發展中國家的基礎上依據國土規模、人均國民收入、人類發展指數三個指標進行進一步的遴選。
(2)國土規模遴選
依據大國的國土面積應該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判斷標準,本文剔除了孟加拉國(14.76萬平方公里)、菲律賓(30萬平方公里)、泰國(51.3萬平方公里)、土耳其(78.06萬平方公里)、越南(32.96萬平方公里)共5個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國家人口規模特別大,土面積略小,如尼日利亞的人口數量為1.736億,超過標準2倍以上,國土面積為92.4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的人口數量為1.82億,超過標準接近3倍,國土面積為79.6萬平方公里。經過綜合衡量,將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列為發展中大國。
經過綜合考慮,由于俄羅斯屬于處在經濟轉型時期的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等方面同發達國家尚有差距,所以仍將俄羅斯列為發展中大國。綜合起來,選定13個國家為發展中大國: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剛果(金)、南非。
各國的主要指標見表5。
3. 發展中大國的層次劃分
上述發展中大國也具有差異性,可以依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指標,在規模上劃分為三個層次;同樣,也可以依人均國民收入指標和人類發展指標,在發展上劃分為三個層次(見表6)。可見,發展中大國在“規模”和“發展”程度上具有多樣性,它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從規模上看,不同規模的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屬于超大規模國家,在世界格局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力;其他國家的規模相對小些,在世界格局中的影響力也相對小些。從發展上看,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所面臨的經濟發展任務有所不同,俄羅斯、巴西、中國、墨西哥和伊朗的發展程度和人均國民收入較高,屬于向發達經濟體邁進的第1梯隊,現在面臨的任務是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和剛果(金)屬于低收入國家,現階段的任務是盡快走出貧困。
四、發展中大國影響力的評價及分析
富國和窮國的經濟權力是不平等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受發達國家的支配。20世紀50年代,發展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提出“中心―”學說,認為在全球經濟中發達國家屬于中心國家,發展中大國屬于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大多數利益被發達國家占有,而且使發展中國家失去了發展本國工業的機會。進入21世紀以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大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明顯提升,它們憑借其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在國際經濟格局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1. 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評價
(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為對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進行評價,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發展中大國影響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要考慮各方面影響力的因素特征,又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歸類計算等因素。筆者從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5個方面出發,構建了一個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指標體系,見表7。
(2)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和指標評價權重計算
為了將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比較分析,筆者選取了國土面積大于均值的全體發展中國家數據進行評價分析。由于各評價指標的數量級和量綱不同,故在評價之前需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數據處理方法如下:
設xmn為第n個指標下的第m個變量值,首先對指標數據進行如下處理。
其中,maxxmn和minxmn分別為x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vxmn為標準化后的數據值。
筆者在指標評價權重的計算上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AHP是Saaty(1977)提出的把決策者對復雜系統的決策思維模型化、數量化的一種綜合評價方法。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并將這些因素按照支配關系進行分組,進而形成一個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而后通過兩兩比較來確定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最后綜合人的判斷確定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總排序。本文運用yaahp軟件對各指標權重進行計算,權重結果為:人口總量(0.424 0)、國土規模(0.239 3)、經濟發展水平(0.084 2)、濟發展潛力(0.037 9)、產業優化升級(0.029 7)、經濟區域比重(0.084 2)、對外開放程度(0.033 6)、市場干預能力(0.033 6)、政府治理效果(0.033 6)。
基于上述指標和方法,本文測算出了2001~2014年世界33個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的評價值。
2. 發展中大國影響力評價結果的分析
為便于時間序列分析,本文測算出了2001~2014年33個發展中國家每年綜合影響力評價值的均值。圖1顯示出了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均值的走勢。由圖1可知,進入21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在不斷上升,由2001年的0.144 9上升到2014年的0.181 3,增幅25.12%。由于受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2007~2009年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的上升趨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筆者還發現,綜合影響力的標準誤差值由2001年的0.125 7擴大到2014年的0.148 6。這表明,2001~2014年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的差異也在不斷擴大,一些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而一些小國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被忽視。
為了進行空間分析和結構分析,本文測算了2001~2014年33個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評價值的均值,測算結果見表8。
(1)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比其他發展中國家相對更高。經計算可知,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為0.240 3,顯著高于全樣本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0.163 9)。綜合影響力排名前五的國家均是發展中大國,如中國(0.704 7)、印度(0.490 7)、俄羅斯(0.434 9)、巴西(0.318 2)、墨西哥(0.197 7)。當然,這是就平均水平而言,并不是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都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要大,因為大國主要考察國土和人口兩大特征,而綜合影響力考察的因素會更多,如經濟因素、產業因素、行政因素等。阿根廷并不是發展中大國,但其綜合影響力卻達到了0.178 7,顯著高于伊朗、南非等發展中大國。
(2)發展中大國的初始條件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自然影響力。人口因素和國土因素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也是劃分大國和小國的初始條件。從世界銀行的2013年數據看,本文遴選的13個發展中大國的總人口數量為41億人,占全球人口數量的57.7%;陸地總面積為5 147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8.3%。這樣規模宏大的人口數量和陸地面積,在國際格局中的自然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發展中大國謀求經濟發展的愿望強烈,后發優勢明顯,隨著這些國家經濟的增長,世界格局將由兩極逐步走向平衡。經計算可知,發展中大國自然影響力的均值達到了0.137 2,顯著高于全樣本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0.063 5)。
(3)發展中大國的經濟貢獻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經濟影響力。進入21世紀以后,發展中大國的經濟增長很快,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在增大。根據2013年的數據,本文遴選的13個發展中大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94 282億美元,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5.67%;這些發展中大國的增長率普遍高于發達國家,2013年世界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3%,而在13個發展中大國中有8個國家的增長率超過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速度,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剛果(金)的增長速度均為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以上;從“金磚國家”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0%;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已經成為20國集團成員。發展中大國經濟的群體性崛起,使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4)發展中大國的產業水平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產業影響力。隨著發展中大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實現了數量上的增長,而且實現了質量上的躍升。近幾年來,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重要突破,已經不再是發達經濟體所獨到和獨享;在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資源工程、通訊技術和大型裝備制造技術等領域,發展中大國都可以大顯身手。從研發資金投入規模看,2012年中國名列世界第2位,印度、俄羅斯和巴西也進入10強。許多新興大國把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環境技術、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投入推動,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幾百年來由西方國家掌控世界工業和現代化進程的局面正在改變,發展中大國的產業影響力迅速提升,它們與主要發達經濟體共同推動全球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手段的變革。
(5)發展中大國的經濟實力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區域影響力。隨著發展中大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變化,它們在國際經濟各區域發展中的地位迅速攀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的國家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或領頭羊。按照世界銀行的地區劃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巴西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埃及和伊朗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南非和剛果(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占據重要地位,俄羅斯在歐洲和中南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可見,發展中大國在國際區域發展中顯示出極其重要的地區影響力和帶動作用。
(6)發展中大國積極推動國際經濟秩序變革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治理影響力。發展中大國的經濟發展及其能力變化,必然產生躋身國際經濟事務中心舞臺的要求,使它們成為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代表。在發展中大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經濟秩序從一極向多極變化,特別是大國關系出現了新的調整,傳統大國和西方大國的范疇注入了新的內容,“新興大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等)與傳統大國的關系、發展中大國與西方大國的關系,逐漸被公認為是現代大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經濟中,新興大國不僅履行“壓艙石”的責任,以本國經濟的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而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通過與發達大國共同協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從而成為國際經濟關系的積極建設者。
注 釋:
①張培剛:《新發展經濟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頁。
②彭剛:《發展中國家的定義、構成與分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9期。
③吉利斯、波金斯、羅默:《發展經濟學》(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21頁。
④陶文達:《發展經濟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頁。
⑤馬春文:《發展經濟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頁。
⑥徐秀軍:《發展中國家地區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3期。
⑦歐陽i等:《大國經濟發展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頁。
⑧歐陽i、劉智勇、羅會華:《大國的經濟特征及其u價指標體系》,《求索》2009年第9期。
〔關鍵詞〕
知識經濟: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
文獻情報學:研究有關情報信息的生產、搜集、整理、存貯、檢索、報導、服務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則和方式方法的科學.
研究
1引言
科學技術正把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人類知識的創造和積累都在加速發展,計算機化的信息網絡使得知識信息的傳播手段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傳播成本大大降低。新的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過程也在不斷加快。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樣,新時代的經濟特征——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新的經濟和信息環境對文獻情報學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信息作為現代社會三大支柱(能源、材料和信息)之一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信息已成為生產力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傳播和利用已成為社會經濟、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條件,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工作倍受重視,信息服務業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變革了文獻情報工作的方式和內容,也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加工、傳遞的效率,為文獻情報工作的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信息時代也給文獻情報學研究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和要求。人們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和獲取方式正在不斷變化,文獻情報工作的手段需要尋求新的技術支撐,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有待深入,信息服務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需要創新,信息專業人才還未能滿足文獻情報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等等。因此,開展關于在知識經濟和新信息環境下文獻情報學發展的研究,便成為一項十分重要且很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本文擬從知識經濟的特征出發,分析發展知識經濟的關鍵因素,進而探討文獻情報學在知識經濟中的地位和使命。
2知識經濟及其基本特征
從一定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過程也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自本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這種積累以加速度的形式迅猛發展,知識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所謂知識經濟,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996年《以知識為基礎經濟》(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報告中的闡釋,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1〕
知識經濟是以信息技術革命為前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降低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成本,增加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機會,導致知識用于制造業、服務業的速度大大加快,經濟增長對于知識的依賴越來越大,“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古老的真理在今天也就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知識信息已經發展成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本。一方面,這些知識資本同傳統的物質資本具有相同的屬性,即它是帶來未來經濟收益和其他收益的源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特殊資本,即它是唯一在使用過程中不被消耗的,并且是不斷增值的,可以為全世界所共享的資本。知識正在逐步取代資本和權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支配力量。據統計,世界經合組織主要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都是以知識為基礎創造出來的;美國連續近90個月奇跡般的低失業、低通脹、高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是約5000家軟件公司的巨大貢獻。這些都表明知識以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后所實現出來的巨大作用。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礎之上的。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人類在20世紀后期,在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間、海洋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進展。這些重大科學技術成就的全面產業化為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有關專家認為,知識經濟將把物質生產和知識生產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知識和信息資源,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知識含量,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并成為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形式。據統計,1982年世界信息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信產業的產值為2370億美元,1988年為4700億美元,到2000年將超過100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產業。因此,把握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前提。知識經濟一般來講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新的更高勞動生產率將不在于簡單的資本增加和勞動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來越依賴于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知識信息在生產中的運用。整個社會生產將圍繞信息流來組織實施。據經合組織在一份報告中估計,在發達國家中以知識為基礎的行業的產值現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在制造業產值中,高技術產業的產值已占25%,比20年前增長了近1倍。據專家預言,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開通,技術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有可能由本世紀初的5%至20%提高到90%。〔2〕因此,獲取知識的方式與效率以及所獲知識的質量將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戰略因素之一。
第二,勞動資料的信息屬性將在生產中占居主導地位,生產過程的技術基礎和工作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將發生結構性變化,主要活動將逐步變成以對知識信號進行加工處理為主的工作。
第三,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生產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以電子計算機為基礎的管理信息系統,將使生產組織的管理機構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使組織中的成員對決策過程的廣泛參與成為必要和可能。生產管理將進一步科學化。
第四,知識經濟在本質上是國際性的。遍布全球的計算機化的信息網絡使得跨越國界的投資、生產、管理、市場、勞動、技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越來越明顯。知識信息的廣泛傳播與應用促進著生產力的國際化,使得那些在知識創造、采集加工、傳輸和應用方面占優勢的國家在競爭中居于有利地位。新的國際勞動分工將不再主要依賴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也不再主要依賴一個國家的資本存量,而更多地依賴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加工、傳播和應用的能力。
第五,知識經濟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思想文化的發展。知識創新和信息技術革命不僅提供了大量新的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手段,特別是支配著大眾文化的大眾傳媒,而且通過其特有的形式改變人們看待自身以及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方式,從而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
3發展知識經濟的關鍵——創新與整合
由于知識經濟依賴于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因而知識創新就成為知識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僅僅認識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知識創新本身并不等于經濟的發展。重要的問題在于:知識創新如何帶動經濟的發展,即怎樣將科學技術方面的創新成果迅速地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里的關鍵在于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結和整合,即縮短從知識創造到應用的周期,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率。世界知識經濟發展的現實表明,知識創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從創新到應用的周期越來越短。例如,晶體管從發明到商業化的過程用了將近10年左右的時間,集成電路用了8年,第一代微處理器用了5年,64K芯片用了3年,256K芯片用了2年,而目前廣泛應用的0.6微米芯片和即將大量生產的0.35微米芯片所用的時間則更短。
只有當知識創新的成果最終落實到生產領域,實現產品更新的時候,才能起到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例如,微電子技術科學的創新帶來了微處理器的更新,導致新一代計算機的生產。這種新的產品啟動了新的市場需求,而這種需求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生產新產品的企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形成生產基地,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以北大方正集團為例,他們把計算機激光照排技術上的創新轉化為一種先進的漢字排版系統,這種產品刺激了市場需求,實現了廣泛的商業化,占據了國外80%以上的中文報業市場,導致了“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報紙印刷業革命。〔3〕可見,知識經濟的特點之一是通過“知識創新產品市場基地產業”這一鏈條來帶動經濟發展的。這里關鍵就在于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應用各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結和整合。其中知識的創造是基礎,加工和傳播是條件,而知識的應用是關鍵。
4從文獻情報學的對象和任務看文獻情報學在知識經濟中的地位和使命
文獻情報學是隨著知識文獻的巨大增長和積累與人們對知識信息的特定需要之間的矛盾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是專門研究情報的構成和基本特性,以及研究情報信息的生產、組織、傳遞、開發和利用的規律性的科學學科。具體地說,文獻情報學就是研究有關情報信息的生產、搜集、整理、存貯、檢索、報導、服務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則和方式方法的科學。〔4〕它的基本任務就是研究解決情報知識的積累與利用之間的矛盾,用科學的方法組織知識和信息,使之有序化,成為人們便于利用的形式,以向用戶提供所需的知識和信息。鑒于知識經濟的發展有賴于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那么專門以情報信息的生產、搜集、組織、傳遞、開發和利用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文獻情報學便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非常顯著的地位。主要表現在:
第一,文獻情報系統是知識創新的重要支柱之一。知識創新是指通過科學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過程,它是由知識創新系統來完成的,知識創新系統的核心部分是國立科研機構(包括國家科研機構和部門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信息服務體系被列為創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報信息基礎設施也被看成是知識創新的基礎設施之一。〔5〕從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知識創新有賴于對現有知識的充分吸收和利用,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連續性和繼承性所決定的。而以知識信息的搜集、組織、傳播和提供為己任的文獻情報系統無疑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近代以來知識生產的持續發展和文獻的指數增長,更使人們獲取和消化知識的能力達到飽合。文獻情報服務工作使人們從繁重的查找文獻資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有利于廣大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不斷吸收新知識,提高業務工作能力,從而提高科研質量與工作效率,達到又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的。而文獻情報機構的情報研究工作不但是一種知識創造活動,而且對于科學工作者了解科學研究的現狀和趨勢、跟蹤科學前沿有重要參考作用。
第二、文獻情報系統是知識傳播的重要渠道。如臺灣學者顧敏教授把“傳播訊息和推廣知識”看成是文獻情報機構的基本經營活動。〔6〕事實上,由于科學技術成果迅速增加,從科學發明到應用的周期縮短以及新技術、新產品過時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識的老化周期加速,只靠在學校學習的“一次教育”已經不夠,“終身教育”、“學習社會”的觀念已為人們普遍接受。文獻情報機構作為國家的情報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人們掌握最新科學技術知識和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在知識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有人甚至預言,“21世紀學校形式的教育在一定范圍內可能以圖書館來代替,……因為圖書館的形式也在變化,教育的方法和方式與圖書情報的發展形式可能會走到一條路上去。”〔7〕此外,文獻情報機構對用戶的各種信息教育則不僅是一種知識傳授活動,而且對知識信息的廣泛傳播更是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三,文獻情報工作是知識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知識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有賴于文獻情報工作的媒介作用。科學技術成果作為信息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它首先要進入文獻情報系統,在經過文獻情報系統的組織和處理后再交流傳播出去,進入廣闊的社會生產領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當然,文獻情報工作作為促進知識成果向社會轉化的重要因素,不僅在于知識成果是以文獻情報工作為媒介被推廣應用的,而更為重要的是文獻情報系統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活動激活知識成果,加速知識成果向經濟生產領域的轉移和滲透,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從而產生出巨大的生產力和經濟效果,極大地推動經濟建設的步伐。
可見,文獻情報系統作為一種社會機構,不僅對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夠較好地把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有機地聯結起來。這種各個環節上的聯結與整合作用,也是知識經濟對文獻情報系統功能、作用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獻情報系統在知識經濟中擔負著極為重大的使命。文獻情報學的研究成果和文獻情報工作的實踐將是知識經濟的重要支撐之一。盡管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水平與知識經濟的標準尚有一定的距離,但鑒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世界知識經濟的浪潮必然會對我國現實的社會經濟予以重大的沖擊。面對世界知識經濟的沖擊,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尋求相應的對策,以進一步發揮文獻情報學研究為科技進步和經濟建設服務的積極作用。為此,筆者認為文獻情報學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第一,在宏觀層次上,文獻情報學應以廣闊的視野面向國家整體文獻情報事業,為增強文獻情報服務能力,更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加速文獻情報業的發展,建立結構合理的現代化文獻信息服務體系提供理論指導。當前,要加強信息服務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研究,優化文獻情報系統的運行機制,使知識的生產部門與應用部門更好地聯結起來,促進知識成果向生產的轉化。
第二,在微觀層次上,要不斷尋求新方法和手段,為改善文獻情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提供技術基礎。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生產是圍繞信息流來實施的,知識的獲取方式與效率以及所獲知識的質量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戰略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要特別重視對知識組織和控制的研究,尤其是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的研究。事實上,知識獲取的效率和質量從根本上講取決于知識組織的方法和水平。
第三,在實踐層次上,文獻情報工作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向經濟,面向社會,改善服務方式;要重視信息資源開發的研究,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為各類決策提供服務的情報調研與信息咨詢的研究。情報調研和信息咨詢服務有利于科技向經濟的有效轉移。發展知識經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一方面需要壯大研究開發隊伍,充分組織社會資源投入研究開發活動,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另一方面則需要引導和幫助科研機構、企業科學正確選擇面向市場的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的具體方向,使之與國家發展目標、市場需求、自身優勢相一致,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集中有限資源重點突破。我國大多數科技產業經過一段快速成長期后速度明顯減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方向不明,多頭出擊,力量分散,沒有形成拳頭產品和主導產業”。文獻情報機構依托穩定可靠的信息渠道,通過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市場調查,無疑能為科研機構和企業“選擇方向”助一臂之力,進一步降低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微觀運行中的盲目性,大大提高科技向經濟轉移的有效性,并在新產品的市場營銷策劃、合作對象選擇、完善經營管理等環節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務,加速高技術拳頭產品和主導產業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當前知識經濟理論研究有待深化的若干問題>>.朱厚澤.未來與發展,1998(5):16~17
2.<<面對知識經濟時代>>.顧玉清.光明日報,1998-03-05(3)
3.<<從北大方正談技術創新的幾個關鍵問題>>.王選.科技導報,1998(7):3~4
4.<<情報學概論(修訂版)>>.嚴怡民.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42~43
5.<<知識經濟、國家創新體系與我國現代化>>.何傳啟,張鳳.中國科技論壇,1998(6):8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風波;宏觀調控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美國次級貸款的內容和特點
次級房產貸款簡稱次貸,是一種房地產抵押的按揭貸款。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次貸低首付,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總額的20%—40%,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欲望。二是次貸期限長,有的20年還本息,還款周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
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后,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為1000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美國,孩子18歲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構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級貸款政策迎合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并較好地滿足了美國人的購房欲望。但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次貸刺激了房市,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即最后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反正也賠不上,結果恰恰就在這里面出了問題,房價連跌了40%,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終于爆發了次貸危機。
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
從根本上講,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英文縮寫是MBS),形成債務后再賣債券(英文縮寫是CDO),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債務鏈一斷,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觀調控力度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后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而后又高息還款難,最終引發了危機。
(二)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后,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1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6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于浮出了水面,引發了金融風波。
(三)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炒來炒去,炒得擴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是歷史的巧合。現在設想:如果美聯儲當年不加息,貸款的利息也就不會這么高;如果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漲,房主還貸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刺激房貸,沒有證券商、銀行家從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會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而現實的結果恰恰是這三個問題匯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結果必然引發美國的次貸危機。事出有因,絕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三、次貸危機的后果和危害
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
(一)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貶值,貶值后會刺激外貿出口,降低進口,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后,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比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從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開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計升值了18.2%,匯率已突破7元的大關。到2008年年末,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將升到6.6元,接著繼續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它的外貿逆差,內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美元貶值,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美元貶值帶動人民幣的升值加快,為全球輸送通貨膨脹,現在俄羅斯的物價漲得也很厲害,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也都受到影響,物價都在上漲。所以,面對物價上漲,中央提出“兩個防止”,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利用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多種經濟杠桿調控物價和股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之后,美國、紐約和倫敦的期貨石油價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為1噸),一噸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經濟高速發達之后,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億噸,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現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發改委反映,我國一半的石油靠進口,如果石油不漲價,就會出現倒掛和虧損,發改委只好讓財政給其補貼120億元,讓其別漲價。2007年我國物價上漲,工業品是石油領頭漲,副食品是豬肉領頭漲。由于我國壟斷產業太多,資源管理不到位,產品成本降不下來,電力、石油、煤碳等資源性的行業都提出要求漲價,但老百姓又怕漲價,這使國家發改委一手托兩家,處在兩難的選擇中,即一手托企業要漲價,一手托民眾怕漲價。若經濟問題弄不好,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三)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于美元貶值,石油漲價,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2007年美國GDP增長率為2.2%,比2006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0.4%,第二季度預計只有1%,預計2008年全年美國GDP增長率為1.5%左右,最悲觀的是高盛公司預測只有0.8%。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而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正在崛起,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統的新特征
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金融風波,發現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統的整體性。世界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貨幣的國際化和金融系統的一體化。現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統是連為一體的,已經形成一個聯動互補的新格局,一個地方出問題,馬上會引起連鎖反應。這需要我們整體把握金融系統的形勢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經濟問題。
(二)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全球的金融資本近100萬億美元,西方發達國家資本過剩,大概有8萬億美元的流動資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鱷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進行投機炒作。其中,有一個金融大鱷叫索羅斯,他的手里有上千億美金的“熱”錢,1997年,他看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剛開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國的金融市場攪動一番后抽資脫逃,致使泰銖當天貶值,并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險,中國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國際游資多了以后就會到處竄,像老鼠一樣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鉆,所以金融系統開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現在看,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國際游資投機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銖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險,19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的金融風波等,都是國際游資的流動帶來的后果。在我國,這些國際游資基本上會炒四個“市”,都很有規律。第一步是炒期貨市場,通過賭博抬價,把國家的物價系統搞亂;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場,把股市烘起來,出現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資逃跑,套住的是中國的股民散戶;第三步是炒房地產市場,形成房地產“泡沫”后再抽逃;還有一些高手進行第四步,即炒外匯市場,在匯率浮動中掙錢。這些金融大鱷在期市、股市、房市和匯市這“四市”上做文章,投機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錢換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災難,這已成為一種定式和基本規律。
(三)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某個環節有了風吹草動,馬上形成一種“蝴蝶”效應,整個金融系統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因為它是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這種大趨勢無法遏制。雖然次貸危機本身僅僅幾千億美元,但全球都受影響。我國的股市離美國很遠,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預期,如果信心和預期都沒了,股市也就跌慘了。現在看,這次次貸危機迅速蔓延,形成一種災難,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帶來的。
(四)金融波動的周期性。金融系統的運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認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綢繆,駕馭金融形勢的變化。從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我們就知道資本主義有經濟危機,危機時會出現牛奶過剩倒到海里、產品積壓賣不動、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和物價飛漲等現象,這是那個年代初級階段的經濟危機,是一種生產過剩型的危機,這是即時危機的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到今天,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發生經濟危機,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由過去的生產過剩型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新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年,也出現了一些周期性的規律,比如經濟過熱,基本上是8-10年出現一次。1982-1984年,我國出現第一次經濟過熱,進行了治理整頓;1994年,出現第二次經濟過熱,進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頓;2006年末,出現第三次經濟過熱。我國股市也呈周期性變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這些都是辨證的。現在需要我們掌握的是周期性,準確把握經濟走向和規律,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從美國看市場經濟的優勢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場法則和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產權多樣化,鼓勵競爭,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但是,市場經濟也有負面效應,會周期性地出現一些問題。在計劃經濟年代,經濟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因為當時是短缺經濟,經常供不應求,物價自然就會上漲。市場經濟有通脹,也有緊縮,二者交替進行,但主要危險是通貨緊縮,即生產過剩、物價低迷、消費不足。在1998-200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8年的通貨緊縮,經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我國又一次進行宏觀調控,防止通貨膨脹,但要注意調控的節奏和力度,要點剎車,不能急剎車,急剎車容易造成翻車。如果長期過度地緊縮銀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國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貨緊縮,5年內經濟將無法有大的發展。不能一放就脹,一緊就縮,這幾年我國一直是這么周而復始地走這條路,現在要注意掌握調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現1998年的那種通貨緊縮,我國就難辦了,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再加上弱勢群體多,如果經濟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那么很難保就業、保穩定,這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參考文獻:
[1]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從次貸危機看美國樓市與中國樓市的關系[J].中國金融,2007(18).
[3]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4]金融危機后的貨幣政策操作——東亞國家的經驗及啟示[J].金融研究,2007(5).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風波;宏觀調控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美國次級貸款的內容和特點
次級房產貸款簡稱次貸,是一種房地產抵押的按揭貸款。
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次貸低首付,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總額的20%~40%,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欲望。二是次貸期限長,有的20年還本息,還款周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
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后,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成功為1000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美國,孩子18歲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構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級貸款政策迎合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并較好地滿足了美國人旺盛的購房欲望。但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次貸刺激了房市,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即最后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反正也賠不上,結果恰恰就在這里面出了問題,房價連跌了40%,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終于爆發了次貸危機。
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
從根本上講,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英文縮寫是MBS),形成債務后再賣債券(英文縮寫是CDO),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債務鏈一中斷,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觀調控力度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后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易而后又高息還款難,最終引發了危機。
2.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后,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1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6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于浮出了水面,引發了金融風波。
3.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炒來炒去,炒得擴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美國次貸危機是歷史的巧合。現在設想:如果美聯儲當年不加息,貸款的利息也就不會這么高;如果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漲,房主還貸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刺激房貸,沒有證券商、銀行家從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會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而現實的結果恰恰是這三個問題匯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結果必然引發美國的次貸危機。事出有因,絕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三、次貸危機的后果和危害
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1.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貶值,貶值后會刺激外貿出口,降低進口,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后,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比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從2005年7月21日晚19時開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計升值了18.2%,匯率已突破7元的大關。到2008年年末,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將升到6.6元,接著繼續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外貿逆差,內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美元貶值,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美元貶值帶動人民幣的升值加快,為全球輸送通貨膨脹,現在俄羅斯的物價漲得也很厲害,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也都受到影響,物價都在上漲。所以,面對物價上漲,中央提出“兩個防止”,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利用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多種經濟杠桿調控物價和股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之后,美國、紐約和倫敦的期貨石油價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為1噸),一噸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經濟高速發達之后,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億噸,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現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發改委反映,我國一半的石油靠進口,如果石油不漲價,就會出現倒掛和虧損,發改委只好讓財政給其補貼120億元,讓其別漲價。2007年我國物價上漲,工業品是石油領頭漲,副食品是豬肉領頭漲。由于我國壟斷產業太多,資源管理不到位,產品成本降不下來,電力、石油、煤炭等資源性的行業都嚷嚷著要漲價,但老百姓又怕漲價,這使國家發改委一手托兩家,處在兩難的選擇中,即一手托企業要漲價,一手托民眾怕漲價。若經濟問題弄不好,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3.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于美元貶值,石油漲價,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2007年美國GDP增長率為2.2%,比2006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0.4%,第二季度預計只有1%,預計2008年全年美國GDP增長率為1.5%左右,最悲觀的是高盛公司預測只有0.8%。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而“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正在崛起,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統的新特征
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金融風波,發現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把握,具體有四點:
1.金融系統的整體性。世界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貨幣的國際化和金融系統的一體化。現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統是連為一體的,已經形成一個聯動互補的新格局,一個地方出問題,馬上會引起連鎖反應。這需要我們整體把握金融系統的形勢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經濟問題。
2.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全球的金融資本近100萬億美元,西方發達國家資本過剩,大概有8萬億美元的流動資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鱷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進行投機炒作。其中,有一個金融大鱷叫索羅斯,他的手里有上千億美金的“熱”錢,1997年的時候,他看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剛開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國去了,在金融市場攪動一番后抽資脫逃,致使泰銖當天貶值,并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險,中國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國際游資多了以后就會到處竄,像老鼠一樣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鉆,所以金融系統開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現在看,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國際游資投機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銖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險,19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的金融風波等,都是國際游資的流動帶來的后果。在我國,這些國際游資基本上會炒四個“市”,都很有規律。第一步是炒期貨市場,通過賭博抬價,把國家的物價系統搞亂;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場,把股市烘起來,出現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資逃跑,套住的是中國的股民散戶;第三步是炒房地產市場,形成房地產“泡沫”后再抽逃;還有一些高手進行第四步,即炒外匯市場,在匯率浮動中掙錢。這些金融大鱷在期市、股市、房市和匯市這“四市”上做文章,投機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錢換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災難,這已成為一種定式和基本規律。
3.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某個環節有了風吹草動,馬上形成一種“蝴蝶”效應,整個金融系統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因為它是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這種大趨勢無法遏制。雖然次貸危機本身僅僅幾千億美元,但全球都受影響。我國的股市離美國很遠,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預期,如果信心和預期都沒了,股市也就跌慘了。現在看,這次次貸危機迅速蔓延,形成一種災難,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帶來的。
4.金融波動的周期性。金融系統的運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認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綢繆,駕馭金融形勢的變化。從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我們就知道資本主義有經濟危機,危機時會出現牛奶過剩倒到海里、產品積壓賣不動、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和物價飛漲等現象,這是那個年代初級階段的經濟危機,是一種生產過剩型的危機,這是即時危機的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到今天,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發生經濟危機,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由過去的生產過剩型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新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也出現了一些周期性的規律,比如經濟過熱,基本上是8—10年出現一次。1982—1984年,我國出現第一次經濟過熱,進行了治理整頓;1994年,出現第二次經濟過熱,進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頓;2006年末,出現第三次經濟過熱。我國股市也呈周期性變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這些都是辯證的。現在需要我們掌握的是周期性,準確把握經濟走向和規律,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從美國看市場經濟的優勢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場法則和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產權多樣化,鼓勵競爭,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但是,市場經濟也有負面效應,會周期性地出現一些問題。在計劃經濟年代,經濟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因為當時是短缺經濟,經常供不應求,物價自然就會上漲。市場經濟有通脹,也有緊縮,二者交替進行,但主要危險是通貨緊縮,即生產過剩、物價低迷、消費不足。在1998—200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8年的通貨緊縮,經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我國又一次進行宏觀調控,防止通貨膨脹,但要注意調控的節奏和力度,要“點剎車”,不能“急剎車”,“急剎車”容易造成翻車。如果長期過度地緊縮銀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國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貨緊縮,5年內經濟將無法有大的發展。不能一放就脹,一緊就縮,這幾年我國一直是這么周而復始地走這條路,現在要注意掌握調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現1998年的那種通貨緊縮,我國就難辦了,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再加上弱勢群體多,如果經濟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那么很難保就業、保穩定,這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參考文獻:
[1]李翀.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尹中立.從次貸危機看美國樓市與中國樓市的關系[J].中國金融,2007,(18).
[3]李翀.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4]何東.金融危機后的貨幣政策操作———東亞國家的經驗及啟示[J].金融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