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

        第1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論文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對于21世紀新一代接班人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進程。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著力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創新的內部動力。只有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發學生創新的沖動。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去做。 

        一是愉快教學激趣: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首先,教師要做到平易近人,對學生關懷體貼,和藹可親。其次,對學生要多加鼓勵,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再次就是要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的信息反饋,特別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切勿輕易批評或否定,即使回答錯誤也要給予適當的肯定或安慰,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沒有了負擔,就會學得輕松,學習興趣也會隨之加濃。 

        二是采取成功激趣: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可以使人的信心倍增。在課堂教學中若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機會,讓學生表現自己,使他們都能體驗成功的愉快,如對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數學習題找學習較好的學生來回答,而比較簡單的習題找成績稍差的學生來回答。這樣各類學生都得到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增強了成功感,逐漸對數學產生喜愛之情。 

        2.培養想象力,激發創新思維 

        想象是在過去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過程。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則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世界上有許多發明和創新,都是從想開始的。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創造性想象就是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的表現。小學生具有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努力培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法寶。例如:圖⑴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厘米)。題目中給出的圖形對稱美觀,但直接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比較復雜,這時,教師啟發學生想象,能否根據圓的直徑是圓的對稱軸,用折疊方法變為一個梯形?學生嘗試,將圖形變為⑵,用梯形面積減去三角形面積,就是陰影部分的面積。由條件推得三角形的底是圓半徑的2倍,梯形面積為(10×2×2+10×2)×10÷2=300(平方厘米),小三角形面積為10×2×10÷2=100(平方厘米),陰影部分面積為300-100=200(平方厘米)。解這題的關鍵是想象折疊。這種訓練使學生的想象張開翅膀,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3.注重質疑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古人云:學貴置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以解決問題告終,種種理論和事例說明了質疑的重要意義。質疑問難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特點、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學生“有疑不敢問,有疑不肯問,”都是教師“滿堂問”。因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優化質疑教學,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要培養學生敢質疑。課堂上學生不敢向老師提問,除了是學生對所學材料不熟悉外,主要原因是怕受到老師的批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態度:提倡、鼓勵、誠懇地歡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從不敢問到敢于提問,必須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表揚,對提出質量不高的問題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切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而批評甚至訓斥,這樣會挫傷、壓抑學生質疑問難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也大大受挫。 

        第2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時代的變革高考競爭愈發激烈大學不斷擴招,我國高校大學生從數量上較上個世紀出現了質的變化,大學教育也由知識技能的傳授向素質的全面培養轉變。然而,面臨社會轉型與經濟快速發展的特殊時期,身為獨生子女的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問題凸顯,頻頻出現的高校學生蓄意謀殺、高校學生虐待動物、高校學生自殺此類事件,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敲響了警鐘,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還存在不斷向前改進的空間。事實證明,大學生行為失范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問題沒有及時解決造成的,因此,必須不斷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這也符合中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完善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素質、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的協調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界定

        道德教育按教育內容屬于價值教育的范疇,但這種道德教育卻規定施教者確守價值的中立,保證在傳播教育時沒有價值導向,其教育內容的僅僅是對學生在進行正確價值取向與理性分析的方法指導;此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本質來講僅屬于知性教育,它無法影響到學生感性與理融的內在的心靈和靈魂,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整齊劃一、脫離學生個體心理狀況的,也不可能把學生當作填充知識的“容器”和的標準答案統一的“做題機器”而進行簡單粗暴的灌輸和統一思想訓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核是一種價值傳播,其關鍵在于根據當下階級發展需要,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的一種意識形態的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確定正確的價值取向與道德觀念,根據社會主義的發展需要培養積極上進的知識分子,推進社會的發展進程。

        關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始于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其內容可從心理疾病或變態與健全人格穩定的心理狀態兩個方面理解,心理的健康狀態并不只限于沒有心理障礙或變態心理,還包括個體在社會環境下穩定的適應性、健全的人格與個人心態與內在潛能的完全激發。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個體在相同的客觀環境下將自身能力發揮至巔峰狀態。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為目的,以多種靈活的手段為方法,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穩定的積極心態的活動。通過教育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建立健全正確的心理健康愿景,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從而樹立積極的心態與有效的自行為,并能在自身心理狀況不佳時尋求可靠的幫助,以達到改善與調節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層面,教育的本質趨于工具化、客體化等教育趨勢;教學內容上主張實用主義,忽視學生差異化的獨立人格培養;在教育模式上重視基本理論知識的灌輸,輕視學生心理認可度;在教師素養上體現出輕視價值認同,職業道德欠佳等。在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層面,校園文化活動忽視人文關懷,影響人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整齊劃一的價值取向的倡導,心理健康教育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實踐性,在心理層面上改變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和“抽象”的認識和看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依托。新托馬斯主義教育思想主張:教育目的應與人的本質相適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學生主體的認識與教育目的共鳴相得益彰,以學生個性與正確價值取向的共性協調發展為目的。從本質上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學生以健康的心理體會思想教育的內涵,激發學生的認同的內在動力實現自我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促進性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教育,通過心理咨詢與疏導,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良好的情緒控制力、堅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態與人際關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思想政治為核心,開展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政治觀點,形成成熟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者都是為提升大學生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思想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導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起著心理支持的作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確的思想政治導向,人的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既受到客觀外界條件的影響,又受到主觀內部因素如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狀況的制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大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熟穩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品質,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擁有一個最佳的心理狀態是高校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礎,是培養良好政治素養,思想品質的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與其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狀態的水平是培養思想政治的基礎,是制約與發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積極有效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并且在解決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矛盾時,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

        從馬加爵殘忍殺害4名室友、車禍傷人后又補8刀最終導致傷者死亡的藥家鑫、復旦大學研究生飲水機投毒事件等等,深究各種大學生惡性事件的因果,其中大部分大學生平日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都無可厚非,事件發生乃至后續的發展讓人額腕痛惜,許多事件都將原因指向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深刻的反思中不難發現,這種高智商的低級犯罪現象是由于大學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看,問題出在面對極端情況大學生心理穩定性差,面對出發狀況時,大學生往往出現瞬時的心理防線崩潰,所有道德與法制觀念瞬時土崩瓦解,這種不穩定的心態引起行為失常,引起平日行為規范良好的大學生成為令人發指的惡魔。其問題根源不在于平日的思想水平,更顯現在其內在心理狀態,因此高校的思想與法制教育應遵循當代學生的特點,針對其心智與心理的變化研究具有針對性、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與社會學者也應該將心理治療作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重要現實意義,我國對于心理教育的認識也應該提升到一個關系到社會穩定的高度來對待。

        三、總結

        高校心理健康引導與思想政治教育都為培養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培養健康心態、完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心理教育創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礎,其內在特點彌補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種種不足,豐富了其教育方法與內容;進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教育的施教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應當全面貫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創新結合與完善其教育方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擺正兩種教育手段的關系。相符依托相互促進,以全面培養大學生素質為核心,充分發揮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真正促進高校的教育水平。(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

        參考文獻: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邵獻平,何麗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5期P34―P37

        第3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關鍵詞: 學生 心理學 教育 中心

        學生時期是青年人養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階段,在學生階段加強對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對青年人養成良好心理習慣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教育心理學相關專業知識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學的關注焦點區域主要有三個,即學習者、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其中,學習者無疑是最重要的,是“焦點區域中的焦點”。所以要真正了解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中發揮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必須先了解有關學習者的知識。

        在歷史上,對學生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問題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師中心論”,認為學生的心智成長全仗于教師對教學形式、階段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導,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把學生單純地看成教育的客體,無視學生主體地位;另一種是以盧梭和杜威為代表的“學生中心論”,把學生的發展看成一種“自然”的過程、“自動”的過程,教師只能是這一過程的“仆人”,把學生地位抬到絕對高度。這些觀點和理解都會影響如何處理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學生關系問題,直接關系教學計劃是否能得到順利實施、教學質量能否得到保證。我們的理解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主導與中心”的關系,即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中心,一切教學活動和學生管理工作都應該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

        個別學生自殺事件的發生,讓多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頃刻間灰飛煙滅。分析這類問題出現的原因,在我們看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個別教師沒有足夠重視開展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各種關系。要知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在心理上每一天都會有微妙變化。每個上過學的人都經歷過中學時代,肯定會有跟學生相同的感受。從成為中學生起,他們就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心理特點,即將從中學步入夢想中的“象牙塔”這一階段性變化,首先是身份的變化,也是更高追求的起點。他們會逐漸形成青年人自己的特點和品質――培養他們的傾向性、能力、自覺性、責任感、紀律性、與別人共處的技能和自我批評的能力等。因此,無論是中學老師,還是高校教師,不僅要深入研究有效開展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技能和技巧,而且要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考慮學生心靈特征、年齡特征和社會心理特征,通過各種途徑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時時處處關愛學生。同時由于不同階段學校教育都會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社會變遷等眾多社會因素的影響,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實施還需要與社會心理學結合進行。

        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體實施中,要始終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中心”的工作思想與教育理念,首先做到“以人為本,做好人文關懷”,其次進行“科學輔導,幫其認知領悟”,還有就是“找準要點,提高交往能力”。特別對于存在家庭經濟困難、性格內向、性格暴躁、單親家庭等突出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要做到細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點滴學習與生活中改變學生心理及行為習慣。

        1.以人為本、全人教育。“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特別重要意義,對于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師來說,老師面對的是年輕的學生,做的工作是育人工作,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都應是“以人為本、全人教育”。教書育人的工作首先就是人之為人,其次才是傳授知識,第三才是和諧發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這就要求各級學校老師十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與文明行為培養,在健全人格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個體生命潛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和諧發展的“全人”。

        2.主動工作、深度關懷。老師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的確有教學、管理等許多繁雜的事情要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在關注這些顯性問題的同時,更要關注心理健康等隱性問題。有時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或有壓力時并不會主動找老師,尤其是因家庭原因、性格特點、交往問題等造成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日常生活中重點關注存在“異常”表現的同學,給其以關注與關懷。同時發動學生干部,特別是學生心理信息員的主觀能動性,洞悉學生各方面情況,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在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尤其面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更要能站在學生角度想問題,想方設法給之以關懷,主動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家長既能積極治療,又能主動配合學校工作。

        令我們高興的是,目前各級學校在教育心理學方面正千方百計地采取措施,越來越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學、高校等各級學校開始增設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學或指導方面的專門人才,如專職輔導員、心理班主任、心理咨詢教師、學校社會工作者等,以及建設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等,開始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情緒表現,如焦躁、逃避和防衛、敵對性、自我懲罰、壓抑、羞怯等,使學生越來越受到重視,大大保證學生健康發展。總之,學生階段的教育心理學就像剛出生的嬰兒,正在慢慢地成長起來,隨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必然會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呵護學生成長、成人、成才、成功。

        參考文獻:

        [1]華南師大教育系教育學教研室編.現代教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4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 高職教學 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211-02

        隨著當前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教育心理學的應用范圍不斷的擴展,同時教育心理學的自身理論內容也在不斷的拓展和深化。教育心理學在充分體現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理論兼收并蓄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實際的應用理論,將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內容不斷地進行充實和完善,從而更富有成效的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實踐表明,教育心理學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教師和學生學習高職的有關知識,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教學管理,而實際教育教學的進步也豐富了教育心理學的相關內容。

        一、高職院校中學生的特點及進行教育心理學教育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中學生的特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當前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很多高校采取了擴招的措施。但是很多院校所招收的生源背景和自身水平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給院校的管理等方面帶來了不小的難題。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和普通的學生相比,不僅具有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有一些屬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只有將學生的特點掌握清楚,才能夠更好的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首先,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來源和大多數的高校存在一定差異,高職學生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中職院校以及職業高中等,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初中學生,由于學生的來源比較廣泛,學校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了解程度也就有所欠缺,造成了學生類型和培養多樣化的局面。同時很多學生自身對于院校的學習和培養內容存在抵觸的心理,不愿意積極的學習文化知識。這些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之前,自身的文化知識體系比較雜亂,對于各個學科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并不扎實,因此在高職學校中他們沒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更好的開展新的階段的文化和專業課程的培訓。

        其次,根據當前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了解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由于很多學生是在中職院校以及技校等學校中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因此他們會感覺自己不如進行高考的一些學生,在意識中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不僅如此,很多同學看到周圍的同學也沒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就會感覺自己在高職院校之中沒有存在感和上進心,最終影響了他們自身的學習和工作。雖然在各項法律法規之中對于職業高中的辦學和教育等行為給予了肯定和鼓勵,但是社會之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員和公司對于從高職院校之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偏見,這也從側面加深了高職院校學生的自卑感。

        (二)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教育心理學教學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是吸收了教育學和心理學核心理論而形成的一門學科,能夠更好的指導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高職院校之中,教育心理學的主要負責對象為高職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因此只有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才能更為科學的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高職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動手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怎樣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成為當前教育心理學關注的重點問題。只有將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學生的日常實踐學習活動相結合,才能掌握好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規律,針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發揮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在長期教學實踐過程中,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及實施會更加的完善,成為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重要依據。

        二、教育心理學在高職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一)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心理關注和教育

        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可以將學生學習中的實際心態分為心理障礙以及心理疾病等范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需要選擇相應的教育心理方法來對他們進行開導。造成高職學生不愿意主動積極進行學習的因素比較多,比如家庭方面的原因,會使得他們缺乏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因此對于學習內容喪失了興趣;同時還有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之中對于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本身存在一些偏見,而在工作求職的時候則更為明顯,因此造成了學生深深的自卑感,對學習這個事業不能更加專注。

        除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之外,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自身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很多學生在初中及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就不好,因此長期的學習壓力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也不利于他們開展新的學習階段。因此,教師應該在了解他們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之上,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精神上和學習上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同學們進行心理咨詢的活動,及時掌握學生們的思想動向,對他們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

        (二)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內容管理班級

        高職院校的班級構成中包括學生學習目標以及班級共同目標等,因此只有學生和班級實現共同的目標,才能真正的實現教育事業的進步。一個管理良好的班集體之中,學生能夠自覺的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同時也可以積極的完成學業,和大多數同學一起進行學習任務。班集體的生活能夠較好的幫助同學們形成一種積極團結的性格和心態,幫助他們從自身開始改變,最終贏得各個方面的尊重。對于一些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樹立為學習榜樣,督促班級的其他同學進行模仿和學習,實現共同的進步。向優秀的榜樣學習是高職學生進行自我轉變的首要步驟,如果同學們能夠順利的完成,就可以更好的實現教育教學方面的進步。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對同學們的模仿和學習行為進行引導,可以幫助他們更加積極的投入到班級學習之中,不斷的提升個人水平。

        (三)利用教育心理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使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內容來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點任務。根據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需求的規律來看,只有人們對于社會知道了解的越多,才能對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有更高水平的規劃,同時對自我要求的提升也會對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斷督促自身完成學習的目標。因此,高職教學管理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重要意義,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他們進行學習和實踐,將專業知識更熟練地掌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問題的時候,則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比如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組織同學們共同討論找到解決方式,最終及時地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當他們完成了學習任務和目標的時候,則需要給予他們積極的肯定,激發他們自身學習的動力,實現長遠的學習目標。

        三、小結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院校所培訓的人才多為實用型的人才,因此更加需要高職院校對他們進行思想方面的培訓,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引導。為了更多更好地培養出優秀的高職專業人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需要我們繼續在教育教學領域落實教育心理學的相關教學實踐內容,使得當前的高職教育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強冬梅,劉英杰.適應高職教育特點,提高教學管理水平[J].現代技能開發,2011(6).

        第5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現如今,學校、家庭、社會壓力不斷增加,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21世紀的小學生,幾乎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種優越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受不了大的打擊,不懂得分享,不能接受失敗,甚至違反法律法規,對社會造成危害。

        一 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小學生正值身心發展的啟蒙階段,缺乏對科學事實的辨別能力和社會經驗,獨立意識較差,很容易在一些事情上出現心理問題。如自卑、攀比、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行為。這多是因為在遇到困難時,缺少勇氣,缺乏處理危機的能力。所以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21世紀社會的接班人既要有健壯的體魄,成熟的思想,解決困難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 音樂課程與心理健康的結合發展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對人的德育、心育、美育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一種極佳途徑。音樂教育心理學,是音樂教育學與音樂心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相互滲透的產物。它的研究對象是音樂教育行為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包括教育學行為中相互作用的心理規律,也包含對音樂教育活動中的教師與學生的心理結構的研究。

        音樂教育心理學是音樂教育學和音樂心理學的交叉學科,與音樂教育學相比,音樂教育學是研究形成外在教育形態的心理基礎,分析各種教育現象中深層的心理規律;與音樂心理學相比,它關注的是與音樂教育相關的心理過程,包括音樂傳授、音樂教學與學習的心理規律,尤其是在音樂教育情境中人類的心理與行為的特征。音樂能力的誘發、培養、發展以及音樂人才的培育也是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方面。

        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包括: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和目的的分析及其研究方法;回顧并評價中外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史;研究音樂學習和教師與教學的心理。音樂教育心理學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各種理論的產生都是根據嚴密的科學實驗得來,修正了音樂上的純理論推測和憑主觀印象產生的理論,與音樂美學理論聯系起來,構成了音樂學中的一部分。

        三 音樂教育滲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1.小學生常見的幾種心理問題

        小學生年齡段是生長發育的敏感期,在生活中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心靈就如一張白紙,心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很低,加上叛逆的性格,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1)過度焦慮反應。以發作性或慢性情緒焦慮、緊張為其主要特征,是神經癥中較為多見的一種臨床類型。在情緒上會出現因一點小事苦惱、自責、夸大困難、煩躁的狀態等。(2)恐懼癥。恐懼癥是一種神經官能癥,對特定的事物或境遇有一種強烈的驚恐情緒。對小學生而言,主要是一些特殊類型的恐懼癥,如學校恐懼癥,因害怕上學,而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等心理障礙。(3)兒童多動綜合征。兒童多動綜合征簡稱多動癥,是小學生最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征,包括精神和神經兩方面的障礙。(4)學習困難綜合征。學習困難綜合征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兒童,神經系統的某些功能失調,聽、讀、寫、算方面的能力低下,學習困難等。

        2.音樂教育的滲入

        兒童心理發展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會受到遺傳素質、生理發展的影響及周圍環境和教育的制約。針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小學生,可以分析他們對音樂的感覺,分出不同的類型,因材施教。同時,研究這些學生的音樂記憶,可以讓他們的情緒隨音樂的變化起伏而融入到音樂中去,調整不良情緒;還可以通過誘導,把學生帶入音樂想象的世界,讓他們體驗音樂,培養審美情趣。

        3.音樂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樂教育是通過美的內容使受教者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審美修養,作品中積極的思想內容和生活態度可以陶冶受教者的情操,啟發他們的心智,使心理健康發展。所以,音樂療法作為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之一。音樂教育的審美教育功能對促進小學生心智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有重要價值,在感官和心理的美育教育基礎上,實現心智協調發展。

        前面提到的音樂治療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心理、生理兩條途徑來實現。心理學的作用是通過特別選輯的音樂、語言,最大限度地調動病人的積極性,調整病人的情緒,引導患者將內心的幽怨寄情于樂曲中,從而起到移情和疏散的作用。

        四 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實踐音樂治療的意義

        1.有助于緩解學習壓力,減輕心理焦慮

        小學生學習壓力普遍較重。音樂教育可以放松大腦,調整情緒,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減輕其心理焦慮。

        2.有助于情操的陶冶與心靈的凈化

        小學時期是心理結構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教育對他們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用一些優秀經典的音樂作品,更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心靈。

        3.有助于健康心態的形成

        音樂作品多是取材于現實生活,可以帶領聽眾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音樂教育中的合唱、大型舞蹈等集體活動則可以幫助培養小學生的群體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張凱.音樂心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李蔚.心理健康與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關鍵詞:中職教學;平面設計;心理學

        隨著國家對教育和人才結構的調整,中職教育已逐漸成為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來源。平面設計作為中職教育中的新興專業,近年來受到了社會和學生的廣泛關注。平面設計究其根本包括產品內涵和外觀的系統設計,而不是純粹的美工設計,所以心理學貫穿于平面設計的全過程。筆者認為作為中職教育者,不僅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將健康的心理學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本文針對這一論點,淺析了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的心理學教育,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議。

        一、中職學校平面設計專業現狀分析

        1.平面設計行業現狀及前景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平面設計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廣告業、裝飾業、印刷業等眾多領域。

        平面設計行業基本包括三個層面:低層。比如,微型寫真公司等。其主營業務為簡單資料設計、商品設計等。中層。比如,專門設計公司。從業人員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主要業務為商業宣傳相關。高層。多為專業設計公司或企業,其業務素養較高,作品和業務均有很高的認可度。

        中職學生可以勝任基本的設計工作,經過實踐鍛煉和經驗積累,逐漸可以勝任中層設計工作。

        2.中職平面設計教學的要求

        目前中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主要困難有以下幾點:第一,中職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且入學門檻不高,所以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第二,中職平面設計教師缺少專業美術基礎,很多教師是從其他專業轉行或借調過來的。第三,中職學校資金缺乏,缺少平面設計專業設備,從而給學生技能培訓工作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綜合行業發展前景和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對教師和教學的要求是十分復雜的。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認知和審美能力。設計者缺少審美能力,則很難從整體上對作品進行把握,導致作品缺少靈魂。其次,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平面設計大型基礎軟件有PS和Illustrator。另外,還需要根據差異,補充一些小眾軟件。最后,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的思想底蘊,其中心理學課程不僅可以穩定學生的情緒,同時可以讓學生形成健康、全面的心理結構,對人生和工作都有很大幫助。

        所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輔以健康的心理教育,對中職平面設計學生迎接設計行業的機遇,面對行業的挑戰是有很大幫

        助的。

        二、心理學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意義

        1.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

        心理學產生晚于教育學,但是兩者中有很多熱點和共通的話題,比如,教育學中的教育實質、目的、過程、策略等,也是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時至今日,教育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熱門學科,在東西方受到廣泛關注。

        格式塔心理學是一種現代心理學的主流學派,其對平面設計專業有很多啟示。下文將分別闡述。

        (1)多數平面設計師在從事設計創作時,首先進行的是對命題或作品完整形狀進行分解,使其視覺感受從常規變陌生,進而產生帶有主觀立場和自覺的作品。

        (2)在完形創作的同時,設計者又會對圖形進行自我簡化和提煉,從而可以反映出圖形的本質。從復雜形態中提煉出簡潔本質,是當今平面設計者努力追求的方向。

        (3)設計者在對熟知的事物或圖像進行處理的時候,往往會使用其他結構、色彩等進行再次創造,目的是突破橫常性,進而使作品與常規形象產生差別,這樣才能形成視覺沖擊力和強大吸引力。

        (4)在平面設計中,為了重點突出某些主要因素,需要采用差異化的背景,比如,表現聲音通常需要寂靜環境來秤砣。

        通過將心理學中的很多規律和平面設計相結合,會大大豐富平面設計的表達內容和表現形式,平面設計的內涵也可以從表面形式深入到人們心里。可見心理學和平面設計是互融互惠的。

        2.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主要應用

        平面設計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將其思想、心理通過設計作品視覺化,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和共鳴。只有把握觀眾的心理才能引起觀者的共鳴。只有設計作品把設計學和和心理學統一起來,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將結合設計和教學經驗,談談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主要應用。

        (1)節奏感。平面設計雖然不會像音樂那樣表現出強烈的節奏感,但是設計作品通過構圖的變化,色彩的濃淡,圖形線條的曲直,亦能表現出獨特的節奏感,比如裝飾畫的一個重要原理就是疊加和重復。而設計的節奏感正是心理學中形式感知的體現。

        (2)平衡感。正常人都有尋求內心平靜的傾向。在平面設計中,水平給人安靜感,而垂直則給人傲慢感。就平面設計而言,合理的構圖及編排即對水平、垂直的安排,可以給人明確、清新的感受。

        (3)沖突感。知覺心理學中闡述過,知覺易受比例限制。沖突的對比是一種有效而直接的藝術表現手法,能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和感官印象。人們的視覺和心理習慣于尋找創新點和中斷點,所以這些沖突能達到很好的共鳴,但是沖突和刺激的設計也要符合美學知識的框架。

        所以,優秀的平面設計,就需要努力追求美學和心理學的高度契合。

        三、心理學教育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建議

        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校接受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平面設計教學中進行心理學思想的培養十分有效和必要。下面是一些如何加強心理學教育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的建議。

        1.將良好的心理學引入平面設計

        教師首先要將良好的心理學思想融入自己的工作和教學中,才能進一步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對其人生態度和作品思想進行

        把握。

        2.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

        教師在平面設計的實訓和技能教學中,需要良好的引導學生的創作思想,進而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

        3.教學實踐中引入積極心理學

        中職學生存在年齡小和學習能力不高的情況,而平面設計專業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心理狀態,換言之,平面設計作品是學生心理的一面鏡子。通過教學和作品,引入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對于中職平面設計專業學生來說,通過心理學知識的培養,不僅可以給予學生“一技之長”,更能讓他們成為心態健康的人才。

        心理學廣泛影響著平面設計,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深入而全面地開展心理學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

        參考文獻:

        [1]曾軍民.中職平面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J].教學實踐,2013(12):97.

        [2]謝萍.平面設計及其心理學反應.編輯之友,2003(6):69-70.

        [3]歐陽崇坤.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如何適應社會需求.科技信息,2012(12):198,202.

        [4]吳小菊.關于構建合理的中職平面設計教學體系的思考.助教研究,2013(34):55.

        第7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一、對學生一視同仁

        近幾年,教育上流行“為了一切學生”這句話。其實,“一切為了學生”就是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少家長和學生都認為班主任是“偏心眼”。成績好的學生是“眼珠”,成績差的學生是“眼眶”。其實,還不止這些:男班主任偏心女生,女班主任偏心男學生。學生家里有錢,班主任特別關心,學生的家長是當官的,班主任就特別照顧,凡此種種。只要班主任心底無私,對學生一視同仁,就是做到了真的“為了一切的學生”。這也是贏得學生信任的基礎雕件。

        二、抓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一個班級的核心,是班主任的眼睛、耳朵,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抓好班干部,并不僅僅是為了減輕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能力。如何抓好班干部,我是從一下幾方面著手的:學生干部的培養迎面對全體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長處得到展示。至于怎樣讓每個學生都當干部,不少班主任有許多具體有效的做法,這里不再贅述。

        學生干部的培養關鍵是思想觀念的培養。要讓學生干部有服務意識、主人意識、創新意識和效率意識。

        三、學生干部的培養的是為他們提供機會。

        教師要大膽放手,為小干部們提供大量獨當一面、大顯身手的機會。即使學生在工作中遭到挫折,這也是對它們必要的鍛煉。

        第8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關鍵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派學習理論;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78-02

        一、引言

        “學習是有機體在后天生活中獲得個體行為經驗的過程”(潘菽,1980:45)。作為教育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理論,學習理論要解答的核心問題是個體如何獲得經驗的問題,是對學習規律和學習條件的系統闡述,它主要研究有機體的行為特征和認知心理過程。因此,對學習理論的研究,不僅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有助于教育者把握學習的實質,掌握學生學習的規律,提升教學效果。20世紀西方學習理論大致可分為行為主義和認知派學習理論。這兩種學習理論對我國英語教學改革都產生著重大影響,但二者對英語教學規律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分歧。為了真正把握不同學習理論的實質,構建和完善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有必要對這兩種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進行系統的梳理,從而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改革。

        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20世紀初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包括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學習理論和格思里的鄰近學習理論等。它們雖各有側重,但總的來說,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都注重外部條件的作用,“把學習看成是刺激與反應之間(S一R)聯結的形成和加強”(孫兵,2004:48)。行為主義對英語學習規律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學習前要重視預習和準備工作。學習理論家桑代克根據對動物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學習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其中的“準備律”主要涵蓋了兩層意思:“當任何傳導單位準備傳導(行動)時,給與傳導就引起滿意”,“當任何傳導單位不準備傳導(行動)時,勉強要它傳導就引起煩惱”(潘菽,1980:58)。這說明學習主體唯有在學習前具有觀念和行動的準備,方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否則,即使有外界的學習壓力,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學習過程中重視強化理論的運用。行為主義者普遍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練習、抓反復等途徑來促進學習效果的強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奠基者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理論為”認為,強化是通過不斷地反復地“無條件刺激”而實現的,只有不斷強化練習才能避免刺激的消退效應的出現(朱純,1994)。操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構建者斯金納明確了正強化與負強化概念,區分了一級強化與二級強化的本質差別(馮忠良,1981),進一步闡釋了強化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有助于人們在學習過程中加強練習和反復學習這一環節,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學習后要重視復習的功效。格思里的接近律中有關“遷移”理論從情境角度闡述了復習的重要性,該規律認為“一組刺激(情境)如果與某種運動伴隨產生,當該刺激(情境)再度出現時,該運動將會隨之產生”(朱純,1994:20)。他認為有的學生雖然復習得很好,但考試不理想,責任不在復習問題,而是在于復習時的情境與學生接受考試時的情境不相似。

        三、認知學習理論

        繼行為主義之后,20世紀50年代認知學派成為了心理學的主流。它的學習理論包括格式塔學派的頓悟說、布魯納的認知一發現學習、奧蘇貝爾的認知結構同化學習等。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簡單地在強化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有機體通過積極主動的內部信息加工活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莫雷,2003:107)。認知學習理論對學習本質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轉變,把研究的視角從傳統的關注學習過程內部規律轉移到更加關注學習主體等因素上來,認為學習不是引起學習主體的“行為改變”,而是引起學習主體“內在能力和傾向的變化”。這種觀念的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重視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格式塔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有機體的“學習不是依靠‘嘗試’”、試誤獲得成功,“而是由于‘完形’的出現,由于‘頓悟’,即突然地理解了”,從而建立與新情境相應的完形的過程(潘菽,1980:67)。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實現頓悟的必備條件。布魯納認為“學習不在于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學習是對環境的適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并反復強調“最好把人當作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馮忠良,1981:82)。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的內在動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重視結構在學習中的作用。奧蘇伯爾建立了有意義的學習理論,他提出,“學生的學習是通過同化,將當前的知識與認知結構(已獲得的知識結構)建立非人為的、實質的聯系,使知識結構不斷發展的過程”(莫雷,2003:108)。可見,學習者自身的知識結構對其將來知識的獲得起著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唯有新的知識結構與學習者自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內在的本質性的聯系時,才能實現舊知識結構的改造和新知識的獲得。

        (三)重視學習的層次性、階段性。加涅打破了傳統的“某一學習理論可以解釋一切學習現象”的錯誤觀念,主張對各種學習進行分類和層級化。根據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原則,他把學習水平分成八個層次: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形成連鎖、言語聯想、多重辨別、概念學習、規則學習和解決問題(朱純,1994),并認為這八個學習層次前后存在遞進和依賴關系。這種“積木”型的學習層次論,有助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遵循學習規律,循序前進。

        關于認知發展階段性的論述十分豐富。早在20世紀30、40年代,皮亞杰就形成了著名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他把認知發展分為感覺運算、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在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基礎上,布魯納把學生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動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號表征三個階段(朱純,1994),他認為學生認知發展的各個階段是具有質的差別的,并強調后天環境對個體認知發展的影響。認知發展階段性理論昭示我們在學生不同的認知發展水平階段,必須實施不同的教學任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不同的教學目標。

        四、結論

        20世紀的西方行為主義和認知派學習理論看似簡單樸實,背后卻深深蘊藏著無限的教育理念。對英語教學實踐者來說,梳理這兩派學習理論的發展思路有助于其從客觀的教育教學規律入手,深刻把握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本質規律,糾正自身認識的不足,積極從事教學改革,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忠良.學習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2]莫雷.西方兩大派別學習理論發展過程的系統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4):103-111.

        [3]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第9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意義范文

        一、醫學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面對醫學的發展和不斷增長的社會衛生保健需求,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調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從總體情況看,醫學畢業生還存在以下問題: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差;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面過窄;思維不活躍,缺少創造性思維;綜合素質不高等。這些都與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總課時太多、課程結構不合理、基礎不厚實、課程內容陳舊、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薄弱、選修課太少且不規范等有關。醫學心理學專業是一個新的、年輕的專業,但作為醫學專業的一個專業方向,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當今醫學的發展需求,急需我們進行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在思想認識和實際教學中,增強醫學院畢業學生的醫學心理學素質,為以后的從醫工作做好基礎,是現階段醫學心理學教學的必要任務。

        二、醫學心理學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實驗和實踐相對較少。

        現階段的醫學心理學教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實際情況的運用和鍛煉,學生普遍認為只要掌握了理論到時候就能夠處理好出現的所有問題。而學校方面由于條件或者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學生的實驗和實踐機會的缺乏。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現實運用能力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在畢業參加工作后,當遇到問題時,很難將理論轉化成實際,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給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2.對醫學心理學不重視。

        大多數醫學學校都將心理學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來對待,但是仍然有些學校對醫學心理學的重視不夠,將醫學心理學這門課程只當做考查學科對待,造成課時安排和教師投入的嚴重不足。這種情況直接導致教師的責任心和學生學習本學科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降低,給醫學心理學教學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應。即使有的學校把醫學心理學當做必修課程,也沒有給予課程應有的重視,認為這一學科本身就是對理論的掌握,并沒有開展專門的學科實踐教學活動,只當做能夠通過資格考試的理論模式進行教學,忽略了心理學的實踐和實驗在畢業工作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評價體系比較落后。

        由于重視度不夠導致學科評價體系的落后,主要表現為學校對畢業學生的重理論輕實踐能力的考核,只要學生在畢業時理論掌握得扎實就是一名合格的畢業生,這種考核方式缺乏對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考核的有效手段,造成畢業工作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理論與實踐靈活運用的能力,往往工作起來處理實際問題比較吃力。舊的課程評價體系已經跟不上社會衛生保健事業和醫學發展的要求,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對傳統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調整。

        4.教學過程中的語言障礙和教學內容的抽象性。

        醫學心理學本身就是一門內容枯燥、專業性語言抽象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起來相對較難理解和記憶。伴隨著社會教育的發展和西部開發的進行,西部(新疆、等)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較多,漢語水平較低,對醫學心理學專業詞匯的理解、記憶較為困難,他們對于傳統的講說式教學方式的吸收能力較低,學習效果非常不好。傳統的說課方式不能滿足西部地區的教學要求,急需我們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和學習效率,以促進各個地區的醫學事業的發展。

        三、改革的措施與建議

        1.讓醫學心理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有機融合。

        醫學心理學是涉及多學科知識的一門交叉學科,不僅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等許多醫學課程中的有關基礎知識,還涉及到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人類學、社會學、倫理學、哲學等廣泛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醫學心理學教師應努力把醫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并使之跨出心理學的范疇,發散到其他相關學科,努力做到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讓學生在學習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時能夠做到有機融合。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醫學心理學與有關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之間的溝通,如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倫理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與講授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同時,其人文素質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了進行傳統的理論講授外,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辯論、啟發式教學等方式,培養和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并將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課堂中,在參與和思考中學習;使學生主動成為教學過程中積極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書本上的知識吸收轉變為自己的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從視聽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眼睛所看、耳朵所聽、心里所想融為一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講授知覺的特性和情緒的理論時,挑選了有代表性的圖片(如雙關圖形、各種表情的照片等)和Flas,使所講授的抽象概念和原理變得直觀、形象,易于理解記憶和接受。例如在講授心理障礙和心理干預的有關概念和理論時,通過介紹與大學生有關的實際案例,聯系《心理訪談》有關專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醫學心理學的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理論,更重要的是培養和塑造學生健全完善的人格,讓學生能夠在現實和未來的生活中去實踐所學的理論。教師備課要格外下功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各種有效的信息資源,如有意識地收集一些電視或報刊上的真實案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結合自己或身邊的事情,以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為中心,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重在使學生能將所學的觀點、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和以后的臨床實踐中。另外,還可推薦相應的圖書、網站、電視節目、經典電影等讓學生查閱和觀看,開拓學生的視野,提供更多的資料讓學生去了解,去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4.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學評價組織和評價體系。

        學校首先要在認識上提高對醫學心理學的重視,加大對學科教學師資力量的投入。開展與學科相關的實驗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立專門的學科評價組織,定期對醫學心理學學科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以提高專業教師的責任心和教育水平。完善學生畢業時的學科評價體系,通過學生實踐和實驗的能力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來判定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對醫學心理學的重視,自覺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醫學生以后的臨床醫學工作打下基礎。

        5.采用雙語教學,改善授課方式,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能力。

        西部(如新疆、等)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較高,民族語言豐富。由于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較低,加之醫學心理學概念比較抽象、空洞,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這門課程的知識較難掌握。在對民族學生就讀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語言教學,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教師的優勢和作用。對于比較難以掌握的專業詞匯使用相應的民族語言進行解釋,使學生易于理解。結合多種現代化教學方式,例如圖片、影視素材的穿插等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來增強理解和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結束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久久香蕉国产观看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中文字幕每日更新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