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一個乞丐在街上乞討,正好碰到時光老人,時光老人問:‘你為什么變成這個樣子?’乞丐流著淚回答:‘我少年時玩彈子,青年時玩紙牌,中年時打麻將,如今,一事無成,只得靠乞討度日。’時光老人聽后,很同情他,就試探著問;‘假如你可以再變成少年……’乞丐連忙跪下說:‘假如我能再變成少年,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做個有用的人!’只聽呼的一聲,時光老人不見了,那個乞丐一看,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個少年,背上背著書包,他想起了剛才自己說的話,就趕緊向附近的學小走去。走著走著,看到有人玩彈子,不覺手癢,就擠了過去。這以后,他還是老樣子,少年玩彈子,青年玩紙牌;中年仍然打麻將,暮年的時候依舊是乞丐。這天,他又遇到了時光老人,再次跪下并懇求時光老人把他變成少年,時光老人冷笑了一聲:‘我做了一件蠢事!即使給你一萬次青春,你最后也是一個乞丐!’說罷便消失了。”
這則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其實,命運在我們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
此類不屈命運、頑強拼搏的人很多,他們幾乎都成為了偉人。生物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創始人童第周就是這樣,他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然而,勤奮刻苦卻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再如,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個兩次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出生在一個正直、愛國的教師家庭。瑪麗自幼勤奮好學,15歲時以金獎畢業于中學,但她的故鄉波蘭華沙當時受俄國沙皇統治,不允許女性入學,加上家里經濟狀況不好,她只好放棄學業,給富裕人家的孩子當家教。三年后,她帶上自己當家教的工資和父親、姐姐東拼西湊來的錢赴法國巴黎留學。留學期間,為了節省開支,瑪麗只組了個小小的閣樓,沒有水,沒有火,更沒有電,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她的學習一點也沒有被耽誤。瑪麗·居里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家里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朋友們,我們要時刻記住,要想成功,不是抱怨命運,而是改變命運!好了,這篇文章就以居里夫人的五句名言結束吧!
弱者坐待時機,強者制造時機;
人類看不見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地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關鍵詞:備課;高效課堂;生命教育
五年前,張文質老師在我校進行的一場質樸而生動的演講,拉開了學校生命化教育的序幕。五年的時間我們對“生命化教育”從陌生到熟悉,從探索到構筑起“生命化高效課堂”,作為一名普通的一線老師,一名“生命化高效課堂”的探索者、實踐者,我想從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備課,來談談我對“生命化高效課堂”的一點看法。
我們都知道,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與關鍵。竇桂梅老師曾說過――“精彩的課堂設計,就是精彩的人生設計;課堂設計得精彩,就是人生設計得精彩。”把教育當成自己的生命,從生命的高度來對待教學、對待課堂,這正是生命化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在“生命化高效課堂”的探索過程中,我從自己或同事的很多課例中總結發現:只有在備課的過程中貫徹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并用心地、認真地備課,課堂的實施才可能是高效的,才可能是充滿生命的、靈動的。反之,很多課堂上的無效或低效其實是源于備課的無效。要真正實現生命化高效課堂,要課上得精彩,必須課前刻苦。
一、因材施教――備學生
特級教師鄧彤說:“教學設計之前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本課的原有基礎和現有困難兩個方面;而最合理的教學設計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根據其特點確定適當的學習方案:此之謂現代心理學背景下的‘因材施教’。”他又說:“理想的教學設計應該以學生現狀為起點,同時又以學生的發展為終點。為學生量身定制的教學方案將是最有價值最為科學的方案。”簡而言之,備課不能是自己想當然,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特點、接受能力。例如,在備《北京的春節》這一課時,我考慮到我班上的學生大多遠離家鄉,跟隨父母來到城市,對傳統節日的了解很少,我這樣設計自己的教學:讓孩子先跟自己的父母或祖輩了解自己家鄉的春節習俗,并收集家鄉春節時特色的食品帶到學校來,和同學分享,并介紹相關習俗。在備《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居理夫人的了解較少,為了豐富居里夫人在學生心目中的象,更好地理解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我在設計教學中想到要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閱讀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居里夫人的名言。事實證明,這樣的備課讓學生學得充實、輕松,讓課堂更加高效。
二、有的放矢――備目標
一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對自己教學行為的選擇,可以說,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而現實中,很多時候老師只是把教參上的教學目標抄在教案上,并沒有認真解讀、推敲。我認為,在設置教學目標方面,主要應該思考兩個問題:(1)針對每節課的內容來備教學目標。每節課都不是孤立的,必須從整個學科知識體系的高度來理解每節課,思考:本單元在教材體系中處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這部分內容與前后的知識體系有怎樣的聯系;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基礎怎樣,會存在哪些難點。(2)必須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來確定教學目標。在這節課中希望學生能學到什么,這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及人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等。
三、智者問得巧――備課堂提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智者問得巧”正點出了課堂提問的要點。縱觀現在的課堂,問聲一片,但課堂提問的隨意性更為普遍。有一節課提幾十個問題的“滿堂問”,有一口氣提五六個問題的“轟炸式”提問,有一個接一個地讓學生站著坐不下的“苦苦追問”,有學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對不對”的“口頭禪式”提問,這樣的提問均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備課時我們應當認真思考:這堂課要設計哪幾個問題來貫穿這節課的教學,如何提問最巧妙。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如果問題太簡單,不能引起學生思考,課堂則看似熱鬧,實則無效或低效。
四、分層設計――備作業
作業是對學習內容的鞏固提高,縱觀教學現狀態,不難發現我們老師樂于、勤于布置作業,卻只重視量的積累,不注重質的提高。存在布置作業隨意化,臨時想到什么布置什么和讓學生購買眾多練習,搞題海戰術的現象。讓學生學得辛苦,老師批改得辛苦,卻終是得個心安而已,這樣的作業注定是低效的。容易導致學有余力的學生做起來覺得容易因而喪失興趣,學得吃力的學生做起來難度大根本不會做,同樣喪失興趣。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分層次布置作業: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從而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在作業中得到提高與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認真設計作業,杜絕作業布置的隨意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預習作業;有效;自主;預習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1-017-2
一、從設計內容出發,增強預習作業的有效性
研究者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能夠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一旦學生進入有目標、有計劃、有準備的自主學習狀態之中,那么,對于語文的學習也將成就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1.導: 從導讀開始。不管是“單元導讀”還是“課文導讀”,他們或介紹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及主要內容,或提示寫作特點、學習重點,為我們起到了“引導”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導語“課文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我’的脫險對你也會有寶貴的啟示。”學生通過導語不但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能明白學習本文的目的。
2.讀: 讀通課文。這是目前大多數學生眼中的預習的全部要求,其實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求能夠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注釋或工具書掌握字音、字形和詞義。字音以生字和多音字為主,字形以形似字的辨析為主,詞義則以語境中的含義和成語的理解為主。預習成果最好以書面的形式把它展示出來。這塊預習內容在文言文的預習中尤為重要,通過已有的信息來疏通字詞,還有未理解的字詞可以作為課堂提問的內容之一。
3.悟: 理解感悟。字詞障礙掃除了,就要對課文進行理解感悟。語文教學是一個由“感”而“悟”的心理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就是“感悟教學”。所謂“感悟”其實可分為“感”和“悟”兩個心理過程,“感”即“感觸”“接觸”,“悟”,就是由表及里,見微知著。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課文,對課文的文體特征、中心內容、寫作特點及結構安排等進行認真思考,認真體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雖然這些認識和見解是不成熟的、粗淺的,但至少是學生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
4.練: 嘗試做課后練習。課后練習往往是緊扣文章的重點設置的,它對我們把握文章的重點,領會課文的寫作方法,理清結構層次,都有很大的啟發和提示作用。因此,在完成上面幾步之后,還要對課后練習進行一番思考,看哪些問題我們已通過預習得到了解決,哪些問題似懂非懂,或百思不得其解,這樣就找出了本課的難點、疑點,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課堂上有的放矢地聽講或質疑。
5.提: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問不僅僅是教師的專利,更應成為學生自主探索的表征。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是激活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疑難,而且在許多方面只是一些膚淺的認識,得不到徹底的解決,這是很正常的。對課文內容本身的質疑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的困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些問題,便于大家在課堂學習中交流解決。
6.查: 查閱資料。對不識、不懂的字詞可查課文注釋或工具書自行找到答案。對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可查閱相關圖書或上網補充所需資料。語文課程是開放而有活力的,這個特點在預習中也應得到體現,所以拓展預習的領域,整合不同的學科知識,值我們教師嘗試。學《我的信念》一文前,我布置學生查找有關作者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學生很快找來很多相關資料。在導入新課階段,學生替代教師成為主角,他們講了居里夫人把獎章給孩子當玩具,看淡榮譽的故事;他們讀了愛因斯坦在居里夫人去世時寫的悼詞,高度贊美她的人格魅力……這些以往由教師來傳授的東西,現在學生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同樣有能力獲得;而這樣的訓練機會使學生在預習階段就步入學習的主體地位。
7.賞: 賞析優美語句。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其中一條途徑就是要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課文中有不少文質兼美的句子,優美的描寫,動人的抒情,富有哲理的思想隨處可見,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摘記下來,時時欣賞、揣摩、誦記,對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是具有很大效果的。預習《紫藤蘿瀑布》時,學生會聯系自己聯系社會,品讀“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樣的預習要求如能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能漸積漸厚。
8.評: 寫下對文章的理解和評價。王榮生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間主體的對話過程。”現行教學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師本先行對話,即教師在課前與文本“零距離”接觸,品味文章語言的精妙,感受字里行間流淌的情感,以便在課堂對話中游刃有余。而學生與文本的接觸在課堂上往往只有幾分鐘時間,學生不可能悟出文章的內涵和文章的精妙之處,就無法與教師平等地對話,無法與同學侃侃而談,無法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而課前預習中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寫下讀后的感受,可以“逼著”學生在多次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重新回顧和審視,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也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
以上的幾個內容中,“導、讀、悟、練、提”是預習的基本環節,即每篇課文都必需的,也可以稱之為常規預習。“查、賞、評”則可以根據不同的文章確定不同的內容,當然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不同的內容。
二、注重預習方法指導,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預習是其中關鍵的一環節。而學生對此環節作用的認識往往是膚淺的,順利進入有效預習的狀態也是比較困難的。這時教師就應當體現其在教學環節中的主導作用,做好學生的領路人,把學生帶入理想的精神境界。
第一步:教師走過去,將學生領進預習內容。
剛開始,應該以教師指導為主,師生一起預習,摸索預習方法。預習時最好把時間安排在課內,每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安排10分鐘左右作為預習時間(難度較大的文章時間可酌情而定),教師為學生列出可操作的預習提綱,一步一步地引導。這樣,為學生搭好學習的階梯,讓他們在明確的要求中去懂得如何做好課文預習,從而掌握一些方法。在這一階段,教師的指導必須細致到位,而且要做到循序漸進。
第二步:學生走過來,帶著預習的問題和收獲。
此時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預習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必要時教師予以適當的指導。預習時間也可以采用“課內外相結合,以課外為主”的方式。根據學生實際,在課堂上預設一定的時空,進行預習的指導和檢查。學生有了預習成果,渴望接近老師,渴望與老師進一步交流,這就是學生的主動學習。
第三步:師生共同走進課本,與課文對話,與人物對話。
在學生形成較好的預習習慣后,教師可以放手,預習完全可以安排在課外進行了。每一個學生都帶著自身的經驗和背景來預習,每一個學生在預習中都將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這些體驗和感受可以作為課堂上對話的材料。預習不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預設的任務,更重要的是為了使課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內容,這些內容就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石。
三、及時進行評價反饋,注重交流,共同分享
《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在培養學生運用預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由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預習小組,小組之間、小組內部各成員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相互學習、相互激勵。每個組包括不同程度的學生,使能力強的學生對其他同學起到帶動作用,讓能力弱的學生在小組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價值,產生對小組的歸屬感。通過這樣的合作預習,學生群體的思維和智慧得以共享,同時,發展了學習和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有效預習的評價就是建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檢測預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學與小組互動的積極作用,探索有效公平的評價機制。
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自主學習品質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必須加強指導與監督才能使其達成效果。預習情況的檢查與反饋,是品質培養之關鍵。及時反饋,溝通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這是新的教學觀中的一個重要理念。預習反饋及時化,對老師而言,有利于監控預習流程,有利于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對學生而言,有利于拓寬信息渠道,有利于預習向縱深發展,有利于增強學習信心;對教學而言,有利于知識、技能等的共建、共享、共進。
學生預習的評價中要遵循以下原則:在評價內容上,堅持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并重;在評價手段上,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方法上,分別實施家長評價(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自我評價(建立起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我激勵或改進提高),小組評價(組長把關)和教師評價(根據課堂預習檢測的情況,分別給予賦分)。
具體操作如下:
1.預習前發放預習評價表,家長根據檢查情況填好家長檢查記錄。
2.課前小組組員自我檢查,在組長的帶領下合作學習,幫助本組內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一起達標。
3.小組與小組間組織互查,并打分,小組平均分為該組的預習成績。
今天又到了 5.12 汶川大地震紀念日。對我們中國人來說, 這是個刻骨銘心的日子。8年前的 5.12 ,美麗的汶川,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頃刻之間整個汶川地區成了一片廢墟。數以十萬計的汶川地區同胞,被這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奪走了生命,傷者不計其數,場景慘不忍睹,時至今日仍歷歷在目。 5.12 汶川大地震,令國人悲痛,世界震驚!
然而,我們中國人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全黨全國人民,上下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抗震救災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譜寫了一曲新世紀壯麗的動人篇章。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那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全民族噴薄而出的真情大愛,那發自肺腑,來自心靈深處的民族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閃爍,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源泉。
我們在這鮮艷的五星紅旗下集會,不僅僅是紀念那段悲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抓住機遇、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創造美麗的青春和輝煌的事業。
還記得5月8日是什么日子嗎?是母親節,有幾個同學為母親送上一句慰問或一份禮物呢?我到教室檢查的時候也發現有好幾個班級的黑板報以感恩為主題,可是又有多少同學理解感恩二字的含義呢?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以深沉如大海的父愛,溫暖如陽光的母愛哺育我們,我們在無言的感動中知道了“血濃于水”。朋友給了我們友誼,他們用信任撫平我們的傷痛,用理解融化心靈之冰,用真誠為我們帶來一方明亮的天空,我們在友情的香氣中知道了世上有一株永不凋零的花。
社會是個大家庭,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風雨,長才智。回報社會是每個人的天職,青春、智慧、熱血甚至生命是人生不息的詠嘆,只有作為赤誠的禮物回報社會,才能煥發出燦爛奪目的光彩。關外牧羊的蘇武,出塞和親的昭君,“中原北望氣如山”的陸游,“踏破賀蘭山闕”的岳飛,“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他們多是苦難中的回報者,也是痛苦淋漓的回報者。他們名垂青史緣于一種山河夢、家國情,緣于一種義不容辭的豪邁,一種令人神往的激情,一種對父母之邦的感恩的情懷。
雄鷹翱翔,回報藍天以豪氣;
巨浪翻卷,回報碧海以壯闊;
花朵綻放,回報花園以美麗;
青年奮發,回報社會以智慧。
這就是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了你的自尊。但是,有幾人能做到用感恩之心去對待同學、對待他人呢?坐在明亮的教師里上課,要感恩社會;回到家里吃著美味佳肴,要感恩父母;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豐富的知識,要感恩老師。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后送上一杯暖茶,是否在教師節為老師遞上一張自制的賀卡,是否在同學失落時奉上一句安慰的話語;是否在班級進行衛生大掃除時或開展活動時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班主任、為班集體排憂解難呢?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會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會讓我們心無旁騖地享受生活!
1 誦讀積累
教材美文都凝聚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理想乃至親情的深沉思考,都是些文質兼美的好作品。教學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反復的誦讀,讓學生的心靈在與作者心靈的碰撞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又要引導學生對這些優美的語言進行積累,牢牢記住,使這些語言內化為學生的心靈中流淌著的血液的一部分,在啟迪思想、情感熏陶的過程中發揮語文教學獨特的育人功能。
如在教學《在山的那邊》時,我采取了以下幾個朗讀步驟:①用述說的方式朗讀第一節(1~4行)——仿佛一個孩子在述說自己童年時代美好而又朦朧的夢及對大海的熱烈向往(輕聲朗讀)。②用自我安慰的方式讀(5~11行)——仿佛少年看海失望在安慰自己,后又重新鼓起追求的信心(語調要輕柔)。③用青春宣言的方式讀(12~22行)——讀出少年雖歷經磨難,但無畏無懼、執著不懈、頑強不屈的精神(大聲朗讀)。④用呼告的方式讀(23~30行)——讀出少年成功后的驕傲和自豪以及對同齡人的鼓勵和期盼(激情洋溢)。⑤摘抄:你認為文中哪句話對你最有激勵作用?抄下來并結合實際寫出自己的理解。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樣,通過誦讀與積累,學生明白了: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在誦讀與積累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已與作者的思想在交流、碰撞,教育的效果就出來了。
其實,教材中富有哲理的語言有很多,下面略作摘抄。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王家新《在山的那邊》)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小思《蟬》)
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席慕容《貝殼》)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宗璞《紫藤蘿瀑布》)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理想》)
2 實例印證
對于一些哲理性的語言,如果只是單純的停留在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上,我認為還是不夠的,畢竟只是一些理性的東西,缺乏震撼力。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況且在歷史上、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實例完全可以作為這些哲理性語言的理論依據,教學中如果能引入這些實例,用事實說話,豈不更具有說服力、更能感染和打動學生的心靈嗎?
如在《在山的那邊》的教學中,我曾設計了這樣一道思考題:你能否用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簡單的小故事形式來闡釋、印證“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句話呢?問題一拋出,同學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
短暫的交流之后,豐富多彩的答案流瀉而出:①童第周歷經生活的艱難,追尋“海”的誘惑,最終成為大科學家。②王獻之練黑了一墨池的水,終成大書法家。③李時珍歷經27年的艱苦鉆研,終于成就了《本草綱目》。④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功德圓滿。⑤一部《西游記》的拍攝歷時17年后,終于以經典之作拍攝成功。⑥張海迪高位截癱堅持自習外文,最終精通七國文字。⑦愛迪生實驗失敗數千次終于有了近千項發明。⑧居里夫人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終于提煉出了鐳元素。
講故事的過程本身就是受教育的過程,這樣的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又把抽象的道理與簡單的事實相結合,化理性為感性,對學生思想的觸動也更大,更有教育意義。
3 內化拓展
對于這些哲理性的語言,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內化——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仿寫或改寫,把名人的哲思轉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南,豈不更好!
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一文時,針對文中的“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富有哲理的語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
一、物理教師要指導學生欣賞物理學之美
物理學之所以吸引著古往今來許許多多最聰明的頭腦,是因為物理學本身充滿了神奇的魅力。物理學的嚴謹之美、簡潔之美;物理學的形式之美、內涵之美;物理學的創造之美、發明之美;物理學的精確之美、模糊之美。物理學無處不閃耀著藝術的美麗光芒,無不吸引著無數的科學家為之奮斗不息。雖然并不是每位學生都投身物理學研究,但欣賞物理學之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科學的洗禮,其最低限度也能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如此簡潔的形式,卻描述了如此紛繁復雜的天體運動,這是物理學簡潔之美的完美展現;而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等二次方反比定律,雖然描述的對象千差萬別,但卻遵守同樣的規律,這是物理學的形式之美的典型表現;經典物理學展示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精確之美,人造地球衛星和智能機器人的每一個精細動作無不力證了這一切;而量子物理學卻有著科學領域中罕有的模糊之美它使物理學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著有志者去探索去奮斗。雖然高中物理中并不真正接觸量子物理學,但在學習玻爾模型時也可以稍作介紹,就算純粹起欣賞物理學之美的作用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同時物理學和其它自然科學一樣與藝術有相通的地方。藝術也要遵循科學規律,科學中也無處不閃現著藝術的光芒。很多物理學家都對藝術有著廣泛的愛好,甚至很多科學家就是藝術家。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的物理學家就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并有一定的造詣。可見,藝術和科學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進行物理學中的審美教育,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二、用物理學對社會進步的重大作用激勵學生
物理學曾經并正在給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物理學的驕傲,這是物理學前進的動力。人類歷史上三次工業革命都與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有關。第一次工業革命即以瓦特改進蒸汽機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電氣化革命,是以經典電磁學的建立為基礎;第三次工業革命即電子信息技術革命,是以晶體管技術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為基礎。物理學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也是推動力人類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動力。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內容中,也有很多相關物理知識曾經對人類社會進步作出過重要貢獻,而且,有些相關物理知識正在并將要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重要貢獻。如正在研究的超導技術、磁懸浮列車等具有極為誘人的發展前景;又如核聚變技術很可能是解決人類社會能源問題的重要出路。這無不激起青年學生學習物理學的熱情,對物理情感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用物理學家傳奇的經歷、偉大的人格鼓舞學生
榜樣和偶像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當今社會卻正是缺少榜樣和偶像的年代。也許學生們也有偶像,但他們的偶像無非是影視明星或體育明星,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哀,同時這也正反映了我們教育的失敗。我們應該完全有信心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我們偉大的科學偶像占據部分學生心靈的制高點。一旦如此,學習科學、學習物理就有了強大的內動力。
比如大科學家法拉第,從一個報童、訂書學徒成長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傳奇的經歷、偉大的人格是對學生進行物理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又如以廢寢忘食的工作作風著稱的安培,他的“在馬車后背演算”、“拿鵝卵石當懷表”的小故事是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物理的好例子而愛因斯坦和玻爾當年的那場著名的論戰是進行學術爭論的經典戰例。在物理課堂上多講講這些大物理學家的傳奇經歷、奇聞軼事,不但可以豐富課堂內容、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而且,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這些大科學家的偉大形象,這。正是物理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物理學家成為學生的偶像,學習物理就會有了無窮無盡的動力,這種動力比任何的思想工作都來得強勁有力。
【關鍵詞】學校 博物館 民族文化 傳承
筆者以《地方、國家與教育變遷――裕固族小學教育變遷的個案研究》為題,展開了裕固族小學教育變遷的實地研究。在研究行將結束之際,調查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相互交織――在現代社會,人口只有一萬余人的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如何可能?現代學校教育對裕固族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紅彎小學是裕固族最早的小學,由顧堪嘉布活佛創立。走進校園是一條寬闊的馬路,左右兩邊是用水泥砌成的半米多高的長方形花壇。花壇的中央樹立著一塊白顏的小牌子,上面用紅漆寫著“小草給我一份綠,我給小草一份愛”“不要踏我,我怕疼”等諸如此類的標語,但仔細一看,草坪的斜對角已經泛出黃土的顏色,分明是有人走過后留下的痕跡。緊挨草坪處樹立著三塊黑板,其中一塊上面寫著“為什么要學習普通話――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的國家,各個不同地區的語言或多或少有些差別,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地方,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而我們一旦出門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溝通交流” “普通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等標語則出現在東西兩側的圍墻上。馬路的盡頭是一幢六層的大樓。進入一樓大廳,中外名人畫像掛在左右兩側的墻壁上,離地大概兩米左右。左邊主要有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門捷列夫、牛頓、華羅庚、茅以升、詹天佑和李四光,右邊則是魯迅、林則徐、祖沖之、蔡倫、李時珍,司馬遷、張衡和孔子,正面則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其他一些革命人物的畫像。畫像的下方是學生們張揚個性的地方,每個年級都有一個玻璃壁櫥,主要內容是學生自己辦的報紙。一年級的主要有“詞語報”“手抄報”“智慧樂園”等,內容以生字、詞語、小故事和古詩為主;年級稍高的則有“太陽小報”“快樂島報”“六一小報”“月亮小報”等,詞語和古詩仍然占據了大部分的內容,但一些現代節日和小常識已經成為報紙重要的組成部分;高年級以國慶節、教師節日、植樹節為主要的內容,其中有關于節日的常識性知識,也有學生贊美祖國、教師的文章。樓道里的“主角”是經過精心裝裱的校風、校訓和校紀,每一樓層間隔不到十米就有“講話輕”“走路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講衛生、講文明、講禮貌、講科學、講道德”等。通過這些規范、紀律以及榜樣人物,學校力求形成的是和圍墻之外截然不同的場景。
博物館和學校僅隔著一條七、八米寬的馬路。博物館大門左邊放著一個石磨,右邊放著一口直徑約一米的四足鐵鍋。博物館的展覽廳在二樓,筆者到三樓辦手續。到三樓才發現文化館也在這里,一扇鐵門半開著,里面十分安靜,博物館的辦公室在與之正對的樓道里。展廳里面的文物囊括了裕固族的生產生活以及民族歷史方面的資料。生活用品主要有石器、鐵器、銅器以及少量的金制器物。除此之外,一些生活用品――裕固族服飾、帳篷模型、馬鞍以及背包等也在其中。一些寺院以及部落“頭人”的圖片和相關的說明也占據了大廳的一角。所有這些都被置于玻璃制成的框子中,上面寫著“不準觸摸”“不準拍照”“不準高聲喧嘩”。館員則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逐一講解。有兩件文物引起了筆者極大的興趣,一件是用羊毛搓成線,染上各種顏色,紡織而成的一件紡織品。據說這種紡織技術現在基本上已經失傳,只有幾個年紀大的裕固族婦女才會編制,博物館是專門找她們做的,以供后人參觀;另一件則是豎立在館中央的一塊石碑,據說上面有裕固族早期使用的文字,這也是館中沒有被禁止觸摸的文物。
學校教育的普及推動了裕固族現代化的進程,但如果以民族“文化記憶”的磨滅為代價,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石磨、大鐵鍋、服飾、帳篷模型、馬鞍、背包、紡織品對裕固族人來說曾經何其熟悉,現在卻以“保護”的名義被“封存”于博物館的櫥窗中。當下人只能隔著玻璃窗去瞻仰本民族的文明,靠別人的講解喚醒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學生肩負著承續文化的使命,而民族文化卻因失去傳承的載體,正掙扎在“死亡”的邊緣。
當今天我們為一個考古挖掘而欣喜不已,并把它放到博物館里作為瑰寶來供奉的時候,卻在親手“摧毀”另一些活生生的文明,目睹著它們掙扎而束手無策或無動于衷。若干年后,子孫們在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土地上通過挖掘文明的碎片來復制出殘缺的“文明”,并把它放到博物館里,讓子孫的子孫瞻仰。這就是我們的聰明才智――在現代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復制出一個失去活力的文明,以此顯示自己的文明和進步。而且因為是被保護者,傳統文化更依賴現代,更崇拜現代,最終在現代化的浪潮中,迷失自己,把自己完全送進博物館。
如果進步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那么請首先尊重多元文化共存的權利。因為“人是文化的存在”“是懸掛在由他們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對“他者”文化的尊敬是對“他者”真正地尊敬。除此之外,現代性危機的顯現也日益表明:單一的文明無法解決人類生存的全部問題,應付不確定的未來,創造美好生活,需要每一種文明的智慧。現代化不等于人類文明的單一化。
當我們開始反省那些“文明”的日子里,人類對自己生活其間的生態環境進行“蹂躪”和“摧殘”的罪行之時,卻忽略了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傾軋。正如有論者所指出,“在急于現代化的國家中,歷史的發明更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對歷史的反思可以成為改造社會的工具。把家族、儀式看成‘落后’是一種歷史的反思,其目的在于構造所謂的現代,而所謂的現代實質上又是一種新的權力結構”。當下,面向現代化的裕固族現代小學,就其確立而言,是在國家規劃下,地方、國家互動的產物;從其現實中的角色而言,是主流文化在鄉村的“派出所”;就傳承的文化而言乃是“相異事件紛爭的結果”。
傳統與現代的共生必須謀求國家與地方的良性互動。這種互動有賴于國家的民主化進程,但首先是喚起地方民眾的“文化自覺”。如拿破侖所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師,一旦醒來將震驚世界,而前提是它必須醒來。我們相信裕固族文化有頑強的生命力,一旦被挖掘將煥發出奪目的光彩,但前提是作為民族文化承擔者的裕固族人必須從現代的“洞穴”中醒來,尋求民族文化生存的可能空間。
就裕固族文化而言,筆者的觀點不是復古、還原傳統文化,但 “人是傳統的存在”,傳統文化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選擇和傳承機制。“如果我們尊重兒童的權利,那么我們就應該教育他們,使他們有形成獨立見解所必需的知識和思想習慣。”但是,在特定規范和知識構筑的空間里,毫無防御的兒童所受的是“暗示的教育”,以現代文化標定的“文明”為文明,最終在“文明”的天空下,現代文化主宰了兒童的生活,而被主流文化所發明的落后形象――“傳統”逐漸被子孫所拋棄。“我們這輩子人過去沒有條件讀書,但子女們絕對不能沒有文化”;“如果我家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學,花多少錢我都愿意供出來”,這是裕固族牧民對現代教育的樸素認識。其實,一個把沒有讀書等同于沒有文化的民族,是真正“沒有希望的民族”。
“醫院、學校和福利制度,使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維護自身健康、生活智慧和技術的人們的真知灼見無能化,淪落為依存于制度化的技術,而不得不過著貧困和寄生的生活。”筆者在論文完成之際對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裕固族人而言,他們試圖通過接受現代教育,謀求在現代社會生存,而在“學”的過程中,民族文化逐漸被“邊緣化”。但他們苦苦求索的現代文明又能指引他們走上一條康莊大道嗎?
【參考文獻】
[1]格爾茲,納日碧力戈.文化的解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2]王銘銘.溪村家族――社區史、儀式與地方政治 [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169.
[3]蘭德曼,閻嘉譯. 哲學人類學[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