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慧醫院的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剛才,*副行長傳達了*行長的講話,表明了分行黨委狠抓案件防范工作的決心;*副行長宣讀了《農行*中心支行強化內控管理全員防范案件專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這次活動要求從4月10日開始,到11月底結束,歷時近8個月,分三個階段進行。為了認真貫徹分行會議精神,加強我行內控管理,進一步鞏固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成果,加快防控案件的長效機制建設,確保全行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中心支行黨委決定召開此次會議。下面,結合我行實際,我代表中心支行黨委講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我行在加強內部管理、防控風險方面所做的工作
近幾年來,中心支行黨委根據本行內控建設狀況,結合本行的實際,按照上級行的相關要求,堅持案件預防與業務經營“兩手抓、兩手硬”的工作方針,從抓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制發各種規章制度、發現案件嚴肅處理等各環節入手,全面強化了內部管理,從源頭上防范了風險,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促進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安全形勢和遵紀守法教育。通過和各行(部)、各部門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三防一保”責任書》、對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開展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整肅行風行紀活動等,因勢利導,使員工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從意識形態領域上重視和加強了內部管理。
二是通過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使安全防范有章可循。制定和細化了各種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涵蓋了全行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各個方面,并與經營目標掛鉤考核,有效地推動、激發了員工落實各項案件防范制度的自覺性。
三是加大了對安防設施的投入力度和監督檢查力度。近幾年以來,我行投入了相當額度的資金,購置、更換了部分行、部的消防器材,增添了遠程監控設備,組織開展了防火演練;今年三大節日期間,在家的行領導率保衛人員對營業部、貢嘎、扎囊、曲松、瓊結、桑日、乃東等縣支行等20個營業網點的領導帶班、%26gt;__(不當用詞)管理、值班等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突擊檢查,檢查面達到了58%,對所轄各縣支行電話查崗達39次,保衛部電話查崗90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對違規人員進行了適當經濟處罰。特別是“***”事件發生以來,行領導做到了每日午夜巡查城區及城郊網點,辦公室、保衛部連續下發了幾個關于做好維穩工作的文件,并要求全轄員工保持清醒頭腦、保證通訊暢通、堅持做好“零報告”制度等,確保了敏感時期我行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全行經營安全。
根據去年審計辦事處的《審計意見書》中提及的問題,中支辦公室、農貸部、人力部、工會等部門加大了自律監管檢查力度,確保了被查暴露問題的整改到位。實行會計主管委派制后,絕大多數行、部的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了明顯加強,為下步工作的更加規范化奠定了基礎。
二、我行在內部管理和風險防控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行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對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從而保障了業務經營持續健康發展。但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執行不嚴、甚至個別員工公然違法違紀的現象。普遍表現為“執行力”不強,具體表現為對規章制度的應付、被動、選擇、應急式的執行,如部分規章制度被束之高閣,或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貫徹執行并起到應有的作用,如前兩年的“**案”、“***案”即是例證;又如,個別行(部)的設備管理較差、保衛值班不按時、不按規定簽字;柜員密碼不定期更換;柜員授權不嚴格照章操作等等。還有的員工認為,制度是死的,執行制度是可以靈活的。導致了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嚴肅性,給我行的安全經營留下了隱患。
其次,檢查監督不力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們有的部門對于自律監管沒有很好地開展,有的是檢查缺乏計劃性、針對性;有的是上級布置,下級應付。特別是去年以來,由于農行股改的原因,存在著沒有按規定要求進行檢查,或是檢查流于形式,使內控管理職能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再次,歷次檢查、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不力、不到位也是導致隱患的重要原因。就歷次檢查、審計發現的問題而言,絕大多數屬于屢查屢犯、屢禁不止,或是改了再犯,是一種頑癥。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相當一部分同志未從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視,對違章操作、缺乏責任心可能導致的問題及其嚴重后果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過多地強調了執行制度的靈活性,而忽視了執行制度應有的原則性,更加忽視了“原則”的“剛性”。而這方面,我們有的同志是吃了虧的,是有教訓的。
以上這些問題,如不加以解決,任其發展下去,勢必會給我行的經營和發展造成更大的隱患。因此,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強化風險防控,是我們長期的課題。
三、加強領導,通過開展活動,
促使全行內控和風險管理水平再提高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推動我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工作目標是:使全行員工合規經營理念、遵章守紀和防控案件意識明顯增強;規章制度進一步落實,員工執行力明顯增強;各級行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管控力明顯提升;遏制各類案件發生,提高案件成功堵截率,力爭全年不發生新的案件。
根據分行會議精神,結合本行的實際,行黨委確定了下步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防控工作的重點:
一是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領導要帶頭,積極帶領大家學習各項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通過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引導全行員工認真學習,不斷增強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論水平,規范員工的從業行為,堵住引發案件的思想源頭和行為源頭,提高全員防范能力。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力度。今年還沒有進行自律監管的部門,要合理安排時間開展工作;檢查時,要突出重要部位和重要環節,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限期整改,發現違規違紀問題的,要嚴肅處理。
三是加強對重要環節的風險防范。目前我行風險防范的重點依然是:信貸、財會、柜臺業務及金庫和槍支管理。涉及到這幾項業務的部門要加強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加強對各環節的監控,充分發揮各崗位間的制約作用,營造保障安全的經營環境。
四是切實發揮“四項制度”在案件防范和治理工作中的作用,防范員工道德風險。按照《中國農業銀行***分行干部員工交流輪崗管理暫行辦法》(***發[***]**號)的規定要求,嚴密有序地組織輪崗工作;同時加強員工行為排查制度,對發現異常行為的,堅決調離崗位。
請各行(部)按照《農行*行強化內控管理全員防范案件專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此次活動。目前,我行已成立了由我任組長,**、**副行長任副組長,辦公室(法律事務中心)、計劃財務部、信貸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監察室、保衛部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監察室。各行(部)也要立即成立領導小組,認真、穩步、有序地推進此次專項治理活動的開展,并確保取得實效。
教育是一項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的系統工程,教育質量內涵式發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遠安教育發展到今天的良好局面,既是縣委、縣政府持久高度關注、關愛和關懷的結果,也是幾屆教育黨組帶領全縣教育人開拓進取、拼搏創新、敬業奉獻的結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不斷覺醒,需求不斷多元。為了人的全面綜合發展,除了完成大一統的國家課程、狠抓學生學業成績之外,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多元選擇的課程,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是我們這一屆教育一班人應該深刻思考、努力探索和奮力踐行的。
一、以生為本,踐行生本、課程、服務教育理念
1.大力推行生本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潛能無窮和充滿無限可能的,教育的本質是為了人的發展,即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從這個角度上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教育不應當像工業一樣實行標準化和模式化的流水線生產,而應該像農業一樣,適時、適性地因節律而動地靜等花開。
(1)生本德育與懲戒。德育就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各學校要積極探索德育“三化”(生活化、課程化和儀式化),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校園生活中。生活化中,創設情景,引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課程化中,賦予價值和意義;儀式化中,制造關鍵事件,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偉大的事物能夠擁有一種偉大的時刻,獲得神圣、莊嚴與尊重。
學生是成長中的個體,其認知和行為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若學生什么都懂,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都能按要求做到位的話,還來學校干什么呢?其實,學生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待學生身上問題的理念和態度出現偏差。若總想用處罰和清除等簡單思維來對待學生身上的問題,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學生是家庭的最大希望和財富,給家庭一個身心健康而有為的孩子是教育的使命和擔當。對于違紀學生,學校和教師負有教育的責任,學生理應承擔違紀成本,即適度的懲戒。但如何教育和懲戒學生是一個智慧性的話題,是教育人要與時俱進反復探索的課題。我認為,懲戒要遵循如下原則:一是要實施愛的懲戒。教育的任何行為和舉措都要符合道德倫理,教育既不能揮舞著愛的大旗體罰學生,更不能以愛的名義放縱學生。違紀必懲戒,但懲戒要有選擇性和彈性,體現個性化,其目的不是震懾、不是綁架、不是殺雞給猴看,而是為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引發學生自內而外地生長。二是永遠不要把孩子逼到墻角。教育一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對學生負責,就應該為愛而嚴格,更可以為愛而包容。教師要用大度化解學生的叛逆,用寬容為他們構筑成長空間。未來充滿著變數,我們不能因為孩子的身上存在著不足、錯誤和毛病,而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更不能隨便輕易對某個孩子的未來做出一個肯定性的負面性結論。對于有“問題”的孩子,我們只能心疼不能頭疼,要千方百計從他們身上發現閃光點,立足于“爭”,著眼于“拉”,著手于“幫”;而不能立足于“整”,著眼于“批”,著力于“推”。這樣的教育與懲戒不僅能轉化和發展學生,融洽師生關系,更能保護從教者的自身安全,讓每一個從教者的教育人生一路安好。
(2)生本課堂與生成。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師既放心又可以自我安慰,放心的是課堂上該講的我都講了,該練的全都練了,可以自我安慰的是,當考試出現問題時,我都已經講過和練過N遍了,問題是學生的。學生為什么要上學?上學就是打開他們個人的經驗世界和他人的經驗世界與書本世界發生聯系,并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對于課堂教學,一是要建立學生個人經驗世界與他人經驗世界和書本世界的互通、互動的立體通道。顯然,灌輸和機械訓練阻隔了個人經驗世界和他人經驗世界和書本世界的互動。因此,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互動、質疑問難和教師點撥是生本課堂的五大特征元素,各學校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靈活選擇,自由組合。幼兒園要去小學化,利用活動區角,通過互動游戲、角色扮演和親子互動,實現做中學、玩中學和演中學,以達成幼兒發展的五大領域目標(健康的、社會的、語言的、科學的和藝術的);小學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生本教育中的教師引領相對重要;初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五大元素在課堂中體現得就要更加充分。但不管如何選擇,有無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即是否從“多講多聽”轉向“多做。多說”,是判斷生本教育的根本標準。二是把學科教學設計成種子課而不是知識課。當我們用告知灌輸的方式,滿足于知識結論的傳輸,概念、性質、方法的機械套用時,就是學科教學的知識課。知識課由于忽略了知識的生成過程,直奔知識主題,看起來很快,但不是真快,省略了學科的內涵,當下知識課的快,將來可能會慢,是沒有生長的重復。在自然界中,我們經常看到,在合適的條件下,一顆小小的種子能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了其中的秘密,種子雖小,但它是全息的,包含了以后長成生物體的所有信息,種子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具有生長性的。那么學科教學中種子課是什么樣的呢?根據種子課具有生長性的特征,圍繞核心概念而展開的教學就是種子課。即以核心概念為中心,創設學科教學情景,架設由面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維臺階,突出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種子課是精耕細作,用生長代替重復,看起來是慢,但現在的慢是為了將來的快和后發優勢。是把知識堆砌在一起,搬運到孩子頭腦的硬盤中,還是把知識鑲嵌在學科情景中,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知識課和種子課的區別所在。三是設計“一問抵多問”的主問題。現實課堂教學中,另一種悲劇性表現手法就是用滿堂問替代滿堂灌,認為在滿堂問中學生參與了,也就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但由于滿堂問過于關注知識的獲取和掌握,問的大多是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用碎片化的知識問題遮蔽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所謂主問題,是引導圍繞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識而設計的需要深入文本研讀品析、思維加工的重要問題、中心問題和關鍵問題。可以說,“主問題”是課堂教學中能從文本研讀品析、思維加工和學生整體參與的角度引發大家識記、品味、理解、思考、討論、探究、創編、欣賞等活動的重要的提問或問題。四是關注學生的“相異構想”,引發由“誤”到“悟”的學習過程。即先呈現自己的最初思維,進而引發學生之間的思維產生碰撞,在呈現中暴露思維,在碰撞中完善認識。此時,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獲取答案或結果。
教研師訓中心要進一步優化課堂評價標淮,引領課堂教學的生本化。一要突出情景創設,把知識鑲嵌在具體情景中,賦予生硬的知識和抽象的概念及符號以溫度,從而持久激發學生學習的內趨力。二要突出核心概念、主干知識形成的過程性、探究性和體驗性。三要從關注教師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觀課議課時,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有多高位,更要關注學生的獨學、互學、展示、質疑和表達有多精彩。四要建立1:2評課議課機制。評課議課時,提出一條優點時,必須提出兩條建設性意見,以保證反思評析的點做到“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擇其一點思深講透”,并有效防止評課議課被風化。
(3)生本作業與評價。“邊際效應”告訴我們,當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不全一直成正比,達到一定值后,產出反而會逐漸減少。作業是為了鞏固,考試是為了診斷,一定量的作業和考試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根據“邊際效應”,訓練數量和考試頻度不僅需要適度適量,而且要分類推進和增加。為了保證學生在高考時有一個好的成績,十五年教育需要一貫制,但十五年一貫制不等于十五年普高制,教育的每個學段都應該有自己的教育價值追求。幼兒園重在游戲和體驗;小學階段重在構筑快樂的童年和培養良好的習慣;初中階段以激活潛能、培養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為主,讓學生以好學、樂學的心態進入高中;普高要以學業成績為主,在曲線工程、幸福教室、生本課堂和五個研究中,達成扎實學習、快樂成長目標愿景;職高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實現學生“就業+高考”雙向成才模式。
實施作業轉型。家庭作業轉型不是不布置家庭作業,而是控制紙質作業,減少機械重復訓練,杜絕懲罰性作業,拓展家庭作業類型(閱讀類、游戲實踐類和制作勞動類等)。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主要是習慣和閱讀方面存在問題,閱讀是最好的補課,要讓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必做作業。同時,小學和初中嚴禁周末補課;家庭作業要做到“四必”,即有做必收,有收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評;嚴格實施一科一輔。
控制考試頻度。一是控制考試頻度。小學、初中實行每學期兩考,即期中考和期末考,初中九年級考試次數可適當增加,其中,學年期末考試由教研師訓中心統一命制試題。二是教研師訓中心對小學和初中實行“1+X”學年末統一檢測,“1”為定點檢測一個學段的一個年級即六年級和九年級,“X”為隨機檢測的年級和學科,不預告;“1”由教研師訓中心組織,學校間交叉監考,1之外的由學校組織考試,學校內交叉監考。“1+X”檢測由教研師訓中心統一組織閱卷,“1+X”之外的由學校交叉閱卷。三是教研師訓中心要不斷提升命題質量,命題要忠于文本和課標,嚴禁隨意拓展和盲目拔高,杜絕偏、怪、難,引領全縣教師走上文本與課標研究大道。
實施綠色評價。評價就是方向盤和導航儀,評價什么,我們將看到什么和收獲什么。一是多維度。按照“建設成為受人尊重的學校”的原則,選擇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維度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點突破和成功轉型。二是綠色化。學業成績仍是綠色質量評價的維度之一,不同階段的學校被賦予不同的權重,但不是唯一指標。教育局要通過這一評價體系,引領學校立德樹人,深化課改,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諧發展。三是綠色質量評價主要評價學校“全體發展、全面發展”的整體辦學水平,不評價個人。綠色質量評價等級與教職工表彰比例掛鉤。教師個人由學校制定多系列的評價體系自主評價,擇優按比例報教育局表彰。
2.課程理念
在管理層面中,很多學校存在著把課程等同于學科教學的認知偏差。課程有著三維目標,但學科關注的往往是知識和認知目標。因此,判斷一所學校是否真正踐行了新課改,標準就是學校能否從課程的層面來研發、設計、開設和教學,沒有學校層面的課程改革就沒有新課改。一是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通過校本研究的不斷深入,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把體、音、美、科學、綜合實踐、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等小學科教學做到“三專”(專職、專業和專用教室或場地)。為保證開設質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侵占這些課程。二是用課程理念謀劃各種學生活動和德育活動,如科技體育藝術節、讀書節、校園開放日、國旗下講話等活動,賦予特定的價值和意義,重視學生的參與率和參與度,讓學生在玩中、做中、樂中和演中深化認知,拓展素養,從而在儀式化中把每項活動變成學生自己的節日。三是著力開發校本課程和學生社團。各校根據校情、教師資源和地域文化,充分依靠學生,發動學生,開發和開設校本課程,組建各類學生社團,以走班上課為平臺,建構學校新的管理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選擇機會。四是職業教育中心要啟動課程改革。除上述校本課程和學生社團的要求外,中專各專業要圍繞“重實用、多實訓和強素質”的目標來優化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程設計,杜絕滿堂灌和被動式吸收,把課堂的時空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體驗、動手實踐中獲得豐富而有個性的成長。五是建立學生成果展示新常態。在學校展示校本課程和學生社團等成果的基礎上,教育局每年組織一次成果展示和評比。
各學校要利用3個學期的時間,積極穩健地完成校本課程和學生社團建設。課程改革中,我們既要有先破后立的勇氣,更需要有先立后破的智慧。同時要堅守問題工作法研究解決所遭遇的問題,不折騰、不動搖,杜絕“運動式”,防止一遇到問題就撤回到原態起點的現象發生。
3.服務理念
教育的本真目標是為了人的發展。因此,學校的責任就是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態,讓生態里的人在行為自律的同時,能夠自由地呼吸、自主地成長。然而,在教育現實中,教育仍然是灌輸和命令、說教和鉗制,缺乏必要的對話和協商、寬容和民主。學校真正要建構起“對話、協商、寬容和民主”的和諧生態,教育者就應該有服務的理念。
一是建立同心圓。同心圓分為四層,從內至外依次是學生、教師、管理者和校長。從服務同心圓的角度上講,工作中自外向內服務,校長經營學校的重點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4的合理訴求和經營人心。用圈子來表達的話,學生、教師和管理者都是校長圈子里的人,校長要形成包容學生、老師、家長和管理者的大圈子,而不是只有身邊人的小圈子。
二要“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學校的管理人員尤其是校長不要把自己看成官,而應該是教師團隊中平等中的首席,鐵肩上負載的不是名利和權利,而是責任和擔當;校長要成為“學校發展”的外交家,而不是吃喝玩樂的交際家,要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行家里手,而不是發號施令的指揮者,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長和管理者必須先做到,教學上,除校長外,其他管理人員一律要專業歸位。制度是剛性的,人文是柔性的。校園里,教師喜歡的是民主和平等的氛圍,厭惡的是等級森嚴的所謂行政做派,校長要在制度和人文的融合中,引領教職工一心一意為學校的發展出力,簡單純粹地為學生的成長加油。
三是與教職工共同勾畫學校愿景。我們生活在“比”的世界里,有的人比出了滿足、快樂和幸福,有的人比出了自卑、抱怨和失衡。為了價值引領,各學校每年都應該組織“在升官發財的同學、朋友和親戚面前,教師擁有哪些值得驕傲的資本?”主題教育論壇,在討論、爭論和碰撞中,達成“在學生今日之愛戴和未來的追憶中,尋找富有樂趣的人生”的職業定位。
四是教育者要善于歸零。我們都在教育崗位上工作勞累了多年,出過力,流過汗,為學校的發展、學科的建設和學生的成長做出過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鐵打的學校,流動的學生,若我們以過去的貢獻而自居,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說輕點是傷害了現在的學生及家庭,說重點是影響了未來發展的人才儲備。教師這個職業吃的就是良心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常常思考“若是我的孩子,該如何辦?”。教育不應該成為追逐名利(如有償家教)的功利場,而應該是追求教育理想的理想國。
五是教育者要服務于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有遲有早,有快有慢,滿懷期待,尊重節律,靜等花開,是教育的應有旋律。面對個性特長各異的學生,我們要拋棄唯學業唯分數論,建立多元化和發展性評價,多一把評價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于學生而言,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能為學生搭建成長的立體平臺,提供成長的公平機會,給予成長的適性支撐,就是服務學生的發展。
六是遠離吃喝和送禮之風。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服務家長急時之需,是校長和教師的分內之事,校長不要接受教師的吃請和送禮,教師不要接受家長的吃請和送禮,從而讓學校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真正尊重。
“簡約智慧醫療”是醫惠的企業理念,即簡化醫療流程,實現全過程標準化醫療流程、醫療對象管理,以此提高病人安全、醫療質量和臨床效率。“2010年的收入在3千萬左右,利潤大概不到1千萬;2011年的收入是9千萬左右,利潤將近2千萬;2012年預計收入在1.5個億,利潤可能接近3千萬。”在采訪之初,章笠中拋出的這組數字表明,在目前有限的醫療物聯網市場空間里,創立短短數年便實現了幾何級增長的市場業績,以“簡約智慧醫療”為理念的醫惠,著實不簡單。
結緣醫療信息化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計算機碩士、美國斯坦福大學智能化研究室訪問學者,章笠中作為一位技術專家,經歷過多個行業,包括家電、紡織、交通等行業。但最終章笠中選擇了既有寬闊的商業發展空間又能有益于人的健康的醫療信息化行業。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彌足珍貴。但同樣一種病,去不同的醫院,結果完全不一樣,我看到過太多這樣的案例。如果一個患者生病了,不管去哪家醫院就診,不管是哪個醫生看,都能享受基本類似的服務――同質化服務,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患者因為一定要找名醫院、找名醫而耽誤病情。因此我覺得做醫療行業不僅是對這個行業的貢獻,更是對人的貢獻。”談到如何與醫療信息化結緣,章笠中如是說。
“國家重視醫療行業,但是國內醫改之路卻很艱難,醫療信息化發展滯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醫療現實和患者需求差距非常大,醫療信息化這個領域前景比較寬闊,而當時這塊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早在2003年,章笠中便開始做前期準備,2005年起正式進入醫療領域,并率先在國內提出了數字醫院整體解決方案,引領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直到2011年,入主醫惠,開創了基于物聯網為核心技術的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率先提出了“簡約智慧醫療”和可及連貫的服務理念。
堅守簡約智慧醫療
“IT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希望我們呈現給用戶的都是簡單易操作的產品。如果系統太過復雜,即便完美無缺,也沒有推廣的價值,就像傻瓜相機,如果沒有傻瓜相機,我想相機不可能像如今這樣普及。醫護人員的職責是行醫救人,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去研究復雜的系統。”章笠中向記者闡釋了把“簡約智慧醫療”作為企業理念的初衷。
依據“簡約智慧醫療”的理念,醫惠提出簡約的信息交互、簡約的醫護流程、簡約的資產管理、簡約的門戶體現、簡約的信息資源管理以及簡約的運營決策管理等。其中,“簡約”之處體現在:對象管理的簡約,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全對象的感知;基礎架構的簡約,實現了有線網、無線網、物聯網設備上的“三網合一”;系統操作的簡約,實現數據交換的便捷;醫護流程的簡約,實現移動護理等系統流程的人性化處理。
但簡約不是全部,符合標準、可靠且實用也是醫惠所遵守的。章笠中說:“第一,我們開發產品不是按照醫院所需求的標準,而是按照最高的國際標準,這樣不管是什么機構去醫院檢查,都能符合標準,對于醫院來說,也會更加放心;第二,產品所用的材料都是可靠的,路遙知馬力,只有采用可靠的設備、可靠的生產方法,才能使醫院引進產品以后長時間內不出問題;第三,必須實用,我們不希望搭花架子,比如與HIS相比,門診輸液是很小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能將其轉化成產品,把它全部信息化,做到極致,杜絕一切差錯,保證既簡約又實用。”
章笠中賦予了醫惠獨到的企業理念,此外,他對醫療信息化的見解也獨樹一幟。章笠中把醫院的信息化比作一個人,大腦是臨床數據中心;五官是醫院所有信息的感知系統;神經系統是信息的集成平臺;血液就是傳輸這些信息的網絡基礎;內臟是各種各樣的業務系統;四肢是執行機構,譬如說包藥機,取單、自助機器等。“現在醫院的情況是內臟都很發達,通常血液系統都有了,網絡基本上是通了,而實際上缺的是臨床數據中心、智能感知系統以及信息的集成平臺,而這些也正是醫惠所要做的。”章笠中說。
引領醫療物聯網
醫惠的產品操作簡單、符合標準、可靠且實用,這些特點可能并非醫惠獨一無二之處,但從公司創辦至今,醫惠便堅持這四點并將其做到極致。同時,“鼓勵創新”也是醫惠一直堅持的。醫惠所有的解決方案與同行相比都有很大的差異性和顛覆性,“我們一開始并沒有從醫療業務上去切入,而是將切入點鎖定醫療對象和流程。”
章笠中所說的醫療對象指的是,患者、醫護人員、醫療器械、醫療耗材、醫療標本以及醫療信息;醫療流程指的是,護理流程、檢驗流程、檢查流程、診斷流程、追溯流程、質控和管理流程以及臨床流程。正因為醫惠獨特的切入點,從醫療物聯網的角度來講,醫惠是國內移動醫療和醫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在物聯網方面,我們有幾個非常核心的技術:第一,醫惠在全球第一個推出了三網合一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平臺;第二,醫惠建立了信息交互平臺,只有擁有良好的交換平臺,才可以與業務系統做很好的對接。”章笠中所說的“三網合一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平臺”是以一種簡約的方式解決當前有線網、物聯網和無線網之間的通訊和數據融合應用。平臺的核心是物聯網AP和物聯網AC,其中物聯網AP整合了無限AP和RFID閱讀器功能,可以實現信息雙頻四通道的發送和接受,物聯網AP既可以接受RFID標簽返回的信息,也可以接受支持WIFI的移動終端返回的信息,實現前段感知的融合;物聯網AC除了能夠對物聯網AP,還可以通過融合物聯網中間件模塊實現前端感知信息和后端應用系統之間的轉化、封裝、解析和集成;通過融合通信網關模塊,實現RFID信號轉換成TCP/IP信號并進行傳輸;通過融合統一管理平臺模塊實現對物聯網AP的無線網應用和RFID應用進行統一有效的配置和管理。
“很多企業都在講信息交互平臺,但是我們的角度不一樣,他們的交互平臺是從技術的角度,我們從實際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的角度來做。我們掌握了醫院所有的醫療對象、醫療流程,因此醫惠在信息交互平臺的建設方面,富有特色。”章笠中表示:“在醫療物聯網方面,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第三代物聯網應用。第一代是發現傳感器、讀卡器階段;第二代是用讀卡器去做解決方案;第三代是我們所建的信息交互平臺,解決多樣性復雜性的問題,從物聯網的角度來講,這是獨一無二的。”
依據物聯網技術,醫惠開發的臨床應用系統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護理管理信息系統、門急診護理系統、移動門診輸液管理系統、嬰兒防盜系統、移動營養點配餐管理系統以及患者生命體征動態監測系統等。這些系統廣泛地應用在全國各地的大型醫院,并深受好評。
樹立良好的行業口碑
由于醫惠有良好的口碑,所以無錫市人民醫院一直在使用醫惠的產品,除了無錫市人民醫院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香港仁安醫院、浙江大學醫院附屬第一醫院等都在長期使用。除了為醫院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外,理念上的契合、管理經驗的共享、良好的售后服務等都是醫惠所一直堅持的,這些也正是醫惠“有口皆碑”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把我們的系統賣給醫院,而是要更進一步與醫院建立起合作關系。除了給醫院提品外,我們與醫院能做到互相交流管理經驗。”章笠中介紹到,對于有很強的管理理念的醫院,醫惠會全力配合,用技術手段幫助實現他們的理念,而對于在管理上較欠缺的醫院,醫惠會向他們灌輸好的理念,因此,醫惠與醫院的關系是交流合作而非單純的買家與賣家的關系。
醫惠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與醫院建立起的互惠互利、交流溝通的良好合作關系。章笠中認為每個醫院其實跟每個人是一樣的,一定有他的閃光點。通過跟不同醫院深入的合作、交流,公司也能從中學到很多,進而把每一家醫院的經驗全部展現在產品里面。“在與醫院的合作中,雖然我們的投入很大,但卻贏得了更高的價值。所以到現在,我們與很多醫院的合作關系都非常好,獲得了他們的認可,特別是那些在管理理念和創新方面比較突出的醫院。在和醫院的合作過程中,雙方理念上的充分溝通和碰撞出的火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在獲得更多啟發和經驗的同時,我們會將這些經驗通過產品傳遞給其他的醫院,幫助他們完善信息化建設。與醫院保持健康、良性發展的關系是我們取得成功最大的收獲和經驗。”
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務”
醫惠在章笠中的帶領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醫惠發展至今,視野已不再局于國內,而是立足于國際化。現在醫惠與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一些醫院都有合作項目,醫惠所有的產品都是基于國際化的標準。
當被問及醫惠接下來的規劃時,章笠中說:“做醫療服務最重要的是實現每個人的健康,我們的理念是希望將醫療服務延伸到家庭,并且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嘗試這么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轉向去做家庭的醫療服務,我們的重心仍舊在醫院,我們做的是以醫院為核心的延伸服務,延伸至社區、至家庭。”
據章笠中介紹,務實地解決醫療、患者的安全問題、醫療質量問題以及提高醫院的運營效率是醫惠一直堅持的,也將繼續堅持下去。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梳理醫療流程,提高效率,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效率是醫惠一個永遠不變的方向。在此基礎上,章笠中確立了醫惠新的發展方向。
“我們掌握了大量的醫院流程以及最精細化的信息,所以反過來,我們可以做一個很標準、與各個系統都能進行交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幫醫院做數據的決策分析。除此之外,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銷售軟件系統和終端設備上,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被市場上的大魚吃掉,所以我們的經營模式,正從傳統的單一的業務創新轉變為基于對象、基于流程的創新,一句話,就是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務’。”章笠中說。
“我們將集成現有的研究成果,把家庭醫療植入到社區,通過與開發商合作,像寬帶、電話一樣,在每戶家庭事先都部署好醫療信息的無線接受終端。比如居民在家中量血壓、測血糖,這些有用信息會被自動采集,進入到個人健康檔案,我們根據這些信息聯合醫院、社區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服務,目前我們在香港、上海已有成功案例。” 章笠中認為,物聯網在醫院的應用是必然的,醫惠的發展方向基本上是物聯網、流程管理、醫院的信息基礎平臺以及臨床數據分析管理。
采訪側記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到,“去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里舉行,推動了網絡創客、網上醫院、智慧旅游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讓這個白墻黛瓦的千年古鎮煥發出了新的魅力”。
這家得到點贊的網上醫院,就是在2015年12月7日開業運營的中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
足不出戶就能問診拿藥
“根據你在線上提供的檢查化驗資料來看,你的病情很穩定,可以繼續按原來的方案吃藥治療。”2015年12月1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王建安通過烏鎮互聯網醫院平臺,對身在桐鄉家中的黃女士進行了一次遠程復診。
“兩年前,我在做胃鏡的時候,突然感到胸口劇痛,是王院長把我從鬼門關前拉回來了。”黃女士說,突發心梗的她經過緊急心肺復蘇以及急診介入手術轉危為安,盡管身體恢復得不錯,但她還需要定期去醫院復診和開藥。
“每次一想到要去醫院拿藥我就心情壓抑,滿眼都是望不到頭的隊伍。”感慨掛號太難的黃女士如今在家上網就可以輕松復診,甚至足不出戶就能拿到藥物。
目前,浙江省食藥監局已將烏鎮互聯網醫院作為電子處方的試點。醫生在線診斷后,為患者開具電子處方和醫囑,患者可憑借電子處方獲得藥品。
烏鎮互聯網醫院已經和中國最大的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國藥集團簽訂了藥品配送協議,患者可以到離家最近的國藥藥房自行取藥,或等待配送上門。
在線診療結束后,王建安在辦公室用鼠標按下保存鍵,便開出了全國首張電子處方;而黃女士在手機上完成付款后,2015年12月12日一早,兩盒治療心絞痛、心梗的藥物便被配送到黃女士手中。
預約―在線診療―在線處方―在線醫囑―付費―藥品配送,這一系列環節的完成,讓王建安和黃女士成為烏鎮互聯網醫院正式運營后首次體驗診療全流程的醫生與患者。
“在遠程視頻會診系統下,醫生與患者在線就醫的全流程首次實現閉環,這是中國互聯網醫療一個重大突破。”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認為,這一行為相當于第一次推開了互聯網與醫療之間的“玻璃窗”。
為確保在線診療的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烏鎮互聯網醫院平臺目前主要為常見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和復診服務。患者在實體醫院取得檢查檢驗報告并獲得初步診斷,或者與醫生已經有過線下面診,就可以在烏鎮互聯網醫院平臺上提出復診請求。
“中國目前的心血管病患者人數正呈現上升趨勢,平均每5個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因此我們嘗試互聯網診療,對于醫患雙方都有很大意義。”王建安說,尤其是在一些慢病患者的復診方面,互聯網平臺對于醫生效率、患者就醫便捷以及醫患匹配度都能起到提升作用。
分級診療“樣板間”
30多年來,我國醫療改革始終希望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富有效率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然而,對于各國政府來說,這都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程。
導致百姓看病難的關鍵問題在于信息不對稱和醫療資源配置失衡,而解決之道就是要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的分級診療體制,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和治療難易程度,讓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的治療工作。
為有效推進分級診療相關政策落地,國家衛計委于2014年12月1日下發《關于做好高血壓、糖尿病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未來已經確診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不能直接到大醫院看病,必須先經基層醫療機構診治,只有在病情控制不理想或達到轉診標準時,方可上轉到二級及以上醫院治療。
雖然分級診療已是大勢所趨,且這兩種慢性疾病已經擁有了較為成熟的治療方式,但仍有不少人擔心,基層醫療機構能夠勝任如此龐大的慢病管理工作嗎?如果基層醫生不能完全滿足治療需求,病人該如何快速有效得到進一步治療建議?
如果說解決公眾看病難的核心在于構建分級診療制度,那么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核心便在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培育眾多可供信任的基層醫生。
那么如何才能讓廣大患者“足不出縣”也可獲得具有專家支持的治療建議?怎樣幫助廣大基層醫生得到“面對面”的專業培訓機會?一個聯通全國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院可能是個有效途徑。
烏鎮互聯網醫院就是這樣一間國家分級診療“樣板間”――它是桐鄉市政府主導的“互聯網+”項目,也是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重大項目”,并拿到了國家衛計委正式批文。
相關政策規定,一切醫療行為必須依托于實體醫療機構。因此,烏鎮互聯網醫院也無例外地掛靠于當地一所二級乙等醫院――桐鄉市第三人民醫院。
作為中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雖然坐落桐鄉,但它卻可以通過互聯網聯通全國各級醫院的醫生與患者,形成一個輻射全國的醫療服務平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烏鎮互聯網醫院的醫生主要來自于由掛號網搭建的微醫集團。2015年3月,掛號網宣布啟動微醫集團項目,當時包括獲得國家最高科學獎的吳孟超院士和國醫大師P國維在內的一大批學科帶頭人,在互聯網平臺上率先組建專家團,以團隊協作的方式服務患者,輔導團隊成員。
在成為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合建方之后,微醫集團上活躍著的5000個跨區域、同學科醫生協作組織,將繼續以多點執業的方式面向全國患者提供服務。甚至連這家互聯網醫院的院長都是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張群華兼任的。
“在我們這個平臺上,有數千只‘同病種、跨區域’的專家團隊,大家通過團隊醫療的方式彼此相連。”張群華介紹說,每個團隊由一個頂尖專家做首席帶頭人,通過組建一個跨醫院、跨區域的隊伍,打造分級診療的“互聯網模式”。
平臺為每個專家團隊配有分診組,一旦收到患者的對癥需求,分診組會依病情疑難程度和地域特點,安排專家組中不同級別的醫生提供醫療服務,實現有效精準的導診和分診。“這種模式是通過學科帶頭人到團隊專家再到基層責任醫生,組成一個協同的服務組織,為億萬家庭提供‘健康看門人’的服務。”張群華表示。
除了可以實現醫生們的在線討論與遠程輔導,這個平臺還可以在對癥分診的前提下,幫助患者就近找到醫生,實現基層首診;而當基層醫生遇到疑難病癥時,他們可以隨時申請團隊成員進行遠程指導,如果病情超出自身醫療服務能力,還可一鍵轉診,交給團隊中的大專家來進行診斷與治療。
智慧城市代表作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烏鎮互聯網醫院被作為“智慧烏鎮”的典型代表推薦亮相。
談到打造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初衷,桐鄉市市長盛勇軍表示,2014年世界首屆互聯網大會召開后,烏鎮作為大會永久舉辦地蜚聲國際,桐鄉市政府也開始謀劃互聯網與行業結合的創新發展。
自“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如何借助互聯網改變中國醫療難題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
國務院在2015年7月4日和9月11日先后出臺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均明確提出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積極探索互聯網延伸醫囑、電子處方等網絡醫療健康服務應用。
于是,一直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的桐鄉市政府便將“互聯網+醫療”視為一項民生工程。
“從國務院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到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實行網絡強國戰略,如何借力互聯網實現‘健康中國夢’已成為一個時代主題。”盛勇軍告訴記者,先行先試的烏鎮互聯網醫院,便是利用互聯網創造性改善傳統診療與就醫方式的一次大膽探索。
“當前醫療面臨著如資源分配不均等明顯問題,我們的目的是通過互聯網推動醫療資源的整合,讓百姓看病少些周折、多些便捷。”盛勇軍說。
能否打通醫保是關鍵
實際上,在烏鎮互聯網醫院成立之前,已經有很多類似的“互聯網+醫院”的案例。
2015年3月,寧波云醫院正式啟動;同年6月,貴州啟動了互聯網醫院試點。嗅覺靈敏的互聯網巨頭在這個領域的發力則要更早。騰訊和阿里分別在2014年推出“智慧醫療”和“未來醫院”的概念。
和烏鎮互聯網醫院一樣,優化流程、預約掛號、網絡支付,分級診療、家庭醫生、慢病管理也是這些“互聯網+醫院”的主要賣點。可惜的是,相當一部分概念醫院的運行情況并不理想。
以最早接入支付寶未來醫院平臺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為例,過去一年中,使用過支付寶“未來醫院”服務進行掛號的患者僅為13%,而通過這一服務進行結算的患者僅占2.6%。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通過這種渠道無法實現醫保實時結算。該院黨政辦副主任林輝曾對媒體表示,盡管很多用戶反饋“未來醫院”方便了大家的就醫行為,但這些用戶大多是自費患者。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認為,此前國內的互聯網醫院一直處于同質化探索階段,大多以預約、掛號等周邊服務為主,一旦真正進入診療環節,就要面臨政策限制以及醫院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國家政策規定遠程醫療必須由醫療機構來做,所以互聯網醫院的主體只能是醫院。”史立臣表示,遠程醫療會涉及利益分配問題,一旦分不清上級醫院和基層醫院的管理與利益,醫院和醫生不可能有動力打造并加入互聯網醫院,另外如果能否實現醫保實時結算也是互聯網醫院的巨大掣肘。
在他看來,互聯網醫院要想真正落地,必須由政府牽頭,形成一個區域的醫療資源共同體;或是讓民營資本收購三甲醫院,通過對接基層醫院資源形成自己的醫療集團。
智慧為用
“現在分配到廈門的大中專院校學生只需要到公務員局報到,隨后公安戶籍、社保等部門就會自動接收到從公務員局傳遞來的信息,不再需要畢業生帶著證件一個個部門去跑。”童平平介紹說,“這其實就是我們聯通了各個部門的數據庫,建成了一個跨部門協同共享的‘市民基礎數據庫’,許多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在廈門,辦事很便捷。”
據悉,目前廈門有十多個職能部門都在共享使用市民基礎數據庫信息,市民很方便,管理也更高效。比如,公安機關的二代身份證照片,可以同時共享給社保卡,僅照相一項就可為老百姓節省4000多萬元;公安部門一開出居民死亡證明,社保機構就能得到信息,避免出現養老保險金被繼續冒領的情況。
2008年,在市民基礎數據庫的基礎上,廈門建成了國內第一個區域醫療健康信息系統,系統連接了市級、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童平平說:“現在百姓的電子病歷可以在廈門68家主要醫療機構共享。病人的每一項檢查、治療全部數字化,醫生可以直接從網上調看,避免了病人轉換醫院時的重復檢查。”據估算,僅這一項每年為市民減少支出超過2000多萬元。
智慧廈門的運轉并不僅僅局限于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單位間的互通和管理,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開放給市民使用,比如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不僅由醫生通過內部網絡查閱,市民也能通過互聯網查看到。“現在廈門市民出行時,可以很方便地通過電子站牌查看到公交車實時狀態。可以用電腦上網查,可以用互動電視查,也可以用手機查。這是我們整合了7500多輛公交、BRT、出租車的GPS運行數據而建設成的‘城市公共交通平臺’。該平臺數據無償地開放給各個應用服務商,比如電信‘愛城市’平臺。”童平平說。據悉,電子站牌現在每天收到市民超過30萬人次的查詢。手機電子站牌已成為廈門智慧城市建設最成功的應用。目前,這個由廈門首創的應用已推廣到國內20多個城市。
此外,廈門還是全國首個全市范圍內推行車載RFID射頻識別應用的城市。童平平說,廈門的機動車現在都有一個射頻識別卡,通過在交通路口部署車輛RFID采集器,可獲取該路口車輛的通行數據,科學設置紅綠燈切換時間,目前效果已開始呈現。同樣,對住宅小區和停車場,只要配備相關的軟硬件,就可以讓車輛無需停車、自動識別出入。
2012年3月,中國電信與廈門市政府合作建設的廈門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揭牌。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的信息化系統,就將在這個中心運行。在云計算的大背景下,廈門市還將走市場化道路,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建設智慧廈門,既節省資源,又帶動產業。據了解,2012年10月,廈門獲批成為政務、交通、醫療和教育四個項目的云計算全國試點,廈門政務、交通、教育、醫療智能化水平在全國已經處于領跑階段。
此外,廈門的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是全國第一個實現涵蓋地面、海域和地下管線的三維全景圖。廈門電信正在進行社區網格化建設,等三大信息體系疊加應用推廣后,各種信息就可以更直觀地在社區呈現出來。
“數據”民生
在近日舉辦的“2013中國智慧城市年會”上,廈門市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國內各大城市中比較領先的案例,而據了解,廈門的智慧城市也已經進入用大數據為民生服務的新階段。
據介紹,廈門在城市信息化的數字階段,建設了基礎數據庫,包括自然人的數據庫、法人的數據庫和地理的數據庫。在應用的階段,廈門把計算機上的應用搬到了手機上面,而在三網融合的過程中,又把上述應用搬到電視屏幕當中去,代表性的應用包括掌上公交和數字圖書館,
而在智慧階段,最吸引眼球的是大數據的應用。現在廈門已經把大數據應用在公共衛生管理上面去,建成了可以在廈門市不同醫院之間共享的檔案。主管部門每天打開大概5萬多個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及時發現流行病的爆發。人口數據庫是融入在地理數庫上面的,可以準確的知道爆發在哪個區域,是什么樣的年齡段,什么樣的性別,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公共衛生的風險。在此基礎上,2013年廈門準備實施慢性病管理一體化,也就是健康管理。
除了慢病數據庫,包括實時的交通流量數據庫,新一代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在延續之中。這些數據都將用于民生工程建設當中,用廈門信息化局局長吳杰的話說,智慧城市的建設要讓市民“有感”,能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賽伯樂擁有國內外頂級風險投資的資本源泉,在中國和美國有創業、成功上市及并購的直接經驗,具有全球化的發展視野,以及全球領先的IT信息服務平臺技術。目前,已經投資的領域涵蓋了金融、教育、醫療健康、高科技以及先進制造業等。
中國式的智慧城市
賽伯樂認為,中國式的智慧城市不但要借鑒西方成功應用于公眾服務(環保、交通、醫療、教育、政務等)的成功經驗,還應將智慧城市平臺應用于傳統制造業升級和商業模式轉型中去。
建設智慧城市是為了將數字技術應用到物理系統中去,并利用所有產生的數據提高生活的空間、效率和質量。建設智慧城市也是將城市看作一個復雜系統,并利用其復雜性發現更多機遇的過程。歸根結底,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整合方面的挑戰。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IT產業發展向“移動+智能”方向的推進將更加迅速。西方發達國家要實現智慧城市的挑戰遠遠大于中國,首先,它們的城市化早已完成,難以融入智慧城市的功能;其次,各行各業已經充分整合,形成行業寡頭,缺乏創新動力;再次,制造業外移,使智慧IT與制造業的融合難度加大;另外,勞動力成本高,使解決方案成本高,不適合大多數國家廣泛應用。
相反,中國目前處于最大規模城市化過程中,具有把智慧化融入城市化的良好條件和機遇,并能夠帶動下一代IT業創新發展。首先,中國“城市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成就;其次,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可把新IT科技和城市建設充分結合;再次,中國各行業尚未普遍形成寡頭,各行業都有發展智慧IT科技為創新元素的領軍企業;另外,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容易在制造業產品中嵌入新的IT科技,以帶動產品升級;最后,中國各級政府對智慧城市建設給予了有很大推動力。
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要把智慧IT科技和產品融合到智慧城市中,使民眾可以享受便利;通過將智慧IT科技嵌入產品,可以培養行業領軍企業;通過產業轉型,可在智慧城市中培育一批新服務運營商;可將高智慧低成本的新服務模式作為模型推廣到全世界。中國將通過城市化帶動智慧化、智慧化帶動工業化,通過各環節的帶動,充分實現智慧城市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抓手作用。
賽伯樂的中國智慧城市戰略
賽伯樂關注智慧城市進程帶來的機遇,將通過智慧城市產業鏈的構建推動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也將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在此期間,基于下一代IT技術的生產型服務業、下一代IT技術產品,以及融合了下一代IT技術的制造業產品相互依托,共同發展。他們分別是智慧城市運營商、智慧城市IT產品提供商,以及智慧城市其他配套產品制造商,可以說他們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備條件(見圖1)。
商業橫式轉型的關鍵
中國可以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服務實踐,利用制造業基礎和網絡優勢,提供各類專業的數據分析服務,并培養一大批專業服務人才。然后,把經過實踐的成功經驗,形成智慧城市的產品與服務模式,使之成為中國新的出口和經濟增長點。
產業轉型升級的抓手
在新型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進程中,中國有機會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領先世界,通過創造富有中國特色的“制造產品+生產型服務業”模式,提供和諧的幸福生活樣板,并將智慧的產品與服務出口到全世界。
智慧城市下的商業模式轉型案例
以“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見圖2)為例,可通過產業整合及升級,出口中小型醫院所需的全部數字醫院設備和智慧醫療服務(如X光機、B超、核磁共振等設備;云存儲、掛號、支付等相關IT服務)。
產業示范企業
IT產業:
紅杉樹通信引進美國硅谷多項世界頂尖技術,擁有國內技術力量最雄厚的核心團隊,全新開發的infowarelab通信平臺,是當前國內同類產品中最先進、穩定和安全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紅杉樹通信整體解決方案現已得到了阿里巴巴、華為等客戶的高度認可,并已服務于歐洲最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是國內統一通信行業的高科技龍頭企業。
信威通信創立了多項國家和國際通信標準,使中國的無線寬帶通信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信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被國際電信聯盟認可的McWiLL 4G無線寬帶技術已實現出口,通過和華為等企業的合作,對于1000萬用戶的國家可實現100億的出口規模,利潤約占50%。
傳統制造業升級:
聚光科技為客戶提供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工業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完整分析檢測和信息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在國內市場居于領先地位,并出口到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國家,已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重點軟件企業”等榮譽。
服務產業:
連連科技通過移動云計算和OTOO為中國2-3億用戶提供充值等金融支付服務,現已和中興、華為合作,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完善的金融支付外包服務。連連科技贏得了美國運通的戰略投資和重點關注,被美國運通寄予了其創新金融服務設想,能在中國以至全世界實現的希望。
北京賽德斯國內實力最強的車聯網和保險車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行業內頂尖的復合型管理團隊,橫跨車聯網、保險精算、汽車電子和服務等領域,并已和多家車廠(吉利、奇瑞、日產、大眾等)、保險公司(太保、平保)以及TSP運營商(Onstar、G-book)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公司將利用行業領先的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引領中國車聯網和汽車保險業的發展和變革。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經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批準,聯合全國十八個省級師范院校共同成立的,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校長繼續教育的大型專業網站,承擔數十個國家級和省級培訓項目,累計遠程培訓教師已超過200萬人。
全國健康咨詢及就醫指導平臺與廣州中醫院等緊密合作,經衛生部批準,為用戶提供就醫指導、預約掛號、健康咨詢、醫療支付等服務。平臺聚合了全國超過400家重點三級醫院的醫療資源,可提供全方位的智慧醫療服務。
賽伯樂智慧城市產業落地模式
賽伯樂以智慧城市建設進程為契機,賽伯樂將以科技產業園為著力點、以創新科技企業為基礎、以各優質基金為催化劑、以創業者的培育為特色,在產業園內引入包括賽伯樂投資企業在內的各類智慧城市企業,構建以服務產業、IT產業及轉型后的傳統制造業為主的智慧城市關鍵產業鏈,同時為這些企業導入一流的第三方服務,如投行、VC、咨詢、HR、會計、律師等,為地方培育圍繞智慧城市的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培育一批行業內的科技領軍企業,為地方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助力(見圖3)。
科技創業園
賽伯樂希望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有科技特點和創業特色的科技創業產業園。通過產業園的吸引和幫助,以及一站式的創業服務,我們將培育一批有潛力的科技企業成為行業龍頭。
創投基金
賽伯樂將在各產業園所在地發起“賽伯樂基金”,該基金主要投資當地和準備落地在當地的優秀科技企業。在投資這些企業的同時,我們將為他們帶來國際化的視野和資源,幫助并培養他們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正借著2010年世博會,煥發出新的風采。
2009年7月1日,上海世博會的門票開始銷售,各個銷售點排起了長龍。2010年,世博會將啟用智能門票,智能門票里面的芯片,記錄著參觀者的資料,并以無線方式與世博園區內的傳感器交換信息。通過這張門票,計算機系統能準確了解“觀眾是誰”、“他現在在哪”、“他的同伴在哪”。
在2010年世博會舉行之前,在上海新建的地鐵線路上,列車可以快速診斷并排除自身故障,實現無人駕駛。地鐵線路將安裝智能化控制系統,軌道交通將依據客流自動調節發車的間隔時間,還會自動診斷運營故障并修復。
這座融通古今的城市正在朝著智慧化的方向演進――其體內的各種設備和系統越來越具有感知性。智能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會更加舒適和便利。然而,作為擁有1800萬常住人口的超級大城市,大上海在走向智能化的過程中,一邊感受著智能化所帶來的快樂,一邊也承受著蛻變的艱難和痛苦。
一個城市的智能化探索
上海普通居民王晶晶身上平時都懷揣著兩張全國聞名的卡――“社保卡”和“交通一卡通”。出行坐公交、地鐵、出租車、船舶等用交通一卡通,當涉及到醫療保險、公積金、讀書、入黨、當兵、選舉、尊老服務時則啟用“社保卡”。
這兩張上海居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卡已經有了10年左右的歷史,其功能也在不斷地拓展。比如最近一卡通在長三角的一些城市(如無錫、杭州)可以通用。截止到2008年,社保卡的累計發放量超過了1500萬張,交通卡累計銷售量超過了4100萬張。
這兩張在全國“成名”已久的卡片只是上海居民數字化生活的一個側面。從出生、讀書、結婚到申請文件、生病、工作等方方面面,上海一直在探索如何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加智能。
“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今年兩會期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智能化沒有止境,需要不斷完善,上海發展城市智能化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承擔著兩項職能,一是信息產業的管理,二是信息化的推進。
作為這個城市信息化最高機構的主管領導之一,邵志清不掩飾對這個城市信息化成績的自豪,也不隱瞞它的不足和對它的期望。
據邵志清介紹,在城市管理方面,上海建立了綜合的應急管理系統。三個號碼110、120、119統一接入,三網聯動。遇到突發的事故,能馬上全城調配相關的資源。前幾年,上海開始探索城市的網格化管理,當時安裝了很多信息采集點,遇到突發事件可以快速定位,用網格化的手段來保障城市的安全。
關于城市的管理和對老百姓的服務,上海市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陸小敏在接受采訪時說, 上海也許可考慮學習美國的經驗。美國公民只要記兩個號,一個是311,一個是911,緊急的情況打911,求助打311。以后上海各類熱線電話號碼也可以考慮整合,比如市民遇到緊急情況打110,要咨詢打114。
而讓邵志清覺得非常有必要的是上海需要建一個基礎的信息庫。這個信息庫應該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人口、地理信息系統、企業法人服務等。目前,地理信息系統比較復雜,各家的標準也不統一。
作為政府工作人員,邵志清希望自己的辦公方式更加智能化,比如說可以電子審批文件。一方面能提高政府內部的辦公效率,另一方面能為老百姓提供便利。
為了推廣網上辦公和電子政務,上海各個委辦局各自建了自己的網站。這使得老百姓辦事透明化,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每個委辦局都有自己的內部辦公系統,同時也有其他信息資源應用系統,造成了各個部門的基礎設施重復建設,信息不一致,不能實現共享。
“上海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并正在做調整,希望能達到節約資源、共享資源的目標。” 邵志清說,上海正在嘗試建立行政審批的統一平臺,掛接各個委辦局內部的一些工作系統,給老百姓提供“一站式”、“一門式”的服務。將來發展到一定階段,甚至可以線下集中辦公,一個部門一個窗口,老百姓辦事不需要再跑多個地方。
這種辦公模式在技術上實現并不難。“所有技術的實現都依賴于人的思想,流程理清楚了,管理機制理清楚了,思想解放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位政府人士說。
經過多年的摸索,上海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已經走在國內城市的前列,但即便如此,上海還尚不能算是一個智慧化的城市。即將在2010年召開的世博會,使得這個城市更是加快了智能化的步伐。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和醫療服務,成了上海探索智慧化之路的問路石。
出行的便利與困惑
小施剛剛買了車,“五一”小長假他開車到上海的郊區玩,狠狠地體驗了一下“不停車收費系統”的便利。在高速公路出口,一邊是排著長隊等待著交費的車輛,而在另一邊,小施的車依然能以30公里的速度快速通過專用的收費口。
這都是因為小施的新車上安裝了不停車收費系統(ETC)的車載電子標簽,這個類似煙盒大小的電子標簽貼在擋風玻璃上,當通過不停車收費系統專用車道收費口時,車輛不需要停下來,裝在出口處的天線能自動地識別車輛、確認收費。
上海不停車收費系統是由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負責搭建的。長江計算機公司總裁助理章玉宇介紹說,現在上海所有的高速公路入口,已經有100多條車道裝了不停車收費天線,目前開通了40多條專用車道,供裝有ETC的車載電子標簽的車輛通過。
剛開始,一臺車載設備440元的成本讓很多車主并不感興趣。后來,上海一卡通公司、工商銀行和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進行合作,只要往一卡通里一次性充值1500元,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就可以送給車主。這種營銷模式受到了歡迎。據章玉宇介紹,現在每天能賣掉300個車載設備。長江計算機集團的計劃是2009年ETC用戶達到8萬,到 2010年世博會前,ETC車輛用戶達30萬。
盡管享受了不停車收費的便利,但買了車的小施卻苦惱于上海交通高峰期擁擠的交通。他家住在浦東的世紀公園附近,在浦西的淮海路上班。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的大量時間,讓他很無奈。
盡管在過去,上海在“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務”、“收費電子化”、“GPS技術應用”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道路高峰期的擁擠還是得不到緩解。
2010世博會在即,上海建設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系統的需求很迫切。上海嘗試從交通信息的集中采集和入手。2007年上海成立了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欲建成上海市交通信息資源數據中心、交通信息共享、的主渠道。2009年5月,記者在網上看到“上海市交通信息采集和系統工程”正在招標。
過去,上海市交警、市政、交通局等部門各自有一套交通信息采集和管理辦法,這些系統為各自部門日常工作搜集所需信息,這些信息中,有不少僅僅為自己部門服務, 造成了信息資源的浪費和管理上的低效率。
上海市交通信息采集和系統工程有望改變這種局面。據了解,2010年在覆蓋上海市的信息采集方面,交警、市政、交通局等部門將依托自己原有的系統采集交通信息,從各個子系統采集上來信息,將各部門二級平臺集中并統一發送和共享給交通信息中心,中心將為上述每個部門提供統一接口,使各方數據暢通無阻,形成獲取、雙向共享機制。 依托原有平臺,交通信息中心還聯合多方共同開發了上海市中心區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系統組成上分為3個部分: 中心區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中心區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以及中心區道路交通信息存儲和共享平臺。
溝通子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系,是智能交通系統推進成功的關鍵。一位上海當地研究智能交通的人士認為,智能交通涉及的面比較多,一是信息的采集,二是信息的,三是資源的調度。信息的采集來源有港口、道路、地面、車輛等等,采集來的信息如何,如何去調度資源,涉及到多層管理的問題。高架的高速公路、地面、車輛等等,有的屬于公安局,有的屬于交通中隊,有的屬于市建設交通委員會,怎么調度、怎么協作,需要一個慢慢的過程。 “互連互通”的關鍵,一是標準問題,一是利益問題,兩個問題解決好了,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這可以向歐洲的一些城市借鑒。記者從IBM中國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那里了解到,像英國 、瑞典的一些城市就已經實現了智慧交通。道路上的探頭可以根據汽車GPS系統或者手機的定位來判斷行駛的速度,從而判斷道路的擁擠程度和順暢程度。甚至可以由此做出推斷,哪條道路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再將這個系統與警察系統、醫院系統連接起來,在交通事故未發生前趕到現場。
醫療跨越藩籬之困
病人從一個醫院轉到另外一個醫院,不需要重新檢查; 從他的電子病歷,醫生就可以知道他以往所有的病史……不同級別的醫院――社區醫院、二級醫院、三級醫院資源可以實現共享; 轉診、轉檢,病人的檢查在其他醫院可以得到認可。
這樣的狀況是今年“新醫改”希望達到的目標之一,也是上海衛生局信息中心計劃要做的事情。
根據上海市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陸小敏介紹,上海的衛生信息化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衛生信息化,包括疾病的預防、突發事件的處理等。今年2月,上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信息系統”項目落成; 二是醫療服務信息化,是醫院體系內部的信息化,包括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臨床診斷信息系統等; 第三是以居民健康管理為核心的信息化,主要配合醫改,實現不同醫院間的資源共享以及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設。目前,前面兩個方面的工作都已經完成,需要不斷地提升,第三方面的工作正是政府部門著手推進的事情,但未來在醫療機構全面實現患者電子病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海市衛生局信息中心謝維告訴記者,上海市衛生局信息中心的第一步核心目標,是推動當前的衛生電子病歷規范在全市的實施。“電子病歷是以病人為核心的,但以往醫院信息化都是以業務為核心。”
早在1993年,上海市衛生局信息中心就規劃健康檔案的建設。“有很多經驗和教訓。” 謝維說,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各家醫院對健康檔案的定義都不一樣。直到這次“新醫改”,衛生部頒布了相關的標準,才使得健康檔案的統一成為可能。
新醫改的方向與IBM提出的“智慧醫療”的內涵不謀而合。負責IBM中國醫療行業業務的IBM 中國區政府與公眾事業四部總經理劉洪告訴記者,健康檔案的特點應該是“標準性、連續性、完整性和訪問的可及性”。
“配合新醫改,上海衛生局信息中心的思路是針對整個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療診治服務這三大服務體系,建立一個龐大的平臺,這個平臺負責所有數據之間的互連和業務之間的互通。” 謝維告訴記者,這一思路已經報發改委進一步論證。
謝維坦承這個工作很難。上海的三級、二級以及社區醫院各自建立了自己不同層次的內部系統,這相當于把醫院之間的圍墻打破。 “這個事情挺難的。”
“推動不同醫院資源共享確實阻力比較大。”IBM的劉洪也這樣認為。阻力主要來自于醫療服務體系整體和局部效率的不一致。醫院不像銀行,并沒有形成幾大壟斷的集團,是由高度分散的實體組成的,且每個實體都獨立運作,這讓大協調、大協作很難運轉。而且從投入產出比而言,很多醫院花了很高的價錢購買了高端的設備,需要投資回報。如果實現了影像的共享,第一家醫院拍的片子到別的醫院能用,其他醫院就沒有這部分的收入了。因而知名的、比較發達的醫院沒有太大的動力去推動資源共享。
在這種狀況下,需要尋找一些激勵的措施。“綜合的大醫院并不是不需要變革。新醫改的出發點也響應了綜合大醫院內在的業務需求。” 劉洪認為,大醫院并不愁病人,但并非每天門庭若市就是理想狀態。大醫院需要對病源進行識別,把其核心競爭力真正釋放出來。這就要求中心醫院與一個個終端,即社區機構進行合理分工、協同工作。一位醫院院長,并不希望他的科室很忙,卻沒有什么效益。換而言之,大醫院也需要借助技術,找到“對的病人”。因而,從長遠來看,構建一個更合理的醫療服務體系,也符合中心醫院、大醫院的根本利益。
拋開不同級別醫院間利益上的沖突不說,如果上海建立一個統一的醫療數據共享平臺,技術上是否有難度?謝維認為挑戰性非常大。上海有1800萬的常住人口,這么多的數據在同一平臺上高效運轉,很不容易,更何況數據的多元性、異構性決定了系統運行的難度很大。而且平臺上的健康檔案建完以后,怎么管、怎么用、怎么協調、怎么調閱都是難題。上海衛生局信息中心曾想過成立一個獨立的機構來研究和論證技術上的風險。“只有技術上論證沒有風險了,才敢上。否則即使批下來了,也不敢做。”
謝維認為,傳統的管理方式是由一個強勢的政府部門來推動某項工作,這不符合科學發展觀。醫療信息化的改革應該是以服務對象(即病人)為核心,使患者滿意。“系統好看和能用,都不是最終目標。”
邁向智慧之城
舒適美好的居住環境、通暢安全的交通、清潔安全的水和食品、便捷的醫療服務、低量的能耗和碳排放、高效熱情的公共服務、無處不在網絡連接……這是人人所向往的城市環境,也是城市治理者們的目標―打造智慧之城。
可是現階段,生態惡化、環境污染、交通擁堵、醫療和教育資源短缺等困擾著眾多城市的居住者和治理者。在通往智能城市或者智慧城市的路上,我們可以做什么?
“如果說上海推動城市智能化有什么經驗的話,首先是有總體規劃和設計,領導層比較重視。”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做了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這如同裝修房子,如果沒有一個總體的規劃和設計,裝修出來的廚房、臥室、衛生間等,要么顏色不協調,要么風格不協調,要么功能不完善。據了解,2007年底,上海就了信息化“十一五”規劃以及信息產業、信息安全、電子商務等9個專項規劃。
這種觀點同樣得到了陸小敏的認同。陸小敏認為,在城市智能化的過程中,如果各個機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項目,各自為政,從長遠來看,做出來的系統總有局限。
從世界范圍來看,走在智能化前列的國家和城市,統一規劃的影子都非常清晰。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是由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牽頭實施的。新加坡2006年頒布的“智慧國2015”(iN2015)的計劃目標非常清晰,比如至少90%的家庭使用寬帶,以及電腦在擁有學齡兒童的家庭中的滲透率達100%等。而U-korea(無處不在的韓國)是由韓國的信息和通信部(MIC)于2004年規劃的,并專門制定了詳盡的“IT 839戰略”。
相比之下,中國政府發揮的作用還不夠。“政府層面應該更關注城市未來發展的戰略。”陸小敏說,要建造一個更為舒適的城市,該從哪些方面體現,該達到哪些指標,都應該去做一些梳理。比如各地相關機構都投了不少的錢進行電子政務建設,這么多年過去了,應該進行一下思考和梳理。
IBM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認為,一個城市是否具備邁向“智慧城市的先決條件,關鍵在于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對通過信息化促進城市轉型發展形成明確的思路。
“每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不一樣,因而邁向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的路徑并不一樣。把國外的智慧城市案例復制到中國來并不可取。”IBM中國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甘綺翠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城市應從實際出發,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智慧城市”離我們有多遠?或許還沒有精確的答案。也許在邁向智能化和智慧化的過程中,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的想像力。
他山之石
斯德哥爾摩市緩解交通擁堵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一座由島嶼組成的城市。隨著交通堵塞問題不斷加劇,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和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希望找到一種既能緩解城市交通堵塞又能減少空氣污染的兩全之策。
在 IBM 的協助下,斯德哥爾摩市找到了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創新的高科技交通收費系統,它直接向高峰時間在市中心道路行駛的車輛駕駛者收費。這項計劃規定對一天之內不同時點超出城市交通限制的車輛收取費用。該計劃旨在將高峰時段市中心的車輛數量減少10%至15%。
在這項計劃中,分布于斯德哥爾摩城區出入口的 18 個路邊控制站將識別每天過往的車輛,并根據不同時段進行收費,高峰時間多收費,其他時段少收費。
這項計劃的工作原理是: 駕駛者在車上安裝簡單的應答器標簽,標簽將與控制站的收發器進行通信,同時自動征收道路使用費。一旦車輛在指定的擁堵時段通過路邊控制站,收發器就會通過傳感器識別該車輛。
此外,經過控制站的車輛會被攝像,車牌號碼將用于識別未安裝標簽的車輛,并作為強制執行收費的證據。車輛信息將輸入計算機系統,以便與車輛登記數據進行匹配,并直接向車主收費。駕駛者可以通過當地的銀行、因特網或 7-Eleven 這樣的社區便利商店支付賬單。
這項計劃有效地緩解了斯德哥爾摩市的交通擁堵。
斯德哥爾摩實行的是一種漸進式收費體系,起點為 1美元左右,在高峰時段最高收費約為3美元。這個收費系統幫助司機實時掌握哪里的交通路況最糟糕。
專家觀點
錢大群:
智慧城市應當具備四個特征
首先是要全面感測。所有涉及到城市運行和城市生活的各個重要方面都能夠被有效地感知和監測起來,遍布各處的智能設備能夠源源不斷地將感測數據收集起來。
其次是要充分整合。所有這些智能設備都被互聯起來,整合成一個大系統。它們所收集起來的數據也能夠充分地整合起來,使數據獲得意義,變成有價值的信息,使我們獲得關于城市運行的一個實時的全圖。比如城市整體的交通狀況、水質情況、電力消耗情況等等,從宏觀到微觀,都能夠實時地了解到。
關鍵詞:醫院文化建設;路徑
一、醫院文化概述
從醫院文化的內涵來看,醫院文化可以劃分為軟文化和硬文化兩個部分,醫院硬文化包含了醫療設備、醫院病房等硬件條件;醫院軟文化則是指醫院在長期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的意識、觀念和精神。醫院的發展需要硬文化和軟文化共同作用、發展和促進。醫院文化屬于群體文化范圍,能夠對醫院員工的精神狀態起到統籌引導的作用。醫院文化包含了醫院獨特的精神風貌、個性的組織結構、嚴格的行為規范和形成的價值體系結構等等。
從醫院文化建設的作用來看,醫院文化具有和其他文化一樣的激勵、導向、約束、輻射和凝聚。醫院文化建設追求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倡導的是將醫院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員工的過程,醫院文化能夠將員工凝聚在一起,提升醫院內部的團結力,最終實現醫院、員工和患者之間的多重共贏。另外,醫院文化還能夠發揮輻射作用,這種輻射作用可以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思考,患者之間的口口相傳和新聞媒體的正面報道都能夠醫院帶來正面的形象,讓優秀的醫院文化感染到群眾這種去。醫院文化還能夠激勵員工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和對醫院的熱愛。
從醫院文化建設的路徑上來看,醫院的領導者對醫院文化建設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如果領導者能夠以開闊的視野和智慧的思維來引導正確的文化建設,醫院整體的競爭力就能得到提升,凝聚力也會加強。醫院文化建設離不開完善的工作流程的支持,潛移默化的流程氛圍能夠在無形中促進文化的建設。醫院文化建設的路徑是發揚光大醫院良好的、積極的習慣,摒棄消極的、糟粕的消極習慣,將醫院打造成為學習型組織,促進員工終身學習。
二、良好醫院文化的建設路徑
第一,要注重制度的建設。醫院文化層次的提升離不開高素質員工作為支持和鋪墊,所以醫院進行良好的培訓機制建設是必要的,為員工提供完善的繼續教育支持是必須的。員工在吸取新的知識和新的理念的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提升專業技能,促進醫院整體競爭力的提升,通過軟文化的建設提升硬文化的水準。醫院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使之深入到員工的行為和思想之中去,最后變為行為準則。
第二,要注重觀念的變革。醫院文化建設離不開學字,也就是文化建設需要動態轉換、與時俱進,醫院的發展決定了員工的發展,員工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發展,二者是共存共生的關系,醫院應該倡導員工終身學習,醫院文化建設也應該以創設學習型組織為主要目標,學習型醫院建設不可急于求成,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學習型醫院能夠給員工創造不斷學習的氛圍,引導員工的個人發展漸漸趨合于醫院的發展目標,讓醫院協調穩步發展。轉變觀念過程中人的思考和創新是最重要的,醫院的發展也和創新密不可分。醫院的創新來源于對醫療事業現狀和未來的思索,來源于員工持續不斷的創新意識,創新對于文化建設必不可少。
第三,醫院需要主動作為。任何理念都需要行動將之轉變為現實,醫院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還要扎扎實實地落實在行動上。醫院的領導層首先應該具備文化建設的意識,使得醫院文化建設具備良好的外部環境,將文化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促進之下,很多醫院開始以品牌營銷作為戰略發展重要目標之一,這就表明了醫院整體的發展離不開醫院整體的形象和實力,也可以看出醫院的文化建設是能夠直接促進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的,但是醫院實現文化建設需要時間的沉淀,文化建設帶來的精神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才能是持久的,所以文化建設對于醫院來說至關重要。
第四,醫院應該開展認同教育。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思想認識,反應的是人的精神狀態,醫院內部任何員工的精神狀態都是醫院形象的直接體現,同時也向醫院外部傳達了醫院的服務理念和形象,也就是說醫院的文化形象是靠著醫院內部的員工來傳遞和展示的。醫院文化建設應該抓住這個重點,使得文化建設的范圍覆蓋到每一個員工之中,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素質,這樣醫院整體的形象才能得到提升。相反,一個不負責任的員工、一次失敗的醫療案例可能會毀壞醫院多年來兢兢業業積攢的形象。所以,醫院加強員工的認同教育非常必要,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第五,醫院文化建設應該和以人為本理念相結合。對醫院文化建設來說,以人為本就是將患者作為工作的中心,讓醫院的員工將提供良好的服務作為終極準則。從這個理念和準則出發,醫院所有員工的行為都以此為目標。成功的文化建設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個員工的心中,這樣員工的自我發展目標和醫院的發展目標才有融合的機會,傳統的強制化管理也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自覺管理。醫院還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將員工的意愿融入到醫院發展的意愿之中來,讓醫院和員工實現和諧發展。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直接體現,醫生的職責不僅僅是為患者解除病痛、恢復健康,還要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尊重患者人格,從心理上促進患者的康復。醫院和醫生還要盡可能地為患者提出針對性醫療服務,讓患者感受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樣也才能實現對患者心理進行護理。
三、醫院文化建設需要把握的原則
首先,醫院文化建設應該符合醫療行業特征。醫療行業具有和其他行業不一樣的屬性,我國醫療行業大多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其存在的目標是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實現全民醫療服務覆蓋。所以醫院文化建設要和其經營目標相一致,在實踐中貫徹關愛和責任原則,提倡人道精神,遵循治病救人基本原則;其次,醫院文化建設要做到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醫院文化建設的目標也在動態變化。醫院文化建設要和時代精神相契合,醫院文化建設始終應該宣傳正能量和積極內容,將保證人民生命健康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另外,醫院文化建設可以促進醫院提升形象,與醫院硬件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醫院文化建設應該軟硬件抓,兩手都要硬。(作者單位:河北省胸科醫院)
參考文獻:
[1]夏友良 陸妹娟.以文化建設助推醫院發展的時間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2.
近年來,各種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商業模式創新出現很多成功案例的同時,失敗的案例也是數不勝數。究其失敗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商業模式設計本身有缺陷,有的是對利益相關者考慮不周全,但更多的是商業模式設計偏離了商業的本質。我們知道,商業就是通過交易獲取利益,商業模式是實現這一過程的具體方式。商業本質有三個,第一個是價值本質,就是必須提供對方認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第二個是便利本質,就是必須盡可能降低交易過程中的成本;第三個是優選本質,就是相比較而言,當前這一交易對雙方來說是最劃算的。
線下與線上的結合是很多傳統制造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理性選擇。浙江海利集團將傳統的玩具由線下搬到線上。你為孩子買一個毛絨玩具就能得到一張智慧卡,卡上有登陸《成長樂園》和《魔法書》兩個網上益智游戲的賬號和密碼。孩子可以在網上擁有一個與線下毛絨玩具同樣的“虛擬”玩具寵物,游戲里可以為寵物裝扮涂鴉、為寵物設計家園、進行游戲競技以及進行社區交友等。網娃的主要使用者為中小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十分精巧的設計,孩子在真實世界里玩膩了,可以在網絡世界里繼續延續玩具的游戲生命。這款產品自2007年投放至今,雖通過一年的免費期積累了接近50萬注冊用戶,卻仍然是叫好不叫座,其深層次的原因,是脫離了商業的價值本質。單就國內毛絨玩具來說,其購買者多為中小學生的父母,而不是使用者本人。一是因為毛絨玩具本身價格較貴,兒童通過零花錢的積攢周期長;二是毛絨玩具本身吸引力較低,網娃定位的用戶群要么家中已經有了毛絨玩具,要么其興趣點早已轉移到電子產品上。而實際可能購買者——中小學生的父母,是無法感知智慧卡對孩子的價值,反而更多的是擔心購買了網娃產品會讓孩子更加沉溺于電腦游戲!因此,可以說網娃產品是沒有抓住商業的價值本質,因此發展十分緩慢。而另一款產品巧虎《樂智小天地》卻大放異彩,其成功的原因是抓到父母的核心價值需求,讓孩子擁有一個成長的好伙伴,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網娃與巧虎相比,兩者的產品結構相似,但模式卻有不同。網娃通過購買實物玩具而擁有一個網絡賬戶,進入虛擬世界;而巧虎是通過DVD影像教材,再配套實物玩具,以及網絡游戲。一句話說明二者的區別,就是買網娃的毛絨玩具可以玩后繼的網絡游戲,而看巧虎的教育視頻可以買巧虎的實物玩具以及玩巧虎的網絡游戲。
便利性是商業的第二個本質,其實質是降低客戶的交易成本。誰能更快捷,讓客戶更便利誰就是贏家。“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成就了阿里巴巴。讓人倍加矚目的京東商城,最近在深圳遇到了比其發展速度更快的對手易迅。易迅通過一日三送等多種手段大大提升了客戶的便利性。網購因為見不著實物,遠沒有在實體店購物的那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體驗感。網購客戶在下單購買后,一般來說,其等待的時間越長,其滿意度越低。而易迅充分發揮深圳本地物流的優勢,提出一日三送、滿足所有急性子的理念,大大提高了網購客戶的網購體驗。易迅還通過其他方式提高客戶購買的便利性。舉一個例子來說,對家電產品的節能補貼,客戶在易迅購買時,節能補貼金額直接在產品價格中扣除,后續的工作由易迅自己進行。而京東初時還需客戶先付全款,再通過層層的審批,再返還給客戶。雖然兩者的結果相似,但客戶的便利性體驗完全不同。深圳和美醫院是一家私立的高端醫院,其收費為普遍公立醫院的十倍左右,可其就診人數動卻絡繹不絕。相比公立醫院,其最大的亮點就為就診客戶提供極大的便利性。一般醫院就收費的環節來說,往往涉及幾個環節,掛號需要收一次費,檢查需要收一次費,處方拿藥還要再收一次費。而在和美,所有診療服務做完后只做一次收費,為客戶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在消費者的一般認知里,購買的量越大,單價越便宜;商家會給老客戶及忠誠的客戶更多的折扣與優惠。但某些商業模式的設計卻反面利用了這一客戶心理。讓購買量大的客戶付出更高的單價。筆者曾在國內某知名超市里發現某種進口巧克力六個裝的總價高于單個裝價格的六倍。筆者暗中觀察,客戶在挑選這種巧克力時不會仔細比較兩價格差異,而直接選擇六個裝的,因為習慣與真覺讓其覺得一次多買一點會更加劃算。無獨有偶,亞馬遜公司營銷史中一個敗筆,就是通過追蹤客戶的消費規律,算計客戶的購買行為,對同一種商品,向老客戶收取比新客戶更高的價格。但這一價格策略很快被那些忠誠的老客戶發現,并在各種網站和論壇上談及此事,怨氣沖天,讓亞馬遜最終不得不停止這種定價策略,并向用戶退還差價,承受了慘痛的教訓。這種模式的失敗是因為違背了商業的優選本質,利用了老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而收取相對更高的價格,只會嚴重傷害客戶。客戶細分的技術層出不窮、客戶管理的手段愈加先進,不少商業模式設計出對不同客戶群體采用不同的營銷定價策略,這本身沒有錯,但若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本身沒有差異,還是要本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古訓,不要讓客戶感覺到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