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的概念及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旅游目的地開發 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 旅游營銷 陜西安康
一、引言
我國對旅游資源質量等級的評價依據是《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和“旅游資源共有因子綜合評價系統”。通過資源要素價值、資源影響力、附加值等項目進行評價,根據對旅游資源單體的評價,得出了該單體旅游資源共有綜合因子評價賦分值。目前學界研究的重點都是知名度高、評分賦值大的“特品”旅游資源及旅游目的地開發,對不屬于傳統觀念中“優質”旅游資源及目的地的開發與保護研究較少。然而,一個普遍的事實是我國眾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積極進行旅游開發。那些相對來說旅游資源價值較低、尚未被開發或只是“淺開發”的旅游目的地開發對緩解珍稀自然、文化遺產遭受的旅游壓力,豐富旅游產品品種,為旅游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服務,保證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研究現狀概述
隨著對旅游目的地開發和演變規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資源次優區研究也得到了學界的重視。國內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資源非優區”概念及其相關研究。許春曉在我國較早提出“旅游資源非優區”概念,探討其演變規律和開發策略,指出旅游資源非優區的補償類型、性質、突變概念和依附式開發理論,以期指導區域旅游業開發。羅艷菊對旅游資源非優區開發的影響因素、非優區的優化機制及理論依據等進行研究,提出開發的盈利模式。唐文躍分析了旅游非優區的主要特征和開發的優弱勢,探討了非優區旅游開發的一般規律,提出了非優區旅游發展道路。隆學文討論了旅游非優區的概念和開發非優區旅游資源的意義,從資源區位、經濟區位、客源區位、交通區位、文化區位、認知區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優區的區位特征。李東和以合肥市為例說明實施旅游業空間拓展戰略是旅游資源非優大城市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彭華從需求驅動角度研究城市郊區與周邊小城鎮的旅游開發成功之道。……但現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資源次優區內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分布不均衡、豐欠程度不一、價值稟賦不等這些現象。
國外相關研究主要是對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現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為研究旅游地演化過程、預測旅游地的發展和指導旅游地的市場營銷、規劃提供了理論框架。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巴特勒根據產品周期理論,提出旅游地演化經過6個階段,即探索階段、參與階段、發展階段、鞏固階段、停滯階段、衰落或復蘇階段。chris ryan對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進行完善,指出發掘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目的地復興的作用,以及在越來越多的旅游者熱衷尋求“新的”、“未開發的”旅游目的地的情況下,缺乏“名氣”也可成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開發和促銷亮點。
本文認為旅游開發的重要基礎是擁有優質或較為優秀的旅游資源。“非”在漢語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漢語中則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參考經濟學,“次優”的含義是未達最佳標準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適宜的,不最滿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資源次優區”的提法是較為合適的。
三、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概念和特征
許春曉將旅游資源非優區定義為“在特定地區內,沒有國家級和世界級的知名風景名勝區,缺少骨干旅游景點,并且旅游景點的豐度和密度均不夠,難于形成優秀旅游產品的現象”。按旅游資源的成因及屬性,馬耀峰等將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型。自然旅游資源是構成自然環境的主體要素,是地貌、氣象、水體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從根本上說是屬于大自然的產物;而人文旅游資源是由人類活動所產生,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并可能被利用來開展旅游活動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在特定地域內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優弱豐疏的差異。由于區位條件和歷史發展軌跡的不同,存在這樣一大批自然旅游資源稟賦優勢比較明顯而人文旅游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如我國西部很多貧困地區,長期交通不便,區內工業發展緩慢,人文遺址遺跡較少,但自然生態資源保存良好,這是其發展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
根據旅游資源的特征和屬性,本文將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定義為,在特定的區域內,由于地理區位、經濟區位等條件所限和社會歷史文化發展軌跡不同,擁有較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而人文旅游資源特征不明顯、優勢不突出,暫時難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產品的現象。
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是一個相對概念,具有相對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變性的特征。隨著當地經濟、旅游業的發展,交通條件的改善,在科學的旅游規劃導引下,憑借區內自然旅游資源優勢,整合、創新區域文化旅游資源,經過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營銷,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也可成為旅游資源優質區。
旅游活動本質上是一種人類對地理空間選擇、經歷和體驗的過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響旅游者的旅游決策和行為選擇。對于正待開發或已在開發中的旅游資源次優區來說,更需要以真實、獨特、充滿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驅動目的地旅游的發展。區域文脈、地脈是區域自然基礎、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積淀本質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鮮明地展現了區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會因區域文化差異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旅游開發中普遍面臨的難題是區域文化旅游資源匱乏和特色不鮮明,難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內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產品。文化資源具有延續性、動態性、可創造性、非獨占性的特點。mommaas hans從增強地點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場地位,進行革新和創意,為文化多樣性和文化民族主義探討了文化產業集群策略,對文化旅游資源次優區旅游開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如基于工業遺址改造利用而興起的北京798藝術區,現已成為京城令人矚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可通過對區域文化資源的整合和創新,結合當今旅游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汲取外來優秀文化元素,通過文化產業集群達到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競爭力,將其融合進區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產品設計和旅游發展之中,進行卓有成效的旅游營銷,并逐步向旅游資源優質區演進。
四、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發展策略——以安康市為例
1、安康旅游發展簡介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間。秦巴山地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交界線,山地垂直高度大、氣候復雜多變,森林垂直帶譜明顯,漢江從西向東縱貫全市,兩山夾一川的地形格局使這座山水之城獨具特色。長期以來秦嶺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目前仍為國家級貧困地區。與分別以秦漢唐歷史文化遺跡著稱的近鄰西安、咸陽等和以楚漢文化歷史遺跡見長的湖北武漢、荊州、陜西漢中等地相比,其“秦風漢韻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見絀。1983年安康曾發生特大洪災,洪水幾乎摧毀安康古城,原縣城內歷史文化遺跡和陜南小城建筑格局飽受災難。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發展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以觀光旅游產品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開發滯后,旅游產業鏈短。2007年國內游客為206萬人次,旅游收入7.21億元,國際游客8000人,旅游外匯收入144萬美元。在周圍西安、重慶、成都、武漢、漢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資源優勢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獨特的旅游形象和產品發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資源并非旅游發展的唯一保證。目的地可進入性、交通容量、空間節點分布同樣重要,而旅游開發反過來也會促進目的地交通環境的改善。如與安康毗鄰的漢中市,在西漢高速公路開通后獲得了旅游發展的良機,2007年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33.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7.2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臨的機遇使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陜南突破發展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陜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陽安鐵路將相繼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鐵路專線、西康二線鐵路也已進入開工建設準備階段,這將會有力地促進安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2、整合、創新人文旅游資源,形成旅游產業集群
文化氛圍是蘊涵在一切環境與氣氛中的文化現象與文化特征。從心理學的視角看,城市文化氛圍是某種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過程,是彌漫于城市空間的社會氣候。與西安、漢中、重慶、武漢等周邊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開發的人文旅游資源相對貧乏。安康這所陜南小城具有濃郁而獨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娛樂休閑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長期處于經濟落后狀態下安于現狀、淡定悠閑的城市氣質;漢江穿城而過的浪漫氛圍等因素交織出安康特有的休閑旅游文化氛圍;“燈紅酒綠”的漢江兩岸將成為最令休閑度假旅游者留戀往返的景觀和旅游亮點。要力爭塑造出區別于忙碌、擁擠的現代大都市的獨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獨特魅力,承襲傳統地方文化淵源,創造具有時代特征的當代文化符號。如以傳統的漢劇、陜南民歌、陜南民俗、文學、書畫等藝術創作、文化元素打造陜南風雅之城;修建或修繕各類博物館、電影院、劇院、名人故居、地方傳統建筑民居、畫廊、特色街區等使之成為這座風雅小城的文化標志,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元素在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匯融合,通過休閑文化產業集群達到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競爭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過各種傳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資源、服務產品與項目、管理體制與水平、設施體系、交往經歷與態度的綜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關鍵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將對他們的質量感知、游后評價、口碑宣傳和重游意向都會產生深刻影響。
旅游形象策劃的關鍵在于對目的地旅游資源、文脈、地脈的準確把握和提煉,對旅游者的需求、購買決策、消費行為等關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圖的信息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分析,歸納目的地旅游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提煉目的地旅游特質并從周圍旅游競爭對手的同質旅游產品和形象屏蔽中脫穎而出。以語言口號、理念、行為和視覺等形象設計表達出來,由理念內涵、行為系統、傳播感覺系統、風情塑造、核心區塑造等共同構成的一個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復合形象系統。通過旅游形象口號向公眾傳遞,向旅游市場宣讀自身的產品定位和獨特魅力,喚起特定市場的旅游欲望進而做出旅游決定。
在缺乏具有鮮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資源和形象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的制勝之道是“串聯”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組合旅游產品,塑造多元化、復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場認知度和美譽度。如新西蘭成功塑造的“100%純凈的新西蘭”(100% pure new zealand)和“世界探險之都—皇后鎮”(world’s adventure capital)的獨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礎是秦巴漢水在安康境內構造了良好、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漢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蘊。由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規劃設計院完成的《安康旅游總體規劃》,將其形象定位為“水舞秦巴 自然安康”,一個宜游、宜居、自然,兼具優美山水自然風光和休閑格調的旅游勝地呼之欲出。根據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將不同類別的旅游產品橫向串聯起來,形成縱、橫交錯而又相互關聯的立體的旅游產品網絡結構。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與塑造,為安康從周圍歷史文化資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漢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圍。
4、營銷策略
ryan and gu認為在旅游景區私有化發展趨勢下,旅游形象已成為目的地營銷者的首選產品和現代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旅游目的地營銷需采取卓有成效的營銷戰略,打造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統一的獨特形象。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人文旅游資源次優區來說,旅游營銷更應注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營銷合作,建立緊密的營銷網絡,統籌構建、運行,由形象塑造、產品設計、包裝、傳播與管理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營銷體系,協調、整合旅游地營銷要素,培育統一和諧的形象系統,以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營銷傳播影響力。
安康旅游營銷可采用“旅游整體營銷+核心旅游產品重點營銷”模式,將目的地作為一個整體旅游產品進行整合營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通過廣告、公關和形象推廣活動、銷售獎勵、節慶活動、事件營銷、網絡營銷、面向旅游市場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營銷等,針對特定目標市場,宣傳真實、獨特、充滿魅力的親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閑的旅游形象,傳達一致的旅游產品信息,實施對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銷。
(注: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基金資助項目“安康、漢中兩市旅游產品差異化發展戰略與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08jk001。)
【參考文獻】
[1] 許春曉:21世紀中國旅游地理學的新領域:旅游資源非優區研究[j].旅游學刊,2000(1).
[2] 許春曉:論旅游資源非優區的補償類型與性質[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4).
[3] 許春曉:旅游資源非優區“依附式開發”論[j].旅游學刊,2005(1).
[4] 羅艷菊:旅游資源非優區的若干理論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5(9).
[5] 羅艷菊:城郊型旅游資源非優區開發探討[j].江蘇商論,2006(4).
[6] 唐文躍:非優區旅游開發的一般規律初探[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6).
[7] 隆學文:旅游非優區開發策略[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2(12).
[8] 李東和、趙玉宗:旅游資源非優大城市旅游業空間拓展戰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7).
[9] 彭華:關于城市旅游發展動力機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 chris ryan、谷慧敏:旅游業對北京互通的社會影響—以環境變化為例[j].中國旅游研究,2007(6).
[11] 崔曉明、chris 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營銷策略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8(6).
[12] 馬耀峰、宋保平、趙振斌:旅游資源與開發[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13] 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14] 雷國雄:基于文脈、地脈的區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5.
[15] mommaas han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urban studies[j].2004,41(3).
[16] 孫根年:安康旅游業的區位開發與區域聯合開發[j].商業研究,2005(18).
[17] http://akstats.gov.cn/article/ndgb/200804/825.html
[18] 王偉年:城市文化產業區位因素及地域組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19] 沙蓮香:北京人文環境與城市文化氛圍[j].北京社會科學,2004(1).
[20] 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21] 崔曉明、張紅: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7(1).
[22] 吳必虎、宋治清:一種區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術程序[j].經濟地理,2001(4).
姓名:
學號:
任課老師:
我國旅游地質資源的特點與分布
隨著社會、經濟、政策的發展,旅游成為了社會經濟第三產業,在國際社會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通過對旅游和地質關系的簡單了解,分析了我國旅游地質資源的特點及分布,作出此學習報告。
一、旅游地質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在一系列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導下,如社會、經濟、交通、政治等,旅游業迅速成長,各行各業也逐漸融入其中。而地質科學作為研究大地、礦物等諸多綺麗景觀的學科,向我們展現了諸多自然之美,讓人們不斷認識到地質科學的瑰美與綺麗,旅游地質也進入人們的視線。旅游地質學是地質科學中一個正在發展的新的分支學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學和地質科學之間。而且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和保護,都與地質科學密切相關,這些工作為旅游地質學的創立奠定了條件和基礎,也是旅游地質學的出現促進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1、旅游地質資源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旅游地質資源,通俗地講,就是與地質有關的旅游資源,也就是旅游資源中那些在地質歷史時期中形成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或人類文化遺址。從學科定義上講,旅游地質資源,是適用于旅游業中的地學方面的資源的物質基礎形式;在地球幾億年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于地殼構造變動、巖漿活動、古地理環境演變、古生物進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巖層中的化石、巖體、構造形跡、礦床、地貌景觀等景象,并具有觀賞、科學研究與普及教育價值,對游人產生了某些吸引力,這些景象就叫做地質旅游資源。
同時,由于這些旅游地質資源的形成的困難和時間的漫長,所以這些資源都是具備空間定位性、永續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空間定位性:如丹霞地質景觀只出現在紅色砂礫巖分布區,巖溶地質景觀只出現在碳酸鹽巖等可溶巖分布區,等等;
永續性:地質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發性的變化,如火山、地震、滑坡等能使地質體瞬時發生變化外,一般都較為緩慢。相對于人的歷史來說,地質遺跡的存在具有永續性;
不可再生性:地質作用的速度一般都較為緩慢,當破壞了這些地質遺跡時,它將是不可或難于再生的;
鮮明的科學性:旅游地質資源可以幫人們研究地質遺跡的形成、演化和發展的規律等。
2、旅游地質資源在旅游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旅游業,作為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誕生的一大產業,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占據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質旅游作為旅游業的新興的黑馬,也露出了它的崢嶸。在世界現有的旅游資源中,不外乎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幾乎絕大部分都與與旅游地質資源有關聯,可以說,旅游地質資源是旅游形成的基礎,也是旅游業發展的促進因素之一,進一步形成了地質旅游這一行業,比如許多的地質公園等。
當然,旅游地質資源在旅游業的作用還有很多。首先,旅游地質資源的發展,讓人們的眼光不在只集中與景物、景色,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滿足了人們的求知欲望;旅游地質研究旅游資源的地學成因,揭示了旅游資源在觀賞、科學及歷史等方面的功能與價值,因此,它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的含義,為其注入新鮮活力;比如,你欣賞的黃山、華山的雄偉壯麗,成就于它的花崗巖地貌,等等。其次,旅游地質作為一門科學,有它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在它的發展中不斷發現新的地質、旅游資源,并且通過科學的手段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充分發揮資源的社會、科學價值,當然也可以進行很多科學研究,例如研究古代的地質地貌等;比如,國際教科文在我國建立的諸多地質公園,不僅保護了那些資源,創造了許多社會價值,還吸引許多學者專家進行科學研究。
2、旅游地質資源的分類
在諸多的旅游資源的發展中,就產生了許多的分類方法,如:
根據旅游地質資源的旅游價值:
(1)地質科學普及與考察類;
(2)山水風光觀賞類;
(3)增長文化歷史知識類;
(4)療養類;
(5)開展體育運動與探險活動類等。
根據旅游地質資源的地質特點:
(1)自然地質遺跡;
(2)人類活動遺跡;
(3)地質災害等。
根據地質學分類方法:
(1)巖石礦物與旅游資源,如:花崗巖,玄武巖,中、酸性噴出巖,紅砂巖,石灰巖,變質巖與旅游資源;
(2)地質構造與旅游資源,如:巖石的產地與巖層變、節理、斷層與景點形成;
(3)新構造運動與旅游資源,如:地殼強烈上升、地殼一般上升、地殼下沉運動與景點形成;
(4)外力地質作用成景,如:河、湖、海、風化、風、泉、土;
(5)人類活動與旅游地質資源,如:古人類遺址,古文化藝術遺存,探險旅游。
在本學期的課程中,根據資源的形態特征及其自然屬性分類:
(1)山岳地貌旅游資源;
(2)巖溶洞穴旅游資源;
(3)河流、湖泊、泉水、瀑布旅游資源;
(4)海岸海島、冰川旅游資源;
(5)風沙地貌和黃土地貌旅游資源;
(6)重要地質剖面;
(7)構造及地質災害遺跡;
(8)典型礦產地及古采冶遺址;
(9)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
(10)巖畫、摩崖題刻、觀賞石十大類型。
二、中國旅游地質資源的特點與分布
1、中國地質旅游資源的特征:
在第一部分已經介紹了旅游地質資源的一般特點,而在我國,這些特點愈發的明顯,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個突出特性。
(1)多樣性和豐富性:多樣性是指旅游資源的類型多樣,豐富性是指同一類型的旅游資源,其空間分布廣泛,當然也有區域分異明顯的特點,如:我國數百座大山,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分布;海島海濱等旅游資源,在東部及東南部沿海也是隨處可見;在氣溫高、降水充沛,溫度濕熱的南方地區,發育有各類型的巖溶地貌、溶洞和地下河;而在氣溫較低、降水較少的華北區域,地表巖溶很少發育,地下巖溶發育。
(2)奇特性,廣泛、多樣,千奇百態,對世界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我國有許多以世界奇絕著稱的旅游資源,其中許多被公認為世界獨有或第一。如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泰山、黃山、武陵源、九寨溝,廬山、峨眉山等17處被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另有長白山、臥龍、梵凈山、神農架、武夷山、西雙版納等12個自然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圈保護內容。另外,我國名山中幾乎都有佛教和道教的寺廟,諸多名山經常是帝王將相、名人墨客、高僧道士出沒之地,因此,我國的自然地質旅游資源的奇特性還表現在它與人文旅游資源緊密結合,將生活與藝術感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將中國的獨特的人文知識融于旅游之中,對世界旅游者都有巨大吸引力。
2、中國地質旅游資源的分布概況
中國旅游地質資源的分布,基本上受控于區域地質地貌條件,而地質地貌條件的好壞決定著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
(1)丹霞地質景觀:丹霞地貌為紅色砂礫巖在內外營力作用下發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巖洞等特殊地貌。中國的丹霞地貌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浙江、江西、云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隴、冀北等地。目前已發現丹霞地貌600多處。較著名的有廣東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龍虎山,甘肅麥積山、崆峒山,貴州梵凈山,四川灌縣青城山等。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2)花崗巖地貌景觀:花崗巖是地面上最常見的酸入巖,花崗巖地貌節理發育,經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體,其主峰突出,山巖陡峭險峻,氣勢宏偉,巖石裸露,沿節理、斷裂有強烈的風化剝蝕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狀風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最典型的為“風動石”)。我國的花崗巖分布十分廣泛,約占全國基巖出露面積的1/4~1/3,以閩南沿海和東北北部分布最廣。花崗巖山地集中分布在云貴高原和燕山山脈,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如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山東泰山、嶗山,陜西華山,安徽的黃山,浙江普陀山,湖南衡山,另外在華北地區也有分布。花崗巖地貌景觀以安徽黃山最為著名,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水侵蝕,形成瑰麗的花崗巖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前山巖體節理稀疏,巖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后山巖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后山秀麗”的地貌特征。黃山號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蓮花峰與光明頂、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區中心,周圍還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疊翠,組合成一幅有節奏旋律的、波瀾壯闊的立體畫面。
(3)變質巖地質景觀:我國變質巖地質景觀較多,具體分布地域不勝枚舉,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著名的有泰山、嵩山、五臺山、武當山、梵凈山、蒼山洱海等,其中以泰山最為稱奇。泰山以山體高大雄偉著稱,尤其是由古老的雜巖組成的南坡,主體是由古老的花崗閃長巖體變質而成。另一代表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有“地史教科書”之稱的嵩山,一是具有35億年以來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層,即“五世同堂”,另一是25億年的嵩陽運動、18.5億年的中岳運動和5.7億年的少林運動三個前寒武紀構造運動形成的不整合面,使嵩山聞名于世。
(4)砂巖峰林地質景觀:發育于湘西北的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自然保護區中,還有武陵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該類型景觀為國內外罕見,是我國獨特的旅游地質資源。砂巖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臺地、峰墻、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構成。湖南省武陵源砂巖峰林地質公園尤其值得一提,其峰林集中分布區86km2,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部位、特定的新構造運動和外力作用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舉世罕見的獨特地貌。
(5)喀斯特地貌:中國的該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其代表為云南石林,漓江山水、珠穆朗瑪峰北麓等。
(6)火山和熔巖地質景觀:主要分布在東北北部山區、內蒙古高原、華北山地、長江下游、閩浙沿海、海南島、臺灣及滇西等地,長白山天池——火山口湖、著名的五大連池、鏡泊湖等,都是火山活動形成的典型熔巖地質景觀。
(7)與水有關的地質景觀:我國地廣景多,湖海河流俯拾皆是,其具體分布地域遍及天南海北。我國著名的水系為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聞名世界的湖泊有青海湖、納木錯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西湖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不同;瀑布更是千姿百態,如我國最美的四川九寨溝瀑布群、世界第一黃色瀑布壺口瀑布、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德天瀑布、中國最大火山瀑布鏡泊湖瀑布等;除此之外,海島海岸、濕地泉水等奇觀異景比比皆是,在這里不一一敘述其分布地域。
(8)雅丹地貌:雅丹地貌系因強大的風力侵蝕和搬運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現風蝕壟脊、土墩、風蝕溝槽、洼地等形態。此種地貌出現于多大風、干涸的古湖盆或湖積平原。中國新疆的羅布泊、烏爾禾與將軍崖為此種地貌的典型。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網站;
歷年學生報告論文;
《中國旅游資源概況》
萬劍敏
陳少玲,
2007-01;
《中國旅游資源學》
中國旅游出版社
;
關鍵詞:一小時;旅游圈;近距離
近年來,不斷興起的“城鎮周邊游”、“一日游”、“自駕游”、“短程自助游”等近距離旅游形式,受到廣大旅游者的青睞,簡直就是旅游業發展中的“返祖事件”。旅游者的注意力由“核心景點”、“著名景區”、“中心大城市”、“人造景觀”等焦點資源逐漸轉向“民俗古風”、“鄉村農家”、“生態自然”等散點資源,旅游者并不滿足于單調的一點一景,一地一游,而是希望遍地是景,沿途觀光。這就使得兩點一線的舊的旅游規劃模式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這也對于近距離旅游資源和近距離旅游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一種需求和背景下,從沿海城市圈到內陸市縣紛紛提出要界定和打造自己的“一小時旅游經濟圈”,但“一小時旅游經濟圈”的概念及其價值一直沒有引起旅游業界的相應重視。本文就將對此現象和概念進行一個理性的梳理。
一.“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的來源
(一)小時旅游圈
所謂“小時旅游圈”,就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結合周邊的一兩個城市組合成一個旅游產品,而且互相之間的車程只需1小時到3小時不等,讓游客在一個周末就可進行一次完整的旅游[1]。
(二)一小時經濟圈
一小時經濟圈是重慶市2006—2007提出的重要的城市經濟發展理念和政策,具體含義是以重慶市主城為核心、1小時車程為半徑的范圍內,打造一個具有明顯聚集效應、規模經濟和競爭優勢的城市群。
(三)一小時都市圈
一小時都市圈是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分布比較密集的地區為了實現圈內各種資源的共享,而以某一個城市為中心,一小時車程所能到達的區域。
以上幾個相近概念的提出,散見于一般的新聞報道和報刊雜志中,從對概念用語及邏輯結構的分析可以發現這幾個定義都缺乏精密性,或者說缺乏理論意義的探究,但是卻給我們提出和界定一小時旅游經濟圈的概念提供了參考。
二.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的多角度考察
(一)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之“旅游圈”
旅游圈是為了獲得最佳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以旅游資源為核心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圍的協作區域,是一定區域內各種旅游經濟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區域空間組織形式[2]。根據這種即成的旅游圈概念,旅游圈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區域,有著相對復雜的經濟、社會功能,被賦予了超越了旅游學價值的意義。
旅游圈是一個旅游地區位概念,也可以稱作旅游區,是旅游者對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閑活動進行的空間選擇,它是通過與客源地和周邊旅游目的地的空間聯系以及交通的可達性來體現。一個旅游區的選擇和區劃就是要通過對資源區位、客源區位和交通區位三個方面的考察,來確定一個旅游區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地域定位、定性、定量、定界等一系列手段,來協調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事業三者對旅游地域范圍的不同要求之間的矛盾,為旅游系統的健康運行劃定一個合理的地域范圍或地域系統。同理,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就是用時間來界定旅游者對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閑活動進行空間選擇范圍。
(二)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之“一小時”
要確定一小時旅游經濟圈的真正內涵,最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給“一小時”以適當的定位,這是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生成的理論關節點,下面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界定。
首先,作為以時間來定量的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我們必須先從交通區位方面進行考察和界定,才能認識到它存在的時空范疇和形象定位。所謂交通區位既旅游地的可進入性問題,指各種交通方式在空間上的組合關系[3]。交通區位的質量在提升現代旅游地競爭力的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旅游大環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快節奏、高效率、短假期、重壓力之下的現代人,并不想在旅游的路途中浪費太多的時間,這也是全國各大景區爭相提升自己的交通區位質量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受到游客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小時是一個時間概念,它在一小時旅游或是在一小時旅游經濟圈中起著定位空間的作用,不同的旅行方式和交通方式都會有不同的空間區域。但一小時更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心理概念,每個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途花費的時間是短暫的,交通是快捷的,盡量縮短交通距離,而一小時正是給予旅游者這樣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只需要一個小時你就到達的目的地,剩余的時間都是你盡情享受的時間了。當然,如果用飛機一小時的飛行里程來定量一小時旅游經濟圈,那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根據現在人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當前旅游者進行近距離旅游普遍采用的方式來看,最合理的定量方式應該是以旅行者居住地的城鎮中心區為圓點,私家汽車的一小時行駛里程(世界各國對此類汽車限速標準在88—130公里之間)為半徑上限,這樣一個環形旅游區域,才是我們一小時旅游經濟圈的概念生成的空間范疇和形象定位。
其次,從客源區位方面來考察,我們會進一步認識到“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存在的經濟價值。所謂客源區位是指旅游目的地相對其他地區居民出游能力的空間關系[4]。出游能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自然、歷史、文化、經濟等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特定區域出游人數的比例及出游距離、時間和消費水平。一般而言,現實的出游能力有兩個方面構成:一是居民的出游意愿;二是居民的支付能力。而后者是出游能力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出游人數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大城市出游人數明顯高于中小城市,就是明證。此外,旅游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隨距離衰減的規律,特定旅游地所吸引的客源有一定的范圍界限。有研究成果表明,中國城市居民出游和休閑活動有80%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的范圍內[5]。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很多的大中型城市不僅在規劃發展自己的“一小時經濟圈”,還在編制自己的“一小時旅游經濟圈”規劃的原因吧。
再次,從資源區位方面考察,我們會認識到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存在的旅游資源依托和優勢所在。所謂資源區位指特定區域內某旅游地的旅游資源在空間位置上與該區域其他旅游資源的組合關系,亦即旅游資源在各自競爭中的比較優勢[6]。旅游資源的區位優勢是建立在“吃、住、行、游、購、娛”這旅游六要素的基礎之上的,而無論是從這六要素的順序關聯,還是主次關聯上講,吃、住、行的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的,游是旅游的核心內容,購的地位則并不顯得那么不可或缺,娛的作用現在有了很大的提升。游的目的很多,旅游者一般把觀光作為它最原始的目的,但旅游者也可以是只為了吃,為了購,為了娛,甚至為了住,為了行而去游。如果說傳統的長距離旅游以觀光、購物為目的居多,如長途跋涉到風景名勝地覽勝,帶足現金到購物天堂購物等等,那么近距離旅游就是以吃、娛、行為目的居多,從市中心到郊區去吃一餐綠色、美味又廉價的農家飯;到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景色怡人的鄉村住上兩天換換環境和心情;騎車或步行向郊區進發鍛煉鍛煉身體,體驗體驗行走的快樂等等。
(三)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之一小時旅游
根據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在交通區位中的定量分析,即在一般的城鎮核心區周邊100公里的范圍內,它有沒有旅游資源?有多少旅游資源?旅游資源的競爭力在哪里呢?所有的旅游資源是否都能成為旅游目的地呢?在這里首先我們要明確旅游和旅游資源的含義,國際通行的旅游定義是“以消遣、公務、朝覲等為目的到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時間在十二個月之內的游客的活動”。甘枝茂、馬耀峰則把旅游資源定義為“凡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并可能被利用來開展旅游活動的自然、人文客體或其他因素,都可稱為旅游資源”。在國際通行的旅游定義認為只要是“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都可以成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甘枝茂、馬耀峰的宏觀而又開放的旅游資源定義這兩者都對我們發掘一小時旅游經濟圈中的資源區位優勢提供了廣闊的理論外延。因為“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的地方都是無處不在的,假以大中型城市核心區為起點,以100公里為半徑向外擴展,我們可以發現多少“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的地方呢?在一小時旅游經濟圈內,旅游資源可能是豐富的,旅游資源的區位優勢也是相當明顯的。
眾所周知,旅游的定義必須包含三個方面的因素:出游的目的;旅行的距離和逗留的時間。傳統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旅游出行目的的基礎上的,如李天元關于旅游的定義“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而國際通行的旅游定義是“以消遣、公務、朝覲等為目的到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時間在十二個月之內的游客的活動”。根據這兩種旅游概念,我們可以一小時旅游首先是一種旅游現象,而且是有著很大的存在和延伸空間的旅游現象,但核心的界定是可進入的時間和過程只需要小于或等于一個小時。所以無論是那種旅游者,都可能是一小時旅游的實施者和享受者,一小時旅游更多的是強調交通耗時而不是旅游時間的限制。
三.一小時旅游經濟圈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綜上所述,一小時旅游經濟圈的概念就比較明確了,是旅游者對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閑活動進行空間選擇的范圍是乘座或使用一般交通工具一小時之內就能達到的環狀區域,一般不超過周邊100—150公里的范圍。
作為旅游形象定位它是一種常態旅游,講究日常性、高頻性,還要能夠保持一定的規模,控制經濟型的消費。
作為旅游形式,它還是一種相對比較隨機的、無序的、散漫的旅游,不需要太強的計劃性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者可以用的最靈活的方式,即以最放松的心情,最節省的花費得到和其他任何旅游形式同樣的享受和滿足。
作為旅游區域規劃,它是圈層布局、網狀通達、遍地是景點、點點可游憩。它不需要特別科學嚴謹的模式,往往是既有資源的隨機組合,又有產品在一般意義上的推介。它可以有著相同的規劃特色,也可以出奇制勝。
作為旅游目的地,它是一種區域性的、旅游資源較為密集的、近距離的旅游目的地。它還是日常旅游、周末游、自駕游等常態旅游模式的首選目的地,旅游者只要高興哪里都可能是旅游者的目的地。它的口號是“白天在城里上班,傍晚在農家吃飯”,“生活因一小時而改變”等。
此外,特別要強調的是這個概念中有幾方面的不確定性,一是旅游者的范疇沒有明確的界限,可能超過24小時也可能不超過24小時;二是居住地的界定也有變化,不一定是家庭居住地,也可能是住賓館、借宿、野營等方式的居住地;三是交通工具的不確定,在現階段是除去飛機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步行;四是目的地區域的不確定,除了地域上的布局,還有心理上的期許。
參考文獻:
[1]劉永剛:《充分利用旅游資源“小時旅游圈”圈進城間游》,記者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08月/27日/第A08版/。
[2]劉紅梅:《旅游圈理論在湖南西部地區旅游開發中的應用》,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43期)2006年第6期 。
摘 要:本文在論述生態旅游概念、內涵及三峽庫區生態旅游內容、現狀等基礎上分析了生態旅游與生態經濟的關系,并提出了三峽庫區發展生態旅游,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開發對策;從而真正把生態旅游作為發展其生態經濟的支柱產業,推動三峽庫區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三峽庫區;生態旅游;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旅游業方興未艾的今天,生態旅游是一種有助于自然保護的新的旅游形態,是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熱點和新的增長點。長江三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點,蘊涵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三峽庫區的生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就此問題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做一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生態旅游的概念及內涵
生態旅游,在國際上是20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提出的概念,在國內也是一個新概念,雖然短短幾年,此詞已經變成大家耳熟能詳了。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生態旅游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同時,生態旅游也是基于自然環境、在以利益相關者的廣泛參與為前提的、嚴格的規劃、管理和規劃框架下所進行的旅游,它具有保護和發展功能,其目的的為了保證保護區、當地社區、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關者等的共同利益,從而達到環境、社會、經濟和體驗的可持續發展。[1]
“生態旅游的內涵是在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以自然區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區域為對象,旅游經營管理者通過規劃、管理和協調,讓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了解和研究自然景觀、野生生物及相關文化特征,讓當地和旅游企業在經濟上受益,并且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活動,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2]生態旅游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應與自然和諧,并且必須使當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機會與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當代人享受和犧牲旅游資源為代價,剝奪后代人本應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資源的機會,甚至當代人在不破壞前人創造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前提下,為后代人建設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觀。
二、 三峽庫區生態旅游的內容
三峽庫區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壯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和諧統一,形成了三峽庫區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
長江三峽庫區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是中國旅游資源富集區之一。首先,長江三峽庫區生態旅游資源數量多,類型齊全。據《長江三峽旅游線總體規劃》統計,該區域可分為18個大的景區,290個景點。其中,國家級景點就達60個。按《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分類,長江三峽庫區各類旅游資源基本具備,共含有58種基本類型。其中,自然旅游資源以名山、峽谷、風景與漂流河段、洞穴、湖泊、瀑布、泉等最為突出;人文旅游資源以人類社會經濟文化、軍事遺址、石刻、懸棺、古墓、宗教寺廟、各種古建筑群、古民居與民俗等居多。長江三峽庫區生態旅游資源質量好,品位高,分布相對比較集中。在長江三峽庫區的所有旅游資源中,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就有長江三峽、大寧河小三峽、金佛山、縉云山、雙桂山、四面山、神農架等。擁有神農架、金佛山、縉云山、雙桂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公園和紅池壩、仙女山等南方高山草場;文化古跡定為國家級的就有大足石刻、豐都鬼城、合川釣魚城、涪陵白鶴梁、云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屈原廟、黃陵廟和昭君故里等。[3]此外,還有雪野三峽風景區,其位于萊城區雪野鎮邢家峪村正西,雷達山之麓。由小龍峽、老龍峽、五龍大峽谷天然形成的三峽風景區實乃是大自然妙筆神工雕鐫的一副瑰麗畫卷。三峽谷九曲十八彎,溝深險、潭深水急、林木茂密、百鳥齊鳴,給人以回歸自然之感。目前,該景區開發新建了三峽、老龍灣、燕子崖、三疊瀑布、金雞石、情侶石、壽星石、青龍潭、動物園等三十多處景點。修建雙龍門、停車場、涼亭,旅游道5000余米,棧道5000余米,臺階3000多級,新增云梯、轉傘、吊棍等旅游設施40多件,新上三峽大酒店、圣水山莊、孔家酒店、栗園酒家、天綠湖山莊等餐飲服務業10家,同時可供數千人休閑游玩就餐。餐館均設景點之中,若進膳于此,腳下流水潺潺,頭上百鳥爭鳴,放眼四面皆綠,張口八方傳情,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確是消夏避暑之勝地。
三、三峽庫區生態旅游的現狀
(一)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呈現出惡化趨勢
1、水土流失嚴重。庫區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55。3%,每年進入江河泥沙量總計達1.4億t,占長江上游泥沙總量的26%。
2、氣候惡化嚴重。該地區已成為全國重要暴雨中心,對農田、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損毀十分嚴重;該地區也是全國干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伏旱發生率達80%~90%,一般持續30-50d,最高達80d以上,有的年份局部地區甚至顆粒無收。
3、地質性災害嚴重。據勘查,三峽庫區各類崩滑體1190處,崩塌滑坡總體積達28.45億m3。泥石流現象嚴重,主要集中分布在巴東、巫山、奉節、云陽等縣約200km長的沿江地段,占泥石流溝總量的94%。
4、森林和植被破壞嚴重。庫區各縣(區)的森林覆蓋率從50年代初期的30%~56%,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沿江地帶僅有5%~7%。
5、水體污染嚴重。庫區現有工礦企業3000多個,年排污水10億t,污染物50余種,江段大腸菌,石油類、氨氮、酚、化學耗氧量超標,隨著三峽工程的建成,庫周漲落帶的出現,大量有機物堆積在高溫高濕下,細菌或病菌大量繁殖,將加重庫內水體的污染。
6、城鎮生態失衡嚴重。沿江城鎮建筑擁擠、公用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齊全、居民戶外活動場所狹小、綠化地帶嚴重不足,沒有建立起處理城鎮“三廢”的完善系統。[4]
(二)生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開發力度不夠
三峽庫區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生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具有極強的壟斷性,品種也十分齊全,可供不同類型游客不同的季節旅游。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庫區內成熟的景點不多,海內外享譽盛名的景點不多,而且三峽工程興建后,還淹沒了部分好的景點。總的來講,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嚴重滯后。
(三)旅游旺季旅游超載現象嚴重,未形成良好的生態旅游氛圍
三峽庫區生態旅游區沒有進行環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旺季游人擁擠,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態旅游氛圍。由于旅游季節集中及線路設計不合理,人滿為患的現象時有出現。旅游數量過多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還會使游客產生不良感受,降低旅游興趣。而在淡季生態旅游區人數又急劇下降產生旅游設施閑置等問題,旅游容量季節性變化很大。
四、生態旅游與生態經濟的關系
優越的地理環境為三峽庫區造就了極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庫區生態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發展好庫區生態旅游業必將促進三峽庫區生態經濟的發展。
(一)生態旅游業是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的動力
生態旅游業是“無煙產業”,是第三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行業之一,是當今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熱點和新的增長點,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為生態旅游不僅可以增加外匯收入,彌補外貿易逆差;還可大量回籠貨幣,為經濟發展積極建設資金。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的投資相對較少,資金投向靈活、回收期也較短,是三峽庫區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應當把生態旅游作為三峽庫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庫區人民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5]
(二)生態旅游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
旅游業的行業綜合性、區域關聯性和輻射帶動性很強。發展生態旅游業可以促進第二產業結構高度化、生態過程清潔化、廢棄再生化、環境無污染化以及農業生態化等協調發展,并帶動第三產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飲食服務、金融保險等行業全面發展,有效地促進三峽庫區經濟繁榮,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6]
(三)以生態旅游為支柱產業,推動三峽庫區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生態旅游所倡導的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觀念的深入人心,生態旅游的范疇從自然生態資源延伸到人與自然和諧的人文生態資源;將生態旅游作為發展三峽庫區生態經濟的支柱產業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其推動力和輻射作用,還可以喚醒人們對生態和環境的保護意識,可以擴充旅游的項目、內涵和規模,促進旅游業和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三峽庫區發展生態旅游,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開發對策
(一)制定三峽庫區生態旅游發展規劃
庫區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做到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吃、住、行、游、購、娛各要素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在生態學、旅游可持續發展等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庫區生態旅游資源的不同特點,結合“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規劃”和“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編制出科學合理的生態旅游規劃,使庫區生態旅游能有序地、健康地發展。
(二)打造庫區生態旅游目標市場
生態旅游對旅游者素質要求較高。中國目前乃至相當長的時期內,大眾旅游仍是主流,中國遠沒有形成一個有一定規模的生態旅游市場,社會公眾還沒有真正的生態旅游的意識。據1995年《全民環境意識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國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環境保護常識欠缺是相當普遍的問題。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確定庫區生態旅游的目標市場,有重點地宣傳促銷。不能將所有市場都確定為自己的目標市場。這樣才能利于庫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庫區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庫區的生態城鎮建設步伐,努力培植生態服務產業
三峽工程的修建,將淹沒一批城鎮。抓住庫區移民城鎮遷建的契機,在庫區建立一批布局獨特的生態“山水城”,實現城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如巫山縣把新縣城規劃為山水園林生態示范城;忠縣新縣城規劃為三面環水、背枕青山的半島型“山水城”。生態旅游不僅包括旅游活動的生態化,還應包含旅游服務的生態化。因此,庫區各生態旅游點應發展為生態旅游提供服務的生態服務業,如生態服裝、生態飯店、生態商店、生態交通。不同的生態旅游點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相應的生態旅游產業,并由此帶動庫區一批生態產業的發展。[3]
(四)保護文化傳統,營造良好的旅游文化環境
獨特的地域文化傳統,民族傳統是三峽庫區旅游資源中極其寶貴的財富。保護庫區文化傳統,就是要在開發利用旅游資源的同時,防止商品化和庸俗化趨向,盡可能地保持地方民族、傳統文化的原生形態和純正性質。旅游部門、企業應與地方文物文化部門通力合作,從每年的旅游總收入中提取部分資金用于地方文物和文化保護,組織人力廣泛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間的山歌小調和諺語民謠,采取緊急措施搶救已瀕臨消失的文物;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應積極提倡“雙語教學”;鼓勵恢復傳統的節慶活動、民俗儀式吸引游人。
(五)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三峽庫區旅游要加快發展,首先要加強以交通為先導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盡快解決客運交通不暢的“瓶頸”問題。堅持統籌戰略,既要發揮鐵路大動脈的骨干作用,又要重視公路交通的主導地位和基礎作用,發揮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的綜合運輸效益。同時,應多渠道、多形式地籌措資金,采取靈活的融資手段、為生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造血”系統。要充分利用地區扶貧開發和移民開發以及西部開發的發展機遇,把生態產業發展作為重要項目,采取優惠政策,吸引海內外投資開發,同時引導民間投入,建立一個靈活的融資體系。改善庫區接待條件,興建上星級的飯店酒店,爭取徹底改變接待能力差的情況。
(六)適應旅游現代化的需要,重視旅游信息網絡建設
快速發展生態旅游業,不但要有良好的硬件環境,還需要與良好的軟件環境。旅游信息網絡建設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生態旅游資源的特色,充分重視庫區旅游市場的深度開發和宣傳促銷,以提高國內國際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重視發展旅游信息網絡建設,與國際旅游接軌,是旅游現代化的需要,是發展三峽庫區生態經濟的需要。
(七)盡快培養一批生態旅游人才
生態旅游在旅游界尚屬新事物,開發、經營與管理生態旅游的人才相當缺乏。庫區本來就缺乏旅游人才,更不用說生態旅游人才了。因此,要盡早重視生態旅游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提高,培養一批與生態旅游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從而提高庫區生態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開展生態旅游還需要大量專業化人才,從規劃、開發、建設到宣傳、經營和導游都亟需一大批高層次的人才。各地都要積極創造條件培養自己的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采用向社會招聘或引進的方式吸取人才,使之為生態旅游做貢獻。
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大科普推廣力度,讓農民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增強市場意識和生態觀念。總之,一張藍圖,經過庫區人民的不懈艱辛努力,一定會把庫區建設成為山青水秀、花果飄香、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社會穩定的花園式生態經濟區。
此外,還可以開發和設計富有庫區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開展生態旅游教育,提高大眾環保意識,確定庫區合理的生態旅游容量,建立環境檢測站等等。
由上可見,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與生態的統一,我們應該充分認識經濟與生態兩者之間的辨證關系,以三峽生態旅游為支柱引導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三峽庫區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加快發展。(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
參考文獻:
[1] 宋瑞.生態旅游:全球觀點與中國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73.
[2] 李常榮等.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4:27.
[3] 向旭,陳揚.論長江三峽庫區生態旅游開發[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4-6.
[4] 王順克.建立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思考[J].重慶環境科學,2001(1):12-15.
[5] 重慶市政協重慶大學發展戰略研究組.發展三峽庫區旅游產業的戰略思考[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
[6] 卞 彬.三峽庫區旅游產業發展戰略研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1前言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1981年8月,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首批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12月,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廬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5月,廬山又被評為“聯合國優秀生態旅游景區”。廬山具有極為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但近年來,隨著廬山旅游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問題。本文從實際出發,就在廬山旅游資源開發中如何更好地做好旅游環境保護的問題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2 相關概念及內涵
旅游資源開發其實就是對旅游資源進行建設、開拓、改造的活動。對旅游資源進行改造,建設的目的是為了發揮和提高該旅游資源的魅力,也就是對旅游者的吸引力,為旅游者建設更加優美和宜人的環境,以此推動旅游業的發展。簡單地說,旅游資源開發就是人類對旅游資源進行加工建設,使其對旅游者更具備吸引力的技術經濟活動。旅游資源開發是發展旅游業的必要手段,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認為資源開發有地域的固定性、開發的復雜性、追求藝術性、創造性、持續性等特點[1]。
所謂旅游環境,就范圍而言,包括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依托地,而最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就內容而言,是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的復合環境系統,而最重要的是旅游資源狀況。旅游環境是環境的一部分,它必然受大環境的制約[2]。旅游環境保護是在指旅游資源開發中要在環境保護的同時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因為旅游資源開發必不可少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傷害。要做到對環境的傷害最小化的同時旅游資源開發的最大化,做到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的效果。旅游環境保護包含以下三種:一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二是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三是對地球生物的保護。旅游環境保護不僅僅需要每個利益相關者的配合,還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組織出臺對應的政策法律來應對。
3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環境保護與旅游資源的開發關系密切相關,而又相互沖突, 相互矛盾。
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主要體現在:一是旅游發展都需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為依托,一個整體自然風光美好、 生態環境優美的旅游區,會給帶來游客種種美好感受。這離不開環境保護的保障,只有環境得到精心的保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才能處在良性循環狀態,才能得到旅游者的認可,激發旅游者旅游的愿望,所以說環境保護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創造條件。二是旅游資源的開發可以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經濟提高可以改善人們物質生活,同時也將推動環境保護的發展[3]。
二者相互對立相互矛盾主要體現在:現在的旅游資源不會以原生態的形式展現給旅游者,一般都是經過旅游企業的開發建設,將眾多的旅游資源城市化、現代化,從而使得旅游資源變成商品,或者是將已經商品化的旅游資源更便于交易。這種建設與開發,不可避免的將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例如索道,酒店以及其他的娛樂設施。
4廬山旅游環境保護現狀
近年來廬山相關管理部門針對廬山旅游資源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做了許多的工作,例如曾經為了加強環境管理,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以及其他含磷洗滌劑的,還建立了專門監管小組,這對防止白色污染是很好的一項舉措。同時對游客和周圍民眾進行宣傳教育。2008年廬山管理局在環境保護上投入了4000萬,對排入如琴湖等地的污水進行處理,使得廬山及其周邊地區的水質得到保護。廬山自然保護區分別在威家、通遠、歸宗三個資源管理站建立了有害生物檢測中心,配備了顯微鏡等監測設備。在2013年廬山制定了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懲罰規定。頒布了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這使得廬山環境所遭受的壓力下降了許多,雖然多部門都在對這些問題努力著,但是依舊還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廬山的自然景觀的破壞
廬山風景區的人工痕跡極為明顯,給廬山的自然景觀帶來極大的損害,現如今,廬山上的稀有物種已經在逐漸的減少,廬山山體上覆蓋的自然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也面臨富營養化的問題,如琴湖現在的富營養化很嚴重。沿線一些著名的地質地貌景觀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例如地質遺跡冰川石,近些年有大量的偷盜者前往廬山瘋狂偷盜,然后高價賣出,賺取高額的金錢收益,這種行為對地質遺跡冰川石有著嚴重的破壞。
(2)城市熱島和濕島現象明顯
廬山所在的九江市區中心的氣溫高于四周地區,相對濕度低于其他的地區,研究表明,身為四大避暑勝地的廬山近幾年夏季氣溫不斷升高,這嚴重影響著廬山的氣候資源優勢。廬山上擁有大面積的植物,按科學依據溫度應該不會有太大波動才對,但是近幾年廬山夏季氣溫升高,主要是因為廬山許多的植被遭到破壞,而游客數量和常駐人員增長過快,從而導致廬山的夏天氣溫升高。
(3)廬山上違規建筑多,人工痕跡明顯
近年來廬山城市化、商業化的問題較為嚴重,這對廬山的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都有極大的破壞,而廬山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一山多治”的缺點突出,導致違章建筑多,今年成立了廬山市,希望這一現象能得到遏制。有關部門曾經還計劃要打通一條隧道,如果實施,這將對廬山自然景觀造成巨大破壞。
(4)河流污染,遺跡破壞嚴重,保護力度不足
廬山的水資源污染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污水廢水的排出使得廬山水資源富營養化嚴重。工廠排出廢氣廢水,使廬山河流的負荷超標,現在廬山上是河流污染愈加嚴重。
(5)星子采石場
星子采石場缺乏水土保持的措施,缺少污水處理裝置,這使得水土保持得不到保障。沒有污水處理廠對廬山上的河流又是一個重大的考驗,而采石場所留下的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也是惡劣的。采石場同時還對周圍的旅游景觀造成不良影響,如山頭上現今有許多的基巖裸露的坑口,這些坑口使得山體看起來千瘡百孔的樣子,對廬山風景區的整體形象有影響。同時,山體上采石留下的一些物品含有重金屬元素,被雨水帶入河中,將對河水造成重大的污染。
5廬山旅游資源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對策
可持續發展是近些年我國一直提倡的主題之一,可持續發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旅游業方面,可持續發展可以使旅游業發展前景更加的廣闊。廬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廬山旅游業的發展受到大批的旅游者的關注和期待。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本文就廬山現今的旅游資源開發中環境保護問題提出的一些應對策略。
(1)完善生態監測,提高生態環境的總體質量。廬山自然保護區,它是以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自然歷史遺跡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廬山自然保護區地處長江中下游的生態孤島,保存有眾多的珍稀、特有物種。廬山山地景觀的脆弱性決定了不正當的旅游資源開發會造成區內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廬山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監測非常復雜,一方面包括水源、空氣等地區環境要素的常規監測,另一方面還包括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監測,包括動植物多樣性進行監測、地質監測、動植物的種群變動監測等。只有不斷加強廬山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監測,才能夠為廬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加大對水資源的管理。廬山水資源及其豐富,讓許多的游客慕名而來,但是有些人卻失望而歸,就是因為對水資源管理不善,如如琴湖的水藻過于“茂盛”,這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山上過多的居住人口,生活用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
(3)地質遺跡保護。廬山是世界地質文化遺產,含有大量保貴的地質遺跡。據調查了解,冰川石的破壞主要是偷盜者不科學、不合理不計后果的盜竊手段造成的,故而有關部門應該就此做出對策,采取法律手段對這種行為進行打擊,同時,也可以針對市場進行法律嚴查,當冰川石沒有了買家之后,偷盜者也就會隨之減少,可以減輕冰川石因盜竊而被破壞的壓力。另外,還有一些典型的冰川遺跡剖面,如大校場冰川遺跡剖面,受洪水的沖刷作用,如不采取保護措施,若干年后,該經典剖面將不得存在。
(4)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開發商和營業商以及當地居民的約束。開發商和營業商在此生活以及開發項目,對廬山環境必然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是破壞,所以政府應當設立專門的法律法規來保護廬山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方能有更好的未來發展。
(5)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利用各種方式和宣傳手段,加大對廬山的宣傳力度,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加強對廬山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積極轉變相關領導的思想觀念,在廬山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明確開發建設者的環境責任,按照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總體要求,轉變工作重點,促進廬山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只有政府、工作人員與游客一起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保護做起來才會更加的輕松有效。可以使用標語宣傳呼吁,也可以專門設立一個機構進行宣傳,使用懲罰的形式來進行宣傳教育和管理。
總之,廬山旅游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破壞,有關部門應引起重視。應該堅持旅游可持續發展道路,完善生態監測,提高生態環境的總體質量,加大水資源的管理,切實做好地質遺跡的保護,對當地開發商與營運商進行約束,對居民和游客進行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等。
[論文摘要]:就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進展、城市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旅游產品體系建設及其國際化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進展
1964年,美國學者stansfield(1964)首次在其著作《美國旅游研究中的城鄉不平衡》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城市旅游在旅游 發展 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世紀70年代西方開始關注城市旅游,ashworth (1989)認為,城市旅游的研究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開始的。
“城市旅游”的概念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因為城市提供的專業化功能與一系列的服務設施。國內學者范能船、朱海森(1996)認為,城市旅游是旅游者出于某種需要被城市吸引的旅游。彭華、鐘韻(1996)將城市旅游定義為“發生在城市中的各種游憩活動的總稱,對于旅游產業來說,則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質與精神消費活動”。保繼剛、楚義芳(1999)則認為,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動及其對社會、 經濟 和環境的影響。
筆者認為,所謂“城市旅游”,首先必須把“城市”作為旅游的目的地,其次要以旅游者的活動作為基礎。因此,“城市旅游”的定義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以城市為目的地的旅游活動”。人們到城市去旅游,或是進行商務、觀光、購物、娛樂活動,或是感覺 現代 氣息,現代文明成果,或是領略異地風情,旅游需求可謂是多姿多彩,但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卻往往不以局部的資源、景觀、情趣、環境來吸引旅游者,而是以其城市的整體形象對旅游者產生巨大的誘惑力,這樣就沖破了人們對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傳統狹隘理解的局限。
二、城市旅游的地位與作用
早在20世紀70年代,霍爾就曾經預言:20世紀最后30年,對于歐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眾多的 歷史 小城鎮而言,最大的轉變就是大旅游時代的來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必將從以 自然 風景和歷史文化名勝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階段,向包括城市旅游在內的綜合性旅游模式發展。世界越來越多的城市(甚至包括一些傳統的被認為缺乏旅游資源的老 工業 城市)開始致力于推進其“城市旅游”的發展,爭相開發各種旅游資源,改進基礎設施,以吸引游客。一些主要的大城市(都市),如紐約、倫敦、東京以城市旅游業為主導的消費業從業人中,其比重超過了生產業(如 金融 、房地產、保險等),在城市經濟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在我國,城市旅游也在整個旅游業發展中占據主體地位,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我國50個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到全國旅游總量的70%以上,城市旅游已成為了旅游業發展的重點。
(一)城市本身地位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
城市化是近、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在國家及區域的中心地位日漸突出,其功能也日益完善。它在兼具了國家或區域 政治 、經濟、商貿、文化和信息等多種中心職能之外,也逐漸擁有了城市旅游的功能,成為地區、國家及區域的旅游活動中心。作為旅游目的地,由于其具有復合性,內容豐富而綜合的特點,可滿足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同時,城市 交通 方便,服務設施相對完善,旅游的可進入性、舒適性較高。
(二)城市旅游的需求不斷升溫
人們傳統的以自然風光和歷史古跡確定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已經逐步改變,游憩空間目的地選擇范圍不斷擴大。同時,我國是農業大國, 農村 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由于城鄉差距的存在,現代都市生活對于他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由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因而往往成為主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另外,商業、金融、工業、生產服務的功能都集中于城市,必然會帶來越來越多的會議、展覽和商務旅游。
(三)城市旅游對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積極作用
從城市經濟發展來看,發展城市旅游可以增加經濟收入、拓寬就業空間、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從社會、文化方面來看,由于城市旅游設施具有共享性:不僅服務游客,同樣服務市民,因此城市旅游的發展,可以使本地居民的游憩需求供給進一步改善,人們有更多地方可以娛樂、放松、增強體質和增長知識,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而由于遺產旅游的開發,使城市的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繼承。另外,發展城市旅游還有利于增進本地與國內外的各類交流,提升城市形象與區域影響力,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機遇。從環境和生態方面來看,發展城市旅游,可以有效的引導或加速環境質量的改善。
三、城市旅游產品譜及其特征
吳必虎(2001)有關旅游產品譜(the spectrum of tourism product)的研究表明,可以將旅游產品分為傳統旅游產品(主要包括觀光旅游產品及其升級產品、文化旅游、商務旅游、度假旅游和社會旅游產品)和新型旅游產品。城市旅游歸屬傳統旅游產品“觀光旅游”之城市風光觀光游憩和“升級觀光旅游”之城市旅游(city 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 tourism)之下。
對于城市旅游產品,jansenverbeke(1988年)認為由三類要素構成。第一類要素是城市旅游的吸引物,包括以各種活動場館為依托的文化、 體育 、娛樂活動和城市自然和社會文化風貌所營造的休閑環境。這類要素是旅游者進行旅游目的地選擇決策的最主要因素。第二類要素是指旅游服務體系,例如飯店、餐廳、商場、購物場所等。此類對旅游者決策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卻是構成整個旅游者體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三類要素是指各種基礎設施,如公共交通、旅游者信息服務等,是城市旅游的輔助部分。
與一般旅游產品不同,城市旅游產品具有自身的特征:
第一,城市旅游產品具有綜合性。城市旅游不是以單一產品滿足市場,而是以復合型旅游資源加工的多樣化產品創造需求,形成了寓經貿、商務、金融、會展、 教育 、購物、休閑、觀光、度假、餐飲和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的,綜合性的旅游產品。
第二,城市 旅游 產品的可塑性強。城市旅游產品除了要依托 自然 資源、 歷史 文化遺產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 現代 人工形成的旅游資源。如城市中心區的購物消費區、城市廣場休憩區,城郊的各種主題公園、度假區、景觀化的建筑、風景化的街區甚至可以是城市特有的社會文化。基于此城市管理者根據市場需求、城市形象定位進行具體的產品設計、開發和組合的空間就變得更大了。
王慶生等(2007)從城市旅游產品內涵建設出發提出了城市旅游產品體系的概念,認為城市旅游產品主要包括城市旅游形象、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游憩商業區、環城游憩帶、城市旅游產業集群。在上述城市旅游產品要素中,對于城市特色旅游的研究目前國內還比較缺乏。筆者認為,城市特色旅游是城市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主要指對外地游客有較大吸引力的景區、景點。各個城市因為其所擁有資源和所在的區位條件不同,它們所推出的特色旅游也千差萬別,但從一般來講,它們所倚賴的資源卻無非是自然資源或歷史文化遺產,城市景觀和環境資源,商務、文化、 體育 、休閑娛樂、購物設施,城市綜合條件和聲譽等。因此,我們可以據此來對城市特色旅游進行分類敘述:
(一)倚賴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的特色旅游
人類天性就喜歡親近自然,城市中的名山、江河湖泊、 海洋、森林、各種特殊的地質結構等自然資源本身就對人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旅游產品之一。歷史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類。前者包括歷史紀念物、考古遺址、建筑群等,倚賴此類資源各類旅游是我們所最為熟悉的旅游產品。后者包括極具特色的各種民族、民間文化等,如城市的廟會、地方民俗游、傳統的節慶活動(元宵燈會、風箏節、飲食文化節等)、民族風情游、宗教觀光游就屬于倚賴此類資源的城市特色旅游。
(二)倚賴城市景觀和環境資源的特色旅游
城市內的精心設計的各類建筑、廣場、景觀街區、城市綠化、甚至基礎設施都可能成為城市的旅游吸引物。如天津推出的五大道歐陸風情游、上海市推出的外灘、東方明珠塔、人民廣場、金貿大廈觀光游、著名商業街觀光游、市政建設新成就觀光游等均屬此類。
(三)倚賴商務、文化、體育、休閑娛樂、購物設施的特色旅游
設施與旅游活動密不可分,是活動得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如,以商務設施為基礎的交易會、展銷會等帶來的會展旅游活動;以博物館、 音樂 廳、 藝術 中心等文化設施為基礎的參觀、文藝娛樂節目的欣賞活動;以體育設施為基礎的各類體育賽事或休閑娛樂活動;以公園、人造園林、游樂場、海洋館、主題公園等休閑娛樂設施為基礎的各類游憩活動;以購物設施為基礎的城市購物活動等。以上活動均有可能成為城市的吸引物,成為城市的特色旅游。
(四)倚賴城市綜合條件和聲譽的特色旅游
此類旅游主要指城市承辦地的各類大型活動或舉行的節慶活動,如2008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長春國際電影節、大連國際服裝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
四、城市旅游及其國際化
國際化作為一種戰略選擇,其本意為資源配置的全球化,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的改變,即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資源,生產出成本低、質量高的產品。國際旅游是一種無形服務貿易,通過旅游者國別之間的流動,外匯從一個客源地國家流向目的地國家。因此,跨國旅游者的旅游行為,對于客源地國家來說,形成了外匯的國際支出;對于目的地國家,通過入境旅游提供相關服務,便形成了外匯的國際收入,直接對國際收支平衡中的經常性項目做出貢獻。但是要減少國際旅游業損益,就必須在旅游服務、旅游管理和應對跨國旅游 企業 介入方面做好工作,強調旅游國際化就是其中的選擇策略之一。旅游 經濟 的國際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旅游經濟實力和旅游國際競爭力的主要依據。通過旅游活動的國際化來帶動旅游經營的國際化,最終實現旅游經濟的國際化,無疑是提升城市旅游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也逐年提升,但當前我國的旅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傳統旅游產品的同質化嚴重,旅游市場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因此多元化及特色化旅游產品的發展勢在必行。拓展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專項旅游,有別于我們常規的旅游,其形式主以旅游作為依托,通過團隊的形式,將拓展訓練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起來,讓游客在享受自然人文風光的同時,通過參與富有刺激性、趣味性的拓展訓練項目,使游客的身心得到放松鍛煉。它不僅能滿足旅游者最原始的休閑放松需求,而且可以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體驗與成長;既可以避免旅游的單調疲勞與拓展培訓的枯燥乏味,又能滿足旅游者的多項需求;既能挖掘游客潛能,又能提高身心素質[1]。因此作為目前流行新興的旅游類型,它具有效益好、收益高的特點,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未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廣東省拓展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廣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東莞等城市擁有一定數量的拓展訓練基地,其中珠三角區域占據的市場份額較大;另外,廣東居民的消費能力較高、休閑觀念較強、且傳媒發達,為廣東拓展旅游市場的開發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但由于拓展旅游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尚未成熟,目前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監管不完善、行業發展不規范、旅游產品單調、兼通旅游和拓展訓練的復合型導游人才匱乏、消費市場不成熟等,要促進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僅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旅游從業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因此,通過對廣東省拓展旅游產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針對市場開發狀況客源市場、消費群體、自然資源、安全保障、產品策略等方面提出科學合理的發展對策,以促進廣東省乃至全國拓展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廣東省拓展旅游市場開發的有利條件
2.1區位環境優勢。廣東的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國重要的旅游過境地,其瀕臨南海、毗鄰港澳、交通便捷、口岸眾多、是全國最大的僑鄉,全球近4000萬華僑和華裔中,廣東籍的華僑同胞占60%,因此廣東不但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旅游經濟基礎,而且具有良好的粵港澳合作基礎。目前廣東省的拓展訓練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部分旅游景點已逐漸與拓展活動融合,如:設置在深圳小梅沙景點的“深圳和諧團隊的拓展訓練基地”,設置在鶴洲東農墾區的農莊內的“開拓者珠海拓展訓練基地”等;這些旅游景點與拓展訓練相結合,形成旅游拓展產業一體化,成為景點與拓展相結合成功開展的典范;隨著拓展訓練的價值逐漸被社會接受和認可,廣東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未來的拓展旅游市場的發展必會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2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拓展旅游的組織開展,主要利用崇山峻嶺、瀚海大川等自然環境景觀或人工有針對性創設的特殊場地,然后通過針對環境場景,精心設計出模擬生活與工作場景的活動,參與團隊在自然開放的氛圍中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應對挑戰、解決問題,達到“激發潛能、熔煉團隊、鍛煉身心”的目的,與傳統旅游形式相比,拓展旅游不僅僅局限于游山玩水,更注重游客的主動性及參與性[1]。廣東旅游資源品種豐富,具有門類齊全、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體優勢,地理位置地處南亞熱帶、地貌類型多樣,多樣化的地理環境賦予了廣東開發各類旅游產品的豐富的自然資源素材。以粵北地區的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為例,其具有廣闊的地域面積,除核心的丹霞地貌資源外,還擁有森林、古村落、河流、寺廟、農田等多種自然、人文資源,這些特色的旅游資源大部分都能和拓展旅游開發很好的結合,開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拓展旅游產品,這些優質資源為廣東的拓展旅游市場的開發提供了重要有利的條件[2]。2.3經濟消費觀念優勢。廣東作為經濟強省,綜合經濟實力一直在全國各省市中保持比較領先的地位,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提高,旅游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廣東居民旅游消費觀念及旅游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將為廣東拓展旅游業的發展確立未來優勢。來自廣東省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國慶黃金周,10月1日-7日,全省共接待游客4060.8萬人次,同比增長16.3%,其中過夜游客1092.2萬人次,同比增長8.2%;一日游游客2968.6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315.66億元,同比增長15.6%,接待人次及旅游總收入均處全國前列[3]。隨著廣東旅游市場的日趨成熟,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全省各地在大力打造休閑度假品牌,各市縣推出如城市旅游、主題公園、濱海旅游、健康養生旅游、溫泉旅游、紅色旅游等眾多休閑度假品種;由于廣東的特色旅游資源大部分都能和拓展旅游開發很好的結合,因此可以結合推進旅游創建工作的契機,結合地方旅游資源特色開發拓展旅游市場、把拓展旅游打造成地方特色旅游產品,從而完善豐富地方旅游品種。
3廣東省拓展旅游市場開發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3.1市場開發狀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廣東省拓展訓練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種拓展訓練場地的規模和的數量不斷擴大,從實地調研看,目前廣東省各類拓展訓練場地約有一百多個,主要分布集中在廣州、東莞、深圳和珠海等地,一般都投資在風景優美的旅游景區,大部分為拓展訓練公司投資、少數由旅游公司或旅游產權集團投資、也有個人投資建設的農莊、山莊拓展訓練基地(如韶關曲江區的紅潤生態園)、也有少數學校建有拓展基地(如韶關學院拓展訓練基地)。目前廣東省的拓展訓練主要為體育拓展訓練、戶外運動拓展訓練、管理咨詢拓展為主。目前拓展公司開展服務的主要客戶對象主要是企業類拓展培訓,其次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培訓,最后才是其他群體[4]。筆者通過對部分經營戶外拓展經營機構,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走訪發現,目前大部分公司主要經營拓展培訓,只是順便兼做拓展旅游,很少在拓展旅游產品開發方面下工夫,廣東省的拓展旅游剛剛初步完成市場啟蒙和培育階段,尚處于市場啟動階段和市場發展的前期階段,經過拓展訓練機構最近幾年來的推動,市場已經培養出一大批認同拓展旅游價值的企業客戶,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3.2市場開發存在的問題。3.2.1政府監管不完善。拓展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我國還沒出臺針對拓展旅游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行業指導原則、實施細則。研究調查表明,目前廣東的拓展旅游旅游市場處于自發狀態,缺乏拓展行業認可的社團協會及主管部門規范管理,拓展旅游市場存在部分基地項目陳舊、設施老化等現象,因為相比傳統的旅游形式,拓展旅游是風險性較高的旅游產品,拓展旅游對設施的要求和旅游過程的要求會更加高,安全問題尤其重要;如果相關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監管,政府引導,市場會在發展中迷失導致失范效應,影響未來拓展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5]。3.2.2行業發展不規范。拓展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產業,廣東的拓展旅游行業發展目前并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沒有建立體系化的企業管理制度,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市場的運營推廣存在經營成本過高、經營管理混亂、效率低下和旅游資源浪費等現象。其次是沒有形成獨特的拓展旅游文化,行業自身研發能力不足,缺乏競爭力,企業發展的生命力主要靠研發能力與知識產品,缺乏研發能力會導致拓展旅游產業不能形成大規模的產業效應,難以滿足未來市場發展的發展需求。3.2.3旅游產品單調、專業人才匱乏。目前廣東的拓展旅游處于開發初期狀態,旅游產品開發程度欠佳,省內知名度較高的拓展訓練基地僅幾家,缺少知名品牌,還未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目前我省的旅游市場,拓展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拓展旅游行業是一個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行業,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缺乏,目前市場發展的滿意度不是很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拓展旅游產業的發展。
4廣東省拓展旅游市場開發策略
4.1注重市場產品開發營銷。產品銷售營銷的核心根本是包裝樹立良好品牌產品形象,開發出高質量的產品、廣東省拓展旅游市場未來要良好發展,首先要提供高質量的旅游設施和服務,在開發策略上,要根據市場營銷理論,采取正確的產品策略樹立良好的拓展旅游品牌形象,打造特色拓展旅游品牌;其次采用合適的促銷策略,選擇恰當的營銷渠道和靈活的價格策略,將廣告、公關、營業推廣和人員促銷相結合來擴大客源市場;再次要拓寬旅游品種,善于利用地方的旅游資源,結合地方旅游資源特色,把拓展旅游產品與當地特色旅游產品整合來加強旅游產品的創新,從而開發出高質量的拓展旅游產品[5]。4.2注重市場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安全是所有活動的前提,雖然拓展旅游是一個安全系數較高的旅游產品,但是有關拓展旅游方面的安全事故隱患,媒體常有報道,因此提高拓展培訓門檻,在保障措施上,注重市場保障體系的構建,建立起行業規章制度體系,把安全保障作為培訓的第一重要責任,加強對戶外拓展基地設施的完善和維護,注重拓展器材設施的品質和防護,及時消除杜絕不安全隱患,統一行業標準來減少安全方面的隱患,提高安全性價比指數,構建體系化的行業管理制度來促進拓展旅游市場的良性發展。4.3注重專業拓展人才培養。目前廣東省拓展市場,拓展訓練機構遍布各市縣,實踐層面的拓展訓練開展如火如荼,但由于拓展訓練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才剛剛起步,在實踐層面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理論方面的研究也極為薄弱欠缺,主要集中在拓展訓練的概念、主要特征、課程建設、安全管理等基礎理論研究,拓展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極為欠缺,缺乏高素質的拓展專業人才。針對目前拓展旅游市場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現象,廣東拓展旅游市場人才培養可和高校合作,在高校引進拓展訓練項目、通過在高校開展拓展訓練來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廣東拓展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小萌.拓展旅游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28(2):88-89.
[2]劉芳梅,等.丹霞山旅游景區創建拓展訓練基地的可行性分析[J].韶關學院體育學院學報,2015,36(3):143-146.
[3]2016國慶黃金周廣東旅游市場盤點休閑旅游變主流[DB/OL].http://www.chycci.gov.cn/news.aspx?id=21458.HTML2016-10-12.
[4]羅江.廣東省拓展訓練的現狀與發展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3):18-21.
關鍵詞:民族旅游;社區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燦爛輝煌民族文化的資源大國,民族旅游起步早,發展快,內容和形式也日趨完善和多樣化。90年代初曾掀起集景型民族文化村的旅游熱潮,但由于缺乏真實的感應氛圍,除少數外,現在大多已風光不再。而民族村寨旅游由于其真實,自然的特點已逐漸成為市場熱點,呈現出方興未艾的趨勢。特別是在民族旅游資源相對集中的云,貴,川地區,民族村寨旅游作為一種可以使民族地區快速脫貧致富的方式而得到不遺余力的推廣,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然而在遍地開花的民族旅游發展中,真正能夠做大做強做成精品和品牌的卻寥寥無幾。很多民族村寨在經歷了短暫的泡沫繁榮之后迅速淹沒在民族旅游的大潮中。
一、關于社區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Ecotourism)一詞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到現在短短20年的時間里,已經成為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將它定義為“到自然地區的旅行,保護當地的環境,維持當地人的生計,以此區別于自然旅游”。Boo(1992)將其定義為“促進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自然旅游”。Honey(1999)將生態旅游的概念擴大到不僅包括保護環境和當地人的經濟收益,還包括對人權和民主運動的促進。
社區生態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是生態旅游的一種。它強調社區經營當地的生態旅游資源,由社區來進行生態旅游的組織和管理,控制生態旅游的發展規模及利益的公平分配等,以達到生態旅游維系地方福祉的目的。社區生態旅游的興起源于希望通過為社區提供一種其他的經濟選擇來減少社區迫于生計的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的理念。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和人口的壓力,農業不斷向邊遠地區擴張,對生態環境掠奪式的開發,使這些地區的生態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社區生態旅游將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社區發展和消除貧困聯系起來。作為一種可以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法,社區生態旅游逐漸發展并成為一種流行的選擇,許多世界保護組織和機構,世界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一些發達國家的援助項目和公益慈善基金都資助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因而社區生態旅游被認為是一種以社區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管理,是一種社區一體化的保護和發展策略。
二、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問題
旅游業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民族村寨社區帶來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對目的地的生態環境,傳統文化造成極大的沖擊。因為民族村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它規模小,單純,封閉,自然文化生態系統都獨特而脆弱,缺乏自我協調和凈化機制,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恢復。旅游業進入給民族村寨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于旅游之于其他的目的地。民族旅游對社區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和民族文化價值觀的退化和喪失。二是民族村寨旅游業利潤的流失。雖然文化變遷是經濟形態改變的必然結果,旅游業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但如果旅游業開發到那里,那里的傳統面貌就急劇的改變,從衣著,建筑到生活都迅速的與外界趨同,那么旅游業的吸引力必將逐漸減弱以自喪失。傳統文化內涵和吸引力的喪失造成的資源空心化必將逐漸腐蝕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建立在空中樓閣上的旅游業是不可能可持續發展的。另外,除了傳統文化的變遷,民族村寨旅游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一是民族村寨旅游的超負荷運轉。民族村寨的規模是十分有限的,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多民族村寨旅游業的規模都超過了其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不可再生資源枯竭和可再生資源失去再生能力的現象已經開始在一些地區出現。二是民族村寨旅游業利潤的流失。一些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受外部力量控制,旅游業發展并未真正使民族社區獲益,利潤大部分流向外部。三是相鄰民族村寨之間的惡性競爭。同一地區相同民族的旅游產品具有同質性的特點。我們提倡民族旅游的實踐在一些有條件的民族地區進行推廣,表現旅游的示范和聯動效應。但是不以資源及地區特色為依托不加區分的盲目跟風效仿,惡性殺價競爭,必然導致整個地區民族旅游的無序狀態以及客源的大量流失。一些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受外部力量控制,旅游業發展并未真正使民族社區獲益,利潤大部分流向外部。而民族村寨社區卻要承擔文化和環境的負面效應。要是民族村寨旅游業可持續性發展,民族社區的參與極為重要。
三、社區生態旅游與民族村寨的可持續發展
社區生態旅游是社區旅游與生態旅游的有機結合。對于民族村寨而言,社區與旅游區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旅游者選擇民族村寨,與其說是追求一種鄉村環境,不如說是追求一種鄉村意境。因而社區及社區居民是旅游產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社區旅游也強調社區的廣泛參與和社區人口的獲益。生態旅游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方向。它的主旨是回歸大自然,核心是保護:保護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當地的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無論從旅游者的角度還是社區居民的角度,社區生態旅游都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有益選擇。
1、社區生態旅游的概念及其多元價值。
社區生態旅游是以生態旅游的理念為指導,以社區居民參與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為吸引物,通過旅游實現旅游者體驗與社區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效益的協調統一和最優化的旅游開發形式。社區生態旅游的核心是參與,包括旅游者的參與觀察和體驗,以及社區的參與和收益。其最終目的是社區發展。
關鍵詞:縣域旅游;旅游經濟;模式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0090-02
縣域經濟發展受到當地資源、資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不同縣域都根據自身特色優勢,選擇某一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實現對其他產業的帶動發展。其中不少縣域通過旅游產業來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實現了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有效推進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縣域旅游經濟概述
(一)縣域旅游經濟的概念
縣域旅游經濟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域空間,依托縣域旅游資源賦存優勢,以資源開發為基礎,通過發揮旅游業的整合聯動作用,以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區域特色經濟。
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提高競爭優勢不僅依賴于資源本身的質量,而且需要依托多種因素及多個產業的協調配合。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意義在于通過改進、培養和提高縣域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逐步優化縣域產業結構,增強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縣域旅游經濟水平的改善不僅可以提高縣域經濟實力,而且能夠改變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發展縣域旅游經濟的作用
1.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縣域經濟增長
縣域經濟發展應該結合實際,根據自身發展的優勢條件,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第一、第二產業長期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縣域可能出現經濟增速緩慢或者遭遇發展的瓶頸。因此,很多地區通過扶植和鼓勵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來實現縣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實現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
2.有效縮小城鄉差距,加快新農村規劃建設
城市與鄉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斷拉大,然而隨著鄉村旅游興起與發展,許多城市居民利用節假日到鄉村度假,鄉村旅游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有效縮小了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縣域為了發展旅游業,通過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環境,進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設施,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完善了基礎配套設施,改善了農村村容風貌,加快了新農村的規劃和建設。
3.拓寬農村就業渠道,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由于當地吸收和解決勞動力就業崗位不足等問題,造成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從而使當地有效勞動力大量流失,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縣域經濟的持續增長。然而,通過發展縣域旅游業,可以有效吸納農村未就業人員,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有效解決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通過當地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提高實際生活水平,增加經濟收入,促使人們更加積極參與其中,最終實現縣域旅游開發的良性循環。
二、縣域旅游經濟模式的影響因素分析
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和確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篩選出六個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一)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是否雄厚以及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到縣域旅游業發展的規模與水平,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域發展旅游業具有充實的資金基礎,能夠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在旅游經濟發展初期,經濟基礎雄厚可以較好解決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同時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經濟條件。
(二)政府行為
政府對旅游業所起的宏觀調控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各地經濟水平和發展狀況的差異,政府在旅游開發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些縣域政府成為旅游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推進旅游業全面發展;有些則作為服務者,負責協調旅游開發中市場主體的經營管理行為。
(三)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指游客在多個旅游目的地,多種旅游產品及服務之間做出選擇,對某個旅游目的地產品和服務的選擇意愿及購買水平。縣域旅游開發首先需要了解游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客源市場,最終形成競爭優勢。
(四)資源稟賦
資源稟賦是指經過開發建設能夠為縣域旅游業發展所利用的一切資源表現形式。旅游資源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夠對旅游者構成吸引力的一切客觀事物均是旅游資源。它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旅游特色,構成對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旅游業的競爭性還表現在擁有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旅游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多方面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五)企業運作
旅游企業是指直接為游客提供所需的產品及服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旅游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強弱,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游客對旅游服務質量的感受評價,從而決定縣域旅游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
(六)區位環境
區位環境是指縣域地區與周邊地區相比所處的相對地理位置,以及縣域地區與周邊地區所表現的競合關系。它影響到縣域地區距離中心城市和客源市場的遠近,以及客源市場距離目的地的交通便捷程度。
三、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的基本類型
不同縣域由于旅游業地位、資源質量、客源市場、區位環境等方面的情況不同,在縣域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自身現狀及優勢,選擇不同特色的縣域旅游經濟模式。本文通過對比將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歸納為四種主要類型。
(一)政府主導型
政府主導型是指政府通過強效的行政干預管理,在縣域旅游發展中對資源開發建設、產品宣傳營銷、行業規范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宏觀調控。這種模式的優勢表現在縣域旅游開發初期政府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支持和投入有效緩解了資金不足的問題,保證旅游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保障旅游業在較短時間內的快速增長以及產業規模的初步形成。但是,縣域旅游業發展達到一定規模水平后,僅僅依靠政府主導就會影響市場調節機制的有效運行,制約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可能造成投融資渠道過于狹窄,阻礙旅游開發進度,不能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競爭的主動積極性。
欒川模式作為政府主導型的典型代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表現在政府統籌主導、資源特色明顯、市場營銷有力。欒川模式的成功經驗能夠為那些經濟基礎和區位環境都不具備優勢條件的縣域給予參考借鑒。
(二)市場運作型
市場運作型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對縣域內優良資源進行招商開發建設,以此帶動縣域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通過轉讓企業經營權,吸納民營資本參與投資開發,激發旅游企業參與競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以內資吸引外資,外引內聯的旅游投資模式,提高了縣域旅游發展的市場化程度。這種模式的優勢表現在積極吸納民營資本投入,有效解決發展中資金不足,激活市場主體的競爭參與性。然而完全依賴市場調節作用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市場經濟的無序性、自發性和事后性決定的。政府仍然需要發揮必要的監督管理職能來規范市場秩序,防范投資者的各種短視經營行為,積極保護資源與環境質量。
婺源模式作為市場運作型的典型代表,其發展旅游的優勢在于靈活運用市場手段,以鄉村性旅游資源作為特色。其成功經驗是秉持“放手民營、多元投入”的經營思想,積極廣泛吸納社會資本。例如,婺源旅游集團公司的民營股份占了絕大多數,國有股份僅占27%。采用多種投資方式促成了企業、政府、社會資本合力發展旅游業。
(三)資源優勢型
資源優勢型是指依賴于具有特色、品位較高的旅游資源優勢,以資源強烈的吸引力推動縣域旅游經濟的較快增長。這種模式要求旅游資源具有較高質量品級,縣域地區需要根據自身資源特色進行準確定位,整合資源開發配套的旅游產品,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相對競爭優勢。但是,旅游資源的吸引力不具有永久性,隨著游客經驗的豐富以及消費趨勢的變化,即便是高質量的旅游資源也需要進一步改進,培育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強化長久性的吸引力。
九寨溝模式作為資源優勢型的典型代表,其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在于優質獨特的資源條件產生了強烈的市場需求。九寨溝進行旅游開發過程中對資源保護極為重視,當地政府明確永續開發利用資源,以保護為前提進行開發建設。在緩沖區保留藏族村寨,實行溝內游和溝外住相結合。
(四)產業協作型
產業協作型是指縣域地區最初依靠第一、第二產業的優勢力量發展縣域經濟培育區域特色,經過一段時間的資金積累之后,縣域經濟達到一定規模水平,再轉而以其他產業基礎條件帶動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實現其他產業與旅游業優勢互補,三大產業間優化互動的特色發展道路。
永安模式作為產業協作型的典型代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在于依靠工業發展積累了較為雄厚經濟基礎,加上穩定農業經濟的支持,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規模水平后,逐步提高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以保障縣域經濟持續增長。第一、第二產業給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提供足夠資金資源支持,而旅游業發展又促進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四、縣域旅游經濟模式的發展趨勢
本文結合實例重點分析了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四種基本類型。隨著旅游休閑時代的到來,縣域旅游經濟模式呈現出動態的變化發展,表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一)資源導向弱化,品牌意識增強
從縣域旅游經濟不同模式的發展現狀來看,不同縣域都較為重視優勢資源的選擇和開發建設,將其作為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具有壟斷性的旅游資源數量有限,資源吸引力可能會逐漸減弱,縣域將更加重視塑造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使自身能夠從眾多縣域中脫穎而出,增強競爭實力。
(二)模式動態變化,呈現多樣類型
縣域由于經濟基礎、資源條件、政府行為及市場運作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現狀及特色,因而不同縣域會根據自身發展實際選擇不同的旅游經濟發展路徑,模式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縣域旅游經濟模式不會一成不變,而是表現出動態變化趨勢。
(三)注重質量提升,相互融合借鑒
目前,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大多數仍然處于數量擴張階段,隨著今后旅游業逐步實現產業轉型和調整,縣域旅游發展會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縣域通過主動思考自身旅游經濟模式的不足之處,積極借鑒其他成功模式經驗,實現不同模式之間的相互融合借鑒。
本文通過明晰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因素,深入梳理總結了縣域旅游經濟四種基本模式的優勢及不足,以及這些模式所表現出的發展趨勢,期望縣域能夠摸索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許振曉,王國新.縣域旅游發展模式的比較與剖析――對杭州三縣(市)的實證研究[J].人文地理,2005,(6).
[2] 周霄,肖智磊.經濟欠發達與發達地區縣域旅游發展模式比較研究――以河南欒川和江蘇常熟為例[J].江蘇商論,2007,(10).
[3] 鐘睿,姚治國.縣域旅游發展模式動力機制研究[J].特區經濟,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