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植物保護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植物保護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植物保護的重要性

        第1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作物種種質資源 保護 利用 合作

        一、我國作物種種質資源概述

        作物種種質資源對我們的農業健康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種寶貴的地球公共資源。合理有效的保護、開發、利用作物種種質資源有利于更好的維護生物多樣性,對提供安全的優良作物做出重要貢獻。合作在保護和利用作物種種質資源上顯得尤為重要。作物種質資源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關系到我們的衣、食等各個方面。優質的作物種質能夠為人類提供食品和藥物的原材料,同時還為當今社會日益發展的生物科學源源不斷的基因。保護、研究、利用作物種種質資源是國家農業發展的必要保證,也是提高國際地位有力競爭的籌碼。作物種種質資源有著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值得我們開發利用,更好的造福人類。當前作物種種質資源已經成為國際上熱門的關注點,成為體現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作物種種質資源數據庫的建立已經成為一種必要選擇。它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它對國家農業持續性健康發展,加強農業基礎、提高r業、增強農業科技的發展具有全局性持久性的重要意義。作物種種質資源實際上就是物種基因資源,私營部門、公共部門和非盈利部門以及整個社會共同合作都有利于作物育種事業的發展。當前我國作物種質資源豐富,通過建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為作物種種質資源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建立保護庫、保護點,以及完善相關立法,構建了良好的物種種質資源系統和相應的法律保護體系,是我國管理利用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基礎。

        二、我國當前在作物種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上存在的問題

        (一)作物種種質資源缺乏一定的分享體系,使得作物種種質資源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共享,科研進展緩慢。保護者不能夠及時的分享信息,使用者用于科研發展也進展緩慢,嚴重的阻礙了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

        (二)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商業價值難以快速實現。由于公益性的研究落實不到位,無法使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價值得以體現,這使作物種種質資源利用存在缺陷。

        (三)對作物種種質資源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使得我國在作物種種質資源上一些成果進展緩慢。研究不系統不全面,導致能夠用于科研項目的信息也尤為有限,難以提供針對性的實質有效的信息資源。

        (四)我國作物種種質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因為作物種種質資源研究起步較晚,在作物種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保護、創新發展上采用的模式都較為陳舊,缺乏新思維,導致我國與世界上有關方面的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很多物種在沒有充分保護,用于研究的時候就已經絕種了,這也成為作物種種質資源研究上的一大遺憾。

        三、合作對于作物種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要性

        合作就是“多方共同從事一項事業,來達到共贏的目的。保護作物種種質資源需要多方的合作,這樣才能達到高效利用、合理開發、創新發展的目的。我國在合作保護利用作物種種質資源方面可以借鑒的新思路:

        (一)憑借合作關系促進作物種種質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共享利用。通過建立完善的作物種質資源信息平臺。各方共同利用信息、交換信息。前期考察,收集保存作物種種質資源的相關信息,由專業的人員進行評估,后期的錄入,共享以及保護信息。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種種質資源得到多方充分利用。建立一個有效的平臺機制,在明確權益關系的前提下進行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共享交流,錄入者和使用者都能夠共享信息用于研究。共享平臺的日益完善和權益分享的明確,能夠在公平利用的大框架下各方公平使用平臺上的信息。合法有效的共享信息,避免資源浪費。比如世界范圍內建立的一些特定作物的協作機構及其信息網絡。各國之間能夠對特定作物的信息交互使用,用于各自的開發和保護。這些科學信息的有效利用,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改良農作物品種、新興農作物推廣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小麥、玉米。通過全球范圍內作物種遺傳資源的共享,人類已經在提高物種抗性,培育良株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共同的遺傳資源,共同的作物種成果,更高的產量,有效的解決饑餓問題、貧困問題,更好的造福人類。

        (二)跨組織跨部門的協作也利于作物種種質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作物的培育、開發、保護并不是單一部門的職能,而是需要全社會不同職能部門的通力協作。私營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可以研究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的物種。而專業的公共部門則善于研究特定作物的生長環境、生長條件,以此來開發出良株,最終用于更大范圍內的生產,最終產生效益。種子公司開創多樣化的作物產品市場,非盈利的育種部門則來進行作物育種。這中間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來保障育種工作的順利進行。這是一個不同部門不同職能通力合作的過程。這樣各自都能在擅長的領域發揮最大的作用。

        (三)設置專利,保護信息資源,使物種種質資源信息流通更加廣泛。增加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私人投資,有利于作物種種質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流通運用。人們可以利用有專利的作物種種質資源進行雜交,培育出更加優質的作物用于生產生活。這樣沒有降低門檻的運用受專利保護的作物種種質資源有助于推廣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遺傳多樣性。

        四、結束語

        通過對作物種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進行了淺要的分析,我們能夠明確作物種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必要性,認識到當前作物種種質資源利用保護存在的不足與問題,而合作能夠有效解決作物種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所遇到的難題。正所謂一加一大于二,通力合作不僅可以滿足各方的需求,最終還能達到對作物種種質資源的高效利用,造福人類。因此,我們要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這樣才能實現對作物種種質資源的保護及高效利用,為生物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第2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1.1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也是中華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一直以來,我國傳統農業的生產都不夠重視農業中植物的保護,這跟農業自身的特點有關。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農業的發展受天氣的影響很大,這也使人們一直有靠天吃飯的觀點。在環境面前,一般人們感覺到的是能力不足,所以,在遇到植物被破壞的情況時,人們也只能夠聽之任之,并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1.2相關制度不夠完善

        我國農業雖然起步很早,但是在植物保護方面起步卻比較晚,因此,在植物保護方面的立法和執法都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顯得比較落后。在植物受到破壞之后,很多相關部門才開始采取措施,這種做大大降低了植物的產量,最終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2設施農業植物保護常用技術分析

        2.1加強領導并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

        在進行農業植物保護的過程中領導力度非常重要,因為植物保護需要很多部門的共同作用。對此,領導應該重視農業植物的保護,盡快健全植物保護制度。在具體的植物保護過程中,領導者應擔負起農業中植物保護的主要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植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實際上,領導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如果在進行植物保護的過程中強化領導的帶頭作用,那么就能夠有效促進植物保護相關工作的進展。此外,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也是植物保護階段必須要做到的。我國現在正處于法制社會,法制代替人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在進行農業植物保護時,要加強制度的建設。實際上,這對于很多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農業中植物保護的相關制度,應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對于植物保護各個階段的主體都用法律形式做出相關的規定,以便之后出現重大事故時能夠做到賞罰分明。

        2.2運用科技手段對植物進行保護

        現代社會,科技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在很多領域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當然,在植物保護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的植物都已經可以借助農藥的方式進行控制,但是,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農藥濫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從而植物生產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人們的質疑。因此,利用高科技手段,能夠改善農業中植物保護的措施,大大提高植物保護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2.3加大植物保護的投入

        植物的保護工作關系到我國的民生,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所以,國家應加大農業植物保護的支持力度,增強涉農基金的投入。增加在農業植物保護方面的投入,對我國農業生產具有深遠的意義。此外,還應健全各地植物保護站的硬件設施,因為我國的植物保護站歷史悠久,條件比較簡陋,實驗設備極度缺乏,很多設施都不能夠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植物保護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中對于植物的保護工作。由于植保站硬件設施落后,導致植物保護站不能夠很好地適應農業社會的發展,這也是我國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現在正面臨的瓶頸。所以,加大對于植物保護的投入,將會對植物保護工作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3結語

        第3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1我國糧食生產現狀

        1.1產量情況存在很大隱患:對于我國的糧食產量問題而言,仍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糧食生產不能滿足需求的狀況。同時,有限耕地資源的逐年銳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糧食生產的規模。其次,糧食的產量與生產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的生產不能隨著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這一問題將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糧食產量安全。

        1.2糧食質量形勢下滑:對于糧食的質量問題而言,所涉及到的方面較為廣泛,貫穿于糧食生產的整個過程,每一生產環節的影響因素都有可能對糧食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土壤資源的污染、農藥與肥料的非常規使用以及加工環節添加劑的濫用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糧食的質量安全。同時,近年來,我國糧食質量安全問題與面粉中漂白劑的超量使用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的嚴重性。

        1.3糧食的生態因素面臨嚴重考驗:因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以及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等問題的存在,使我國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對農業資源的超負荷使用以及與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了土壤的荒漠化與水土流失,從而導致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大量流失,造成土壤貧瘠,土壤肥力嚴重下降,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可持續能力嚴重下降,糧食的生態安全問題也受到了嚴重威脅。

        2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植物病害的存在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植物保護也成了人們關注糧食生產安全的重點。所以,以下是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所造成的影響:

        2.1正面影響

        2.1.1植物農業確保了糧食產量:對于現階段病蟲害的治理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噴灑農藥。我國糧食種植面積較大,當出現蟲害、病菌害等問題時,會造成大面積的植物損害。使用植物農藥不僅可以進行大面積噴灑,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較為明顯的。在短期時間內將病害解除能有效減少因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從而確保糧食生產。因此,農藥噴灑的植物保護方式是確保糧食產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1.2研發轉基因物質,提升糧食產量: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轉基因植物得到了較快發展,并已成為植物保護的有效方法之一。該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糧食產量得到較大程度提升,如轉基因技術能使土豆的個頭變大,營養價值提升等,同時還能有效減少糧食作物的病害,從而減低糧食生產成本,提升糧食的產量與質量安全可靠性。對于糧食的生產而言,是一個較大的發展與進步。

        2.1.3進行糧食保護的其它方法:除了以上植物保護方法以外,在農業的綜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治理等方面也有所體現。這些植物保護方法的運用對提升糧食安全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

        2.2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安全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2.2.1農藥對糧食安全造成負面影響:上文已經提到,為了保證糧食產量,植物農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農藥中所含有的大量有害化學物質被直接噴灑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之后會形成一定的化學藥物殘留,當這些殘留物質被人體吸收之后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同時,應對藥物技術的使用不合理以及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存在也導致了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的產生,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糧食安全的發展。

        2.2.2轉基因技術對糧食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雖然轉基因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仍然未發展成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因此對于該項技術的使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從而制約了糧食的安全發展。對于轉基因技術而言,其所產生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轉基因糧食中有可能含有不確定的毒素,從而使人或動物出現慢性中毒或突變等不確定情況。其次,轉基因糧食營養成分有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轉基因糧食中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對糧食的安全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3加強植物保護,促進糧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3.1改進與完善植物保護技術:對于現階段植物保護技術而言,仍然局限于植物農藥與轉基因技術兩個方面,還有很多生物技術沒有被充分開發利用,使植物保護方法與途徑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糧食的安全發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應對新型的植物保護技術進行不斷完善與創新,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持續植物保護技術,確保糧食的質量安全,并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糧食生產環境。

        3.2強化EPM策略的運用,對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發展:對于糧食的安全發展而言,需要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外部生態環境,對于植物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也需要一個生態、可持續的治理模式。在此過程中應多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進行綜合調控,以實現物種的多樣化發展。同時,在確保生態穩定性的基礎上降低植物病害,EPM策略便是一種進行綜合治理的策略,是現階段確保糧食安全發展的關鍵途徑,能確保植物保護管理模式得到良好發展,以順利實現對于糧食生產的安全保護。

        3.3強化對可持續質保的教育培訓:雖然大部分植物保護思想已被大多數國家的植保工作者所接受,但該理論體系還未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以教育培訓的方式加強可持續植物保護觀點與技術的宣傳,以從根本上提升植保水平,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可持續植物保護的重要性,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

        結語:綜上所述,糧食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我國發展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保護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應慎重對待植物保護工作,并不斷開發新型的植物保護技術與措施,以從根本上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王述民, 張宗文. 世界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現狀[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1, 12(3): 325-338.

        第4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植物保護 糧食安全 思考與對策

        一、基本情況

        臨夏縣位于甘肅省中西部,地處隴中黃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交匯地帶,是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貧困大縣,全縣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性山地氣候特點,海拔1735-4636米之間,年平均氣溫6.8℃,無霜期150d左右,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在625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屬一年一熟農作區。全縣現轄19個鄉、6個鎮,219個行政村,2101個村民小組,全縣總人口3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06萬人;全縣耕地37.55萬畝,耕地多為山旱地,有效灌溉面積達19.5萬畝。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洋芋、蠶豆、油菜、蔬菜六大類,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45萬畝左右,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8萬畝。

        二、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生產現狀

        植物保護(簡稱植保)是綜合利用多學科知識,以科學和經濟的方法,保護人類的目標植物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提高生產投入的回報,維護人類的物質利益和環境利益的實用科學;作為農業技術措施,它是根據人類社會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蟲、草、鼠)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和技術及管理的可能性,所進行的農事管理活動的一部分。隨著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植物保護對農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糧食安全是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系。由于臨夏縣自然生態條件復雜多樣,病蟲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是臨夏縣糧食生產的主要災害之一。近年來,尤其2012年,在臨夏縣境內小麥銹病、玉米粘蟲、蠶豆象、馬鈴薯晚疫病等病蟲危害中度偏重發生,表現出了生物災害具有種類多,發生較重,危害較大的特點,對臨夏縣糧食生產安全帶來了很大威脅。對此,縣委、縣政府對植保和糧食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植保部門把加強以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為主的植物保護作為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措施來抓,同時通過狠抓良種供應、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推廣,大力實施良種補貼項目、IFAD農村綜合發展項目、旱作農業項目、高產創建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高效農田節水灌溉項目、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植保工程項目等一批農業項目,開展人工高炮防雹和開小麥銹病、玉米粘蟲、馬鈴薯晚疫病、蠶豆象等為主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為主防災減災等各項有效措施的落實,有效減輕了病蟲草鼠害等有害生物對糧食安全生產的危害,確保了糧食安全,使全縣糧食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年,全縣完成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50.3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39.7萬畝,全縣糧食總產達到14.4萬噸,比上年糧食總產13.48萬噸增加0.92萬噸,增長幅度達6.8%。

        三、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縣在植物保護和糧食安全生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不足,一是對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存在重防治輕預防的現象。二是植保專業人才缺乏,激勵機制不健全,專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三是植物保護檢測體系不健全,缺乏及時有效的檢測和預報。四是植保工作經費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植保工作的正常順利進行。五是在糧食安全生產中災害性天氣發生比較頻繁,抗災減災能力不強。六是糧食安全生產中農資價格上漲過快、長幅較大,導致糧食生產投入高、產出低、加之糧食價格低,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糧食生產效益不高,農民增收難度較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七是近年來,由于農民工外出務工工資增長幅度較大,存在一些農民因外出搞勞務而棄耕的現象。

        四、思路與對策

        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生產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加強植物保護來促進糧食安全生產,達到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為此,今后在植物保護和糧食安全工作中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通過多種方法,加強國家關于糧食安全政策的宣傳,提高農民對政策的知曉度,進一步提高農民對糧食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讓廣大種糧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2.加強管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嚴格控制化肥、農膜、柴油等農資價格,努力解決農資價格上漲過快、漲幅較大而導致糧食生產中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的問題,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繼續實行國家糧食保護價制度,切實解決部分商販對糧食實行的低價收購、高價出售和欺行霸市的問題,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3.加強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管理

        引導廣大農民合理流轉土地,走集約化生產的道路,盡快解決部分農民因外出務工而棄耕的問題。

        4.調整結構,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糧播面積;積極引進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使良種良法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新品種、新技術的增產作用,提高糧食產量和效益。

        5.健全和完善植物保護體系

        加強植物保護,強化病蟲草鼠害對糧食作物等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及防控工作;認真開展人工高炮防雹等災害性天氣的應對工作和抗旱工作,努力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糧食安全生產。

        6.加大投入

        上級業務部門要加大對植保工作的扶持力度,在項目、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切實解決植物保護專項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確保植物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第5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一、公園植保人員的素質有待加強

        目前,城市公園的植保人員多數是臨時工,其流動性非常大,而這些植保人員普遍缺乏植物保護的相關知識,不懂得如何在栽培與養護的過程中對不同種類的植物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同時當病蟲害發生時,也不注意觀察其發生的時間,不能夠把握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特別是在農藥使用方面,多數憑借的是經驗,不能夠科學、合理的選擇農藥種類,而且噴灑的手法也比較落后,這不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對資源也構成了浪費。

        二、加強城市公園植物保護管理的對策

        1.合理配置城市公園內的植物種類

        我們在對城市公園植物種類進行設計時,必須要統籌規劃、權衡利弊,對每一種植物的特性進行認真分析。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如此才能夠在保證植物的觀賞價值的同時,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使每一種類的植物都能夠健康成長。比如有些城市公園主要是依靠翠柏、龍柏以及檜柏等樹木,這些柏類樹木雖然是比較優良的樹種,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到這些柏類樹木同時也是蘋果銹病、梨銹病的轉主寄主。所以公園規劃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種植間距控制在0.5m,這樣有利于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

        2.提高對對外來物種的認識程度

        外來物種的破壞力是驚人的,不但能夠破壞生態平衡,還能夠對地當的經濟帶來一定損失,因此,公園植保人員必須要提高對外來物種的認識程度。公園管理層必須要給予外來物種更多的認識,可以利用宣傳欄、公園網站等媒介提高公園工作人員對外來物種的認識程度。當公園需要進行苗木調運,或者是引入新品種植物時,必須要上報給主管部門,并且經過專業的檢疫機構審核完畢,確定該物種可種植之后,才能夠在公園內部進行栽培,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外來物種對本地物種的侵害。

        3.提高檢疫意識

        檢疫是防止有害生物進入公園的一項重要手段,公園的全體工作人員都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必須將這種意識滲透到工作中去。一是城市公園可以成立相應的檢疫機構,負責對調運與引入的植物進行檢疫,對檢疫的植物擁有一票否決權,即:如果發現引入植物有病蟲害的嫌疑,有權對該批次的苗木進行罰沒與銷毀。二是要健全檢疫制度,要規定凡是沒有經過檢疫機構檢疫的苗木,絕對不允許栽植,對于擅自栽植的人員必須要進行嚴肅處理。

        4.加強公園植保隊伍的素質建設

        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因此,加強公園植保隊伍的素質建設,對于提高公園植物保護管理水平,促進我國綠化事業發展,維護城市生態平衡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是城市公園可以招聘高素質的植保人員進入植保隊伍,從而為公園的植保隊伍提供新鮮的血液。二是定期開展培訓教育工作,以增加植保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植物檢疫相關知識、病蟲害的防治、農藥的選擇與使用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方法等等。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將培訓成果與植保人員的工資待遇掛鉤,從而提高植保人員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可以聘請專家、學者到公園進行現場指導,為植保人員提供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

        三、結語

        第6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1當前鐵路林業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環境綠化和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路局對林業綠化在鐵路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充分認識,林業綠化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配套設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建設工程中的靚點。另外,隨著路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民心住宅工程戰略的實施、鐵路沿線綠色通道建設和打造流動的綠色走廊的實施,鐵路林業綠化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無論是鐵路居住環境綠化和鐵路沿線綠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時,相應的林業綠化的植物保護工作并沒有跟上,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

        1.1綠化設計時忽視了樹種的合理栽培近幾年,幾乎所有的新建小區綠化都是下面鋪設草坪,上面零星點綴一些喬、灌木,造成植物品種單一,喬、灌、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出現了重視綠地數量忽視綠地質量,以草代木、以小灌木代替小喬木的現象,造成先天設計不足。

        1.2只重視建成速度而忽視了質量施工中,為了趕工期和經濟效益,不嚴格按要求進行科學整地,樹穴不規范,樹木土球不標準,基肥很少施入,使用下房土和垃圾土,造成植物成活后營養供給較少,樹勢弱,生長不良。

        1.3養護管理不當常言說的好,三分種七分養,栽是一時,養是長期。每種植物都需要根據其生長規律進行合理的施肥、澆水、修剪。現在很多地方只重視水分的供應,而忽視了澆水時間和施肥問題。

        1.4沒有重視綠化苗木的檢疫每年春秋季綠化過程中,由于專業技術力量薄弱,或時間緊任務重,忽視了檢疫,致使不少危害性病蟲、雜草得以傳入。

        1.5只重視使用化學藥劑而忽視了其他有效方法一旦發現了病蟲害,為了防止其蔓延,馬上用速效或劇毒的藥物噴施,造成對土壤和空氣的污染,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平衡。很多其他防治方法,如黑光燈誘殺、利用天敵、生物制劑等,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對策

        2.1建立合理的鐵路林業綠化設計格局,從根本上杜絕病蟲害的發生制定一個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設計,注重生態意識與藝術效果的結合,扭轉鐵路林業綠地安排的隨意性,逐步調整不合理的樹種配置。林業綠化應根據各地氣候、地理位置、人文景觀等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規劃,不能依葫蘆畫瓢,拘泥于其他地方的模式,更不能盲目追風,要活學活用,充分展示自己的地方特色。選擇樹種時要以鄉土樹種為主,形成本地的特色、個性和風格。綠化植物配置要因地制宜,植物種類要多樣化,種植結構要有層次。

        2.2建立科學的林業綠化施工程序,嚴格按鐵路林業技術規范施工綠化施工應嚴格按林業綠化植物生長的客觀規律,科學施工。嚴格按2009年1月1日鐵道部出版的《鐵路林業技術管理規則》規定的要求施工,林業綠化施工最好選在適宜苗木移栽的春、秋季節進行,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不要片面要求工期,整地時要盡量避免使用下房土和垃圾土,特別是表層要使用熟土,并注意施入基肥。

        2.3合理養護合理養護是抑制和消滅病蟲害發生的有效方法,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根本措施。

        2.4加強病蟲害的檢疫工作植物檢疫是植物保護的組成部分。建議鐵路林業部門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對林業綠化苗木實行嚴格檢疫,發現有害生物要及時進行除害處理,減少外來病蟲害的入侵。

        2.5拓展其他防治措施由于鐵路林業綠化植物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蟲害防治的時候,以不污染環境為前提,且要兼顧綠化效果,所以不能生搬硬套生態特點不同的農林害蟲的防治方法,應利用植物之間相生相克的原理進行防治。

        第7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為規范活立木移植管理,保護和培育活立木資源,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建設生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省林業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于禁止大樹古樹移植進城的通知》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活立木移植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宣傳教育,樹立保護意識。

        活立木資源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活立木資源對保護生態環境、傳播歷史文化、發展旅游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各單位要大力宣傳依法從事活立木移植的重要性和非法移植的危害性,提高全社會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形成廣大人民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二、嚴格控制古樹名木和大樹的移植。

        凡在本局綠化辦登記在冊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或胸徑在100厘米或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樹,一律嚴禁移植。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的樹木、自然保護區或森林公園內的樹木、天然林木、防護林、風景林、母樹林以及名勝古跡、革命紀念地、其他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樹木等,禁止移植。因古樹的生長危及村民房屋安全、重點工程建設等原因確需進行保護性移植的,必須由古樹所有者提出申請,經古樹生長地周圍(本組或村民代表)的村民簽字同意,古樹生長地村委會、鄉鎮政府簽字同意并蓋章,經林業主管部門現場勘查(具備相片資料),報局長審批后,按相關程序辦理手續。

        三、規范經營行為,依法有序管理。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國家林業局關于規范樹木采挖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省林業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樹木采挖管理的通知》、《省林業廳關于加強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規范活立木移植管理。

        (一)經營資格。凡在縣境內從事活立木移植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林業主管部門核發的《木竹經營加工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有活立木移植許可的)。經營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還必須辦理《省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證》。

        (二)采挖管理。采挖胸徑5㎝以上樹木(人工培育繁殖的除外),必須經縣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按采伐證規定采挖并納入森林采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劃;農村居民采挖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非保護樹種或非古樹名木),必須辦理采伐(挖)實地勘驗證明;采挖國家一、二級和省重點保護野生樹木,必須向縣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報省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辦理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證和林木采伐許可證。

        (三)經營管理。經營活立木必須辦理木竹經營加工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有活立木移植許可的);經營國家二級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樹木(人工培育繁殖和林農自家種植的除外)還應當辦理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證;經營人工培育繁殖苗木必須辦理林木種子經營許可證;銷售人工培育繁殖和林農自家種植胸徑5㎝以上的大苗,必須經種苗機構或林調隊現場勘驗并出具《銷售人工培育苗木現場勘驗書》;其中已納入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種,不論是人工林還是天然林,必須經野保部門進行鑒定,經鑒定,屬人工栽植的,由野保部門出具《縣人工培育苗木現場勘驗書》,屬于野生的,由野保部門申報辦理《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證》,并憑《縣人工培育苗木現場勘驗書》及《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證》到省林業廳野保處辦理野生動植物產品證明書。

        (四)運輸管理。運輸胸徑5㎝以上的活立木,必須取得木材運輸證。木材運輸證憑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林木采伐許可證或零星林木采伐(挖)實地勘驗證明及檢疫合格手續辦理。運輸國家一、二級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樹木的,還必須同時提供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證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證。運輸人工培育、繁殖非國家和非省重點保護樹種的,憑現場勘驗書和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及檢疫合格手續辦理運輸證或林政部門現場勘驗意見和林政分管領導的批準意見及檢疫合格手續辦理運輸證。運輸人工培育、繁殖國家和省重點保護樹種的,憑野生動植物產品證明書和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及檢疫合格手續辦理運輸證。銷售人工培育的已納入國家和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種(包括以前培育的),無論徑級大小,由種苗管理機構或者有資質的林調隊勘驗并出具《銷售人工培育苗木現場勘驗書》,野保部門在辦理《省野生動植物產地證明書》時都可以認定為有效依據。對已進入圃地的已納入國家和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種,經營單位或者個人不能提供人工培育的有效證明,按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有關法規進行管理,辦理了《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采集證》并交納了“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再次移植出圃時,憑原始依據免征“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費”。

        第8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近幾年植物保護工作的發展狀況,不但體現在防治技術的改進,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從而深刻認識了植保工作的方向。在農業生產中如何控制農藥污染、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農業工作者需要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

        針對環境的日趨惡化,人們對有害生物的認識逐漸發生了轉變,植物保護的策略從對有害生物的“斬盡殺絕”轉變為“適度容忍”,在防治過程中通過對害蟲天敵的研究、引進、釋放和保護,發揮天敵的控制作用,應用生態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方法治理有害生物,綜合利用各種措施,將其危害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的合理水平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生物防治法是經實踐證明了的,順應時代潮流的,最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方法,通過生物防治法來防治病蟲害不污染環境,病蟲害也不容易產生抗性,而且還具有經常、持續控制病蟲害的優點,這種防治方法非常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是一項值得提倡并有很大發展前途的防治措施,是病蟲害綜合防治最重要的一環。

        應該說化學農藥的長期持續使用,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本身及環境帶來許多嚴重問題,主要表現為防效降低、農藥殘留超標、自然控制力減弱及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了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中,應以農業防治措施為基礎,創造一個適合作物生長、不利于病蟲發生危害的生態環境;優先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加強農用抗生素、微生物殺蟲殺菌劑的開發利用,保護利用各種天敵昆蟲,充分發揮其它防治措施,科學、安全地使用農藥,防止農藥對農產品及環境造成污染。

        而改變病蟲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則為更好地解決植保問題創造了條件。人們曾想尋找一種單一手段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害蟲的目的。自從50多年前有機氯農藥發明后,以它空前的殺蟲效力,有人就盲目認為徹底解決害蟲問題已為時不遠。多年來有機氯農藥的連續大量施用,固然在生產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害蟲問題并未得到解決,有些害蟲反而更加嚴重。越防范越多,越多越加藥量,可越加藥量,病蟲害的抗藥性就越強,成為一種惡性循環。農藥引起的副作用也更顯突出。單靠一項技術措施如利用天敵防治,也無法令人滿意。所以在今天綜合防治的概念已經更加豐富了。

        綜合防治是通過有機地協調應用各種防治措施,相輔相成,把病蟲壓低到經濟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將對農業生態系內外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說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生態學問題。

        筆者認為綜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錯綜復雜的動植物、農作物的耕種和周邊環境構成一個生態體系。這里面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的變支,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整體體系的穩定,在關鍵因素上甚至可一發而動全身,進而影響病蟲害種群的消長。

        2、綜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種群數量,使害蟲密度保持在經濟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進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蟲絕滅,有時為使天敵能繼續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蟲害中發揮作用,在防治時還要有計劃留下一部分害蟲。

        3、各種防治手段如化學防治、天敵利用、抗蟲品種、農技措施或昆蟲絕育,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采用多種防治手段,將其有機聯系,互相協調補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須全面考慮,使其對于生態系內外的副作用減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們對防治對象,作物和人畜的影響,還必須考慮到和其它害蟲、天敵、益蟲和其它生物的關系,同時還要注意環境保護問題。

        綜合防治的配套技術是:根據綜合防治的原則和當地生態的特點,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術進行組裝和協調運用。其內容包括:

        1、保護利用有益生物,結合農事操作為天敵提供棲息場所,注意合理用藥,減少天敵殺傷,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

        2、以農業防治為主的預防系統,如有利控制的高產耕種、輪作制度,種植抗(耐)性強的優良品種及其合理的品種布局;培育無病蟲的種苗,針對性的種子消毒、土壤處理。

        第9篇: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范文

        論文摘要 論述了沼肥在農業植保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闡述了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指出沼氣的普及和推廣,既解決了農村生活用能不足,又改善了農業植保生態環境。

        1沼肥在農業植保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農村發展沼氣有利于統籌解決并協調燃料、飼料、肥料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大量的作物秸稈、人畜糞便和雜草落葉等原料經過沼氣發酵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它不僅能生產出廉價的沼氣,發酵后的殘留物還是一種無菌、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實踐證明,發展沼氣既開辟了有機能源,促進了農作物生長發育和氮素的保存,又防止了環境污染及肥料的流失。反過來,沼氣肥的增加又可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沼氣肥能為農作物提供氮、磷、鉀、鈣、鎂、硫及微量元素,其豐富的有機質既能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又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保護的作用。土壤中80%~90%的氮素是以有機形態存在并保存在土壤中,土壤有機膠體與礦質膠體復合形成穩定的團粒結構,改善a土壤水肥氣熱狀況和耕作性能,所以土壤有機質含量常作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可見施用有機質肥料,經常補充土壤中有機質和養分的消耗,對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增強植物保護、奪取豐收都起到重要作用。通過3年來“生態農業”試點證明: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塊,小麥白穗率為1.97%,減產1.3%,不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塊,小麥白穗率為6.5%,減產5.5%。由此可知,沼肥既是優質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劑,還是植物的保護神。若連續使用,可使土壤疏松、結構改良、色澤加深、保水、肥力增強,提高農作物抗病害能力,可見農業要上新臺階必須注重培肥地力,發展沼氣,開辟有機肥源,走有機與無機相結合的道路。

        2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2.1供給作物有機和無機營養,增強作物抗病能力

        一是給農作物提供有機營養。農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某些有機質,如玉米可以吸收各種氨基酸、酰酸以及核糖核酸等,小麥能吸收賴氨酸及各種磷酸己糖和磷酸甘油酸。沼氣肥中都含有此種養分可供給作物吸收利用。此外,施用沼肥后由于促進了微生物活動,產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如維生素B和沼酸、葉酸以及生長素等,可促進植物根系發育、健壯、增強作物抗病能力,減輕病蟲害。二是給農作物提供無機營養。沼氣肥中含植物所需的各種大量微量營養元素。沼肥中的無機養分,有的是呈游離狀態可直接被農作物吸收利用,如秸稈中的鉀即可被農作物直接吸收,其有效性約相當于氯化鉀的85%;有的則需經過微生物分解釋放出來后,才能被農作物所利用。

        2.2提高土壤養分積累及供肥能力

        一是沼肥養分在土壤中的積儲,使土壤形成“養分庫”。沼肥施入土壤后礦化速度較慢,可供當季作物利用的養分較低、殘留在土壤中的養分較多,據“生態農業”試點可知,農作物的有機氮可為當季作物利用的只有30%,其中60%則殘留在土壤中。二是沼肥降低化肥的損失率。施用沼肥能使化肥氮很快轉成有機氮,這是因為施用沼氣肥后為微生物捉供了豐富的能源,促進微生物對無機游離態氮的同化,從而減少了化肥氮的損失。在紅壤田上的試驗表明:化肥配合沼肥施用,雖然化肥氮的當季利用率下降,但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顯著提高,化肥氮凈損失率降低。三是沼肥促進土壤中生物固氮活性。施用沼肥可以促進細菌固氮活性,從而增加生物氮源。沼肥中的某些成分及降解產物也可以通過間接途徑,促進藍藻及其他光合固氮細菌的固氮活動。在試驗中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施用沼氣肥,一季小麥的固氮效應分別比對照增加80%和70%,土壤生物固氮能力幾乎與沼氣肥施用成正比。

        2.3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更新土壤腐殖質組成

        施用沼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改善有機質組成。沼肥施入土壤后提高了真菌的活性,而真菌同化碳的能力(同化率60%~80%)顯著大于細菌(同化率僅20%~40%),因而提高了有機質在土壤中的滯留量。施用沼肥還能更新土壤有機質組成,提高土壤有機質的質量。據試驗,施用沼肥土壤中活性有機質提高25%,總腐殖質含量提高11.1%,有機復合度提高60.1%,病蟲害減少60%以上,長期施用沼肥的紅壤土,不僅有機質總量提高,其易氧化有機碳也比對照高30%~90%,而氧化穩定系數則比對照降低10%~14%,易氧化有機碳與產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而氧化穩定系數則與產量呈極顯著負相關。

        2.4改良土壤理化性狀

        長期施用沼肥對土壤理化性狀有良好影響,如增加團聚體的穩定性。沼肥施入土壤后在腐解過程中能產生羧基一類的配位體與土壤粒狀表面或氫氧聚合物表面的多價金屬離子相結合形成有機—無機復合體,通過其表面的有機膠膜使土粒相互結合而形成團聚體,經脫水后逐漸穩定。在沼肥參與下的土粒團聚作用,可以形成疏松多孔的水穩性團聚體。用沼肥培肥紅壤土,其中0.5~2.0mm的微團聚體分別比對照增加8.5%~20.5%。

        2.5改良被污染土壤及植保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

        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土壤中的腐殖質與

        金屬離子可形成水溶性或水溶性的絡合物及螯合物,從而控制金屬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及毒害,更重要的是秸稈、家畜人糞尿經過充分的厭氧發酵后變成了無毒、無菌、無污染的優質速效肥料,適宜的pH值有效充分地抑制了各種細菌的繁殖,還直接影響和控制了農藥在土壤中的持留、降解、生物有效性、流失、揮發等。因此,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填入沼氣池,通過發酵產出沼氣用于生活,沼氣肥施入土壤增加了有機含量及各種微量元素,防止了環境污染,提高了作物產量。據生態點證明:小麥施沼肥22.5t/hm2,病蟲害減少60%,小麥增產1 500kg/hm2,玉米增產904.5kg/hm2。

        3沼肥發展的前景

        3.1通過沼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增強植保觀念

        沼肥雖然具有養分齊全、穩肥性好、后效長等優點,但養分濃度低、肥效慢,單獨施用不能滿足作物迅速生長和當季作物奪高產的需要。而化肥雖具有養分濃度高、肥效快的優點,但穩定性差,易流失,難于滿足作物持續需肥的特點。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則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在以低品位有機肥為主的地方,施用有機肥的目的應以培肥地力為主,以化肥促當季高產。應大力發展養分較高的沼氣肥,使沼肥能部分代替化肥及農藥施用,降低生產成本,達到農業高產穩產,優質低耗的目的。

        3.2開辟沼氣肥源,培肥地力,增強植保,提高經濟效益

        農村種植業中生產的秸稈、綠肥等有機物質,雖然可以經堆漚處理直接還田,但效益較低、病菌嚴重,還浪費了大量寶貴有機肥料使環境惡化。通過沼氣厭氧發酵,既解決了生活用能,又增加大量有機質肥源,施入土壤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經濟效益。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鬼国产激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