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冶金行業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目標和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力度,加強冶金行業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全面提高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各級要進一步摸清本地區冶金企業的各種有害、危險因素設備的數量及分布,建立檔案;強化源頭管理,抓好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建設“三同時”工作和職工的宣傳培訓教育工作;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落實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內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建設,改善企業的作業環境,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素質,規范作業行為,努力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二、主要措施
(一)深入調查,切實摸清本地區情況。各區縣安監局要深入開展本地區冶金行業基本情況的調查工作,要摸清企業的底數,以調查表的方式開展調查工作,弄清企業名稱、地址、法人代表、聯系電話、主要生產設備、危險有害因素等。要通過這次摸底,建立完善企業的檔案,提高監管的力度。各區縣安監局要在20*年3月10號前結束調查工作,并將調查匯總材料報市安監局綜合科。
(二)突出重點,增強安全生產過程的監管。各區縣安監局要充分認識加強冶金行業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調查摸底,找準本地區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制定出整改方案,將安全監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根據冶金行業的事故特點,重點加強對危險程度較高、事故易發的生產工藝環節和部位的監管工作,強化對生產過程中關健部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對存在重大隱患的企業要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并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三)加強隊伍建設,貫徹落實三個《規程》。要在20*年的上半年,結合省安監局開展的《煉鐵安全規程》、《煉鋼安全規程》和《軋鋼安全規程》三個文件的宣貫工作,進一步做好包括企業分管安全工作領導、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以及安監部門人員在內的業務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使他們了解冶金生產工藝,掌握冶金企業安全檢查方法和安全隱患及危險源辨識方法,具備與監管工作相適應的業務知識,以滿足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
(四)認真落實“三同時”,突出源頭管理。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把好安全生產準入關,全面清理本地冶金企業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情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抓好“三同時”工作。對在20*年9月30日前投產而沒有履行“三同時”程序的新建、改建、擴建冶金建設項目,要督促企業及時采取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補救措施,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做現狀安全評價。凡是20*年9月30日后投產沒有執行“三同時”規定的新建、改建、擴建冶金建設項目,要補辦“三同時”手續;20*年6月30日后以,對未履行設計審查、竣工驗收手續或驗收不合格的冶金建設項目要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議實施停產整頓,對不符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和原國家經貿委明令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冶金項目,堅決不予補辦“三同時”手續,并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議實施關閉。
(五)嚴肅事故查處,推動安全管理創新。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嚴格依照《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存在隱患不及時采取治理措施、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有關責任人,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依法嚴肅處理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同時,市、縣兩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把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有機的結合起來,淘汰落后冶金生產能力,鼓勵和引導冶金企業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安全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
(六)抓好冶金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全市所有冶金企業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始終將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
一是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安全管理專職人員,健全相應的職責。
二是完善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各冶金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煉鐵安全規程》、《煉鋼安全規程》、《軋鋼安全規程》,結合本企業生產工藝條件和作業特點及時修改、補充、完善相關崗位人員安全操作規程。(重點是建立:安全管理組織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或作業標準)、安全檢查制度、危險源、事故隱患和危險作業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應急預案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現場安全管理制度、車間(班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設(檢修)安全管理制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及廠區生產保衛管理制度)。
三是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冶金企業的所有從業人員必須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經教育和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企業要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和了解相關區域、作業的有害危險因素,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凡涉及特殊工種的操作人員,必須定期培訓考核、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四是突出抓好重點危險場所和設施、設備的監控管理。要加強對重點危險區域、設施、設備、能源介質和作業場所的安全管理。對練焦爐和燒結工序要以預防煤氣中毒、爆炸和機械傷害為重點;對煉鐵工序,要以高爐、熱風爐、煤粉制作及輸送設備為重點,防止爆炸和火災事故,以出鐵場為重點防止噴濺、鐵水爆炸、煤氣爆炸、中毒、起重吊車及泥泡等傷害事故;對煉鋼工序,要以轉爐、電爐及其他冶金爐(包括鐵合金爐)為重點,防止高溫金屬液體(液渣)噴濺、煤氣爆炸、氧氣爆炸、廢鋼中夾雜危險物品爆炸事故,以鐵水、鋼水、鋼渣吊運為重點,防止冶金吊車故障、容器泄漏和耳軸斷裂等事故;對軋鋼工序,要以加熱、退火系統為重點防止機械傷害事故,以吊運、裝卸為重點防止起重傷害事故;對鍋爐、煤氣、氧氣、氮氣等能源介質壓力容器管網,高溫金屬運輸工具、變配電所(站)等重點要害危險部位、設施、設備,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項安全管理制度。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五是監控危險源,完善和定期演練事故應急預案。冶金企業要建立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并定期進行檢測、評估、監控,要進一步制定完善企業的應急預案,每年度要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員工進行事故應急的演練,切實掌握救援的程序。市直屬冶金企業要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市直屬以下冶金企業要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區縣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銀行紛紛求新求變。在擁抱互聯網的同時,爭相以高科技和智能設備裝備“智能銀行”,掀起金融業智能化的風潮。在銀行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隨著互聯網金融、電子渠道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客戶不再滿足于傳統金融服務,而不斷追求個性化服務體驗。
一、個人金融業務發展分析
個人金融業務是相對于公司金融業務而言,以個人、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向其提供綜合、多方面、多功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西方國家的個人金融業務發展較為完善,已經形成了涵蓋了與生活有關的各個方面:如委托理財、代收工資費用、外幣兌換、財務咨詢管理;此外還通過網絡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娛樂等個性化服務個人金融業務體系。較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比較落后,因為我國長期只重視對大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一)個人財富的增加和消費觀念的變化
影響我國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個人財富的增加和資本的集中化。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個人財富增加使得居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觀念發生變化。我國居民開始重視和關注理財業務,改變以儲蓄為主的理財活動和理財觀念,促進了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其次是金融業的變革和發展,促使銀行開始關注并發展個人金融業務。隨著我國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國內銀行要與境外銀行進行激烈的競爭,只依靠傳統業務銀行難以維持生計。在這種市場競爭環境下,銀行逐步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目標,對自己的個人金融業務進行定位后開始采取措施為個人金融顧客提供相關金融服務。
(二)大企業金融業務利潤空間下降
前面提到,我國銀行的傳統客戶是大企業,即為大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因為大中型企業的資產優良,金融風險小,各個銀行對大中型企業都金融追逐。但是,大中型企業的一個特點就是這類客戶有著超強的議價能力,銀行所提供的利率水平已經不能夠讓他們滿足。而中小型企業不能達到銀行的融資條件,銀行不會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同時,企業用戶的利潤貢獻度的占比呈現逐年遞減趨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人客戶的利潤貢獻度占比卻逐年上升,因此,銀行將自己的客戶瞄準了個人客戶,業務也由以前的對公服務向公私兼顧方向發展。
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有利于推動銀行功功能的轉變,由經濟功能向金融功能方向轉變,同時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也有利于銀行業務的轉型,由大中型企業客戶群體向個人金融業務進行轉變,有利于優化銀行的客戶機構,尋找銀行業務的新的經濟增加點。
目前,我國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個人金融業務交易額也屢創新高。特別是近年來,銀行網點智能化的發展,為我國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二、銀行網點智能化發展優勢
“智能銀行”將科技融入金融產品,體現“人機互動”,代表著金融業發展的趨勢與方向。以中國銀行為例,自助開卡機、智能叫號機、大堂智能服務系統、遠程專家系統等中國銀行不斷加大網點轉型力度,推進實施網點智能化升級,給市民帶來了全新的網點服務體驗。在中國銀行個人客戶辦理業務,通過大堂經理的客戶識別和分流引導,除少數需要辦理定期倒存和掛失類業務的客戶,其他諸如國際匯款、跨行匯款、基金買賣、外幣兌換、借記卡辦卡、借記卡激活、短信簽約、現金存款等業務全部可以在自助終端上完成。中行智慧銀行還研發了“大堂智能服務系統”、“遠程專家系統”等。大堂經理可根據智能服務系統,結合客戶實際需求,提供預填單、外匯牌價查詢、理財、基金及各類金融產品推介功能。客戶對投資和財務管理有任何疑問,還可以通過“遠程專家系統”與中行遠程專家溝通和探討,獲得全方位的咨詢建議。下面,本文將對那銀行網點智能化發展的機遇進行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給銀行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2014年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2015年兩會提出“互聯網+”,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條件。互聯網金融發展給支付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以電子支付為主要的支付手段,代替了現金支付方式。同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減少了用戶對銀行等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依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記錄查看交易記錄、評估個人信用等級、分析財產狀況、消費習慣等等。
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商業銀行網點面臨著業務分流、客戶分流、渠道分流的壓力,加之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在急速增長,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要持續促進網點轉型,提高網點的競爭力和生產力。
(二)技術優勢
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逐步替代傳統手機和電腦,成為人們溝通的主要工具,并在日常生活中與人們形影不離時,一種員工的移動設備可以接入公司的辦公系統,實現移動辦公和在家辦公的工作模式,開始悄然流行。這種技術的發展給銀行的服務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思路。
商業銀行可以利用IT技術實現“智能化服務”,精準識別用戶和需求,準確提供“定制化”金融產品,使營銷更為精準。比如,大堂經理可以使用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精確識別客戶,為顧客進行差異化營銷服務;也可以利用無線終端,實時監控網點運營情況,大幅提升業務處理(開卡、簽約、理財等)或引導的效率,從而縮短排隊與等號的時間。
(三)打破空間時間限制
通過自助設備,簡單的業務客戶自助即可快速辦理,復雜業務可連接到遠程客戶服務專員實時提供協助,少數特殊業務由網點人員提供現場協助。銀行智能網店發展完善后,銀行管理人員無論是在辦公區、會議室,還是在外地出差,都可以使用智能終端隨時接入辦公網并處理業務(如郵件收發、公文處理等)。
銀行網點的IT運維管理人員,也可以隨時隨地實時監控系統運行情況,第一時間接入處理技術問題。當需要部門之間或與外部服務人員協作時,還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無需像以往那樣耗時費力地架設臨時網絡,進而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用戶也不用跑到銀行辦理相關業務,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打破了辦理銀行業務的空間和時間限制。
三、銀行網點智能化發展建議
(一)精準定位、確定品牌優勢
銀行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優勢同樣非常重要。傳統銀行網點的設置主要是為用戶提供結算服務和各種零售業務的網點,隨著近年來金融市場的變化,銀行也在積極進行轉型,銀行在轉型過程中一定要精準定位確定自己的品牌優勢。
銀行將個人金融業務作為銀行的主要業務,就要合理設置銀行網點,吸引更多的用戶成為銀行的顧客。銀行可以根據網點的用戶結構、區域特點和服務方式等情況,精準定位網點,對網點進行科學規劃,打造自己的銀行品牌優勢。
銀行進行精準定位的前提是對顧客進行細分,根據不同顧客群體的收入、消費習慣、理財理念等進行產品設計,對目標顧客進行有目標的產品推廣。銀行網店智能化可以讓用戶自己使用銀行提供的智能設備選擇符合自己的產品,也可以跟專業的理財轉件進行網絡視頻溝通,聽取專業的理財意見和建議。因此,銀行可以通過精準定位確定品牌優勢,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的推廣等。
(二)注重用戶體驗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傳統銀行業開始大規模運用互聯網技術,相繼推出網銀、移動銀行、微信銀行等服務,電子銀行替代率不斷提升。然而,和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比,銀行提供的服務往往因為客戶體驗不佳而受到詬病。在競爭不斷加劇的壓力之下,銀行一方面積極布局、改進線上業務,同時在線下業務方面,將物理網點的智能化看作零售業務轉型、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重頭戲。未來中國銀行業的社區銀行能否成功,還要取決于能不能及時捕捉到客戶需求。
銀行網點智能化的推廣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銀行網點智能化也需要注重用戶體驗。銀行智能化節省了人力成本,打破了銀行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等對顧客辦理業務的限制性,用機器代替人力,更應該注重銀行的用戶體驗。銀行可以對客戶的大量行為進行數據分析,主動向客戶通過移動渠道授信。同時,銀行應該優化業務流程,客戶可在網點自助了解銀行產品、辦理業務。
但是,金融服務具備很大的私密性和特殊性,需要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如果沒有網點而只在互聯網上,這一點是無法實現的,也就無法讓客戶感受到銀行對客戶的用心服務。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直接接觸,才能得到客戶更多的信任,客戶也才會把金融需求更放心地放在銀行。互聯網金融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技術和工具,是銀行業的一個有效補充,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物理網點。
(三)實現網點服務移動化和社交化能力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網點服務移動化成為可能。銀行網點智能化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個人用戶成為銀行顧客,因此,銀行網點智能化的發展一定要實現網點服務的移動化,增強銀行網點的社區化能力。
由于其植根鄉土、貼近百姓的特色,社區銀行被認為是爭奪客戶資源、深挖小微企業的有效途徑。一段時間以來,多家中小銀行探索在不同地域成立規模較小的自助式或全功能式社區銀行網點,希望以更少的成本拓展基礎客戶,彌補和大銀行相比網點不足的缺憾。針對不同的居民社區和產業社區,銀行的網點設置應當實現一定的差異化和針對性,強調線上線下的結合;社區銀行開展小微業務,同樣應當強調通過流程的標準化、電子化,實現批量化審批。
智能銀行是互聯網時代銀行的必然選擇。升級后的網點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嚴格按照流程辦理的銀行業務搬上自助機具操作,可以提高服務效率,網點普及后,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
關鍵詞:航運業 金融工具 應用
2009年4月,國務院正式文件對對上海“兩個中心”建設進行了系統規劃和全面部署,其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被放在重要位置來規劃。航運金融作為航運業和金融業的交叉領域,對于兩個中心的建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近年來我國航運金融發展形勢來具體分析和探討金融工具在我國航運業的發展及應用。
一、我國航運業發展現狀
我國航運業快速發展,分析航運業發展現狀和我國航運金融現狀,對于擴大我國航運金融的發展空間是極為必要的。據相關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866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外貿出口規模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位,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萬噸以上干散貨船共計1618艘/4940萬載重噸,運力規模比2011年底增長15.2%,海運船隊達到1.15億載重噸,居世界第四位。在港口業方面,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1.64億TEU,雙雙位居世界首位,且共有8個港口進入世界二十大集裝箱港口行列。在水運基礎設施方面,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31968個,比上年年底增加334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762個,比上年末增加101個;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70公里。從這些層面看,我國在航運方面已是世界航運大國。
二、我國航運金融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當前金融工具在航運業的應用主要分為以下三種:一是海上保險,包括船舶保險、運費保險、承運人責任險、保障賠償責任保險及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等。二是船舶融資,其形式主要是直接貸款、船舶抵押貸款及船舶融資租賃等。三是航運金融衍生品,其實質是提供一種避險工具,主要是用來避免運費市場上下波動所帶來的風險。這些金融工具在我國航運業的發展及應用比較廣泛。但是就當前具體情況而言,我國航運金融發展較為滯后,造船企業、港口、航運企業等上市融資的數量較少、規模也很小,很多金融機構僅僅提供港口建設、船舶制造的銀行貸款業務,貸款領域較窄;航運金融衍生功能也很滯后,金融、保險等航運衍生服務業尚未形成氣候。
對于其發展情況及趨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航運金融總體規模小,目前上海在全球航運金融市場的份額不足1%,這與倫敦、紐約等世界型港口相比,差距太大,從2010年開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積極籌劃建立專業航運金融平臺,以支持上海的航運業。二是對航運金融的創新能力不足,與倫敦相比,中國的金融機構自身專業性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導致金融產品匱乏,如上海的銀行在船舶融資、船運保險、物流金融等方面剛起步,提供的航運金融較少,航運融資市場幾乎被國外銀行壟斷。三是航運金融相關業務有外移趨勢,目前僅有3家大型船公司在中國注冊,這與在上海開展航運業務的數量達20家的大型船公司極不匹配,且境內的船公司70%以上責任險在境外投保。
三、發展我國航運金融的對策
(一)航運企業利用金融工具控制風險實現利潤
我國航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有利的一面,尤其是要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功能,對收入和成本進行套期保值操作,這樣就可以熨平周期波動的風險,從而提高資本的使用率及穩定經營風險。筆者認為航運企業利用金融工具控制風險實現利潤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要將警兆分析與識別納入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并建立具有量化標準的風控體系。二是要大力加強航運業金融風險識別和控制,航運業的周期性會影響各條競爭激烈的遠洋運輸航線的價格水平,并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同時,航運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航運企業要加強對資產、負債的管理,確保穩定的現金流,也要關注匯率風險。
(二)大力促進航運金融協同發展
筆者認為促進我國航運金融協同發展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配合國家戰略,豐富金融產品。大力拓寬航運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政策、稅收優惠等措施來吸引船舶租賃、保險、再保險公司等航運金融服務機構落戶我國各大港口,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衍生品,提供更多的航運投資和避險工具,加快發展船舶融資、國際結算、航運保險等金融創新業務,積極探索航運企業在全球化布局時使用人民幣對外投資以規避匯率風險等。二是拓寬融資渠道,提高效益。政府要采取稅收減免政策來鼓勵海上貨運險本地投保,積極擴大航運保險免營業稅的險種范圍。要積極適應航運金融發展形勢,出臺支持航運金融發展的金融外匯政策以方便航運相關外匯資金跨境收付。三是完善航運金融配套服務體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航運保險法規體系,如完善《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保險法》等法律;完善人才激勵政策,以吸引具有保險、航海、法律、金融等綜合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從業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要積極支持發展諸如保險經紀、保險公估、海事法律、船舶檢驗等航運金融中介機構。只有這樣,才能較好的提高我國航運金融服務水平,更好地促進我國航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萍.上海航運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水運,2009(12)
微信于2011年正式在我國上線運營,截至2016年,其用戶群體已經超過9億人,微信已經成為當下適用人群最多的社交工具。隨著用戶群體的不斷增多,很多企業都開始利用微信開展營銷活動,微信已經逐漸成為商業交易的重要平臺,也為營銷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渠道。但是在開展微信營銷時,不僅應以推送信息為主,還要通過互動和交流進一步提升營銷效果,否則將很難確保用戶群體的數量和黏性。企業在為產品營銷發送各種信息時,必須確保信息的質量和針對性,否則很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因此,在開展微信營銷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創新營銷方式,找準消費群體的消費意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銷活動。
微信營銷的特點
微信公眾平臺在推送信息時能夠覆蓋所有用戶,并且能夠通過用戶分組、區域分組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信息推送的精準性。這個特點是其他營銷工具很難達到的,將營銷工作的重點由推廣運營轉移到文案策劃當中。只要控制好推送信息的質量和頻率,不讓用戶反感,很容易提高用戶的忠誠度,進而將其發展為消費用戶。
微信中具有一項“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能夠向附近的陌生人推行強制性廣告。使用該項功能時,可通過自己的地理位置查找附近正在使用微信的用戶。微信除了顯示姓名等基本信息之外,還會顯示用戶的個性簽名,可以通過在個性簽名中加入廣告達到免費宣傳和推廣的目的。
微信營銷在金融產品中的運用
接下來,筆者將從4個方面對金融產品在微信平臺的推廣進行闡述。
線下業務在微信平臺的延伸
2013年,我國多家銀行進駐微信平臺,通過微信服務功能推出各種銀行產品。雖然初期只提供查詢和即時消費等基本功能服務,但這無疑是銀行領域加入微信營銷的標志。隨著近年來的不斷發展,銀行逐漸通過微信平臺推出了轉賬、理財、保險等多種業務,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銀行業務提供了新的營銷渠道。2014年,很多基金、保險等企業也進入了微信平臺開展營銷活動,通過微信拼服務、賣產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和銷售水平。用戶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綁定自己的微信號和信用卡信息后,就可以實現電話銀行的部分服務。
金融企業微信活動推廣
隨著市場的更新換代,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其價位逐漸降低,很多金融產品不斷通過移動終端開展營銷活動。在搶占市場的過程中,企業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主要表現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營銷活動。其中,比較常見的營銷措施就是發紅包,通過發紅包不斷擴展營銷群體。用戶需要關注企業的微信公賬號,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消息參加搶紅包的活動,這種營銷模式不受地域、時間的影響,能夠快速提高微信公眾號的關注程度,并發展更多的用戶群體。此外,一些金融企業還利用春節期間最受歡迎的微信紅包作為誘餌,增加企業公眾賬號的關注度。
點對點專屬服務推廣
微信后期推出的多種服務功能更加適合金融行業的服務與產品推廣,以往需要在線下的實體柜臺或登錄企業官網完成的賬戶查詢、金融產品咨詢等業務,如今通過微信平臺就可以辦理。
微信營銷的風險與機遇
隨著微信的使用量逐漸加大,很多大型品牌也逐漸開始注重微信營銷,并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同時,各品牌在利用微信開展營銷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營銷推廣能力差距較大,甚至存在通過使用虛假宣傳的方式提高營銷能力的企業。當前,為了進一步規范微型營銷活動,《微信公眾平臺關于誘導分享行為的公告》指出,不鼓勵企業使用公眾平臺群發營銷信息,通過誘導或者強制手段要求用戶將信息分享到朋友圈的行為。
微信是一個封閉性較強的營銷平臺,面對這個新鮮事物,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對其的監管存在很大難度,沒有法律依據、監管措施跟不上微信平臺的發展速度等,都將制約監管工作的開展。當前,已有的微型公眾賬號繁多,監管部門無法實現對每個賬號都進行審查,這也是當前對微信營銷開展監管的主要難題。因為受到誠信風險的影響,微信營銷過程中通常會利用“熟人經濟”,一旦發生糾紛很難解決。如果對一些不良營銷行為放任不管,很容易對微信正常的營銷功能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微信未來的發展。
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具有一定導向性,用戶可以根據關注同類型的微信公眾號,自行選取需要關注的領域和信息,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因此,金融行業在利用微信開展營銷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營銷的手段和策略,確保能夠吸引用戶的眼球,在眾多營銷產品中脫穎而出。在利用公眾號信息時,不要僅局限于金融行業內部的各種產品推銷,可以通過及時推動一些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更進一步地吸引用戶的關注度,或者根據用戶所在區域的特點,及時推動一些天氣變化信息,提醒用戶注意周邊環境的變化,使用戶感到舒心。通過這些服務進一步拉近與用戶的距離,便于今后營銷工作的開展。
對于金融領域來講,營銷服務平臺的誠信水平是客戶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不斷加強和完善微信平臺的監管,才能夠確保微信平臺的各種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由2007年3月美國住房次貸危機引發,以2008年9月“兩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貝爾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購重組或破產為標志,開始爆發海嘯式的國際金融危機;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并開始危機實體經濟。進入2009年,被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稱為“百年難得一遇”的美國金融風波愈演愈烈,不僅演變成金融危機,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后金融危機時期[1]。
2.金融危機對中國航運業的影響
2.1運輸需求萎縮,運價急劇下跌
金融危機推動經濟滑坡,經濟滑坡導致貨量劇減,貨量劇減導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幅趨緩。2008年9月以來,全國部分中小企業關停,出口企業數量的減少造成港口吞吐量減少。中國口岸自2008年9月之后的連續幾個月的歐洲、北美、中東三大主要航線的運費都處于下跌趨勢。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歐洲航線、中東航線和北美航線。10月份歐洲航線的運價與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達30.8%。其次是中東航線,口岸到迪拜港的平均集裝箱跌幅為13.4%。北美航線以10.5%的跌幅,使原本已經是清淡的航運市場雪上加霜[2]。運價狂跌,貨量也急劇減少。這從我國的進出口量上可見一斑。從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我國出口連續8個月負增長。另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同比下降23.5%。中歐、中美、中日雙邊貿易總值同比分別下降20.9%、16.6%和23.1%。我國與東盟進出口同比下降23.8%,內地與香港進出口下降24.3%,與印度進出口下降32.3%。
2.2造船業新接訂單量急劇下降
對于我國造船產業來說,在經歷了從2003年后連續5年的超預期勃興之后,從2008年開始顯現出增長的疲態,全面爆發的金融危機使這一疲態更加趨于惡化。2003年以來,造船業一改以往低迷狀態而成為高盈利行業,大量民營、外資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異軍突起,開始“掘金”中國造船業。據統計,2003年兩大國有造船集團之外的造船企業新接訂單量占全國的比重還是32.2%,但2007年這一指標已經升至62%。如果全球船舶需求繼續保持強勁,這些新興造船能力的過剩還不能完全表現出來,但目前全球經濟下滑已經導致全球船舶訂造需求大幅下降,而且這種趨勢繼續的可能性還在不斷加大,所以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開始暴露出來。據了解,僅2008年10月上旬一周時間內,廣州黃埔區一家造修船企業兩個油船改散貨船的訂單連遭撤銷,直接損失4000萬美元。近來,江蘇省靖江市出于對未來不確定狀況的擔憂,今后將不再允許新建船廠。江蘇另一大型造船企業也推遲了IPO計劃,并將原來10億美元的融資計劃縮減至3億美元。
2.3投資者預期降低,航運市場泡沫減少
2002年以來的6年時間里,航運業迎來了一輪空前的大發展,成為航運業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繁榮期。但是隨著新造船運力的投入,使得航運市場上總運載量的增長大大超過了經濟及運量的增長,給航運市場帶來巨大的供給壓力。在運力供過于求之下,造成運費受壓,甚至出現不升反跌的情況,盈利大受打擊。
美國金融危機對投資者心理造成的影響直接作用于航運業。航運業過長的繁榮期一步步抬高了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市場上大量增加的新訂單和交船期的不斷推延不僅對國際運輸市場造成巨大壓力,而且造船廠和船東所承擔的市場風險也逐漸增加。大量的投機性訂單行為,掩蓋了真正的市場需求數字。此時的金融危機,降低了投資者的預期,對航運業的過度擴張起到了極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航運業實現“軟著陸”。2008年12月份全球船舶訂單幾近為零,全球運力增長減慢,市場開始進入回調。擠掉市場泡沫,有利于航運業蓄勢進入新一輪發展期。
3.后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航運企業發展分析
面對當面的嚴峻形勢,航運企業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必須擺脫以往的思維定式,從傳統的航運經營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換腦筋、變思想,開眼界、拓思路。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堅持創新,破解航運經營的難題,尋找新的發展契機。[3]
3.1創新理念,注重科學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既是對企業戰略的全面檢驗,也是調整完善戰略的機會。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航運業的發展,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由注重貨物運輸量、港口吞吐量的增長轉變到建立質量、結構、效益與內涵相統一的科學發展理念,注重發揮特色和優勢,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航運體系
3.2加強合作,化解經營風險
航運企業要在適當的時候,積極尋找兼并對象,通過業務上的先期合作以及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最終達到收購兼并的目標。航運企業之間,航運企業與有需求的有關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在國際經濟和航運形勢好的時期可以獲得雙贏,在經濟危機時期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提高競爭力。面對國際航運市場的嚴峻形勢,航運企業可以采取措施控制運力增幅,包括退租或出租部分運力等。在這些措施中,航線重組被視為各家船公司抱團取暖、共度時艱的最佳選擇。
3.3航運企業積極拓展航運產業鏈,加速企業轉型
當前,中國航運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低端環節,而高端航運服務業十分滯后。高端服務行業知識密集程度高,利潤貢獻度大,輻射面廣,國際影響力強,是航運服務產業鏈的上游環節。航運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是規避風險的必要措施,航運企業在確保運輸核心業務發展的同時,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多種方式,開發、參與多種商品或勞務的生產與營銷,增強在“供應鏈”上的競爭優勢,鞏固航運主業的地位。
航運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行業發展的規律。2003年至2008年,我國集裝箱運輸以年均35%的增幅,實現了連續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發展。2008年,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28億TEU。專家認為,我國外貿集裝箱運輸保持了多年“量”的高速增長,現在到了一個深層次發展期,要求我國外貿集裝箱運輸發展從以追求“量”的增長為主轉變為追求“質”“的增長為主,進行適當的戰略調整,優化運行組織,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整體效益。因此集裝箱班輪企業只有加大結構調整步伐,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發展思路,加強企業的運輸組織與管理,實現運輸組織向規模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才能再次找到遠航的動力。
3.4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了新一輪航運人才尤其是高端航運人才大流動,有利于航運業集聚人才。為此,航運企業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契機,積極培養、全面引進航運人才隊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
3.5以”兩岸直航“為契機,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兩岸直航“為兩岸攜手克服金融危機對航運業產生的影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兩岸航運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不僅可降低兩岸之間的運輸成本,增加兩地的海運量和經貿往來,也將吸4.結論。
世界經濟進入后金融危機時期,對航運業造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對此,我國的航運企業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金融危機帶來的機會,規避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在世界經濟的大潮中,大膽大步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劉文華。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外貿企業戰略轉型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2]施華。金融危機對航運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中國水運,2008年第12期。
[3]后金融危機下的國際航運。
本文關鍵詞:后金融危機金融危機航運
一、小微企業在享受金融服務方面面臨的問題
1. 從小微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缺少真正面向小微企業的針對性較強的金融服務。首先,面向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主體不足。從當前基層金融機構發展格局來看,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聯社仍是面向基層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主要金融力量,資金互助社、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仍然明顯不足,不能有效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其次,專門面向小微企業開發的金融信貸產品欠缺。目前各金融機構主要是以抵押和擔保形式對資金需求方提供信貸支持,門檻相對較高。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會因不能及時提供有效的抵押品或找不到合適的擔保人而達不到貸款要件上的要求, 從而不能享受信貸支持。同時,基于成本收益的考慮,金融主體提供的金融信貸產品,從期限、額度、還款方式等方面也往往不能適應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短、頻、快”等特點,不利于小微企業及時有效地利用金融信貸支持。
2. 從小微企業自身來看,大多數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意識不強,財務管理有待規范,不能很好地享受金融服務。據統計,我國95%的小微企業從未和銀行發生過信貸關系。一方面是金融機構高門檻的信貸政策使小微業主對金融信貸產品望而卻步;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與生俱來的資金投入少、周轉快的特點,使小微業主忽視或放棄了獲得信貸支持的渠道。殊不知,小微企業若想獲得長足發展,不斷做大做強,合理利用金融信貸支持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融資渠道。
3. 金融主體與小微企業間信息不對等、資金項目對接不暢,小微企業利用金融業間接融資成功率不高。作為企業,金融主體考慮到風險、成本與收益,更傾向于將資金投向經營穩定、業績優良,發展態勢較好的大中型企業,對業績不太好或不太明顯的小微企業則退避三舍。其實,在小微企業的創立與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經營初期或經營的困難時期更希望能獲得資金支持,而這卻恰恰與金融主體提供資金支持的固有思路不一致,從而不能取得金融支持。殊不知,現在不太看好的小微企業未必發展前景不好,關鍵是要金融主體肯放下架子,真正本著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再做出穩妥決定,不能輕易將有貸款意愿的小微企業拒之門外。
二、基層央行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 加緊對小微企業進行誠信教育,推進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夯實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信用基礎。基層央行應加強信用宣傳,擴大征信范圍,盡可能多地將小微企業信息納入信用體系,明示信用記錄在金融業乃至社會各領域中的重要性,呼吁廣大中小企業珍視自身的信用情況,正視金融機構的征信業務,鼓勵小微企業堅持走誠信立業、誠信興業的長足發展之路,在為自身爭取金融支持打好基礎的同時,也為轄區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盡心盡責。
2. 加強金融知識宣傳力度,培養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理念,夯實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思想基礎。一方面是引導金融機構轉變理念,將小微企業作為業務客戶平等地對待,視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為己任,在贏得商機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是結合基層央行金融知識下鄉、 金融知識進社區等活動的開展, 通過發放宣傳紙(冊)、開展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金融知識的宣傳與培訓,逐步消除以往金融只為大企業服務的錯誤認識,使廣大小微企業意識到金融就在我們身邊,金融服務涉及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學金融、用金融的理念根植于心中,增強其借力金融謀求發展的意識。
3. 加快培育融資擔保市場, 建立健全融資擔保機制,夯實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保障基礎。基層央行應根據轄區經濟金融發展情況,適時建議政府加快培育融資擔保市場,建立健全融資擔保機制,爭取盡早培育和發展功能完善、運行規范、安全高效的擔保體系,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也為金融機構開發新產品,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4. 引導金融機構改進服務方式、創新金融產品,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隨著小微企業數量越來越多,發展勢頭越來越好,社會影響力越來越高,服務小微企業孕育著巨大商機。基層央行應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大、中、新等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加快服務定位與轉型,將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納入其業務范圍。引導金融機構深入分析小微企業的各種金融需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定位自身服務小微企業的切入點。比如,金融機構可根據小微企業發展規模及發展階段,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特色化信貸產品;也可以側重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為小微企業提供快捷的支付清算渠道,最大限度地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等,推動小微企業做精做強。
根據國家發展銀行卡產業的總體要求,以面向全市消費者及農民工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銀行卡服務為目標,加大宣傳力度,培育用卡習慣。通過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提高技術手段,改善用卡環境,降低用卡成本,加強持卡人權益保護和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全市銀行卡受理市場快速健康發展,使我市銀行卡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二、總體目標
爭取到年末,全市年營業額50萬元以上的商戶受理銀行卡的比例達到50%,全市持卡消費金額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提高到15%左右,市區力爭達到25%。逐步做到重點商務區和繁華街區內的商戶、星級飯店、較大規模的休閑娛樂場所、重點旅游景區內的商戶和各類專業市場(如辦公用品批發市場、裝飾材料市場、鋼材市場、汽車交易市場等)內的商戶全部能受理銀行卡,實現“刷卡無障礙”。
逐步提高貸記卡在銀行卡中的比例,基本形成銀行卡“市場資源共享、業務聯合發展、公平有序競爭、服務質量提高”的良好局面。從現在起到年,全市持卡消費額年均增長50%左右,POS機具布放年均增長30%左右。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政策合力
為推動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成立全市銀行卡應用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研究制定推動全市銀行卡應用工作的總體思路、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銀行卡應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作為日常工作機構。負責推動落實領導小組的各項工作部署,定期、不定期組織成員單位對全市銀行卡應用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通報情況。做好促進銀行卡發展的各項日常工作。
各縣(市、區)也要盡快建立健全銀行卡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機制,并結合本地實際,出臺相應的支持當地銀行卡產業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針對上述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支持銀行卡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二)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建立聯合宣傳的長效機制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多側面、多層次,全方位地宣傳銀行卡,普及銀行卡應用知識,將大規模集中宣傳與日常性宣傳有機結合,擴大宣傳聲勢,提高宣傳頻率,使社會各界和消費者了解銀行卡、接受銀行卡和使用銀行卡。同時,通過媒體、廣告牌和燈箱等形式進行銀行卡公益廣告宣傳,使銀行卡深入人心。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各銀行卡市場主體,要切實做好推廣普及銀行卡以及防范打擊銀行卡犯罪的宣傳教育工作,使社會公眾掌握銀行卡用卡常識。人民銀行作為銀行卡市場管理主體,要發揮好牽頭部門的作用,與相關部門一起建立聯合宣傳的長效機制。
(三)堅持網絡統一,市場放開
堅持網絡統一,嚴格遵守“一柜一機”、“一機多卡”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證銀行卡受理平臺的通信質量。堅持市場放開原則,在銀行卡受理、機具布放等方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市場建設,鼓勵收單機構選擇POS直聯接入方式,嚴禁通過惡意降低手續費或以投資等方式爭搶商戶。積極培育銀行卡市場主體,做大做強收單市場。為維護市場秩序,對已經形成的網絡接入格局和存量市場要保持相對穩定,新增市場資源主要投入到增量市場的開發和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對商戶、發卡機構受理銀行卡情況進行評比和表彰,并將結果進行通報或予以信息披露。
(四)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努力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
稅務部門要加強金卡、金稅工程合作,做好具有受理銀行卡功能的金融稅控收款機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公安部門要會同人民銀行、銀監局、商業銀行和銀聯等單位,建立防范和打擊銀行卡犯罪的情報信息交流機制和案件合作機制。積極引導、鼓勵商業、旅游、餐飲、公用事業繳費單位、以及醫院、公路、鐵路售票、加油站、教育、保險、房地產、汽車、煙草、休閑場所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和現金使用量較大的領域受理銀行卡。各發卡機構、銀行卡專業服務機構和特約商戶要適時開展銀行卡有獎消費活動,提高市民持卡消費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市民的持卡消費習慣。要規范銀行卡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等電子支付功能,積極開拓銀行卡的其他實用功能,方便市民生活,促進社會資源共享。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各發卡機構對在實施銀行卡聯網通用工程、發展銀行卡產業中成績顯著的部門、單位和特約商戶予以獎勵。
(五)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1各發卡機構要將保證持卡人安全使用銀行卡作為風險防范的重要內容,從技術手段、業務流程、內控制度、商戶管理、培訓教育等方面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要高度重視信用卡業務開辦過程中的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充分發揮社會信用服務機構在防范信用卡風險方面的作用。
2各發卡機構之間要加強信息溝通,建立情報信息交流機制和案件合作機制,防范、打擊并重,規范、治理并舉,努力從源頭上預防銀行卡犯罪的發生。
3要切實做好銀行卡交易監測和大額可疑交易報告工作,通過完善制度和技術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銀行卡從事洗錢等犯罪活動和跨境轉移非法資金。
4向社會公布銀行卡聯網通用投訴熱線、刷卡消費POS機日常維護電話,受理在銀行卡交易中的投訴和建議,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年輕人想跳槽原本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正常選擇,無可厚非。但怪就怪在一些年輕人是想法大于行動,面對職業發展的瓶頸,沒有任何行動,只向身邊的同學朋友做無謂的抱怨,日復一日的消磨著時間,浪費著生命;另外一些年輕人則相反,想到就做,什么都沒有了解清楚就冒然跳槽,結果碰得“頭破血流”,實則有勇無謀。獨之秀職業顧問張平認為:理性的做法應該是有勇有謀!當自己的職業發展走進了“死胡同”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應該了解自己了解職場后制定可行性方案,適時調整自己的職業“航線”重新啟航,勇敢的跳出職場低潮。
獨之秀案例透視一
Angie目前是一家民營集團公司的市場人員,雖然說是市場人員,但是因為公司體制的問題,市場部就等于業務部,自己的身份還是業務員,主要工作也是銷售為主,開發新客戶,維護老客戶,以銷售業績作為工作成績為導向。剛畢業出來時,自己做的是行政工作,因為工資待遇低,后來離職竟然做了銷售工作。做了幾年銷售工作,雖然薪資待遇還可以,但是非常的不穩定,工作壓力非常大,而且業余時間都要應酬客戶,自己的私人時間變的非常少。做了這么久也累了,而且做個幾年都是一個樣,沒什么發展。加上以前是單身一人,倒也沒什么大問題,現在準備結婚了,以后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如果還是做這個工作,肯定是有矛盾的。所以,自己想重新給自己定位,找到適合自己長期發展的道路。
獨之秀案例透視二
Will目前在通訊行業工作,職位是客服經理。工作六年,從最基本的客服人員一直到目前的客服主管,有自己的辛勤努力,也有公司領導的提拔。原本自己剛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覺得公司規模大,自己肯定有好的發展,所以想著進來再說。但是自己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卻感覺這條路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個職位再往上已經看不到發展空間了。而且,自己作為一個男孩子,不想老是做服務性質的工作,一點含金量都沒有,年齡大了還要一天到晚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真的很煩惱。自己首先想到的是申請轉崗,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等待空缺,還是審查。而且轉到基層,一切要重來,自己也不愿意。所以想著跳槽,也是遇到一樣的難題,跳到哪里去呢?跳得不好,風險性更大。自己好像走進了死胡同出不來了。
獨之秀職業顧問分析
在職業規劃中,個人職業發展道路可以概括為“縱向發展”、“橫向發展”、“綜合發展”三種類型。
一、縱向發展。在職業發展體系里,縱向發展指的是傳統的晉升道路,即行政級別的晉升。總體來講,每個公司都是管理層級少,內部晉升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在個人如果競爭力已經到了一定的階段,但是在企業內部沒有職位空缺的情況下,必須向外去尋求有空缺的發展平臺。
二、橫向發展。公司結構日趨扁平化,很多職業人在自身的職位上遇到了無上升通道的發展尷尬,所以橫向發展通道越來越被應用到現今的職場上。橫向發展通道包括擴大現有工作內容(也就是提升崗位的含金量)和工作轉換(即職業轉型)。獨之秀職業顧問張平認為:Angie和Will正是其中的典型。
Angie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趨勢可以往銷售管理發展,但是職業特征不會改變,她仍然需要面對不確定的業績壓力,以及犧牲更多的私人時間應酬客戶,所以這個不是她的初衷。當事業和家庭生產矛盾時,職業女性恰恰需要找到平衡點,既可以仍然有自身的發展,但是又可以照顧到家庭的。工作是怎么樣的,很大部分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想從這樣的狀態中脫離出來,那么還是需要職業轉型。Will是因為覺得男孩子做客服沒有多大的出息,加上這個崗位的確在企業內部沒有了晉升通道,所以在內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跳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往哪里跳的問題。至于轉換成本的問題,Will完全可以利用職業的相通性,把自己之前的工作經歷利用起來,轉到有相關連性的職位上,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崗位含金量,做一些核心的工作內容,而不再又是瑣碎的,不能幫助自己成長的內容。
三、雙重階梯,綜合發展。是指橫向、縱向發展相結合的雙重發展通道。比如從技術員可以轉到技術管理,也可以發展成為技術方面的專家等等。
尋求突破,重新定位
隨著年齡的增長,職業經歷的豐富,職業矛盾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顯現。Angie和Will雖然是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職業發展走進了“死胡同”,但是其實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樣的,都是需要尋找突破點,重新給自己定位,確定更有利于自己發展的職業道路,而其中需要遵循原則,獨之秀職業顧問提醒:需要切實可行,吻合實際,而不是盲目想象和嘗試。
(獨之秀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專稿)
廣西南寧市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極大的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低收入群體融資需求和農村金融需求。南寧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突出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互聯網金融外部監管與內部自律、人才培養、信息化和結合傳統合作互利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外部監管與內部自律并重,互聯網金融將邁入“規范”時代
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大勢所趨,我區存在監管滯后、等問題,互聯網金融需要接受嚴格的監管體系約束,包括準入門檻、資金本充率以及資金安全與風險考核。首要任務是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科學有序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嘗試互聯網金融行業明確分類,分類指導牌照管理;根據行業分類,可能率先針對性設置行業準入門檻,采取發行準入牌照的方式,以及設置相應投資者的基礎準入門檻;嘗試使用獨立的審計機構和第三方評級機構,定期公布對本地區互聯網企業審計和評級結果;建立適合互聯網金融業態監督體系,實時監控互聯網金融各個業態的發展和風險情況。
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向規范發展階段過渡,不僅需要政府的監管,同時也應通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目前南寧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互聯網金融聯盟剛剛成立,建設處于初期基礎階段,隨著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管理也應同步推進,未來可能會嘗試組建南寧互聯網金融商會、南寧網貸行業協會,南寧眾籌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盡快完善“外部監管與內部自律并重”的行業管理模式,為南寧互聯網金融行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嚴格會員準入標準;應積極建立企業、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舉報機制,在行業內信息共享;建立公平公正的數據共享系統、風險提示系統,防范風險;建立內部評審制度,重點檢查人員、資金、安全等管理情況;組織互聯網金融知識培訓,提高未來從業人員和投資者的知識及風險理念。
二、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離不開從業人才的培養
互聯網金融人才匱乏、質量不足的現狀是未來需要克服的一個重大問題。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同于一般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復合型特點:要求人才同時具備金融專業知識、互聯網技術知識、營銷經驗、法律知識和良好職業道德品格。當前南寧互聯網金融行業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數量迅速增多,行業人才競爭將會日趨激烈,尤其行業新產品研發、網絡推廣、顧問營銷和風控方面的實用型專業人才非常稀缺;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亂象頻發,包括融資模式的不規范、征信體系的不完善、違法集資的高風險,都反映了互聯網運營、法律、風控、產品設計、營銷等復合應用型專業人才明顯不足。
政府引導:南寧政府加大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項目投入,推動產學研相結合培養互聯網金融人才模式,形成完整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育體系;南寧政府推出“互聯網金融+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互聯網金融行業與職業院校合作,構建行業人才培養體系,共補人才短板;南寧政府帶頭建立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行業人才征信系統”,由符合一定資質的互聯網企業共同錄入和共享人才信息,加強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規范化監管。
職業院校參與人才培養:南寧互聯網金融企業未來可嘗試與廣西大學、財經學院就地培養高端互聯網金融管理人才,完善校企聯合培養方案;南寧互聯網金融企業未來可嘗試與大專院校聯合辦學、聯合辦班,培養實用性技能人才。大學、職業院校、企業實現雙向交流,設置匹配專業或者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專項、聯合培養具有崗位特色、復合型人,改善南寧地區所有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短缺的局面。
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參與: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應積極建立人才培養、儲備機制,完善員工激勵和培訓、繼續教育機制,創新獎勵機制,建立優秀的企業創新文化。
三、未來互聯網金融服務呈現移動化、大數據化
隨著互聯網科技技術與金融業的進一步融合、滲透,未來互聯網金融服務呈現移動化、大數據化,有效推動科技金融發展;同時,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改變了客戶的消費渠道、培養了新的消費習慣,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模式,為傳統金融業帶來更大挑戰,對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帶來巨大沖擊。
支付方式方面:未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互聯網金融將呈現移動化,移動支付將會逐漸代替傳統支付,科技金融同時也將更深入地沖擊商業銀行物理網點的零售業務以及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
理財服務方面:互聯網技術與金融進一步密切融合,多樣化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窮,將會持續沖擊商業銀行單一的存貸款業務,突破商業銀行傳統服務方式,更大規模的資金加速流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為普通民眾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互聯網金融綜合理財服務。
消費信貸方面:南寧互聯網金融的幾大業務類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借貸平臺、新型的網絡借貸方式、不斷創新的互聯網、移動金融產品將會改變客戶的消費渠道、培養新的消費習慣,削弱傳統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
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立科技金融大數據線上征信體系,實現風控方式的大數據化,將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建立南寧區域大數據征信體系,將廣大中小微企業和普通投資者全面納入到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中,為建設南寧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做準備。
以政府信用作?樾龐錳逑到ㄉ璧鬧韉跡?將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等平臺數據整合成征信信息池,鼓勵互聯網金融企業共享數據,解決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信息隔離、信息不對稱、成本高等弊端;充分收集客戶在社交網絡、交易平臺等大數據,將客戶的綜合大數據整合為信用數據,解決客戶線上融資貸款的信用數據缺乏精準、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有利于信用風險識別、評估、管理。
四、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互利互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