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古典文學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典文學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典文學知識

        第1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知識社會學有一觀點:“現實”,其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那種客觀存在,而是在相當程度上由人的主觀作用“建構”出的。“知識”和“學科”乃至“古典”,也是“建構”的產物,是通過人們的話語實踐而由特定社會所生產出來的。(參看二書: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chor Books,1957及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st,Routledge,1994)

        什么事物都有一個來龍去脈,對某一事物來龍去脈的清楚洞悉,是把握該事物的關鍵。福柯把這個簡單的道理應用在對某些司空見慣的概念語詞的分析上,創立了話語分析的方法,對知識社會學和20世紀后期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80年代中期以來,福柯的話語分析理論逐步譯介到我國,對我國理論界的影響可以說也是與日俱增。很可惜,在我們的古典文學研究界,雖然也有關于新方法之利弊的種種討論,有重寫文學史的種種嘗試,但是多數人似乎對這位法國思想家并不了解,也不太想去了解。的確,古典文學研究者面臨的課題很多,需要讀的經典、考據、校勘、注疏之類的古書都讀不過來,哪里還會有閑情逸致去光顧愛出風頭的當代外國人的時髦理論呢?

        知識社會學和話語分析在何種意義上為我們的古典文學研究者所需要,嘗試用話語分析來反思一下“古典文學”或“國學”這幾個看家飯碗的概念,或許能夠明確一些。

        首先,現代漢語中的“古典”和“文學”這兩個詞都有各自的外來背景。先看“古典”。

        “典”是隨時代和空間而發生變化的,英文中Canon一詞,相當于我們所說的經典、典范,臺灣學界又譯為“典律”。圍繞著“典”的設定標準問題,當代西方文論有相當熱烈的討論。美國耶魯大學的哈羅德·布盧姆(Harold Bloom)出版《西方的典律》一部大書,選出26人作為西方文學經典作家,其中既有人們熟知的文豪莎士比亞、但丁、喬叟、蒙田、彌爾頓、歌德等,也有批評家薩繆爾.約翰遜和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布盧姆在序言里說,既然“典”是人為建構的,當然也是可以解構和重構的。“如果人們認為不必要有這些東西,很容易找到武器去毀掉它們。” (The Weston Canon ,New York: Harcourt & Brace,1994,p.4.) 這種做法表明,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典”之標準,甚至同一個時代的不同時段都有自己的“典”之標準和談論“典”的特殊話語背景。試回想一下,我國的古“典”文學研究如何先后把“人民性”、“階級斗爭”、“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批儒評法”、“評《水滸》批宋江”等不同名目作為“典”的判斷尺度,就不難理解“典”是如何隨著話語的轉換而不斷得到重構(recanonize)的。意識形態氛圍對知識生產的制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古典是同現代相對的概念,所以,古典文學是同現代文學相對應而劃分的。但是,如果傳統意義上的文學隨著時代的突變而不復存在,現代文學與當代之間的隔閡遠遠大于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之間的差別時,原來所稱的“現代”也就成了古典。換言之,假如我們承認某些學者的判斷,20世紀文學理論的成就超過了文學本身,或者承認“文學已死亡”,那么整個的文學都已成為逝去的古典了。研究文學也自然成了研究古典。

        文學死亡與文學時代終結的另一層意義是,在現代傳媒的革命性變革作用下,以印刷術為基礎的書面文學閱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電子媒介的圖象多媒體傳播模式所取代,與此相應,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已經不復存在。象肥皂劇、網上互動文本等新的文藝形式,是否也應看作文學?如果也算,那么文學的邊界就難以劃定,至少傳統定義的文學就不再有效,必然面對消亡。

        古典作為一個時間性概念,有其意義上的相對性,而文學和國學作為學科性的概念同樣也有時間和空間上的相對性。既然古典文學研究被看成國學研究的一部分,那也不妨將二者聯系起來做一點話語分析。近代西學東漸以來,“鑒西看中”或“援西釋中”已經成為每一代學人無法逃避的宿命。但很多人不以為然,特別是那些出于民族防衛心態而堅守國學壁壘的人。今天仍有不少學者反對拿來西方的理論應用于本土的文學研究。但是試問一下,離開了西方知識分類與術語體系的純粹“國學”如今還存在嗎?即使我們出于主觀的愿望想讓它存活下來并同外來的學術相抗衡,其客觀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當我們說到“文學”,難道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按照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四分法來劃分的文學,而是我國史書“文苑傳”中的文學嗎?當你打開任何一部中國文學史,看到中國文學發端于古代神話的章節時,你是否想到,在20世紀以前我們中國人還不知道“神話”這個概念,更不用說什么“中國神話”了。同樣,我們所說的史詩、悲劇、喜劇、小說,無一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概念。只要翻一下《四庫全書》子部“小說”類,你就不難明白古漢語中的“小說”與今日作為文學體裁的小說是怎樣的不同了。“國”的想象共同體(對“國”的話語分析請參拙文《山海經神話政治地理觀》,《民族藝術》99年3期)已然向世界開放了,附著于一“國”的“學”又怎能封閉不變呢?如果我們再深入一層追問如下問題,國學倡導者們在“國”的幻象背后的乃至文化沙文主義也就可以由隱到顯了:為什么產生于公元前后流傳至今的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王傳》會被排斥在“國學”和各種“中國文學史”之外呢?洋洋數百萬言的鴻篇巨制不能算在我國的“古典文學”概念之內,是不是概念本身就有問題呢?

        還有一組相對的范疇是口傳文學與書面文學。過去我們的“古典文學”和“國學”只包括記錄為文本的作品,這是老概念的又一個盲視點。限于篇幅不展開談了。

        二、知識全球化時代的古典文學研究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知識全球化的時代,它與以往時代的區別很值得人文學者深思。它不僅要求研究者改換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而且還要改換傳統的價值觀和心態。特別是對待異文化的那種習慣性的自我中心和黨同伐異心態。怎樣才能實現這種轉變呢?為知識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貢獻了跨文化闡釋方法與文化相對主義原則的一門學科,也就是率先從全球化視野審視各種地方知識,并由此而建構文化理論的學科——人類學,可以提供有效的啟發。首先,人類學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對“文化他者”的中性態度,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把“他者”作為反觀自身的鏡子,把在自己文化中早已熟知的卻又習焉不察的東西加以“陌生化”。

        這樣做的效果是什么呢?蟻布思說:“如果我們自覺的參與到一種以上的文化中去,就有可能對創造力的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這也會使我們領悟到,每一種文化傳統,都有其武斷性和局限性。”(《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俞國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從另一方面看,每一種文化傳統,又都有其獨異性和自足性的一面,具有人類學者所說的“地方性知識”的不可替代、不可通約的價值。而正如本土社會成員看不到自己社會的文化特征,不能把握其地方性知識的不可通約價值,有待于外來的人類學家的田野發現。

        福柯的一位法國學友,后現代哲學家德勒茲寫過一部書《差異與重復》,其第6章題為“他者理論”。 德勒茲在很大程度上回應了人類學關于“文化他者”的看法。特別是他提出的一個公式:“他者=一種可能的世界”。(C.V.Boundas編 《德勒茲讀本》英文版,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61頁。) 同以前的存在主義公式“他人即地獄”相比,后現代主義價值觀在容忍差異、尊崇他者方面的巨大跨越是顯而易見的。按照德勒茲的這個他者公式,人類若想要在未來更多的保留生存方式的多樣可能性,那就毫無疑問地應當從根本上改變在前全球化時代各自獨立的文化傳統中根深蒂固的黨同伐異心態,開始把學習如何容忍差異、尊重差異,理解他者和欣賞他者作為地球村公民的一項必修課。然而,從攻乎異端到容忍差異,從黨同伐異到欣賞他者,這種認識上、情感上和心態上轉變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其阻力和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的。本土的人文研究者能否打破坐井觀天式的學術眼界、畫地為牢式的知識結構,關鍵在于自己的反思能力。

        下文以一個具體的文學案例來說明,古典文學研究的方法如何從與封閉的知識傳統相適應的單一的訓詁考據,發展到比較文學的方法,又從一對一式的比較發展到與知識全球化時代相適應的多參照和通觀性的跨文化闡釋。

        三、從傳統訓詁到跨文化闡釋的三重證據法

        從學術傳統看,我國的人文學在方法論上主要以詩文評和訓詁考據校勘兩大線索為主。20世紀西學東漸背景下,學者們參照西學反觀自身,對我國人文學術的這兩大線索持不同看法,出現厚此薄彼的傾向(參看鄭振鐸《研究中國文學的新途徑》)。具體而言,就是輕視詩文評的方法,因為它發端于直覺和感悟,無法有效地與西方的“科學”范式接軌;看中考據學的方法,因為它通過經驗材料和邏輯分析的“實事求是”宗旨與西方的實證科學相通。這種厚此薄彼的結果,是以傳統詩話詞話為代表的詩文評方法的全面衰微(各種名目繁多的《鑒賞詞典》似乎是它的回光返照),和訓詁考據傳統的發展與變化。筆者以為,從文化相對主義眼光看,西方的“科學”范式只是文化多樣性中的一種,以此為普遍標準去衡量或統一所有的文化,難免遮蔽有特殊價值的“地方性知識”, 壓抑“文化他者”自身存活與發展的多樣可能。對“科學”萬能的迷信隨著“賽先生”在現代學術話語中的霸權確立,早已被人們習以為常,不加反思。而直覺感悟的詩文評方式正是被以實證為尺度的“科學”霸權所壓抑,才瀕臨絕境的。現在西方人對其“科學”的迷信已打破(參看霍根《科學的終結》,中譯本,遠方出版社1997),這有助于我們反思“賽先生”的兩面性,重估詩文評方法的合理性。下面僅說明訓詁考據方法的一種可能的變化方向。

        (一)《天問》注釋史上的爭議①

        屈原《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闕利惟何,而顧菟在腹?”幾句,是對遠古流傳下來的月亮神話發問。由于年代久,那時的神話具體內容已經不可詳知,所以后代學者對《天問》的理解和注釋就成了兩千年來的難題。自漢代以來注釋家大多認為菟即兔。王逸《楚辭章句》說:“言月中有菟,何所貪利,居月之腹而顧望乎?”朱熹反對把“顧”釋為“顧望”,認為顧菟是一種兔子的專名。王夫之認為,月中并沒有兔子,有的只是像兔子形狀的暗影,正是這種暗影使本來又圓又亮的月亮在體形和光明上都受了虧損。屈原寫這兩句的意思是用比喻規諫那些包容小人自損其明的人:你們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以上各家解說,盡管有分歧,但在月兔這點上是一致的。20世紀聞一多寫《天問釋天》(《清華學報》第9卷3、4期,1934年)要推翻舊說:月中獸不是兔,亦非兔形暗影,而是蛤蟆!作者用了大量的語言學,訓詁學上的證據,列舉理由11條,考證“顧菟”不是兔而是“蟾蜍”,并認為月中有蛤蟆的神話早在戰國時就存在。自此以后,學者多采聞一多說。湯炳正也以訓詁材料為據,提出“菟”為虎說。這樣,月獸之爭從兩種發展的三種,爭論基本在訓詁學的圈子里進行,是非難辨。

        (二)二重證據與比較文學

        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帛畫的發現,使兔子與蛤蟆之爭再度興起。根據這幅在地下沉睡兩千年的古畫造形,一輪紅日上有只黑烏鴉,一彎新月之上有一只大蛤蟆和一只小兔子。長沙本為楚國故地,也就是屈原生活的地區。帛畫中神話題材的年代也同屈原相去不遠,人們自然會把畫中所描繪的月亮神話同《天問》的相關內容相聯系,對以往注釋上的爭議重新考察。這正是由考古發現的第二重證據給傳統訓詁考據方法帶來的重要變化。

        與此同時,海外有學者提出中國的月兔傳說是從印度輸入的。鐘敬文先生發表《馬王堆漢墓帛畫的神話史意義》(《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輯)一文,維護聞一多的月蟾說,同時駁斥外來說:“因為印度傳說帶有深厚的佛家說教色彩。中國早期關于月兔的說法,卻不見有這種痕跡。”“產生在中國紀元前的月兔神話,為什么一定是從印度輸入的呢?”稍后,季羨林發表《印度文學在中國》一文,正面反駁聞一多的“蟾蜍”說,肯定傳統的月兔說,并也認為是從印度輸入,因為印度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吠陀》就有月兔神話。(《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三聯書店1982年,第120-136頁)

        兩人在月兔神話來源上的觀點針鋒相對。月兔神話是土產還是外國進口呢?按照比較文學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原則,需要找出“事實聯系”,方能判定兩個文化之間的文學交往關系。雖然公元前的中印典籍中都分別提到了對方國家的名稱,如《山海經》稱印度為“天毒 ”,印度史詩中稱中國為“支那”。另一公元前的印度古書《治國安邦術》還提到“支那產的絲”,可是要使輸入說成立,應找出文學交往的具體途徑和證據。在沒有交往的場合下,不同國度也完全可能產生相似的神話傳說,這是非輸入說立論的基點。

        從月兔月蟾月虎的爭論,發展到月兔神話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爭論,我們的古典文學研究在方法上已經歷重大變化。二重證據的應用和比較視野的引入,都使國學的封閉格局被打破,研究者的思路和心態也發生相應的變化。用外國的、文化他者的東西,來說明本土的東西,開始被部分人接受,當然也引發了不少懷疑和反對。

        伊榮方《月中兔探源》(《民間文學論壇》1988年第3期)一文,從月與兔的周期性變化的吻合點來解釋月兔神話的類比理由,把問題引向月與兔關聯產生的神話思維基礎的層面:兔子生理上的特點是:后約一個月(29天)產小兔,產兔后馬上能進行,再過一個月又能生產。兔的這些特點與月的晦盈周期相一致。關于月兔觀念產生的時間,他以為遠遠早于屈原,理由是5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有獵兔之習,“中國人對兔的觀察認識至少在5萬年前就已開始”。雖未直接反駁月兔神話外來說,但是說5萬年前山頂洞人已有對兔的觀察,顯然要把這一神話“專利”發明權落實在本土。不足的是,無法證明有獵兔行為人就有月兔觀念;而且5萬年前的人也不宜看成“中國人”,那時“中國”尚不存在。

        至于月兔與月蟾的神話想象之根據孰先孰后,兔、蟾、虎三說的訓詁是否可靠,僅從訓詁學考據學本身無法判定;僅從中印文學的對比看,也還不能獲得全景性的總體關照。

        (三)三重證據與跨文化闡釋

        馬王堆出土的帛畫表明,月中兔與月中蟾未必是對立的,二者可以并存。跨文化的考察還可看到,月兔與月蟾觀念都不是哪個文化的專利,而是世界性的。月虎說則相對罕見。“對于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兔子或玉兔代表人化了的動物英雄。我們想起了美國黑人中“兔子哥”的故事,它與非洲西部的兔子英雄神話一模一樣。在北美印第安人的神話中,玉兔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例如在易洛魁人中,大兔子就是一個“偉大的自然神”,一種了不起的精神實體。或者兔子本身就是月亮,或者它的祖母就是月亮。”(哈婷《月亮神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27頁)從這個事實看,一旦把眼界從《天問》的注釋史拓展開來,國別文學的問題就成了比較文化的問題。某些神話觀念和原型的發生是不受民族和地域限制的,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在沒有“事實聯系”的情況下,不能證明美洲印第安人的月兔觀念來自印度,同樣也難以證明《天問》的月兔說傳自印度。同月兔一樣,月蟾或月蛙觀念所具有的象征意義也非常普遍。

        關于蛙或蟾的神話象征意蘊,瑟洛特(J.E.Cirlot)《象征詞典》(p.114—115)是這樣介紹的:青蛙代表著土元素向水元素的轉換,或者是水元素向土元素的轉換。這種和自然生殖力的聯系是從它的水陸兩棲特征引申而來的,由于同樣的理由,青蛙也成了月亮的動物(a lunar animal),有許多傳說講到月亮上有一只青蛙,它還出現在種種求雨儀式上。在古埃及,青蛙是赫瑞忒(Herit)女神的標志,她幫助伊西絲女神為奧西里斯舉行復活儀式。因而小蛙出現在泛濫之前幾天的尼羅河上被認為是豐殖的預兆。按照布拉瓦斯基的看法,蛙是與創造和再生觀念相關的主要的一種生物。這不只因為它是兩棲動物,而且因為它有著規則的變形周期(這是所有的月亮動物的特征)。榮格在此之外還提出他的見解說,在解剖學特征方面,蛙在所有的冷血動物中是最象人的一種。因此,民間傳說中常常有王子變形為青蛙的母題。

        那么,蛙蟾類變形動物是在什么時代、怎樣進入神話思想的呢?限于有文字記載的史料的年代界限,考察的重要線索只能到書面文學出現以前的史前考古中去找。吉巴塔絲所著《女神的語言》一書,對此很有幫助。她考察了舊石器至新石器時代數萬年間的考古文物中的造型和圖象,得出有關“女神文明”的論點,該文明由于覆蓋空間廣大,持續時間久遠,形成了在整個歐亞大陸通用的象征語言,表現為各種常見的象征生命賜予、死亡處置和再生復活的原型意象。后者也就是月亮“死則又育”功能的體現,其中的一種象征模式被稱為“再生性的子宮”(regenerative uterus),分別以動物形象或擬人化形象出現。象征再生性子宮功能的動物形象是以下8種:牛頭,魚,蛙,蟾蜍,豪豬,龜,蜥蜴,野兔。象征同一功能的擬人化形象則主要是魚人、蛙人和豬人3種。(M.Gimbutas, 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 Sanfrancisco :Happer & Row,1989,p.328.)由于蛙、蟾蜍和蛙人意象在此模式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所以盡管它們與野兔的意象同時作為再生的象征而進入神話想象的世界,但是數量方面的優勢在考古材料中還相當明顯。僅從吉巴塔絲《女神的語言》和《古歐洲的女神與男神:6500-3500BC》等書例舉的圖象資料看,蛙蟾之類的造形要比兔的形象普遍得多。對照中國考古學近年的發現,情況也是相似的。諸如半坡彩陶和馬家窯陶器上的蛙紋與蟾蜍造形,我們已經司空見慣。兔的形象則相對少見。

        關于女神文明及其象征語言產生的原因,包括吉姆巴塔絲在內的許多學者都有相當成熟的看法。一般認為,女性特有的生育功能和月經現象是使史前人類產生驚奇感、神秘感,進而導致敬畏和崇拜的主因。當代的比較神話學家魯貝爾在她的《包玻女神的變形:女人性能量的神話》一書中指出:“女陰是舊石器時代的女性能量和再生能力的一種象征。其時間從公元前3萬年開始,它沖破各種壓抑的界限,作為一種意象遺留后世。艾紋.湯普森注意到,“女陰的這種神奇的特質似乎主宰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想象力。但是女陰又是巫術性的傷口,它每月有一次流血,并能自我愈合。由于它流血的節奏與月虧相同步,因而,它不是生理學的表現,而是宇宙論的表現。月亮死則又育,女人流血但是不死,當她有10個月不流血時,她便生出新的生命。據此不難想象,舊石器時代的人是怎樣敬畏女性;而女性的神秘又怎樣奠定了宗教宇宙觀的基礎。”(W. M. Lubell, The Metamorphosis of Baub Myths of Woman ’s Sexual Ener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1994,p.6-7.)對女性神秘性的理解以及由此引發的敬畏和崇拜,貫穿于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從史前進入農業文明,女神信仰時代傳承下來的最重要神格,除了地母神,就是月女神。而蛙、蟾、魚、龜、蛇、兔、蜥蜴等女神的動物化身形象也流傳后世,只是它們的原始象征意蘊逐漸變得復雜和模糊了。信仰和巫術性的色彩日漸消退,文學性和裝飾性則日漸增強。

        從跨文化的大視野回到古籍《天問》注疏的爭端,我們還會偏執地在訓詁學的小圈子里打轉,做非此即彼的判斷么?就連嫦娥和不死藥之類月神話的象征物之由來,也變得易于理解了。晚唐詩人陸龜蒙在他的詩意幻想中把月中的兔與蟾兩種原型意象巧妙結合為一,

        第2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其實,故事就是點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穿插些相關的簡明、短小故事,以說明所講內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內容代替講課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聽課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從故事中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識技術的一種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

        二、“故事教學法”的應用

        在課堂中講故事對故事的本身有嚴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接下來本文將對“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前提、對象范圍和具體實踐等相關性問題分別予以闡述。

        (一)“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前提

        此前已經有闡述,“故事教學法”首先要是合適的故事,要具有嚴密的知識相關性。類似很多文章中提及的“情境教學法”“類比教學法”等,在合適的故事前提下才是精彩、生動的故事,而學生的作業也將會變成相關聯的其他故事,大大提高了知識的靈活性,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本文所涉及的對象范圍

        由于中職電子技術課程由半導體二極管導入開始,后面重在講述三極管知識。其他章節例如集成運放、功放、穩壓電源、數字電路等無不由二極管、三極管構成。所以,故事的對象要聚焦在二極管、三極管這一主角上來,再圍繞二極管、三極管講講具體“故事教學法”的運用。

        (三)“故事教學法”的踐行

        由于明確了電子技術課程中二極管、三極管的主體地位,接下來就將分別圍繞二極管、三極管落實“故事教學法”。

        1.二極管“故事教學法”。電子技術課程開始篇章就涉及半導體的概念,由此衍生典型器件是半導體二極管。而二極管的典型應用特性為單向導電性(正向導通、反向截止)。與該知識相對應的故事可采用學生們都熟悉的伊索寓言故事———《蝙蝠———鳥和野獸》進行改編。“鳥向野獸宣戰,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當鳥類快要戰勝野獸的時候,蝙蝠揮著翅膀對鳥類說:‘你看我長著翅膀,我和你們是同類。’而當野獸快要戰勝鳥類的時候,蝙蝠又露出牙齒對野獸說:‘你看我長著牙齒,我和你們是同類。’”這個故事和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有很強的相關性。在課堂上,相關的角色扮演與填空也可以隨即展開,如A方為鳥類,則K方為野獸。當VA>VK時,則鳥類要贏得野獸;反之野獸贏得鳥類。另外,PN結由蝙蝠扮演,書本中還有死區電壓存在區間則對應著雙方僵持不下階段,而正向大電流燒毀二極管則對應著A方壓倒性戰勝K方,反向擊穿是K方壓倒性戰勝A方。如此一般學生的思維將被打開,太極原理、此消彼長等故事將層出不窮,課堂趣味性大大提高。當學生深入理解二極管的應用特性后,隨之而來的二極管的應用章節“半波整理、全波整流、穩壓電源”都迎刃而解。抓住了學習的鑰匙,問題由難變易,事半功倍。

        2.三極管“故事教學法”。接下來談談三極管的“故事教學法”運用。在此也可稱之為事例類比,角色扮演與替換。由于三極管是中職電子技術課程的核心器件,掌握三極管特性與應用也就掌握了中職電子技術的半壁江山。中職電子技術三極管部分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個環節:

        (1)三極管的確切說法是電流控制器件。其存在三種工作狀態:飽和、截止、放大。在此,我們可以通過水流類比電流,水龍頭類比三極管來進行類比教學。水龍頭也存在三種工作狀態:當閥門擰緊則為截止;當閥門放開旋轉至最大繼續則為滑絲狀態,滑絲狀態則為飽和,多滑絲一圈還是兩圈最大水流不變;中間的可調狀態則為放大。整個過程形象具體,角色扮演性強,可類比性廣。針對具體課堂,學生不但可以參與故事,而且以故事為劇本延伸為話劇與小品等,拓寬其參與度,增強其趣味性。

        (2)三極管另一工作狀態為動態特性即書本所闡述的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在此則可以用船在水中行駛,過橋的瞬時畫面進行類比。(故事來源———溫州大橋遭游輪撞擊續:船高超申報通航高度)。書本闡述為靜態工作點設置不合適時的飽和失真、截止失真。分別對應水位不合適時的撞到桅桿和擱淺。

        (3)對于三極管構成的串聯型穩壓電源典型應用電路。書本對四個組成部分分別進行了說明。依據備課慣例處理,作原理可概括為:從輸出端取樣與基準部分比較放大后,反饋到調整部分進行電壓調整,從而實現串聯穩壓。學生學習該內容較困難,可以采用高速公路行駛的汽車進行類比。(故事來源———高速超速不行;牛車上高速也不行)以高速公路限速為例,以小汽車上限100千米/小時為基準部分。輸出端電壓U0由當下的行駛速度扮演,若當下行駛速度為120千米/小時,比較放大部分則對應120減100大于零,結果為超速了。接著要把這個結果反饋至調整部分,調整部分由剎車系統來扮演,輕踩剎車實現降速完成調整環節。這樣學習電路變成了學習交通規則,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綜上所述,三極管的基本特性與應用基本包含與覆蓋。采用“故事教學法”形象生動,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深入理解其應用特性。學生能熟練掌握三極管應用,由三極管派生的“功率放大電路”“數字電路”等內容也將迎刃而解。正所謂以“故事教學法”為抓手,以點帶線,以線蓋面,這樣的學習方法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三、結語

        第3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當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古典文學漸漸的失去了興趣,但又迫于教學安排,去應付考試,拿到學分,致使他們呆在教室如坐針氈,“身在曹營心在漢”。很多學生甚至對古典文學的存在價值都產生了懷疑,質著“:我們花費這么多時間學習古典文學,究竟有何用處?”而教師在舉例證明古典文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毫無底氣,口是心非。文學變成枯燥的理論課或文學史,文學解讀及其能力的教與受脫節,教學目標脫離社會需要……古典文學的教學脫離實際,陷入了重重誤區,古典文學教學迫切需要尋找可行的新出路。鑒于不是很樂觀的形勢,筆者擬探索一下古典文學教學的新策略,以謀古典文學得到一線曙光。

        二、深化教學方法的革新

        素質教育主要貫穿現代教育的以學生為本即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對學生的價值導向是突出的,主要采用共同探討、平等研究這種方式,以提供學生對知識、文化和價值觀等的比較、思考、鑒別和選擇。故教師要突出他的引導作用,把更多的時間與思考交給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興趣,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果。固然,萬事開頭難,但習慣成自然,新事物誕生后需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為人們所接受,那時廣大師生便可以共享甘之如醴的教學成果。

        三、啟發式教學手段的運用

        啟發式在課改中誕生的一種科學教學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方式“誘導”學生,啟發他們的智慧,挖掘他們的智力潛能,以引導他們富有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地去學習和掌握新知識,乃至開拓新知識。教師講解時,可以按照這樣的一個套路:先巧妙提出問題,再激發學生分析問題的興趣并引爆行動,最后與學生共同求解。

        四、轉變教學渠道

        古典文學的教學不但要始終鞏固課程教育的“主角”地位,還要結合課程外的實踐,課外實踐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上起先秦,下迄明清,歷經五千年多年的發展,包藏萬象,底蘊深厚。而我國的藝術和古典文學同根共源,學生將學習藝術同古典文學結合,在實踐活動中相得益彰。如學國畫的學生可多讀陶淵明、王維等山水田園詩人的作品,學藝術設計的學生可多讀像《紅樓夢》等其中有建筑設計描寫的作品……這樣的話,學生不僅可以從古典文學中獲得藝術靈感,還可以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相得益彰。另外舉辦一些諸如古典詩詞配樂表演、開展辯論活動和演繹古典名劇等活動,可更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創新性,寓教于樂,使學生學習更積極,主動加入學習古典文學的洪流中,并使之成為一種校園文化,“潤物細無聲”,慢慢地其古典文學的人文素質與科學精神都會得到顯著提高。五、賦予知識性和趣味性要使古典文學的教學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就要做到:

        (一)古典文學知識系統化古典文學一般按體裁編排,由淺入深,并以“史”貫之,以時代順序為線索講解作品,逐個朝代介紹,每個朝代都重點介紹其文學發展概況。總之,古典文學的教學要使學生擁有系統的認識,對文學史體系有完整認知。

        第4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古代文學作品均是經歷時光淘洗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仍保持著生命活力,正是因為它們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考,豐厚的人生意蘊。這些文學作品對于正處于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尚待定型的大學生來說,往往能起到燈塔般的指明作用。如楊守森先生在《靈魂的守護》一書中所言:“文學藝術,說到底,總是與現實人生有著密切關系的;因此,不論文學觀念與文學形式發生怎樣的變革,關注現實,思考人生,抗拒邪惡,奮發向上,培育社會大眾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都將是文學永恒的追求。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須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創造,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文化旗幟,是導引人類走向理想未來的火炬與燈塔。”而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學作品無疑在這一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功用,值得在古典文學教學中加以關注和重視。古典文學作品重要的精神內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古典文學的創作主體大多為受到傳統儒家思想教育的士大夫,儒家內圣外王之道被封建時期的儒學教育奉為圭臬,“紳士比其他任何階層都更加深刻地與中國文化水融,更全面地堅持中國是一切文明中心的主張。他們從孩提時起就接受儒家傳統和價值的教育,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積極同這種傳統和價值打成一片的行動上”。

        2當今時代

        對當今時代來說,其中固然有許多需要批判繼承的內容,但更有許多內容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內圣外王體現了儒家政治思想中道德與政治的直接統一,內圣即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而這種個人道德修為往往要上升到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實踐活動中,從而實現政治上的外王之道。儒家思想所強調的忠、信、節、義、孝、悌、勤、謹、仁、禮、廉、愛,從治國安邦之官品到興家宜室之人品,其優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學詩詞文賦的方方面面,成為古典文學豐厚內蘊的根底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學作品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其中諸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仍忠貞愛國的屈原,國家危難之際懷抱“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愛國情懷的曹植,“一飯未嘗忘君”的杜甫,“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更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愛,歐陽修“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憂思。古代先賢深濃的憂患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深厚的仁民愛物之心,高尚的人格魅力,積極的價值取向,通過古典文學教學對傳統文化精華的滲透,學生將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從而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形成一種認同感和自豪感。這有助于他們從中汲取積極的道德力量,塑造健康明朗的人格,對于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追求真善美的品質,講求修身養性的生活態度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這種積極的影響力顯然不僅限于高校素質教育階段,更重要的是會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良好品質。中國古典文學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蘊對大學生心理層面的影響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承載著先賢圣哲的思想情感,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意蘊是這些文學作品能夠流傳千古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學作品與后世讀者相溝通的情感基點。古人與今人隔著遙遠的時空,社會制度相異,人文環境也不同,然而有許多人類的基本情感卻是古今相通,亙古不變的,衣食住行是每個人為生存所要奔忙的,生老病老是每個人所必然經歷的,求學入仕、是非榮辱、悲歡離合是每個人難以回避的人生際遇,正是因為這種種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蘊,中國古典文學中許多優秀的作品與后世讀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讀者的情感與思想。豐子愷先生在《談自己的畫》一文中提到自己的讀書感受時說:“歡喜讀與人生根本問題有關的書,歡喜談與人生根本問題有關的話,可說是我的一種習性。我從小不歡喜科學而歡喜文藝。為的是我所見的科學的書,所談的大都是科學的枝節問題,離人生根本很遠;而我所見的文藝書、即使最普通的《唐詩三百首》《白香詞譜》等,也處處含有接觸人生根本而耐人回味的字句。我讀了‘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便會設身處地做了思念故園的人,或江樓相憶者之一人,而無端地興起離愁。讀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便會想起過去的許多的春花秋月,而無端地興起惆悵。”

        3人生意蘊

        第5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遷移教學法 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

        遷移教學法就是從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入手,由“知識點”的遷移、擴展形成“知識線條”,再由“線”的豐富、類比形成“知識面”,再借由其他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基礎課的“知識面”通過積累、分析、綜合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在教師引導下,將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和即將學習的內容建立起聯系,使學生在熟悉的知識內容引領下逐漸向前推進,完成全部知識體系的學習積累。

        遷移,既可以是具體技術的和知識的遷移教學,也可以是原理理論的遷移,甚至是方法方式的遷移。

        一、“傳道”向 “授業”遷移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既可以通過傳道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具體技術,也可通過技術總結出道理;既可以正向遷移也可以逆向遷移。職業教育不是單純的學習道理,而是首先要求學生學會一門技術掌握一門手藝。北京某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墻面上掛著一塊小牌子:理論夠用,實踐為主。職業教育更是應該首先讓學生掌握技術,應用于實踐。在這一層面,教師如何做到從“授業”遷移到“傳道”,或者先“傳道”而后“授業”?這里有一個修與悟的關系,“悟”是理解、掌握、醒悟、明了; “修”,是修習、修學、選修、必修。因悟而修,是解悟;因修而悟,是證悟。先明白技術原理再去學手藝、技術是因悟而修;先學技術進而明白技術蘊含的道理,是因修而悟。具體應用的順序,應該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而定。現代高職教育應該讓每一個受教育者找到合適的位置,盡量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夾心層現象。正如龔自珍所說: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修與悟的辯證關系其實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既懂得技術的道理,又懂得技術的應用。教師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理和具體事例相結合:有修有悟,交叉運用,信手拈來。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雙師型人才。

        二、教學實踐實錄

        很多高校、很多專業都開設中國古典文學課,它是我校古建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的最低要求是學生背誦經典詩詞作品,而比較高的要求則是學生透過古典文學能夠把古典文學和古建專業相結合,明白古建筑是從哪來的、是怎么來的,加深對中國古建筑的認識和理解。其實,古典文學和古典建筑歸根結底都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類的課程不會立竿見影顯現教學的直接效果,它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達到與古典藝術形式融合的目的和狀態。我們在為古建筑專業學生講授這門課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和同行交流。

        對于古典文學這樣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拿捏和掌握非常重要,也是課程設置的基礎。如果規定課時是40課時,那么假如任課教師只是粗淺地講下來,則每一章節都難以展開,對具體的知識點難以深入,課程結束之后學生還是所學寥寥、一頭霧水;如果教師精講、細講,則每一個章節幾乎都可以講40學時。所以任課教師在對課程進行設計的時候就要緊緊抓住授課對象的專業特點,有的放矢抓住重點,有目的有條理進行課程歸納和提煉。

        我們可以對比下面兩種教法的異同和效果:

        (1)現代化的“傳統教學”

        將每一章節的詩詞歌賦用PPT幻燈片制作演示投影,精美的古典繪畫插圖,知名播音員的詩詞朗誦音頻,詩詞作者的生平簡介,詩詞作品的寫作時代背景介紹,詩詞的現代漢語翻譯,詩詞表達作者隱含思想的揭示。

        這可以說是一堂標準傳統授課方式的課程計劃,雖然內容豐富,雖然使用了現代教學的幻燈片演示,圖文并茂的插圖,電子設備音頻輸出,但是并沒有考慮授課對象的專業方向和專業背景以及這門課程在整個古建筑藝術設計課程中的作用,沒有明確的專業印記和特征。換句話說,如此的課程設計可以給任何一個專業任何一個年級的學生講授。沒有針對性,沒有解決問題的目的性,仍然是傳統授課。只是把傳統的課程內容經由現代化的電子教學設備展現出來,其內容和本質還是傳統授課。課堂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課程是否能夠結合,結合是否緊密,結合得是否有機是檢驗課程設計效果的標準。

        (2)遷移教學設計

        如何將古建筑知識體系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古典文學相結合,將古代文學知識揉進古建筑藝術設計,我們進行如下嘗試,例如唐詩中的樓、宋詞中的庭、元曲中的臺、明清小說中的閣。也可以設成:唐詩中的“亭臺樓閣”、宋詞中的“欄桿庭院”元曲中的“雕梁畫棟”、明清小說中的“水榭花木”,諸如此類,將古典文學進行總結提煉歸納,把其中和古建筑有關的知識點提取出來和古建筑知識共同講授。下面以宋詞章節的課程設計為例對遷移教法進行展示。

        ①“知識點”導入部分:宋詞中的“庭院”,先給學生看瓊瑤的小說《庭院深深》的劇照,對小說簡單介紹之后講小說名字《庭院深深》的由來。

        ②“知識線”形成部分:由瓊瑤劇照《庭院深深》引出歐陽修的“庭院深深”――《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提問學生庭院為何“深深”?如果學生不能立刻回答出來,那么教師可以引導:“面闊”是指木構建筑正面兩檐柱間的水平距離,“進深”則是指建筑物縱深各間的長度。所謂庭院深深,就是進深方向的尺寸比較長。然后向學生介紹古建筑平面布局的特點和形式。中國古建筑無論皇宮還是民居都是平面展開,用“進深”表達院落的距離大小規模,四合院有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之分。除此之外,院落的平面是四方形,而且軸線分明,左右對稱,這種平面布局是和中國古人的宇宙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體現在建筑布局上也是方方正正的四邊形。另外,院落的平面還有一個特征是左右對稱,這和一進、二進、三進院落一樣都是規矩方圓、等級制度在建筑中的反映,這是儒家思想的范疇。

        接下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整首詞進行翻譯、解釋。然后教師對創作背景進行介紹,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總結和分析。對其中的名句傳承進行拓展,比如,李清照非常喜歡歐陽修的這首詞,尤其是“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句,還因此作詞《臨江仙》效仿:“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借此,讓學生對比歐陽修的詞和李清照詞的風格特點,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豐富和潤色,引出豪放派和婉約派的概念。進而向學生介紹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古建筑知識。這樣,古建筑的景和詞人的情有機結合在一起,宋詞的精華和重點知識,寓情于景寓景于詞,水到渠成完美結合,便于學生對所學古建藝術的知識進行橫向的思考和對比,加深專業知識的記憶以及宋詞文學修養的提升。

        ③“知識面”擴展部分:向學生介紹今天我們能見到的詞,比如歌詞。歌詞中古典文學的文脈清晰可見,比如取自古典意境的周杰倫的《臺》、比如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周杰倫的《青花瓷》,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等。這些現代詞人一首三分鐘的作品,往往要背后下上三十年的苦功研習古典的精華。同理,一個建筑師首先應當成為一個古典文化的承載者,然后才能成為傳播者。

        三、課程設計小結

        宋詞的遷移法單元設計有兩個時空軸“線”,橫向的空間軸:歐陽修――李清照;縱向的時間軸:李清照――瓊瑤,歐陽修――莫言等作家,無一不是深受古典文學文化的深刻影響大師。這兩個時空軸交匯形成知識面。單一的古典文學識記即使有對比、類比和專業知識擴充還是不夠的。擴展遷移,則是古建中有古詩詞,古詩詞中體現古建。教師應該對古典知識進行深層次挖掘,和當代作品當代生活建立聯系,使學生明白:古典文學不僅僅是知識和歷史,還要懂得它在今天的演繹形式以及它能夠穿越古今而不衰的道理,達到在潛移默化中“傳道”的初衷。

        這樣的教學鏈條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既不突兀又無斷層,即將所有宋詞的精華和重點講到,又具體結合了古建筑具體知識,使古建專業的學生能和自己的知識結合,既有熟悉的內容又有新的知識收獲,水融學有所得。整個課程的單元設計,貫穿了古典文學、古建知識、儒家文化、古典美學、古典哲學,宋詞蝶戀花――庭院――四合院――一進二進三進的院落――天圓地方――儒家思想――美學特征――次序規則――等級制度――李清照《臨江仙》――豪放派與婉約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婉約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當代詞人的完整順序。

        在教師引導下通過點線面的教學,學生即可將前期學習的古建筑概論、瓦石、彩畫知識與古典文學結合、對比、綜合,形成完整的古建筑立體知識體系。

        古建研究所所長王世仁說:“建筑師拼來拼去拼的是知識。”。所以課程改革的難點,不僅僅是授課形式和方法的改變,而是對教師的知識結構、知識體系、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課教師要對古建知識有全面深入的認識,才能講好一門或一堂專業課。

        參考文獻:

        [1]孫愛軍.對于高職教學改革發展思路的探究.科技創新導報,2013(15)

        [2]賈文捷.關于深化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職業教育,2013(3)

        第6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大學生對與古代文學的學習缺乏主體意識,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大學課程設置過多。學分制實行后,學生不僅有專業必修課、專業限選課,還有公共選修課、通識通選課等,占用了學生大量時間。在此情況下,學生對于以四卷本的文學史及六冊作品選為核心內容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無法投入足夠精力去學習。其次,古代文學課程被嚴重壓縮。這是大學課程設置過多以及新專業不斷出現而引發的后果。以往的本科教學計劃中,古代文學教學至少需要兩個學年共四個學期的時間來完成。修改后的教學計劃中,根據不同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時間被縮短為三個學期甚至一學年。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保持四學期的時間不變,但為了給其他課程讓路,具體的教學時數也被削減了。課程被壓縮,教師必須趕教學進度,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囫圇吞棗,知識消化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其三,課程考核體系有缺陷。教師對學生期末成績的評分一般是: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考試題目基本以課件內容為主,學生既無暇也無興趣去涉獵其他內容。平時成績以課堂考勤為主,此外再布置一到兩篇課程論文,這也是流于形式化的考核,對于學生主動學習沒有促進作用。目前,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輕教學的背景下,教師亦缺乏督促學生學習的動力。其四,單向度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準備不可謂不足,課前查找豐富資料,制作圖、文、音、畫并茂的精美課件,課堂上也注意教學技巧,即使如此,教學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在古代文學課堂上,除了少部分學生積極回應教師外,其他學生要么是一臉茫然,要么是低頭不語。究其根源,教師單向度講授,而忽略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課件再精美,聲音再洪亮,學生們也難免產生審美疲勞。其五,學生對古代文學知識的魅力和價值認識不足。在現代技術日益發達,工業化進度越來越快,商業氣息漸趨濃厚,以及全民娛樂的時代氛圍中,古代文學知識對于個體人格涵養、文化修養以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魅力和價值已經淹沒在一片喧囂繁華之中。學生們更喜歡快餐式的文化享受,而不喜歡需要時間去沉浸在其中方能體會魅力和價值的古代文學知識。

        二、強化大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主體意識的方法

        在新形勢下,強化大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主體意識不能靠單純增加課時數或逼迫學生自學等老舊方法來實現,而必須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他們自覺、自愿去擴大學習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識的精華。筆者提出的一些方法或許對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

        (一)角色反串法角色反串法即為讓教師和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站上講臺教,教師旁聽。目前高校教師依然習慣以自己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記為輔,而往往忽略大學生不同于中學生,他們不僅具有極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具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欲。在具體實施上,教師可結合古代文學史的教學大綱,在每次課中布置一到兩篇教學內容之外的作品給學生,讓他們利用課后時間準備要講授的內容并制作PPT,在下次課親自展示,每位學生所需時間以5到10分鐘為宜。學生講授后,教師進行簡要點評,指出其優點和不足,同時也可讓其他同學來評價。在課程已被壓縮的情況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能以學生親自參與、主動融入的方式擴大教學容量,另方面可激發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的興趣。角色的互換不僅使學生感到新鮮,而且反串教師也讓他們有扮演好這一角色的使命感、責任感,這是提升學生主體意識的一大動力。

        (二)團隊表演法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種延伸。在講授敘事性較強的文學作品比如敘事詩、古典小說、古典戲曲時可以考慮用此方法。因為無論教師或學生,單純講授,其生動性、趣味性依然不夠突出,而通過表演方式可解決此問題。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較多,一人無法完成表演,教師可以安排幾位同學在課外一起琢磨作品,體會人物形象,然后通過團隊合作編排,反復演練,最后在課堂上演出。團隊表演法生動活潑,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對于喜歡表現自我的90后大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對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藝術魅力有了切身體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協調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教師也可鼓勵學生發揮文學想象力加以創新。由此可見,團隊合作表演法的益處是多方面的。

        (三)課外拓展法由于目前大學班級學生人數眾多,而教學時數有限,教師盡最大努力讓每位同學都來反串教師角色或進行團隊表演實屬不易。鑒于古代文學課程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教師講授、學生反串講授和團隊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優秀篇目需要學生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既定內容之外安排課外拓展學習的篇目。具體而言,課外拓展可細分為研讀、改課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earch2013年4月下旬刊綜述•專著寫、誦唱等幾個層次。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歌作品較多,在學習《長恨歌》、新樂府詩等作品后,可安排學生以將詩歌改編為劇本等形式改寫《琵琶行》等篇目。此外,還可根據情況適當讓學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詩詞朗誦、古典詩詞演繹會或者古典文學知識競賽等。這些環節可增加他們主動學習的樂趣,也豐富了他們課余的學習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在目前的評價體系下,大學生的學習成效最終還是體現為成績。為了使上述措施能落到實處,還需制定更完善的考核體系。具體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試成績和以課堂考勤、課程論文為平時成績的二元化考核體系,改變為以期末成績、平時成績、自主學習成績等為指標的多元化考核體系。自主學習成績指標包括學生在反串教師角色講授、團隊合作表演、課外拓展學習等環節中所獲得的評價分數。如果說角色反串法、團隊表演法可以通過教師的直觀感受來評價,那么課外拓展學習的評價則可通過隨堂考核的形式來打分。教師可在上課過程中隨堂抽查,以便檢驗課外拓展學習的效果。

        (五)教師人格魅力的感召盡管我們一再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努力通過各種方式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針對目前大學生對古代文學的魅力和價值認識不夠的現狀,教師必須展示出以古代文學知識為涵養的人格魅力,從氣質、學識、修養等方面現身說法來打動學生,以此感召學生自主學習古代文學。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所提出的"所謂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是也"觀點,在當下更有警醒意義。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教學設備、圖文并茂的課件,這些因素集中起來,對增加古代文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學有造詣、魅力四射的中國古代文學大師來得強烈。教師們唯有不斷增加自身的中國古代文學學養,以期有朝一日能達到大師的高度。

        三、主體意識強化所取得的初步效果及其意義

        第7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古代文學 教學質量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2-0168-02

        古代文學類課程是中文專業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科目,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掌握科學的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式,理解文學課程內涵,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古代文學,確保并提升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擔負起古代文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確實有所下降,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古代文學類課程質量下滑呢?關于這個問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課程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

        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涉及范圍廣,教學內容較多,但是因為教學計劃中課程的不斷增加,不得不使古代文學課程縮水。一般高校只為古代文學課程安排了200課時左右。古代文學類課程學習難度較高,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習知識就必須完善原來的教學方式。但是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應該與時俱進,仍然是采用傳統的陳述式教學手段,不論是古代文學的思想還是藝術特色都是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并不能提起學習的興趣,也沒有時間和教師溝通,學生不能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學效果不言而喻了。

        (二)沒有足夠重視預習和自學

        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包含了先秦時期到近代的諸多文學作家及文學著作,都是屬于過去式,不論是語言表述、寫作背景還是文學特色,學生從前并沒有了解過。預習和自學是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溝通的必要前提,但是自學和預習并沒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視。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學和預習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也從來沒有做過自學計劃,教師也只是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學生提出自學的要求,高校也缺乏必要的監督和管理。

        (三)實用主義價值觀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在受到就業形勢不利的影響下,很多學生比較重視哪些實用性強的課程,而漠視古代文學類課程這些基礎課程。他們認為古代文學著作已經離新時期距離越來越遠,也不適應于現在的新環境,不能創造直接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對古代文學類課程的關注度越來越低,教學成果越來越差。

        二、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優化措施

        (一)充分協調古代文學授課各個教學要素

        對古代文學授課質量有影響的主要因素為人、物、時空和情感。人當然是指學生和教師;物是指教學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輔助工具等;時空是指教學場地和課時的設定;情感指的師生溝通,學生的興趣和信心等。充分協調這四個主要的因素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師要在講課前充分備課,盡量脫稿講課,教師是否能夠靈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選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很大。選擇教材,不僅要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還要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深造考慮。時空這一要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較大,對古代文學教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和學習是有固定時間和場所的,要學習生澀難懂的語言,時間跨度較大、知識面也很寬廣,文學社團也很多,這就造成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教授所有知識,學生掌握情況也就不是很好。所以通常古代文學所設置的課時要比其他學科課時稍微多一些。最后是情感要素,對于所有學科的教學來說,都必然與師生的溝通交流為主體,古代文學學科也不例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對文學學科的愛好、興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改變古代文學授課理念

        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陶行知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師,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這句話將教學的目的、本質和真諦描述的十分透徹。教師講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是為了不教,教師講授課程不能只是單純的將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整理后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教會學生整理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的能力。所以,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教學材料、教師和學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關鍵?筆者認為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是學生,教學資源、教師或者是教學方式等,都是圍繞學生展開并進行優化的。教師要在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中,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和儲備與講課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講課過程要針對學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對所有學生采取一種方式。另外,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使用和選擇教材及輔助教學設備。對于設置古代文學課類課時,要結合學生正常作息時間,盡量不要占用周末或晚上。教學場所要保證明亮、寬敞和干凈,教學設備和所有設施也要準備好。同時在課堂上或課后,教師都要和學生針對信念、興趣和意志等積極溝通,有利于提高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不斷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和進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古為今用和學以致用作為教學觀念,將古代文學知識向當今社會開放,尋找古代文學對當今社會的啟發,實現現實與古典的高度統一,使古代文學類課程不僅蘊含豐富的古典文化底蘊,還煥發著當今時代的勃勃生機。教師在教學和備課的過程中要不斷整理、挖掘并快速領悟這些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讓古典文學知識對學生的職場及人生規劃都有積極指導的作用。古典文學很多典故中都蘊含著成功的技巧和為人處世之道,對學生日后擇業和發展有借鑒作用。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開設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運用到所學知識,例如開展學生職業生涯素養的實踐課程,或者為人處世及心態的調整等。

        (三)增強古代文學類課程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對于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方式來說可謂是五花八門,每種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根據教學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為傳統方式和現代方式。傳統教學方式一般是教師單純的講解教材內容,必要時讓學生回答問題,而學生也只是單純的聽講而已,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只是聽教師的講解。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就是教師能夠很容易掌握課堂秩序、教學內容和進度,教師根據自己獨特的觀點和魅力吸引學生認真聽課。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學生和教師的觀點存在矛盾時,就無法保證學生跟隨自己的想法完成學習內容,這部分學生就被課堂教學所孤立,無法調動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歸根結底是沒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古代文學知識的某些問題無法以傳統思想和教學模式很好的解決,此時就需要利用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結合。現代式教學方式和傳統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實案例或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引領者,對學生之間的探討和矛盾進行溝通,而學生才是主體,教師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和教師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當教師和學生觀點產生分歧時,學生可以提出質疑。這種教學手段并不單純注重掌握知識,還關注學生是否具備獨立辨析能力。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學生一直處在積極思考的環境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建立起了一種自主探索文學知識并追求真理的習慣,在課后也會為了個人興趣而不斷探索,由此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步入社會環境中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學生會受到學習知識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往往會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在實際的文學類課程教學中,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依據課程內容的要求,關于文學史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傳統陳述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跟隨教師的思想脈絡建立完整的文學史發展線路,基本掌握每個階段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學流派、文學發展環境等知識,初步形成自己對古代文學的理解認識,在具體學習古代文學著作時,就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采取小組討論、隨意發言、指定演講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看起來是一項普通的教與學的過程,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繁復多變的教學項目,其中涵蓋了多個方面的教學元素。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秉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重視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的優化完善,進而提升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并培育出優秀的實踐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羅艷.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四個“注重”[J].語文學刊,2011(10).

        第8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李白――“詩仙”。唐代詩人李白詩風雄奇豪放,絢麗多彩,同代詩人賀知章把他比作下凡“謫仙”,故后人尊稱他為“詩仙”。

        杜甫――“詩圣”。杜甫的詩氣勢雄渾,憂國憂民,葉燮有“詩圣推杜甫”之句,后人遂稱他為“詩圣”。

        白居易――“詩魔”。白居易的詩富有情味,雅俗共賞。他寫詩刻苦,常常“狂醉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被稱為“詩魔”。

        王維――“詩佛”。因為王維的詩多禪味色彩,故稱他為“詩佛”。

        王昌齡――“七絕圣子”。由于王昌齡善寫七絕而獲得“七絕圣子”的美稱。

        孟郊、賈島――“詩囚”。孟、賈十分講究錘煉字句,為詩拘囚,金人元好問稱“長沙一湖累,郊島兩詩囚”,“詩囚”之稱便由此而得名。

        謝道韞――“柳絮才”。晉代才女謝道韞因有詠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而得“柳絮才”的美稱。

        駱賓王――“卜算子”。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吟詩愛用數目字,人們讀后非但不感到枯燥反而覺得興味無窮,因而人們稱他“卜算子”。

        鄭谷――“鄭鷓鴣”。唐代詩人鄭谷因一首《鷓鴣詩》聞名于世,故人們送他“鄭鷓鴣”的美稱。

        許棠――“許洞庭”。唐代詩人許棠因其《洞庭詩》膾炙人口,被奉以“許洞庭”之美稱。

        謝逸――“謝蝴蝶”。宋代詩人謝逸愛蝶成癬,一生寫過三百多首詠蝶詩,其中有“狂隨柳絮有時見,舞入梨花何處尋”的詠蝶名句,故獲得“謝蝴蝶”的美號。

        袁凱――“表白燕”。明代詩人袁凱因一首《白燕詩》聞名遐邇,所以人們稱他為“袁白燕”.

        王士慎――“王桐花”。清代詩人王士慎因有“郎似桐花妾花鳳”的佳句,故被人稱之這“王桐花”。

        崔華――“崔黃葉”。清代詩人崔華有“黃葉聲多酒不醉”的佳句,故被人冠以“崔黃葉”之美稱.

        第9篇:古典文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 人文素質教育 高尚情操 個人素質

        高校階段的素質教育,其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科目十分繁雜。要看到,當前對于高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已經逐漸轉向更加注重人文素質的層面,即培養學生優秀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漢語言文學教育作為高校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探討漢語言文學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現實意義還是很重大的。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可以培養民族感情和社會責任感,樹立高尚的情操

        在探討本文的話題之前,我們有必要理解清楚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訴求。何為人文素質,其實就是指一切文化、文明和進步素質的綜合體。也就是說,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即大學生的優秀、全面的素質的集合。有了這樣一層概念的理解,我們更容易對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路徑有了清晰的研判。可以看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過程,其實正是透過語言文學知識、漢語言理論、各類文學作品教育教學的進程,來不斷提升和培育大學生的綜合文化、文明素養。所以,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人文素質培養的過程。具體來說,高校開展的漢語言文學教育,首先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民族感情、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大學生樹立濃厚的中華民族意識。要知道,一切人文素質和文化意識的來源其實都和愛國、愛國息息相關。古來大凡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和國家、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眾多的古典文學作品、詩詞歌賦,近現代的諸多文學作品等,其大都流露出國家、民族、天下的主題,都投射出眾多文學創造者對民族和國家的情懷。讓大學生接受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和洗禮,其實也是培養他們民族和國家情感的有效路徑,這個過程也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升華的過程。

        再者,通過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大學生可以樹立高尚的情操,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知道,高校開展的漢語言文學教育,既包含國家優選出的優秀的文學作品,也包括各高校舉辦的各類文學教育活動。無論是理論知識的洗禮,抑或是實踐活動的親力親為,都可以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思索的空間和進步的范疇。簡言之,行之有效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其實可以讓大學生走進思想境界深遠、人生價值高端的深層次境地,這對大學生高尚情操的塑造是一次必不可少的過程。總之,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全過程,也恰恰是大學生找尋情感著落、定位人生目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境界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人文素質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培養,這是優化和進步的過程。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可以培育大學生健全的人格,進一步提升個人氣質

        要知道,漢語言文學教育其實就是承接中學階段語文教育的進程,二者之前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以漢語言和基本文學知識框架都主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為大學生構建了一個盡情徜徉,吸收文學素養的自由天地。在漢語言文學的空間內,大學生不僅可以品讀到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體會和領悟優秀文學家的思想與精神,而且可以透過諸多的文學創作,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和知識的魔力。這樣的文學教育和感悟的過程,可以幫助大學生們培養自身的品格和人格,建立健全自己的人生觀和發展觀。大學生在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指導下,可以透過基本文學知識和文學理論的學習,進一步的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個人氣質,形成優雅、大方和高端的藝術品位,而這些恰恰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眾多優秀文學作品,其體現的不僅僅是作品的語言之美、藝術之美,更多的為人們展現了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境界。比如《愛蓮說》中著重描繪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的品格,其實就為人們展示出了人生基本素質和修養的重要性,那就是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操,輕易不可動搖。大凡此類的漢語言文學作品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還有很多,其根本的訴求就是培養大學生們優秀的個人品格與思想素質。對此,我們可以看到,高校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是明顯而重大的。這種作用,雖然不具備劇烈的顯性力量,但是其蘊含的思想滲透能力和潛移默化的感悟能力,卻是不容忽視的。

        【參考文獻】

        [1]陳容輝. 高職高專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的作用及有關舉措[J]. 企業家天地,2011(04) .

        [2]許秀清. 《大學語文》課程教育的獨特功能及學科定位[J].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5(S1) .

        [3]劉芳. 淺論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2(03) .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 亚洲香蕉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