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淺談對經濟統計學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職高專統計學課程是一門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性學科。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和基本要求是理論必須密切結合實踐,是學生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讓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比如,通過了解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理論知識,來解決產品質量調查、市場調查、市場預測等實際問題。反之,就存在統計理論和社會實踐脫節現象。
高職高專院校生源分數相對較低,生源質量總體水平偏低,參差不齊異常突出,高職高專的統計教學就要服務于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考慮高職高專的學生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靈活多樣的形式,因材施教來提高教學效果。
在十年的統計教學實踐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統計教學的難度。我結合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摸索出一些實用的統計教學的方法,從三個方面淺談一些統計學的教學體會。
1 多層次分析統計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習興趣
高職高專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上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在統計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宏觀方面:國家的一切政治經濟措施,都要以統計資料為基礎,在宏觀方面,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各方面數據,如GDP,人口普查,CPI等指標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發展在數據方面的特征。人們的生活,社會經濟現象都可以用數據來說話,現象從調查,到搜集數據,整理,分析過程也是我們了解和認識社會現象和實際問題的過程。
1.2 中觀方面: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行業發展的比較,地域經濟的發展情況都需要統計工作的開展。只有利用統計這個工具進行試產調查和預測,才能及時掌握社會和市場的各方面的信息,據以做出決策,有效開展管理工作。
1.3 微觀方面: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數據做支撐。數據反映了企業的規模和今后的發展水平。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就是學生自己也是和統計密切相關的,通過統計工具,我們的上學、選專業、就業、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數。統計學知識學習和掌握可以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貯備了一定職場能力。所謂職場能力是指在職場上熟練完成工作任務,創造性解決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當面對問題時,采用統計調查、搜集、整理、分析等統計的方法解決和分析問題,為預測和決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資料。
2 由淺入深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
高職高專學生存在探索研究問題能力不夠,在統計學教學中教師應由淺入深的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
2.1 以簡單統計工作任務為驅動貫穿于統計教學中
實際的教學中,我擔任財會專業的大二級學生的統計授課任務。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邊授課邊提出統計調查任務,指導并要求學生分組按時完成統計調查報告設計與編制、統計資料的搜集、統計數據的整理、分析。整個的過程考核作為平時成績入冊。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完成了《我院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問卷》的設計、調查、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等工作。這些工作任務很好的鍛煉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更深層次使學生理解何謂統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何謂統計分析等概念問題。
2.2 以實用為導向,適當開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學水平。
高職高專的教學水平,教學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用性。課堂需要走出去,在企業中根據市場的需要繼續開展教與學。適當的校企聯合辦學,讓學生參與企業的價值創造,才能更加地培養出專業技能強的應用型人才。
3 用通俗的語言化繁為簡的開展統計教學
統計學與數學有一定的聯系,傳統的統計學教學注重統計指標的計算和統計理論的演繹。教師在具體教學中一般都津津樂道于統計學基本概念的闡述和統計公式的推導,使用的語言都非常專業化,學術化。對于數學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講是晦澀難懂的。
3.1 語言要清楚、簡潔、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授課技巧多樣,利用案例:可以把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利用課件:課件可節時、生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教師可以向學生多講解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知識。小組討論:上課的時間給予學生討論的機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典故引人深思(理性內容);案例可讓人總結結論;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采用案例導入、典故引入、復習導入,或是一般講述的講課方式,都應該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講解,語言要清楚、簡潔。
3.2 科學合理化繁為簡的學習統計
統計學與數學有著緊密的聯系,統計公式的推導和運用對高職高專的部分數學基礎不好學生來說是晦澀難懂的。在教學中盡量的以簡單的例子化繁為簡的去講解公式的應用。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中數碼電子產品的普及,基本上每個高職高專學生對計算機應用不再陌生。教學應從實用性出發,重視現代統計工具的應用。如能用Excel解決的一般計算,如求和、平均、方差和標準差的計算,我們可以將之替代手工計算。高職高專教育教學上盡量做到化繁為簡,適應時展的需要。
4 結語
高職高專的統計學教學從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中心,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入手,合理的創新教學方案。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為今后學生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統計學;發展趨勢;統計教育改革
引言
隨著國家創新形式的發展,統計創新工作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統計創新包括統計實踐創新和統計教育創新兩個方面。統計教育的創新是統計創新的基礎,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下面我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來探討目前統計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統計學的發展與其它學科的發展相似,也需要走與其它學科相聯系的發展道路。
1.1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的趨勢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并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統計方法基本是從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得來的,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于生物學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同時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另外,從學科體系上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統計方法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統計學的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產生了社會統計學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社會統計學不僅僅屬于統計學,同時也屬于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和發展的。這個發展趨勢說明了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因此,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在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通曉相關的實質性學科的課程知識,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信息數據也越來越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信息過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問題出現了,同時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導致信息難以統一處理。于是如何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隨之應運而生了。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所以,對于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所以統計教育的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2.1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則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的內容。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將統計方法與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完美結合。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三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2.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學為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2.2構建以課堂-實驗室-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才能展現統計學的生命力。
2.3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會要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再者,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當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2.4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影響著教學的內容。語言、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是不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單一化人才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于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關鍵詞]:地質統計、礦物質、勘測、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P6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地質統計學的產生及現狀。
地質統計學是由法國著名學者馬特隆教授(G.Matheron)于1962年創立的。地質統計學是以區域化變量理論為基礎,以變異函數為基本工具,以克立格法為基本方法,研究那些在空間分布上既有隨機性又有結構性的自然現象的科學。
地質統計學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能表征和估計各種自然資源的工程學科,并由法國、南非及一些法語國家推廣到幾乎全世界。經過長期的追新發展逐漸演變成以G.馬特隆為首的參數地質統計學派和以A.G儒爾奈耳(A.GJournal)為首的“斯坦福地質統計學派”又稱“非參數地質統計學派”。不同的數學方法不斷地引進克立格法,多學科滲透形成各種新的克立格法。
二、地質統計學在礦物勘測與開采中的應用。
1、運用地質統計學進行礦物儲量勘測。
地質統計學是DIMINE礦業軟件進行礦量估算的基礎,文中的估值結果建立在該軟件之上,估值必須經過建立礦體三維可視化模型、地質數據庫、理論變異函數等過程。
地質統計學法被認為是一種較好的品位估值方法,尤其適用于品位變化大,礦巖界線由品位控制的礦床。在估值計算過程中,當有了足夠的地質鉆孔數據時,對礦床進行正式可行性評價時,選用地質統計學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而在對礦床進行初步評價或是數據量不足時,就要首選較簡單的方法(一般是距離N次方反比法)。基于地質統計學原理和礦體三維可視化建模技術的DIMINE礦業軟件,實現了按照不同的邊界品位動態圈定礦體,能夠以市場經濟為向導,快速計算出礦體范圍內的礦石量,并進行儲量分級,在此過程中所得到的各中間參數,可以為投資決策和日常管理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2、運用地質統計學進行露天開采。
通過地質統計學勘測出礦物質的儲量之后就是驗證礦物的價值,進而安排相應的工序進行開采,根據儲量合理的安排生產力,開采技術條件對生產能力的作用體現在礦山工程延伸速度和臺階水平推進速度。露天礦可能達到的生產能力與垂直延伸速度的關系為:
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進行生產能力的分配,為了更好的生產,盡可能的減少人力開工,節約成本開支,而且秩序嚴明的生產團隊才能確保工作的有效性,為國家的重工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原料,同樣也為鋼鐵等金屬行業做出極大的貢獻。
三、地質統計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1、地質統計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地質統計學研究存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在相關軟件上面,地質統計本身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軟件當然順理成章成為地質學中重大幫手,這項工程同樣也是需要廣大從業者一起努力才能實現最完美發展。儲量計算的過程受到礦床規律、特征及經濟的、技術的諸多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創造性的認識過程,并非只是數學數字的簡單組合運算。所以軟件問題直接影響地質統計學的發展。
由于中國的發展制度,即使很多知名的礦業自主研發出了比較完善的軟件,出于無法上市而被拒絕市場上進行競爭,同樣沒有壓力也同樣沒有動力,對我國地質統計學軟件的應用與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在地質勘探和礦業開發領域的軟件系統中,礦產資源儲量評估軟件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只是這些軟件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軟件。“認定”這個子系統軟件,那么其它與此相關的子系統功能軟件要不要認定?整個系統軟件是否要認定?都是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市場中,有些企業還把子系統軟件的認定,說成是對整個系統軟件的認定,而影響用戶的正確選擇;礦產資源儲量管理部門實施的這項“認定”工作,在時間的安排上有較大的隨意性。政策性變化、機構調整、人員變動……甚至主管人員有無時間等因素都能影響到軟件“認定”時間的安排。有些研發成功的資源儲量估計軟件已在礦山生產應用多年,取得很好的效果,只因得不到及時認定,一拖幾年,無法在市場上發揮作用。這種情況讓人無可奈何。
2、地質統計學研究的發展方向。
(1)經過幾十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線性平穩地質統計學的研究較為成熟和普及,但還應對其研究方法加于提高與改進,以便更能反映所研究區域化變量的空間結構特征,提高品位估值和儲量計算精度。
(2)目前地質統計學的應用主要是二維或三維靜態估值,應加強對時間-空間區域的地質統計學的研究,加上時間作為第四維即可真正地進行動態估值。
(3)我國引進的地質統計學軟件和程序庫,多為英文界面和基于DOS平臺的“第三代”結構化編程語言,在Windows成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流的今天,應加強面向對象編程的第四代程序語言以軟件開發,編制出完全漢化、操作更為簡單,界面更加優美的軟件,以方便礦山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4)研制一批高水平、實用性強的人工智能型的地質統計學專家管理信息系統,并對成果實行商品化,以適用市場經濟的發展,并以此激勵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
(5)加強線性非平穩地質統計學(如泛克立格法),非參數地質統計學、穩健地質統計學,多元地質統計學,非線性地質統計學,條件模擬,以及特異值的識別與處理等的研究。引進現代數學如空間拓撲學、人工神經網絡等理論,以豐富和發展地質統計學的理論方法。
地質統計學總的發展趨勢是由單元向多元發展,由點估計向區間估計發展,由空間克立格法向空間-時間克立格法發展,由參數方法向非參數方法發展,由估計向模擬發展,與其它數學分支相結合,引入更多的地質信息,從線性向非線性發展。總之,地質統計學正朝著理論體系化、方法多樣化、手段現代化、成果實用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一、統計學概述
統計學的任務在于為統計活動提供數量研究和認識特定事物內在規律的科學方法,包括統計工作指導原則,統計核算,分析和組織方法。其核心是提供數據的搜集、整理、顯示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研究客觀現象規律本身,因此統計學是一門認識方法論學科,而不是實質性科學。
統計學具有數量性、總體性、具體性和變異性等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統計學主要研究的是客觀存在的數量方面,是一門用數字說話的學科。
二、民辦高校統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課時較少,難以完成整本教材的學習任務
以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為例,一個學期按18教學周計算,每周3~4課時,要在54~72課時完成教材的所有內容,還不包括期間放假時間和期末復習時間。要在有限的課時學習完所有的內容是很難的,更談不上真正掌握并實際運用這些知識點。從筆者個人的教學經歷來看,從最開始到目前的每一個學期的統計教學中,沒有一個學期是學完整本教材內容的,如有些章節的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等只能略去不講,相關于回歸分析也只能簡單介紹,無法深入學習。而這些內容通常是與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如果在課時安排中加入實訓課時,還必須進一步壓縮其他更章節的內容,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教學方式傳統守舊,難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統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習的統計分析方法應用在其他學科和實際當中。而民辦高校相對于公辦高校而言,更注重自身辦學特色,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但目前民辦高校的統計教育仍存在重分數、重理論、重方法、輕應用、輕思想的問題。大多數統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統計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忽略了如何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統計素養、真正讓學生學會實際應用。教學方式仍然是傳統守舊的填鴨式教學,缺乏案例分析、實訓練習等,對于如何根據實際需要收集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對分析結果進行解釋等問題很少教授。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老師的上課壓力比較大,學生也學不到東西,教學效果不理想。
3.課程學習枯燥、難度較大,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民辦高校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一般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而統計學課程中又涉及很多計算公式,很多學生看到這些公式就很容易對統計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恐懼感,有些學生甚至認為統計學和自己的專業無關,所以難以提起學習興趣。此外,由于統計學這門課程本身的限制,理論性概念比較難以理解,計算公式又比較繁瑣,使得這門課程的教學相對枯燥乏味,從而很多學生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4.民辦高校教師社會經驗不足,難以充分把握教學實踐環節
目前民辦高校教師年輕化,特別以青年教師為主,這些教師擁有高學歷,大多數都是一畢業就到高校擔任教學工作,缺乏實踐工作經驗。雖然在知識傳授準確性方面不存在問題,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很差,因此教學過程中難以結合實例講解理論內容,難以使學生很好地掌握知識點并學會應用。
三、民辦高校統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1.適當增加統計教學課時
首先,根據民辦高校教學安排,最好確保每周4課時。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盡量把重心從對公式的推導轉移到如何應用公式,如何正確解釋計算結果,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靈活安排教學。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略去不講,對于需要讓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采用課后思考或布置作業的方式。這樣既可以節省上課時間,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其次,要注重先修課程的學習。民辦高校在制訂學生培養方案時,應把與統計學相關的課程先安排學習,如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宏微觀經濟學、會計學等課程。有這些課程做基礎,在學校統計學這門課程時,涉及的相關理論和概念就不用花更多時間去闡述,這樣也相應節省了一些教學時間。
最后,可以采用“合并教學法”,合理調整課時,即把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教學相重復的內容安排在一門課程中講授,以后其他課程中再出現就只需要簡單講解。例如,《統計學》中的平均指標、方差、標準差等內容在《財務管理》、《金融學》、《管理學》等課程中就會涉及。
2.選擇適合的教材,也可以針對民辦高校學生編寫特色教材
目前各出版社出版的統計學教材琳瑯滿目,如何在眾多的教材中選出合適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內容應合理安排、力求簡明、避免繁雜。教材難度要適中,應考慮到民辦高校學生自身情況,選擇實用性較強的教材。而且,最好一開始就能確定一本較合適的教材,這樣既可以省去更換教材帶來的麻煩,也有利于教師教學。
在眾多的統計學教材中選擇一本適合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的教材實際上非常困難的,而且真正能把專業和方法相結合的教材并不多,往往缺乏實用性,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目的地針對民辦高校自身情況編寫適應學生的教材,是目前民辦高校統計學教學工作者面臨的一項任務。
3.實現教學方式多元化
教學方式應從傳統的填鴨式的灌輸教學向多元化發展,如實施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實訓操作等。
首先,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大量現實案例說明各種統計方法的具體應用,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講到普查時,教師可以例舉我國人口普查的實施情況說明普查這種調查方式的特點、應用、實施等。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對眾多圖表和數據的介紹和解釋,使學生理解當前經濟形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適當采用開放式教學。開放式教學是指由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做出開放式答案,由此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如講到統計調查時,可以讓幾個學生組成一組,討論如何設計調查問卷,然后可安排時間讓學生查找資料,制作ppt,在課堂上分組展示成果并相互進行評價。
此外,由于民辦高校主要以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應增加實訓教學這一環節。實訓教學中,應注重對統計軟件的操作,當面臨大量數據需要處理時,可以用軟件快速得到結果。目前,基本的統計分析軟件有Excel、SPSS、SAS、Matlab、S-Plus等,其中Excel和SPSS簡單實用,也比較適合民辦高校學生學習。通過實訓課的學習,可以把一些統計方法簡單地通過軟件實現,還可以生成一些漂亮的統計圖形,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水平比較差的同學可能更喜歡學習軟件操作,這也可以從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4.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要解決青年教師社會經驗少的問題,除了向資深教師學習及進行課程培訓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企業實踐。此外,教師也要多看專業書籍,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相關課題,讓教師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積累實踐經驗。學校應重視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機會,可以多請一些企業相關專業人士來學校舉辦講座等。
參考文獻:
[1]武麗雅.我國統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5(02).
【摘要】目的 探討糖尿病患者院后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8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對照組各41例。干預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服藥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一年后對遵醫率及血糖進行比較。結果 干預組遵囑服藥率、飲食控制率、規律鍛煉率、按時檢查率四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干預;并發癥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終身性疾病,要求患者要具有良好的遵醫行為,才能較好地控制本病[1]。但臨床工作中發現,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并不高,尤其是對于那些文化水平較低的老年患者,因不遵醫而導致病情加重,并發癥發生率高。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醫率,臨湘市人民醫院采取了護理干預措施,對82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實驗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該院收治2型DM患者82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性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齡61歲。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對照組各41例。所有患者病程6個月~16年,平均8.9年。合并視網膜病變19例,合并冠心病和(或)腦血管意外17例,合并糖尿病足1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入院時血糖水平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P>0.05均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由醫生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干預組由主管護士發給健康教育卡片,記錄有科室電話、血糖、尿糖、自我監測技術、自我注射技術、用藥指導、運動種類的選擇及注意事項、自我保健、復查時間等內容,讓病人熟悉有關糖尿病的一般知識,入組后1個月內每周進行1次電話聯系,并要求病人復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1次,以后每月1次,特殊病人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次數,患者也可隨時電話咨詢,及時解決提出的相關問題,根據病情再次進行教育并修改治療及干預方案。對照組未給予干預。
(1)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播放衛生宣教錄像和發放健康教育知識小冊子,內容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使健康教育成為一個連續的終身性過程。與病人、家屬及相關人員多溝通,面對面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解答疑難問題。
(2)服藥干預: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干預組反復宣講糖尿病的用藥原則,科學用藥的益處。指導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常用藥物的種類、作用、副作用等,妥善安排服藥時間,將藥量分別裝入盒內,標明日期及時間,防止漏服、多服及不按時服。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了胰島素的抽吸法(特別注意藥量和時間要準確)及注射部位的選擇。
(3)飲食干預:合理的飲食治療可以減輕胰島負擔, 減少胰島素抵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在干預中讓患者了解食物搭配及食品計算法,掌握主食定量法,合理選擇食物種類和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上午肝糖元分解旺盛,易發生早餐后高血糖,故早餐要少,三餐比可分為1/5、2/5、2/5或1/3、1/3、1/3,進餐時間要有規律。
(4)運動干預:適宜的運動可以促進脂肪和糖的代謝,對血糖影響較大。運動前要向患者解釋運動療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根據病情選擇適當強度的運動,運動應選擇在飯后30~60min后進行,每天30~60min。運動時如有乏力、頭暈、心慌、胸悶、出虛汗以及腿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3]。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類食品,以便低血糖反應時及時食用。
1.3 評價內容一年后對遵醫率及血糖(HbA1C)測定,并對兩組患者的平均數值進行比較,HbA1C反映的是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患者血糖控制好壞的重要指標,正常值小于6%。
1.4 統計方法兩組一般情況的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各項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 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有 4例和 6例患者由于種種原因先后失去聯系未完成試驗, 因此沒有統計在內。
2.1 兩組患者遵醫率比較觀察組遵囑服藥、飲食控制、規律鍛煉、按時檢查四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一年后兩組患者情況比較一年后干預組HbA1C平均為7.1±1.3,對照組平均為8.2±1.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并發癥及復住院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糖尿病的治療強調早期、長期、綜合治療,治療措施個體化。而在臨床護理中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對自身所患疾病認識不夠,多數是以并發癥首診入院[4]。本文研究的82例患者中有18例即是以視物障礙首次就診。有些病人存在恐懼心理,自卑感,缺乏治療的信心;有些病人到處亂求醫,得不到系統治療;有些病人易產生急燥情緒,不利于血糖控制;有些病人滿不在乎,既不控制飲食,也不認真治療。該狀況給糖尿病的康復帶來不利,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5]。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對患者實行全程護理干預很有必要。
通過長期護理干預包括(教育、飲食、運動、心理、藥物、自我監測等),患者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科學的控制飲食可以減輕胰島β細胞負荷,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合理的運動能降低血糖,減輕體重,降低血脂,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長謝紊亂[3]。本文研究表明:干預組血糖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慢性并發癥及復住院率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摸清和掌握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情況,可明顯提高的知識知曉率、遵囑服藥率、飲食控制率、經常鍛煉率,提高患者參與系統防治的依從性,有利于有病早治,能更及時、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明顯,從而降低患者復住院率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萬曉珊.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及干預綜述.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6,23(4):251-252.
[2] 卯木智,李力華.老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及其特點.糖尿病天地,2008,11:523-527.
[3] 李翠瓊,朱慧芬.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人生命質量的影響.全科護理,2010,1:4-5.
關鍵詞:企業管理 統計工作 對策分析 重要性
一、提升企業部門統計管理的重要性
(一)完善統計管理體制
企業部門統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組分,提升其管理質量,對于企業體制的完善和部門職能的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需求
統計工作每天都需要接觸復雜繁多的數據,很容易出現錯誤。加強對企業統計工作的管理,對統計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行控制,可以提高企業數據的權威性。
(三)提高統計工作效能的需要
對企業的統計工作加強管理,能夠檢查復查的次數,使得統計部門的效能充分發揮,還能減輕基層單位的負擔。
二、企業部門統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于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忽視統計工作,沒有適時掌握企業的生產運營狀況,在虧損的時候找不到原因。
(二)統計工作的忽視
對于企業所生產的商品,不能做到產銷對路,造成了生產滯后,不能在第一時間推出新產品,以符合市場的需求,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提升企業部門統計的對策
(一)企業領導要重視統計工作
企業的制度與規范都是管理者制定的,管理者的重視對于一切工作的開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企業中,管理者應當督促統計部門的人員按照規定行使他們的職責,保證統計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讓管理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有直觀的了解,便于發現企業運營中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出解決辦法。企業的統計人員應當親自去現場采集資料,以保證原始資料的準確性,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統計水平,為管理者提供準確的信息,以此為依據,促進企業發展。
(二)提升統計人員素質
統計工作歸根結底還是由統計人員完成的,統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與職業道德高低對于統計結果具有最直接的影響。企業應當重視統計人員的培訓,每季度或者每年都要對統計的人員的理論知識、統計技能和職業道德進行培訓,便于開展統計工作。統計人員本身也要不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并且能夠將統計方法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出科學的統計方法,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準確、及時、全面的統計結果,完善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此外,統計人員還應當對經濟學知識和計算機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使用統計學軟件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三)有效搜集市場信息
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統計人員及時對市場信息做出全面的分析,并且將實時統計分析結果反饋給管理者,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統計部門對于市場的分析工作應當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另外,統計人員還需要對商品的生產前景與銷售前景給予準確的預測,以便管理者能夠制定出合適的政策,提高企業本身的競爭力。統計分析應當能夠反應企業的真實情況,及時找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保證企業健康發展。
(四)加強企業統計部門在產品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1、產品成品質量檢測
在生產之前,需要通過統計過程控制圖對產品的質量做出預測,在產品成型后,需要對產品進行取樣檢測。產品的樣品應當具有代表性。
2、產品質量改造
隨著客戶對于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要求的增加,企業需要對產品進行改進,從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而改進的工作范圍包括生產中的所有環節,產品質量改進的主要方法是實驗設計。統計人員應當及時的將所有的實驗數據收集起來,并進行整理、分析,便于技術人員及時對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五)選擇合適的企業部門統計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一個科學的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對于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立足現在,長遠發展原則。在滿足企業應當在滿足統計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對于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引進先進的統計管理方法,構建出科學合理的企業統計體系;二是統籌領導,合理分工原則。在企業中,統計體系是一個復雜的涉及面非常廣的系統,幾乎覆蓋了企業的所有單位部門,所以對于企業統計體系的設置,應當遵循企業的發展戰略,按照每個部門的職能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實現對企業所有部門的無遺漏覆蓋;三是分步實施原則。統計部門應當制定詳細的管理辦法,并且采取措施保證管理方法的落實,逐步實現管理目標。
四、結束語
企業應當順應潮流,不斷改進管理制度,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在競爭中取得勝利。作為企業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企業部門統計管理工作不僅能夠發現企業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法,還能夠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管理者應當重視統計工作,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培養,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奚琳琳.淺談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統計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12(03):77——80
[2]陳增明.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統計改革的再思考[N].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6(06):119——121
[3]王雪.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統計管理的思考[N].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4(01):169——171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專業知識 高等數學知識 經濟學知識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發展,數學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和管理領域所不可缺少的知識工具。就學生而言,良好的數學基礎無疑是學好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的保證。但由于數學課程普遍存在知識抽象、課堂枯燥乏味等特點,加上學生錯誤地認為學數學沒有什么用,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好了,這就使得數學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考試題目越來越簡單,不及格比率越來越高,學校和教師為此也費盡心思,不斷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與探索,但縱觀各種改革方案,并沒有改變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導的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我認為:既然課堂教學無法改變、仍然是數學教學的主體部分,那就應該在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上尋找新的突破,數學課堂要努力做到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將數學內容與學生專業相結合,將學生將要學或正在學的專業課的知識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到數學無所不在,數學無所不用,不學好數學就不可能學好專業課。這不但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淺顯易懂,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學生認為數學無用的錯誤認識,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斯通曾經在“社會科學中的數學”一文中提出了社會科學中使用數學的五個理由:“首先是社會科學的許多分支明顯在當量化,人口統計學和經濟學是這方面明顯的例子;其次社會科學的主題,關于復雜系統的理論是用文字表達的而他們的分析與比較更適合用數學表示;第三,除非這些理論關系可以定量化,否則它們的應用就只能是很一般化的;第四,對于一些主題中比較模糊、甚至很難得到確切信息的概念,數學可以提供一種領會的手段;最后,社會科學關注的不只是描述發生了什么,它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還在于隱藏在背后的有效還是無效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決策過程可以數學地表述和分析,使得我們的決策可以較多地依賴于知識,較少地依賴推測。
數學源于實踐,高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數學的發展日益廣泛和深入地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數學課程設置要根據發展趨勢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要了解授課對象的專業知識背景,將專業知識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滲透專業課的知識,再依此實施教學,緊密聯系實際,體現應用為本;服務于專業培養目標需要,實施分類教學;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淡化高等數學理論,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以商學院為例,經濟學是商學院學生必修的專業課程,經濟學發展到今天,數學科學為定量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成為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工具。在過去的20世紀,國外許多經濟學者已著眼于數學中研究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引發的復雜性現象的方法,用數學方法考察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各種經濟數量關系,預測經濟發展趨勢,檢驗經濟政策效果。將數學方法應用于經濟中已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所以數學課程對于商學院學生來說顯得更加重要,而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專業輕基礎的現象,作為基礎課程的大學數學課程更是得不到學生的重視,所以,在數學課上如果能夠很好地將經濟學的內容融入到對數學知識的分析和講解當中,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對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收到非常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下面選了幾個典型的高等數學知識與經濟學知識相融合的例子,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例1.在講授導數定義和幾何意義時可以融入導數的經濟學意義。經濟學上將函數的導數稱為邊際函數。以總成本函數C=C(Q)為例,其導數:C′=(1)
稱為邊際成本函數,也就是MC,顯然C′(Q)>0,式子(1)中Q是自變量相當于導數數學定義中的x,C是因變量相當于數學定義中的y,所以(1)仍然表示的是因變量的增量與自變量增量的比值的極限。
例2.在講授不定積分定義時可以融入經濟學中總量函數的概念。設總量函數P(x)可導,其導數(邊際函數)為P′(x),則總量函數P(x)=?蘩P′(x)dx(2)
其中的積分常數可由某一點的總量函數值確定。用這一例子來解釋積分的定義可能比純數學語言更容易懂,同時也可以用它來說明導數與積分的關系,是一個很好的融合點。
例3.在講述多元函數的偏導數時可融入多元經濟函數的邊際函數的概念,多元經濟函數的偏導數有其相應的經濟意義:設需求函數為Q=f(P,P,M),這里Q為商品的需求量,P為該商品的價格,P為與此商品有關的另一商品的價格,M為消費者的收入。偏導數,,分別為價格P的邊際需求、相關價格P的邊際需求和收入M的邊際需求。更加具體細致的解釋請見參考文獻[2]。這一例子不但可以用來解釋多元函數的概念,也可以用來說明多元函數偏導、全微分的含義。
這樣的例子有助于商學院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深刻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含義,對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只要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真正地明確教學目標,了解教學對象所學專業和知識背景,能夠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教學對象感興趣的問題當中,從數學的角度講述他們所學的專業課知識,學生就會對數學感興趣,就能夠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學就會變得主動,我們的學生必將會學數學、會用數學,從而喜歡數學。
參考文獻:
[1]景海.淺談閱讀教學中的美感效應[J].內江科技,2010.
[2]張從軍,李輝,鮑遠盛,劉玉華.常見經濟問題的數學解析[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陳娟,戴斌祥.關于經濟專業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數學理論與應用,2002.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難點;對策
高血壓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因血管病變導致血壓驟升,致死血管破裂,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并發癥多、致殘率高等特點,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因患者自身存在不良嗜好、生活不規律或醫療體制落后等原因,許多患者缺乏健康意識,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較低,導致護理工作難度加大,臨床療效降低。為探討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選擇我院64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32例患者采取常規健康教育,設為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45~67歲,平均年齡(54.6±3.1)歲,I級17例,II級11例,III級4例;32例患者給予系統化健康教育,設為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5~66歲,平均年齡(54.8±3.2)歲,I級17例,II級10例,III級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分型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與分型標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內分泌性、腎性高血壓等繼發性高血壓;無嚴重性心、肝、腎功能障礙;非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
觀察組:給予系統化健康教育。嚴密監測患者血壓值,并指導其正確使用血壓測量儀,定時對其進行校對,告知患者應結合血壓變化情況,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時診治。飲食不當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為其講解控制飲食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制定詳盡的飲食計劃,鼓勵患者進食低脂、低鹽、低膽固醇的食物,飲食應保持清淡,叮囑肥胖患者嚴格控制進食量與熱量的攝入,防止暴飲暴食,保持正常體重。有吸煙、酗酒嗜好的患者,應為其間接吸煙、飲酒的危害,規勸其戒煙戒酒。告知患者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引導其配合護理工作,積極給予患者鼓勵,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叮囑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告知其有效的減壓方法,幫助患者緩解壓力。叮囑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進行適當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告知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重要性,鼓勵其堅持服藥。
1.3評價方法 采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統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值檢驗,對比差異P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P0.05, 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目前,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較少,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健康教育開展難度較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難點有:醫療體制不完善、飲食與生活不規律、不良嗜好、經濟因素、健康觀念錯誤、缺乏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等[2]。本次研究對我院64例高血壓患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措施,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依從性高23例(71.9%),依從性低5例(15.6%);對照組依從性高14例(43.8%),依從性低13例(40.6%),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系統化健康,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使病情好轉。醫療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患者無法及時入院診治,致使患者病情惡化,存活率降低,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醫療體制建設,以方便患者進行治療,保障患者生存質量[3]。部分患者因醫療費用較高,住院期間無法安心治療,病情稍微好轉就急于出院,出院后未堅持服藥,導致病情反復,引發各種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損害,針對該種情況,醫務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耐心告知患者自行停藥的危害,并叮囑患者一旦病情變化,應立即入院治療[4]。
部分患者存在錯誤的健康觀念,認為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與年齡的上升,身體發福是一種福氣,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應為其詳細講解肥胖對疾病帶來的不良影響,指導其合理控制飲食。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較高,但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缺乏信任,配合度較低,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主動關懷、鼓勵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使其積極配合健康教育工作[2]。一些農村地區衛生條件相對落后,患者缺乏對飲食衛生的重視,進食剩飯剩菜,導致體內膽固醇、脂肪等物質大量累積,或長期進食鈉鹽含量高的腌制食物,不利于病情的恢復,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并鼓勵其堅持控制飲食[5]。部分患者存在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護理人員應耐心講解吸煙、酗酒對患者疾病與身體健康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患者改正不良嗜好,同時叮囑患者要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張軼群.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1,06(12):192-193.
[2]李鳳波.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分析及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5):1089.
[3]王雙英.淺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難點與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2013,26(30):422.
[4]任金娥,冀珊珊,程昌艷,等.山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及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7):373-374.
通常我們所說的國民經濟學,是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長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理論體系,大體經歷了重商主義、重農主義和國民經濟學三個階段。
重商主義是封建社會晚期流行于歐洲的一種經濟思想,它的基本觀點是財富就是貨幣,由于國內貿易不會導致貨幣量的增加,所以只有在對外貿易中多賣少買,才能增加一國的貨幣財富。
重農學派反對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銀,而是維持生活的各種物品,該學派最重要的理論成果是:第一次確認在人類社會存在著客觀規律,從而為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認識客觀規律的任務。
“國民經濟學”是當時德國人對英國人和法國人稱作政治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采用的概念。
從方法論上說,國民經濟學家從感性事實出發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經濟學家的這種方法也導致這樣的結果:經濟學成了“只不過是一大堆雜亂地放在一起的、附有啟發性例證的最正確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附有有益的意見的統計學的天才研究” 。概念之間缺少聯系,理論和現實之間嚴重脫節,在指出國民經濟學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后,馬克思進一步從人本主義哲學的視角批評國民經濟學家“把私有財產在現實中所經歷的物質過程,放進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這些公式當作規律。”這說明國民經濟學通過李嘉圖的抽象獲得科學性的同時也使得經濟學喪失了哲學傳統——對人的關注。所以,馬克思的批判實際上指出了國民經濟學在理論中將“人”抽象的不合理性。
概念構成一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如果這門學科在與現實的聯系中出現了錯誤,可以肯定構成這門學科的概念一定出了問題。因此,在《手稿》中馬克思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是從其基本概念開始的。
一、工資
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工資。斯密認為,本來“勞動的產品構成勞動的自然報酬或工資”,但在資本積累之后“工人的普通工資,到處都取決于勞資兩方所定的契約”;工資決定了勞動者的處境,“在社會處于進步狀態并日益富裕的時候,貧窮勞動者即大多數人民似乎最幸福、最安樂。在社會靜止狀態下,境遇是艱難的;在退步狀態下,是困苦的”。 那么我們必須要問,為什么國民經濟學家一方面承認價值全部由勞動創造而另一方面有說價值的創造者(工人)只能得到“……最低工資” ?事實真的像斯密說的在社會財富增長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時候,工人的生活會變好?馬克思指出“工資決定于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敵對斗爭”。 而且“勝利必定屬于資本家” ,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工人除了勞動所得,既無地租也無資本利息。……”。 這說明,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由于資本家掌握資本進而掌握了勞動必須的生產資料,所以工人不得不淪為商品在市場上尋找買家,所以“……,吃虧的首先是工人” 。另一方面,馬克思通過分析社會可能處于的三種狀態,指出事實不像斯密描繪的那樣當社會財富增長時,勞動者的生活會變好;而是無論社會“退步”、“進步”、“靜止”三種狀態的哪一種狀態下,工人的結局都是“勞動過度和早死,淪為機器,淪為資本的奴隸”, 在逐條分析了國民經濟學家關于工資的內在矛盾后,馬克思指出斯密的根本缺陷就是在經濟理論中工人被“歸結為抽象勞動”,這實際上為后面提出異化勞動打下了理論基礎。
二、資本和資本利潤
馬克思首先總結了國民經濟學家的規定,接著指出了資本的實質,“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力”,而且,“資金只有當它給自己的所有者帶來收入或利潤的時候,才叫做資本”。資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潤,那么利潤到底從什么地方來?“資本家是雙重獲利:第一,通過分工;第二,一般地通過對自然產品加工時人的勞動的增加,……” 。
積累和競爭是國民經濟學衡量社會經濟狀態是否合理的重要標志。在他們的理論中從來都是寄希望于加強競爭而避免壟斷的出現。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競爭真的能避免壟斷嗎?馬克思提出“許多資本”這一范疇,并認為競爭的結果就是“資本和地產掌握在同一個人手中,……而資本間的競爭日益減少。”多奇妙的論證!競爭在現實的過程中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積累!這些論述表明,馬克思已經從資本間的競爭看到了資本積累的最終結果,甚至得出了關于壟斷內涵的結論。
三、地租
地租概念是國民經濟學中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著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關系。馬克思著眼于階級之間的關系來分析地租的本質及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私有財產的統治從土地占有開始,中世紀的俗語“沒有無主的土地”被資本主義社會的 “金錢沒有主人”所代替,結果就是“大地產進一步集中”,并且“這種競爭還會使大部分地產落入資本家手中,……同樣,一部分大土地所有者同時也成為工業家。”“因此,最終的結果是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差別消失,以致在居民中大體上只剩下兩個階級: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