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外貿;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模型;商品結構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2)08-007-04
作者簡介:林發彬(1977-),男,福建閩侯人,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應用統計。
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性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比例是否合理。研究角度不同對合理性的評價標準也不同,其中討論較多的一個研究角度是外貿商品結構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匹配程度。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出口貿易的變化通過各產業部門之間復雜的關聯和波及,對各部門的產出及增加值產生誘發效應,從而直接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因此,外貿商品結構越是能適應經濟系統中誘發效應較大的產業部門的需要,就越具有合理性。對此,在出口方面,評判標準是比較出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系數(或生產誘發系數)的排序,計算出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數;在進口方面,評判標準是比較進口商品結構與推動力系數(或需求依賴度)的排序,計算進口商品的合理度。顯然,排序越趨于一致,計算的進出口商品合理度指數就越大,外貿商品結構就越合理。在現有的研究文獻中,沈利生、吳振宇,楊麗華等都是以此判斷我國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性。然而,隨著對影響力系數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發現以增加值為判斷標準的非競爭型影響力指標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以傳統影響力系數來分析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性。
一、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傳統影響力系數計算的缺陷
影響力系數是指國民經濟某一個部門增加1個單位最終產品時,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產生的生產需求波及程度。該系數一般用符號表示,傳統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Fj=ni=1ij
1nni=1nj=1ij(j=1,2,…,n)(1)
式(1)中,分子為列昂惕夫逆矩陣第j列之和,表示只有第j個部門提供1單位最終產品拉動n個部門總產出之和,即影響力;分母為里昂惕夫逆矩陣列和的平均值。如果Fj大于1,表示該部門生產對其他部門生產的波及影響程度超過社會平均影響力水平;如果Fj等于1,表示該部門生產對其他部門生產的波及影響程度等于社會平均影響力水平;如果Fj小于1,表示該部門生產對其他部門生產的波及影響程度低于社會平均影響力水平。沈利生認為式(1)的計算有兩個缺陷:影響力系數的傳統計算是以總產出為判斷標準,不具有合理性,應該以增加值為判斷標準;影響力系數由競爭型投入產出表計算得出不合理,應該由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計算得出。此外,他認為影響力系數的大小可以用影響力的大小來替代。
(二)細分加工貿易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模型
在非競爭型投入產出分析框架內,國產中間產品和進口中間產品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即前者進入國民經濟流通體系內,是構成各產業關聯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后者是在境外實現的增加值,本身并不直接進入到國民經濟流通體系。競爭型投入產出表將二者等同對待,會夸大對國內各部門的消耗,導致式(1)的分子被夸大。但是通過后續的研究發現,將競爭型投入產出表轉化為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不夠妥當。因為加工貿易是我國主要貿易方式之一,2007年之前占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了一半,2008年才開始稍有下降,為481%,2011年降為44%。而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和一般貿易有很大差別,所以忽略加工貿易有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偏差。表1是Robert Koopman等編制的細分加工貿易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在橫向上存在以下平衡關系:
表1 細分加工貿易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
中間使用
國內使用&
一般貿易出口加工出口
最終使用(最
終消費支出
+資本形成
+出口)
國內總產
出或進口
1,…,n1,…,n11
國內產品
中間投入
國內使用
和一般貿
易出口1
…
nADD(X-EP)ADPEPYD-EPX-EP
加工出口1
…
n
00EPEP
進口產品
中間投入
1
…
nAMD(X-EP)AMPEPYMM
國內增加值1VDVP
總投入1X-EPEP
注:上標DD代表國內產品用于國內使用和一般貿易出口,DP代表國內產品用于加工出口,MD代表進口產品用于國內使用和一般貿易出口,MP代表進口產品用于加工出口,D代表國內產品,P代表加工出口,A是直接消耗系數矩陣。
林發彬:基于細分加工貿易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模型對我國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性分析
林發彬:基于細分加工貿易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模型對我國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性分析
I-ADD-ADP
0I
X-EP
EP=
YD-EP
EP
由上式可得出里昂惕夫逆矩陣B為:
B=I-ADD-ADP
0I-1
=
(I-ADD)-1(I-ADD)-1ADP
0I
以各部門增加值率為權重,計算出逆矩陣各列元素的加權和,就得到各部門影響力的大小,即:
P=(ADV APV)B=[ADV(I-ADD)-1 ADV(I-ADD)-1ADP+APV](2)
由于中間使用將加工出口細分出來,因此部門的增加值率也分為兩部分,對應的行向量分別為ADV和APV。在式(2)中,ADV(I-ADD)-1中的元素表示歸屬于國內使用和一般貿易出口部分的各部門的影響力;ADV(I-ADD)-1ADP+APV中的元素表示歸屬于加工出口部分的各部門的影響力。對這兩部分按照各自出口比例進行加權平均,就得到整體上各部門的影響力,用矩陣TP表示為:
TP=ADV(I-ADD)-1E-EPte+[ADV(I-ADD)-1ADP+APV]EPte(3)
在式(3)中,te為出口總額。由式(3)得出的部門影響力引入了以增加值為判斷標準。
二、對我國外貿商品結構合理性的分析
(一)評價的基準及數據來源
1評價基準。由式(3)計算出的影響力的基礎上,即可對出口貿易的結構是否合理作出判定。理由如下:
在表1的分析框架內,進口產品分為三個部分:國內使用和一般貿易出口、加工出口和最終使用(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進口商品結構是否合理取決于前兩個部分。這主要是因為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最終需求在對國內增加值影響的過程中,會有部分增加值通過這兩個部分漏出。令u={1,1,…,1},uAMD(I-ADD)-1中的元素表示歸屬于國內使用和一般貿易出口部分的部門,j(j=1,…,n)在國內需求增加1個單位時,所有部門的進口總額,即增加值漏出額;uAMD(I-ADD)-1ADP+uAMP中的元素表示歸屬于加工出口部分的部門,j(j=1,…,n)在國內需求增加1個單位時,所有部門的進口總額,即增加值漏出額。所以從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角度看,如果進口商品在增加值漏出額較大的部門所占的比例較小,那么這樣的進口商品結構就具有合理性。
Robert Koop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分別歸屬于上述兩部分的各部門在影響力和增加值漏出額上具有以下關系:
ADV(I-ADD)-1+uAMD(I-ADD)-1=u
ADV(I-ADD)-1ADP+APV+uAMD(I-ADD)-1ADP+uAMP=u(4)
上述等式關系表明,進口商品在增加值漏出額較大的部門所占的比例較小,等同于進口商品在影響力較大的部門所占的比例較小。因此,可以對進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進行比較,計算進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數,二者越是趨于反向一致,進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數就越小,就說明進口商品的結構越合理。綜合來看,無論是出口商品還是進口商品,其結構是否合理都可以在部門影響力的基礎上進行判定。因此,本文以部門影響力作為評價的基準,判定我國外貿商品貿易結構的合理性。
2數據來源。各部門影響力的數據來源于文獻Robert Koopman等人的“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各部門的進、出口商品的結構比例由投入產出表中的數據計算得出。其中,在計算進口貿易的結構比例時,各部門的進口額均先剔除了用于最終使用的部分,然后再計算結構比例。各部門進口剔除的比例也是來源于此文獻,共列出了2002年83個部門的影響力,2007年91個部門的影響力,還有少數部門的影響力數據未列出,且都是以現價計算得出。所以,要以此對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合理度指數進行跨年度比較并不十分適宜,本文僅對二者排序的一致性進行檢驗。
(二)外貿商品結構與影響力排序的一致性檢驗
1Kendall協同系數檢驗。這是一種對多配對樣本進行檢驗的非參數檢驗方法,Kendall協同系數定義為秩和的函數:
W=Sm2n(n-1)/12
其中,S=ni=1(Ri-m(n+1)2)2是個體總秩與平均秩的偏差的平方和,
m(n+1)2是平均秩。n為被評價的部門數量。m=2,表示對外貿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進行評價。在實際計算中,只要n大于7,W就近似地服從χ2(n-1)分布。當χ2的p值小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時,W值顯著大,就拒絕原假設,說明出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具有一致性,即出口商品結構具有相對合理性;反之,則不能拒絕原假設,意味著出口商品結構不具有合理性。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滿足檢驗的假設條件出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均以降序形式給出;進口商品結構的排序則是以升序的形式給出。如果檢驗結果拒絕原假設,說明進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是反向一致的。
表2 2002年和2007年進出口商品
結構與影響力的協同系數檢驗
出口商品結構
與影響力的排序
進口商品結構
與影響力的排序2002年
2007年
2002年
2007年
m
2
2
2
2
協同系數,W
03
0206
0571
0689
Chi-Square(χ2值)
4926
37035
9368
124031
Df(自由度)82
90
82
90Asymp.Sig(顯著性概率)
0998
0999
0178
001
2檢驗結果。利用統計分析軟件檢驗的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最后一行看,顯著性概率小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005的只有一項,即2007年進口商品結構與影響力的排序。這說明二者在排序上具有反向一致性,說明相比2002年進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而在出口方面,無論是2002年還是2007年,都無法拒絕原假設,說明出口商品結構均不具有合理性。由于本文沒有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合理度指數進行測算,所以無法判定2007年出口商品結構的不合理性相比2002年是否有所減輕。
(三)出口商品結構比例較大的部門影響力
在上述協同系數檢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問題。圖1列出了2007年出口結構比例前11位的部門影響力,這11個部門出口總額占91個部門出口總額的5048%。其中,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以及儀器儀表等制造業均屬于高技術部門,其出口結構比例分別位于第1、2、4位和第11位,這幾類產品出口總額又占這11個部門出口總額的4848%。然而從圖1可以看出,它們的影響力均低于50%,也遠遠低于紡織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部門以及金屬制品等部分資本密集型部門的影響力。
圖1 出口商品結構比例前11位
的部門影響力(國內成分)
本文所討論的部門影響力以增加值為評判標準。根據陳錫康等人的研究,部門影響力實際上也可理解為部門j(j=1,…,n)在國內需求每增加1個單位時,對所有部門增加值的國內部分的誘發比例(即增加值的國內成分)。由式(3)和(4)可知,用100%減去該誘發比例,即得出前面提及的增加值漏出比例。由于增加值的國內成分較低,優先增加這些高技術部門的出口,從貿易利得來看,我們僅截留了較低比例的附加值,如1單位出口所誘發的增加值中,在電子計算機制造業國內僅截留339%,在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國內僅截留323%。但貿易保護主義者僅看商品的進口總量,并不考量進口中所包含的我國所獲得的低附加值比例。仍以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為例,《中國高技術產業數據(2011)》顯示2008—2010年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商品出口總額的291%、314%和312%,占工業制成品出口總額的308%、331%和329%。從貿易特化系數(貿易差額/貿易總額)來看,該系數在2008—2010年分別為01、01和009,間接說明我國從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中所截留的附加值比例仍然較低。
三、外貿商品結構合理化的建議
據WTO統計,1995—2010年,我國已連續16年成為受全球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并自2006年以來連續5年成為全球反補貼措施的“重災國”。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的《全球貿易摩擦研究報告(2011)》顯示,目前,國外對我國貿易摩擦涉案產品逐漸走向高端,對華貿易救濟調查肯定性裁決占比不斷加大;碳關稅的實施必將對我國的外貿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發達國家嚴格限制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我國引進國外的高端技術更趨困難;消耗資源性產品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所必需的原材料或成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重點。顯然,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不能再依賴量上的擴張,這樣只會面臨更加頻繁的貿易摩擦。
外貿商品結構的合理化有助于減少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以上分析表明,出口商品結構的合理化要求增加具有較高影響力部門的出口比例,因為有較高影響力的部門也是那些國內增加值成分較高的部門;進口商品結構的合理化則要求減少那些具有較高影響力部門的進口比例,進口替代的作用不可或缺。綜合而言,我國外貿商品結構合理化的著力點應落在提高部門影響力上,也就是提高增加值的國內成分。這意味著政府不能一味地鼓勵增加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以及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品制造業的出口,而應先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幫助這些部門突破核心技術的制約瓶頸,減少進口中間產品的投入比例。此外,還應重新審視利用外資問題,因為外資的流入大多只是出于整合投資國國內低廉要素成本的考慮,無意于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國內成分。
[參考文獻]
[1]沈利生,吳振宇外貿產品結構的合理性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8):66-72
[2]楊麗華外貿商品結構合理性評價指標的構建及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1(8):14-23
[3]沈利生重新審視傳統的影響力系數公式——評影響力系數公式的兩個缺陷[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2):133-141
[4]劉瑞翔中國的增加值率為什么會出現下降?——基于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框架的視角[J]南方經濟,2011(9):30-42
[5]Robert Koopman,Zhi Wang,Shang Jin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EB/OL]http://wwwnberorg/papers/w14109
一、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中國發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2.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3.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4.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展實際聯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2.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現,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含義聯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4.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1.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2.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充實新內容。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新現象層出不窮,國際經濟理論也在不斷發展,而教材里面知識的更新卻顯得有些滯后。因此,在結合教材講授國際經濟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國際經濟的發展動向,并及時充實新內容和引入新數據。如在講授國際貿易理論的時候,要引入當前國際貿易研究領域中出現的新思想和新理論;在講授歐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時候,要引入新數據并介紹歐盟發展的最新動向等等。此外,還應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同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堅持學以致用,并立足于為中國經濟發展作貢獻。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雙語教學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地區)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國際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斷提高,且已成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因此,結合《國際經濟學》的自身特點,不斷探索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對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運用該課程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我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我國發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1 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1.2 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1.3 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1.4 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2 《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2.1 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展實際聯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2.2 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現,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涵義聯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3 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2.4 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3.1 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3.2 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法;雙語教學;調查分析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課程,隨后,該課程在全國迅速普遍,目前已經成為經濟學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國際經濟學是涉及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西方經濟學等的綜合叉學科,他主要運用微觀、宏觀經濟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來研究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在經濟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經濟學課程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目前,國際經濟學的課程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筆者做了一次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調查,利用調查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提出了改進該課程教學的建議與方法。
一、樣本與數據說明
本次調查以河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和現代科技學院的經濟類專業的本科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涉及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和市場營銷3個專業。為了數據真實有效,問卷采用匿名填寫,共發放200份問卷,收回198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有效率為100%。本次調查內容較為詳實,樣本涉及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全面了解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①收稿日期:2009-04-15作者簡介:劉 妍(1981-),女,河北保定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Journalof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Agriculture&ForestryEducation)本次調查主要從學生對該課的總體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理解能力、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的期望等幾個方面展開。
(一)總體評價調查顯示,有107名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表示很感興趣,占總回答人數的54·04%;38·38%的學生持有一般興趣;另有7·58%的學生不感興趣。可見,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學習國際經濟學,這表明該課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與國際經濟學本身具有的現實指導意義有一定關系。不過,學生普遍反映該課有點偏難。調查中有8·08%的學生認為它是最難的課程之一,39·39%的學生感覺比較有難度,另有46·47%的學生認為難易程度一般,僅有6·06%的學生覺得比較容易。在學習的困難方面,38·46%的學生認為圖形解釋難度最大,29·23%的學生認為難以把握經濟學思想,16·92%的學生認為數學基礎薄弱是學習的障礙,另有15·39%的學生認為該課知識量太大,無法全面掌握。可見,該課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數學生對其很感興趣,并沒有因為其難而失去學習的信心。一方面,這表明學生能夠認識到國際經濟學的有用性,挑戰難度也是對自身能力的一個考驗;另一方面,作為教師,更應該透徹掌握該課程的精髓,抓住教學任務的重點,努力為學生排疑解難,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國際貿易學科:國際貿易:學科建設
中圖分類號:F74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06)06-0080―05
收稿日期:2006―08―20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培養為其服務的國際貿易學科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不僅本科、大專招生的增長及總量居各專業前茅,而且碩士點、博士點的設立和招生也迫切要求增長,國際貿易學的研究領域和方向究竟要確定哪些,需要進一步探討。
一、國際貿易學科研究范圍狹窄,不能適應學科和外經貿實際發展的需要
現今的國際貿易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調整學科專業確定的,屬于應用經濟學,在其《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中,它同其它9個二級學科同屬應用經濟學,在國際貿易學(020206)中指出:“國際貿易學是研究國家(地區)間商品與勞務交換的理論與方法的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具有很強實踐性特點的學科”。①但是,當今世界已經成為現實的生產要素、人員、知識產權交換及國際間的經貿合作,這些比純粹的商品和勞務交換更為重要的內容沒有包括在內。在業務范圍中,指定為:“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實務與管理,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國際貿易組織”。①從當今學科發展的實踐來看,它注重了理論與政策,貿易的實務,沒有指出國際經濟合作這個內容極為豐富的領域,業務范圍是比較狹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學位專業課中,指定為“國際貿易理論研究,國際貿易政策研究,跨國公司管理及結合培養方向的其他專業課”;碩士學位專業課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經營管理及結合培養方向的其他專業課”。①這些指定,一是籠統,二是國際經濟合作、國際經貿組織、國際金融、國際經貿法規等類重要課程沒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關學科中,僅列出了“金融學和世界經濟學”。①而與之關系極密切的國際經濟法、企業管理、國際關系等沒有提及,比起其他應用經濟學的二級學科來相關學科很單純。
在以上學科研究范圍的指導思想下,很多學校的博士、碩士學位設置的研究范圍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總體上以文字中規定的為主,領域較小,對我國整個對外經濟貿易戰略有重大作用的對外投資(走出去)、利用國際優質資源(引進來)研究較少,偏重于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當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重點院校與研究機構未受影響,影響主要是對一般性大學,它們多局限于以上給出的范圍。實際的對外經貿情況早已突破了上述設置的范圍,研究外資、外經的文章充滿了主要國際貿易學類雜志,但在權威的“指導簡介”中沒有。
更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國家社會學科基金申報填表的學科目錄中,在應用經濟學24個二級學科里,竟然沒有了“國際貿易學”這個二級學科的名稱,我們申報表只好填寫成“應用經濟其他學科”,作為全國最權威的管理和指導社會科學研究的機構,究竟是如何看待這個學科領域及其地位的,我們不得而知。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即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專業分支。我國國家標準G/T13735-92將學科定義為:“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學科的劃分是遵循知識體系自身的邏輯,它有相對穩定的知識體系,但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一些新的知識也歸于原來的體系,這是任何學科都存在的發展規律。劃分學科的目的,是為了專于學科的邏輯體系進行研究,以求學科有新的發展,水平逐步提高。(1)從國際貿易最初的知識體系來說,就是直接的出口和進口,后來有了國際投資,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貿易障礙會產生資本流動,資本流動障礙會產生貿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過多的引致投資可能帶來貿易的“悲慘性(貧困化)增長”。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之間具有互補性,如果貿易和投資之間不合作,則出現相互替代關系,如果相互合作,則是互補關系。商品的貿易和生產要素的流動將互相促進。還出現外貿對外資的促進發展(陳澤星等,2005);相當多的學者都承認了現代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投資理論相互滲透發展的現實和趨勢。(2)我國實踐也證明,外資利用大大促進了對外出口和進口。在經濟全球化下,生產要素和人員的跨國流動,跨國投資,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經超過了單純的出口和進口,僅以外貿來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經不能反映一國得到的外貿實際利益,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是對外貿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無論任何學科,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我們學習和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的對外開放總戰略服務,為政府和企業服務。從目前我國主管對外經濟貿易的國家職能部門,也可看出國際貿易學應該研究哪些領域:最高有國務院的經貿委,國家商務部,以下有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商務廳或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在以下是市縣的相應部門。商務部的主要下屬職能機構有近20個,但無論多少,職能業務總體可分為外經貿法規政策部門、進出口管理部門、外商投資管理部門、對外投資或對外經濟合作部門四大類,當然新設立的商務部增加了管理國內市場和商貿一項大內容,傾向于內外貿一體化,這也是個新的研究點。省級商務廳或外經貿廳的主要職能機構有:沒有設商務廳的省暫時不管內貿,其他管理職能部門如同商務部:外經貿法規政策(原政策法規處,現為綜合處)、對外貿易(有貿易發展處、貿易管理處、貿易促進、機電進出口處)、外商投資(外資處、投資促進處、開發區處)、對外經濟合作(外經處、境外處)。對于無形貿易,如旅游、運輸、金融、保險的進出口,則屬于其他政府部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國際貿易學,它應該的研究范圍是很寬泛的。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跨國界的生產要素大規模流動成為必然,載體是跨國企業和人員,因此,對跨國企業和人員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來越重要了。還有,國際競爭的加劇,多邊貿易體制運轉不好時,次多邊即區域一體化組織,或幾個國家的一體化組織,或雙邊一體化的發展都在涌現,因此,對這方面的研究也應放在一個日益關注的地位。
國際貿易學科研究面較小的另一個突出表現,
就是學校對純理論研究較多,應用性對策研究較少,成果鑒定重期刊發表及檔次,輕政策對策性研究報告,使我們的理論成果與實際需要脫節,失去了研究成果應有的價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擴大。
此外,學生,甚至我們個別的同行,也把國際貿易學科的研究范圍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內容理解為僅是國際貿易,或對外貿易。這種對學科和專業的片面或錯誤理解,導致的負面效應是嚴重的。首先,它使我們研究領域局限于狹小的范圍,不利于開拓應有領域或新領域,使研究水平很難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為政府和企業服務。其次,由于這個專業的熱度非凡,我們的學生和其他有關從業人員是社會上人數增長最快和總量居前茅的,但學生如果僅做外貿單證或坐辦公室,跑海關和工商稅務局,這種單一的就業面,現已人滿為患,中專生、高職生、大專生、本科生,同搶一個飯碗,我們的本科生與他們競爭沒有多少優勢。這樣片面的認識會影響我們全方位、多層次外經貿人才的培養,現在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不能簡單地就理解為國際貿易專業,而是一個“大外經貿”專業。
二、國際貿易學科應拓寬的研究領域與方向
(一)拓寬研究領域與方向的指導思想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的若干原則意見》中,對學科專業的改革結構調整提出了原則,如提出:學科專業調整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全局性、戰略性調整”,“要以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人才市場需求和提高國際競爭能力的需要為出發點.以發展高新技術類學科和應用型學科專業為重點”;“……優先發展適應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貿易等類本科專業”;“大力開展與地方經濟建設緊密結合的應用型專業”;“鼓勵高等學校積極探索建立交叉學科專業.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的新機制”[3]我們應根據以此指導思想并結合外經貿發展的實際和未來的趨勢,拓寬研究領域與方向。
(二)學科研究總體要增加的內容
在對學科研究規律內容的界定中.應增加“生產要素跨境流動與交換”,以補充原來僅有的“商品和勞務交換”,體現當今經濟國際化深入發展的現實和趨勢。強調應用性、對策性,體現學科特點。在主要相關學科中,除原來列出的“金融學、世界經濟”外,應增加“國際法學、國際關系、企業管理”等幾個重要相關學科,體現與它的知識體系相關的重要學科。
(三)從整個再生產納入全球的現實來考慮國際貿易或對外貿易
我們要從經濟全球化,生產貿易國際化來看學科的研究領域。對外貿易或國際貿易,它與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過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個階段。我們可以從國際化生產的整個再生產過程的三大階段來看:
G--W…P…W’―G’
傳統的出口貿易是僅在w’―G’間,純粹用的是本國的原材料加工生產出口,也叫一般貿易。
傳統的進口貿易是G―W,從國外進口來直接消費。
加工貿易,外商用進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則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國外利用當地原材料生產并就地銷售,則是W…P…W’―G’。
這幾種方式,都是與貿易有關的,包括了直接出口(傳統出口,或自己進料加工出口);直接進口(傳統進口);間接出口(來料、來樣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進料外匯);間接出口和進口(跨國企業利用母國的設備、東道國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產后在東道國當地銷售,或轉銷其他國家,或產品返銷母國)。
以上表面上是進口與出口,實際上是利用外資來加工生產再出口:對外投資進行生產在東道國銷售或轉銷他國或返銷母國。這就是現資、加工、生產、貿易的復雜關系。
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說,直接進出口,也就是傳統的外貿,這是第一層次的外貿,也是狹義的外貿;第二層次的外貿,是利用外資加工生產后的外貿和國內貿易:第三層次的外貿是到境外國外投資利用當地資源進行生產后的出口(產品到東道國或其他國家)或返銷母國的進口。從利益上講,第三層次的外貿綜合利益最大。所以,僅以簡單的出口和進口來看國際貿易是遠遠不夠的,沒有看到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都是與貿易直接有關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國際貿易學最核心的內容,可概括為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簡言之,即外貿、外資、外經三大領域,我國管理外經貿的政府機構,主要是圍繞這三大領域設置的。
(四)從與對外貿易或國際貿易的知識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性來分類細化研究領域與方向
以下研究領域大都出現于外經貿實踐中,但從全國各大學及研究機構來看,研究領域總體較小,有的研究雖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沒有開拓和創立,應拓展領域和方向。這里并非要每個學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國應有如下研究:
(1)國際貿易理論研究:從古典到當代,各種理論與學說,這是最基本的重點的研究領域,要開拓新方向;(2)國際貿易實務研究:國際經貿慣例、貿易合同、爭議與仲裁、物流、運輸與保險、信用證等單證運用、商務談判等,要深入研究,開創新的方向;(3)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研究:WTO規則,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協議,原料生產與輸出國組織規則,聯合國經濟貿易組織規則,雙邊經濟貿易合作組與協議;(4)國際經濟貿易關系研究:多邊經濟貿易關系、區域和次多邊經濟貿易關系、雙邊貿易關系,要深入或開創研究新方向;(5)國際貿易法規政策研究:國際經濟貿易法,國內對外經濟貿易法規,各國政策,要開創新研究點;(6)貨物貿易研究:機電產品、紡織品與服裝類、農林漁水產品貿易研究、原料與資源產品貿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開拓新研究方向;(7)服務貿易研究:金融、電信、運輸與保險、旅游、會展等研究.領域大,行業多,在不斷擴展,地位日漸重要,是重點開拓研究的領域;(8)對外直接投資研究:“走出去”戰略與政策,投資方式、投資環境等,這是現在和未來都要大力進行并開拓的,是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重點領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研究:“引進來”戰略,產業政策,招商引資環境、方式,開發區,跨國公司研究,與上面都屬國際投資的內容,研究理論多,形式及內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資促進外貿;(10)國際工程承包研究:國際承包市場,招標投標,競爭能力等,要深入研究,開創研究新方向,是貿易增長方式的重要方面;(11)勞務輸出與自然人流動研究:這是現在和未來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領域,是我國服務貿易增長的重點項目,可部分解決我國剩余勞動力,是增強服務貿易競爭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國重點開拓的貿易增長新領域,必須加強研究;(12)國際市場營銷研究:市場預測分析,營銷策略與手段,開拓的新領域;(13)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金融市場,貿易融資,國際貨幣體制及人民幣匯率,我國資本與金融項目開放與運作.
要結合外經貿深入研究;(14)貿易方式研究:、經銷、加工、補償貿易、租賃貿易、采購、期貨貿易及電子商務等,要大力開拓、開創研究;(15)國際企業管理:跨國經營與管理,要重點開拓研究,為“走出去”服務;(16)貿易摩擦與應對研究:問題層出不窮,要深入進行研究。
三、國際貿易學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換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為一級學科問題
從以上國際貿易學需要研究的領域和方向看.它涵蓋的內容很多,但從字面意思上看,它沒有包涵這些內容,與實際要求的內容差別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國際貿易”這個學科名,容易使人們對它產生狹義的或錯誤的理解,這種理解,不是少數人,甚至包括了實際在從事這些工作的人。我們在畢業論文封面上寫學科與專業名稱時,不只是學生寫錯,而且相當部分老師也是模糊的,其他專業的人。就更不用說是片面理解和錯誤理解了。這種誤解,對學科研究與專業的建設都是極為不利的。為此,不如將學科名稱與專業名稱互相替換,學科名稱定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名稱定為“國際貿易”。但從“大貿易”或“大經貿”看,專業名和學科名都定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更好一些。
這樣命名的好處:一是從字面上就拓展了學科的研究領域和范圍,有利于學科研究和發展:二是糾正對這個專業狹義的和錯誤的理解,跳出片面狹隘的專業就業觀,可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及全方位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深入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領域。如按狹義的該專業就業,就是從事直接的進出口貿易、做單證、談生意、跑海關、坐辦公室,而與其他專業無緣,各層次學生在同一崗位就業。而要從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本科專業及學科涵蓋面來看,就業領域就很大了。如我們的培養要求與目標中指出的那樣:本專業培養應對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外貿、外資、外經、外事等領域服務的以實用型人才為主的多層次對外經貿人才,畢業后能在進出口企業、有進出口權的工業與商業企業、涉外金融企業、涉外政府機關和涉外事業單位、涉外中介機構等部門及個體工商業,從事進出口實務、商務談判、翻譯、經營管理、招商引資、市場營銷、研究策劃、文秘、宣傳公關、新聞、研究、教育等工作。
此外,國際貿易或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可否上升為一級學科,⑷也值得商榷。任何學科和專業都是根據社會需要而來的。根據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越來越緊密融合,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這種趨勢和規律將引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從事與國際經濟與貿易有關的就業人員來看,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顯示出這個學科的地位日漸重要;另從學科研究領域和范圍來說,應用經濟學的其他任何一個二級學科,都沒有這么大的領域,研究方向遠遠沒有這么多。可否把它作為一個一級學科獨立出來,與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并列起來。學科名可以定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學,下設三個大的二級學科,國際貿易學(涵蓋所有的貿易理論與政策、各種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合作學或國際商務學(國際融資、對外投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等),國際經貿組織學(wT0理論與規則、區域經濟貿易組織、雙邊貿易組織及雙邊經貿關系等)。這個設想敬請同行們提出意見。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隨著國際經濟關系的飛速發展,國際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為經濟學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運用微、宏觀經濟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強,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的課程。教學方法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好壞,也關系教學目的的實現,目前我國高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與國際經濟學內容和體系相聯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對提高國際經濟學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國際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1課程理論體系龐大,眾多理論派別林立
從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微觀部分主要研究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說明國際貿易的起因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依據。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外匯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調整理論與政策、國際貨幣制度等。微觀部分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諸多理論內容,宏觀部分中的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內容更是涉及到眾多經濟學流派。
1.2國際經濟學對數學要求較高
國際經濟學所涉及的經濟數量關系聯系緊密,是一門由各經濟變量關系聯結在一起的具有很強邏輯關系的學科。數學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這兩個特點使得數學在應用到國際經濟學中去的時候,能夠抽象地表述經濟變量,進而建立經濟模型,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正因為如此,國際經濟學中大量采用了數學模型的論述方式,這自然要求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高等數學知識。
1.3國際經濟學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
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學科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常常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同時開設,這就使得國際經濟學教學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財政、金融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生暫時并不熟悉,由此也給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2.當前國際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很多高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中普遍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而這種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把講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教學過程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
2.2學生對數學在國際經濟學中的應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難國際經濟學理論體系龐大,并且大量運用抽象分析方法,通過建立假設前提條件,排除干擾因素,創造一個純粹的理論分析框架,其中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較多。經濟類專業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大多對邏輯推導、圖標、公式、數學證明不習慣接受,尤其是難以將這些模型公式和其經濟學涵義相聯系,從而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產生難學、厭學的情緒。
2.3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較嚴重目前國內高校通常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助于學生對成熟理論體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國際經濟現實之間的關系。事實上,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即使是被認為完善的理論也需要國際經濟現實的驗證,因此,過分強調教材建設,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束縛教學雙方的思維,導致教師難以引導學生批判性學習,也難以增強學生用理論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3.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1.國際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1課程理論體系龐大,眾多理論派別林立
從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微觀部分主要研究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說明國際貿易的起因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依據。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外匯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調整理論與政策、國際貨幣制度等。微觀部分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諸多理論內容,宏觀部分中的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內容更是涉及到眾多經濟學流派。
1.2 國際經濟學對數學要求較高
國際經濟學所涉及的經濟數量關系聯系緊密,是一門由各經濟變量關系聯結在一起的具有很強邏輯關系的學科。數學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這兩個特點使得數學在應用到國際經濟學中去的時候,能夠抽象地表述經濟變量,進而建立經濟模型,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正因為如此,國際經濟學中大量采用了數學模型的論述方式,這自然要求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高等數學知識。
1.3國際經濟學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
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學科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常常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同時開設,這就使得國際經濟學教學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財政、金融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生暫時并不熟悉,由此也給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2.當前國際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很多高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中普遍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而這種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把講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教學過程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
2.2學生對數學在國際經濟學中的應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難國際經濟學理論體系龐大,并且大量運用抽象分析方法,通過建立假設前提條件,排除干擾因素,創造一個純粹的理論分析框架,其中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較多。經濟類專業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大多對邏輯推導、圖標、公式、數學證明不習慣接受,尤其是難以將這些模型公式和其經濟學涵義相聯系,從而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產生難學、厭學的情緒。
2.3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較嚴重目前國內高校通常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助于學生對成熟理論體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國際經濟現實之間的關系。事實上,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即使是被認為完善的理論也需要國際經濟現實的驗證,因此,過分強調教材建設,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束縛教學雙方的思維,導致教師難以引導學生批判性學習,也難以增強學生用理論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3.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可以說是個老牌專業,其前身叫“國際貿易”,1998年國家教育部調整新的專業目錄,將國際貿易專業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世紀末,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入世預期帶來的外貿人才需求增加,該專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充。許多高校在這個時期紛紛增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計,目前該專業每年培養畢業生人數超過3萬名。
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長期調查發現兩個現象:一是很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并未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二是盡管就業難,可是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仍能較順利地找到工作。這些現象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從學科大類劃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經濟學,其課程體系與師資隊伍重點突出經濟學,而管理與法律比較薄弱或不被重視。專業口徑過窄,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生個性不能被充分張揚,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擴招也導致了教育資源無法及時跟進,也容易造成培養質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制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壓力迫使許多招生單位重新審視自身實力,努力發揮特長,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能夠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
二、對專業特色建設的理解及誤區
什么是辦學特色?目前我們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將特色列為評估一級指標來考察。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如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從這個解釋來看,“特色”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穩定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會認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教學要素,都應屬于特色范疇。專業特色是學校特色的一部分,與特色的性質一樣,專業特色也是多維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應被視為專業特色。
根據各自優勢確定專業發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確的,特色是可能總結提煉,并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強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資源促成特色鮮明化和更有社會影響力。但是,在認識和具體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專業差異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一是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專業特色等于人才培養特色。三是簡單模仿名校。四是過分追求差異。五是對特色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傳、輕建設。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
專業特色建設中的規律和原則卻不可違背。實踐才剛開始,許多規律在等著我們揭示。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首先要明確特色定位。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辦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依托學校理工特色,已有較獨特的優勢。我們歷經三年的調研,在學校發展規劃和特色建設的框架下,結合相關專業優勢,把原來初具雛形的傳統加以優化,定位了專業特色。圍繞定位,我們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在科研方向和團隊支持上、人才引進上、資金分配上都進行了優化配置。在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軟件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新舉措:
第一,教學理念上體現尊重規律,尊重個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每位學生個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學計劃上擴大選修課范圍和比重,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優良條件。設選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可按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自助式學習。課程可不拘專業范圍,允許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外專業課。可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課程引入教學。
第三,創新教學管理制度,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比如實習,如果制度上必須要求像課程一樣集中在一段時間,實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再如,畢業論文一般都安排在畢業的最后學期,學生因為找工作就會影響論文。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改集中時為分散時間,這樣的制度創新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空間,非常值得嘗試。
第四,把實踐教學落到實處,理論與實踐統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身應用性極強。實踐教學很重要但落實困難。我們是兩手抓,一手是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與專業貿易公司簽訂協議,供學生全真的實踐平臺,另一手是搞好專業仿真實踐平臺建設,近年建成了專業仿真實驗室、貿易談判室、外貿仿真操作室,配備多套實習軟件。切實解決了實踐的難題,收效顯著。
第五,以社團為平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圍繞專業支持學生自發組織社團,作為學習交流,推動素質教育的平臺。社團由專業老師指導,學校給予大力支持,邀請名家講座,給學生提供了全面發展的空間。
本文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誤區
什么是辦學特色?目前我們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將特色列為評估一級指標來考察。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如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從這個解釋來看,“特色”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穩定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會認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教學要素,都應屬于特色范疇。專業特色是學校特色的一部分,與特色的性質一樣,專業特色也是多維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應被視為專業特色。
根據各自優勢確定專業發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確的,特色是可能總結提煉,并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強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資源促成特色鮮明化和更有社會影響力。但是,在認識和具體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專業差異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一是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專業特色等于人才培養特色。三是簡單模仿名校。四是過分追求差異。五是對特色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傳、輕建設。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現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可以說是個老牌專業,其前身叫“國際貿易”,1998年國家教育部調整新的專業目錄,將國際貿易專業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世紀末,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入世預期帶來的外貿人才需求增加,該專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充。許多高校在這個時期紛紛增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計,目前該專業每年培養畢業生人數超過3萬名。
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長期調查發現兩個現象:一是很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并未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二是盡管就業難,可是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仍能較順利地找到工作。這些現象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從學科大類劃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經濟學,其課程體系與師資隊伍重點突出經濟學,而管理與法律比較薄弱或不被重視。專業口徑過窄,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生個性不能被充分張揚,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擴招也導致了教育資源無法及時跟進,也容易造成培養質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制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壓力迫使許多招生單位重新審視自身實力,努力發揮特長,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能夠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
專業特色建設中的規律和原則卻不可違背。實踐才剛開始,許多規律在等著我們揭示。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首先要明確特色定位。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辦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依托學校理工特色,已有較獨特的優勢。我們歷經三年的調研,在學校發展規劃和特色建設的框架下,結合相關專業優勢,把原來初具雛形的傳統加以優化,定位了專業特色。圍繞定位,我們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在科研方向和團隊支持上、人才引進上、資金分配上都進行了優化配置。在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軟件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新舉措:
第一,教學理念上體現尊重規律,尊重個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每位學生個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學計劃上擴大選修課范圍和比重,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優良條件。設選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可按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自助式學習。課程可不拘專業范圍,允許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外專業課。可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課程引入教學。
第三,創新教學管理制度,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比如實習,如果制度上必須要求像課程一樣集中在一段時間,實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再如,畢業論文一般都安排在畢業的最后學期,學生因為找工作就會影響論文。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改集中時為分散時間,這樣的制度創新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空間,非常值得嘗試。
第四,把實踐教學落到實處,理論與實踐統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身應用性極強。實踐教學很重要但落實困難。我們是兩手抓,一手是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與專業貿易公司簽訂協議,供學生全真的實踐平臺,另一手是搞好專業仿真實踐平臺建設,近年建成了專業仿真實驗室、貿易談判室、外貿仿真操作室,配備多套實習軟件。切實解決了實踐的難題,收效顯著。
第五,以社團為平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圍繞專業支持學生自發組織社團,作為學習交流,推動素質教育的平臺。社團由專業老師指導,學校給予大力支持,邀請名家講座,給學生提供了全面發展的空間。
[摘要]打造專業特色是高校取得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本文闡述了對專業特色的理解,認為專業特色建設要在合理定位前提下配置教育資源,軟硬件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