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節 對學校教育的心理學認識
一、教育與學校教育: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現象,必須從促使個體心理發展入手。
廣義的教育是指有系統地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一切方面。
學校教育特指在課堂情景中主要通過上課完成的教育。
二、學校教育對學生個體發展影響:
學校教育過程的核心或實質就是塑造或改變學生的個體經驗組織或認知結構。
㈠影響學生個體的社會化;個體的社會化:指個體逐漸接受一定社會或群體所要求的知識經驗、行為規范、價值觀體系以及適應社會能力的過程。
㈡影響學生個體心理的發展:
現代教育的兩條基本發展趨勢:①終身教育;②自我教育三、教學與課:
㈠什么是教學:指企求誘導學習的一種活動系統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課:是教學的基本單位,指在一定時間內,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達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個要素:一段時間、教師和學生、師生相互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學
許多關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報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問題趨于嚴重,突出表現在:自身心理素質低,如自卑、依賴、孤獨、抗挫折力弱、能力培養缺乏,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及自學能力,近年來發生在高校和中學校園的一些惡性事件,以及我校個別學生打架、男女交往過密等現象,追究深層原因,都與他們在中小學時代、家庭和學校忽視心理教育,人格發展出現缺陷有直接關系,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現狀已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敲響警鐘,心理教育迫在眉睫!然而,當前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對差生冷漠,偏愛成績好的學生等現象普遍存在,許多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需要改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和教育心理理論修養是實施心理教育的首要條件,但很多教師缺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而開設心理教育課程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是維護、促進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全體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質,增強全體受教育者的心理機能,并使受教育者的個性得到充分和諧地發展,從而為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為此,教育部在2002年下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一、班主任普及心理知識是班主任新角色的需要
班主任普及心理學知識,學習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術,除了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廣大中小學缺乏專業心理學老師這一問題外,還對班主任做好本職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甚至可以這么說,在新的形勢下,不懂心理學的班主任,很難成為一個新時期的合格的班主任。
首先,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有助于班主任防患學生心理問題于未然。班主任幾乎天天與學生打交道,最清楚學生的情況。如果班主任能夠較為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及必要的心理干預方法,就能敏感地發現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并采取相對較為專業的心理干預手段,防患學生的心理問題于未然。
其次,必要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將有助于班主任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索質,有效地解決學生一系列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比如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新生的入學教育階段,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來克服新生的膽怯心理,從而使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第三,心理學知識有助于班主任形成以發展為理念的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發展,發展性理念一是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三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四是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會發展,都有發展的潛力,因而要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換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讓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促進大多數正常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最后,心理學知識有助于班主任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心理教育思想。傳統教育(如凱洛夫的教育學)在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而心理教育思想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學生是自己認識、成長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索,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使學生成為自主自動的思想家”(布魯納語)[3]。
二、對開展心理學教學實踐的思考
目前,心理學教學的實施還存在著缺少專業的心理學教師,大部分教師缺乏心理學知識等具體問題,無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這給教師的日常工作,特別是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加了難度,要改變狀態,首先要加強教師的心理學進修,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做好這一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教師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技巧,比如:青少年發展心理學原理,如何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等,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學校要給教師創設學習的空間,培訓、進修,請專家開講座,外出交流取經,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另外,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要提高自身素質,不要在有意、無意間給學生造成傷害,教師對學生的傷害往往是無法彌補的。
三、結語
心理教育課的開設已勢在必行,但必須認識到一點,心理教育不是心理輔導教師一個人的事,也不是開設一門心理輔導課,或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就能解決問題的。心理教育并不是脫離課堂教學而孤立開展,事實上課堂教學是學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各科教師應有意識地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的成分,重視對他們健全人格因素的評價和引導等,真正的心理教育就象“春雨”一樣“潤物無聲”,只有教師對學生賦予愛心、耐心、細心、樂教敬業,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按照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教學,將心理教育有意識地寓于德、智、體、美等教育中,才能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zhidao.baidu.com/question/76875816.html?fr=ala0
一 認知與身體之間存在的關系
1.身體對認知存在著限制作用
身體限制著認知的特征與范圍。有機體的身體結構和活動能力限制了認知的表體性質和內容。因某種特征的存在,使有機體某些形式的認知變得相對容易,也可能使某些形式的認知變得相對困難,甚至變為不可能。以聽覺為例,動物的聽覺比人類的聽覺更為靈敏,是因為它們的聽覺系統構造與人類不同。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就明確指出,抽象思維主要是隱喻的。而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Lmage Schema)理論是“對于身體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就是認知的方式”這一觀點最好的佐證。個體的主觀世界是被個體的行為和感覺運動能力決定的。認知是身體的認知,身體是認知的身體。但在這一過程中,身體的結構和感官運動系統都限制著認知的進行。
2.身體對認知的分配調節作用
身體可以作為認知加工過程中的一部分,在大腦、骨骼、皮膚等身體各方面與認知系統中發揮著類似于分銷商的作用。身體調節著認知,影響著思維、判斷、情緒和動機等心智過程。許多心理學實驗都證明身體的狀態和運動對認知過程有調節作用。在荷蘭心理學家Koch等人的Stoop task測驗中得出的結論,后退動作誘發了更多的認知努力,因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因此,身體會對心智產生強有力的沖擊力。身體的調節作用使認知、身體、行動在空間和時間上形成密不可分的聯系,從而成為一個整體,確保了認知與行動之間的和諧。由于身體的調節作用,認知操作的過程與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保證了認知任務的圓滿完成。
3.身體使認知產生依賴性
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曾經明確指出,身體并非認知的對象,而是認知的主體。也就是說,我們通過“體認”的方式了解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深切體會到自我和身體的親密關系。換言之,認識依賴于身體的各種經驗。身體體驗的過程構成了認知過程的基本素材。人類特有的身體結構決定了人類獨特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如同動物特有的生理構造決定了動物了解世界的認知系統。沒有這種特殊的身體構造,就沒有人類特有的感知能力和思維方式。認知系統的活動思維和方式是依賴身體的活動狀態和思維方式而進行的。
二 在理論心理學中的認知與身體緊密聯系
1.心智與身體聯系緊密
科學心理學是西方文化思想的產物。在西方文化中,二元論思想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科學心理學本身就是二元論思想的體現。17世紀法國的哲學家笛卡爾視身體僅為心智的一個觀念。二元論的基本特征是主張心物、身心、主客的二元對立。心理、意識、主體構成了二元對立的一方,物質、身體、客體構成了對立的另一方。這就構成了理論心理學的基礎。身體是物質的,但是身體的物質屬性卻需要通過心智中的觀念實現。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心智駕馭著身體,指揮著身體的運作,但是身體對心智沒有實質的影響力。
2.在理論心理學中心智與身體的一體化
身心一體化是指身體在心智中,心智在身體中。身體并非傳統上認為的僅是心智發生的“場所”“載體”或“生理機制”。身心一體的原則是心智對身體的影響,而理論心理學的實驗表明,思維、回憶和語言等認知過程在無意識中影響了身體的感覺和運行系統。
3.認知與身體在理論心理學中的關系
身體對認知既有因果作用,即塑造認知,也有構成性作用,是認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身體是認知的主體,是身體去感受、去思維、去行動。因而身體的感知和身體的運動等各種身體經驗必然對認知過程產生強有力的影響。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也表明,語言、思維和邏輯推理的方式實際上是身體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在理論心理學中,認知與身體則是因與果相互依存的關系。
三 結束語
從理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究認知與身體的聯系,總結得出認知是身體的認知,身體是認知的身體,并且分析出身體對認知既有因果作用,也有構成性作用,是認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身體與認知的關系的交互影響體現了身心一體化的原則,因此身體的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內容,決定了我們怎樣形成概念和判斷邏輯。而理論心理學的實驗也表明,思維、回憶和語言等認知過程在無意識中影響了身體的感覺和運行系統。
【關鍵詞】責任意識;心理;小學教育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家庭和集體、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①在生活中我們說的責任心就是責任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責任心概念需要新的認知。責任的含義有了新的維度,它包含了角色責任、能力責任和義務責任。
責任心是學生今后能否立足社會,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品質。只有擁有對自己、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人才能在不斷提升中實現人生價值。從小學生開始培養責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學習研究中,多數教師將責任意識作為一種品德,從改善學生的行為習慣或改變學生的價值觀來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現代心理學已有研究表明,責任意識首先是一種人類意識,因此作為一名心理老師,我也嘗試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在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上探索一些新的方法。
一、在情景遷移中體驗角色責任
角色責任指的是行為人在角色扮演中需要承擔的共性責任內容和范疇。責任心理學認為,個體的責任心行為總是發生在一定的社會情境當中,由個體的責任認知形成一定的責任情感體驗。②因此課堂上可以嘗試通過情景遷移的方法,讓學生扮演某一個角色,要求他按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態度行事,體驗其中的責任情感。
例如我在《國王與士兵》這一節課上,我設計了國王游戲,分別
請同學擔任國王和士兵。在出操前,由國王訓練士兵。出操時,如果士兵們做錯了口令,國王要接受處罰。緊接著,提問扮演國王的學生,你在訓練士兵前有什么想法?當你看到士兵出錯時有什么感受?通過游戲和啟發式談話,讓學生明白由于你扮演了游戲中的國王角色,所以當你沒有做好這件事時,你就要按照游戲規則的約定,接受懲罰。接著引導學生討論在生活中我們有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比如在學校你是學生,在家里是兒女,在社會里你是公民。
游戲中的角色有他的責任,同樣,每個人在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它們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責任。每個人都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負責,就有可能強制承擔約束性和懲罰性的不利后果。
二、在團隊合作中感悟能力責任
能力責任指的是,一個人在同等角色下,取得優于其他成員的結果或者要求表現的責任表現。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們常常采用“能力強或能力差”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能力。這種簡單模糊的評價,尤其,如果它還是一個負面評價時,容易讓學生產生自信心缺乏和抵觸,嚴重的甚至可能存在逆反現象。但實際上每個學生的能力責任都有其提升的空間。課堂中運用好能力責任,會提升一個學生的自信心,使他產生更大的動力主動完成自己任務,促進角色責任的發展。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老師家長,學生自己也應該知道“我有多大的能力”“我能干什么”“我能做好什么事”。
例如在《我是誰》這節課上,我設計“悅納自己的”環節,第一步讓學生認識自己,知道每個人擅長的事不同,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接著將學生分組活動,要求每一組要在十五分鐘內完成一面隊旗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每個隊員都要有任務。活動后,讓小組成員說說他的任務是什么?為什么選擇這個任務?是否有比自己預想中做得好?如果學生做得比他原來的能力好,進行鼓勵表揚。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責任,選擇適合自己的能力,把自己選擇的任務做好就一種負責。
在這節課中,我設計的的課堂活動是一個典型的需要小組合作的活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創智課堂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活動方式。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這種學習方式也有它的弱點,即很容易發生責任分散效應。因此,教師在設計小組活動時,一定要顧及到每個學生,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那就要求,學生都要在小組中有任務,都承擔自己能力所能做的事,這樣可以確保責任不會分散。同時在這樣的活動中可以進行組員之間的互相評價,但是老師也要注意引導。
三、在模范示范中懂得義務責任
“義務”在這表示自愿、自發的、不圖回報的責任行為。義務責任與角色責任概念形成對應關系。角色責任是指特定的角色共性的責任,義務責任是指角色在隱性約束力下的行為,也即在非強制約束下的行為范疇。一個人的義務責任通常是在社會、集體、團隊中體現出來。因此我認為提高學生義務責任感的首要做的就是讓學熱愛自己的班級,自己所處的集體。
有了這樣的想法,于是我在《我是一滴水》這節課上讓學生觀看自己拍的微視頻短片(班干部主動打掃衛生,幫助同學),談談心里的想法。影片的內容是我特意挑選的,一來要選擇貼近生活,是學生熟悉的,甚至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的才能使他們感興趣,有感想;二來片中的主角我有意選擇了一個具有榜樣示范作用的人和事。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模仿階段,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習得社會行為。③杜拉拉在他的社會學習理論中也指出“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示范者行動本身的特征會在與觀察者的交往中,潛移默化地對他產生影響。”④利用榜樣示范法,讓學生有意識觀察榜樣、模仿榜樣,使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班級里的一員,都有義務為班級服務,都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同學,這是作為班級成員的義務責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集體的感情。
責任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責任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個體自身發展,人格的行成,社會環境等等。心理學對于學校的德育工作愈顯重要。發展心理學中的觀察法,訪談法都可以幫助分析學生的心理發展,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使教育更加有針對性。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觀察學理論、自我調節自我效能理論都為制定教育策略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將心理學知識科學地運用在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會使得教育的過程更加科學有效。通過本課題的探索,也讓我意識到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科學地運用心理學知識,在心理課中滲透德育,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今后還將做更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賴華香,讀與寫(教育教學刊),小學思品課教學中四種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2013
[2]葉浩生 楊文登,心理學新探,責任的二重性及責任意識的培養,2008
[3]高長豐,王偉,張建波,社會心理科學,中小學生學業責任心的調查研究,2006
[4]譚小宏,秦啟文.心理科學,責任心的心理學研究與展望[J].2005
[5]班杜拉《榜樣理論:傳統、趨勢和爭端》(1972)
[6]況志華 葉浩生.《責任心學》,2008 11
注釋:
①王植林,小學生責任意識與主題教育活動,《上海教育科研》,2006,01期
②況志華 葉浩生,《責任心學》,2008
關鍵詞:以人為本;環境心理學;室內設計
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對于住宅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居住的基本功能上,而從精神層面上的審美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內空間環境布局、色彩、光線運用的合理性所產生的安全感、歸宿感和陶冶感,及其給我們帶來的或親切或溫馨或有趣的情感體驗,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美滿,可以達到滿足人們精神與心理需要的目標。這時環境心理學對空間設計的影響就顯的尤為重要。
1環境心理學的含義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它著重從心理和行為的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即什么樣的環境最符合人們的心愿。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首要問題是解決人和環境關系的問題,是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人的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需要來創造安全、舒適、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環境;反之,也就無法創造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空間環境。
2人的心理、行為與室內設計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盡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研究和設計的基礎。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2.1色彩的變化與心理
色彩對人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對色彩的感受往往是通過心理來判斷的,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左右我們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紅色穿透力強,使人興奮;高明度黃色刺眼,使人心慌。色彩的這種調節功能經常被商家利用以促銷。很多快餐店的室內設計中大量使用橘色,因為橘色能刺激人的脾胃,從而增進食欲。同時,色彩也能使人產生溫度感、距離感、重量感等。在一些高溫車間的生產環境中往往采用冷色調,而制冷或低溫生產場所常采用暖色調。色彩用于交通也由來已久。國外出現了彩色公路,在事故多發地段鋪設紅色路面進行警示。
2.2私密性、“盡端趨向”與心理
許多人將居住空間,看作其隱私的一部分,只是其私密性涉及更為廣泛。比如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他們或許希望能看到的更多,但對于室外之人,往往希望隱藏的更多。和私密性同時存在的還有人的“盡端趨向性”。在日常生活中,集體宿舍中先進入住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愿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于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說人們最不愿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墻座位的設置,由于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所以這也成為人們經常選擇的位置。
2.3幾何變化營造安全感
不同長度、寬度、高度的室內空間帶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當空間頂部過低時會產生壓抑感;在矩形的空間中會感覺穩固、規整,在圓形空間中會感覺和諧、完整;波浪形的空間會給人活潑、自由的感覺。人需要有安全感,需要一種被保護的空間氛圍,因此,人們更愿意尋找有所“依托”的物體。例如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臺上,人們更愿意停留在相對散落在廳內、站臺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因為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托”,更具有安全感。所以,現在的室內設計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穿插空間和子母空間的設計,目的是為人們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心理空間。
2.4趨光性與避光性
光線對心理的影響已經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它的合理運用,能讓人身心愉悅,反之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在設計中,我們除了考慮自然采光的合理性這一第一要素之外,對室內外的光線“構建”,對居住和使用者的影響,我們同樣應該充分的考慮。但人們往往是對光線強度的適宜和光線的色彩要求更高一些。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在室內空間中移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趨光性引導會優于語言和文字的引導。但同時由于私密性心理等等復雜原因的存在,人們往往又有避光的心理。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室內環境的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標志與文字的引導固然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我們的設計師更應該優先考慮空間與照明的導向性。
3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
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將空間設計得盡善盡美,一定要了解環境心理學理論。點、線、面的相互搭配相互作用才能變化出更加豐富的設計。聚點可以成線,有一致方向性的幾個點會有線性的感覺。這時的點,既具備自身的視覺集性,又有延伸的趨勢;線可以破面,線穿插在面當中,可以破除面的呆板并給面以一定的方向性;面可以是點和線的聚集體,用點或線構成的面,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設計手法。三維空間的關系是否合理是該空間內所有造型的形態和比例相互之間影響的特性共同決定的。我們在做具體案例的時候一定要從大的角度出發逐步細化方案,根據掌握的這些感知覺規律不斷調整方案,這樣才能得到最讓人們滿意的使用環境。
我們看到室內環境是加以一定主觀感應的環境。雖然人的感知存在個體差異性,但是這種感知還是有很強的規律性可循。對環境心理的研究是以心理學的方法對環境進行探討,即是在人與環境之間,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的心理特征來考慮研究問題,使我們對人與環境的關系、以及如何創造室內人工環境,都應具有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進而這一認識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指導我們的設計,做出具有創新意義又符合人們環境心理的室內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 鄭曙.室內設計思維與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 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關鍵詞】 認知教育;心理健康;應對方式;社會支持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Wang Luhui,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l ogy educ 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measure o 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Methods 6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 periment group w ere conduct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3 months. Other 60 student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was eva luated by SCL-90,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4 factor sc ores of compulsive, anxiety etc of SCL-90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 hat before te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The factor scores of actives coping, feeling supp ort, used social support etc.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that before te 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 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ay increase th 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 Social support
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力軍。其心理健康水平已引起 學校、家庭及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如何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已列為 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1]。心理障礙的產生包含有認知的偏差或歪曲,已是心理學 界的一種共識[2]。因此,改變認知來達到預防和治療心理障礙已日益受到人們的 重視。為了配合高 校更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采用認知教育的方法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實驗 研究,以其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科學措施。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一年級新生作為試點,隨機抽取2個班作為實驗組,2個班作為對照組,每 組人數均為60人。年齡在18~20歲之間,兩組男女生比例約為1:3。實施干預前用SCL-90、 簡易應對問卷及社會支持量表對兩組學生進行了統一測試,顯示兩組之間各項結果沒有顯著 性差異(見表1、表2、表3)。
1.2 方法 針對大學新生的心理狀況,選擇SCL-90、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及社會支持量表作 為心理干預效果的評價指標[3]。運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從認知與情緒、行為的 相互作用 出發。設計安排了①認識人的心理;②非理性認知特點與情緒變化;③合理認識生活事 件;④情緒的自我調控方法(ABC法);⑤領悟社會支持,開發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板塊的主 題教育。以專題講座、學生自由討論以及團體咨詢等方式進行。每周1次,每次1.5小時,持 續3個月。認知教育干預后,比較實驗組的對照組學生干預前后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的 差異。所獲數據采用SPSS 10.0進行分析比較。
2 結 果
2.1 實驗組、對照組干預前后心理健康量表上的結果比較與分析 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學 生在SCL-90各項因子均分后測分比前測分值低,其中強迫、抑郁、焦慮等3個項目存在顯著 性差異,陽性項目數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實驗組與對照組后測相比在陽性項目數、強迫 、抑郁焦慮上有所降低,差異存在顯著性。而對照組學生后測與前測差異均無顯著性。說明 認知教育可以降低強迫、抑郁、焦慮3項因子的痛苦水平,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一 定的積極作用。
2.2 實驗組、對照組干預前后應對方式問卷上結果比較與分析 表2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 積極應對維度后測顯著高于其前測及對照組后測分值。消極維度后測低于其前測有顯著性差 異。對照組前后測差異無顯著性。提示認知教育可以影響學生的應對方式,實驗組學生在挫 折和困難面前更多的選擇了“與人交談,傾述內心煩惱、改變原來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 問題”等積極應對,減少了“通過吸煙、喝酒、服藥和吃東西來解除煩惱”等不健康的消極 應對。
2.3 實驗組、對照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量表上結果比較與分析 表3結果顯示:實驗組在社 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項后測高于前測,與對照組相比高于其后測,且差異 達到顯著水平。客觀支持得分變化不顯著。對照組前后測相比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認知教 育可以提高實驗組學生主觀體驗到的情感支持以及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3 討 論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Ellis)就提出了神經癥狀產生的根源是不合理 信念的存在。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焦慮、抑郁、強迫動作等心理疾病的產生確實與 非理性信念有關[4]。認知心理學就是強調認知過程對情緒和行為的重要影響,認 為焦慮、 抑郁等情緒障礙和適應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異常的思維方式,通過分析找出不合理不現實的一 面,以合理的思維方式取而代之。即通過改變不合理信念,建立現實的認知結構,就可達到 改變情緒和行為的目的。本實驗就是通過認知心理教育課程圍繞認知、情緒和行為相互之間 的關系展開,幫助大學生認識個體心理活動的特點,認識到認知是決定情緒的關鍵因素。針 對大學新生的學習生活和適應新環境等問題造成的痛苦、煩惱等負性情緒反應,以理性情緒 療法引導使之學會辨別非理性信念并與之辯論,并逐步學會表達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在現實社會中,大學生總是要面對各種壓力與挑戰,在構建合理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還要幫 助大學生認識到要有意識、有目的、靈活的調節行為來適應現實變化的環境。即如何應對壓 力與危機。有研究發現,個體在高應激狀態下,如果缺乏社會支持和良好的應對方式,則心 理損害的危險度可達43%,為普通人群危險度的兩倍[5]。可見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 與個體的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本實驗通過引導大學生合理認識生活事件,學會采用“ 與人交談,傾述煩惱”、“放輕松”等積極良好的應對方式。通過“我們是朋友”豐富交際 經歷,開發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更好的開發利用和感受到社會支持,以減少應激對心身健康 帶來的影響。通過實驗我們認為,認知心理教育在維護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應對方式和提升 社會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建議深入實際對大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有針對 性地開展認知心理教育,以維護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4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思想理論 教育導刊,2001,增刊:1-5
[2]季建林,儲展明.認知治療的國際動態.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2):12 3-125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社,1999:31-35,122-124,127-130
[4]錢銘怡.心理治療過程中認知改變的作用.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3):1 22-125
一、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1)領導和教師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到學生健康的心理對其成長和發展、品德和學習的深遠影響,學校應積極幫助教師和心理教師解決開展心理活動的一些實際困難,為教師提供掌握心理素質教育專業的進修和學校的機會,更要有計劃有重點的組織和開展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培訓和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活動,并力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科滲透、咨詢與輔導等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和困惑,以此促進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2)社會的轉型,新時期的需求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社會、國家對孩子、公民、人才等越來越重視,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把期望更多的寄予在教師身上,因為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工程師,又因為教師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培訓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知識,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都各科教學中去,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心理融合程度,所以,教師要牢固樹立服務學生意識,努力提高教師與學生的親活力,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意識和態度,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結合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領會并靈活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及其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教育技巧,滲透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3)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切實上好每一節健康教育課,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和困惑,滿足學生心理的需求,指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訓練。(4)為學生創建有利的心理健康發展環境,良好的校園環境和人文環境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養成,也會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影響和教育,良好的學習氛圍和人際關系可以幫助學生修復心理創傷,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
二、了解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與成因
(1)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會的、學校、更多是自身的因素心理學研究報告,13—18歲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礙的初發期、易發期和多發期,據專家調查,多數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學習和升學的壓力,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社會攀比風氣、生活習慣,家庭原因獨生子女自我為中心、家庭原因、教師的教育方法的不得當、學習及升學的壓力、同學間交往、早戀的問題、生理的變化等都深刻影響著中學生心理成長,如不及時疏導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嚴重的就會出現心理障礙。(3)不少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還存在一些誤解,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還有待加強,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品質,健康樂觀的心理,特別是班主任在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中起著重要作用。
(4)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或疾病有以下幾種:焦慮癥、情緒障礙、精神障礙、突發性遺忘癥、恐怖癥、抑郁癥、強迫癥、疑病癥、神經衰弱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自卑、逆反、恐懼、孤獨、嫉妒、厭學、唯我獨尊、貪圖享樂八種。
三、根據青少年的發展規律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教育和訓練
1.心理健康是一個終生相隨的人生課題,并表現出很強的階段性。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和階段,其心理的發展要求和任務也不相同,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高峰期,因此,心理健康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心理健康與否大多數學生沒有明顯表現,例如:我們學校兩位教師的子女,從小到大都是聽話懂事、好學上進的好學生好孩子,沒罵過人沒打過架,學習成績在年組名列前茅,到了九年級,年齡也相接近的時候,逐漸產生心理問題,對他們學校和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2.每位教師都必要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并能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去指導和解決學生發展中存在的錯綜復雜的心理現象,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指導和訓練的認識,為學生疏導和排除心理問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并落到實處,比如:體育課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隨力,鍛煉意志;語文科課根據文章中心思想進行情感教育;音樂課可以通過唱歌轉移注意力,排除學生心理壓力等等。學校要積極的調動班主任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讓每位班主任教師成為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
3.建立學校心理咨詢室,充分發揮心理教師和心理咨詢室的作用,普及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為學生和心理患者提供治療幫助與服務。
4.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訓練。
5.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重視和發揮社會和家庭教育
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僅僅依靠是學校遠遠不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障礙與家庭都有直接和間接的關系,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養,如:學生恐懼考試的心理,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指導家長用平常心看待考試成績,不要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勇敢的面對考試和考試成績,排除學生的考試恐懼心理;青春期生理教育,可以指導家長不要感覺到羞澀,正確面對孩子的生理變化,并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讓孩子懂得變化時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有任何顧慮。又如:學生社交恐懼心理,怕不被接納、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并在擇友上加以指導,逐漸培養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師要指導家長,讓他們懂得過多的指責和約束孩子交往反而會使孩子社交中缺乏自信,產生心理障礙等等,爭取家長的合作,指導和幫助家長充分發揮他們的教育功能極為重要,學校與家庭、社會緊密配合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出現問題及時疏導,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農村中學心理教育開展起來更是有很多困難,跨度大,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條件不一,風俗習慣有較大差別,家庭教育跟不上,家庭和社會要為學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又對學生發展起到重要影響,逐步形成學校管理,家校協同,社會參與,形成全方位、立體的健康教育。
帶著適度的焦慮去考試有一種中學生常見的病癥,癥狀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憂、急、煩、亂”。
第一是憂,主要是擔心:擔心考試的結果不理想;擔心別的同學比自己考得好;擔心自己在考場上狀態不好;擔心平時記得的東西記不得了。還有憂慮:要是考不好怎么對得起父母,怎么對得起老師啊。
第二是急:主要是一種情緒上的體驗,就是著急。比如說覺得自己一天過去,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數學試卷沒有做完,英語的作文題型還沒有看完,化學物理的錯題還沒有改正,再一想到還有不到半個月就高考了,急得坐立不安,像熱鍋上的螞蟻。考試時,聽到別的同學嘩嘩的翻卷子聲,便認為別人巳經做完了,而自己還有許多題沒有做,急的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再一個是煩:情緒煩躁,容易發脾氣,因為一點小事就鬧別扭。經常揚言:你們都不要惹我、最好離我遠遠的、讓我一個人關在房子里面靜靜的。
最后一個是亂:表現在行為上比較亂,東摸一下,西摸一下。看見張三在復習語文,趕緊放下手里的去搞語文,再一回頭發現李四在搞化學,他又放下語文去搞化學。對這種病癥,各位班主任老師比我熟悉,太常見了,尤其是面臨高考中考的學生。這就是考試焦慮。一考試焦慮的含義:考試焦慮是心理學里面的一個術語,指的是考生在考試前或考試中甚至考試后所處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在判斷是否患有考試焦慮癥時,有兩種錯誤觀念:一種是:只要感覺到壓力,就懷疑患了考試焦慮癥,越懷疑就越緊張,越緊張就正好去驗證自己的懷疑——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另一種是認為,只有一點都不緊張的人,才是一個能在考場上發揮正常的人。其實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只要是正常人,在考試前都會自然產生某種程度的緊張情緒。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完全不把高考當回事,那就不會緊張,而這樣的人對高考是不報希望的。高考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重大事件,成績再好,都會引起適度的緊張。有適度的緊張,才能發揮正常水平。研究表明:焦慮程度與考試效果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系,即中等程度的焦慮是比較理想的狀態。用坐標表示如下:考試成績C(中等焦慮水平)A(低度焦慮)B(高度焦慮)低高考試焦慮低焦慮的考生處于一種被動麻木狀態,缺乏學習的迫切感和自我提高的動力,思維消極遲鈍。過度焦慮會分散和阻礙注意過程,從而干擾和破壞思維的效果,而且會伴隨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例如出現肌肉緊張(手僵硬,不會寫字了,腿不由自主地顫抖)、心跳加快、血壓增高。當考試焦慮加劇時,其狀態反應也更為強烈,如眼花耳鳴、頭痛腦昏、思維處于僵滯狀態,嚴重的還可能伴發呼吸困難、尿急、尿頻、嘔吐、腹瀉甚至昏厥等。適度的焦慮是“興奮劑”,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腦兩半球正常的興奮性,能激發考生始終處于思維的主動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運轉加快,有助于更好的發揮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績。所以,班主任老師在學生焦慮的時候,可以把這一理論搬出來,告訴他們有焦慮是正常的(根據調查發現超過40以上的學生有輕度焦慮,有30左右的學生有中度焦慮,10的學生焦慮水平為鎮定,只有個別是重度焦慮)。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順其自然,不用刻意追求零焦慮。卡特爾把焦慮分為特質性焦慮和狀態性焦慮(或者叫情景性焦慮)。特質性焦慮是一種人格特征(這類學生一般比較內向、認死理、愛較真、膽小、優柔寡斷、依賴性強、適應能力差,有神經質傾向,稍有壓力就會焦慮、恐慌、惴惴不安。)、比較穩定地相對持久地焦慮、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可能焦慮(比如老師找他談話他都會感到焦慮)、不易改變、癥狀嚴重。狀態性焦慮是指焦慮的暫時狀態、因為情景而引起的,平時其他事情上不焦慮,一般癥狀較輕,容易改變。為什么要引入這個理論呢,是想讓班主任老師搞清楚為什么有一些學生考試焦慮,老師跟他談談話就可以解決,而有一些學生就到了神經性失眠、頭疼、抑郁甚至暈場的地步。因為他們的焦慮不僅僅是表面上焦慮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焦慮不屬于一種類型。研究表明考試焦慮與下列因素有關:(1)考試焦慮與能力水平呈負相關,(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或學習效果較差者容易產生考試焦慮,但是研究還發現性別不同影響也不同。中等智力水平的男生易受到考試焦慮的干擾,而高智力和低智力的男生受到的影響不大。女生情況與男生情況不太一樣。高智力的女生易受考試焦慮的影響,而中、低智力的女生則不易。);(2)考試焦慮與抱負水平呈正相關(要求自己成績過高者容易發生);(3)考試焦慮與競爭水平呈正相關,即考試意義越大越易產生(比如高考時比平時測驗時更易焦慮);(4)考試焦慮與考試失敗經歷呈正相關(經歷過重大考試失敗者容易發生,并且經歷多次考試焦慮易形成慣性焦慮,即可能從情景焦慮轉化為特質焦慮);(5)考試焦慮與生理狀態呈負相關(身體素質差、健康狀況不良的考生,因為精力不夠,又處于人體生物規律的低潮期,所以容易產生較高的焦慮反應。人體的生物規律,即每個人自身的體力、情緒和智力都存在著由強到弱,再由弱到強的周期性變化。德國醫生菲利斯和奧地利心理學家瓦斯波達發現,人的體力周期為23天,情緒周期為28天,而智力周期為33天。當一個人的體力處于期時,就體力充沛,朝氣蓬勃;情緒處于期,則心情舒暢,意志堅強;智力處于期,則思維敏捷,注意力好,記憶力強。如果這三節律處于低潮期,則情況恰恰相反。
人體在一天24小時之內也有變化規律,稱為生命日節律。一天之內有4個、4個低潮。時間為6時、10時、17時、21時,低潮時間為4時、14時、19時、24時。)引起焦慮的原因那么引起焦慮的原因是什么呢?20__年的一份調查研究發現,引起中生生考試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排在前幾位的依次是自我期望過高(占59.3)、考試準備不足(占53.8)、學習適應不良(占49.5)、認知評價不當(占36.8)、父母期望過高(占34.1)。自我期望過高是指期望超出能力范圍,比如本來正常發揮能考500分的學生非要考到600分 ,或者能考普通大學的非要考上清華北大。這就是認知偏差。班主任老師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認清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確設立目標,制訂計劃。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制訂,要列清楚。然后,班主任要仔細研究是不是他自己估計的過高或過低,找他當面一起分析清楚。然后對照往年的分數線,告訴他能考什么樣的學校。讓他正確的定位自己。分數狀態總分數學語文英語綜合其他平時超常失常預期結果原因分析每次考試如果都有這種分析的話,學生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不至于過高的評價自己。緩解考試焦慮的方法(1)自信心訓練法
在考試前總有學生對自己進行了不知不覺的消極暗示:“要是考砸了,我該怎么辦”、“我擔心以自己現在的狀況和能力,考個好成績很難”、“我認為好多人都會發揮的比我好”。消極的自我暗示使學生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妨礙正常的學習,精神萎靡不振,并不由自主地減少努力的付出。
自信心訓練就是運用交互抑制原理(即消極意識不可能和積極意識同時存在),通過使學生自我表達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來覆蓋和扭轉消極的自我意識,借以削弱或消除考試焦慮。操作步驟是:
首先,讓學生學會覺察個人消極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把一些朦朧的消極暗示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在一張白紙上把對考試的所有憂慮寫下來,使學生清楚地意識到,當前自己消極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然后向消極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自我質疑和辯論,指出這種消極暗示的不現實性和不合理性,闡明危害,表明今后態度,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如:對“我認為好多人都會發揮的比我好”可以進行這樣的質疑和辯論:“他們怎么就會發揮的好?我怎么就會發揮的差呢?根本沒有根據么!就因為他比我早起了五分鐘?五分鐘能學點什么?就因為他早起了五分鐘結果他上課睡了半節課,哈喇子都流出來了。半節課和五分鐘,還是半節課重要,早起不值當的。就因為她比我翻試卷翻的快?翻的快是因為她那些題都不會做才翻來翻去,這樣成績肯定不會好。我認真的做題,不分心,讓她翻去吧。”用自我辯論的方法克服考試焦慮的擔憂成分。然后進行積極地自我暗示,如“我是有上進心的人,我努力了,我能成功”,不斷地重復,即運用自我暗示中的替換規律,將積極正面的思想反復灌輸給大腦中的潛意識,原來消極的思想就會慢慢萎縮,最終被替換掉。讓學生意識到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改變自己的精神面貌,在學習上能更加主動,增強自信心,積極向上,讓自己變得樂觀,豁達。長久應用這種方法可以養成向消極自我意識挑戰的習慣。反復運用對抗手段,讓積極的自我意識最終能夠戰勝消極的自我意識。(2)睡眠消除法。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名為“睡眠剝奪實驗”。作為自愿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們,在缺少睡眠之后對其進行心理測試,均出現了情感淡漠,各種心理活動異常,不能做出準確精細的動作,感知覺、記憶、思維、言語等各種反應能力顯著下降等,大約需要3~4天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成年人尚且如此,那么,中學生長期睡眠不足,對其軀體和心理發育的消極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很多研究證明很多臨考學生的“考試焦慮”是由于學習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引起的。針對這種情況,廣大臨考學生一般不易“夜半挑燈”苦讀,要養成中午小睡的習慣。因為睡眠不足,大腦皮層處于緊張狀態(頭皮發麻),抑制知識的提取和問題的思考。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腦疲勞,換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充足的睡眠是從容應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試焦慮情緒行之有效的方法。(3)運動消除法。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集體跑跑步、打打球、做做體操,玩一些集體游戲,扔手絹啊,老鷹捉小雞啊,幼兒園玩的中學生都可以借鑒一下。為什么要集體活動呢。第一,學生現在處于這么一種心理,我如果出去跑步,是去玩了,而其他同學都在學習,我就少學了。因此沒有運動的主動性,寧可做在教室里發困,看不進去書,做著無用功,也不甘心在書桌前比別人少坐了幾分鐘。集體活動可以打消這方面的顧慮,讓他們在玩的時候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第二,在跑步過程中大聲喊口號,可以釋放體內多余的“力比多”,進行感情宣泄。力比多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一個術語,以前只是指“性能量”,現在則指普遍的能量,尤其是多余的,無處釋放的能量,如氣憤感,抑郁感,恐懼感,壓抑感,莫名的心火等等。另外身體上的疲勞還可以解決失眠的問題。第三,集體玩,可以緩和一下班里緊張的學習氣氛和人際關系。一些學生在背地里想著要超過誰,超不過就莫名奇妙地生其他同學的氣,學生壓力都大,脾氣也就都大了起來,為一點小事都會鬧僵。在活動的時候歡聲和笑語可以“一笑抿千仇”。(4)放松訓練首先,肌肉放松。迅速拉緊身上的肌肉,從頭到腳,包括四肢,腳背繃直,使勁繃直,再繃直;手握拳,使勁握拳,再握拳;眉頭皺起,使勁皺起,再皺起;保持肌肉緊張,保持,再保持,(約30秒),然后立即解除緊張(放松),體驗緊張和放松的感覺。(約5秒),反復3次。接著,把練習的重心放在呼吸上,進行呼吸放松:我們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氣。雙肩自然下垂,慢慢閉上雙眼,然后慢慢地深深地吸氣,吸到足夠多時,憋氣2秒鐘,再把吸進去的氣緩緩地呼出。自己要配合呼吸的節奏給予一些暗示和指導語:吸氣的時候,“吸……吸……再吸……”,憋氣兩秒,“1…...2……”,呼氣的時候“慢慢地呼出”并且暗示自己,“我很放松,我很舒服”,注意感覺自己的呼氣、吸氣,體會“深深地吸進來,慢慢地呼出去”的感覺。做6次這樣的呼吸,想象所有的緊張隨著呼氣離開了肌體,很快你就可以體會到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有人還描述會感覺到有一股暖流從胸部流向全身,
(2)系統脫敏法
又叫交互抑制法,是利用對抗性條件反射原理,即放松的狀態不能與緊張的狀態并存。在放松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使學生的焦慮反應逐步減弱直至消除。班主任可以教會學生使其自己運用這種方法來克服焦慮。
第一步:列出可以引起學生自己考試焦慮反應的具體刺激情景。例如:“明天就要考試了”“我被一道題目難住了”等等。
第二步:建立焦慮事件層次:將上述刺激情景按從弱到強的順序,排列出焦慮等級。在下面假定的6個刺激情景中,按照焦慮反應的依次遞增的次序合理排列: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質
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由于在這一時期受到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影響,再加上社會轉型與變革的時代背景,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使得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且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各高校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力圖解決這一問題。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現狀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的缺欠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文化層次最高的社會亞群體,如果僅僅從生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處于18~23歲的青年應該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體。他們應該朝氣蓬勃,有強烈好奇心,具有遠大的理想。然而,從科學的健康觀出發,特別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分析,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著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有的甚至比較嚴重,主要表現為恐懼、焦慮、強迫、神經性抑郁癥和情感危機等。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中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已經明顯地影響到一部分學生的智能素質、人格成長以及身體健康。
大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轉變階段,大學生活將會使他們逐漸走向成熟、走向獨立。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從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轉變,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相當艱難和充滿危機的特殊時期。在這一階段,大學生在生理上逐漸發育成熟,身體的內分泌水平發生明顯變化,身體的各項指標處于非常旺盛的狀態,身體的內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觀環境的改變,大學生逐漸產生了種種不適應,諸如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戀愛問題與擇業問題等這些問題均擺在了這些心理上還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對這些變化調適不當,就非常容易引發各種心理不適,甚至引發心理障礙或嚴重的心理疾病。目前,當代大學生心理上所面臨的困惑已經引發了各種問題。許多大學生普遍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對周圍事物喪失了基本的激情與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戲、戀愛等。對現實漠不關心、道德淪喪、信仰喪失等現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內在因素。內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識、自我經歷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當代在校大學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實際交往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或自卑、自負而不愿與他人交往,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內在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自身條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條件上,少數大學生因自身長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體患有疾病,而對自己不自信。在內在條件上,有少數大學生性格內向、孤僻封閉、固執多疑等,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學生在與同齡人的對比中造成心理負擔。二是難以把握個人情感。大學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們渴望與異性產生友誼甚至發展愛情,但由于他們身心發展程度不一,當來自情感的壓力和矛盾不能及時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精神類疾病和過激的行為。三是對人際交往力不從心。大學生對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會因為一些瑣事與身邊的人發生矛盾或沖突,在自身無法妥善解決這些矛盾時,就會導致交往受阻,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焦慮。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家庭環境因素、學校教育觀念因素等。在市場經濟日趨發展的今天,人們的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與此同時,物質、金錢的刺激給大學生帶來了強烈的精神誘惑。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氣質類型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心理。傳統的學校教育理念,使高校過度強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而忽略了他們心理素質的提高,這種教育指導思想勢必會加劇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在心理上容易出現暫時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社會競爭壓力大。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和體制的變革,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競爭壓力,美好理想與渺茫前途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內心的失落影響著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二是家庭壓力大。對于“80后”或“90后”的獨生子女來說,父母的期望既是他們學習的動力,也是他們的壓力來源。同時,對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異,無疑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學習和交往過程中無法回避經濟上的壓力,他們不得不靠勤工儉學來維持生活,因此,他們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明顯地超過了其他同學,極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學習壓力大。這里的學習不僅僅是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文體、社交、組織、宣傳等各方面,大學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原有的優越感不復存在,強烈的心理落差會使他們形成極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質是構建當代大學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對于當代大學生健康心理的構建問題,提高大學生的人格素質應是重中之重,這也應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具體來說,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質。
1.培養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個人的價值觀、信仰、理想以及觀察世界與人生的特殊視角。首先,人格的哲學層面的建設,要解決人生終極歸依的問題,它是人進行各種社會活動和創造行為的精神動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應該成為當代大學生人格構建的內核。另外,哲學層面的人格建設,要為主體提供與眾不同的生存空間。哲學為人的創造行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撐。有哲學素養的人能真實地感受到一種內在的自由,這樣的人對于生活的要求就不僅僅是簡單的適應,而是要創新構建;對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極現實,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養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質的道德層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協調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培養學生真誠、善良、正直、容忍、寬容等道德人格素質。在這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傳承和發揚的,例如,儒家以“仁”為核心的“忠、孝、信、義”的人倫規范和“溫、良、恭、儉、讓”的行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愛”的道德原則,以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勞儉樸、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正道直行、見義勇為等傳統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養對于大學生克服心理問題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3.培養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質的心理層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協調個體內部的關系,最終達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諧。同時,健康的人格必須具備良好的個體心理品質,包括認知品質、自我意識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交際品質等。
實踐證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途徑不僅僅是依靠心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為目標的素質教育。大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擁有良好的人格素質,與其單純地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如究其根本,以構建良好的人格為出發點,從根源上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四、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目前,各高校都開始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給大學生配備了專業心理教師,設立了學生心理服務部門。例如,鹽城工學院黨委學工部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內也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協會,各個二級學院設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輔導員、心理部,各個班級設有心理委員。此外,在每一學期都開展“5.25心理健康活動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每年新生入學的“大學第一課”系列主題教育中專門安排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內容。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還在新生入學時進行人格問卷調查,然后把學生分成a,b,c三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歸到a類,大學四年跟蹤了解;問題不大的學生歸到b類,請輔導員關注;沒有問題的學生歸到c類。大學生要形成正確的認知體系、優秀的意志品質、健全的人格特征,離不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必要的心理學知識,也離不開學生所參與的社會實踐和良好校園環境的熏陶。
培養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據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習和生活的實際,通過有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得正確的理念逐步內化為他們的認知體系,使得大學生能夠學會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適應自我,學會調節和控制情感、自我矯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識地磨煉意志品質。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決不能僅靠說教,而必須創造條件讓學生去體驗具體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體驗中產生或鞏固正確的認知、鍛煉意志品質、改變不良行為。因此,按照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標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