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校園暴力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園暴力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校園暴力建議

        第1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包裝物,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中把它作為企業存貨中一類獨立的資產,并單獨設置“包裝物”賬戶進行核算。現行會計教科書中一般把“包裝物”定義為:“為了包裝本企業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可見,包裝物的定義是從它的實物形狀和功能來界定的,但本文認為這種界定并沒有能真正把包裝物與別的存貨資產完全區別開來,它邊界存在的模糊性和重疊性給包裝物的確認帶來了困難,同時給包裝物的會計核算也帶來了相關問題。

        二、包裝物現行核算中的有關問題

        現代會計理論認為,會計核算分為“確認、記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節,而“確認”是核算的第一個環節,確認影響會計的計量、記錄和報告,乃至會計信息的質量。本文僅探討包裝物的確認及相關核算問題。

        (一)包裝物的性質

        1、包裝物的雙重經濟屬性

        顯而易見,包裝物的會計屬性是流動資產,是存貨的一個部分。一般來講,根據存貨的經濟屬性,可以把存貨分為兩類,一類為勞動對象,如原材料、在產品、委托加工物資、庫存商品等,它們是企業生產和勞動價值的載體,也是企業資金運動的載體;而另一類為勞動手段,以低值易耗品為代表,低值易耗品作為勞動工具與固定資產一起為企業生產提供勞動條件,從物質上它本身并不形成產品實體,只是通過攤銷方式將自身價值逐漸轉移到勞動對象——“產品”中去。而根據對包裝物的現行定義,包裝物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作為企業商品的組成部分的包裝物,如電視機的包裝箱、包裝襯衫的盒、裝酒的瓶等等,這部分包裝物從經濟屬性上已屬于“勞動對象”;另一部分包裝物是為企業保存或保管另一種存貨的包裝容器等,如裝油的桶、裝酒的壇等,這部分包裝物本質上屬于“勞動手段”(或“勞動工具”)。因此,包裝物是一種兼有兩種“身份”的特殊存貨,這種雙重屬性給包裝物的確認帶來了復雜性。

        2、包裝物用途的多樣性

        包裝物很難從它的用途或功能來進行區分,因為它的用途具有多樣性。

        (1)視同原材料的“包裝物”。有一類包裝物,它們主要用于產品的生產中,與原材料一樣形成產品的實體,因此一般把它等同原材料來進行核算。

        (2)視同工具的“包裝物”。這種包裝物是為保管或保存企業別的存貨而需要的包裝容器或包裝器具,雖然這些包裝物有“包裝”的外型和功能,但他們實質上只是一種“勞動工具”,因此可以視為一些具有“包裝”功能的低值易耗品(如果價值上符合固定資產的標準,他們還應歸入“固定資產”)。

        (3)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這些包裝物是在商品銷售過程中,或為商品的保管提供方便、或為商品的美觀考慮、或為顧客提供方便等而伴隨著商品一同出售,不單獨向顧客收取價款的包裝物。

        (4)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這些包裝物盡管也隨同商品一同出售,但因為價值較高,并且顧客一般也有選擇的權利(如有些食品的禮品盒),對需要的顧客采取在商品價格外單獨收費的包裝物。這類包裝物在經營食品和禮品的企業中較常見。

        (5)出租出借的包裝物。企業出租出借的包裝物一般也是與企業的銷售有關,并且是一些可以周轉使用的包裝物。包裝物出租過程中企業向承租方收取租金,出借是企業無償向對方借出包裝物。

        包裝物性質的雙重性和用途的多樣性特點給包裝物的界定帶來了不確定性,也動搖了包裝物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項目的地位,同時帶來了包裝物在確認方面的一些問題。

        (二)包裝物的現行核算

        目前包裝物的確認和相關核算的具體做法一般以《企業會計計制度》(2001)為依據。論文但制度提供的包裝物核算中所指的包裝物只是包裝物概念中所指包裝物的一部分,具體可歸納如下:

        1、不按“包裝物”核算的包裝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上文所述的“視同原材料的‘包裝物’”中的一部分如紙、繩、鐵絲、鐵皮等,因其包裝功能不是太明顯,故將其作為普通的“原材料”核算,與“包裝物”脫離。

        (2)上文所述“視同工具的‘包裝物’”,這類包裝物根據其價值不同分別進行核算,價值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歸入“固定資產”進行核算,而達不到固定資產價值標準的那一類包裝物作為“低值易耗品”核算。這一類包裝物盡管從功能上符合包裝物的定義,但因它們從經濟性質上又與其他會計項目重疊,故也將它們從包裝物范圍中剝離。

        2、作為“包裝物”核算的包裝物,又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作為產品一部分的包裝物。如電視機生產中領用的紙包裝盒,啤灑生產中使用的瓶或罐等。論文生產領用時,這些包裝物與其他原材料一樣從物質上形成產品的實體,從價值上轉化為產品的制造成本。因此生產領用時,應做如下分錄:

        借:生產成本

        貸: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存貨采用計劃成本計價時,下同)

        (2)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這部分包裝物一般作為企業促銷的手段并給顧客提供方便的包裝物。因此這類包裝物的價值應轉化為企業的一項“營業費用”來處理。銷售領用時應做如下分錄:

        借:營業費用

        貸: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

        (3)隨同商品出售并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這類包裝物與上述包裝物一樣也是用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只是本包裝物向客戶單獨“計價”收費,因此會計上等同材料銷售處理,其形成的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處理,同時作為增值稅的一個納稅項目核算其“銷項稅額”。因此,收到包裝物款項時,應作如下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包裝物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

        (4)出租出借的包裝物。這一類包裝物是以“租借”形式向客戶提供的不發生所有權轉移的包裝物,核算上也有別于以上(1)-(3)類包裝物。以出租方式的包裝物的核算一般分為押金收取、收取租金、結轉成本、退回押金幾個環節,其中租金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處理。以出借方式的包裝物不發生收入,僅發生成本,而這種成本會計上也一般作為促銷費用,以“營業費用”入賬,其他核算環節與出租相同。出租出借方式的包裝物的業務及分錄以下表所示:

        業務分錄

        出租出借

        1、發出包裝物并收取押金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2、收取包裝物租金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不發生收入)

        3、結轉包裝物成本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

        (計劃成本時)借:營業費用

        貸: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

        (計劃成本時)

        4、收回包裝物并退回押金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綜上所述,現行制度中真正作為會計上的“包裝物”核算的僅有上表所述的四種情況,包裝物很難從它的經濟特性進行界定,也不能根據它的用途完全獨立歸類,因而導致了其定義與核算相脫節的矛盾情況,這一點是與其他存貨,如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庫存商品等是不同的。

        三、包裝物核算地位的重構

        鑒于以上分析,可知包裝物是兼具“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兩種經濟屬性的經濟資源,同時也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復雜資產,再者現行定義的“包裝物”與現行核算的“包裝物”并不完全一致,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我們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現行作為“包裝物”核算的包裝物即上文所述的四種類型的包裝物也不外乎兩類性質:一類作為原材料類型的包裝物,包括生產領用的包裝物、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和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另一類作為低值易耗品類型的包裝物,包括出租出借的包裝物。因此,從性質上講包裝物的具體內容都可以被“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所涵蓋,包裝物僅以“包裝功能”獨立成為會計的一個項目的基礎并不穩固,包裝物的獨立性地位存在挑戰。因此筆者認為,現行企業會計制度應重組存貨的分類,取消包裝物的獨立地位,根據其性質分別把它們歸入“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項目核算,即可把包裝物一級科目的身份下放為“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的二級科目,這樣可以簡化目前存貨的項目,同時也可以解決包裝物在會計確認方面的一些問題。這一點,已在2004年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中得到印證。

        (一)重組后包裝物的確認

        包裝物地位下降后,不再以包裝物的獨立身份出現,完全按照其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地位和作用界定其是否應確認為“原材料”還是“低值易耗品”。如購入后明確為產品生產所需的,則直接確認為“原材料”,如購入后主要為產品銷售所配套的(包括計價和不計價的),也可確認為“原材料”,如購入后主要用于自身產品保存保管的或主要向客戶出租出借的且價值不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即可確認為“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的特點主要通過明細分類核算來體現。

        第2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關鍵詞:酒店行業;高校酒店專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4-0088-02

        一、酒店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定義

        在國際酒店業中,外包是國外酒店普遍采用的“節流”方法之一,也是飯店組織柔性過程中增強飯店環境應變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外包,酒店可以整合外部互補性的專業化資源并與之結成戰略聯盟,從而達到降低成本于風險、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以達到增強酒店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戰略管理模式。

        酒店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是基于酒店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酒店企業自身長期發展規劃及高校社會服務功能,酒店集團、企業從戰略決策角度及組織結構調整角度出發,將人力資源業務中關于人力資源需求供給分析、人力資源開發、人員培訓、人才儲備等核心或邊緣項目,依托高校酒店專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開展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合作,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二、現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當前,我國高校在借鑒了發達國家“校企合作”辦學形式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了適合我國國情、學情的校企合作模式。構建一般性的參與合作、協的介入合作、互動性的產學合作的三個階段,高校酒店專業通過開展“訂單式”培養、“工學交替”培養等形式,開展校企合作,雖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但是一方面由于普通高等教育辦學理念的阻礙,偏重學科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實踐能力弱,無法高標準、高質量、嚴要求按照酒店行業要求設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其所構建的校企的關系非常松散,與企業的聯動流于理論上的說教,形式上“作秀”,加上人才培養為學校的主業而非企業的主業,培養周期較長、所耗費時間和資金成本均較高,導致企業積極性不高、參與性不強,普遍停留在“冠名班(訂單班)”的粗淺模式。從產學合作階段分析,大多數高校酒店專業仍停留在淺層次階段,具實質意義的深度參與、滲透并不多見。

        三、酒店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優勢分析

        2011年,國家旅游局了《中國旅游業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對旅游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統籌引導,整合旅游教育資源,搭建多層次的校企合作平臺,讓院校與企業共同謀求校企合作發展,為我國酒店行業依托高校酒店專業構建人力資源提供了政策保障優勢。

        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的構建,將高校和企業兩者的本位模式的優勢進行結合,架起校企之間深度合作的橋梁,實現了供求雙方的緊密結合。第一,高校通過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勢、定位學生修習方向、規定合理的專業設置、實施系統的職業規劃和就業策略、對用人單位跟蹤調查和積極反饋等,有助于學生了解特定企業文化、改革高校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就業率及就業滿意率等問題。第二,酒店企業依托高校在人力資源數量及質量上的優勢將人力資源需求供給分析、人力資源開發、人員培訓、人才儲備等核心或邊緣項目,依托高校有效解決酒店行業人員流失問題、人才儲備問題、企業招聘成本問題等。

        四、構建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基地的問題

        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應以“互相支持、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合作雙贏”為基本原則,從實際、實用、實效出發,共同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實現深層次的產學共贏。建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基地,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高校酒店專業關注的問題

        1.目標酒店的選擇

        高校在與酒店企業構建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時,必須考慮該酒店企業或酒店集團的綜合實力,應涵蓋軟硬實力兩方面。傳統的校企合作主要關注酒店的星級、酒店的品牌、酒店所處的區位優勢、提供的實習崗位及相應的薪酬等;而對于構建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而言,除以上關注點之外,還必須考慮酒店企業或酒店集團未來時期的發展計劃、擴張形式、經營業務及服務產品的時代變化性、薪酬體系及晉升機制、人員職業生涯規劃體系等。

        2.校內師資職業技能的培養

        高校可以依托酒店行業,進一步改善校內師資職業技能不足的現狀;同時也可以承擔酒店集團或酒店企業內部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技能等級資格認證考核任務及在職教育培訓,為企業服務,進一步與行業接軌。

        3.酒店企業職業管理團隊的構建

        傳統的校企合作,企業人士在高校主要以開展講座等形式,傳遞行業、企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形式比較單一,且無法在時間的連續性、人員的穩定性上給予保證,酒店行業企業尤其明顯。通過構建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以一家或幾家酒店集團、企業的職業管理團隊作為相應的基地戰略合作伙伴,為各自酒店集團、企業在人力資源的培養、開發及儲備等方面提供服務。第一,對于學生學習、培養而言更有針對性;第二,在時間和人員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也有利于在學生中強化企業形象,提升品牌效應;第三,彌補校內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與實際工作的脫節,如酒店收益管理等知識的學習。

        (二)酒店行業關注問題

        1.培養周期、成本的控制

        高校酒店專業人才培養周期普遍較長,一般為3至4年。諸多酒店企業只單方面地認為人才培養是高校的工作,酒店企業只是在高校酒店專業實習雙選期間進入高校進行實習生招聘,往往帶來的就是高校及企業、企業及學生之間兩兩的不熟悉,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酒店企業應打破傳統觀念,通過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主動參與人才培養工作,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優勢提供相應的帶薪兼職崗位給學生創造實踐認知機會,去彌補培養周期長、收益見效慢的劣勢;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招聘及用工的成本支出。

        2.酒店文化、服務意識的推廣

        對于酒店工作而言,操作標準、業務流程等知識容易學習并掌握,但酒店企業文化及服務意識則需要通過較長時間,使之養成一種習慣。相對于社會招聘而言,學生在意識觀念及服務理念方面接受能力較強,有助于深度理解酒店文化及服務理念,對酒店企業樹立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降低流失率。一方面酒店企業可通過參與高校酒店專業技能比賽,在作為評委的基礎上可將酒店產品作為獎品提供給獲獎學生,讓其體驗;另一方面,酒店企業也可選拔學生作為代表參與企業內部或行業技能比賽,進入酒店企業內部并接受指導。通過以上兩方面讓其感知酒店文化、氛圍,有助于學生對酒店企業的深層次認知。

        3.酒店業務操作流程的認知

        酒店企業招聘學生進行實習,希望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實際上學生對酒店具體標準工作業務操作流程“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呈現工作能力不足的現象,導致酒店企業還需再次對學生進行培訓,既浪費時間也增加了成本。通過建立基地,校企雙方可以在課程內容上進行重新設計,引入相應合作酒店集團或企業的SOP、工作職責及工作任務說明,真正做到讓學生上崗即可操作,降低工作失誤,提高服務滿意率。

        (三)酒店專業學生關注問題

        1.酒店企業的薪酬、晉升機制

        酒店企業的薪酬體系及職業晉升機制是越來越多的高校酒店專業的學生所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影響其是否從事該行業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生通過參與到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酒店企業可根據學生個人的學習情況,按照考核結果將學生學習階段時間折算成一定的工作年限,為其在酒店集團或企業工作時核算薪酬、晉升職位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實行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化,有利于提升其積極性及穩定性。

        2.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目前,學生進入酒店實習后,一般依據在招聘時對其的考核結果,被安排進相應的部門工作,且在此期間輪崗學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利于學生自身職業定位及職業發展。其實學生通過一定時期的學習及工作,在對本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酒店集團、企業必須給予重視和考慮,為其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其每一階段的成長目標及所需具備的相應要求,降低人才的潛流失和不穩定因素。

        五、結論

        酒店行業依托高校酒店專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有效地打破了高校酒店專業人才教育的自我封閉、脫離社會的局面,充分發揮校企合作辦學優勢,一方面提高了高校酒店專業的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另一方面酒店行業,可以借用學校的教學力量,提高人員教育層次,以到達適應我國酒店行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實際構建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基地時,還需要對高校酒店專業、酒店行業企業、酒店專業學生三者設定有效的配套保障及制約機制,確保其能更好地順利開展,其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2010、2011、2012.

        [2]國家教育部.中國教育統計年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11、2012.

        [3]曾蓓.飯店實旋外包服務的風險及規避[J].商場現代化,2006,(2):77.

        [4]王興瓊.飯店外包理論研究綜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旅游版,2007,(2):46-52.

        [5]付檢新.論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影響因素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7-8.

        [6]靳晉.關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14):112.

        第3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體育學院,廣東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為例,從確定擬建特色專業、確定專業特色、創新專業建設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專業建設的戰略規劃。并從制定與優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專業方向相適應的高水平師資隊伍4個方面介紹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教育實踐。

        關鍵詞:社會體育專業;專業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在高等院校設置了社會體育專業,開始培養本科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會體育專業本科生,成為5個體育本科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專業。然而,規模的迅速擴大,也帶來了人才培養質量的各種問題,專業設置雷同,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脫節,課程內容趨同于體育教育專業,致使社會體育專業特色不明顯,阻礙了社會體育專業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經過專業結構調整,選擇了健身保健方向為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的突破口,形成了對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和建設路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專業建設的戰略規劃

        1.1確定擬建特色專業

        地方院校確定擬建特色專業的依據來自院校自身實際與社會需求兩個方面。從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自身來看,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建設的實際規定了特色專業的選擇范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是一所綜合性本科院校,地處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個二級學院,包括理、工、農、醫、文、經濟、師范、體育等54個專業。學校的辦學定位是立足佛山,為珠三角地區培養社會經濟所需的各類應用型專門人才。社會體育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生,初始只有現代安保專業方向,后來增加了社會體育營銷與管理方向和體育教育方向。

        然而,從社會需求來看,當時的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與全國其他社會體育專業辦學院校一樣遇到畢業生就業難、在校生學習目的迷茫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阻礙了社會體育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在經過陣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課題組通過“珠三角社會體育專業人才需求的市場調查”課題立項,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依托廣佛同城化下的經濟社會發展,認為體育健身娛樂業將成為珠三角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體育產業的主導產業。

        與此同時,通過調查發現,當時珠三角人均GDP已超過10000美元大關,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標準,提前進入小康經濟社會,為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由于大眾健身消費需求不斷提高,健身房新開店面積快速增長,健身企業為了提高增值服務而向客戶提供“一對一”的私人教練課程,需要受過健身專業訓練、技術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務意識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練員。

        大量調查研究證明,社會體育產業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術指導和保健養生服務的技術人才。學院領導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確定,將培養健身與保健技術指導的“應用型”復合人才作為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的特色專業。

        1.2確定專業特色

        首先要在專業方向細分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方向選擇。專業方向選擇要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現狀和發展趨勢,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比較優勢、能夠有效利用外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發展機遇為原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立,還要充分掌握相關院校專業建設情況,尋找差異點,然后根據自己的辦學實際,確定專業特色。

        從佛山和珠三角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對社會體育的影響來看,人們對體育健身的消費意識和需求與日俱增,健身教練、健康管理師、康復訓練師、按摩師這些新生職業以其精湛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被人們接納,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再從自身的教學資源來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已經是廣東省首批將“健身健美”選項課列入大學體育課程的高校,并組建大學生健美隊分別參加了廣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錦標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專業教師方面擁有健身健美、保健養生、推拿按摩和臨床醫學的師資力量,如果通過優化組合,可以組建成一支健身與保健相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

        與此同時,在專業方向的選擇方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決定與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其他院校的社會體育專業進行錯位發展。因此,從自身具備的辦學條件,如場地、實驗室、教學設施和專業教師隊伍,到外部環境的市場需求,在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于2008年在學校進行專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確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為社會體育專業特色來建設,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面向商業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練和保健養生與康復中心的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

        1.3創新專業建設理念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那么,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就必須依托佛山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尤其是社會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式而進行專業結構調整,以健康服務業人才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適應健身和保健行業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并通過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真正做到“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為內涵的專業教育和以“創業創新,成人成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全國高等學校社會體育本科專業指導性專業規范》和廣東省構建現代體育產業體系的要求,針對社會體育專業健身保健方向培養健身私人教練、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職業崗位的專門人才,使學生成為會講、會示范、會經營、懂管理的社會體育現代化“應用型”復合人才。

        2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

        2.1制定與優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健身保健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健身和保健行業對職業崗位人才需求為依據,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練、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三位一體”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專業特色體現在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方法上,針對健身和保健行業職業崗位提出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營銷能力和增肌、減肥的技能能力,開設了健身房管理與會籍營銷、健身運動處方、運動營養學、健身健美專項訓練等實踐課程;二是為了培養學生保健養生臨場技術運用中的養生調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實踐操作能力,而開設了體育保健養生技法、人體測量與評價、保健推拿專項訓練以及各種實驗實踐課程。在課程考核方面,注重學生對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運用掌握程度的評價,尤其著重對其專業技術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

        與此同時,在培養方式方法上,根據人才培養規格,將健身企業的職業能力培訓方法通過改革后引入課堂,運用“一對一”情景模擬、“案例”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運用參加專業性的競賽機制,引導學生建立自覺性的自我體格修塑目標,并在專項訓練過程中,從自身身體訓練中掌握增肌、減肥的專業技能。

        2.2加強課程建設

        專業是課程的有機結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構成的課程體系建設是健身保健專業特色建設的基礎與關鍵。建立了課程調節機制,通過課程的優化組合淡化專業控制、突出健身保健專業特色,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根據健身私教、康復訓練師、按摩師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需要,依據社會體育產業發展和健身行業、保健養生行業的職業崗位能力標準所包涵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要求,組合專業課課程教學進程計劃(不包括學科基礎課程)(見表1、2)。

        2.3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與人才培養規格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了“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實訓+競賽”一體化、“專業兼職”、“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3+1”人才培養模式等5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1)“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實踐教學著重在于培養學生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動作技術的講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運動處方的臨場操作能力等,通過課內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再到課外由學生在校內實驗室、健身房進行自我訓練與操練掌握基本技術,然后通過每學期2~4周到健身企業、體測中心、功夫推拿等場館的實訓見習,遞進式循序漸進地熟練掌握健身和養生保健的基本技術。

        (2)“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從第1學期第10周開始,學生必須采用導師制進行課余訓練,實行師生雙向選擇,每周訓練3次,每次2小時,每生每學期計3學分,實施時間為第2~6學期。

        (3)“實訓+競賽”一體化。在校外完成實踐教學,通過“院館合作”協同育人平臺和參加專業競賽激勵機制,培養學生職業崗位需要的專業能力。實訓是教學計劃中安排每學期2~4周,3人一組,利用課外下午4點半~晚上9點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樂部針對私教指導、運動處方、會籍營銷、健身房管理等專題,在企業導師指導下的臨場訓練。

        競賽則是通過選拔進入學院代表隊參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獅比賽。目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健美隊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參加健身健美專業比賽的大學生隊伍。

        龍獅隊于2013年9月參加了“廣東省傳統南獅大賽”,取得1項銀獎和2項銅獎。健身操隊于2013年10月參加“廣東省千萬人群廣場健身排舞大賽”,取得二等獎、優秀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4)“專業兼職”。是學生為了提早進入實習鍛煉,在第三學年開始,利用課外下午4點半至晚上9點半和周六、日時間到健身房從事兼職私教工作,可以一邊在學校學習專業基礎知識,一邊在校外健身企業進行有償實踐學習,這類學生往往學習目的明確,社會同行對其評價較高。

        (5)“3+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3年在校學習,最后1年在健身俱樂部或保健養生中心頂崗實習的教學實踐。這一年,學生在職業崗位上進行實習再過渡到入職,期間需要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此階段是在行業企業導師指導下進行臨場對客技術服務,是對口入職崗前培訓的適應過渡期。“3+1”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是加強了對口職業的實踐教育,近年來被許多院校廣泛采用。

        2.4建設與專業方向相適應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課程特色決定了專業特色,而開設的特色課程必須由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來完成。目前我國高校已經設置社會體育專業的院校普遍缺乏與社會體育相適應的師資力量,尤其缺乏社會體育和健康服務產業領域技能型、操作型師資,這也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對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重點放在體育教育專業方面,忽略了社會體育專業師資的培養。盡管社會體育專業在我國發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會體育專業師資、尤其是術科教師原來是從事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缺少對新生健身項目的了解。而近年來充實到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師資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論課教師,了解當今社會新生健身項目的教師則極少。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師團隊建設,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兩類師資組成,按行業的人才規格要求先設置課程后配備教師的原則,通過制定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積極引進人才與外出進修相結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打造教學和科研綜合水平高、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特色專業教學團隊。推進教學名師建設,推動高職稱、高學歷、教學與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發揮引領、帶動、示范作用。著力建設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技術緊跟行業崗位規范,鼓勵專業教師各盡所長擔任社會職務,這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在人才引進和配備上向特色專業傾斜,努力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素質的提升,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院與企業協同創新育人平臺的“院館合作”,共同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少斌.高校特色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44-146.

        [2] 王愛豐,王正倫,王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31-32.

        [3] 庹權.以職業為導向的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J].體育學刊,2010(7):32-35.

        [4] 蔣鋼強.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能力培養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9(4):103-106.

        [5] 于文謙,任兵.中國社會體育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5):12-14.

        [6] 周瑩,申萍.高校體育社會化的特點及其途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2):28-29.

        第4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摘 要] 采用CPYZ1型平衡保健治療儀治療原發性高血壓36例,取曲池、內關、足三里等穴,治療1個療程。結果:顯效22例,占61%;有效14例,占39%。總有效率100%。同時對失眠、頭暈、耳鳴、心悸、健忘等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主題詞] 高血壓/穴位療法;平衡保健治療儀;經絡穴位治療儀ObservationonTherapeuticEffectsof36CasesofPrimaryHypertensionTreatedwithCPYZ1BalanceandHealthCareTherapeuticApparatusLiShijie(HospitalAffiliatedtoMedicalCollegeofQingdaoUniversity,Shandong266003)[Abstract] Methods CPYZ1BalanceandHealthCareTherapeuticApparatuswasusedfortreatmentof36casesofpr

        imaryhypertension.Quchi(LI11),Neiguan(PC6)andZusanli(ST36)andotherpointswereselected.Results Aftertreatmentofonetherapeuticcourse,

        twentytwo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accountingfor61%and14caseswereeffective,accountingfor39%.Thetotaleffectiveratewas100%.Also,ithadobvious

        therapeuticactiononinsomnia,dizziness,tinnitus,palpitation,amnesiaandotherclinicalsymptoms.

        [Keywords] Hypertension/acupointther;MeridianAcupointTherapeuticApparatus

        原發性高血壓為中老年常見病,但又是嚴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疾病,筆者采用平衡保健治療儀治療原發性高血壓36例,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36例均為門診病人,男16例,女20例;年齡42~71歲,平均528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32年。均參考依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1],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按照高血壓分期,Ⅰ期高血壓21例,Ⅱ期高血壓15例。治療前血壓平均為1768/1055mmHg。

        2 治療方法

        21 儀器

        采用北京衡和達醫療保健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CPYZ1型平衡保健治療儀。

        22 取穴

        主穴:曲池、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太沖、涌泉。配穴:風池、氣海、關元、太溪、印堂。

        23 操作

        Ⅰ期高血壓治療當天停用降壓藥物,Ⅱ期高血壓治療3天后停用降壓藥物。將平衡保健治療儀換能器用膠紙固定在治療穴位上,治療方式2C或3C,能量5,據病情每次采用主穴3~4穴,配穴1~2穴。時間每日1次,每次治療20~25分鐘,20次為一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按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標準》[1]。顯效:①舒張壓下降≥13kPa(10mmHg)并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6kPa(20mmHg)。有效:①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3~23kPa(10~19)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②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40kPa(30mmHg)。無效:未達到有效治療標準。

        32 治療結果

        (1)降壓療效:本組36例患者1個療程的治療其中顯效22例,占61%;有效14例,占39%。總有效率100%。平均血壓由治療前1768/1055mmHg降到1382/879mmHg,近期療效顯著。

        (2)臨床癥狀療效:本組患者經1個療程治療高血壓各種臨床癥狀:如失眠、心悸、耳鳴、健忘等有顯著效果,見表1。

        4 典型病例

        李××,女,68歲。就診日期:2000年5月16日。主訴:患高血壓病20年。血壓最高達210/130mmHg,并伴有嚴重的失眠、頭昏、心悸、耳鳴、健忘等臨床癥狀。在內科服藥控制血壓仍在180~190/110~105mmHg。來診時血壓180/110mmHg,臨床診斷為Ⅱ期高血壓。經本療法治療3天后,血壓降至158/95mmHg。即停服降壓藥物繼續治療10天后,血壓降至136/90mmHg。臨床癥狀有很大改善,繼續治療1療程,血壓降為128/82mmHg,臨床癥狀全部消失。3個月后隨訪血壓136/87mmHg。

        5 討論

        平衡保健治療儀采用現代微電腦控制的換能器作用于穴位,利用磁能無創穿透性能好的特點,達到無創"針刺"的目的,同時周圍形成一個可調節溫度的傳感面,又有溫熱灸的效果。平衡保健治療儀激發經絡控制作用,調整人體各個系統的失衡狀態,使之達到平衡而達到治療目的。據研究針灸對血壓的影響具有雙向治療調整作用,原血壓水平較高者針灸可有降壓作用,原血壓水平較低者可使血壓升高。

        平衡儀治療主穴曲池、足三里屬手足陽明經,為氣血俱盛之經,曲池穴能疏邪熱調氣血;足三里穴調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降逆理氣,扶正培元,為人體健康之要穴;內關為八脈交會穴,有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作用;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功能助運化,疏下焦,調血氣,祛風濕;太沖為足厥陰肝經原穴,功能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涌泉穴為足少陰腎經之井穴。平衡保健治療儀通過對以上穴位"針刺"與溫灸的作用,使機體各系統失衡狀態達到平衡。把阻滯經絡的病邪驅除于體表,使病變器官、細胞得到營養和氧氣補充而發生活化,從而激發人體內自體愈病機能,使機體功能恢復達到正常,使疾病得以迅速康復。

        6 參考文獻

        第5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一、城市中學教師遭受學生校園暴力的原因

        1.社會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媒體對于暴力文化的大力宣揚。不少學者認為大眾傳播媒體有意無意地渲染暴力與新聞報道中過度或過細地再現犯罪分子的作案經過和具體情節極有可能對青少年產生不當模仿的負面影響。在電影、文學作品、錄像、報刊、網絡游戲、小人書中暴力場面處處可見。盡管主題都是宣傳正義的,但是青少年在有暴力場面的作品中并不見得能理解什么是正義,相反,他們可能欣賞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為。

        2.學校原因。學校原因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的應試教育使得一些孩子走上了施暴的道路。應試教育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被關注被接納,有著強烈的社會交往傾向。因此應試教育使一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們心理失衡就用暴力來報復老師和同學,以這種特殊方式來獲取老師的關注與同學的承認。二是教師的教育方式不當,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報復老師。部分教師由于性格固執、傳統的教學觀念等原因,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教育方法過于嚴厲,或是簡單粗暴,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嚴厲批評學生,甚至辱罵、諷刺挖苦學生,嚴重的還體罰學生,以致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學生對老師的憤懣情緒,而學生又不知如何合理宣泄這些不良情緒,最終導致對教師的暴力行為。

        3.家庭原因。家庭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些家庭父母長期一方在外地工作,無暇管教孩子;或有些進城務工或個體經商家庭父母雙方忙于生計,無視孩子的學習和品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行,不服老師的管教,與老師之間產生矛盾和對抗。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文化層次較低,或性格等方面的原因,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孩子犯了錯誤非打即罵,常用難聽的語言和暴力的行為來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學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甚至對老師稍有不滿亦是如此。

        4.個人原因。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期,心理上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希望能擺脫成人的監護和束縛,喜歡按照自己的觀點和方式生活,對老師和家長的態度極易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一切事物持批判態度。對老師的教育也是如此,跟老師之間極易產生沖突。

        二、預防城市教師遭受學生校園暴力的對策建議

        根據前面的分析,教師遭受校園暴力的原因錯綜復雜。因此,預防教師遭受校園暴力的措施也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應當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資源,分工有序,職責明確,責任到位,形成校園暴力治理的合力。

        1.盡量避免媒體的不良影響,發揮其積極影響。建議文化管理部門對音像制品實行分級管理,避免青少年直接接觸兇殺等暴力片。同時,報刊、電視臺等媒體應對犯罪情節的報道加以節制,避免為賺取利潤,以夸大的方式將案件膨脹處理。因此,可以運用媒體,播放一些青少年教育管理專題節目,如心理訪談等節目,針對校園暴力事件,由專家提供具體處理原則及可行措施,對學校、家長、學生進行分類指導,預防校園暴力的蔓延。

        2.學校應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點。現行的學校教育理念許多都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重視人的教育和發展,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壓力,從根本上將以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扭轉到以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為本的素質教育上來。在學校建立心理宣泄室,讓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可以用正確的途徑去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3.教師應勤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化素養。教師除了要熟知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當了解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手段,避免用不恰當的言行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師生沖突。同時,教師也要加強自己的心理修養,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師,不要因為生活、工作中的事情遷怒于學生,把懲罰學生作為自己發泄情緒的手段,這樣只會造成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激起學生的不滿情緒。

        第6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類似的校園暴力事件,近年來頻頻被曝出。在校園暴力事件中,女生施暴行為增多、初中生比例高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特點。

        8月15日,共青團陜西省委邀請律師、法官、專家和公益界人士,共同聚焦校園暴力現象,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分析探討、提供對策思路。

        女生施暴多采用侮辱方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2013年到2015年,我國各級法院審結的100件校園暴力案件中:針對人身傷害的暴力已經占到88%之上,實際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嚴重后果的高達67%。

        “新近發生的多起校園暴力事件正趨向‘規模化’。”對在媒體上搜集到的51個校園暴力典型案例進行梳理后,西北政法大學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管華發現,有多人參與的校園暴力事件多達37例,且均為多個孩子毆打一個孩子。

        施暴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使用刀具、棍棒和其他工具的,有十幾例;超越限度的侮辱,如辱罵、下跪、食穢物、現場拍照、拍視頻上傳網絡的,有20多例。致人死亡、重傷的占約30%,更多的則是使受暴者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不敢見人、神情恍惚、恐懼上學。

        這些校園暴力事件往往發生在放學后,剛剛放學時發生率最高,其次是上課前后。在寄宿制學校,則多發于晚上。事發地點主要在宿舍、廁所,因為這兩個地方沒法安裝攝像頭,除此之外多發于校門口。

        令人意外的是,女生施暴行為占到一半,多采取侮辱方式,對受暴者造成心理上的嚴重傷害。

        “相較小學、高中而言,初中生校園暴力最為嚴重,占64%。”管華表示,發生在初中階段的校園暴力常以“團伙暴力”為特點,往往是打群架、多對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在上述100件校園暴力刑事案件的統計報告:從涉案階段看,小學生占2.52%,初中生占33.96%,高中生占22.64%。由于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只對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初中生的校園暴力實際發生率并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報告中,100起案件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中: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被告人55人,占34.59%;已滿十六周日歲不滿十八周歲的被告人104人,占65.41%。

        只有動刀動棍、嚴重攻擊才是校園暴力?

        在我國,什么是“校園暴力”,至今沒有明確界定。

        很多人認為,校園里的語言侮辱或同學間的外號、口頭禪,只是玩笑,不算暴力,只有動了刀子、棍子,有嚴重的攻擊行為才是真正的暴力。老師對學生語言上的不妥當,也會被認為只是出于教育目的,而非暴力。

        對更廣泛的公眾來說,校園暴力似乎只是那些“發生在學生中,以欺凌為主要目的的肢體暴力和侮辱行為”。只有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后果,才可能引起相應的重視。

        即使如此,這樣的校園暴力在現實中往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專家認為,社會經驗不足、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使未成年人在遭遇暴力欺凌時,往往膽小怕事、不知所措。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主動或在第一時間將情況告訴學校或父母,“這使大多數的侵害行為被遮蔽,也使其發生往往具有長期性”。

        同時,處理校園暴力事件中,學校普遍的失當做法也給未成年人傳達了錯誤信息:只要沒被媒體報道出來,或沒有家長追責,學校就會“能壓則壓”“能蓋就蓋”,態度消極。

        通常,暴力行為輕則由班主任老師教育批評,重則由學校教導處給予紀律處分,不到萬不得已,學校很少會選擇報警求助。否則,事情“鬧大”,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和學校領導的仕途。

        發生在某職業院校的一起刑事案件,令當天參加討論的一位法官記憶猶新:5名女生在放學后,用酒瓶、煙頭等工具,對同校的另一名女生進行毆打、侮辱,手段極其殘忍。一審法院依法判處了5名施暴者實刑,但5人的家長托關系、找熟人到二審法院,要求改判緩刑。

        “這些家長還未意識到,自己孩子的行為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家長的行為將傳遞給孩子錯誤信息,“我犯任何事,都可能在家長協調下不受制裁。”

        相關立法仍存空白

        “校園暴力,就只是學生間打打鬧鬧的小型糾紛。”在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徐征看來,公眾的這一普遍認知,已造成此類案件與法律間的關系疏離。

        2011年至今的5年里,西安市法律援助機構共接待涉及校園暴力的法律咨詢2 580人次,受理并辦結的卻僅為200件左右,占7%。

        “咨詢的多,申請的少。”很多人認為,校園暴力只是孩子間的打鬧,加之事情發生在同學間,對采取法律途徑處理也有顧慮,所以大都會選擇調解解決。

        事實上,我國校園暴力立法也存在“空白”。陜西省律協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江濤表示,在特別法立法領域,《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決成年人對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問題,而對未成年人之間實施的暴力、侮辱行為,均沒有涉及。

        在一般法立法領域,“對暴力侵害、妨害自由等行為的法律懲戒標準過高”。比如,只有造成人體輕傷、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才分別構成刑法上的故意傷害罪和非法拘禁罪。而對于污辱、誹謗,必須造成嚴重后果才能構罪,且該罪屬于“自訴”范圍,必須要當事人自行搜集證據、自行去法院。

        校園欺凌上升到刑法的,少之又少,而《治安管理處罰法》同時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不予處罰,但應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重’對未成年加害人的保護,‘輕’對未成年受害人的保護”,使現行法律對校園暴力的懲戒缺乏雙向保護的平衡,也很難對施暴行為起到震懾作用。

        “我國現行法律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使其在犯罪后常受不到有效處罰,這也導致校園霸凌行為的屢屢發生。”陜西理工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楊川林認為,在校園暴力防治方面,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一些經驗。

        “針對校園霸凌行為,英美兩國都具備較為健全的法律體系。”以英國為例,有兩部主要立法,《惡意通訊法》和《平等法》。美國則有5部法律,涉及中小學校園霸凌行為:《民權法案》《教育修正案》《康復法案》《年齡歧視法案》及《殘障人士法案》。

        這些立法中,對校園暴力行為與其他行為有著嚴格的區分和界定。

        在英、美兩國,通常以下兩大類行為并不被視為校園霸凌。一是刑事犯罪行為。以下4種行為不列為霸凌行為,而屬于刑事犯罪,它們是“用武器和其他物品嚴重攻擊別人”“明顯的偷盜行為”“傷害身體或者殺害”“害”。

        其次,是次霸凌行為。次霸凌行為,是指在激烈游戲和相互戲謔中受傷,不過這些行為并沒導致傷害,“它們并不屬于校園暴力范疇”。

        美國的校園暴力范疇,被列入的法律主體有4個: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工作人員、家長、校外機構,美國非常重視“家長”和“校外機構”在校園暴力發生后的法律責任。

        早在1999年,英國就規定:家長在校園暴力發生后也負有連帶責任。實施霸凌行為的學生遭停學處分時,家長也是責任主體,需要配合學校和有關當局來治理未成年人的行為。法院的“教養令”包括兩個方面:一、家長要負責對學生的課程輔導;二、家長要配合學校改善學生的行為。

        另外,美國規定,在學生出現違法、,甚至任何具有威脅性、挑釁性和破壞性的行為時,法院也可以對家長發出“教養令”。這樣的舉措,將家長有效帶入校園暴力的治理范圍,也減緩了有關機構的壓力。

        此外,英美兩國均十分重視校外機構的參與。“政府是一個有限的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攬,很多事情需要通過專業機構完成。”――如果學生因為霸凌行為被停學,或是面臨退學處分,除了給予學校的輔導,政府也會通過校外機構依法提供替代性教育服務。

        防范校園暴力帶來“二次傷害”

        直面校園暴力,尋求解決途徑,成為必須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今年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通知,對校園欺凌開展專項治理。這意味著,校園暴力問題已引起重視,將其治理納入國家治理層面。

        在專家們看來,一個多方聯合,社會參與,協調互動,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各個環節的綜合治理平臺的建立勢在必行。

        “‘三級預防’體系亟須構建。”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褚宸舸表示。“一級預防”針對全體學生,加大教育力度,幫助其建立底線意識、安全意識和面對暴力時的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建立暢通渠道,制訂應急預案,定期排查潛在的校園暴力誘因,為學生提供隨時可觸及、隨時可獲得、隨時可信任的幫助,消除被欺凌者的心理恐懼,治校園暴力于“未病”。

        “二級預防”:在已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對施暴者及時制止、訓誡,對受害者及時救助、輔導。

        “三級預防”:杜絕可能會持續或反復發生的校園暴力,或因媒體報道帶來的二次傷害。

        這其中,“判后教育”尤其值得關注。目前,我國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后,施暴者除了進少管所,就是被判緩刑回家。實際上,出現問題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多有缺失,他們回到社區后無人看管,重復犯錯率非常高。

        第7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2、預防手段可以采取多樣化,雷鋒崔老師建議各位教師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問題上要重視,不要以為自己的學生不會做出那么恐怖的事情。可以帶孩子們去參觀少教所,可以讓他們觀看校園暴力事件的案例視頻之類的。

        3、班級確定多名班情聯絡員,教師不可能將全部時間都和自己的學生們進行相處,要想避免校園暴力事件,還是需要學生群體中有人監督著、觀察著可能存在發生暴力事件的現象,及時跟老師匯報。或者在暴力事件發生后這部分班情聯絡員能夠第一時間告知教師具體情況。

        4、多了解班級情況,鼓勵學生們團結,一個班級之所以會出現霸凌事件,和班級的團結與否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應該多關心班級的團結問題,讓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孩子們團結了自然就不會出現矛盾,班級就和諧了。

        第8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國務院下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中小學“校園欺凌”從國家層面進行治理和督查。以后――

        “校園欺凌”怎么界定呢?《通知》說得挺明白,凡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都算!

        那“校園欺凌”怎么治?

        教育為主。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進行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請公安、司法等部門到學校開展法制教育。教職工也得學習,熟知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

        同時完善制度。學校得拿出切實可行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得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教職工的預防管理職責也要理清楚、說明白,免得推諉扯皮不作為。

        設立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電話,專人負責,公布給學生和家長都知道。以后若有孩子受欺負,就可以撥打這個電話求助了。對于欺凌事件的當事人,心理疏導也得跟上,要把學生的健康咨詢當回事兒!

        “不知道”“不了解”以后不好使了,根據《通知》規定,學校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對于涉嫌違法犯罪的,則將由公安部門立案查處。

        這是動真格的啦!家長們注意:別再把孩子欺負同學當成小孩子之間的玩鬧,以后即使是輕微、微小的霸凌行為,也將“零容忍”。

        第9篇:校園暴力建議范文

        校園欺凌與暴力,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據自治區檢查機關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區三級檢察院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涉嫌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77人,受理審查83人,經審查,70人,不13人。與外顯的校園暴力相比,較為隱蔽的校園欺凌則更難發現與統計,從記者的調查采訪情況來看,所采訪的幾所中小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校園欺凌現象。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

        “一些校園欺凌行為,看起來像是學生的玩笑。”南寧市某小學的黃老師告訴記者,“深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你就會發現,這可不是在開玩笑。”黃老師所在的小學是市區學校,班額大,學生多,學生間的矛盾也相對會多一些。“學生打打鬧鬧的事情經常有,但如果某個學生多次向老師報告被人欺負,這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黃老師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名男生被同學捉弄,在沙坑里栽倒,啃了滿嘴沙子。該男生向老師哭訴后,黃老師找到參與的三名學生,這三名學生稱是“跟他開玩笑的”,并愿意向該男生道歉。但黃老師覺得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因為她已經兩次接到這名男生的報告稱被欺負,經過了解,黃老師發現這三名學生經常欺凌該男生。

        “玩笑具有偶發性,無論是參與的學生還是被捉弄的學生,過后一般會和好。但如果被捉弄的學生事后出現不良情緒,害怕或者記恨同學,估計這里面已經構成校園欺凌了。”黃老師說。

        這樣的事件,在很多中小學校都曾發生。去年12月,發生在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的一起學生傷害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據報道,該校一位家長在網上發文稱,孩子在學校被兩名同學欺凌,在廁所被扣了垃圾簍,回到家后“抖成一團”“嚎啕大哭”,并出現失眠、厭食、恐懼上學等癥狀。學校調查后,認為該事件屬學生的惡作劇行為,“其中一名學生把垃圾簍扔進受害學生的廁間里,不小心扣到其頭上”,“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不構成欺凌,但受害學生家長對此處理結果并不認同。

        此處就存在一個很大的爭議,即如何判定校園欺凌行為。按照專家界定,欺凌一般應具備三個基本特征,即“重復發生性、傷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目前這三個特征已被眾多校園欺凌問題研究者所接受。

        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南寧市第二中學心理輔導教師譚行績認為,一名或多名學生對另一名明顯處于弱勢的學生進行惡意物理性攻擊,如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撕脫衣裳、使用管制刀具或棍棒制造傷害等,均屬于顯而易見的校園暴力。這些行為是顯性的,容易判定其性質,也較為容易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處理。

        在這些顯性的校園暴力之外,還有一些較為隱性的欺凌行為,如通過言論手段侮辱受害者人格、分派系結黨孤立或排擠受害者、威迫受害者做不想做的事等,這些行為往往不易被外人所察覺,其行為一般不會對受害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卻會對受害學生的心理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需要老師、家長引起足夠重視。

        “就是看你不順眼”

        劉河(化名)目前在我區某市一所普通高中讀高二,因上課積極回答老師問題,遭到同班的一名男生伙同別班的幾名男生當眾威脅。

        “當時是大課間時間,我在座位上喝水,他們就進來了。”劉河說。同班的這名同學指著他說:“看你不順眼,不要這么‘竄’(方言,愛出風頭的意思)!”其他班的幾名男生也在一旁威脅,叫劉河小心些。

        “當時盡管沒有被打,但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自己感覺還是受到很大的侮辱。”劉河說。

        劉河的遭遇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校園欺凌事件中,不管是實施欺凌者,還是遭受欺凌者,多少都有些顯性特征。實施欺凌者,往往具有某些方面的“優勢”,比如身材較高大、家境較好、擁有實施欺凌和暴力的支持者。

        “那些敢于欺負人的同學,好像都認識社會上的一些人。上次威脅我的那個同學,據說就在社會上認了‘大佬’。”劉河告訴記者。這個所謂“大佬”,其實是指校外的一些閑雜人等,某些還可能帶有黑社會性質。“這些同學仗著外面有人撐腰,往往比較橫行霸道,比如打飯、打水時常常插隊”。

        而被欺凌者,除了性格較為懦弱、存在自卑心理、不合群,以及身體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矮小瘦弱、過于肥胖等原因外,很多時候某些方面過于“突出”,如成績好、愛表現、長相好、故作清高等,也容易成為受欺凌的對象。

        “這是實施欺凌者嫉妒心理過分扭曲的直接體現。”譚行績老師分析道。

        當然,實施欺凌的學生,其言行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來自家庭的不良示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調查表明,許多施暴的孩子都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越,認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長都可以擺平;或是家境惡劣,有被父母暴力對待的經歷。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會引起孩子的模仿。家庭暴力不斷,或者在家庭中經常遭受懲罰與虐待的孩子,容易形成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心理和傾向。

        長期以來,社會沒有深刻認識到校園欺凌行為的嚴重性,許多旁觀者沒有意識到欺凌行為會導致怎樣的嚴重后果,因而在許多情況下,欺凌行為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2016年5月,山西運城發生“少年在網吧被同學毆打致死”案件,該少年在網吧被毆打長達4個小時,期間旁觀者無人制止。可見,社會對中小學校園欺凌現象沒有足夠的認識,是導致校園惡性欺凌事件不斷發生的重要原因。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人教他們如何應對、處理與同學之間的沖突,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宣泄情緒、釋放情感,最終選擇了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受欺凌或許影響一輩子

        “要說校園欺凌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那真是挺大的。”南寧市某中學的歐老師告訴記者,“輕一點的危害是情緒低落,不想上學;重一點的危害則導致性格孤僻,甚至有輕生和自殺傾向。”

        歐老師所說絕非危言聳聽。近年來,全國因為遭受校園欺凌而出現極端行為的案件不在少數。2015年3月,山東膠州的初三學生小姜因為不堪同學欺辱,從學校四樓跳下,摔傷致殘,影響終生;2016年6月,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威遠初中八年級學生小陶,因不堪在學校中被同學欺凌,選擇用服毒的方式結束了年僅15歲的生命。

        “盡管我們學校未出現這類極端例子,但這方面的影響決不能忽視。”歐老師說。欺凌如果上升至暴力層面,其帶來的傷害顯而易見,尤其是如果傷害手段特別惡劣和殘忍,往往會帶來重傷、死亡等悲劇,造成的結局幾乎無法挽回。而對于一些相對隱性的校園欺凌,其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覷,一經發現,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就有可能帶來更多、更大的系列問題。

        相關研究顯示,遭受欺凌會嚴重傷害受欺凌者的自尊心,降低其自我評價和自我認同感,久而久之會形成內向、孤僻、自卑等消極人格特征。更嚴重的是,由于長期遭受欺凌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得不到合理釋放,受欺凌者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更容易爆發攻擊行為,由此可能帶來嚴重后果,曾經轟動一時的“馬加爵案”就是一個悲劇例子。

        受欺凌的學生出現厭學、逃學現象,在世界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校里都存在。在英國中小學中,有14.8%的學生認為最初逃學就是因為遭受欺凌,18.8%的學生將欺凌當作持續逃學的原因。遭受欺凌的學生會對曾經受到傷害的地點和場所產生恐懼、不安等情緒,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對上學逐漸失去興趣,甚至離開學校。

        “欺凌行為會導致受欺凌學生情緒緊張、焦慮,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致使學業受到嚴重影響。”歐老師表示。她在初中從教近20年,遇到較多的情況是受欺凌的學生學業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另外,據她觀察,遭受欺凌的學生在社會交際等方面也會出現一些障礙,“遭受欺凌的學生往往會受到別的同學排D,久而久之會害怕與人交往”。

        受欺凌學生是受害者,但反過來看,實施欺凌的學生其實也是受害者。實施欺凌的學生,如果對同學造成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他們的行為也難獲得社會認可,那些常在學校打架、欺負別人的學生,容易形成唯我獨尊、不尊重他人、無視規則等性格,長此以往極易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歐老師還告訴記者,欺凌行為除了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心理上造成負面影響外,還會擴散影響到其他學生或群體,引起個別性或群體性模仿,催生出更多欺凌者。另外,欺凌行為對整個校園環境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會讓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不安全感,影響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

        存在諸多防治短板

        “老師們忙于日常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確實少一些。”桂中地區某初中的朱校長告訴記者。因為有升學壓力,學校基本都把精力放在教學方面,“專門針對校園欺凌的防治舉措,這個真沒有”。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余雅風指出,目前國內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規范主要依靠傳統法律,缺乏針對性和指代性,對未成年人不良或不當行為的教育主要依賴家庭和學校。可是,當前國內學校與家庭在防治校園欺凌方面的舉措存在各種短板。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中小學校對教師的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偏少,一些學校只是每學期或者每學年給教師們做一次集體法律知識培訓,更多學校的相關培訓幾乎是空白,或者僅在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后,才組織老師們參加法律學習,有限的法律教育,并不能增強教師自身的法律意識。

        “不能說老師們都是法盲,可一旦出現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究竟有幾個老師懂得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處理?基本都是靠傳統的批評教育吧。”朱校長質疑道。

        確實,在防治和應對校園欺凌和暴力這一問題上,我國的法制管理相對滯后,國內雖已有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等多部針對學校安全的法律法規,以保證師生不受校園暴力的侵犯,但這些法律適用范圍較為寬泛,未有專門針對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法律條文。

        國內法律規定: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青少年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十六周歲未能接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對于未達到犯罪程度的校園暴力行為,公安機關可按照《行政處罰法》進行處理。

        但是,不少學校在處理學生所犯暴力事件時,往往只是采取教育引導的方式,并沒有嚴格按照法律制度實施有效約束,有些行為不良的青少年,對老師、家長的說教根本不當回事。

        采訪中,多位學校領導和老師都表達了相同的意思:學校實施的警告處分、說服教育、留校察看等措施,對施暴者來說其實太過“溫和”,并沒有讓施暴者體會到教育懲戒所帶來的震懾,施暴者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

        近年來,鑒于校園欺凌和暴力有多發趨勢,不少法律人士建議從嚴處理,加大懲處力度,適當降低青少年的入刑年齡,但因為涉及未成年保護的問題,這一建議仍存在較大爭議,目前尚未取得較大進展。

        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針對保護未成年人、防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法律體系尚未建立完善,因為缺乏相應的處理機制,不少學校一旦出現欺凌與暴力事件,往往會手足無措,有的學校甚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封鎖消息,導致后來的處理陷入被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天天看片影院国产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