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

        第1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1)35-0143-03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根本任務是運用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很好地理解、預測和控制個體的社會行為。長期以來,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以講授講解法為主,這種方法對于具有簡便易行、節(jié)約時間、便于掌握的特點。但是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概念晦澀難懂,一昧就教材講理論學生不容易理解,更談不上運用。教師在講授相關社會心理學知識理論時,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單純的“識記”變成“體驗”和“內化”的主動探究式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實驗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借助于實驗設備和實驗手段、選擇適當的方法,將預定的實驗對象的某些屬性呈現出來,揭示實驗對象的本質的過程。在傳授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的同時,若能增加心理學實驗,將是是課堂理論教學的繼續(xù)、補充、擴展和深化。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或學生的直接實驗操作,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直觀圖象,從而形成概念,達到對所學理論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和靈活運用的目的。但是,在社會心理學中究竟應該開設哪些實驗,如何進行實驗,一直是社會心理學任課教師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在社會心理學講授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

        一、社會心理學實施實驗教學的現狀

        1.無對應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教材

        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現在雖然已有社會心理學相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相應的理論教材,但一直沒有一本相配套的實驗指導教材。在過去的教學中,由于缺乏配套實驗教材,教師在帶教時也有一定的被動性,更不要說有什么創(chuàng)新和改革。因此,必須盡快編寫一本與4年制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社會心理學相配套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指導》,才能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2.實驗課時少,內容安排不合理

        許多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計劃安排為48~64學時,其中社會心理學實驗個別高校安排僅有4~8學時。在每個實驗內容一般為2~3學時的情況下,僅能安排3個實驗內容。實驗課時安排的時間少,一方面使教師在布置實驗內容時過多考慮的是一些重復性、驗證性實驗,這樣不僅束縛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封閉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3.實驗考核不合理

        考核作為檢驗實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1]大多數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社會心理學課程長期以來主要以課堂理論知識為主,實驗部分為輔或者沒有,課程成績的判定也主要以基礎理論考試為主,實驗課僅占很小的比重或者沒有。另外實驗課成績的評定,往往僅憑實驗報告打分,其結果導致學生偏重理論,忽視實驗操作過程,抄襲實驗報告篡改數據,弄虛作假,使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不能得到提高,達不到實驗的最終目的。

        二、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措施

        1.確立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目標和任務

        實驗教學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有效途徑,“理論加操作”的教學,用理論指導操作,用操作滋養(yǎng)理論,實現理論與操作的互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驗教學是為課堂理論教學服務的一種輔助手段。實驗教學有其它教學模式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和綜合效益。[2]

        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最基本的任務是緊密結合理論教學演示某種心理現象,驗證社會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將已經確立起來的最基本的實驗教給學生,使他們初步掌握心理實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演示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便于學生透徹地掌握理論知識,可以培養(yǎng)他們熟練操作的技能和動手能力,同時可以鼓勵他們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技能自主設計實驗,獨立完成實驗。通過實驗教學,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心理學研究者研究心理現象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如此,實驗教學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社會心理學的自覺性。

        2.確定社會心理學實驗內容,編制專業(yè)實驗教材

        根據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實驗教學內容,把整個實驗內容分成三個不同層次,分別為演示實驗、選擇性實驗和綜合設計性實驗。要讓學生跳出規(guī)定的實驗題目和實驗內容的舊框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三個實驗層次的具體要求如下:[3]

        (1)演示實驗: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實驗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識,為以后實驗打下基礎,占實驗總學時的50%左右。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課程本身包含著大量的實驗。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演示,如盧欽斯首因效應實驗、霍納性別成就動機實驗等,都是一些經典的實驗。如講從眾行為時,組織學生進行驗證性實驗,課前讓學生熟悉該實驗程序和操作要領,并將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扮演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驗證群體規(guī)模與從眾行為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

        (2)選擇性實驗:把教學內容的基本原理、基本課程訓練和基本實驗方法綜合在一起,給出若干個實驗題目以及相關參考資料,讓學生依據各自的興趣有選擇地完成。此類實驗難度適中,占總實驗學時的35%左右。這一類實驗是一些難度較大的、選做的設計型實驗項目,如社會動機實驗、社會情感實驗、社會態(tài)度實驗等。這些實驗的特點是實驗項目在實驗指導書上找不到現成答案,需要學生去查詢相關參考書。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從相關參考書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3)綜合設計性實驗:實驗指導教師可以給出部分實驗項目以供學生選做,學生也可以自己確定實驗項目,原則上一人一題,可以兩人(最多三人)一題。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整個實驗均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進行指導,包括查閱資料,撰寫實驗方案,擬定實驗步驟,準備實驗所需的器材和設備,完成實驗并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這一層次的實驗占20%左右,放在課程的最后一部分。

        在具體操作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可將基礎實驗和應用性強、與教學內容關系密切的實驗優(yōu)先安排,其它實驗視具體情況適時控制。還可建立開放實驗室,以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在實驗室做實驗,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把實驗教學由封閉變?yōu)殚_放。

        根據這些實驗內容,可以編制專門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教學手冊。編制社會心理學實驗教材應充分體現“三性”原則(綜合性、專業(yè)性、設計性),突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體現專業(yè)性特點。在具體實驗項目中,要貫穿多種實驗手段,要求學生同時掌握多種實驗方法,并不斷更新實驗項目,使實驗手段和方法達到比較先進的水平。

        3.確定合理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手段

        對于社會心理學實驗部分要進行全面考核,打破以往以書面考試為主的考試形式,綜合考查學生的表現,科學地考核學習成績。這樣可以增強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和約束力,從而改變師生輕視實驗的思想,由此還可以保證實驗教學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4]

        考試改革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平時成績:包括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每次實驗結束以后,每位學生都要按照本次實驗的具體要求,寫出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實驗報告的情況進行記分,學期結束時把所有實驗報告的成績進行加權平均。

        (2)實驗技能:內容包括已做過的所有實驗,以抽簽的方式隨機抽取考試,并在教師監(jiān)督下,當面進行實驗操作,檢驗實驗是否規(guī)范、準確,有無考慮控制或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干擾,是否有創(chuàng)新。

        (3)理論考核,主要是考查學生運用社會心理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容有實驗基本理論、實驗原理、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實驗儀器的性能與使用,等等。

        三、結語

        我國大學本科課程特別是主干課程的教學改革應如何進行,是當前中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課題之一。[5]社會心理學作為高校心理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還只是一個初步的理論構想,如欲深入研究,還需與相應的實驗結合起來。本研究極力主張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在學術追求及成就上嚴格要求大學生,并提升他們對學術內在價值的重視,以此回歸大學教學探究高深學問之道。在社會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在教學方法上應摒棄過去重理論、輕應用,重教師教授、輕學生參與感悟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解決社會心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多視角地、創(chuàng)造性地觀察現象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要組織學生聯(lián)系社會心理學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踐,從中體會社會心理學實驗的特點及應用過程,體會到社會心理學的學科價值,提高學習社會心理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何獻君等.高職院校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2).

        [2]馬燕.普通心理學課程實驗教學之思考[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9,28(4).

        [3]陳緒贛,趙晴.理工科本科課程考試改革基本思路與實踐[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第2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 本土化 文化 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1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讓它和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就像楊國樞先生說的:符合本土性契合標準。在楊先生看來,本土性契合是指特定的文化性和生物性因素一方面會影響到當地民眾 (被研究者) 的心理與行為,另一方面又會影響到當地心理學者 (研究者) 的問題、理論與方法。那么,研究者的研究活動及知識體系可以而且應該與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為之間形成一種契合狀態(tài)?!斑@樣一種當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觀念與當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為之間的密切配合、貼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稱為‘本土性契合’。”楊先生將本土性契合看作是衡量本土心理學和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標準。他指出:“我們所說的‘本土心理學’,就是一種能達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學。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重點旨在使心理學的研究能夠達到本土性契合的標準。”也就是說,讓“自己人”研究“自己人”,研究者要深度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為,熟悉它們的文化體系和生存方式,這樣才能達到和被研究者在各個相關方面貼近的程度。

        本土化有兩個方面:研究內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上的本土化。社會心理學文化相對性較強,研究內容與本社會的文化,習俗有密切關系,因此包含內容的本土化,而且非常必要,否則本土化的概念就失去一個很大部分的意義了;此外,方法的本土化也很重要,因為中西文化的重合度比較低,很多概念,理論是不能用西方語言符號所解釋的,也是其他國家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如果照搬過來難免會造成工具與對象的不匹配,難以發(fā)揮其作用,不但達不到研究目的,甚至可能誤解自己的文化和社會成員的心理,得出相反的結論。

        然而人們大部分的心理和行為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片面地排斥所有外來的東西也不可取,我們要在理智分析的基礎上,挑選出適合我們的研究的方法來。

        2 為什么要對社會心理學進行本土化?

        社會心理學具有很高的文化相對性,是文化多元論的產物,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本土化,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擴展社會心理學的學科范圍。當今的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出的理論和方法大部分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這樣既不利于其他國家社會心理學的發(fā)展,對于西方國家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內容和方法的豐富性,使其研究不能更多地吸收來自不同文化的對比和反饋,其進展也會相對緩慢,對學科發(fā)展不利。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是為了使社會更好地向前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更高,因此不進行本土化也將使其應用價值大大降低。在文化上,沒有一種理論可以適用所有的人和地區(qū),如果要讓所有人從中收益,社會心理學不但要在中國進行本土化,在其他國家也需要本土化。我們都要先將各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讓它們在同一個地球上共同成長和發(fā)展,把握好每一種民族和社會的傳統(tǒng)和規(guī)律,才能更有效地運用它們直至人們從中獲利。

        3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程并不長。這一方面主要是因為社會心理學學科的建立相對較晚,上實際80年代才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另一方面,心理學作為一個舶來品,我們對之不熟悉,有必要先對西方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一番學習和吸收;最后一個方面,也是在目前比較值得關注和改進的方面,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比較擅長向別人學習現成的東西,只在層次較高的理論上探討,而不能從現實出發(fā),珍視自己的想法,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獨到的研究工作。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研究主要是以港臺學者為始進行的。楊國樞提出把“本土契合性”作為本土化的標準,黃光國運用西方的理論框架分析了中國人的人情和面子,楊中芳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要放在“文化/社會/歷史”的脈絡中才能有效。

        這些都值得我們驕傲和受到鼓舞,它為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4 如何進行本土化?

        (1)對本土的文化、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有系統(tǒng)而深刻的了解。這是首要的條件,一個對中國社會心理學進行研究的人員,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及其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中國人文化傳統(tǒng)和思維慣性的研究,結論也更能夠應用到本民族社會當中。中國文化的很多成分是西方國家沒有的,如果沒有很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底蘊,不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很可能沒有研究的切入點,即使有也與文化不契合,就像楊國樞教授說的那樣,不符合本土契合標準。因此無法做出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結論就不適用于本社會。

        (2)構念化。心理學研究要求各個變量有操作性定義,社會心理學研究要求將那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清晰化,具體化,使人可以從思維層面上清楚地理解與描繪。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就是楊中芳教授將“中庸”這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用一個示意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使之成為了一個清晰的構念系統(tǒng),并且各個節(jié)點之間有具體的,方向性的關系。這樣就使一個龐大而難以名狀的理念表達了出來,有利于對其進行細致的研究。

        (3)拋開一切已有的理論和預期進行細致的觀察,提出假設。細致的觀察和提出假設是進行所有研究都必須具備的條件,否則無法做出嚴謹客觀的結論。然而拋開一切已有理論和預期是我在這里想強調的。因為社會心理學誕生于西方,對我們國家的研究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進行自己的研究時,很容易帶上先入為主的西方的理論和概念,試圖將我們的心理現象嵌套在已有的理論和概念體系中。這樣很容易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中國人獨有的現象,將中國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等同于西方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如此一來,文化差異便消失了,結論不同也只是在變量的量或者程度上不同,而總體的架構是一致的。就偏離了本土化的初衷。

        要想做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就要把頭腦中已有的西方心理學概念暫時放下,以開放的態(tài)度去觀察,記錄下所有觀察到的客觀現象。然后再回去一一整理和分析。

        (4)借鑒西方的成果,同時發(fā)展出自己的方法和工具來進行研究。西方的方法論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人類的共性總是大于個性,然而又不能全盤照搬,因此要睜大雙眼,選取適合的方法,要能夠與我們的文化,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相貼合,如果即使是本土的研究者自己進行開發(fā),也會因為本研究而開發(fā)出這樣一套方法,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同時,還有一些內容是西方任何方法也解決不了的,那么就需要我們自己再進行思考,事實上我們應該在這項工作上花費多一些的時間,因為對于科研來說,方法論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的科學進步都是以方法論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為重要標志的。

        (5)將研究成果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總結出自己的理論。中國的語言相對西方邏輯性不強,這也折射出中國人更重意境,不重邏輯的思維特點。將研究結果和數據上升為理論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具體研究時,要重視邏輯推理和總結,學會把散亂的數據整理成理論架構。

        (6)學習西方研究者的態(tài)度,摒棄我們固有的一些不切實際的思維方式。向西方的學習,內容不重要,態(tài)度和方式最重要。我們要向西方學者學習的是他們切合實際的態(tài)度。中國社會心理學進展不是很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容易停留在理論思辨的層面上,而不注重具體的扎實的,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腳踏實地的研究。前喻文化,也就是向前輩學習知識和經驗的習慣使研究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夠強,不愿意思考也不珍視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想做好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還要從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入手,從客觀的現實和觀察研究上入手,去研究一些真正屬于中國人的實際問題。

        5 展望

        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已有研究者為社會心理學本土化開辟了道路,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本土化有很大的潛力,前途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 周曉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會心理學的現代雙翼.社會學研究,1994(6).

        [2] 黃雪娜,金盛華,盛瑞鑫.近30年社會心理學理論現狀與新進展.社會科學輯刊,2010(3).

        第3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35-02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的科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社會工作專業(yè)將社會心理學作為專業(yè)基礎必修課開設,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提升其社會交往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工作崗位。因此,進行該門課程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有助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依據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社會工作專業(yè)授課的對象一般都是沒有心理學基礎的學生,對相關領域知識的欠缺不容易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次,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主要以教材為載體,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論多,實踐少,注重對不同理論流派的闡述,容易導致課堂的枯燥乏味,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再次,以往的社會心理學教學主要采用講解式教學模式,容易變成填鴨式的教學,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于上述問題,筆者在課程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嘗試。

        二、教學改革的嘗試

        (一)教學內容以強化應用為重點

        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應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基礎理論的教學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的重點。為此,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除了所選用的教材(周曉虹的《社會心理學》),還應參考多種社會心理學教材,對這些豐富的社會心理學內容進行慎重的選擇,舍去一些專業(yè)性很強的純理論知識,選取一些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內容,形成能提升學生專業(yè)知識、技能和素質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體系。

        (二)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測驗法或相關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社會角色”這一抽象概念時,可先在課堂上進行自我角色意識的心理小測驗,并對測驗結果進行生動有趣的分析,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再引入社會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沖突等相應內容,會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態(tài)度的測量”相關內容的教學中,對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驟進行講解后,可給學生留下作業(yè):根據一定主題編寫制作態(tài)度量表,使用量表對相關事件態(tài)度進行測量。對此,學生的具體做法是:調查學生群體對華為、聯(lián)想、摩托羅拉等手機品牌的態(tài)度,對結果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

        (三)通過“課堂交給學生”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對于課程中實用性較強、更容易理解的內容,可布置學生課前學習和查閱資料,安排課時讓學生上臺講解,教師作指導點評。比如在講“認知偏見”時,在學習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社會刻板印象等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課后對上述社會心理學效應進行相關案例的補充,同時收集其它常見的社會心理學效應的知識,讓學生上臺講解,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改革,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實現了教學相長。

        (四)嘗試“服務—學習”的教學模式

        “服務—學習”是“服務”與“學習”的結合,是在“服務”過程中獲得“學習”效果的教學模式。在《社會心理學》“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社會互動”等重要內容中使用“服務—學習”的教學模式,將理論學習與社會服務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服務體驗中反思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

        “服務—學習”課程包括服務準備、服務—反思、總結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在理論學習階段,可對學生進行學習分組,組織各小組開展相關主題研習,并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匯報;在實踐階段,可鼓勵學生在校內或校外尋找令自己觸動的服務對象,用時間去接觸和了解服務對象,體驗自己在服務中的感受,再把相關感受或收獲帶到課堂上進行分享和交流。如學生通過參與對市特殊教育學校殘障兒童的服務活動,擔當殘障兒童的上課老師,開展一系列互動活動,應用課程中“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社會互動”的知識和方法與殘障兒童進行了溝通、交流和交往,體驗到學有所用的開心和樂趣,體會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會工作者,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學在學生的整個人生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教學改革應以育人為目的,創(chuàng)造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育人質量,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參考文獻: 

        [1]俞國良.社會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2]向榮,董欣梅. 服務—學習手冊.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第4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社區(qū)心理學;生態(tài)學分析;新視角

        1西方社區(qū)心理學的誕生

        社區(qū)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正在興起的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運動和民權運動對社區(qū)心理學誕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社區(qū)心理學是由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交叉而成的一個新興領域。多數西方心理學家認為,1965年在美國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舉行的社區(qū)心理學會議標志著社區(qū)心理學的誕生。當時的會議明確提出了“社區(qū)心理學”這一名稱,并把“參與者-理論家”角色定為社區(qū)心理學家的工作指南,會議同意將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的功能從治療干預擴展到預防領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態(tài)學的觀點。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西方社區(qū)心理學初步確立了學科的基本價值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即關注個體與社區(qū)、社會的關系,強調個體和社區(qū)的多樣性,在生態(tài)學水平分析上,通過行動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個體和社區(qū)的力量和資源,提高個體、社區(qū)和社會的生活質量。

        2西方社區(qū)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社區(qū)心理學關注個體、社區(qū)和社會的關系,是在社區(qū)背景中對社會系統(tǒng)與個體福祉之間關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對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區(qū)環(huán)境和社會系統(tǒng)為背景的行為和幸福的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區(qū)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標

        社區(qū)心理學是一門大力倡導參與社區(qū)變革與發(fā)展、應用性很強的新興學科。在西方的心理學體系中,社區(qū)心理學關心的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應用基于這種理解的知識來改善和增進人的生活質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幫助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社區(qū)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的分支科學之一,又是一種助人的職業(yè)。社區(qū)心理學是力圖在人們的真實背景和社會系統(tǒng)中理解和幫助人的學科及其實踐。它的對象是人與社會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把人置于社區(qū)背景和社會系統(tǒng)之中,是西方社區(qū)心理學最為突出的標志。社區(qū)心理學的主要目標是:(1)預防重于治療:在社區(qū)心理援助體系的三個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便是初級階段,對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初步預防;(2)強調環(huán)境與個體協(xié)調的重要性:調整環(huán)境可以讓一個人的能力發(fā)揮到最大,同時需要在早期就加強個體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3)講究生態(tài)學觀點:人和環(huán)境是互動的,所以需要調整個人,也需要調整環(huán)境;(4)尊重社區(qū)每一個人和團體的差異性:每一個人有權利和其他人表現得不同,表現不同并不意味著異?;蚴禽^為次等。社區(qū)心理學的研究當中,約有一成是強調少數群體,因為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重點關注的是較弱勢的、不被重視的群體;(5)促進能力:促進個體能夠更主動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區(qū)的生態(tài)學水平分析

        社區(qū)心理學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態(tài)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會情境的水平。用生態(tài)學水平的概念來分析社區(qū),而不僅僅是發(fā)展中的個體,有助于澄清和說明一個單獨的問題或事件。用生態(tài)學水平去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用多重維度解釋社區(qū)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區(qū)?現在社區(qū)這個術語不僅僅是地域,已經逐漸演變?yōu)槎鄬哟味喾矫娴娜穗H關系。因此、教室、聯(lián)誼會、網絡虛擬社區(qū)或文化社團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社區(qū)。以生態(tài)學分析水平對社區(qū)進行分類。在社區(qū)這個關系網絡中,個體的最近端是微觀系統(tǒng),它與個體最接近,包括面對面的溝通;系統(tǒng)的最遠端是間接的接觸個人,離得越遠對個體行為就有越廣泛的影響。以對個體的影響從近到遠的系統(tǒng)依次是微觀系統(tǒng)、組織、地域、宏觀系統(tǒng)。微觀系統(tǒng)主要是那些與個體最接近的,人與人之間能面對面進行的人際間的交往的環(huán)境,如家庭、學校、朋友、居住區(qū)、工作組、自助團體、合唱團、運動隊等,在微觀系統(tǒng)中,個體形成人際關系、承擔社會角色、共享活動。微觀系統(tǒng)是很重要的支持來源、同時也是成員沖突和負擔產生的根源。組織比微觀系統(tǒng)大,擁有正式的結構,有頭銜、細則、政策、會議和工作時間、管理關系等。組織通常由微觀系統(tǒng)的集合構成。如班級、院系、管理者、職員組成一個學校。地域可被理解為一系列的組織或者微觀系統(tǒng)。個體通過社區(qū)組織和機構,參與、共享地域的生活。一個鄰里居民協(xié)會就是一個組織,而整個鄰里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地域。宏觀系統(tǒng)包括社會、文化、政治團體、社會運動、公司、工會、各級政府、國際組織、政治經濟力量和觀念體系。通過政策和特殊決定(如立法和法庭判決),通過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規(guī)范,宏觀系統(tǒng)發(fā)揮著影響力。

        2.3社區(qū)心理學的價值觀

        社區(qū)心理學是7種核心價值為基礎,分別是:1)個體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個體幸福和目標的實現。健康指數包括心理壓抑及癥狀,愉快心情諸如心理彈性、社會-情感技巧、個人主觀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等指標。這些指標是形成社區(qū)心理學干預的標準。2)社區(qū)感社區(qū)感是社區(qū)心理學的中心,它指的是對聯(lián)系個人與集體的歸屬感、依賴感和相互責任的感知。社區(qū)感是社區(qū)和社會行動的基礎,同樣也是社會支持和臨床工作的基礎。3)尊重人類的多樣性個人和社區(qū)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們。承認、尊重社區(qū)多樣性,承認并尊重各種社會身份,如不同性別、民族、種族、國籍、性取向、健全或殘疾、社會經濟地位或收入、年齡或其他特征。4)社會公正社會公正可以定義為資源、機會、責任、義務以及權力,作為一個整體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參與公民參與這種價值是指民主決策的進程,這種民主決策能使所有成員都參與決策。特別對那些直接受決策影響的個體而言更為重要。6)合作和團體的力量這個價值涉及社區(qū)心理學家與公民的關系、與工作過程的關系。以往的心理學家往往具有專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詢顧問、臨床心理學家等類似角色。這種專家身份實際上是在專家和當事人之間建立了層級的、非平等的關系。7)實驗基礎這種價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據實證研究結果整合社區(qū)研究和社會行動。

        3社區(qū)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關系

        與其它心理學研究領域相比,社區(qū)心理學有一種研究視角的轉換。社區(qū)心理學關注的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這個個體是怎樣在一個復雜的社會背景中存在的,關注個體與社區(qū)、社會的聯(lián)系。

        3.1社區(qū)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

        與臨床心理學一樣,二者都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聯(lián)系。但社區(qū)心理學不是臨床心理學的一個發(fā)展領域或分支,區(qū)別是:(1)社區(qū)心理學關注的是社區(qū)環(huán)境和社會系統(tǒng)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臨床心理學強調對個體心理疾病的診斷、咨詢和治療。(2)社區(qū)心理學關注心理問題和失調的預防,有主動性;臨床心理學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礙的事后治療,具有被動性。(3)社區(qū)心理學重視個人和社區(qū)的優(yōu)勢,鼓勵個體參與到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行動方案的制定中,專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關系,臨床心理學關注個體的缺陷問題,專家和個體是病患關系。(4)社區(qū)心理學注重行動研究,強調多學科的合作,臨床心理學更多地關注應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區(qū)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

        二者的聯(lián)系:都關注個體的社會能力發(fā)展及社會環(huán)境的建設,都注重社會因素對個體的影響。區(qū)別:(1)在研究方法上,社區(qū)心理學注重基于社區(qū)合作下的行動研究,并把行動研究視為學科發(fā)展的活力所在;社會心理學更擅長實驗研究。(2)社區(qū)心理學把預防問題行為,促進個體社會能力作為研究的目標,應用和服務色彩濃厚,社會心理學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規(guī)律的探討,即使是在實際應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區(qū)心理學更關注個體的心理健康,社會心理學更關注人際交往和社會變遷。

        4西方社區(qū)心理學的啟示及發(fā)展的困難

        4.1啟示

        (1)社區(qū)心理學主張以預防為中心。社區(qū)服務和干預的中心應是增進個人和社區(qū)的心理防御能力,不僅僅是治療人們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區(qū)心理工作者應該聚焦于初級預防(預防個體和社區(qū)心理問題的出現)和次級預防(在個體和社區(qū)心理問題的早期階段進行干預),而不是三級預防(對心理官能障礙的治療)。(2)對心理問題從生態(tài)學水平進行分析。社會生態(tài)學認為,一個人身處的每一個社會系統(tǒng)都是個體的整個生態(tài)大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生態(tài)學的觀點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不再視受害者個人為問題所在,或是簡單化地給個人貼上異常的標簽,而是審視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環(huán)境的影響,關注制度的和組織的因素。理論立場的轉變促使社區(qū)心理學不再單純從個體內部尋求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而是同時考慮改善外部生存環(huán)境,特別是通過改變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問題的根本解決。(3)更關注心理學在社會實踐方面應用。社區(qū)心理學除了提供直接服務外,社區(qū)心理學家還可以對組織、社區(qū)甚至整個社會產生廣泛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社區(qū)心理學既要研究社區(qū)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區(qū)心理服務,還應該向社會公眾傳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運用社區(qū)心理學知識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強調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解決社區(qū)組織、公共服務與社會支持方面的問題。(4)關注弱勢群體,注重社會支持的效用。在社會轉型期,隨著社會層級結構迅速嬗變,弱勢群體逐漸開始顯露出來,社區(qū)是弱勢群體最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會支持工作最終的落腳點。在社區(qū)中開展社會支持活動,容易得到弱勢群體的認同,彌補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有利于共同開發(fā)社區(qū)資源以促進共同發(fā)展。

        4.2困難

        (1)公民(包括心理學家的)社區(qū)意識普遍淡漠,社區(qū)心理學難以進入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在中國大陸,長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區(qū)管理體制,公民(包括心理學家)社區(qū)意識普遍淡漠,習慣化養(yǎng)成了依賴政府的被動心態(tài),視社區(qū)管理為政府部門的行政職能,對社區(qū)服務和社區(qū)行動缺乏參與的動機與熱情。心理學家社區(qū)意識的缺乏直接導致了社區(qū)問題被忽略。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就不會去關注。沒有關注就不會有研究。這也許是大陸社區(qū)心理學研究遲緩的一個原因。(2)心理學家對參與社會實踐普遍缺少興趣與經驗。社區(qū)心理學在重視發(fā)展理論的同時,更加關注如何應用心理學知識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更強調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強調“以社會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的實踐意義。反對傳統(tǒng)的臨床心理學把問題置于個體的內部。

        作者:唐文軍 單位: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H.道爾頓,毛瑞斯.J.伊萊亞斯,阿伯漢姆.萬德斯曼.社區(qū)心理學———聯(lián)結個體和社區(qū)[M].2版.王廣新,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于華林,楊毅.我國社區(qū)心理學研究述評[J].山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0).

        [3]佐斌.西方社區(qū)心理學的發(fā)展及述評[J].心理學動態(tài),2001,1.

        [4]劉盛敏,陳永勝.西方社區(qū)心理學形成背景及發(fā)展歷程考略[J].社會心理科學,2009(4).

        [5]王廣新.西方社區(qū)心理學述評[J].吉林示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4).

        第5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有關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紀以前,而真正學科意義上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則一般被認為始于1950 年美國心理學家Guilford發(fā)表的《論創(chuàng)造力》的演講,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研究者才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研究創(chuàng)造力。比較社會心理學視角的研究者和其他視角的研究者,他們的主要貢獻是改變了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取向,提出了一些新的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模型理論,探索出了一些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因素,從而取得了一些令學術界認可和企業(yè)領導感興趣的成果。因此,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作以綜述。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取向??v觀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三個,有些研究的重點是識別出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物的特質群,揭示了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體的一般特征,被稱為個性特征的研究取向。有些把研究的焦點放在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過程上,企圖識別出一些導致新異、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的認知系統(tǒng)加工過程,被稱為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二者為我們識別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體、認識創(chuàng)造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根據,但在實踐中,企業(yè)領導者更樂于探討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因素以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從上世紀 80 年代起,研究者不僅僅認為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特質,更致力于研究特殊的社會或環(huán)境條件如何影響創(chuàng)造力,他們認為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否會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造過程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都與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使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轉向了社會心理學取向。

        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創(chuàng)造力理論和模型。社會心理學視角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創(chuàng)造力組成成分理論、創(chuàng)造力交互理論和多元社會領域理論,進一步豐富了創(chuàng)造力的理論和模型。

        一、組成成分理論。著名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Amabile(1983)提出了創(chuàng)造力的組成成分理論。她認為,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成分分別是:與領域有關的技能、與創(chuàng)造力有關的技能、任務動機。認為當個體富有專業(yè)能力并具有高度的動機時,將會有最高程度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而環(huán)境則會直接強烈地影響個體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程度及頻率。該模型主張個人要具有創(chuàng)造力,還必須置身于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之中;而且,情境因素通過影響員工的內在激勵程度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具有積極和消極影響。

        二、Woodman和Sawyer的創(chuàng)造力交互理論。Woodman (1993)等人提出的創(chuàng)造力交互作用模型。該模型以互動心理學為基礎,更加強調個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作用,認為員工個體創(chuàng)造力是個體的背景經歷,認知風格和能力、人格因素、相關知識、動機,群體準則、群體一致性、群體多樣性、群體的角色、組織文化、組織資源、組織回報、戰(zhàn)略、等相互作用的結果。

        三、多元社會領域理論Ford(1996)提出了多元社會領域理論,強調社群的重要性,認為個體存在于組織當中,而組織存在于社會當中并與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相互交流、影響和滲透,進而個體的創(chuàng)造力也會受到社群的影響。

        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因素

        查閱現有的社會心里學視角下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可以歸納出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組織氛圍、領導風格、任務特征、同事支持、評價與反饋等。

        一、組織氛圍會影響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

        Amabile,Conti和Coon等人(1996)所界定的組織氛圍是組織成員對其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的感知,包括組織鼓勵、主管鼓勵、工作團隊支持、自由度、充足的資源、挑戰(zhàn)性工作、工作壓力、組織障礙,認為這些組織氛圍都會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產生影響。

        二、領導風格會影響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

        Oldham 和Cumming(1996)的實證研究結果發(fā)現,支持性的、非控制性的領導風格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促進創(chuàng)造力產生的工作環(huán)境,他們既直接正向影響創(chuàng)造力,又與創(chuàng)造性人格、任務特征共同作用于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績效;Tieney,Farmer 和Graen(1999)的研究發(fā)現,員工和上級的良性的互動可以提高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

        三、任務特征會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

        很多研究認為任務設計的方式會影響員工的創(chuàng)造性產出,比如Oldham和Cumming(1996)的研究發(fā)現任務復雜性能提高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Shalley(1995)發(fā)現,設定的創(chuàng)造力目標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績效。

        四、同事的支持能促進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

        Zhou和George(2001)的研究表明同事的支持程度越高,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也越高;進一步,Cummings和Oldham(1997)指出,員工間的互動會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同事之間存在良性競爭,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會有所提高。

        五、評價與反饋

        Shalley(1995)研究了績效評價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有重要影響;張劍和岳紅(2007)則研究發(fā)現我國企業(yè)中使用最多的外在報酬激勵方法無助于員工創(chuàng)造性成績的產生,組織情境因素主要通過對心理需要的滿足促進內部動機,與協(xié)同的外部動機共同產生積極影響;Zhou和George(2001)研究了同事反饋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

        此外,個體特征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受到不少學者的關注,蘇紅玲(2008)研究發(fā)現: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主要是間接的,員工的內部動機、積極情緒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郭桂梅和段興民(2008)研究發(fā)現,變革型領導行為正向促進員工創(chuàng)造力,且內在動機和創(chuàng)造性工作氛圍均對變革型領導行為與員工創(chuàng)造性之間的關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社會心理學視角關于創(chuàng)造力研究的貢獻與研究展望

        一、研究貢獻

        社會心理學視角改變了以往研究重點關注員工創(chuàng)造力本身,他們探討的不僅僅是創(chuàng)造力的本質和構成以及過程,而是更多的關注影響創(chuàng)造力的外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擴展了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范圍,使得創(chuàng)造力研究更切合其本質,

        從社會心理學視角研究員工創(chuàng)造力,擴展了創(chuàng)造力研究的意義,以往研究因為更多關注創(chuàng)造力本身,使得他的理論意義很大,但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微乎其微,而社會心理學視角關注影響創(chuàng)造力的因素,就使得創(chuàng)造力研究能更好的服務于實踐,不僅使學術研究者感興趣,更是吸引了企業(yè)領導的注意,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實際創(chuàng)造力。

        二、研究展望

        影響因素研究有待系統(tǒng)化。目前,雖然部分研究已經開始探索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關鍵組織情境影響因素,但所囊括的影響因素往往相當零散,缺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無法很好地解釋員工創(chuàng)造力提升的結果,從而使得相關研究缺乏普遍意義和應用價值。因此有必要把更多的情境因素考慮在內,并進行系統(tǒng)性的歸納,深入挖掘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各項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地管理企業(yè)實踐,提升員工創(chuàng)造力。

        研究方法有待多樣化,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方法較多,但是,在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中,得出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因素的研究,幾乎都采用了創(chuàng)造力測試法,其他方法很難見到,而測驗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并且,測試多數只能解釋因素之間的相關,并不能有效說明因素之間的因果,這樣,就使得這種單一的研究方法所得的結論顯得有些不足,如果采用較多的方法能得出相同或相悖的結論,也許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更有價值。

        第6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摘 要:道德態(tài)度是道德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范疇,它以社會心理學家們對“態(tài)度”的研究為基礎,將皮亞杰、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理論,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謨主張的道德情感理論相結合,融合中國古代知行關系的討論,試圖建構一種穩(wěn)定的基于主體道德認知與情感判斷之后所形成的行為傾向的圖景。

        關鍵詞:態(tài)度;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知行統(tǒng)一 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074(2012)05002105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上的人無往不生活在一種對外的態(tài)度中。當這種態(tài)度涉及到我們的道德生活領域中時,就形成了隱性或是顯性的穩(wěn)定的道德態(tài)度。道德態(tài)度將心理學對態(tài)度、對道德認知發(fā)展的研究和倫理學對道德德性的研究、對道德行為的研究綜合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道德概念。

        道德態(tài)度屬于道德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其基礎是社會心理學中的“態(tài)度”,學界對道德態(tài)度的研究無疑是由心理學家來開篇的。

        一、從態(tài)度到道德態(tài)度

        從有關道德態(tài)度這一研究范圍的歷史發(fā)展軌跡來看,首先是由心理學家特別是社會心理學家對態(tài)度這一概念的研究而發(fā)起。在1862年,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在《第一原理》中寫道:“在有爭議的問題上達到正確的判斷,主要依賴于我們在傾聽和參與辯論時,頭腦中具有的態(tài)度;并且,要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我們就必須去了解普遍的人類信仰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確的?!盵1]這是第一位在現代意義上使用“態(tài)度”這一概念的研究者。

        (一)20世紀始對態(tài)度的研究

        第7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

        分類號B84

        2001年春,當我們開始中國人自我的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時,并不知道它屬于一個叫做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領域,也不知道該領域的第一次學術會議就在當年召開。

        社會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結合誕生了社會認知神經科學[1~3],它的基本要點可以用圖1的棱柱表示。

        圖中A、B、C聯(lián)成的三角形,就是Kosslyn和Koenig在1992年提出的認知神經科學三角形[4]。他們當時指出,幾十年來認知心理學在脫離大腦的情況下對認知過程的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與此同時,生理心理學和生物心理學在信息加工的框架之外對腦與行為關系的研究也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發(fā)現?,F在到了把行為、認知與腦三者結合起來開展研究以取得最大進步的時候了。換句話說,在認知神經科學的框架內,研究者可以將外在的行為表現(如再認的百分比),內在的心理過程(如深層的語義加工過程)和相關的腦機制(如左側額下回的激活)統(tǒng)一在一個實驗研究中,從而對三者以及三者關系的理解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對記憶的深層加工的理解)。類似地,Ochsner和Liebermam認為,將人格與社會背景的維度分別與三者聯(lián)接組成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將不僅克服認知神經科學(A、B、C三角形)的不足――它不強調社會、文化、動機行為等的重要性,也將克服社會心理學(B、C、D三角形)的不足――它不涉及神經機制[2]。

        近年來,研究者在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框架下對諸如刻板印象,態(tài)度與態(tài)度轉變,對人觀感(person perception),自我,情緒與認知交互作用等問題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自我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概念,雖然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我,但至今仍沒有關于自我的科學定義。在“自我的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分析”的標題下,Klein等人2002年發(fā)表文章[5],以神經心理學的資料為根據,將復雜的統(tǒng)一的自我系統(tǒng)分解為6個成分或子系統(tǒng)。(1)一個人生活的情景記憶,如“我在某時某地上初中”;(2)一個人人格特征的表征,如“我是勤奮的”;(3)一個人生活的語義記憶,如“我住在XX街18號”;(4)經驗到現在的“我”是與過去的“我”相聯(lián)系的;(5)個人作用與擁有的感覺,如“我是我的思考與行動的原因”;(6)形成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的能力,即自我反?。╯elf-reflect)的能力,如“我想我是怕狗的”。各種腦損傷病人可能缺乏上述6個成分中的1個或2個。Klein的研究為理解自我提供了一條有效的策略:以神經科學的資料為根據具體分析自我的各個成分,然后逐步把它們整合起來形成對自我的完整看法。這一策略也體現在自我的腦成像研究上,目前人們從三方面對自我進行研究:自我作為知覺(自我面孔識別),自我作為記憶(自傳性記憶與情景記憶)與自我作為思考(回答“我是誰?”等問題)[6]。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強調從3個分析層面的交互作用上去理解心理現象:社會層面,它關心影響個體行為與經驗的動機與社會的因素;認知層面,它關心導致社會層面現象的信息加工機制;以及腦神經的層面,它關心揭示認知過程的腦機制。學習與認知實驗室正在進行的關于自我的研究正是在這3個層面上進行的。(1)在社會層面上,采納如下的觀點,即自我是文化的產物,因而文化對自我概念有重要影響[7]。西方文化中大多數人具有獨立型的自我(independent self),獨立型自我不包括母親、好友等成分。亞洲文化中大多數人具有互倚型的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互倚型自我包括母親好友等成分。(2)在認知加工的層面上,朱瀅關于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 effect)的研究表明,中國人的母親參照加工與自我參照加工具有同樣好的記憶成績[8],但西方文獻表明,美國人的母親參照加工在記憶成績上顯著低于自我參照加工[9]。(3)在腦機制的層面上,眾多的關于自我參照加工的腦成像研究表明,自我信息的加工激活了內側前額葉(medial prefrontal lobe)[10,11]。但是,Li Zhang等的fMRI研究表明[12],對中國人來說,除自我參照加工外,母親參照加工也激活了內側前額葉,而他人參照加工則沒有激活內側前額葉。該結果提供了很強的證據表明,在腦水平上互倚型的自我也是包括母親成分的。希望將來的研究會表明,西方人獨立型的自我不包括母親成分也能夠在腦水平上得到證明。

        由于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涉及腦神經水平上的分析,它大大提高了情緒現象歸類與說明的精確性,這在過去是做不到的。例如,大量的神經心理學與腦成像的研究表明,杏仁核(amygdala)這一腦結構參與了態(tài)度、刻板印象、對人觀感和情緒等不同社會情緒過程。這提示我們,所有這些現象雖然分屬不同的研究課題,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都依賴于杏仁核這一腦結構。因而情形很可能是這樣,性質不同的社會心理現象可能只使用一小部分共同的腦機制,而不是使用完全不同的腦機制。這種情形或觀點有利于將表面看起來不相干的社會心理現象聯(lián)系起來,從而促進學科的縱深發(fā)展。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腦成像研究揭示,扣帶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既與自我的表征又與對他人的表征有密切聯(lián)系[13],因而,可以將關于自我的研究與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的研究更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Decety等人基于他們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甚至提出了一個自我與他人共享的神經網絡[14]。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關于情緒的研究還克服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情緒的某些局限性[2]。按照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情緒是對事件以及事件與一個人的目的、需要、愿望的關系的評價而產生的,人可以調節(jié)自己最初的情緒反應。但另一方面,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者只把情緒看作是對刺激物性質的反應,如刺激的顏色,形狀或大小,并不把情緒看作是依賴于個人特點,依賴于人的加工的東西。因此,一些關于情緒的腦成像研究雖然探查到與情緒相關的腦區(qū)激活,但激活結果模式的含義卻不十分清楚。例如,某腦區(qū)激活是與思考該情緒刺激有關,還是被試在實驗中調節(jié)情緒情感的結果,或只是被試情緒反應的個別差異,或是上述全部可能的綜合結果?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關于情緒的研究強調在實驗過程中控制被試情緒反應的方式,強調被試情緒反應的某些方面可能是自動加工不能被覺知的,強調人格對情緒過程的影響。在這方面,Eisenberger等人的研究是有說服力的[15]。他們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的fMRI研究表明,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引起的腦區(qū)激活類似于身體受傷害時引起的腦區(qū)激活。實驗是這樣進行的:13名青年被試玩3場計算機游戲時對大腦掃描。計算機游戲中,有兩個動畫人物代表兩個在別處進行比賽的真實人物,動畫人物互相扔球,也與青年被試相互扔球。在第一場游戲中,被試觀看了一會兒動畫人物相互扔球,然后被告知,因技術問題他不能參與游戲,這種情形屬于內隱的社會排斥(implicit social exclusion);在第二場游戲中,被試高興地參與游戲;第三場游戲開始不久,動畫人物繼續(xù)相互扔球,但不再給被試扔球,這種情形屬于外顯的社會排斥(explicit social exclusion)。第三場游戲結束后,被試填寫調查問卷,評估他們在第三場游戲中感受到的排斥以及苦惱的程度。研究結果表明,(1)扣帶前回(anterior cinglate)在第一場與第三場游戲中有顯著的激活。以前的研究證明,扣帶前回是一個警戒系統(tǒng),它與疼痛的情緒成分有密切的關系。由于第一場游戲中被試知道不是故意不給他們玩,但扣帶前回還是激活了,這說明社會排斥以一種自動的即不為人覺知的方式出現,換句話說,這時候被試的情緒反應是自動加工的。另外,對照問卷第三場游戲的結果,愈感到苦惱的被試他的扣帶前回激活愈加厲害。(2)右側腹側前額葉(right 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在第三場游戲中也有顯著激活。以前的研究證明,右側腹側前額葉與對情緒的思考和自我控制有關,該區(qū)域愈活躍會導致疼痛區(qū)域(扣帶前回)減少激活,從而減輕人們感受到的傷害。總之,Eisenberger等人的研究第一次證實,感受社會性刺激引起的疼痛與感受物理刺激引起的疼痛激活同樣的腦區(qū)。同時,該研究也是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關于情緒研究的一個范例。

        近10多年來蓬勃發(fā)展的文化心理學為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提供了一個大有用武之地的舞臺。在Nisbett等人[16,17,7]的推動下,文化心理學已用大量的實驗證明,東方亞洲人與西方人在認知過程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別,這些差別包括分類(categorization),歸因(causal attribution),對規(guī)則的信賴(reliance on rules),使用邏輯(use of logic),以及對辯證的理解事件的喜好(preference for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events)等。這些認知上的差別很多來源于知覺上的特別是注意的差別。東方亞洲人重整體、全局,而西方人重局部、個體。我們認為,上述東方亞洲人與西方人在知覺、注意和認知上的差別都是十分成熟的可以立即開展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探索的問題。第一,因為在社會層面上,文化對知覺、注意、認知以及自我等的影響已獲得證明。第二,在認知機制的層面上,上述Nisbett等人的工作已闡明了東方亞洲人與西方人的差別。目前缺少的工作正是在腦神經的水平上檢驗上述差別,并將3個層面上的結果整合起來?,F在國內不少心理學單位購置了ERP技術系統(tǒng),與醫(yī)院結合開展fMRI研究也不是難事??傊?,使用腦成像技術對上述東方亞洲人與西方人的差別開展研究的時機已經來臨,這也是我們可以做出獨特貢獻的一個領域。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交叉學科。

        參考文獻

        1 Wu Yanhong, Geng Haiyan & Zhu Ying. What we learn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3, 35(supplement): 1~5

        2 Ochsner K N, & Lieberman, M 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9): 717~734

        3 Lieberman M D. Intuition: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0, 126(1): 109~137

        4 Kosslyn S M, & Koenig O. Wet Mind the New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Free Press, 1992

        5 Klein S B, Rozendal K, & Cosmides L. A Soci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alysis of the self. Social Cognition, 2002, 20(2): 105~135

        6 Zhu Ying.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reflec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in Press). 2004

        7 Markus H R,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y Review, 1991, 98(2): 224~253

        8 Zhu Ying & Zhang Li.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2002, 45(2): 120~128

        9 Klein S B, Loftus J, Burton H A. Two self-reference: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elf-descriptiveness judgments and autobiographical retrieval in self-reference enco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6): 853~865

        10 Craik F I M, Moroz T M, Moscovitch M, et al. In search of the self: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1, 10(1): 26~34

        11 Kelley W M, Macrae C N, wyland C L, et al. Finding the self?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2, 14(5): 785~794

        12 Li Zhang, Jian Zhang, Zuxiang Liu, et al. In Search of the Chinese self: an fMRI Stud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 Annual Meeting Program 2003, B206, 74

        13 Frith V, & Frith C.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social interac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51~155

        14 Decety J, & Sommerville J A. Shared represent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ther: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iew.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3, 7(12): 527~533

        15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 Williams K D.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2003, 302: 290~292

        第8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國家九年義務教育新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闭n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guī)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材料有機結合起來,盡力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易于兒童接受,改變過去那種品德教育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德育灌輸方式,讓《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融入生活。

        一、緊密聯(lián)系生活,豐富課程資源

        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我們要盡力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教學《家長關愛我成長》一課時:課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學生嬰兒時、幼兒園時、小學時的三張照片做成課件,再布置學生準備一些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上課時,我用課件展示三張照片,請照片中的學生談談成長中的感受,讓鮮活的生活現實與教科書結合成一體,引出了教學主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分別介紹一件自己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并講一講有關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學生帶了大大小小十多雙手套,都是他媽媽一針一線親手勾出來的。這位疼愛孩子的母親打動了很多人的心。從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中學生體會到父母在養(yǎng)育子女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他們在心中油然升起對家長的愛。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1.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與文本對話

        課本劇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讓學生融入文本之中,讓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喚起他們已有的經驗和體驗,并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參與辨析。如教學《寸今難買寸光陰》,在“快!快!不能快點嗎?”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要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提供的幾個事例,結合平時的實際進行演出。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學生真實生活的寫照,表演起來入情入境,對學生的觸動較大。

        2.引進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進行價值引導

        引進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讓學生閱讀文本,加上學生已有的經驗,再現生活中的某個行為片斷,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總是蘊涵著十分豐富的行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們觀察、體驗、探究,從而得出自身的價值判斷。如教學《我要向你學習》,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長補短”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憑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小組討論,設計一些場景,再在組內分工合作進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學生通過觀察、傾聽、評價,感悟到真正的取長補短應該是大家一起進步,一起提高的過程。

        3.從生活實際中取樣,讓學生感知自然,提高學習興趣

        如在教《春天的種植》一課時,事先讓學生讀教材了解書本知識后再在家里動手實踐,種植種子,詢問家長,了解種子發(fā)芽所需的條件,再組織學生展開對“種子發(fā)芽”條件的討論。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知識。然后結合類似事例,對學生進行農村科技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自覺性,培養(yǎng)他們從小愛農村、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樹立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

        三、激活生活體驗,讓課堂“活”起來

        “道德寓于兒童生活中,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薄镀返屡c社會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

        第9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同輩群體;教育;學生;青少年

        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出現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它作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新的分支,把社會心理學滲透到教育中,其研究重視教育心理學中的社會因素。研究者把學校和課堂看作是一個“微型社會”,用社會學原理分析、解釋、預測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特點,從而能更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從社會學角度看,同輩群體是一個由地位、年齡、興趣、愛好、價值觀等大體相同或相近的人組成的關系親密的非正式群體。在眾多同輩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依賴最明顯。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每個個體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彼此之間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這樣的非正式群體普遍地存在于班級、學校等正式群體中;并且當班級、學校這些正式群體成員之間存在構成同輩群體的條件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其為同輩群體。由于青少年同輩群體在其存在的特定環(huán)境中對學校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因此,我們研究以學校、課堂作為微型社會中的同輩群體對學校教育。

        一、學生同輩群體的建立及其特點

        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價值標準、社會規(guī)范的專門機構,是青少年成長和社會化的主要環(huán)境,學校學習時期的社會化稱作預期社會化,是指個體在學校里進行的社會化,學習將要承擔的社會角色,為進入社會做各種準備。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論述過同輩群體對青少年個體社會化的影響。同輩群體是一個獨特的、極其重要的社會化因素,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同輩群體的影響日趨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超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學生同輩群體的建立往往體現為如下特點:

        1、青春期身心發(fā)展:同一個年級、班級中的學生處于同一個年齡段,智力和心理機制水平大體相當。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發(fā)生急劇的變化,他們自我意識增強,有了“成人感”,要求獨立行事和擺脫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他們情感日益豐富,渴求友誼和理解,但發(fā)展了的自我意識迫使他們羞于向家長傾心交談。這些致使他們處于各種矛盾與沖突之中,是心理上的“斷乳”和動蕩時期,但是他們在學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在與同齡人的接觸交談中,卻能獲得認同感與內心的滿足,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同輩群體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活動天地和適合他們心理適應及發(fā)展的小環(huán)境。

        2、性格、觀點相似:性格相似的學生之間,由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彌補,因而容易建立起較為牢固的友誼。他們可以互相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語言。如果自己的觀點被同伴接受或認可,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使得相互間的相處變的愉快滿意,同輩群體中友誼的橋梁也因此建立起來。

        3、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學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從事職業(yè)、經濟條件等)對學生同輩群體的建立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往往會選擇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同輩組成互動圈。這是因為在兒童入學以前,主要是與家人交往,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起點,不同的家庭類型對他們的教養(yǎng)方式也不同。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學生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能夠互相認同,比較容易形成互動。

        4、距離效應:鄰近座位的同學交流頻繁,比較容易建立友誼。作為班級微型社會中的座位的排列,為最初互不相識的學生成員提供了特定的互動空間,學生相互間有了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機會,容易使相互間的距離拉近,而與同伴結下深厚的友誼,建立同輩群體。無論這一空間的確定是隨機的還是事先既定的,借助于它,學生成員之間的互相接納、互相滲透開始成為可能。即使座位排列在一段時間后重新加以調整,增加了選擇的成分,學生的互動還可能受原先座位的影響,遵循先前的互動模式。

        同輩群體中的友情是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和人際關系。在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學生們可以意識到團體精神和同伴式的互幫互助,這不僅僅有助于他們脫離成人的管束而自立,而且會使他們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同輩群體中所采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比父母師長的規(guī)定對他們有更大的作用,他們更需要得到同齡人的承認和贊許,而能得到同齡人的尊重和愛戴對他們自尊心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教師作為學校生活的主要組織者,應該認識到同輩群體由于其自身的特點而廣泛地存在于青少年學生群體中,并在學校、課堂這個微型社會中,對學生的社會化潛移默化地發(fā)揮著作用,教師在學校教育活動中,要主動地調動同輩群體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引導其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而要避免由于教學、教育方法上的失誤而抑制了學生同輩群體的正常良性發(fā)展。

        二、同輩群體成員間的人際關系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很多教育社會心理學家研究集體對同輩群體成員的學習成績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課堂里經常出現同輩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沖突時,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下降;而如果在同輩群體中,成員情感是互相支持、互相關心的,成員間便互相具有吸引力,學生成績便普遍上升。一位專門研究同輩群體的心理學家史穆克對課堂同輩群體的集體動力學做過分析研究,他根據學生的自尊、態(tài)度和學業(yè)成績的變量關系所取得的大量數據總結指出,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跟他們的自尊和自重存在著正相關。也就是說,在一個學習集體里,同輩人之間友好的或是敵視的態(tài)度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從友好的、互相關懷的同輩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學生比被同輩人排斥的學生在學習上更能夠發(fā)揮潛力。

        在學習集體中,學生之間的友誼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由于經常接近,常使學生結成朋友。在課堂里,學生坐在一起,由于接近開始交往,后來,他們感到在班上的地位和安全都沒有任何威脅時,便有了進一步的來往。以后,他們發(fā)現在態(tài)度、價值觀和興趣上有了共同之處,便增強了友誼并自愿在課外一起活動。同學間的互相滿意的反應又加強了每個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并促使他們互相尊重,珍視友誼。

        以上分析不難得出: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自尊、自重與尊重他人,并且注意言行不應挫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有些教師堅持認為他們的工作只是“教學”,毫不關心跟學生之間的關系如何,絲毫沒有認識到關注學生同輩群體對集體中的學生學習效果的意義。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對人的尊重在同輩群體中產生的影響越深,則他們的學業(yè)成績便越好。這有些馬太效應的意味在其中。由此可見,有意或無意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做法,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如果一個學生從同輩人那里得到的是沮喪的、消極的反饋,而他每天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在一個心理上受到很大威脅和十分不愉快的集體里生活,那么,焦慮和不安往往會削弱他的自尊、自重和自信心,會大大減弱他為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所做的努力,甚至放棄學習。沒有同輩群體的支持,不僅會使他在學習上掉隊,道德品質也會向不良方向發(fā)展。如果教師能夠認識到青少年同輩群體的這些特點,并能很好的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幫助。三、同輩群體亞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影響

        隨著對同輩群體力量的依賴以及與同輩群體的利害關系的發(fā)展,學生遵從集體壓力的傾向日趨明顯。這種遵從可能表現在諸如音樂興趣、風尚和愛好等一些惹人注目的行為方面,甚至青少年從事某件事的理由就是“其他人也都這么干的”。他們的種種見解、信念、喜愛與厭惡一般都由集體決定。

        同輩群體以他們共有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建立自己獨特的亞文化群。由于同輩群體是由年齡相近、志趣相投、關系融洽、地位平等的人組成的非正式群體,它能滿足青少年的游戲、友誼、安全、自尊、認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同輩群體成了青少年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響源。青少年熱衷于參加同輩群體活動,并忠于同輩群體??梢哉f,他們從對父母的忠誠轉移到對同輩群體準則的忠誠,這遠非是由一種盲目的遵從變?yōu)榱硪环N盲目的遵從。由于同輩群體為青少年提供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念與準則來源,并提供了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來行事的體驗,因此同輩群體在降低父母的價值并促使青少年不再依賴父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頻繁的同輩群體交往中相互刺激,情緒相互感染和強化,被群體認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往往在群體內迅速、廣泛地流傳開來。青少年個體在群體中按同輩群體共有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去思想和行動,以爭取同輩群體的認同,這樣往往形成青少年同輩群體亞文化。

        由于同輩群體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條件相似或相輔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青少年同輩群體亞文化性質上有好有壞。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青少年個體的心理較為正常、合理。例如,一些好學上進的中學生結合成的同輩群體其成員話題大多是學習、成績、報考什么樣的大學。這種價值上的認同既促進他們在學習上的競爭,又可相互啟發(fā),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一些染有不良習氣的同輩群體,奉行人生一世吃喝玩樂信念。沾有惡習的青少年盡管會受到家長、老師等的指責,但由于在這些群體中獲得了精神支柱,并相互感染,結果越陷越深。某些教師和家長不正確地對待青少年同輩群體交往,采取簡單粗暴地取締或干涉手段,引起青少年的“逆反”,達不到應有的教育目的,給教育帶來負面影響。

        青少年同輩群體的亞文化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文化,有自己所欣賞、模仿和崇拜的英雄或偶像,有自己特殊的旨趣、衣著、儀表和語言,以及特有的行為方式、交往方式、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青少年亞文化總是處處強調自己與成年人文化的差別,因而時裝、發(fā)型、語言、音樂都有可能成為青少年自我認同的一種標志。青少年亞文化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與社會主流文化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不一致,或矛盾和沖突時,如果處理或引導不當,就有可能出現化現象。

        目前我國正處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在社會轉型期產生了許多新的價值觀念,但主流社會文化可能尚未對它們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整,這些價值觀念沖擊著校園,這勢必會削弱學校等正規(guī)教育機構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建設方面的作用,從而也使青少年亞文化有更大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因此,要正視青少年亞文化的存在和影響,對其予以引導并施加影響。學校教育可以通過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利用電視、電影、書刊、教科書等渠道廣泛宣傳社會主流文化,并擴大其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同時學校、教師要正視并尊重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結合他們的特點予以指點,使青少年同輩群體亞文化在健康、正確的軌道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全國13所高等院校《社會心理學》編寫組.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7.

        [2]馬維娜.學生互動的制約因素與基本結構[J].上海教育科研,1999.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199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林芝县| 通山县| 福鼎市| 丘北县| 宜阳县| 北碚区| 无棣县| 兰西县| 明光市| 五河县| 都昌县| 崇阳县| 岫岩| 饶平县| 娱乐| 涞水县| 三穗县| 霍城县| 丰都县| 崇义县| 巩义市| 福州市| 清河县| 高碑店市| 靖安县| 凌云县| 嘉峪关市| 石家庄市| 馆陶县| 修文县| 福泉市| 察哈| 长海县| 镇坪县| 潼南县| 双鸭山市| 内丘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昔阳县| 永仁县| 来安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