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

        第1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將構建生態文明社會的偉大戰略明確提出,標志著人與自然關系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國家及黨重視的重要問題。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生產力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態文明觀念直接影響著國家、民族等發展,本文主要對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處理對策。

        1高校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是相對積極、開化、進步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文明必然成為更為高級的文明形態而取代,相對于工業文明,其是人、自然、社會統一和諧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體系的具體方面,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物質文明等共同形成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目前我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與高校日漸重視生態文明素質有著直接關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亦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1高校忽視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教育是改造人的重要途徑,通過理論學習能夠引導人們正確的認知,之后改進自身的行為。社會成員生態文明素質的普及及實現,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進行整合,結合教育、管理去實現。生態文明素質的普及是關系到每一位社會成員和社會整體發展的重大問題,社會全體成員的參與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對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導責任,而對管理而言,高校與其他社會部門之間共同配合支撐。高校是社會文明的宣傳陣地及重要的誕生地,因此在社會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中,高校需要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技術支持、精神引導及示范引領三個功能指導學生,加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將綠色思維滲入學生教育中,從而體現思想的號召力。高校在進行科學研究及學科建設中時,需要不斷的努力探索能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模式及先進技術,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落實。

        1.2管理不嚴格,重理論,輕實踐

        近年來大部分高校開始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并因此進行了較多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然而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時,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而并未指導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日常生活管理力度較小。大學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其自制力較差,需要科學引導,然而受到較多社會因素的影響,目前高校仍然重視智育,而輕視德育教育,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能徹底執行。高校并未調查、觀察學生的日常非法行為,同時高校亦缺乏監督行為,導致大學師生行為習慣養成較為冷漠,同時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常出現不文明行為。

        1.3課堂方式單一

        生態文明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運用一定的方法,啟發、引導受教育對象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和相應的道德文明習慣。大學師生接受生態文明教育能夠樹立正確的生態道德觀念,自覺培養生態道德,引導大學生養成合理處理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文明行為。生態文明教育目標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并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及行為。然而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目前國內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主要集中在課堂,方式較為單一,同時途徑有限,學生在接受理論引導的時候,缺乏感性認知生態文明的能力,學習積極性較低,導致生態文明教育效果不明顯。

        2.改進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對策

        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需要幫助學生生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高校在教育中應該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理論優勢及資源優勢,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進行不斷的探索,將我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足點,不斷擴展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途徑及方法。

        2.1完善教育體系,豐富課程內容

        生態文明教育為綜合性教學學科,同時包含生物學、生態學、環境學等,同時包含生態倫理學、生態哲學、生態美學等,因此在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時同時需要相應的課程體系進行支撐。高校在對課程體系進行設置時,需要堅持科學完善,不斷創新。例如復旦大學本科生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六大模塊就將“生命環境與生命關懷”作為一個模塊,對環境科學、生命科學、歷史地理、經濟、理論及公共衛生等學科資源進行整合。

        2.2完善選聘、培養制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盡量聘用優秀生態環境科學專業教師授課,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對教師進行培養,可盡量將枯燥的理論性課程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課程,將愛護環境等融入課堂中,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合理健康的消費觀,養成勤儉節約、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3豐富教育內容

        在建立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的同時,高校需要將社會變化作為依據,從而對生態文明教育內容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結合我國生態環境的變化和我國社會發展的特殊形勢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完善,滿足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現實要求。

        2.4增加教育手段,建造良好氛圍

        高校同時可培養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舉辦廢紙回收、大學生文明論壇、校園環保大使評選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氛圍;高校可通過網絡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宣傳,通過設置網站等,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義務感及責任感,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姜樹萍,趙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路徑探索[J].2011,(4).

        [1]孫德菁和諧社會視域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探析[J].科技視界,2013,(10).

        ? i h ?]? @?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參考文獻:

        [1]著眼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核心――兼談改進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路徑 梁文明 謝華 《高教論壇》 2005年06期

        [2]傳統教學模式與情景式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 秦國際 周甲文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 2010年02期

        第2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生態文明 校園文化建設 環保實踐

        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但主要增長模式仍然是依靠物質投入,導致資源消耗過大,環境問題逐漸顯現,由環境問題所引發的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目前,我國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增加日益嚴重,環境問題所引發的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國人口眾多,發展相對落后,資源短缺,近年來我國資源總量與人均量呈下降趨勢、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我國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大,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主性長期受到外來因素的制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威脅,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成為破除發展桎梏,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戰略決策。

        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障礙

        (一)人民群眾缺乏應有的環保意識

        在我國,雖然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度極高的問題,但是因民眾的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的差異性,很多人對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缺乏清醒的認識。如對近年來不斷惡化的環境狀況沒有足夠的警惕性,忽視自身在生態環保工作中所能夠發揮的作用,缺乏自覺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影響著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

        (二)部分企業缺乏環保責任意識

        隨著近年國家環保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環保監察力度的逐步加大,工業企業重生產輕環保的現象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有許多企業過多的關注經濟利益的增長,在利益的驅動下以犧牲自然環境作為代價獲取自身利潤和發展。此外,我國部分企業生產效率低下,產業結構仍保持著粗放型發展的模式,用不斷增加投入和能源消耗來提高企業效益,嚴重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三)環保監管部門監管不力

        目前我國環保的部分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不強,而環保監管部門在行使職能權力方面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無法充分調動各類社會力量參與環保監督管理,在對環境問題進行處理時,無法實施必要的強壓手段,環境執法在多數情況下僅僅只是罰款,沒有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另外,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地方經濟發展而采取地方保護主義,政企利益糾結,使得環境監管工作困難重重。

        二、解決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途徑

        (一)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廣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宣教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態意識、同時各級環保主管部門應拓寬投訴和通道,增強人民群眾主動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并嚴格責任制度。對人民群眾舉報和投訴的環保問題進行及時的查證并嚴肅處理,提高環保部門的公信度和影響力。

        (二)規范環境執法行為

        確保環境執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和合理性,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和個人必須做到違法必究,要保證全過程公開透明,同時在處理案件的過程中要正確、合理使用權利,精確把握“度”。

        (三)加強環境執法懲處力度

        加大環境污染的懲治力度,對重污染和多次違反環保法律的企業要向社會曝光,動員社會力量對其進行監督。同時,適時關閉和改造一批對環境破壞大、資源消耗高的企業。大力推行現代生態產業和環保產業,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節能產業成長,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產業,實現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職業院校生態文明建設

        學生代表著社會發展的前沿力量,是在社會有著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特殊群體。加強學生的生態環保教育,使他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我國職業院校學生生態意識現狀

        缺乏環保知識。我國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職業教育階段,除少數環境保護類專業外,大多數專業沒有開設環保課程。雖然部分課程中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所提及,但是大部分學生在受教育階段缺乏對生態環保知識系統全面的學習,造成我國學生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知識的匱乏。

        缺乏環保意識和熱情。無論是社會主流媒體還是職業院校自身,雖然對環境保護方面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但是基本上都是流于表面,缺乏對生態環境長期持久的關注,使在校學生無法提高環保意識。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生態環境問題是關系到祖國未來發展和人民生活穩定的重要因素,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很多學生認為環境保護僅僅是政府和環保監管部門的責任。

        缺乏節約意識。目前,在校學生多為90年代中期出生的獨生子女,大多數學生從小就缺乏勤儉節約的意識和習慣,而學校和相關場所大多數僅僅使用的是倡導性的口號和標語,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此外,學校教師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很多學校僅僅把建設節約型校園停留在紙面和口頭上,浪費現象見怪不怪,見慣不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在校學生的生態文明觀。

        (二)解決對策

        加強生態環保教育。加強我國民眾的生態環境現狀的教育,特別要使學生了解生態環境的惡化會給我國未來的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在校學生對我國目前生態環境的現狀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另外,還要將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課程納入到學生在校的必修課程中去,各學科教師都應該結合本學科特點進行延伸,將環保意識納入到各個課程的教學中去,實現環保意識的多學科滲透。同時,加強思想政治課和綜合素質提升課的作用,將生態文明素質作為學生的一項基本素質重點培養,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觀教育,使學生養成正確的環保觀、生態觀。

        廣泛開展環保實踐活動。每年規劃和安排生態環保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在校學生參加活動,鞏固在校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學生參與生態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參加環保社會活動,對學校所在地區的環境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社會群眾環保意識和環保觀念進行調研。同時在相關節日和特殊紀念日組織學生舉辦環境保護社會宣傳活動,通過向人民群眾宣講生態文明知識,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生態環保工作中去,增強其參與生態建設的主動性。

        構建生態文明校園。加強綠色校園建設,將綠色校園建設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制定并實施具體措施,構造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的長效機制;充分利用校內媒體強化氛圍營造,形成活動環保化、環保日常化的良好生態,形成綠色校園、文明校園、節約型校園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養成生態環保行為的習慣。

        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形態,而職業院校培養人才不僅僅是需要培養學生具備優秀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還必須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環境保護觀念和生態建設的責任感,才能在全社會掀起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潮,引領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健.踐行人本理念 構筑生態校園[A]. 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蘇卷)[C],2013.

        [2]吳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現實訴求與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3(12):63-65.

        第3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一)“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高校“教育生態文明”核心目標的內在保障

        高校“教育生態文明”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整合高校教育內外部資源,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功能,優化日常教育的方式、途徑,提升教育的科學水平,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最終使大學生成長成才。作為高校教育“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現實問題就是不能有效整合高校內外各類工作資源,沒有合理構建全員、全程的育人工作機制,沒有有效形成、發揮教育合力,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高。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大一部分時間在被動地應付各項事務性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當前學生所需、所想、所盼,這與實現學生成長成才的高校“教育生態文明”的核心目標相違背。“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其顯著特征是“和諧統一、規范高效”。“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功能,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原則,充分把握學生特點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改進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充分發揮能動性,進而采取個性化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為高校“教育生態文明”核心目標的實現提供內在保障。

        (二)“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優化高校“教育生態文明”的現實環境的重要

        前提“教育生態文明”追求教育內外部環境的互促互利、和諧平衡,而不是相互遏制。當前國內外社會環境復雜多變,國外敵對勢力通過各種渠道對大學生開展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的惡性滲透,以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對社會現象難以形成客觀認識。同時,在網絡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下,社會意識形態呈現多元、多變特征,國內各種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交融、沖突,虛擬網絡中的不良社會思潮、不良社會反應嚴重侵蝕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不斷破壞高校“教育生態系統”的和諧平衡。部分大學生因為無形中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表現出極端化、多元化、矛盾化的特征,其人際交往方式、思考問題方式、為人處世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對象、要求和方法都隨之發生變化,出現了復雜性、多樣性、創新性的特征,因此原有傳統型、經驗型、事務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不能有效抵御國內外不良思潮對學生精神世界的侵蝕,不能充分優化高校“教育生態系統”內外環境。“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探索契合社會發展需求、學生思想特點的“生態化”工作方式,用新方法、新載體、新思維主動占領社會思想輿論陣地,凈化社會環境中的不良因子,提升大學生抵御不良思想的防護力,真正為實現高校“教育生態文明”提供環境保障。

        (三)“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高校教育工作合力的現實需求

        高校“教育生態文明”的現實需求是以“生態學”的知識理念指引高等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生態系統”內各項教育工作“子系統”所處不同層次的內外環境,融合不同教育“子系統”中人、物、信息和途徑等各個生態元素,進行整體性的動態協調,促進教育生態環境內諸要素互動循環和優缺互補,形成共同的教育合力。從教育生態文明的視角審視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現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校管理、教學、后勤等工作“割裂”。與此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概念模糊,教育實施者素質參差不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信息交流不對稱,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氛圍不濃,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不強、成效不顯著。“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高校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在明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層次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匯聚校內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生態因素,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體(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教學教務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內外部信息交流,構建高效、和諧、平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行系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

        二、教育生態文明視域下發展“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確立“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價值:追求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我國社會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人們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受益者。民眾生態意識的強弱、生態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高低。因此,現代社會需要一種契合“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提升人們的生態道德素質。“教育生態文明”的重要價值訴求就是轉變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培養他們的生態文明觀,使他們養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習慣,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統一。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生態道德素養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和塑造人的教育實踐活動,主要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展開,通過運用各種教育方法、渠道轉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現象,培養政治立場堅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因此,在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充分整合資源、優化方式,積極追求生態文明,促進學生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在這一教育目標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格方面,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從自然法則,直面環境危機現狀;意志方面,引導大學生遵從社會生態道德規范;情感方面,引導大學生熱愛、保護大自然,進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充實“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生態文明理念教育

        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各類生態危機問題,關鍵在于培養具有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道德意識的社會個體,使他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主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宣揚生態文明意識、自覺踐行生態文明行為。這就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與之相匹配的工作內容———生態文明理念教育,即在日常工作中強化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理念教育,潛移默化地促使他們提升生態文明意識、保持生態價值追求,形成自然文明、和諧積極的育人環境。在日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態文明理念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教育、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行為準則教育、生態責任意識教育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教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將解決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作為重要的內容,常常忽略了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引導學生認識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內在價值,明確意識到人類既有改造自然的權利和自由,也有保護自然的責任和義務,進而以“主人翁”的道德情感去對待大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可持續性發展的行為準則教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性發展注重自然資源與其開發利用之間的平衡,要求開發利用不超越自然環境系統的自我更新能力。就社會個體而言,體現人與自然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否充分尊重自然發展規律,能否自覺踐行生態行為準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通過對大學生開展人與自然可持續性發展的行為規范教育,促使他們的生態行為由被動向主動、由不自覺向自覺、由漠視向積極關注轉化。生態責任意識教育。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認知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力量,大學生應該具備強烈的生態責任意識,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生態危機,形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正確的自然觀、價值觀。因此,應對大學生開展生態責任意識教育,使他們能主動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

        (三)構建“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徑:契合生態文明建設訴求

        構建體現生態文明思想主旨、適應當代大學生身心發展需求規律和高校現實教育環境的教育路徑,是“生態文明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訴求,也是“教育生態文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構建應在“生態文明”為主體的價值觀指導下,在提升生態認知、豐富生態情感和強化生態行為意志方面彰顯目標訴求,促使學生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外部形成高度和諧、功能強大的合力系統。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提升大學生的生態認知。認知是踐行行為方式的知識前提。因此,要有效規范大學生的生態行為方式,就必須提升大學生的生態認知。教師在選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時,要對大學生的生態知識進行擴充,在專業課程、公共課程、選修課程體系中增添生態知識內容;要加強大學生的生態認知實踐,結合專業實踐、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搭建感知自然、認識自然的實踐平臺。

        其次,豐富大學生的生態情感。大學生的生態情感主要表現為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對綠色環境的親和。在構建“生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中要開展生態警示,通過專家講座、圖片展覽等引導學生對當前的生態危機進行體驗;要積極營造環保氛圍,積極宣傳環保名人事跡,結合世界水日、地球日等開展校園活動,豐富大學生的生態情感。

        第4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S7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21

        前言

        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而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讓國民對于自身的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但是,在當前社會工業化程度不斷加深,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各種自然災害以及因為環境污染而引發的環境問題屢屢發生。譬如說地震、霧霾、山體滑坡、溫室效應、大氣污染等,這些災害的發生都與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有著巨大的關系。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前各國都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到了首要問題。在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除了出臺了相關措施條例避免生態環境被人惡意破壞以外,也開始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的結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理念,提高林業生態資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業生態資源可再生的情況下,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這樣一來,才能實現建立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目的,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巨大幫助。當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還需要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構建生態文明的舉措,這樣一來才能確保林業生態資源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同實現。

        1 加強天然林保護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構建生態文明的工作來說,首先要做到一點就是要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從目前我國林業的實際工作狀況來看,由于認識上的缺陷,導致在當前天然林的保護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導致我國天然林面積日益減少,嚴重影響了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除此之外,目前礦山的開發,特別是露天礦的開采,不僅會對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同時也會導致當地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相關部門,在進行開發建設的時候都要積極開展對天然林的保護,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壞,同時對于已經被破壞的天然林要進行及時的恢復,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為我國國民創造一個更為良好的生活環境。

        2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意識

        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來說,強化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確保人類正常生活與生存的重要條件,因此可以說,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當中,對森林的保護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這是因為,森林是整個生態系統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同時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風固沙、凈化大氣、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多種作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巨大幫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還有許多動植物在生長和成長,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個人都要重視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要認識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森林資源。這樣以來,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利用森林中的生態資源,進行產業化的發展,無論是木材以及其他動植物的利用,還是創建林業生態旅游產業,都對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實現林業生態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

        3 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的構建工作來說,生態空間的規劃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T在工作當中,一定要強化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注重每一個生態系統的特征和需求,按照這些要求去擬定不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譬如說,國土生態空間就可以分為荒漠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以及城市生態系統等。

        4 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的建設體系

        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在當前我國天然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需要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護天然林,從而讓天然林在生態環境中發揮作用。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要想更好的保護林業生態環境,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就必須要重視生態修復工程的建設。當然,在建設生態修復工程之前,必須要對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針對性的制定生態修復計劃。這樣才能確保生態修復工程真正發揮作用,以此對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幫助。

        5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構架生態文明工作來說,除了要加強每一個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以外,同時也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確保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文明構建工作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實施,并且對每一項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工程所使用的資金和資源真正落實到位,這樣以來才能更好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區處于相對偏遠的地區,在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沒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還可以建立相關的生態產業金融以及稅收扶持政策,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6 維護生態安全的法制體系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擁有豐富的林地以及濕地資源,同時也具有較大范圍的可治理沙地。這些資源既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過,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林地、濕地還是沙地,都存在較為嚴重的破壞現象,要想徹底根治還需要長時間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經是不可逆裝的破壞。因此,為了更好的治理生態環境,還需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林業的行政執法體系,這樣才能避免生態環境遭到進一步的破壞。

        7 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

        要想進一步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那么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還是自然保護區,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建立相關的文化館、科技館以及其他的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可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普及相關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這樣一來才能真正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根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從而為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幫助,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

        8 結論

        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建設來說,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構建良好生態文明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這兩點,就必須要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提高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建設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注重生態安全的法律體系以及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提供巨大幫助,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房成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構建生態文明的舉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鞏固.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集體林權改革與林業法變革[J].東吳法學,2013.

        [3]李丹.林業生態建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5.

        [4]周春江,胡新靜,李晶.現代林業營林建設[J].北京農業,2013(36).

        第5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生態建筑;建筑設計;設計理念;節能環保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十七大”提出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十”又提出“大力推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可見國家對于生態文明的重視。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搞生態化建設也就是維護環境,創造綠色環境,那在建筑設計中如何體現和實現生態建筑呢?

        一、什么是生態建筑

        生態建筑是在人類工業發展進程中,隨著人口的增多,環境的惡化,能源的危機,人們為了自身及環境的可此續發展而提出的。

        生態建筑,是將建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本質就是能將數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個超級建筑中,通過組織(設計)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二、我國目前生態建筑的現狀

        有人認為中國的在生態建筑方面有這悠遠的歷史,認為一些鄉土設計就是所謂的生態建筑,我反對這一觀點,如果這樣認為,那我們只能認為原始的生活狀態才是生態。

        當然我國東西發展的不平衡與差距是各地對于生態建筑的狀況也不相同。如上海、北京,廣州等沿海開放城市,由于海外先進技術和觀念地大量引人,高新技術的生態建筑出現很多,使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而在新疆、甘肅,陜西等相對落后的地區,運用土技術和低廉材料的設計方法也被大量推廣應用,其結果使先進地區和落后地區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總體上說我國的生態建筑技術水平,建筑形式,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異。

        三、生態建筑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要實現生態建筑是包括各方面的因素的,如政策及決策,土地的價格,建筑技術的發展,環保技術的創新等等。下面我就一些實際可控因素談談如何實施生態建筑。

        1.設計理念上的生態化

        在我國當今喧囂的城市建設熱潮中,國際生態設計者們卻一再提醒我們,應當把眼光回落到中國的古建筑上,去看一看中國傳統建筑中所飽含的全面、細致、美感極強并能充分利用當地生態資源來設計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人居環境的思想與做法。深藏在北京什剎海后海的恭王府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它能幫助我們較為全面地看到:數百年前的中國人已達到了很高的生態設計水平。

        我們也許無法控制那些可變的因素,但我們可以再自己建筑設計中添加一些生態的理念。如我們如何設計就更好的能過采光,我們如何在設計中充分發揮有限的綠地面積等等,都可以體現我們生態理念。

        2. 建筑朝向與布局體現生態化

        一個好的建筑它的朝向和布局是非常合理的,不良不布局不僅無法體現生態設計,更能是建筑整體環境惡化。以住宅為例,如在2002年11月22日,在中國(深圳)住交會上榮獲“中國名盤”稱號的天驕年華以"居住人性化、環境生態化、建筑現代化、管理智能化"為開發理念,以"尊重自然,再造山水"為環境理念,采用大社區小組團的規劃布局手法,以自然、流暢、優美的曲線為構圖元素,圍合不同主題庭院,四個主題庭院再圍合成一個公眾活動和休閑的廣場,圍合有序、通透大氣,使居住小區的環境公共性和均好性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小區總體布局形態:天驕年華的規劃設計充分考慮居住的均好性,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動靜分離的方法;以鳳天大道自然分隔在A、B兩區,A區又分成一個中心庭院和梅、蘭、竹、松四個組團,從功能上進一步強化公共空間和半公共空間的轉化。 建筑布局通過點式和板式住宅相結合的辦法,曲線圍合,高低錯落,強調空間及形態的流動性和自然性,曲線圍合的規劃平面造就了弧線板式建筑。

        自然采光有利于人體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國北方冬季對自然采光就有嚴格要求。在住宅區規劃與單體設計中需仔細考慮遮擋和自遮擋對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熱環境的影響。

        太陽輻射是影響居室熱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影響住戶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陽問題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設計、特別是凸凹變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圍護結構(墻和窗等)實際按受的太陽輻射熱量減少的問題。相應的,互遮陽則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響到建筑物實際接受的太陽輻射熱量減少的問題。

        3.建筑室內設計注重生態化

        生態化設計體現的是環保和節能,所以在室內設計上,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水資源的節約和廢物的處理。

        節約用水已成為近些年越來越嚴峻的問題,許多地方已是無水可吃,無水可用了。所以節約用水顯得更加緊逼和重要,更要持之以恒加大力度。所以,我們在建筑觀念和意識上跟進,營造成出全民節水的氛圍和環境。

        總結,生態建筑并非是我們建一片草坪,修一個泉水就是生態化了,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個節能環保的系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理念上體現生態,在設計上運用生態,從點滴中滲透生態。

        參考文獻:

        【1】廖靜,剖析綠色環保設計在建筑構造中的應用,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第25期

        第6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 生態建設;重要性;發展對策;山東沂源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1-0351-02

        生態環境不僅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制約一個地區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態環境必然能夠促進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1-6]。沂源縣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近年發展也較快,但仍屬于欠發達縣。因此,應該制定相應的對策,改善和鞏固生態環境,使其在縣域發展中的作用實現最大化。

        1 建設生態型城市的重要性

        多年的實踐證明,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保護和改善環境就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走過的道路早就證明,沒有一個清潔的環境也就沒有現代化。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優良的生態環境,不僅利于經濟的發展,更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及健康。

        2 沂源縣生態狀況

        近年來,沂源縣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依法關閉了縣造紙廠,淘汰關停了全部立窯水泥生產線,關停了1條酒精生產線和1個7 500 kW小火電機組,完成了縣污水處理廠除磷、脫氮和升級改造工程,實施了雨污分流、點源治理再提高等環保工程,關停了39家污染企業,沂河韓旺出境斷面COD和氨氮濃度穩定控制在省、市政府要求范圍內,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3 059 t。森林覆蓋率達到53.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6%,綠地率達到37.8%,人均公園綠地19.9 m2。實施了沂河生態修復等生態保護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157 km2。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和“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

        3 建設生態型新沂源的對策

        沂源縣目前生態狀態較周邊城市優良,但還有需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比如,荒山的根本治理、城市污染的有效控制、有機農產品的過硬質量等,這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長抓不懈。

        3.1 加大荒山治理力度,狠抓城鄉綠化

        大面積封山育林、綠化荒山,不但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而且對調節氣候有著重要作用。氣候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小尺度天氣,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更大。據分析,沂源縣北部魯山林區一帶,年降水量較全縣平均值偏多而且較穩定,災害性天氣也較少。如果全縣荒山全部綠化,降水量將大大增加,是從根本上抗旱的有效措施,也能創造優良的生態環境。

        3.2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首先應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建立和完善地下飲用水源地管理體系和飲用水源安全預警制度,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加強工業污染源管理,抓好沂河的保護與開發及中小河流治理,實施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截污、水質凈化、生態修復和廢水資源化工程,提高水環境質量。其次要取締轄區范圍內直接燃煤工業,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作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整體水平。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嚴把投資項目審批關,嚴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項目。

        3.3 切實抓好節能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堅持自主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并舉,推進共性、關鍵和前沿節能技術發展,實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和綠色照明等節能工程項目建設,積極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以及優質環保節能的絕熱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可再生資源利用,實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余熱回收利用等項目建設。

        3.4 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加強節能減排

        加快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新型能源。開展風力發電測風工作,適時實施風電開發建設項目。實現高碳生產方式向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低碳模式轉變,促進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把節能工作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進一步抓好化工、冶金、建材、電力等重點行業和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的節能。積極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繼續推廣使用天然氣、沼氣等清潔能源,鼓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模式,大力推廣使用節能產品,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切實抓好火電、化工、建材等行業二氧化硫、煙塵、粉塵及有毒有害廢氣排放的削減。完善沂源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建設,逐步提高工業污染物排放、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適應城市發展規模,適時擴建污水處理廠。

        3.5 完善農產品生產體系,大力發展有機產品

        按照精準農業的發展要求,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完善生產過程標準化控制體系,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和生產管理監督,實施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建立以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的農業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完善果品、蔬菜、畜禽、小雜糧等農產品有機生產技術。把規模化生產作為有機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式,加快基地化生產推進步伐,規范基礎生產環境,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6 完善旅游區生態環境,發展生態型觀光游覽區

        沂源縣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茂。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其優勢,開發其潛力,形成特色景點。沂源縣北部景點眾多,且生態環境較好,應該著力打造與縣城相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集生產觀光體驗一體、多產業融合的都市農業區。開發和保護農業的生態功能,加強農業環境保護和農業生態建設,初步建立起涵養能力較強、生態景觀優美、生態服務價值較高的農業生態體系,實現農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同發展。

        4 參考文獻

        [1] 杜庭鳳.推進退耕還林生態建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J].改革與開放,2009(9):116.

        [2] 汪中華.我國民族地區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耦合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5.

        [3] 梅付春.河南省林業生態建設模式探討[J].吉林林業科技,2012(1):19-22.

        [4] 徐東瑞,馬禮.壩上生態農業工程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3,18(2):114-117.

        第7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旅游生態補償;內涵;研究問題;展望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13)02-0052-08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02.005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力度加大且影響范圍漸廣,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日漸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生態補償思想開始萌發。在最近的十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強調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在旅游領域也出現了旅游生態補償的相應研究。在界定了產權的前提下,旅游資源可以實現其保持與開發利用的良性循環,若將其引入市場競爭的環境中,可以實現旅游生態補償。旅游生態補償完全可以成為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重要方面。現實中,可以通過旅游業發展,促進生態補償制度的完善。那些生態環境良好、但經濟相對落后的自然旅游地,若實施旅游生態補償制度,對于環境建設與生態服務價值增值更具積極的實踐意義。

        目前,已有部分區域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進行了旅游生態補償的實踐活動。可以具體將其分為3類:第一類,資源使用費、資源維護費形式的旅游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如麗江古城的古城維護費、武夷山景區旅游資源保護費、三清山風景名勝資源使用費、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資源有償使用費等;第二類,環境補償費,如旅游開發帶來的環境破壞向周圍的河段或其他相關環境支付的補償費用等;第三類,機會成本補償費,如部分景區開發帶來的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改變,導致的實際損失及機會成本損失而向居民支付的補償費用。目前收費名目和使用較為混亂,需要對旅游生態補償進行系統研究。

        結合現狀及已有研究,本文認為旅游生態補償核心科學問題集中于4點:①旅游生態補償的涵義(什么是旅游生態補償,即“是什么”的問題);②旅游生態補償的利益主體(即“補給誰,誰出錢”的問題);③旅游生態補償的標準(即“補多少”的問題);④旅游生態補償的渠道與機制(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建立怎樣的資金分配方式和政策體系,即“怎么辦”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國旅游生態補償研究起源的基礎上,對上述核心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并對我國旅游生態補償進行全面的總結與分析,最后對未來的研究進行展望。

        2.旅游生態補償的研究源起

        我國旅游生態補償的發展脈絡,源于兩條主線:

        一條主線是區域及資源類型的保護視角。研究者在對區域或特定旅游目的地研究的過程中,從保護與持續發展的視角關注到旅游生態補償。如2007年張理英、薛躍規對陽朔龍頸河和喻國慶對云南哈尼梯田世界遺產實行旅游生態補償的必要性及相關機制構建的研究。2010年馬勇等對神農架和2011年吳耀宇對鹽城海濱濕地自然保護區也進行了研究。其中,馬勇等對神農架的生態補償研究較為深入系統。該文對神農架旅游生態補償的主客體、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及保障體系進行了系統論述。從目的地類型角度,2007年文紅和李建華及其后對森林旅游、2008年鄭敏等對山地旅游、2010年李靜等對都市自然遺產旅游都進行了生態補償的必要性及構建研究。

        第二條主線是生態補償的使用拓展。因為考慮到旅游使用是某些生態系統的重要服務價值體現,進而延伸至旅游生態補償研究。2007年米珊珊等提出生態旅游背景下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并有一些學者從內涵、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其中,針對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不清,2012年張一群等從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進行分析,界定了3類補償主體和2種補償對象,并討論了旅游生態補償與旅游資源生態補償、旅游資源價值補償、旅游征地補償之間的關系。對于補償模式,2012年楊桂華等提出將生態補償與社區特許經營結合起來,實現造血式生態補償。

        總體上,旅游生態補償研究還屬于一個較新且尚處于初期的研究領域。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對旅游環境建設及社區利益保護、旅游業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也亟待在研究上厘清概念、建立框架,并且提供相應的理論和方法,以指導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和提供合理的政策依據。

        3.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及理論

        3.1生態補償的內涵

        生態補償(ecological compensation)是當前生態經濟學界的熱點問題之一。隨著人們發現經濟手段具有更明顯的激勵效應且逐漸重視應用經濟調控手段,生態補償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調控手段在我國發展起來。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指出:“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已經成為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

        對于生態補償,國內外未見明確的定義。國際上接近生態補償的概念有生態/環境付費(payment for ecological/environmental service,PES)、生態/環境服務補償(compensation for ecological/environmental services)。使用較為廣泛是的PES。荷蘭政府在1993年修建高速公路時,實施了生態補償。美國、巴西、瑞典、德國等國家在林業、農業、流域及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實行了大量的生態補償實踐。1992年聯合國《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及《21世紀議程》中表述為“在環境政策制定上,價格、市場和政府財政及經濟政策應發揮補充性作用;環境費用應該體現在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決策上;價格應反映出資源的稀缺性和全部價值,并有助于防止環境惡化。進一步歸納目前已有的代表性觀點(表1),可以發現生態補償的內涵有以下4點:第一,生態補償是一種典型的經濟調節手段。1995年,莊國泰等認為通過收費的行為提供一種減少對生態環境損害的經濟刺激手段。其后的學者也普遍認同經濟調節手段的觀點。毛顯強等認為,與傳統的命令控制型手段相比,經濟激勵手段具有成本一效益優勢和更強的激勵一抑制作用,因而在環境保護方面受到關注和青睞。第二,隨著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加深,生態補償不僅僅是自然生態系統的調節,更重要的是對人地關系的調節。人的因素在其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早期和環境科學大辭典及卡普如斯等(Cuperus,et al.)的定位都強調是生態群落或者生態功能的恢復,后期更為明確的定義是減少行為主體(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為對于人的因素的關注,所以生態補償的對象及機制中必須考慮作為生態/環境使用者和維護者——人的要素。第三,生態環境補償的目的是實現外部成本內部化。通過外部的經濟調節促使環境破壞或保護著控制自身的環境目標,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第四,生態補償包涵4方面內容:①生態系統本身保護(恢復)或破壞的成本進行補償;②通過經濟手段將經濟效益的外部性內部化;③對個人或區域保護生態系統和環境的投入或放棄發展機會的損失的經濟補償;④對具有重大生態價值的區域或對象進行保護性投入。

        3.2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

        生態補償理論基礎是支撐為什么要進行生態補償的基礎。因此,需要對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本文認為生態補償理論包括如下:

        第一,外部性理論和產權理論。外部性理論是現代環境經濟政策的支柱理論,也是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資源和環境經濟學認為,引起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以及環境污染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外部性。因而也出現了著名的庇古稅,通過征稅和補貼,實現外部效應的內部化。科斯認為,外部性問題的實質在于雙方產權界定不清,因此必須明確產權,即確定人們是否有利用自己的財產采取某種行動并造成相應后果的權利。因此,在進行生態補償時候需要明確界定產權。在界定產權的基礎上,才能決定誰的行為對誰帶來營銷,誰受到影響,因而才能界定補償的主體與客體。

        第二,公共物品理論。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作為公共產品的生態/環境產品,往往導致“公地悲劇”。通過生態補償讓受益者付費或者保護者收益,將對生態/環境能夠產生像私人物品一樣的有效激勵。

        第三,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首先強調生態/環境本身具有發展權,其次強調人類的發展必須考慮自然成本。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產生了生態補償。此外,可持續發展不僅考慮同代人之間的區域平等,還考慮未來取向的代際平等。這對生態補償的主體研究有直接的指導作用。生態補償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資源和環境的持續開發和使用,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可持續發展。

        3.3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

        旅游生態補償遵循區域環境的補償視角和生態補償研究的使用拓展的主線而發展。目前研究尚處于初期階段。綜合已有部分學者的定義(表2),本文進一步分析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除了與生態補償內涵中調節手段、外部化內部性目的、利益主體關注自然與人相同外,旅游生態補償的內涵包括3點:①區域主要集中在自然旅游目的地且類型多樣。旅游生態補償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以自然旅游資源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因為這些區域生態/環境的主要功能是旅游利用。自然旅游地的類型包含森林旅游地、山岳旅游地、都市自然遺產、農業遺產地等;其中,森林旅游地是被關注較多的類型。②關注社區利益。由于旅游開發不可避免地帶來周邊社區的參與及居民的機會成本,所以旅游生態補償中社區居民是重要的利益主體。③不僅關注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相應補償,還需關注旅游生態環境建設和某些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帶來的補償。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旅游生態補償與旅游資源生態補償、資源使用費/占用費等領域有所區別。

        4.旅游生態補償的利益主體

        庇古稅的建議引出關于治理環境污染的PPP(Polluter Pays Principle)原則,也成為生態補償的“誰利用誰補償,誰受益(損害)誰付費”的原則。依據該原則,界定補償主體、受償者范疇。

        4.1補償主體的界定

        旅游生態補償的主體有3類:①政府主體,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景區的各級上級管理部門(如水利風景區歸水利部管理、國家風景名勝區歸建設部管理等);②市場主體,包括生態環境的破壞者、相關的旅游企業經營者、從旅游中獲益的個人(如旅游者)和企業;③其他主體,包括各類環保組織和NGO及相關基金會。此外,吳耀宇在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補償研究中,認為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應有不同的補償主體層次:具有世界意義的自然保護區應該爭取國際社會的必要支持;具有國家意義的自然保護區,政府作為享受生態服務的全體公民的代表來購買保護區的生態服務,對為保護區建設做出犧牲的社區居民給予補償;具有區域意義的自然保護區由獲益地區的地方政府給予適當的補償。還有研究者認為,生態補償中地方政府不是利益相關方。他們認為,利益相關方特指生態利用、保護和建設利益范圍內的相關利益群體,而地方政府沒有進入該利益范圍。本文認為,地方政府在旅游開發及其相應的生態補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對景區的控制權和收益權方面,已經進入相應的利益范圍,應該是旅游生態補償的重要主體。

        旅游生態補償的受償對象可以分為兩類:①對生態環境的補償。這些生態環境不僅是旅游活動的環境背景,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②對人的補償,包括旅游帶來的生態破壞的受損者、由于發展旅游導致傳統依賴環境生活且現在喪失部分生計條件的居民、旅游生態環境的治理者和維護者。對物的補償最終還需要體現在對人的補償上。在界定兩者的范圍基礎上,需要將生態系統與人直接的相應互動需要建立概念框架,才能實現旅游生態補償。張一群等指出:旅游生態補償不僅包括價值層面的補償,更包括物質層面的補償。物質層面的補償主要是對生態系統的補償,其補償應以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行為標準;價值層面的補償主要是對人的補償,其補償應以相關群體是否能夠保護生態、增強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為標準。

        5.旅游生態補償的標準核算

        確定了補償主體和受償對象,需要確定具體的生態補償標準。旅游生態補償標準的核算首先需要確定補償標準構成,其次需要針對不同的補償內容確定不同的核算方法。

        5.1旅游生態補償的標準構成

        旅游生態補償的標準構成包含4部分:①生態服務價值的補償。目前由于這種損益情況分析不足,造成了部分價值核算重復計算;生態服務價值的評估著眼點不應是生態服務價值總體的評估,而應該是由于某種價值增強而帶來的其他服務價值變化的評估。旅游開發帶來的環境生態變化實際上有損失的方面,也有增加的方面,因此需要分析其損益情況。不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全部的補償,也不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中游憩價值的評估,而應該是變化量的評估與補償。本文認為應該是由于旅游開發造成了游憩價值增加而帶來其他價值減少的差額。②當地居民發展的機會成本補償。由于旅游開發造成了居民的生存及發展機會喪失,由此進行相應的補償。③旅游區內旅游生態環境建設的補償或獎勵。造成旅游區內生態環境破壞的,要進行相應的補償,如排污;旅游區內的生態建設及維護的相應建設費用需要進行補償;此外,生態環境改善應給以相應的補償。④旅游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建設的補償獎勵。

        5.2補償標準的核算方法

        在基本界定了標準的構成之后,針對不同的損益情況及補償對象需要建立不同的核算方法,并形成旅游生態補償標準核算的科學方法體系。目前,旅游生態補償標準的核算方法研究較為零散,本文也僅有粗淺的建議(表3)。

        6.旅游生態補償的機制問題

        我國的生態補償實踐始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我國主要的補償方式有10種: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②專項基金;③地方政府財政轉移支付;④資源稅、費;⑤排污收費;⑥排污權交易;⑦水權交易;⑧稅收優惠;⑨經濟合作政策;⑩國際組織捐贈。國外的生態補償方式主要有8種:①政府購買;②專項資金;③資源稅、費;④私人交易;⑤開放的市場貿易;⑥稅收優惠;⑦國際組織捐贈;⑧其他,如異地重建新的生境等。總體上,我國最主要的補償方式仍是以財政轉移支付為主的政府補償。馮凌認為,這種方式在計入信息成本、監管成本以及錯位的“征稅一補償”的社會成本后,效率往往較低。相對而言,國外基于市場交易的生態補償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鑒。

        旅游生態補償的方式基本沿襲上述生態補償的方式。旅游生態補償與一般的生態補償有所區別在于旅游區內有居民居住,甚至人口為數不少,這也與國外的自然旅游區有所不同;因此,如何保障居民的利益,在溝通、協商、談判等參與機制的作用下實現補償成為重要的研究問題。生態補償機制就其實質來說就是市場機制,自然保護地生態建設和管理中市場機制的引入意味著傳統利益協調的行政管理手段也需要變革,這種變革需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服務市場經濟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復雜化,利益實現途徑的多樣化。楊桂華等也一直倡導通過“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的旅游項目特許經營制度,引導自然遺產地受償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經營服務,實現自然遺產地開發“造血式”生態補償。

        除了補償方式外,在旅游生態補償保障機制方面,需要構建生態補償協調監督體制;在權責對等原則基礎上,改革相關體制機制,推進綠色GDP核算;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倡導實踐研究,推進生態補償理論探索。

        7.結語與展望

        第一,對于目前的實踐需求和研究現狀,2S(Stakeholder,Standard)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目前已經基本解決旅游生態補償的涵義(是什么)問題,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①旅游生態補償的利益主體(補給誰,誰出錢);②旅游生態補償的標準(補多少)。

        第8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人口國情;憂患意識

        我國乃人口大國,人口總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2012年末統計中國大陸人口13.53億,約占世界人口的20%,占亞洲人口的33%,比建國初期約增長了2.5倍。在很多年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長較快,所以我國人口形勢十分嚴峻,對我們敲響了警鐘。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深感我國人口問題十分突出,人口形勢嚴峻,力圖結合教材內容,從幾個層面,抓住教學時機,加深學生對我國人口現狀的認識,強化人口國情方面的教育,增強人口憂患意識,有必要、有意義。

        一、人口總量帶來的憂患

        根據2012年末統計,中國大陸人口13.53億,約占世界人口的20%,位居世界第一。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即世界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中國人,充分顯示中國是當今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人口眾多仍然是我國長期面臨的突出問題。盡管中國人口已經進入低速增長時期,雖然在未來20年內,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減慢,但由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的慣性,我國人口總量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按目前生育水平預測,到2020年,人口總量將達到14.3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2年前后,達14.7億左右。

        固然,眾多的人口,為我國提供了充足、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對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促進經濟發展有許多積極的影響。但是,從憂患角度看,眾多的人口幾乎接近我國可供開發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負荷量,人口總數逼近環境人口容量的警戒值。眾多的人口影響到我國經濟建設的進程和速度,加重社會福利和保障事業的負擔,增大就業壓力,造成就業困難,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眾多的人口對我國環境承載量造成巨大壓力,對我國資源開發利用產生巨大壓力,導致資源開采過度,消耗過大,面臨資源緊缺的局面。

        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的憂患

        從建國到現在,我國共經歷了3個人口生育高峰。第一個人口生育高峰(1949―1957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23.2‰,在短短的八年間,人口凈增長1.05億。第二個人口生育高峰(1962―197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長率達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達到2688萬人,8年凈增人口1.57億。第三個人口生育高峰(1981―1990年)年凈增人口1.43億,平均年增長人口1584萬。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和完善,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續穩步下降,但年凈增人口仍接近1000萬。

        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增長過快,無疑會加大資源、環境

        和社會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多方面的壓力,導致國家積累的財富減少、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緩慢甚至下降。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長慣性,影響到我國人口規模和人口結構,不利于人口素質的提高,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形成生態環境惡性循環,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是個嚴峻的挑戰,影響國家和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三、人口素質帶來的憂患

        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眾多的人口,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使我國人口總體素質不高,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大約有5000萬貧困人口,5000萬殘疾人,15歲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達1億多,由此可見,我國人口綜合素質低。

        我國人口文化素質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令人擔憂。眾多的人口,過快的增長速度和相對落后的教育設施使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參差不齊,以千人為單位的大學生、高中生比例均低于歐美地區且差距較大。我們還要看到由于老、少、邊、貧地區,還有很多適齡兒童面臨失學的危險,這對我國本來就不高的人口文化素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講述時,跟學生強調: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子,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經濟競爭,實質是一場人才之爭。因此,重視教育,大力發展教育,不斷提高我國人口文化素質,乃當務之急,乃千秋大計。

        四、人口老齡化化帶來的憂患

        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2億左右,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亞洲的38%,表明我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人口老齡化,會導致政府財政壓力增大,改變社會的儲蓄和投資行為,造成社會需求不旺,影響經濟的增長。增加社會保障事業和養老體系的壓力,社會贍養費用上升,社會保障事業和養老體系發展滯后,造成養老事業困難重重,還會導致青壯年人和家庭負擔過重,引發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

        五、人口政策實施帶來的憂患

        我國的人口政策,即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在我國該政策已深入人心,它在控制我國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增長速度方面作用明顯,可以說,它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關系民族前途的重大方針。

        從憂患角度看,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民族構成復雜,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民俗風情各異,造成人的文化素質,思想觀念,有很大差別,在一些相對封閉落后地區,由于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對人口政策的理解,人口政策實施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以上因素,使我國人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難度不小。

        第9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1 概述

        近年來,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濟與環境的失衡越來越嚴重,我國也因此對生態環境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想要理清楚環境問題,就必須深入到課程教學改革之中。首先必須針對當前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中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后再根據這些問題去闡述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內容科學化、合理化,才能夠豐富生態環境類課程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成果,提高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2 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已經逐漸開展,相關的生態新理念也已?滲透到生態環境課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生對生態環境的認知和保護意識越來越強,課程改革效果十分顯著。

        3 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①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存在固定性,盡管如今已經有很多高等院校對生態環境類課程引起了重視,也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無論是對本科還是專科,在教育方面都是由學校購買教程,然后根據相應的教程組織教學模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專業不同并且研究方向也不同的班級,在生態環境類課程中所應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是一樣的,對生態環境的陳述也都是一樣的,完全沒有突出不同專業的特色,這樣就違背了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無法實現其想要實施的目標。另外,即使該課程已經開設,但是安排的課程課時還是比較少,在有限的課時傳授無限的內容,難免會顯得過于急躁和敷衍,這樣就會嚴重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和效率。所以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要求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降低了學生對于生態環境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同時還會使學生缺乏在專業課程中展現自我的機會,所以說,探索出更加適合學生的生態環境教學模式已經刻不容緩。

        ②教學資源配置嚴重不足。目前很多學校的教育經費都非常緊張,尤其是處于偏遠地區的學校,生態環境的課程教學設備十分匱乏,而且實驗所需的機械設備也不齊全,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發生了轉變,規定設備按專業進行分別管理,每個專業管理自己的儀器設備,不能相互使用和調配。因此,不同的專業使用的儀器也不同。即使是有相同的儀器,也因為專業不同而不允許外借,這就導致了部分儀器與設備不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利用價值,造成了多媒體優勢的嚴重浪費,使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另外,部分學校、部分專業教學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課程的研究方向存在差異,不能夠實現教學信息的良好交流,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對于生態環境類課程的探討,使師資力量沒有得到優化與合理的調配。

        ③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太過單一。一般而言對于生態環境學的研究,涉及的對象已經拓展到了整個生物系統以及其他的周邊環境,可是自然界的生物品種又很多,并且生存環境復雜多樣,研究內容十分繁雜。教師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無法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生態環境學所需要研究的對象清晰表現出來,尤其是對于不同空間內的生物結構和變化規律,是需要自行體會才能明白的。很多教師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顯得太過單調,并且這種單調的生態學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態環境的存在,無法達到感性的認識。所以說,在近幾年的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已經開放了借助多媒體的課件與黑板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認知,但是教學手段仍然比較單一,在促進學生對生態環境對課程的興趣上并沒有顯著效果,不能夠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進去。因此,我國還是要加強在這方面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斷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4 生態環境類課程改革的相關對策

        4.1 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

        生態環境類課程研究是一個涉及內容十分廣闊并且拓展空間巨大的學科,但是它的知識點又過于松散,所以說在課程編程上要有良好的分配。對于不同的學歷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課程要求。但是無論課程編排發生怎么樣的變化,都一定要始終貫徹生態環境的基本理念,重點突出生態環境的建設意義,教學系統一定要做到脈絡清晰,保留重要的知識理論,并且隨時進行擴展和進一步的理論研究,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生態環境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要不斷吸取國外的相關經驗,結合國內本身的學科發展狀況,建立新的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的新模式,只有將中西文化和思想觀念相融合,才能夠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促進整個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此外,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義務,學生也應該有自我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地為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要有合理的生態觀和環境觀,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才能夠使整個教學過程具有意義。在如今生態環境類教學的課時與內容不平衡的環境下,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融入環境建設當中,才能夠使課時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2 增加課程的教學資源

        生態環境類課程的教學資源是極度缺乏的,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教材資源的功能,使整個課程的質量得到提升,我國在設備與儀器管理方面應該做以下改革:開通各專業資源的使用權限,使每個專業的課程設備得以齊全。另外在生態環境類課程教學方面,教師應該注重對各項教學資源的利用,比如說文字材料和影像設備,以及多種科學成果等,然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式進行生態環境的實踐,這樣才能使生態環境課程的教學內容得到直觀而具體的表現。除了增加物理資源之外,還要增強人力資源,比如師資力量,要組建一個具有高學術水準的師資隊伍,這對生態環境的課程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每個學校都必須重視對教師教學水平的培養工作,并且在各個院系建立適當的師資力量分配與優化,加強每個專業之間的研究生與本科生學術交流工作和座談活動。不僅要加強學院內的學習交流,還要加強與校外高校的合作,只有不斷吸取別人的想法,才能促進學生思想的健全發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