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未來人居環境的設計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園林景觀;生態型園林
1、引言
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時應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且在設計布局和具體景觀表現手法上一定要得體和適宜;一定要有利于實現人和山水的親和,滿足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居環境由于自然生態景觀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態美;一定要滿足人居或人的各種戶外活動小氣候環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將自然生態園林景觀類型和諧、得體地應用于現代人居環境,尚需要園林景觀設計師從設計理念和表現手法上做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
2、體現“以人為本”的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的要求
隨著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購房時,除了考慮住區的位置、住宅戶型平面、配套設施和物業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環境的綜合質量。住宅環境的質量,主要包括綠色景觀環境,人文環境、交通環境等,具體要求如下
2.1 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地域環境,營造地域特色
現代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盡可能避免大開大挖,這是當今開發商和設計師的公識。尊重環境不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體,氣候等自然環境,還應重視包括地域文化,遺址,歷史名勝、民俗風情在內的人文環境。
2.1.1 小區園林綠化景觀是居住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
社會發展到今天,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強,居民日益渴望回歸自然,對綠色環境渴望之極,而小區園林化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將來綠色人居環境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這里所說的“園林”是指宏觀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觀,郊野景觀和生態景觀等方向發展。任何小區的園林化設計,都要有一條明確的主景軸線或中心花園,并由此軸線或中心來組織整個小區的景觀設計,貫穿整個小區的始終。
2.1.2 “人車分流”以滿足小區交通環境設計的要求
近年來國家對公路,橋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交通系統正在迅速發展。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費觀念也是在日趨超前,汽車消費和旅游消費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如何解決好小區機動車行駛與停放,已成為當今現代小區環境設計中的一個新課題。小區環境設計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寧靜、清新、自然、充滿人情昧和生活氣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筆者認為“人車分流”是解決交通環境問題最理想的辦法之一。我們從國家“小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幾乎都采用“車在周邊行,人在中間走”的分流方式,人們可不受機動車的干擾,真正留給居民一個安全寧靜的“以人為本”的綠色共享空間。
2.2 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居民的生活習慣
筆者認為,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充分尊重當地的地域風俗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應把小區住宅作為一種家庭生存生活載體來整體設計考慮,營造極具當地地域特色的現代住宅小區。因此,在人居環境設計中應解決好以下問題:
2.2.1 首先要提升環境設計的理念。
對人居環境設計要放大設計空間,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區的圍墻去領會人和自然的關系。
小區的規劃設計不但要考慮居室環境的優化,而且還有考慮戶型,小區綠色生態環境和小區入口及周圍城市大環境的對接、過渡和協調,否則這個人居環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環境,就是與城市這個大家庭格格不入的“異類”。一個世紀前美國著名建筑大師賴特就曾提出“有機建筑”理論,他非常重視建筑與周圍環境的結合,認為建筑必須體現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別墅”正是介于對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紀的建筑和小區設計,隨著就WT0觀念的逐漸發揮效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有機環境效應,將是重中之重。
2.2.2 要認真搞好規劃設計
對室內外大、中、小地區環境應統一考慮,一開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創新手法。大的人居環境規劃應與周圍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觀、交通、人文、歷史、經濟環境進行對接,使居住環境融入城市整體規劃中去。小區內部的環境要力求構筑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氛圍,實現城市大環境到人戶小環境的自然、流暢、協調的過渡與對接。這就使得居者的室內外環境互相對接,彼此溝通,容為一體,又處處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和行為規律,滿足人們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處輕松、安逸、環境優美的舒適場所。總之,在規劃設計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為活動規律為主線,以日常生活項目的停留時間為節點,劃分各功能空間。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態園林景觀已成為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反映處小區環境的優劣,因此,應加強小區的生態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環境水平。
3、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實例
3.1 項目實例
湖南長沙某住宅小區占地面積為8萬多m2,以多層和小高層框架結構的住宅為主,總建筑面積近12萬m2,小區定位為現代生態型高尚住宅區,其中綠化率達到40%。
3.2 園林景觀設計構思
為充分體現出現代高尚住宅小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自然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良好居住環境的設計要求,在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思設計:在現代的繁華城市里,人們為鋼筋水泥構架的現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靈可以休憩的綠色家園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結。在此筆者本著生態居住環境的設計理念,試圖詮釋一種嶄新的現代生態生活社區,從而營造一個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園。
生態環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綠”和“水”,“綠色”在這里已從狹隘的色彩概念轉變為環保和生態意識概念。綠色不單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種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也。水在人與自然關系中起著特殊的協調作用。它不僅能給人帶來歡愉、輕盈、柔和的感覺,而且還具有凈化空氣等重要的環保作用。有了“綠”與“水”的完美結合,既能取得豐富的環境效果,又能達到生態環保的目的,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以自然為本”的設計思想。
3.3 場地現狀及評價
本項目根據現狀分析總結的問題及解決思路如下:
1)根據場地周圍三面綠化圍合的優越條件決定了小區與山、水的內在呼應關系及場地精神的延續,利用植物成為新的構成因素,構成了小區的主題:“水景、密林、人家”。
2)道路、停車場與建筑留給景觀的空間有限,尤其是一區中心綠地,因地面構筑物過多,空間較為分散,需尋找一種元索來統一整個園區,所以利用自然的處理手法;改變園區的尺度感,并因形就勢將功能分散,散點在整個園區之中,方便住戶使用。
3)現狀場地地勢平坦,豎向變化不足。故在盡量遵循土方就地平衡原則的前提下,塑造出多變的山地效果,組織和分隔不同空間,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和使用功能。
3.4 具體設計方案
在場地現狀及評價及定位分析的基礎上,本生態型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時,確定以“水景、密林、人家”為主題。
突出園林山水格局的構成元素——共同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生態的最佳城市人居環境。
3.5 生態型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特色
3.5.1 “水景”
南北走向的水系,將社區的不同空間相互串通,依空間流動的走勢變化,水流的形狀也產生或潭或溪,或淵或池,或靜或動,或深遠或幽靜的不同變化。同時,圍合水系的地形與水系相互作用于,形成完整的山水體系,為社區營造了理想的生態格局。小區內“小溪”成為貫穿整個場地的脈絡,沿水系設計了各種休閑,漫步在草坪上、徜徉在碧水邊、交流在濃蔭下、休憩在花叢中,塑造一個親和、健康、生態的時尚生活社區。體現人與城市生活和諧,集陽光、健康、都市情懷于一區,突出都市人文景觀特色,見圖1 。
圖1 小區水景圖
組團綠地相輔共同構筑了小區的景觀綠地框架,“密林”和坡地成為圍合各種類型空間的主要媒介。入口廣場綠地的設計突出深山老林的縱深感,道路的布局、植物的規則種植,都有利于這種空間氛圍的營造,喬木、灌木、地被均選擇多種類,感受森林的氣氛。樓間休憩空間強調向心力,設置植物圍合的“興奮點”,配合不同層次的植物種植,如同音樂的主旋律與具有節奏的和弦,使整體環境景觀意象漸入。
水景區植物的配置根據水流的特點及區域做不同的配置,在噴池處水流從滾水壩跌下。水面中央設小亭,通達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紅砂巖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將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邊設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駁岸。植物運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鳶尾、蘆葦等,通過多種不同風格的植物和水景,將此景觀映襯出江南小鎮的詩情畫意的意境,并充分體現出主景觀的大氣磅礴與韻味深長。此外,水際邊緣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體的園林植物以豐富水際線景觀,如迎春、棣棠、黃菖蒲、千屈菜、水蔥、香蒲、花葉蘆竹、水生美人蕉等;水流經過的狹長區域則以垂柳,水草、置石對比布置,岸線自然堆砌,石頭生動活潑,石縫處則以棣棠、南迎春、金鐘花、書帶草點綴,盡顯江南水景的風韻和地域特色。
3.5.2 空間形式多樣
居住區園林環境的空間美學將成為視覺景觀的重要導則。樹廊、竹廊、花廊等多條視覺景觀通廊的營造,將社區內不同空間的園林環境融為一體。人口主軸線將南北各空間有機貫穿起來,空間序列感強。南北方向一條主要景觀軸線和東北西南2條次景觀軸線將園林景觀節點串聯其中,形成嚴整的“線形”空間格局與靈動活潑的“點狀”空間節點適度結合的空間形式。再利用植物、構筑物、不同材質等園林景觀設計的元素與手法塑造下一級尺度關系中“點”“線”“面”空間,使整個社區的室外空間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為你展示一幅渾然天成的美麗畫卷。
小區大庭院空間中以大桂花樹為主體,分別布置樟樹、紫薇、玉蘭、紅楓、南天竹等,小庭院空間內,布置叢竹,芭蕉、蘇鐵等,隨園景肆意點綴,突出表現園林的散漫、無序。此外,根據觀賞性植物的季節性,分別選取春、夏、秋、冬四季開花的植物如春天開花的白玉蘭、紫荊、紫藤、泡桐、合歡、海桐、鵝掌秋、櫻花、桃花、迎春、金縷梅、連翹、流蘇樹等,夏天開花的有木槿、廣玉蘭、紫薇、夾竹桃、石榴、梔子花、棣棠,秋天有桂花、木英蓉、夾竹桃、小葉女貞、胡頹子、油茶、金絲桃,冬天開花則有梅花、枇杷、臘梅、山茶等等。根據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創造出四季花開不斷、美麗芬芳的景觀效果,見圖2。
圖2 庭院景觀圖
3.6 主要景觀節點
3.6.1 入口景觀區
位于小區西部主人口,一組紅色跌水景墻、水臺階、石壁水景墻塑造了該區的總體形象。紅色跌水景墻以其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突出了人口景觀的雕塑性和標志性。
3.6.2 中心景觀區
中心景觀區包括一區和二區中心綠地2部分。區內一條貫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綠地的主要園林景觀核心,也是視線的通廊。親水平臺、密林廣場、水邊汀步等,是人們休閑、散步、鍛煉的好去處。以水景為依托依水設計了親水平臺、水邊廣場等,主要如下:
1)樹林通廊:人口道路的布局設計突出深山老林的縱深感,植物的規則種植,都有利于這種空間氛圍的營造,喬木、灌木、地被選擇多種類,感受森林的氣氛。
2)童趣廣場:考慮到成年人看護孩子的便利性,該廣場與西側的林蔭廣場相對,將成人活動范圍與兒童活動范圍緊密聯系。從安全性和趣味性考慮,該廣場的鋪裝采用木鋪裝和塑膠墊相結合,種植池、座凳等小品均進行特殊設計。
3)淺池涌泉:作為該區的特色景觀,曲折而靈動的潺潺水灣,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躍涌的泉眼,都將為小區的環境增添無限的動感和情趣。
4)聚景廣場:以水景為依托,依樹臨水的聚景廣場是一區中心綠地最佳的景觀觀賞點,景觀在此處一覽無余,框景、對景、借景等園林設計手法在此運用得淋漓盡致。廣場外緣的曲線形平臺給人們提供了親水的機會。
5)詩墻畫壁:位于E中心綠地的北入口。高低錯落的系列景墻排列于主園路東側。我國傳統的古詩詞與西方現代繪畫、雕刻藝術相融合,體現現代都市人對文化、藝術和生活的追求。
小區各休閑廣場周圍則以綠地及喬木、灌木、花卉混置,通過雕塑噴泉的合理應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樣、各具特色的園林小品,如香樟、銀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貞、烏柏:紅色的楓樹、衛予、水杉、鹽膚木、無患子等。常年異色葉樹種如紫葉李、榆葉梅、胡頹子、湖南特有的紅花檻木等,大大地豐富了小區園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區居住環境也變得更加生動自然。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內,將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觀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給人一種親切柔美的感覺,使小區整體顯現氣派、豪華而又不失輕松自然的氛圍,創造出良好的人居環境。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城市人居環境中營造山水型景觀氛圍,是為了滿足人們對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對水的親近。山水景觀理念設計、表現于現代城市的人居環境中,它體現現代人居環境設計在追求的美學藝術的同時,人居環境設計還應滿足人的社會功能和周邊環境生態功能理念要求。我國山水型人居環境設計剛剛起步,但從本小區人居環境的景觀設計應用效果看,“綠色生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代表了未來人居環境景觀設計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夏建華. 淺談住宅小區綠化設計理念[J]. 科技信息, 2010(3):342-343.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原則;環境問題;方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不得不面臨著人口劇增、交通擁堵、固體廢棄物與噪聲污染嚴重、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在城市規劃中引入生態理念,打造生態城市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標志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城市發展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達到城市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如何規劃設計生態城市是當前各地十分關心的問題,為此,筆者對生態城市規劃設計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1 生態城市規劃具體原則
1.1 控制城市人口規模
當前,城市化水平還不算不高。城市化的快速進程決定大量農業人口會進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勢必造成城市超負荷運行。確定城市人口容量時,既要考慮人口規模的合理性,又要滿足未來人口增長的可能性。合理性與可能性的交叉點即是最佳人口規模。
1.2 控制城市用地規模
土地生態是城市生態的最基本內容,它兼具自然生態與經濟生態兩重屬性。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節約土地對于城市生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必須科學制定城市土地利用發展戰略,從生態學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塊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規劃工業用地、居住用地、農業用地和其他用地,為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撐。
1.3 合理布局城鎮體系
要按照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進行以中心城市為基礎的城鎮布局,確定區域內各城鎮的規模、等級、地位、作用和職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榮發展,輻射帶動區域內各城鎮和廣大農村的發展,促進區域發展生態平衡。
1.4 實施生態產業與循環經濟相結合的生態經濟發展戰略
生態城市要求城市主導產業應當是代表現代文明潮流和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生態產業。因此要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形成自然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的和諧統一。循環經濟也就是生態經濟。只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經濟增長與資源短缺之間的尖銳矛盾。
1.5 將自然融入城市
“綠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態城市,但生態城市一定是“綠色城市”、“山水城市”。因為自然生態是城市生態的最基本層次,自然山水與綠色是城市生態環境中最有生機的要素。
1.6 發展生態住宅小區
生態城市強調“以人為本”,生態住宅小區是生態城市的最基本內容,它用生態學原理去協調小區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關系,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清潔、美麗、舒適的居住環境。
1.7 建立以法規為核心的生態城市管理系統
生態城市建設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的社會管理工程,法規要素在生態城市建設管理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立生態城市管理系統應重點突出立法、守法和司法三個方面的管理。
2 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2.1 水污染問題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環境嚴重污染。
2.2 城市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逐步發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將__粉塵、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資排人大氣層,使大氣層嚴重惡化,導致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出現酸雨,給工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2.3 垃圾泛濫成災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廢物,全國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不僅有礙雅觀、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強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
2.4 噪聲擾民現象普遍存在
隨著我國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也很突出。
3 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方法
如何進行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是當前人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僅要有一個科學的、高水平、高質量的生態城市規劃,而且要做好生態城市設計,同時在規劃和設計實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編制生態城市規劃,就是要建立由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要素構成的生態城市規劃指標體系。城市規劃生態設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 用科技創新改善涉及人居環境的有關領域
城鎮是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集聚地,也是各類污染集中的地區。建設規劃工作必須圍繞人居環境質量的改善,研究氣象環境與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關系,努力控制城鄉建設活動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資源化、建筑節能、化學建材、建筑用鋼、智能交通、住宅產業現代化等影響和制約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的幾個關鍵領域,加強科研攻關,加強技術集成,加大技術推廣應用力度。
3.2 用綠化建設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區的綠地面積,提高城市綠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劃定綠化用地面積,科學安排綠化布局,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形成喬、灌、花、草相結合,點、線、面、環相銜接的綠地系統。
3.3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舊城有機更新。重點解決城市建成區特別是中心區開發強度過大、人口密度過高、公共設施短缺、交通擁擠、環境臟亂等問題,堅決關停或遷移城區內污染嚴重的項目,清除違法違章建筑。要促進建筑節能技術的普及推廣,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結構,減少和控制城市大氣污染。以通達、低污染、低能耗為目標,實行公共交通優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進現代通信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調度管理中的應用,積極促進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的現代化。
3.4 推進節約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運用市場規則,利用價格杠桿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和優化配置。要加大節水技術和設施的普及推廣力度。以污水資源化為目標,加快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步伐,加強中水回用技術與設備的開發應用,處理好設施布局集中與分散的關系,注重污水處理的安全性和生態效應,努力建設節水防污型城市。
3.5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設計應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對于任何一個設計問題,設計師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我們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許我們做什么?自然又能幫助我們做什么?我們所常常驚嘆桃花源式的鄉村布局及美不勝收的民居,實際上它們多半不是設計師創造的,而是當地居者在與場所的長期體驗中,在對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礎上與自然過程相和諧的創造性設計。城市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準則。生態城市建設必須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建設生態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城市。
3.6 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
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態建筑原理對居住區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形成生態建筑與完善的基礎設施構成的生活環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內的社會生態系統,居住區設計要堅持合理布局、節能低耗無污染、應用生態技術處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過增加居住區綠地,推廣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河湖、溪流水體的坡岸綠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區綠化覆蓋率,居住區內必須設置集中公共綠地,增加居住區文體設施。
3.7 以尊重自然而展現自然
現代城市居民離自然越來越遠,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日趨隱形,遠山的天際線、腳下的地平線和水平線,都快成為抽象的名詞了。如同自然過程在傳統設計中從大眾眼中消失一樣,城市生活中的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發電廠及變電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統被作為丑陋的對象而有意識地加以掩藏,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
3.8 實現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合作
傳統設計強調設計師的個人創造,認為設計是一個純粹的、高雅的藝術過程。而現代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則強調人人皆為設計師,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其生活和未來作決策,而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來。從交通方式到選擇家具、裝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選購、垃圾的處理甚至于包裝袋的使用,都是一個生態的問題。因為它們都對整個杜區和環境有著深刻的影響,每個人的決策選擇都應成為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所以,從本質上講,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包含在每個人的一切日常行為之中。對專業設計人員來說,這意味著自己的沒計必須走向大眾,走向社會,融大眾的知識于設計之中。同時,使自己的生態設計理念和目標為大眾所接受,從而成為人人的設計和人人的行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是個綜合的、系統性的工程,其解決的是城市發展面臨的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問題,以實現城市社會、經濟、自然的協調發展。為此,需要生態學家、規劃師、建筑師、政府有關部門與開發商以及公眾的協同努力來實現,需要我們在很多方面上的不斷努力。
關鍵詞:室內 軟裝飾 發展
1.新的室內文化取向—室內“軟裝飾”
根據家裝設計公司統計資料表明,全國每年的家居裝飾消費至少在2000億人民幣以上,住房成為國人“衣食住行”的最大需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正在逐步得到滿足和完善。人們的物質水平得到提升,思想觀點、審美水平也與時俱進。室內裝飾逐步追求個性化風格、舒適度的理性消費。裝飾的效果也越來越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從“重裝飾、輕裝修”的發展業態來看,越是在裝飾業發展成熟的時期,人們裝飾概念中“與眾人不同”的個性需求就會展現出來,追求個性化風格、追求生活舒適度的理性消費,不得不證實了軟裝飾的存在與發展。
由于“軟裝飾”,是指室內易于更換、可以變動位置的家具與飾物所以采取簡約的手法作為裝飾,“軟”是相對室內其它硬質造型與材料而言的,其功能的多樣性、裝飾手法的靈活多變性、裝飾效果與人居環境的和諧性,在室內裝飾中可大面積的廣泛運用。運用的軟裝飾品,直接體現著主人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品位,是造就室內空間裝飾效果的個性與精神風貌的主要因素,是營造各種家居情調的點睛之筆。它打破了傳統的裝修行業界限,將工藝品、紡織品、收藏品、燈具、花藝、植物等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理念新時代的室內裝修理念,為居家業主裝飾帶來了兩全齊美的解決方案。
2.裝飾的手法分析
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廣泛運用的軟裝飾品種類繁多、選擇余地大,甚至可以自己創意設計、親自動手制作。在裝修中通過軟裝飾品的合理搭配與呼應,就可以塑造出個性特色鮮明的室內裝飾效果,很好地滿足人們的個性需求。因此,室內軟裝飾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軟裝飾在當代室內空間裝飾設計中發揮著豐富空間層次、和諧整體色彩、強化室內環境氛圍、創造室內環境意境等作用。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目前的裝修過程中,前期主要解決墻面、頂面和地面等和諧對比關系,處理好室內大的環境個性與特色設計。室內軟裝飾主要是在裝修的后期通過室內軟裝飾品的搭配、擺設來實現的。比如在裝修室內墻面時僅需進行色調與肌理的處理就可以了,裝修后期用一幅字畫、一件壁飾、一組裝飾掛盤,就能表現出特定的主題,達到預想的裝飾效果。
當前,在室內裝飾設計中運用的軟裝飾品大多是從各類成品中挑選的。在各種商品市場中,各色商品琳瑯滿目、數量多得驚人,可以作為室內軟裝飾品的比比皆是,如系列化的床上用品、系列家具、地毯、墻紙、各種材質風格的工藝美術品等,應有盡有。各種軟裝飾品之間,可以很容易地尋找到相互協調、呼應的視覺元素,合理地搭配運用可以共同塑造特定的裝飾風格與氛圍情調。另外,一些明清舊家具、老照片、舊燭臺、破陶器,也可以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加以運用。這些尋常的舊物創造出一種時代的滄桑美感,引起人們的懷古幽思。
軟裝飾品不僅品種多、選擇余地大,我們還可以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以常換常新,變幻室內裝飾的風格、品位。軟裝飾深受當代人的青睞,迅速成為一種室內裝飾的新時尚。
自己創意并動手制作,在眼下十分流行。許多“80后”的小夫婦在自己的新房裝飾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意,制作出許多與眾不同的、充滿個性情調和風采的軟裝飾品,按照自己的審美意趣裝點著自己的居室空間。如有的女主人自己動手挑制十字繡,制成墻上的掛屏,沙發上的墊巾,床上的靠枕,以及窗簾、臺布,等等。這樣,滿屋子的挑花軟裝飾品使得室內裝飾的形式、內容既和諧、統一,又充滿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藝術品位古雅、清麗,令人耳目一新。自己動腦、親手制作的軟裝飾品布置在自己的家中,會讓自己體驗到暖暖的親近之感和無盡的回味。既創造了快樂,溫馨,浪漫和愜意氣息也更加符合主人的生活習慣、志趣愛好和經濟狀況,體現出主人的學識修養,而且,有效地避免室內裝飾效果“千家一面”的趨同現象。
3.室內軟裝飾趨勢的分析
軟裝飾作為一種全新的裝修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目前人們對于家居裝修的高要求、高標準,已成為高質量生活的全新理念,這是一個居室裝飾設計的流行趨勢。它推動室內設計的潮流與價值地位,更能借此說明國內對于軟裝飾呈現上升趨勢的大好新局面。
隨著中國經濟平均9%的速度增長,人們滿足了部分物質需求基礎之上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軟裝飾的發展,在今天和未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家裝產業的持續走高和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居家環境的需求表現出回歸自然、重文化、高享受、重感情、個性化的傾向。其次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同室內環境設計中軟裝飾是不可取代的,它的發展對每個人身心需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加注重用新的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隨著材料與技術的進步,裝飾的效果也越來越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越是在裝飾業發展成熟的時期,人們裝飾概念中“與眾不同”的個性需求就會展現出來。
4.未來趨勢的發展
將來的軟裝飾品更多的是在創造著室內空間的人文環境與心理感受,體現居室主人的文化品位和志趣喜好。軟裝飾品的造型、材質、色彩、紋樣等因素,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特定的信息,從視覺和心理上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個性需求,它有效地緩解了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壓力和陌生感,并逐漸成為當代人體驗高質量生活環境的全新方式。
未來的生活空間無疑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毫無疑問,它對于烘托室內的氣氛、格調、品位、意境等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正是“虛”化的使命讓軟裝在各個層面的涉獵面更廣了。如何將設計過程流程化,成為擺在不少設計總監面前的難題。在國外,軟裝飾行業早已經得到了裝飾行業的一致認可,一套完整窗飾的費用就有可能等同于一套硬裝修的費用。在中國軟裝飾行業將于世界同步。實際上,軟裝飾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如古代宮闈中層層疊疊的紗幔,就展現出東方裝飾文化的縹緲與神秘。目前“軟裝飾”在家裝中的比例逐步在提高,軟裝將有潛力成為主流的家裝方式,有專家預測未來的10年之中軟裝將占到40%甚至更多,我們的空間就是靠點綴而變得溫馨。
參考文獻:
[1]龔建培.裝飾織物與室內環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薛野.室內軟裝飾設計[M].東方出版社,2012.
[3]范業聞.現代室內軟裝飾設計[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天韻?怡城”小區;規劃;城市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planning basis, planning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goal and general planning layout, etc, of“Satisfying City” residential area, for reference.
Keywords: " Satisfying City"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city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概況
“天韻?怡城”小區是阜陽市潁州區金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擬建的集商業、住宅于一體的綜合小區。該小區位于阜城的西部,潁河西路與南京路交叉口東北角,東臨國營汽運駕校,北靠市特殊教育學校。該地塊距市政府2.5公里,距機場5.3公里,距阜陽市體育中心1.2公里。其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是潁西組團的黃金地段。小區規劃宗地圖面積18223.1平方米,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7380平方米。
規劃用地較規整,基地內無任何建筑。四周被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圍合,建設條件良好。
二、規劃依據
1、2007年11月7日《阜陽市城市規劃局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阜規函(2007)037號】及附圖;
2、阜陽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合同編號:阜(掛)【2007】--2號;
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2002年修訂版);
4、《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技術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試行稿1999);
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16-87(2001年修訂版);
6、其它相關規范、標準及規劃;
三、規劃指導思想
采用現代城市規劃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以環境設計和建筑設計為切入點,將環境設計與建筑進行完美的結合,保證住宅建筑擁有良好的朝向、通風、采光及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休閑環境,力爭把本小區建設成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管理規范的現代化智能小區、生態小區,創造優美的人居環境。
四、規劃設計原則
1、貫徹“以人為本”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營造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全、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和諧居住環境。
2、貫徹文化與效益結合原則,力求創造一個文化內涵豐富和個性鮮明的生活居住空間。
3、貫徹實事求是原則,適應土地開發與建設實際,面向住宅消費市場,正確處理規劃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超前性與操作性之間的關系。
五、規劃設計目標
規劃立足于本地的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特點,充分考慮規劃地塊在潁西組團的地位和使用功能,并兼顧現代社會房屋使用者對居住環境、公建配套等的多重要求,營造一個優美溫磬的居住場所。
六、規劃總體布局
本次規劃沿南京路布置9層(局部5~6層)的條式住宅;另外考慮到建筑限高,規劃1#、2#住宅層數為13+1層(小于45米);小區內部布置兩棟14+1層住宅樓;為滿足小區的物業管理及居民娛樂活動需求,在用地北部設置2層社區活動中心(底層為非機動車庫,2層為物業管理辦公室和社區活動中心)。
規劃結合基地周邊道路交通情況,沿南京路設小區主入口,主入口寬度13米,入口處設大門,以提高入口的標志性。小區內部道路結合地塊特征采用簡潔的直線條,主干道寬6米,宅間道路寬4.5米,并使之形成環路。規劃為滿足人防工程和停車需要,在用地內設置10191.5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可容納291個停車位。
在基地綠化與景觀方面,注重區內外環境的交融滲透,注重園林與建筑的和諧共存。由于小區用地面積較小,在1#與7#樓之間、7#與6#樓之間設兩塊公共綠地。綠地結合住宅間距布置,形成具有歸屬感和領域感的空間,
七、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該小區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優勢及區位條件,合理設置小區配套商業服務設施。由于小區沿南京路、潁河西路分別設置商業建筑,所以小區內部不再另行設置配套的商業服務設施,規劃在5#樓2層設置物業管理辦公室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此外小區配套的市政公用設施包括有配電室、公廁、垃圾收集點、燃氣調壓站、非機動車庫等。
八、住宅建筑設計
戶型組織上,強調平面功能與社區景觀的互動,通過設置入戶花園、觀景陽臺、屋頂花園、景觀平臺的方式構成室內外交流、過渡的媒介,實現各個房型、各個方向的均好性。采用大面寬小進身的戶型設計,提高居住品質,盡可能多的布置南向房間,避免房間的自身遮擋,做到明廳、明室、明廚、明衛。
戶型內部做到內外分區、動靜分區、干濕分區、潔污分區。廚衛設計上,做適當超前考慮,面積適當加大。廚房與餐廳相互依存,空間亦分亦合,為部分家庭做開敞廚房、活動廚房提供可能,并適當考慮整體式櫥柜的實現。同時注意戶內交通流線的組織,做到簡捷、方便,充分尊重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戶型設計還充分考慮經濟性,通過廳室廚衛的合理配比,增加房型面積的可用性,提高得房率。
建筑的立面、材質的選擇根據各棟樓所處的不同位置,面向不同屬性的空間(城市街道、小區景觀、庭院景觀)而嚴格定義,而落地窗、轉角窗與普通窗所形成的圖案,經過對稱式或錯落式的變化,讓每棟樓擁有不同的性格。
建筑單體上體現建筑立面層次的豐富性、通透感。建筑構架承載了延續地域文化的功能。通過墻片、坡頂、豎向構架與橫向的板之間的穿插、疊落、呼應、重疊、反復、溝通,通過設置大面積落地觀景窗、景觀陽臺,使山墻通透起來,建筑的側面感覺消失了,代之以生動活潑的造型形象。
(三)智能化設計
以多系統集成的手段將多元化的信息服務、物業管理與智能化的安防為一體,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快捷的智能服務。各單元入口設電磁門,戶內設置中視對講系統,并可與管理中心對話,設置互聯網系統,三表戶外計量系統等。
智能小區具備完善的安保措施,全面的公用設施監控和信息化的社區服務管理,強調建筑的開放性及社會、自然之間的共存和交流,顯示出未來人居環境發展的趨勢。
九、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一)給水工程規劃
1.需水量預測
(1)本區人口數量:本區容納人口1610人
(2)規劃用水量
基地居民生活用水量Q1=180L/人?d×1620人=291.6m3/d
商業建筑用水量Q2=6.0m2/d×7822=46.9m3/d
市政用水量Q3=20m3/hm2?d×1.74 hm2=34.8m3/d
未預見用水量Q4=(291.6+46.9+34.8)×15%=56m3/d
最高日用水量Q=Q1+Q2+Q3+Q4=429.3m3/d
2.給水管網管徑
根據用水量預測,基地給水管徑采用200mm和100mm的PE管或球墨鑄鐵管。
3.給水管網布置
基地采用生活――消防相統一的供水管網系統,為保證供水安全可靠性,基地給水管與城市給水管聯成環網。給水管網按間距不大于120m設置消火栓。在基地給水管與城市給水管網接口處設置閘閥井,給水管埋深不小于0.7m。
(二)排水工程規劃
小區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體制。
1.雨水工程規劃
(1)雨水排放標準
基地雨水計算采用阜陽市暴雨強度公式
i=
i――降雨強度(毫米/分鐘)
P――設計重現期,取一年
t――地面集水時間t=t1+
t1――流到雨水口的集水時間,取10分鐘
L――上游各段長度
V――上游各管段設計流速
設計雨水流量Q=166.74ψ?i?F
ψ――設計徑流系數,取0.65
F――設計匯水面積(公頃)
(2)雨水管網
小區雨水管網呈支狀布置,經地面雨水口收集后,流入雨水支管,再匯入南京路和潁河西路雨水管網。
2.污水工程規劃
(1)污水量預測
污水量按總用水量的80%計算,污水總量為458.7m3/d,取460 m3/d。
(2)污水管網
基地污水管網由干管和支管組成。干管管徑為300mm,坡度為1‰;支管管徑為200mm,坡度為3‰。污水管道采用PVC管材。糞便污水和含油污水均需經化糞池和隔油池處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網,最后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道。
(三)電力工程規劃
1.用電負荷預測
根據《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293-1999),基地用電負荷預測采用單位建筑面積負荷指標法,分居住建筑用電及公共建筑用電。居住建筑用電負荷指標為20~60W/m2,取50W/m2,公共建筑用電負荷指標為30~120W/m2,取90W/m2。經計算,居住建筑用電量為2122kW,公共建筑用電量為704kW,合計為3134kW,考慮到各用電單位同時滿負荷運行的可能性較小,取0.75的折減系數,因此預測基地用電負荷為2350kW。
2.供電規劃
(1)供電電源、電壓的選擇
基地電源采用城市供電系統進行供電:由潁河西路引入10kV電力線,接入小區內配電室,經變壓器降壓后分散接入380/220V低壓配電箱。。
(2)供電線路
規劃基地供電線路采用地埋方式,凡跨越道路處預埋D100mm鍍鋅鋼管保護。
(四)電訊工程規劃
根據基地總體規劃,住宅按每戶1部電話計算,并考慮公建電話、公共電話、數據通訊等,預測基地需電話730部。電訊線路從潁河西路引入,在基地內設1個電話交接箱。區內電訊線路均采用地埋敷設方式,在住宅每個單元和公共建筑內設置相應容量的電纜分線盒。
(五)燃氣工程規劃
規劃小區氣源為天然氣,就近規模從城市道路引入管道燃氣,結合小區規模,設置1處燃氣調壓站。小區燃氣干管從潁河西路中壓煤氣管接入,經中低壓調壓站進入用戶,小區燃氣干管采用D76mm的鋼管,沿小區道路敷設,樓前管采用D45mm鋼管。
十一、其他
(一)消防
1、本項目所有建筑耐火等級均不應低于二級。
2、高層住宅建筑山墻之間防火間距不應低于13米。
3、道路應考慮消防車輛的通行。規劃小區設置1個主出入口和2個緊急消防通道,其中消防車通道應滿足4米× 4米的凈寬、凈高的要求。
4、小區內部消火栓按120米/個間距沿道路設置,小區內部共設置消火栓2處。
(二)人防
本項目所有建筑均按有關要求配套建設人防設施。規劃地下停車庫一(面積為2327.5)為平戰結合六級區域。
(三)安保安全
小區安全保護內容為防盜報警系統。小區內設安保中心,一、二層住戶及頂層住戶室內安裝遠紅外防盜報警系統控制器,在陽臺等部位設入侵探測器。小區設置周邊監視系統,在小區的圍墻警戒線安裝雙光束主動式紅外報警探測器,探測器如發生遮擋,觸發報警并啟動相關的攝像機。
十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提高傳統經濟效能,打破信息孤島,發揮更大效益
近日,圍繞“著力打造智慧城市”這一主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七十九期“經濟每月談”專門邀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住房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三位重量級專家從不同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解讀。
仇保興:
智慧城市是破解城市病的中醫療法
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同時,城市有了非常嚴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擁堵、能源緊張、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垃圾圍城、噪聲污染、用地矛盾、水資源短缺等,而且在城市化過程中,青壯年老年病趨勢日益增多。
仇保興表示,破解當前面臨的城市問題,傳統粗放式的城市發展思維相當于西醫療法,“互聯網+”智慧城市發展思維相當于中醫療法,應該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來“診療”城市,建設城市。
“五化”建設中,新型城鎮化是動力。仇保興認為,未來的城鎮化需要從內涵和質量上進行提升:一是城市優先發展,轉向城鄉互補發展;二是從高能耗建設或高能耗的城鎮化轉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鎮化;三是從大城市擴張為主轉向生態城和小城鎮與大城市互相發展;四是盲目克隆國外建筑轉向文脈傳承;五是高環境沖擊轉向低環境沖擊,一定要走一條低污染的發展道路;六是放任式機動化轉向集約式機動化;七是從大型、集中式,以工業文明為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小型、分散循環式的基礎設施建設;八是少數人先富的方式轉向社會公平。
“這些轉型任務非常艱巨和嚴峻,需要智慧城市來協調各方,共同解決這些問題。”仇保興說。
仇保興表示,智慧城市要實現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推進。概括來講,智慧城市就是從非常簡單的政府與老百姓的投訴反饋機制,延伸到網格化、精細化的管理系統,再通過城市的公共信息平臺,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個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統不斷升級,不斷向前發展。
智慧城市還有個疊加效應,即由專題性智慧向綜合性智慧提升,比如說功能模塊型、數據共享型、虛擬城市型、電子商務型,都是不同的專題化,針對不同的城市病。
仇保興提出,不針對城市病進行治療的智慧城市,其實是加速了工業的開發,等于病人到了醫院,醫生不給他看病,只是開了一大堆藥,這就走偏了方向。建設智慧城市首先必須是圍繞促進城市的綠色化,把節能減排作為智慧城市的一個通用的問題,并在這個基礎上來運用信息數據,運用“互聯網+”。
表面上看,智慧城市類型眾多,但從科學分類來講,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城市管理績效提高型,即社會創新模式、創新機制的激勵,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二是節能減排型,城市綠色化發展,不僅僅使當代居民能夠享受宜居城市,也能為下一代留下綠色。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說,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須要及時、有效地應對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仇保興指出,前兩種是政府必須事先做好頂層設計和實施規劃的,并能為第三種奠定基礎。頂層設計的本質是“城市診斷”、“看準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綜合調理,從而逐步演進為復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這種智慧城市才是中國需要的,才符合“五化”的方向,才是能夠以最低成本、最優質的服務使我們的城鎮化健康綠色向前發展,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此外,實踐來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最大的難點是如何通過信息共享、系統共生來消除部門“信息孤島”和利益壁壘。仇保興對此強調,要通過智能的方式在整個城市管理方式上應用信息化成果,提高傳統經濟效能,打破信息孤島,發揮更大效益。
肖金成:
貫徹產城融合理念建設集約高效城市
很多學者認為,智慧城市就是進來看不見人、大家都在樹底下、房子也建在樹底下的花園式城市、綠色城市。
肖金成對此并不贊同。他認為應貫徹產城融合的理念,建設集約高效的智慧城市。所謂集約,就是要在單位面積內集中更多的產業和人口。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肖金成說中國雖然空間大,但是可供人生存發展的空間并不大。事實上,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但只有180萬平方公里適合人類居住生存。
肖金成指出,“將來人口要向城市集中,如果用地不集約、不高效,占用大量的耕地,糧食安全就要受到威脅。”
但也并非說,城市規劃不考慮生態。“我們要考慮宜居,這需要我們城市規劃方面考慮大城市,尤其是百萬人以上的城市,一定要保留一個‘腎’和‘肺’,城市的‘肺’是森林,城市之‘腎’是濕地,我們要有一定比例的林地和濕地。”肖金成表示,總體來說,城市規劃一定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權威性。規劃不僅要形成體系,還要多規合一,規劃藍圖要一屆跟著一屆干,才會形成很好的效果。
肖金成還重點提出城鎮化問題。他認為,城鎮化雖然不等同于城市建設,但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城鎮化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實質是人的城鎮化。現在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這些農民工進城打工,雖然大多沒有戶籍、沒有住房,但這也屬于城鎮化。當然也要看到,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仍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大量農業轉移人口仍未能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后,這是未來新型城鎮化要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
倪鵬飛:
重塑中國經濟空間新格局
空間結構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問題。
倪鵬飛指出,當前,我國城市空間發展存在著不協調,發展戰略亟待做出重大調整。
梳理過去的做法,倪鵬飛認為我國城市空間結構主要體現了三個層面,一是強調分區,先是西部大開發,然后是東北振興,再后來是中部崛起和東部先行,中國被分成四個區域,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情況;二是“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三是增長極戰略。
不可否認,這些戰略都曾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應對這些戰略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將會出現一些問題。
倪鵬飛以增長極戰略為例指出,發展初期它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現階段如繼續采取這個戰略,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中國東部的一些重點城市,它的中心區發展得非常好,但周邊不到一百公里都是一個貧困帶。而我們目前還在推動各種新區、改革配套區,其實都是受到增長極戰略的影響。
倪鵬飛認為應進行一些反思,通過反思才能跳出目前的一些思維定式,從而有利于重新審視中國空間結構應該怎么安排。
倪鵬飛指出,從未來的趨勢來看,中國的空間結構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同時研究了反映中國經濟空間基本格局的重要分界線――“胡煥庸線”,以及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東經110度線。
通過對這兩條重要分界線的研究發現,中長期內,中國經濟空間將呈現“東中一體、傾斜”的新格局;中國城市體系將會呈現“一網五帶、開放互聯”的新格局。在更長的時期內,隨著西部人居環境的改善、中國向高收入國家邁進以及全球格局聚變,中歐亞大陸的再中心化,中國經濟空間有可能突破“胡煥庸線”,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
但也同時得出一個判斷:“東中一體,傾斜。”也就是說,東部和中部將集聚為中心,東中一體化趨勢明顯,但東北和西部分散為,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帶傾斜。傾斜是指在一些重要的節點上和一些重要的區位上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相反這些線以外,在中轉期內,可能會更加衰退。
基于這樣的分析和判斷,倪鵬飛對未來國家戰略提出了一些建議。他指出,為了更好順應大國城市化的客觀規律,滿足大國轉型的迫切需要、開拓大國開放的全新格局,對未來中國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發展有五大建議:第一,對中國經濟空間做出重大調整,從四分區到二分區。第二,對中國城市體系做出重大調整,推進“一網五帶”的發展格局。第三,自主發展區重點實施“東中一體,群網帶面”戰略。第四,政策扶持區重點實施“五線帶面,開放互聯”戰略。第五,在線外實施“以點帶面、適度平衡”的戰略。
倪鵬飛進一步解釋,調整現在的分區法,由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分區調整為“自主發展-政策扶持”二分區,是為了更多地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中部和東部是我國經濟的中心,有自我發展的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政策干預,應主要靠市場進行自主發展。
關鍵詞: 城市規劃 規劃管理 體制改革
城市規劃在我國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存在到成為對城市發展起到指導性作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市規劃理念也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成熟。但是城市規劃的改革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在城市長時間的高速發展下,一些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和實施、管理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一、對城市規劃作用的認識
在我國城市規劃過程中最為迫切、最為重要的問題是制度創新,原因在于,觀念的創新是制度創新的靈魂,城市規劃工作能否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政治環境中有一個正確的定位, 規劃觀念的轉變以及規劃制度的創新能否保持一個正確的方向, 這與我們對城市規劃作用的認識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對城市規劃作用的正確認識首先必須在城市規劃界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為城市規劃制度創新奠定思想基礎。
二、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城市規劃體現了城市的整體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發展中,城市規劃的作用首先表現為對城市各種功能安排、各個利益集團需求的綜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層面上,作為城市發展的指引和“藍圖”,城市規劃要確定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發展戰略以及空間架構, 因而對城市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極為重要、不可缺少的。
城市規劃正是通過控制、引導、整合、保障這四種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動能夠既有效率,同時又體現公平,能夠符合城市規劃所確定的目標。
三、城市規劃的實施與監管
作為政府,應明確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定位,城市規劃作為一個城市發展的政策導向, 在引導投資者投資和資金流向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對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組織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大到城市總體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小到城市景觀、建筑風格,都要有規劃設計方案。這些方案可由規劃管理部門組織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進行編制,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審定并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規劃一旦制定并通過合法程序批準,就視同于法律或法規,不能輕易更改。
而政府的職能主要就是對規劃方案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現實中常有這樣的現象:由于缺乏詳細規劃,對城市市區的一座臨街建筑立面設計,不同的領導有不同的看法,導致政府在規劃方案上朝令夕改,很不嚴肅。再如,有的城市為了迎合外商投資者的好惡,不惜以更改規劃
為代價,把規劃中的城市道路按外商的意志變成廠房,不僅破壞了城市規劃,而且也是對規劃法律的踐踏。凡此種種,都是規劃管理不到位或錯位的表現。
切實履行政府對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監督管理職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嚴把規劃審批關。按城鄉規劃法的要求,嚴格按規劃審批權限對各級各類規劃進行審批,杜絕規劃由個別領導說了算的現象。政府應加強對建設項目選址的控制,做到“三個不建”:無詳細規劃不建、不符合規劃不建、違反規劃不建。其次,在規劃管理中,要嚴格按規劃要求實施建設。規劃是一種智力產品,是綜合各方面要素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合理而科學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學。因此,在規劃修編年限內,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按規劃要求進行土地的審批、選址、建設等。第三,必須嚴格依法對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主要應加大對違反城市規劃行為的查處力度。規劃執法難,難在查處。查到了就一定要處理,不處理就等于縱容違法。例如,在城市規劃區內違規亂建私房的現象時有發生,建房戶要么形成既成事實,要么與執法人員對抗,執法隊員被毆傷的事件時有發生。我們應把對城市規劃的監督管理納入城市綜合管理的范疇,規劃執法要與國土執法、建設執法以及公安部門和人民法院聯合起來,對阻礙規劃執法的,公安部門要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對拒不按規劃進行建設的,應該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實踐證明,這種與司法機關相結合的多部門聯動的規劃執法管理模式具有較好的執法效果。
四、推進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改革的而必要性
城市規劃作為政府調控城市資源分配的杠桿之一,是對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的一種調節器,它要保證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和城市的總體利益不受侵害, 決定了其管理體制改革必須彌補修正缺陷, 向高效、 民主、 法治方向邁進, 這因為:
1、是解決舊體制存在問題的必然趨勢, 也是總結歷史經驗的必然選擇。 自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 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復后,城市規劃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見證了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階段, 其規劃內容不斷具體豐富, 而管理手段亦應符合實際需要, 城市規劃管理從最初的城建部門工作, 也轉化為政府直屬職能管理部門,來貫徹執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臨急劇膨脹的城市建設和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城市規劃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有時甚至被誤當做經濟發展的桎梏,招商引資的障礙。 所以, 規劃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這是事物發展規律的必然過程。
2、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規劃管理體制。根據發達國家城市化歷程的理論分析, 我國的城市化正處于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 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使許多城市已經成為或正在進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行列,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 如市容及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環境荷載等等, 亟待城市規劃統籌考慮安排, 協調各組成部分關系, 而這都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整體調控機制,即科學的規劃管理體制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增長,我國的城市發展已經超越了低水平的簡單的域外延擴張階段, 城市的管理者愈發重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工作應運而生, 它需要一個完整的城市規劃編制、 管理、 實施和監督體系, 中間任何環節脫節都將對整體最優產生巨大消極影響,可以說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規劃管理體制是城市現代化的根本需要。
3、 城市規劃管理的高效性、 民主化、 法治化是相互聯系的有機體、 自 1990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公布實施以來, 城市規劃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軌道, 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隨意調整規劃, 擅自設立開發區、 招商城, 下放規劃管理權,破壞規劃布局, 削弱了城市規劃的調控作用, 對此 《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通知》 中強調指出: “城市規劃應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統一管理,不得下放規劃管理權,要堅持執行《城市規劃法》 規定的 ‘一書兩證’ 制度, 使城市的各項建設活動按照經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協調、 健康、有序地進行。 上述法規、 文件的頒布, 為規劃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撐, 而且統一的標準、 尺度也有利于推進民主化、 法制化進程。 借助民主和法治, 是建立集中、 高效的規劃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徑。
引言
“城中村”是我國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化進程進而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瓶頸。浦東新區作為特大型城區,在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可以預見,隨著未來城市建設的推進發展,浦東的城郊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將新建更多的產業和城市功能,更多的村莊將成為新的城中村。因此,改造城中村將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本文以高橋鎮西浜頭——浦東開發以來最早形成的城中村為例,探討“城中村”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改造路徑以及措施等,以期對推進浦東乃至全市的“城中村”改造有所借鑒。
浦東開發開放20多年來,不斷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建成區面積超過530平方公里(較1990年增長了10倍)、常住人口達到517萬(較1993年增長了近4倍)、城市化率超過70%(比全國高20個百分點以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0億左右,城市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隨著城市空間的快速擴展和人口的快速城市化,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在浦東各大開發區和城郊結合部先后出現了不少城中村現象,給城市建設管理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挑戰。城中村越來越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熱點問題,城中村改造是不可回避的話題。
一、城中村:快速城市化中獨特的二元社會現象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在深圳、珠海等東南沿海地區以及上海、江浙等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快速擴展,城市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全國幾乎每個城市都遭遇了城中村問題。
(一)“城中村”:兼具農村與城市地域雙重特征
城中村處于社會轉型的節點,作為一種過渡型的“亦城亦村”共同體,一般是指被城市包圍的農村,即城市地區的農村村落或農村形態的區域。因此從區劃上,城中村是已經被納入城市范圍的地區;從社會屬性上,其建筑形態、管理模式、經濟結構、生活方式等方面,仍保留著濃厚的鄉村特征。目前國內的城中村,根據土地權屬和戶籍性質區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早已沒有農民集體財產和宅基地,撤銷村建制,改成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由城鎮管理,這是城中村中發展最為成熟的一種形態。二是原自然村除宅基地以外的土地已被征用,變成城市建設用地,農民全部轉為城市戶口。三是還有部分耕地和農業經濟,不少人是農村戶口,實行原初的村建制。四是土地完全沒有征用,農民也沒有改變身份,這是最原始的城中村形態。浦東的城中村大致屬于前兩類,第一種情況主要位于核心城區如中環以內,已經完全沒有農業用地,典型的是花木的龍溝和莫家莊、滬東的朱家門等;還有一種情況主要位于市區和周邊地區,保留著或多或少的農業用地,如高橋的西浜頭、北蔡的中界村。
(二)“城中村”兼具經濟與社會正負雙重效應
既存在突出的經濟、社會問題,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為城市異質的邊緣,帶來了環保衛生、治安消防、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問題,影響城市形象和品位,成為城市社會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作為生存的支點和漂泊驛站,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了廉價住房,降低他們進入城市的生活和營商成本,有力保障了村莊穩定、村民生活,成為原住民、進城務工人員等城市弱勢群體融入城市并轉變為新市民的緩沖地帶。
(三)“城中村”源于城鄉二元與城市轉型失衡
城中村這種現象,是中國城市化進程有的產物。在其他國家城市化過程沒有出現過,在中國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其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主要是城鄉二元結構,這是城中村產生的根本性原因。城中村集中凸顯了兩個城鄉二元矛盾:城鎮與農村的,本地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員的。核心是兩個問題:土地和公共福利。土地的城鄉分割決定了,政府只在城區范圍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商業樓宇、引進現代產業等,城中村很大程度上還處在“自城市化”過程(使用農村土地,必須以征收農民土地、實現農民集體土地的國有化為前提);公共福利的城鄉分割決定了,受戶籍制度束縛,政府只向非農戶籍提供福利,比如就業、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務,外來人員無法享受“同城待遇”,城中村成為他們唯一可以承受的棲身之地。城市化轉型不徹底,是城中村產生的一個原因。城市化改造不僅僅是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更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推進城市化改造,應當堅持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兩手抓”。但絕大多數的城市化更多停留在第一步,過多注重城市建成區規模的擴張而忽視了人口素質、管理體制等的提升和完善,即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一系列與之配套的體制機制沒能跟進。另外,與公共管理缺失有關。城市化能否健康發展,對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城中村存在的很多問題,如公共基礎設施的短缺,非法行醫、無照經營的屢禁不止等,都與管理不到位或者缺失有關。城中村從“城市洼地”變成“管理高地”、“服務高地”,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四)上海浦東新區“城中村”的基本態勢
1992年開始,結合“365萬危棚簡屋改造”、“三個基本完成”和舊改計劃,新區基本完成了內環以內的城中村改造任務。目前城中村主要集中在中、外環范圍,亟需改造的還有近80個,涉及居民近1萬戶、房屋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其中僅中環范圍就有17個城中村,涉及2800戶、改造面積28萬平方米)。“十二五”期間,浦東將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逐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有序推進農業人口城市化,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
二、上海浦東新區的“城中村”——高橋鎮西浜頭
城市化改造是城中村的必由之路,是改變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在今后一個時期,西浜頭的改造目標是通過觀念、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等方面的綜合改良,把西浜頭建設成為設施完善、運作有序、環境宜人的現代化城市文明社區。
(一)西浜頭:浦東開發中最早形成的“城中村”
西浜頭地處高橋鎮中心,緊靠高橋港南岸,原屬鎮南村第八生產隊。區域占地20畝(鎮南村被征地之前,西浜頭大約150畝),以居住為主,房屋總量超過2萬平方米;居住4200人,其中戶籍人口377戶、1173人,村內有私營企業3家(1家改為出租房、1家半破產、1家勉強經營)、小學1所。
西浜頭是隨著浦東開發開放,形成的最早一批城中村,可以說是浦東城市化進程以及城中村形成發展的一面鏡子。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外高橋保稅區和周邊區域啟動建設,大規模土地征收迅速展開,出口加工、物流倉儲等功能開發逐步發展起來,醫院、學校、公交等公用設施延伸至城郊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商務樓宇、商品住宅沿村而建,西浜頭逐漸被城市包圍,形成特殊的城中村現象。
與其他城中村相比,西浜頭有其自身特點。從自然肌理來看,西浜頭由自然村莊演化而來,這與北京、深圳等地的一些城中村,通過搭房建棚從城市空地上破土而出不同;從人口結構來看,由于離城鎮中心較近、租金和生活成本低(每戶10~12平方米,每月租金300~400元),外來人口聚集,登記在冊的外來人口3000多人(不包括流動人口),是本鎮戶籍人口的近3倍,人口倒掛突出,且有進一步加劇趨勢;從經濟結構來看,隊域集體資產數量不大(2004年8隊村辦企業資產清理,折算后大約2500萬),居民收入主要以房租為主(大約有1000間房屋用于出租,居民每月租金收入一般大概1500~2000元,最多的超過8000元),租金占總收入的比重超過60%,屬于典型的“食租階層”。
(二)西浜頭:“城中村”漸進式改良的模式
城中村改造有多種模式可供選擇,全國各地如北京、深圳、廣州等,都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摸索出“一村一策”的改造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基本模式是三種:原地重建型,比如北京海淀區的北塢村,按照先建后拆原則,在村西側,由四季青鎮統一開發建設由43棟住宅樓組成的新北塢村;比如廣州的三元里,由村民入股,在自然村原址建造新房回搬安置,同時保存大量歷史遺跡。另起爐灶型,比如深圳福田CBD地區的崗廈,通過貨幣、房屋補償實施動遷,整體騰出15萬平方米的建設用地。局部改良型,比如深圳羅湖區的黃貝嶺村,引入開發商對原村進行局部拆除、改建,新增住宅、商業、配套設施、2330個停車位,建筑面積從19萬平方米提高到近40萬平方米,居民的收益和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
就目前階段,西浜頭的改造更接近第三種模式,改造的方式不是簡單的推倒重來,而是一種基于多層面的、綜合的社會改良,通過改良建立城中村的管理和運行秩序,帶動影響城中村的各種要素,促進城中村的逐步城市化。之所以采取這種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幾個考慮:一個是資金方面,若啟動西浜頭整體征收,需搬遷居民377戶,征收住宅及非住宅2萬平方米,以新區目前戶均160萬的動遷經驗數字計算,377戶動遷成本需6億。地塊規劃使用性質為商業用地,征收后地塊全部作為商業開發,以周邊區域約250萬/畝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該地塊的土地出讓金為5000萬,與開發成本相比,西浜頭自身根本無法實現資金平衡。一個是房源方面,以三口之家戶均150萬平方米計算,共需將近6萬平方米動遷安置房,鎮域范圍內沒有可調配的房源。一個是保障方面,村民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以及如何承接原來城中村承擔的作為社會廉租房的主體功能,都是改造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難題。所以綜合西浜頭的具體情況,長期來看,條件成熟可以走第二種模式;但近中期的改造,要科學規劃、分步推進,不能一遷了之。
(三)西浜頭:“城中村”改制+改善的 “兩步走”戰略
2001年,西浜頭正式啟動城中村改造試點,主要從兩個方面推進:
一個是改制,內容包括撤村建居、資產量化、建立村民社會保障以及村經濟組織改制等,打破城鄉二元分離的制度痼疾。2004年西浜頭完成村集體資產清理,2006年撤隊,2008年撤村(鎮南村),基本實現了“四化”:1.身份市民化,村民全部由農民轉變為城鎮居民,享受鎮保,實行“兩保障一補償”(由征地單位按規定每月為征地勞動力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獨生子女費用等基本保障,并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后,不再安排工作崗位,由失地農民自主擇業、市場就業)。2.土地國有化,耕地由農民集體所有轉化為國家所有,保留宅基地,村民不再具備申請建房權利,但房屋使用權權屬不變。3.管理社區化,撤銷村委會管理體制,由金高居委會實行統一的社區化管理。4.資產量化,對原鎮南村清產核資、估算量化,由高凌投資中心一次性買斷,村民實行撤村分配(北京、深圳、沈陽等地的城中村,則轉化為股份合作經濟或混合經濟,實行集體資產二次集體經營)。16周歲以上的成年人,根據農齡,每人每年500元,最高2萬元。
一個是改善,即根據城市統一規劃,加大投入,逐步改善村容村貌。近幾年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缺啥補啥”,解決居民基本的生活、出行等需求。比如教育方面,在新區教育局統一安排下,2007年重新啟用原胡家街小學,改名東波小學高橋分部,重點解決外來人口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比如衛生方面,先后新建2個廁所(投資69萬)、27個垃圾箱房;比如公共道路方面,對道路進行硬化,對過去破損的水泥路面、下水道等進行修整(三年投資300多萬);比如文化方面,修建占地100多平方米、用于居民活動娛樂的休閑廣場;比如綠化,投資27萬栽草種樹,優化村莊環境。2.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務,建立長效機制。實施圍合式管理,增加圍墻、攝像頭等,建立平安志愿者+社區民警+協警的治安巡邏機制,構筑區域治安防控網絡。引入物業管理,成立包括計劃生育員、保潔員等在內的較為健全的管理隊伍,實施統一的小區化管理。加大資金投入,每年設施維護、人員工資等支出超過60萬(其中公廁4個人24小時看護,每年運作費用40萬;4個人保潔隊伍,每年支出20萬)。完善房屋、外來務工人員等動態信息采集工作,摸清底數、弄清情況,便于日常管理。3.實施專項整治,加大監管力度。西浜頭有出租戶250多家(占居民總戶數的70%),2家廢品站、100多個“四小場所”(小發廊、小網吧、小旅館、小店鋪等),這些地方成為“黃毒賭”和“兩搶一盜”案件的高發地,還有消防、計劃生育等方面的隱患和問題。城管、公安等有關部門不定期開展違章搭建、無證無照經營、治安防范等整治行動,社區治安有了很大改觀。
三、“城中村”折射的“逆城市化”現象
應該說經過10年多的改造,西浜頭整體形象、居民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與全國其他城中村一樣,由于人口來源復雜、居住密度大、基礎設施不足,這個在浦東開發開放之后最早發展起來的城中村,存在諸多與城市發展不協調的現象,這種反作用力直接影響了其城市化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安全隱患眾多
比如道路,村宅道路窄小,內部道路幾乎沒有,多是房屋間距充當行道,平均只有1.5~2米,車輛無法通過,路燈也無法設立;對外道路也極不發達,數千人的城中村,只有一、兩處寬度僅5米左右的對外聯系道路。村宅中一旦發生火災、出現危急病人,后果不堪設想。比如房屋,大多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采用的材料均是煤屑磚、黃泥、石灰、竹片樓板等,加上年久失修,漏水、裂縫、發霉等現象普遍。
(二)亂搭亂建現象嚴重
30多年前建房時,按照當時政策規定每人15平方米、10戶為一幢。隨著這些年來人口日益增多,村民們見縫插針、幾經擴建,原來的平房演變成三、四層的樓房,建筑結構凌亂、門牌編號混亂、布局密集(目前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遠低于新區36.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形似“蜘蛛網”、“地道戰”,給今后的征收改造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這也是城中村的一大共性。
(三)流動人口過度集聚
西浜頭居住的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較大(有其歷史原因,處于鎮與村交接地方,原是蔬菜區,加上村辦企業發達,房屋大規模出租,外來人口一直較多)。登記在冊的3000人中,超過60%是16~40歲的青壯年,70%為初中及以下學歷,大專以上學歷僅有5人(占比為0.16%),素質偏低、層次不高(北京很多“城中村”,比如海淀區唐家嶺、朝陽區南磨房鄉居住的多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校漂族”、“北漂族”等),主要以團體集聚形式存在,賣菜、擺地攤、拉三輪,少數在附近小企業打工。
(四)公共配套設施不足
與很多城中村一樣,西浜頭仍然保留著農村的原初布局, 村內的公共資源是按照原有村民數量配備的。當3倍于原村民數量的外來人員進入村莊以后,一份資源4人分,教育、醫療、環衛、文化等資源供給嚴重不足。比如教育,僅西浜頭就有200多名小學生、100多名初中生(還不包括附近其他社區),目前村內僅1所小學、20個班級、30多名教師,遠遠無法滿足區域的教育需求。比如公廁,平均每2000人1個公廁的配置,顯然捉襟見肘。
(五)社會不穩因素較多
征地過后,農民失去土地,還有就業崗位、生活保障以及集體資產等,從而失去了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式。隨著近年來土地市場的活躍,農民享受不到土地升值所帶來的利益,還需要付出轉變就業方式、生活方式的成本,從而使不少失地農民的不滿情緒和逆反心理上升,集體上訪事件頻發,處置不當直接影響社會穩定。
四、“城中村”困局破解的理性思考
城中村改造是一項長期艱巨、系統復雜的工作,全國各地的情況又有較大差異,推進城中村改造,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很多,如房屋征收、村民社會保障、資金平衡等,不少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針對浦東城中村情況,借鑒其它城市的經驗,城中村改造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加大社會保障和困難救助力度
新區每年新征土地7000~8000畝,若按照浦東農民人均1.5畝地計算,就意味著每年將增加約5000名失地農民。土地是農民保障的基石,城中村改造意味著村民的土地將被剝離,附帶土地之上的收益、增值、繼承等一系列權益將消失,這就亟需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補位。目前,包括新區在內的各大城區,現有的征地補償政策不足以保障村民的長期生活,加上村民職業轉變困難,難以獲得等值的市民權利。比如社會保障方面,目前征地農民享受的“鎮保”,其繳費水平、增長幅度和待遇設計與城鎮職工的“城保”存在很大的差異,養老保險尚未建立個人賬戶,計發辦法也不同于“城保”,醫療保險只保住院和大病(2011年,上海市城鎮職工每月人均養老金2026元;鎮保養老人員每月生活費903元。2012年,城保每人每月先增加195元基本養老金,再按其繳費年限每年增加3元;鎮保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新區在這個基礎上多增加30元,達到1033元。鎮保和城保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十”報告提出,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城中村改造必須堅持保障先行,在征地的同時,考慮好村民的社會保障,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妥善解決好征地農民的生活出路問題。
(二)完善外來人口綜合服務管理
城市是一個綜合體,它的有效運轉和持續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支撐,不僅要有“拿手術刀”的、也要有“拿剃頭刀”的,不僅要有“戴眼鏡”的、也要有“戴安全帽”的。浦東是上海外來人員主要導入區,外來常住人口215萬(不包括60多萬流動人口)、占新區常住人口41.6%,并且每年還以10萬多的速度在增長,他們主要集聚在城中村,成為浦東開發開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們必須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城市為這些普通勞動者和建設者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促進城市化健康發展。對這部分人群的服務管理,不少城市都開展了一些創新性做法,比如廣州的引導式服務,調動屋主、企業、黨團組織等多元化服務主體,以“柔性管理”助推外來人員生活融入;武漢探索出“以房管人”機制,按照“誰出租、誰負責,誰留宿、誰負責”的原則,全面掌握承租人、住宿人的生活和流動情況;上海通過建設農民工公寓或租賃房,降低居住成本等。新區可以借鑒兄弟地區和全市的經驗,多管齊下,逐步擴大外來人員享受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的范圍;通過完善租賃市場、挖掘存量房源等手段,多渠道解決外來人員住房問題;鼓勵和引導外來人員參與社區事務等,創造條件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破解新二元結構。
(三)加快“城中村”多元配套改造
城中村的產生是一個演變過程。可以預見,隨著浦東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今后還會有更多的村莊成為城中村。就當前而言,加快村莊改造,對基本農田區域內的村莊進行全面綜合整治改造,是統籌浦東城鄉發展、加快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重大舉措,也是有效預防城中村產生的重要抓手(新區計劃從2010年起5年內區鎮兩級投入76億元,涉及17個鎮、230個行政村、20萬農戶,內容主要包括村宅道路改擴建、村宅橋梁改擴建、河道整治、污水治理、低壓水網改造、村宅整治、綠化、公建配套等8個方面),要重點抓好每年近4萬戶的改造工作,讓農村、農戶實實在在得到實惠。
(四)創新“城中村”科學開發機制
浦東城中村大多面積不大,但居民多、密度高、改造成本高(比如西浜頭),目前實行的土地儲備開發模式(由新區土地儲備中心作為立項主體,土地進入市場交易之前,完成征收、平整等土地儲備和一級開發后,才能進入市場交易),新區和鎮的財政壓力非常大。建議加大土地、融資等政策突破力度,在開發主體上,可借鑒兄弟省市的做法,由鎮里先行啟動,引入社會主體共同參與開發,減輕政府資金壓力;在獲取貸款上,采取“房地分開”的審批模式,土地儲備完成后即可取得權證(目前地塊儲備階段不能單獨核發土地權證,導致缺少抵押物而無法獲取項目貸款),以滿足銀行貸款條件,從而縮短資金滾動周期,降低開發成本;在房源建設和儲備上,針對新區動遷房源結構失衡、分布不均等特點(比如高橋鎮、高東鎮等都是房源缺乏嚴重區域),通過推進就近安置房建設,增加原有土地容積率(全市一般不突破2.25,廣州等地高達7)、擴大普通商品房收儲量等辦法,切實加大投入,滿足城中村開發、重大項目建設等需求。還有征地制度改革,怎樣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探索實行合理、有差別的政策等問題,不少地方都有實踐。如何總結經驗、更好推進,也需要認真研究。
[關鍵詞]地方政府 投融資 運作
回首改革開放三十年,開發區以“三為主、一致力”為指針,基礎設施先行、集聚二產、帶動三產的開發建設思路非常明晰:通過招商引資迅速集聚產業化項目,打造產業高地的模式,集聚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在此基礎上進行人居和商業配套,迅速形成現代化工業區,進而再完善園區居住和商業配套,經營城市打造新城區。部分先進開發區還打通了資本市場通道,通過直接融資(IPO、企業債、公司債)方式募集區域發展資金。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共同見證、分享了開發區經由產業集聚和土地溢價所形成的財富效應。
本文旨在通過揭示開發區財富路線圖:資源資產財產資本財富(見下表),從土地和投融資兩個維度解析開發區政府投融資運作。當然,從特定的開發區主體來看,出于分期開發等現實選擇,以及外部形勢變化等因素,前述路線圖并非嚴格順序遞進的,會出現并行、跨越甚至倒退。
階段
內容 資源資產 資產財產 財產資本 資本財富
開發建設使命 為企業構建平臺 為開發匯聚財力 為區域謀求福祉 為社會創造財富
土地維度 占用 確權 資本化 社會化
投融資維度 依托政府信用 放大政府信用 依托政府政策支持 完全市場化配置
1、貸款 政策性銀行貸款為主 商業性銀行貸款為主 通過土地資本化,將土地房產溢價、派生收益轉化為居民股權分紅,從特定區域范圍、財務角度看兼有貸款和自籌雙重屬性 獲取全社會資源,為全社會創造財富
基礎設施成片開發貸款為支撐,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為輔助 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土地房產抵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等多種融資方式
2、自籌 土地批租、財產轉讓
3、其他 園區引進企業自主投入,企業法人財產規模裂變式增長,多元主體開始介入園區綜合環境投入 在繼續投資完善、優化、提升園區綜合環境進程中,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市場運作、良性競爭格局形成
一、路線圖解析
1. 資源資產:資源占用能力是決定招商引資競爭優勢的關鍵
在該階段,開發建設水平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對以土地為核心的經濟資源的占用和開發上,基礎設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招商引資的項目歸屬。由于財政實力弱小、直接融資渠道不暢,而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又無法滿足大規模、高水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依托政府信用向政策性銀行舉債支撐成片滾動開發就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環境迅速美化、產業開始集聚的同時,政府開發建設平臺公司(以下簡稱“政府開發公司”)資產規模呈現裂變式增長,但資產欄增加的是征地拆遷、土地平整和以“九通一平”為標準的高強度基礎設施投入,銀行貸款經由政府投資轉化沉淀為開發公司帳面會計意義上的資產。
2. 資產財產:資產運作水平是決定開發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
在該階段,開發區的使命是為開發匯聚財力:一是完善用地手續和土地、房產資產權證,將政府開發公司賬面資產盤活為法律意義上的財產,通過確權、評估和包裝策劃,運用項目貸款、抵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等方式,放大融資能力、延長融資期限;二是突出土地經營,通過有計劃的推出土地、取得批租收入,再由政府以回購基礎設施或增加注冊資本方式,將土地批租收入注入政府開發公司,從根本上解決政府開發公司資金來源單一問題,而優化后的資產結構則可進一步拓寬融資空間。
3. 財產資本:財產運作水平是開發區增強開發建設輻射力的關鍵
在該階段,開發區的使命拓展為區域謀求福祉,經由財產資本化,即將部分產權清晰無礙的土地、房產投資入股并量化到居民個人,以拓寬居民收入渠道,伴隨開發區發展壯大,逐步提升股權分紅在居民收入中的占比。土地入股涉及法律障礙的,則可通過土地合作社等變通操作。
4. 資本財富:資本運作能力是決定開發區開發水平和層次的關鍵
在該階段,開發區實現蛻變和質的飛躍,肩負起為全社會創造財富的更高使命。具體路徑就是通過IPO、發行債券(企業債、公司債)等直接融資方式,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打通開發區和資本市場間的資金通道,開發區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社會資金,另一方面,開發區成為面向全社會的財富創造者,待開發區板塊形成較大規模后,全社會都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分享開發區(不限于某特定開發區)的財富效應。
二、案例解析
1. 資源資產:蘇州工業園國資和國企超強的資源占用能力成為支撐園區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作為名揚世界的高新技術產品跨國研發、制造基地和“全國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園區”,――蘇州工業園匯集了3000多家外資企業、11000多家內資企業、形成了半導體、光電、汽車及航空零部件等三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每年創造的IT和IC產值分別約占全國的3%和16%。十幾年來,園區累計投入300多億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區主要基礎設施開發。在國資帶動下,環金雞湖中央商務區、陽澄湖生態旅游度假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三大服務板塊”已初具規模;以圓融、商旅、地產、建屋、置地、酒店、科文等商業開發為主的國有企業,近年來成功打造了時代廣場、李公堤、摩天輪、國際大廈、湖濱新天地、金雞湖大酒店、高爾夫球場、科技文化藝術中心等園區地標性建筑及新城閃亮名片。
蘇州工業園區國資和國企超強的資源占用能力、使用效率和收益能力,使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在園區發展中一直扮演著“排頭兵”角色,成為政府掌控的國有資源、開發抓手、融資平臺,是巨額投資背后真正的推手,也是許多城市和許多開發區可以學習卻無法復制、可以模仿卻無法超越的“公開秘密”。
2. 資產財產:浦東新區所創造的“土地空轉”模式迅速籌集到開發建設所需資金,成為經營城市之濫觴。
在1990年開放之初,浦東發展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嚴重缺乏。為破解資金困局,浦東創造了“空轉啟動,滾動開發”的土地開發模式:由政府部門按照土地出讓價向開發公司開出支票,作為政府對企業的注冊資本投入;開發公司隨即將此支票背書后,作為土地出讓金支付,上交給土地管理部門,并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管理部門出讓土地使用權后,再將從開發公司得到的出讓金(支票)收入上繳財政部門。當時浦東新區政府組建成立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張江四大開發公司,作為新區土地開發主體,由其根據區域功能性質編制規劃,劃分地塊,將“生地”轉化為“熟地”進入土地二級市場,并運用轉讓的收入進行再投入、再轉讓,直到區域建成。由此浦東帶來的巨大了財政收入。據統計,截至2001年土地空轉制度基本結束時,浦東共計空轉出讓土地88.6平方公里,占同時期土地出讓總面積近80%;政府實現資本投入61億元,并通過開發公司吸納200多億元土地合資開發資金和120多億元土地轉讓收入;此外吸引800多家中外資房地產公司400多億元的房地產開發資金。
浦東新區“土地空轉,滾動開發”主要意義在于使土地資源以國家資本形式轉化為國有開發公司最重要的公司財產,使之可憑借土地,以地合資、以地集股、以地融資、以地招商,成功破解了資金困局,國有開發公司也實現了自我積累、自我發展。這也成為時下經營城市之濫觴。時下依托于土地的基礎設施項目貸款、(房產、土地)抵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等方式,可視為“土地空轉”模式的升級換代,而且還將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融資方式。
3. 財產資本:無錫新區通過新型富民合作社,使失地農民也發資本財,分享工業化、城鎮化的成果。
新安街道是無錫新區的一個重要板塊,其中心任務是開發建設太湖國際科技園。按照規劃,在短短幾年之內,新安8000多戶、2萬多農民都將集中居住到新型社區――新安花苑,安置房需求總量200多萬平方米,拆遷農戶平均能得到2.5套(250平方米)安置住房。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的同時,也出現了富余住房。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普通住房出租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新的科技園中“白領”替換了原工業園區的大部分“藍領”,富余住房滿足不了“白領”需求;二是農民一家一戶分散出租,不利于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影響人居環境和社區和諧。而且,目前各地使用的征地補償計算方式為“產值倍數法”,沒有考慮土地對農民所具有的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的雙重功能,忽視了土地的潛在收益,往往導致土地征用價格偏低,容易形成社會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新安富民合作社接受和組織被拆遷農民以富余的安置房權折價入股組成合作社,投資建造、購置和經營政府為其優先規劃引導的公寓樓、社區超市鄰里中心、服務業設施等,所獲經營收益和增值收益按股權分配。
房權換股權的好處有:實現了對失地農民補償方式的創新,以現代工商業生產資料經營代替了過去利用土地生產資料生產;實現了對失地農民的補償既保值又增值的目的,保障了失地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增加了“新市民”收入新途徑;實現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節約的土地可以更多地用于其他優質資產的開發建設;實現了資金的放大效應,房權換股權會大大減少安置房建設和相應配套設施投入,節約了資金機會成本;實現了政府和居民和諧雙贏,房權換股權直接縮短安置建設周期,顯著減輕安置壓力,并將通過政府和居民的合作共建,加快發展步伐。
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基本的生活保障來源。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從政策上和制度上研究和探索如何讓失地農民獲得新的生產資料,切實維護好被征地農民的利益,是擺在各級各個開發區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無錫新區通過創新投融資思路、設立新型富民合作社的嘗試,值得借鑒和推廣,同時也需加強規范引導和政策扶持,并健全完善相關運行機制。
4. 資本財富:浦東四大國資開發集團土地,利用資本市場,充分發揮一級開發商作用并不斷提升開發層次。
對于開發區來說,開發建設和投融資的主力軍是地方政府專門設立的區域開發類公司,主要功能在于平整土地,然后出售土地而獲得主營業務收入,這類公司即所謂政府開發建設平臺公司,也稱為土地一級開發商。作為浦東標志性的四大開發區,金橋、外高橋、張江和陸家嘴,分別由四大國有集團開發公司進行運營,各集團分別下設一個股份有限公司,即目前在A股等上市的浦東金橋、陸家嘴、張江高科和外高橋,四大國資開發公司成立之目的就是集中助力浦東區域開發。而浦東建設則承擔了浦東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借助于“資本魔方”,浦東匯聚了大量社會資本,經濟被激活,城市建設和交通設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社會財富也爆發性增加。
簡而言之,開發區投融資工作的水平和層次的差異最終將集中體現在資本運作上,先進開發區的資本運作水平,或體現在政府平臺公司本身,或體現在園區企業,而浦東作為最頂級的開發區則是全方位領先于各級各類開發區。近幾年來,土地一級開發商(上市公司)表現出向兩大方向轉型的趨勢,一是即從一級土地開發向二級土地開發轉型,步入商品房開發,較為典型的有蘇州高新、津濱發展等;二是從招商引資功能向高新技術孵化器轉移或者向工業房地產商轉型,比如張江高科、海泰發展、空港股份等。把握趨勢,順應趨勢,對開發區提升資本運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對策建議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勞動和土地,是財富兩個原始的形成要素。”威廉•配第則表述為:“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因此,從本質上講,區域間競爭力的差異,最終體現在土地和勞動的結合程度以及結合效率。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和經營,實質是依托土地資源、以投融資為手段、匯聚資金作為紐帶,實現勞動力向經濟學意義上勞動的轉換,并最終實現區域范圍內資源向財富的轉換升級,相對于單個投資項目而言,這是一種更高層面、更廣范圍的投融資。
1. 要善于占用資源,營造一流投資環境
在土地和勞動結合過程中,作為工業血液的資本必不可少。對于土地和勞動具有整合能力的產業資本,是發展中國家最為稀缺的資源之一,因此,區域之間特別是開發區之間,競爭首先集中于招商引資領域。如果說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不會停步,那么改革開放不會停步,開發區之間招商引資的競爭也不會停步。這就要求開發區在初始開發階段,投融資工作要著力于投,要善于占用資源,將有限投資集中于整理開發土地和完善基礎設施,通過綜合土地資源、基礎設施、優惠政策、廉價勞動力等多種因素,打造優良投資環境,增強對產業投資者的吸引力,迅速形成產業集聚。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招商引資概念也在升級拓展,投資環境早已突破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不僅包括知識產權、優惠政策、廉價勞動力,還包括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民風民俗、政府部門的服務質量等投資軟環境。這也為開發區新時期政府投融資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各方面針歷史文化、人文環境、民風民俗等軟環境的認識還不到位,軟環境建設投入機制還有待建立健全。開發區要將國際小區建設、名勝古跡保護開發、自然景觀整理養護等上升到優化開發區投資環境的高度,解放思想,引導全社會資金(含外資)來共同投資打造優質的軟環境
2. 資產運作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把握六項原則。
開發區投融資工作,全面整合政企資源是基礎,專業化運作是關鍵。由于開發區投融資既具有企業投融資共性特征,又具有政府投融資個性特色,往往集中于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大、任務重、周期長、回報低。投融資工作可以綜合調度的資源固然較多,但對專業化運作的要求也更高,在實務層面要把握好六大原則:1)主體多元。要積極運用項目區分理論,根據項目屬性決定項目的投資主體、運作模式、資金渠道及權益歸屬等,適時引入民間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2)延時投入。投融資方案的設計,應盡量延遲建設資金現金流出,改為在建成后的較長期限內的逐年支出;3)降低成本。由于在整個開發建設周期內,財務狀況在較長時期內很難達到平衡,降低融資成本刻不容緩;4)簡便可行。開發區投融資要兼顧投融資主體資格、融資渠道、時間進度等多方面因素,確保所設計投融資品種簡便可行;5)持續創新。開發區是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社會影響極大,加之投融資金額巨大,必須要在融資模式、融資渠道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6)適度前瞻。開發區的開發和建設是一個滾動開發的漫長過程,隨著全球一體化和金融自由化進程加快,金融政策將更加寬松,國外先進的融資理念和融資品種在開發區應用將成為可能。
3. 資產運作要善于拓寬渠道、用好多種方式。
開發區的建設投入大、周期長,還可能遭遇“投入≠發展≠增長≠增收≠增用”困境,實踐中具體表現為土地開發成本投入與出讓收入實現及資金回籠不同步、產業招商及企業投資開工建設與投產達產形成稅源財源不同步、商貿開發前期投入與土地級差收入不同步、以及產業稅收實現及政策優惠兌現與可用財力實現不同步等矛盾。為切實化解上述矛盾,開發區投融資必須“五源”齊抓,稅源(稅收收入)、費源(非稅收入)、資源(土地出讓收入)、利源(國資收益)、外源(對上爭取收入)都不能偏廢,但在不同建設發展階段要有所側重。
具體到項目融資,在成片基礎設施綜合開發項目融資方式已遭遇政策限制的背景下,開發區必須立足開發區特點,重點用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抵押、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委托開發或工程合同抵押、房屋及建筑物抵押、標準廠房或商品房出租(售)合同抵押五種籌資方式,同時探索嘗試土地儲備專項貸款、票據融資、個人和集合委托貸款、過橋貸款、銀團貸款等多種融資品種,以及BOT或BT等融資方式。
4. 資本運作必須要創新思路、打通財富通道。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軍,開發區肩負著為全社會創造財富的崇高使命。這就要求開發區投融資工作必須搞好資本運作、打通財富通道。首先是著眼于區內,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通過合作社等多種方式,使農民也發資本財,分享工業化、城鎮化的成果。另外還要著眼國內、國際兩個資本市場,園區開發建設相關國控公司(尤其是政府平臺公司)、園區所有進駐企業,都要用好IPO、發行債券(企業債、公司債)、信托計劃、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直接融資方式,在開發建設園區的同時造福居民、造福社會,將更多的園區企業、更多的開發區打造成為面向全社會的財富創造者。
參考文獻
[1]高圣華,適應轉型發展要求 積極創新財政工作,wxzx.省略/Info.aspx?ModelId=1&Id=3545,2008年05月15日
[2]高圣華 華雨辰 黃勝平,促進城市化背景下“新市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新探索――關于江蘇無錫新區新安街道創建新型富民合作社的調查,人民日報〔N〕2009年2月6日07版
[3]王芳艷,地方融資尋“源”,21世紀經濟報道〔N〕,2009年3月16日J09版
[4]張可云,中國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演變、現狀與未來,《地方政府與地方財政建設》(世界銀行主編),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466-504頁
關鍵詞:中小城市;城市病;城鎮化
Abstract:Chinese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city traffic, the environment, resource, and other natural ecological problems, as well as social relationship, which makes our cities in sub-health state. Community resource endowment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the technical managing are the main reasons. To re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e should improve political control ability, social self-management skills, as well as ecological self-repair capacity. Thus, we can cope with the new urbanization dilemmas.
Key words:medium and small cities urban disease urbanization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11-19(6)
1 城市病與城鎮化
1.1 城市病
城市病(City Disease or Urban Problem)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業以及交通運輸等行業和社會資源過度集中而引起的社會問題,它往往是由于城市盲目擴張或者過度使用資源而造成大范圍的交通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利用問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紊亂等問題,使整個城市處于失衡和無序的狀態。
《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進入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雙重轉型的新階段,到2015 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2%左右,到2030 年則將達到65%左右。[1]宏觀而言,我國的城鎮化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如何將規模巨大的農村人口順利轉化為現代化的城市人口、實現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和廣大學者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對強化我國地方政府執政能力、提升服務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內外城鎮化發展規律,當城鎮化進程達到一定程度后,相應的城市發展問題也將逐步顯現,人口過度集中、城市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生活問題突出等一系列城市發展問題將嚴重制約城市的良性循環發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城市病”。
1.2 城市病與城鎮化
城市病源于城鎮化。城鎮化,也有學者稱之為城市化、都市化,是指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具體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①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之有不同的解釋,就目前來說,國內外學者對城鎮化的概念分別從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角度予以了闡述。普遍認為城鎮化可以有效吸收剩余勞動力,縮小城鄉間的差距;有利于改善地區的產業結構,加快實現現代工業化;有利于建立區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提高了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影響和提升城鄉生產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城市將不可避免地產生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社會保障壓力快速加壓、社保缺口難于平衡等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諸多問題。如何減少和緩和城市發展矛盾,降低城市病的社會危害,對于全國大中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對于處于中部地區的欠發達中小城市,如何在快速城鎮化的進程中防范和減少城市病的危害,發揮后發中小城市現代化的優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使得開展相關研究具有普遍的理論價值和現實作用的雙層意義。
2 我國中小城市的城市病特質
中小城市過快城鎮化,刻意強調城鎮化數量的增長,而現實情況是城鎮化數量的增長遠遠超過城鎮化質量的提升,導致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城市發展布局紊亂,城市基礎設施承載力嚴重不足,隨之出現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秩序紊亂、運營低效、行政區域分割等一系列問題,既影響了城市和諧穩定,也制約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1 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與過度分散化相矛盾
人口在中心區域的高度集中,在邊緣區域的過度分散,尤其是邊緣區域的城鎮化只是形式上的城鎮化,這種發展不平衡,是中小城市發生城市病的主要表現。城市通常對人口具有強大的集聚作用,尤其是對于處于城鎮化初期階段的中小城市而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過程中,一旦中小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就會導致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滯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長,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出現環境污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城市病。中心區域的公共衛生設施相對不足,邊緣區域則存在絕對不足,容易形成實質上的兩極分化,從而進一步導致人口的再聚集和再分散的惡性循環。從根本而言,這是由于這些中小城市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出現城鎮化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發展速度的“過度城鎮化”(或稱為“超前城鎮化”),相應的軟件發展又未能跟進。矛盾不斷積累,弊端不斷放大,從而導致城市病的出現。顯然,中小城市承載能力不足與過度城鎮化之間的矛盾導致城市病發生是重要的原因。很多中小城市邊緣區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與中心城區不斷拉大差距,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這也是可能產生城市病的重要區域。
2.2 忽視生態環境保護,錯過提升城市綜合水平的最佳時機
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中小城市發展很容易發生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空氣質量和水質量的嚴重下降、土地濫用等現象,從而影響到市民的生活品質。中小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很容易忽視短期利益與長期效益之間的關系,甚至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意識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由此造成區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蝕加劇、生物多樣化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生態問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預測,未來全球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變暖,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對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比如農作物將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將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將惡化等。而這些原因的產生,中小城市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當中。世界銀行就曾對此做出過估算,認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產力的損失大約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到5%。[2]而這一比例,在中小城市所占的比重由原來的兩成到現在的接近三成。
2.3 貧富差距擴大化趨勢,影響社會生態環境
在中小城市的城鎮化進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工業重點轉向資本、技術密集的部門,造成勞動力大量進入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和非正規部門。有研究表明,在非正規就業部門就業人群的工資一般只相當正規部門人員工資的一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社會保障,得不到法律保護,是以外來人口為代表的弱勢群體面臨的主要問題。由此導致的失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等問題,造成城市貧困人口長期大量存在。此外,在城市規劃、建房用地、基礎設施、社區發展等方面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要求,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農村,只能非法強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頭、城鄉結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簡陋住房,搞違章建筑。由此造成的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也是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城市問題。
3 我國中小城市的城鎮化進程與城市病問題分析
城市病產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鎮化模式,導致有限空間和資源被過分使用、過度集中,過快聚集,既有人口多元化結構的原因,也有城鄉二元結構的原因,還有城市發展理念等多方面因素。
3.1 關鍵原因——政治操控力障礙
一般情況下,城市病問題產生主要是社會因素,但在中國的國情以及政治強勢作用力下,我們卻認為中小城市城市病產生的重要原因是體制性問題。客觀而言,我國中小城市的發展受到許多體制性因素的影響,這些體制性因素既是城市發展的特殊動力機制,也造成我國中小城市區別于其他國家中小城市城市病產生的重要差異。以政績考核、財稅體制、土地制度、規劃體制為主的體制性問題,則成為根源所在。
現行的政績考核體系導致地方城市政府只注重發展工商業,忽視民生建設,公共利益往往讓位于商業利益。為了追求快速的經濟增長,一些地方城市政府提出了“愛商、重商、親商、安商、護商”等口號和政策。比如在城市房地產開發領域,開發商拿到地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爭取政府公關,以便修改規劃、提高容積率,其結果是城市規劃的權威性被輕易破壞,超出規劃強度的商業地產開發導致周邊的基礎設施容量不足。
3.2 重要原因——城市發展規劃失策
城市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對于中小城市建設和管理者而言,是一個新興的課題和難題,很多城市的發展都是“一邊建設、一邊拆遷”的方式,不僅浪費了巨大的社會資源,而且誘發了城市病。對于城市發展規劃而言,中國起步比較晚。正如德國波恩國際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專家多麗斯·菲舍爾所言,“中國城市大多極力模仿美國模式,中國的建筑師,以及但凡和城市發展有關系的人,都唯美國馬首是瞻。這一點你不僅可以在城市形象中看到,甚至也可以從一個城市的交通組織方式中看得出來。比方說中國城市小區到處都是圍墻,到處都有人站崗,你去看看,美國的城市也是這樣,只不過遠遠沒有這么過分。”[3]顯然,城市規劃的落后和被動,為城市病的發生提供了溫床。
此外,中小城市發展規劃讓位于經濟項目建設的問題,也是城市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多麗斯·菲舍爾指出,“在中國,起碼一段時間里是這樣:只要有人肯投資,他看中了哪塊地,大概只需走一走建筑設計上的形式,只需搞到這樣那樣的條子,就搞定。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城市規劃,那是很后來的事”。[4]顯然,與國外城市發展規劃而言,國內城市發展規劃的強勢地位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3 直接原因——現代社會管理投入缺失
現代科技力量投入不足和社會管理創新不足,是我國中小規模城市發生城市病的重要原因。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也在加快,特別是在國企改革、城市整治、“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基層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對現代城市管理理念、現代技術操作業務不熟悉等情況,加之以公民維權渠道不暢,個人、群體利益差距不斷加大,利益沖突不斷加劇,導致社會矛盾逐步凸顯,城市病被無形擴大,很多問題錯綜復雜,部分問題甚至涉及體制機制問題,短期內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導致問題的嚴重性、復雜性不斷加劇。基層公職人員缺乏正確處理相關事務的經驗和能力,或者是為牟取個人和部門的不當利益,采取不正當途徑,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導致矛盾擴大化、尖銳化,干群關系緊張。與此同時,一般情況下,基層已有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不足,社會治安、居民服務、市民維權等相關配套設施落后,無法滿足市民社會生活需求,也在客觀上放大了這些城市病的危害性,給中小城市的管理和城市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和壓力。
3.4 客觀原因——城鄉二元結構的歷史延續性
城鄉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社會資源以及農村自身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到城市區域,城鄉分化加劇也是導致城市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通常情況下,不論是農民還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長期承受著包括義務教育、高考、社保、就業政策、保障房待遇等領域的歧視,享受不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權益,促使更多的農民向城市迅速積聚。正如中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所言,“如果一個城市能將公共服務這塊蛋糕做得足夠大,就能保證在城鎮化進程中,盡量不削減原有居民分到的蛋糕量,進而減小改革阻力。”“原來的改革是放權讓利的過程,現在是一個調整利益結構的過程”。[5]顯然,我們中小城市的這塊“蛋糕”還不夠大,不足以保證進城農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過度的資源(教育、醫療、稅收、財政等)中央聚集模式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中小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總體進程。從2001年的37.66%到2012年的51.27%,城鎮化雖然是新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高速發展背后,問題也逐漸浮現:以中小城市為主的城鎮化呈現出“粗放型、外延式、低水平”的特征,存在總體質量不高、農民融入程度較低、資源環境代價較大等諸多挑戰。過多的資源向城市集中,加劇了城市負擔,使得城市功能負擔瀕于崩潰,相應地,農村資源被過度攫取,掏空了農村資源再生與維護的能力,導致兩極分化斷層的“斷裂”格局。
4 共生:新型城鎮化與城市病防控策略
事實上,無論是在國外發達的中小城市還是在我國的中小城市,如何防止城市病、順利實現城鎮化都沒有固定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對于具有各自特色的地方城市而言,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城市病也應有相應的對策。因此,我國二三線中小城市應選擇符合自身特色的城鎮化路徑。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4.1 科學規劃,走“小城鎮化”路徑,避免城市病的重復
4.1.1 避免“大城鎮化”路徑選擇,防止不必要的盲目擴張而導致的城市病
顯然,以人口、經濟、科學文化的高度集約為特征的大城市,對于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對于輻射農村經濟和支撐國際經濟競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有學者認為,大城市的快速發展,是世界各國城鎮化初中期的共同特征,控制大城市發展是違背客觀經濟發展規律和城市發展規律的人為措施。更有學者和地方政府認為,我國城鎮化進展遲滯和區域間發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具有較強經濟啟動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帶動作用。
與此相反的是,我國大城市確實已經面臨過度膨脹、幾近飽和的嚴峻形勢,發展潛力有限,處于二三線的中小城市,由于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基礎,一般正處于規模擴展階段,反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包容度,能夠有效提高經濟效益,消化農村人口,緩解大城市壓力,還在推動農村工業化和區域經濟繁榮等方面都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策略的選擇上,應從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以加速城鎮化發展進程,可以考慮人口在20-50萬之間的中小型城市,從而減輕大城市流動人口的壓力,防控城市病的發生。
歐洲是世界城鎮化的先行者,也是防止城市病的先驅,尤其是在綠色城市、低碳環保、生態發展等方面已經成為世界的范例。目前歐盟國家的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約3.5億歐洲人為城市居民。據預測,到203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1億,其中50億人口為城市居民。屆時,歐洲的城鎮化程度將達到80%。總體來講,歐洲城鎮化的最大特點是“緊湊型城市”。相比美國和中國而言,歐洲國家的城鎮化發展比較推崇多城市結構。
歐洲的城市以中小城鎮為主體,56%的歐洲城市人口生活在總人口為5000人至10萬人的城鎮,歐盟國家當中只有倫敦和巴黎被列入全球26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行列。歐洲國家大城市少,小城鎮高度發達,分布均衡,規劃合理。歐盟27國現在共有地方、城鎮級行政單位9萬個,但是每個城鎮都有自己的優勢,承擔不同的功能,它們之間形成分工、競爭而又合作的關系。城市集中區具有規模經濟,能夠實現某個地域內或者某個產業、商業、文化、社會領域內的資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為避免在城鎮化進程中遇到“大城市病”困擾,歐盟十分注重空間合理布局,重視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發展低碳節能科技,崇尚保護自然和歷史風貌,致力于城市體系和諧發展。為引導城市的良性發展,讓規劃得到認同,公眾參與尤為重要。
總之,歐洲經驗很值得中國學習。
4.1.2 有效利用“城市郊區化”發展戰略
“城市郊區化發展”就是利用城市與農村的過渡地帶,緩沖農村人口過度向城市轉移的發展策略,它表現為城市的人口、工業、商業由外向內的聚集、或者由內向外的離心雙向遷移模式。郊區化發展一般有兩項指標,一是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增長速度趨緩,在城市總人口中的相對比重下降,我們稱之為相對分散;二是絕對分散,即城市中心區人口出現絕對數量的下降。近幾年來,中國部分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已經開始了郊區化過程。城市郊區化發展是城鎮化的一種必然現象,即大城市發展由以向心集聚為主,轉向以離心擴散為主,這對城市發展有利。但值得注意的是,依據二三線中小城市建設模式,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時,要積極支持這種趨勢的推進,同時也要防止“攤大餅”式地盲目擴張。應該有針對性地選取若干區域作為中心區域,然后輻射周邊區域,否則將不利于城市建設和管理,也不利于農村的現代化發展。
4.1.3 確立城市發展規劃的權威性,保證城市建設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