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范文

        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

        第1篇: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范文

        為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和有效合理利用,加強空心村整治,切實保護耕地,促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經研究,決定在全省開展農村住宅使用情況專題調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查目的

        通過農村住宅使用情況調查,分析空心村問題形成的原因、分布特點以及整治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測算空心村整治潛力,探索空心村整治有效模式,為制定空心村整治工作相關政策措施提供依據。

        二、調查內容

        1、現狀調查。主要調查行政村戶籍人口,戶籍農戶數,農村居民點面積,村內閑置住宅宗數、面積,廢棄住宅宗數、面積,私搭亂建住宅宗數、面積,村內其他空閑地宗數、面積,以及一戶多宅情況、城里已購房農戶住宅情況、常年外出打工農戶住宅情況、村集體經濟收入情況等。

        2、潛力測算。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和特點,結合村莊整理、宅基地復墾和新農村建設,推測村莊整治潛力。

        3、問題分析。根據現階段村莊整治所處的環境,分析整治村內閑置住宅、廢棄住宅、空閑地等面臨的政策、資金、技術多方面的問題和困難。

        4、對策建議。從政策處理、資金籌措、技術支持等方面提出村莊空心問題整治的建議和措施,探索有效推進村莊空心整治的途徑和模式。

        三、調查方法和時間安排

        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開展調研,采用實地調研和報表統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步驟:

        第一步:以行政村為調查對象,全面開展全省農村住宅使用情況調查,以報表統計形式,由行政村-鄉(鎮)-縣(市、區)逐級匯總(采用EXCEL格式),表格從省國土資源廳網站()中“最新文件”欄目下載。要求于2008年7月底前完成縣級匯總。

        第二步:根據報表統計數據和實地調研的有關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測算整治潛力,探索整治有效途徑、可行模式和對策措施,包括研究宅基地退出機制、流轉機制和存量建設用地盤活機制。在此基礎上形成縣級書面調研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本市轄區宅基地的現狀、整治潛力、存在的問題、擬采取整治方法以及制訂推進空心村整治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等建議意見。要求于2008年9月底前連同匯總表格一并上報省國土資源廳耕保處、省農辦社會發展處。

        上述材料要求同時上報電子文檔(電子郵箱:)。

        四、調查要求

        第2篇: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行動規劃 近期建設規劃 總體規劃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我國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總體規劃是戰略性規劃,重點在于中長期的發展控制,在城市規劃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詳細規劃是規劃實施的具體依據,但必須根據總體規劃進行編制。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總體規劃以建設項目在物質空間上的定位和落實為手段,偏重于對城市發展和建設的理想狀態的描繪,是終極藍圖式的規劃[1],規劃實施的指導性差,在規劃實施中面臨著或被違反或需反復修編的境況。

        1現有規劃體系的缺陷

        總體規劃的藍圖不可能與城市發展道路完全相符,首先在于城市未來的不可確定性;其次在于總體規劃對于城市發展的終極性定位和靜態思維,忽略了實施過程和實施機制;最后,在于現階段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特殊性,如近年來城市與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市場推動機制還不健全、受政治因素影響大等。根據總體規劃而來的詳細規劃依然無法擺脫這種缺陷。為了突出規劃指導作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強化了近期建設規劃的地位和作用,但近期建設規劃更多還是作為總體規劃基礎上的近期建設目標、內容和實施部署的羅列,實施的指導作用仍有不足。

        2海鹽開展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踐

        2.1工作組織與運作程序

        《海鹽縣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是2004年3月經嘉興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通過的,在第一輪近期規劃完成后的2009年,由海鹽縣規劃管理部門牽頭開展近期建設規劃的調研工作,力求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把3-5年內城市建設任務在開發重點、方向、時序、空間上進一步落實與明確,并確定重要建設項目的重要舉措,提出2009~2011年建設規劃及后兩年的延續考慮。該調研報告最后經過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審議,并以縣委、縣政府文件《海鹽縣實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形式確定為全縣性的城市建設行動計劃。

        2.2重點幾項工作

        2.2.1對總體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

        通過對過去5年總體規劃實施情況的客觀評價,認為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海鹽縣城市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總體規劃目標實現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公共投入不足且不集中,影響城市發展的道路框架、土地使用、城中村、城市特色等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

        2.2.2確定城市發展策略

        基于海鹽縣在浙江省城鎮體系規劃中的定位,及交通區位進一步改善、填海圍墾工程的實施等,同時正逢國家四萬億刺激政策出臺形成寬松的貨幣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抓住城市開發建設的有利機遇,力求加大投入和拆遷、建設力度,實現城市框架形成、功能提升、特色顯現的目標,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以“兩路兩區”為中心引領城市開發建設新局面,以外接高鐵內暢路網提升區位價值,以二、三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城市功能,以地域文化與城市建設充分融合彰顯城市特色、品位。

        2.2.3確定重點發展地區與重大建設項目

        到2011年,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主城區的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建成,建成主干道路約38.7公里,形成五橫四縱的交通格局;交通聯系啟動建設;在25KM2建成區范圍內形成設施齊全、建設節約集約的城市功能區;重要區塊、路段城中村問題基本解決,完成農房拆遷約3700戶 ;通過整理可騰出約1萬畝建設用地,力爭3年內3000畝經營性用地推出,其中房地產開發用地不少于1500畝。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安置房建設、房地產開發三年實現100億的建設投資規模。

        為了確保城市規劃實施的連續性,2012-2013年規劃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完成濱海新城中央水系景觀建設,為區域開發營造環境;城北功能區圍繞客運中心項目建設商貿、物流等產業綜合區;研究啟動東西大道改城市道路。

        2.2.4保障規劃實施的機制和政策保障措施

        將城市規劃從法律文件上升為全縣性的城市建設行動指南,確保了共同推進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同時,建立以城市競爭力為導向的、動態、連續和各方參與的規劃體系,不斷提高規劃、經營、管理城市的水平。積極引導推動各種資源要素投入城市發展和建設,加大征遷與安置房建設力度,以“有形改造”與“無形改造”相結合加快改造城中村,確保各類項目的實施。

        2.3實施效果

        通過首個三年城市建設計劃的實施,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01億投資,156個重點項目順利完成,制約城市發展的一些薄弱環節得以加強,提升城市功能,帶動老區提升、新區開發的旗艦項目紛紛建成,海鹽成為浙北海岸線上的璀璨明珠。

        3對于行動規劃的思考

        3.1行動規劃的概念

        行動規劃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被定義為“在地方層次上解決問題的、實施導向的規劃過程”,并體現了“規劃和行動走到一起并相互融合”[2]。行動規劃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特點,與傳統規劃側重終極藍圖、體現靜態思維相比,更注重規劃實施過程的動態控制和把握,特別為當前我國快速城鎮化背景下城市規劃實施所需要,成為城鄉規劃體系中的重要補充和完善。

        3.2行動規劃的意義

        海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它符合了當前城市發展的現實情況,首先,它維護和促進了總體規劃的實施;其次,它的多元化目標促成多贏的局面,對于政府來說,實現了培育和發展城市競爭力、吸引投資、促進社會整體進步等政治目標,對于市場來說,給予更加清晰的市場預期(城市發展重點、每年推出土地等信息公開明確),對于市民來說給予更可感知和把握的家園近期建設計劃,居住環境和配套功能得到迅速改善;最后,它將平面藍圖增加了時間維度,對于時間節點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發揮城市建設的綜合效益。

        3.3行動規劃改進方向

        回顧海鹽縣首輪(2009-2011年)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應該加強公眾參與,特別在計劃決策和制訂階段擴大公眾參與的范圍;增加實現目標多樣性;加強實施機制的研究,保障措施和方式的多元化。在第二輪(2012-2014)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有所改進。

        4 結語

        加強動態規劃研究和編制,有助于快速城鎮化時期城市規劃的有效實施,同時辨證解決城市規劃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戰略性、原則性內容,在總體規劃中體現;變的是戰術性、具體性內容,以不斷適應現實環境,最終還是服從于戰略規劃所確定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曄華,閆旭東,趙旭花.從終極藍圖到滾動規劃[J].山西建筑,2007(10).

        2 陳瑋瑋.行動規劃:完善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方法探索[J].規劃師,2007(9).

        第3篇:節約集約用地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三沙市;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一、引言

        2012年6月21日,中國國務院批準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統一管轄位于中國南海區域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所有島礁及附近海域。中國政府設立三沙市,重申了對南海諸島的,強化了在南海區域的行政存在,對南海實現有效管轄具有重要的意義,標志著中國對南海所轄海域和島礁的管理、開發、保護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三沙市的西、南、中沙群島包括數百個島、礁、沙、灘和暗沙等,散布在南海上,東西相距約900千米,南北長約1800千米,島嶼面積約1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總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島礁面積狹小,自然環境惡劣,經駐島軍民多年的努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長期缺乏有效行政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機制不健全、環境保護設施缺失、資源利用及建設開發無序等原因,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處理好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是三沙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三沙市建制升級僅僅四個月,三沙市市委、市政府就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強調將以保護優先,有序開發的原則,加強三沙生態環境保護。《意見》對三沙的自然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和規劃,所有工作實行環評一票否決,并經常開展生態環保巡護執法。僅2013年就開展海洋生態保護巡護28次。建立了永興島現代化環衛站,實現永興島環衛工作常態化管理。實現永興、趙述、晉卿、鴨公、銀嶼等島礁太陽能發電入戶。開展“綠化寶島”植樹活動,在鴨公、趙述等島植樹3500多棵,趙述島400米水下人工礁體工程完工,實施了4次漁業增殖放流活動。海域動態監管系統已經建成,永興日產1000噸海水淡化廠即將安裝建設。然而,三沙市生態環境依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威脅島礁安全;生物資源日趨減少;島嶼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油氣資源的掠奪式開采與運輸風險嚴重威脅南海海洋生態環境;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嚴重;淡水透鏡體破壞嚴重;漁業資源退化嚴重等方面的問題。

        二、三沙市管轄島礁海域生態環境狀況和發展趨勢

        根據《2012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2年,三沙市所屬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總體優良,主要海洋功能區環境狀況滿足功能要求和環境保護目標。該年度中,海水和海洋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優良;海洋生物多樣性保持良好;海草床生態系統保持健康狀態;主要的海水增養殖區環境質量良好;海洋自然保護區整體狀況良好;未發生赤潮災害、海上溢油或化學品泄漏事故。珊瑚礁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海洋和大氣引起的自然災害較往年輕,卻仍給社會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損失”。雖然三沙市海洋環境質量整體較好,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多年來由于對南海生態環境保護重視不夠,保護力度不足,加之周邊國家在爭議海域掠奪性的開采,導致南海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地破壞。經調查,筆者認為三沙市現在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海平面上升威脅島礁安全

        南海島礁安全主要受海平面上升與人為因素兩方面的威脅。在海平面上升威脅方面,國家海洋局的《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三沙市海域海平面1993年至2012年的上升速率達到了每年4.9毫米”。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司長王鋒表示,“海平面上升對低海拔島礁尤其是南海部分島礁構成嚴重威脅,南海部分島礁在時只有很小部分露出海面,海平面上升造成這些島礁消失將嚴重威脅我國海洋權益”。南海島礁的部分或全部“消失”會使我國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等海域的范圍改變,進而可能會加劇南海現存爭端。在南海,我國與海上鄰國存在著島礁爭端和海域劃界糾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南海島礁。

        在人為因素方面,由于長期存在的島礁爭端和海域劃界矛盾造成我國對于南海部分島礁管理不利,這些島礁面臨著資源過度開發和海洋環境遭到人為破壞等問題的困擾。例如,南海某些島礁往往成為南海周邊國家軍事演習中的“靶子”,島礁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此外,海岸開發、油氣勘探和破壞性捕撈作業等不負責任的資源開采活動,對南海島礁的破壞也不容忽視。

        (二)生物資源日趨減少

        南海具有獨特而豐富的熱帶海洋生物資源,“三沙島嶼(主要指西沙群島)植物資源豐實,島上的植物共有80科211屬,296種(含變種),其中資源植物有283種,占種總數的95.6%,以食用和藥用的種類較多。三沙海域海洋動物品種繁多,主要有腔腸類、棘皮類、魚類、蝦類、貝類、爬行類、哺乳類等。其中腔腸動物珊瑚蟲就有110種和5個亞種,占全國珊瑚蟲種數的一半以上;魚類有2000種左右,其中經濟魚類約800種,價值高的有200多種;珍貴水產品還有珠貝、海螺、鮑魚、海參、海膽、龍蝦、海龜、玳瑁、抹香鯨等。島嶼陸生動物主要是海鳥類,有鰹鳥、鷺、鷗、軍艦鳥等60多種10多萬只”。由于不合理的開發等原因,生物多樣性銳減,有些種群已成瀕危,個別種類已經滅絕。例如座頭鯨、藍鯨、長須鯨等目前已基本絕跡,南海沿岸紅樹林面積減少約一半,珊瑚礁數量減少約70%等。南海生物資源日趨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日趨嚴重的陸源污染,改變了海洋生物生境,導致赤潮等災害的頻繁發生。一類是對于漁業資源、珊瑚礁等的過度開發導致的生物多樣性銳減。

        (三)島嶼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

        據統計,截至2013年12月,西南中沙群島有戶籍登記人口為216戶、276人、常駐人口約900人。雖然常駐居民極少,但是三沙市所轄的南海諸島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多處于原始狀態,生態穩定性較為脆弱,環境容量十分有限,人類活動易造成影響。島嶼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需要通過垃圾船運轉回海南島集中處理,產生的生活廢水需要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因此,三沙市島嶼居民生活垃圾的處理事關三沙市生態環境大計,而妥善處理三沙市居民垃圾又需要較高的成本。這些都是三沙市發展的制約因素。

        (四)油氣資源的掠奪式開采與運輸風險嚴重威脅南海海洋生態環境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積盆地之一,已發現有37個沉積盆地都具有聚油氣的良好地質條件。有關專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個油氣田,其中12個可能成為大型油氣田,蘊藏的油氣資源儲潛量為700多億噸。其中,石油儲潛量為292億噸,天然氣儲潛量為58萬億立方米。南海蘊藏的豐富油氣資源一直以來是南海周邊國家和區域外大國競相爭奪的戰略性海洋資源。自20世紀60年代末南海油氣資源被發現以來,南海周邊國家例如越南、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具備先進技術與海上石油開采能力的發達國家聯合開采南海的油氣資源。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在南海的外國油氣公司達到200多家,開發的油氣田多達2000多口,每年從南海抽走的油氣資源有數億萬頓。如此大范圍、高強度、掠奪式的油氣資源開采必然會給南海海域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在油氣勘探環節,開采船舶的廢水,鉆井的泥漿、鉆屑,海上油井井噴或泄露,煉油廠排污等,在石油運輸環節,海上石油泄露風險等,都對南海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更應該注意的是,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航運通道之一,“每天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約400多艘船舶穿梭其間,其中石油、液化石油氣運輸總量占世界的1/2和2/3”,這對南海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的潛在威脅。

        (五)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嚴重

        南海珊瑚礁星羅棋布, 從近赤道的曾母暗沙(~4°N),一直到南海北部雷州半島、潿洲島(~20~ 21°N)及臺灣島南岸恒春半島(~24°N)都有分布,包括環礁、島礁和岸礁等多種類型。三沙市所轄西、南、中沙群島有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勝認為,珊瑚礁對維護海岸穩定、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持海水潔凈、減輕地球溫室效應等具有巨大作用,因而被稱為“海上長城”。再者,由于西、南、中沙群島遠離中國大陸,許多島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受破壞,就難以恢復。因此,保護珊瑚礁顯得尤顯重要。然而據生態監測結果顯示, 南海珊瑚礁在過去幾十年來處于急劇退化之中。“西沙群島永興島珊瑚覆蓋度從 1980 年的90%下降到 2008~2009 年的10%。”《2012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2012年,對海南三沙市的永興島、石島、北島、趙述島和西沙洲等5個海域的珊瑚礁進行了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監測。監測結果表明,西沙群島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2005年至2012年西沙監控海域的珊瑚覆蓋度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造礁石珊瑚覆蓋度平均值為2.37%。”眼下南海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及遭人為破壞現象令人擔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加劇的人類活動及全球變暖的影響。海水遭受污染、長棘海星蠶食、漁民濫采珊瑚、炸魚及不規范旅游開發等人類活動及水溫持續過高的自然原因,均對珊瑚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威脅。

        (六)淡水透鏡體破壞嚴重

        西南中沙群島為海洋型海島,除了西沙群島的高尖石為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熔巖露出海面為火山島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島礁。這些珊瑚島礁上沒有可供飲用的地表淡水。地下的淡水透鏡體就成為珊瑚島礁上寶貴的淡水資源。珊瑚島礁是由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在長期地質年代中營造而成的海底隆起構造,集中分布在熱帶海域和有暖流經過的洋面。這些地區雨量充沛,降雨部分被植被截留、蒸發或徑流流失,部分滲入地下形成漂浮于海水之上的淡水水體,其形態中央厚,邊緣薄,宛如一枚透鏡,稱為淡水透鏡體。各島礁上淡水奇缺,島上軍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大陸船只補給和降雨儲水,島嶼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用水之一。永興島等島嶼受地質構造和海水滲透的影響,淡水資源匱乏,由于人類活動增加及無序開發,造成地下水資源的浪費和一定程度的破壞。淡水透鏡體是可再生資源,但其十分脆弱。降雨回補,會促其再生,但抽取和滲漏又會使其縮小,如果開采量和開采強度過大,會使海水上涌擊穿淡水透鏡體,從而將一個大的淡水透鏡體分裂成兩個或多個小淡水透鏡體進而使淡水貯量大大減少,導致地面植被枯死,這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是毀滅性的。三沙市市長肖杰表示:“三沙要力爭在2014年實現海水淡化設施全面覆蓋有居民島礁,2015年永興島不再提取地下水。”現在三沙市正著力通過加強船舶補給與加快海水淡化廠的建設多種方式解決三沙島礁淡水使用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對三沙市島礁淡水透鏡體的破壞,保護三沙稀缺淡水資源和生態環境。

        (七)漁業資源退化嚴重

        南海是世界上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極具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系統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同時作為世界最著名的商業漁場之一,也是周邊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據統計,南海已知魚類多達2321種,分別隸屬于3綱、35目、236科、822屬,是世界上海洋魚類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區之一。南海漁業資源豐富,但是長期以來南海周邊國家和地區對南海漁業資源的過度無序捕撈,正在使南海的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其狀況令人擔憂。近年來,由于周邊國家逐漸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南海漁業資源衰退的趨勢有所緩和。時至今日,整個南海海域除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附近部分漁場還尚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外,其余包括南海北部大陸架漁場,北部灣漁場、西沙海域漁場、南沙海域漁場在內的各大漁場的漁業資源數量和質量都已大幅下降,部分資源品種趨于枯竭。南海島礁和海洋劃界爭議長期懸而未決導致南海周邊國家彼此孤立,甚至相互矛盾的南海漁業政策,正日益損害南海包括漁業資源在內的生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南海保護海洋漁業資源面臨的最大困難。此外,三沙漁業養殖業本身對于南海的生態環境也有較大的影響。海水漁業養殖因對海域資源的超負荷利用及海產養殖和灘涂養殖廢水直接排入海洋,導致水體交換能力下降,水體中有機物積累,營養鹽異常補充等也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

        除以上七種情況外,三沙市過分依賴柴油發電提供能源、南海愈發頻繁的軍事演習等都對南海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三、三沙市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對策建議

        面對發展與生態環保之間的關系,三沙市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保護優先、有序開發的原則,把生態保護迅速提上了議事日程。可以說,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三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三沙市生態環境狀況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務,從前文列舉的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可以看出三沙市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針對三沙島礁及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筆者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制定嚴格的環保政策、法規、標準

        世界很多著名島嶼在開發時都特別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處理好發展與環保之間的關系對島嶼經濟體尤為重要。世界著名海島,例如韓國濟州島、美國夏威夷、日本沖繩島、印尼巴厘島、毛里求斯等島嶼,在發展島嶼經濟的過程中都十分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成為這些海島發展旅游業的生命線,也成為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例如,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發展經濟確立環保先行原則,使農業、漁業、旅游業發展有良好的環境基礎。毛里求斯設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加強對周圍珊瑚群及海洋生物的保護。韓國濟州島為保護環境,采用了利用GIS(國家地理信息系統)的地下水保存管理系統。日本沖繩島通過建設大壩,保證海島淡水資源的供給。馬爾代夫通過為每一個度假島嶼確定容量標準,來保護島嶼生態環境。因此,結合世界著名島嶼生態環境保護經驗,三沙市應將生態環境保護長期視為三沙市發展的生命線。同時,要堅持規劃先行,盡快編制三沙市發展規劃和海洋功能區劃,在發展規劃和海洋功能區劃編制完成后,再行編制南海海洋產業、資源利用、海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島嶼開發、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各規劃。任何項目的實施都應該按照規劃行事,堅決杜絕隨意修改規劃的行為。此外,要制定嚴格而具體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環境準入標準。并嚴格依照政策、法規、各項標準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戰略。

        (二)多渠道加強島礁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

        南海島礁對于我國的國家安全、軍事戰略、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三沙市應克服困難,盡最大可能有效保護和控制南海島礁。三沙市應積極探索與南海周邊國家采取區域合作、共同保護的措施來保護南海島礁不被人為破壞,其次針對海平面上升對南海島礁的威脅,應積極通過建設防潮海堤、構筑防護網、防波堤甚至培養珊瑚蟲等措施來對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潛在威脅。

        應減少對于島嶼地下淡水資源的利用,減少對島嶼淡水透鏡體的破壞。積極通過建造“三沙一號”等大型補給船運輸淡水和建設海水淡化工廠等措施徹底解決對于島嶼地下水的依賴。另外,還可以借鑒日本沖繩島建設大壩收集儲存淡水的措施,結合三沙島礁具體實際,因地制宜收集雨水等淡水資源,確保實現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停止開采地下水的目標。

        應合理開發三沙島礁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海島土地資源,合理填海造地,嚴格填海造地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控制填海造地規模和強度。統一規劃三沙各島嶼土地資源的利用,整合海島土地資源,節約集約用地。

        加強國際合作,共同保護南海漁業資源。南海漁業資源的合作開發不僅是避免當前頻繁發生的南海周邊國家漁業糾紛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防止對南海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的必要措施。漁業合作的順利開展也將為南海劃界及島礁爭端的解決奠定一個良好的互信基礎,有利于爭端的最終解決。應加強國內漁業的科學管理,進一步增強休漁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嚴格控制漁船數量、加強漁具漁法管理等資源養護。

        提高科技水平,發展清潔能源,改變三沙市以往以柴油發電供應島嶼電力的狀況。大力發展海洋生物質能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綜合利用常規能源、太陽能、儲能、發電機尾氣綜合利用等多種能源技術,逐步形成具有三沙特色的能源供應系統,將三沙市打造成節能低碳示范城市。

        加強國際合作,合理開發南海油氣資源。對于南海油氣資源,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基本立場下,應加大對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加強執法巡航,保護南海油氣資源。加強與沿海國家合作,緩解沿海各國掠奪式開采的現狀。此外對于國內企業對南海油田的開采,應嘗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政策補償、資金補償、生態稅收等途徑鼓勵開發企業在開采時積極保護南海生態環境。

        (三)加強島礁環境生態保護的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永興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建設,使永興島全島污水都能夠統一凈化,并提高污水凈化標準,保證生活污水排放達標,并使得凈化后的污水有更多的用途。加快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實行垃圾分類處理與離島處理,加快西沙垃圾收集轉運項目后期建設,逐步使其他小島的垃圾處理也達到常態化運作。加快“三沙1號”交通補給船的建造,確保2014年底投入運行。加快永興島海水淡化廠投入建設,徹底解決永興島及附近海島淡水資源的問題。擴大綠化寶島活動,擴大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的范圍與面積,持續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防風固島活動,增強三沙島礁抵御風浪等自然災害侵蝕的能力。此外,所有海洋與海岸工程建設過程中都應堅持“環境準入不降低、生態功能不退化、資源環境承載力不下降、污染物排放總量不突破”四條原則。

        (四)加快生態保護區建設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三沙市成立前,海南已在西南中沙建成了六個海洋生態保護區。三沙市成立以來,正在籌建海南三沙群島熱帶海洋動物保護區、三沙珊瑚礁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三沙市應繼續爭取國家及海南省政府支持,設立更多的自然保護區,尤其是珊瑚礁等海洋特別保護區,加大對珊瑚礁為主體的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珊瑚礁生態系統是海南重要的熱帶海洋生態系統,應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保護珊瑚生態系統,加大海洋生態環保投入,建立珊瑚礁監測網,通過人工繁殖法螺苗種放流增殖的辦法,保護珊瑚礁資源等,力保南海珊瑚礁生態系統安全。

        加強保護三沙市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加強調查和監測,重點對瀕危物種采取就地或移地保護措施。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實施生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增殖。建立國際協調機制,共同維持南海生態平衡。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擴大修復范圍,積極推進對一些被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尤其是島礁的生態修復工程,保護島嶼植被,保護海島安全。

        (五)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加強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

        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和準入機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都必須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未通過的項目一律不得實施。加強海上執法能力建設,為海洋環境保護提供保障。三沙設市后,海上經濟活動日益增多,但非法旅游、盜采文物、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因此加強海上綜合行政執法,提高海上快速救援能力極為必要。建立生態環境污染事件、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與應急聯動機制,以便迅速、合理處置南海溢油、海上石油平臺泄漏、赤潮、臺風等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進西、南、中沙海域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及時監測通報和環境公報,掌握三沙生態環境基本狀況,為三沙環境保護提供依據。

        (六)科學發展三沙生態旅游為三沙環境保護提供資金支持

        海洋生態旅游是海洋資源環境循環利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的發展對環境保護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海洋生態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體驗、探險、科研和教育等,與其他海洋產業,如傳統漁業、捕撈業、近海養殖業和海上油田開發等相比,其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較低。在維持海洋生態環境系統平衡和環境承載力范圍內,海洋生態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僅有利于廣泛普及海洋環境知識,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和自覺性,達到旅游與環境相互促進的效果,而且以良性發展的海洋生態旅游業替代部分資源消耗大、環境破壞嚴重的傳統海洋產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對海洋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也可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另外,發展海洋生態旅游業還能夠為綜合化的海洋環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態環境的系統化、規范化管理。鑒于三沙生態環境容量還十分有限,三沙市發展生態旅游應堅持高起點、精品化路線,逐步發展。

        (七)發動島民和社會力量參與三沙生態環境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人是關鍵,三沙市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離不開駐島居民的參與。三沙市應在為數不多的居民中廣泛宣傳、普及三沙生態環保知識,樹立起廣大居民、漁民的生態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美麗三沙”的建設當中來。例如,鼓勵、發動漁民,積極承擔責任,一起植樹,參與綠化寶島建設。此外,應充分利用三沙在國內的重大影響力及重要的戰略地位,鼓勵全社會力量參與到三沙市的生態環境保護中來。

        參考文獻:

        [1]龔子同,張甘霖,楊飛.南海諸島的土壤及其生態系統特征[J].生態環境學報,2013(02).

        [2]王淼,段志霞.關于建立海洋生態補償機制的探討[J].中國漁業經濟,2008(03).

        [3]焦雙健,李龍飛.關于三沙市海島工程建設的思考[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s1).

        [4]蘇紀蘭.海洋生態安全的重要性[J].科技導報,2013(16).

        [5]張湘蘭,胡斌.南海漁業資源合作開發的國際法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

        [6]苗麗娟,王玉廣,張永華,等.海洋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海洋環境科學,2006(03).

        [7]唐議,鄒偉紅.海洋漁業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管理的探討[J].海洋科學,2009(03).

        [8]余克服.南海珊瑚礁及其對全新世環境變化的記錄與響應[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2(08).

        [9]張莉.論南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保護[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3(03).

        [10]烏蘭.海洋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關系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0(10).

        [11]袁建軍,謝嘉華.海洋生態環境污染研究概況[J].生物學通報,2001(05).

        [12]楊振姣,姜自福.海洋生態安全的若干問題――兼論海洋生態安全的涵義及其特征[J].太平洋學報,2010(06).

        [13]于敏,那杰,關春江.三沙市發展海洋生物質能源構想[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s1).

        [14]付海梅.三沙市與中國南海海權[J].學理論,2013(21).

        [15]吳瑞,王道儒.三沙市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保護[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12).

        [16]曾祥山,韓福光,鄭錦榮,等.三沙市發展設施農業的幾點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2(10).

        [17]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三沙市專題調研第三課題組,楊斌.三沙海洋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呼喚強有力的法律法規――三沙市海洋生態資源保護情況調研報告(摘要)[J].海南人大,2013(01).

        [18]劉家沂.生態文明與海洋生態安全的戰略認識[J].太平洋學報,2009(10).

        [19]孫立廣,趙三平,劉曉東,等.西沙群島生態環境報告[J].自然雜志,2005(0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高清一区二区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