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醫用耗材的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手術室;醫療耗材;成本控制管理
醫院要生存,就需要良好得經營,同時醫院的所有人員必須樹立成本意識,其中護理人員更需積極思考并參與醫療管理的規劃,進行護理預算和各項護理成本的分析與探討,已期達到成本控制且提高醫療質量的目的[2]。現將我院手術室耗材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醫療耗材管理流程
1.1.1高值醫療耗材 主要指手術用的修補材料,如房間隔缺損封堵傘、牛心包片、Go-tex補片、心臟瓣膜、人工血管、取血栓導管、進口貴重耗材以及手術器械等。此類耗材由專人專柜加鎖管理,在使用過程中從入庫登記到使用均有記錄,使用時間,使用人,患者姓名各環節都有據可查,當日使用,當日補倉,確認了賬目無漏記。對于醫院總庫房未備貨或不正常使用的高耗材則由科室負責人填寫申購單,總庫房管理員核實有無庫存,在申購單上確認并上交采購部,采購部根據申購單聯系供應商,填好報價上交財務部審核,對于出現同類產品報價高現象,財務部將進行干預并分析原因,審核完后交給院總辦公室報批。層層把關監督,控制了手術耗材最優價格采購。
1.1.2一次性低值耗材 主要指各類縫線、輸液器、輸血器。各型號注射器、引流管、留置針、無菌手套、手術刀片、氣管插管等。此類耗材每天由總務護士根據次日手術準備,供給每臺洗手護士,并在手術間內備有一定的耗材基數,末臺巡回護士按基數補倉,并將補倉單交于總務護士入電腦賬目。每周五總務護士根據手術量定量備貨,開領料單去總庫房領取補倉。而總務庫也會每周進行進貨補倉,補倉數根據手術量浮動。避免了耗材的積壓和過期現象。
1.2電腦預警系統的運用 電腦預警系統是指當一臺手術超過了同類手術的常規費用范圍,在給次手術患者輸入賬目時,電腦會自動提示已超過預警線,科室負責人則會對其超出原因作出分析,并通過電腦系統知會財務部。例如:同類手術正常費用為10000元,輸入賬目實為11000元,對此超支的1000元科室應進行費用核查,分析超支原因。
1.3建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組 建立科室護士長領導下的總務護士,護士組長組成的成本控制工作小組。總務護士從預算、控制、使用、月底盤存各方面做到專人專職管理。電腦賬目清晰,每天使用量、結余量、庫存量一目了然,既避免缺貨和積壓過期現象,又可防止護士漏收漏記。每位組長對其小組成員每天在巡回和洗手工作中耗材使用,補倉,記賬存在的問題及時溝通,并反饋至護士長處,需改進的地方晨會交班中護士長提出并落實,使手術室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精更細,使科室的耗材管理準確有序。
1.4護理成本控制意識的培訓 不定期的對科室護士和新護士進行成本課程培訓,讓其了解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熟練各類耗材及手術器械的使用,培養其節約意識,杜絕各類人為的浪費現象。
2結果
3討論
3.1醫院合理的采購流程使科室只負責醫療耗材的補倉和申購,不得和任何廠商進行直接接觸,所有新進的耗材需經臨床科室試用后,由使用人填寫產品試用反饋單至采購部方可采購,這樣既避免了"耗材回扣"現象,又能以優價采購到優質產品,從而降低成本。
3.2我院實行電腦辦公自動化(OA)系統,可以更及時更直接的了解總庫房庫存量和科室庫存量,使庫存量掌握得更準確,減少庫存積壓就是降低成本。
3.3自我院實行電腦預警系統以來,預警率為23%,科室對其費用進行核查分析,同時財務部根據科室反饋的原因調整預警值。并及時反饋至患者處,提早與患者溝通,大大降低了病人欠費問題,也清除了家屬對手術費用不清不楚而引來的醫療糾紛。
3.4這種管理模式需要由專人專職管理,每日及時出入賬,各部門間環環相扣,才能保證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運行,物品的及時供應。
4結論
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在的需求,對手術室醫療耗材成本實施控制管理制度,通過對醫用耗材進行規范的申領、發放、登記入庫和使用流程,對高值醫用耗材進行信息化、專業化的管理,做到安全使用,支出透明的目標,不但確保手術能夠高效安全完成,又可以減少成本,防止手術室資金浪費。嚴格控制供應商資質的合法以及證照齊全,針對供貨單位需要具備省級以上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所有耗材全部統一進行招標,不能允許由醫生或者是他人私自帶入手術室[3]。成立成本控制中心,由專人加強管理力度,依照豐富的經驗,提前將手術所需耗材準備充分,了解醫用耗材消耗的情況,及時加以補充,保持醫用耗材隨時處于備用狀態,按時對收費信息進行核實,防止出現漏收費以及少收費的現象。手術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實施列表建賬,由管理人員按照常用量制定基本用量作為庫存量,每周進行申領計劃。在簽收物品的時候需要嚴格把關,仔細對物品的名稱、滅菌日期、生產日期、滅菌標識以及失效期進行核對,檢查外觀質量和合格證。建立醫用耗材庫房,實施分類存放,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避免超出有效期,防止不必要的浪費。每天對使用和收費情況進行核對,倘若出現問題馬上和巡回護士進行溝通,針對低值醫用耗材物價管理不收費的部分,有巡回護士進行簽字,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和供應商保持聯系,向其反饋耗材的使用情況。針對高值耗材由手術室統計進行管理,由負責人將高值耗材的名稱、材質、型號、種類以及規格提供給供應商,經由采購中心實施審核之后登記入庫。擇期手術需要由器械護士手術之前1d按照手術通知單對手術所用耗材的名稱、數量、規格以及型號進行核對,告知管理人員,由管理人員提前準備完善。急診手術如果需要高值耗材需要通過值班人員進行調配,次日和管理人員實施交班,將數量核對清除之后登記簽字。每一個手術間的巡回是到管理人員處領取醫用耗材,進行登記簽字,手術結束以后,按照主管部門的要求,將內置物與病歷信息進行核對。管理人員需要每天檢查高值耗材的使用情況,記錄庫存以及實際庫存,對于收費情況進行核對,確保使用和收費統一,每月由醫院設備科等對手術室高值耗材實施監督與核查[4]。通過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地運用,避免費用漏洞并防止了人為的弊端,在滿足了手術需要的同時,又降低了手術費用,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是手術室醫療耗材管理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趙體玉.手術室醫療耗材管理方法及效果評價。IT(T),2010,5(11):524-525.
[2]林菊英主編.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1(03):59-66.
關鍵詞:醫用耗材 集中采購 庫存管理
醫用耗材是指醫院在開展醫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消耗性材料,如人體植入物和一次性的衛生材料等。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型耗材和使用技術應用于臨床工作,特別是高值類與植入性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費用支出和醫院耗材管理上的難度。因此采用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和庫存物資的科學管理將直接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生存發展。
一、集中采購
醫用耗材特點是品種繁多,型號規格各異。據調查統計,目前醫用耗材至少有3萬種以上,但價差較大,醫院80%的科室在為患者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都需要使用醫用耗材,而且使用量大。如何科學、合理和高效地完成醫用耗材的采購任務?我院以前的采購模式主要是傳統的非招標方式:即臨床使用科室提出申請,由設備科組織議價后就直接采購。這種傳統模式缺少了同類產品的比較和競爭,造成醫院醫療成本偏高,患者承擔的醫療費用增加。為了改變這種采購模式的弊端,杭州市衛生局從2004年開始對常規醫用耗材組織醫療機構進行統一招標,探索醫療機構的集中采購模式,依托海虹醫療器械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交易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虛高的醫用耗材價格,并使所屬醫療單位的采購信息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絕醫用耗材供應商與醫護人員的直接聯系。但是,由于我國醫用耗材來源多樣化(有國產和進口)、產品質量差異較大,而且產品更新換代較快,采取集中采購也面臨著一些丞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①嚴格執行集中采購管理辦法。我院所需采購的醫用耗材均需在中標品種中選用,決不允許采購非中標產品。如某種產品未參加招標(即招標目錄未納入的產品)而臨床又有特殊需要,對這類產品的采購是貨比三家,擇優選取,要求選中產品的經銷商提供之前曾向其他醫療單位供貨過的發票復印件做為我們采購價格的依據,還要求所選經銷商提供《生產企業許可證》、《經營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等有效證件,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我們在采購中的經驗是首選生產廠商,其次是一級商,減少二、三級商,通過集中采購減少中間環節,壓縮虛高價格,避免不正當行為。②實行集中采購全過程信息公開。我院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對醫用耗材均上網采購成交品種,確保醫用耗材采購在公開透明的條件下進行,物流配送必須是集中招標中標的配送商。這樣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約了經銷商與醫院之間的不正當經濟利益關系,引導經銷商合理定價,可有效地降低醫療費用,減輕了患者負擔,保障了醫療安全。
二、采購管理制度
通過醫用耗材的集中招標,按照衛生局相關規定和中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對于中標產品的價格原則上規定一個招標期內不允許上調,使我院醫療成本降低,讓患者從中受益。對于新材料的采購,醫院采購中心編制了《一次性使用衛生材料申請表》,由臨床使用科室進行填報,由醫務科或護理部論證簽字、采購中心負責人以及院領導的審核簽字后,方可進行采購使用。這樣既滿足了臨床的需要,又嚴格規范了新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對于采購流程的管理,醫院強化采購申請單和科室定期申報的制度,常規醫用耗材的購買都必須由臨床科室主任或護士長詳細填寫《常規物資使用計劃表》,并且規定在每周一集中申報使用計劃,采購部門每周匯總采購,在滿足臨床科室的同時,盡量減少庫存,增加資金周轉。
三、耗材的檔案管理
醫用耗材的質量標準是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耗材檔案的建立對安全使用有著重要的作用。我院耗材檔案包括:使用申請審批表、產品“三證”、生產廠家、供貨商資質證書、授權書、產品質量驗收報告、高值及植入性耗材使用登記表(要求貼上帶有條形碼的標簽),要求所有證件復印件都必須加蓋供應商公司的公章,依托信息管理模塊隨時能檢索到產品證件的信息,并設有預警提示,建立了“有效期限”管理,定期檢索,一旦發現過期證照則應盡快通知供應商提交新的證照。建立耗材入庫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將耗材購入及使用的基本信息內容輸入計算機,隨時掌握耗材的使用情況。這樣可根據每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保證臨床科室使用安全有效。
四、庫存管理系統
對醫用耗材進行集中采購和科學管理就必須與庫存管理結合起來,庫存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一個較低庫存量的同時又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加快庫存物資的周轉次數,提高運行效率,減少資金的占用,降低成本。許多高值類耗材只能根據患者術中的實際情況才能確定型號及規格,具有反向物流的特點,而現代通訊與物流配送為醫院高值耗材實行“零庫存”管理奠定了基礎。如在手術過程中才能確定患者所需要的品種規格的高值及植入性耗材,可在相關使用醫生提出申請后,醫院采購中心通知供應商將產品直接送到手術室或導管室,由手術室器械護士和手術醫師共同驗收,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了庫存,使醫院對此類材料實現了“零庫存”管理,并提高了庫房對醫用耗材庫存管理的能力。雖然“零庫存”在整個庫房管理中只是一種假設的理想狀態,是一種境界,在實際生產管理中根本不存在,也無法實現。但我們仍可在醫用耗材方面根據臨床科室使用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采購計劃,對常規耗材設置了高儲與低儲臨界值,進行動態管理。材料保管需要定位分區管理,充分考慮效率和便利兼顧,選擇合適的存儲擺放方式,根據臨床需求量大小,將材料依次分類由外向內擺放。依據先進先出原則,防止材料過期失效。對常規庫存物資設立了“高儲”與“低儲”量的警戒提示,以確定出庫的數量和出庫的時機,并對庫存按其允許斷貨情況、用量波動情況、材料單價等特性進行分類,分別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庫存管理模式。對于用量大價格低的耗材,采用定量定貨方式,即當庫存量使用到小于“低儲”量時,立即補充,否則就有斷貨的可能。對于用量少、價格高的耗材,采用定期定貨方式,即事先依據臨床同期使用量對材料需求量進行預測,確定一個合理的最高庫存額,在每個周期將要結束時,對存貨進行盤點,決定定貨量。應保證貨物到達后的庫存量剛好達到原定的“最儲”庫存額。
五、醫用耗材在管理上有待完善
一次性醫用耗材已成為醫療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院的發展,耗材的采購量也是逐年以20%的速度遞增,特別是心血管類患者所用的材料占的比重最大,所以對這類材料的管理有待于依托完善的信息系統,將高值耗材的采購、存儲、使用納入醫院的信息系統,提升信息的準確性與實時性。再者,一次性醫用耗材品種繁多,分類標準不統一,現常規按用途分為:手術室常用耗材、麻醉類、外周介入、心臟起博器、醫用高分子、衛生材料及敷料等十幾個大類,這種方法雖然貼近臨床醫務人員的實際使用,但缺點在于過于雜亂繁多,如能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統一制定一次性醫用耗材的分類,給每個材料定下統一的編碼,將繁多的材料逐一編碼登記,輸入計算機生成結構完整的數據庫,將會使產品在名稱上統一,采購價格統一,收費項目統一等等方面有更加完善的管理。
參考文獻:
關健詞:醫院 高值耗材 監控管理
隨著醫院的進一步發展,加強對醫用高值耗材的管理監控力度勢在必行。由設備物資部門在外科手術室、介入心導管室、骨科手術室等高值耗材集中的臨床科室設立高值耗材分庫房成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從物流學的角度看,能為臨床科室提供更加迅速、準確的專業物流服務,使臨床醫生護士從繁瑣的醫用耗材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專心搞好醫療工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能更加精確地對由醫用高值耗材產生的醫院運行成本進行核算,并最后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從醫院發展角度看,能讓高值耗材從招標采購到消耗結算的操作過程更加規范,透明,杜絕商業賄賂,維護醫院的信譽。
一、目前醫院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醫院高值耗材是價格相對較高的消耗性醫療器械,且大部分經過消毒后直接進入人體,稍有不慎將給醫院和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引起醫患糾紛。目前醫院使用的高值耗材品種不斷增加,性能不斷完善,這些高價值材料越來越多用于手術及各種治療中。因此對醫院高值耗材的全程監控管理至關重要。但是由于醫院內部管理不善,仍存在一些問題。
(1)制度不完善,醫院未建立統一的高值耗材管理流程,設備科、使用科室與管理科室相脫節,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宏觀上未把握控制好,監控機制較弱。
(2)目前醫院所用的高值耗材管理軟件,雖然看似功能齊全,但一些功能無法相互串連起來,在實際操作中過于呆板,在細節上仍有需要改進的方面。
(3)醫院耗材管理一般只重視采購,對于入庫、領用出庫及后續監控只是形式上的管理,跟綜與反饋較差。不能很好地解決科室領用量、使用登記的數量與收費數量相符等問題。造成科室所使用耗材信息核算不完整,財務信息失真。
(4)高值醫用耗材的加價不統一,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的購進價順加5%作價收費。存在著違規加價現象。
(5)對于高值耗材,財務部門根據科室計劃所需用的耗材名稱和價格在無辦理入庫手續之前提前錄入計價收費,采購部門沒有很好地按照科室所計劃的名稱及時辦理入庫調拔手續,造成入庫名稱與收費名稱不一致,不便于對其進行監控分析。
(6)高值耗材因規格型號復雜多樣,造成庫房備貨困難,占用資金大,易出現不合理消耗等問題。臨床提出的采購計劃采購部門不能得知輕重緩急,有時難以協調,影響臨床使用。
(7)對科室所使用的高值耗材缺乏管理,沒有規范的病人使用貴重醫用耗材登記表,存在著執行收費標準不準確,透明度不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對醫院可加價的特殊材料進行了全方位管理,對加價特殊材料制定了具體的管理辦法,將醫院的采購科、使用科室和管理科室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對高值耗材購入、使用、記錄、計價收費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人管理,有人負責。
(2)推進醫用耗材計算機管理系統,以信息化作為醫用耗材現代化管理的突破口.通過信息化管理高效、簡便,易于統計, 不但提高了管理質量,還節約了人力和管理成本。
(3)加強對高值耗材購進的管理,高值耗材的采購嚴格按照省衛生廳七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招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要求,規范進貨渠道,杜絕假冒偽劣醫用耗材流入醫院。采購部門根據科室計劃督促客戶及時辦理入庫手續。
(4)加強對高值耗材的價格管理,由專職物價管理人員負責收費項目及價格的執行與維護,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對于科室申請的收費項目物價員要認真把好準入關,嚴格按規定價格執行。
(5)很多耗材只能根據患者術中的實際情況才可確定材料的型號及規格.按照高值耗材使用特點.醫院利用反向物流,采用先臨床使用,后審核入庫、出庫的管理模式,克服了傳統采購-庫存-發放的供應模式,可以節約資金的占用以及不合理消耗等。能夠根據病人的需求選擇所適用的品種,及時地滿足臨床需要。
(6)加強對高值耗材使用過程的管理,建立科室使用醫用耗材明細登記表,醫院設備科庫房作為一級庫房,使用科室作為二級庫房,是高值耗材的直接保管點,材料使用后,由手術醫生填寫《病人手術使用貴重醫用耗材登記表》,科室主任復核后簽字加以確認。手術護士要認真核對,術后將該患者產品條型碼貼在患者病歷上,以便進行查對復核。
(7)健全可加價材料的收發存明細帳薄,定期對高值耗材加強監督檢查,因為高值耗材是在病人使用后才收費,與入庫時間和科室成本的結算有出入,要經常督促科室在使用收費后及時辦理出入庫手續。保證醫用高值耗材在領用量、使用登記數量與醫院收費數量的一致性。使財務信息反映更真實完整。
三、我院加強醫院高值耗材的監控管理取得的效果
高值耗材是醫用耗材中的特殊種類,衛生行業及相關各界一直予以高度重視,如近兩年由國家衛生部和八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及國務院糾風辦和駐衛生部監察局參與監督的八省市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招標等,足以證明這類耗材的使用管理在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我院根據積極的工作,在高值耗材的監管方面方面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我們在執行招標采購及日常管理工作中逐漸完善工作流程,結合醫院高值耗材管理現狀,本著邊摸索、邊完善、邊規范的原則,不斷積累管理經驗,對我院高值耗材從購進、驗收、價格、使用等進行全方位管理,使各部門工作協調一致,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多環節互相監督把關,保證醫院耗材管理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2)運用計算機機信息網絡化,對各使用科室醫用耗材用量進行全方位動態監控。這不僅從根本上減少工作量,還提高了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做到了財物完全相符。
(3)收費名稱與入庫名稱趨于一致,方便查找和監控。采購部門、使用科室、物價部門都能嚴格按照科室申請計劃辦理,所辦理的耗材名稱都與醫療機構醫用材料中標產品目錄名稱相一致。
(4)價格執行嚴格按照省衛生廳統一集中招標采購價格進購。并在此基礎上按進價順加5%作價收費,沒有出現隨意加收不合理費用等價格違法行為。
(5)提高了高值耗材的收費準確率,從2009年下半年至今,高值耗材明細表登記的使用,核查計費是否重復或遺漏,是否執行收費標準更為方便快捷,收費準確率100%。增加了透明度,沒有發生因高值耗材收費錯誤病人投訴的案件。
(6)因利用供應商材料備貨,設備科材料庫高值耗材實行零庫存,節約流動資金100余萬元。
(7)在采購部門的管理監督之下,入庫調拔辦理及時,財務信息核算完整,較好地解決了科室收入支出配比的原則,促進了成本核算的質量,為領導提供更為合理地參考依據。
高值專科耗材的全程監控管理是項系統工程,要求管理者持有一種嚴謹負責的態度,具備一定的專科耗材相關知識,熟知各種產品的功能、特點、臨床應用等,應與臨床專家教授們加強溝通協調,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確保臨床用械安全、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構建和諧醫療環境和節約型醫院。我們堅信,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有醫院職能部門和臨床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醫院高值專科醫用耗材的全程監管工作,將隨著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開展而進一步的深化與提高。
參考文獻:
[1]種銀保,趙瑪麗,李楠.醫用耗材應用現狀及其規范管理.醫療器械管理雜志,2005,29(6):460- 461
[2]于春華,湯黎明.從現代化管理角度探討醫院器材“零庫存”。醫療設備信息雜志,2004,20(2):56- 58
1 組織管理及制度
一切工作,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做保障。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我院實際情況,我院先后制定了《醫療器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暫行辦法》、《新藥、新的醫用耗材遴選入院評審辦法》、《高值醫用耗材管理辦法》四個有關醫用耗材的制度和規定。另外我院還成立了設備、器械、衛材招標采購工作領導小組,并適時調整遴選專家庫成員,以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這些文件中明確了對醫用耗材的組織管理、采購、驗收、保管、使用、回收等問題,這樣醫用耗材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有規可遵。
2 采購、銷售、使用
醫用耗材采購應實行招標采購,我院是每年年底組織醫用耗材招標,以確定下一年度的合格供貨商及產品價格。招標時應先對資質、權、證件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有虛假成份或缺少證件的一票否決,以確保供貨渠道和供貨產品的合法性。其次評標是招標最重要的環節,評標時應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2.1 質量第一價格第二;
2.2 質量同等情況下以價格為決定因素;
2.3 質量及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大廠商和原來老供應商;
2.4 同類產品中若有較多檔次的分高、中、低三個檔次來選擇,以適應不同消費階層;
2.5 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專科耗材(如骨科耗材),可邀請使用科室所有骨干醫師一起共同參與評標;
2.6 重要耗材按以上原則確定一個主供貨商和一個備用供貨商。
醫用耗材的采購要有計劃,隨時注意庫存,可設置庫存警戒線,庫存數量在警戒線以下,應及時采購補充,以保證臨床使用。庫存的設置要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既要能夠滿足臨床的使用,又要盡量減少庫存,提高資金周轉率,降低浪費。對于高值醫用耗材,提倡推行“零”庫存。醫用耗材采購回來后,要經過嚴格的驗貨程序,并填寫相關記錄,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使用。驗收時要特別注意材料的批號、有效期等標識,對于過期失效的產品堅決不能入庫。對于高值醫用耗材,我們根據《高值醫用耗材管理辦法》嚴格控制使用。由主治醫師向患者告之并簽字同意后再填寫使用申請,臨床科室主任審批,再報采購部門從招標單位采購,按規定驗收入庫、登記,發放到手術室或相關科室使用。如果需要購進新的醫用耗材,需要經過新的醫用耗材遴選評審專家集體研究、評審決定。
3 醫用耗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 醫用耗材的品種、規格繁多,全國各地生產廠家更是數量龐大,他們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這就為我們的采購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題。有時照顧到價格低,可能質量上就難以保證;照顧到質量好,價格上就可能較高,這是一對不太好調和的矛盾。我們在采購醫用耗材時要做到質優價廉,在保證質量、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降低采購價格。這方面我院曾嘗試過兩種方法。一是讓投標商帶著樣品到招標會現場,根據產品質量和價格確定中標廠家和價格;二是根據以往的使用經驗,確定1-3個臨床上認為產品質量好的品牌,有選擇性地招標。
3.2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高值醫用耗材逐漸進入臨床使用,對于這類材料的管理,也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這方面,我院通過這幾年的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們通過招標工作,實行最低價中標,然后根據中標價的情況,可能要求供應商在此基礎上再次降價,近年來我們就曾經兩次讓供應商再次降價5-20%。其次新型醫用耗材,有的的確有明確的治療效果,能極大地方便、幫助治療工作,但有的卻并不是那么確切,我們就通過新的醫用耗材遴選評審專家集體研究,集中集體智慧,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評審決定是否進入醫院使用。
[關鍵詞] 效期耗材;醫院信息系統;Excel;庫存管理;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 R19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c)-0144-03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cel in the management of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
XU Qing-yun ZHANG Cai-you ZENG Chun-sheng WANG Xiao-mao YE Hong-m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Cancer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Medical consumabl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whole medical system.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use of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and avoid waste because of the improper management los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anage the effect lasted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material management practices,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aterial effect lasted management were found out an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as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 of leading data export Excel and could clearly see that all the recent consumables and failure consumables in Excel.The confirmation table of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 was made and identity management was conducted to realize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which not only decrease labour intensity,enhance management effective,but also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payment consumables past due or will be due to medical personnel or patients strict.
[Key words]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Excel;Inventory 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逐步發展,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用耗材的應用也越來越多[1]。對其進行規范化、精細化和流程化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耗材的有效期管理又是最重要的環節。一個良好的效期管理體系有助于醫院提高醫療水平和安全保障[2-3]。效期耗材管理不當,不但影響臨床安全使用,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4]。本文通過對醫用耗材有效期管理的深入調研與探討,發現應用醫院信息系統(HIS)和Excel能夠智能實現效期耗材快速有效的管理。
1 效期耗材管理的意義
1.1 有利于保證耗材質量
耗材的有效期是指耗材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耗材質量的期限。耗材有效期的長短與耗材的質量密切相關,耗材質量的好壞、優劣關系著手術的成功與否[5],并且還與臨床安全使用、患者的健康密不可分。
1.2 可最大限度降低損耗
在符合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耗材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超過有效期,禁止銷售和使用。對耗材進行效期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每一種耗材,防止耗材過期,從而降低醫院成本[6],一但耗材過期,必將會引起損耗,因此應加強耗材的科學規范化管理。
1.3 實用可行性
經過對醫療耗材進行科學合理的效期管理,可以節約資金,降低退換貨次數、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從而可以使醫院的醫療質量得到保證與提高,使醫療成本得到降低,患者權益得到保障,出現糾紛時也可進行自我保護[7],是醫院提高整體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加強耗材的效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 效期耗材管理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2.1 效期耗材入庫管理
相關實踐研究[2,7-9]顯示,耗材有效期的管理不但要從采購源頭上把好質量關,而且在驗收、保管、使用過程中嚴格按制度執行,同時也要注重追溯醫用耗材的使用情況并有所反饋。對交易中的耗材供應商應進行動態的評估、反饋、淘汰。在張鳳勤等[10]的效期管理實踐中,距離有效期不滿6個月者不得入庫,除外臨床急需的耗材。這些方法在保證耗材質量的同時,對后期效期耗材的管理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驗收過程中,發現公司提供的清單存在較多問題,如打印不清晰、被印章蓋住批號與有效期、存在有效期錯誤,或因打印出現數字“5”與“6”、“3”與“8”難辨認等情況。在通過HIS系統入庫時因辨認不清而極易出現錄入錯誤,導致效期管理準確度與難度上升了一個臺階,從而使得HIS系統中的信息難以與實物效期信息相匹配。此外,又缺少進一步核對的較好方法,這些都是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2.2 耗材拆零對效期管理的影響
患者對不同耗材的需求導致各臨床科室都不定期地到藥庫申領耗材,許多耗材都要進行拆零發放,雖有較固定的人員進行耗材發放,但是由于部分耗材用量較大,拆零與整箱的耗材放置處不同,使得嚴格按照“近期先出”的要求難以保證。此外,臨床各科申領人員變動大,對HIS系統學習存在差異,在電腦上申領耗材時,只要看到耗材的名稱與規格相對應就點擊完成了申領工作,未能考慮耗材效期近的信息還停留在HIS系統中,再加上有些科室不能錄入HIS系統,需直接到藥庫領耗材并當作領急用物品,或存在科室多批次進行申領導致拆零耗材應用而生,因此,拆零耗材的效期管理相對復雜。
2.3 定期進行耗材有效期檢查
每月對耗材進行養護的同時,需進行有效期檢查,將有效期在6個月內的耗材登記在冊,近效期≤6個月者在備注欄中畫“”,≤3個月者上報并畫“”。每個月進行檢查后,對效期耗材的總體把握性方面較難,不能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同時在書寫耗材名稱、規格、產家等方面也消耗了大量時間,導致檢查與核對的時間相對減少,不可避免地出現漏檢情況。
2.4 信息化管理工具管理狀態
現有投入使用的HIS系統[11-12]應用軟件通過入庫[13]后,能較科學地合理化管理醫院使用耗材,但在耗材的效期管理方面未能很好地對處理情況進行備注及全面細致地了解實物發放后的效期情況,再加上缺乏自動報警功能,使得耗材的過期現象更易發生。
3 醫院信息系統和Excel在效期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3.1 應用HIS系統和Excel的特點及優勢
通過前期對HIS系統的應用,發現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入庫與出庫,能夠較好地監控庫存耗材的數量及去向,具有較好的單個耗材查詢功能,能較好地滿足臨床耗材的及時合理使用,基于其具有智能導出Excel的功能,能較好地進行排序、打印、核對、分析,從而極大地節約了手寫時間,體現了信息化的優勢。
3.2 嚴格遵循醫用耗材的驗收制度
在合理采購的情況下,應嚴格按照驗收制度和流程[14](對其外觀質量、名稱、廠家、規格、數量、批號、產品效期和生產企業許可證號、合格證檢驗報告單等進行驗證)。另外,對于清單打印不清,批號、效期信息有誤的耗材應進行及時更換,對于印章覆蓋效期者應進行標注,以有利于將其較好地錄入HIS系統,達到信息的準確管理。
3.3 規范醫用耗材的入庫與發放
將耗材信息如實錄入HIS系統后,按照有效期的先后排列入耗材庫,在發放耗材時,先將近效期的耗材選擇打印出庫單。庫房工作人員不能只是憑印象發放,而應按批次、按順序發放,這能規范效期耗材的管理。與此同時,加強臨床各科對HIS 系統的使用培訓,使各科都通過電腦申領耗材,在申領的過程中選擇效期近的耗材先申請出庫及盡量同一批次領完所要的品種與數量,藥庫打印出庫單后進行耗材的發放,此方法也能很好地達到效期耗材的規范化管理。
3.4 應用HIS系統及Excel程序提高管理
HIS系統具有智能特點,在進入耗材管理菜單后,依次單擊界面上的“庫存管理耗材入出存(C)另Excel”,即可導出Excel,對有效期列進行升序排列,則能快速制成近效期耗材確認表(圖1)。這不僅能夠提醒庫房工作人員近效期的醫用耗材,還可以在電腦上很清晰地顯示所有數據,避免了因打印而出現的難辨認情況,減少了不必要的錯誤,從而更好地杜絕了耗材過期,有效保障了患者就醫的質量和使用耗材的安全性,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使醫療成本得到控制和降低。
3.5 利用近效期耗材確認表定期清查
每月對耗材進行清查,對于批號及效期不能對應的耗材應進行修改備注,對于未在確認表中的近效期耗材進行加項處理并錄入Excel表中,在有近效期的耗材處放置“近效期”標識,以利于及時提醒使用或與供貨公司進行退換。保存好近效期耗材確認表,以方便下次清查時進行重點查尋,對于已經過期的耗材可在確認表中進行標注,以利于耗材的追蹤。
4 討論
在使用HIS系統和Excel對效期耗材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過程中,臨床科室因特殊原因應用HIS系統退回耗材時(沒有顯示批號,但有有效期),應適當地按照效期再發放耗材到其他科室,還應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信息系統導出Excel后反映出的近效期耗材,特別是對未在確認表中的近效期耗材應進行調查研究,不斷地進行改善。
HIS系統與Excel聯合使用具有簡單、靈活、實用性強等特點,可快速找到近效期耗材。人們較熟悉的Excel軟件[15]能較好地彌補HIS系統管理應用程序中的機械性與不完善性,可以間接改變當前醫療機構耗材的傳統效期管理方法,轉變人工記錄的滯后管理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應借鑒相關研究[16]的方法,在系統中設置效期耗材報警提示,這樣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隨著HIS系統的日益完善以及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工作疏忽導致的耗材過期風險,防止醫護人員、患者誤用過期耗材,能夠保障臨床安全地使用醫用耗材,從而可以為醫院的發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梁潔銀.淺談兩套醫用耗材管理系統應用對比[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4,20(10):26-28.
[2] 馬冠穎,徐杭龍,曹錫利.醫用耗材有效期管理的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5):125-126.
[3] 于靜,高小坤,丁桂萍,等.醫用耗材庫房規范化管理探討[J].重慶醫學,2014,43(23):3104-3105.
[4] 鞏玉艷,丁瑞東,龐麗,等.7S管理方法在醫院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12(24):151-152.
[5] 張振梅,張秀英.加強醫用耗材庫房管理控制感染[J].醫療衛生裝備,2011,10(10):134-135.
[6] 陳霞,汪云,王浩,等.論如何加強醫療衛生耗材成本管控[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3):6-7.
[7] 祁萬華.談醫療耗材的規范性管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7):141-142.
[8] 于春華,于京杰.醫用耗材質量控制研究實踐[J].醫療衛生設備,2010,31(2):106-107.
[9] 鄧新征,劉學紅,巢自蓮,等.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手術室醫用高值耗材管理的成效[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3, 4(6):202-204.
[10] 張鳳勤,陳姍姍.醫用耗材庫房管理方式探討[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4):413-415.
[11] 顧偉,劉理洲,朱佳豪,等.醫用耗材管理系統的設計及開發[J].醫療設備信息,2004,19(4):13-14.
[12] 王泉清,包濟民,焦永春.醫院低值耗材管理系統的設計[J].中國醫學裝備,2013,10(7):41-43.
[13] 何彥,曾為馳,曹方,等.淺談醫院醫療耗材庫的管理[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11):130,137.
[14] 張堅.醫院耗材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3,37(4):304-307.
[15] 彭小燕,,葉政德,王正軍.應用醫院信息系統和Excel智能實現效期藥品規范化管理[J].中國藥業,2013,22(20):85-86.
吉林省肝膽病醫院器械科,吉林長春 130062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用的高值耗材的數量及種類也隨之增加,為此也增加了醫院對高值耗材的管理的難度及成本。對高值耗材建管理的維護難度也隨之增加。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發展節奏,為此發現及尋立的信息化系統找新的系統維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該研究就如何進行醫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維護進行分析及考究。
[
關鍵詞 ] 醫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維護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b)-0106-02
目前,現代的信息技術及科技的網絡的迅速崛起,運用網絡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已經逐漸設計到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的實踐中。就醫院方面來講,像一些重要的學科及科室需要較多的高值耗材設備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全方位的診斷,如血管介入方面的治療,心臟介入類的治療以及人工關節及眼科相關的治療等,均需要高端的儀器進行診斷輔助劑治療。為此這些高值耗材的成本也無形中加大了患者的就醫成本,醫院方面對其的維護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對其定期的系統維護及檢查,就造成了成本升高的重要原因。為此醫院高值耗材設施的增加及對管理水平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對醫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維護的管理水平也隨之增高。因此對于原來的管理及維護的辦法,到目前為止不能適應現在種類繁多,消耗量大的高值耗材的有效管理及維護。不僅要達到設備的工作性能,而且能夠降低其維護及運行的成本是目前醫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維護的關鍵所在。目前已經成為醫院耗材管理的重中之重[1]。
1 醫院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系統維護的重要性
醫院在進行醫療診斷及治療等一系列的過程中,醫院的醫用耗材的消耗量是很大的,這其中高值耗材的消耗也是很大的。而且這些耗材不僅用量大,而且種類多,品種多,涵蓋的學科及科室也加多,覆蓋面及規格大且復雜。對耗材的維護及信息化管理的維護需要專職的技術人員。這些高值耗材的性質及屬性就使得對其信息化系統的維護成本增高,相應的難度也加大。又因為醫用耗材對自身的安全性能及效率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及挑戰,這也就使得專職管理耗材信息維護的專業人員的負擔及責任。但由于隨著信息產業的不斷壯大,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在當今的信息技術發展的大環境下,醫院的耗材的庫房現已經引進適應現代需求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對高值耗材進行信息系統的維護。就目前而言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只是簡單的對耗材器械的錄入及登記入庫,一進一出式的管理只是簡單的對耗材的跟蹤管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系統監測維護,所以不能真正意義上發揮信息系統化的優點,發揮其高效率的優勢,全方面進行管理及操控的特點。換而言之既不能從源頭上對醫院高值耗材的監管及維護,也就不能對高值耗材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保障。所以不管是從醫院高值耗材信息系統化維護的重要性來看,還是就醫院聯合現代信息化技術來提升自己的系統工作水平,都需要加強對醫院高值耗材信息系統的維護,為此對高值耗材的維護是當務之急[2]。
2 對醫院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系統的維護
對醫院高值耗材進行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對其搭建起一套可以進行高值耗材全過程監控的監管系統。這就需要在原有的物資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聯合HIS收費管理系統,使兩種管理系統相結合,使功能更全面,應用更合理化,可以使相應的管理化信息得到及時處理,及時記錄,及時更正更新。就當下醫院高值耗材方面信息化管理著重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改善。
2.1耗材采購招標系統
醫院的高值耗材進入醫院進行使用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進行購入方面的管理,耗材的采購工作責任較重,負責采購耗材的質量,為質量把關的第一個環節,以及對耗材費用使用的分配。通常情況下,耗材的采購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選購耗材的采購人員需要進行質量的把關。需要將采購單位錄入系統進行登記備案,如客戶地址,郵箱,賬號及客戶代碼等信息,便于追蹤供貨源,進行系統監督管理,并且在采購時候要按照我國的醫療器械的相關管理規定及辦法作為參考依據和標準進行采購。對制造商及供應商進行考量篩選。經過一些列前期考察工作,在能夠保證耗材質量的前提下,方可進行采購工作。再者對于首次進行采購的高值耗材器械,一定要通過醫院有關部門允許后才可以進行招標采購。在此環節,為了促進醫德作風建設,避免在采購過程中出現不適當問題出現,其采購的工作務必按照黨支委統一的帶領下,各個部門分工進行,各執其責,互相監督。
2.2 二級庫存體系
原始的庫房信息系統的管理模式是一級庫房管理模式,需要進行升級變成二級管理模式。對醫院采購進來的高值耗材進行一對一的管理。不在采取各科室自行管理的制度,由醫院進行統一管理及控制,建立二級庫房。通過建立二級庫房,統一管理的模式,不僅僅使管理的成本降低了,而且使操作更加簡單化,規范化及透明合理化。在實際投入運用的過程中,在耗材出庫的同時,就進行收費的確認。這樣可以避免有些費用沒有收取的情況發生。與此同時,還要認真記錄及控制從庫房出庫到各個科室耗材品種的種類及數目的多少,以確保醫院的耗材真正的按照相關規范和使用流程給患者應用,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節省資源[3]。
2.3 耗材入庫系統
我國高值耗材的銷售模式大多是代銷的形式進行的。當高值耗材進入庫房后,并不把耗材采購的費用算到醫院的總賬里面,當這些耗材被相關工作人員辦理登記入庫后,才能被歸為各科室的使用成本里面。因此,對于高值耗材這方面的管理需要搭建一個虛擬的庫房來配合這種代銷方式進行相關的管理。除此之外,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高值耗材是在提前1天得到相關要求并告之急需使用,那么管理耗材的工作人員就需要對所需的耗材進行準備。值得一提的是,耗材在送達使用之前需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消毒的處理,經過相應的消毒過程后,才能批準驗收進入庫房。進入庫房后,要認真填寫入庫信息,如日期、入庫單號、供貨編碼及供貨商,便于耗材出現問題后及時查找。還要對每個耗材的信息進行填寫,形成明細,將耗材的簡拼、商品名稱、品牌、規格型號、商品類別、單位、進價、金額等先關信息填寫完整,便于出現問題可以進行追蹤處理。
2.4 條形碼系統
高值耗材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對其安全性的要求相對較高。醫院在使用過程中,會偶有出現不良反應的現象,就目前我國的醫療糾紛來看,總結起來,由于耗材質量的問題帶來的醫療糾紛有不少案例。但是在實際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想要準確得知具體事故情況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就需要對高值耗材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管理高值耗材。就是采取條形碼的模式,對高值耗材加上像身份證一樣的條形碼。并通過對條形碼的信息進行錄入,得知每個耗材的信息,便于出現臨床糾紛后,通過條形碼的錄入模式,就可以使用物資系統及收費系統進行收費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高值耗材通常是在準備入庫的時候進行,在入庫前對外包裝及耗材質量進行驗收,經過驗收合格后在進行每一個耗材的掃描[4]。
2.5 高值耗材的使用與費用計算系統
使用高值耗材之后,要有專門負責計費的人員進行計費,專人負責。醫院方面需要對患者的住院號錄入到相應的系統中。醫院需要將患者的住院號輸入到HIS系統中,還要掃描耗材的條形碼,隨之系統將會自動的把患者及耗材的相關輸入信息聯系起來,產生關聯,計費成功。但是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發現,可以進行關聯的高值耗材是需要通過預入庫的管理程序,隨后才能進行相關后續維護工作。否則就不能進行這種關聯計算工作[5]。
2.6入庫信息化系統
完成高值耗材關聯計費之后,HIS系統會把患者對應的住院號,以及患者的使用費用等信息輸送給物資管理系統,經過系統的自動處理,對比分析,可以對已經結算過的收費進行處理。系統會把處理后的耗材進行針對性的減量處理,經由醫院的管理人員確認無誤后,才能完成高值耗材的準入庫[6]。
3 結語
對高值耗材信息化系統行維護,不僅僅強化了對管理設備的部門的管理水平,而且該免除了一些不合格及不合法的耗材的使用。與此同時,還全面提升了耗材的管理水平。并且通過條形碼的錄入,對高值耗材進行跟蹤檢查,能夠全面及全過程檢測耗材的質量情況及使用情況。并且能夠確定相關責任人,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排查及時處理。因此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不僅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提升醫院整體的管理水平及業務質量。降低在醫院高值耗材方面的醫療糾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
[
參考文獻]
[1]彭馨.醫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初探[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69.
[2]韓善清.高值耗材管理問題剖析及解決方案[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3):83.
[3]舒慧宇.淺談醫用耗材名稱標準化[J].醫療裝備,2013,26(1):42-43.
[4]朱勝軍.條碼技術在高值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2(2):136.
[5]吳玲萍,許蓮芳.手術室醫用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9):76.
手術室包含設備及使用衛生材料的復雜和多樣性,導致成本管理存在問題,成本核算所體現的內容不能真實反映實際情況。
(一)收支不配比高值耗材涉及金額較大,在醫院的日常管理中通常采用廠家備貨的模式,在實際使用時將收入計入相應的科室及手術室中,而成本計入是在結賬時依據最終發票金額計入科室或手術室成本,由于結賬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性導致科室收入與成本的不匹配,當月收入對應的可能是上月甚至之前的成本,不能真實反映科室收入與成本的實際情況。
(二)設備成本范圍不清晰手術室集中著大量的設備,主要包括兩類設備:一類為專用設備,只供給個別科室使用的設備,如耳鼻喉科手術顯微鏡,因在手術中使用,所以存放在手術室;另一類為公用設備,可供多個外科科室共同使用。成本計入時按照“誰申領,計入誰成本”,這樣就造成有些公用設備的折舊及維修成本如果由手術室申領則成本計入手術室,而由外科科室申領則計入申領科室中,但使用科室并不限于申領科室,成本并未分攤,導致手術室設備成本計入不真實。
(三)管理職責不到位手術室成本缺乏規范化的個體控制,常規的單項手術缺乏固定的耗材標準,術中耗材的使用量及類別隨意性較強,使得手術室無法控制耗材的使用成本。手術室內設備昂貴,許多設備是公用設備,手術過程中存在操作不當甚至違規操作造成設備損壞的情況,同時由于維護不到位,也會增加設備的維修及保養費用,由于這些設備缺少專人負責,也沒有針對設備損壞和維修的相應問責,沒有責任到人,致使設備管理不到位;手術過程中衛生材料的消耗較隨意,對于常規手術沒有消耗限制和規范,消耗情況難以監督和考核。
(四)使用衛生材料歸屬不清晰一般在手術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衛生材料,這些衛生材料有些并非是手術室特有的材料,外科科室也會使用部分相同的衛生材料,在手術時有部分科室會將部分通用材料帶入手術室中,這樣,手術室衛生材料成本就不能真實反映實際消耗的情況。
(五)財務部門對于衛生材料的審批、采購參與度不夠由于醫院部門職責所限,財務部門不能有效參與衛生材料的審批采購,不能對采購的型號、數量等及時提出審核意見,甚至對于庫存是否合理也未能提出意見,只有在最終結賬時,財務部門根據所收到的發票進行賬務處理,財務很難起到監督作用。
二、加強手術室成本管理的對策
根據手術室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財務處匯同物資器械中心等部門為加強成本管理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一)加強物資和設備管理在手術室設置專人管理衛生材料,對各類物資出入庫進行登記和統計,隨時了解各類耗材使用、庫存情況,并根據庫存情況及時申領,減少物資的隨意領用。禁止手術室外任何材料隨意帶入手術室,手術中使用所有耗材均由手術室提供,既保證手術質量和安全,同時清晰界定手術室成本,全面反映手術室成本的實際情況,收支逐步配比。手術室內設備設專人負責,護士長定期檢查,相對固定一名工作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擔任儀器設備管理組長,全面負責儀器的安排使用、保管、維護及聯系維修,專科手術組長為各專科儀器設備管理員,負責日常、定期保養及檢查,發現問題報告組長及時聯系維修,使各種儀器處于良好狀態。同時,做好設備使用的培訓工作,護士長負責監督每名使用設備人員能夠熟練操作,遵守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從而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的購置成本,對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設備損壞做到責任到人,并承擔由此引起的維修費用。
(二)加強庫存管理1.高值耗材設置二級庫管理。在手術區域中心位置設立手術耗材二級庫房,由專人管理二級庫。二級庫中主要放置高值耗材及部分用量較大單價高于500元的耗材,手術前一天下午手術室護士通知二級庫管人員第二天手術所需用的高值耗材型號及數量,二級庫管人員根據通知單備貨并于手術當天將備好的高值耗材送至手術間,與巡回護士做好記錄交接工作;巡回護士記錄實際使用情況,并于手術結束后將剩余耗材帶回二級庫并與庫管員核對交接,庫管員依據出庫和收回高值耗材數量和金額確認實際耗材消耗情況。以網絡數據庫為平臺,以收費控制為主要手段,開發建立了耗材使用的流量及流向控制監督軟件,以隨時掌握耗材的使用,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加強低值耗材的庫存管理。財務處定期對庫存物資進行清查盤點,核實物資的實際庫存量,保證物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與物資器械中心的賬面記錄核對,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在低值耗材管理沒有完全信息化的前提下,耗材基本是“以領代銷”的模式,不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收支匹配,因此,盡量減少庫存積壓,確保收入與支出最大程度上的匹配。減少耗材申領時間限制,由原來一月領一次減少為每星期領用,庫存量也由原來的一個月,減少為一星期,只針對常用耗材備貨,對于特殊用品隨用隨領,降低庫存成本。衛生材料的庫存量采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由相關部門及人員對庫存情況及衛生材料的入庫、驗收、領用、處置等過程進行監控,并按時進行盤點,在發現衛生材料積壓、超量以及快過期的現象時,物資部門與供應商進行及時地溝通與聯系,協商退貨或控制采購數量。
(三)及時準確進行收入成本核算可直接根據物價部門耗材加價原則核定的已收費記賬信息直接計提使用科室收入,再據庫房的出庫單對科室進行成本計提,實現了收入和成本的同步配比。這樣,避免由于廠商開具發票不及時導致收支不配比,另一方面也使收入和支出反映同一時期的實際情況。
(四)加強財務管理的職能加強財務管理職能,積極參與采購環節,對不同類型的衛生材料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數,在采購時,保證醫療質量和技術的前提下,建議選用成本較低的耗材。協助物資部門確定最佳訂貨批量,最佳訂貨批量是指能夠使存貨的相關總成本(變動訂貨成本和變動儲存成本)達到最低點的進貨數量。醫院的耗材不能等用完再去訂貨,需要考慮保險儲備量、交貨時間等因素提前訂貨,所以醫院的醫用耗材要根據“存貨陸續供應和使用數學模型”制定最佳訂貨批量和考慮保險儲備量的再訂貨點。根據以往數據情況,計算合理采購量提供給物資部門,合理采購,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手術室成本較高,每年成本支出都在1000萬元以上,因此,將手術室成本納入預算,年終時對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并提出意見,在下年預算時根據執行情況進行修訂。
(五)規范手術臨床路徑,規定手術基礎用量外科手術有許多手術都是常規手術,通過記錄和統計這些常規手術所消耗的材料,理順手術的環節和步驟,即可得出手術的基礎用量。對于常規手術按照手術流程嚴格控制臨床路徑并規定每一環節所使用耗材的型號和數量,做到每臺手術只提供基礎用量,對于超常規用量需特殊申請,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材料使用的隨意性。
(六)根據不同的屬性采用不同的成本計入方式為增強手術室及所有手術人員成本節約意識,將手術室成本按照“誰受益,誰分攤”方式計入各使用科室。1.低值耗材成本通過記錄消耗量計入科室。低值耗材主要通過巡回護士填寫《術中一次性耗材填寫單》將每臺手術耗費的低值耗材數量記錄下來,再按照耗材單價與數量相乘得出每臺手術的低值耗材成本,每月匯總將耗材成本計入相應手術科室。2.設備成本主要通過租借費形式計入科室。將設備折舊及維修保養成本全部納入手術室,再根據設備受益科室不同進行分攤。對于專用設備其成本全部由使用科室承擔;對于通用設備,使用設備科室需承擔租借費用,以便于設備的更新。租借費用根據科室使用頻率不同而承擔相應成本,如腔鏡設備,每臺手術應承擔的設備租用費用=(設備月折舊費用+維修保養費)/平均月使用設備手術例數,按照科室實際使用臺次與每臺手術租用費用相乘得出科室應承擔的設備折舊成本計入相應科室中。
一是某患者因眩暈癥到醫院急診科就診,在該院急診科留觀5個小時后出院回家,但是醫院向該患者收取了全日的床位費,患者認為不應該收取其全天的床位費,到醫院有關科室投訴,經過與收費標準比對,有關床位費的計費辦法是“計入不計出”,在項目內涵中含有“不足半日的按半日收費”的解釋。醫院遂敦促急診科室與該患者聯系,退回了多收費用。二是某患者因肺癌晚期到醫院治療,醫生為其開具腹部檢查CT的醫囑單,檢查科室在為其做檢查時按部位計算收取費用,經過比對收費標準發現,醫院在對該患者進行CT檢查時多收了膀胱、雙腎、前列腺三個部位檢查費,患者認為檢查科室沒有按醫療規范進行檢查,要求退回多收的檢查費用。我們暫且不論以上兩起醫患糾紛的解決結果,但看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院方收費公示不透明,收費和醫療規范缺乏關聯性造成的。
二、因價費爭端導致醫患糾紛的成因分析
經過對某醫院2010年152件因藥品價格和醫療服務收費引發的醫患糾紛分析,院方查找出以下幾方面原因:
1.價費政策宣傳工作不到位。
如,國家對大多數醫療服務機構的藥品價格政策實行最高限價和進價順加一定加價率的作價辦法。但是目前用于臨床的的藥品品種達上萬種,且因產地、規格、批次、劑量等原因價格差別較大。加之醫生處方偏好和藥品的替代性較強,給患者造成藥品價格較混亂的印象。醫院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藥品價格公示載體,在患者提出疑議時又缺乏必要的解釋和溝通。
2.價費收取與醫療技術規范的銜接不夠。
特別是大型檢查設備和生化檢查項目。現代醫學、特別是西醫過度依賴儀器設備檢查和化驗結果,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也給醫患糾紛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在檢查化驗時患者認為一些檢查化驗項目與疾病診斷關聯性較差,認為院方存在分解項目亂收費嫌疑。上述案例二中院方存在的問題便是沒有嚴格按醫療規范對患者進行檢查,而存在分解檢查部位多收了患者1000多元的檢查費。
3.價費明碼標價工作不到位。
近年來,通過醫院和相關部門的努力工作,醫療服務單位的明碼標價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由于醫療服務收費項目繁多、專業術語較多,百姓對收費公示看不太懂。據了解,目前某醫院涉及醫囑收費項目達20896項,醫療收費項17251,藥學項2463項。收費項目如此繁多,因內涵理解原因造成的誤收多收也就在所難免。在藥品價格方面存在批號、劑型等諸多差異,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價格調整頻繁等因素,價格公示工作顯得滯后。特別是在公示載體方面院方雖然采取公示墻、電子屏幕、宣傳冊等形式,仍然難以滿足患者和社會各方面的要求,患者不能及時了解到相關情況,便把責任歸咎于醫院,這也是發生醫患糾紛的原因之一。
4.醫院內部在價費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稽核內控制度。
由于現代醫院多是全科醫院、科室分工明細,但價費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不完備,一些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監督落實機制。有些醫院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考核獎懲制度多向臨床科室、一線科室傾斜,而對計財、價費管理等管控科室不夠重視,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稽核、爭議調解制度,沒有形成及時化解價費糾紛的機制,沒有必要的問責制度,這也是一些醫患糾紛發生并升級的原因之一。
5.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管理不規范。
為了增加收入現在很多醫院都采用科室核算考核辦法,導致一些植入類的高值醫用耗材使用不規范。特別是在骨科、心臟科等經常用于輔助治療的支架、鋼板等高值醫用耗材,由于產自國內國外的價格差異較大、患者對相關的產品性價比缺乏了解,有時候醫生的引導性介紹起到至關作用。有些患者通過其他途徑了解相關信息后,產生被騙的感覺,形成醫患糾紛,有的還到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和舉報。
三、加強價費管理是減少醫患糾紛的有效途徑
1.通過建立價格公示及查詢制度,方便患者查詢。
該醫療機構除了在顯著位置設立電子顯示屏,及時向患者公示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和藥品價格,常用衛生耗材價格信息外,還利用醫院的走廊等墻體將各住院科室常用醫療服務項目進行價格公示。對于住院患者按照國家規定建立收費一日清單管理制度,所有科室及時向患者提供住院一日清單,清單上逐項記錄住院患者每日發生的住院費用(包括醫療服務、藥品及另行收費的一次性衛生材料的項目編碼、名稱、單價、數量、金額、總計等),做到一日一清。
2.該醫院建立了科室自查自糾制度。
在醫院各科室設立了兼職價費管理員,對患者當日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復核,凡因各種原因未實施的檢查、治療項目、未使用到患者身上或未發給患者的藥物,做到及時退費,并向患者做好解釋。出院患者在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時,由住院收費處打印費用匯總清單交患者審核,經患者核對無誤后,辦理出院結算。
3.該醫院建立了費用稽核內控制度。
在患者出院前由所住科室工作人員對患者住院期間發生的每一筆費用進行復核;住院收費處在辦理患者出院結算手續時,在結算前打印費用匯總清單交患者審核外,由價費管理人員采取定期檢查和日常抽查的方式,對科室收費進行審核,并規定審核病歷的比例。
4.該醫院主動暢通百姓投訴渠道,及時化解價費矛盾、調解醫患糾紛。
該醫院在計財處等相關科室設立價費投訴調解辦公室,對于患者投訴的問題,屬于院方責任的,及時退還多收費用;院方沒有責任的,做好解釋工作,解釋不通的,派人陪同到價格管理或衛生等職能部門進行解決,直到患者滿意為止。
5.該醫院進一步協調了價費與醫療規范的關聯性。
近年來,醫療收費系統科技創新不斷,數據庫管理越來越普遍,但是仍然存在醫療科室書寫醫囑與收費操作不同步問題,無醫囑收費或無費用醫囑等不合規現象。同時,由于書寫醫囑與收費操作在時間上不一致,導致一些收費找不到對應醫囑,造成患者對科室人員的誤解。所以該醫院建立收費項目與醫囑項綁定的信息管理系統,使醫囑與收費對應及時、準確,醫療收費更加規范。
6.該醫院加強了高值耗材價格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安全。
醫院住院部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科室與院領導決策保持一致,團結一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抓勞動紀律,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理念,科室不能有曠工、脫崗、離崗,上班不做私事的現象,新來的同志要進行崗前教育,醫療安全教育,醫德醫風教育。
二、為我院今年上等級創二級醫院達標創造條件,保質保量過關,不拖醫院的后腿。
1、 很抓十項核心制度的落實整改。
2、 提高病歷書寫質量和三級醫師查房水平。
3、 抓產科建設。提高產科13項危重病人的監護與處理建技術。把13項搶救流程圖表要上墻 。
4、 制定相應的搶救常規,并規范搶救記錄。
5、 制定切實可行的產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6、 正確處理三個產程,防止箈產。
7、 按評審的細則及要求完善各類需查病例。
8、 完善各種危重病人搶救記錄,疑難病歷及死亡病歷討論記錄。
9、 堅持每月一次的業務學習進修,培訓回來后將所學知識傳授給每個同志,共同提高業務水平。
三、 努力完成或創造條件也要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
1、 增收節支,節約用電,不點長明燈,人走關電,節約用水,以院為家。
2、 減少醫用耗材,不浪費,不流失。
3、 合理收費,病人帳單公開,醫務人員不開人情方,不用權謀私索取財物。
4、 改進服務態度,以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吸引更多病人。
四、 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減少醫療糾紛的出現,一切治療按診療常規處理,開展一些便民措施,改進服務態度,為改善醫患關系作出努力,把醫療隱患捏死在萌芽中。科室制定獎懲措施,對出現的各種醫療差錯事故,根據責任事故與技術事故劃清責任,落實到人,以吸取教訓教育后人。
五、 建立隨訪制度并登記。
六、 本年度工作應改進去年的不足之處。
1、 認真執行各項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實,將各項制度執行到位,提高醫療保健的病例質量和醫療安全質量。
2、 抓病歷質量:甲級病歷率達95% ,乙級病歷率達0.5% ,杜絕丙級病歷,抓醫療文書書寫并規范,抓護理質量,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
3、 抓醫療質量: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5% , 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95%, 臨床主要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60% ,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80% ,成份輸血>95% ,輸血適應癥合格率>90% ,清潔手術切口甲級愈合率>97% ,剖宮產率<40% 。
4、 提高危重病人搶救率。
5、 減少院內感染發生率 。
6、 持續開展圍手術期用藥,合理使用抗生素。
醫院住院部工作計劃范文二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院醫療質量,杜絕醫療差錯和事故發生,確保醫療安全,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1.嚴格執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病房管理辦法》,住院病歷合格率≥95%,門診醫療文書書寫合格率≥90%。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真實,及時,規范書寫病歷并保證病歷的質量。
2.為了控制院內感染和加強醫院的自身形象為病人營造良好的環境。嚴抓住院部病房的衛生,住院部其他科室如醫生值班室、病房、手術室、換藥室、護士站的衛生情況也要經常保持干凈。及時的對醫療用品消毒或焚燒,及時清理醫用垃圾。
3.設立意見箱,廣泛征求病人建議,對病人提出的問題要認真的調查核實,并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合理的獎懲。
4.在主管院長的領導帶領下,按照醫院的規定實行查房制度。
5.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新的業務。對基本功底扎實,工作積極,態度端正的工作人員,將優先考慮培訓進修的資格。
6.住院部制度制定了就要抓落實,住院部醫護人員要認真的履行規章制度,以律人之心律己。
7.嚴格執行請假制,對待病人要親切,不允許上班期間脫崗、串崗、衣著不整齊等,嚴禁上班期間上網玩電腦等情況,如發現,則按照相關制度扣除部分或全部上浮工資。
8.加強院內感染知識宣教和培訓,強化院內感染意識。 認真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嚴格無菌操作規程。
9. 以“手術室、治療室、換藥室、婦科檢查室”為突破口,抓好重點科室的治理。
10. 規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11.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培養醫務人員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切實改善服務態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屬溝通思想,避免因服務不周而引起的醫患糾紛。
12. 建立健全質控職能,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組建質控辦,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求質控辦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科室進行檢查指導工作,定期召開例會,匯總檢查結果,找出問題,及時整改。
13. 進一步規范各種護理文書,認真填寫五種表格,根據具體疾病制定出合理的護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