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生物安全保障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安全保障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安全保障方案

        第1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一、研究專題和期限

        專題一:水源地和濕地保護及水處理技術研究

        1、*口水源地咸潮控制保障體系研究

        研究目標:結合*流域水情變化,確定咸潮控制臨界流量,提出*口咸潮控制和保障措施,為合理配置區域水資源和保護*城市飲用水源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內容:*口咸潮入侵特征變化和機理,*口水源地咸潮控制臨界流量,*口咸潮控制和保障措施。

        2、膜生物反應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研究目標:針對污水處理中核心膜產品國產化、生產規模化難題,開展膜組件質量控制技術、低能耗運行工藝設計,解決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瓶頸問題;針對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熱點,研制高效低耗厭氧膜生物反應器裝置,突破厭氧膜分離關鍵技術,建立示范工程。

        研究內容:(1)開展平板膜-生物反應器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建立2000m3/d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2)研制新型高效厭氧膜生物反應器,建立處理規模不低于20m3/d的食品加工污水處理示范工程。

        3、災難現場高性能飲用水凈化技術研究與設備研發

        項目目標:應對災難現場飲用水需求,研發災害現場高污染原水凈化處理設備,掌握災難現場生物、化學等高污染原水凈化為飲用水的處理技術,為災后應急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

        研究內容:高污染原水預處理技術,污染物高效去除技術,高效快速消毒技術。

        4、雨水與中水回用技術集成與示范

        研究目標:開發雨水資源化高效利用適用技術,研制高效低耗雨水利用裝置,形成集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和景觀水體一體的示范工程。

        研究內容:小區雨水徑流水質的影響因素及其變化規律,雨水收集、蓄存、調控技術,高效低耗雨水利用技術,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和景觀水系集成技術。

        5、南匯東灘灘涂促淤與濕地動態保護的關鍵技術及示范

        研究目標:依托南匯東灘促淤工程,開展生物和非生物促淤關鍵技術研究和實踐,優化新生濕地重要群落配置與棲息地布局,提出灘涂濕地資源利用動態保育對策,為灘涂資源遠期保護和利用工程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研究內容:(1)開展東灘海域表層水沙變化規律、灘涂促淤工程新工藝與新材料、新生邊灘濕地重要生物類群的配置培育與棲息地營造、灘涂資源利用動態保育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南匯東灘保護與利用工程示范;(2)開展臨港地區紅樹鹽樺耐鹽木本植物引種、適應性研究,完成紅樹鹽樺適應性研究評價與示范,并提出快速繁殖技術方案。

        進度要求年9月30日前完成。

        專題二:城市地下快速系統及大型樞紐建設與運營關鍵技術研究

        1、城市大型地下設施設計建設和評估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圍繞特大型深基坑、越江隧道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建立相關設計、施工方法、結構評估體系,為地下空間后續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內容:(1)攻克特大型深基坑變形控制設計與施工技術,形成系統基坑變形控制設計方法;(2)研究超長箱式混凝土結構因溫度、荷載等作用的長期效應,掌握超長箱式道路結構控裂設計與耐久性技術;(3)研究超深懸臂地下結構穩定性,掌握自立式復合地墻成套施工技術;(4)開展越江道路隧道結構服役性能評估,提出隧道服役狀態評定標準;(5)優化淺層地下水回灌井工藝,形成工程示范。

        2、核心城區大型地下設施安全建設施工工法研究與應用

        研究目標:針對既有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術需求,開發以環境保護為重點的施工和工藝,并形成相關工法,破解正建擬建的地下空間開發面臨的環境、安全、施工等技術難題。

        研究內容:(1)開展特殊環境地下連續墻側向成墻工法研究,形成側向施工和作業基坑圍護結構工法;(2)掌握壓力可控式水平旋噴加固關鍵技術,開發高壓旋噴注漿施工設備;(3)開展大型地下劇場建造技術研究,掌握超深地下結構施工與環境保護、隔音隔振節能技術;(4)掌握雙向同步逆作法建造技術,形成適合*中心城區復雜超深基坑施工工藝。

        3、交通樞紐設施建設與運營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結合虹橋樞紐、軌道交通、東西通道地下快速路等建設工程,開發安全保障和災害防控技術,為構建安全、高效的城市地下快速系統及大型樞紐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內容:(1)開展虹橋樞紐災害防控關鍵技術研究,掌握突發事件態勢評估預警、仿真技術,建立災害數據庫和預警監控平臺;(2)開展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運營安全保障技術研究與示范,開發隧道應力應變光纖監測和圖像智能傳感系統集成技術,建立軌道交通車載裝備運控預警系統;(3)攻克交通安全防控關鍵技術,掌握地下快速路與地鐵線路一體化結構設計新方法,開發城市地下快速路結構體系與安全保障技術。

        進度要求:年9月30日前完成。

        專題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研究目標:以洋山深水港后期工程、崇啟公路生態建設為重點,開發外海深水軟土地基施工和公路生態環保集成應用技術,為洋山深水港后期工程和崇啟公路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研究內容:(1)開展洋山深水港區后期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突破進港航道設計、碼頭結構穩定、水工結構耐久性等關鍵技術;(2)航運中心貨運集疏運系統集成優化研究;(3)結合崇啟公路建設,研究生態環保集成應用技術,提出公路建設生態指標體系;(4)開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管理研究,完成相關設計導則。

        進度要求:2年9月30日前完成。

        專題四:綜合交通信息集成及應用分析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

        研究目標:以水上客運信息整合、交通信息數據應用、軌道交通與公交網絡優化為重點,完成水上交通信息集成與;掌握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成網運行交通動態特征;開展車輛號牌數據應用關鍵技術研究,提升車輛號牌數據管理能力,進一步完善和增強*綜合交通信息服務能力。

        研究內容:(1)以吳淞客運中心為重點,開展水上客運信息整合與集成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完成水運和港通智能化工程示范;(2)開展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成網運行綜合仿真與應用研究,實現客流聯動誘導工程示范;(3)建立車輛號牌數據小區間動態OD快速推算模型與算法,實現與車輛數據庫互聯,提出優化方案并完成工程示范。

        進度要求:2年9月30日前完成。

        專題五:城市消防與突發事件處置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以天然氣主干管網災害應急、路軌兩用消防車研制、生產安全事故現場快速檢測為重點,建立天然氣主干管網系統數字化應急平臺;研制1輛適合我國國情性能優越的路軌兩用消防車;完成現場快速檢測系統和配套裝置,進一步提升應急搶險救援能力。

        研究內容:(1)開展天然氣主干管網系統消防安全關鍵技術研究,掌握高壓天然氣管道緊急放空應用技術和應急救援作戰編成技術,建立天然氣主干管網系統數字化應急平臺;(2)開展路軌兩用消防車研制及配套關鍵技術研究,攻克道路行駛轉換為軌道行駛及地鐵隧道特殊環境下消防車功能配置等關鍵技術,研制路軌兩用消防實用樣車;(3)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掌握事故現場快速檢測方法和關鍵采樣技術,結合典型區域、重點行業等進行應用示范,形成事故現場快速處置建議稿。

        進度要求: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請方式

        1、本指南公開。凡符合課題制要求、有意承擔研究任務的在*注冊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從“*科技”網站()進入“在線受理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及下載相關表格《*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認真如實填寫。

        2、申報單位應具備較強技術實力和基礎,具備實施項目研究必備條件,具有實施項目必需的研究開發設施及匹配資金(企業牽頭申報的匹配資金不能少于1:1);鼓勵以產學研聯合方式申請,多家單位聯合申請時,應在申請材料中明確各自承擔的工作和職責,并附上合作協議或合同。

        3、課題責任人年齡不限。鼓勵通過課題培養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作為課題責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員,同期參與承擔的863、973、國家科技攻關和*市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數不得超過三項。

        4、本專項課題的申請起始日期*年6月20日,截止日期為*年7月11日。課題申報時需提交書面可行性方案及其附件一式4份,并通過“*科技”網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其他所有表格。書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時間為*年7月7日至7月11日,每個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書面文件請采用A4紙雙面印刷,普通紙質材料作為封面,不采用膠圈、文件夾等帶有突出棱邊的裝訂方式。

        5、已申報今年市科委其它類別項目者應主動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復申報不予受理。

        6、網上填報備注:

        1)點擊連接可進入《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申報頁面;

        2)首次登錄必須選擇“初次填寫”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專題名稱"開始申報;

        3)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第2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一、總體要求

        實驗操作考試由泗水縣教育和體育局統一組織實施。全縣考生6939人,共設置16個考點、302個場次。按照“方便學生,相對集中,安全第一”的原則,考點分別設置在龍城初級中學、洙泗初級中學、子路中學、育才學校和各鎮街初級中學(其中,柘溝初級中學考點設在柘溝鎮李家村小學),競技體育學校考點設置在一中。育英中學和大志中學不設置考點,按就近原則,分別到龍城初級中學、苗館初級中學參加考試。非考點學校主動與考點學校聯系考試有關事宜,服從考點學校安排,遵守考點學校紀律,確保本校師生到相鄰考點就考的各項安全保障工作。參加全縣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的考生均要參加實驗操作考試。

        二、考試內容及時間

        實驗操作考試內容為初中物理、化學課程標準及教材上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試題由市教育局統一命題、統一制定評分標準、統一印制試卷。

        考試時間:2021年5月11日至13日。

        三、信息采集

        為方便中考數據合并,實驗操作考試統一使用縣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科提供的報名信息采集庫編場。各學校要嚴格按照基礎教育科的報名時間要求上報考生報名數據,過期不侯。

        四、考點要求

        1.各考點要制訂詳細的實驗操作考試工作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將疫情防控按常態化工作去落實好,提前做好考場的消毒、通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將安全工作落實到考試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確保考試安全規范進行。

        2.營造良好考試環境,規范考點。考點門口統一懸掛“2021年泗水縣高中段學校招生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xx考點”橫幅標語,也可在電子屏幕上打出同樣內容的標語。要在醒目位置統一張貼《濟寧市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實驗操作考試考生守則》(見考試手冊)和考場示意圖、考試時間、考試場次(見考試手冊)。設置警戒線,非考試工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警戒區。備好飲用水。考點門口設舉報信箱,注明舉報電話。

        第3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記者:中國快速檢測市場的發展概況如何,其發展契機是什么?目前我國快速檢測水平及發展趨勢如何?

        萬宇平:中國快速檢測市場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首先這與國內外環境有關。在我國加入WTO后,國外開始關注中國出口的農產品,為食品檢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外部因素。同時,國內市場也相繼暴露出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特別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全國各界的高度關注,也為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與分析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會。另外,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的發展也與我國食品企業自身特點分不開,是企業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果。與其他行業內企業相比,我國食品企業規模較小,數量較多,這導致在食品安全方面,很難形成良好的規范生產,而且在安全監管過程中“有心無力”。而近年來,隨著改革發展的推進,從食品企業的發展規模與發展趨勢來看,正逐步實現正向整合和集約式并購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與規范化發展,質量意識也與日俱增,開始更多關注質量安全,因此服務性的檢測與分析提上日程。

        快速檢測市場并不是一個獨立產業,是服務于產業的第三產業。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市場已經非常活躍,特別是2008年以后出現很多新興企業。但是作為第三產業,其發展能力與趨勢還是要隨著產業情況而定。食品產業在發展,快速檢測行業也在發展,需要產業的支持、政府的重視。快速檢測的良好發展并不是我們的唯一目標,更好的服務于中國食品產業,以食品產業帶動檢測行業的騰飛才是長遠的規劃。

        記者:您如何看待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快速檢測是否比實驗室檢測更具活力?

        萬宇平:食品安全檢測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食品安全檢測的定位也不是一刀切的。首先,實驗室檢測作為終端控制來講,也并不能完全規避食品鏈條上的存在的所有風險。其次,食品質量安全監測方法有很多,包括現場檢測方法,實驗室定量檢測方法,以及確認方法等。從實驗室檢測來看,快速檢測方法其實是起到了有益的補充,這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快速檢測的優勢在于前端,直接性、時效性、現場感。快速檢測的形式是與生產現場、時間要求相結合,而傳統的實驗室檢測通常用時較長,例如將產品送到第三方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快則幾日,慢則一兩周,對于生產者來講,時間成本的損耗是巨大的。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在生產初期、源頭位置對風險加以把控。產品質量安全需要依靠質量管理與前端風險排查、檢測,這樣才有可能在產品出廠前,最大程度保證其質量安全。

        我們并不能單一地分析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二者各有利弊,只有取長補短、相互配合,才能更全面保障食品安全檢測的完整度與準確性。

        記者:請您具體談談貴公司以“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先進的技術支撐和高效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定位,這對于企業今后的發展又有何意義?

        萬宇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希望提供給客戶的不只是產品,更是服務。如果只是生產產品,可能只需要促進產品的整合與購進,提升銷售團隊的能力,但這就會在自主創新與研發能力上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想提供給客戶的,不僅僅是孤立的風險物質、危害物質、違禁藥物的檢測產品或手段,更是系統的解決方案與咨詢。另外,對于基層檢測來講,不論是食品實驗室,還是政府監管單位,設備可能沒有那么精良,而從人才儲備狀況看,有些人員也可能對這一領域并不熟悉。因此這方面的技術培訓迫在眉睫,從儀器設備的使用、初級的篩選方法、現場的方法,到實驗室的半定量、最終的確定方法,需要提供完整的培訓鏈條與解決方案。

        公司擁有豐富的科研機構與優秀的科研人員,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勤邦學院,與國內外多所高校聯合培養食品安全領域人才,儲備優秀的食品安全顧問。專注于解決方案的提供與專業的咨詢服務,這既是社會需求,也與企業自身的定位有關。同時,這也是公司保持創新能力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記者:據悉,9月勤邦生物入選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此次獲得立項的項目產品為國內首次開發,它對于檢測技術的發展有何意義?

        萬宇平:與國外相比,我國快速檢測能力差距并不大。國內公司開發的技術與產品已經完全能滿足行業需求。因為國外生物試劑研發工作大部分由海外華人擔任,國內的生產研發也主要由海歸人員完成,這從人才技術方面實現了一致性。而且,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于大環境的限制比較少,不像儀器行業,需要精密加工的大環境,而且在開發研制上也存在技術方面的限制。生物技術對于產業來講,有很好的應用性,因為它可以替代國外一些技術,降低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而此次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立項名單中由勤邦生物承擔的“β-內酰胺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快速檢測試紙條” 可以對乳品中殘留的12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及4種四環素類抗生素藥物開展同時檢測,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效率,對保障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促進建立健全乳品安全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第4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關鍵詞:冷鏈物流;食品安全;安全保障

        中圖分類號:TS2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9X(2010)07-0289-03

        近年,公共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受到各國政府和消費者的普遍關注,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但目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由于長期以來食品安全的關注點主要在生產加工過程上,食品物流是我國食品安全的薄弱環節。食品物流損耗嚴重,品質下降,食品安全事故頻發。要保證食品物流安全,必須確保食品物流的技術、設備及操作標準化,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建立安全保障機制和管理體制,完善食品物流企業準入與認證機制,構建食品物流安全信息管理體系及應急預案。

        1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安全現狀

        1.1 基礎設施薄弱,冷鏈體系尚未形成,物流損耗嚴重

        食品是有生命的動植物性產品,從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環節均須處于低溫環境。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流通體系是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鏈物流體系,中低溫庫不足,制冷設備、冷藏車數量有限,原有設備陳舊、能耗大,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食品流通提供全程低溫保障。我國肉類、水產和果蔬的冷藏運輸率僅為10%~20%(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達到80%~90%),采摘、運輸、貯存等環節中損失率達25%~30%(發達國家控制在5%以下),總值約750億元。每年有3.7萬噸蔬菜、水果在運送路上腐爛,如此多的農產品足可以供養2億人的生活,損耗量居世界首位。

        1.2 冷鏈物流應用技術落后

        目前國內冷凍冷藏業的制冷技術、質量監控、車間環境溫度和潔凈度控制、衛生管理和包裝技術等與國際標準有較大差距。食品保鮮和冷藏運輸技術落后,無法有效地克服物流過程中的腐敗和串昧;缺乏有效的安全檢測和質量控制手段,對食品中藥物殘留、致病和腐敗微生物以及有害化學物質的檢測和控制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化技術。

        1.3 物流信息體系不完善,質量安全無法追溯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質量監控或實時跟蹤。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很大程度上產生于信息不對稱、責任不可追溯等所致的市場失靈。

        1.4 法規與標準不健全

        冷鏈物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統一的標準和技術規范是其健康發展的基礎。近年我國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雖然進展較快,但仍滯后于產業需求。冷鏈物流法律法規不健全,各環節的設施、設備以及操作規程等無統一的標準和技術規范,管理處于無序狀態。政府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預警、監督、管理和懲戒機制,未能形成涵蓋和統領整個食品安全流程的監督管理網絡,缺乏具有執行力的食品質量監控體系。

        2 食品物流安全的保障措施

        2.1 加強冷鏈物流技術研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應加快冷鏈物流相關技術的研究、推廣與應用,如:物流過程動態品質檢測、跟蹤技術;冷鏈流通與營銷信息化技術;機械制冷貯藏、氣調貯藏、保鮮劑涂膜、低溫高濕保鮮、臭氧氣調保鮮、輻照保鮮、高壓保鮮、高溫處理保鮮、生物保鮮、高壓靜電場保鮮和納米保鮮等技術:以及無損檢測、光電分級技術等。

        食品的品質及其貨架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溫度歷程。物流過程溫度的不可控性導致食品的預測貨架期與真正可流通期限不一致。目前,國外已將時間一溫度指示器(time-tempperature indicator,TTI)廣泛應用于冷藏鏈。TTI是建立在化學、機械學、酶學、微生物學等基礎上的質量監測系統,可以記錄食品貯運期間溫度變化的連續過程,以機械變形或顏色變化顯示可目測的響應,進而估計食品的變質范圍和真實的剩余貨架期,增加保質期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使消費者了解食品的真實新鮮程度。國內尚未將TTI技術應用于冷藏鏈,但其應用是必然的趨勢。

        應建立有統一標準數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交換系統,全面動態監控各種冷藏車和冷庫,及時了解庫存產品的保質期和庫齡。發展先進的冷藏運輸設備、公路冷藏運輸和現代化冷庫。針對當前國際冷鏈物流發展趨勢,我國應積極發展小批量多品種的小編組機冷車,滿足市場對多品種小批量貨源運送的需要,同時積極發展機械冷板冷藏車和冷藏集裝箱,使食品從產地采收、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的各環節都處于適當的低溫環境中。

        2.2 加快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和法規建設

        國家應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規范食品冷鏈物流操作,如冷鏈能耗與效率標準、冷鏈最佳作業操作標準、冷運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冷庫環境溫度與冷藏運輸溫度控制標準、易腐食品運輸車輛制冷配置標準等。建立和實施統一的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體系,規范食品品質等級、添加劑、微生物、重金屬、藥物殘留等有害因素檢測和控制技術。同時制定強制性行業標準,保證冷鏈物流技術實施標準化。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嚴密的追溯體系和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將食品安全監管延伸到物流鏈條的源頭,嚴控冷藏鏈各環節的運行狀況,保證各環節食品質量安全。

        2.3 加強對食品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

        冷鏈物流管理和工程人才缺乏是制約我國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瓶頸。國家有關部門和教育機構應制訂冷鏈物流人才培養政策:企業應積極開展在崗人員職業培訓,按照食品冷鏈行業標準規定的良好操作規范,培訓員工掌握冷鏈質量控制和管理的技能”;高校應在食品冷鏈整體規劃與標準研究的基礎上,加強與食品冷鏈企業合作,搭建國內外食品冷鏈物流的學習交流平臺,培養冷鏈物流領域的高技能人才。

        2.4 建立和完善食品冷鏈物流安全監控體系

        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生產、包裝、貯存、運輸到最終消費環節建立集成化、無縫的質量安全信息流和物流控制,實現安全監控的透明性與可追溯性。實施冷鏈物流全程溫度控制,跟蹤貨物流向,動態監控冷藏車的使用,連接全國的需求信息和連鎖經營網絡,確保物流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遞。建立物流、生產、銷售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構架,采用RFID射頻識別和條形碼相結合的自動識別方案,追溯供應鏈中各環節的有關信息,準確識別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及時實行產品召回。

        2.5 建立完善的HAccP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zard analvsis critical conWolDomt,HACCP)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管理體系,是評估可能發生的危害,進而實行控制的預防性食品安全控制體系。HACCP在我國主要用于食品生產,國外已將其用于食品流通過程,分析物流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確定危害的種類、來源,進而確定各環節的控制參數和控制點以及預防措施,排除或

        減少危害的發生。HACCP在危害發生前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損失,而不僅僅靠最終檢驗來保證食品安全。我國應加快HACCP在食品冷鏈物流中的推廣與運用。特別是要研究和建立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將各環節的標準向上游延伸或銜接,形成從初級產品到最終消費品完整的食品安全控制鏈。

        參考文獻

        [1]范小建,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狀況[J]。農業質量標準,2003(1):4-6。

        [2]謝如鶴,關于食品物流安全管理問題的探討[c],中國制冷學會

        2005年制冷空調學術年會?制冷創造未來,2005:668-672

        [3]葉海燕,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分析及優化研究[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7,29(3):38-42。

        [4]

        匡勇,張晨,國內外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比較研究[J]科技與產業,2008,8(8):47-49。

        [5]王寧,黃立平,基于信息網絡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2):126-129。

        [6]杜衛東,魏啟文,高觀我國蔬菜水果冷鏈物流發展戰略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08,14(2):24-32。

        [7]

        Giannakourou M c,Koutsoumanis K,Nychas G J E,et al.Fieldevaluation 0f the application 0f ti‘me temperature integratorsfor mom。tormg fish quality in the chill chain[J]Inter,FoodMicrobiol,2005,(102):323-336。

        [8]霍紅冷藏鏈研究現狀及分析[J],物流科技,2008,(10):82-86。

        [9]鮑長生,冷鏈物流系統內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7,(9):66-67。

        [10]李大芳,食品物流業的法規建設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J]商業研究,2007,

        (5):200-201。

        [11]肖靜,張東杰,劉子玉,等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8,(7):13-17。

        [12]吳敏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出路探討[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30(7):13-16。

        [13]宋漢利,于勇,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安全監控應用研究[J],物

        流技術,2007,26(2):177-180。

        [14]張月華HACCP監測下的鮮活品冷鏈物流的技術創新[J],物流工程,2008,

        (4):76-77。

        第5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眾所周知,在互聯網信息安全領域進行著兩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一場是安全產品與病毒、木馬、流氓軟件、網絡詐騙之間的戰爭,另一場是某些功能相近的安全軟件在網民桌面掀起的內戰。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互聯網世界一片安定祥和,但是,在現實中人們尚不能建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之邦,更不要寄希望于遍布隱蔽、陰暗角落的互聯網,所以第一場戰爭的存在是必然的。而對于安全產品的內戰,我們極不愿意看到,卻又無可奈何地接受——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廠商是不合理的,因為“免費”是他們的商業模式,而非發展公益和慈善事業。

        在紅海中逐利,移動互聯網照搬了傳統互聯網的競爭模式,安全領域也未能幸免。移動信息安全涉及的內容也大體類似,終端物理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等。當然,移動互聯網下終端設備的移動屬性使得物理安全較固定設備更為突出,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可行的防范方法;移動支付、移動金融的崛起又將系統和業務安全重新定義,帶來更多的“寶藏”。

        移動互聯網安全 終端安全先行

        移動互聯網伴隨移動終端的出現而誕生,又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而發展成熟。今天,人們手中的智能設備已經集掌上計算機、MP3、游戲機、相機、GPS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不僅可以使用互聯網服務、數據計算、文件存儲,還可以實現多媒體娛樂、數碼影像攝制等用途。現在,這些智能設備已經深入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業務應用也越來越多地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敏感信息,所以它的安全性變得更加重要。

        與桌面PC的情況相同,移動智能設備面臨多種安全威脅,比如病毒、木馬等惡意軟件入侵,設備丟失,數據泄露等等。智能設備系統安全領域早已是一片紅海,安全產品內戰的激烈程度與桌面端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在經歷了幾次“戰火紛爭”之后,用戶已經明白這些安全產品爭斗的實質,所以這類爭斗的反面效果越來越明顯,到現在戰火雖未停息,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喧囂。

        人們需要安全的移動互聯網,需要真正的終端安全,因此,一些標準化組織針對移動終端提出了信息安全技術要求,比如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明確提出移動終端需提供措施保證系統參數和數據、用戶數據、密鑰信息和證書以及應用程序的完整性、機密性,終端關鍵器件的完整性、可靠性以及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CCSA規定移動終端應用開發、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和提供一系列安全策略:對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終端關鍵器件進行一致性檢驗;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然后根據用戶的授權提供資源及對象的訪問和操作權限;對終端的密鑰、證書、系統數據和用戶數據等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證存儲數據的安全;對終端各種接口提供接入安全控制,安全的接入各種網絡;終端中的關鍵器件還應具有抵抗防篡改等物理攻擊的能力,以提高移動終端的自身安全防護能力。

        對安全標準的研究和認證服務,是第一處值得思考的“寶藏”。

        不過,在全球范圍內移動智能設備的硬件方案屈指可數,以智能手機為例,芯片方案僅有高通、蘋果、三星、英特爾、聯發科、美滿電子、華為海思等,而軟件系統平臺更少,由蘋果ios、谷歌Andriod和微軟Windows Phone統領。因此,不論是硬件還是應用軟件的安全認證,系統級別的認證離不開大平臺的支持,所以在應用層面發揮的余地更大。

        圍繞終端安全的周邊,依然大有可為。目前面市的一些終端采用了生物特征識別認證,過去在筆記本電腦上比較普遍,如今在摩托羅拉、蘋果手機上都相繼出現。這是安全的另一種思路,從硬件上進行安全保護,比打著免費的旗幟在用戶那里扮演“炸彈”要高明得多。另外,移動終端往往配備最先進的無線傳輸功能,比如最新標準的藍牙4.1、NFC等,都是移動場景下帶來的應用,瞄準無線傳輸的安全,也能挖出“寶藏”。

        移動支付熱潮喚醒移動金融安全意識

        時下最熱鬧的移動應用莫過于打車軟件,而讓打車軟件火起來的原因是騰訊、阿里兩家企業在移動支付領域的角逐。數月以來,騰訊、阿里燒錢補貼用戶,在移動支付方面“打”的不可開交,這也說明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移動支付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不少金融產品也開通了移動理財通道,移動金融安全付出水面。

        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移動金融涉及互聯網服務端和移動用戶終端之間的信息互聯,所以傳統互聯網安全的內容完全適用:服務器安全需要維護,阻止網絡攻擊,阻止黑客竊取數據;終端安全需要維護,要阻止病毒、木馬竊取用戶隱私信息,要加密敏感數據,等等。近日,國內漏洞報告平臺烏云曾淘寶和支付寶認證存在安全缺陷的消息,黑客可利用漏洞登錄他人淘寶/支付寶賬號進行操作,另一大移動支付平臺微信也被曝存在安全漏洞,偽裝成為微信紅包的釣魚鏈接能夠利用該漏洞竊取用戶手機信息,用戶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也將面臨泄露風險。移動金融安全還應該有業務方面的安全保障。有報道稱,今年1月廣州天河一市民遇到手機丟失、手機卡被他人冒名補辦導致余額寶內49000元被盜的情況。

        移動金融業務涉及的系統、應用和業務流程的漏洞防護是移動互聯網安全的基礎內容,也是一般人們對“安全防護”的認識。然而,換一種思維去保障安全,也能夠在移動金融領域得到肯定,比如支付寶引入平安保險為期業務風險作保障。移動金融安全的本質是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當用戶資金遭受損失后能獲得賠償,這也是一種安全保障。由此可見,保險業在為移動互聯網安全提供保障的時候也獲得了一份“寶藏”。

        第6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積極營造現代漁業發展政策環境

        大連市政府高度重視現代漁業建設,抓住機遇出臺政策、增加投入,為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一是出臺現代漁業扶持政策,提升海洋漁業戰略地位。國發[2013]11號文件出臺、全國現代漁業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大連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大政發〔2014〕12號),貫徹落實中央扶持現代漁業發展政策措施,對2017年前大連市現代漁業建設發展做出部署。提出到2017年全市實現海洋漁業經濟總產值1200億元,年均增長10%,漁民人均收入3.7萬元,年均增長12%;海水產品產量穩定在240萬噸;海水增養殖面積穩定在60萬公頃。實施方案的出臺,進一步提升了大連市海洋漁業的戰略地位,提高了全市各區縣建設現代漁業的積極性,帶動了社會資本對海洋漁業的投資。二是明確現代漁業建設重點任務。為實現現代漁業強市目標,大連市結合地方實際,突出重點環節,明確十大建設任務,即:大力加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養護,提升水產原良種保障水平,強化水產養殖標準化改造,加快捕撈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水產品加工流通升級,積極發展休閑漁業,提升科技支撐引領能力,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和提升漁業管理能力。三是加大對現代漁業建設的公共投入。大連市政府加大了對海洋漁業的財政投入,在增加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同時,斥資2億元用于海洋牧場的建設,在長海縣建設海洋牧場示范區。

        大連因漁業而興,漁業在大連奮進,2013年,全市實現漁業產值415.5億元,同比增長13%;漁業經濟總產值837.7億元,同比增長12.7%,占大農業總產值的47.6%;漁民人均收入2.4萬元,增長14.3%,是農民人均收入的1.35倍,比農民人均收入高6283元。

        大連市的做法啟示大家,各級政府加強領導,各級漁業部門積極推進,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政策措施,是建設現代化漁業強國的關鍵所在。

        做大做強漁業產業體系

        大連市積極推進水產健康養殖、遠洋漁業、水產品加工和休閑漁業發展,漁業產業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基本構建起水產養殖業、捕撈業、增殖漁業、水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漁業“五大漁業產業體系”,并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一是大力發展健康養殖,重點推廣底播增殖和深水網箱海洋牧場養殖模式,優質高效水產品增養殖面積近500萬畝,建成了大規模的海參、蝦夷扇貝、裙帶菜、雜色蛤、河豚增養殖基礎設施;擁有國家及省級水產原良種場44個。二是做強水產品加工和龍頭企業。建成了較大規模的水產品加工基地,現有13個漁業專業鄉和8個漁業加工園區,3個園區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現有漁業加工企業600多家,年加工能力150多萬噸。培育4大類30家龍頭企業,有19家被評為國家、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2家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13家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出口示范企業,4家漁業龍頭企業成功上市。成立21家漁業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80%以上的漁戶進入產業鏈。三是積極培育發展休閑漁業。擁有國家級休閑漁業基地5家,不同特色、不同主題的“漁家樂”遍及全市漁村、海島。僅大連莊河鷺島海洋休閑漁業基地一家企業,集養殖、垂釣、餐飲、住宿等產業于一體,2013年就實現銷售收入17951萬元。

        轉變漁業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漁業產業是現代漁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增加漁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加快現代漁業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結合地方實際,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突出品牌、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外向型漁業

        大連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條腿走路發展漁業。累計吸引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漁業,興辦外商投資漁業企業1000余家,與近12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水產品貿易,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水產品捕撈、養殖、加工和勞務輸出等項目合作。積極發展遠洋漁業,遠洋漁船達到318艘,建成了設備先進的金槍魚、魷魚釣船隊。獐子島集團以海珍品底播養殖和加工出口為主導產業,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并遠銷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10多個國家和香港等地區。

        漁業是大農業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業,現代化漁業一定是國際化的漁業。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遠洋漁業,調結構、增實力、強管理,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遠洋漁業體系,建設一批規模大、實力強、信譽高、效益好的現代化遠洋漁業企業;另一方面要促進水產品國際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保持水產品的出口優勢,積極引進外資,重點投向水產品加工等新興產業,發展外向型漁業。

        不斷改善漁業生態環境

        大連市以海洋牧場建設為重要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方針,積極開展漁業資源保護和增殖放流、生物多樣性與瀕危物種保護、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養護行動,漁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一是大力開展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2008年至2013年,大連市累計投入資金22.2億元,投放人工漁礁1569萬立方米(空),改造海底面積41.3萬畝;投入資金14232.58萬元,增殖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87.51億尾。大連市還制定實施《大連市現代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積極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到2017年,計劃重點建設海洋牧場示范區50處,年新建人工魚礁區10萬畝,年增殖放流地域性優質水產苗種30億尾(頭)。大連獐子島集團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開展海參、鮑魚、貝類、魚類等海珍品的底播增養殖,已建設2000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場,成為目前我國最大的海洋牧場,是我國海水生態增養殖的典范。大連莊河富谷水產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人工魚礁海洋牧場1萬畝,放養海參和真鯛、牙鲆等底棲魚類,每年放養海參2000萬頭,魚苗70萬尾,采捕海參80-90萬斤,商品魚10-15萬斤,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二是加強保護區建設,建立了三山島、海洋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斑海豹國家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三是強化監測和評估,加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定期質量狀況信息。建立涉海工程漁業資源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漁業資源修復、養護措施。四是加強漁政建設,嚴格執法,堅決打擊非法捕撈,清理“絕戶網”。大連市不斷加強執法碼頭和補給基地、漁船檢驗等漁業執法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積極推進漁業執法人員進駐30座重點漁港。大連市漁業漁政部門認真落實伏季休漁制度,加大巡查打擊力度,做到“船進港、人上岸、網入庫”,堅決查處“三無漁船”。同時,加強“絕戶網”清理,莊河市漁政監督管理所對沿岸地區的蠓蝦網進行專項清理整頓,已經基本全部清除。

        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漁業發展的基礎,現代漁業建設必須堅持生態保護與生產發展的協調統一。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必須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各方積極性,加大增殖放流的力度,積極開展人工魚礁和海洋牧場建設,加強保護區建設,清理打擊非法捕撈和“絕戶網”,強化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

        不斷加強漁業安全保障能力

        大連市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漁業安全生產、涉外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一是不斷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市縣兩級海水產品檢測體系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察體系,建設部級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中心1家、市級海洋漁業環境監測中心1家、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6家、國家及省級水產原良種場24個。擬在2017年前建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300個,擴大漁業無公害產地覆蓋面。二是堅持強化漁業安全生產建設。大連市擁有各等級漁港196座、各類漁船26639艘,為重點漁港和漁船配備自動識別避碰系統終端(AIS)5000套、救助信息終端(GPS)21500套。全市參加漁業互保漁民1.5萬人次、漁船1100余艘。到2017年擬建設國家重點漁港3座,市重點漁港5座,維修改造中小漁港40座,基本形成大中小泊位相結合、設施配套、功能完備的現代化漁港防災減災體系。三是積極探索養殖漁業保險保障。大連市漁業主管部門為提高漁業風險保障能力,在養殖保險模式上進行了積極探索。2013年8月7日,獐子島集團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簽訂保險協議,開展養殖風力指數保險試點,當風力達到八級以上,即啟動損失賠付。根據雙方協議,2013-2014年,雙方約定保費2000萬,保額4億元,實際人保全年簡單賠付了2800萬元。2014年8月,雙方續簽協議,約定保費3300萬元,保額5億元。2013年8月16日,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在瓦房店啟動海參養殖互助保險試點,對506畝海參養殖因風暴、暴雨、高溫、凍害和赤潮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保險。

        第7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檢測;快速檢測技術;食品安全

        為了加強食品安全保障,國家食品質檢部門加大了食品檢查力度,運用高標準食品檢測技術保證食品安全。食品企業選擇應用快捷、高效的檢測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本文對食品檢測中快速檢測技術的運用進行分析。

        1食品快速檢測技術類型

        1.1現場快速檢測技術

        在食品加工行業,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有效保障了食品生產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基本原理為:基于傳感器的信息傳遞作用,獲取食品成分結構信息,通過數據模型轉化,將食品成分信息輸出,并保存在電子計算機中[1]。運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食品檢測方可以快速分析出食品內所含的有害物質。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具有定量檢測的特征和廣泛的應用空間,是目前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食品檢測人員在運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時,需要對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因此食品檢測人員要提升檢測效率,簡化操作流程。由于現場檢測工作涉及不同的食品生產車間,所以現場檢測技術需要運用輕便的設備,以便檢測人員能夠在不同的條件和空間下進行食品安全檢測。

        1.2實驗室快速食品檢測技術

        食品檢測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食品安全。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為食品檢測工作提供了優良的檢測資源和檢測條件。在這一環境下檢測人員開展食品快速檢測工作,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檢測方式[2]。定量檢測要求檢測人員確定目標物質含量,定性檢測要求檢測人員分析樣品內不同物質構成。為了提升檢測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檢測人員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選取食品檢測樣品,一方面要保證待檢樣品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能夠滿足所有食品的檢測需求;另一方面,樣品的選取要充分反映食品的質量。基于實驗室環境開展實驗室快速識別檢測工作,檢測人員可以運用先進的檢測方法和設備,使檢測的專業性和精準度大大提升。針對食品檢測部門提出的高要求檢測任務,經常會用到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對食品的結構以及物質含量進行分析。

        1.3遠程快速檢測技術

        在食品檢測工作之中,部分檢測無法在食品生產的現場進行,此時檢測人員就可以通過遠程快速檢測技術實現對食品進行檢測。遠程快速檢測技術依托無線網絡展開,通過無線網進行信息傳輸,終端設備運用了便攜式光譜技術,確保現場檢測信息可以快速發送至遠端處理中心,待遠端處理中心接收到數據信息后便可及時對檢測樣本的物質構成以及數量級別進行分析。遠程快速檢測技術具有完備的系統,其終端設備攜帶較為方便。激光是遠程快速檢測技術的重要手段之一。檢測人員不需要與被檢測食品進行親密接觸,檢測期間不存在食品污染問題。諸多食品生產廠商以及質檢部門均運用了遠程快速檢測技術,提升食品檢測的效率。

        1.4免疫分析技術

        在進行免疫分析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檢測人員主要根據抗原和抗體之間的特異性來進行有效識別,將此作為主要的依據來進行日常檢測。在實際檢測時需要利用這一技術來放大其中的結合體,通過肉眼或儀器設備來觀察最終的檢測結果,這項技術主要應用于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檢測,尤其在農藥檢測方面的應用優勢較為突出。免疫分析技術具備較強的靈敏度,可有效地提高整體檢測效果。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做好數據的記錄工作,不僅使整個技術方案具備較強的穩定性,還能快速發現在檢測中所產生的問題,從而全面提高整個檢測工作的效果。檢測過程中無需使用特殊的儀器設備就能夠完成檢測任務,并且可以通過標記抗原抗體來進行日常的檢測,得出最終的檢測結果。

        1.5免疫標記法

        免疫標記法本身的特異性和敏感性較強,主要是利用熒光素和電子致密物質來進行有效檢測。在抗體反應之后,能夠通過肉眼來進行識別。目前較為常見的方法為熒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檢測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選擇,避免對后續檢測工作造成影響。

        1.6化學比色法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儀器設備和判定試紙按照不同的顏色進行樣品的定性分析。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先讓食品樣品接觸試紙,然后根據試紙的變化來判斷食品中的相關成分。在現階段進行蔬菜水果檢測時能夠通過這一方法檢測其中是否含有有機磷等相關物質。在實際檢測時還要配合微型檢測儀器來進行日常操作。該方法靈敏度較高,可以有效提高整體檢測效果。

        1.7酶抑制技術

        這一技術方案操作非常簡單,整個檢測時間較短,具有成本較低的優勢,可以快速檢測出食品中是否含有農藥殘留物。該技術是利用氨基甲酸酯和有機磷物質能夠產生一定反應的原理而實現對農殘的檢測。運用這項技術能夠檢測洋蔥和大蒜等一些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在檢測之前需要進行科學處理,減少假陽性問題的出現,并且還需要篩選高素質人員來負責日常的檢測,避免各種干擾問題的發生,從而使最終結果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1.8生物傳感技術

        生物傳感技術在當前快速檢測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項技術,其應用范圍較廣,具有較高的精準度,通常用來檢測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屬和亞硝酸鹽等。先將檢測樣品和相應的分子識別元件進行特異性結合,之后再根據最終的放大反應轉換成電信號,得出最終的檢測結果。整個操作非常便捷,并且節約了大量時間,是最佳的快速檢測技術。

        1.9納米材料檢測技術

        納米材料檢測技術主要是利用納米材料來檢測食品,憑借納米材料本身的優勢快速完成當前的檢測工作。由于納米材料具有體積小和聲光電等眾多的性能優勢,所以該檢測技術成本較低,適合于大規模的檢測。在實際檢測過程中要選擇正確的納米技術以及納米材料,并且配合納米材料本身的碳納米管完成當前的檢測任務。通過膠體金試紙條和電化學傳感器進行檢測時,可以配合傳感器的應用功能檢測食品中的生物酶素以及違禁添加物等。該技術在當前食品檢測工作中的應用優勢較為突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1.10電化學傳感器檢測技術

        電化學傳感器技術是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而衍生的新型技術,其有效提高了整體檢測效率,并且還有助于充分發揮電化學傳感器技術本身的特異性以及敏感度完成當前的檢測任務。電化學傳感器的類型豐富多樣,其中納米材料傳感器的技術模式應用最為廣泛。在實際工作中結合了納米技術和電化學技術研發出多種類型的傳感器,有效地提高整體檢測效果。電化學傳感器可以完成化學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了免疫學檢測技術和電化學技術的相互融合。這一技術方案具有高效性和特異性,其在我國食品檢驗中的優勢已被充分證明,并且被逐漸推廣成為新型的技術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掌握該技術方案的應用要點,根據食品檢測的相關要求進行日常檢測,并且做好數據的記錄工作。但是這一技術方案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該技術還有待完善。

        2食品檢測中快速檢測技術的運用

        2.1食品快速檢測技術工作原理

        在實際食品檢測工作之中,檢測人員需要了解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工作原理,明晰檢測技術的具體操作流程。依托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可以對食品進行檢測,并對食品進行分類,運用分類檢測的方法可以提升食品檢測速度。分類檢測工作對檢測設備以及儀器的性能具有較高的要求。常見的檢測儀為小型質譜儀,這類儀器具有體積小、便于攜帶、精準度高的特征[3]。小型質譜儀因其多樣化的檢測功能,在現場食品檢測工作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進行食品快速檢測時,檢測人員還可以運用生物傳感器分析方法。生物傳感器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以及靈活性,常被用于蔬菜、水果等食品中農藥含量檢測。生物傳感器技術主要通過酶傳感器或免疫傳感器實現對食物農殘的檢測。酶傳感器工作原理是通過檢測標靶酶活性,明確食物內農藥殘留含量。隨著技術不斷更新,研究人員現已研發出光導纖維免疫傳感器,通過這一傳感器檢測人員可以對全類型農藥殘留含量進行檢測。

        2.2食品快速檢測技術具體操作

        針對食品內藥物殘留,食品檢測人員需要運用快速檢測技術明確藥物成分,分析藥物含量,可以選擇免疫分析法或儀器分析法[4]。通過免疫檢測技術檢測食品中藥物殘留量,按照檢測項目可分為熒光免疫法、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法。其中酶免疫法在食品農藥類檢測方面保持了較高的精確度,而儀器分析法則要求檢測人員運用專業設備檢測食品農藥殘留量,其檢測效率高,但檢測設備攜帶困難,不利于現場檢測工作的開展。隨著食品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檢測人員還可以結合分光度計使用酶抑制法。根據檢測環節顏色的變化分析計算食品酶抑制率,獲取食品農藥殘留數據信息。該檢測方法不會被食品所含水分及碳水化合物影響,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在傳統食品檢測工作中,檢測人員對食品內微生物的檢測是通過富集培養微生物鑒定樣品生化指標,了解食品內微生物種類以及含量。這類檢測方法耗時較長,而且會產生檢測誤差,在實際應用中效率較低。隨著技術的發展,檢測人員運用快速檢測技術,包括顯微鏡觀察法、電鏡染色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這些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效率高、檢測質量高,其中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運用最為廣泛。檢測人員還可以運用擴增核酸技術檢測食品內微生物含量,該技術耗時較短,依托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提升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一些食品中通常會添加添加劑,以此來達到提味和增色的效果,但是如果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針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可以選擇快速檢測技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進行有效檢測,從而使食品安全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在具體檢測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氣相色譜檢測法或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該方法檢測效率較高,但是在實際操作時對檢測人員的操作技術要求較多,因此需要選擇高素質人員來負責現場的檢測,保證得出結論的精準性。但是這一方法在實際檢測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無法檢測出多成分的食品添加劑,應用范圍較為狹窄。因此在實際檢測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檢測方法,避免對后續檢測工作造成干擾。

        3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食品生產企業需要運用科學檢測技術,保證出廠食品的質量安全。監管方需要運用快速檢測技術,避免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食品技術科研單位以及企業研究部門通過技術研發,創新食品快速檢測技術,提升檢測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巧玲,馬文萃.淺談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中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6(18):37.

        [2]楊麗兵,韓業祥.淺談快速檢測技術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21(15):160-161.

        [3]楊華.淺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發展[J].中國食品,2019(1):171.

        第8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關于密碼的慣性思維

        近幾十年來,企業逐漸開始拋棄傳統的門鎖和鑰匙,因為它們管理費用昂貴、使用繁瑣且容易被輕易復制。如今,密碼就相當于IT系統的金屬鑰匙,可它們卻依然沒有改變管理成本高昂、使用不便且易于被復制的問題。盡管業界近十年來一直在建議不要依賴于密碼管理,但密碼至今仍是登錄到操作系統的主要方式。

        為何大多數組織仍未擺脫僅使用密碼就可以確保安全的思維方式?這是因為,長久以來,可替代密碼的解決方案或者過于繁瑣,或者過于昂貴,而且通常需要在實質上改變IT基礎架構和最終用戶的習慣。

        比如,Windows系統本身的設計僅支持兩種身份驗證模式:用戶名、密碼以及接觸式智能卡。目前,只有少數組織使用雙因素認證的方式。但有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超過2億的計算機用戶能夠使用隨身攜帶的Key或者卡片配置為雙因素認證設備,用來通過物理門禁。

        但是,伴隨技術的發展,雙因素認證方式的推廣也在出現問題:如果不先將智能卡發放給每個員工,應如何推行雙因素認證和相關的組織策略?

        如今的Key或者卡片承載了更多必須受保護的信息,供用戶登錄不同的系統。對卡片進行多重安全保障的需求應運而生,甚至包括使用雙因素認證解決方案來驗證身份,比如把生物識別模塊存儲到卡片上,以保護卡內用戶的隱私和重要信息。

        HID Global亞太區邏輯門禁副總裁Tim Phipps說,當用戶需要攜帶多張卡時,他們會感到非常不便。但是,當一張卡可以滿足多種應用時,用戶就會對這張具有多種功能的卡倍加重視。HID on the Desktop解決方案可以讓用戶在物理門禁和邏輯門禁上使用同一張卡,最顯著和主要的特征是“一卡多用”,一張憑證卡既可作為帶照片的身份識別卡,又可作為開門的“鑰匙”,還可以用作登錄到IT系統的認證。

        平衡客戶需求

        物理門禁控制市場長期以來一直都受到 HID Global 所稱的“客戶價值公式”的影響,這是一種在成本、安全和便捷之間采取平衡的行為,它能夠影響客戶的購買標準和決策取舍。最近的一項AVISIAN調查研究表明,這種“平衡行為”在未來幾年將繼續大行其道。

        然而,新市場動態會影響和改變客戶價值公式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新考慮因素也會對決策取舍帶來潛在的巨大好處。從本質上講,客戶價值公式仍然保持不變,但卻有新潛在的動態呈現。

        第9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摘要:

        美國至今已經完成了1108座大壩的拆除,由于拆壩過程中庫區淤積泥沙的無控制排放或者底泥污染下瀉將對下游區域帶來多方面的不利影響,因此泥沙管理是拆壩決策制定中的關鍵內容。拆壩時可以選擇的泥沙處置方法主要有3種:河流侵蝕法、原地保留法和機械清除法。通過對不同方法及其優缺點的分析,以便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出最為合理的泥沙管理方案,將不利影響最小化,以期實現最佳的拆壩泥沙處置效果。

        關鍵詞:

        美國;拆壩;泥沙處置;河流侵蝕;原地保留;機械清除

        據美國河流組織(AmericanRivers)統計,自20世紀初,由于恢復河流自然生態環境、保障人身安全及節約資金等原因,截止到2013年,美國已經拆除了1108座閘壩[1-3],分布范圍遍及47個行政區(46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制定拆壩決策方案時,庫區泥沙處置是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關鍵環節。拆壩時的泥沙影響可能波及原庫區及上下游河流的水質、魚類等水生生物,同時還可能增加洪災風險、破壞景觀,影響程度大小隨當地環境和閘壩拆除方案而不同,視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泥沙處置方案。

        1拆壩原因分析

        在美國,閘壩不僅是山水景觀的組成部分,更在社會和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社會價值觀發生變化,環保意識逐漸增強,閘壩結構老化帶來的人身安全隱患和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等問題也日益成為國家關于河流討論的主要議題。迄今為止,美國的拆壩歷史已有100年之久,在拆除的1108座閘壩中,共有700座明確指出了拆除原因。其中,主要為了恢復河流生態環境而拆除的有306座,占43.7%;迫于經濟壓力和安全考慮而拆除的閘壩數量相當,分別為82座和79座,各占統計總數的11.7%、11.3%;綜合以上因素拆除的共218座,占31.2%。美國拆壩原因分類見圖1,可以看出,生態修復是美國拆壩的最主要驅動因素,其次是經濟因素和安全保障。

        2泥沙釋放產生的問題

        研究表明,除了小型徑流式壩外,以蓄水為目的設計的大壩通常會攔蓄95%甚至更多的泥沙在庫區[4]。拆除大壩時,如果未對庫區泥沙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很可能會引發如下問題[5,6]:(1)下游河道輸沙量增加,破壞大壩建成后形成的河流生態環境,水生生物棲息地被掩埋,同時也會增加河流橫向移動的可能性;(2)下游河道的粗砂被釋放的細沙覆蓋,降低魚類產卵地的有效性,并且可能引起無脊椎動物數量的減少;(3)隨著時間推移,原庫區無控制釋放的泥沙會引起“沙坡”沿河道向下游移動,提升河床海拔并改變支流的交匯形態;(4)下游河床的抬高會增加發生洪水的可能性。此外取水口、航道等可能被阻塞,橋梁等基礎設施受到破壞;(5)細沙的無控制釋放會增加下游河道水流的渾濁度,影響水質狀況;(6)水庫上游來水如果存在污染源,長期泥沙淤積勢必導致污染物在庫區泥沙中的累積,富集污染物的泥沙隨閘壩拆除進入下游河道將導致下游水體污染。因此,為了減輕或者避免以上不良影響,在拆壩時制定合理的泥沙處置方案十分必要。當庫區泥沙以受控的方式釋放到壩體下游,則會產生一些有利的影響,比如原庫區木質殘體、粗砂、營養物質按照設定的下泄方式釋放,新棲息地環境和食物來源的增加,使水生生物群落和河岸帶的野生生物群落從中受益。

        3拆壩工程中的泥沙影響評估流程

        [7]階段1:調查。主要涉及兩個方面:(1)大壩歷史和流域環境問題;(2)庫區泥沙對當地的影響。調查深度取決于工程的規模大小和復雜程度。階段2:描述庫區泥沙的特征。開展本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庫區泥沙體積、質量、空間分布、顆粒級配等基本信息。階段3:判斷庫區泥沙是否被污染。調查水庫上游及周邊的土地歷史利用情況,判斷是否有污染物進入水庫,同時了解水庫大壩的運行情況有助于判斷污染物附著在庫區泥沙表面還是被沖刷到下游,進而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檢測。階段4:確定庫區粗砂和細沙的體積范圍。由于進入下游的粗砂和細沙分別以推移質和懸移質的形式存在,所以粗砂和細沙的質量應分別計算。階段5:制定切實可行的泥沙處置方案。拆壩對庫區淤積可采取3種處置方法:(1)河流自然侵蝕;(2)原地保留;(3)機械清除。根據實際需求,各方法可單獨或者結合采用。方法介紹見下文。階段6:分析庫區泥沙對水庫和下游的影響。本階段會分別從短期和長期預測釋放泥沙的數量、速度及進入下游河道后的變化。可能涉及的預測模型包括:(1)概念模型(質量平衡等);(2)質量平衡模型;(3)一維水動力和輸沙模型;(4)二維水動力和輸沙模型;(5)三維水動力和輸沙模型;(6)河岸侵蝕模型;(7)水庫或河道的物理模型等。階段7:討論泥沙影響是否可承受。根據階段6的分析評價釋放泥沙對水生生物和棲息地、優勢物種、水質、基礎設施等的影響,確定這些預測影響是否在承受范圍內或者可否降低甚至避免,進而對拆壩和泥沙處置方案進行必要的改善。階段8:開展監測和適應性管理。如果泥沙影響預測結果表明其已超出了被影響者的承受水平,則開展監測和適應性管理有助于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4拆壩河流泥沙處置方法

        泥沙處置是拆壩工程中的重要問題,根據美國一百年來的拆壩經驗,拆壩前的泥沙處置方法大體可分為三種[8-10]:河流侵蝕法(包括緩慢和快速兩種)、原地保留法和機械清除法。

        4.1河流侵蝕法河流侵蝕是指借助河流的自然侵蝕作用,將庫區泥沙沖蝕到下游河道中。根據庫區泥沙向下游河道釋放速度的不同,又可將河流侵蝕法細分為緩慢侵蝕法和快速侵蝕法[11]。

        4.1.1緩慢侵蝕法在采用緩慢侵蝕法時,需修建臨時溢洪道或者凹槽,庫區水體通過溢洪道或凹槽向下游釋放,直至庫區水位逐漸降低至溢洪道閘門檻或凹槽底部位置。在此過程中,泥沙隨水流緩慢穩定釋放,利于下游區域適應這些新物質,減少湍流的產生。

        4.1.2快速侵蝕法快速侵蝕法是指在壩基上建一個通道,使水庫中的水和泥沙借此進入下游區域。雖然在相同背景下,采用快速侵蝕法花費的費用最低,而且與緩慢侵蝕法相比,快速法縮短了不利影響的持續時間,但是大量泥沙的突然釋放很可能會危害下游魚類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此外,快速侵蝕法也會對基礎設施帶來巨大損害,比如造成上游的嚴重侵蝕和沖刷,使地基和埋地管道暴露出來,同時引發下游洪水和沉積,對防洪堤等防洪設施及其所保護的設備構成威脅。在下游區域不存在暴露的基礎設施,釋放泥沙對水生生物產生的影響較小,且會進入到更大的河流系統中去的情況下,這種方法還是可行的。

        4.2原地保留法當泥沙表面富集污染物質且淤滿庫區不宜進入下游河道時,最佳的泥沙處置方法是原地保留法。穿過淤積的泥沙體或在其周圍開辟一條過流通道,并對其采取護坡覆蓋的保護處理方式確保穩定,通過修建擋土墻、布置拋石護岸、種植植被等方法控制表面徑流,這樣在拆壩時既能排泄洪水,又能穩定受污染的泥沙[12]。這種方法的工程量較大,耗時較長,一般需要分階段進行2~3年。

        4.3機械清除法機械清淤法是指通過推土機及前端裝載機或者機械挖泥機、水力挖泥機等設備對淤積泥沙進行清除,并用卡車和傳送帶、泥漿管道運至適當處置區的方法。選擇運輸工具時,如果距離處置區較遠,特別在重力流動條件下使用,盡管與原地保留法相比,機械清除法的工程量可能較為簡單,但是由于需要對淤積泥沙進行挖掘、脫水和拖運,所以花費較高。通過綜合分析與比較,總結出以上三種方法各自的適用條件與優缺點評估(表2)[9]。閘壩拆除時對于庫區淤積泥沙處置方案的選擇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主要包括泥沙量、泥沙污染程度、河流可接受的泥沙釋放速率和拆壩方案(部分拆除、全部拆除)、不同泥沙處置方案的優劣性。泥沙管理方法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相互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泥沙處理效果,如機械清除法就可以和緩慢侵蝕法結合使用,通過挖泥機將細沙清除,并令粗沙隨著水流向下游排放,從而使細沙對下游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所以,方案最終應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

        5拆壩工程中的泥沙處置案例

        自1912-2013年,美國共拆除閘壩1108座,其中涉及庫區泥沙淤積問題的案例很多[1,13,14]。表3列舉了其中的15個典型案例。在表3中,拆壩時單獨采用河流自然侵蝕法處理庫區泥沙的共6座,多分布在Washington州,其中GlinesCanyon壩是美國拆壩歷史上最高的大壩,高64m,使用壽命84年,最終因恢復河流生態環境于2011年和同位于Angeles港附近的Elwha壩相繼拆除,與機械清除泥沙的成本相比,通過凹槽緩慢釋放的方式處置這兩座水庫中的淤積泥沙可節省1700萬美元。僅采取機械清除法的有1座,為PendOreille河(Columbia河支流)上的MillPond壩,由于拆壩時釋放的泥沙會對下游其他3座大壩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壩主決定以機械清除的方式處置泥沙,同時將其中的礫石和卵石開采出來用于河道和魚類棲息地的恢復。

        僅采取穩定化處理方法的有4座,包括Mussers壩、HaynabFall壩、Nolichucky壩和Rindge壩,因保障公共安全、節約成本等不同原因被拆除。對這4座大壩淤積的泥沙進行原地保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沙淤積量太大,就地穩定處理可以降低泥沙對下游水生生物、景觀和供水的不利影響。多種方法結合的共4座,其中Fulton壩和PrairieDells壩淤積泥沙中均無有害成分,且多為細沙,為了防止對下游魚類帶來不利影響,拆除前均在河床中挖掘沉積區,并適時對沉積區進行了清理。WoolenMills壩和Matilija壩所攔截泥沙中的營養物質利于拆壩后自然濕地生態環境的恢復,故大部分粗砂被就地保留,只有少部分細沙隨水流釋放。

        6結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日韩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午夜人成视频在线男人每天 | 午夜福利区免费久久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