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口老齡化的利與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們最初關心中國人口問題主要是關心它的數量問題,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快速增長的人口給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妨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人口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偏重人口數量的控制。這種偏重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即使在今天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況下,由于人口基數龐大,加之人口發展的慣性,使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人口數量壓力。然而,正當人們討論如何控制中國的人口數量,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萬人口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而擔憂時,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國又面臨另一個挑戰:人口老化問題。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1998年底,中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12.48億,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占總人口的9.7%左右。與其他已經成為老年型國家的人口老化歷程相比,中國的人口老化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增長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經濟發展水平而提前出現。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為基礎按中位方案所進行的中國人口預測的結果表明,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齡結構正在由成年型轉變為老年型,但各個時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異。中國的人口老化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0~2000年,中國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轉變;第二階段為2000~2020年,這時中國將變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國家;第三階段為2020~2050年,這一階段將是中國人口老化的嚴重階段。令人擔憂的是,在中國人口總體老化的同時,老年人口內部也在不斷老化。據人口學家預測,下世紀上半葉高齡老人每年平均增長速度是51‰,而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9‰,總人口在達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長速度可能只有7‰。毫無疑問,高齡老人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高齡老人,因為大多數60~70歲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帶病生存甚至臥床不起的概率最高。龐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無疑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如果分地區考察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問題,這一問題則更為迫切。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總的格局是農村地區快于城市地區,漢族地區快于少數民族地區,東部地區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到1998年底,已經有近一半的省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為中國首批老年型省區。從中國人口老化的地區差異上看,中國人口目前已經自東向西開始老化,而且速度將越來越快,在不久的將來,這一“灰色浪潮”就將席卷全國。從這一點上看,中國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問題也并非到下個世紀的某一天才突然嚴重起來。人口老化本身是個動態的過程,它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是動態的。就中國的整體情況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會經濟影響還沒有顯性化,但就局部地區的情況而言,形勢已經相當嚴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開始負增長,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問題并非生育水平問題,人們更關心的是人口結構問題,尤其是人口的老化問題。
正如人們關心人口數量一樣,人們之所以關心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出自對人口與發展之間關系的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人們考慮的主要是人口總量變動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而對人口結構特別是年齡結構的變動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現,人們逐漸認識到人口年齡結構變動比人口總量變動對發展的影響更大,因為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同人口數量的增長一樣,會給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變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遠比人口數量的增長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復雜得多。如果我們只考察人口總量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將所有不同年齡的人都視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質”的人,這樣的考察方法會抹煞不同年齡的人不同的社會經濟含義。事實上,不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社會經濟特征,是“異質”的人。中國目前約有1.2億老年人口和3.2億未成年人口,從數量上看,同作為?訝絲詰睦夏耆絲諍臀闖贍耆絲冢??叩母旱J肭崾脛兀?荒苛巳弧5?綣?頤強悸塹秸飭礁霾煌?炅渥櫚牟煌?納緇峋?錳卣鰨?頤薔突岱⑾鄭?夏耆絲諍臀闖贍耆絲誆⒉皇羌虻サ?:3的關系,中國贍養其目前的1億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撫養其?騁諼闖贍耆絲詡虻ァR虼耍?疾炷炅浣峁溝謀浠?肷緇峋?梅⒄怪?淶墓叵凳且恢指?畈憒蔚難芯浚??崾刮頤悄芨?既返匕鹽杖絲詒潿?蛻緇峋?梅⒄怪?淶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國人口年齡結構正在老化的事實,要求人口學界、經濟學界和社會學界對人口老化的原因、過程、特征、社會經濟后果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實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尋求解決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后果問題的對策。國外對人口老化問題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1956年,聯合國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總結了以往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的成果,標志著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此后,由于西方國家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人口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法的進步,使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有關人口老化問題的文獻也在不斷地豐富。同國外關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學研究的復興是從70年代末期才開始,當時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才剛剛進入成年型,人們關注的重點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問題不是人口學領域優先考慮的課題。只是隨著中國人口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觀事實才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心人口老化問題。
近幾年來,中國很多部門和機構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積累了一批文獻和數據。然而,當我們仔細回顧這些數據和文獻后,我們會發現,對中國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學效應和社會學效應,也就是說對中國人口老化的現狀、特征、原因、過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學和社會學的后果的論述較多。但弱點是,對現實情況的描述多,而理論上的創新少。
隨著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這一不可避免的客觀現實的到來,對人口老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搞清這種關系對于制定中國下一世紀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階段的中國來說,正確認識中國人口老化發生的原因、運動的過程、發展的趨勢以及將會產生的社會經濟后果至關重要。中國在制定下一世紀的產業政策、分配政策、交換政策、消費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時,必須考慮到未來中國人口老化的客觀事實。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全面、穩定、協調、健康地發展。
二、幾個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齡界線
“老年人”是指達到或超過老年年齡界線的人,這里的關鍵在于老年年齡界線,因為確定這一界線是統計老年人口的前提條件。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老年年齡界線的定義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齡分類和死亡率研究》一書中將人口按年齡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實際上,他是將50歲作為老年年齡的下線;1956年,聯合國發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中將65歲定義為老年年齡的下線;而1982年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老齡問題大會”又將老年年齡界線定義為60歲。國際上之所以將老年年齡界線從1956年的65歲增改為60歲,這是因為1956年聯合國發表的報告主要是針對發達國家出現的人口老化問題,而當時發展中國家還談不上人口老化問題,將65歲定義為老年年齡界線是根據當時發達國家人均預期壽命的情況而設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經不僅是發達國家的問題,發展中國家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比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低得多。因此,考慮到全世界的人均預期壽命的情況,將老年年齡的界線定義為60歲。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們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老年年齡的標準應是不斷變化的。一般說來,發達國家老年年齡的起點應高于發展中國家老年年齡的起點。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盡管人均預期壽命高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還是比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將60歲作為中國老年年齡的界線是合理的選擇。
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也是不同的,界線范圍在15~20歲不等。一般說來,發達國家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高于發展中國家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國際上一般將15歲定義為未成年人界線,即0~14歲的人口均為未成年人口。
在給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后,我們就很容易確定成年人的年齡界線了,即成年人的年齡界線是15~59歲。(二)人口年齡結構的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劃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齡界線的定義一樣,人口年齡結構類型的劃分也是因時期和地區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聯合國發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中,將人口年齡結構的類型劃分如下:
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65歲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4%以下4%~7%7%以上
而后,隨著世界人口特別是發達國家人口的進一步老化,國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劃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國人口咨詢局的劃分方法如下:
年齡結構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0~14歲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
65歲及以上人口5%以下5%~10%10%以上
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
年齡中位數20歲以下20~30歲30歲以上
而1982年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老齡問題大會”將老年年齡界線定義為60歲后,各國又采用了如下的劃分方法:
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
60歲及60歲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5%以下5-10%10%以上
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劃分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們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特別是隨著老年年齡標準的不斷變化,對人口年齡結構類型的劃分也是要相應改變的。一般說來,對老年型人口的定義通常以60及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稱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問題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來說,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遷移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齡結構是在不斷變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構成是不斷變化的。在總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我們就稱這一動態過程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我們就稱這一動態過程為人口年輕化。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人口可能出現老化,也可能出現年輕化,人口的老化與年輕化是可逆的;而對個人來說,從他或她一出生就開始進入了老化的過程,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問題是指在總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的動態過程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由于在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各個年齡組的人口都在發生變動,所以人口老化問題不僅有老年人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而老年人口問題是指老年人口這一特殊的群體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問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不論是老齡化還是年輕化,都會存在老年人口問題,即存在老年人口問題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問題,而存在人口老化問題則一定存在老年人口問題。 三、關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觀點綜述
國外早期對于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多數是對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討,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臨的實際問題。然而,對實際問題的研究離不開一些基本的理論假設。不同的學者在特定的條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論假設,而這些理論假設又為后人所演變發展,進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論。國外對人口老化問題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1956年,聯合國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總結了以往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的成果,標志著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此后,由于西方國家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人口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法的進步,使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人口老化問題的文獻也在不斷地豐富。1969年,在二十四屆聯大上,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齡問題,呼吁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關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趨勢及隨之出現的一些問題。
國外關于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和老年事業的經驗為研究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了借鑒的成果。但中國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國人口老化問題的背景既有別于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更與發達國家的情況不同。因此,國外的經驗雖然可以借鑒,但終究難以適應中國的國情。我們的問題要靠我們自己去解決,中國人口老化的科學研究要靠我們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揭開了中國的老年事業的序幕。隨著中國人口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觀事實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心人口老化問題。近些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和機構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積累了一批文獻和數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學人口所張純元主編的《中國老年人口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編的《中國老年人口》、《中國老年人口經濟》、《中國老年人口社會》、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武漢大學人口所徐云鵬等主編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熊必俊主編的《老年學與老齡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杜鵬的《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學軍的《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復旦大學王愛珠的《老年經濟學》,天津學者的《1988年中國九大城市老年人狀況抽樣調查》和上海學者的《上海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這些著作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關調查數據為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如中國社會科學人口所組織的“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1992年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組織的“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數據”等。所有這些文獻和數據都為進一步研究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關于下世紀上半葉中國人口老化趨勢的預測
人口老化的理論和實際證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決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階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對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導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導作用。無論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預測的兩個最重要的參數。基于中國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趨勢,當初人們在進行人口預測時,普遍傾向于中國人口生育水平會急速下降的樂觀估計,估計到200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會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種預測方案的參數假定是:總和生育率從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隨后不變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88歲上升到2050年的80.20歲。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趨勢繼續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現了波動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總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較快。對國家計生委規統司1992年10月進行的“38萬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國內外爭議較大,大多數人認為此結果偏低,極少數人則認為實際的結果可能會??汀H嗣嵌閱殼白芎蛻??實乃?街謁搗詛。?偷牡偷?.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際工作部門對此莫衷一是,無所適從,給人口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也造成了學術界的混亂。
綜合考察國家計生委規統司1992年10月作的“38萬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和1993年國家計生委對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結果(見“當前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喜與憂:由幾則信息引發的思考”,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計劃生育情況》增刊(9)期)以及國家統計局1990~1998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的結果,我們認為,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計。就中國的全國平均水平而言,中國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長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現在這樣低的生育率水平。因為即使像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其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仍然為2.1,而且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長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同樣會帶來許多問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中得到一定的啟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過高,勞動力短缺,社會保障負擔過重等問題。因此,2020年倘若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則應采取干預政策,抑制總和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國人口三年腫瘤死亡回顧調查”資料表明:當時中國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3.6歲,女性為66.3歲(中國計劃生育年鑒1993)。1982年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中國男性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6.4歲,女性為69.4歲,男女合計為67.9歲(姚新武,尹華1994)。1985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則表明,當時中國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為68.9歲,其中男性為67.0歲,女性為71.0歲(中國計劃生育年鑒1993)。1998年,中國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上升到71歲,其中男性為69歲,女性為73歲。目前,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6歲,其中男性為64歲,女性為68歲。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1歲,其中男性為59歲,女性為62歲;而發達國家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75歲,其中男性為71歲,女性為79歲(PRB1994)。
從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近3歲,平均每年提高近0.5歲。從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間,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1歲,平均每年提高0.33歲左右。而從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間,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2歲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歲。毫無疑問,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衛生和營養保健狀況的不斷改善,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還會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的提高的速度是“邊際遞減”的,即當平均出生預期壽命較低時,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會使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當平均出生預期壽命較高時,相似的社會經濟條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有相對較小幅度的提高,在達到一定階段后,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甚至可能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中國人口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的提高的歷程證明了這一點:從每年提高0.5歲下降到每年提高0.33歲,進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歲。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中國人口的人均出生預期壽命會逐漸提高,但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會逐漸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絕對數會逐漸增多。目前,中國每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數為550萬左右,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為1130萬左右(世界銀行1993)。
我們可以看到:中外單位或學者對中國未來老年人口數量的規模的發展預測是非常接近的。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下世紀前半期老年人口數量的規模的發展取決于現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預期壽命,而與今后出生的人口數量沒有關系。在上述的各種預測中,聯合國的預測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預測和人口控制》中,對下世紀老年人的預測又相對較高,但無論如何,從以上的各種預測結果中,我們可以作這樣的判斷,即到2000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3億左右,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0.9億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預測畢竟是預測,任何自認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設條件為依據的預測都難以斷言其所預測的內容會成為現實。對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尤其如此,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變動受政府政策的影響較大,我們不能肯定中國政府在某個時刻不會改變其經濟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結果會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國目前尚缺乏權威、精確的人口和經濟方面的統計數據,這為我們的預測在一開始就造成了障礙。因此,我們的預測大致只能說明一般的趨勢,而不能將其視為對未來的客觀描述。(二)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主要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鄔滄萍認為,從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看,中國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不發達的背景下發生的,中國未來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國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長期,人口老齡化速度將超過一些發達國家。中國人口轉變快,但人口增長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受人口政策的影響甚大。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鄔滄萍提出的最新觀點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數量問題,而非老年人口在總人口的比例高低,因為無論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對的,而數量是絕對的。據此,他指出,人們要從新的視角審視計劃生育在老齡化過程中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田雪原認為老年人口學研究的重點在于老年人口變動,而老年人口變動同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緊緊連在一起。在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和過程進行分析之后,他認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表現在:一是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較快,達到的水平比較高;二是老齡化發展在時間上具有階段和累進的性質;三是老齡化在空間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學袁方對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人口老齡化將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解決中國老齡問題要依靠國家、社會、集體和家庭相結合的方式。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徐勤認為人口轉變速度將決定人口老齡化強度。人口轉變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任何人口隨著社會的發展或遲或早總要發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速度不同,導致人口轉變的速度不同,從而人口老齡化的強度也不同。一些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人口轉變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轉變的后期將出現老年人口比重急劇增長的時期。中國人民大學喬曉春通過對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認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響因素時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現實人口年齡結構對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從現實看,年齡結構對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還要大(雖然歷史上年齡結構最終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過去往往只重視出生率、死亡率對人口老化的影響,而忽視了現實存在著的年齡結構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認為,運用穩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是不恰當的,因為中國人口處于急劇轉變之中。以往根據穩定人口理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對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長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過對9個方案人口動態模似的結果分析,史菁卻得到了這樣的結論:死亡率下降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與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樣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國的人口老化不能簡單地歸因于計劃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國1964年人口年齡結構為基礎,運用人口預測方法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論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沒有使中國人口老齡化,反而使其年輕化。他還認為人口年齡結構發展的慣性也是年齡結構變化的一個原因。
杜鵬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一書中認為,對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現在:(1)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過程重新加以認識,這對認識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會福利制度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資料為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們分析過去4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數據為基礎所作的人口預測也使我們得以對未來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重新進行估計。(2)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齡結構,但是這些因素在過去40年的人口發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還沒有從數量上加以全面分析;這些因素在不同時期的作用是否一樣?差異有多大?這些問題都有待進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們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用比較預測方法對過去40年和未來40年的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影響因素進行比較分析來回答上述問題。(3)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斷地更替,新進入老年人口的隊伍逐漸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兩個不同時期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并未改變,甚至老年人口數也一樣的情況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這種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齡化過程并不只是總人口的老齡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斷老齡化。對這一特點的了解是隨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而出現的,但還未被廣泛認識(杜鵬1994)。
于學軍認為,無論采取那種方案對中國未來的人口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中國在下個世紀將面臨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戰。面對下一世紀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挑戰,我們既不能采取不承認的態度,視而不見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就“談虎色變”,盲目悲觀,凡是不尊重客觀規律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問題,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挑戰,積極采取對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總撫養比較低的有利形勢,大力發展社會經濟,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同時,我們又要認真研究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消極后果,盡量避免或減緩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的消極影響。因此,從戰略的高度認識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問題,從宏觀上看清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趨勢,及早地制定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總體戰略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別要注意的是,各個年齡組的人口群體是撫養和被撫養的關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過程和解決老年人口問題時,要全面系統地考察整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老年人口是整個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變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齡組人口的變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體,必須與未成年人口和勞動力人口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不同年齡組人口群體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學軍,1995年)。
以上列舉了部分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獻,這些研究對認識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都有重要的發現和建議,為以后的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奠定了基礎。但是由于中國人口老齡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其過程及影響的認識需要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此外,人口發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預測的方式變化,隨著新的人口數據的取得和人口老齡化分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有可能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過程和特點重新進行認識,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對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國人口老化過程,是人口轉變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如上所述,人們之所以關心中國人口老化的過程,是因為會產生所謂的人口老化問題,而人口老化是會否構成人口老化問題,以及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可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國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人口老化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產生了一些學術上的爭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馬贏通和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的喬曉春之間的交流。
馬贏通(1987)指出,多年來,人口老化被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消極因素來論述,研究的重點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對策。這無論對認識未來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還是對深入開展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都是不利的。他認為,從各方面的相關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決不是壞事。人口老化是人口發展的必經階段,主觀上抗拒是無濟于事的,人們在其面前的選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脫。只有按規律辦事,促進其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馬贏通指出,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必然形成少兒人口遠大于現時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時上升的“兩頭沉”的現象,而人口老化過程起到了減輕一頭負擔的作用。因此,只有通過計劃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將有利于中國四化建設的全局。
喬曉春(1988)不同意馬贏通的上述觀點。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與近年來的計劃生育沒有關系,但人口老化系數的變化與計劃生育確實有關系。這一點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認為,人口老化、計劃生育、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出生人口數量減少及老年人口數量增加會導致人口老化;由于作為人口老化系數分子的老年人口數量是相對確定值,而出生人口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長只能使出生人口減少,從而加速人口老化;計劃生育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雖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計劃生育引起的,但從邏輯關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喬曉春進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減少直接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導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直接關系,人口老化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沒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聯系。
馬贏通和喬曉春之間的學術交流是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下的討論,既交流了學術思想,也深化了學術研究。筆者認為,馬贏通和喬曉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問題:老年人口問題和人口老化問題。他們之間的辯論沒有使用同一個概念和標準,討論的結果自然不會達成共識。
在隨后的十多年間,中國的學者沒有間斷對這一問題的探討。田雪原(1987)認為,中國人口從屬年齡比的大幅度降低,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條件,未來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黃金時代”,總的來說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反過來,人口老化又對社會經濟的運行產生相應的影響。人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作為生產者是有條件的,而作為消費者是無條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必然涉及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從而使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于學軍在《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1995)一書中認為,伴隨中國人口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構成人口老化問題,以至于整個國家的人口問題要看它的發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要區分不同的階段來看。從長期的趨勢上看,中國的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多于積極的影響。但如果分階段看這一問題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的人口老化問題大致以下世紀20年代為過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會給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許多有利的條件,這一階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許多“利”將逐漸轉化為“弊”,這一階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說明的是,利與弊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利與弊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要我們能利用這二、三十年的有利時機,在大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注意人口老化的動向,采取相應的對策,及時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就可能將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三、未來中國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們對中國人口老化原因和過程的研究已經比較充分了。過去,我們的研究主要以宏觀為主,視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學和社會學領域;今后,我們應進行一些微觀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將我們的視野放遠于更多的交叉學科之中。我們應將人口老化問題提高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從多角度審視人口老化問題。我們都預感到人口老化會對中國的社會關系、經濟發展、文化傳統、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等各方面產生影響,人們想知道這些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影響?在這些影響中,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如何引導積極的影響而減緩消極的影響?只有把這些問題說清楚,讓人們意識到人口老化問題不僅是老年人口問題,而是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問題時,人們才會關注和重視人口老化問題。
在進行人口老化問題研究時,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們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為解決老齡化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嚴格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解和掌握這些理論和經驗會使我們少走彎路,節省很多時間。但遺憾的是,對他們成熟的理論和經驗,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參考文獻
北京市老齡委編.1990.北京老年人口論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陳衛.1994.城市化、國內遷移和人口老化.中國生育率下降過程中的新人口問題及其對策學術討論會論文
杜亞軍.1988.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與就業問題.人口研究,(3)
.1985.社會學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韓良誠.1992.中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國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亞洲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人口學刊,(3
選擇并發展適宜的養老模式,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根本措施。通過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模式進行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當今我國的養老政策,比較各種模式的利與弊,從而得到借鑒以完善現有的模式,為給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務創造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緩解我國“未富先老”的情形有重要意義。
一、相關概念的闡述
(一)人口老齡化。
顧名思義,即社會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達到了一定數值,并持續增高。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而數據顯示,早在2000年,我國就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
(二)養老模式。
對于籠統的養老模式概念,并沒有統一標準,有文章指出,“養老模式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經濟制度、思想觀念和社會習俗決定的有關養老的內在規定性及其運行原則的理論概括。”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養老模式的創新與完善。
二、曹宅鎮概況及人口現狀
(一)曹宅鎮概況。
曹宅鎮隸屬于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地處金義經濟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鄉”、“建材基地”之稱,資源豐富,經濟繁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原金華縣四大重鎮之一。近年來,工業以乳制品、釀造、仿紅木家具、建材等為主導行業的特色更加明顯,農業以柑桔、葡萄、特種養殖為特色的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礎上,經濟有了更為顯著的發展,其所實行的養老模式也較有代表性。
(二)曹宅鎮人口現狀。
曹宅鎮現有人口4.3萬,老年人口8041人,占總人口的18.7%。根據國際上通用標?剩?無疑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2013年以來,曹宅鎮以“保基本、全覆蓋、可持續”為主要思路,積極探索老齡化時代背景下農村社會養老新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初步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一定程度上來說,曹宅鎮在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過程中,已發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養老模式。
三、淺析四種主要養老模式
(一)留守養老模式。
1.留守養老模式概況及其特點。
“留守”一詞對我們來說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養老”,即不接受社區的實質,僅接受國家的基礎養老金以及村委會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補貼,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負責日常生活的養老方式。
2.實行留守養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傳統文化影響,他們選擇自己在家頤養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認為自己仍然有獨自生活的能力,能夠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
第二,子女問題。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贍養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須得一個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長期外出務工、求學,由于客觀原因無法在家中照顧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經去世,老人膝下無子無女。
3.實行留守養老模式的利弊。
這種養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難離、落葉歸根的歸屬感。在這種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與外界交流。同時,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條件不良,家中擺設簡陋、環境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較弱,假如發生了意外,外人發現并給予幫助的可能性較小。
(二)居家養老模式。
居家養老模式不同于留守養老模式。留守養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有種“自生自滅”的意味。而在居家養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幫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負責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養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養老概況及其特點。
居家式外出養老和外出式居家養老是同一個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養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贍養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償照顧老人的家政服務人員的居住地。這也意味著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終老。
(2)實行居家式外出養老模式的原因。
實行居家式外出養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老人幾乎是中華文化傳統,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觀念原因,不愿意在養老院居住,在家中養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第三,無論是子女還是家政服務人員,在照顧老人起居方面,相對于老人獨自生活時方便。
(3)實行居家式外出養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無疑傳承了子女應盡“孝道”的傳統,是數千年中華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揚了社會公德。同時,老人不論是與子女還是家政服務人員生活在一起,內心的孤獨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倫之樂。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會受到重視,降低意外發生的概率。此外,也會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將一部分財政支出轉移到了子女身上。
隨著上世紀末計劃生育的嚴格執行,“四二一”的家庭結構模式成為了社會中的主流,由子女負擔贍養老人的義務,會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負擔。同時,子女與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長久的相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
居家式社區養老與居家式外出養老存在明顯的區別。居家式外出養老更多地把對供養老人的負擔轉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區養老強調了家庭照料和社區服務的結合。這種模式得到了范圍越來越大的推廣。
(1)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概況及其特點。
近年來,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得到了極大推廣,越來越多的民政部門傾向于發展此種模式。居家式社區養老是在傳統居家養老的基礎上,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由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建設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或村委進行輔助,雇傭專業人員對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顧的養老模式。它結合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是一種比較有綜合優勢的養老模式。數據顯示,曹宅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伙食費僅2元至4元。
(2)實行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說,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是在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不斷磨合中產生的。首先,傳統的居家養老給老人的子女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在工作之余照顧老人起居顯得力不從心。其次,機構養老所需費用極大,對于一般家庭而言,每個月的養老支出會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許多家庭都負擔不起。在這種情況下,避免了兩種模式缺點的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便應運而生了。
(3)實行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的利弊。
不難看出,居家式社區養老模式在目前所實行的養老模式中具有優勢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養老的老人獨自生活的孤獨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經濟支出過大的壓力,還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政府對養老機構建設的財政支出,減輕了財政負擔。
但是,這種模式的實行也是有其缺點的。根據曹宅鎮居家養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員名單顯示,2014年底,曹宅鎮就餐老人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數反而減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所提供的飯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時,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對社區養老存在顧慮。
(三)機構養老模式。
機構養老模式明顯不同于居家養老模式。此種模式強調的是將老人集中起來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幫助,以滿足老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種養老模式下,養老機構并不是無償照顧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監護人支付一定費用。
1.機構(公辦)養老模式。
(1)機構(公辦)養老模式概況及其特點。
機構(公辦)養老模式即集中養老模式,由有關部門負責建設、維護敬老院基礎設施。而曹宅鎮所屬的金東區,下轄的每個鄉鎮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鎮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內設有老人宿舍、食堂、開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2)實行機構(公辦)養老模式的原因。
根據對曹宅鎮敬老院的實地調查,大部分居住在這的老人,都是無子無女,僅靠國家補貼和村委補助,或者退休工資維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長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老人,家庭情況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對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也是將其安置在敬老院。
(3)實行機構(公辦)養老模式的利弊。
相對于留守養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緒狀態明顯開朗很多。有許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結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實行公辦的機構養老模式中,有關部門既要負責敬老院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狀況,大大加重了政府財政的負擔。對投入經濟建設有一定的影響。
2.機構(民辦)養老模式。
(1)機構(民辦)養老模式概況及其特點。
機構養老模式中,民辦與公辦存在一定差別。機構(民辦)養老模式,即民間資本參與社會養老服務工作,利用民間資本、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由于民間資本的投入具有回報性,在服務水平更高的同時,費用相對于公辦養老機構也高很多。
(2)實行機構(民辦)養老模式的原因。
伴隨著社會工業化發展,農村空巢老人數量居高不下。曹宅鎮敬老院已達到飽和狀態,在進行擴建之前顯然不能容納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擴建,意味著政府需要負擔更繁重的財政支出。同時,一些富裕家庭子女無暇照顧老人,又對公辦敬老院的服務水平存在一定顧慮。民辦養老機構的興起無疑能解決燃眉之急。
(3)實行機構(民辦)養老模式的利弊。
民間資本參與社會養老服務工作,能夠滿足社會養老多樣性、多層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政府財政負擔,提高老人服務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顧慮。是社會發展的新型養老模式。
民辦養老機構以私人經營為主,服務人員層次不一,特別是近年來媒體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給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隱患。此外,高額的費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卻步。
四、實行養老模式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一)留守養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數量龐大,民政部門和村委無法將關心落實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較為分散,管理工作較為困難。三是留守老人與外界溝通較少,突發狀況頻繁發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養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間互相推諉的現象,老人無法受到良好的照顧。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關部門,對有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難度。
(三)居家式社區養老方面。
由于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量大面廣,村情不一,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少數村干部不夠重視,存在重建輕管現象;二是炊事員隊伍不穩定,調整面過大;三是少數村資金管理不規范,不按規定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運行成本過高,集體經濟壓力較大;四是部分老人難溝通、難管理。同時,居家式社區養老服務種類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對老人日常生活的護理,卻對老人的心理狀態疏于關心。
(四)機構(公辦)養老方面。
一是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由于歷史原因,敬老院建設用地手續不規范,土地權證和房產證明無法辦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養型為主,護理功能缺乏,不能滿足特困老人多樣性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三是管理服務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現有的管理人員基本上是退居二線的村干部擔任,服務人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沒有經過專門的系統培訓,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四是專業護理人員招聘難,受職業觀念、工作環境及工資待遇等因素的影響,招聘從大專院校畢業、具有專業職稱的護理人員難度很大。
(五)機構(民辦)養老方面。
一是民間資本新建養老機構建設用地落實難,雖然對民辦養老機構的用地政策,各級政府的政策規定及《浙江省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用地指標的影響,新建養老機構用地難落實。二是民間資本利用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興辦養老機構政策法規上都是明確鼓勵支持的,但在具體落實上,相關部門操作規程不明確、效率不高,存在“事難辦”的現象。三是民間資本興辦養老機構投資大、風險高、回報期長、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大,投資者問得多、落實少,投資比較謹慎。
五、現行養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成果。
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基本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強指導、規范管理,保障和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的長效運行,發揮居家養老服務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的需求作用。通過督查考核、強化管理,適當提高財政補助標準,開展標準化建設等方法保障規范運行,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綜合服務水平。
(二)加強管理,完善設施,充分發揮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協調好相關部門,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隱患,保障安全運行。通過改造設施,提升功能,優化服務,促進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探索通過與衛生部門的資源融合、引入專業的管理服務團隊等路徑,把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區域性綜合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在承擔好特困供養、兜底作用的同時,發揮更好的社會養老服務。
(三)優化服務,加快民?k養老機構項目落地。
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做好工作銜接、協調,對于已經名稱預登記的申辦單位,做好全程跟蹤服務,爭取項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養老工作。同時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鼓勵社會企業為養老服務機構投資。
(四)提升服務人員的專業服務水平。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冠狀動脈介入診療技術;培訓方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死因的首位[1]。在我國,CHD也已成為城鎮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危害僅次于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2]。經皮冠狀動脈干預技術是目前治療CH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前形勢下,心血管內科醫師的工作范圍已經由藥物治療轉向藥物治療加微創手術方向發展。因此,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的培訓成為心血管內科醫師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科在心血管專科醫師介入診療培訓規范化、制度化方面進行了一定探討,現總結如下。
1加強基礎知識培養
與其他專業相比,心血管專業具有知識面廣,知識結構復雜的特點。有些知識單純靠課堂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比如心電圖知識、心血管介入和影像學診斷等。此外,心血管內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了讓介入醫師有機會熟悉并盡快掌握各項操作,首先要求其在進行各項操作前熟練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分析可能出現的情況并提出解決辦法。介入醫師在進行實際介入操作之前,必須熟練掌握全身大動、靜脈解剖位置、走型及其分支;熟悉穿刺的各項流程;并作為助手參與具體操作。在操作時必需由上級醫師現場指導,隨時糾正。
培訓過程中,應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實際操作為重點,輔以操作示范、現場講解、難點討論等多種形式。通過培訓使學員能掌握各種心血管介入診治適應證、基本操作過程;熟練掌握外周血管各種穿刺技術,導管放置技巧。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加強交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逐步成為成熟的合格的冠心病介入診療醫師。
2提高介入醫師術前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的意識,提高手術安全性及術后療效
在當前醫患關系復雜的環境下,要注意培養臨床醫生換位思考的能力,使其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耐心傾聽患者及其親屬的陳述并予以足夠重視,尊重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介入診療手術雖然是一種微創手術,但仍存在局部創傷及風險可能。相當一部分患者對于會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些心理很容易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在術前與家屬及患者耐心而充分地溝通,使家屬充分了解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并發癥。有預見性的醫患溝通使家屬心理上能夠接受可能的不良反應;同時使患者減輕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更好地配合操作過程,從而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當患者確定行介入治療時,臨床醫生,尤其是手術醫生應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談話,進行具體的術前指導[3]。術后觀察也十分重要。敏銳的觀察力及判斷力,高度的責任心和嫻熟的技術,豐富的臨床搶救經驗都有助于及早發現并發癥,并及時給予救治,減少不良后果的發生。培訓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臨床醫師向上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穩定的情緒,以勝任繁雜的醫療診治工作[4]。
3加強培養介入醫師對術中、術后并發癥的處理
介入工作是一項經驗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冠狀動脈介入是一種創傷性檢查和治療方法,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類型并發癥,如不及時處理,嚴重影響著患者的預后甚至危機生命。冠脈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常使介入醫生成績歸零,陷入窘境。雖然應對并發癥的最佳策略是防患于未然,但即使對于一名經驗豐富的術者,冠脈介入治療并發癥也常常是一個難以完全回避的問題,而且PCI過程中一旦出現并發癥,要求術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的處理,稍有延誤或處理不當就可能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熟練掌握各種冠脈介入治療并發癥的特點和處理策略對一名介入醫生來講至關重要。
4建立病例數據庫,加強病例討論制度
由專人對冠脈介入典型病例、疑難病例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及保存,建立介入診療病例數據庫;及時對病例庫進行補充和更新。高年資臨床醫師在帶教過程中,可以從病例庫中選取病例,定期組織專科醫師進行學習與討論。病例庫中應包含大量的手術視頻資料,以便學習者隨時調閱、反復觀摩,并通過標準病例庫中的隨訪及預后資料思考手術方式選擇的利與弊,形成自己的觀點后再和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在"觀摩-思考-請教-交流"中得以提高。
5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考核是培訓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培訓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考核過程中,指定專人負責,分別給予基礎理論、臨床技能和手術操作考試,制定嚴格的量化評分標準,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考試合格后取得獨立介入操作資格,然后可進入下一步的學習,如取得冠脈介入造影檢查獨立操作資格后可申請簡單A型病變介入治療資格;取得簡單A型病變介入治療資格后可申請B型病變介入治療資格,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操作難度。
總之,心血管介入診療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要求很高的學科。培訓合格的心血管介入醫師對提高心血管介入診療質量極為重要。冠脈介入診療技術培訓方法和具體實施方法目前尚不成熟,這需要我們不斷加以摸索與總結,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案,從而培養出合格的臨床冠脈介入診療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Gaziano T,Bitton A,Anand S,Abrahams-Gessel S,Murphy A.Growing epidemic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low- and middle-ncome countries[J]. Curr Probl Cardiol,2010,35(2):72-115.
[2]李孟魁,商蓉,韓力軍.心電圖教學的幾點體會[J].醫學教育探索,2011,(11):1549-1550.
[關鍵詞] HRT 圍絕經期綜合癥 安全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生存周期逐漸延長,全球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人的機體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隨著女性的年齡增長,性腺卵巢也是從激活、旺盛逐漸走向衰退。圍絕經期就是指從卵巢的功能衰退至絕經后的1年,通常開始于40歲,歷時10年至20年,其間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最終導致絕經。作為雌激素的靶組織,泌尿生殖系統、心血管以及骨骼(尤其是長骨)會發生一系列的臨床改變:主要有泌尿系感染、陰道干燥或陰道炎、子宮脫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以及陣發潮熱、煩躁、心理異常等,稱之為圍絕經期綜合癥[1]。
圍絕經期綜合征以往稱更年期綜合征,國內外文獻統計報道,在絕經前后的一般時間,90%的婦女都有輕重不等的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表現,其癥狀程度不一,有個體差異,受社會環境及個性特征等因素影響。絕大多數婦女通過自身調節及適宜的保健服務都能適應并順利渡過。但有10%~15%婦女癥狀較嚴重,可能影響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性激素補充療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作為緩解癥狀和預防疾病的手段,可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癥,提高絕經后婦女的生活質量[1-2]。
性激素補充療法――給予缺乏卵巢激素的婦女適當的性激素,以緩解因卵巢功能低下而產生的臨床癥狀,并改善因其帶來的健康問題。所謂的卵巢激素,包含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但由于雌、孕激素的下降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明顯,因此,在治療中主要補充的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其目的簡單的說有兩個:一是改善目前產生的癥狀,二是預防遠期將要出現的癥狀[3-4]。
1 性激素補充療法的基本情況
自美國惠氏公司在上世紀40年代成功地生產出第一個天然雌激素藥物“倍美力”后,性激素補充療法就在全球被廣泛用于改善婦女圍絕經期綜合征,至今已有60多年安全使用的歷史。國內應用約20余年,其應用范圍與方法在不斷修正與完善中,為了能科學、合理、規范地使用激素替代治療,2003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絕經學組制定了《絕經相關的性激素補充療法應用指南》。該《指南》建議,更年期婦女在出現絕經相關癥狀時盡早使用激素替代療法,以有效緩解癥狀,預防骨質疏松,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減少風險。不少國內、外專家也指出激素替代療法仍然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治療婦女圍絕經期綜合癥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5]。
HRT應是一種醫療措施,而不能作為所有絕經后婦女的一種常規保健措施。應用時應該嚴格掌握適應證,除外禁忌證,只有符合適應證的婦女才考慮該療法。目前大多認為HRT對絕經婦女保健的有利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圍絕經期的月經失調有調節作用;緩解血管運動功能不穩定癥狀;減少絕經后骨量的迅速丟失;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及病死率;減少老年性癡呆發生率等等[6-8]。
HRT需要持續多長時間,目前尚無定論。如用于緩解雌激素低下相關癥狀,可短期使用,通常1~2年,但停藥后可能再次出現癥狀,需要重新評估后再決定是否繼續用藥。如用于退化性疾病的預防,需長期使用,一般應堅持5~10年以上,甚至終生。最近的資料顯示:HRT應用4年以內是安全的。隨診是增加HRT依從性與安全性的重要步驟,定期的隨診可及時發現與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解除患者思想中的顧慮,并且對療效的觀察很重要[9-11]。
2 HRT的臨床應用
2.1 制劑、劑量與給藥途徑
2.1.1雌激素
天然制劑口服給藥的有聯結雌激素(倍美力)0.625mg/d,戊酸雌二醇或微粒化雌二醇1~2mg/d。乙炔雌二醇5~20μg/d,在體內滅活慢,對肝臟影響較大,國外已不用于HRT。國產制劑有尼爾雌醇1~2mg/2周 [12-13]。
經皮膚制劑有愛斯妥凝膠(含天然Oestroge),每日涂抹1.25~2.50g(含雌二醇0.75~1.50mg);雌二醇貼劑(國內為伊爾貼片)每3.5~7天更換1貼。雌二醇經皮透入體內,劑量為50~100mg/d。皮下埋植雌二醇:含雌二醇50mg,定期更換。經陰道制劑,國外有雌三醇栓劑,每日0.5mg,吸收完全,適用于以陰道癥狀為主訴患者[14-16]。
2.1.2孕激素
天然孕激素,有微粒化孕酮(安琪坦),每日劑量為200~300mg,每月10~12天,或100mg連續服用可有效保護內膜。不抑制HDL-C水平,不引起水潴留癥狀。
合成孕激素有19去甲基睪酮衍生物如醋炔諾酮1mg/d,18甲基炔諾酮0.15mg/d;17a羥孕酮衍生物和安宮黃體酮5~10mg/d,環丙孕酮1mg/d[17-18]。
2.1.3雄激素
甲基素1.25~2.5mg/d,動物試驗及絕經前婦女去勢后用雄激素可能提高。雄激素有肝損、水鈉潴留、男性化及對血脂的不利影響。可小劑量與雌激素聯合應用。
2.1.4其它
利維愛(Livial),結構為7甲異炔諾酮含雌、孕、雄三種激素活性。雌激素活性為炔雌醇的1/5,孕激素活性為炔諾酮的1/8,雄激素活性為炔諾酮的1/3。劑量為2.5mg/d-(-1)[19-21]。
2.2 HRT方案
2.2.1單用雌激素[22]
僅適用于子宮已切除的患者,療程>5年可能增加乳腺癌危險性(RR=1.56)。
2.2.2雌、孕激素合用[23-25]
主要目的是防止子宮內膜增生及內膜腺癌,具體方案:
(1)周期序貫法。應用歷史最長。雌激素25天,后期加孕激素10~12天,停藥后有撤退性流血。
(2)連續序貫法。連續應用雌激素,每月加孕激素10~12天。大多有撤退性出血。
(3)連續聯合法。連續應用雌、孕激素而不間斷。孕激素劑量可減少。更適用于絕經年限較長的婦女。方法簡便,陰道出血率低,依從性較好。
(4)周期聯合方案。連續應用雌、孕激素各25天,停藥撤退后再重復。
2.2.3雌、雄激素合用[26]
僅在少數骨質疏松、乏力、減低婦女中選用。
2.2.4雌、孕、雄三種激素合用[19-21]
較適用于絕經1年以上婦女。優點為使用方便,可能增加骨量,陰道出血率13%,依從性80%(1~8年)。主要副作用,約11%有體重增加和水腫,7.5%有脹痛。對總膽固醇及LDL-C水平無影響,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
2.3 最佳HRT方案選擇
理想的HRT應符合4個要求:(1)血中E2達到濾泡早期水平,E2/E1>1;(2) 血中E2水平恒定,接近于卵巢的分泌模式;(3)劑量為臨床效應的最低有效劑量;(4)應用方便,無明顯副作用。激素劑量的多少是HRT的核心環節、尋找適合絕經婦女既能達到治療目的又能將副作用降至最低的雌、孕激素的有效劑量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27-29]。
2.4 HRT過程中的醫療監護
不論哪種制劑及方案均需進行醫療監護。初劑后6~8周復查,以后3~6月復查。了解療效,順應性及副反應。監測指標一般包括血壓、體重、血脂、骨密度、盆腔、肝膽超聲檢查等。
陰道出血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和退出治療的第一位原因,應詳細詢問。如果雌、孕激素序貫治療者,出現規律性出血可不必進行診刮。不規則陰道流血應進行盆腔檢查,陰道超聲了解子宮內膜厚度,必要時行內膜活檢及診斷性刮宮排除子宮內膜多度增生或子宮內膜癌。近年來發現,陰道超聲有助于子宮內膜增厚的判斷[30-31]。
3 HRT的評估[1,4,10]
3.1 適應證
(1) 絕經相關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2) 泌尿生殖道萎縮相關的問題
(3)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3.2 禁忌證
(1) 已知或懷疑妊娠
(2) 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或子宮內膜增生
(3) 已知或懷疑患有乳腺癌
(4) 已知或懷疑患有與性激素相關的惡性腫瘤:這包括卵巢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腫瘤,如部分生殖細胞瘤、性索間質腫瘤、類固醇細胞瘤、性腺母細胞瘤等,子宮內膜癌,黑色素瘤等。
(5) 六個月內患有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
(6) 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7) 血卟啉癥、耳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
(8) 與孕激素相關的腦膜瘤
3.3 慎用
(1)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不是HRT的禁忌癥,盡管該病與性激素有關,但要根據肌瘤的數目和大小。單個肌瘤小于3cm的仍可以使用HRT,期間應加強監測,發現肌瘤明顯增大則停止用藥。
(2) 子宮內膜異位癥:目前認為行根治性手術后可酌情使用HRT,但意見不統一,個體化治療非常重要。
(3)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嚴重高血壓:成人正常血壓18.7/12.0kPa(140/90mmHg)。若多日反復準確測量高于此標準則診斷為高血壓。重度高血壓為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此時應慎重選用HRT。
(4) 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或血栓形成傾向
(5) 膽囊疾病、癲癇、偏頭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癥
(6) 乳腺良性疾病
(7) 乳腺癌家族史:資料報道有一級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乳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增加2~3倍。故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應慎重選用HRT。
3.4 應用HRT前評估
綜合分析個體情況,權衡利弊,決定是否應用HRT。
(1)評估目的
①是否有應用HRT的適應證
②是否有應用HRT的禁忌證
③是否存在慎用情況:如果患者合并有以上提及疾病,選擇激素治療時應慎重,但不等于不能用,應權衡利弊酌情決定。
(2)評估項目:主要包括病史、查體、化驗,按婦科內分泌常規進行檢查。
①病史
一般情況:年齡、月經狀況、絕經過程。
主訴及現病史:癥狀類型,主要累及哪個系統,其程度及病程,既往檢查結果及治療情況。
既往有關病史:內科疾病, 外科疾病,婦科疾病,腫瘤史,孕產哺乳避孕史。
個人史:職業、文化背景、飲食習慣、煙酒嗜好、運動習慣、自我保健意識等。
家族史:骨質疏松癥、冠心病、乳癌、老年性癡呆癥等。
②檢查:患者由于激素缺乏引起的相關疾病需要治療和預防時,在排除上述的禁忌證后,應進行用藥前的必要檢查。主要包括:常規婦科檢查,宮頸刮片;其余檢查項目可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乳腺和子宮內膜厚度應為必查項目。
血FSH、E2 測定。
其它酌情查以下項目:骨密度、 血脂 、血糖 、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因子等。
3.5 應用過程中的監測及注意事項[23]
性激素制劑、劑量、方案的選擇因人而異,這是由于個體之間雌激素缺乏的程度,主要癥狀涉及的部位及其嚴重程度,對性激素吸收、利用、代謝能力及靶器官的反應性皆可不同,因此必須隨診療效及副反應,酌情進行調整。
(1)監測目的:
①判斷應用目的是否達到:即療效的判斷。
②個體風險/受益比是否發生改變:即安全性的評定。指標主要有:血壓、體重、檢查、盆腔檢查、超聲內膜厚度、副反應、陰道出血情況、有無新發疾病等。
③評價是否需要繼續應用HRT或調整方案:根據上述的監測評估判斷繼續用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方案的調整。
(2)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監測的指標和頻度:
由于個體的差異,監測的指標和頻度亦應做到個體化,在安全監測的基礎上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一般初劑后4-8周隨診了解癥狀變化和副反應,以后若無特殊情況可每半年至一年1次,慎用病例酌情增加隨診次數。
(3)注意事項:為預防血栓形成,因疾病或手術需要長期臥床者酌情停用
4 HRT的安全性
4.1 與HRT有關的疾病[27-28]
4.1.1子宮內膜癌
在任何時候單用雌激素,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性隨著用藥時間延長,危險性逐漸增加,但這種內膜癌多為早期、惡性程度低、預后較好。加用孕激素后,可顯著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子宮內膜的發生率與不用HRT的患者相同或更低。
4.1.2乳腺癌
HRT與乳腺癌的關系仍有爭議。目前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雌激素10~15年后可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沒有證據表明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接受HRT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生,但一般應慎用。接受HRT其間發生的乳腺癌預后較未接受HRT者好,存活時間長,但已患乳腺癌者接受HRT是有風險的。
4.1.3血栓性疾病
既往認為口服避孕藥會減少抗凝血酶Ⅲ和纖維蛋白溶解酶元而易致血栓,主要見于服用某些合成雌激素時。現在主張最小有效劑量的HRT,迄今尚無研究證實HRT會增加血栓病。亦無證據顯示天然雌激素與栓塞形式有因果關系。
4.1.4糖尿病
大劑量炔諾酮類孕酮有抗胰島素作用,使糖耐量降低;雌激素替代治療可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4.1.5高血壓
大多數研究報告持續激素替代療法對血壓無明顯變化或有降低趨勢。
4.1.6膽石癥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可能增加膽石癥形成的機會,因可降低膽汁中鵝脫氧膽酸。
4.2 HRT應用的注意事項
采用HRT與未采用HRT者比較,往往社會文化層次較高、經濟條件較好,得到的醫療監護較多,故有人認為研究樣本的選擇有一定偏倚,HRT者冠心病危險度降低組,癌瘤危險度也低,可能與綜合保健措施有關。此外,許多內科復雜疾病的患者中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高雄激素性肥胖等,HRT尚缺乏經驗,有待繼續探討。但總的來講,應用HRT,利大于弊應在掌握指征及醫生指導下提倡使用[29-30]。
絕經后婦女使用激素替代治療確實對緩解圍絕經期癥狀有眾多好處,但在使用時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31]:
(1)雌、孕激素要合理搭配,如孕激素劑量不足,則難以達到保護子宮內膜的作用。
(2)激素替代治療劑量宜低,以滿足最低生理需要即可。具體處方必須個體化,即專業醫生對每個適用婦女進行具體、周詳的指導,決不能盲目濫用。
(3)由于激素替代治療的療程較長,為了避免增加肝臟負擔,減少對血脂的不良影響,國際上均建議采用天然雌、孕激素。
參考文獻:
[1] 成芳平,楊洪艷等.絕經綜合征流行病學研究及治療進展[J].廣東醫學,2005,(1).
[2] 呂淑蘭,鄒余糧等.圍絕經期婦女激素替代治療的臨床研究[J].西安醫科大學學報,2001,(6).
[3] 富琪,關菁.第八屆國際婦產科內分泌會議紀要[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1,(3).
[4] 王芳,韓暉等.用補充與替代醫學療法治療絕經綜合征臨床研究綜述[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6).
[5] 陳敏,張春玲等.更年期婦女激素替代療法的進展[J].黑龍江醫學,2005,(3).
[6] 林懷憲,李世涓等.絕經后婦女激素替代治療64例臨床觀察[J].交通醫學,2002,(6).
[7] 李杏華.圍絕經期激素替代療法68例臨床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3).
[8] 李黎光,李雪鵬等.213例更年期婦女激素替代治療的療效分析[J].北京醫學,2006,(8).
[9] 林守清.絕經后性激素補充療法的原則及其用藥種類[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4).
[10] 邢淑敏.婦女更年期性激素補充治療的副反應[J].中老年保健,2001,(9).
[11] 趙瑾,何仲等.絕經后婦女應用激素替代療法的依從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6,(10).
[12] 王炎,結合雌激素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療效及依從性的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3).
[13] 袁淑英,尼爾雌醇治療更年期綜合征102例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1,(1).
[14] 王子蓮,梅卓賢等.雌二醇貼膜改善更年期癥狀臨床研究[J].廣東醫學,2001,11(2).
[15] 張忠蘭,董振南等.雌二醇皮貼與安宮黃體酮連續聯合治療改善絕經后癥狀及預防腰椎骨丟失的臨床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02,(5).
[16] 馬剛,胡曉霞等.圍絕經期雌激素補充口服及陰道用藥72例對比性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7).
[17] 井激揚,劉軍等.婦舒寧貼膜配伍黃體酮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35例臨床分析[J].醫學綜述,2007,(6).
[18] 陳彩霞,陳蔚等.戊酸雌二醇加安宮黃體酮對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女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1).
[19] 白文佩,楊欣等,國產7-甲基異炔諾酮治療絕經期癥狀和調脂作用臨床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1,(4).
[20] 林桂梅,鄒曉波等.利維愛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1,(7).
[21] 鄭崢,牛剛等.替勃龍和結合型雌孕激素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比較[J].新醫學,2003,(S1).
[22] 韋志英.圍絕經期雌激素的合理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7,(5).
[23] 林琳,丁巖等.短期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5,(5).
[24] 張路梅.不同途徑應用雌激素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療效[J].醫藥論壇雜志,2003,(10).
[25] 張濱英,施麗瑩等.雌激素孕激素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療效觀察[J].哈爾濱醫藥,2002,(4).
[26] 韋志英.圍絕經期雌激素的合理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7,(5).
[27] 劉文雅,戈寒冰等.更年期婦女激素替代療法的利與弊[J].中國婦幼保健,2006,(23).
[28] 楊成宇.絕經或絕經后婦女激素替代治療的利弊[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 6).
[29] 夏建紅,田豐蓮等.圍絕經期婦女就診及激素替代治療態度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