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清明作文300字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清明節到了
我站在窗臺,只得望著一片紅花綠樹,想著我家鄉的外婆與逝去的外公。因為浙江有些遠,而我也因為要好好復習,就并未回到故鄉到外公的墳墓前去祭拜,去打掃。
我的媽媽回去了,不知道掃的怎么樣,天上的外公看著我,而地上的我卻想著他。。有時我回突然想。沒掃墓不是對先人的不敬么,沒有他們哪來的我,想到這,我不禁啃著筆頭,失望極了。。
外公是在二年前死的`他得的是肝硬化,在二十多年前。他已經檢查出了肝炎—大三洋,也就是晚期。醫生說最多活幾年,而我媽卻不相信,外公在鄉下住幾年,中藥調理,在城市住幾年,西藥治療,在這過程中受了不少苦。。。有時病痛會折磨他,而有時,我們也給外公幸福與快樂,伴著外公走完余生,在最后走的時候,在外公走的時候,大家都悲痛欲絕,還是割舍不下。。
現在不知道外公過的好不好。在天上?過的快樂么;在地下?睡的安心么。。。
忙了一天,盯著夜幕,才猛地想起今天是清明節。
想起今天經過一座座墓碑前,前面都放著花束、花圈。無數的人站在墓碑前,表情沉重,低著頭,回想著這個人還活著的故事。
人最多的要數烈士墓了。前面撒滿了白花,放滿了花圈,每一朵都帶去人們的懷念。瀟瀟揚揚的雨打濕了紙花,好似人們無言的淚水。想想,這些勇士們用自己鮮活的生命,換來我們現在自由生活的權利;用汗水,換來斗爭的力量;用沸騰的熱血,凈化了你腳下的每一片土地!他們付出了一切,生命,親情,家庭,親人,染紅了鮮艷的國旗!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強大的中國,不會有快樂生活的時光!
手中,薄薄的白紙,蒼白,無力,似乎一用力就可以撕碎,但在手中,成了一朵朵花兒,帶去了人們的敬佩與懷念。
空中飛揚的細雨,打濕了烈士墓前的一切:綠草、白花……天空中的雨是人們紛揚的清明淚......
是誰,把生死相連
讓活著的人
想起逝去的魂
(一、生與死)
那清明的雨沖刷綠葉芭蕉,
那清明的雨打落滿樹紅花。
紙錢飛,古墓綠
春日卻有甚涼季
棠梨花爛漫
白楊樹茂密
雨落地,淚不落黃泉
清明至,祭奠已亡人
不思量,自難忘
自古紅顏多薄命
清明夢回妻在時
東坡唯有淚千行
月光彌漫的夜
祭奠逝去的妻
(二、迷與悟)
這清明的愁思,用詩輕吟
這清明的頓悟,喚人覺醒
那日望見百花
念起長眠之人
生前縱有富貴
死后財也成灰
逢清明,才忽知:
人生有酒須當醉
莫到人生尾
只能去祭奠
走進烈士陵園,我立刻感覺到這里有一股莊嚴的氣息。這里有挺拔的松柏、整潔的道路、萬里無云的藍天和步伐輕輕的人們。
烈士紀念碑是一只巨大有力的大手高高舉起一把步槍,讓人們很容易就想到了當年戰士奮勇拼殺的場面。
沿著高高的石階,我走到了烈士墓前,想起了烈士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就肅然起敬。經過那兩旁栽著蒼松的小路,經過血祭軒轅亭和小拱橋,我來到人工湖旁。人工湖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人工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湖底游來游去的小魚;人工湖的水真綠啊,綠得像無瑕的瑪瑙。
繼續往前走,我來到中蘇人民血誼亭和中朝人民血誼亭。花兒有的站得筆直,向兩亭致敬;有的微微彎腰,向兩亭鞠躬。
我們叫青春,自信的青春。我們就像初生牛犢,就注定無所畏懼.我們以自信的笑容來迎接每一天,做每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呆坐著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信心滿滿的,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邊走邊唱,然后享受豐收的喜悅。不管狂風暴雨,陽光明媚我們只要抬起頭,看到那片天空永遠蔚藍、永遠美麗。在我們眼里年輕沒有失敗,年輕沒有什么做不到。
我們叫青春,外皮的青春.曾為一個題目,我們和老師爭得臉紅脖子粗過.曾為一部電視劇,我們把學習忽略過.曾為一件設計不惜把自己的衣服剪得面目全非過.那因為我們是有夢想的頑皮青年.
我們的名字叫青春,個性的青春。為了個性的我們幾乎不惜一切代價。“天空沒留寫痕跡,但我們已經飛過。”不管結果怎樣,我們曾經努力過,都會坦然接受。這就是我們的個性。
我們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無所畏懼,青春無所不能。但青春卻不會有第二次,因此要珍惜青春,不要虛度年華。
從前,在一口古井里有兩只青蛙,一個叫歡歡,一個叫喜喜,它們每天都在井里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
一天,歡歡和喜喜依然呆在井里,忽然電閃雷鳴,緊接著又下起了傾盆大雨,大地都被雨水刷新。不一會兒,雨漸漸停了下來,天邊隱隱約約出現了一道彩虹,井里漲滿了雨水,歡歡、喜喜終于跳出了古井。從古井里跳出后,歡歡和東走,喜喜向南走。
歡歡到東村以后,它每天都幫助農民吃害蟲,東村的人也非常喜歡它,于是,他們幫歡歡造了一座漂亮的房子。而喜喜到了南村以后,每天只會在樹下曬太陽,什么也不做。
五年后,歡歡在外面成家立業了,而喜喜卻又跑回古井里去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自己付出勞動,才能得到收獲。
清明那天,我一打開窗,迎面撲來一層水霧。定睛一看,原來下雨了。這大概就是春雨吧!似紗似霧,好像馬上就要被風吹走。眼前樓房都變得迷蒙起來,遠處的山峰也若隱若現。隱約,還有沙沙的雨聲。
清明節來到了,我和小表妹一起去郊外踏青。
看,那水平如鏡的河面被瑰麗的朝霞渲染著,銀光閃閃,多么綺麗。
河邊,那一棵棵柳樹翠欲流,婀娜多姿,纖細如指的柳條撫摸著河面。
遠處的那個桃園里的桃花全都盛開了,從遠處看,真像一片紅云降落人間,撲鼻而來的花香在寂靜的桃園里飄散。
在離桃園不遠的地方是一片雪白的梨花,有的已經盛開了,像一個個展開雙臂擁抱春天的白衣天使;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位位蒙著面紗、害羞的少女不愿讓游客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
啊!春是朝氣蓬勃的,像噴薄的朝陽。
踏青。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游。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于是人們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 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 踏青”。踏青的習俗,古時就很盛行。如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一書中關于這一習俗的記載,將一副清明踏青圖惟妙惟肖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艷妝飾,金翠琛璃,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游,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也是一件美事。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俗。
今天,我和爸爸去了太子灣,欣賞那里的美景。
太子灣里人多得數不勝數,我穿梭在花的海洋、人的海洋里,覺得異常擁擠。
草叢里是成片成片的郁金香,郁金香美得不得了,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各種顏色多得數不勝數。而在一些地方的郁金香花叢里,偶爾能看到零零碎碎地夾著幾朵風信子。那風信子只有紫色的,但一株風信子既開著幾十朵紫色的小花,而那幾十朵小花又組成了紫色的風信子。在一條干涸的河邊(那條河之所以現在是干涸的,就是由于今天太子灣沒開水閥。也由于這個,一個瀑布也一樣是干涸的),一朵朵櫻花被大雨無情地打落了,幾乎所有的櫻花都只剩下了枝干。被大雨打落下來的花瓣掉進了那條干涸的河床里,以至于把拍婚紗的人們都吸引來了,拍婚紗的人們在河前排起了長隊。
最后,我依依不舍地回家。
今天是3月5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哥哥、表弟和我走路去公園玩。
我們也把小狗帶來了,來到公園,遠遠望見前面有座大鼎,公園里長出了樹和野草,有梨樹,梨花白白的,很令人喜歡,往前看,有一個很大的籠子,里面有很多鴿子,它們的家就在這,鴿子的身上全是雪白色的,有時還會用自己的嘴巴點身上,真可愛!
天晚了,我們戀戀不舍得回家了,今天的清明節真好開心!
清明節,我和媽媽去吼山風景區玩,到了以后,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向前跑去。
走進里面,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四周都是盛開的桃花和各種五顏六色的花,真是美麗極了!
我們先去了“放生池”,它的形狀像大象的鼻子在吸水,媽媽說:“這叫“象鼻巖”。”
我們繼續往前走,我遠遠地看到了一塊又高又大的石頭,媽媽告訴我,這就是有名的“棋盤石”。傳說有兩個神仙在此下棋而得名。站在“棋盤石”旁邊往下看,房屋、田地都變得很小很小,好像一幅壯麗的圖畫。
吼山,真是一個美麗的風景區啊!
有一句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正是這樣的畫面。路上飄著點點毛毛雨,大家帶著貢品,上山去拜見自己的祖先。
我們家帶著水果、零食、紙錢、食物等東西就去拜見了。一路上開到了田野旁的公路上,爬上了一座小山,祭祖就開始了。
我們把東西給擺好,在上面插上一束花,就開始拜了。輪到我的時候,我雙腿跪下,手和在一起,并著,然后人彎下去拜,。我媽在旁邊念著:“祝一陽身體健康,聰明伶俐… …”嘴里都是好話。過了半小時,我們又拜了一次。
今天是大家拜見自己祖先的“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7篇】相關文章:
1.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5篇
2.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00字匯總5篇
3.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00字匯總7篇
4.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00字匯總5篇
5.有關清明節踏青作文
6.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300字
7.2020最新有關清明節踏青的作文
一、關于錯別字
小學高年級是錯別字出現的高峰期。一是高年級的識字量大大增加。識字總量越大,字形、字音混淆的可能性越大;二是孩子運用字、詞的作業增加,同音、形近的字詞在使用時容易混淆,有的孩子在使用時可能編造一些錯字、別字。所以從學習心理學角度看,這是正常現象。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個正常的錯誤呢?家長的認識很重要,糾正錯別字主要不是靠批評、指責,而是讓孩子在造句、作文等過程中注意區別,反復使用才能糾正。錯別字出現的比例在初一、初二之后會逐漸下降。
據一項對小學五年級孩子的問卷調查:作業、考試寫錯別字被扣分時,家長的態度和做法是什么?孩子回答“打罵 ,然后命令改正”的占26%,“批評、指責、要求改正”的占41%,兩項加起來占67%,只有11%的家長是“幫助分析試卷,指出為什么會錯”。說明多數家長的做法不科學。
家長如果單純用批評、指責,效果不好。糾正錯別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斷識別,反復使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錯別字可能反復出現,不能指望一勞永逸,只能耐心地反復糾正。家長要多鼓勵、少責怪。
二、關于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以默讀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是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達到理解程度的能力。雖然閱讀能力應由學校承擔主要任務,但是許多家長有能力也完全有必要進行有目的的指導、啟發和幫助,配合學校的語言教學,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中最關鍵的幾項能力之一,是基礎能力,越是在學習的高段,對閱讀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一項對高三優秀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析表明:這些優秀學生中無一不是閱讀能力強,而學習困難學生中,閱讀能力差占相當大的比例。原因何在呢?在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朗讀是理解課文的主要方式,朗讀能力與學習成績緊密相關,到了高年級,僅僅具有朗讀能力就不夠了,朗讀獲取的信息量在同樣時間里只是閱讀的幾分之一。因此高年級的家長應充分關注孩子書面語言的發展如何。不能滿足于孩子能朗讀課文就行了。
閱讀是以默讀為前提的。比如有的孩子必須出聲才能思考,才能理解文字的含義,這是缺乏閱讀能力訓練的表現。快速、正確地理解文字含義,必須從四五年級開始(即孩子識字量達2000字~3000字時)。那么家長怎樣配合學校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克服默朗讀 閱讀的首要條件是學會默讀。默讀是不出聲的,但不出聲不等于是默讀,有的孩子雖然不出聲地讀,但仍然像朗讀一樣在心里進行,這叫“默朗讀”。默朗讀的速度跟朗讀一樣慢,如果不糾正,就無法形成閱讀能力。有個孩子到了初中,看書、復習仍然逐字逐句地近乎于“默朗讀”,初二時學習就已經很吃力,初三就跟不上了。
2.用孩子感興趣的書,養成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四五年級是孩子由口頭語言(解說、朗讀)向書面語言(學習寫、學習閱讀)過渡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鼓勵孩子喜歡看書。并給孩子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書面讀物。有的家長只顧抓分數,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不少家長只買“小學生作文”一類的學習輔導書,而只讓孩子讀作文大全,是很難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的。
3.閱讀量逐漸擴大,學習廣泛閱讀 一所示范小學在五年級的三個班進行學習閱讀情況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課余你主要看些什么書?”結果如下(括號里為閱讀的人次):
小學生作文類書籍(78),十萬個為什么(41),故事類(30),童話(18 ),成語書(50), 卡通(7),漫畫、笑話(10),名著(20),報刊雜志(13), 百科知識(23),軍事(5), 通史類(2),科幻(2),兒童小說(9),小說(6),足球知識(2),英語、數學迷宮、電腦知識、科技發明(1)。
調查結果反映出高年級學生閱讀問題的有以下幾方面。
(1)“十萬個為什么”“百科知識”比較受家長的重視,占讀物的第二位,說明家長重視培養孩子的求知欲。
(2)閱讀內容不夠廣泛,閱讀量不大。調查表明,學習輔導讀物占最大比例,是其他讀物的一倍甚至幾倍,反映出家長指導閱讀的應試傾向。有的孩子閱讀的幾乎全是作文指導類,其余什么書都不看,這是很大的失誤。小學生優秀作文可以作為寫作文時的參考和范本,供孩子學習寫作文時揣摩其篇章結構、開頭結尾、細節描寫和遣詞造句,但僅此而已。學習輔導讀物可以作為學習的參考,但不能替代閱讀。如果只看學生作文,作文是寫不好的。寫好作文需要廣泛閱讀、逐漸積累,才能較好地提高寫作能力。
科技發明、科幻、數學迷宮、軍事、航空、船舶、歷險記、生物等方面書籍閱讀比例很小,這些家長可能認為不是考試的內容,讀了沒有用,其實讀這類書,還有著名童話、名著、百科知識等,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4.要逐漸提高閱讀速度。一般來說,小學高年級閱讀速度(熟悉的材料)以250字~300/分鐘為宜。小學畢業時進初中能達到400字~450字/分鐘,那么勝任中學學習困難不大。有部分孩子小學畢業時已能達到600字~800字/分鐘,甚至更快的閱讀速度,已基本形成中學學習必須的閱讀能力,對中學學習非常有利。
三、關于作文
高年級孩子寫作文面臨的主要困難是掌握書面語言的困難,因為孩子學習口頭語言從一歲多就開始了,而用書面語言表達(寫作),要符合書面語言的要求,這有一個轉換的問題,也就是學習怎樣用筆來寫清楚一件事情、一種觀點。書面表達能力是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學習的主要學習能力,以下幾點,值得大家重視。
1.重視字、詞的運用能力。寫作文的基礎是字詞,比如造句能力沒有發展好,就寫不好作文。有的孩子學習造句,沒有重視理解詞的意義,只是把現成的造句背誦下來,考試的分數看起來不錯,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掌握,因為背誦只是記憶能力,并不是運用能力。所以,詞、句的訓練基礎要打好。比如一個詞可讓孩子造二三個不同的句子,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使用語言的能力。
北川縣城難道有出入口嗎?沒有。北川也沒有老舊的城墻和城門,它天然地被群山環抱著,只有這么一條俗稱“三倒拐”的小路可供出入。從高處俯瞰,它是在大山的皺裥中刨出一條窄窄的平地,以修養生息。
堪輿家認為這里風水不好,縣城的地形根本就是一個穴。地震學家則認為,這里不應該建縣城,因為它處下龍門山斷裂帶上。后來在一片瓦礫的縣城中我看到有一個直徑超過300米的水塘,水塘中坐著幾塊巨大的巖石,邊緣并不尖銳,看起來在這里已經有些時日了,北川一位干部告訴我,這幾塊大石頭早就在這里了。北川舊縣城不堪人口重負后,政府遂在人稱“亂石崗”的一大片荒地上建起了新縣城。我的老朋友,峨眉電影集團副總裁、四川作家協會副主席何世平在震后才幾天就帶著幾個科學家和一支隊伍趕赴現場準備拍攝一部科教片,地震學家明確告訴他,根據這幾塊石頭判斷,北川在三千年前就經歷過一次級別很大的地震。
北川的歷史相當悠久,自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置北川縣以來,已有1400多年,但我從史籍中得知,過去的縣城并不在此。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隸屬劍閣專區,次年又劃歸綿陽專區,再過一年就遷到今天的谷底位置。
我們乘坐的大巴在出入口前停下,四周安裝了鐵柵欄和鋼絲網,身穿迷彩服的武警戰士向我伸來一個巴掌:嚴禁拍照。領隊向崗哨遞上條子后得以放行,大巴在一片空地上停下,我們下車步行。
細雨后的天空晦暗著,團團濃霧在山頭上游移,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十一個月后,腐尸的氣味仍然從泥土和石縫中鉆出來。廢墟上擺放著鮮花、供果和燃盡的香燭,猩紅的鞭炮碎屑隨風飄揚,兩只布娃娃在一塊斷了的水泥塊上笑著,一只蘋果被老鼠吃剩大半。沒被壓斷的行道樹頑強地按照季節變化爆出嫩葉,還有一種我不識的樹,開滿了米粒大小的白花,散發妖艷的香味,與腐敗的氣息攪混,令人暈眩欲嘔。
眼前的景象是大家熟悉而陌生的。熟悉,是因為通過影像我們對大自然瘋狂造孽的慘狀略有所知,比如老城區被夷為一片平地。四川的民房屋頂坡度不大,瓦片又相當薄,也許是這里雪少雨弱,農民又珍惜泥土的緣故吧,地震一來,自然不能瓦全。陌生,是因為“9?24”的泥石流和山洪淹埋了大片遺跡,等于將震區抬高了六七米,但近距離的窺探,還是讓我們發現了令人不解的秘密。比如,新城區里的水泥樓幾乎都是倒而不坍,即使呈大角度斜著,也頑強地守著一個框架。坍陷成三明治般的房屋,都是豆腐渣,預制板伸出兩端的鋼筋被事先敲平了,很草率地擱在墻上。墻腳輕輕一搖,就整片坍塌,樓里的人都被壓成肉餅。再比如,墻面倒坍的房子里,所有的柜子都倒了,柜門開著,空空如也。在一間房間里,我分明看到有數百本書籍散落著,泛黃的書頁在風中抖簌,猶如瓦楞中的衰草――一如魯迅在《故鄉》中的描述,那是被大面積洗劫的痕跡。
我們在北川中學那里看到的情況也是如此,教學樓成了一堆瓦礫,而緊貼著的一幢樓和另一座年代更早的紅磚小樓居然毫發無損。馬路對面的一排居民房更加簡陋,也沒倒。
我們在“萬人坑”前鞠了躬,獻了花。所謂“萬人坑”,是一個在建的商品房地基,震后層層疊疊地掩埋了數千人。它的身后就是因山體前移而“全軍覆沒”的茅壩中學,從國旗桿和一個籃球架上還能得知那里是操場。那面國旗已被取下,準備放在地震博物館里。
是的,縣城封鎖,是為了規劃中的開放。在此視察時說過,“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綿陽市文物局、綿陽市博物館在震后不久的5月19日就拿出了《征集“5?12”抗震救災資料方案》,六個小組投入實物征集工作。前不久規劃披露后,引起一片嘩然。32億的用度,讓全國人民頓生疑竇,刻意打造“地震災區游”的意圖,也深深刺痛了人心。就連陪我們前往的當地官員也無意中透露此意圖之方案種種,比如那個曾經高懸于全國人民心頭的唐家山堰塞湖,“現在的水色與九寨溝有得一拼,肯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堰塞湖”。我們來時,大巴在一條正在施工的公路上頻遭顛簸,那是專門為“地震災區游”而建造的一條六車道公路。“今后,每天會有許多人來到這里,基礎設施必須趁早做好”。那位官員喜孜孜地說。怪不得,透露的方案中會有賓館和接待中心,甚至水上旅游等。
路上,我們還看到一排排在建的民居,無一例外地呈現出羌文化元素――羌族人視羊為圖騰,每幢樓房上都砌了羊頭圖案。毛石片貼墻,屋檐兩頭還高高翹起,據說也是羌寨的特色。據說政府請專家畫了六種圖紙供老百姓選擇,不知為何他們都成了“羌迷”,后來得知圖紙無一例外都是羌寨的“山寨版”,政府還給了每戶兩萬元的補貼。“那么住在里面的漢族人,是否因為這種建筑格局而生活不便呢?”我知道在北川定居的羌族居民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多一點。
那位官員說:“生活上并無太的區別,這也是為了讓外人一進入這里都感受到鮮明的羌寨風情吧。”
羊頭隨便一掛,文化信息就此紊亂。
據說還有一種“美麗”的設想,在災區上方架一條索道,供游客坐在纜車里穿行。想象著凌虛而飛的“黃山游”模式,我的心更抽緊了。難道,真的要將一種沉重的憑吊和追思,甚至是直抵心靈的反思,變成一種旨在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的主題旅游嗎?這不是對逝者,對人類自身的極大褻瀆嗎?
第二天,我在成都建川博物館參觀,意外地看到了一位大明星――“朱堅強”。這頭豬在地震的廢墟中被壓了三十六天,靠吃木炭和雨水存活下來,后來被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買下,由新希望集團免費提供上好的飼料。一年不到,當初瘦成五十公斤不到的“朱堅強”,如今已長到兩百多公斤了,一團肥肉。大難不死有后福的肥佬,不顧游客的百般戲弄,躺在路邊哼哼唧唧。直到飼養員趕來,以本山大叔的口吻說:“走兩步,讓客人睹睹。”它才極不情愿地起來拗了個造型,我想從它的眼神里尋找一些秘密,卻怎么也找不到它的眼睛。
當初有報道不吝贊美:“朱堅強”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在宏大的敘事背景下,沒人會煞風景地卸載貼片的大義。作為豬,它的幸運還在于,它的終極目的不是餐桌,而是展廳。但它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其實是建川地震博物館的一件實物。春暖花開,“朱堅強”需要的不是人的贊美,而是“那個”。所以,我很佩服身邊一個小姑娘說的一句話:“其實,豬并不知道自己是明星,如果我們把它的名字倒過來念一念,會怎樣呢?”
這個小姑娘讓我想起《皇帝的新衣》,得知她準備參加《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賽,我衷心希望她能抱個大獎。
四川人是天生的樂天派,他們在“朱堅強”身上發現了自己的天性,他們逗弄那頭肥豬,其實也是在撫慰自己備受煎熬的心靈啊。何世平告訴我,他在震后第二天就買了一輛越野車趕到現場,準備尋找一個他曾經幫助過的女孩,卻看到震區中十多位災民,不等不靠,自己找來一些彩條布和木頭搭起了幾個帳篷,在帳篷旁支起桌子打起麻將。他們給何世平指了路后又熱情地招呼一聲:“等會過來吃飯啊!”
何世平說:“你們讓我吃什么喲?”
回答說:“我們剛從土堆里面刨了些老臘肉來,就炒這個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