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環境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業環境污染;農業生態環境;單行法
【正文】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三農”問題則是制約我國全面奔小康的瓶頸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農業投入產出經濟效益低下,我國農業表現出明顯的弱質性。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大轉型時期。傳統農業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難以解決大量人口的吃飯問題。為提高單畝產量,現代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上的殘留和工農產品廢棄物對環境及農產品的污染,從根本上危害我們的生存和發展。
一、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現狀及其危害
(一)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現狀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在獲得較大發展的同時卻伴隨著農業環境受污染和生態遭破壞程度越來越嚴重的局面,主要表現在:
1.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
到2000年,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占全國土地面積的41%,僅水力侵蝕面積就有185萬km2,數百萬公頃農田、耕地正在受到荒漠化、鹽堿化的威脅。根據最新資料顯示,我國90%的草地已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積已占半數。隨著生態環境惡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2.耕地資源迅速減少,土地質量下降
我國2000年人均耕地為0.101h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耕地利用程度較高,目前墾植率已達13.7%,超過世界平均數3.5個百分點。1986~1995年,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和災害損毀耕地超過466萬hm2,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200萬hm2.
1998年,因非農業建設占地、農業結構調整和災害損毀共減少耕地57.1萬hm2.同時,我國耕地土壤質量呈現退化趨勢,干旱、半干旱地區40%的耕地嚴重退化。另外,受酸雨的影響,土壤酸化過程加劇。
3. 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主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是鄉鎮工業的“三廢”排放。近十幾年來,由于鄉鎮工業的迅速發展,它們對外排放的污染物也在逐年增加,到1995年最大值,然后逐漸下降,2000年又有所回升 另外,農業本身生產過程的非點源污染問題也嚴重影響著農業生態系統,突出表現在化肥的流失對地面水、土壤、大氣的污染和在食物中的殘留。此外,大量的農膜及其它廢棄物也影響著農業生態環境質量。
目前,我國農業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農業污染量已占到全國總污染量 (指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及農業污染的總和)的1/3-1/2,不僅成為水體、土壤、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而且對農產品安全、人體健康乃至農村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業污染問題。
(二)農業污染對農產品、人身健康、國民經濟的危害
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尤其是農業環境污染,給我們的國民經濟發展、國民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主要表現在:
1.對我國水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我國的淡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4-1/5,而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及畜禽糞便的管理不利造成的農業污染,致使水體污染日益嚴重,對我國的水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根據200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的數據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陜西等地的600個地下水樣的調查顯示,我國一些地區地下水正面臨被硝酸鹽(硝酸鹽是氮肥、動物糞便、動植物尸體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終端產品)污染的嚴重威脅。另外,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湖泊、河流及東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都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問題且呈加重趨勢。中國農科院的有關專家分析,在我國水環境中,來自農田和畜禽養殖糞便中的總磷、總氮比重已分別達到43%和53%,接近和超過了來自工業和城市生活的點源污染,不僅正成為我國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已成為我國水安全問題的重要隱患。
2.土壤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由于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及污水灌溉等多種原因,一方面,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屬、無機鹽、有機物和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且情況嚴重。根據中國科學院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至少有1300-1600萬公頃耕地受到農藥的污染。在昆明市斗南鎮,由于土壤被污染,種植出的蔬菜農藥殘留太高,無法食用,農民只好換土或改種園藝類作物。我國東北地區一些農場長期使用氮肥,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由原來的5%-8%降到1%-2%.江西紅壤表土ph值由5.0降到4.3,土壤板結普遍嚴重。一些地處熱帶的農田土壤受到嚴重破壞,有的甚至喪失農業耕種價值。雖然,對于農藥和有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類型的土壤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目前尚缺乏系統的調查資料,難以估計。但是,土壤污染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的嚴重性已是不爭之事,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目前全國有1/5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每年因此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另外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
3.部分農產品質量安全下降
目前影響我國農產品安全的主要問題是農藥、獸藥殘留,重金屬殘留和硝酸鹽污染。2005年4月,農業部組織有關質檢機構對我國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狀況的監測結果:52種蔬菜3845個樣品中,農藥殘留超標樣品318個,超標率為8.3%.頻繁過量施用氮肥,導致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某些磷肥含氟、鎘和砷等有害物質,增加了蔬菜、糧食中氟和重金屬含量。北京市農委資料顯示,北京市市場(含超級市場)的葉菜類蔬菜60-70%硝酸鹽含量超標,果菜類蔬菜20-30%硝酸鹽含量超標,菠菜硝酸鹽含量高達2358mg/kg,蘿卜達2177mg/kg,大白菜達3225mg/kg,北京市民砷日攝取量已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標準的120%.
4.農產品出口貿易及農民增收受到阻礙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農產品出口不暢的主要原因和影響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農產品的質量問題。
入世以來,先是歐盟對我國動物源性產品實施報復性禁令,后是荷蘭銷毀我國的出口農產品,接著是其他國家針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提高了進口要求,強化了進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日本2005年建立了優良農產品認證制度,規定凡要求認證的農副產品必須正確標明該產品的生產者、產地、收獲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名稱、數量和時間,凡在生產過程中不當使用農藥和化肥的農產品將被拒之門外。2006年5月29日,日本將實行《食品中殘留農藥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對734種農藥、獸藥和添加劑在農產品中的殘留限定了標準。這表明,今后出口到該國的農產品將幾乎不允許含有農藥殘留。我國有1/3農產品出口日本,近年來屢屢發生因為農藥殘留超標被退回事件,此次《肯定列表制度》執行后,生產企業必須盡快調整種植和加工的環節,以便適應新的需要。在短期內,對日出口必會受到影響。歐盟、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制定繁雜的環保公約、法律、法規和標準、標志等形式,對商品進行準入限制的綠色壁壘。我國產品,特別是農產品不斷遭到攔截,致使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大大下降。近年來,沿海地區由于出口的農產品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的直接損失已達數十億美元,并且造成了不良的國際影響。據聯合國的統計,我國每年約有包括農產品在內的74億美元出口商品因綠色壁壘而受阻。作為WTO成員國,在國際多邊貿易中如何應對日益苛刻的綠色壁壘,已成為我國農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生產,一方面是大宗農產品相對過剩,價格低迷;另一方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卻相對供應不足,制約了農產品市場的拓展和效益的提高。由于食品安全優質問題給農業經濟效益提高帶來的不利影響,也已成為農民收入增長不快的一個重要因素。
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
(1)對人群惡性腫瘤發生的影響不可忽視
目前,我國還沒有直接的有關農村面源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報道。但是,現有可供研究的監測資料可以間接反映出農村生態環境變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二十世紀70年代,我國惡性腫瘤的調整死亡率為84.85/10萬,到90年代上升了11.56%,達到94.36/10萬。城市人群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農村,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癥農村居民高于城市。有些農村地區,由于過量施用農藥、化肥,以及公共衛生設施落后,致使農村一些未經處理的農業污染物隨意堆放或直接排入水體,一些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現了明顯惡化,農村居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現出持續升高的趨勢。目前,農村居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總體上已高于城市居民。
對比我國農村惡性腫瘤的高發病種,可以說與近年來農村水環境質量不斷下降的趨勢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環境污染的視角看,不可忽視農業面源污染對人群惡性腫瘤發生的影響。
(2)加重當地腸道傳染病的流行
關鍵詞 左柏水庫;水生;陸生;生態;影響;建議
中圖分類號 X8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159-03
水庫是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時具有提供城鄉生產生活用水、開展淡水養殖、旅游觀光、水利發電、水上運輸和調節區域氣候等綜合功能,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水庫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決不亞于天然湖泊。
擬建的左柏水庫屬于梁平縣,所處河段在龍溪河二級支流白灘河和龍河上。回龍河流域是梁平縣工農業經濟發達的地區,當前梁平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發展由過去受資源約束轉變為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和保障能力總體上還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近年來,縣內連續遭受嚴重干旱,局部地區發生大的洪澇,給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帶來較大的損失和困難。回龍河流域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但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很低,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5.3%,大量水資源亟待開發。現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滿足2020年梁平縣國民經濟發展各部門的需要,因而需要對區域水資源進行合理優化配置。
左柏水庫工程的建設可改善灌區農業灌溉條件,提高農業抗旱減災能力;可解決灌區場鎮供水、農村人畜飲水、工業用水,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地方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水庫工程建設期及運行期勢必會對當地水文、生態、局地氣候等產生明顯的環境影響,因而有必要分析研究工程建設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尤其是對當地山區居民關系密切的水生生態和陸生生態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
1 水庫工程簡介
左柏水庫主副壩分別位于回龍鎮山河村和屏錦鎮龍河村,為Ⅲ等中型水利工程,水庫壩址距縣城約31 km。總庫容1 037萬m3,正常水位庫容1 015萬m3,死庫容55萬m3,調節庫容960萬m3。工程主要包括水庫樞紐工程(包括主壩、副壩、聯通洞和取水設施等)、借水工程(包括借水壩和借水隧洞)、供水灌溉工程。
該水庫是一座以農業灌溉、場鎮供水、農村人畜飲水機工業用水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庫建成后采用重力輸水方式,主要向回龍鎮和蔭平鎮2.5萬人、梁平縣工業園區B2區及灌區人畜供水,灌區主要涉及在回龍鎮回龍村、青崗村、山河村等13個村,總灌溉面積約1 446.67 hm2。水庫各工程區域敏感點主要為現有地面文物以及各工區周邊居民點。
2 對水陸生態及景觀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2.1 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分析
2.1.1 對魚類資源的影響分析。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施工期對魚類的影響。項目地處龍溪河水系回龍河支流上段的龍河、白灘河發源地。河道、溪流淺、窄、流量小,僅有少量魚(鯽魚、麥穗魚、棒花魚、黃鱔、泥鰍、沙鰍、爬巖鰍等)、蝦(新蝦米)、蟹(螃蟹)等漁業資源,且資源量小,漁業利用價值不大。
施工期修建水壩,土石方開挖會使河流水體變得混濁,加上爆破等活動,會對魚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一定影響,但由于工程施工僅局限在較短的河段,影響范圍有限。只要加強施工管理,嚴禁施工人員隨意捕撈魚類,施工季節避開魚類的繁殖時期,嚴禁向河道傾倒渣土,施工對魚類的影響可減至最低[1-2]。
(2)運行期對魚類的影響。一是對壩前河段魚類的影響。左柏工程壩前水庫形成后,壩前水體水文情勢發生重大變化,從而使魚類棲息環境發生變化,急流減緩、砂石沉積、餌料增多。通常說來,庫區河段原有適應于底棲急流、礫石、巖盤底質環境的魚類,棲息范圍縮小,魚類的種類、數量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一部分適應能力強的種類將遷移到庫尾上游水域;一些既能適應流水又能適應靜水活動的魚類將成為庫區優勢種。二是壩后河段阻隔影響。水庫大壩建成后,原來連續的河流生態系統被片斷化,對魚類的生存可能產生不利影響。本項目主壩白灘河和副壩龍河下游均是典型的山地河流,水淺,河道比降較大,主要是小型魚類,缺乏長距離洄游魚類,僅作短距離生殖洄游。河流截流后,魚類可以轉入下游水域生活,但河段水量的減少,生態水文條件發生改變,生境類型有所減少,影響到魚類棲息生境的空間大小。從物種保護角度看,只要切實采取了保證生態流量、減少水體污染等措施,不會導致現有魚類的滅絕。
2.1.2 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分析。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工程建成運行后。根據調查,白灘河、龍河及三叉河均是峽谷溪流,由于均是回龍河支流,且相距^近,故分布的水生生物種類基本一致。3條河流水流較急,水質清潔,浮游生物種類較少。浮游植物以適宜流水的硅藻居多;水生昆蟲以喜冷水性、對水質要求較高的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為主。此外,還有少量水生甲蟲,如扁泥甲屬的昆蟲。大壩建成后,在大壩上游形成靜水環境,浮游植物中的藍藻和綠藻種類和水量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泥沙淤積,阻塞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昆蟲的鰓片或枝狀鰓,導致蟲體死亡,加之急流生境的喪失,這3個目的昆蟲數量可能會大大降低;但是,輪蟲、橈足類、枝角類以及適應于靜水和缺氧的雙翅目昆蟲數量有所增加。在采取下泄生態流量措施之后,枯水期壩后減水河段將不會出現河道斷流現象,對壩后水生生物的影響有限。
2.2 對陸生動物的影響分析
2.2.1 對珍稀陸生動物的影響。回龍河流域野生動物資源種類較豐富,主要有野豬、野兔、野雞、普通蛇類等,但珍稀保護動物極為罕見。家畜有豬、牛、羊,禽類有雞、鴨等。工程區動物群落分布與生境分化有著密切關系,主要有河岸濕地動物群落、中山灌叢動物群落、居民點群落帶動物群落3種類型。水庫工程影響區域山體陡峭,坡度較大,加之區內主要廊道為水體,對野生動物活動構成天然屏障,人類干擾強度大,不是大型野生動物的主要活動范圍,未發現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棲息地分布,因而項目建設對珍稀陸生動物幾乎無影響。
2.2.2 項目施工期對陸生動物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內容。
(1)對獸類的影響。水庫施工區域活動的動物以小型獸類為主,常見的有小家鼠、田鼠等,由于施工建設活動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會改變它們的分布格局,使建設區域內的小型獸類急劇減少,建設區域外的小型獸類在短時間內會有所增加。如在施工區域人多的地方,可能造成小家鼠、田鼠數量增加。植被破壞區域,田鼠等數量會上升,其他種類數量將有所下降。但總體上,建設期間施工活動對大多數哺乳動物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哺乳動物有較強的遷徙能力,環境改變會使它們遷移到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中繼續生存、繁衍。
(2)對鳥類的影響。水庫施工區的建設活動對原在此居留的鳥類有一定干擾,由于建設區域多山地草叢,居留于此的多為一些小型雀翅目鳥類,植被的破壞可能對其筑巢、育雛有一定影響,施工的噪聲、污染等對它們有一定威脅。但總體來看,項目的建設活動對鳥類影響不大,主要是由于鳥類具有強的遷移能力,食物的尋覓、飲水的獲得、項目建設活動對它們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3)對爬行類的影響。水庫施工區爬行類動物較少且他們對環境改變有較好的預知能力,會遷徙到工程區以外的地方,建設活動對它們的影響較小。
項目建設會造成對動物的干擾,會改變動物的分布格局。施工影響區內獸類活動會明顯減少,使它們遠離施工區域;由于破壞了一定面積的小型獸類、鳥類的棲息地,會較大改變建設影響區小型獸類和鳥類的分布格局,初期它們會迅速減少或有一定數量的死亡,并向周邊區域擴散,但它們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大多較強,在環境穩定后會在新的棲息地內迅速繁殖生存,種群數量又會上升。因此,水庫施工建設對動物的影響是在可承受范圍內的,不會造成物種的滅絕和生態鏈的斷裂。
2.2.3 項目運行期對陸生動物的影響。隨著施工期的結束,人為干擾大為降低,部分動物會回到原來的區域,但由于該區以栽培植被為主,動物數量不多,對動物影響不大。而下游基本上都是人居環境,減水河段兩側動物則因水的減少,動物活動會有所減少,但河流的阻隔作用減少又會為陸生動物形成新的通道,有利于兩岸動物如嚙齒類、爬行類動物的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庫區的形成,對眾多水鳥、游禽有利。水禽,尤其是大型水禽,如鴨科等鳥類會從遠處遷徙來棲居于此,游禽的數量和種類將會不斷增加。本來生活于此處的水禽如羅紋鴨等,它們的種群數量亦會增加。
隨著水庫建成運行,干擾程度降低,其他區域的兩棲類會逐漸擴散過來,通過繁殖逐漸擴大種群數量,在較短的時間內它們又會恢復到建設前的水平。同時,由于河流被截去大部分水后,形成的水流較小、較靜,比修建前更利于兩棲類的繁殖,有利于兩棲類種群的擴大。
2.3 對陸生植物的影響分析
2.3.1 對珍稀瀕危植物的影響。根據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可知,本項目河岸帶的植物均為山區河流河岸常見植物,大多數是喜濕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在直接影響區域內未發現國家和市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種類,項目建設不會造成珍稀瀕危植物的破壞或滅絕。
2.3.2 項目施工期對植物資源的影響。工程影響較集中的區域有水庫淹沒區及其影響區(包括水庫淹沒線為界向外沿展,按海拔高程計,以海拔200 m以下為界;按水平計,以500 m為界)、水庫樞紐工程區、灌區渠系占地地段、渣場所在地段以及施工便道、復建道路等。各施工區的直接影響時間和時段不等,總的影響時間約26個月。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土方明挖、巖石明挖、巖石洞挖、土石方填筑、堆渣、工程施工各種生產、生活臨時建筑物、永久占地等。其他如施工過程所產生的粉塵、有害氣體、廢水、固體廢棄物、噪聲等對自然生態和動植物都有直接的影響。
建設施工會對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造成一部分植株死亡;因施工段沿河兩岸土層較厚,坡度較緩,施工不會導致表層土壤與淺層巖石剝離或者剝離不嚴重,而對這些地帶的植被造成較小的破壞;施工中的道路及渠道建設開挖將使道路以下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2.3.3 項目運行期對植物資源的影響。水庫建成后,受淹沒影響,對物種而言,分布于淹沒線高程以下的植物個體將消失。這些影響均為不可逆的影響。水庫正常蓄水位534 m,水庫建成后,水庫蓄水將直接淹沒耕地20.79 hm2,淹沒林地26.87 hm2。淹沒的植被以農田植被為主,據現場調查,水庫庫區分布于淹沒線之下沒有珍稀瀕危野生保護植物,都是常見種,淹沒的林地主要為退耕還林地,沒有特有的植被類型。這些物種和植被類型在評價區的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不存在因淹沒而導致物種或特有植被類型的滅絕或消失。淹沒區的形成并不破壞現有物種分布和降低物種多樣性。相反,由于大面積人工湖泊的形成,局部水分和熱量的變化還可能導致偏濕性物種的生棲與繁衍,從而增加該區域物種的多樣性。
另一方面,水庫建成后,各施工點人員、機械設備均撤除現場。水庫除永久占地外,其他區域均將進行植被恢復,工程區域的植物能很快得到恢復,對自然生態系統不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和破壞。
2.4 對景觀生態的影響
項目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原有的景觀生態體系格局,使景觀生態體系動態發生變化,如造成景觀拼塊類型改變、破碎化和異質性程度上升、降低景觀的整體連通性、生態系統功能和類型變化、影響和改變物質和能量的流動等。
2.4.1 拼塊的變化。拼塊的變化包括拼塊類型的變化和拼塊數量的變化。左柏水庫工程重點影響區域包括水庫各壩址以及淹沒區,灌溉管道開挖區域等工程的施工建設主要會減少栽培植被景觀、少量的山地草叢景觀和山地灌叢景觀斑塊,施工公路的設置會導致建設區到原有公路連接處兩側植被連續性中斷,增加所在區域景觀破碎度,增加該區域的拼塊數量,但是與評價區整個景觀相比,拼塊的影響面積很小,施工占地也比較少,因而整個拼塊結構不會受太大影響。
2.4.2 廊道的化。本水庫工程建設的公路施工的修建會造成新的景觀隔離,道路施工將原有景觀一分為二,道路上的車流及行人使得野生動物的遷移受到影響。所幸施工公路僅在較小區域內形成,該區域內可能活動的蛇類及小型動物可以選擇夜間、無車時或者繞道跨越。隨著工程的結束,部分道路的車流量將減少,臨時公路將被恢復,景觀的阻隔功能將部分減弱。
2.4.3 基質的變化。由于水庫工程影響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區和淹沒區,而工程建設區域不大,淹沒區面積相對來說較大,主要影響栽培植被和少量灌從,遠離這些地方的景觀類型幾乎沒有變化。對于整個評價區,栽培植被在評價區分布最廣、在庫區分布最多,本項目對庫區的影響面積較大,因而它受到的影響較大,但它在評價區內分布很廣,雖然基質的拼塊數、連通性、面積等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但是不會改變栽培植被作為基質的地位。
3 保護措施及建議
3.1 水生生態保護
施工期間,相關各方除應嚴格按照相關管理制度和文件要求做好環境保護之外,還應配合漁政部門做好宣傳教育和魚類保護工作,接受地方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在庫區投放一定數量的魚苗,增加魚類資源種類和數量,但不得實行網箱養殖或肥水養殖。加強施工期的環境監管,施工前必須對可能影響到的河段進行認真調查,一旦發現珍稀水生動物,應立即將其遷移到人為影響小的河段,達到有效保護[3-4]。
從物種保護和維持水生生物生態系統穩定(包括保持河流水景景觀)角度看,必須采取切實的生態基流放流措施。施工期利用導流洞下放生態流量,運行期主壩、副壩、借水壩均有專用生態流量放水管泄入下游,作為永久生態放水孔,同時應在各下泄管出口安裝在線流量監測儀。
3.2 陸生生態保護
施工期間對施工人員和附近居民加強施工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施工活動必須局限于工程征、租地范圍,盡可能減小擾動區域,加強對施工區域范圍的監管力度[5]。
結合當地生態規劃與工程水土保持要求,在工程竣工前對施工跡地與開挖面進行綠化和植被恢復。按照生態學原理,選擇地方特色的鄉土植物,遵循植被演化規律,在綠化的基礎上進行環境美化。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和植物的生態適應性及自然演替規律,增加多種林木成分。
4 參考文獻
[1] 諶德智.關于徐聞縣水庫環境問題及保護措施的思考[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3):69-72.
[2] 張振克,孟紅明,殷勇.中國水庫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科技導報,2006,12(24):82-84.
[3] 鞠菲.錦凌水庫施工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8(5):59-61.
關鍵詞:衡水湖;生態環境;平衡
中圖分類號:X171.1文獻標識碼:A
1 衡水湖濕地的概況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內,在京津以南200公里處,原為一片古老的自然洼地,舊稱“千頃洼”。自1958年筑堤建閘蓄水后改稱衡水湖。湖區周邊河流均屬海河水系的子牙河系,主要有滏陽河、滏陽新河、滏東排河以及冀碼渠、冀呂渠、衛千渠、鹽河古道等河流。1985年衛千引水工程建成后,衡水湖成為衡水市一座大型平原蓄水工程,現已投入使用的引黃濟冀(津)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極大地緩解了包括衡水在內的邢臺、滄州、天津等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每年至少可為衡水湖提供2億m3的水量。將為衡水及周邊地市提供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使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產生巨大影響。
衡水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系以調蓄類型的濕地生態系統為基礎的城郊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包括衡水湖及周邊地區、滏東排河及滏陽新河的部分區域,總面積187.87平方公里。有著華北平原保存相對完好的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草甸、沼澤、水域、灘涂、林地、農田等多種生態系統,是北溫帶野生動植物的聚集地,是眾多珍稀鳥類南遷北徙的重要中轉站,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
2 衡水湖濕地的生態環境現狀
2.1 生態資源減少,環境被破壞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 近年來,在湖區中心的淺水區域多次出現大面積臭水死魚現象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由于過量的捕撈使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地籠捕魚使小魚全部被捕獲,使魚類不能得到正常的補充。而被電過的魚幾乎都失去了繁殖能力。這種破壞生態平衡的過度捕撈,不僅會導致魚類資源萎縮,還會影響鳥類的食物來源。 衡水湖湖區沙地多,林木少,水位淺,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位于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北部的滏陽新河灘地,原來就是濕地,多年來不斷退化。有關專家測定,從20世紀60年代到目前,衡水湖濕地面積減少了60多平方公里。相關機構、村莊、服務業等建筑物不斷增多,破壞了濕地的自然環境,加上人為的活動影響,使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
此外,湖區內以及周邊居民、養殖廠、農業生產、工礦企業排放的生活和工業污水嚴重威脅著衡水湖。有關專家指出,衡水湖作為內陸封閉型匯水濕地,湖水自凈能力差,一旦污染,很難恢復。
2.2 水系封閉,無穩定的生態用水水源 衡水湖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水系統,由于冀南渠、冀呂渠、冀午渠、冀棗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自1994年引黃入冀工程實施以來,已關閉上述河道入湖口。水源主要由其周邊河流匯集當地自然降水和引黃濟冀補水。目前,衡水湖沒有專用于生態環境的水源。由于水源缺乏等因素導致西湖、滏陽新河灘地等濕地嚴重退化。
3 關于維系衡水湖濕地生態平衡措施建議3.1 綜合利用 保護濕地水資源 保護衡水湖濕地的水資源是首要任務。按照積極保護、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除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還要與衡水湖上游和周邊地區搞好協調,統籌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合理利用和調度水資源,保證維持濕地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的需要。3.2 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衡水湖水體污染治理應主要抓好以下幾點:(1)防治引水河道入湖口生態修復,可以通過沉積作用、植物生長等生態過程,增強河口生態系統的凈化能力,使入湖水質得以凈化。(2)加大上游污染源治理力度,如建立滏陽河排污導污工程,將濕地處理剩余污水得以排泄;對于工業排污等要規范排污口管理制度,實現達標排放。(3)加強對衡水湖水質的檢測和污染的綜合治理。(4)加大農業水源污染治理控制力度,保證入湖水質清潔。(5)積極開展湖內生物治污工程,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凈化能力。(6)壓縮湖內人工水產養殖面積,充分利用湖外池塘進行水產養殖,以減輕因漁業生產對湖水的污染。3.3 保護生物多樣性 積極開展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工程,對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的區域,通過生物和工程措施,逐步恢復其生態功能,同時要嚴禁毀壞蓮藕、蘆葦等挺水植物。控制捕撈量,避免過度捕撈;嚴禁隨意捕獵鳥禽,保護水域的生物多樣性。3.4 實施生態補水效益建立的必要性及原則
作為急需補水的重要濕地,衡水湖已被納入《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 -2010)》且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跨流域引水經驗,上游有崗南、黃壁莊、朱莊、東武仕、岳城等十余座大中型水庫,總蓄水能力近50億m3通過多年的水利建設,衡水湖在本流域引水已具備了基本條件,統籌水資源調度,實施生態補水需建立一個客觀、全面,適用于衡水湖流域內的補水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科學預測生態補水,從系統良性循環的角度評價已實施補水項目的綜合效益,對促進衡水湖區的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衡水湖作為受水區,生態補水工程產生的效益涉及多個方面,要制定出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可持續性的比較完善的指標體系應遵循如下原則:
(1)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衡水湖受水區的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水平,從而體現其科學的意義。
(2)適用主要體現在具有廣泛的空間適用性,對補水項目實施前后,都能運用所選指標對生態補水產生的影響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3)可操作性主要體現在要充分考慮定量化指標的可獲得性和可比性,定性化指標的科學界定,便于檢查考核,提高指標體系在實際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4)可持續發展是個動態過程,其評價指標也應該是一個相對發展的過程。每一個具體指標都應體現靜態與動態的統一,具有時間和空間的敏感性,從而為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制定、調整和實施提供參考。
因此綜上所述的特點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態補水工程不僅可以緩解湖區缺水的危機,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遏制生態系統結構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維持湖區水生態的基本平衡,而且還可以有效的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湖區及周圍地區科學、平穩、持續的發展。
3.5加強監管舉措 加固堤防,完善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積極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減少入湖泥沙淤積;利用枯水期積極進行湖底清淤,保持和提高湖泊蓄水調洪能力。嚴格保護現有的湖濱帶,嚴禁圍湖造田,對影響和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農田要退耕還湖還濕,防止湖泊萎縮、濕地破壞。對散布于湖邊的零星濕地,要加快合并建設,增加濕地面積。
3.6需要加強的幾點建議
(1)本著“建得成、管的好、用的起、長效益”的目標,積極探索有效的建后管理體制及機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形成一套科學的水利建設規劃、水資源維護體系,使衡水湖濕地生態環境更加完整。
(2)建立衡水湖濕地長效補水機制,保證濕地生態需水。盡快開辟黃壁莊水庫~衡水湖應急引水工程、岳城水庫~衡水湖應急引水工程、南水北調衡水支線等多條引水線路,需國家有計劃地每年向衡水湖提供生態用水,以確保華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的內陸淡水濕地結構穩定的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其社會、生態效益。
(3)維護衡水湖濕地的生態環境,不僅要靠政府的大力整治與管理,宣傳與教育等多種政策的實施,還要靠社會上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自覺維護,只有社會各方的廣泛參與和合作才能使濕地的生態環境得以平衡、穩定、持續的保持下去。例如可以在湖區多設立一些宣傳欄及警示標語等來提醒大家注意保護環境。或是安排湖區巡邏員加以監督,并派人員不定時的打撈湖面上漂浮的垃圾等廢棄物,減少水系的污染從而更好的保持湖區的生態環境。
4結語
衡水湖是衡水人民的母親湖,是即白洋淀在華北地區的又一璀璨的明珠。2012~2013年衡水市舉行了兩屆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帶動了衡水市的經濟更進一步的發展,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并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濕地,因此多措并舉創造衡水湖良好的水系、水環境,對提升湖城形象,保持衡水湖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衡水湖濕地介紹[K]
[2]安樹清.濕地生態工程.2003.1
[3]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G]
[4]劉振杰.河北衡水湖濕地水環境分析及綜合防治對策[D]
關鍵詞:環境監測;生態監測;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8-0187-02
1 引言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及其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環境問題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問題,而且包括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問題。以單純的理化指標和生物指標為主的環境監測已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要求,環境監測從一般意義上的環境污染因子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拓寬。生態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監測的拓寬,是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前提,是生態管理的基礎,是生態法律法規的依據,是環境監測體系發展和完善的必然趨勢和要求。
人炸導致現代生態系統生境劇烈變化。新生人口增多和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所帶來的人口基數增大給生態保護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經濟發展帶來流動人口的不斷涌入,給本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耕地(水稻田)的減少導致水土調控能力變差。據常態測算,稻田可維持近10cm的水層,遇到暴雨可達15cm。每公頃稻田比旱地多蓄水1 500m3。穩定水稻生產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一旦改變用途,夏季對雨水的調控能力就會下降,易造成水澇帶來環境破壞。生物入侵威脅到生物生態環境健康。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衰減和喪失的3個原因之一,而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一旦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威脅,物種滅絕速度就會不斷加快,遺傳多樣性急劇貧乏,生態系統嚴重退化,這些都將加劇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糧食和能源危機。湖泊富營養化造成水體自凈能力下降。現代工業進程加速了水中植物營養成分(N、P等)的過量積累,水體營養過剩,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體處于嚴重缺氧狀態,并分解出有毒物質危害水質生態環境。
2 生態監測的學科綜述
生態監測是一門綜合技術,是通過地面固定的監測站或流動觀察隊、航空攝影及太空軌道衛星,獲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經濟的和社會的等多方面數據的技術。是利用各種技術測定和分析生態系統各層次對自然或人為的反應或反饋效應的綜合表征,來判斷和評價這些干擾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危害及其變化規律。新內涵中包括借助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統稱3S集成)等一體化的高新技術對大范圍區域片生態系統的宏觀監測,是環境科學與生物科學的交叉學科。
同時生態監測一直是有爭議的,主要表現在生態監測與生物監測的相互關系上,認為生態監測包括生物監測,如劉培哲認為生態監測是生態系統層次的生物監測,是對生態系統的自然變化及人為變化所做反應的觀測和評價。生態監測包括生物監測和地球物理化學監測兩方面內容。金嵐等將生態監測與生物監測統一起來,將二者統稱為生態監測,認為生態監測是環境監測的組成部分,是利用各種技術測定和分析生命系統各層次對自然或人為的反應或反饋效應的綜合表征,來判斷和評價這些干擾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危害及其變化規律,為環境質量的評估、調控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前者側重在對生態系統的反應方面,后者則包括生態系統各個層次,即對個體、種群、群落乃至生態系統對外干擾的反應進行監測。這種觀點表明,生態監測是一種監測方法,是對環境監測技術的一種補充,利用的是“生態”來做“儀器”進行監測環境質量。
3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在工作中,主要通過對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來對一個區域進行生態的宏觀評價。生態環境指數(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是指反映被評價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一系列指數的綜合。
EI=0.25×生物豐度指數+0.2×水網密度指數+0.2×植被覆蓋指數+0.2×(100-土地退化指數)+0.15×環境質量指數。
生物豐度指數=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濕地+0.11×耕地+0.04×建設用地+0.01×未利用地)/區域面積。
式中Abio=692.096 020,為全國生物豐度指數歸一化系數。歸一化系數=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數歸一化處理前的最大值。
植被覆蓋指數=Aveg×(0.38×林地面積+0.34×草地面積+0.19×農田面積+0.07×建設用地+0.02×未利用地)/區域面積。
式中Aveg=601.110 997,為全國植被覆蓋指數的歸一化系數。
水網密度指數=Ariv×河流長度/區域面積+Alak×湖庫(近海)面積/區域面積+Ares×水資源量/區域面積。
式中Ariv=71.768 110,為全國河流長度的歸一化系數;Alak805.664 908,為全國湖庫(近海)面積的歸一化系數;Ares88.366 160 16,為全國水資源量的歸一化系數。
土地退化指數=Aero×(0.05×輕度侵蝕面積+0.25×中度侵蝕面積+0.7×中度侵蝕面積)/區域面積。
式中Aero=146.33,為全國土地退化指數的歸一化系數。
環境質量指數=0.4×(100-ASO2×SO2排放量/區域面積)+0.4×(100-ACOD×COD排放量/區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廢排放量/區域面積)。
式中ASO2=1.725 721,為SO2的歸一化系數;ACOD=0.052 749,為COD的歸一化系數;ASOL=2.424 802,為固體廢物的歸一化系數。
4 結語
我國生態監測工作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已賦予了新的內容。生態監測環境科學與生物科學的交叉學科,包括環境監測和生物監測。它是通過各種物理、化學、生化、生態學原理等各種技術手段,對生態環境中的各個要素、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監控和測試,為評價生態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恢復重建生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依據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劉 菲.生態環境監測及其在我國的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4):61~62.
[2] 丁 瓊.生態環境監測[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1):57~58.
[3] 屈紅艷.生態環境監測及在我國的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110~112.
【關鍵詞】環境保護;建筑;設計技術
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 我們今天必須優先考慮生態環境問題, 并將其置于與經濟和社會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時, 還要進一步高瞻遠矚, 通盤考慮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即要改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掠奪性的,甚至是破壞性的發展模式, 從傳統的資源型發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環的生態型發展模式,促使經濟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其中經濟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社會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與目的, 環境生態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條件, 建筑是三者的綜合體。這種新的發展觀必然導致產生新的建筑觀―――可持續發展建筑觀, 即保護生態、創造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存環境, 是21 世紀建筑的基本任務。
1 生態建設的節能與環境
現代建筑是一種過分依賴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對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機械空調的建筑意味著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僅是導致能源緊張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為制造大氣污染的元兇。節能并保護環境的建筑設計必須深入到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評估建筑能耗狀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建立全面能源觀。首先必須注重研制、優化保溫材料與構造, 提高建筑熱環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內外表面或外層結構的空氣層中, 采用高效熱發射材料, 可將大部分紅外射線反射回去,從而對建筑物起保溫隔熱作用。目前,美國已開展大規模生產熱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節能。此外,還可運用高效節能玻璃, 硅氣凝膠―――新型節能墻材, 以提高節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核能、風力、水力) 的收集,儲存裝置和熱回收裝置。
2 生態建筑與氣候
現代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使得人類可以用機械空調來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 建筑注重地區氣候與建筑的關系, 并將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作為綠色建筑的一項基本方法, 這是一種按人體的舒適要求和氣候條件來進行建筑設計的系統方法,即根據當地氣候特征,運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組織各種建筑因素。事實上,人類對于環境的舒適、健康需求,常常無需現行空調設備也能得到滿足。因此, 以綠色建筑的設計觀來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給者,而輔助設備系統屬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陽光提供, 制冷由流動的空氣產生, 采暖可以從人體以及辦公設備中獲得 通過其他自然方式補充: 太陽加熱, 以風壓和太陽浮力產生自然通風, 以水的蒸發產生制冷。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是一種可以在任何技術層次上使用的方法,在生態環境建筑中氣候所包含的各種因素是當作資源來考慮的, 充分利用氣候資源, 提高氣候資源利用率, 是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的本質。如果將其原理與未來智能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以及其他節能技術結合在一起, 就會構成豐富多彩的綠色建筑前景。
3 生態環境建筑模式的技術實現
綠色生態建筑是一個能積極地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調節系統。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層的材料和結構,一方面?作為能源轉換的界面,需要收集、轉換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 另一方面, 外層必須具備調節氣候的能力, 以消除、減緩、甚至改變氣候的波動, 使室內氣候趨于穩定, 而實現這一理想, 在很大程度上必須有賴于未來高技術在建筑中的廣泛運用。
首先,環保節能型材料是綠色建筑所必須的,必須對現有建材和技術進行環保、節能評估,提出技術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環保、節能的要求。隨著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日益走向成熟,在綠色建筑中這些高技術將得到廣泛的運用: 如建筑結構有可能引入有機體的原理, 在混凝土中埋設光導纖維, 可以經常地監視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狀況, 自我修復混凝土可得到實際應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過多功能的組織進行呼吸,可凈化建筑物內部的空氣, 并降低溫度, 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頁窗的調整或空調系統風口的開閉, 自動調節太陽光亮, 建筑物表面的太陽能電池, 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無論使用何種技術, 綠色建筑總是立足于對資源的節約(reduce) 、再利用(reuse) 、循環生產(recycle) 等幾個方面。
其次,綠色建筑的形式必須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層將不再是“內部”與“外部”的分界線,而將逐步成為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界面。綠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將是多樣的, 尤其是外層材料將是高度綜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 建筑行業將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先進技術, 創造一種能更加適合人類生活的、與大自然高度和諧的高科技建筑環境。
但是,按照歐洲國家的經驗,在經濟方面,綠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費用, 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對緩慢的一類項目。更主要的是, 用于綠色生態建筑體系方面投資所帶來的回報最終并不一定能夠裝進開發商的口袋, 而多由使用者和社會所分享。即使這樣, 一般也須若干年以后才會見到節約資源的價值開始大于用于生態方面投資的價值。這些都有可能使決策者與開發商望而卻步, 或者覺得力不從心。似乎這已成為一種規律, 即如果一種新的思想或技術所產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資回報比) 并不明顯高于傳統思想或技術的效益,那么即使它會有更好的長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與維修費用,長壽命、節約資源等) 也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會各方面的任何變革都有可能出現這類問題, 特別在我國社會逐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 它已成為社會的一道門檻。要解決這一問題, 就應當在可持續發展原則基礎上建立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
因此,應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總體發展水平, 盡快確定一個宏偉的目標以及架構起一套可行的環境保護制度框架, 從而使我們這一代的即時利益與整個人類的長遠利益結合起來, 將一個地區的局部利益與整個世界的整體利益結合起來, 公正合理地與他人分享我們這個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同時, 最大限度地杜絕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這樣才有可能為后人留下一片靜謐而豐腴的樂土,使人類能夠長久地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紀駿杰 1997 社會正義-環境社會學規范性關壞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成功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出版 頁75
[2]楊冠政 1999 永續發展的倫理 環境教育季刊 37:82-86
[3]楊冠政 1999 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 哲學雜志 30:4-22
[4]Engel, J. R. & J. G. Engel 1993 Ethics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Belhaven Press, London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意義
前言:在土地荒漠化、全球變暖的環境下,我國面臨著水土流失、物種滅絕的嚴重的環境問題,社會近些年來愈發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于林業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的保護必須要加大力度,發揮出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內在價值,推動林業生態環境現代化建設與發展進程,真正落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人類生存發展創建良好的環境。
一、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維護人類基本的生存條件
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環境,是維護人類最基本生存條件的重要路徑,因為林業和人類的身份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條件。人類在漫長的生存和發展進程始終與林業環境緊密關聯,林業生態環境中,綠色森林植物經過光合作用,將人類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和消化后釋放出新鮮的氧氣,為人類基本的生存條件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沒有森林就不可能存在人類,森林孕育著人類,因此人類要在林業生態環境下生存與發展,體現了森林生態環境保障人類生命和生存條件的功能。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環境,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是建設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環境的關鍵途徑[1]。
(二)保證林業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功能,建設林業生態環境,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是林業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關鍵。林業及其經營的對象是一個綜合性的多功能體,其經營的主要對象就是森林,具有一定的生態功能,在人類生存中作為基礎的自然條件,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在國民經濟中作為關鍵的構成部分,是一項人類賴以生存的關鍵產業。林業生態環境同樣具有社會政治功能,在生態經濟功能作用下,體現了社會公益性,形成了對國家的政治影響,人們生活在生態經濟環境中,組成了國家整體,林業生態環境的效益是不可忽視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聯,通過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環境,能夠更好地將林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發揮出來,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林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基礎之上,林業社會效益形成了生態效益之后,逐漸反映出來,可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發揮著保證林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積極作用[2]。
(三)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具有推進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積極作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均需要遵循發展這一客觀的規律,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關鍵的發展目標,發揮出生態環境的有力支持作用,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必須要通過對生態環境的維護和改善,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環境。尤其是在日益惡化的林業生態環境下,更是需要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適應力,實現對森林植被的保護,防范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為我國的生態環境提供切實的保護和支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指明了可持續發展的探究方向,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森林和人類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密,人類社會的發展必然要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林無人亡是不可避免的規則。面臨著這樣的客觀條件,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維護人類的生存,在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環境的過程中,能夠避免發生林業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問題,防范災害和資源經濟危機對社會發展產生制約、對人類生存形成威脅。社會人們需要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認知,加大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力度,才能夠更好地推進人類社會的穩定發展[3]。
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堅持以保護性為原則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要始終堅持保護性的原則進行各項活動,因為我國的森林資源仍舊處于相對匱乏的狀態,林業部門需要對森林資源加強重視,認識到生態林業建設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結合森林資源的積極作用價值,始終堅持保護性原則展開林業經營管理工作,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全面保護,恢復森林生態的環境,創建起良好的條件,促進森林資源更好的可持續發展。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地區的林業部門應制定符合當地森林資源實際情況的經營管理策略和計劃,例如在一些林區內,存在著嚴重的森林生態破壞問題,針對此類林區,需要采取封山育林的保護措施,短期內禁止進入林區進行森林資源的開發活動,加強營造林建設,在營造多樹種混交造林、嵌合造林等方式下,促進森林生物多樣性的提升,強化水源涵養功能,保護森林生態系統,避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所帶來的破壞。在森林生態環境較為完善的林區內,允許企業、個人參與開發森林資源活動的同時,還要結合經營者與林業管理部門之間的合同簽訂,明確林地經營者的義務權利范圍,對跡地更新造林合同的內容要進行明確,保證林區森林資源不受破壞,提高對領取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始終堅持以保護性為原則,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4]。
(二)創新營林工作模式
營林工作在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中作為核心的內容之一,有必要緊跟時展的腳步,與時俱進,優化和創新引領工作模式,從根本上提高林木存活率和營林工作的綜合水平,支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結合現代化監控技術、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等,提高對林區森林資源的勘查水平,加強對森林病蟲害問題的有力防控,預防森林火災問題,分析生物多樣性分布情況,監測林木生長情況,對于營造林工作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和技術指導作用。對于林木后期的管理和撫育要加大投入,創建起良好的環境,促進林木更好的生長,對于選地、整地、挖穴、選種、播種、栽苗等各個環節均需要明確重點,實現精細化的植樹造林活動。
(三)更新林業技術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先進的信息技術、互聯網等融入到了社會各行業領域中,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也不例外,在林業技術方面要加快更新的步伐,建立完善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技術支持體系。林業部門需要結合資金、人力資源等投入,加大對林業技術的科學研究工作,實現林業技術的優化和創新,建立起完善林業技術體系和技術轉化機制,對各地區林業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廣泛收集,明確未來的林業技術研究方向和探索趨勢,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推廣新型的林業科學技術成果,將林業技術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效率,為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5]。
結論:綜上所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對于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應結合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重要作用,真正實現營林工作的創新。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引進先進的林業技術手段和理念,創建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條件。
參考文獻
[1]張云波.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策略研究[J].新農業,2021(02):68.
[2]趙濤,劉宏.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關系探析[J].現代園藝,2020,43(24):171-172.
[3]李小兵.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策略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36):51-52.
關鍵詞:人道主義生態建筑學,可持續發展建筑,環境,建筑與環境
中圖分類號:D922文獻標識碼: A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但是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大量使用自然資源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并且制造出一些物品或是化學物破壞環境,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近幾十年來,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主要有:
(1)全球氣候變暖,本來溫室效應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對我們人類和周圍的生態環境沒有很大影響,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工業革命之后,石油等大量的能燃燒產生溫室氣體的自然資源被使用,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到空氣中,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急劇增加,使太陽的熱量被這些氣體保留,從而使地球變暖。地球變暖就會使海平面上升,使陸地面積逐漸縮小,有些生物就會滅絕,影響了整個生態環境。
(2)臭氧層受到破壞,臭氧層是保護人類的必要物質,跟空氣和水一樣重要,要是我們沒有臭氧層的保護,我們將會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的輻射,地球上的生物是基本無法生存的。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的發達,制冷設備已經是人類生活中的必要家用電器,在它的工作原理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氟氯昂,而其中的氯氟烴會消耗臭氧,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危害,雖然現在已經在開發使用一些物質來代替氯氟烴類,但是還是會對臭氧造成危害,破壞生態環境。
(3)酸雨,工業革命之后,大量的煤炭被使用,煤被燃燒之后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空氣和水結合機會生成硫酸,硫酸有腐蝕作用,對生物尤其是植物有很大的污染,它會侵蝕建筑物,使農作物死亡或是不再長出糧食,更會將土壤污染,使其無法耕種,這對人類的生存是很大的威脅。
(4)水,土壤,森林逐漸減少。由于人們的過度開發,以及污染物的隨意排放,使我們能用的水資源日益減少;大量的耕地受到破壞,建筑物不斷增加,土壤受到酸雨等破壞導致無法耕種,加上全球變暖,土地面積也在逐漸減少;森林在人們的過度開發的狀況下不斷減少,也影響了生態環境的正常發展。
(5)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生物逐漸減少,也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改善生態環境,進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必要任務,也是我們生存的重要課題。
人工環境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類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人工環境主要是指建筑,建筑對生態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筑物的大量增加減少了植被的覆蓋。目前,人類的生產力高速發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發展,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不斷開發,使耕地,森林等面積不斷減少,破壞了生態的平衡,從而導致了洪水,泥石流,沙漠等自然災害的產生,威脅人類的生存。
(2)現在建筑物的設計影響了生物的生存。目前很多建筑都在不斷增加高度,由于地下水的大量使用,使地下中控,使建筑物對地表形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很多候鳥需要遷徙,眾多高大的城市建筑物影響了其自然遷徙。
(3)很多生物由于人工環境的建立而滅絕。由于人工環境的不斷開發,有些生物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無法生存下去,現在很多動物都瀕臨滅絕。因此,形成人道主義生態建筑的方式是我們的必要措施。
人道主義是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是一種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2]。因此,人道主義生態建筑學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并且結合生態環境建立相適應的的人工環境的學科,它在促進人與生態共同發展的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所謂可持續發展建筑也就是生態建筑,以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為目的,再結合建筑物所在的氣候和地域特點,利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高水平的建筑技術進行綜合開發和創新而產生的建筑,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也說明在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建筑業的責任,指以可持續發展觀規劃的建筑,內容包括從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區域規模大小等,到與這些有關的功能性、經濟性、社會文化和生態因素[3]。因此,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第一必須使用節能并且環保的建筑材料,要有循環使用的意識,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避免使用高能量,對環境有危害的材料和構建,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第二,要有科學的設計理念,適應所在區域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工作需要,建筑的外形和工作原理都要科學,能夠減少建筑對環境的損害。第三,能夠與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相適應,這樣才能使使用者得到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目前,我們可持續發展建筑的主要類型有:
(1)節能建筑,其主要特點就是利用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人們的自覺性降低能耗,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綠色建筑,主要是環保,并且能夠與周圍的生態環境自然和諧的共存,從而形成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生態建筑,主要特點是利用科技技術和建筑技術,將人與自然還有建筑能夠和周圍的生態環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人道主義生態建筑學視覺下的可持續發展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的主要方向,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很重大的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現在很多人得白血病或是其他癌癥,主要是其生活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和輻射,在他們居住的環境中使用了帶有輻射的地磚或是有害健康的涂料等建筑材料,或者是當地的水源受到嚴重的污染,空氣質量比較差等原因造成的。人道主義生態建筑要求使用環保并且節能的材料進行建造,并且根據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科學的設計,這樣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給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
(2)改善周圍的生態環境狀態。現在很多地方由于建筑物過于密集或是設計不合理,導致周圍的植物或是動物無法生存,而使很多生物瀕臨滅絕,可持續建筑可以根據當地的環境進行調整,建造適應周圍生態環境的建筑,使其形成良性循環。
(3)減少能耗和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目前,世界上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或是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才能夠形成的,這也使我們的能源越來越少,這不利于我們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還有現在很多建筑材料或是建筑本身就對環境有不良影響,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能耗,使用環保建筑材料建造生態建筑是我們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關鍵詞 生態主義 政治運動 生態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
一、西方生態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科技革命使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空氣提高,它所引發的產業革命在提高生產力水平的同時,對自然界的平衡生態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人類對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能源枯竭、核戰爭威脅等負面現象越來越憂慮,由此在西方發達國家率先發起了以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的生態運動,其后來與政治運動相結合,逐漸成為一種區別與其他派系的理論體系。
生態主義產生以來,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針對社會現象的批判。第二階段主要針對人類社會的思想進行批判。第三階段回歸到關于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的批判。
生態主義認為生態危機是人類自然觀造成的,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任何個體都具有平等的內在價值。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的經濟發展最終將使人類走向滅亡。
二、西方生態主義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我國環保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西方生態主義在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的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加重了自然界的負擔。西方生態主義對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的關系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根本性質決定了資本主義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
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資本家竭盡一切手段獲取剩余價值,這些手段不可避免的污染了環境,加重了自然界負擔,生態主義認為現階段的生態危機正是由于人們對待自然的特殊資本主義造成的。
(2)資本主義國家剝削和掠奪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生態資源,借此轉嫁生態危機,加劇了全球生態破壞。
現階段,經濟發達國家利用其政治經濟優勢,在發展中國家投建高污染企業,進行垃圾廢物排放,以生態殖民主義的形式向世界擴張,是造成全球性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
三、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從根本上推動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完善
從各國運用司法手段保護生態環境的經驗來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我國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這條規定為公民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形式行使控告權利提供了空間。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對侵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訟。這條規定為刑事環境公益訴訟提供了直接的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訟。
現階段,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基礎已經具備,我國應從訴訟管轄、舉證責任、訴訟主體等方面推動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完善。其一,在訴訟主體方面,將有權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擴展到公民,以全民監督的形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其二,在舉證責任方面,在認定侵權的歸責原則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舉證責任分配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即被告在因果關系、免責事由上負有舉證責任。在行政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負有證明行政機關不作為的舉證責任。其三,在訴訟管轄方面,由于民事、行政環境公益訴訟涉及的理論及實踐問題較多,疑難復雜程度較大,因此該類一審案件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在地域管轄方面,可由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跨省市行政區域的河流污染案件,可由高級法院指定某中級法院或海事法院集中管轄。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用人類歷史的發展趨勢,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的根本途徑,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關鍵期,借鑒西方生態主義的理論觀點與實踐經驗,建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對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維護生態平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少敏,王鳳斌.環境法治的價值――自然權利和人類福祉[J].雞西大學學報,2011(07)
[2]宋盈濱.環境修復勢在必行[J].企業導報,2011(09)
[3]黃永健,薛坤.試論李漁家具設計思想[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9)
[4]王振亞.生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多維透視[J].研究,2003(1)
關鍵詞:生態補償機制;環境;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01
生態補償制度即為構建生態文明的重要制度前提,更是國家構建生態文明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十八屆三中全會表明,“構建生態文明,首先一定要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通過制度來維護生態環境狀況,生態補償機制是推進構建生態文明的基本制度保障。”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土流失嚴重、生物物種加速滅絕、使以維護生態系統穩定,避免生態環境遭到污染以及修護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為目的的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具有重大意義。
一、我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必要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終極方向包括發展生產,和諧生態與改善生活,此三者的涵義有差異但是聯系又緊密。當前中國的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因此,在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確保環境和經濟的和諧進步是十分必要的。面臨逐漸凸顯的環境狀況與日益緊張的能源供應,中國唯有構建健全的生態補償體制,重點發展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才可能高效突破資源環境瓶頸限制,逐漸增加經濟發展的效益與質量。
二、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的生態補償體制就確立了,在這些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明確提出了要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國家建立了一系列體系建設項目增強對各種資源的生態補償。目前我國雖已初步建成態補償制度模式,但還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
(一)生態補償的價值標準不一,亟需建立公允的補償標準
不同類型的生態環境衡量的要求不一樣的,建立一個公允、合理的補償要求是實施生態補償的前提,先建立補償標準,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生態圈的保護及恢復工程,這樣工程才能在有理論體系的指導下高效的開展。另外我國目前采用的主要的補償方式是生態補償的受益人給予生態補償的付出群體一部分經濟補償。但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計算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計算體系,應用于實際工作仍存在問題,生態影響的損失估計量化不充分,導致環境糾紛不斷。
(二)生態補償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穩定性
我國相關資源與環境的法律規范中,生態補償有根本性的要求,可是對諸多利益有關人的義務、權利、責任缺少清楚的規定,同時對于方式、補償內容、標準與實施措施也沒有詳細的要求,在進行生態補償活動時,無法律依據。如作為環境資源領域的綜合性基本法《環境保護法》其實際上是防治污染的法律,由于那時的立法狀況,《環境保護法》更重視污染防治,并未確定對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所導致的外部性做出補償。
(三)生態補償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得不到保證
生態補償過程有耗時長、資金量大的特點這就要求在進行生態補償工程項目過程中需要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以避免工程項目中途中斷。然而長久以來,資源供人們無償使用的觀念根深蒂固,極少有來自于社會的生態補償資金。現階段的補償模式主要是政府財政轉移給付,并且用對口支援、賦稅減免、一次性補償與專項資金自資助,這給政府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客觀上也導致了補償標準偏低的問題。
三、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
(一)注重基礎研究,確定適當的生態補償標準
建立統一的生態補償標準是大范圍開展生態補償項目的必要條件,應注重基礎科學研究,結合各種環境因素對保護生態環境的執行人、恢復生態系統所需資金等做出補助。價值標準的建立需要經濟學、環境學專業的復合型人員。建議應建立一只獨立公正的、并應有較高環境技術分析和經濟水平分析的專業團隊,在全國范圍內根據各種類型地區的特點,完善測算方法,分別建立生態補償標準系統。
(二)通過完善政策和立法,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健全的生態補償法律制度是此系統工程的重點所在。我國目前涉獵生態補償相關內容的政策大多是從實現某一生態目標的角度出發規劃的。應當在認真總結近年實踐經驗基礎上,加快研究起草生態補償規章,確認生態補償的根本準則、主要領域、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資金來源等。通過完善政策與立法構建完善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維護生態補償體制的長久性與穩定性。
(三)拓寬生態補償資金來源渠道
我國的生態補償金額大多來自國家財政給付,生態補償的金額也是偏低的。所以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投融資體制,主動吸引社會各方面加入,支持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生態建設,挖掘更多方式的資金來源。建議延長生態補償項目周期,加大重點地區生態補償力度的同時引入外來資本。這樣有利于生態補償項目的平穩發展。研究市場化補償模式,探討建立生態環境基金會等多種形式的公益組織。
(四)全面開展評估工作,擴大生態補償面積
我國地域廣闊,生態物種豐富多樣,需要進行保護治理的生態圈較分散。從實踐角度開始建議要首先對中國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情況做全方位的概括,著重施行生態補償,逐步擴大生態補償面積。國家還應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強化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分區域劃分生態環境,對環境惡劣的地區加大力度進行優先補償,對情況不嚴重地區進行市場化補償等方法與外來資本磨合,采取邊開發邊保護等方法。
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的保護人得到合理的補償,社會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方位徹底落實科學發展觀。生態補償機制的完善使得生態補償項目有法可依,在進行項目時全面履行依法治國理念,貫徹依法治國精神。通過合理補償激發環境保護投資人主動進行投資環境保護,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自覺自愿和利益訴求。構建綠色生態環境,通過人與人的和諧來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色和循環經濟,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為國際社會生態環境防治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車環平.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No.109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