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三只小豬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著好多好多的動物,其中有一個家里住了一只老母豬,一只公豬,它們共同生了三個孩子,孩子們都很聰明!
有一次,媽媽撫摸著孩子們的頭和藹可親地說:“孩子們,聽好了,現在你們已經長大了,不該像以前那樣跟爸爸.媽媽睡了,要自已獨立睡,懂嗎?”這時,爸爸也趁熱打鐵地說:“我的孩子們,明天呀,你們就自已準備好材料,建一座漂漂亮亮的房子,然后在找來木板,做一張自已喜歡的床,好嗎?”孩子們聽了,連連點頭!
第二天,豬老大帶頭一大早就起床了,它們找竹桿,木板和一堆草造房子。開始了,它們熱火朝天地忙了半天才用竹桿,木板搭好了房子的框架,然后用草把房頂鋪好。正當它們忙的滿頭大汗,還沒來得及做床的時候,沒想到大灰狼冒出來。它兩手叉前腰,氣勢洶洶地對它們說:“你們幾個死肥豬,敢在我的地盤上撒野,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說完,大灰狼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們的房子踢倒了,隨后又向它們張牙舞爪地撲來,嚇得小豬們掉頭就跑。大灰狼幸災樂禍地說:“哈哈,我把你們的草房子,木房子踢倒,看你們住哪去。”
小豬們不愿意再受頭一次的遭遇,于是,它們兄弟三人共同商量,出謀劃策,要齊心協力造一座結結實實的大房子,不怕狼再來糟蹋。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教師;學生;“三暖”之心
近幾年來,由于受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人口政策和農村、農民政策的影響,農村學校布局有了較大的調整。為了整合有限的教學資源,學生少的學校絕大部分被合并了,原來就近上學的狀況已被打破,絕大部分小學生不得不到遠離家鄉的寄宿制學校去求學,生活。在學校里,他們吃、住、穿、安全等全靠自己。在他們人生的起跑線上,學校管理好壞對其身心發展乃至人生發展軌跡都將有著極大的影響,管不好,將毀其一生,反之,他們將受益終生。如何使寄宿制學校的小學生特別是當中的留守兒童既能長身體、長知識,又能學會做人,使家長放心,社會放心,寄宿制學校的老師肩負著重大責任。實踐證明:寄宿制學校的教師首先要有“三暖”之心。
1.“暖心”之心
小學生依戀父母,需要父母親情,本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但卻要遠距離、長時間離開父母,剛開始時,他們往往住不習慣,鬧著要回家,更不要說什么寄宿學習了。這就需要老師象他們的父母一樣,掏出一片真心、付出一片真情同他們溝通,換取他們的信任,用自己的熱情溫暖他們的心,從而才能留住他們的心和身。案例:三年級的一個父母外出打工的女生在其奶奶陪同下來到了學校,但該女生怕生人,所以死拽著奶奶的衣角不放,就是上課也要求其奶奶一同進教室或在外面等,奶奶要回家,她便哭鬧著要跟著回去。沒辦法,班主任只得拉住她,連哄帶騙,跟她做游戲,叫較大的同學跟她玩,轉移其注意力,帶她熟悉校園環境,教她做一些內務,晚上還等到她睡著以后才離開。經過幾天的努力,這個女生才慢慢親近老師和同學,逐漸適應了在校生活的習慣。正是老師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從心理上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找到了家的感覺,從而不再強烈想家,進而安心在校學習、生活。
2.“暖身”之心
小學生在校寄宿,吃、住、穿、洗全靠自己,但他們年紀尚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而由于條件所限,目前好多農村寄宿制學校還不能配備專職的生活指導老師,面對著一幫剛剛離開父母,生活自理能力還很差的學生,教師只能事必躬親。特別是留守兒童,他們遠離父母,平時隔代親人或親屬由于時間、空間及身體問題,極少過問他們的生活、學習,對他們的冷暖關心不夠。有的家長由于教育觀念不正確,僅把教育定位于學課本知識,只盯住考試卷面成績,忽略了對他們為人處世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寄宿制學校的教師除了教好課本知識外,還要擔負起學生的生活指導責任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首先在飽暖、衛生方面,教師必須時刻密切關注,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發育,使家長放心。學生衣服臟了、破了、該洗澡了、如何蒸飯、天冷了,學生是否已經添衣穿鞋、晚上是否蹬被子,等等,都要老師時刻關注。更重要的是:要特別關注貧困寄宿生的冷暖。案例:有三姐弟在我校寄宿,姐姐11歲,兩個弟弟分別是8歲、6歲,他們每周要往返于十多公里的學校和家之間。本來處于活躍的年齡,但卻發現他們很少與別的同學玩,還時有曠缺課現象,天冷了,他們衣著還很單薄,平時吃的飯菜也很單調,甚至只有飯沒有菜。經了解,他們父親已故,母親下落不明,他們僅與八十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家境貧困,連油鹽都難保障。時近年關, 3位老師帶著一些年貨和日用品去看望他們。現實比我們想象的差得多:他們遠離公路十幾公里的家其實象個亭子,進家時,三個小孩正在推石磨磨米粉,情境令人心酸不已,他們過早地擔負起本不該屬于他們責任的事啊?回到學校后,老師們從吃、穿、生活和學習上多方給他們援助,使他們感受到了老師的愛。從此,三個小孩學習更認真,生活上更聽話、更懂事了。
3.“暖口”之心
3.1用自己的“口”,暖學生的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可見語言的重要性。在寄宿制學校里,老師就是學生的父母,平時應多觀察學生的行為和表現,多主動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興趣和愛好以及親情需要,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對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給予寬容,通過自己的“口”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關心你的,愛護你的,使學生有“忠言”不逆耳,“良藥”不苦口之感。另外,多與家長聯系交流,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分析其思想動態,關注學生在各方面的進步,多用鼓勵語言、多表揚,增強學生自信心和鞏固進步,更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3.2用自己的“心”,暖學生的“口”
三只小豬讀后感小學作文【1】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故事的的名字叫《三只小豬》。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他們分別造了三個小房子一個草房子、一個木房子和一個磚房子。當大灰狼來的時候,住草房子和木房子的老大和老二因為房子不結實,都被大灰狼給吹到了差點兒被大灰狼吃掉。
老大和老二只好去找住磚房子的老三。然后三只小豬人齊心協力的把大灰狼打跑。這個故事里我最喜歡的是老三。它不僅聰明而且特別勤勞。當老大老二在美好的日子里唱歌跳舞玩耍時,他卻為了能讓自己有一幢結實的房子在努力的工作著。他不偷懶,不耍小聰明,一塊磚一塊磚的認真的壘著。
當老大老二嘲笑他滿身的汗水和泥水的時候他一點也不動搖,堅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當老大老二被大灰狼追趕到他家門口時,他用自己辛勤勞動蓋好的結實的磚頭房子保護了大家,所以,我覺得老三還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當老大老二有困難時,他并沒有因為他們曾經嘲笑他而恨他們,而是用自己的寬容接納幫助了他們,老三是一頭善良、勤勞、聰明的小豬。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善良、勤勞寬容和聰明的好孩子。
三只小豬讀后感小學作文【2】
今天我讀了《三只小豬蓋房子》這篇文章,讀完以后,我有很多啟發。
三只小豬離開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老大蓋了一間茅草屋,幾下就蓋好了。老二蓋了一間木板房,“叮叮當當”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蓋好了。老三運來了磚頭和木料,花了很多天才蓋好了一間磚房子,又結實又漂亮。一天,一只大灰狼來到這里,看見了老大的茅草屋,輕輕一吹,茅草屋就倒了,嚇得老大趕緊跑到老二家。大灰狼追到老二家,鼓起腮幫子使勁一吹,老二的木板房也被吹倒了。老大、老二嚇得跑到老三家。老三趕緊把門閂上得緊緊的。大灰狼來了,怎么吹都吹不倒。大灰狼見吹不倒,就使勁的撞,可是,磚房子很結實,大灰狼撞得滿頭大包,鼻青臉腫也沒有把房子撞倒。這下可把大灰狼急的團團轉。大灰狼不甘心,發現房子上面有個煙囪,它眼珠一轉,有了主意。于是他順著梯子爬上屋頂,準備從煙囪鉆進去。可聰明的豬老三少了一鍋開水,大灰狼從煙囪滑進來,正好掉進大鍋里,被燙死了。三個兄弟高興極了,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們做事的時候,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只看表面上的東西。學習也是一樣,只有真正的學會了,考試時才能考出好成績。
三只小豬讀后感小學作文【3】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只小豬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三只小豬,過著快樂的生活,有一天,他們長大了,要自己生活了,要生活必須要有房子,老大說,于是,它們蓋起了房子,老大最懶,找了些草,蓋起了房子,才一會,老大的房子就改好了。
于是,老二蓋起了房子,老三比老大強一些,用木頭蓋房子蓋房子,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蓋好了,于是,老二開始玩了起來。
老三準備用磚頭蓋房子,剛把設計圖畫好,(.)老大老二就去叫他玩,但是他沒去,因為他要蓋房子,老大老二笑了笑他,就去玩了,老三用了幾個星期才給蓋好。
有一天,大灰狼來了,他先跑到老大門前,說:“小豬小豬快開門。”小豬說:“不。”,大灰狼深吸一口氣,一吹,老大的草房子沒了,老大趕快跑到老二家,大灰狼說:“小豬小豬快開門。”小豬說:“不。”大灰狼一撞,老二的房子也沒了。老大老二趕快跑到老三家,大灰狼說:“小豬小豬快開門。”小豬說:“不。”大灰狼不管怎么吹,怎么碰,可房子就是沒有動,大灰狼想起了煙囪。三只小豬看見了,連忙燒了一盆熱水,放到了煙囪下面大灰狼剛一下去,就被燒死了……
從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干什么事都不能偷懶。
三只小豬讀后感小學作文【4】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有趣的故事書——《三只小豬》。這個故事我非常喜歡,因為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做人一定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得到更多財富。”
一、運用信息技術
教育信息化是當下基礎教育改革領域相當熱門的一個話題,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不能忽視的問題在于,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是否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早已成為衡量教師執教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與教師的口頭范唱相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一目了然的教學優勢,能帶給學生美好的音樂審美體驗,激發他們對所要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
三年級上冊《櫻花頌》(合唱,中日文)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導入音樂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課件出示日本櫻花海圖片,學生馬上被絢爛的景色牢牢吸引住。接著,背景音樂緩緩導入《櫻花頌》(合唱,中日文)音頻,伴隨著歌聲,課件圖片不斷變化,學生一邊欣賞美麗的花海圖片,一邊聽得如癡如醉。最后,課件出示《櫻花頌》(合唱,中日文)視頻,請學生觀看視頻,學唱歌曲。整個過程中,學生都非常配合,愉快地投入到了學習活動之中。
二、凸顯故事元素
選入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的音樂作品都充滿了童趣感,很多音樂作品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意義,還彰顯了故事教育意義。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情節曲折、波瀾壯闊的故事總能迅速吸引他們的眼球,引發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深入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故事教育資源,大力凸顯音樂作品的故事元素,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接受音樂教育,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另一個重要切入點。
二年級下冊《三只小豬》(管弦樂)音樂作品鑒賞中,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小段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茂盛的森林里面住著豬媽媽和三只小豬。有一天,?i媽媽對三只小豬說:“你們都長大了,應該出去蓋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子了。”三只小豬告別了豬媽媽,來到森林的旁邊蓋了自己的房子。第一只小豬蓋的是一間草屋,第二只小豬蓋的是一間木屋,第三只小豬蓋的是一間磚頭屋。一只大灰狼發現了三只小豬,于是他悄悄來到三只小豬的房子外面......學生的興趣馬上被激發了,他們好奇地問:后來呢?后來呢?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三只小豬被吃掉了嗎?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我沒有再往下說,而是請學生聆聽音樂作品,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學生認真聽起來,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三、創設表演情境
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小學生年紀小,他們正處于想象力豐富、表現欲望強烈的階段,如果音樂學習活動中可以得到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將會被大大激發。組織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表演情境,為學生搭建展示個人音樂素養的平臺,解放學生手、腳、大腦,增強音樂教學實效性。
方法:將120例產后尿潴留產婦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采用新斯的明0.5mg穴位注射雙側足三里穴加開塞露2支(40ml)納肛;對照組單純使用新斯的明0.5mg穴位注射雙側足三里穴,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8.3%,高于對照組的90.0%(P
結論: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加開塞露納肛治療產后尿潴留療效顯著,用藥劑量小,無不良反應,操作簡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尿潴留 產后 新斯的明 穴位注射 足三里 開塞露 療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5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28-01
產婦產后超過8小時不能自行排尿稱為產后尿潴留 [1],是產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生率平均為13%。處理不及時會增加產婦的痛苦,還可引起產后大出血,影響產后生殖器官的復舊,導致泌尿系感染。我院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雙側足三里加開塞露納肛治療產后尿潴留療效明確,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產后尿潴留產婦120例,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治療組年齡24~45歲,平均28.85正負5.58歲,胎齡37~41周,平均39.17正負0.36周,產次1~2次,平均1.5次;順產48例,剖宮產12例。對照組年齡23~46歲,平均29.27正負5.56歲,胎齡37~41周,平均39.17正負0.36周,產次1;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合用開塞露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療效。1~2次,平均1.5次;順產50例,剖宮產10例。并排除精神障礙患者,均無內科合并癥及泌尿系統感染,無嚴重的產道、尿管損傷等合并癥。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新斯的明0.5mg穴位注射雙側足三里穴治療。患者平臥位,雙腿自然屈曲稍分開;常規消毒后,定位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用2ml注射器以執筆式持針準確刺入一側穴位,有落空感后回抽無血,即注入新斯的明0.5mg,對側方法相同。治療組加用開塞露2支(40ml)納肛,讓產婦保留10~20min后開始解小便。
1.3 療效標準。有效:30min內排尿;無效:30min以上排尿或無尿。
1.4 統計方法。計數資料以頻數(f)和率值或構成比(P)表示,無序分類資料采用Pearson X2檢驗,四格表資料改用Fisher確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α=0.05。
2 結果
治療組有效59例,無效1例,有效率98.3%;對照組有效54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90.0%。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f,P)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
3 討論
排尿困難是產后常見并發癥,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胎兒顯露時間過長,壓迫膀胱使黏膜水腫充血;產后外陰和尿道周圍組織損傷,疼痛刺激,使尿道括約肌發生痙攣;不習慣床上排尿,產后疲勞,情緒不佳等原因均會導致產婦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引起產后大出血,影響產后生殖器復舊,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等,增加產婦的身心痛苦。
新斯的明為抗膽堿酯酶藥,能使膀胱逼尿肌興奮,促進排尿。研究表明 [2],足三里穴通過皮層及皮下內臟神經中樞的內分泌網絡調節機制可實現治療目的。足三里是陽明經的重要穴位,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腸鳴、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塞瘦損、氣盅、諸股”;足三里又有諸病皆治的說法,能興奮膀胱平滑肌。
開塞露含55%甘油、45%山梨及10%硫酸鎂,pH值為6.25,能直接控制直腸黏膜加快腸蠕動,反射性刺激膀胱肌壁,使膀胱逼尿肌收縮、括約肌松弛而引起排尿,對尿潴留有治療作用。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加開塞露納肛治療產后尿潴留療效顯著,用藥劑量小,無不良反應,操作簡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摘要】 目的 觀察逍遙散為主聯合心理與行為干預治療惡性腫瘤合并嚴重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方法 采用McDaniel等的方法選擇病例,中醫辨證分析聯合心理與行為干預確定治療方法,Zung's法評價療效。 結果 顯效8例,較好12例,一般5例,無效3例。 結論 逍遙散為主聯合心理與行為干預可以有效治療腫瘤患者合并的嚴重抑郁癥。
關鍵詞 逍遙散 中醫藥療法 心理干預 行為干預 腫瘤 抑郁癥
許多研究證實,癌癥患者中抑郁癥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和癌前病變人群。由于診斷方法和標準的差異,不同研究報道的發病率存在差異。同時,抑郁癥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Reisine S等 [1] 研究了167例口腔癌和234例口腔癌前病變患者,在去除年齡、社會支持、工作情況、吸煙和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后,癌癥患者并發抑郁癥的危險性比癌前病變者高79%。范春香 [2] 應用臨床精神衛生自評量表CL-90對晚期癌癥住院患者200例進行調查,發現癌癥患者普遍存在負性心理,影響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陳華江等 [3] 采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對125例脊柱轉移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44%(55/125)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無抑郁癥組生存期明顯長于中、重度抑郁癥組。目前,癌癥誘發的抑郁癥尚未引起醫患雙方的高度重視,關于治療的研究報道較少,臨床上一般以單一學科的藥物對癥治療為主,或輔以心理咨詢,但尚未形成有機的配合體系。我們以逍遙散為主聯合心理與行為干預對腫瘤患者合并嚴重抑郁癥進行多學科的綜合治療進行了初步嘗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0年3月~2005年3月共入選28例經病理學證實的腫瘤患者,其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全組病例的一般情況 (略)
1.2 入選標準 參照表2。采用McDaniel等的方法 [4] ,具體包括:(1)1個主要癥狀加4個伴隨癥狀;或2個主要癥狀加3個伴隨癥狀;(2)無精神障礙及家族史;(3)無理解功能障礙。
表2 主要癥狀與伴隨癥狀(略)
1.3 辨證分型 (1)主證肝郁脾虛: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脅脹痛,脘悶噯氣,腹脹納呆,苔薄膩,脈弦。(2)兼證①明顯脾虛:心悸膽怯,少寐健忘,精神乏力,舌質淡,脈細弱;②痰濕阻滯:咽中不適,如有物阻,苔白膩,脈弦滑;③心血不 足:精神惶惑,悲憂善哭,時時申欠,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④瘀血阻滯:胸脅刺痛,拒按,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1.4 治療方藥 (1)主證方藥(肝郁脾虛):柴胡、白芍、當歸、白術、干姜各10g,茯苓30g,薄荷、炙甘草各30g,每日1劑,分2次口服,3周/療程,1~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2)兼證加味①明顯脾虛:炙黃芪30g,黨參15g;②痰濕阻滯:半夏、厚樸、紫蘇、生姜各10g;③心血不足:柏子仁5g,棗仁30g,合歡花10g;④瘀血阻滯:桃仁、紅花、枳殼、桔梗、生地各10g,牛膝15g。
1.5 心理及行為干預 在向患者家屬充分告知病情、治療和預后的前提下,對患者本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心理暗示和行為干預。(1)宣教與釋疑:根據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使其適度知情,以便在抗腫瘤治療出現不良反應時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進行腫瘤知識的宣教,糾正患者對癌癥的偏激認識;(2)心理安慰:多強調預后良好的因素和治療中所取得的療效,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科學鍛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鼓勵他們盡可能下地行走、適當鍛煉,以增加機體的需氧量、刺激骨骼肌對氨基酸的攝取、減少蛋白水解,同時分散其對病痛的注意力,增加生活的樂趣;(4)家庭和社會的全方位支持:根據病情需要,盡量維持患者原有的生活習慣、社會關系,以減輕心理應激所帶來的不適和孤獨感。
1.6 療效評價標準 (1)有效率:采用Zung's抑郁自評量表(SDS)測定治療前后的分值,按照SDS減分率評價療效;SDS減分率=(治療前SDS分數-治療后SDS分數)/治療前SDS分數×100%;有效率=(顯效+較好)/總病例數。①顯效:SDS減分率≥70%;②較好:70%>SDS減分率≥50%;③一般:50%>SDS減分率≥30%;④無效:SDS減分率<30%。(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高文彬等 [5] 的方法,對患者6個方面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活動、情緒、行走能力、與他人交往、睡眠和對生活的喜愛,“1”表示無障礙,“10”表示完全障礙。
2 結果
2.1 證候類型 全部28例患者中,肝郁脾虛型8例,兼明顯脾虛、痰濕阻滯、心血不足和瘀血阻滯分別有6、5、3和2例,各有2例同時兼脾氣虧虛和痰濕阻滯(脾虛痰阻)、心血不足和瘀血阻滯(血虛血瘀)。
2.2 有效率 顯效8例,較好12例,一般5例,無效3例。同時發現對不同證候對治療的療效不同,見表3。但因例數過少,未進行統計學分析。
表3 不同證候對治療的有效率 (略)
2.3 生活質量評分 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見表4。治療后情緒、行走能力、與他人交往、睡眠、精神狀況和生活樂趣等生活質量指標的改善均較治療前明顯好轉。
表4 生活質量評分(略)
注:經t檢驗, * P<0.01, # P<0.05
2.4 不良反應 本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未見到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關鍵詞】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課堂
黨的十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強調要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并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工作。高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重要時期,對他們來說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非常重要。正向所說的,“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2]。因此,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教育事關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和成敗、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切實做好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必須積極探索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路徑,切實抓住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和網絡媒體三大課堂,整合各種資源力量、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真正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課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提升大學生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開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首要的是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和精髓的學習、教育工作,而這必須主要依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來完成。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要課堂。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主課堂的作用,必須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首先,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高校讓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高校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先要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核心價值觀。這支隊伍政治素質的高低、業務水平的好壞、教育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干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開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基礎。
其次,必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堅持“三個倡導”,結合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教育,真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第三,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思想活動的變化,傳統“說教”的教育方法、硬性“灌輸”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增強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如南京師范大學探索課堂講授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在教學方法、教學載體、教學空間、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效性,真正做到“教育、教人、教心、教行”。
二、社會實踐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第二課堂
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則是讓大學生體驗、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終必須要落實在實踐中,社會實踐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第二課堂和重要抓手。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耳聞目睹、親自感受、親身經歷并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提高了他們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和運用理論科學分析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識,堅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和認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教具準備:小兔頭、小豬頭、磚頭、木頭圖片等。
學具準備:鉛筆、橡皮.梨片、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聽故事,提問題
老師講《三只小豬》的故事。
這一天,天氣可好了,河里的小魚高興地在水里游來游去,咦!為什么那邊的草地上那么熱鬧!小魚"嘩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來三只熱心的小i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干得可歡呢!小房子很快就蓋好啦!那邊的石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1.1 教學"同樣多"
請學生聽后回答(一邊看書一邊回答):
(1)三個豬兄弟為什么要幫小兔蓋房子?
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好客。
(2)圖上有幾只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3)一只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余的磚頭?有沒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對著一塊磚,沒有多余的小兔,也沒有多余的磚頭。我們就說:小兔和磚頭同樣多。(板書: 和 同樣多)
學生模仿說一遍。不要求學生和老師說得一模一樣,只要能完整說明意思即可。
(4)圖上還有哪些物體同樣多呢?(隨意比較)
1.2 操作(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1)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六塊橡皮后,要求學生把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
學生在課桌上擺。
(2)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
在梨片(5個)下面擺蘋果片,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擺好后回答:梨片有幾個?一個蘋果片對著一個梨片……有沒有多余的?梨片和蘋果片怎樣呢?
1.3 教學"多些、少些"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豬頭圖片、木頭圖片)。
(2)一個小豬頭對著一根木頭比,最后有沒有多余的小豬頭?有沒有多余的木頭?是小豬頭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后請小組長代表回答。教師板書:多、少。
教師說明:木頭多、小豬頭少,我們還可以說木頭比小豬頭多,小豬頭比木頭少。學生模仿說出誰多誰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3)圖上還可以比什么?(隨意比較)
1.4 操作("做一做"第2題)全班同學動手操作。
(1)第1行擺5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第2行擺幾個?
(2)第1行擺4朵紅花,擺的黃花比紅花少1朵,第2行擺幾朵黃花?
2.運用新知
(1)第1題:左圖是猴子多,右圖是骨頭多。(避免學生產生思維定勢)
(2)第2題:學生觀察,看到公雞和鴨子雖然擺的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的密的鴨子的只數多些,而公雞只數少些。
(3)第3題:學生在觀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樣多的基礎上,只需比較兩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題;此題是在同一排中比較多少,當第5次循環出現珠子時,只出現了一個黃色珠子,所以黃珠多而紅珠少。介紹你的方法。
有三只獵狗追趕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
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從樹洞里鉆出一只小豬。小豬飛快地向前奔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樹。小豬躲在樹上,倉皇中沒站穩,掉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觀望的三條獵狗。終于,小豬逃脫了。
講完后,老師問:“這個故事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說:“小豬不會爬樹。還有,一只小豬不可能同時砸暈三條獵狗。況且,小豬怎么能跑得過獵狗?”
“還有呢?”老師繼續問。
直到學生再也找不出問題了,老師才說:“可是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兒去了?”
土撥鼠哪兒去了?老師的一句話,一下子將學生的思路拉到獵狗追尋的且標上――一只土撥鼠。因為小豬的突然出現,大家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打了岔,土撥鼠竟然在頭腦中消失了。
左耳微癢之后
保羅在樓梯間的時候,忽然覺得左耳一陣微癢。妻子非要讓他去看醫生不可。她說:“人們往往因不夠小心謹慎而釀成大患。”
醫生查看保羅的耳朵,花了大約半小時才抬起頭來,說:“您服用6粒青霉素藥片,很快就可以清除您的癥狀。”
保羅吞下藥片。兩天后,微癢沒有了,左耳像是獲得了新生一般。惟一影響他愉快心情的是腹部起了一些紅斑,奇癢無比簡直無法忍受。
保羅馬上找了一位專家。專家只瞥了一眼,就跟他說道:“有些人不適合服用青霉素,因此會有過敏反應。您別擔心,服用12粒金霉素藥丸,幾天之后一切就會正常了。”
金霉素取得了預期效果:斑點消失了,但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保羅的膝蓋浮腫了,高燒不退。他踉蹌地拖著身子去一位資深大夫那里。
大夫給了保羅一張32粒土霉素藥片的藥方。奇跡發生了,高燒不見了,膝蓋上的浮腫也消退了。不過保羅的腎臟出現了致命的疼痛。專家被傳喚至保羅的床榻旁,畢竟是腎臟啊。
一名女護士給保羅打了64針鏈霉素,將他體內的細菌統統消滅干凈。
在現代化醫院的實驗室里,眾多檢查和測試明白無誤地表明:雖然在保羅的整個體內連一個活著的微生物都不復存在了,但他的肌肉和神經也遭到了與微生物同樣的命運。只有大劑量氯霉素才能挽救保羅的生命。
保羅服下了大劑量的氯霉素……結果保羅與世長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