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目標]
1.能通過交流討論,梳理出本單元“有目的地閱讀”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閱讀”的良好習慣。
2.了解怎樣在句子中寫出人物入迷的樣子。
3.體會順序詞在表達上的妙處。
4.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學會如何描寫人在入迷時的樣子。
3.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通過交流討論,梳理出本單元“有目的地閱讀”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閱讀”的良好習慣。(重點)
2.了解怎樣在句子中寫出人物入迷的樣子。(重點)
一、交流平臺:總結方法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個單元大家一起學習了三篇課文,從中你一定有所收獲,誰來分享一下?(學生自由回答)這節課讓我們帶著收獲進入語文園地的學習,看一看哪位同學掌握得牢固,并且能夠靈活運用。
2.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本單元課文的,我們學習時用上了什么方法,完成了什么任務?(學生自由發言)
點撥:在大家學習課文《故宮博物院》時,我們共同完成了兩個任務:一是設計故宮博物院參觀路線圖;二是詳細介紹一處景點。
3.請你分享完成這兩項任務的方法,或者你覺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學生自由說)
4.教師小結: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與之相關的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沒有必要把材料二再分析閱讀,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再進行分析,排序就可以了。若我們完成的任務是介紹太和殿這一處景點,就與剛才的任務側重點不同,我們就需要閱讀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再進行分析,可以忽略材料三。
5.學習《竹節人》時,大家運用了哪些閱讀方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回顧課文,如,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人》,相關聯的段落應該仔細閱讀,反復閱讀,而關聯性不強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如,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可以采用瀏覽閱讀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6.
師總結:讀書時,同學們應該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材料。
二、詞句段運用:關注描寫方法
生活中有無數個瞬間,怎樣定格某個瞬間,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呢?閱讀“詞句段運用”的第1題。
1.思考:你覺得哪個情景寫得最好?先朗讀你認為寫得最好的情景,再分享你的理由。
預設學生交流:
(1)第一個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跺腳拍手、咋咋呼呼”4個關鍵詞語,運用動作描寫,寫出了當時場面的熱鬧氣氛。
(2)第二個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探過來”4個關鍵詞語,運用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寫出觀戰人入迷的情景。(3)第三個片段,作者通過“上前、后退、嘰里咕嚕、閃著異樣的光、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癡癡地微笑、輕輕地舒了口氣”等關鍵詞,運用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巧用“……”“——”,寫出羅丹塑像時的認真態度和入迷的情景。
教師總結:在描寫場面時,可以采用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描寫方法,這樣可以使內容生動具體,吸引讀者。還可以巧用標點符號,給文章增彩。
2.體驗嘗試:選擇一個你印象深刻的情景,運用剛剛大家總結的方法,練習一下。
3.學生分享,投影儀展示,全班點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體會順序詞在表達上的妙處。
2.積累背誦《春日》一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
一、詞句段運用:學習有序的表達
1.在文章中對一種事物進行說明時,為了使條理更清楚,讓讀者更明白你所表達的觀點,你會采用什么方法呢?
2.閱讀“詞句段運用”的第2題,注意加點的部分,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總結:介紹說明事物時,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達方式來說明理由、表達觀點,可以使表達條理清楚,觀點明確。
3.創設情景,表達交流。
(1)班級里舉行“競選班級體育委員”的活動,你會用什么表達方式,向老師、同學們介紹自己?(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我競選班級體育委員的理由:一是我愛好體育運動,跑步是我的強項;二是我有能力勝任這個職位,我有責任感;三是我能帶領同學們加強體育鍛煉……
(2)你是一個足球愛好者,想向媽媽請求,每周三放學后踢一會兒足球,你會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說明理由,表達觀點?(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親愛的媽媽,踢足球有很多好處: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強;二是能強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結實粗壯;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體更健康……
二、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春日》,教師指導朗讀,齊讀。
2.理解詩意,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的畫面,體會喜悅的心情。
(1)借助資料,小組內成員用自己的話試著翻譯詩句,教師適時指導。
(2)全班交流詩句描述的場景,想象春天的畫面。
(3)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交流作者喜悅的心情及古詩中的哲理。
3.通過對古詩《春日》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關 鍵 詞】 歷史題材;愛國價值觀"培養;品德與社會
誦讀聲朗朗,卻難走進心坎里。開展“愛國價值觀”有效培養實踐的目的:任何道德行為的踐行,都需要經歷獲得道德認知、積累道德情感、磨礪道德意志這前三個階段,“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也是如此。“愛國價值觀”的提出,是黨的十對全體公民提出的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如僅僅將“愛國價值觀”的培育定位在誦讀層面,那么簡單的知曉一定不會對“理解認同、感悟反思、銘記立志、實踐行動”做出任何有價值的指導。
開展“愛國價值觀”有效培養實踐的迫切性:筆者認為,學生在品德與社會的歷史題材課堂學習應是高效的,其中包括依托《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我與祖國”這一知識序列,結合“時展特點、學生道德發展特點”開展分階段的讓學生有知識增量,更有內心感悟,乃至“觸動心靈”的歷史題材之有效教學。以下結合對中段“我與祖國”這一知識序列將實踐與思考做闡述,愿與同行剖析探討實踐之價值所在。
一、重方法選擇,甄選學習載體:“動手動腦”感知
“重視學生個體差異,跳脫流水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認知階段有所嘗試從而為獲得相應的內心感受做鋪墊。認知的最初一步就是看一看、讀一讀,了解一下。然而看過了、讀過了、了解了,真能夠理解明白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看和讀不能激發學生興趣,沒能引起學生思考,那么看和讀就成為工廠生產線上的流水步驟,只是在走程序,只為了看而看,讀而讀,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具有“年齡差異、心理差異、學能差異”的生命個體。
如何針對學能差異,“甄選教學載體,擇優教學方法”,促成學生獲得道德認知和情感?①及時捕捉課堂生成。尤其應該正視和重視不符合教學預設的學生反饋,不忽略,不將預設“進行到底”。②適時引導探究方向。如能當堂了解并確定暫時影響認知的關鍵點,定出釋疑的下一步調整方法為佳,或也應在課后及時通過查閱、請教等方法,做出調整嘗試。③善用學生實踐探究。鼓勵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去做,成也好,失敗也好,都是寶貴的學習經驗。即使失敗也能獲得失敗的經驗。④細致指導實踐探究。指導分:前期指導,著重探究前講明目標、提出方法;中期指導,著重跟蹤實踐中的實際情況,把握關鍵、做出調整、及時糾錯;后期指導,著重反饋收效成果,指導交流性展示、小結方法經驗、鼓勵優秀作法。
【案例】
解決認知疑難:《》釋疑“鄉愁”
情境再現:組織引導《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東西南北中》的《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課時,在已介紹完香港、澳門、臺灣被迫與祖國大陸分離的歷史及香港、澳門順利回歸,臺灣與大陸關系日漸回暖,兩岸已通商通航,相互促進旅游貿易等知識后。筆者請同學們讀讀余光中老先生的《鄉愁》,體會海峽兩岸是一家的骨肉親情。很多學生仍然表現為對海峽兩岸分隔、家人分離的不解。他們問道:“為什么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為什么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課中困惑:筆者反思,雖然臺灣的歷史已遠離這代孩子的生活,但遠得不至于不能以了解與感受的心態走進這段歷史。了解歷史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更應借助教材,選用一個合適豐滿的教學載體,讓學生們擁有其年齡段必須具有的愛國情懷。
解決方法:筆者沒有直接回答,卻說要在下節課開設專門的視頻觀賞,觀片后答疑。同時,還請學生做臺灣歷史知識的資料搜集查找。此時,筆者想到一套絕妙的教學視頻――央視在2008年12月播放的大型紀錄片《》。此片以北京故宮珍品南遷,博物院創建發展歷史為縮影,折射寶島臺灣歷史,是一部視角獨特、生動翔實的好教材。
【反思】
上段教學中,甄選了兩個載體,也是前后兩個教學步驟:一是資料查找,重課外,以鼓勵學生探究為主;二是觀賞紀錄片,重課上,以激發學生感受為主。前者作為初步認知的鋪墊,后者是較為被學生所接受的形象化的認知過程。沒有比親身查找資料、獲取知識更讓學生們印象深刻的道德認知學習。他們通過書籍、互聯網獲得許多臺灣歷史圖文資料,也通過詢問家長朋友獲得許多口授知識。而后,學生們深深地被紀錄片《》吸引,第一集里軍隊渡海峽撤離大陸的珍貴黑白影像,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兩岸骨肉分離的真實歷史,給學生們帶來極大的內心震撼。
“愛國價值觀”的培養先從“了解國史”邁出了第一步。多元途徑引領“動手、動腦”的有效實踐性學習和全程的有效思考:以上兩個教學步驟,讓學生心生許多感動,這種感動非同我們一般理解的是受到別人幫助后的感動,更多的是一種被震撼后的發自心靈的觸動,這種感受來之不易,它不會是“空中樓閣”高懸于“聽來的,老師告訴我的”這樣的無效教學,它有最真實的基礎就是學生動起來了,不是靜態地坐于課堂一味地讀和聽。借助教材、音像、網絡資源以及同伴、家長、老師等人力資源達成了解臺灣最初步歷史知識的探究目標,在教學載體的推進下,學生們有了對臺灣這段歷史的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初步理解。
二、重情感激發,珍視課堂瞬間:“動心”感動
“重視學生適時情緒,激感共鳴”是為了緊抓學生已有的課堂情緒和內心感受從而為獲得相應的內心感動做鋪墊。感動發自內心尊崇獨到的心靈感受,如能經過思考的錘煉,就成為專屬于學生個體的獨到思考所得,值得珍視。筆者認為如能緊抓某個教學瞬間,重視情感的激發,定能促進學生思考,從而生成獨特的道德感悟。而最終感悟也將為日后的行為實踐奠定心理基礎,并指引方向。
如何緊抓學生情緒,“珍視課堂瞬間,達成情感激發”,促成學生獲得內心感悟和感動?①緊觀課堂表現。重視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具體情況,分組傾聽,不要遺漏。②選取典型個案。重視學生反饋中有價值的討論點,全班展示。③鼓勵逐一談感受。可以說給同伴聽,也可以說給全班聽,有話則長,無話可短。④重視“為什么”這類追問或認同語。教師可在學生抒發感受的后,追問一句“為什么?”或者表示認同的引導語,如“還有哪些同學也是這么想的?老師也感受到了,謝謝你的分享!”等語言,發揮語言在情感上激發感動的因素,進一步促進全班情感上的共鳴。
【教學實錄】
促進情感升華:“曬”收獲,“享”心情
第二節課上,筆者問:課前做了臺灣歷史資料收集查找的同學請舉手。孩子們齊刷刷地舉起小手,手里有著各種顏色的卡紙,上面貼著一些打印照片也寫著一些字。筆者又說:真不錯,請大家先在小組里按順序分享給伙伴好嗎?一會兒,每組推薦一位代表先來說。筆者在以往的教學中已經習慣按照同學們的性格脾氣、志趣愛好、知識構成等要素,讓孩子自發組成了8個“自然學習群落”,每組4人,一切以孩子們自愿喜歡為主,在小組里即使某個孩子不愿意說,也可以做個好聽眾。孩子們開始分享材料了,筆者開始巡回聽,找找有沒有什么很棒的切入點。
很快筆者發現一些有價值也貼近孩子們自己生活的匯報點,于是各小組開始發言了:一個孩子得意地指著卡紙上打印的“百度知道”欄目說他在媽媽的幫助下找到了1992年余光中老先生在闊別祖國大陸43年后接受央視記者的采訪錄,了解到《鄉愁》的創作背景是在他離開大陸整整20年時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成,僅僅用了20分鐘。一個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指著卡紙上的一幅白菜圖說,這是她按照故宮博物院“翡翠白菜”的照片畫的,她又告訴大家這顆白菜的真品原本應該待在北京故宮呢;一個孩子拿著她在卡紙上手抄的《鄉愁》,說在家和爸爸一起練習過朗誦,現在懂得里面的意思了,她想朗誦給大家聽;還有一個孩子拿著好幾張卡紙講了個“臺灣原鄉”的故事。
【反思】
學生們在介紹自己的調查所得時,情緒是飽滿的。有的同學在自己的調查資料上寫下“我終于知道臺灣的故事了!”“我好想在這個假期去一次臺灣!”這樣的話語。“終于”“好想”表達的是學生們在探究過程中的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和一種迫切想要進一步了解的心情。這種獨到的感悟因學生了解國情、尊重國情而顯得如此自然真實。
“愛國價值觀”的培養又從“尊重國情”邁出了第二步。同伴分享引領“動心”的有效實踐性學習和全程的有效思考:課堂上,所有同學都盯著發言的同學,生怕漏掉一句話;同學們時不時還發出“原來是這樣”的認同聲,說到好時,還情不自禁地鼓掌。不管是原鄉故事里遮不住的鄉愁,還是里的國寶故事說的都是那段臺灣的歷史,也是祖國的歷史,雖然滿目瘡痍,但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因此維護祖國統一,深信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土地這樣的愛國情感的種子,也深深地在同學們心里扎了根。
三、重課后實踐,鼓勵自主實踐:“動身”感悟
“重視學生自主實踐,促進道德行為”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已有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上做出相應的道德實踐。筆者認為,課后的實踐既是課堂的延伸也是檢驗教學效度的手段,更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己思考的有效途徑。以“提升歷史知識學習效度,實踐愛國價值觀”為出發點,筆者制定出“四級”進階式“微日志”操作:①確立主題框架:依據學情和教材系統中歷史內容的分布,確立個性化“微”日志的各個學習主題。②確定時間起始:依據主題框架,結合教學步驟,確立個性化“微”日志在課前、課中、課后開展的時間點。③確定創作形式:依據課前、課中、課后的任務要求,確立個性化“微”日志的創作形式。④確定固定板塊:依據主題、時間點、創作形式等,定位個性化“微”日志的各個板塊,形成一種適用于中段的歷史學習操作模式。以下將三、四年級歷史題材相關教學內容結合“微”日志列出操作方向。“愛國價值觀”的培養再從“嘗試實踐”邁出了第三步。
1. 讓感知成為學習的初始。無論是培養“愛國價值觀”還是任何一個道德品質,感知過程中教師應甄選合理精彩的教學載體做好教學內容呈現,從而讓動手、動腦的探究、感知真正成為學習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2. 讓感動成為學習的推進。感動有無數種原因,但不同的感動中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必然觸動了學習者的內心,因此要善用“動心”感動這樣寶貴的課堂教學情緒,讓感動成為教學過程有效的推手。“愛國價值觀”的培養正需要無數基于祖國認知的感動積累起厚實的基礎,并不是無情感的“空中樓閣”所能構建出學生的愛國品質。
3. 讓感悟成為實踐的基礎,讓實踐促成道德的踐行。感悟因為有了悟出的道理、方法而成為實踐重要情感基礎和方法基礎。因此在“愛國價值觀”的踐行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體系,結合課堂所授為學生創設相關的課后實踐內容,并積極利用好課內時間指導、反饋。
讓我們用“尊重學生、啟迪心靈、滋養價值觀”的教學觀來開展品德與社會的歷史教學,用尊重甄選學生適用的教學載體,讓學生感知;用啟迪喚起學生內心感動,啟蒙感悟;用滋養的視角看待學生的感悟;用實踐培養擁有“愛國價值觀”等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符合其年齡身心特點的新一代學生。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20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以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所選的五篇課文分別是:《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和《說“屏”》。由于五篇課文中有兩篇都和“橋”有關,所以,教材把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設計為“說不盡的橋”。然而,我本人就自己教過的兩級學生的教學效果來看,讓學生收集資料后介紹各種各樣的橋,不如讓學生親自動手架一座橋。
第一次教學時,我采用了傳統的“說橋”模式。即先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分別安排橋梁知識和橋梁文化兩個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橋梁分類”“橋梁建材”“橋梁設計”“橋梁之最”“中外名橋”“橋的故事”“橋的命名”“橋詩”“橋聯”等各子小組。小組內的同學設計互動問題,準備好資料,教師參與安排指導。然后用2課時進行成果展示。各個小組分別把各自收集的資料向全班同學展示,其中“中外名橋”小組還給大家展示了一些名橋圖片,兩堂課安排得滿滿的,但卻把很多學生聽得直打哈欠,課堂顯得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次教學時,我采用了“架橋”的方法。在將要教學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時,學生們對我說:“老師,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用石頭架橋的游戲,我們學習了《中國石拱橋》一文,我們也想自己架一座石拱橋,咱們學校離河邊近,能不能讓我們到河灘上去架橋玩?”我覺得這個提議很有創意,當即采納了他的建議。到了那天,我把學生帶到學校后門外的河灘上,4人一小組,讓學生自己用片石架一座拱橋,架好后看能不能站個人上去。這個單元學了《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從課文中知道了中國石拱橋有“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三個特點,如果試驗成功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和認識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活動開始了,學生們興趣高漲。各小組找來片石、廢磚頭等材料開始架橋,第一次有很多小組都失敗了。后來,他們采用了少數成功的小組的經驗:先找兩塊大石頭做橋墩,在這兩個橋墩之間用細沙石磊起一個小土堆,然后用片石在小土堆上從兩邊橋墩向中間砌橋拱,拱合攏后,再用手掏掉拱下面的小土堆,這樣,一座石拱橋就架好了。第二次,大部分小組的石拱橋4個人站上去都沒跨,學生們忘乎所以地為他們的成功歡呼。他們看著自己親手完成的杰作,欣賞著石拱橋那優美的弧線,直觀的體驗了石拱橋超強的承重能力,理解了中國石拱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
以上就是“說橋”和“架橋”兩種不同的方法。相比之下,“架橋”方案明顯優于“說橋”。不僅教學效果更好,而且我認為“架橋”方案更好的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綜合性學習”的一些基本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了綜合性。《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綜合性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內容綜合”方面強調:“注重語文和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的綜合”。“架橋”的方案中,“拱”涉及到數學上的弧形和物理上的力學方面的知識,是讓學生對這兩門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一個過程。
二、體現了實踐性。綜合性學習要求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在生活實際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通過實踐活動,溝通學生同社會生活、大自然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墻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句話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學習的特點:在實踐中獲得真知。我國在總結以往課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充分體現了實踐活動在基礎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架橋”的方案中,學生在學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后,自己動手架一座石拱橋,正是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一個理解運用的過程。
三、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筆者非常贊同學者龐維國的觀點。即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這樣的學習就是自主的。“架橋”的方案從提議到實施全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充分體現了自主性。
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架橋的過程,4人小組里的成員,有著細致的分工和充分的合作。4個人中,有撿片石、廢磚的,有安橋墩的,有磊小土堆的,到了架拱這個環節,則要4個人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可以說,合作是架橋成功的前提。
一、優化環境,搭建資源使用平臺
伴隨著“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的實施,我校著力優化環境,建立校園網及遠程教育資源中心,搭建資源使用平臺,使農村教育插上信息的翅膀,為師生的資源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天網-地網-校園局域網三網合一。為充分發揮遠程教育資源的優勢,學校添置了多媒體計算機,改善現有計算機的配置,將綜合樓三樓全部設置為遠教資源室,校園內接通了光纖,專用教室、校長室、教師辦公室全部聯網,初步形成了天網(衛星接收網)+地網(Internet)建設立體網的格局。
(二)建立學校資源中心。衛星下載的數據資源信息非常大,大量優秀的教學資源,能使教師教學教研如虎添翼,所以我校把接收到的資源通過整理加工建立成自己的資源中心,設置公共資源服務器,將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到多功能室,供教師選用,使教師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如年輕教師方昌富、雷四海、劉小東的教學質量成直線上升。
(三)建立FTP服務器讓廣大教師方便應用。學校建立了WEB桌面,設立了FTP個人文件服務器,為每位教師建立個人文件夾。學校要求每個文件夾中有教學設計、課堂實錄、相關教育教學資源,只需在桌面上一點就進入辦公系統,辦公十分方便。
(四)加大相關設備的投入。三年來,學校擠出資金20萬元,增添了30臺計算機,組建了三個多媒體教室,配備了2套辦公設備和大容量存儲設備,分別由秦加強、金威林、伍晶晶負責管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五)將遠教資源管理納入到教科研中心,促資源的利用常態化管理。2007年9月,學校成立了由語文首席教師楊用國、數學首席教師金二安等組成的教科研組,開展研究如何利用遠教資源,促進教學改革,開展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研究,從此標志著資源的管理應用進入常態化。由于學校注重搭建資源的利用平臺,為我校師生廣泛利用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資源應用平臺的建立,為學校帶來一池“活水”。如金二安、王官清、彭從見等十幾位老師的論文見于報刊雜志,年輕教師楊光彥的論文刊發在《中國教育報》上。
二、用活資源,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
(一)利用網臺資源進行電子備課。
以前我校教師備課只有一本備課手冊一本書,備課資源的局限性制約了教學研究的步伐,使得部分教師教法陳舊。針對這一突出的問題,我校規定每位教師每周到電子備課室,利用中央電教館資源不少于5課時。經過兩年來的實踐,老師們的備課思路更清晰了,全校有金威林、秦加強、闞福清、彭從見等52名教師累積電子備課2700多課時。年輕教師雷四海說:“自從用上了電子備課,我的課堂更生動了,效果更好了。對同一課,一般有多篇教學設計,便于進行對比挑選;資源中心的課堂實錄,課后反思,更能給我有益的啟迪。”
(二)利用網臺資源進行校本培訓
以往進行校本培訓時,總苦于無內容可學,學校多采用學理論法規,學上級文件,再就是開會,教師對這老三套毫無興趣,甚至對這樣的業務學習有抵觸情緒。現在,我們利用資源庫中的名師實錄,聽專家講座,這些內容教師看得懂,學得進,用得上,具有很強的借鑒性、實用性,教師們樂學、愛學。如本學期組織的名師推介會,我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師資源,內部挖潛。并著重學習具有全國影響性的名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把他們的講課、講座、教學設計資源讓教師們集中學,效果很好。老師們在學中悟到了名師的教學藝術精髓,自己的素質有很大提高,同時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年輕教師雷四海、萬和明的教學藝術與過去相比有了長足進步。
(三)依托網臺資源進行校本教研
由于農村學校信息相對閉塞,加上學校經費有限,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制約了學校教學研究的深入開展,為此學校把網絡資源作為校本教研的一大載體,我們利用網絡資源進名校、訪名師、看博客、建博客、發帖子,借助資源開展語文“讀、寫、評”課題研究,和物理概念化教學課題研究,同時把資源的應用與每學期的達標課、評優課、示范課、說課結合起來,讓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水平與教科研能力有大幅提高。如本學期學校舉行“說課大練兵”時,首先在教育網臺中下載印發說課的方式方法,讓老師們明確說課的方法和要求,再印發說課案例供老師們摹寫,最后組織大家觀看說課實錄,堅持先讓骨干教師帶頭說課,再次讓老師們先學后練的方法,激發了老師們的教研熱情,使我校年輕教師在兩年內分別有胡愛香、宋逍、雷四海、萬和明、查延安等5人獲得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講課、說課一、二等獎。
(四)從教育敘事入手,開展教學研究
我校將e21教育網和校本教研網進行鏈接,方便老師們進行網絡教研,老師們通過開展教育敘事研究,讓老師們把自己的教學故事,教學反思通過e21網站和校本教研網發表到網絡上與全省同行共同探討,我校數學教研組成為網站注冊會員,王官清老師在校本教研網20多篇通過網絡教研方式,使學校教科研主體化。王官清老師在博客上發表的課后反思《從學生說“雙向式”所想起》的文章被評為“精品文章”。老師們注重了資源與課堂教學、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真正做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
由于注重資源的應用,我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師們在用活資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心靈的轉變,從而更加樂教了,學校學習型團隊得以真正揚建。
三、活用資源,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同在藍天下,共享好資源”,我校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用資源,讓身在農村的孩子足不出戶即可遍歷大江南北,讓“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現實。通過活用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一)引領學生課前應用資源自主學習
每遇到一些精典課例的時候,學校教師在課前集中組織學生到學校網絡教室觀看,對于這些資源是新增的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程冬生說:“學《故宮博物院》一課時,我進入故宮一日游的界面,一下子就知道故宮的整體設計和布局了。
(二)引導學生進入電教課堂
中央電教館資源里每課都有教學課件,學校規定每班每學科至少到多媒體教室上兩節電教課,每節電教課必須有生動的課件,課件的引入使課堂由單學科講授向多學科整合轉變,教學形式由靜態呈現向動態課堂轉變,課堂氣氛由沉悶向活躍轉變,生動的情境,直觀的圖片,動聽的音樂把學生引入到一個全新的境地,學生每一次到多媒體教室上課都歡呼雀躍,就像過節一樣。
我校將教育頻道的信號送到4個多媒體教室,經常組織學生收看教育頻道的節目,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開闊了學生視野。學生通過收看《空中課堂》后說:“屏幕上的老師教學水平真高”!在收看空中課堂的同時還經常讓學生觀看影視片和少年文藝等欄目,如:九月組織學生收看中央文明辦和教育部舉辦的《形勢教育大課堂》,在觀看活動結束后,廣大學生面對祖國的變化而贊不絕口,同時更加激發出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的激情。
(三)倡導學生經常自覺走進閱覽室。
在引導學生活用資源的同時,學校還倡導同學們經常到閱覽室去借書、讀書,讓校園充滿書香氣,校園圖書室和圖書資源借閱率達到90%以上,我校學生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校園里學習風氣更濃了。
(四)確保功能室開出率,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更強
我們把學校的物理實驗室、生化實驗室和微機室,也當成學生實踐的重要資源陣地,除老師按規定上好實驗課和微機課以外,還成立了興趣小組,每周都安排各班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到理化實驗室和微機室進行上機操作和實驗,充分發揮功能室的作用,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中,養成熱愛科學的興趣 。
《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時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
2.學會分析記敘文段落中的細節,學習結合動作來描寫人物神態的方法。
3.掌握說明文的邏輯特點,學習用有條理的表達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圖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春景,朗讀并背誦古詩《春日》。
【教學重點】
能根據不同類型的文本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
【教學難點】
分析段落細節,并學會根據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寫作目的進行仿寫。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帶領學生梳理、回顧本單元學習的三篇課文,激發學生思考:你們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在學習《竹節人》這篇課文的時候,有幾個閱讀任務是要找到與這個任務相關的段落去進行分析體會的。
生2:《竹節人》中,“我”和小伙伴們玩竹節人癡迷到上課都忍不住偷著玩的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3:《故宮博物院》篇幅很長,我學會了要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去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閱讀。
生4: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的時候,我學會了與問題相關的內容要細讀,關聯不大的內容可以略讀。
生5:我還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可以選取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整合概括。
2.看來,同學們通過這三篇課文的學習,學到了不少閱讀方法。請同學們齊讀交流平臺中的三個同學的心得體會,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到底學到了什么吧!
課件出示:
學習了這個單元,我知道了要根據目的選擇合適的材料。如,要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應該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課件出示:
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如,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人》,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瀏覽一下就可以了。
課件出示:
我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
3.生齊讀。
4.生交流。
5.師進行總結:
課件出示:
讀書時,思考閱讀目的,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
閱讀時,重點閱讀、快速瀏覽、略讀相結合。
二、詞句段運用
(一)寫話訓練。
1.學生自由朗讀以下三句描寫人對某事入迷的樣子的語句,圈出當中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
課件出示:
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
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
課件出示: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塑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2.學生分組匯總圈出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每組派代表分享這些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擺:表現玩竹節人的陣勢大。
攢著:涌向一個點,說明大家都被竹節人深深吸引,圍成一團。
跺腳拍手:表現了同學們觀戰時激動的樣子。
咋咋呼呼:聲音描寫,表現同學們隨著竹節人游戲的緊張氣氛變得激動起來。
(2)第二段:(學生小組做動作演示)
伸長脖子:描寫出后面的同學好奇張望的樣子。
從肩膀上探過來:生動表現出大家唯恐錯過游戲過程的樣子。
(3)第三段:
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寫出羅丹糾結的樣子。
嘰里咕嚕:聲音描寫,表現羅丹的投入。
眼睛閃著異樣的光:將眼神的變化寫出動感。
踩得吱吱響:用地板的聲音表現出羅丹激動的樣子。
手不停地揮動:手腳并用,富有戲劇性。
癡癡地微笑:表現出羅丹的愉悅。
吁了口氣:一系列激動過后,羅丹終于從“迷”的狀態中走出來。
3.朗讀這三段話,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時的生動場景。
【設計意圖】
通過具體分析三個場景當中的動作、神態描寫,學習記敘文段落中的細節描寫,讓表達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4.播放一段有關人“著迷”的視頻(2分鐘左右),讓學生根據這段視頻,用3~5句話描寫人物的狀態。
【設計意圖】
語文課堂將讀寫相結合,能讓學生快速的學以致用。
(二)表達訓練。
1.學生快速閱讀例句,理解加點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課件出示:
人們認為天體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一般應在-50—15℃之間;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質諸如蛋白質、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雖然已發現少數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于生命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為生命體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點的詞語可以使表達更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2.師生總結出此類表達的特點:“觀點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據“競選班級體育委員”和“向媽媽請求,每周三放學后踢一會兒足球”這兩個語言環境,按照說明文的邏輯格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示例一】我覺得擔任體育委員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素質:一是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體育成績優異;二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熱心地為班集體做貢獻,能夠為老師和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組織能力強,聲音洪亮。我覺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幾點,可以勝任體育委員這一職務。
【示例二】媽媽,我希望每周三放學后能踢一會兒足球。首先,我特別喜歡踢足球;其次,踢足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能鍛煉身體;最后,我向您保證,我一定會按時完成作業,絕對不會影響我的功課。請您答應我的請求吧!
4.師點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能熟讀并背誦。
2.感受這首詩所描繪的春光美,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關于春的詞語。
課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2.出示關于春的詩句。
課件出示: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男女生互讀。
【設計意圖】
朗讀這些詩句,既是對關于春天的詩句的回顧,也是對語文的一種積累。在進入課文之前,帶領學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氣息。
3.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朱熹的《春日》。(板書詩題:春日)(齊讀)
4.讀了這個詩題,你能理解詩題的意思嗎?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樣的光景呢?讓我們走進詩中去感受吧!
【設計意圖】
讓學生回憶春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本詩的熱情。
二、了解作者
課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三、初讀古詩,自主學習
1.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地朗讀《春日》,注意讀準字音。
注意熹(xī)、泗(sì)、濱(bīn)的讀音。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糾正讀錯的字音。
四、了解詩意,感情朗讀
1.生再次朗讀,與同桌交流詩文的大意。
2.通讀詩句。(借助教材中的插圖讀懂詩句)
匯報交流:
預設:本詩主要寫了詩人朱熹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來到泗水河邊尋找春天。
課件出示:
勝日:好日子。
尋芳:尋找春天。
濱:水邊。
一時:短時間。
等閑:平常、隨意。
3.指導朗讀。
(1)如果此時我們一起去尋找生機勃勃的春天,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呢?誰來讀讀第一、二句詩,把你的心情讀出來。(指生感情朗讀第一、二句詩,教師適當評價)
(2)詩人看到泗水河邊的春景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你從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繪畫面,教師評價補充:“萬紫千紅”這個成語就出自朱熹的這首詩,原本是說色彩很豐富,現在還用來形容無限美好的景象和豐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萬紫千紅圖:
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當你看到漫山遍野這么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會怎樣呢?誰來讀讀詩文第三、四句?把你的心情讀出來。
(3)讀全詩,讀出節奏。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設計意圖】
通過理解詩意來感受詩境,并通過朗讀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對春天的熱愛。
五、誦讀古詩,以讀悟情
1.多美的春天啊!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誦這首古詩,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段輕快的音樂,請同學們先欣賞,再起立,和著音樂朗誦、吟唱這首詩,可以配上喜歡的動作。(配樂吟唱古詩,加上喜歡的動作)
3.教師小結:詩歌不但可以用誦讀來表現,還可以用吟唱、繪畫的方式來展示。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多美的尋芳圖,其實春天就在這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就在這競相開放的花朵上,就在我們悠揚的歌聲里。
六、了解背景,升華內涵
1.其實,這首詩是一首哲理詩。正是因為朱熹愛讀書、才識淵博,他才成為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2.泗水這個地方是春秋時孔子云游講學、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詩人到泗水濱尋找春天,實質是在書海中求知,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師板書:書海求知)
3.今天,同學們懷著無比愉悅的心情跟隨詩人朱熹去尋找春天,我們發現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在書海中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就讓我們在大自然的春天、書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
【教學反思】
《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勸誡人們努力學習、多讀書。在教學前,對朱熹哲理詩的特點進行講解,使學生充分了解朱熹的寫作特點,才能為理解《春日》的哲理含義做好鋪墊。
祝帥
亟待“正名”的書法專業教育
祝帥(北京大學研究員)
時至今日,有關書法是不是一個專業的質疑仍然會時常蹦出來。這里所說的書法專業,主要是指高等書法專業教育,包括書法教育的本科、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等各個層級。我們的假設是,與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國書協一家獨大的情形不同,在多元化的今天,中國書協的作用漸漸退回到了“普及”,其一度通過“國展”“蘭亭獎”等建立起來的“提高”的職能,在21世紀以來逐漸被漸次興起的各層次高等書法專業教育所取代。然而,書法專業教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本應建立起一個厚實的基礎,但似乎它現在還并沒有完全達到我們的期望。這里我先泛泛談一些有可能展開深入思考的現象和話題,點到即止,作為拋磚引玉。
回溯歷史,我國的書法本科教育起源于六十年代初的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起初潘天壽的想法是,書法在中國的傳承不能中斷,每年哪怕只招收幾個人,但要讓這個傳統傳下去。于是,第一屆書法專業本科生在浙江美院應運而生。可惜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好景不長。我國第一屆書法專業的研究生招生則要到了1979年,還是在浙江美院。這一屆研究生無論是導師陣容還是學生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美術院校雖然有博士點,但長期以來,博士招生僅限于美術史論類專業,書法這樣的藝術實踐類專業最高學位就是碩士。書法專業開始招博士,還是1993年歐陽中石在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開始的。1998年,歐陽中石開始在首都師范大學招收書法博士后研究人員。至此,書法專業教育的體系完全建立了起來。在某種意義上,書法專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創舉。在世界高校范圍內,書法學科的設置更可謂獨此一家。因此,書法教育從不必擔心“與國際接軌”的問題,反而是國外的漢學家研究書法的著作還要回到中國來找市場。在高校愈來愈以英文“SCI”論文和國際同行評議為評價導向的今天,書法專業更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對抗國際化的一個特例。
然而,幾乎是從一誕生開始,書法專業教育就始終圍繞著爭議。六十年代浙江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建立應該說與潘天壽的個人堅持是分不開的,同時期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就沒有開出這樣的先例。這種情況一直影響到后來的書法專業碩士招生,除了浙江美術學院,當時培養書法專業人才的中央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都沒有專門的書法師資,而是書法、繪畫、篆刻一起教。至于博士教育就更需要正名了。圈內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最早在國內招收書法博士的歐陽中石教授找到啟功先生,邀請后者與他一起帶書法博士。據說啟先生給歐陽教授的回復是:“什么是博士水平的字?什么是碩士水平的字?你能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就和你一起帶。”當然歐陽教授無言以對,啟先生自然也沒有指導過“書法博士”。筆者寓京多年,終究無緣拜見啟先生,而歐陽教授雖有一面之緣,但此事自然也無法向當事人求證。不過,熟悉啟先生的人都知道,這樁公案頗符合啟先生一貫的觀點和神采,應該八九不離十。
到今天,圍繞著書法教育,爭論仍然沒有平息的跡象。還有很多學校圍繞著是否該上書法教育而喋喋不休。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而且支持者、反對者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各自都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本科教育而言,應該是爭議最大的。原因是,盡管書法專業本科教育已經是既成的事實,但學科目錄上至今沒有書法專業的字樣。時至今日,藝術學成為學科門類,美術學也已成為一級學科,但一級學科中并沒有“書法學”,而美術學一級學科下面又遲遲沒有設置二級學科。既然名不正,自然言不順,至于各高校管理者關心的就業問題,自然也在考慮的范圍之內。在北京有上百所高校,幾乎占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中設立書法本科專業的只有中央美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4、5所而已。顯然這與全國上百所學校設置書法本科教育的現象極不相稱。反正我們能夠看得到的現象是,很多開設書法專業教育的學校,往往校領導都是“書法迷”。校領導愛書法,對于書法當然不是一件壞事,但對于學科設置而言究竟是否是件好事,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研究生教育就更泛濫了。北京只有4、5所大學有書法本科專業,但以各種名目招收書法碩士研究生的卻難以統計。原因是,書法碩士研究生的招生不一定在美術學的名目下,很多文學、史學、考古學、設計學等相關專業都可以招收書法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甚至各招生單位可以自主設置學科授權點。于是全國范圍內,各種名目的書法碩士應運而生,有依托于地理學碩士點的“書法地理學”,有依托于管理學碩士點的“書法藝術管理”,有依托于心理學碩士點的“書法心理學”,還有依托于傳播學的“書法國際傳播”……不一而足。招生的名目又分為“科碩(學碩,三年制)”和“藝碩(專碩,兩年制)”。還有各種科研院所,沒有本科教育,卻可以大量招收碩士研究生。筆者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給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時發現,該院有的導師指導的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竟多達數十人。書法博士的招生數量雖然遠少于碩士,但上述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實在今天,啟先生問歐陽教授的那個問題,仍然沒有獲得很好的解答。我們并不能夠通過量化或者質化的任何一種手段,清晰地分辨出哪些人受到了專業的書法教育,哪些人沒有受到專業的書法教育。如果是以中國書協的“國展”作為一種衡量標準的話,很多書法專業的博士也入選不了“國展”,反而很多“國展”“蘭亭獎”獲金獎的選手并非出身于書法專業――他們很可能大學都沒有上過,談何“書法專業”?可是,如果說書法博士的水平不體現在創作,而體現在研究方面,那所謂“實踐類”“理論類”博士的區分和不同考察方式(前者除畢業論文外還需要畢業創作)又是如何呢?很多書法專業的師資,自己就不是書法專業出身,有國專業轉來的,還有研究埃及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至于書法博士,沒有念過本科或者碩士階段,或者本科或碩士階段學習的是無線電通信工程、計算機等根本和藝術無關的其他專業的,更是數不勝數。為什么一個工科背景的人可以輕易轉入書法專業博士學習,卻很難轉入美術學其他專業?反之,如果一個人本科學習的是書法專業,卻很難考上無線電通信工程或者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
恐怕這一切的根源都要從書法本科教育說起。書法本科招生屬于美術類,但卻和“美術學”專業一樣,是僅有的兩種不需要通過各省“聯考”的美術類,也是唯一的一種不需要通過繪畫基礎測試的美術實踐類專業。這就造成了這樣一種現象:書法、美術學等專業本身門檻設置過低,以至于很容易讓一些“文改藝”或者其他專業的考生鉆了空子,即不需要按照這門專業的特點特別備考,僅需根據自己以往習字的經歷就可以輕易考取。在美術院校中,書法專業也很像一些另類:既不是美術學這樣理論類的專業,又不用畫畫。2001年前后,中央美院曾經進行過本科實踐類不分專業的改革,即統一設立“基礎部”,一年級學習素描色彩等造型藝術共同的基礎課,二年級才分入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等不同專業。可是僅僅由于書法專業的存在,就使得這場改革不到一年就以失敗告終。
筆者曾聽一位書法專業的博士生導師談起自己招收博士生的被迫與無奈:如果其他學校都開始招收書法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了,自己的學校還堅持不招書法博士的話,那么許多優秀的生源就會流失。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在80年代,我國書法教育最高學位只到碩士的話,那時候碩士的含金量要遠遠高于今天的碩士甚至部分院校的博士。可現在大家都招到博士了,為了和碩士拉開距離,自然要降低碩士的培養標準。至于本科教育的標準,更是要“水降船低”。而博士招生的英語門檻又使得很多書法真正有水準的人考不上書法專業,所以筆者早就指出,在美術院校普遍流傳的“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的段子,到了書法和美術史這兩個專業這里恐怕要改寫,即本科水平并不突出,博士水平很可能也高不到哪兒去。――這里說的只是一般的情況,而不包括一些天才的個案。畢竟,專業教育的經歷不能直接等同于一個人的專業水準。
當然,書法專業教育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筆者的看法是,當今書法教育蓬勃發展,但當代書法創作和書法理論研究卻并沒有與專業教育的“”同步發展,其原因在于,如果沒有書法教育的推波助瀾,這些年來的書法創作和書法理論研究很可能將更差。因此,筆者認為書法專業教育還是有成績的,只是這種成績還很不夠,“專業”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專業”水準人才的成材率太低。專業不等于職業,專業教育也不是職業教育。書法專業教育需要重新設置門檻,調整教學體系和評價標準。而對于一部分優秀的人才和一些優秀的學校,要保留它們不參與、不介入書法教育的權利。在未來,很可能一流的書法創作和書法理論研究人才梯隊是這樣構成的:他們不一定是書法專業教育出身,但一定有靠近書法的相關專業,如文學、史學、藝術學的博士學位;他們不一定專門從事職業的書法研究和書法教育,但能夠拿出一流的書法研究成果,與職業的書法人士相對話。那時,“專業”將回歸它的本義:專業是一種價值判斷,而職業則僅僅代表一種經歷,僅此而已。
高校也是如此。要允許甚至鼓勵一些一流高校不設置書法類專業,甚至不聘請專門的書法教師。不設書法專業,不代表一所一流大學沒有一流的書法品味和書法研究能力。沒有專業的書法教師,也不必然意味著一所學校的書法品位就很低下。筆者所在的北京大學多年來就沒有趕書法教育的時髦。至今沒有一位書法專業的師資,筆者本人在北大除了開設書法講座外,也不任教專門的書法課程,但這并不妨礙北大在書法研究和創作方面的學術地位。北京大學老一輩的書法研究者,從馬衡、劉季平到沈尹默,沒有一個人是書法專業而沒有其他專業作為支撐的。而且筆者認為,以北大為代表的綜合大學,還是不設置藝術類專業好。畢竟術業有專攻。所謂雙一流,指的是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學科相配合。C合大學盲目設置書法專業,欲與具有多年學術傳統的專門美術學院相抗衡是不明智的。不能說一流的北京大學,配上的卻是三流的書法師資、二流的書法專業。若是將來沒準哪一天,北大設了專門的書法教師甚至書法專業,北京大學在書法界反而不會像今天這樣受人尊重了吧?
其實,關于高校與書法的親密接觸這個話題,很多關鍵的問題取決于學校領導。一所學校可以不設書法甚至藝術實踐類專業,但學校領導一定要有藝術的常識甚至高水平的藝術鑒賞力,要接觸包括書法界在內的藝術界的頂尖藝術家。高校領導不僅要等人上門,只關注那些來到學校辦展覽的藝術家,還要走出去,了解整個書法界、藝術界發展的總體水平。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一種令人不安的現象在不設書法專業的學校中滋生:即一些二三流水準的藝術家(還不限于書法家),看準這些高校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卻又沒有懂行的領導的這一漏洞,以各種名義打入高校內部,與對藝術缺乏專業鑒賞力的高校領導打得火熱,或者高調以專業人才的名義引進高校擔任教授,或者設立各種名為“研究院”實為個人在高校名利雙收的平臺的機構,利用高校“不懂行”的漏洞為自己謀利。這種現象在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不得不令人憂心。
書法教育:零星回顧與斷想
楊頻(故宮博物院館員)
談到書法教育,首先容易想到的,是一些個人化的所見所感。
前段時間到成都,跟侯開嘉老師做了一個訪談。侯老師回憶了自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學習書法的艱辛經歷。當時是中學階段,兩位曾做過中學校長的恩師發現了他的潛質,傾力加以培養,不但沒有課酬的觀念,周末還吃住在老師家,臨帖指導,視同己出。由于時代氛圍的限制和身份的敏感,兩位老師對于傳統詩文書印方面的傳授,都非常謹慎低調,生怕給難得的學書苗子招來麻煩。但運動并沒有放過這樣的前輩先生,他們受盡折磨摧殘,最后自殺或病死,讓人感慨不已。
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書法能夠成為專門招生的學科,并且培養出大批專業化的人才。
感慨之余,我也覺得傳統藝術與時代大勢,乃至國族命運之間,有著某種玄奧難言的關系。什么樣的時代,會在大眾精神層面也需要書法?需要的是什么面孔的書法?什么樣的書法教育又是好的教育?又怎樣才算的上是好的教育者?
這些簡單的問題,并不容易回答。
面對書法教育這樣一個內容龐雜的領域,籠統言說,容易含混和無效。如作簡單分類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或者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當代書法教育的五重后果
劉德龍(常州大學副教授)
近年來,書法教育發展迅猛。書法成為藝考中越來越熱門的專業,開設書法專業的高校也越已達120多所,迅速建立起了書法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整的高等教育學制,客觀上提升了當代書法創作、研究、教學的專業水準。書法熱提升書法教育水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問題。
總的來說,書法教育應該是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的引導學習者習得書法知識、歷史、技能、審美、創作表達等能力的過程,有什么樣的書法認知就有什么樣的書法教育。書法教育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我想除了高等教育體制自身無可避免的弊病之外,對書法本體認知不夠清晰才是核心原因。
第一,西式教育體系抽離了中國書法的文化核心。
近代以來,在科學精神的鼓舞下,教育文化全面向西方學習,寄望以此來改造甚至拯救中國傳統文化。但事與愿違,“自近代以來,西方學問和知識體系以不可遏止之勢取代中國的學問和知識體系,國學式微,只留下痕跡于中國歷史文獻的研究以及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之中。”傳統文化傳承出現了不少問題,甚至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化靈魂喪失殆盡。
相反,最近二三十年以來西方漢學興盛,出現了一批研究中國書畫的大家,如:高居翰、柯律格、雷德侯、蘇立文以及海外華人方聞、白謙慎、徐小虎等人。他從西方文化視角打開了一扇認識中國藝術的窗戶,對中國本土藝術研究者頗有啟發。但是從藝術實踐層面來看,他們的認識和結論離開我們的藝術感知頗有一段距離,就是我們常說的“隔”,這樣的“隔靴撓癢”撓不到癢處,卻帶來了不少困惑與搖擺。
實際上,中西方思維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諸如:整體性與分析性,意象性與實證性,直覺性與邏輯性,模糊性與精確性,求同性與求異性……這些不同正是中國文化的特點,體現在中國傳統藝術上便是其獨特之處。文化傳承者如不對兩者差異性保持警惕,文化發展就必然走上虛無彷徨之路。
比如:“天人合一”便是整體性思維感知世界的方式,對傳統書法和繪畫的影響巨大,強調身心合一,神形合一,心手雙暢,物我兩忘。而分析性思維則將整體進行拆分逐一研究分析,下文所討論的“書法精細化訓練”和“書法形式構成分析”均是沿用此思路,當然西方當分科之學走不下去的時候又衍生出了“模糊數學”理論試圖將細分之后的局部再整合起來,而在當前學院書法教學中卻沒有什么辦法把進入微觀的訓練拉回整體思考的創作之中,只能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全看各自的悟性與機緣了。
再如:意象性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點,蔡邕在《筆論》中說:“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談到點劃的特征時說“‘橫’如千里之陣云、‘點’似高山之墜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意象性以“立象以盡意,得意而忘象”為特點,充滿著浪漫和奇特的想象,也為書家追求個性書風留下充裕的想象空間和諸多可能。若將其以“對象性”、“實證性”的思維將書論中的意象與客觀對象一一對應,那么書法將失去表現的可能。
總的來看,以西方思維來改造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是“中醫西醫化”、“國畫素描化”、“書法空殼化”……共同的特征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被抽離之后徒具形式的空殼。書法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書法依附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墻已大部分倒塌,書法自然也逃脫不了被西化、圖像化、空殼化的命運。
第二,書法精細化訓練模式消解了書法意蘊的豐富性。
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在潘天壽、沙孟海、陸維釗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努力下開創了高等書法專業教育,及至八十年代逐漸成熟,在總結前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書法訓練教學法。
1989年陳振濂出版了《書法教育學》,又陸續推出《大學書法教材集成》系列書籍。據1990年《陳振濂書法教學法――大學書法本科實踐課程設置與訓練程序》一文的介紹,陳振濂將教學設置分為五個單元:準確的臨摹、分析的臨摹、印象的臨摹,從臨摹到創作,創作。
這種教學法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關注書法用筆、動作、點劃、行氣、墨色、形式等視覺問題,從握筆、毛筆的運行動作、點劃的立體感、線質到線條的方向,單字與單元字塊圖形的歸納,再到行間距與行軸線的體會與理解等等細節提取出來進行單項訓練。
但是,模式化的點劃限制了個性風格的突破,整齊劃一的精細化訓練催化了當前書風面目的雷同,當前行、草書法風格過于趨同,就是源于取法及訓練方法過于一致,像“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同時,僅僅關注于視覺可感的字結構與章法等外在形式,將經典作品從其獨有歷史文化語境和個性化情感表達中抽離出來,忽視字體演變的獨特階段,漠視作者豐沛的情感,抽離書法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蘊。如此一來,紙面上的形式、節奏等視覺效果是第一位的,書寫內容已經不重要了,文化意蘊豐富的書法變成了純粹的視覺表達。
第三,書法形式構成分析導致了對實踐感知分離。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美學熱”,書法美學的討論一度甚囂塵上。沃爾夫林從視覺符號、視覺方式與藝術風格演變的關系出發提出形式分析的方法,成為二十世紀藝術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將形式分析的方法轉借到對書法上,使諸多原本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細微局部,似乎瞬間就變成為可以感知、度量、對比的空間實在,所以一經提出便成為書法教學、研究、欣賞等活動中的王牌工具,頗有一統江山的味道。
書法形式構成分析多采用參考線,幾何形,箭頭等的方式提示觀者注意書法中的字空間,行空間以及章法的空間布白關系,對比書法線條組成的圖與底之間的關系,增強對抽象空間的敏感度,特別是線條纏繞的黑白對比與大小跌宕的節奏關系能更清晰的表現出來。書法形式構成分析在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習者以多種方法體會書法的視覺呈現,理解點劃的細微變化、結體空間分布、行氣以及章法布白等問題,相對之前的意會式理解更容易體會書法的空間分布,已被廣泛接受而成為普遍的書法形式分析法。
書法形式構成分析成為當前書法教學深入“讀帖”的主要方式,確實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是長期依賴此單一方式對經典作品的理解和書法創作風格表現的單調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作用。藝術創作關注心靈,是以人為中心的創造活動,書法創作也不例外,書法形式構成將書法領會性欣賞中對“人”的關注轉到對“物”的分析,舍棄了書寫過程中的“時間”因素,只對書寫結果的“空間”呈現進行幾何及數理比例分析,舍棄了書法背后的文化和書寫者的情感因素,同時這種事后分析又與書寫過程中書者的感受相分離。曾見到有人用紅線將王羲之手札上下文字的幾何空間關系,做了錯綜復雜的示意標注,密密麻麻的紅線箭頭,幾何形,看的頭暈。真不知道這些細致入微的對比解說除了束縛學習者的手腳和思維之外,還真能對其自由書寫和創作時有指導作用嗎?況且由于風格而導致的結體、線條、空間的差異,每個人的書寫的動力形式和結構都是大相徑庭的。
為了體現形式構成分析中的那種起伏變化,便采用反復設計的方式制作“小異大同”風格的書法作品,使書法喪失了自然書寫和情感表達,視覺因素成了書法唯一關心的東西,甚至寫什么內容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那一堆線條組成的獨具形式美感的視覺呈現,如此一來,書法的空殼化愈加明顯,果真成了西方視野下的“抽象藝術”了。
第四,重知R、輕情感的教學模式,加速了書法空殼化傾向。
沙孟海曾在《與劉江書》中提出書法家要有一門學問作為支撐,這是極有見地的思想。僅僅“寫”是不能作為書法家的唯一專業的,書法必須借助有深度的文化研究來支撐書寫,藝術之所以能打動人,除了高超技巧之外還有對生命的理解,對人情練達的觀察和體悟,啟功、沙孟海、陸維釗、林散之等老一輩書法家在此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沈鵬曾說:“‘書法家’的文,有其獨立于書法之外的一面,也直接關系到書法作品的氣息。書法家的人文素養,既是知識積累,也是一種精神境界、精神狀態在書寫中的直接流露。從事各類藝術都要‘博學’,而書法家的博學有書法家所要求的特殊性,直至滲透到數不清的‘一畫’之中,深藏在‘一波三折’之中。”教學中常將傳統文化修養等同于文化知識的,修養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存在,是活潑潑的人生體驗,知識是干巴巴的記憶,將知識轉化為文化才是關鍵。
文化是對高格調、高品味心性的引導,使之遠離庸常思維模式和低俗審美取向。我們平日里也能見到一些開口就“之乎者也”的“書法文化學者”,但一看他們的書法便大倒胃口――惡俗。我們熟知的某書畫“名家”張口就背誦《離騷》,登央視大談哲學、玄學,一副“國學大師”的模樣,但仍然掩蓋不了其單一、呆板,俗不可耐的書畫風格。我們知道視覺有其自身的規律和表達方式,文史哲知識不能直接轉化成書法的品味,書法需要依托于文史哲的精神內涵之上,但不能等同,況且在網絡時代培養一個會“行走的書櫥”是毫無意義的。將看不見的文化轉化為書法中可見的書卷氣、文氣是至關重要的。文化和審美是靠多樣化的熏陶和體悟,不是幾門文史專業課就能解決的。
第五,開放性與包容性不夠,限制了學院書法實驗的可能。
現代教育以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為特征,當代學院書法是在西方學科分科視野下的教育模式,吸收了當代心理學教育學以及藝術史研究的相關成果,呈現中西復合的教學模式。當前的學院書法教育總體上仍然是“以古為徒”的思路,由于抽離了蘊含其間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導致書法徒具視覺形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雖然書法作品表面上呈現一些“現代”的影子,但由于課程設置幾乎全部都是面向經典,以承繼為主,再加上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嘗試的創新氛圍不夠,書法專業學生的視覺藝術視野不夠寬闊,能夠以新思維新的書寫方式和表達方式嘗試的人數較少。
書法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門類,雖然我們一直試圖避免書法過于視覺化的傾向,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從視覺藝術的角度來思考書法。高校從課程設置上要保證學生一定量的中西方藝術史、設計史、特別是現當代藝術觀念及創作方法等當代視野的綜合性課程,讓學生明白書法是個開放的藝術系統,鼓勵他們在根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現當代藝術的創作,將書法形態由傳統向當代形態的轉變,進行多媒材多空間的實驗。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有極少數教師自己也在做書法的現當代藝術實驗,卻罕有在書法專業教學上進行此方向嘗試的。同時我們也常看到各高校設計專業和實驗藝術專業的學生從傳統書法資源中汲取元素進行現當代藝術創作的,其作品往往更具藝術性和實驗性,這說明在當前書法專業開設現當代藝術拓展和實驗課程面臨著知識、觀念、技能的困難,需要做更多的鋪墊與準備。學院的這種情況與當前的書法界極少有進行實驗性嘗試的現實也是相吻合的,同樣說明書法從業者需要更多的關注現當代藝術理論與方法,進行更多的實驗性嘗試,避免陷入技術性抄寫的工藝美術層面,讓書法真正成為文化表達與藝術創作。
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所有書法專業的學生都要去做當代藝術,任何事情都有左中右,針對于當前學院書法教育過于保守的現狀,多增加一些實驗性課程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