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母嬰護理培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對專科護士的成長軌跡的追蹤和“勝任力”考評,并對專科護士臨床工作能力進行研究分析,總結我院專科護士的培養和臨床使用情況,探討醫院專科護士的合理管理、培養、使用方法,為臨床更科學、有效地使用專科護士提供依據。
關鍵詞 專科護士;培養;管理;臨床使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7
作者單位:224002鹽城市江蘇省鹽城市婦幼保健院
武玲: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通信作者:徐虹,女,本科,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
實施臨床專科護士(clincal nurse specialist,CNS)培養是臨床護理發展的必然趨勢[1]。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2-3]。我院于2008年開始選派護理人員參加江蘇省專科護士培訓,并為取得專科護士資格的護士提供專科發展的平臺。實踐證明,她們不僅獲得了專科護士證書,也在開展的專科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病人、醫院、社會、個人四方滿意。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即為其中的分支之一。現將我院母嬰專科護士臨床護理的拓展情況及相關措施、經驗報道如下。
1實踐前提
1.1管理我院的專科護士管理工作屬護理部垂直領導。護理部根據CNS職能并結合產科特色,制定了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工作職責。
1.2角色定位培養初期,借鑒國內外專科護士管理模式,參考CNS的角色作用,結合本院實際情況,確定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在臨床護理實踐的角色。母嬰護理既是為“母”服務,也是為“嬰”服務,她在服務中承擔著護理能手、教育者、咨詢者、研究者以及管理者等諸多角色。
1.3群體認知母嬰護理是以“以家庭為中心”,視孕產婦、新生兒及家庭成員為一個整體、社區-醫院-社區循環過程為另一個整體的護理模式。開展專科護理,在得到護理同仁、醫師、醫院認可的同時,需要孕產婦、家庭和社會的認知。
1.4“勝任力”考評根據工作能力指數量表[4]對專科護士進行工作能力測量,內容包括主管的工作能力評價、與工作對體力和腦力需求有關的現職工作能力、現患疾病情況、疾病對工作的影響、缺勤情況、對以后工作能力的預測、心理健康狀態7項。
2開展的日常工作
2.1承擔臨床護理工作優先兼任科室的護理組長,負責護理組日常組織管理。開展床旁護理,以優化有限的住院時間,通過示范技能進行教育,根據孕產婦的休息時間和疲勞程度機動、合理安排床旁護理的時間。臨床護理工作重點分管科室危重、疑難個案,負責制定護理計劃,解決臨床疑難專科護理問題,同時以“護囑”的形式指導低年資護士。如對病人進行系統的評估分析,制定適宜于該病人的預防措施,讓臨床護理重點從被動執行醫囑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潛在問題并預見性地開展工作的模式,使危重病人的管理更加專業化。
2.2負責帶教工作指導產科護理人員母嬰護理相關的護理實踐,組織新技術、新業務的學習和推廣,參與附屬院校母嬰護理專業課堂教學和臨床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對孕產婦、家庭及照護人員進行母嬰護理知識培訓等,有利于專科化的新思維立于學生、年輕護士中,也有利于專科護理理念在臨床的深入。
2.3負責宣教工作專科護士對病人的病情、治療及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出評估及建議,首先對孕產婦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學習的準備狀態、學習能力、學習的需要、已掌握的有關分娩、產后恢復、新生兒照護等知識進行系統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所要提供的教育內容。接下來通過講解、示范讓孕產婦對自身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促使臨床護理重點從被動執行醫囑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潛在問題并預見性地開展工作的模式,使危重孕產婦的管理更加專業化。最后,做好宣教后的隨訪,評價孕產婦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行為改變,同時評估孕產婦新的需求并提供相應的宣教和幫助。
2.4參與專科查房、會診專科護士查房、會診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程序,可參與院內疑難危重病例的護理查房、護理會診,了解護理病人的病情及變化,幫助制定、實施和評價護理計劃,促進目標的完成;可每日與產科醫師一起查房,參與醫療會診,通過聯合查房搭建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可組織大科的護理查房,不設定固定的時間,有特殊病例,與科護士長溝通后隨時組織,每次40 min左右;病例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普通病例,也可以針對性地選擇疑難、罕見、容易忽視的病例,以及與新技術、新業務相關的病例,利用專科護士較扎實的理論知識與熟練的操作技能在科室與學組間開展疑難病例護理會診,這種護理會診申請可通過院護理會診單直接傳遞,實現了短時間、高效能地完成護理會診。專科護理查房、會診既可把專業護理全方位帶給孕產婦,又能促進專科護士成長,發揮她們的優勢,提高她們的整體素質,還能在合作中提高其他非專科護士的綜合技能素養。
2.5組織針對性的授課如針對有潛在抑郁癥的孕產婦開展面對面的講解相關知識、傳授基本機能,熟悉環境及醫師,取得家庭的配合,減輕、消除孕產婦的心理負擔。根據個體情況不同可以采取個別輔導的形式進行,以求做到精細化管理。
3工作范疇的拓展
3.1開設專科門診母嬰護理視孕前、孕期、產時、產后為一個整體,開設專科門診,集中母嬰護理專家與高年資助產士一起,提供個例化的產科監護、分娩教育、新生兒護理等。實行對孕產婦及家庭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妊娠生理、胎兒自我監護、產前檢查指導、分娩前的準備、分娩方式的選擇、選擇助產士、產后恢復、嬰幼兒護理等基本知識、技能、心理等,同時發放相關的健康小手冊。
3.2進行課堂教育在不定期的或針對性的授課基礎上,定時間、定地點使用多媒體、畫冊等形式開始課堂教育。課程分以改善孕婦、胎兒、家庭的健康和預防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為目標的產前監護;以提供安全和滿意的分娩過程為目標的產時監護;以促進母嬰健康的母嬰監護三大板塊,在醫院孕產婦學校基礎上設定,增加高危妊娠、待產、分娩和嬰兒監護的課程。專科護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圖文并茂的健康宣傳單頁,易于病人理解和掌握。用問卷的方式征求病人意見,以便下一次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3.3建立個體化檔案積累臨床專科個案是促進專科技術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母嬰護理專科護士為孕婦提前監護時即為每位孕婦建立個人檔案,持續跟蹤,提時、產后不間斷的監護,并在出院后以電話隨訪、家庭訪視、回院復查等方式提供健康指導咨詢,并記錄在冊。
3.4開展護理科研對于母嬰護理專科護士來講,其專科理論知識和專科技能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如何在此基礎上進行拔高,提高專科護士含金量,護理科研是必經之路。母嬰護理專科護士積極開展本專科領域的護理研究,并將研究的結果應用于本專業領域的護理實踐中。
3.5不斷自我發展隨著護理專業職能在廣度和深度上的不斷拓展,專科護士在臨床提供專業化的高質量護理中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而短時間的集中培訓(江蘇省一般3~4個月)和答辯取得專科護士合格證書后并不能說明已是一名“臨床護理專家”。要想真正成為一名CNS,需要不斷的理論學習,長期的臨床循證,案例護理經驗的不斷積累[5],與專科醫師、科室同事在工作、學習上的默契。個人應確保每年1次的省內或國內學術交流,每2年1次的脫產培訓等幫助自身知識的更新及接收新理論、新技能。
4工作前景展望
(1)參加高層次的在職培訓。(2)改進臨床服務并參與制定規則。(3)對高危產婦進行篩查、診斷和隨訪。(4)成為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顧問和促進者。(5)在孕產婦管理和臨床高級護理實踐中開展科研。
5效果
5.1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在臨床一線工作中起咨詢、指導作用專科護士制度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培養、使用時間不長,但醫院前瞻性注重專科護理的發展,顯現出對專科技術和學科發展的深入理解,在時間、經費、設施上給予足夠的支持,使得專科護士在臨床中充分發揮效能,提升了專科護理水平。
5.2專科護士在在職護士培訓、護理教學中起教育者的角色母嬰專科護士參與在職護士尤其是產科專業護士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承擔醫學院校母嬰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制定護理專業尤其是助產專業實習生的大產科教學、考核計劃。
5.3獲獎情況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參與醫院3項專科護理科研活動,主持1項新技術引進并獲得市級二等獎,參與市級科研2項。
6小結
我國專科護士培養起步晚,社會各界乃至一些醫療單位的管理者、醫師、護士對其認識不夠深刻,CNS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讓公眾認識到高級護理實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實踐證明,CNS在臨床工作與護理科研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在工作過程中,以降低孕產婦及家庭焦慮,增加其安全、舒適感為宗旨,積極探索滿足孕產婦需求的新方法,發揮其在專科護理領域的作用,激發護理科研的興趣,推動母嬰專科護理的發展,推動醫院的護理質量及服務質量持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亞紅,吳瑛.美國高級護理實踐的發展歷史及其啟示[J].中華護理教育,2012,9(5):235-237.
[2]嵇秀明,夏珊敏.母嬰護理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方法探討[J].護理研究,2012,26(3B):756-757.
[3]張秀琴.母嬰專科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4):101-102.
[4]王曙紅.臨床護理評價量表及應用[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40-244.
[5]張莉,彭剛藝,李杏崧,等.專科護士的使用及管理[J].護理學報,2009,16(3A):26-28.
【關鍵詞】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45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083-02產科護理工作與母嬰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其工作內容復雜、工作量較大、細節較多等特點,容易出現不安全因素,嚴重時還會導致發生護理不良事故,引發護理糾紛。國家衛生部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當前產科護理引發的糾紛發生率在醫療糾紛案例中位居第二位[1],由此可見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與防范的重要意義。本文隨機選取我院近1年來產科護理中出現的潛在不安全因素案例,旨在對今后的護理工作提供依據與提示,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提高護理效率和安全性。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產科病例8656例進行調查分析,年齡19-41歲,平均年齡(26.8±4.2)歲。其中發生護理差錯病例28例,不安全因素發生率0.32%。收集28例孕產婦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總結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1.2方法醫院自行設計問卷,內容涉及不安全因素。護理人員當場看著孕產婦答題,將問卷全部有效回收,對問卷中的答案進行分析總結。2結果
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具體情況為:護患溝通不足9例(占不安全因素病例的32.1%),醫護人員責任心缺失10例(35.7%),醫護人員危險因素11例(39.3%),孕產婦自身危險因素21例(75.0%)。3討論
3.1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醫患、護患溝通不足在產科護理中,醫患、護患之間沒有進行詳細的溝通交流,就無法了解孕產婦的具體病情變化,也會容易引發孕產婦的不滿;交流過程中,有些護理人員還會出現服務態度差、面對孕產婦的問題沒有認真回答或者回答含糊不清,最終使孕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產生反感,降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另外,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孕產婦會發生心理焦慮和疼痛反應,護理人員應該針對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及疼痛情況,及時給予孕產婦疏導護理及撫慰,如果護理人員缺乏這方面的護理,也會導致產科護理風險,甚至還會影響母嬰健康安全[2]。
3.1.2醫護人員缺失責任心產科護理是一門細致的學問,在實踐操作中,觀察、接產、護理新生兒都是容易出現突況的。一些醫護人員在產科護理中,往往沒有專心工作,沒有嚴格按照“三查七對”護理原則對產婦進行護理,不嚴格查對制度帶來的工作失誤,工作中敷衍了事,可能會用錯藥或者抱錯嬰兒,甚至還可能造成嬰兒跌傷以及燙傷等,對于母嬰異常狀況不能及時發現,嚴重的還會導致產程停滯,導致母嬰安全危機[2]。
3.1.3醫護人員的不安全因素產科護理是醫療案件中的高風險專科,需要醫護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從我國目前的醫療隊伍來看,普遍年輕化。據統計,醫療隊伍中,工作經驗超過五年的醫護人員不足80%;醫護人員缺乏充足的臨床實踐經驗,會加大產科臨床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再加上臨床護理中,有相當一部分年輕醫護人員,對于突發事件,往往不知道應當采取何種護理措施,處理應急搶救事件等,往往表現為手忙腳亂。此外,很多新護理人員往往忽視一些告知性護理措施的記載,甚至還出現護理記錄自相矛盾,和病理記錄相悖的情況出現,也有少數人提前書寫記錄,導致查無依據,這樣就使護理記錄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3.1.4孕產婦自身的不安全因素相當一部分孕產婦由于妊娠心理障礙,出現產前恐懼及焦慮、產后抑郁等不良情緒,導致出現不安全行為,引發護理風險。另外,產科護理中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不依從性,也會導致出現護理風險。
3.2防范對策
3.2.1建立良好醫患、護患關系產科護理中,醫護人員應該要提高臨床操作實踐水平及專業基礎知識水平,嚴格按照“三查七對”的原則進行臨床操作,醫護人員一定要以孕產婦為中心,貫穿整個護理過程,時刻關注孕產婦的情況,針對孕產婦的實際情況,給予符合孕產婦身心發展的護理措施,減少不安全因素[3]。
3.2.2完善護理制度醫院應該針對具體情況制定符合醫院情況的安全規定,構建完善的護理管理體系。首先,產科護理中,如果發現嚴重損傷等嚴重現象,要及時將事故上報與登記,給予孕產婦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其次,醫護人員在接生時,穿戴要嚴格按照規定,同時,還要做好消毒清潔工作。與孕產婦血液與體液接觸時,要佩戴專用手套[3]。
3.2.3加強培訓,提高責任心關于產科護理,醫院應該要明確醫護人員的相關責任,并且,還應該針對醫院內部醫療隊伍的具體狀況,給予醫護人員相應的技術知識培訓及法律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使醫護人員加強責任心,同時,也能夠增強法律意識,在產科護理過程中,能夠將責任心貫穿整個過程,從而有效降低產科護理風險[3]。
綜上所述,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較多,醫院一定要對其加以重視,針對不安全因素給予相應的管理對策,提高護理效果。參考文獻
[1]李珍鈺,屈香枝,許煥麗.新生兒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8(5):31.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161-01
從根本上來講,產科是一個風險性比較大,并且患者流動性、病情變化特別快的科室,通常情況下,都是夜間的急診比較多,切實有效的加強對于患者和家屬的健康知識教育和心理護理,能夠讓患者最大程度上掌握相關的健康知識,全面理解和把握與之相對應的用藥知識和康復痊愈技巧,促進其從根本上養成科學、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這樣能夠讓患者最大程度上提升醫院適應能力,從而有效的提升母嬰同室產科病房患者對醫院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針對這樣的情況,選擇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這個時間范圍內,在我院的產科母嬰同室病房進行治療的產婦對于病房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調查與分析,現在把相應的研究內容和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有針對性的選擇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這個時間范圍內,在我院的產科母嬰同室病房進行治療的產婦,所涉及的產婦有300例,把他們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在他們出院之前進行自填問卷調查,對其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分析。其中,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涉及到所有產婦的一系列基本情況,例如,他們的年齡、身體狀況、文化程度、住院的次數等一系列相關方面,其中著重關注和調查他們對于母嬰同室產科病房的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其中包括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服務態度、服務意識、語言表達等一系列相關方面。在調查問卷中可以設計比較具體的問題,例如:在您入院的時候,護理人員是否能夠為您及時有效的介紹病房的環境和住院的相關制度等等。在每次的治療操作之前,相關的護理人員是否能夠真正意義上為您深入細致的介紹所需進行的相關檢查、醫療操作和用藥須知等等。在巡視病房的過程中,相關的護理人員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并態度親切和藹,語言表達情況如何,您認為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怎樣等等。
2統計分析方法
所有的調查問卷所涉及的內容和數據,都有針對性的采用自制的問卷來進行相應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切實有效的運用EFData31軟件最新的數據構建起更有針對性的數據庫,用精準的數據庫展開數據錄入工作,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其數據展開更科學合理的統計分析。
3結果
在我們這次調查中,所涉及的調查對象有300例產婦,其中調查問卷回收率達到了100%。所涉及的調查對象年齡范圍在20-42歲,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969歲,有15例產婦是小學文化,有8例產婦是初中文化,有53例產婦是高中文化,有152例產婦是大專或高職文化,有72例產婦是大學或大學以上文化程度。
在所有接受問卷調查的產婦中,針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非常滿意的患者占867%,對于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滿意的患者達到了837%,針對護理工作的及時有效性比較滿意的患者占到850%,對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比較滿意的患者占到了886%,認為護理人員的語言文明表現比較良好的患者占到了866%,認為護理人員能夠主動巡視病房的患者占到了85%,認為病房環境比較整潔干凈的患者占到了837%。
4討論
我們這次調查研究,切實有效的運用自己設計和制定出的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于在我院進行住院分娩的產婦展開有針對性的調查分析,經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表明,產婦對于醫院母嬰同室產科病房的護理滿意度是比較高的,在具體的護理過程和相關細節都得到了大部分產婦的贊譽和認可,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所調查的產科范圍內,相關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相關方面表現都十分良好。然而,畢竟所有的調查項目都沒有實現百分之百的?M意程度,有些滿意程度甚至沒有超過80%,由此也可以說明,母嬰同室產科病房的護理質量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與就診者的期望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滿意的患者占867%,對于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滿意的患者為837%,針對護理工作的及時有效性比較滿意的患者占850%,對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比較滿意的患者占886%,說明在這些關鍵方面都還有可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其中的根本原因極有可能是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牢靠,思想意識受著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比較深,特別是病員較多、床位緊張的情況下,護理工作就顯得異常繁忙,使得具體的護理操作技術不夠精細,影響了整體的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a)-017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infant bedside nursing program on primipara.Methods 100 primipara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primipara and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general nursing,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aternal infant bedside nursing program.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of women on the nursing program was compared,and the changes of emotional state and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egree of mastery the related cont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master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fter nursing,anxiety,depression and pain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Primipara;Caesarean section;Maternal infant bedside nursing;Effect
如何保?C新生兒健康正常的發育是每位母親重視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剖宮產的初產婦來說,其面臨的問題和需要克服的困難則更多,不僅要克服初為人母的心理落差,盡快地適應的自己角色的轉變,忍受剖宮產手術給自身帶來的巨大痛苦,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喂養幼兒的相關知識,保障喂養的質量和嬰幼兒的健康發育[1],針對上述情況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十分必要。母嬰床旁護理是近些年來新興的護理方案,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優勢明顯,內容全面,逐漸被產婦所接受,臨床應用前景廣闊。本文主要就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方案的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產婦100例,平均年齡(28.54±3.87)歲;按照隨機分配表將上述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28.54±3.87)歲,平均孕齡(36.34±0.45)周;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28.54±3.87)歲,平均孕齡(37.46±0.65)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①均為初產婦,單胎妊娠,均采用剖宮產方式進行生產;②均無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均無嚴重的內科疾病等;③均了解本研究相關內容后,自愿同意參與;④本研究征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對新生兒置于同一房間,進行沐浴、消毒、預防接種等的操作,針對產婦相關喂養、保健等情況進行口頭教育。觀察組產婦則接受母嬰床旁護理方案;首選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將所有產婦分配給每一位護理人員,醫護人員應根據自身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產婦自身需求,為產婦制訂具有針對性和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具體操作如下,①加強知識教育宣傳:根據產婦不同的文化水平選擇不同的形式對所有產婦進行相關知識教育,盡量選擇通讀易懂的語言,采用一對一護理模式,講解促進排乳和解決乳汁淤積問題等,闡述母乳喂養的優勢、正確途徑和姿勢等[2]。②引導新生兒的護理:沐浴、洗澡、更換尿布等操作均在產婦面前實施,指導產婦進行演練,糾正其不正確的姿勢和技巧,指導其母乳喂養方式[3]。③加強對產婦的心理指導:產婦由于自身角色的轉變,對新生兒喂養等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不足,再加上剖宮產后常伴隨劇烈的疼痛感,不少的生理活動受限等原因,容易出現緊張、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產婦進行交流溝通,采用心理疏導的方式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提高產婦的配合度和依從性。④指導產婦進行乳房護理及鎮痛處理:進行必要的乳房按摩,緩解乳房膨脹感,促進乳汁的分泌[4];給予產婦必要的鎮痛治療,可采用心理暗示法或是注意力轉移法緩解產婦的疼痛。⑤營造溫馨舒適的環境:調整好的合適溫濕度,定時開窗通風并進行消毒,減少感染疾病的發生[5],保障產婦和嬰幼兒良好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對護理方案的滿意程度,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針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技能水平及服務態度等進行評估,采用百分制,分為非常滿意(≥85分)、滿意(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產婦對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產婦護理前后情緒狀態變化和疼痛程度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SDS和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各評分與護理前比較,顯著下降,觀察組SDS、SAS及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和知識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護理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婦產科室中護理的水平關系著產婦和新生兒的預后效果,不斷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方案和臨床實踐經驗,不斷提高自身護理水平和質量是大勢所趨[7]。
本研究主要就母嬰床旁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母嬰床旁效果顯著且優勢明顯,能夠有效提高初產婦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的疼痛不適感,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意義,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以往臨床上采取的常規護理,均是通過口頭教育方式,采用集體教育模式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不能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不具有針對性和個體化,而且常規護理模式主要是以護理人員為中心,不太注重患者自身的感受,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性不強[8];而母嬰床旁護理方案能夠有效彌補常規護理方案的缺陷,通過發放資料和宣傳手冊,采用一對一教育模式進行相關知?R的宣傳,不僅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還能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和問題[9],母嬰床護理模式顧名思義即新生兒的護理行為均在母親床旁進行操作,這就大大提高了護理方案的實踐性,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技能操作水平;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具有靈活性,能夠隨時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掌握水平等情況進行方案的調整,能夠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10]。
綜上所述,母嬰床旁護理方案效果顯著,能夠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不斷提高醫療護理的質量和水平,但是就當前的臨床護理形勢而言,廣泛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方案面臨著需多的問題,與其他國家的國情不同,我國人口基數大,每日出生的新生兒數量較多[11],護理人員的人手不足,而且就我國護理工作的發展情況看,關于護理工作的流程和相關規章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上述情況均是阻礙母嬰床旁護理方案廣泛推行的主要問題,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實現護理工作質的飛躍。
【關鍵詞】孕產婦;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自然分娩;剖宮產
母嬰安全是圍生醫學永恒的主題,特別在圍生期加強保健教育能夠大大提高生產過程中母嬰的安全性。讓產婦的分娩過程回歸自然,實行人性化分娩才是國際圍產醫學發展的方向。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也從傳統的模式朝著更佳現代化的模式前進,對生產的護理服務要求也隨之提高,為此,家庭化導樂陪伴分娩成為了當前廣泛推廣的重要護理魔獸。為尋求一種適合產科特點的整體護理模式,我院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自2008年1月至今,實施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和分娩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產婦骨盆各徑線值均正常,均無妊娠并發癥及并存疾病。初產婦1250例,經產婦896例,且臨產前均無剖宮產指征。將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共收治的854例產婦設為對照組,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以來收治的1288例產婦設為觀察組。兩組產婦各方面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實施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產時服務模式,助產士只定時做例行檢查及處理,不全程陪伴產婦。觀察組實施實施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模式。
1.2.1.1準備工作①成立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模式研究小組。由科室主任領頭,分管護士長和分管主任任組員,主要負責全面落實,而家庭化導樂陪伴分娩所有助產士均為已婚人員。②在開展護理前,對所有參與到此項護理模式中的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強化培訓,提高他們的重視度和專業知識。由接受過專業導樂陪伴分娩培訓的醫護人員來進行。在培訓中,主要涉及內容為:家庭化導樂陪伴分娩的主要工作,其中包含的主要內容以及專業的工作要求,此服務模式對產婦分娩的重要性以及國內當前的實施現狀,對剖宮產及自然分娩的優劣進行分析等方面。所有擔任家庭化導樂陪伴分娩的助產士均必須接受上述培訓,并完成掌握上述內容,通過口試、筆試等多種方式經過考核合格,獲得了認才能夠參與護理服務中。
1.2.1.2服務過程對產婦進行密切,當宮口開大3cm后必須及時迅速安排其進入到待產室等待,此時,必須安排為其安排一名專業助產士為產婦提供一對一服務,選擇一名身心健康的家人在完成專業著裝后陪伴在產婦身旁。在陪產時,必須第一時間詳細告知產婦及其家屬涉及分娩的各項知識,并及時轉告她們產程進展,使產婦能夠清楚地掌握各項情況,使其自信心越來越高,此外,還應給產婦飲食、下床活動等方面的服務。對產婦的第一產程進行觀察時,應當盡可能地避免使用醫療設備。但當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發生異常反應必須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好相應處理工作。
1.2.2評價標準將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分娩方式、母嬰產后并發癥、經濟效益等各項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2.3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t檢驗和x2檢驗
2結果
2.1兩組分娩方式比較觀察組916例經陰道分娩產婦中,56例(6.2%)行陰道助產;對照組578例經陰道分娩產婦中,98例(17.0%)行陰道助產,兩組引導助產率比較,x2=4.93,P
2.2兩組產后出血率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比較對照組854例產婦中,246例出現產后出血,占17.10%,94例新生兒窒息,占11.01%;觀察組1288例產婦中,127例出現產后出血,占9.86%,73例新生兒窒息,占5.67%。觀察組產后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
2.3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對照組中527例對服務滿意,滿意度為61.71%。而觀察組中1106例對服務滿意,滿意度為85.87%。結果比較住院病人滿意度逐年有明顯上升。
2.4科室連年被評為“先進科室”,并獲得本市“巾幗文明示范崗”,“江西省優質護理示范病房”。
3討論
隨著圍生醫學的發展,剖宮產幫助不宜陰道分娩的產婦娩出胎兒,挽救了許多產婦和胎兒的生命。但剖宮產作為一項外科手術,仍需在麻醉下進行。近年來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率逐年上升,使母嬰安全和健康受到影響。剖宮產的弊端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近期并發癥主要有:出血、子宮撕裂、鄰近器官受損、麻醉并發癥、感染等;剖宮產時由于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和黏液未經產道擠壓排出,因此新生兒發生濕肺(如呼吸窘迫綜合征和肺透明膜病)的概率比自然分娩高。如何控制非醫學指征剖宮產,促進自然分娩,是圍生醫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模式的應用,由專職助產士對孕產婦進行全程健康教育,對孕產婦進行個性化的指導,為孕產婦提供生理、心理上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孕產婦的不良情緒,使產婦掌握分娩過程中必須的放松和呼吸等方面技巧,使產婦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愛護,進而提高護患之間的信任感,同時還能夠有效消除家屬的緊張感,對幫助子宮收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有效避免產后出血和剖宮產,使更多地產婦樂于接受自然分娩,避免了剖宮產術帶來的術后并發癥。(均P
綜上所述,家庭化的導樂陪伴分娩能夠大大降低剖宮產率,促使更多地產婦選擇自然分娩,同時還能夠有效縮短產程,在降低產后出血和新生兒窒息上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所有實施家庭化導樂陪伴分娩助產士均需要接受專業的培訓,使其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陪伴的過程中,助產士還不斷加強產婦的心理護理,使產婦在該方面不斷提高相關認識,對醫護人員更加信任,進而更加樂于配合工作,在提高滿意度的同時,也有效突進了優質護理服務,使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得到升華,提高產科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小荷,張瑜,陳淑芳.產程中笑氣吸入與全程助產責任制護理的臨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8):709.
[2]莊依亮.現代產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20.
【關鍵詞】婦產科;病房管理;體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87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99-02
隨著現代臨床醫療模式不斷完善,其對病房管理方式及技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病房的管理,其不僅決定了整個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更是顯示醫院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及管理能力。由于病房管理工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醫院醫療護理的質量,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病房管理模式,切實提升病房管理水平,提升患者的臨床滿意度[1]。在本文研究中,筆者將收集整理2013年1月至今我院分娩總數達到850人,婦產科病房管理的資料,現將病房管理的體會介紹如下。
1合理設計病房布局,營造和諧住院環境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于醫院的醫療質量以及住院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病房管理中應該根據自身實力改善婦產科住院條件,若條件允許可實現賓館式病房;可將病房分為家庭式和普遍病房兩類,其中普通病房設計居住三位病人,而家庭病房則只住一位病人,基礎配套設施齊全;為了保證病房的溫度、濕度適宜,在病房內安裝中央空調、地暖等設施,保證病房能夠隨時保持恒溫、恒濕(室內的溫度最后保持在21℃為宜,而濕度則可保持在55%-75%最佳;每個房間均設置獨立衛生間,主要是方便患者產后或者術后行動;所有病房均配置電視,這樣將有利于患者在病房穩定時通過觀看電視節目消磨住院時間,同時通過觀看電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有利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
2進一步護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目前,很多醫院都出現了各種原因的醫療糾紛,而引起這樣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醫、護、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及時、不協調,為了降低臨床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我們需要加強必要的醫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婦產科的醫護人員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過程中應該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與技巧,例如:部分患者不清楚自身的病情而對醫療方案產生誤會,此時醫護人員需要細致、耐心、認真的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其病情以及臨床治療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此來消除患者心中對臨床治療方案的不理解、不信任,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另外在溝通過程中需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例如:在交流時避免讓患者及家屬站立;在溝通時盡量多站在患者較多來思考、交流,這樣比較容易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醫護人員每日至少巡視4次病房,這樣從心理上給予患者一定的安全感,同時還有利于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異常情況,便于盡早采取處理措施。
3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院內感染
為了有效預防母嬰出現院內感染,一方面需要保持病房空氣的清新,每日需使用紫外線進行消毒,每個月需對病房空氣進行空氣培養。若為母嬰同室,其病區需要用含氯消毒液清潔擦拭,2次d,清掃污物,2次d。醫護人員的手、消毒液及醫療器械均需要定期進行細菌學監測,以此來避免病源菌的生長與繁殖;護理人員清晨做護理時需做到一桌一巾、一床一巾,患者出院后需要對床上用品進行全面消毒處理,通過上述措施來保證病房內清潔無塵,從而實現有效控制病室感染源[2]。另一方面護理人員在護理或接觸新生兒前、后需使用肥皂洗手,清除手表面的細菌,降低病菌傳播給新生兒的幾率;對新生兒需每日給予洗澡,并嚴格執行一人一布一浴巾包裹原則,所有新生兒用品均需采取嚴格消毒,必須做到專人專用,浴室需每日進行常規消除處理;為了有效預防交叉感染現象,新生兒臍帶一般是采用自制消毒臍帶粉進行覆蓋并采用敷料進行包裹。
4積極開展母嬰同窒病房的健康教育
4.1待產期健康教育當待產孕婦入院之后可給予配備具有一名專業護理知識的護理人員,向待產婦詳細講解關于分娩的基本知識以及一些健康宣傳教育,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并消除其不良情緒,樹立堅定信心,進而從精神上做到接受分娩的準備;通過對待產婦宣傳醫院的服務內容、相關規定以及分娩前的注意事項,以此來讓產婦及家屬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護理人員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基本知識以及實行母嬰同室的好處,指導待產婦做好準備,以此來提升母乳喂養的自覺性及喂養率。
4.2分娩后健康教育①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需向產婦及家屬傳授相關生活護理知識,并向其詳細講解關于新生兒臍部和皮膚護理、科學喂養的方法,幫助產婦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新生兒護理;②叮囑產婦及家屬需要將母嬰的衣物進行分類、分別放置,另外護理人員需指導產婦及家屬給新生兒換尿布、換衣服的一些注意事項及技巧,并告知其新生兒的胎糞、正常大小便的次數、顏色、性狀以及量等信息,還有新生兒正常的睡眠時間、生理表現及一些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例如:打嗝、嗆奶、吐羊水、尿布疹、膿皰疹等處理方法[3];③叮囑產婦及家屬,新生兒取暖不宜使用熱水袋,盡量不讓新生兒與大人同睡,在放、接、抱新生兒時應該做到穩、輕,為了預防新生兒指抓傷自己,可以采取使用衣袖包住手指,不可讓新生兒獨自呆在病房,必須做到親自看管,若有異常需及時通知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5加強產婦的母乳喂養指導
為了加強產婦及家屬的母乳喂養意識,通過采取各種方式(如:圖片資料、影視資料以及文字資料等向產婦宣傳新生兒的特點、初乳優點以及產后的注意事項,幫助產婦能夠采取科學、正確的護理方法來喂養新生兒;在母乳喂養時可以配以輕柔、優美的音樂,這樣可以讓產婦放松心情,同時還有利于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產婦在進行母乳喂養時,護理人員應該到床前親自指導產婦喂奶的姿勢,科學解決脹痛、乳汁不足以及母嬰分離后如何保持泌乳等等。具體來說:若產婦出現脹痛或者新生兒脫水、發熱現象時,應該采取早吸吮、多吸吮,保證了充分有效的母乳喂養;若產婦出現凹陷導致新生兒無法吸吮時,護理人員應該給予特制的簡易進行細心矯正,直至新生兒能夠準此吸吮,同時積極鼓勵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盡量減少使用人工代乳品等喂養新生兒。
6加強病區病房的管理工作
護理人員需要保持患者床單的規范、整潔,根據實際情況定時開窗透風,保持病區、病房的清潔衛生,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開關門窗輕、操作輕”基本原則;嚴格控制探視人員,嚴格執行母嬰同室病房每床只留一人陪護制度,正常探視時間控制在:14:00-17:00,盡量減少母嬰與外界的直接、間接接觸,避免外界細菌的入侵,確保母嬰能夠順利度過住院期;在護理過程中積極、主動與產婦、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以便于提供更好的“人性化的服務”,為產婦營造出一個舒適、安靜的休養環境[4];努力實現病房“三化”管理機制,提高病房的管理質量離不開廣大護士、醫生密切配合與支持,婦產科病房不同于其它科室病情,為了確保醫療、護理的安全性,我們在病房管理上必須做到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進一步完善各級醫護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明確所有人員的崗位與職責,以此來達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效果,積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醫護人員的質量意識。
7落實“三基三嚴”訓練,提升護理人員基本素質
在婦產科病房管理中,提升護理質量也是整個工作的重要環節。首先,加強護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工作,一方面通過學習護理雜志上有關文章,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另外針對性地每周典型病例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總結分析,以此來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其次,落實護理技術練兵機制,嚴格要求護理人員掌握扎實的護理基本功,堅決執行技術操作考核,由護理部統一組織的各項護理技術的考核,及時總結經驗,互幫互學;最后,在業務管理過程中需做到善于觀察,發現問題,要敢管敢講,充分發揮老助產士作用,積極引導年輕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促使三基三嚴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運用科學理論指導病房管理,營造安全、舒適、和諧的母嬰病房環境,落實母、嬰統一體的護理管理制度,強化防范、安全意識,加強健康教育及母乳喂養,貫徹以母嬰為中心的思想,實現了共同管理、化弊為利的管理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母嬰同室的病房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韓杰,李飛,霍天琪.臨床路徑在護理實踐中的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2011,2(15:7.
[2]郭素婷,王穎.母嬰同室管理中存在安全問題分析與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4:514.
專業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作用
1幫助學生做好明確、客觀的職業生涯規劃
我校醫學營養專業對剛跨進大學校門的新生進行了專業的職業規劃教育,使學生全面了解醫學營養專業就業的方向:面向醫療衛生機構(醫院營養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單位(學校、幼兒園、敬老院、母嬰護理中心、運動隊等),健康服務產業(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樂部、美容及養生調理中心、餐飲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產和營銷企業)等領域,從事營養評估和膳食指導、營養咨詢和營養宣教、營養檢測和營養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營養技術應用性工作。聘請行業專家做行業分析并直接帶領學生到龍頭企業實地參觀。引導學生對未來的職業進行規劃,讓他們了解醫學營養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與職位選擇,引導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掘和培養自己的興趣,從而確立適宜自己的職業目標,這些都是他們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必不可少的內容與步驟。
2專業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起到指明燈作用
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勢必會涉及學生職業的選擇、就業方向的明確,這也就暴露出專業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問題,如由于學時、學制的局限,醫學課程開設遠遠不夠,達不到用人單位尤其是醫院的要求。部分醫院為專科畢業生設置了相應崗位,即營養配餐員,但是畢業生不滿意該崗位薪酬,認為沒有晉升空間,因而不愿意應聘。怎樣轉變觀念,這是學生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要明確的。據饒春平[3]的“高職醫學營養專業畢業生需求情況調查分析”中顯示:醫學營養專業畢業生大多數集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餐飲公司、學校、幼兒園等崗位。我校醫學營養專業也同樣面臨上述問題,因此,為適應市場需要,及時明確定位問題,我校將醫學營養專業調整為臨床營養指導、公共營養保健、健康服務等方向,從而對高職類醫學營養專業學生的就業分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調研發現,這一行業對懂護理,能進行營養指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著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嬰營養護理中心在全國已經有很多家,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嬰營養護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調查顯示,僅寧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嬰營養護理中心配備4至6名母嬰營養指導師,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專業營養指導師,所以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但母嬰營養護理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目前尚無統一的行業標準,使得市場亂象橫生,質量良莠不齊。現實生活中,很多母嬰營養護理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短期培訓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術”都是通過口耳相傳或由自己觀察總結的,所以其觀念普遍陳舊、缺乏科學的營養保健知識。應針對醫學營養專業學生擁有一年的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對其公共營養模塊開設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如母嬰營養護理技術,這些課程的開設可以彌補醫學營養專業學生對護理知識的欠缺。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反饋專業建設內涵
1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
學生是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主體,也是決定性因素,因此學生應該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充分利用資源提升自己,立足實際,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方向,進而付諸于行動,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在校高職學生的一個缺點就是不能準確地進行自我評估,因而,要使他們通過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道德水準以及社會中的自我評價等方面來對自身進行綜合評價,使他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就業方向做出正確的選擇,進而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找準與自己主客觀條件最匹配的職業定位。要達到“人職匹配”的原則,必須要找到市場與自我的最佳結合點。通過對職業環境的分析和生涯機會的評估,從而對目標行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且分析方向在市場穩定的前提下偏差應該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諸如“SWOT分析法”對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評估,就顯得更有針對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優劣勢,揚長避短,也給具體的職業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發揮專業教師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 助產士;心理健康;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母嬰健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也對助產士這一特殊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產士首先要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由于助產士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都是進入臨產狀態的產婦,所以必須要時刻關注著產程進展、胎心變化等情況,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精神高度緊張,極易產生心理障礙。研究證實,約1/3助產人員有較明顯的精神或心理障礙。分析影響助產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采取良好的應對措施,對提高產房護理質量、保障母嬰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將影響助產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1 影響助產人員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工作環境的特殊性 產房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環境,是產婦分娩的場所,環境相對封閉,常需要各種消毒劑,它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對人體造成緩慢傷害[1]。助產士肩負著母嬰兩條生命的安危,對產婦不僅要嚴密觀察宮縮情況、產程進展、胎心變化情況等, 還要做好耐心細致的的指導、解釋和正確合理的生活護理等工作。而且產婦在夜間分娩者也不在少數,嚴重擾亂了助產士的生物鐘。加之助產工作負荷重,助產人員要負責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產程的進展情況,還有要隨時準備處理新生兒窒息及產后大出血等異常情況,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及搶救處理。超負荷工作非常多見,使助產士體力透支,身心疲憊,導致助產人員心理閉塞、焦慮等負性情緒。
1.2 職業暴露因素 HIV、HBV陽性孕婦的血液、道分泌物及羊水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助產士在觀察產程及接產時,均有機會接觸到病毒。在給產婦縫合創口時,如果產婦不配合或操作不慎均有被針頭刺傷的危險。目前我國有1.3億肝病毒攜帶者,當發生針刺傷時,只需0.004 ml含有病毒的血液就可以使受傷者感染[2]。艾滋病在我國也進入快速增長期,艾滋病患者出現猛增趨勢。這些都給助產士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及心理負擔。
1.3 心理衛生知識缺乏 助產士每天都要面對產婦由于疼痛而產生的喊叫、吵鬧等不配合現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安撫和解釋工作,極易產生焦慮、煩躁、不安等負性情緒。多數助產士均未受過專門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和訓練,心理調節能力差,一旦工作或生活受挫,又不會科學的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完善,容易造成心里壓力加重。
1.4 社會方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加上人們對醫院的技術力量、服務水平期望值的提高,常對醫院的服務提出過高的要求。助產士工作平凡而瑣碎,既要做好產婦護理和指導,又要時刻關注嬰兒的安全。然而由于產房工作的特殊性,家屬不能親眼目睹整個過程,助產士工作的煩瑣艱辛很難被了解,因而助產士的工作常得不到別人的理解與尊重。多數產婦及家屬缺常由于對分娩的常識的不了解與助產士發生沖突。再加上產婦及家屬對年輕助產士的不信任,助產士的辛勞得不到得不到社會的認同與理解。導致助產士工作積極性下降,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
2 防護對策
2.1 緩解生理疲勞 設計合理的工作流程,注意節約體力,減少無效勞動。平時要保持飲食均衡和充足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在工作間隙可進行一些運動以緩解肌肉疲勞、減輕壓力,如工間操。產房應每日開窗通風換氣,采用自然通風。應對助產士定期進行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以保障助產士的健康。助產士在工作中要采取必要防護措施,來降低意外傷害的風險,增加助產士的安全感,緩減其心理壓力。
2.2 加強職業安全培訓,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醫源性感染防護知識培訓課程,提高助產士的職業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建立健全本科室的針刺傷害的登記、上報、觀察制度,建立醫護人員個人健康檔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設施,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2.3 提高助產人員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心理條件的總和[3]。多數助產士心理衛生知識相對匱乏,未經過專門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所以要對助產人員開展心理素質培訓,幫助助產人員了解如何在高工作壓力下保持自身精神健康,使她們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識和自我調節能力,提高他們面對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完善。
助產人員了可以培養一些良好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及時將心中的壓力宣泄出來。選擇適合白己的戶外運動,一些放松訓練如瑜珈、太極、氣功等來釋放壓力。
2.4 創建和諧醫療環境 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是現代醫院的基本觀念。患者至上,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是現代醫院發展的關鍵[4]。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醫療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后,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有了空前的提高[5],醫院被投訴逐年增加。因而助產人員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條文,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要以自身行動來贏得患者的尊重,贏得社會的支持與認同。助產士正確認識到本職業的重要性和崇高性,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醫療安全。助產士在工作中要做到態度要和藹,服務要熱情,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使產婦和家屬滿意,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減輕心理壓力,增強職業成就感。
助產士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身體素質,還直接影響到其技術的發揮,與工作效果有密切關系,對母嬰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而為助產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助產士也要意識到職業壓力對工作質量及身心健康的影響,結合自身實際,采取合適的方法來減輕壓力,提高護理質量,維護母嬰健康。
參 考 文 獻
[1] 方春燕.助產士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及防護.現代醫藥衛生,2006,22(13):2081.
[2] 徐梅.影響助產人員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對策.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37(8):174-175.
[3] 程曼麗.公關心理學.北京:線裝書局,2001:194.
【關鍵詞】 孕產婦;健康教育;治療結果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職能和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孕產婦期健康教育能幫助孕婦及其家庭了解有關孕產期母親及胎兒健康的知識,了解妊娠分娩過程中發生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培養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增加其自覺主動接受保健的意識。我科對孕產婦實施分階段的健康教育,即將整個教育過程分為產前、產時、產后三個階段,及時有效的將健康知識傳授給孕產婦,與常規健康教育的孕產婦進行比較,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提高了護理質量,增進了護患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至12月實施分階段健康教育的孕產婦262例做為試驗組, 2008年1至5月進行一般健康教育的孕產婦255例做為對照組。2組均為初產婦,年齡、文化程度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產前教育:門診設有宣教室,初次來院就診的孕產婦建立保建卡,詳細填寫一般情況:文化程度、住址、電話、家屬情況等,發放宣教手冊,定期組織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常規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妊娠生理特點、孕期保健、自我監護、產前準備、臨產知識、產褥期衛生、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知識等,并借助圖片模型幫助理解,最后進行簡單的試卷答題,監測培訓效果,分數達不到60分,需要繼續參加培訓。對焦慮恐懼的孕產婦要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減輕心理壓力,鼓勵其積極面對妊娠和分娩,對有合并癥的孕婦,應給予相應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
1.2.2 產時教育:預產期已到或已有產兆的孕產婦入院后,責任護士再次著重講解產前準備,臨產知識,正確分娩過程,異常情況,分娩時緩解疼痛的方法等,并讓產婦熟悉待產室、產房環境、減少陌生感,讓成功自然分娩的產婦講述分娩的感受和經驗,鼓勵產婦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需要剖宮產的,則進行術前、術后的相關知識教育,給予語言和非語言安慰,消除不良情況,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孕產婦及家屬用科學的態度選擇分娩方式,不贊同自定時辰分娩,減少社會因素剖宮產,提倡自然分娩,降低母嬰不必要的損傷。為緩解產婦緊張情緒,進入產房后可由一名家屬陪伴分娩,并與助產師一起安慰鼓勵產婦,增強其信心和耐心,促進產程順利進展,助產師在整個產程中時刻陪伴在產婦身邊,及時指導產婦如何屏氣,如何放松等,及時分析產婦產程進展情況,增強其信心和耐心,促進產程順利進展。
1.2.3 產后教育:分娩后,助產師將產婦送回病房,責任護士及時向家屬和產婦宣教產褥期飲食衛生,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的生理特點、護理方法及預防接種知識。具體內容包括:如產婦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營養,以促進乳汁分泌;內衣應寬大、舒適,應勤換,保持會陰清潔,觀察惡露情況;乳房護理方法,早開奶及擠奶方法,喂乳姿勢,新生兒兩病篩查的時間及意義,新生兒護理、洗澡扶觸手法。通過實踐性教育,使產婦及家屬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并在出院前填寫產褥期保健知識試卷,評估健康教育效果,根據掌握情況再進行相應的補充宣教,產后3、14、28 d巡訪,再次幫助產婦解決護理問題,評估護理實施效果。
1.3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社會因素剖宮產、母乳喂養、兩病篩查、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2組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對產婦的效果比較情況例(%)
3 討論
3.1 對孕產婦實施分階段的健康教育,使孕產婦在妊娠和分娩過程,產后衛生和新生兒護理的每個階段及時了解和掌握健康保健知識,及時改變一些舊的、不科學的傳統習慣和觀念,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護理能力,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母乳喂養率,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了母嬰損傷,提高了孕產婦及家屬滿意度,增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產科護理質量。
3.2 產科分階段的健康教育,展示出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同時也加強了護理人文素質的培養,作為宣教者,護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不僅要掌握好現代護理學的知識體系、臨床醫學知識,還要掌握社會哲學等人文科學[2],為了強化護理人員素質,我們經常組織各種培訓,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更新觀念,改進教育措施,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關懷,更好的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