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醫學三大研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培養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能力,適應我國衛生改革的方向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學發展是我國衛生改革的方向之一,隨著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學的發展,我國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將會越來越多地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學,他們不僅是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者;同時,也在疾病預防與控制的第一線,應該了解健康危險因素與促進因素,具備保護和增進人群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醫學教育作為為社會培養衛生人才的主要方式與途徑,其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必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適應社會衛生發展的需要。預防醫學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重要課程,主要教學目的是通過預防醫學教學,培養臨床醫學生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綜合素質,形成現代醫學觀[3]。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是預防醫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預防醫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臨床醫學生的預防醫學實踐能力,直接影響到醫學畢業生從事社區衛生工作和全科醫療的質量。1.2培養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能力,有利于彌合臨床醫學教育與預防醫學教育的裂痕我國臨床醫學教育與預防醫學教育長期存在分離狀態,2003年SARS流行的防控,凸顯了這種醫學教育分離的缺陷,防治實踐表明,大量臨床醫生缺乏群體預防的觀念與群體預防的實踐能力;而預防醫學醫生又缺乏診斷與治療病人的經驗與能力。培養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能力,有利于彌合臨床醫學教育與預防醫學教育的裂痕,是培養能防能治實用性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臨床醫學生接受了良好的預防醫學實踐訓練,具備預防醫學背景,他們能夠熟悉和了解預防醫學工作環境、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對象,從而將臨床醫學知識與預防醫學知識結合起來,更好的為人群健康服務。
2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實踐教學現狀
我國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的教學主要以“三大衛生”(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和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預防醫學》規劃教材。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人們對預防醫學的認識存在誤區,臨床醫學生對預防醫學的學習沒有興趣,缺乏足夠的重視。臨床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實踐教學,許多院校僅僅局限于實驗教學,培養預防醫學的實驗操作技能,而且存在內容陳舊、形式單一、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等缺點。臨床醫學專業的社區預防醫學實踐教學,主要是帶學生去工廠現場參觀,見習為主,并未將預防醫學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對提高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能力幫助不大。
3提高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實踐教學能力的探討
1專業綜合介紹預防醫學是從醫學科學體系中分化出來的預防醫學是以“環境-人群-健康”為模式,以人群為研究對象,以預防為主要思想指導,運用現代醫學知識和方法研究環境對健康影響的規律,制定預防人類疾病發生的措施,實現促進健康,預防傷殘和夭折為目的的一門科學。預防醫學的特點包括:工作對象包括個體和群體,工作重點是健康和無癥狀患者,對策與措施更具積極預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研究重點是環境與人群健康之間的關系。
1949年后,中國衛生防疫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看看我們手臂上部的那個“小花”,就是在出生后不久接種的“牛痘疫苗”,是預防天花的。這種病曾在歐洲和我國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即使幸免一死,也會在臉上留下大大小小的“麻子”。而近幾年我國出生的小孩已不再接種這種疫苗,因為“天花”這種病菌已經在我國徹底消失了。預防醫學的任務要求它必須高瞻遠矚,面向醫學的未來,從戰略的高度考慮人類的疾病和健康問題。
預防醫學培養出的人才有超前性和遠見思想,能從整體把握大局。
現在幾乎每所醫學院校都開設有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預防醫學人才的供給遠遠趕不上需求,而且相對人數要遠少于臨床醫學專業,所以本專業畢業生有較多選擇,想繼續深造,可以讀碩士、博士,對預防學中的某一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想參加工作,也有比較廣的就業面,可以到政府的衛生部門,從事衛生事業管理、衛生經濟政策的制定等等,到各級衛生保健機構從事醫療服務,到科研機構進行預防疾病方案的設計、實施等。
2專業教育發展狀況預防醫學是隨著現代醫學和統計學、微生物學的先后創立而逐步發展完善的預防醫學創立于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后的歐洲,那時并沒有專門的預防醫學教育和專門從事預防醫學的人才,而是由一般醫護人員擔任。我國的預防醫學專業創立于動蕩的戰爭年代。爆發后,大批難民、傷員的出現使傳染病和感染病廣泛存在,國統區內北平、上海、重慶等大城市綜合大學的醫學院,開設了公共衛生學系,招收了少量公共衛生專業學生。解放區于1940年在延安創辦中國醫科大學,也開設了預防醫學專業,培養了一批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為建國后預防醫學專業教育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解放初期,我國廣大地區群眾在飽受戰火摧殘之后處于貧病交加中,各種疫病廣泛流行,繁重的防治工作,急需大量專業人才。1950年,衛生部提出了“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并在部分高等醫學院校中開辦了公共衛生專業。
1954年8月,衛生部召開了第十屆全國高等醫學教育會議,確定預防醫學專業學制為5年,從1955年起執行。1955年初,衛生部決定將現有9處公共衛生專業調整合并為6處。1955年秋,按全國六大行政區劃分,設立北京醫學院衛生系、哈醫大衛生系、山西醫學院衛生系、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已并入復旦大學)衛生系、武漢醫學院衛生系、四川醫學院衛生系,當年,全國公共衛生專業學生1702人。1958年“”時期,全國17個省、市的醫學院校盲目追求數量,又先后建立衛生系17處,到1962年夏,17處衛生系,都先后下馬,仍保留原6處,設備師資穩中有升,招生規模與前持平。
歐美各國都非常重視公共衛生事業的健全與完善,有完整的衛生防疫和社會醫療體系。因此,發達國家和中等發達國家的公共衛生專業教育很發達。據世界衛生組織1994年統計,歐美54個國家,公共衛生學校已有284所,其畢業生將主要從事環境監控、衛生宣教、衛生立法等工作。國際教育現狀以美國為例:美國目前有近30年獨立的公共衛生學院,其生源為已完成本科教育的醫學和非醫學專業學生。改革開放之后,預防醫學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原6處衛生系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81年,四川醫學院設置了衛生檢驗專業,武漢醫學院增設了環境醫學專業。1985年4月,哈爾濱醫科大學在原衛生系基礎上,首先建成了公共衛生學院,設有衛生、衛生檢驗、衛生管理、營養與食品衛生4個專業,共15個教研室。繼之,北京醫科大學(已并為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并入四川大學)、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已合并新成立華中科技大學)都先后建立了公共衛生學院,到1995年,全國共有公共衛生院系共41處,招生總數達5753人。
從1981年始,哈醫大等原6處醫學院的衛生系開始招收碩士以上研究生。至1995年,已有10所醫科大學開設了研究生專業,北醫大、上醫大、協和醫科大學相繼成立了研究生院,西安醫科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還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合辦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招生20名,學制3年。
據有關部門統計,到1998年,我國公共衛生專業已培養碩士生648人,博士生32人。我國政府已明確提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并已明確做出承諾。
3專業培養該專業培養從事預防醫學實驗工作與科研工作,具有一定衛生管理知識和外語水平的衛生醫師學生在掌握一般臨床醫學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能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從事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預防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衛生檢測技術,能在衛生防疫、環境衛生或食品衛生監測等機構從事預防醫學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創造條件建立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實習基地。
[關鍵詞]預防醫學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教學培養計劃;畢業生
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質量的價值核心,是高等教育質量的終極訴求[1]。學生評價不僅是教學質量內部監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關鍵環節[2]。預防醫學專業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合格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門人才,專業課教學是醫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質量及其今后的發展。因此,為了解我校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情況,總結教育教學工作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為進一步修訂教學培養計劃提供依據,我們開展了畢業生對教學質量評價的調查研究,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溫州醫科大學2006屆、2008屆和2011-2014屆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座談會方式進行調查。
1.2調查內容
參照美國學生評教的評價指標[3]設計本次調查問卷,問題形式包括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對所設課程的評價、教師和學生互動評價、對整體教學效果評價以及學生對提高教學質量的改進意見和建議等。
1.3統計學處理方法
調查資料經檢查核對后,用EpiData3.0軟件雙份錄入,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共回收有效問卷255份,占6屆畢業生總數的64.4%(255/396)。其中2006、2008屆共56人,2011-2014屆為199人。
2.2畢業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情況
學生對教學質量整體評價情況見表1。有66.0%的學生對專業教學效果總體評價為“很好和較好”,有34.0%的學生認為“一般和不好”。對本專業課程設置合理性評價為“很好和較好”占54.9%,但有12.3%的同學認為不好。對教學進度安排、教學建設和教學條件認為“很好和較好”的分別占50.8%和60.4%。學生對本專業教師的師德師風、敬業精神評價最好,認為“很好和較好”的占96.9%。
2.3教學培養計劃調整前后的評價情況
我校從2006年開始進行了教學培養計劃大調整,目的是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因此,主要調整的方式是減少課程教學時數、增加選修課門數等。為了比較教學培養計劃調整前后,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情況,我們進行了對比分析(見表2)。由表2可知,教學培養計劃調整后,學生對專業教學效果總體評價為“很好和較好”的比例由42.8%提高到了7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學生對教學進度安排和課程進度執行情況評價為“很好和較好”的比例也有提高。但是在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教學建設和基本條件方面調整前后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教學培養計劃仍需要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對其他教學質量相關指標進行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學生除了對教材的質量和內容、教師的師德師風和敬業精神方面調整前后沒有差別外,其他指標在教學培養計劃調整前后存在明顯差別。教學培養方案調整后,教師的課堂教學、師生交流、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多媒體運用方面學生認為“很好和較好”的比例明顯提升。這些評價結果表明,預防醫學專業教學培養計劃和培養效果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2.4學生希望減少或增加的課程
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會訪談發現,絕大多數(占70.0%)學生建議可以適當減少公共基礎課(如物理、化學、高等數學等)課程的教學時數,適當增加人文社科類課程(如溝通交流、公文寫作、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規等)的學習,提高學生在公共衛生實際工作中的組織管理、溝通交流的能力。另外,在回答“你認為所學專業在哪些方面還須加強?”的問題時,有81.0%的學生回答需要增加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統計軟件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時數、增加“三大衛生”(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的實踐操作學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發現,我校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對本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總體較好。特別是2006年教學培養計劃調整后,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有了明顯提升,表明了調整后的教學培養計劃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獲得了學生普遍好評。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學生認為“一般和不好”的比例仍占40.0%以上,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并進行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雖然近年來在省實驗室建設經費資助下,在省重點建設專業、省和市重點學科支持下,教學軟硬件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從2008年開始預防醫學專業招生數由原來的60人增加到了93人,實驗室空間增加不足,所以大多數學生建議增加專業課實踐教學時數、增加動手操作機會。另外,學生建議增加溝通交流、公文寫作、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規等相關知識的學習,這與唐紅梅等[4]的調查結果相似,這也充分反映了新時期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工作者的新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醫學已進入以健康為中心的時代,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加關注。21世紀國際上對公共衛生達成的共識是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維的,必須以生態健康模式才能有效解決公共衛生問題[5]。因此,這就要求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要適當調整課程設置,加強交流溝通、行為科學、政策與法律、全球衛生、社會人文等方面知識的傳授,培養順應醫學模式轉變、符合社會促進健康需要、適應未來公共衛生安全和發展的預防醫學專門人才。近年來,我校在人才引進、在職師資培養方面都給與了大力支持,使得預防醫學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有了明顯成效。截至2014年年底,預防醫學專業教學團隊的博士比例達到了52.9%,其中海歸博士占66.7%。隨著專業授課教師隊伍的壯大和整體水平的提高,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課堂教學效果、師生交流互動等方面都得到了學生的普遍好評。這也充分說明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在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中的重要性。總之,通過對我校6屆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教學質量評價調查發現,預防醫學專業教學質量總體評價比較好,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們將根據學生評價的結果和建議,邀請知名高校的專家、用人單位(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帶教教師和學生共同研討培養方案,對預防醫學專業培養計劃做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另外,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授課教師團隊的整體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以保證預防醫學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吳衛東,吳蕭言.教學質量:高等教育的質量的終極訴求[J].教育教學論壇,2015,(17):8-10.
[2]王軼,陳敏.美國普通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特點和啟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35-140.
1.1研究內容和方法試卷客觀題嚴格按照標準答案評分,主觀題由高資歷的教師依據知識點給分,整個閱卷實行流水作業,并有專人負責核分和抽查。試卷分析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學生總成績的分布情況、試題的難度、區分度、信度等。1.1.1試卷成績分布情況統計試卷的最高分、最低分,計算平均分和及格率,觀察總體成績的分布情況以及分析各類題型的得分狀況。1.1.2試題的難度它反映了試題的難易程度,通常用難度系數P表示,P=X/W(X為該題的平均得分,W為該題的滿分值)。P值越高,試題越易。劃分標準:P<0.6為難題,0.6≤P<0.7為較難題;0.7≤P<0.8為中等題;0.8≤P<0.9為較易題;0.9<P≤1為易題。一般認為難度系數應控制在0.30~0.75之間[4]。1.1.3試卷的區分度區分度是指試題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它能反映出各檔次考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即能拉開學生成績優劣的層次。通常用D表示,D=PH-PL(PH為成績排在前27%的學生的平均難度系數,PL為成績排在后27%的學生的平均難度系數)。區分度評價指標:D≥0.4為優秀試題;0.3≤D<0.4為良好;0.2≤D<0.3為一般;D<0.2為差題[5]。1.1.4試卷的信度信度是反映考試結果可靠程度的指標,目前多采用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數評價試卷內部的一致性[6]。Cronbach’α系數值介于0與1之間,α值越大表示試卷項目間相關性越好,內部一致性的可信度越高。一般認為,α>0.8表示內部一致性極好;0.6≤α≤0.8為較好;α<0.6為較差[7]。1.3統計分析利用Excel2003建立數據庫,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考試成績等計量資料的正態性檢驗采用單樣本K-S擬合優度檢驗,若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珋x±s表示,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試卷結構該試卷涵蓋了預防醫學三大衛生學(環境衛生、勞動衛生、食品營養)以及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點,各學科所占的分值依次為:14分、12分、27分、32分、15分,見表1。2.2試卷成績分析本次共分析263份預防醫學試卷,平均成績為(76.03±10.52)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49.5分,總及格率為91.6%,經正態性檢驗,考試成績符合正態分布(Z=1.18,P=0.126)。該試卷由客觀題和主觀題組成,其中客觀題總共30分,主觀題總共70分,兩者比例為3∶7,總題量為51題。試卷共包括6大類題型,各題型平均得分見表2。2.3試卷難度、區分度和信度分析試卷的難度分析結果顯示,難度系數最大的為名詞解釋,P值為0.86,難度系數最小的是分析題,P值為0.72,試卷總體難度為0.76。區分度結果顯示,區分度最大的是填空題,D值為0.46,區分度最小的為選擇題和應用題,D值為0.21,試卷總體區分度為0.26,各題型難度、區分度結果見表3。該試卷總體信度為0.76。
3討論
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創新探索新領域。國外一流大學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及耶魯大學在上世紀60年代至世紀末,先后創設了“本科研究機會計劃”、“本科生研究中心”、 “本科生研究辦公室” “指導研究”(一年級新生開設)等項目,對創新型人才培養已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實踐。培養本科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并支持達到一定條件的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項目,成效明顯。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由于注重科技知識的應用,著力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訓練,培養將創意轉化為具有應用型并有競爭力產品的技巧、能力,培訓了大批高等應用型人才,于20世紀60年代的德國崛起與經濟騰飛培養了企業所需的管理、技術、生產和營銷人才。
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有關在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考核與管理模式還在不斷探索并不斷優化中。阻礙當前公共衛生專業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因素是預防醫學教育及其管理基本上以經驗式教學、家長式管理為主要實施手段。這種培養模式會導致有創新潛能的學生,其自身潛能得不到激發且科研精神得不到正確的培養,反而培養出的高分低能的學生越來越多,這對社會和學生本人來說都是損失。二十一世紀以來,公共衛生事業迅猛發展,由此帶來的新科學、新技術、新思維對預防醫學現有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挑戰。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短板存在以下幾個方面:應試教育及其所帶來的眼高手低,所學知識滯后于實際工作運用,教學內容和方式不能順應社會發展需要。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預防醫學教學改革重點應加強實踐環節,國外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寬口徑、重實踐、提倡自主學習、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值得我們借鑒。根據目前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新面貌必有以下趨勢:
①人才培養模式必然隨我國衛生戰略的轉變而調整,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與控制、保證群體健康、提升生活質量及扭轉大衛生觀思維是教學重點所在。
②伴隨衛生防疫部門的職能分化轉變,人才培養目標應該不僅僅是對三大衛生與流行病防控的熟練掌握,還應當包括專門知識與技能,譬如:慢性病與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突然事件的應急處理、社區衛生服務等。
③學科交叉進一步拓展,寬口徑教學大勢所趨,對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現代預防醫學,信息學、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都是很重要的內容。
④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要通過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及專業相關社會實踐等教學環節,來實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現場工作能力的培養,且把應用能力作為重點培養。
⑤轉變傳統的經驗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作為培養的重點,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教與學的互動與交流。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與創新思維意識的培養對于培養預防醫學創新型人才尤為關鍵。創新意識是學生綜合素質構成的核心成分。創新意識的培養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不斷深化新思維、新方法的探索能力的訓練。創新意識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科研能力提升,本科階段對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培養,將會使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極大推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 改革主要內容
2.1 設立科研素質選修課。培養創新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首先必須營造適合培養創新素質的環境,其次要造就能夠擔當培養創新人才高水平師資隊伍,而科研素質選修課就是實現這種氛圍和環境的理想組織形式。 在科研素質選修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與學雙方,都能隨時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大家研究、分析和討論。由于學生是主動投入,思維全面開放,學生能很快進入角色,教學效果明顯高于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此外,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學生對教師的知識掌握與更新要求更高,促進了教師提高自身水平的動力與迫切感,實現教學互動、創新雙贏的良好的學術氛圍。
2.2 設立大學生科研學分,構建科研學風授予評估體系。計劃試行一學年,平均每學期評定一次科研學分,納入第二課堂學分。由學院學術委員會領頭頭成立以同類專業為小組、學科帶頭人任組長的學生科研學分評定小組,對學生的科技成果按優、良、中、一般等四個等級進行評價,在以上科研學分的范圍內給出四個不同等級的科研學分,申請科研學分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發現發明、創意創造、公開發表的論文、科技成果或獲獎作品等。評價結果和相關成果的主要內容特點張榜公示無異議者,則報教務處將該生的科研學分正式記入其學籍檔案,;
2.3 拓展大學生科技協會功能,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管理服務部門和科研基金,主要負責科研素質選修課的科研選題、組織協調、登分注冊、科研基金的籌集發放與管理等。其中科研基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籌得:①校長獎勵基金和學科競賽單項獎勵基金;②部分用于實驗教學的教學經費;③課題相關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④來自產學研基地等社會相關機構的贊助基金。其中機構贊助基金主要支持與該機構有關的科技創新課題,與社會相關機構良性互動的雙贏的局面,從而為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人員、場地、設備及財力支撐;
2.4 設立開放實驗室, 允許本科生以科技小組形式,以研究生相同待遇進入實驗室,從事科技創新活動。
2.5 制定大學生科學研究計劃, 計劃項目試行期內,設立為期3-6周左右的科研計劃,利用寒暑假及第三學期時間相對集中的優勢,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把時間用于科研。
2.6 重點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可從以下三種途徑著手:一是導師指導;二是學生自身知識和經驗的習得與儲備;三是科技創新實踐。其培養手段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2.6.1 塑造創新環境。增加設計型、綜合型和開放型實驗,建立實驗及創新基地,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創造條件。
2.6.2 更新教學內容。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案,打破課程界限,開設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以新技術、新設備及其應用充實各門課程內容,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科的新動態和應用的新熱點,以此作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支撐和基礎。
2.6.3 優化訓練策略。訓練策略是創新能力直接實現的培養策略,學生創新意識和基本能力是訓練的重點,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主要靠在實踐活動中培養,鼓勵學生盡早加入科研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院設立學生科技活動基金,舉辦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展,每年還可以組織部分科研小組成員到相關生產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創新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 改革實施效果
3.1 學生投身科研的主動性增強,科研成果不斷涌現。2011年至今,我院本科學生積極投身科研實踐活動,共有137組科研興趣小組700余名同學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獲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1項,校創新性項目4 項;挑戰杯賽事獲全國二等獎1項,湖南省銀獎1項、銅獎2項,國家節能減排項目競賽一等獎1項,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二等獎2項,優勝獎2項;本科學生參與發表科研論文40余篇,部分被SCI收錄。
3.2 學習風氣更加濃郁,預防醫學學生專業課成績明顯提高。項目實施四年來,課程考試不及格率逐年下降,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及畢業生按期畢業率不斷上升,位于全校前列。五年來共有21名本科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1700余名學生獲得學校獎學金。
表1 2011-2014年學生成績各項指標情況表
3.3 學生培養質量提升,就業率穩中有升,考研錄取率逐年升高。我們將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緊密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課堂理論教育與課外實踐創新教育,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開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努力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理論素養得到業內用人單位的日益認可。同時由于項目實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科研激情與探索欲望,每年報考研究生的熱情有增無減,考研錄取率逐年攀高。
表2 2011-2014年就業考研各項指標情況表
【關健詞】糖尿病;營養保健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17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2010年我國的發病率5%,約5000萬,預計到2015年增到8000-10000萬,糖尿病前期的人數不低于患病人數,糖尿病前期經過5-10年約有1/3轉變為糖尿病[1]。糖尿病并發癥的高致殘率、致死率已使糖尿病成為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之后危害健康的第三大疾病[2]。本研究對呼圖壁縣社區糖尿病患者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探討探討呼圖壁縣糖尿病患者營養保健教育相關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為促進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提供新的手段與依據。現報道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呼圖壁縣各社區糖尿病患者病例資料。年齡范圍在39~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76±14.92歲。其中男性為116人,平均年齡為60.27±14.59歲;女性為84人,平均年齡為57.23±14.37歲。
1.2 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學橫斷面研究方法,以面對面營養保健教育結合單獨查看糖尿病患者病例等方式,應用個體化問卷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年齡、膳食情況、疾病史、遺傳史、病程、用藥史、治療史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多元Cox4.0軟件統計處理數據,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2.1 糖尿病患者營養保健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為狀況比較
3.討論
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控制不佳可造成殘疾甚或危及生命。遺傳因素遺傳的是易患性,環境因素構成了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不科學的生活模式如膳食不平衡、熱量攝入過多、嗜好煙酒、缺少體力活動等對大多數2型糖尿病來說是最主要的誘發因素之一。
3.1 糖尿病營養治療目標:
3.1.1 維持正常體重。肥胖被視為2型糖尿病的重要誘發因素,據臨床觀察,超重10%者,糖尿病發病率為正常體重者的1.5倍,超重20%者為3.2倍,超重25%者為8.3倍,而體重過低則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增加感染等的發生,因此肥胖者需減重,消瘦者應增加體重。
3.1.2 控制血糖、尿糖、甘油三酯、膽固醇及血壓,使接近或維持正常值,以預防或延緩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3.1.3 供給充足的能量(但不是過量),保證身心健康。
3.2 糖尿病的營養治療原則:
3.2.1 合理的能量供給和平衡膳食。糖尿病人的能量供給以能維持正常體重為宜,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病患者的健康和治療。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產能營養素,三者的比例均衡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也同等重要。
3.2.2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適宜的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應是我們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在合理控制能量基礎上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節約蛋白質、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以糧谷類為主,選用時應遵循寧粗勿細的原則,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雜糧等。
參考文獻:
醫學模式是人們對待或處理疾病和健康問題的態度或方式。在其演變過程中有兩個經典的模式,生物醫學模式優點在于,奠定了試驗研究的基礎,推動了特異性診斷及療法的發展,指導了醫療衛生實踐,有效地控制了急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保障了人類健康水平。然而其缺點在于忽視了人的社會性,對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重視不夠。為此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就顯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優點在于,解放了醫學思維模式,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醫學研究的思路得以擴大,社會、心理預防的應用讓疾病預防提高到新的層次,為中國醫學的發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譜和死因譜的變化,人類對健康需求的迫切,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相互滲透,影響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顯得更加適合當今的時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由四個層次的涵義組成:第一,沒有軀體疾病,即傳統意義上的健康;第二,沒有主觀不適感,即自我感覺良好,無不良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的心理健康;第三,社會適應良好,即能勝任正常的工作和學習,與人和睦相處,與周圍社會環境和諧融洽;第四,道德品質良好,有正確的道德觀念,恰當的道德情感和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講,道德仍屬于心理、精神層面的,可歸屬于心理健康的范疇[1]。醫學模式在健康概念轉變的基礎上也發生了改變,1977年恩格爾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醫學系統思想,就是把醫學研究的對象看作是一個系統整體,并從整體出發研究各要素組成系統的方式。系統思想的考慮方法是“由上而下”、“由總而細”。它不只著眼于個別的元素、部件的優良與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間的聯系,來大力提高整體的水平。醫學研究的任務就是從整體聯系的觀點出發,既要揭示系統、子系統,以及各級要素、各級層次之間的縱向聯系;又要提示系統與系統、子系統與子系統、要素與要素之間的橫向聯系。除了微生物、各種物理化學因子外,社會生活中種種事件,如與他人關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稱心,經濟上困難,都有可能影響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時,既要重視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視反映社會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響,把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只有這樣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質,探明人類和疾病作斗爭的規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現代醫學的特點是科學知識很發達,而各種科學性的檢查及治療方法都是日新月異地在改變與發達。
在藥理方面,胰島素應用于臨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是治療糖尿病最重要的藥物,對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癥的搶救亦極為重要。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作為體內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島素不僅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謝失調、炎癥應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狀態,并促進創面愈合等。胰島素在外科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例如危重病、創傷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醫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變組織在形態學改變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為進行疾病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術導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無創性和信息容量多等點,使其能在生物學醫學領域內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圖像分辨率,能更為精確地分辨粥樣斑塊的細節特征,成為識別易損斑塊,判斷支架貼壁情況及支架內再狹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種新手段,在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指導治療中有巨大的應用價值[5]。
對疾病認識,傳統觀念認為,原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綜合征。近年,隨著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現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細胞質異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細胞抗原基因區的IDDM1和位于人胰島素基因區的IDDM2被公認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斷有新的潛在致病基因被發現。幾個參與自身免疫反應的重要因子的編碼基因如維生素D受體、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繼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發現與T1DM相關[7]。
以上這些只是臨床上眾多突破中的鳳毛麟角,社會在進步,科技在創新,臨床的各種檢查及治療方法也都是日新月異地在改變與發達,為人類的健康做著貢獻。但在這個多因素的社會里,健康的影響因素縱橫交錯,要想達到人人享有健康,我們醫務工作人員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療外,我們還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會、環境等其他因素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影響。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醫學里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其致病的特點:⑴直接傷及內臟:心、肝、脾功能失調為多見;⑵影響臟腑氣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憂)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⑶影響病情轉歸[8]。
藏醫學中《四部醫典》指出:“常顯憔悴不安心煩躁”,“傷于寒涼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憂心語叨叨”。即是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勢必造成人體七情內傷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情緒、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均強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統[9]。
在醫學科學知識,各種科學性的檢查及治療方法日新月異地改變與發達的情況下,很容易過分地只注重軀體層次的檢查與治療,而忽略病人的心理與感覺的層次,包括家屬的心情與人際關系上的反應。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觀點是,病人與家屬是整體性的存在,當一個人患了病時,不單是要考慮有病變的器官或部位,還得考慮一個整體的人在軀體與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應、接受和面對。再者,不僅是生病的患者個人本身,還得注意有關聯的家屬是如何一起來面對與應付疾病。因此,是要全體性的,全盤性的考慮。
心與身是整體的兩面,隨時都是雙雙發生反應,無法分開。不能給予不同程度的看法來對待。哪種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觀點去處理與醫療,并沒有哪些疾患是特別要考慮心理的層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慮。所有的疾病都牽涉到軀體與心理的兩個層次,需時時加以注意,并且從兩個方向同時去著手進行處理。許多醫療工作要靠精神科與專于軀體治療的別的科聯合一起而來醫護病人,以便能發揮各個的特長而做適當的貢獻 [10]。
三.社會因素方面
人們逐漸認識到疾病的發生不僅僅與生物因素有關,而且還與社會變革、經濟增長、飲食起居等變化有關。人類疾病的構成由以急性傳染病為主,向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轉變。對付疾病的三大法寶:預防接種、殺菌滅蟲、抗菌藥物到社會醫學、行為醫學、環境醫學。
社會因素對個體和群體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規律,制定各種社會措施,保護和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可見疾病不單純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學現象,而且還是一種社會現象:不同社會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隨著科學研究方法的進步,人類發現引起這些疾病的因素是復雜多樣。例如,吸煙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終因肺原性心臟病而死亡;吸煙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種癌癥,還可增加高血壓病、胃潰瘍等病的風險,這稱為單因多果;同樣,肺癌可因吸煙引起,可因工廠、汽車廢氣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鎳蒸氣、氫氣(有放射性)引起,這概稱多因單果。而且這些因素常與人們的社會行為緊密聯系。
在19世紀,一批社會醫學的倡導者目睹了工業化過程給人類帶來與傳染病、職業病、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婦幼衛生等有關的一系列健康問題,開始認識到醫學、健康和社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要靠各行各業各部門的協作行動才能成功,這包括給人們提供體育鍛煉和休息場所,豐富的業余生活,積極的休息和低膽固醇、低鹽、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為醫學措施,20年內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萬15歲以下兒童(絕大多數在發展中國家)死于六種可預防的傳染病。這些地區的人不是不懂預防措施,而是社會因素妨礙預防措施的實施。故國際醫學界公認:社會突破是決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擔衛生保健責任、動員社區群眾參與、健全基層保健網發展經濟、制定立法和開展健康教育,才能解決防治這些傳染病的問題。國內外經驗證明,隨著社會現代化的加速,社會因素對健康的作用愈益明顯,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11]。
[關鍵詞] 口腔衛生;兒童齲齒;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8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2(a)-126-02
齲齒是口腔常見病、多發病之一,被國際衛生組織(WHO)列為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也是危害兒童口腔健康最常見的疾病。齲齒是一種多因素疾病,患病率高,繼發病多,不僅對兒童個人局部和全身造成危害,而且對家庭和社會都有影響。齲齒發生與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習性, 家庭與社會因素都有關系[1],其發生與細菌、宿主、食物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宿主的口腔衛生健康行為與齲齒的關系一直為學者們所關注[2]。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大大減少牙菌斑及食物附著牙面的時間,是預防齲齒發生的一個關鍵環節。為了進一步探討口腔衛生與學齡前兒童齲齒發生的關系,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7月~2009 年1月我院健康體檢的3~6歲學齡前兒童1 860例為調查對象,其中,男960例,女900例;年齡3歲者410名,4歲者520例,5歲者460例,6歲者470例。
1.2 方法
1.2.1 臨床檢查: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4版)[3]中齲齒的診斷標準進行齲齒檢查。由同一醫生完成, 另一名醫生記錄。檢查器械為探針、口鏡和鑷子,在自然光下進行視診和探診。齲齒診斷標準:牙齒的窩溝點隙或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明顯的釉質下破壞或明確的可探及軟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損。使用CPI探針來證實咬合面或頰舌面視診所判斷的齲壞。
1.2.2 口腔衛生問卷:向所有受檢學齡前兒童家長發放自擬定問卷,內容為喂養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1.3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
2 結果
2.1 健康體檢的3~6歲學齡前兒童1 860例齲齒人數及患齲率
本組調查顯示,兒童患齲率以6歲兒童為最多,達65.95%;5歲者其次,達41.08%。4歲者高達31.73%;3歲者高達28.29%;年齡稍大的兒童患齲率較高。見表1。
2.2 健康體檢的3~6歲學齡前兒童1 860例口腔衛生問卷
兒童患齲率與喂養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均有關系。見表2。
3 討論
各種含糖較多的精致食品以精細和高糖為主,食物纖維成分少、質軟、黏稠且含糖高,容易在牙面滯留并發酵產酸。兒童的進餐次數多且睡眠時間長,睡眠時口腔處于靜止狀態,唾液分泌減少,自潔作用差,有利于細菌繁殖,加快齲齒的發生,但同時相應的口腔保健卻相對落后,引起學齡前期兒童齲齒高發。
通過本組口腔衛生問卷可以觀察到正常兒童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不吃零食;而齲齒兒口腔衛生明顯差于正常兒童,不良習慣較高。
母乳中含有的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是最適合嬰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易被嬰兒攝取利用,有利于牙齒的發育和鈣化,從而增強兒童牙齒的抗齲能力。人工喂養和大量攝入餅干、糕點等甜食的兒童,這一類食物易滯留在牙面, 易被口腔細菌利用發酵產酸而致齲[4]。飯后漱口能及時去除牙面滯留的食物殘渣,稀釋口腔中糖及酸的濃度,防止pH 值過度下降,從而降低齲齒的發生率[5-9]。
口腔衛生保健是防止兒童齲齒主要方法,應加強對口腔衛生知識的指導, 讓家長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餐后漱口,保持刷牙習慣和正確的刷牙方法,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習慣,能夠有效地防止齲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Sakki TK. Life style, dental caries and number of teeth[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 iol,2004,22:298-302.
[2]Harris R.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on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1):71-85.
[3]陳勇.錯胎畸形病人對正崎治療的配合性[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4,31(3):243-244.
[4]岳松齡.國外齲齒預防動態[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80,7(1):6.
[5]馬纓衛,邵林琴,高麗萍,等.國內對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及危險性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預防醫學文獻信息,2003,9(4):438-439.
[6]張穎,劉璐,程睿波,等.兒童乳牙患齲狀況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為的差異[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1):67-70.
[7]王利芝.健康教育與兒童齲齒患病率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0):106-107.
[8]陳明,彭勝,鄭軍,等.寧波市城區1160名幼兒園4~6歲年齡段乳牙患齲及分布情況調查[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8-59.
[9]李煜.9513名學齡前兒童齲齒患病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
【關鍵字】 口腔醫學 課程體系 建設
本文為湖北省教育廳2012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2D083
關鍵詞:口腔醫學 課程體系 改革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2.3
當今世界醫學高速發展,新興領域不斷涌現,口腔醫學作為獨立的一級學科,具有完善的理論體系和不斷延伸的學科分支,其發展潛力巨大,備受矚目。隨著醫學模式正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我國高等口腔醫學教育沿用的前蘇聯教學模式,缺乏對廣泛寬厚的基礎和綜合知識方面的培養;基礎課、臨床課、專業課完全分開,缺乏互相交叉滲透;口腔醫學教育層次不清,缺乏為基層人民群眾口腔預防、保健、醫療服務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所有這些,已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改革勢必行。如本校湖北醫藥學院當初為創辦口腔醫學專業而確立的“前期趨同,中期融合與滲透,后期分化”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定歷史時期為口腔醫學專業確立、發展和人才培養功不可沒。但在新的時期,與口腔醫學人才培養要求相距甚遠,為此我們進行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從而引發了對口腔醫學五年制本科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設想。
一、明確口腔醫學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中國醫學本科教育標準》“培養適應我國口腔醫學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較熟練的臨床工作能力,并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大發展潛力的應用型口腔醫學專門人才。” 因此,整個課程體系改革均服從于人才培養目標,力爭使培養的學生基礎寬厚、知識面廣、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二、構建口腔醫學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我校沿襲已久的口腔醫學教育模式,存在著課程體系割裂、專業課時少、技能訓練薄弱等弊端,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認為新型口腔醫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在時間安排上應為2.5—1.5—1模式,即2.5年公共基礎理論課及臨床基礎理論課教學,1.5年專業理論課教學,1年臨床實習。在課程配置上形成 “三大板塊”即: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臨床實習;必修課程占 60.5% ,安排在第1學期—第8學期;選修課程占 8.5 % ,安排在第1—3學期、6—10學期;臨床實習占31% ,安排在第9—10學期。實踐教學采用“三段式”的培養模式,即口腔醫學基礎實驗操作教學、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必修課程由六大課程群構成:即思想道德修養與人文社會科學課程(334學時)、自然科學課程(396學時)、生物醫學基礎課程(73時)、預防醫學與科研方法學課程(81學時)、臨床醫學課程(630學時)、口腔醫學課程(89時)。
三、口腔醫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實施途徑
根據醫學模式的變化,口腔醫學學科發展和疾病譜的改變,及時調整主干課程,開設新的必修課與選修課,正確處理好口腔醫學學科發展的無限性與口腔醫學課程的有限性這一對矛盾。在課程設置中尤其注意口腔疾病的治療與預防、保健、康復的結合,增強學生防治人類疾病的整體觀念。將綜合能力的提高與素質培養做為主線貫穿新課程體系全程。
1、優化課程設置 突出專業教育:對公共基礎、醫學基礎和臨床醫學課程進行適當調整。將公共基礎、醫學基礎和臨床醫學課程從內容、結構、課程類型等方面,按照突出口腔醫學專業特色的思路進行重新安排。例如減少《計算機基礎》、《數據庫語言》、《基礎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程的理論課學時,適當增加實驗課學時;整合《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為《人體形態學》;減少《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理論課學時,將生物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整合為醫學生物學實驗、人體形態學實驗、基礎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以外科總論、內科診斷學與人體主要疾病為重點,對臨床醫學課程進行了調整與縮減;部分臨床課程作為選修課內容,如婦產科學、核醫學等,累計共壓縮78學時,將節約的時間用于口腔專業課與選修課教學,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為加強口腔專業課程的教學與專業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時間。
將原第二學期開設的《口腔醫學導論》課程提前到第一學期,早期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意識,使其從入學開始就接觸和了解一些口腔醫學基本概念,實現口腔醫學專業教育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教育階段的早期滲透。
按照教育部指定的本科教材重新設置口腔醫學專業課程。將原來的《口腔生物化學》和《口腔微生物學》整合為《口腔生物學》。《口腔內科學》則劃分為《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粘膜病學》與《兒童口腔醫學》,增加理論課程及實習課學時。將《老年口腔病學》和《口腔醫學史》等課程調整為選修課。
開設了醫學生人際溝通學、全科醫學、牙齒美容理論與實踐、口腔頜面疾病的遺傳學等內容豐富的選修課程。將選修課程劃分為:必選課程、限選課程和任選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加大學生選課自,使學生及時掌握醫學及口腔醫學發展的最新知識,為實現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
2、 注重實踐教學,加強實踐技能的培訓:實驗、實習課程是口腔醫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新型口腔醫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中,加大了實踐教學力度,增加了實驗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學時和比例,豐富了臨床前實習內容和要求,同時調整了課程安排,使理論課與實習課緊密結合。同時醫院在上級支持下加強了硬件環境建設,強化了臨床前期實習中仿真人頭模型操作訓練,使醫學生的操作訓練盡快與臨床診療接軌,以期通過實習嚴格培訓提高學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在口腔專業學生進行專業理論課教學和專業生產實習期間,強調口腔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學生接觸各種口腔專科疾病,培養學生對口腔疾病的整體治療觀念,牢固掌握口腔疾病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嚴格實習期間考核和管理,改革實習考核辦法。全面培養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3 、開展預防醫學教學:引導學生適應新的醫學模式,增設預防醫學、全科醫學及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等課程,強化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初級衛生保健和社區醫療保健等知識。同時加強醫學科研設計和數據處理方法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