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臍疝的護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新生兒; 家庭訪視; 護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兒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因此,新生兒的家庭護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兒家庭護理過程中,家長會遇到諸如合理喂養、臍帶護理、皮膚護理、異常情況的發現與處理等許多問題,一遇到問題就把孩子送往醫院就診,給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有專業醫務人員按時對新生兒進行家庭訪視十分必要。通過訪視,了解新生兒健康狀況,宣傳科學育兒知識,指導母親哺乳、護理、防病和如何發現異常[2]。筆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對58例新生兒進行了家庭訪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兒訪視資料進行分析。
1.2 方法 組織好人員,準備好物品,在新生兒出院后第3~7天進行初訪,新生兒第14天進行復訪,第28天進行滿月訪。每次訪視,首先和家長進行交流,對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和生活環境進行觀察;其次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監測,如身長、體重、頭圍、囟門等;再進行相關體格檢查,如頸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對通過詢問、觀察、監測和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護理、健康指導或者轉診,做好訪視記錄。
2 結果
在對58名新生兒的家庭訪視中,21名新生兒存在各種問題(有9名同時存在2種問題)。其中皮膚黃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濕疹5例,臍部滲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瀉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臟聽診聞及雜音1例。
3 討論
3.1 在新生兒訪視中,筆者發現皮膚黃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黃疸6例,轉診1例,后被診斷為病理性黃疸,經治療痊愈。通過家庭訪視,發現很多家長缺乏皮膚黃疸的相關知識,盲目地等待黃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長對皮膚黃疸過于擔心,以為孩子生了什么病。筆者向家長講解黃疸發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黃疸的區別,幫助分析是否有喂養方面的因素,指導如何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注意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伴隨癥狀及消退情況,懷疑病理性黃疸,及時就診。
3.2 通過訪視還發現,尿布炎在新生兒期也比較常見,尿布炎有6例,占10.34%,筆者指導家長勤給寶寶更換尿布,大小便后及時清洗臀部,輕度的用電吹風吹局部、茶葉外涂等實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導就診,接受藥物治療。筆者還幫助家長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讓其注意避免,如長時間使用尿不濕、使用的尿布是化纖類的、便后不及時清洗皮膚、臀部墊不透氣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強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過指導,家長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發生,也學會了尿布炎的正確護理方法。
3.3 面部濕疹在新生兒家庭訪視中也發現了5例,占8.62%。筆者針對濕疹發生的原因指導家長,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新生兒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選用柔軟的棉制品且經常暴曬,盡量采用母乳喂養,母親最好不要吃辛辣、魚蝦等食物[4],新生兒可帶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癢而抓傷臉部。盡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療濕疹的外用藥物,濕疹嚴重出現滲液,建議轉診。
3.4 新生兒出院在家,臍部護理對于家長來說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訪視發現5例臍部滲液,占8.62%。多是在臍帶殘端脫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濕臍帶及敷料,家長由于缺乏臍部護理知識,擔心寶寶疼痛,不敢或不會清潔消毒臍帶局部皮膚引起。也有不少家長反映家中沒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筆者通過家庭訪視為新生兒做臍部護理讓家長感到如釋重負,還向家長講解新生兒臍部護理的常識,教會其用75%的酒精徹底擦拭臍部,更換敷料,指導每日觀察臍部,洗澡或換尿布時避免沾濕或污染。
3.5 通過訪視筆者還發現,有些家長缺乏科學育兒觀念,不敢開窗通風,過度保暖,生活環境空氣不新鮮,室內溫濕度掌握不好,導致新生兒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長缺少新生兒喂養方面的知識,母乳喂養的姿勢不正確,導致破裂疼痛,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則容易發生腹脹、腹瀉;有些老人還再給新生兒擠、捆蠟燭包、用書或硬的東西枕扁頭、用母乳給寶寶擦臉。通過家庭訪視得以發現這些問題,才能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護理和就診指導。訪視時,筆者還詢問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免疫接種情況,接受家長關于新生兒疾病篩查方面的咨詢,指導接種卡介苗后皮膚局部反應的觀察方法;筆者教年輕家長學習嬰兒撫觸和給寶寶做嬰兒操,講解撫觸和嬰兒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鵝口瘡、先心病、髖關節發育不良、臍疝、隱睪等,通過家庭訪視亦能夠及時發現并指導就診。
總之,切實有效地開展新生兒家庭訪視工作,可以及時發現新生兒期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護理,可以對新生兒家長進行針對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拓寬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面,提高新生兒保健質量,減少新生兒死亡。
參 考 文 獻
[1] 張淑麗,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訪視對新生兒期發病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81.
[2] 楊金梅,張翠梅.以產后訪視為契機拓展婦幼保健院功能[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夢娟,何國平.新生兒尿布皮炎防治與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9):97.
1.臍部護理
分娩斷臍后,臍帶殘端逐漸干枯,變細、變黑,一般于出生后3~7天在臍部皮膚與臍帶交界處脫落。臍帶脫落后1~2天,臍窩可稍潮濕,但其周圍皮膚正常。新生寶寶的臍部護理要點包括以下幾方面。
臍帶脫落前
①干燥與清潔 干燥、清潔是新生寶寶臍帶能盡快脫落的重要環節。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要保證寶寶臍部干燥。寶寶出汗或洗澡后,要用消毒衛生棉球或紗布擦去寶寶臍部水分,特別應注意臍帶根部不能存水。
②不要讓尿布遮住臍帶 如果寶寶使用的尿布過長,遮住了臍帶,勢必會造成濕熱環境,極易引起感染,并推遲臍帶脫落時間。
③每日細致觀察 觀察內容包括:臍帶有無出血、紅腫,臍帶根部有無肉芽組織形成。
臍帶脫落后 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臍窩;在臍帶脫落、創口未愈之前,應避免爽身粉的局部刺激,否則,臍部在異物刺激下易發生慢性炎癥,形成臍肉芽腫,常表現為一小的櫻桃紅色腫物,表面有分泌物,經久不愈;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物,周圍皮膚有紅、腫、熱時,常常提示臍部有感染,最好立即去醫院請醫生診治。有些寶寶,尤其是早產兒,臍帶脫落后,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圓形腫塊,在哭鬧、咳嗽、排便時更明顯,這就是“臍疝”,需適時就醫。
2.皮膚護理
新生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角質層很薄,皮下毛細血管特別豐富,而防御功能很差,很容易受汗液、大小便、灰塵、奶汁的刺激而發生炎癥,一旦皮膚破損,細菌便會乘機而入,導致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新生寶寶的皮膚必須保持清潔,應勤給寶寶洗澡。寶寶用的毛巾、衣物、尿布、蓋被等,最好用細軟的棉布制作,并保持清潔,以免損傷和污染皮膚。
3.眼、耳、鼻護理
眼 新生寶寶的眼部一定要保持清潔,每次洗澡、洗臉時要先將眼睛部位擦洗干凈,平時也應注意及時將寶寶眼睛內的分泌物擦去。如果眼部分泌物較多,可滴妥布霉素眼藥水,每眼每次滴一小滴,每日3次,如滴藥2~3天后仍有分泌物,就應請醫生診治。如果發現有睫毛倒向眼內,可用消過毒的手將眼皮輕輕撥開,使睫毛離開眼球即可。
耳 新生寶寶耳道內會有污垢,主要是乳汁或眼淚流進所致,出現這種情況可用衛生棉簽輕輕探進寶寶耳內,然后慢慢旋轉。這種方法一般能將污垢粘出來,但要注意不能將衛生棉簽探入耳朵深部,操作時要將寶寶的頭固定好。
鼻 新生寶寶只用鼻子呼吸,鼻一旦被堵就會影響呼吸,所以要經常為寶寶取出鼻垢、鼻涕。可用衛生棉簽在寶寶鼻內轉動,以清除污垢,但不可過深,也要固定住寶寶的頭以防亂動。
4.臀部護理
選好尿布 要選用細軟、吸水性強的純棉布來制作尿布,最好用白色或淺色的布,以便觀察大小便性狀。不要用塑料布等不透氣的材料包在尿布外面,也不要用衛生紙墊在尿布里面,否則會妨礙濕熱散發、增加對皮膚的刺激。
勤換尿布 寶寶尿濕后要盡快更換干凈尿布,換下的尿布要用中性洗滌液清洗干凈,并用開水燙或煮一下,在陽光下曬干再用。
常洗屁股 寶寶大便后,最好用溫水洗凈屁股,寶寶腹瀉時更應注意。洗凈擦干后,可涂適量護膚油劑,保持寶寶屁股干爽。
5.體溫護理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皮下脂肪層較薄,對外界溫度變化比較敏感,既可能因過冷造成體溫過低,也可能因環境溫度太高而體溫升高。過度保暖,環境溫度升高,會使新生兒發生高熱(體溫可達40℃),繼而大量出汗,使體內液體大量丟失,出現脫水、酸中毒、缺氧、腦水腫等一系列表現。如果過熱環境沒有得到改善,新生兒的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可發生腦癱、智力障礙、癲癇或死亡。可見,保暖不宜過度,否則危害極大。家長可根據室溫、寶寶的狀態等判斷保暖是否恰當。
保持適宜室溫 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2~24℃,通風良好。
衣被不宜太厚 原則上以寶寶面色正常、四肢溫熱且全身無汗為宜。如果寶寶臉上有汗、體溫超過37.5℃(無疾病時)且有不安、煩躁等異常,表示保暖過度,應減少衣被或松開包裹。如果寶寶手腳發冷、體溫在36℃以下,表示保暖不足,應適當升高室溫,加衣被或采取其他取暖措施。
6. 減少吐奶
新生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寶寶吐奶之后,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會慢慢好轉,不會影響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熱、腹瀉等癥狀,就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問題,就可以預防或減少寶寶吐奶。
采用合適的喂奶姿勢 盡量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讓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寶寶吐奶概率會比躺著吃奶小。
喂奶完畢讓寶寶打個嗝 喂完奶后,把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寶寶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7.預防感染
由于新生兒免疫功能不健全,抵抗力低,細菌很容易從皮膚、黏膜、臍帶殘端、呼吸道、消化道等處侵入新生兒體內而致感染。而且感染后不易局限,常擴散而發生敗血癥等,可造成嚴重后果。因此,預防新生兒感染非常重要,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新生寶寶居室必須有充足的陽光,容易通風,空氣要新鮮,要溫暖舒適。打掃房間時,最好先灑水或用濕拖布擦地,以免塵土飛揚。
應盡量少讓親戚、朋友來探望新生寶寶,特別是患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不應接觸新生兒。
奶瓶、奶嘴等用具要每日消毒,每次使用后用開水清洗,奶嘴不要用手抓摸,吃剩的奶最好不要再給寶寶吃,必要時應再次煮沸。
接觸新生寶寶的人一定要保持手部潔凈,接觸前及換尿布后,要用肥皂及清水洗手。千萬不要在接觸自己的鼻孔、口腔或面部后就用手去摸新生兒,這樣做會把細菌帶給寶寶。
百日咳,又稱雞咳、鸕鶿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嬰幼兒多見。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2~3月,故名百日咳。
致病元兇
百日咳桿菌屬鮑特桿菌屬,有莢膜,無鞭毛。本菌對外界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劑、紫外線照射或干燥數小時均可將之殺滅。
副百日咳桿菌也屬鮑特桿菌屬,其形態與百日咳相似,亦可引起百日咳癥狀,但兩者間無交叉免疫。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也能出現類似百日咳的癥狀。
流行規則
傳染源
患者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自潛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傳染性,以發病第一周卡他期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幼兒發病率最高。母體無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傳給胎兒,故6個月以下嬰幼兒發病較多。病后可獲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罕見。
本病發生于世界各地,多見于溫帶及寒帶。一般散在發病。
發病特點
潛伏期2~20天,一般為7~10天。典型病程分為三期:
卡他期(前驅期)
自起病至痙咳出現,約7~10天。初起類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低熱、咳嗽、流涕,噴嚏等。3~4日后其他癥狀好轉而咳嗽加重。此期傳染性最強,治療效果也最好。
痙咳期
咳嗽由單聲咳變為陣咳,連續十余聲至數十聲短促的咳嗽,繼而一次深長的吸氣,因聲門仍處收縮狀態,故發出雞鳴樣吼聲,以后又是一連串陣咳,如此反復,直至咳出黏稠痰液或吐出胃內容物為止。每次陣咳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每日可達十數次至數十次,日輕夜重。
陣咳時患兒往往面紅耳赤,涕淚交流、面唇發紺,大小便失禁。少數病人痙咳頻繁可出現眼瞼浮腫、眼結膜及鼻黏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門齒損傷舌系帶而形成潰瘍。
成人及年長兒童可無典型痙咳。嬰兒由于聲門狹小,痙咳時可發生呼吸暫停,并可因腦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此期短則1~2周,長者可達2月。
恢復期
陣發性痙咳逐漸減少至停止,雞鳴樣吼聲消失。此期一般為2~3周,若有并發癥可長達數月。
并發癥
呼吸系統并發癥
肺炎最為常見,多為繼發感染所致。痙咳可減輕,患兒出現高熱、氣促、紫紺及肺部羅音。其他還可出現肺不張、肺氣腫和支氣管擴張等。原有肺結核患者再患本病可促使結核病變活動。
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
百日咳腦病是本病最嚴重的并發癥,發病率約2%~3%。嚴重痙咳引起腦缺氧、水腫、血管痙攣或出血。表現為驚厥或反復抽搐、高熱、昏迷。恢復后可留有偏癱等神經系統后遺癥。
其他
如結膜下出血、臍疝、腹股溝和脫肛等。
預后吉兇
百日咳患者的預后與其年齡、一般健康情況、有無并發癥有關。近年來由于多能早期治療,病死率顯著降低;但新生兒和嬰幼兒易并發肺炎和腦病,預后仍危重。佝僂病患兒感染百日咳,病情多較重。就年齡而言,在年紀較大的小孩及成人得了百日咳預后很好,但在小于6個月的嬰兒有很高的死亡率(0.3%~1.3%)。此外,長期追蹤結果顯示,有呼吸暫停及抽搐痙攣發作的患者多存在后續智力發展缺陷。
預防措施
管理傳染源 及早發現患者并進行隔離,隔離期自發病起40天或出現痙咳后30天。密切接觸者應隔離檢疫2~3周。
切斷傳播途徑 室內通風換氣,每日用紫外線消毒病房。
保護易感者 可接種疫苗,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預防。
注意事項
保持空氣清新,注意營養及良好護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誘發痙咳。嬰幼兒痙咳時可采取頭低位,輕拍背。并要做到以下幾點:
忌關門閉戶,空氣不暢
有的家長見孩子咳嗽,怕孩子著涼,把門戶關得嚴嚴的,其實這樣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頻繁劇烈的咳嗽,肺部過度換氣,易造成氧氣不足,一氧化碳潴留,應有較多的氧氣補充,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在室內也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對孩子有益無害。
忌煙塵刺激
家中如有吸煙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煙,或到戶外去吸煙。此外,生爐子、炒菜等,一定要設法到室外進行。
忌臥床不動
有的家長以為活動會加重孩子咳嗽,這是一種誤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陣發性的,讓孩子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適當做些活動和游戲往往會減輕咳嗽。
忌飲食過飽
過飽會加重胃腸功能的負擔,心臟要輸出過多的血液維持胃腸功能的需要,勢必造成呼吸系統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體的康復。目前國外盛行一種“羊吃草”的方法,很適合百日咳的患兒。此即我們常說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營養,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忌和別種病兒接觸
以免感染,引起別的并發癥,因此時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較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