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六年級數學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六年級數學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六年級數學教育

        第1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教育均衡發展;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

        六年級數學是小學數學向初中數學過渡期間,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比較多的學生對應用題學習是一知半解,對基礎差的學生簡直是一竅不通,有的甚至想放棄數學學習。這對學生的發展造成極不均衡的現象,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在六年級數學的應用題教學中讓學生均衡發展呢?

        教育均衡發展理論強調,在教育教學中要讓每一個學生獲得的教育效果相對均衡,接受教育的條件相對均衡,享受教育的資源相對均衡。很多學生在六年級數學應用題學習時之所以感到困難主要原因是沒有解題的興趣,因為他們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沒有掌握解應用題的方法,更沒有具體良好的措施。導致對應用題的學習放棄,形成數學教學的不均衡現象。依據教育均衡發展原理,下面是本人從解應用題的基本方法和具體措施上進行探討。

        一、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真讀清題目,使每一個學生獲得的教育效果相對均衡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讀題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情節和事理,知道題中講的是什么事;弄清已知條件中,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間接條件,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是什么關系。讀題的過程,就是了解題意的過程。如果題目沒有讀懂,后面你再怎么做也沒有效果,讀題、審題是解應用題的第一步。特別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讓其反復去讀題,只有讀懂題目的意思,才能對解題有興趣。在讀題的過程中也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把對題目的理解說出來,大家共同探究,共同提高,使每一個學生獲得的教育效果相對均衡。

        例如,我在教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六第7題:一支工程隊鋪一段鐵路,原計劃每天鋪3.2千米,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鋪25%,實際鋪完這段鐵路用了12天。原計劃用多少天才能鋪完?我先讓全班的學生閱讀題目五分鐘,對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讓其把對題目中不理解的地方說出來,讓理解能力好的學生作解釋。然后讓學習差一點的學生說出直接條件是什么?如原計劃每天鋪3.2千米、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鋪25%、實際鋪完時間12天。所問的問題是什么?如原計劃用多少天才能鋪完?這對學習差的學生也不算很困難。讓學習中等的學生回答間接的條件是什么?實際每天鋪3.2×(1+25%)=4(千米)、鐵路長4×12=48(千米)。讓學習好一點的學生找出條件與問題的關系:原計劃鋪完的時間=鐵路長度÷原計劃每天鋪3.2千米。即48÷3.2=15(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學習成功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突破學習難點,使每一個學生享受的教育資源相對均衡

        學生對數學應用題學習的難點是沒有掌握解應用題的方法。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的有聲、有色、動態形象把數學應用題中的數學術語、數學名詞、數量的意義及數量間的內在關系展示出來,這就達到去繁留簡的作用,化抽象為形象。如學習數學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時,學生很難抽象的正確理解相向和相遇的真正含義,如果我們運用多媒休課件演示馬路交通的動態畫面,同時制成能夠拖動的直線,在動態演示一條馬路上迎面行駛而來并相遇的場景時,可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它們的路線,并顯示出兩車相遇時的那條直線。

        例如,我在教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練十的列方程解應用題第3大題第(2)小題: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多少小時兩車相遇?很多學生對“兩車相遇”這個數學術語無法理解。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先把“兩車相遇”這個數學術語用動態畫面和拖動的直線的辦法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先理解“兩車相遇”這個數學術語。然后再把兩車的速度與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這樣學生通過先進的教學資源把數學問題變難為易,掌握了解應用題的方法。得到數學式子:660÷(90+75)=4(小時)使每一個學生享受到先進的教育資源相對均衡。

        三、通過課堂的“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接受的教育條件相對均衡

        不少學生對數學應用題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竅不通,極大原因是學生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去學習,就必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共同成功。

        第2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應用題;解題錯誤;數困生;數優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6)06-0012-06

        一、問題提出

        數學學習不良(MD)是學齡兒童中較為普遍的學習不良類型。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約有6%的小學生和初中生被診斷為MD,另外約有5%的兒童被診斷為有閱讀困難(RD)[1]。在另一項研究中,美國的教師報告:在他們的學生里,有26%的學生由于數學學習困難而接受特殊教育[2]。雖然數學學習困難對學生來說是普遍的,但是,在學習困難研究領域,與閱讀困難研究相比較,關于數學學習困難的研究是較少的[3]。

        應用題學習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初等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許多研究表明,大多數數學學習困難學生都表現為在解應用題上有困難,而且這一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會越來越嚴重[4]。

        近一二十年來,國外相關領域的研究興趣逐漸轉向對有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認知分析和教育干預,其中尤以研究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問題解決過程為這個領域的熱門話題。原因是它可以幫助數學學習困難兒童更好地完成學校教育的任務,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綜合關于數學應用題解題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總結出如下一些結論:當應用題中包含了一些額外的信息或者出現了語句陳述不一致的條件時,學生的解題表現就會較差;數學解題圖式的形成和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類型的識別和問題的正確表征;元認知因素則貫穿學生解應用題的全過程,影響學生的解題行為[5-8]。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國內應用題解決的研究主體主要包括心理學科研人員和教學一線的數學教師。心理學科研人員關注的領域比較有限和微觀,而教師的科研報告往往比較宏觀和經驗化,二者存在脫節。因此,本研究擬通過現場實驗,采用目前已被證明比較有效的錯誤類型分析方法,比較數優生與數困生的共性和差異,從而得出既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又直接指向實踐的結論。

        在課題組的前期研究中發現,在面對不同的試題類型、題目類型和難度附加條件時,四年級和五年級的數優生和數困生既表現出了階段性特點,又表現出連續性特點。因此,本研究擬以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繼續探究進一步的規律。

        本研究的基本設計為:2(學生類別:數優生、數困生)*2(試卷類型:常規試題、非常規試題)*3(題目類型:變化題、合并題、比較題)。非常規試題中包含四種難度類型(隱蔽條件、概化思維、具體化思維、不一致比較)。學生類型和試卷類型為被試間設計,題目類型為被試內設計,難度類型為不完全被試內設計。最后測量的因變量為所分錯誤的類型和數量。通過分析數優生和數困生在不同試卷類型、不同題目類型和不同難度類型之下的錯誤類型和數量差異,探討小學六年級學生數學應用題錯誤的特點和影響因素等。

        二、研究過程

        (一)被試的選擇

        在某小學六年級隨機選取由同一數學教師任教的兩個自然班作為實驗班。根據數學學習困難的操作定義: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比根據其智力潛能達到的水平顯著落后,而且他們可能同時在學習、品德和社會性上存在問題。這樣,本研究選擇數困生的標準為:(1)本學期三次重要數學考試的平均成績居全班后20%;(2)讓科任教師根據MD的操作定義和特點,對學生作出綜合評價,指出班內哪些學生屬于MD;(3)滿足兩條排除性標準:排除智力落后(IQ130);排除明顯軀體或精神疾病。于是,在兩個班中各挑出10名數困生(人數:男,10;女,10)。同時,相應選出了各10名數優生(人數:男,11;女,9)。共得到被試40人。

        (二)研究材料和工具

        1.智力量表

        采用張厚粲等人修訂的《瑞文標準推理測驗》(Ravc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該量表經國內多次使用,已被證明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2.數學成績

        采用被試本學期三次重要考試的數學成績的平均分為學生類別的劃分指標。

        3.應用題測驗

        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算術應用題主要分為變化題、合并題和比較題三種類型。據此,自編小學數學應用題兩套(A卷和B卷),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師共同討論和小規模試測,刪除了過難的題目和沒有學到的內容,并對題目的文字表述進行了較大修改,最后每套各保留了10道相對應的題目。其中1、2、4是變化題,3、6、8是合并題,5、7、9、10是比較題。

        A卷是常規類型題,即問題表述與教材和平時練習題目相同。B卷的題目在題目內容、基本數量關系和計算難度上與A卷保持一致,但題干表述與常規類型題目不同,這無疑增加了題目的難度。具體而言,與A卷的相應題目相比,在B卷的10道題當中,1、8題包含了隱蔽條件,2、6題增加了對概化思維能力的考查,3、4題增加了對具體化思維的考查,5、7、9、10是比較類應用題中的不一致型問題。隱蔽條件是指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不以直接的形式呈現,如7天以“一周”這個詞來代替。概化思維意在考查學生是否形成了整體概念,如在第二題(同學們去公園劃船,三年級比四年級少去18人,少租了3條船。問平均每條船坐幾人?)中,如果學生說由于不知道三年級和四年級各自有多少人,無法解答此題,則意味著學生沒有把這兩個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沒有充分理解題意。具體化思維是考查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能力。根據文字表達和數量關系是否一致可將比較問題分為兩類:一致問題和不一致問題。一致問題即問題中的關鍵詞與正確的解決計劃相一致,比如:小明有5個蘋果,小強比小明多1個蘋果,小強有幾個?關鍵詞是“多”,而正確的解法也是加法;不一致問題即問題中的關鍵詞與正確的解題計劃不一致,比如:小明有5個蘋果,他比小強多1個蘋果,小強有幾個?關鍵詞是“多”,正確的解法卻是減法。這與小學生的語意理解能力有關聯。一致題與學生思維習慣和平時練習相同,不一致題對小學生而言則增加了解題的難度。

        在每一道應用題下面有五個小問題,分別是:(1)你認為已知條件充分嗎?給出了三個備選答案:剛好充足、缺少條件、充足但有多余條件。(2)你認為解這道題的關鍵是什么?(3)列式計算。(4)列豎式、畫圖、演算等的區域(專門預留了一定的空間)。(5)如果你不會也沒有關系,告訴我們原因是什么?這五個問題擬從學生的審題、找到解題關鍵、列式和結果的計算等方面考查小學生的解題過程。同時,要求做題過程中寫出盡量詳盡的步驟報告,包括所有演算、推理過程。解題前后的問題設置都是為了在大樣本的測驗中盡可能地外化解題的思維過程。

        正式施測前的小規模預測表明兩套題目都具有較好的區分度。

        (三)研究程序

        1.自編數學應用題測驗的施測

        兩個班同時進行測驗,隨機選取一個班施測A卷,另一個班施測B卷。每個學生一份測試題,獨立完成,時間為50分鐘。指導語中強調不是考試,是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感,以利于更好地解題。正式計時前先由主試以一道應用題的解答為例詳細講解做題要求和基本步驟。測驗時,每班都有一名主試(心理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班的班主任在場維持秩序,以保證測驗的順利進行。

        測驗后根據每道題目中五個小問題的回答情況統計所犯錯誤的類型和各類型錯誤的數量。

        2.以自然班為單位進行瑞文智力測驗

        同時,查閱學生成績檔案,選取被試本學期三次重要數學考試成績,以平均分作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標準;訪談每個班的數學科任教師,請他們根據MD的操作定義確定數困生,并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同樣選擇標準確定數優生。

        以自然班為單位全體施測是為了營造自然氛圍,避免單獨抽出數優生和數困生帶來的實驗效應。智力測驗和數困生、數優生的選擇最后進行,并要求該班數學教師回避測驗整個過程等,避免實驗者效應和教師期望效應。

        (四)數據處理

        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錯誤類型統計

        在本研究中,小學生解決應用題所犯的錯誤可總結為七種類型:第一類是審題錯誤,指將條件充足的題目錯誤地判斷為條件缺乏或條件多余,從而沒有作答;第二類是轉換錯誤,指由于對第一步表示關系的運算產生了錯誤的表征,因而運算用了相反的運算(即應該用加法時用了減法,應用減法時用了加法,應用乘法時用了除法,應用除法時用了乘法);第三類是目標監控錯誤,指錯誤理解題目要求、只算了一步或只用了一個條件;第四類是計算錯誤;第五類是知識錯誤,指學生把不相關的數字進行運算;第六類上數字抄寫錯誤,屬于粗心或馬虎;第七類是什么也沒有作答的,原因比較復雜,可能是難度過大,根本不會無法下手,也可能是時間分配不合理沒能做完。也就是說,“沒做”的錯誤應該反映的是認知策略搜尋和元認知策略的缺失。

        這七類錯誤除“沒做”反映整體應用題解題能力最低外,其余六類按照其對未能完成題目的嚴重程度從高到低的大致順序為:審題錯誤、轉換錯誤、知識錯誤、目標監控錯誤、計算錯誤、數字抄寫錯誤。越排在前面的錯誤越反映出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越差,對題目的把握越表淺。

        (二)數優生和數困生的錯誤分析

        從兩類學生在常規試題(A卷)上所犯錯誤的總數來看,相對前期研究的四、五年級而言,六年級數困生與數優生的錯誤都非常少,甚至出現了在較簡單的題型上數優生的錯誤數略微高于數困生的情況。這表明,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A卷已非常簡單,數優生、數困生都能較好地完成,數優生甚至出現了馬虎、輕視的情況。

        較少的錯誤中,在變化題和合并題上主要犯目標監控錯誤,在比較題上主要為沒做和犯計算錯誤。

        從兩類學生在非常規試題(B卷)上所犯錯誤的總數來看,數困生的錯誤非常顯著地多于數優生,統計檢驗的結果分別為χ2(1)=14.7275,p=0.000,χ2(1)=6.429,p=0.011和χ2(1)=9.000,p=0.003。

        在三類題型上的卡方檢驗結果表明,學生類別與錯誤類型的關聯均不顯著。變化題:χ2(4)=5.194,p=0.268;合并題:χ2(3)=2.910,p=0.406;比較題:χ2(5)=7.143,p=0.210。這表明,對于B卷而言,六年級不同類別學生的錯誤的特點沒有顯著性差異。

        題目類型與錯誤類型的卡方檢驗結果表明,χ2(10)=44.201,p=0.000,二者有非常顯著的關聯,即學生在不同類型題目上所犯錯誤的特點有顯著不同。

        結合具體數據可以看出,在變化題上主要是犯審題錯誤和沒做,在合并題上犯目標監控和知識錯誤較多,而在比較題上沒做和知識錯誤占了相當的比例。

        從所犯錯誤的總數來看,與前期研究中五年級在同樣試題中的表現相比,數優生所犯錯誤的數量有明顯下降,但數困生只是總體略有下降。

        對數優生而言,附加條件類型與錯誤類型關聯非常顯著(χ2(12)=42.689,p=0.000)。主要體現為“隱蔽條件”下的“知識”錯誤,“具體化思維”上的“目標監控”錯誤,“不一致比較”題上的“沒做”,不過數量較小。

        對數困生而言,附加條件類型與錯誤類型也存在非常顯著的關聯(χ2(15)=51.334,p=0.000)。除在“概化思維”上犯“審題”錯誤較多外,其他條件下的特點與本年級數優生相同。

        四、討論

        針對六年級數優生與數困生在應用題解決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試題適應性、難度適應性和錯誤類型的共同特點和差異情況等進行了詳盡分析,主要是為了通過對數優生與數困生的比較,發現六年級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總體特點,為該年級階段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特別是為數困生的補救訓練提供參考。

        第一,從A、B兩卷的錯誤總數看,在常規試題上,六年級數困生與數優生的錯誤都非常少,錯誤數不相上下,表現出了“高限效應”,試題沒有了良好的區分度。在非常規試題上,數困生的錯誤顯著地多于數優生。可見,到了六年級,數優生、數困生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非常規試題上。也就是說,如果說常規題目可以通過思維成熟、年級升高和不斷重復接觸而自然提高的話,那么包含附加條件的非常規題目訓練對于六年級數困生還是必須加強的。

        第二,從不同題型看,在A卷中,數困生與數優生在變化題和合并題上主要犯“目標監控錯誤”,在比較題上主要犯“計算錯誤”和“沒做”。一方面表明,六年級學生已全面掌握三種題型的常規解答;另一方面表明,目標監控、時間分配的元認知失誤和能力欠缺依然存在。

        在B卷上,六年級兩類學生錯誤的特點一致,表現為變化題上主要是犯“審題錯誤”和“沒做”,在合并題上犯“目標監控錯誤”和“知識錯誤”較多,而在比較題上“沒做”和“知識錯誤”占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特點與前期研究中的五年級非常相似,但六年級“沒做”的比例較高,顯示了時間分配的不足和解題能力,特別是解比較題能力上的欠缺。

        第三,從不同的附加條件看,與前期研究中的五年級相比,六年級數優生所犯錯誤的數量有明顯下降,但數困生只是總體略有下降。這進一步驗證了關鍵時期的推測,可以看出五年級沒有得到很好訓練的數困生在升入六年級后依然不會有太大提高。

        對六年級數優生而言,主要體現為“隱蔽條件”下的“知識錯誤”,“具體化思維”上的“目標監控錯誤”,“不一致比較”題上的“沒做”,不過數量較小。對數困生而言,除在“概化思維”上犯“審題錯誤”較多外,其他條件下的特點與同年級數優生相同。可見,在相應題型的主要錯誤類型上,六年級學生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數困生依然沒有很好地解決概化思維的問題。

        五、結論

        第一,測題類型上,六年級學生在常規應用題上表現出“高限效應”,非常規試題訓練對于數困生尤為重要。

        第二,題目類型上,常規試題中面對三種題型的目標監控和元認知能力需要加強;而非常規試題中對于變化類應用題要防范“審題錯誤”和“元認知策略缺失”等,合并類應用題要加強“目標監控錯誤”和“知識錯誤”的預防,比較題主要在于重視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的提高問題。

        第三,從思維能力訓練上,六年級之前是相關訓練的關鍵時期。針對全體學生,特別是數困生需要全面加強概化思維和具體化思維訓練、“不一致比較”題目訓練和元認知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Ginsberg H P. Mathematics learning disabilities:a view from develop- mental psychology[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7,30(1):20-33.

        [2]McLeod T M,Armstrong S W.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mathematics:skill deficits and remedial approaches at the intermediate and secondary level[J]. Quarterly,1982,17:169-185.

        [3]Ginsburg H P. Mathematics learning disabilities:A view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7,30:20-33.

        [4]Diane P B,Brain R B,Donald D H. Characteristic behaviors of students with LD who have teacher-identified math weaknes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9,33(2):168-177.

        [5]李曉東,張向葵,沃建中. 小學三年級數學學優生與學困生解決比較問題的差異[J]. 心理學報,2002,34(4):400-406.

        [6]Fuchs L S,Fuchs D.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profiles of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s disabilities with and without comorbid read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02,35(6):563-573.

        [7]張慶林主編. 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第3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一、系統分析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開始前,教師要首先明確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學任務、知識范圍、順序與結構,教學重點與難點,這些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況,知道每一位學生學到了什么程度,還需要加強哪些方面的學習;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明確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起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六年級知識特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二、抓好基礎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中,要抓好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運用。

        一是概念。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識點,把容易混淆的內容一一區別開。如:讓學生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嗎?等等。

        二是開拓視野。在數學復習中,教師要注重開拓學生的視野,不斷反饋教學。比如:a的3/5與b的1/4相等,比較a、b大小(a、b都不為零)。解答完這個題,再給學生出一道題:甲班4/5的人數同乙班3/4的人數相等,那么,甲班同乙班人數誰多誰少?

        三是公式推導。比如圓的面積、圓柱的體積等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讓學生進行回顧,親自實踐。

        四是知識對比。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意義,尤其是小數、分數的乘法意義,學生容易混淆。要從整數乘法入手,看學生是不是寫成幾個數相加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真正理解它們的意義。

        五是計算能力。很多學生到了六年級連基本的加、減、乘、除計算都算錯,更不用說應用題了。教師普遍認為是學生太粗心、不認真。追根溯源,原因還是在教師。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首先要讓學生觀察式子,進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簡便方法,然后結合四則混合運算進行計算。學會了做題方法,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檢查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不斷地反饋教學,讓學生把知識掌握了,應用更靈活,計算準確率就高了。

        三、能力的培養

        一要注意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的能力。在復習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之鞏固畫圖和測量的技能。

        二要培養一題多變的能力。重點要抓住母題,使學生知道題目源于母題,萬變不離其宗。通過改變條件、問題和情境,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必須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啟發學生多思考,從而達到逐步提高學生應變及解題能力的目的。

        三是培養操作實踐能力。如:八寶粥公司請包裝公司設計一個能裝12罐八寶粥的盒子。八寶粥罐子為圓柱形,底面直徑6厘米,高13厘米。你準備怎樣設計?(提示:包裝盒一般可設計成長方體,問需要多少硬紙板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應該想辦法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即先確定八寶粥罐子怎么擺。)這時不能急于讓學生做,可以先讓學生找易拉罐擺放,通過親身實踐,他們可以把題解出來。教師必須把學生的幾種方法都一一列出來,讓他們比較。通過比較,學生能選出最省料的方法。

        第4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一、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 

        小學階段的教學不但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去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實現綜合發展,語文教學是眾多學科當中的基礎學科,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豐富學生的情感[1],讓學生有更豐富的情感表達,教師可以運用科技時代的產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教師在課前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疑:為什么作者說他有兩個母親?他的這兩個母親都是誰?然后再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效果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中的優秀片段,例如“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這段話告訴學生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豐富自己的情感,感受祖國母親的偉大,能夠懂得感恩自己的母親。例如在學習《中華少年》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播放名人的朗誦范本,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認識字詞的讀音,還能夠通過聆聽朗誦,感受這篇文章的情感,懂得要熱愛祖國的道理,自己應該怎么做。總而言之,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豐富學生的情感有積極的作用。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境 

        教學情境對于學生能否愉快良好的學習語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想象與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例如在學習《山雨》這篇課文的時候,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沙啦啦,沙啦啦……”教師可以在教授這篇課文之前運用信息技術放映一些山中下雨的圖片,或者是可以播放一些山中下雨的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融入到這一情境中去,在學習《山雨》這篇課文的時候也能夠更好的理解相關的語句,通過“沙啦啦,沙啦啦”這一象聲詞就能夠想象到山雨的具體特點以及它曼妙的聲音。由此可見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境能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提升寫作能力 

        信息技術是科技時代最偉大的產物之一,信息技術所運用的范圍非常的廣泛,在教育教學當中也有著廣泛的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提升寫作能力[2]。小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不但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夠豐富自己的情感,讓自己成為一個感性的人,但是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比較特殊,自制力較差,課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玩耍,并沒有分配出閱讀的時間,更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而小學六年級更是意味著要進行初中繁重的學習生活,學生就要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進行寫作,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分配出一些時間來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例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去引導學生們去閱讀冰心的《繁星·春水》,讓學生通過閱讀這本書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閱讀積累書中的優秀片段,經典語句[2]。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感受母愛的偉大、童年的快樂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學生可以將從這本書中積累的優秀片段進行合理的改變,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表達自己對母親深深地愛,表達自己對童年流逝的惋惜,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總而言之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四、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相比較其他學科來說,趣味性較低,大多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學習語文,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去放映宇宙當中各大星球的運行情況,并告訴學生這些星球當中哪個星球是地球,讓學生仔細觀察其特點,在學生觀察的同時教師可以對課文中這段話進行朗讀“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朗讀與放映視頻當中的地球的位置進行對應,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很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當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還能更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情感,對于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有積極的意義,信息技術值得在其他學科教學當中運用。 

        參考文獻 

        第5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在他傳研究領域,邁克爾?特拉特納的發言《翻譯的價值:重商經濟論與波卡洪塔斯的種種傳記》從后殖民理論的角度重新審視了關于美國印地安人波卡洪塔斯的傳記文本,考察了白人殖民者如何在傳記的話語文本中利用“翻譯”行為消解印第安人的民族性和民族利益。印第安人波卡洪塔斯生活在17世紀的美國,據說曾經保護過一個白人殖民者,后被英軍俘獲,皈依了基督教,并與一個白人殖民者結婚。19世紀在美國領土擴張時期,波卡洪塔斯的傳奇故事被重寫。特拉特納認為,這次重寫其實是利用傳記手段,不顧史實,為重商經濟論及其邏輯目的服務。事實是,在這些殖民者的文本中,印第安人波卡洪塔斯的婚姻改變了她,她由“野蠻人”變成“文明人”,她的身份由土著人被“翻譯”成英國臣民。結果,作為美國土著人的波卡洪塔斯從此消失了,她的(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財產搖身變成了她英國/美國后代們的家庭財產。

        藝術史專家朱力?F?考德爾從性別政治的角度探討了關于畫家的傳記電影。考德爾認為紀錄片電影、傳記電影和傳記文學表現的內容常常不是同一種景象。紀錄片往往通過審美價值和市場價值美化、神化片中的傳主,傳記電影則樂于反映畫家的另類一面――如亂搞男女關系、酗酒滋事、浪跡于社會邊緣等等。電影里直觀的形象有助于我們把畫家的創造性與商業空間和藝術的“真實”價值聯系起來。考德爾同時指出,生活在霸權主義藝術生活框架和身份模式當中,性別的差異阻止了女性畫家被“翻譯”成藝術天才的可能。

        瑪麗?路易斯分析了有關“9.11”事件的兩部圖畫文本。一部是“9.11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有關美國政府在事件前后所采取行動的最終報告《9.11報告:圖文改編本》,另一部是亞特?斯皮格爾曼創作的畫冊《在沒有雙塔的影子里》。路易斯認為,有兩種理由可以說明圖文解說形式也是歷史傳記之一種。理由之一:連環畫圖片中隱含著一種特殊聯系,表現在畫面上可見的東西是作者不可見意圖的外化。理由之二:“創作性非虛構”,即根據歷史事實進行的藝術創作。《9.11報告:圖文改編本》意在解釋晦澀難懂的政治名詞,和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與《在沒有雙塔的影子里》同樣是文化的產物,反映了同樣的作者意圖,因此圖文本的文件形式并不能損害政府文件的嚴肅性,也影響不了讀者對公共政策意圖的理解。

        阿拉娜?貝爾研究了加拿大著名鋼琴演奏家格倫?古爾德的傳記對青少年的影響。她比較了傳記《為精益求精而奮斗:格倫?古爾德的故事》和以古爾德故事為基礎創作的獲獎傳記小說《大師》兩個文本,認為為青少年寫作的傳記與為成人創作的小說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兩部作品既利用了部分的寫作主題和寫作規范,也拋棄了其部分寫作規則,從而實現了兒童文學中主人公形象應當如何擴展、如何實現身份認同并質疑民族名人的身份和集體記憶。

        會議另一個主要議題是自傳研究。提莫西?多?艾當斯研究了美國人莎拉?蘇拉利的自傳《沒有肉的日子》。艾當斯認為,作者希望利用自傳最突出的特點――“展現與掩蓋”――在其中找尋平衡,通過寫作自傳在私密性的生活與公開性的公眾生活之間取得調和,把她在美國、巴基斯坦和英國生活以及家人身陷其中的政治動亂及暴力都糅合在一起。

        約翰?D?巴波的發言《流浪與文化翻譯》細讀了三部流浪他鄉者的學術自傳經典:薩義德的《格格不入》、雷拉?阿海默德的《邊界通道》、卡羅斯?愛拉的《等待哈瓦那的雪》。巴波認為為了理解并適應外來者身份和周圍環境,流浪者不斷進行著文化翻譯,用故土的價值觀和符號譯解眼前的新環境。當人們用理想的價值觀重新解釋流放時,流放成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獻身精神的象征。遠走他鄉也變得不止是一個過去的歷史事件,而是一種典型的宗教傾向、一種通過不斷記憶培養起來的意識。上述三位作者就是不斷把他們對故土的記憶和鄉愁翻譯成新的內容,形成個人身份的組成部分,構成自傳寫作的敘事策略和他們最終價值觀與責任感的象征。

        日記研究同樣受到與會者的關注,趙白生在《并置效應:中國日記家對美國生活的闡釋》中通過研究和吳宓的日記,揭示了日記的傳記性與自傳性的并置效應。從這個角度說,日記家既是傳記作家也是自傳作家。趙白生認為,和吳宓不斷把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相比較,把美國文化“譯寫”到自己的日記中來。作為傳記作家和自傳作者,兩人的日記形式都不拘一格,靈活多變的形式透視出跨文化身份對中國留學生的影響。

        第6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選擇題

        (共9題;共18分)

        1.

        (2分)一個三角形的底擴大到原來的5倍,高不變,面積會(

        )。

        A

        .

        擴大到原來的5倍

        B

        .

        擴大到原來的25倍

        C

        .

        不變

        D

        .

        縮小到原來的

        2.

        (2分)甲×

        =乙×

        (甲乙都是大于0的自然數)那么(

        A

        .

        甲>乙

        B

        .

        甲<乙

        C

        .

        甲=乙

        3.

        (2分)如果甲數的

        等于乙數的60%(甲、乙是均不為0的自然數),那么(

        )。

        A

        .

        甲>乙

        B

        .

        C

        .

        甲=乙

        D

        .

        無法確定

        4.

        (2分)如x×

        =y×

        =z×

        ,(x、y、z均不為0),那么(

        )。

        A

        .

        z>y>x

        B

        .

        y>x>Z

        C

        .

        x>y>z

        D

        .

        z>x>y

        5.

        (2分)甲×

        =乙×

        ,甲和乙誰大,(

        A

        .

        甲大

        B

        .

        乙大

        C

        .

        同樣大

        6.

        (2分)下面四個算式中,計算結果最小的是(

        A

        .

        ×

        B

        .

        ÷

        C

        .

        ×1

        D

        .

        ÷

        7.

        (2分)小東體重的

        與小剛體重的

        一樣重,那么(

        A

        .

        小東重些

        B

        .

        小剛重些

        C

        .

        一樣重

        D

        .

        無法比較

        8.

        (2分)六(1)班人數的

        等于六(2)班人數的

        A

        .

        六(1)班人數多

        B

        .

        六(2)班人數多

        C

        .

        兩個班的人數一樣多

        9.

        (2分)如果A×

        ,那么(

        )。

        A

        .

        A>1

        B

        .

        A<1

        C

        .

        A

        =

        1

        二、判斷題

        (共2題;共4分)

        10.

        (2分)甲數等于乙數的

        ,甲數比乙數小。

        11.

        (2分)小優郵票的

        等于小華郵票的

        ,小優的郵票一定多。

        三、填空題

        (共4題;共17分)

        12.

        (2分)填一填.

        找規律,填上合適的數.

        37×3=111

        37×_______?=444

        37×21=_______

        37×_______?=_______

        13.

        (6分)一個因數擴大4倍,另一個因數擴大3倍,積_______.

        14.

        (3分)在橫線上填上“<”“>”或“=”。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15.

        (6分)在橫線上填上“>”“<”或“=”.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

        _______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共9題;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判斷題

        (共2題;共4分)

        10-1、

        11-1、

        三、填空題

        (共4題;共17分)

        12-1、

        13-1、

        第7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2011年版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中確定小學數學的課程總體目標是學生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整體發展與實現。新課標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同時,突出強調要進一步促進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課程在我國基礎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標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數學本身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教學目標的準確把握和定位是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實施的靈魂所在。小學數學新課改以后,究竟如何將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目標,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呢?在對部分數學教師進行訪談后發現,對于某些具體課程大家并不能十分確定將哪一種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便是教學目標相同的課,由于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不同,導致教學效果可能千差萬別,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技能、思維能力也不盡相同。

        那么,如何確定小學數學課程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哪些數學思維,如何以這些思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來進行教學設計,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又如何按照教學設計來進行課堂實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本文以小學數學六年級《扇形》一課為例,系統展現了如何明確某一節課教學內容的主要思維能力,如何設計與完善教學問題,如何組織教學任務的研究與實踐過程。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扇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 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相關內容的調整,“扇形”由選學變為正式教學內容。扇形的內容是學習扇形統計圖的必要基礎,是學生在學習了圓的認識、周長和面積的基礎上進行認識學習的,屬于圖形與幾何的范疇。學好扇形這部分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不同版本的教材對本節內容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如圖1)。人教版和北師大版的教材首先呈現了名稱中含有“扇”的物體,引出問題:什么是扇形?然后結合圖示,以直接介紹的方式,把扇形這個數學名詞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目標是使學生認識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而臺灣部編版的教材則是在介紹“弧”“扇形”“圓心角”等術語的含義以后,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弧長或圓心角的計算。通過對幾個版本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本節課的設計考慮重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扇形,通過圓和扇形之間的轉化關系來促使學生掌握扇形的特征。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在四年級已經掌握了角的度量,比較熟悉平角、直角等知識。在六年級(上)第五單元里已經認識了圓,學會了用圓規畫圓,掌握了圓的基本特征,理解和掌握了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夠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同時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習慣,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

        為了深入了解學生,設計了下面的問題:

        圖2中涂色的部分,哪些是扇形?

        通過調研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已經在課前都了解扇形會有“兩條直的邊,一條彎的邊”,說明學生對于扇形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為扇形的認識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極少數學生能感覺到扇形與圓心角和半徑相關,而扇形的大小與半徑和圓心角怎么相關,學生全然不知。

        (三)設計思想

        在“扇形”的教學中,更多的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出現的類似“扇形”的物品,然后直接介紹“扇形”“弧”“圓心角”等術語的含義。《幾何原本》中這樣定義扇形:由頂點在圓心的角的兩條半徑和這兩條半徑所截一段圓弧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但是如果這樣按照定義直接介紹扇形的各個組成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扇形和所在圓的關系更是難以理解,學生也不知道扇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實際的用途。因此,在充分研究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的基礎上,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遵循從猜測、探究、驗證、結論到應用的規律是本節課設計的主要特點。

        為了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出扇形的概念與特點,我們設計三步探究活動來突破難點。活動一:通過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關于扇形灌溉的問題,讓學生利用圓規畫出扇形,初步感知扇形的特點。活動二:求出扇形相關的面積,理解扇形與所在圓、圓心角和半徑之間的關系。活動三:由學生討論、總結出扇形的定義和各組成部分。

        三個探究活動的設計將學生引入問題情境,讓學生自然地利用扇形和圓的關系來探究扇形,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化歸”數學思想,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理解扇形的定義,能夠計算一些簡單的扇形相關的面積。

        思維能力:能夠利用扇形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夠自主探究發現扇形的定義和扇形與所在圓、圓心角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學會細心觀察、大膽猜測、有序操作、抽象概括;能了解推理問題的一種思路,即猜測、探究、驗證、結論、應用;理解“化歸”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活動中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和實踐能力;感悟探究的樂趣;增強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扇形與所在圓的關系計算簡單扇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活動探究扇形與所在圓的關系,并能利用結論解決問題。

        (三)教學實施

        1.情境引入,問題準備

        師:同學們,見過這樣的噴灌裝置(如圖3)嗎?

        生:見過。

        師:誰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種噴灌裝置是怎樣工作的?

        生:那個噴嘴轉的時候,水就澆灌,噴嘴轉多少度,水就一直澆灌多少度。噴嘴澆過水的地方應該是個扇形。

        師:很好,既然大家都見過類似的噴灌裝置,今天我們就來解決一個和噴灌有關的問題。

        2.問題探究,自主發現

        (1)初步感知扇形

        師:某小區有一塊草坪(如圖4),現在B點處安裝一種噴灌裝置,噴頭可旋轉120°,最遠噴射距離為10米。哪些地方還需要人工澆灌,請用陰影部分表示出來?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找到圖中哪些地方是自動澆灌,哪些地方是需要人工澆灌的?

        生:噴射距離為10米,就先在將圓規兩腳的距離量成AB那么長,然后以B點為圓心畫個大圓,圖中在圓里的部分是自動澆灌的,剩下的是人工澆灌的,就涂成陰影。

        (2)理解扇形與圓的關系

        師:你們能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嗎?趕快把你的思路寫下來。

        學生交流匯報。

        生:陰影部分面積=梯形面積-扇形面積師:你們是怎么求出扇形面積的?

        生:扇形這個角是120°,是圓360°的1/3,所以扇形的面積就占所在圓的面積的1/3(如圖6)。

        師:那大家說說扇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

        教師出示半徑不同、圓心角相同的扇形和半徑相同、圓心角不同的扇形。

        學生討論匯報。

        (3)認識扇形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了新的圖形——扇形。誰來準確描述一下什么樣的圖形是扇形,或者說扇形有哪些特點?

        學生匯報交流,認識各部分名稱。

        教師板書:扇形、弧、半徑、圓心角。

        3.觀察比較,聯系鞏固

        師:請判斷,圖7中的陰影部分是不是扇形?

        學生匯報總結。

        師:求圖8扇形的面積。

        生:扇形的圓心角是60°,占所在圓的1/6,所以這個扇形的面積是所在圓的1/6,所以扇形的面積=3.14×6×6÷6=18.84。

        4.拓展提高,解決問題

        師:你能求出圖9陰影部分的面積嗎?

        生:用大扇形的面積減去小扇形的面積。或者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再除以4。

        5.課堂小結,感知收獲

        師:同學們,這堂課大家覺得有什么收獲?

        生: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扇形,扇形是由頂點在圓心的角的兩條半徑和這兩條半徑所截一段圓弧圍成的圖形。扇形有半徑、圓心角和弧。

        生:我們還知道了利用扇形的圓心角占所在大圓的幾分之幾來求扇形的面積。

        師:很好,大家收獲了這些知識,還有其他的嗎?我們是怎么研究扇形的?

        生:我們就是先畫圖,然后比較扇形和所在圓的圓心角,在求扇形面積的時候,都去找圓心角,看它和所在圓的關系。

        師:總結一下同學們剛剛說的,在今天的扇形的研究過程中,動手畫圖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確實經歷了猜想、探究、驗證、結論、應用的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聯系舊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把不會的知識轉化成之前學習或研究過的知識。那么今天這節課大家學習的開心嗎?

        生:開心!因為知識都是我們自己研究出來的!

        師:數學知識很有趣,他們之間的聯系很有規律,只要去探究,就會有發現。

        (四)教學評價

        本節課的教學評價以教學目標的落實為依據進行設計和實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探究觀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反應,適當提示、啟發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關注學困生的發展,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給予正確評價與引導。學生利用圓規畫圖,找出扇形和所在圓之間的關系。

        練習拓展:在學生做練習拓展題目時,巡視指導,對解題有困難的學生適當點撥。教師巧妙利用學生的現場生成,捕捉到良好的教學資源為我所用。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遇到困難聽取他人意見或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對新知進行再思考、再創造。

        課后交流:教師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課后交流, 了解學生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對推理、化歸等數學思想的體悟和收獲。

        思維能力教學一學年前后測對比試驗結果選取北京市門頭溝區四所小學的四個班級參與實驗,兩個為實驗班,兩個為對照班。實驗班實施為期一年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學,對照班按照常規講授式進行教學。為排除前測中各班級的瑞文成績差異性對結果的影響,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前測與后測的瑞文成績進行處理。首先使用K-S檢驗驗證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的正態分布性,結果如表1所示。

        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瑞文成績的K-S檢驗結果表明,這四組成績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性(Sig>0.05),且這四組成績間沒有關系,相互獨立,可以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瑞文量表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前測時,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瑞文成績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F=0.96,Sig>0.05);經過一個學年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學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瑞文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F=2.63,Sig<0.05)。

        雖然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成績在差異,但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可排除這種差異性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前測兩組數據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后測時實驗班成績高于對照班,且達到顯著性差異,說明經過處理因素(即思維能力教學)的影響,學生的推理能力比常規的講授式教學取得更好的發展。

        總結與反思

        第8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第六單元余數的除法

        單元卷(2)(I)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直接寫得數

        (共1題;共1分)

        1.

        (1分)

        (2019二下·橫山期中)

        用豎式計算。

        (1)

        35÷7=

        (2)

        40÷6=

        (3)

        62÷8=

        (4)

        49÷5=

        二、想一想,填一填。

        (共10題;共12分)

        2.

        (2分)

        (2019一下·京山期末)

        瓶里裝有25個乒乓球,每個乒乓球興趣小組每次訓練需要7個球,一瓶球能滿足幾個小組同時使用?

        3.

        (1分)

        (2019二下·龍崗月考)

        被除數是59,除數是9.商是________,余數是________.

        4.

        (1分)

        在(

        )÷9=(

        )……(

        )中余數最大是________。

        5.

        (1分)

        (2019二下·商丘月考)

        把16個草莓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________個,還剩________個。

        ________

        6.

        (1分)

        (2019二下·龍崗月考)

        橫線上最大能填幾?

        ________×8

        5×________

        ________+20<52

        ________-15<23?????________-6<27

        7.

        (1分)

        (2019三下·武侯月考)

        ________÷2=32……1,________÷4=20……2.

        8.

        (1分)

        (2019三下·龍崗月考)

        ÷6=28……,余數最大是________,這時被除數是________。

        9.

        (1分)

        ÷9=6……,當最大時,是________;當最小時,是________。

        10.

        (1分)

        (2019二下·吳忠期中)

        ÷4=9……,余數最大是________。這時,被除數是________。

        11.

        (2分)

        先分一分,再填空。

        (1)

        14個蘿卜,每只小兔分3個蘿卜,可以分給________只小兔,還剩________個蘿卜。

        ________

        (2)

        14個蘿卜,每只小兔分4個蘿卜,可以分給________只小兔,還剩________個蘿卜。

        ________

        三、計算

        (共1題;共1分)

        12.

        (1分)

        (2019三上·惠安期中)

        用豎式計算.

        ①78+465=

        ②556﹣379=

        ③490﹣461=

        驗算

        ④409+394=

        ⑤60÷8=

        ⑥53÷7=

        驗算

        四、解答題

        (共1題;共2分)

        13.

        (2分)

        同學們要去叢林玩探險游戲,每輛小車可以坐8人。

        (1)

        38人最多可以坐滿幾輛車?還剩幾人?

        (2)

        要想38人一起出發,需要幾輛車?

        五、解決問題。

        (共4題;共4分)

        14.

        (1分)

        數學小醫生(對的打“√”,錯的打“×”,并改正)。

        (1)

        (2)

        (3)

        15.

        (1分)

        媽媽買了40個山楂做冰糖葫蘆,如果每7個串一串,一共可以串幾串?還剩幾個?

        16.

        (1分)

        下面的題算得對嗎?若不對,說出錯誤的原因,并改正。

        (1)

        (2)

        (3)

        17.

        (1分)

        二年一班在兒童節開聯歡會,同學們一起吹了44個氣球,每個小朋友要分5個,最多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還剩幾個氣球?

        參考答案

        一、直接寫得數

        (共1題;共1分)

        1-1、

        1-2、

        1-3、

        1-4、

        二、想一想,填一填。

        (共10題;共12分)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三、計算

        (共1題;共1分)

        12-1、

        四、解答題

        (共1題;共2分)

        13-1、

        13-2、

        五、解決問題。

        (共4題;共4分)

        14-1、

        14-2、

        14-3、

        15-1、

        16-1、

        16-2、

        第9篇:六年級數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質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7-0181-01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一方面關系到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關系到小升初的知識銜接,因此,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非常關鍵,教師應緊密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重點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結合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來提高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

        一、構建輕松氛圍,利用多媒體教學

        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師生間的傳達和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共同進步,增加情感交流的橋梁。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時會感覺枯燥乏味,這種現象的出現,就要求教師們在教授課程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們營造輕松的氛圍。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得多媒體、互聯網教學越來越受到青睞。對于學生們來說,此種教學方式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有助于構建輕松活躍的課堂。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控制能力差,無法全神貫注投入課堂教學成為他們學習過程中比較嚴重的問題。因此,作為六年級的數學教師,想要讓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有必要借助多媒體及互聯網開展教學活動。

        二、進行合作備課,加強課后反思

        近年來的課程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教師的課前備課不應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模式,教師的集體智慧也應得到很大程度的發揮,很多教學的研究和成就也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考察、說課、評估等,充分利用校內的教學資源,進行公開輪講,并從中選出最為吸引聽眾的案例。這種方式的備課,有效地做到了分工合作,既符合每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也可以讓具有不同長處的教師們優勢互補,達到既定的效果。這種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學理念的形態,更加的開放、輕松,交互性也變得越來越強。在課前做好備課的同時,在課堂實踐之后也要做到查漏補缺,分析自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知識的遺漏,并和學生們積極進行溝通,明確他們的困惑和易錯點。這種課前備課、課后反思的雙重模式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提高實踐能力,發展自主學習

        數學教師作為小學六年級數學課堂的關鍵參與者,應把課堂上的被動學習變為讓學生主動參與和進行數學探索的過程。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成為教師教學中值得反思的問題。教師單純地授課會導致學生在理解上出現偏差,而理論的傳授加之以實踐的方法會讓學生們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對于圓的周長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們自行進行測量,找出周長和半徑之間的關系。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們的組織觀察能力,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找到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而且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也可以變得豐富多彩。

        四、做好學情研究,完善后進生輔導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狀況。在進行新課教學的時候,教師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幫助中下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水平,盡可能消除學生的困惑。對于依舊沒有掌握知識的后進生,教師除了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輔導外,還要充分的利用課下時間展開思想教育與輔導工作。要通過思想溝通,讓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后輔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比如,在“分數乘法”一課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就沒有掌握好分數乘法的步驟,此時,教師要為學生普及相關的知識要點,比如“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最終算約數”,然后舉例分析,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點的運用。

        五、積極開展復習,優化知識結構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相對較多,特別在期末復習階段,由于舊知識已經遺忘了較長時間,所以再次運用就比較吃力。因此,教師要做好六年級學生數學知識的復習工作,幫助學生優化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牢記數學重難點知識,降低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通過對六年級數學教材的研究發現,其教學內容中都非常重視對過往舊知識的復習、鞏固與聯系。如在分數四則運算的幾個章節里,就安排了“歸一應用題”“常見數量關系”“平均數應用題”等舊知的復習。例如,“小明的媽媽了買了18個蘋果,但是有6個壞的不能吃,家里一共有3口人,問如何再能平均分配呢?”此題就融合了數學應用題、四則混合運算知識。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很多學生答案分別是“18÷3=6或者是列式為18-6÷3,先算了18-6,錯誤地理解了四則混合運算的含義”。對于學生對知識的遺忘及缺陷,教師要及時地展開復習補救工作,為學生溫習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溫習、掌握各單元知識要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水平。

        六、引入科學理念,完善評價體系

        小學生喜好表現,非常在意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實時的評價,對學生的成績做到及時的肯定,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要持鼓勵、肯定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努力自己就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得更好。當發現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也要用和藹可親的語言去開導、勸誡學生。要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學習觀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引入、吸收合理科學的評價理念,通過課堂測評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聯合測評的方式,完善對學生的評價工作、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從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及不足。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做好各方面教學工作的管控,才能有效地提高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運用新舊知識要點,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鳳艷.芻議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60):125.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亚洲嫩模久久精品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