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區塊鏈公司的盈利模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
各路實業資本攻城略地,加快進軍金融腳步,傳統金融左右騰挪優化布局,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加緊擴張金融版圖,齊齊瞄準金融全牌照。目前來看,金融混業經營大勢所趨,實現全牌照經營,占領制高點,成為搶灘新金融版圖的關鍵,因此,紛紛設立金控平臺,金融牌照爭奪演變為資本力量間的混戰和博弈。
“大金融”布局
目前,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包括銀行、保險、信托、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12種。各類牌照需要不同部門審核批準,集齊全牌照并非易事。
近年來,國內房地產行業已邁入“地產+金融+互聯網”的疊加發展階段,包括G地、萬達、恒大、綠城、碧桂園等房企巨頭正在加速布局金融領域,通過投資設立、并購入股等方式打造多業態并存的金融集團,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布局“大金融”戰略的目標越來越清晰。
2月15日,許家印在恒大集團2017年工作會議上表示,2017年金融集團要實現參股、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全牌照。他同時強調,要將恒大人壽發展成為穩健合規經營的典范,絕不允許恒大金融成為恒大的融資平臺。
除地產公司,不管是央企還是民企,包括中天成投、五礦發展、海印股份等各類實體企業也紛紛加速涉足金融業。有消息稱,順豐近日已將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張金融牌照收入囊中,布局金融業務意圖十分明顯。
3月7日,由中航工業控股的中航資本年報稱,公司于2016年新設中航基金,已取得公募基金牌照,正加大對壽險、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業態的研究力度,將擇機通過并購、新設等方式完成業態拓展,未來有望打造全牌照綜合金融平臺。
此外,包括螞蟻金服、騰訊、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公司也在打造金融全牌照,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2月10日,在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京東正在申請保險牌照,可能會以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行業,且京東將申辦銀行或控股一家銀行,力求實現全牌照經營。此前,京東已拿下支付、小貸、保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等多張金融牌照。
據了解,螞蟻金服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完成了全牌照布局,目前已擁有銀行牌照(網商銀行)、證券牌照(控股瑞東集團)、保險牌照(眾安保險)、基金牌照(天弘基金、數米)等。蘇寧集團也從2012年到2016年底獲得逾十張金融牌照。
企業涉足金融業的原因
在宏觀經濟放緩以及主業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實業主體的發展或受到一定影響,因此透過進入其他行業有助于突破發展瓶頸,找到新的發力點,實現多元化發展進而降低由于政治、經濟、技術等改變帶來的外部風險。因此,企業可通過設立財務公司作為切入點,借助財務公司實現集團的內部資金集中,形成“資金池”、“票據池”,建立集團統一的資金、票據、外匯管理,實現集團統一收支,降低單個業務的運營風險。
目前,中國領先的房地產企業在地產業務之外正積極進行多元化的業務實業企業進入金融服務的原因布局。據研究,金融行業為房地產企業多元化布局的核心戰略高地,截至2016年前15名的地產企業,皆已陸續完成金融板塊的布局,分別進入證券、信托、互聯網金融等金融細分行業。
近年來,作為糧油領域最大的央企,中糧集團已涉足了期貨、信托、股權基金、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并戰略入股了龍江銀行。但從中糧集團近3000億元的資產布局來看,金融板塊僅占5%左右。這說明中糧集團發展金融業務是對“中糧全面布局的一個補充”,是打造全產業鏈概念下的一種保障體系建設。例如,中糧提供農產品的交易平臺,通過對米業公司和農業合作社提供貸款增加對供應鏈的控制能力。
為應對產業行業周期性、宏觀經濟、國家戰略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型實業企業從戰略層面,將金融服務作為獨立核心業務板塊進行布局,并以“成為全牌照金融集團”或“打造金融服務生態圈”為目標,發展金融板塊。這要求實業企業從集團管控、組織架構、風險管理、基礎能力建設等多個維度進行轉型升級,進入與傳統及新興金融機構的競爭中。“以融促融”包含兩個層面的價值涵義。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自2003年推出支付寶以來,螞蟻金服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度整合、圍繞消費與理財的一體化金融平臺。該平臺集成了內外部多方金融資源,形成以支付為紐帶的“金融生活”閉環。同時,螞蟻金服也為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等提供了金融產品平臺、信息數據服務(如大數據)、技術支持服務(如云技術)等諸多基礎服務,促進了金融行業,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另一個電商巨頭京東也通過旗下的京東金融進入了這個領域。在原有七大業務板塊的基礎上,京東金融在2016年成立了金融科技事業部,目的是“把以往七大業務板塊的金融和科技能力對外輸出給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
全牌照經營博弈
分析人士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牌照經營不僅打造出更多的新金融巨頭,且不斷改變我國的金融版圖。隨著各類公司金融版圖的不斷擴張,混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驅使產業集團、地方性政府、民營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涉足金控平臺主要由四大因素驅動:經濟環境驅動因素、監管環境驅動因素、社會金融服務需求驅動因素和國企改革驅動因素。目前,按照平臺主體和資本來源看,當前主要有六大金控平臺模式:包括央企產業集團、地方政府、民企和互聯網企業四類的產融系金控平臺(指產業集團下的金融集團),以及非銀系和銀行系兩類金融機構為主的融融系(指金融機構下的金融集團)。各路隊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壯大。
金融混業愈演愈烈,需要不同監管部門合力,來彌補監管漏洞,填補監管真空。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近日稱,中國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改革現行分業監管體制,以適應日趨混業經營的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3月6日在政協經濟界小組討論中坦言,現在市場在變化、結構功能在變化,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模式、行為方式、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監管架構也要同步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