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校合作步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Photoshop教學課堂 任務驅動 小組協作 教師點評
Photoshop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一門專業課程,主要用于圖像的處理、修飾。學生學習本課程容易入門,但漸漸地又會茫然,因為它的功能異常強大,編輯手段和技巧層出不窮,因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教師講一題,學生才學會一題。在教學中,我們試行項目化教學,采用“任務驅動,小組協作,教師點評”三步法(簡稱:驅、練、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巧設引入,任務驅動
一堂課如果教師在開講引入部分很吸引人,學生就能很容易地被引入最佳學習狀態。在精巧的引入后,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以此來驅動學生接下來的行為。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就是一把用來點燃學生的火把。
在學習第一章《初步認識 Photoshop》 時,我們借用一張“假照片”引入本節課題。照片是筆者和明星孫儷的合影。筆者對大家說:“請大家看這兩個明星美女,哪個更漂亮?” 學生定睛一看,哈哈大笑:“老師,那個不是你嗎?你啥時當明星了?”于是筆者便水到渠成地引入本節課的任務:熟悉Photoshop在生活和社會上的應用領域,并具體說明它在某一方面的應用,如廣告設計,婚紗攝影等。
比如在講到“圖層”那一節時,筆者采用實物導入法,先拿一個學校的宣傳紙袋,對學生說:這是我們學校的宣傳袋,大家看是不是很漂亮?并告訴大家,這是去年網絡班張巧同學自己設計制作的。大家不要驚訝,上完這節課,你們也能做出來。所以,我們這節課的任務就是每人給學校設計一個宣傳袋。這樣學生智慧的火花就被點燃了。
二、小組討論,協作練習
新課改的教學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合作學習。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明確任務后,小組討論,協作練習。根據任務的階段性和難易度,教師可選擇以課件的形式給出操作步驟提示,或是全部演示操作過程。
在知識點和基本工具的講練階段,如“選區工具”,學生起初對它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筆者先以一個實例演示講解具體步驟,然后讓學生分組練習,做出這個實例。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碰到不會的問題時必須先在組內提問,當本組所有同學都無法解決時才可以向老師請教。
在設計學校的宣傳袋時,教師不需全部演示,而只是直接給出作品參照圖和步驟提示即可,接下來進行小組討論、合作設計、創新發揮,最后每組學生把作品上交,評出“最佳創意組”。
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而且還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自學能力,同時也節省了老師的很多時間和精力。每個學生都成了“演員”,他們不只是“聽眾”“觀眾”,他們還會自學、討論,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的認知、能力、品格、方法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三、上傳作品,積極評價
新課改的要求是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尤其是發展性的評價。如果說“任務驅動”環節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那么“教師評價”環節則可以讓這個火把燃燒得更徹底。
課堂上,在小組討論協作學習結束后,我們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上傳作品到教師的微機上,然后教師進行視頻展示,逐個評價。每次在展示作品時,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高度集中,尤其是自己的作品出現時,學生更加關注。在評價的方式上,我們可選擇學生評價:如組組互評,生生互評;也可選擇教師評價,參照標準,給出等次。但最后,教師都必須給出積極的、合理的意見或建議。
對于中職學生,評價語言要慎重,要以“欣賞”“激勵”為主,對于確實不好的作品,我們不妨可以進行幽默評價。如:在一次課上,有個學生的作品很不理想。當時的任務是要求學生利用鋼筆工具繪制某個動物,但不知是何種原因,這位學生的作品不堪入目。在評價時,筆者并沒有批評他,而是這樣說:“這幅作品個性十足,如果寄往《奧特曼》的創作組一定能獲獎。為什么呢,因為它很像里面的某個怪獸。”課堂上頓時笑聲一片。而這個學生的臉也瞬間紅了,此時他已經明白了老師的意思。
關鍵詞:中小學 家校合作 問題 對策
20世紀80年代起,中小學家校合作在我國產生并逐步得到發展,無論是簡單的老師和家長一對一交流,或是家長會的一對多交流,又或是學校與家長委員會的多對多交流,均帶有家校合作的影子。實踐證明,中小學家校合作運用得當,能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對中小學家校合作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對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的含義及重要性
所謂家校合作,就是作為教育體系中兩大承擔重要任務的不同主體――家庭和學校之間開展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是以溝通交流為主要渠道,以相互配合為主要載體,共同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力,以促進學生在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身心健康發展。
1.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夠加強教學效果
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標志之一,就是家校雙方擁有暢通交流的渠道。學校可以將學生在校的日常表現、學習成績、交流能力、優點缺點等反映給家長,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庭中的相關表現內容反饋給學校,雙方能夠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交流溝通,共同合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環境,同時,家長還可以在學校教師的指點下有步驟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并將這一情況反饋給學校,家長還可以根據獲知的學校教育實際情況,對學校的教育管理提出有益的意見建議,這樣更有助于加強教學效果。
2.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夠創優成長環境
在學校中,只能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情況來擬定一個較為完善的知識教學和德育教學計劃,這樣就難免產生有的學生認識不全的問題。而在家庭中,對學生最為了解的當屬學生家長,而且每個家庭對于學生的發展規劃、成才目標等均不同,這樣家庭和學校之間就存在一定的差異。良好的家校合作,能使這種差異逐漸縮小,達成學校教學和家庭培養之間的最優化方案效果。
二、當前我國中小學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
1.家校合作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調
在當前的家校合作中,內容和形式仍然較為單調。在家庭和學校的溝通過程中,占絕大多數的內容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其次是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表現情況,對于學生的德育發展、業余愛好、心理健康等則較少提及。尤其是在中考、高考等升學壓力下,家庭更為關心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是否達到正常水平,學校的師資力量是否能夠給予學生較高質量的教學。而學校對于家庭的了解,也主要集中在學生是否在家庭中完成課下學習。這種以學習為核心的交流內容,至今仍然占據主要地位。此外,家校合作的方式,目前看來仍然是以家長會為主,或者學生家長主動尋找教師進行詢問,或者在有需要時教師在電話中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須知,在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中小學教育目標的大環境下,家校合作對于學生、家長和教師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僅僅是家長與學校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場合的面對面或者電話交流,并不足以讓其中任何一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家長會這樣的方式也僅是對學生中間出現的個性問題進行溝通,對于學生本身則難以深入分析。這樣單一的方式也影響家校合作的效果。
2.學校和家長的自身定位不明晰
在目前的家校合作中,學校和家長均對自身的定位有著一定的誤差。誠然,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對于學生的教育,無論是從實踐性還是專業性上來講,學校都應處于主導地位。但是這并不代表學校在家校合作中處于支配地位。有的學校儼然成了發號施令者,要求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各種各樣的教育實踐,有的小學為學生所布置的課后作業超出學生現有水平,最終只能由家長代勞。而家長對于自身定位也有偏差,有的家長認為,學習主要是學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就可以了,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就認為是學校的責任。又或者學生在學校遇到了一些問題,家長也將全部責任推卸到學校身上,而不是積極與學校進行溝通,相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對策
1.建立完善家校合作組織機構
家校合作組織機構,在一些城市已經出現,如家長委員會就是一種較為完備的組織機構。但是如何讓已經建立起的家長委員會更好的發揮作用,這也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對于學校而言,要真正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生的整體教育體系中,讓家長委員會參與學生教育的規劃和管理,賦予家長委員會對于教學管理和師資力量管理評價的權限。對于家長委員會而言,要在內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充分吸收不同階層、不同行業的家長進入委員會,并且加強與學校的溝通,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參與進學校的日常管理,并且加強對于學校教學方面的監督。同時,家長委員會還要多加配合學校對于學生成長的主導任務方向,在學校的指導下完成家庭教育。
2.暢通家校合作的溝通交流平臺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通訊工具的智能化,許多學校和家長開始探索利用QQ、微信、網站等及時進行溝通互動,這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家長之間建立QQ群、微信群等,既便于眾多家長之間的有效交流,也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學校也要加強網站建設,將學校的教學計劃等諸多內容又好又快地進行公示,便于學生及家長了解。除此之外,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建立定期交流反饋機制,如學校組織家長每月或者每季度進行一次家長見面會,以及組織教師與家長的定期一對一交流。交流見面的內容不應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應從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多重角度進行探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家校合作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家庭和學校都應該行動起來,統一思想,明確定位,共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班級家書家校合作三位一體回音壁溝通
一、引言
隨著社會急速發展,無論是教師或家長都面臨著極大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生活節奏在高速運轉中,雙方能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給家校有效溝通帶來嚴峻考驗。一方面,學校普遍采用的家訪、家長會、電話、校訊通平臺等溝通手段,明顯受空間、時間和對象制約,缺乏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深入性;另一方面,家長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時間逐漸減少,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往往是通過幾個電話和考試成績,由此導致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要想做到“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了解每個孩子是關鍵,這就需要通過家校合作來解決這一問題。班級家書的出現,契合時展,彌補了家校雙方在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溝通缺口,并能與傳統家校合作方式形成互補,建立起現代家校溝通新路徑。
二、傳統家校溝通方式難適應新時期需要
家訪、家長會、電話、校訊通平臺等交流方式的出現,使家校合作教育度過了一段“蜜月期”,但也僅此而已,這些方式是拉近了家校合作關系,卻始終不淡不咸,難有深入突破。可以斷定,隨著現代社會結構快速轉變,家校溝通交流與合作進入了“瓶頸期”,那么,到底受什么因素制約呢?
第一,教師時間不允許。白天在學校事情繁多,晚上在家備課和學習,實際可與家長進行深入溝通交流時間少。
第二,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上班族,能歸他們自由支配時間少,關注孩子精力不足,主動聯系老師的更少。
第三,作為家校溝通重要手段——家長會,是家長了解學校、孩子的重要途徑。不過,家長會最大功用更多是階段性學結,況且基本是一學期開一兩次,時間短內容多,遠達不到家校溝通真正目的。
第四,很多家長喜歡使用電話詢問孩子情況,有利亦有弊,好處是方便、快捷;不妥的是,在電話里往往只能長話短說、客氣話多、分量話少,溝通效率欠缺。
筆者在家訪、家長會、電話、校訊通平臺等交流方式基礎上,深入探索了書信——班級家書這一家校交流新方式,其間所取得的成效使筆者堅信,這是打開家校合作瓶頸大門的金鑰匙。
三、班級家書構建“三位一體”新型溝通合作模式
傳統家校溝通模式主要是“教師+家長”,教育的主體學生往往被排除在外,其弊端顯而易見。班級家書目的就是通過書信工具,把這三方聯結在一起,重新構建三方溝通合作途徑,不是簡單的“教師+家長”雙簧戲,而是“教師+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新型溝通合作模式,如下圖:
(一)班級家書的概念
班級家書即教師寫給學生、家長的信,摒棄古老書信格式,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既有教師去信,又有家長或孩子回復的初級層次;二是教師、家長、孩子全面溝通后,達成教師、家長滿意和學生接受的個性教育方式為高級層次。
班級家書每月一期,應首先確定每期主題,如“交流、分享、合作”、“關注心理成長,走進心靈世界”、“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其次,遵守環節設置為主題服務的原則,在保留重點、核心環節基礎上,其他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可靈活安排,加以創新。以下六大基本環節僅供參考:
1 卷首寄語:用溫馨言語,拉近與家長距離,打下交心基礎。多具有較強的文學性、總結性和前瞻性。
2 校園動態:總結一個月來的校級較重要的各項活動,寫明活動時間、內容,突出本班參加情況。讓每一位家長能更進一步了解學校,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家長了解學校)
3 班級動態:班集體作為學生每天共同生活、學習的基層組織,家長通過了解孩子所在班級集體開展的各項活動、取得的成績、存在問題等,能夠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心理、生理各方面發展有全面認識。(家長了解班級)
4 亮點表揚:將班上好人好事、孩子所獲得的榮譽、獎勵列舉表揚,讓先進典范起到引導、激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營造集體榮譽感。每月可根據班級實際采用形式多樣的小標題,如“國學傳唱之星”、“創作之星”、“書法之星”、“榮譽盤點”、“最美心靈”等,挖掘每個孩子閃光點,讓表揚代替批評。(家長了解孩子的點滴進步)
5 家校攜手:反映學生共性問題,如遲到、作業漏寫等,不出現真實姓名,教師提出建議并與家長單獨溝通;提示家長和孩子在生活方面需要注重的問題,如防寒防暑防火等,重在提出需要家長加強或配合的地方;還可以和家長分享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心得、經驗,或總結回復上個月家長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家校初步合作)
6 回音壁:回音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單獨設計一頁,家長讀完信后寫給班主任的反饋信稱為“家長回音壁”;一種是學生把讀完信的感想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想對老師說的話寫給老師。這部分為班級家書核心環節。(情況反饋及時,實現有效家校溝通)
班級家書的基本實施步驟:
(1)教師向科任老師、班干部了解和總結班級情況,并根據上期班級家書實施情況重點制作“家校攜手”、“家教智囊”、“回音壁”環節,完成寫作任務。
(2)統一印刷,由學生帶給家長。學生、家長回信。
(3)教師整理書信,及時處理學生、家長難題;向學生、家長回信,適當轉達雙方心聲;探討學習、教育方法及班級管理等。(針對個體)
(4)學生、家長的共性問題,有借鑒意義的溝通案例等放在下期班級家書中。(針對集體)
關鍵詞:課題轉型 小組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8-0230-01
1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
1.1確立學習合作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功能”聯合體。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同時考慮性別的平衡、個性的差異、常規習慣等情況,我們進行了小組人員的分配,建立了穩定的合作小組,并確立了較穩定的“學習同伴”。
1.2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常規
1.2.1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新常規
其一,組內互動交流的有效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是否高效的前提。小組討論的原則是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只有成員個體充分思考才能有多種學習資源的生成,才能促進各成員之間的共同進步,才是真正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采用自由發言式、輪流發言式、一幫一討論式。我們著力建立“組內互動機制”,采用“明確方式,組長引領”的辦法。
其二,組際互動交流的有效則是決定小組合作學習是否高效的關鍵。通常小組可采用以下方式展示本組的合作學習成果:一是當組內交流后意見達成一致,由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二是當組內意見不一致或有多種想法,可以由小組成員共同發言;三是當問題比較復雜或代表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進步時,可以有先代表發言后集體答疑。
1.2.2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小組長
作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組長,要承擔組織、協調、引領的職能。確定人選應該著重考慮其人格魅力(理性、民主、大度)和能力。
在討論開始時,小組長應根據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決定發言順序;討論過程中小組長要引導本組成員對大家的眾多想法進行歸納、甄選,確定小組的基本觀點;討論快要結束時,小組長要根據內容的層次安排交流發言的人選。
1.3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1.3.1確立清晰的目標
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①為什么這個環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②如果要用小組合作學習,那什么時候進行?問題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教師該如何點撥、引導?③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合作、個人自學三種具體的教學形式做到優勢互補?
1.3.2勾勒明確的步驟
在我們小組合作學習時,清晰的活動步驟顯得尤為重要。利用明確的動詞描述活動步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模式已形成,而細化每一個步驟,進行再分解則需要因內容而異,因人而異。
1.3.3預設交流的難點
對于那些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可能也無法理解透徹的重點、難點,教師要盡可能多地預設好干預和提升的路徑。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通常要充當“管理者”、“顧問”和“參與者”,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觀察合作探究小組的探究情況。通過觀察,了解學生在干什么?分工是否明確、合理?他們合作活動中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得到哪些指導和點撥?并及時介入,進行小組合作指導示范,點撥學生傾聽、補充、質疑、總結,充分考慮大組交流時如何組織、指導等。
1.4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實施中,教師的角色重新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是“引領者”。重在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期待,同時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要求。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同行者”。不但要巡視,關注每一個小組學習的進度、狀態和成果,而且要適時地“介入”,做兩個維度上的事。
“小組合作”學習后大組交流時,教師又回歸“引領者”。在組織全班展示交流的同時,在探究點上引導組際間進行成果的分享,思維的碰撞,促使學生的思維形成“螺旋上升”的態勢。同時,教師要提煉總結或引導學生提煉總結要點和注意點,不能為了展示而展示。
1.5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1.5.1適時利用即時性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適時地介入小組,用語言做即時性評價。目的在于第一時間的就單個組員或整個小組的學習狀態、交流方式、情感態度、思維亮點等點滴方面進行評價。
1.5.2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階段性評價
一方面,組織學生開展自評、互評、組長評,推選出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另一方面,小組間也開展自評、互評、師評,對小組團隊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表彰。
2 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
2.1如何處理好目標與形式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小組合作學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2.2如何處理好小組合作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由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指導――參與”的關系。學生作為小組的一員在盡力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關注同伴的表現,給同伴提建議,相互鼓勵,培養其合作意識和良好的合作習慣。
2.3如何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2011之夏,9000多名深職師生用志愿服務和承辦賽事的方式,擦亮了深圳的名片,讓世界感受到這座年輕城市的活力與愛心。 “讓我們以青春的名義相約未來,向志愿者之校的方向重新起航!”志愿者所體現和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學校隆重表彰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卓有貢獻的志愿者,并舉行志愿者之校的啟動儀式。(校園運動會策劃書:青春活力無限)
二、項目目的
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洪一表示,3年內學校將有40%的師生成為注冊志愿者,5年內60%的師生將成為注冊志愿者,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為建設青春活力的深圳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更好地將我們深職院建設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自愿者之校。
三、相關人員
主辦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策劃協辦方:深圳壹基金協會、媒體與傳播學院
參與群眾: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
活動宣傳:學生都市網
四、活動地點: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內、西麗366大街、深圳市兒童福利院
六、活動內容和步驟
展開為期一周的自愿者活動,與壹基金聯手幫助殘疾兒童,將此次活動的精神和意義詳實地傳達給每一位志愿者,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為建設青春活力的深圳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參與到自愿者服務活動當中。
活動步驟
1、2012年6月4日—召開動員大會
14:00~15:00 通知相關負責人務必在學院內作好宣傳工作,通知同學晚上的大會
18:00~20:00 分學院召開動員大會,并說明活動的目的。
2、2012年6月5日—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的校園環境清理活動
8:00-10:00 制作活動明細表供負責人登記志愿者個人參加活動的詳細信息,并打印出來。
10:30-12:00 統計好志愿者的人數并分好組,安排確定好各部的打掃區域的人數。
14:00-18:00 分別有小組負責人組織大家開始實施活動。
18:10-18:30 組織大家拍照留念
3、2012年6月6日—與深圳壹基金協會合作進行校外自愿者服務(50人)
8:00-8:40 在校吃完早餐
9:00-10:00 坐車前往服務地區
10:30-12:00 幫助殘疾小朋友學習,送學習禮品,與小朋友玩游戲并拍照。
12:00-13:00 午飯時間
14:00-18:00 媒體學院的自愿者對部分小朋友進行采訪,做好記錄和拍攝。
18:30-19:30 返校
4、2012年6月7日 —某小區義務服務(50人)
8:00-8:40在校吃完早餐
9:00-9:30 前往小區
10:00-12:00義務服務,如修理簡單的家電用具等
12:00-13:00 午飯
14:00-16:00宣傳自愿者服務的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活動
16:00-16:30 返校
5、2012年6月8日—召開總結大會
9:00-10:30分享一周自愿服務所取得的成果,
10:30-12:00師生進行交流,提出希望,宣布活動圓滿結束
七、注意事項
1、宣傳的橫幅盡可能持久的保留,避免被覆蓋;
2、在進行活動時要有秩序,并注意安全;
3、各學院與各學院的注意相互協調,安排好各項工作;
4、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并要妥善管理和保存。
八、活動預算
l 宣傳海報5張 5元/張 共計25
l 宣傳橫幅6條 10元/條 共計60元
l 宣傳板10塊 4元/塊 共計40元
l 外出伙食費10元/人(共100人) 共計1000元
l 禮品費用15元/份(共100份) 共計1500元
l 共計2645
九、項目評估
讓拔尖創新人才“冒”出來的發現與選拔機制。學校堅持“培養從選拔開始”,經過5年的探索,我們發現在“翱翔計劃”中表現出眾的學生一般都具備以下特征:品德端正、熱愛科學、有科學稟賦(包括有敏銳的科學知覺、較強的信息能力、良好的思維策略、懂得反思)、學有余力和良好的個性素質。為此,京源學校設計了新學員發現、選拔的五個環節:一是老學員的示范引領、激發興趣;二是開展小課題研究;三是陳述小課題研究構想;四是帶學生到野外去開展預研究;五是組織面試選拔學員,通過這些環節讓優秀學生“冒”出來。
發揮基地學校作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每年為了讓新學員盡快“到科學家身邊自主成長”,京源學校作為基地學校做好三項基本工作:一是“落實三導師制”,即有效地將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指導專家、生源校指導教師和基地校指導教師組織起來形成一支動態的培養團隊。二是“開發五類課程”,即基礎性課程、過渡性課程、科研體驗性課程、實踐考察課程和小課題研究課程,三是“培養四步驟”,即學員“到科學家身邊自主成長”的基本步驟:(1)“逛”實驗室——選擇、確定實驗室;(2)“近”實驗室——到基地校參加選修課程學習;(3)“泡”實驗室——開展小課題研究;(4)“出”實驗室——寫規范研究論文、上翱翔科學論壇。
借助“翱翔計劃”,助推教師發展。京源學校借助“翱翔計劃”提供的高端平臺,大力推進學校課程建設,提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發與指導能力,把一批青年教師推上校本課程開發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前沿,使他們在參與翱翔計劃,指導學生課題研究活動的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學校引進了一批具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如天文教師、化學博士、文學博士等。學校積極參與“翱翔計劃”的多項開拓工作,如與高校實驗室對接;進行基地課程開發;翱翔學員課題論文輔導等,提升了學校創新人才培養的能力與水平,擴展了學校教育資源,搭建了普通中學與高校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的橋梁。
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支持體系
拓展訓練英文為Outward Development,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迎接一次次挑戰,戰勝一個個困難。它有時也稱為戶外拓展訓練、野外拓展訓練、拓展訓練營、外展訓練、冒險性學習法、戶外體驗培訓,目前已經成為提高溝通技巧、凝聚力、領導力、決策力、競爭力、人際信任和個人心理素質培訓中廣泛采用的技術。它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將一群平時在一起工作的人集合起來,并將他們帶入一個戶外的環境或設施中進行體驗式、參與式訓練。這些戶外環境和設施提供了一個與日常工作完全不同的場景,并且運用多樣化的手段滿足不同的參訓者,通過活動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二、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設現狀
作為一名普通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我發現大多數學校開設的體育項目如下:田徑(跑跳類、投擲類)、球類(以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為主,有些學校有網球課)、健美操與舞蹈類(以健美操、拉拉操、拉丁舞為主,有些學校的選修課開設瑜伽課與肚皮舞,街舞等)。其中田徑類有50M、100M、400M、800M、1000M、投擲鉛球等項目。可是,田徑項目具有一定局限性。譬如,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抱怨說跑步類項目很枯燥,自己力不從心,甚至有學生借身體不適逃避練習。另外,還有學生在學習鉛球技術的時候問教師:“老師,我們投擲鉛球有什么用呢?”往往把教師問得啞口無言。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時候認識到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認識不外乎它是一種體力活動,上體育課又苦又累。先不說這些學生嬌氣,懶惰,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體育教師要想一些可行的辦法使學生在運動中感到樂趣。
如何把枯燥的身體素質練習變得更為有趣,如何把原先體育課上競技性很強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內容擴展到社會和大自然,這是體育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拓展訓練在基層企業單位的廣泛開展,必然有著一定的優勢。將拓展訓練游戲引入課堂,不僅符合現代體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而且可以豐富體育課程,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拓展訓練特點
1.綜合活動性
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
2.集體中的個性
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生都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3.自我教育
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和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生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后的總結中,教師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生自己講,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挑戰極限
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生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四、高職院校體育課開展拓展訓練游戲的具體方法
上文中拓展訓練有四個特點,在高職院校開展拓展訓練具有可行性,因此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校資源選出合適的拓展訓練游戲。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應用現有的體育資源和體育器材,簡化拓展訓練的方法。
1.信任背摔
目標:信任背摔是一項心理素質拓展的活動,目的是通過這個活動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關系。同時,這個活動還可以鍛煉心理素質,克服恐懼,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有很大幫助。
步驟:分組練習,每個人輪流上到背摔臺上背向同組學生,雙腳后跟1/3出臺面;(教師做出示范動作)身體重心上移盡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學生安全把他接住即為完成。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撒手或撤退;當聽到背摔學生的詢問“準備好了嗎”時,頭向后仰的同時側向同組學生的背部。
我曾在某個班試行信任背摔這個項目,學生由一開始的不信任、害怕到慢慢適應,有兩個小組的學生相當有默契,說明這個游戲的可行性。
2.連環手游戲
步驟:讓每組學生站成一個面向圓心的圓圈;讓某學生先舉起右手,握住對面學生的手,再舉起左手,握住另外一個學生的手,現在團體面對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在不松開手的情況下,想辦法把這張亂網解開,最后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規則:亂網肯定可以解開,但答案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大圈,另外一種是兩個套著的環。在嘗試過程中,不能松開手。如果實在解不開,就可允許學生決定相鄰兩只手斷開一次,但再次進行時必須馬上封閉。
3.袋鼠賽跑
目標:促進團隊合作;培養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
步驟:將兩根繩子沿著運動場某一邊緣,平行放置,相距10米遠;讓學生互相結對;給每對搭檔發一個氣球;讓其中拿著氣球的學生站在一條線上,他們的搭檔站在運動場邊緣的另一條線上;讓帶球的學生把氣球放在膝蓋之間,并且放好之后,手不能再碰氣球;告訴帶球的學生,聽到信號后,像袋鼠一樣跳躍通過運動場(保證氣球夾在膝蓋之間),到達運動場對面的終點線時,將氣球傳遞給搭檔——仍舊要求不能用手碰氣球。交換氣球后,搭檔夾著氣球跳回起始線;最先跳回起跑線的那對搭檔獲勝,在此過程中要求氣球始終夾在膝蓋之間。
4.呼啦圈
目標:通過該游戲說明如果不改變方法而僅僅是提高熟練程度及技巧則對結果的改善是緩慢的,但如果有創意,有創新的方法,就會對結果的改善有突飛猛進的效果。
步驟:教師交給每個小組1個呼啦圈及2個足球并要求全組人都要手拿著球穿過呼啦圈;最好有2個小組進行比賽,以最快完成的一組為優勝組;每個小組有5分鐘的練習時間,而后開始比賽;在2個小組開始比賽前,讓他們報出自己對完成這個任務所需要的預定時間;由教師掌握是做3次還是只做2次。
5.梅花樁
這個游戲可以在選修課上采用。教師可讓學生去公園完成這個游戲。
目標:對現實環境,作行動計劃、共同目標的協作;培養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突破自己的盲點,促使團隊共同實現目標。
步驟:團隊的所有學生在手拉手的條件下,從高低不一、距離不等的梅花樁上通過,并且所有學生都必須過起點、中點和終點的三個樁點后才視為成功完成。
6.王者風范
目標:使每名學生都融入到集體中,行動要有自制力。
步驟: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選一個組長;3組進行從1到30報數,最慢的一組算輸,組長接受懲罰,懲罰是做俯臥撐;報數比賽進行三個回合。第一回合30個,第二回合40個,第三回合50個。
拓展游戲有很多,有室外還有野外拓展游戲。上文列舉的拓展游戲受場地限制比較少,易于教師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宗鳴.高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之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4):127.
[2]baike.省略/view/196.htm
關鍵詞:小學;成功訓練;教學
針對小學六年級的成功訓練課程的設計理念,結合我校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本課程的目標“強化合作意識與意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的含義,并學會競爭”著手,完成定向組合的訓練內容。
一、游戲打頭,做組合“團隊合作”的句子
游戲是所有小學生都喜歡的項目,在本課的開始先以游戲打頭,引導學生做組合“團隊合作”的句子。
1.明確要求及步驟
(1)全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裝有許多詞卡的信封。(2)各小組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把信封做的詞排列組合,組成一個句子。(3)要求:組成的句子要符合“團隊合作”的主題。
2.游戲環節
(1)學生小組進行游戲。(2)時間到后,教師檢查各小組完成任務情況。(3)各小組匯報交流。
3.注意事項
(1)學生小組的數量與“詞匯卡”信封的數量相等,有幾個小組就要準備幾句話的詞匯。(2)由于組句以“團隊合作”為主題,學生很容易就會意識到各小組要順利完成任務,必須互通有無、開展合作。于游戲開始前要特別強調小組間的競賽,強化學生小組間的競爭意識。(3)組句有不確定性,只要是能說明“團隊合作”這個主題就可以。
二、成功加油站,讓學生成功加油
引導學生學習“成功加油站”中《落網之鳥》。
1.自讀《落網之鳥》,了解文章給予我們的內容
一個獵人在湖沼旁張網捕鳥,很多大鳥落網,獵人想收網,結果鳥卻帶著網飛走了。但是獵人堅定一個信念,鳥都想回自己的家,我會追上它們的。就因為它們的不合作,被獵人活捉了。
2.感悟《落網之鳥》深刻的內涵
學生進行互相交流,為什么獵人能追上,能捉到這些鳥?是獵人有豐富打獵經驗,是鳥沒有團結合作的意識與精神。正因為這些原因才讓獵人得手。
3.樹立“團隊合作”的意識,接受“團隊合作”主題的教育
一、以合作小組的形式組織活動
語文活動因其綜合性、探索性致使研究內容深且廣,研究時間長且散,組織起來有較大困難。為了讓活動在課內課外都能得到發展,并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并有所收獲,惟有通過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來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語文活動的精彩與美妙。
(1)各類專題活動
中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配套的專題活動,切實有效地展開各類語文專題活動能進一步推動語文學習。在課堂上采取活潑多樣的交流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研究成果,并說說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感悟。“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語文活動中我們要多給學生一點合作研究的時間,讓學生在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中培養情感,在自由討論中放飛思想,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活動的快樂。
(2)“感受大自然”活動
首先讓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特長,自結小組,分組活動。小組內設有觀察員、搜集員、畫師、詩人、編輯。當該組確定研究內容,如研究“我心目中的春”后就要開始分工合作了。觀察員負責在校園或社區選擇春天的植物或動物,觀察記錄,輯成“自然日志”;搜集員則在網絡、書籍或有關人員中搜集與春天有關的俗語、諺語、歌曲等;畫師除了搜集與“春”有關的繪畫、圖片等。還要選擇一些寫“春”的詩,為其配畫;詩人搜集有關“春”的詩文,并寫一些詩歌。編輯則負責把這些內容編輯成冊,以出墻報或手抄報的形式展示活動成果。
活動不是目的,在實踐中生成能力與素養是關鍵。
(3)“我閱讀,我快樂”活動
基于當今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組織開展了“我閱讀,我快樂”的語文活動,希望能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文學品位,促進人格發展。活動步驟如下:①由學生自愿結對,組成4-8人的“課外閱讀學習小組”,共同商定所選作家,并制定本組閱讀該作家作品的研究計劃。②每位小組成員利用假期自讀選定的課外書,并完成讀書筆記。③開學后兩周。小組成員交流讀書心得,集思廣益。歸納完成研究成果。④在研究成果展示時同樣讓各位組員各司其職,各顯其才,圍繞該作家作品的手抄報、網頁設計、文學評論集、讀書報告、影視改編等一應俱全,力求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感受到各個作家、各種風格文章的魅力,給更多的學生展示的機會。從選題的確定、研究步驟的安排、資料的搜集整理到結論的形成和成果的展示、都是由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完成。在學習與研究過程中,許多小組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這就是探究意識的一種提高,而這,正是創新的前提。
二、從生活中挖掘學習資源
1.結合學校生活開展語文活動
學校生活是學生最熟悉也是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因此,以學校生活為話題的語文活動,更接近學生的心靈、情感生活,更具親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實施。如《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語文活動,說“如花歲月”。回憶在初中的美好生活,話題可以有:①我第一次與____的相識②我最快樂的一回③我最痛苦的一回④我最感動的一回⑤我最想對____老師說⑥我最想對同學說⑦說說我這三年。活動既生動有趣,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得課堂內外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在真實的氛圍中,在活動的過程中,在師生的互動中,在信息的整合中收到了極好的語文學習效果。
2.結合家鄉特點開展語文活動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認為可以從學生身上能感觸到的人和事出發,本著讓學生認識家鄉,進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情感的目的展開語文活動。我們常州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才輩出。讓學生借助圖書館或網絡對自己家鄉的風景、風俗、特產、民情等做一細致的調查,從而掌握豐富的相關資料。有條件的還可以對感興趣的某方面進行有目的的訪問,占有第一手資料。事實證明,在研究過程中各小組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一組研究“常州名橋”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他們以報紙、刊物、小論文、課件等形式向全班展示成果。諸如:美妙動人的橋裝飾、清新宜人的橋詩、浪漫神秘的橋傳說、豐富多彩的橋名、蘊涵豐富的橋意等。
3.結合新聞媒體開展語文活動
這個活動的構想源于一次“街頭錯別字調查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承包”一段街道,尋找錯別字。諸如商店的店名、服務公約、商品名稱等。各人將查得的錯別字匯總,寫一份調查報告,把這些調查報告分別送到了各個有錯別字的商店。學生沒有滿足于此,漸漸形成的對社會語言使用的敏銳感使他們發現,身邊的新聞媒體也常常出現類似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成小組后。選定一份報紙連續一月跟蹤閱讀。選定電臺、電視臺某項節目連續收聽或收看,對其中的語言錯誤進行記載,寫成文章后直接寄給有關媒體,并完成調查報告《一月來我的錯別字統計》,以照片、文字、課件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成果。
4.結合生活經歷開展語文活動
(1)展示照片,重睹祖國大好河山。把你過去旅游時拍下的照片精選出來,舉辦一個圖片展,讓大家共享你的美好瞬間。每張照片要為它取一個獨特的名字或為它寫一段精彩的話,可以是描述照片畫面,也可以是拍此照的經歷。最后大家評出“最佳攝影獎”和“最佳文字獎”。
(2)網上旅游,濃縮神州的人文精華。組織一次獨特的網上,旅游活動。搜集當地的人文資料,如歷史沿革、文化精品、地方風情等。將搜集到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編輯后命名,并加上前言和后記,最好制作成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