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黃瓜病蟲害防治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黃瓜;創(chuàng)新栽培;方式;黑龍岡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95-01
青岡縣現(xiàn)有棚室蔬菜面積266.8萬m2,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豆角、茄子、辣椒等,其中黃瓜種植面積占34%。由于連年種植導致土壤地力下降。黃瓜種植戶還依賴以往的種植經驗,導致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發(fā)生,使黃瓜的商品性下降,如2016年由于受特殊的氣候條件影響,使青岡縣棚室黃瓜總體產量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新菜農經驗欠缺、老菜農觀念守舊,導致黃瓜在實際生產中出現(xiàn)根系生長不良、苗弱、早衰等現(xiàn)象,致使精品瓜下降?,F(xiàn)就如何改變種植方式,提高商品瓜的市場競爭力,提出適宜青岡縣黃瓜栽培的創(chuàng)新栽培方式。
1 品種選擇
1.1 品種現(xiàn)狀
現(xiàn)在還有很多種植戶在選種用種時還是幾年前的老品種,不敢去嘗試和接受新品種,由于棚室常用品種單一,致使植株本身抗性減弱,病蟲害增多,給精品瓜的種植埋下禍根。
1.2 棄舊選新,更新?lián)Q代
選種的首要條件是要選擇適宜本地消費習慣的新品種;然后選擇適宜本地栽培種植的單性結實率較高的新品種;其次根據當?shù)爻0l(fā)生病害的種類選擇針對性的抗逆性較高的新品種。
2 培育壯苗
2.1 傳統(tǒng)育苗方式
青岡縣黃瓜育苗方式多采用坐床育苗而后二次假植的方式進行,育苗床基質主要以鋸末為主,常因二次假植時造成根系受損,導致定植后莖基腐病等苗期病害的發(fā)生[1]。要合理選用新型的育苗基質,并采用育苗盤進行嫁接的育苗方式,可有效防止連作障礙,為精品瓜早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根系環(huán)境。
2.2 轉變育苗期管理方法
根據黃瓜育苗期對溫、光、水、肥等可控性條件的需求量,轉變傳統(tǒng)育苗的忽之任之,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地、有效地控制各個育苗環(huán)節(jié),為幼苗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舒適的生長環(huán)境。
3 定植前準備
3.1 改變傳統(tǒng)施肥
3.1.1 傳統(tǒng)施肥觀念。菜農在進行棚室黃瓜種植時,始終認為底肥多施化肥產量高,菜農沒有意識到因底肥施用量過大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加重、黃瓜根系受損等問題,忽視了有機肥、生物菌肥和一些中微量元素等肥料在黃瓜生產中的重要性,導致植株生長勢弱,營養(yǎng)供應受阻,大面積出現(xiàn)畸形瓜、化瓜等問題,因此直接影響黃瓜整個生育期的產量。
3.1.2 平衡施肥,促根養(yǎng)葉。黃瓜種植時,底肥要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增施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施肥方法進行。
3.2 改變傳統(tǒng)種植模式
3.2.1 傳統(tǒng)種植模式。青岡縣黃瓜栽培模式主要以畦作為主,常通過不斷加大種植密度來提高產出比。而一些低洼易澇棚室采用畦作種植時,一旦遭遇雨水大的年份,棚室內地下水位上升,就會使栽培行內積水,加上種植密度過大,水分蒸發(fā)慢,會造成黃瓜漚根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2-3]。
3.2.2 合理調整種植方式和密度。針對一些低洼易澇棚室可以采用壟作的方式進行,并根據黃瓜品種特性、土壤條件、栽培方式及時調整黃瓜栽培密度。
4 定植方法
4.1 傳統(tǒng)定植方法
以往定植時都是以先覆膜再栽苗,然后大水漫灌的方式進行。定植時澆大水,一方面容易降低地溫,造成緩苗慢、根系弱,同時人為增加棚內濕度,會使苗期病害增多;另一方面造成土壤表層通透性下降,根系呼吸困難。
4.2 改大水定植為造墑后小水定植
定植前將棚室內土壤澆透,扣好棚膜升溫,當表層土壤見干時,就可以進行小水定植。造墑定植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棚內濕度;另一方面由于根系有很好的向水性,可有效地引導根系下扎[4]。
5 定植后管理
5.1 肥水管理方式
5.1.1 傳統(tǒng)肥水管理方式。定植后老菜農依照以往經驗7 d澆1次水、施1次肥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而新菜農照搬照用,導致肥水供應不合理,植株根系受損、植株徒長等問題時有發(fā)生。
5.1.2 轉變管理觀念,運用新技術。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管理:一是根據天氣情況,如遇低溫寡照或高溫天氣,要延遲或加大給水給肥次數(shù);二是根據黃瓜植株長勢,過旺時要減少給水給肥次數(shù),反之則增加;三是根據各生育時期需水需肥規(guī)律,苗期少給水,促根養(yǎng)葉;開花結果期增加水肥施入量,平衡植株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生長中后期在施用平衡性肥料的基礎上增施養(yǎng)根性肥料,以平衡營養(yǎng)及保護根系。
5.2 留果方式
5.2.1 傳統(tǒng)留果方式。在傳統(tǒng)生產中,黃瓜種植戶見瓜就留,造成植株營養(yǎng)供應不充足,次品瓜增多,商品性下降。
5.2.2 合理選瓜、留瓜。定植后根據土壤情況和苗情長勢,在6~8葉開始留瓜,下部瓜及早摘除,以后可以根據植株長勢情況,采用“隔一摘一”或“隔兩摘一”的方式進行留瓜,做到以精品求價值的合理轉變[5]。
6 病蟲害防治
6.1 傳統(tǒng)病蟲害防治方法
棚室黃瓜種植戶,常年采用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進行全生育期病害防治,而在防蟲滅蟲時又一味地選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認為這些藥是萬能的,可以防治黃瓜的各種病蟲害,導致防病滅x延后。
6.2 掌握新技術,做新時代瓜農
積極參加各種種植業(yè)陪訓,了解和掌握棚室黃瓜的相關植保知識,在病害發(fā)生初期,識別病害種類,提前采取針對性的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控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黃瓜植株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理想的收入。
7 參考文獻
[1] 朱培明.移動式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6(2):137-138.
[2] 郭淑霞.柘城縣冬春茬大棚黃瓜栽培新技術[J].河南農業(yè),2016(10):50.
[3] 丁小濤,,何立中,等.半封閉溫室迷你黃瓜巖棉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0(3):1-5.
一、**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及植物檢疫現(xiàn)狀
**縣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流經全縣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全縣有川臺地10萬余畝,糧食作物以種植玉米、大豆、馬鈴薯、谷類等作物為主,以日光溫室生產為主的蔬菜產業(yè)和以山地蘋果為主的果樹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產業(yè)化發(fā)展格局初步形成。隨著農業(yè)產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受近年來暖冬天氣的影響,農作物病蟲害呈高發(fā)態(tài)勢,全縣農民普遍重視設施蔬菜及山地蘋果病蟲害防治,忽視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盲目用藥、不合理混配農藥,有病蟲就打化學農藥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其它綜合性防治措施推廣應用步伐緩慢。截止2019年6月底,全縣累計農作物防控面積**萬畝次,其中糧食作物防控面積**萬畝次,蔬菜防控面積**萬畝次,蘋果防控面積**萬畝次。從上述數(shù)字可以看出,大田作物防控面積較少。過多依賴化學農藥,減量控害目標任重而道遠。全縣廣大群眾對植物檢疫工作概念不清,沒有認識到搞好植物檢疫工作是確保外來檢疫性有害生物不為害我縣農作物的重要舉措,存在消極應付等現(xiàn)象,給我縣植物檢疫工作帶來諸多弊端。
二、存在問題
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防治意識較差。對玉米、豆類、馬鈴薯等大田作物忽視防治,特別是今年草地貪夜蛾從境外遷入我國為害,農民對其一開始并不重視,任其病蟲害發(fā)生蔓延,蔬菜、蘋果生產過程中只注重化學防治,忽視其他綠色防控措施。二是防治器械落后。95%以上的農戶使用手搖式噴霧器,造成農藥利用率低,跑、冒、滴、露成為常態(tài),嚴重影響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據統(tǒng)計,截止2018年底,我縣施藥器械共計**臺套,其中手動噴霧器**臺套,背負式機動藥械**臺套,小型機動藥械**臺套,手持電動藥械**臺套,其他高效器械推廣應用步伐緩慢。三是隨意混配農藥現(xiàn)象較為普遍。有些農民為提高防效,隨意將各種農藥盲目亂配混用,用農藥瓶蓋代替標準量具稱量,不考慮農藥屬性等,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極易造成藥害。四是用藥劑量偏高。每種農藥都有規(guī)定的使用劑量,一方面絕大部分農民片面認為規(guī)定劑量太低,達不到防治效果而任意加大用量;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不規(guī)范用藥,加快了病蟲抗藥性的產生和土壤環(huán)境污染,導致防效下降而再次提高用藥量。五是用藥次數(shù)增多。有些農民為防止自家農作物遭受病蟲危害,不按規(guī)定的間隔時間用藥,而是不管有無病蟲,每隔3—5天打一次“保險藥”甚至病蟲高發(fā)期每隔一天就打藥一次,人為地增加了防治成本。六是施藥時間和方法不當。用藥時期:見蟲就打藥已成習慣,錯過了害蟲防治的最佳時機,只好加大用藥量,增加防治次數(shù)。有的甚至不管有蟲無蟲,隔幾天便打藥。病蟲害各有其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植物檢疫工作中存在問題:一是全縣農民自覺遵守檢疫法律法規(guī)意識不強。據調查了解全縣有30%左右的農民不了解《植物檢疫條例》及《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yè)部分)》,不懂違反相關內容要接受相關處罰。二是種苗經銷門店擅自調運種苗現(xiàn)象普遍,特別是蔬菜種子持證率低。三是全縣部分農民對檢疫性有害生物危害性認識不足,快速舉報渠道不暢。上述問題需要我們從事植保植檢業(yè)務工作的全體技術人員凝心聚力,迎難而上,努力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
三、對策及建議
1、強化植保新技術新器械培訓,走綠色防控之路
通過定期召開課堂培訓、現(xiàn)場培訓、參觀植保新技術、新器械試驗示范點、發(fā)放明白紙等形式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民走綠色防控之路,實現(xiàn)減量控害目標,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平臺等新聞媒體宣傳植保新技術、新器械和植物檢疫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提升知曉率。加大對草地貪夜蛾、粘蟲等遷飛性害蟲識別防控知識的培訓力度,提升廣大農民群防群治自覺性,減輕為害損失,確保全縣農業(yè)生產安全。
2、普及農藥安全使用知識,引導農民精準施藥
農藥安全使用技術主要包括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新技術,有害生物安全控害技術,化學除草技術,新型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以及新型高效、經濟、安全農藥新品種使用與高毒農藥替代技術等。農藥使用過程中造成的各種安全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農藥使用中技術水平低,不正當操作引起的,因此,農藥使用中的規(guī)范操作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要購買三證齊全的農藥。二是要合理混配農藥。三是要選擇高效施藥器械。四是要適時對癥用藥。五是嚴格執(zhí)行國家農業(yè)部禁限農藥名錄中的相關規(guī)定,嚴禁在蔬菜、瓜果等生產中應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緊扣綠色生產,推進農藥使用減量化
農藥使用減量化,是綠色生產重要內容,是保障產品、環(huán)境安全的關鍵。推進農藥減量化重在“控”字,我們從事植保植檢工作的專業(yè)技術干部,要認真研究生態(tài)防控、健身栽培等農藝措施,應用農業(yè)措施達到防控的目的。大力應用現(xiàn)代物理、生物防控技術,千方百計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確實需要防治才能運用“替、精、統(tǒng)”,力爭到2020年,全縣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實現(xiàn)農藥減量化,形成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綠色生產制度,滿足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供給需求。
4、強化種苗市場監(jiān)管,確保農業(yè)生產用種安全
形成檢疫執(zhí)法長效機制,圍繞產地檢疫、市場檢疫、調運檢疫、規(guī)范執(zhí)法等重點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實現(xiàn)對種苗及其他植物產品流通、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全面監(jiān)管,提高我縣種苗經銷企業(yè)的守法意識,種苗檢疫持證率明顯提高,植物檢疫執(zhí)法水平顯著提高。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蘋果蠹蛾防控的重要性、長期性,千方百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菜豆象、黃瓜黑星病、番茄潰瘍病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專項調查工作,將危險性有害生物阻截在縣域之外。
5、改革創(chuàng)新轉觀念,為產業(yè)發(fā)展保駕護航
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件事,一是改革體制,二是激活機制,三是創(chuàng)新科技。關鍵是更新觀念。對我縣農業(yè)工作而言,工作主線要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工作方向要向綠色生產轉變,工作重點要向農民增收轉變,增收手段要向產業(yè)融合、產業(yè)鏈延伸轉變。對我縣植保工作而言:服務對象要從千家萬戶,向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新型服務主體轉變;服務方式要從傳統(tǒng)的發(fā)文件,向利用現(xiàn)代傳媒轉變;防治形式要從“單打獨斗”向統(tǒng)防統(tǒng)治轉變;技術措施要從有病有蟲就防,向農藥使用減量化轉變,提高農藥利用率,保護全縣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單位全體植保技術干部而言:要認真學習中央關于人才發(fā)展的意見,要破“城”而出,登高望遠。要講政治、顧大局、能吃苦、會干事、作風硬,變辦公室指揮為田間地頭指導,變?yōu)楦糯蟮?,變植保專家為農業(yè)專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有所作為,為推進種植業(yè)轉型升級、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做奉獻。
【關鍵詞】無公害 蔬菜 栽培 技術
1.無公害蔬菜生產
1.1 生產基地選擇 生產基地要遠離污染源,不受“三廢”的侵害;要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特別是水質要好,不用污水澆地。
1.2 選用抗病優(yōu)良品種 選用抗性強、豐產優(yōu)質新品種,以減少農藥使用。
1.3 種子處理與適期播種 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消毒;保證秧苗整齊、健壯;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期,避開或減少高溫、多雨、蟲害等不良環(huán)境條件影響。
1.4 深耕細作 播種或定植前,應及早滅茬深耕、曝曬土壤,除凈殘留根茬、枝葉,減少病源、蟲害。
1.5 科學施肥 菜地應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如農家肥、沼氣肥、微生物肥等,不用或少用化肥;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要推廣有機生物菌肥、優(yōu)質葉面肥,以減少肥料的污染。
1.6 推廣無(少)農藥栽培 采用生態(tài)法防病、物理法滅蟲。用黑光燈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藥劑誘殺害蟲。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要掌握好用藥安全間隔期、施用方法與用量。
1.7 采用高新技術 推廣不造成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可減輕許多蔬菜病害。
1.8 注意輪作,合理間作套種 合理的間作套作選擇互利組合,進行立體種植,有利于減少病蟲草害發(fā)生。
2.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原則
2.1 茬口安排,提倡水旱輪作 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藍等)、茄科蔬菜(茄子、辣椒、番茄)、葫蘆科蔬菜(如黃瓜、苦瓜)切忌連作。
2.2 品種選擇選擇抗病蟲、抗逆能力強、商品性好,農藥和硝酸鹽的富集能力低并與栽培季節(jié)及栽培方式相適應的品種。
2.3 種子消毒 用溫湯浸種、藥劑浸種或藥粉拌種進行種子消毒。
2.4 栽培場地的清理和消毒
2.4.1育苗器消毒 育苗前用40%的甲醛或高錳酸鉀配成0.1%的溶液將育苗盆、缽、盤等所有用具噴淋或浸泡消毒。
2.4.2育苗室消毒 用殺菌劑、殺蟲劑和室內熏蒸法進行育苗室(大棚)消毒,加硫磺粉0.8~1.0kg/畝、敵敵畏0.3~0.5kg/畝、鋸末或適量干草3.5kg,混合點燃煙霧熏蒸,密閉12~24小時后通風備用。
2.4.3 田園清理 清除前茬作物殘株,保持田園清潔。
2.5 適時播種 根據栽培季節(jié)、栽培方式、氣候狀況以及蔬菜品種的特性來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2.6 苗期管理 用無害化處理的營養(yǎng)土護根育苗;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幼苗發(fā)育最適宜的溫度需求進行苗期的溫度管理;合理調節(jié)育苗床的濕度,預防苗期病害的發(fā)生;適時煉苗,培育壯苗。
2.7 成株期栽培管理適時中耕除草,及時清除枯枝敗葉、病株、病葉、病果;茄果類、瓜類及豆類等蔓生蔬菜種類及時整枝、搭架、壓(吊或纏)蔓、摘心、打杈及疏花疏果等。
2.8 采收清理 適時采收,禁用污水清洗蔬菜,合理包裝儲運,防止二次污染。
3.施肥技術原則
3.1 施肥原則 無公害蔬菜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蔬菜硝酸鹽含量、改善品質和提高產量為指導思想。
3.2 禁用不合格肥料 未經國家、省級農業(yè)部門登記的肥料;硝態(tài)氮肥;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肥料;未腐熟的有機肥;葉菜類收獲期間不允許施用糞追施。
3.3使用優(yōu)質肥料 腐熟的堆肥、人畜肥、廄肥、漚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餅肥;化學氮肥、化學鉀肥、化學磷肥、生石灰、無機混合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氮肥每次用量要小于6kg純氮;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等;中、微量元素肥:以鈣、鎂、鉬、鋅、錳、硼等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為主的肥料。
3.4 化學氮肥的用量速生葉菜類:純氮8kg/畝(小油菜、生菜);結球葉菜類:純氮15kg/畝(大白菜、甘藍);瓜果類:純氮20kg/畝(番茄、黃瓜、西瓜、甜瓜);根菜類:純氮12kg/畝(白蘿卜、胡蘿卜)。
4.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原則
4.1 病蟲害防治原則 使用生物防治,協(xié)調利用物理防治,科學合理應用化學防治技術,既要把蔬菜病蟲害的損失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又要達到符合農藥殘留標準。
4.2 物理防治 根據病蟲對某些物理因素的反應規(guī)律,利用物理因子防治病蟲害。
1發(fā)展歷程
植物保護研究所是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直屬的科研機構之一。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的前身,即1909年成立的河南省農事實驗場,距今已有百年。1929年沿革為河南省農林試驗總場,當時設有病蟲害股;1950年農林試驗總場更名為河南省農業(yè)試驗場,設有植物保護組;1958年更名為河南省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設有植物保護系;1959年更名為河南省農科院,1960年植保系與土壤肥料系合并為植保土肥系,編制25人;1962年9月,河南省農科院改名為河南省農科所,植保土肥分列兩系,植保系編制18人;1963年2月農科所又改為農科院,植保系隨之改為植保所,編制仍18人;1969年11月廣大科技人員下放勞動,1970年1月河南省農科院改名為河南省農林技術服務站,植保所改為植保組;1971年農林服務站變更為農科所,植保組改為植保研究室;1972年農科所改為河南省農林科學院,1973年恢復植保所,下設病害、蟲害2個研究組;1979年植保所下設病害、蟲害、生物防治、農藥4個研究室;1983年,增設小麥害蟲研究室(含地下害蟲);1984年實行課題組管理,取消研究室,設有麥病、棉病、葡萄病害、芝麻病害、大豆病害、大豆害蟲、蔬菜病蟲、中草藥病蟲害預測、地下害蟲、生防、農藥應用和農藥殘留分析等14個課題組,編制70人;1985年1月河南省農林科學院改為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1989年增設農藥試驗廠;植保所課題組基本保持在8~12個,人員保持在70~78人;1993年又實行研究室管理,設有小麥病蟲害、棉蟲、生防、生物技術、芝麻、農藥6個研究室;1999年成立種子開發(fā)部;2001年成立綠保公司;2007年,機構改革,編制為60人;2009年植保所內設辦公室、植物病害室(含小麥病害、棉花病害課題組)、植物害蟲室(含小麥蟲害、棉花蟲害、昆蟲天敵課題組)、生防室(含生物防治、分子生物學課題組)、生物技術室(含生物技術課題組)、農藥室(含農藥殘留課題組)、農藥廠和綠保公司。
2遵從院訓,積極進取,不斷推進植保事業(yè)發(fā)展植保所始終堅持“團結、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的院訓,根據河南省各時期農業(yè)結構和發(fā)展狀況,圍繞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甘薯、大豆、芝麻、果樹、蔬菜、中草藥等主要優(yōu)勢作物的生物災害問題,積極開展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和新技術、新成果的示范推廣,為河南省農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促進了植物保護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1978年以來,全所共完成計劃項目500多項,項目總經費6000多萬元,獲獎成果164余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5項,省部級二等及以上成果獎46項(表1),省部級三等獎47獎,其他獎60項。發(fā)表專業(yè)論文875篇,其中國家核心期刊362篇,出版專著57部。
2.1傳統(tǒng)學科優(yōu)勢明顯
在歷代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一批在國內具有明顯特色和優(yōu)勢的學科領域,如小麥、棉花、水稻、煙草、果樹、蔬菜、中草藥等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和農藥應用技術等。
2.1.1小麥病蟲害研究河南省是全國小麥主產區(qū),2008年小麥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和對國家的貢獻均居全國首位。20世紀50年代開始,開展了小麥主要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其防治技術研究?!捌呶濉币詠硪恢眳⒓踊蛑鞒謬铱萍脊リP和“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目前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在植保所設立了小麥吸漿蟲防控科學家崗位,承擔著銹病、赤霉病、紋枯病和麥蚜等多項國家公益性行業(yè)科技項目,小麥銹病、白粉病和小麥蚜蟲、吸漿蟲等病蟲害的研究在國內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摸清了主要小麥病蟲害的流行發(fā)生規(guī)律,篩選出進行化學防治的有效農藥,可有效控制河南省各個時期小麥病蟲危害,有力地推進了河南省小麥生產的快速發(fā)展。
在小麥病蟲害研究領域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5項、省部級三等獎15項。
2.1.2棉花病蟲害研究20世紀60-70年代初,針對河南省當時危害嚴重的棉紅鈴蟲、棉金剛鉆、棉鈴蟲和棉花枯萎病、黃萎病進行了深入研究;70-80年代初對棉蚜進行了系列研究;80年代對棉花紅蜘蛛進行了系列研究;特別是90年代對大暴發(fā)的棉鈴蟲進行了防治技術研究和示范,有效地挽回了棉農經濟損失,激勵了農民種棉積極性。2000年后進行了抗蟲棉和棉花盲蝽象的系列研究。在棉花病蟲害研究領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獎10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7項。
2.1.3農藥應用技術研究20世紀60年代在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植物源農藥、害蟲天敵等領域開展了深入地研究,現(xiàn)擁有20%辛高氯乳油殺蟲劑、22%吡辛乳油和30%氰津莠懸浮劑13個農藥新產品,并在該項領域中獲得省部級二等以上成果獎6項、三等獎4項。為河南現(xiàn)代化農業(yè)發(fā)展、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提高農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植保所是農業(yè)部批準的農藥大田試驗認證單位,承擔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大田試驗和評價,為我國農藥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2拓寬研究領域,提升新興學科
隨著河南省農業(yè)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農業(yè)結構的調整,植保所緊緊圍繞河南省農業(yè)生產的實際和重大需求,在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的基礎上,不斷拓寬研究領域,發(fā)展新興學科。
2.2.1植物脫毒及抗病毒基因工程技術研究在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1980年與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合作,開始進行轉基因抗病毒煙草純合系的選育工作,利用基因工程和常規(guī)育種相結合的方法,在國內首次培育成功雙價抗病毒轉基因煙草,并進行了較大面積的示范。近年來,先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創(chuàng)新基金、國家攻關引導項目和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進行抗病毒轉基因番茄、抗病毒轉基因小麥和抗病毒轉基因甘薯等研究,獲得了一批轉基因植株。在植物脫毒技術研究方面,建立了甘薯、地黃、山藥和草莓等植物的脫毒培養(yǎng)和主要病毒的檢測技術,培育成功了系列脫種,并在生產上獲得較大面積的應用,脫種的增產效果顯著。目前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在植保所設立了甘薯病蟲害研究室。該研究領域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項,申請發(fā)明專利3項。
2.2.2中藥材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20世紀末,為適應中藥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需要,植保所抽調精干力量,加強了中藥材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九五”以來先后承擔了科技部攻關項目四大懷藥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研究、地黃等3種中草藥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河南省中藥現(xiàn)代化科技產業(yè)基地關鍵技術研究和省重大攻關項目優(yōu)質中藥材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等10多項,針對河南省主要藥材病蟲害,開展了病蟲害和害蟲天敵種類調查,病蟲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生物農藥和無公害化學農藥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農藥殘留動態(tài)研究,品種資源的收集、鑒定和良種選育,中藥材的組織培養(yǎng)和基因工程。主持完成的四大懷藥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2004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楂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研究獲2005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0篇。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技術全面、設施完善的中藥材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平臺。
2.2.3生物農藥研制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生物農藥的研制,此后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省農科院科研專項資金和孵化項目支持下,微生物農藥的研究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篩選出生防菌株100多個,從國外引進生防菌株2個,并對其中一些菌株如B-903、96-79、96-80、07-17的抑菌機理、抑菌成分、小試發(fā)酵、田間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制定了96-79微生物農藥的小試生產技術規(guī)程;建立了96-79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方法,鑒定出9種脂肽類抗生素;開發(fā)出96-79水劑和可濕性粉劑,其對蘋果褐斑病等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還篩選出殺蟲效果良好的白僵菌和昆蟲病毒。解淀粉芽孢桿菌和微生物劑型及其制備方法已申報專利一項。
在植物源農藥方面,以棉籽餅為原料,開發(fā)出1種植物源殺菌劑,對黃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篩選出1種具有較高殺螨活性的植物———地膚。在天敵昆蟲方面,開展了小花蝽的規(guī)?;曫B(yǎng)、田間釋放技術研究,為天敵昆蟲的產業(yè)化開發(fā)奠定了基礎。
2.3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開發(fā)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始終堅持以自身科技優(yōu)勢為依托,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農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這個主題,通過實施成果示范推廣、科普下鄉(xiāng),開展技術咨詢與培訓、興辦科技企業(yè)等方式,積極探索農業(yè)科技與農林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創(chuàng)建了鹿邑、溫縣、新鄉(xiāng)、原陽、杞縣等5個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作用輻射全省的農業(yè)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網。選育開發(fā)棉花、小麥、甘薯、中藥材等植物新品種12個,研發(fā)農藥新產品20余個。其中,標雜A1、A2累計推廣33.33余萬hm2,產生自身效益600萬元,社會效益10億元。生產銷售農藥新品種1萬t,產生自身效益5000萬元,社會效益30億元。技術成果轉化累計2000萬元。
2.4堅持人才興所,不斷加強科研隊伍建設
關鍵詞:粗集理論;蔬菜栽培;病蟲害;預警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1 文獻標識碼:A
蔬菜種植的過程中,一旦所種植的植株發(fā)生病蟲害,人們再想要治療,就只能使用農藥了。可是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農藥對人們身體健康有影響是不被歡迎的。所以,蔬菜栽培中的病蟲害預警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在當前的病蟲害預警中,一般都是在一些科學基礎和實際經驗的支持下,依據蔬菜病蟲害的誘發(fā)條件,構建一個誘發(fā)蔬菜病蟲害的信息庫。在蔬菜栽培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生產基地的實時條件,例如溫度、種植品種等。與信息庫進行相應的核對工作,如果出現(xiàn)現(xiàn)實條件與信息庫信息相近或相符的情況,應該進行報警,并且根據情況實施相應的防治工作。這種方法的缺點很明顯,如果取得的信息不夠完整,或者是信息的準確度不高就不能進行融合,而且就算可以融合,其融合速度也是十分緩慢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粗集理論應用到蔬菜栽病蟲害預警技術中,以加快融合算法。
1 什么是粗集理論
粗集理論是一種用來處理模糊與不精確問題的數(shù)學工具,是由波蘭的數(shù)學家z.Wakpala在1982年提出來的。粗集理論通過對信息進行分析,再依據論域當中的2個等價之間的依賴關系,排除相容的信息,挑選出有利用價值的參數(shù),來進行處理有限的元集合。在這其中,簡化與核是2項重要的定義。
1.1 粗集理論涉及的概念
現(xiàn)在立集合O為論域,而P為O的不分明關系,YO,得到Y的上近似集、下近似集、邊界邊定義分別就是:Y的上近似集:PI(Y)={x∈O,P(x)∩Y≠L},Y的下近似集:PI(Y)={x∈O,P(x)Y},Y的邊界定義:BNP(Y)=PI(Y)-PI(Y),也就是Y上近似集與下近似集的差值。
在這其中L是空集,BNP(Y)則是對于完全不歸于Y的元素集合。把posp(Y)=PI(Y)定義為Y的P正域。
1.2 對簡化及核進行定義
簡化:假設P是一等價關系、r∈P,當關系式ind(P)=ind(P-{r})成立時,稱P簡化為P-{r},在其中ind(L)表示不確定關系,如果其不能再進行簡化,就說它是P的一個簡化可以記做red(P)。
核:統(tǒng)稱P的全部簡化交集為P的核:core(P),也就是說core(P)是∩red(P)。
令P與Q在O中的關系為等價關系,那么Q的P正域就是:posP(Q)=∪PI(Y);Y∈Q,P與Q之間的關系可以設定成:rP(Q)=card(posP(Q))/card(O)。用card(posP(Q))表示為集合posP(Q)的基數(shù),很顯然可以看出rP處于0~1之間,利用P與Q之間的rP(Q)關系,當rP(Q)=1的情況下,表示Q和P是相容的,如果當rP(Q)≠1時,則P和Q是不能并存的。
1.3 信息的融合過程
一般采用以下順序對相應信息進行融合:把實際情況信息進行分類并且做相應的編制統(tǒng)計;利用化簡和核不同的定義,去掉屬性條件中不符合的屬性以及重復的信息,最后得到簡化后的可用信息;根據以上得到信息,使用對應的公式得出核的數(shù)值;由得到的核值表示出簡化后的信息;對信息匯總,在對應的最小規(guī)則下,得到最快的融合算法。
2 蔬菜栽培病蟲害的預警
因為蔬菜品種之間的差異,其容易發(fā)生的病蟲害種類也不相同。為了提高利益,應該在選擇的時候對要保護的品種進行篩選,挑選被市場需要并且經濟收益較高的蔬菜品種進行栽培。因為蔬菜種類間的差別,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也不相同,但是每一種蔬菜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會發(fā)生怎樣的病蟲害,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比如玉米黑粉病,在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缺一不可。像這樣因為一種條件或者是多種條件相組合在一起就有可能會引起相應病蟲害,只要當這些條件與實際環(huán)境相吻合就會進行相對應的報警并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舉例說明:比如一種蔬菜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有4種,分別以害1、害2、害3、害4表示,影響其發(fā)生的因素為種子、溫度、種植季節(jié)3個屬性,命名為條件1到條件3。并為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定義其為條件K1、條件K2、條件K3(2≤K≤4),并進行病害與產生原因的組合配對。簡化過程如下:
進行信息編輯整合條件屬性與病蟲害關系。
約減相應的條件屬性。
條件屬性約減就是根據觸及理論進行對比看存不存在rP(Q)=1的情況,得到了P的Q核,再把多余的條件去除,再依據條件的不相容性,因為病蟲害的發(fā)生也有自護的固定邊界條件,確定哪些是需要保留的。
求出最快的融合算法。
根據情況帶入K值,得到條件12∧條件21∧條件42=>害2,如果去掉條件12則條件21∧條件42=>害2,條件21∧條件42=>害4,由于這兩項的不相容性,說明條件12是害2的不可舍相,同理進行對比計算,最終得出最簡融合算法為:條件12條件21∨條件13條件21=>害2,條件23=>害1,條件11條件41∨條件11條件24條件41=>害4,條件43=>害3。
3 結語
前面已經利用粗集理論對蔬菜植株的相關條件進行了一定的處理,而且計算得出了最快的融合方法,可以達到只要擁有一定的信息,就可以做到對將要發(fā)生或者可能發(fā)生的蔬菜病蟲害做出相對應的預警,然后再根據預警的內容做好應對準備。這樣的操作可以盡量避免蔬菜栽培中的病蟲害發(fā)生,對于蔬菜栽培中減少農藥使用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蔬菜;病蟲害;防治
烹壩鄉(xiāng)位于距瀘定縣城以北15公里,距州府康定縣城34公里的大渡河西岸,全鄉(xiāng)幅員面積116.3平方公里,轄冷竹關、喇嘛寺、烹壩、沙灣4個村委會。人口0.5萬人,現(xiàn)有耕地面積3108畝。近幾年烹壩鄉(xiāng)的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復種指數(shù)顯著提高,格不入但菜農對病蟲害防治缺乏科學方法,蔬菜病蟲害嚴重,影響蔬菜外觀和銷售價格。現(xiàn)針對烹壩鄉(xiāng)蔬菜基地在蔬菜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闡述烹壩鄉(xiāng)蔬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辦法。
一、選育優(yōu)良蔬菜品種
選用抗逆性強、抗病蟲危害、高產優(yōu)良蔬菜品種,是防治蔬菜病蟲危害,奪取蔬菜優(yōu)質高效的有效途徑。例如番茄早熟栽培應選自封頂生長類型的早熟豐產品種,晚熟栽培宜選非自封頂生長類型的晚熟品種;津研4號黃瓜,較抗霜霉??;豐抗70大白菜,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實踐證明,優(yōu)良蔬菜品種,在生產上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抗病增產作用。
二、實行輪作倒茬
實行輪作倒茬主要是減輕土壤中潛伏的傳染性病菌對同類作物連續(xù)侵害,如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菌等,凡是能夠發(fā)生同一種土傳性病害的作物(如瓜類、豆類枯萎病,茄果類青枯病等),這些作物連作基本是可受到連續(xù)感染的。在輪作倒茬中,同一種蔬菜在同一地塊上連續(xù)生產不應超過兩茬。換茬時,不要再種同科的蔬菜,最好是與蔥、蒜等辣茬作物輪作,并適當調整播種期,盡量避開病蟲害高發(fā)期。
三、進行種子處理
病菌可潛伏、依附種子體或少量種子攜帶病毒,種子萌發(fā)時開始為害,通過種子處理可有效殺死以上病源,提高種子生產的安全性。種子處理主要有兩種以下方法:
(一)溫湯浸種
用溫度55℃左右、種子量5~6倍溫水浸種1小時左右,可有效殺菌和促進發(fā)芽。
(二)藥液浸種或拌種
1.滅殺真菌
如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病源,可用50%多菌靈500倍,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41%特效殺菌王3000倍等浸種1~2h,或用2.5%適樂時、50%福美雙、95%綠亨1號、80%綠亨2號、90%疫霜靈等拌種。
2.滅殺細菌
如青枯病、細菌性疫病(火燒葉)、角斑病、軟腐病、黑腐病等病害病源,可用77%可殺得600倍、41%特效殺菌王3000倍等(注: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浸種殺菌效果較好,但對十字花科種子浸種慎用,防藥害)浸種1~2h,或用47%加瑞農、50%福美雙、50%DT等拌種。
3.滅殺病害
如花葉病病毒(俗稱“打狗耳”),可用10%磷酸三鈉浸種30分鐘。
四、進行土壤消毒
(一)苗床消毒
可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8~10g與適量細干土混均勻,取1/3撒于床面或播種溝內,剩余2/3撒于播種后的種子上(即下鋪上蓋),對蔬菜苗期病蟲害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濕潤,以免發(fā)生藥害。
(二)定植土壤消毒
播種或定植前,對溫室土壤進行藥劑消毒,以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蟲卵,可預防或減輕蔬菜生長期病蟲危害。土壤消毒時,可根據常年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有針對性的選用下列任一藥劑和用量: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2kg;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每畝.15kg;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每畝1kg;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15kg;3%米樂爾顆粒劑,每畝3~4kg;5%涕來威或鐵滅克顆粒劑,每畝3~4kg。將所選藥劑加適量細干土拌勻,均勻撒于地表,然后耕翻于土中。
五、種植技術防治
(一)深耕曬土
深耕可以使落葉、殘株深埋于土壤內腐爛,同時可以通過紫外線的作用殺死病蟲害,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率。
(二)合理施肥
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增施磷、鉀肥,實行平衡施肥,促進蔬菜的生長發(fā)育,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為防止土壤板結和鹽堿化,提倡菜田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最好每畝施用1萬kg以上的農家肥,以保障蔬菜生長全生育期的需要。同時,要積極推廣平衡配方施肥,有針對性地施用各種蔬菜的專用肥。
(三)采用蔬萊栽培新技術
采用高壟寬窄行定植,一般要求壟高15~20cm,壟寬30~40cm,寬行壟距80~90cm,窗行壟距40~50cm,不僅可有效調節(jié)土壤的溫度、濕度,而且有利于改善光照、通風和排水條件,嚴禁大水漫灌。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用水,而且還可降低菜田的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
(四)實行合理的栽培密度
合理密植,做到充分通風透光,達到既有利于個體發(fā)育,又有利于群體生長。對于果菜類和瓜果類蔬菜,應通過整理枝權、打尖疏葉等措施,打開通風透光的通路,促進植株生長,并降低病蟲危害。
(五)及時清理田園
蔬菜收獲后和種植前,都要及時清理田園,將植株殘體、爛葉、雜草以及各種廢棄物清理干凈。在蔬菜生育期間,也要及時清理田園,將病株、病葉和病果及時清出田園,予以銷毀或深埋,可更好地減輕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
六、科學合理施用農藥
正確選擇農藥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重要保障,必須抓住有利時機施用農藥,充分發(fā)揮農藥效力,嚴格遵循“安全、高效、低殘留”的用藥原則,嚴禁使用劇毒農藥。
(一)苗期施藥
苗期是蔬菜生長最脆弱的時期,抗病能力弱,土傳性病害和外源性病害容易侵入,蟲害亦較嚴重,各品種蔬菜苗期要求實施病蟲害噴藥預防4次以上。苗期細菌性病害為害較少,真菌性病害為害是大敵。如猝倒、立枯、根腐等病害,用藥可用甲基托布津、根腐靈、壯苗安、敵克松、農抗120、綠亨1、2號、福美雙等,按兌水倍數(shù)淋根或噴霧,此措施可對較高齡植株所產生的枯萎病、蔓枯病等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根據對烹壩鄉(xiāng)田間調查,近來病毒病有加重發(fā)病的趨勢,已上升為蔬菜生產的大敵,為害大部分品種蔬菜,嚴重減少可達50%。用藥可采用小葉靈、抗毒劑1號、病毒A、植病靈、病毒酰胺、嗎啉呱等,按兌水倍數(shù)噴霧。刺吸性害蟲,如蚜蟲、螨蟲等,除吸食植株汁液影響生勢外,它們還是病毒病的傳染媒介,病毒隨蟲源轉移可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和蔓延。用藥可采用吡蟲啉(大功臣、蚜虱凈等)、奧虱克、歷蚜等,結合以上防病毒病措施同噴。嚙食性害蟲,如吊絲蟲、夜蛾類等對蔬菜苗期為害尤其重要,用藥可采用銳勁特、阿維菌素、樂斯本辛、蟲地樂、滅幼脲、農衛(wèi)、金米等,要求輪換用藥,降低鱗翅目昆蟲抗藥性。
(二)中期施藥
如瓜豆、茄果類花期前后,主要預防瓜豆類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茄果類青枯病、病毒病等。
1.真菌性病害預防
如瓜豆類枯萎病、蔓枯病等,可用枯萎立克、敵克松、根腐靈、綠亨1、2號等淋噴霧;瓜菜類霜霉病、疫病等可用瑞毒霉錳鋅、霜疫立克、輪腐靈、普力克、好生靈、疫霜靈等噴霧,于始花期左右用藥4次左右(每次用藥間隔期5天),并對中后期真菌性病害為害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2.細菌性病害預防
如青枯病是茄果類蔬菜生產大敵,多數(shù)于始花期前后發(fā)生,花期前可用農藥鏈霉素、可殺得、新植霉素等灌根或噴霧預防,連續(xù)用藥4次左右(每次用藥間隔期5d);另外,十字花科黑腐病和軟腐病在生長中前期可采用以上用藥進行噴霧預防,連續(xù)用藥3次左右(用藥間隔期5d);高溫高濕時,瓜類細菌性角斑病、豆類疫苗(火燒葉)容易發(fā)生,使用可殺得、加瑞農等預防作用明顯。
3.病毒病預防
防治方法同苗期預防,用藥為復混藥,即病毒病用藥加防刺吸性昆蟲用藥,適加葉面肥同噴,防治效果更加好。
4.蟲害預防
主要針對頑性害蟲,如豆類蛀蟲(豆莢螟、野螟)、夜蛾(斜紋、銀紋、甜菜夜蛾)、小菜蛾(又稱吊絲蟲)等鱗翅目類害蟲,用藥可用樂斯本辛、興農、阿維菌素、銳勁特、樂斯本氯等,要求輪換用藥(注:豆莢螟防治噴藥要求在豆莢花蕾早上開花時進行)。
(三)后期預防
聲波助長技術
聲波助長技術的原理是蔬菜作物經聲波刺激后,植物生化反應增強,合成代謝得到促進,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顯著提高。由于糖類是植物體內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占植物體干重的60%-90%,而且作為作物的重要成分,可為植物體內各種生命過程提供能量,也是合成各種物質的碳骨架,如細胞壁的纖維素,果膠物質以及組成膜等的重要成分。豐富的蛋白質是細胞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植物經過聲波刺激后,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明顯提高。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保證了細胞旺盛的分裂和生長能力。
在北京市密云統(tǒng)軍莊溫室生產基地的長期試驗表明:通過采用聲波助長技術可使葉類蔬菜、食用菌增產20%以上:花卉花期延長,病蟲害明顯減少,果類菜座果率提高,果實含糖量提高1-3個百分點,提早成熟時間5天以上。
植物聲頻發(fā)生器是根據上述技術研制的設施生產設備,該設備根據植物的聲學特性,對植物施加特定頻率的聲波,使聲波的頻率與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理系統(tǒng)波頻相一致,產生共振,從而提高植物活細胞內電子流的運動速度,促進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傳輸和轉化,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吸收能力,促進生長發(fā)育。達到增產、增收、優(yōu)質、抗病的目的。如圖1所示。
空間電場促蕾防病技術
空間電場促蕾防病技術是一種可以解決設施病害和生長速度問題的新技術?;诳臻g電場促營防病技術開發(fā)的蔬萊設施環(huán)境促蕾增產系統(tǒng)在溫室生產中能夠有效地解決設施果、蔬類生產中遇到的多種生理性問題,可作為蔬菜生產的安全保障技術系統(tǒng)??墒怪参锂a量增加20%以上,果實糖度顯著增加,預防氣傳病害效果大于90%。
空間電場防病促生技術工作原理
空間電場防病促生系統(tǒng)在溫室建立空間電場,以及電極線放出高能帶電粒子、臭氧和氮氧化物,使土壤與植株微觀環(huán)境體系中形成微弱的直流電流,利用這種電場實現(xiàn)土傳、氣傳病害的防治,同時可以持續(xù)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并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另外,系統(tǒng)產生的電場對溫室密閉環(huán)境下困擾生產的靜化粉塵、空氣微生物、有害氣體的吸附和分解,也具有較好的作用。
設施蔬菜病害臭氧防治技術
設施蔬菜病害臭氧防治技術主要解決冬季溫室植物產品生產中諸如灰霉病、霜霉病等氣傳病害,以及疫病、蔓枯病等部分土傳病害的防治問題。氣傳病害綜合防治效果大于70%,同時可以節(jié)省氮肥施入量。
臭氧殺毒的原理
臭氧(O3)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其密度是氧氣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氣的10倍,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V,僅次于氟(2.5V),能破壞分解細菌的細胞壁,很快地擴散透進細胞內,氧化分解細菌內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須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與細菌、病毒發(fā)生作用,破壞細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脫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質、脂質類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細菌的代謝和繁殖過程遭到破壞。細菌被臭氧殺死是由細胞膜的斷裂所致,臭氧的殺菌能力不受pH值變化和氨的影響,其殺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它的滅菌、消毒作用幾乎是瞬時發(fā)生的,在水中臭氧濃度0.3mg/L-2mg/L時,30s-60s內就可以致死細菌。
需要注意的是,系統(tǒng)需要配備臭氧濃度監(jiān)測傳感器和濃度自動調控模塊,否則,不合適的臭氧濃度會對蔬菜作物造成傷害,嚴重的可導致大面積絕收。
電動卷膜遙控系統(tǒng)
設施農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勞動強度大,尤其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打開和關閉大棚塑料薄膜,費時費力,并存在安全隱患,有時還會將棚膜捅破造成浪費。電動卷膜機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設施農業(yè)的生產效率和效益,促進設施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圖4為溫室電動卷膜系統(tǒng)。配套的遙控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無線方式控制電動卷膜,遙控器體積小,控制靈活。
功能特點
只需按動遙控器按鈕就可實現(xiàn)溫室棚膜的開啟和關閉,保證溫室的空氣流通,實時調節(jié)溫室內的溫、濕度。無需攀爬棚頂,無需用長桿摟拽,減少登高摔傷隱患,降低棚膜損壞。人工開啟關閉一次棚膜需要10mm-1.5mm,使用該機構開啟關閉一次用時2mm-5min。據調查,在中國現(xiàn)有的溫室大棚中,有相當一部分適宜安裝遙控電動卷膜機,隨著新棚的建設和舊棚改造速度的加快,數(shù)量還要繼續(xù)增大,遙控卷膜機也將占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圖5為遙控系統(tǒng)實物圖。
另外,由于遙控電動卷膜比人工卷膜縮短了作業(yè)時間,能夠做到適時卷放,這樣就相對延長了光照時間,增加了室內積溫。在同等條件下,間接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相關參數(shù)
最大開膜寬度0.5m。
最大開膜長度60m。
開啟一次時間少于5min。
配套動力為60W電機,220V電壓。
遙控距離30m。
綁蔓器、授粉槍
長期以來,番茄、黃瓜等果類萊的綁蔓完全是人工手工作業(yè)的,作業(yè)效率低、耗時長,并且作業(yè)枯燥單調。小型結蔓器是針對結蔓作業(yè)工藝和農業(yè)要求,用塑料帶和書釘通過機械手將植株綁在架桿上,從而替代人工手綁作業(yè),達到提高作業(yè)效率、減輕勞動強度的一種半機械化的作業(yè)器具。使用結蔓器作業(yè)比人工作業(yè)提高效率5倍,相對人工結蔓可節(jié)約人工成本。見圖6。蔬菜根部注藥機蔬菜根部注藥機可廣泛應用于溫室蔬菜等作物根部直接施藥,針對重茬栽培的土傳病蟲害防治,可用于治療多種土壤病蟲害。目前困擾設施農業(yè)生產的根結線蟲,主要危害各種蔬菜的根部,并在幼根的須根上形成球形或圓錐形太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狀。感染的植株上部生長矮小、緩慢、葉色異常,結果少,產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早死亡。該設備可有針對性的防治根結線蟲,用藥量精準控制。
功能特點
電動加壓,藥液自動加壓。
藥液可直接注射到蔬菜根部土壤深處。
藥箱可背負單人操作,方便溫室內移動使用。
采用反復充電的蓄電池電源,充電快,壽命長。
撰寫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農業(yè)局新農村建設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yè)局以“___”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___大及中央“一__文件”精神,按照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推進___新農村的要求,深入基層,扎實工作,務實創(chuàng)新,為民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上半年農業(yè)生產情況
今年,我縣夏糧生產又是一個豐收年,全縣夏糧收獲面積___萬畝,平均畝產___公斤,總產量達到___萬噸。與去年比較,收獲面積、單產保持穩(wěn)定。
1、冬小麥再獲豐收。__年,全縣冬小麥收獲面積為___萬畝,主栽品種為京冬__號,平均畝產___公斤,總產量達到___萬噸,與去年比對,平均畝增產___公斤,增產率為___%。
2、豌豆產量穩(wěn)定。全縣豌豆播種面積___萬畝,主栽品種中豌5、6號,平均畝產___公斤,總產量達到___萬噸,與去年相比,面積、產量基本穩(wěn)定。
3、馬鈴薯面積穩(wěn)定,單產不如去年。全縣地膜馬鈴薯栽培面積___萬畝,主栽品種為早大白,平均畝產(五折一)___公斤,總產量___萬噸。與去年相比,平均畝減產___公斤,畝減產率為___%。
二、發(fā)揮職能作用,完善服務手段
我們的工作目標是:積極穩(wěn)妥地加大農業(yè)結構調整的力度;以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引進項目資金為保障;以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支撐;以農機、農藝結合為切入點,以發(fā)展高效農業(yè)、設施農業(yè)、生態(tài)家園富民工程建設、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為重點;以抓典型、搞示范、打市場、創(chuàng)名牌為突破口;上規(guī)模,建基地,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化,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完成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半年來,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實施優(yōu)種工程,促進農民增收
我局堅持不懈搞好優(yōu)種工程的實施,進一步發(fā)揮優(yōu)種增收增效的潛力。
上半年共引進農作物優(yōu)種___多個,以優(yōu)質專用、特色為重點,廣泛安排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引進蔬菜品種___個。
今年上半年,先后安排品比試驗___個,其中,玉米新品種試驗、展示___個;花生試驗品種___個;油葵新品種試驗___個。
2、推廣蔬菜生產標準化,確保蔬菜生產無公害
今年以來,為了確保我縣蔬菜質量安全,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我局重點抓了一些蔬菜新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工作。
一是在新集鎮(zhèn)和靖安鎮(zhèn)推廣滴微灌技術,面積___畝;
二是推廣秸稈反應堆技術,面積___畝;三是推廣誘殺黃板技術,__余張,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節(jié)約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產量___%以上。
繼續(xù)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抓住重點蔬菜品種和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提高科學防治水平,嚴格產地環(huán)境和投入品監(jiān)管,落實好各項責任制目標,為全面提高蔬菜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3、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工作。
一是建立標準化生產技術規(guī)范,對所有蔬菜產地、企業(yè)、農戶發(fā)放指導蔬菜安全生產的技術材料,開展蔬菜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推行無公害蔬菜關鍵技術進棚入戶,到目前,共發(fā)放標準化技術規(guī)程___萬余份,推廣秸稈反應堆、黃板、殺蟲燈、節(jié)水灌溉等新技術面積___萬畝。
二是檢測中心購進一臺蔬菜速測新儀器,提高檢測精度和范圍,蔬菜重點鄉(xiāng)鎮(zhèn)配有速測站。三是加強農業(yè)投入品管理。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對農藥市場集中開展專項執(zhí)法檢查,以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為重點,加強市場監(jiān)督檢查。嚴格查處蔬菜生產、加工過程中違規(guī)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農產品綜合質檢站項目》,投資___萬元,其中國家投資___萬元,改建試驗室,新增檢測儀器、設備,增強檢測能力。目前,該項目已上報實施方案,并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4、精心___,做好“三夏”生產工作
農業(yè)局提前認真謀劃,精心___,周到服務。抽調精干人員___小時值班,負責做好指揮調度,___實施,協(xié)調管理等各項工作,另外成立了兩個流動服務小分隊,進行巡回服務,送技術、送收割機零配件到田間、地頭,對作業(yè)中發(fā)生的問題及時協(xié)調、解決,以保證作業(yè)進度。公布值班電話,做到電話一響,服務到場,確保今年“三夏”工作順利完成。
全縣冬小麥面積___萬畝,“三夏”期間,全縣共投入聯(lián)合收割機___臺,其中從外地引進聯(lián)合收割機___臺,我縣出動自走式聯(lián)合收割機___臺,鐵茬播種機___臺,完成機收面積___萬畝。完成機播玉米面積___萬畝。
5、做好病蟲害的測預、防治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
按照__年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要求,今年安排夏玉米“___”田間試驗___個,田間示范___個,完成全縣___個土壤樣品采集、前期處理工作。
6、積極推進生態(tài)家園富民工程建設
__年新能源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具體國債項目任務:建設___戶戶用沼氣池,中央資金___萬元,建設沼氣物業(yè)服務網點___個、中央資金___萬元,1000立方米大型沼氣工程___處,中央投資___萬元。中央合計投資___萬元。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①__年新增國債項目完成情況:新增國債項目任務___個,涉及___個鄉(xiāng)鎮(zhèn)___個項目村?,F(xiàn)已基本完成任務。
②__年一批國債項目完成情況:__年國債項目任務___個,涉及___個項目村___個鄉(xiāng)鎮(zhèn)?,F(xiàn)已建沼氣池___個,完成率___%。
③高標準示范村建設:城郊區(qū)西王莊已建___家示范戶、靖安鎮(zhèn)曾各莊已建___家示范戶。
④建設新能源技術實訓基地。__月中旬至__月中旬,投資___萬多元在秦皇島市噴灌機廠建立了新能源技術實訓基地,包括可容納___人的理論教室,___平方米現(xiàn)場教學大廳。
7、農業(yè)信息中心工作
一是加強__農業(yè)信息網站建設。
我縣農業(yè)信息工作按照省信息中心的要求,對網站主要欄目及時進行更新維護,條每天更新___余條信息,板塊訪問人次達___多次。同時積極進行省農業(yè)推廣總站“專家系統(tǒng)的完善與開發(fā)”項目的系統(tǒng)的開發(fā)。目前正在進行甘藍及花生系統(tǒng)的網上運行測試。
二是做好農情信息上報工作。
從__年開始,我們直接向農業(yè)部上報農情數(shù)據,今年向農業(yè)部上報數(shù)據有___、___、___和___四個省,__是秦皇島市唯一的一個縣。具體工作通過網絡就是每___天上報一次上報一次當?shù)刂饕霓r作物株高、葉片等數(shù)據。
8、搞好科技培訓工作,加快科教興農步伐
農業(yè)局通過不同的培訓形式,在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勞動技能,提高農業(y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培訓內容涉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沼氣池建造技術,棚室建造技術等。半年來累計培訓農民___人,辦各種培訓班380場次,發(fā)放技術資料___份。
另外,通過農村科技大喇叭工程、中專班招生等形式,培養(yǎng)了一批農村實用人材,切實提高了他們增產致富和示范帶頭能力,對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
9、加大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力度,保護農民利益
深入宣傳和貫徹落實了涉農法律法規(guī),依法行政,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農民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整頓和規(guī)范農資市場生產、經營秩序。
一是開展了種子市場專項整治活動。
對全縣種子市場進行了拉網式檢查,今年共檢查種子經營門市___個。一查品種。嚴厲打擊“未審先推”,“亂改名”等違法經營行為;二查標簽。嚴格規(guī)范商品種子標簽和包裝管理。三___營檔案。建立農民購種風險保障機制。
二是開展了農藥標簽專項整治工作,從經營門店隨機抽查農藥標簽___個,合格率___%。
同時,著重開展了高毒農藥整治工作,檢查農藥經營單位___個,均未發(fā)現(xiàn)___種高毒農藥。
三是開展了肥料市場清查整頓工作,我們以復混肥、葉面肥、沖施肥為重點,認真開展肥料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清查登記工。
共檢查肥料生產企業(yè)___個,占總數(shù)的___%,檢查肥料經營企業(yè)___個。
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出動執(zhí)法檢查人員___人次,___車次,我們發(fā)放宣傳材料___萬份,上半年立案___起,結案___起,罰款___元。
三、農業(y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項目建設不僅引入資金,而且可以加大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改善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yè)生產綜合能力。:
1、標準糧田建設及其續(xù)建項目:(中央投資___萬元)
以實施優(yōu)質糧工程建設為重點,建設高標準糧田。通過建設高標準糧田,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和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糧油等農產品的供給。
__縣標準糧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___萬元,中央投資___萬元,涉及劉臺、團林、泥井、安山___個鄉(xiāng)鎮(zhèn)___個村,面積___萬畝,到目前已打井40眼,修復舊井60眼,鋪設地下管道___萬米,修機耕路___米,田間路___米。
__縣標準糧田續(xù)建項目,項目總投資___萬元,中央投資___萬元,地方配套___萬元,涉及龍家店鎮(zhèn)、安山鎮(zhèn)兩個鄉(xiāng)鎮(zhèn)___個村,建設規(guī)模___萬畝。目前已打井10眼,修復舊井54眼,鋪設地下管道___米,修機耕路___米,田間路___米。
2、良種補貼項目:(省級資金___萬元)
今年,我縣先后申報了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良種補貼項目___萬畝,補貼總金額___萬元。其中,小麥良補面積___萬畝,每畝補貼___元,補貼金額___萬元;玉米良補面積___萬畝,每畝補貼___元,補貼總金額___萬元;水稻良補面積___萬畝,每畝補貼___元,補貼總金額___萬元;棉花良補面積___萬畝,每畝補貼___元,補貼總金額___萬元;目前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爭取年底前一次性落實到農民手中。
3、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省級資金___萬元)
通過我縣積極爭取,___省安排我縣__年中央農業(yè)機械購置補貼___萬元,其中用于農機購置補貼___萬元(由農業(yè)局操作實施),用于生鮮乳收購站設備購置補貼___萬元(由畜牧局操作實施)。目前,___萬元補貼資金已全部落實,已與購機戶簽訂了購機協(xié)議。
___、__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分兩批,中央共投資___萬元)
第一批,中央投資___萬元,建沼氣池___個,每戶補助___元,建設期限為__年至__年,涉及泥井、荒佃莊、十里鋪、靖安、新集等___個鄉(xiāng)鎮(zhèn)___個村;第二批是我縣爭取到的中央用于擴大內需的新增沼氣國債項目,中央投資___萬元,建沼氣池___個,每戶補助___元,建設期限為__年至__年__月底,涉及新集、靖安、團林、葛條港、城郊區(qū)、龍家店、泥井、十里鋪、茹荷等___個鄉(xiāng)鎮(zhèn)___個村。
___、__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___萬元)
中央投資___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落實到位率,減少因施肥不當直接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促進作物正常生長,增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相應減少農藥的使用,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中,已采集土樣__個,__年底前完成。
6、整合資金項目(___萬元)
市級財政投資___萬元,建設內容有:新集鎮(zhèn)崖上二村、小營村修路、上電,規(guī)范批發(fā)市場建設,馬芳營旱黃瓜基地建設及新品種試驗示范。建設期限__年__月-__月。目前,項目已基本建設完畢。
申報待批準的項目有;
1、農產品綜合質檢站項目(___萬元)
總投資___萬元。對農業(yè)局檢測中心進行改建,總面積___平方米。建設期限:__年-__年。
2、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保護點建設項目(___萬元)
總投資___萬元。建設地點:團林海岸。該項目用于野生珊瑚菜保護,建設內容:建設核心區(qū)圍欄___米、緩沖區(qū)圍欄__米、防火隔離帶___米等隔離保護設施,修建工作路___米,打___米深機井一眼,購置簡單實驗分析設備、氣象觀察箱等必要儀器。
關鍵詞:生物農藥;有機農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收稿日期:2011-06-17
作者簡介:張雪峰(1977―),女,遼寧沈陽人,農藝師,碩士,主要從事植物生理學研究及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工作。
中圖分類號:Q8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7-0104-03
1引言
近年來,由于化學農藥固有的持久性、生物富集性、高毒性和環(huán)境遷移性,使其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土壤、水體和大氣,造成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因此,為有效保持農田生態(tài)平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確保食品安全,有機農業(yè)作為實施可持續(xù)農業(yè)發(fā)展的實踐模式,其生產規(guī)模得到大幅增加,到2003年全球有機農場數(shù)近10萬家。至2008年末,我國有機產品認證企業(yè)已達2 800多家,有機食品市場規(guī)模已達81億元。
有機食品對農藥要求嚴格,只有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生物農藥才能用于有機農業(yè)的生產。有機農業(yè)生產是建立在生態(tài)平衡和生態(tài)預防基礎上的可持續(xù)生產系統(tǒng),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huán)。近年來,生物農藥的資源篩選評價、新產品開發(fā)、生產工藝、產品質量檢測和新技術示范推廣都有了快速發(fā)展。
2生物農藥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生物農藥是指用來防治農業(yè)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體及其代謝產物,制成的生物源制劑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線蟲、植物、昆蟲天敵、農用抗生素、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生物農藥具有高效、無殘留、無抗藥性等優(yōu)點,在有機農業(yè)病蟲害防治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2008年,我國農業(yè)病蟲害防治市場對生物農藥的需求規(guī)模約36億元,遠遠低于國際20%的水平,預計未來5年保持約20%的增長速度。生物農藥在抗性管理、使用間隔期和殘留方面具有優(yōu)勢;具有低的使用間隔期限制(0~4h),通常在作物收獲前都可以使用;在植物葉子和水果上的殘留可以被接受。生物農藥對人畜毒性小,環(huán)境兼容性好,有害生物不易產生抗性。至2000年,我國已注冊登記生物農藥有效成分品種77個,占農藥有效品種的13.4%,產品691個,占注冊登記農藥產品7.1%,產量接近10萬t制劑,使用面積0.27億hm 次。在國外有機農業(yè)生產中,普遍認可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類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在溫室有機農業(yè)產品生產中,由于溫室的特殊環(huán)境條件和以病害和小型害蟲發(fā)生為主,適合使用微生物制劑。通常防治蚜蟲、粉虱等害蟲使用的真菌劑如百僵菌、蠟介輪枝菌和玫煙色擬青霉菌,也可使用皂角液、植物種子油。黃瓜葉甲的防治通常使用沙巴蔡蘆、魚藤酮或除蟲菊,對馬鈴薯甲蟲防治以Bt制劑使用廣泛,同時真菌制劑和昆蟲病原線蟲和蟲生線蟲等寄生蟲線蟲制劑也可以有效控制病害。
3生物農藥的種類
有機農業(yè)生產中應用的生物農藥,按其來源分類,微生物農藥按微生物(病毒、線蟲和細菌)分類、來源于昆蟲的信息素農藥(性信息素和激素)和天然植物提取物(除蟲菊素和從被囊動物提取的殺蟲化合物)。
3.1微生物源生物農藥
微生物源農藥占整個生物農藥95%,微生物源農藥的主體為真菌、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病毒等。
3.1.1微生物源殺蟲劑
微生物源殺蟲劑占整個生物防治劑90%以上,應用最廣的是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劑(Bt),我國年產量達3萬t,第2代細胞工程和第3代基因工程殺蟲劑可以克服殺蟲譜窄、持效期短、藥效慢等弊端。國際上開發(fā)Bt資源主要研制廣譜高效制劑和應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手段如質粒消除、原生質體融合、結合轉移、基因重組來提高殺蟲晶體的產量、擴大殺蟲電譜和延長有效期[1]。據報道,制備生產的蘇云金芽孢桿菌產品達100多種,廣泛用于防治稻苞蟲、稻卷葉螟和粘蟲、松毛蟲、茶毛蟲和玉米螟等多種害蟲。
3.1.2微生物源除草劑
從微生物中發(fā)現(xiàn)許多除草活性的物質,主要有雜草菌素(用于防除水田稗草等禾本科雜草)、細交鏈孢霉素、茴香霉素。近年來,從微生物代謝產物開發(fā)新型除草劑最成功的有雙丙氨酰磷和草胺磷,雙丙氨酰磷是從發(fā)酵液中分離的一種有機磷雙肽化合物,德國赫司物公司又以雙丙氨酰磷為模板,人工合成開發(fā)出草胺磷,雙丙氨酰磷和草胺磷都為非選擇性內吸輸導型高效除草劑,廣泛用于果園、苗圃、橡膠園等防除多種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雜草。
3.2植物源生物農藥
3.2.1植物源殺蟲劑
從植物體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抗病毒或殺蟲效果的成分,或是從植物體中分離純化有農藥活性的新物質作為結構模板,進行結構的多級優(yōu)化,從而制造低毒高效的新農藥。其中2個主要產品是從菊屬植物花中提取的除蟲菊素[2]和從印楝樹種子提取的印楝素和Queium(AgraQuest website)。目前,國內植物源農藥的產量規(guī)模和應用范圍與微生物農藥比較還相對較小,有待于進一步的開發(fā)利用[3]。菊科植物的除蟲菊,對菜青蟲、蚜蟲、蚊蠅等多種昆蟲有毒殺作用;萬壽菊提取物對豆蚜蟲、菜青蟲等具有毒殺或驅避作用;楝科中有印楝、苦楝、和川楝,印楝素為提取物,對果樹害蟲和蔬菜害蟲有拒食作用;衛(wèi)毛科中的苦皮藤的提取物對水稻、玉米和蔬菜害蟲有防治作用。
3.2.2植物源生物除草劑與殺菌劑
植物源除草劑和殺菌劑的生物活性沒有商業(yè)化的合成除草劑的活性高,因此,市場有限。
3.3動物源生物農藥
從動物體內分離的激素、信息素、毒素等動物源生物農藥,常用于生產的是昆蟲信息素,全球已合成昆蟲性信息素類1 000多種,成為有機農業(yè)害蟲治理的主要手段。對各種蜘蛛和黃蜂等動物毒素研究發(fā)現(xiàn),這類毒素結構相似,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肌肉接點,阻斷以谷氨酸為介質的神經興奮的傳導,這是一新的作用靶標,必然作為開發(fā)新型殺蟲劑。據報道來源于甲殼動物外骨骼的幾丁聚糖可被用于防治白粉病和葡萄孢病原菌[4],由動物產生的毒素或激素如腦激素和性信息素等,可以抑制昆蟲的生長發(fā)育和干擾害蟲的新陳代謝,控制農作物的病蟲害。Jones等[5]在美國西部的果樹農場的綜合管理中利用補食性昆蟲和蜘蛛降低了作物的被害程度和減少化學合成農藥的使用,增加產出[6]。
4生物農藥在有機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4.1生物特效農藥
以菌治蟲是20世紀80年代新興的生物防治技術,它利用昆蟲的病原微生物殺死害蟲,對人畜均無影響,無殘留毒性,害蟲對細菌不產生抗藥性。性誘殺蟲劑是利用化學不育劑使害蟲失去繁殖力,造成絕育而達到殺蟲的目的,美國科學家利用此項技術成功防治危害牲畜的螺旋錘幼蟲。
4.2動物飼料添加劑和藥品替代產品
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下,天然飼料科技得到有機農業(yè)從業(yè)者的接受和支持,經過研究的新飼養(yǎng)方法與常規(guī)抗生素飼養(yǎng)法不同,它利用含有的益生菌、有機酸、脂肪酸、酵素、有機礦物質、天然霉菌毒素吸附劑,取代含動物性成分的同類產品以及許多其它相關產品。
4.3天然植物源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在未來10~20年內將取得突破性進展,總趨勢是向高產量、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無殘留方向發(fā)展。新型添加劑如金屬螯合物、小肽、酶制劑、飼用微生態(tài)制劑、中草藥添加劑、寡聚糖、卵黃抗體等將廣泛應用,常見的植物性飼料添加劑為松針葉、刺五加、胡枝子、楊樹皮等。
4.4中草藥類獸藥產品
畜牧產品的安全問題如藥物殘留、病菌耐性日益受到關注,開發(fā)中草藥類獸藥產品是生產有機畜產品的需求。其主要來源于被稱為具有抗壓力、適應因子及改善免疫功能的植物提取物,可解決抗生素和有害化學合成類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的藥物殘留問題,減少和避免耐藥菌的產生和蔓延,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能力。中草藥成分復雜,使用后能顯著增強動物體質,減少用藥,降低動物性產品的生產成本。
4.5非化學替代抗生素類產品
從酒精酵母細胞壁提取的甘露寡糖等寡糖類飼料產品,經過精密分析研究證實能起到和抗生素類飼料相同的性能,產品成分穩(wěn)定,安全無害,有利于畜牧腸道健康和免疫系統(tǒng)調節(jié)。
5結語
有機農業(yè)倡導生物農藥的使用,所以有機農業(yè)也是發(fā)揮生物農藥作用的廣闊領域。雖然生物農藥的生產成本高于化學農藥,但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卻不可估量,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品質。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生物農藥屬高難技術領域,其研發(fā)和生產都需要高投入,進行作用機理、毒理學和環(huán)境行為學試驗。與傳統(tǒng)的化學農藥相比,生物農藥具有優(yōu)勢,但多數(shù)天然產物化合物結構復雜,不易合成及合成成本太高,受植物的采集季節(jié)性且分布的地域性,生物農藥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有些生物農藥的毒性也較高且活性成分穩(wěn)定性差,易分解,這些問題有待于在有機農業(yè)生產中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