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數學聽課記錄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第1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關鍵詞】教育;銜接;學生;差異

        目前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落實,中小學教學所存在的脫節現象日益嚴重,通過調查發現,升入我校的,由于新知識的增加引發了許多的變化,視野的擴展、思維方式、學習方式的改變致使一部分剛步入初中門檻的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導致成績一時明顯下降,甚至過去的尖子生可能變為學習后進生。因此有必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深入了解,因勢利導,從小學做好與初中數學的有效銜接,這不僅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防止學生過早分化,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積極影響。在小升初銜接問題中,不僅重視知識上的銜接,同時還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數學的應用能力的銜接,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與初中學生因為年齡差異導致其在學習態度和心理,學習行為與習慣,學習方法與手段,學習能力與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在小初過渡階段數學成績產生分化。

        一、學習態度與心理的銜接

        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孩子會有失落感,特別是上小學時成績很好、升入初中后成績下降的孩子。因楹⒆喲右鄖暗摹爸諦橋踉隆鋇較衷詰某杉ㄆ狡劍肯定一時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緒低落,懷念以前的小學生活。另一方面,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是比較直接的,短期的;而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則逐漸向間接的,長期的方向轉化,同時他們的求知欲、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并且逐漸持續而穩定,并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強烈的責任意識。

        二、學習行為與習慣的銜接

        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課、筆記、復習、作業、訂正、提問等內容。小學重在做好良好習慣的初步養成;初中則要求學生將學習習慣內化,自覺地形成“我要學”的概念;同時圍繞學習目標,主動吸取他人的學習方法中的精華,并結合自身特點,形成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

        1. 提前預習: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認為預習環節不重要,因為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小,不預習直接上課也不會影響學習成績。而且,提前預習容易喪失對于課堂聽課的興趣。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還不夠全面。經過預習,學生可能是帶著問題來上課的,在聽課時,對于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必定會更進一步,對解題格式會更熟悉,對解題思路和技巧也許能有新的想法和收獲。更重要的是,為后續的初中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

        2.認真聽課:在聽課的過程中,邊聽邊記,邊聽邊思考,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一邊聽一邊記一邊思考,及時將自己的疑問記錄下來,積極和老師互動或者向老師提問,以達到更好的聽課效果。當然,課堂的記錄不能是老師寫什么就記錄什么,而是要有選擇的記,記書本上沒有的,老師反復強調的等等,這樣才能不耽誤正常的聽課。

        3.作業及訂正:作業方面,做到“先復習后作業”,也就是先把課堂學習內容系統地回顧一遍,較好的方式是把課堂內容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出來,并把重難點再次理解。訂正的要求不再是單單把答案改正過來,而應該是找準錯因,明確到底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并記錄在錯題旁邊,以便于后期復習時能夠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三、學習方法與手段的銜接

        小學階段,數學學習課堂內容少、對老師的依賴性強,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會注意總結性學習方法,導致自學能力有所欠缺。通過調查發現,95.4%的小學生不會主動預習,在老師的要求下才進行預習的也只有34%,而且預習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把要學的內容瀏覽一遍”,通過預習找重點,難點或者解決疑難的學生所占比例只有6.2%。在聽課方面,絕大多數學生處于思維被動狀態,對于老師拋出的問題,更多的只是想要得到一個答案而已。課堂的效率低下,絕大多數學生缺少積極思考和主動發言的習慣,更多的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處在課堂之中,另外很不好的一個習慣是偏向記錄課堂中老師講過的知識點和題目,而對于問題的理解浮于表面,導致課下的復習很盲目。在復習方面,主動復習的學生所占比例只有6.7%,而90.2%的學生等著老師復習。從整體來看小學生還沒有達到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背景之下,面對初中數學學習課堂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同時也要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積累、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學習能力與水平的銜接

        表達能力上,在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更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感知能力上,重視感知的完整性、細致性、抽象性的培養;識記能力上進一步培養學生識記的有意識性和穩定性;思維能力上,既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更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做好了小升初學習各方面的銜接,就會讓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初中學習的樂趣中,以便于后續學習的展開。

        【參考文獻】

        第2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一、認真閱讀的習慣

        很多學生都認為閱讀是語文學科的問題,在數學學科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有這樣的想法的人根本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閱讀. 閱讀不是簡單的讀一遍,不經過大腦思考的閱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閱讀是把教材知識內化為自己知識的一個過程,需要大腦對知識進行加工和整理,只有真正地理解掌握和學會運用知識,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閱讀. 很多學生對一些真理、概念都是死記硬背,對很多知識點都是似懂非懂,這些都是膚淺閱讀造成的嚴重后果.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習慣,尤其數學題目中有很多數據,稍有不注意,就會出現混淆,通過認真閱讀,學生可以全面了解題目所傳達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選擇對自己有效的信息用語解決問題. 認真閱讀對于提高小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二、認真聽課的習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必須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是在課前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這樣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會帶著自己的問題和目的進行聽課,聽課的效率相對比較高,而且通過預習,學生對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聽課時不至于盲目和無所適從. 二是在指導學生養成正確記課堂筆記的習慣. 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筆記中所要記錄的內容,一般只記知識點、提示或者概述等,在課后對其他內容進行整理填充. 讓學生學會抓重點和難點的方法,學會在課上調節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

        另外,學生在聽課時由于對課堂的興趣以及對教師的喜好不同,一般都會帶著自己的情感色彩聽課. 因此,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教師還必須從自身做起. 教師要付出自己的真心誠意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和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還有就是要想方設法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來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教師認可對教學內容有興趣,才能夠認真聽講,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題一直是其中的難點. 很多學生在讀完應用題后覺得無從下手或者是讀完后立即做題,之后卻發現由于沒有弄清題意或者由于馬虎看錯數字、運算符號等,沒有把題目作對. 這些都是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的. 因此,要想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會的題目做對,必須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訓練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認真嚴謹的好習慣,使學生做題的速度和質量都可以提高. 在做題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認真仔細閱讀題目,如果時間充足要連續讀兩遍,通過讀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比如題目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思考找到解決問題所用的方法,在閱讀時讓學生用手指著題目,放慢速度,對一些有用的信息還可以用筆畫出,以此來保證審題的正確性. 審題是貫穿整個解題過程的,所以要求學生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既要保證題目的全面又要保證運算過程中,數字以及運算符號或者數量單位等信息的正確性. 只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才能保證題目的正確率,從而保證成績的穩定性.

        四、課后復習的習慣

        在新課講授完成后,如果不能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及時的復習,那么學生很容易就會遺忘,因此,在課后學生一定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 對于復習的方式可以個人單獨進行,也可以結伴進行,這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 關于復習的順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按照教師板書的順序,從提綱要領到具體部分;另一種則是按照教材安排,從課題到重點內容再到例題等,復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按部就班. 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筆記,課堂筆記一般都是記錄的重點或者大綱,對筆記進行填充的過程就是對課堂內容進行梳理的過程. 因此,利用課堂筆記進行復習也是一種不錯的復習方法. 對于復習的時間間隔來說一般是課后及時復習,等知識掌握以后,每過一段時間復習一遍,以便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當然這種復習的間隔隨著復習次數的增加會越來越長. 學生還可以通過做一些練習來檢驗和鞏固復習的成效,并通過一些綜合性稍強的題目達到把知識聯系起來組建知識網絡的目的.

        五、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第3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一:聽課、評課活動亮點

        1、比如陶蘭蘭老師把生活中的糖果帶到學習中,讓學生通過自身去體驗數糖果的過程,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得出認知的理念。

        2、比如胡莉老師通過游戲環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3、比如汪林老師通過畫學段圖的過程能讓學生理解路程與距離,整節課學生的氣氛濃厚,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二、聽課、評課活動不足

        1.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多理解,多做題,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鞏固練習。

        2.聽課時要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好課堂教學記錄,注意聽課時間及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且有改進措施。

        三、改進措施

        1.加強“新課標”的學習,利用學科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成熟。通過評課,從中發現問題,在反思中改進教學,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以主題教研提升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凡是教研課,均要求確定教研主題,評議時也要圍繞主題進行,骨干教師要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課后必須寫課后反思,聽課體會,做到一課一得。

        第4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一、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數學學習兼具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個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的孩子,更愿意挑戰難題,有的學生描述說:做題像過關斬將一樣充滿樂趣,而對于有些孩子來說,數學學習是最頭疼的事情。他們的區別在于前者對數學充滿興趣并信心十足,后者恰恰相反。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給學生分層分組,讓學生互助學習,分層布置作業,這樣學優生得到提升,學困生也會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掌握預習的方法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課本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大概。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好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實行分層教學

        初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絕對值、有效數學等,對初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太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同時還要重視以下幾點:(1)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聯系舊知識,特別注意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探新的效果。(2)要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初中數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3)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反思解題思路和步驟,反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反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四、重視課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以至于經常出現講或做過幾次的題過了一段時間又不會做的情形。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像放電影一樣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等)。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五、轉變思維習慣,培養思維能力

        數學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小學數學特別關注的是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用綜合法解題,應用題列綜合算式的較多。初中數學則不然,重點培養的是學生化未知為已知的方程思想,利用順向思維來解題,相對小學的思維方式來說容易得多。這種方法顯然比小學方法優越,利用方程這種方法可以順利地解決小學數學中很多問題,這正是初中代數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擺脫算術思想的束縛,充分領略到方程的優越性。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兩種方法的對比,通過同一個例題來比較兩種思想的優劣,這樣最有說服力。

        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如果在小學階段還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那么進入初中就較難適應初中的學習。初中階段里的數學,每節課的知識容量大、難度大,如果學生還依賴小學原有的學習方法來對待很難掌握所學知識,有部分學生還會出現不理解現象,時間久之,甚至部分學生會出現放棄學數學的念頭。對于這樣情況,初中數學應做到“預習―聽課―復習―做練習”的學習方法,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小學高年級教師就要培養學生逐步掌握“預習―聽課―復習―做練習”的學習方法。由于小學生的自覺性還不強,所以就要教師注意提醒學生每天進行預習,在教學中應做到精講,重在引導、啟發、點撥,多練,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和做習題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堂內能夠有時間進行自學、自主思維、自主練習的空間,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剛剛步入初中的時候,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給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難度,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課前的預習和課后復習,做好錯題和卷子的積累,課后作業能夠按時并認真完成,教師反饋后學生及時改正。有些老師認為學生的書寫習慣應該是語文老師負責的內容,而我認為這是每一名老師都應該認真對待的一項工作,因為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書寫格式和要求。在數學學科上,對于每一種題型都有不同的解題格式,教師不僅要學生書寫工整,更要按照解題格式書寫的規范嚴謹,并貫穿學生小學數學到初中數學學習過程的始終,因為嚴謹的書寫才能塑造出嚴謹的數學思維,這對于數學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因學生而異,也因教師而異,每位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對學生提出要求并加以指導。

        第5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中國數學教育的研究,真正地發端是20世紀70年代末,追溯到此前,只是一些零散的、以教材編寫為主流的研究,而不是真正意義上對學科開展的理論和實踐層面的探討。因此,中國數學教育的當代研究,時間的起點界定為20世紀70年代。數學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學是一種工具,它邏輯性很強,可以訓練人們的思維能力,能讓人們的思維更敏捷,同時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在教學科目中,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除了語言學科涉及很少以外,其他學科都會用到數學。所以說,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是數學老師的第一職責。因為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培養他們較好的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思維能力學習興趣獨立思考綜合素質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忽視了“怎么教”與“怎么學”的有機結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主要是機械地記憶,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是“填鴨式”教學。作為一名教師,都是課前進行精心的教案準備,立足于知識的細節,設計出細致的教學方案,講課中能夠把數學知識闡述清楚。但是,有的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甚至有的學生表示無學習興趣,還有一些學生反映做題時找不到思路,究其原因,在于雖然教師在“怎么教”上下足了功夫,但卻忽視了學生們“怎么學”的重要環節。2.過分注重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目前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師不得不全力以赴抓成績,往往在教學活動中,忽視了應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疏忽了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實際教學中,時常走“為考試服務”“為成績服務”的捷徑,把培養能力晾在了一邊。3.課堂教學中,不能夠靈活兼顧“優、中、差”不同之類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因為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照顧到中下水平學生,因而會多數時候都以中下學生為起點,對其中的某一知識點不厭其煩反復強調,一節課下來,中、下水平的學生疲于應付回答問題,導致失去學習樂趣,而優等生因為受到“冷落”,表現出無聊之極。4.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由于教師長久的教學習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學模式,不管什么課型都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教學,不進行創新。要針對性地設置一些開放性練習題,讓學生進行多向思維,求新思維。讓學生各自說出自己的思路,充分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5.存在重視筆算,忽視口算的現象。在低年級,雖有口算訓練,但為了追求正確率,老師會統一要求用筆算來進行驗算,形成習慣,學生就會認為口算是不重要的。它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學生的計算速度會越來越慢,影響解決問題時的思考,也讓學生失去自信,逐漸對數學產生了畏懼感,喪失了學習興趣。二、如何培養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1.培養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師講課主要內容、關鍵問題一定要提醒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使學生養成注意聽課的習慣。二是培養學生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舉手,向老師提出來,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把疑難問題放在課堂上第一時間解決。三是養成邊聽邊記的習慣。聽課與動手同時進行,養成這種聽寫同步進行的習慣對學有益處。2.培養認真閱讀的習慣。要教會學生認真讀題、審題。“讀題”就是要求讀出題的意思,要解決計算的是什么數字,求的是什么結果。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要讀題,理解意思,看清題目要求再解題。教學中不難發現,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非常的普遍。3.培養認真做題的習慣。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口算、簡算的能力,養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體現在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上,還體現在對解答過程的反思和檢驗中,要把檢驗作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必要步驟堅持下去,讓學生養成一種好的做題習慣。4.培養學生認真記錄的習慣。要教育學生上課時多動腦、多動嘴,多動手。“動手”就是要做記錄,將老師講的重點內容、重點知識點記錄在書上,或者是本子上,然后反復學習領會,把握重點,攻克難點。三、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1.創設活動情境。例如,在學習了4種乘法數量關系后,可以讓學生扮演小采購員,將講臺布置成小商店,講桌當柜臺,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推舉1名學生當售貨員,其余學生充當顧客,先從買簡單的文具開始,練習模擬購物,再練習買日常用品,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物品的單價、數量與總價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聯系。2.聯系生活實際。從2~4年級兒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應用題上看,學優生較多地使用問題模型策略對問題進行表征,學差生較多地使用直接轉換策略對問題進行表征,如針對應用題“老大難”問題,在學完乘、除法常見的數量關系后,可以讓學生幫家里買米買菜,進行實際的應用和練習,逐步學會計算單價、總價和差價,培養實際應用能力。3.開展游戲競賽。游戲是兒童最歡迎的一種活動方式,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一些小游戲作為學習的道具,可以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輕松歡快地學習數學知識,吸引學生參與和領會。4.動手操作實踐。通過操作,可以發展形象思維,動手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參與活動,盡可能地讓學生動手、親身體驗,使他們通過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體驗事物,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四、結語總之,任何一門功課都有一定的難度和考驗,在數學教育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學習進步,激起他們的學習動力,讓課堂成為師生教學相長的平臺,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汲取最多的知識,還有待于教師們進行共同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喻平,徐斌艷.中國數學教育的當代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1,(06).

        [2]陳英和.小學2~4年級兒童數學應用題表征策略差異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04).

        [3]郭海娟.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2).

        第6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貼近生活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對數學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精彩描述。的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數學的魅力。

        一、課前預習,貼近生活

        預習是聽課的起始環節。預習環節做好了,可以改變聽課的被動局面,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惑,帶著問題聽課。例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前,我要求學生這樣預習:(1)閱讀課本,把你認為重要的語句用直線劃出來,多讀幾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標記。(2)找一找身邊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量一量、算一算,看看有什么發現,記下來。(3)課本上提出的討論題,與同學說一說。(4)“做一做”你會嗎?請試著做一做。(5)再一次看書,說說這節內容重點學習的什么,想想還有什么疑難之處,記下來。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隨處可見,這樣,學生就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長方形和正形物體來測量,激發其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

        二、導入新課,貼近生活

        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需的基本的數學知識,為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教師要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學習的大課堂。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又要讓學生感覺到這些問題是新奇的、富有挑戰性的,從而使學生處于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境地,進而積極思維,產生強烈的探求欲望。例如,在教學“加減法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過年收了壓歲錢了嗎?都是誰給的?共收了多少?花了多少?現在還剩下多少?”這樣就能很自然地導入新課。再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課前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實物入手,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量出身邊圓形物體的周長。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感性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再畫一個圓,問學生:“你能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此時已有知識已不能解決當前問題,產生了矛盾沖突,這就會激發學生進一步探尋新知識的強烈欲望。

        三、課堂講授,貼近生活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利用學生的親身經歷,獲得數學的直接經驗。在講授內容時,教師應精心設計,盡可能使講授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與學生一起走進生活,捕捉數學信息。另外,應讓學生積極討論,大膽發言,直接參與活動,讓他們把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說出來。例如,在教學“連加”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先提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跳繩比賽,把班級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選出3位代表參加比賽,請一位記錄員把每組參賽者每分鐘跳的次數填在表格中。授課時,請記錄員同學把參賽數據公布出來,再請學生計算出一共跳的次數,評出優勝的一組。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感受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體驗的積累。

        四、課后練習,貼近生活

        生活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大課堂,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讓學生進行課后練習時,教師應讓學生充分進入課堂。例如,在教學“年、月、日”后,可以設計這樣一道思考題:爸爸打工去了,小明在家一天天地數著日子,盼著爸爸快點回來。兩個月后,爸爸回來了,你猜一下小明一共數了多少天?這里要結合生活實際,考慮鄰近兩個月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答案也是多樣化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解題的技巧,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后練習,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有一定主題和角色的社會化游戲。數學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戲巧妙地結合起來,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后,可以引導學生做一個“小小商店”的課后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體驗購物的步驟,掌握簡單的人民幣加減計算。這樣的實踐活動,比簡單的人民幣的認識和計算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只要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學生就會愛學、樂學。

        第7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關鍵詞:數學;小初銜接;現狀;成因;策略

        一、是何:現狀凝視

        筆者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不少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上了初中后對數學學習感到很不適應,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出現大幅下滑現象,有“小學100分,初中不及格”情況出現。筆者對所教兩個班級96名學生在初一學習一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有38.5%的學生認為在小學時老師講得詳細,容易聽懂;而在初中數學課上,老師講得很快、內容很多,聽不懂。

        與此同時,不少初中數學教師認為,學生在小學階段因為學習內容相對較少,通過反復練習提高了成績,其實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到了初中,學習內容較多,學習側重點不同,很多學生就無所適從了。而不少小學教師認為這是中學教師放手太多,沒有照顧到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坡度太大,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滑。

        總之,沒有做好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有效銜接,導致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知識理解不透,造成“分化”與“滑坡”等情況出現。

        二、為何:成因透視

        通過分析,我認為造成學生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產生“分化”與“滑坡”現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學習內容的深化。現行小學、初中數學教材都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大學習領域,但相比于小學數學,初中數學在涉及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有所增加和擴展。現行中學數學教材內容深、知識點多,如在小學階段認識的數以整數、分數、小數(統稱為算術數)為主,到了初中,數的范圍擴大到有理數領域;數的運算也增加了乘方、開方運算;解題思路從過去的算術解向方程解過渡;還有簡單的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思維方式實現了飛躍。例如不少學生剛入初一時,就對負數的計算、正負號的變化、絕對值、相反數、數軸等問題理解很模糊,遇到一些難題(很多時候是幾個知識點的綜合考查)就會無所適從,使后面的學習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

        二是教學方式的改變。小學數學側重的是打下數學的基礎,學習內容相對較少,教師對每個知識點教得比較細,部分學生盡管分析理解能力沒有完全培養,但通過不斷的練習強化,靠對解題方法的死記硬背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而到了初中,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加,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主要是針對主要知識點進行講解,注重學生的感悟和理解。這樣,會導致依賴性強、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學習成績直線滑坡;而那些在小學階段就養成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學習則相對比較輕松。有些時候,教師缺乏換位思考,一味指責學生“不開竅”,沒有對癥下藥和從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導致學生找不到學習方向,產生數學學習畏難情緒而“掉隊”。

        三、如何:策略審視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無痕銜接,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強教法銜接。學校要為小學和初中教師的學科交流搭建平臺,通過同聽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數學課,了解各自學段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活動要實在,課堂力求原生態,便于尋找問題的本真。初中教師要主動了解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及教學方法。各級教研部門要指導小學教師思考如何教學才能為學生進入高一學段能夠自主、高效學習奠定基礎,而不是“爛泥蘿卜揩一段吃一段”,愿景應是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潛力股”。對于有些小學已經學過、初中繼續學習的知識,如負數、幾何圖形初步知識等,初中教師要了解不同學段教學的重、難點,尋找到初中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讓他們感覺到原來小學和初中數學是有機聯系的,只要學好了小學數學,再跳一跳,就能摘到初中數學的桃子。

        其次是加強學法銜接。教師在教學時要逐步采用從“扶”到“放”的策略,通過精講多練、適度拓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找米下鍋”。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記好數學筆記的習慣,主要記錄當堂課教師強調的難點、重點知識,還沒有理解掌握的地方,當堂課自己認為比較難的題目的解題思路,這樣在聽課時手腦并用,既能提高學習效率,也為課后復習積累了素材。如學習方程時,教師出示這樣一道題:甲、乙、丙、丁4個數和為100。甲數加4、乙數減4、丙數乘4、丁數除以4后所得的結果恰好相等,求這4個數。學生可以在筆記上記錄這道題及其方程解法,并比較與算術方法解的方便之處,掌握運用方程解法的優越性。

        當然,教師還要加強情感銜接,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及教學方式的靈活應用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初中數學。

        參考文獻:

        [1]林瑩.數學學科中小銜接常見的問題及策略[J].教育導刊,2011(11).

        [2]徐貴成.抓好起始“工程”,做好小初數學銜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8).

        第8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摘要: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互相探索、交流的互學習過程。現在的課改積極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面對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結合我的思考和探究提幾點建議:(一)合理分組,分工明確;(二)制定合作規則,掌握合作技能;(三)確定合作內容,人人有事做;(四)注重評價,及時反饋。

        關鍵詞:合作學習分組 分工 規則技能 任務評價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互相探索、交流的互學習過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把"學習與他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這也是這次課改的重要目標。在這次課改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被廣泛推廣。自從上一年實施課改后,我們高年級教師就嘗試在課堂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學校多次組織我們上課改公開課、聽課和評課。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多數的教師沒有深刻認識和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很多的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上,只是把學生的桌位并在一起。教師要求學生就某個問題開始討論時,只是有個別組是在認真討論的,大部分的學生不敢出聲,只是呆呆的坐著或有學生乘機開小差的。幾分鐘后,老師要求停止討論,學生立刻安靜下來坐端正,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般都是那幾個學習成績好的、大膽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或比較內向的學生往往只是靜靜的坐在旁邊聽那幾個成績好的、大膽的學生的發言。像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達到真正的合作,更沒有顯示出課改的意義。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讓課堂因“合作學習”而精彩呢?面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究。以下就我的思考和探究提幾點建議。

        一、合理分組,分工明確。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互相探索、交流的互學習過程。所以對學生合理分組和明確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序開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實行合理的分組,為小組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分組時,教師應該依據班內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將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按照成績、性格、性別、興趣愛好等差異混合分成若干小組,合理搭配,每組4人。然后把4個學生的桌位并在一起,面對面而坐,成績好的學生的對面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或性格開朗的學生的對面是性格內向的學生。這樣的分組有助于學生的“一幫一”配對學習。學習小組的建立為合作打下了基礎,要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達到合作的要求,教師還要把工作做到更加細化。要給每一個小組的成員安排好分工;一名組長,負責組內的所有事務的協調 ;一名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內討論或合作的成果;一名發言人,負責向全班匯報本小組的合作成果;一名紀律維護員,負責監督本小組成員在合作過程中的紀律問題。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當然,這個分工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段時間后,小組成員可交換角色,讓每個成員嘗試擔當組內不同的角色,從而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在小組成立初期,應加強對小組成員關于分工和合作學習的程序等各方面的訓練和及時指導,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受益于他人并有益于他人。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二、制定合作規則,掌握合作技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制定一定的合作規則。如在小組合作之前,給小組成員一定的時間獨立思考,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能在討論前說出來。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影響其他組的討論;要專心聽取組內成員的發言,不能中途打斷小組成員的發言,有不同的意見,在小組成員發言完畢后再補充。討論結束后,記錄員將本小組討論或合作的成果記錄整理出來。這樣就能避免小組合作學習出現混亂的場面,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合作的技能。

        三、確定合作內容,人人有事做。

        在上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自己吃透教材,明確教材的意圖,確定好合作學習的內容。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重難點選擇有探索和討論價值的合作學習內容,并且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可做。如我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讓小組成員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好一個梯形,然后在小組合作討論后,每位學生都動手 “剪一剪”、“拼一拼”。這樣每位學生都能經歷如何將梯形轉化我們學過的圖形的過程。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討論激烈,同時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到了相應的知識。這樣就保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組成員都能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課堂也因而更精彩。

        四、注重評價,及時反饋

        第9篇:小學數學聽課記錄范文

            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將整個學習過程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其次,要通過一些聯系來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做思想上的侏儒。下面,筆者主要通過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這五個方面來具體論述。

            一、讀數學

            數學給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是思維回路之間的穿梭碰撞,很少有人會去“讀”,“讀”往往是給人留下一種死板的印象。然而,今天所說的“讀”是閱讀中的“讀”。這一過程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請各位師生著眼于手中的教材。這是學生第一個要熟讀的部分。學生認為教材上的定理或者題目太過簡單,不屑一顧,然而教材是任何學習最基礎的部分,只有在將教材全部搞懂、通透之后,才能更好地接觸其他輔助資料。教材方面的“讀”則包括三個方面: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方面。課前讀教材即大家口中的預習,預習不應該是毫無成果的,學生在預習之后對書中的內容章節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上課時會更加得心應手。而且,學生在預習之后針對于自己無法理解的部分則會作為重點去投入精力。課中讀教材則是學生在課堂之上思維隨著老師走,不分散注意力,隨時跟著老師的腳步,如此可提高課堂聽課效率。課后讀教材則是學生為了復習、掃盲點,考查他們在一個章節的內容學完之后,是否對所有的知識點都了解透徹,是否能夠在題海之中“舉一反三”。

            除了讀教材之外,學生還應當多多閱讀課外刊物,不一定必須是數學方面的專題解析類的書籍,數學無處不在,不管是在哪個方面,細心的人都能窺見數學的身影。課外拓展閱讀不僅能使得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夠開闊視野,切身感受生活之中的數學的深深魅力。其實,在生活之中,除了書籍刊物上面的描述之外,更多的細小的數學生活已經緊緊將我們包圍其中。因此,最后所需要說的一個環節就是“讀生活”,讀耳邊、眼前所進行的一切,從數學的角度來理解和解決問題。

            二、聽數學

            耳聽八方,方能走好數學學習之路。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思維性強的學科,在課堂之上認真專心聽講是必須的,一旦稍稍走神則會跟不上教師的思維節奏,就會產生厭聽情緒,導致“越聽不懂越不想聽”的惡性循環。因此,課堂之上,如何高效率的聽課則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此外,此時的“聽”為“耳聽八方”之聽,所以,不僅僅只是聽教師講課,同學之間的思考方法的交流也是需要認真聆聽的。

            有些數學題目,學生大部分情況是做到一半卡殼了,不知該如何繼續,出現思維障礙斷路。在聽課的時候,要聽的部分則是已身在思考之中的斷路的部分,出現斷路的理由以及如何在下一次解題的時候大腦能夠連貫地思考下去,這些都是在聽課之后所要思考的問題。

            另一個方面就是聽同學的思維回路。即使身處同一個班級內部,每個同學的思維方式都是有所差異的。同樣的一道題目,可能一部分同學的解題思維和方法都與你有所不同。此時,學生就應當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做題目只是為了鍛煉解題思維,而成功地將題目解出只是一個附加的成果。因此,聆聽其他同學的解題思維對于自己思維的鍛煉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任何一個結果的產生必然有一條思維之線在牽引導向,明確這條思維之線的導向和形成原因則是聆聽同學發言的重要目標。學生只有采百家之長,才能使得自己更快地進步。

            三、講數學

            隨著目前的發展,各個學科之間的綜合運用能力是以后判別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在數學課學習之中,“講”這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講”主要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大膽地向同學和老師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目前大部分人忽視了“講”這部分的內容,認為只要能夠解題就可以了,無需動口。然而,這樣的學習方法是落后且不完善的。首先,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一方面需要你的自信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你對題目的理解和思路清晰度。做對的題目不一定清楚緣由,僅僅一個正確的答案不是教學者所應該追求的。只有在對自己的解題思路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才能毫無偏差地把思想表達傳遞給其他的同學或者老師。大家在聽了之后,會一起思考講出這種解題思路的優劣所在,以及在以后的解題之路上如何去高效地運用。

            另一個方面則是關于解題思維的感悟和體會。數學不是一門只會做題講題的學科,它也具備與其他學科相同的給人以感悟的機會。所謂的講感悟、講體會則是從這一道題目發散出去,著眼于數學的大思維觀,無關于數字等實質所在。為什么兩個不同的思考方向,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達到得出同一個解題結果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數學的理性之中保持著人性的、生活的感性。

            四、寫數學

            數學學習中的“寫”主要是將之前的幾個方面的“讀、聽、講”三個方面的內容做一次升華和沉淀,將以上三個環節的領悟記載下來。比如某類題型的解題方法、不同題型的解題步驟、公式的記憶以及公式的應用理解,學生用自己的筆記下來,長此以往,也必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寫”這一環節,并非要求辭藻華麗,只是樸實地記錄自己的數學學習的歷程,是對知識的總結,也是知識的升華,因為我們知道,數學最后的解題,其實是建立在一套解題思維之上,而這種思維,往往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理念。

            五、用數學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五月婷之久久综合丝袜美腿 | 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