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政課程資源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下簡稱“思政課”)也正與時俱進,積極推動精品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我們認為,當前建設高校思政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應緊緊圍繞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興起這一時代背景,在原先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之上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升級,在平臺建設、資源使用、教法研究等層面認真探索、創新實踐,構建既符合思政課的基本屬性,又體現思政課教學要求的精品資源共享模式。
一、高校思政課共享課建設的時代背景——MOOC來襲
MOOC是近年來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模式,它由很多愿意分享與協作以便增強知識的學習者組成。雖然目前對MOOC的爭論仍在不同層面展開,但無可否認的是,MOOC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MOOC倡導的“關聯主義”理念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帶來不小的啟示。
(一)MOOC的核心——關聯主義
關聯主義認為,所謂學習,就是形成網絡,就是在相關的節點(node)間建立有效的連接(connection)。學習的關鍵在于將相關的節點/信息源連接起來,形成學習網絡。這種連接可使學習者學到比現有認知狀態或知識體系更多、更重要的東西,使個人學習和組織學習統合起來,通過“個人--網絡--組織”這種知識發展的循環使學習者在各自的領域中實現與時俱進。在MOOC課程中,教師提供的原始資源成為知識探究的出發點,學習者產生的內容成為學習和互動的中心,學習者提供的資源,擴展和放大了知識的界限。學習者在作為資源的消費者的同時,也成為資源的生產者,他們在消化、吸收已有資源的基礎上整理、創新、分享知識,從而形成動態發展的開放式學習資源。
(二)關聯主義給當前高校思政課的資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客觀而言,目前高校思政課的資源共建共享仍處于較為粗放的初級階段,高校共建的動力不足,妨礙了資源共建的深化,高校間的壁壘又使資源的共享障礙重重;而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開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上的缺失,是導致無法真正形成資源“共建、共享、共贏”局面的重要因素。例如,受一直以來高校思政課“一言堂”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開發、建設課程資源時習慣于“單向上傳”,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什么都是由教師事先指定,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也難以掌控。
與其他專業課程不同,思政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觀念的引導,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引導學生用的立場、觀點、方法理性看待、分析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思政課追求教學時效性的具體體現。而面對網絡時代的海量信息,從中辨別、篩選出有用資源用于思政課的課程建設,思政課教師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而在這方面,被稱為“虛擬的一代”“數字原住民”的當代大學生顯然更有優勢。在教學實踐中,有時學生會主動與教師交流對網絡上流行的某件事件或某段視頻的看法,卻因教師的“無知”而尷尬收場。
因此,在高校思政課資源共建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激發學生參與課程資源共建的積極性。通過搭建能實現雙向互動功能的平臺,讓學生也成為學習資源的收集者,在提供課程資源的同時也分享著對資源的學習心得;教師在此基礎上通過“二次整理”“二次加工”產生新的課程資源,形成動態發展、良性循環、師生共享互贏的局面,有利于解決原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資源更新率低、受益面窄、關注度低、互動性差等問題,也契合了關聯主義所倡導的核心理念:開放、互動、共享。
二、高校思政課共享課建設的基礎——精品課程
盡管在大數據共享的時代背景下,原先的精品課程面臨著巨大挑戰,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但精品課程建設為共享課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為避免重復建設,新一輪共享課建設應在前期精品課建設的基礎之上實現轉型升級,推動高等學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
(一)思政課共享課建設推動了優質資源共享升級
自教育部2003年啟動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來,作為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過若干年的建設,初步形成各門類、專業的國家、省級、校級思政課精品課程體系,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宏觀層面看,精品課程的本質是教育資源庫,是靜態的,課程建設者和提供者不組織教學,只是展示各項課程資源。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在充分整合原精品課程建設的成果基礎上,根據時展的需要,在教學理念、共享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強調適合網絡傳播的資源共享。簡單來說,精品課程的網絡展示只是把教師的教搬到網上,而共享課程則包含著教學相長的各環節,呈現出教學主客體間的互動。因此,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除了繼續做好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工作,還應著力解決原先精品課程建設中出現的資源關注度低、共享應用差的問題。
在共享課程建設中,應結合實際教學需要,以服務課程教與學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的系統、完整為基本要求,以資源豐富、充分開放共享為基本目標,注重課程資源的適用性和易用性。此外,還應對資源的內容做細化與規范。
(二)思政課共享課建設拓展了原精品課程的服務功能
《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等各類網絡共享課程。從原精品課程以服務教師為主,轉向服務教師與學生,擴大了課程的受益面,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服務面向的轉變是真正落實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大學精神,也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真正目的。與此同 時,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服務對象從高校師生擴展至社會學習者,它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精神食糧,回饋了社會,有助于改變大學形象,并促進高校內部的教育教學改革。這是教育為社會服務的內在需要,也體現了高校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進程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此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已經突破了原有范疇,成為國家文化和軟實力輸出的重要載體。當下,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意識形態表達和“角逐”的重要平臺,各種參與網絡信息平臺構建和運用的主體都把自身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理論和政治傾向等“物化”于網絡上。目前在網絡上大規模傳播的國外高校視頻公開課,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包括哲學、歷史、文學、法學等近百個人文社會學科,直接、間接地傳遞著西方社會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政治信念等意識形態。如何能夠在國際文化話語權競爭中贏得主動,占領一席之地?對此我們應當主動占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網絡陣地,整合現有的優質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全面展示,促進先進文化的網絡傳播,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就有其特定意識形態功能,擔當著傳播主流價值觀和先進文化的歷史使命,應當主動適應時代要求,運用互聯網彰顯和強化自身功能,以精品資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在新一輪的社會意識形態“角逐”中爭當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排頭兵”。
三、高校思政課共享課建設的創新實踐——以上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享課程為例
為了積極應對MOOC帶來的挑戰,上海市教委于2012年率先布局,統一標準、統一管理,整合上海高校優質課程資源,創建了上海市高校課程中心,首先開展了線下教學和網絡課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繼首批成功推出7門課程供全市30多所高校學生選修后,進一步把高校共享課程范圍擴大到量大面廣的基礎課,又推出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模式下的思政類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享課。
(一)“思修共享課”依托了全新的平臺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由復旦大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國希領銜負責,來自復旦、人大、交大、同濟、華師大、上理工等9所學校的21位教師,共同打造推出全新教學模式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共享課。
作為全國首個依托中國式MOOC平臺建設的思政類共享課程,在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的基礎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享課程已正式上線,首輪開課即吸引了來自全國各高校的五千余名學生選課。
在教學設計環節,“思修共享課”分在線進階式學習(36學時)、見面課(12學時)、考核三大塊。在線課程采用微視頻的方式,以15分鐘左右的“短、快、精”的視頻闡述一二個核心問題,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利用電腦或移動智能終端自主學習,以滿足其碎片化學習的需求。為了確保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思修共享課”將課程大綱內容精煉為若干部分,由20多位教學名師分別講授各自最擅長的內容,濃縮成36學時的在線課程,供學生自主學習。此外,為了讓追求個性化的“95后”大學生有更好的應用體驗,在線學習還植入了“進階闖關”的游戲元素。例如,微視頻中穿插了相關的小問題,學生只有回答對了才能繼續學習后面的內容,就像游戲中的通關;學生在學完指定課程內容、做完相關測試后,系統會給予諸如“學習勛章”“在線達人”等獎勵,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同時收獲了另一種成就感。見面課則包括了兩次大課堂直播互動與四次小課堂小組討論。大課堂通過“沉浸式遠程互動教室”的技術保障,實現跨校區直播和收視教室間課堂共享,使不同學校的學生能夠在跨校區收視教室看到教師的真實授課場景,同時實現收視教室遠程收視、電腦上遠程在線收視、移動終端實時在線收視多種聽課模式,也支持多種教學互動過程,包括本教室互動、教室間互動、投票表決互動等。小組討論由教師與助教分工合作,事先通過網絡平臺布置若干討論話題由學生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則由授課教師和助教組織學生互動討論。此外,選課學生還將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共享課程平臺上布置的個人閱讀資料、練習、小論文等學習任務。考核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根據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見面課的表現以及期末考試的成績予以綜合評定。
(二)“思修共享課”采用了混合式教學模式
傳統“思修課”大多采用課堂講授模式,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單向傳輸多,學生學習體驗不佳,教師大量重復授課難以獲得成就感;課后學習則以學生作業為主,重在知識傳遞,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思修共享課”則“翻轉”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在課堂內,教師主動組織學生討論、答疑互動,在課堂外,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點、互助討論;學生成為主動的研究性學習者,教師則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正如上海市課程中心質量管理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教授指出,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不僅僅解決教學資源的問題,借助網絡在線課程風暴席卷全球的契機,探索及改變我們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程真正受益,這才是這個平臺真正存在的意義。依托中國式MOOC平臺,“思修共享課”采用網絡視頻課程學習與線下小組研討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由在線視頻完成知識性、概念性的基礎內容傳授,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反復播放學習,教師能夠從大量重復性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解疑釋惑上。
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數字化教學的優點,實現了二者的優勢互補。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及系統知識的傳授,在線教學則憑借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各種多媒體手段的有力支持,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旌鲜浇虒W體現了不同學習理論、學習者、教師 、學習環境、教學方式等多重要素的結合,強調的是在恰當的時間運用合適的學習技術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但同時也對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思修共享課”的完善與展望
“思修共享課”嵌入了MOOC的元素,采用了全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一經推出即吸引了眾多關注,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論。與傳統教學相比,“思修共享課”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如無法有效防止學習者作弊;在線視頻課程設計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個性化授課與教學內容規范之間的矛盾;進階式學習模式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平臺設計的互動性不強、用戶的應用體驗不足等等。
我們認為,就“思修共享課”的定位而言,它雖有諸多不足,也替代不了傳統教學,但面對當前高校思政課“到課率低”“抬頭率低”的局面,“思修共享課”的實踐嘗試無疑給處于困境中的思政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想政治理論課應以共享課程建設為契機,冷靜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對于這一教學改革的新舉措,不能求全責備,而應包容對待、熱情支持、積極參與,為其完善與發展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2(1).
[2]李青,王濤.MOOC: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2,(3).
[3]陳豪. “慕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4,(4).
初中教育應當把"課程思政"貫穿始終,圍繞初中教育的特點,結合傳授的內容,貫徹"課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結構化模式,在授課前、授課中、授課后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在數學、語文、體育、美術等課程體系內構建"課程思政"系統。構建一種全員思政、全時思政、全科思政的理念,從小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協同育人,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成長打好堅實基礎。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不僅僅要從大學抓起,初中教育也應該樹立"課程思政"理念。初中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建立和養成的關鍵時期,從小做好"課程思政"建設,對于我國未來接班人的文化傳承、道德修養、行為規范的建立具有基礎和規范的作用。
一、初中教育階段需要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強調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又要注重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實現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創造性轉化,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傳統的教育觀點認為,只有語文和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才應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對于數學、美術、音樂等專業課程與學生的思想意識的樹立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因此不需要思政教育。甚至于有人認為初中生思想不成熟,沒有必要實施"課程思政"教育。初中階段正是孩子思想逐漸成熟的階段,良好的個性品質、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正是在這一階段逐漸養成,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陶行知先生說過:"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壞了,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用處。"一個良好品德的養成是相對穩定的,終身都會起作用。
二、初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內涵
"課程思政"的目標是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將課堂教學和思想品德養成融合,實現價值觀引領、價值觀滲透,從不同角度培養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首先,"課程思政"是一種間接隱性的教育方法,將課程設計、課堂教學、課程評價與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起來,一方面在教育過程中傳授了正確的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在正確的價值觀指引下進行教育。現代社會價值觀多元化,中學生面臨各種利益的誘導很容易迷失方向,充分調動學校資源,發揮全部課程的價值引領功能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既能夠傳播知識,又能夠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實現價值引領功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教育目標。其次,融合了"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夠賦予課程更鮮活的生命力。一方面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構建了鮮活的價值體系,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掌握所傳授知識的價值觀。文以載道,任何的知識都蘊含由一定的價值觀。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學教師知道和掌握知識的來源和背景,深入思考課程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內涵,為教師傳播知識提供了判斷標準,為專業研究和指明了方向。
三、初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結構化
[摘要]文章介紹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的重要意義,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發現狀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的原則。
[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原則
[作者簡介]聶沉香(19 67-),女,湖南婁底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倫理;楊維(1983-),女,湖南常德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廣東 佛山 528330)
[課題項目]本文系2 014年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設計體系與開發策略”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 014-SZJGXM33)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2-0097-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的重要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以及顛倒課堂理念的提出,都促使廣大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走向多元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向著交互性方向發展的同時,學習也正在走向微型化、碎片化、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資源面臨著新的挑戰,目前的課程資源已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此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資源的改革勢在必行。近幾年,“微課”應運而生,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迅速升溫,它在傳統的教學基礎上不斷創新,成為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
微課,又稱微課程或微型課程,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提出,他認為微課程是一個知識挖掘的框架,我們將告訴學習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們將對這一過程進行監督。微課既可以作為一種挖掘知識的工具,也可以作為知識脈沖。
在我國,“微課”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鐵生老師提出的,他發現現有的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率先提出了以“微視頻”為核心的新型教學資源,他認為“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拔⒄n”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
“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資源,與傳統學習資源相比,具有時間短、內容精、容量小、易傳播、易操作、適合個性化學習等特點。它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需求,也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網絡教研、教學反思,它還對顛倒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現狀
微課的出現無疑為思政課教學帶來了福音。然而,筆者在參與我省教育廳思政課微課大賽的過程中,發現現在微課教學的質量良莠不齊,許多思政課教師對微課的設計理念、建設標準、開發途徑、方法等重要問題了解不夠,在開發制作過程中非常迷茫,相當一部分老師只是盲目模仿他人的作品,沒有很好地認識到微課的鮮明特征?;谝陨显颍P者組織了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參加教育廳微課大賽的思政課教師,對微課的設計與開況進行調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思政課教師微課開發的現狀,以及在微課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1.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微課的基本認識。通過調查得知,高校思政課教師接觸微課的時間比較短,微課需要進一步推廣和普及。調查顯示,接觸微課時間比較長(一年以上)的教師占13.15%,接觸微課在一年以內的教師占86.85%。這表明,對于高校思政課一線教師來說,微課仍然是新事物,微課的推廣力度還需要加強,要讓更多的中小學一線老師接觸微課,了解微課的開發與應用。
2.高校思政課教師參與微課開發的情況。調查顯示,教師開發一節微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5小時以內能制作一節微課的老師只占10.81%,5~10小時的占到 30.83%,11小時以上的占58.36%,由此可見,高校思政課教師對于微課開發制作的技術與經驗還非常不成熟,沒有形成系統規范的模式,亟待加強學習和培訓。這也導致教師開發微課的平均數量比較少,調查顯示,70.65%的老師開發微課的數量為l~3節,只有10.49%的老師開發了5節以上的微課。
3.高校思政課教師對現有微課資源的認識。對現有微課資源的開發建設現狀,85.8%的老師認為“微課太分散,沒有形成專題化的體系”,這與微課自身“短小精悍、只針對一個小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有一定的關系,也說明專題化微課程的建設非常重要。80.29%的老師認為“微課的質量不高”,81.88%的老師認為“微課的總體數量不夠豐富”,還有少數老師認為“現有的微課實用性和實效性不是很強,相當一部分都是簡單問題的講解”。這些問題的出現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微課在高校思政課中的運用起步較晚,廣大思政課教師對它的認識還不夠,微課資源開發還處在摸索階段。但值得肯定的是,微課從無到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思政課微課資源的開發也在一步步地走向規范化和標準化。
4.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微課學習者特征的分析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大部分教師認為需要分析微課受眾的特征,微課可以達到多個教學目標。微課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需要對學習者的特征進行分析,包括學習者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認知特點、學習興趣、學習起點、學習方法與策略、學習風格、新教學方式的接受能力與態度等,這是眾多老師的共識。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鮮明特點,一節微課不可能同時達到多個教學目標,思政課教師普遍認為不同的微課從不同的角度依然可以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體驗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等。
5.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微課視頻時長的認識。大部分教師(75.94%)認為,微課視頻最合適的時間長度應該是5—10分鐘,這符合微視頻短小精練的理念,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個時間長度能夠讓學習者保持比較好的注意力,以聚精會神地觀看微課視頻,并理解課程內容。 6.微課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調查發現,對自己的微課作品感覺“一般”的老師占到59.86%,有13.19%的教師對自己的微課作品感覺不滿意。筆者對這部分老師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現他們認為自己的微課作品質量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鏡頭單一,缺少變化( 66.78%);聲音不夠清楚(56.61%);課件制作不是很好(44.92%);微課的配套資源不齊全( 74.07%);微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45.68%);微課教學趣味性不強( 50.83%);微教學視頻畫面不夠清晰( 59.66%);主要教學環節缺少字幕提示( 39.97%)等。
7.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微課開發環節重要性的認識。微課設計與開發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都有可能影響整個微課的質量,這與教師對微課的整體認識有密切關系。調查顯示,“編制微習題”的重要性均值是1.79,這一點足以說明教師們對微課的定位正在逐步清晰,微課不僅可以“傳道”“授業”,還可以“解惑”,教師們的教學思想也從完全的教師“教”向學生“學”轉移,實現“雙主教學”思想是大家的一個共識。“撰寫視頻拍攝/錄制腳本”的重要性均值是1.75,44.3 5%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重要,39.42%的被調查者認為比較重要,這與事實相符,如果沒有撰寫視頻腳本,錄制的微課必定不會條理清晰,這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著不同之處,也是眾多一線教師的經驗總結,所以很有必要加強視頻拍攝和腳本撰寫的培訓與輔導?!芭臄z/錄制前的準備工作(如環境布置、工具調節)”重要性的均值是1.64,如果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微課的質量將會大打折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開發的原則
微課的設計與開發是一個系統的工作,它不同于傳統的公開課的視頻拍攝,也不同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一節完整微課的開發,既包括微課設計,也包含微課的實際應用,只有把微課的設計、開發、應用等環節合理地結合起來,開發的微課才具有真正的使用價值。微課的設計開發有其自身的規范化流程,胡鐵生老師曾提出了微課開發流程,筆者對高校思政課教師開發微課的過程進行了深入調研,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對高校思政課微課開發提出以下幾點原則:
1.碎片化處理原則。傳統的課堂實錄式的視頻一般都以45分鐘為單位,甚至一個小時,這無法順應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注意力模式”,難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比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常常需要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用于課堂教學中環境的創設、新課的導人或德育情感教育等,長時間的視頻教學顯然就不適用。但是傳統的精品課程、農遠工程等課程都是名師、學科骨干教師參與錄制,教學質量非常高,這就形成了“用之不便,棄之可惜”的局面,如果將其進行系統、批量化的再加工、再編輯,進行微課碎片化處理,使其符合“微課”的理念和特點,就既可以繼續發揮原有各類資源庫的教學價值,同時還可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定規模數量的“微課”資源庫。
2.創新性原則。微課的原點是“教學”,而非“技術”。微課制作的關鍵技術環節有兩個,即課件的制作及微教學視頻的拍攝或錄制。如今,隨著計算機技術、智能手機功能的提高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普及,課件制作已經不是難點,常規的視頻拍攝工具進入尋常百姓家,錄屏軟件在操作性上也非常簡單,而且功能強大??傮w來說,制作微課的技術門檻已經跨過去了,我們現在急需關注微課的創新設計和教師在微課中展現的教學水平,這些才是微課最有價值的地方,也是微課最吸引學習者的地方。教師在平時要留心學習其他領域的設計經驗和方法,注意借鑒、模仿與再創造,例如從電影、電視、廣告等大眾媒體中找到可以借鑒的創意;微課設計要體現“任務驅動、問題導向、反饋互動”的原則,課程設計要創設情境、引入有趣、逐步推進,層次分明、適當總結。讓學習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關鍵的知識,在這個方面可以重點借鑒知名微課平臺的教學方式、方法、理念和策略。
3.開放性原則。微課資源的建設要采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要吸引不同角色的人群參與,而且已經建設好的微課資源應該開放資源權限,允許不同的學習者和教師對其進行編輯、再生和更新,這就能豐富微課資源,突出微課特色,增加微課類型。當然,為了不造成微課資源的混亂,每次編輯之后均需要管理者或者是資源的所有者對其進行確認。百度百科采用的就是這種資源更新模式,效果良好,得到了使用者和資源建設者的一致認同。
4.發展性原則。在微課的開發設計過程中,應更加注意微課的單元整體設計,即從單個的微課設計與開發,走向專題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專題微課程是基于一門課程的某個重要的專題而設計開發的一種微型化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微課程是指對某個專題進行系列化、連續性、層次化的微課開發。某個專題的微課程一般由10節左右的微課組成,這些系列化、連續性、層次化、體系化的專題微課程能給學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識技能,非常適合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教師不僅要掌握單個知識點的微課設計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個專題、一門課程的微課設計方法。當前微課資源建設方向的重點是要從“單一微課建設”轉向“專題微課建設”。
關鍵詞:新形勢;思政課程;教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也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在高等教育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相關理論課程的開設,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證學生思想及方向正確性的必要條件。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如何順應新形勢,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成為當前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現狀及其成因
1.社會大環境帶來的沖擊。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日益增多,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類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源使人們在指拇間就能輕易獲取。大學生正是這場信息盛宴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樂于掌握并分享信息,掌握并積極接受著各種先進的知識傳播途徑。思政課程,作為一種在思想層面上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引導手段,不可回避的需要與學生在思想上取得共鳴,因此,必然受到信息爆炸的巨大沖擊。其次,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大融合使得人們時時接觸著多元化的價值觀,這也給思政課程帶來極大的挑戰。各國不同的價值取向伴隨著經濟的全球一體化步伐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如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就是一個高難度的課題。此外,加上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得到顯著提高,可是道德體系建設的步伐稍顯滯后,因此法律法規之外應由傳統的道德進行約束的社會行為中出現了很多讓人們寒心失望的事例。思政課程必須與當下的時事緊密結合,圍繞社會熱點和大學生關注的問題循循善誘,才能充分實現其有效性。
2.課程自身因素的影響。思政課程的特殊定位決定了課程教學的難度較大。思政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其目的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樣的標準、定位實質上已對思政課程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意味著,首先,各高職院校需高度重視思政課程建設;其次,思政課程教師也應明確意識到自身肩負的使命,刻苦鉆研,與時俱進,用自身的努力確保課堂教學效果??蓪嶋H上,很多院校在重視專業課程建設的同時,給予思政課程的關注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另外,許多思政課教師自身對課程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固步自封。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也存在不少問題。許多教師片面追求理論知識的講述,一味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個體性需求及主觀能動性,導致脫離教學實際的同時挫傷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學模式方面,很多院校的思政課程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局限于教室之內,沒有充分運用社會這個大課堂,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忽略了實踐的重要作用,使得思政課教學成果打了折扣。教學方法上,思政課往往沿用著“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播思政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單向傳播的教學方式在思政課程的教學中占據一定的比例確實是合理的,畢竟理論知識的傳授是學生掌握課程內容并啟迪思維的先決條件。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決不能成為主導性的教學方式,更不能是唯一的教學方式。課程教學應該是一種雙向的傳播過程,教師引導并啟迪學生的思維,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思政課程尤其如此。否則,很難達成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
3.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和因循守舊的教學態度同樣會給思政課程教學帶來負面的影響。思政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不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經驗,就難以滿足教學活動的各項需求??墒窃S多教師自身的知識面過于狹窄,又缺乏對這一問題的正確認識,自然很難掌控雙向傳播下互動活躍的課題。有的教師缺乏思政課程須緊密貼近時代的概念,一套教案甚至可以用上幾年。這也是導致思政課程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
4.學生方面的原因。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完善的關鍵時期,當今社會信息的高速傳播使得學生得以掌握豐富的信息資源的同時,大量有害信息和一些腐朽落后文化也進入到了學生的視野,給學生的精神空間造成了較壞影響,甚至直接導致少數學生精神空虛、行為上出現偏失。另一方面,高職學生承受的壓力,也是思政課程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高職學生的理論功底不足,在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時難免更為吃力,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較大的學業壓力。我國大學連年擴招,使得高職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加劇。加上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群,高職學生在學歷方面處于劣勢地位,由此必然會產生強烈的就業危機意識與緊迫感。
正視這些現狀并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對確保思政課程教學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相反,如果思政課程教學脫離實際,變成了空洞的理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缺乏針對性,自然不可能取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對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思政課程要緊貼時代的發展節奏。信息的高速傳播是信息化社會的必然產物,思政課程需重視并適應這一新形勢下課堂的社會背景,讓其成為教師和學生間思想交流的橋梁。通過引導并啟發學生使用思政的理論知識分析當今大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內容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有利于提高思政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思政課程教學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教學的目標也一定要回到思維的引導上來,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并對各種社會現象正確地加以辨識,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須加以優化。新形勢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思政課程教學的需要,應向互動式教學轉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在課程上處于被動的位置,注意力很難集中到課堂上來,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與學有機結合,教師的教學有更生動廣闊的空間,學生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在這種互動中,不僅課程的知識能得到有效傳播,而且無形中能加深師生間的情誼,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進而對學生心理產生正面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于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維模式和健全完善的人格是有很大作用的。
教學方法上,也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更便于理解和記憶。而且,電子教案、課件與相關的思政課程電子數據資源一起,構建成了一個龐大、共享便捷且經濟的思政課程電子資源體系,從而得以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3.提高思政教師的整體素質。教師的個人素質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甚至學院的生存與發展都將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思政課程的教學而言,需要高職院校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思政教師不僅政治素質要好,業務水平要高,還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背景,并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思政理論成果和理論的應用成果,并將新成果融進課程的教學內容當中。
4.以人為本,貼近學生。思政課程作為一門思維引導學科,其教學的切入點并不是教學內容本身,而是學生的實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教學尤為明顯,要關心學生,理解他們所面臨的社會和學業壓力,以他們的自身實際作為教學切入點,切實做到以人為本。思政課程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壓力和困境,將自身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通過不懈努力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結 語
雖然現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存在這樣那樣的諸多問題,但是教學過程本就是個在總結和反思中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正確認清當今新形勢下思政課程遇到的困難和原因,以科學、可行的方式大膽改革,通過在教學改革中的探索和實踐,才能開創思政課程教學的新局面,真正發揮思政課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參考文獻:
[1] 余波.充分發掘人文內涵 推進高職思政教育——試論當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
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轉型的環境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課教學如何改革,用什么標準去衡量教學效果是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能力本位考核體系是其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思政課作為高校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程建設中也應注重能力本位,注重能力與實踐的結合。面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能否緊跟社會熱點,將思政課教學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是評價思政課教學是否以學生能力為本位進行教學的重要指標。
除了能力本位的考核評價方式,是否創新教學形式,采取“問題引領式”教學法也是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建設的重點?!皢栴}引領式”教學注重問題學習,模擬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分組自由學習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問題引領式”教學下,思政課教師選取熱點問題,引領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激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傳統教學評價中的教師“以教評教”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背景下已經過時,課程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拋棄填鴨式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課程考核方式上更為注重過程性考核評價。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發展現狀
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下,各高校針對思政課教學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為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建設過程中,高校相對更為關注專業學科建設,從專業培養方案到實踐環節的制定,高校普遍較為重視。在思政課教學建設具體實施上,沒有具體的配套方案,大多數思政課改革僅僅停留在會議及文件上,沒有具體有效的建設辦法。其次,很多高校在專業實訓上投入大量資金,但思政課實踐教學經費很難落實到位,大量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調研時只能借助于暑假回到老家,自行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研究,過后向學校提交社會實踐報告,但大多數學生并未進行調查研究,僅僅只是從網上下載內容上交應付,使思政課教學實踐流于形式,不利于大學生了解國情和民生。再次,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高校壓縮了思政課教學課時與實踐課時。同一門課程,不同的高校開設的教學課時都有差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也不盡相同。在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上,也缺乏統一規定,多數思政教師也很少有機會去外面參加社會實踐,導致指導學生實踐教學能力有所不足。除此之外,在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還面臨著學生重視程度不夠,課程管理缺少統籌規劃等問題。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對策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開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在不同層次的高校都需要開展思政課教學工作。作為各類高校培養人才的必修課,思政課教學要針對各高校所處階段,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對于具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高校來說,進行思政課教學改革,主要有以下幾點對策:
第一,要使學生成為教學實踐主體,改變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學。在思政課教學與實踐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學會理解尊重學生的價值取向。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教學與實踐設置上,通過啟發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調查研究能力。第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思政課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在理論教學上,思政課教師要選好教學內容,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背景下,要更注重內容的應用型和實踐性,結合學生專業調整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上,思政課教師存在著理論水平高但實踐能力較弱的普遍現象,要創造條件培養思政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第三,提高各高校對思政課重視程度,完善保障措施。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部分高校只注重專業建設,忽視思政課教學和實踐,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不相符合。因此,各高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實踐建設,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整合?W校教育教學資源,確保思政課教學和實踐環節的順利開展。
四、應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意義
關鍵詞:電氣控制與PLC控制;課程思政;實踐探索
引言:國家教育部門2014 年發行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學過程中,課程建設需要發揮出起自身的載體作用,將教學目標、思想等內容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并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為學生正確介紹國家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從而將學生培養為德智體美綜合發展的新時期優秀人才。
一.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技術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
現階段我國各大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主要以強調社會主義思想價值觀念為主,如此一來就要求學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著力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繼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落實當前用人崗位所強調的人才職業素養,以此來體現當前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德育先行”教育目標[1]。同時,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是現階段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核心內容,在許多制造類工業中都需要頻繁的使用這門技術。因此可以說只有掌握了這項技術,學生才具備了獨立走向工作崗位,并高效完成生產創造的基本技能。因此學校在開展課程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課程開設的方式方法,選擇多樣性的教育手段來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結合課程的本身發展特征,將思想素質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愛國主義精神等內容靈活的融入到課程內容當中,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格局。
二.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技術課程思政的建設措施
(一).立足課程目標。調整課程綱領
課程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同時也只是實際開展課程建設的整體指導方針。在開展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由點到面的思考整體課程規劃,從單一課程與思政元素間的銜接點,再到整個課程體系的發展培育目標,充分協調好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聯性,并在教育方法、教育目標、教育過程、教育內容等各個環節中不斷開發電氣控制與PLC控制課程的思政內容,以此來明確課程的整體發展目標[2]。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以崗位的實際市場需求為導向,體現出專業的實用性,并將其與思政元素融為一體,設置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逐漸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在德育目標的設定方面,電氣控制與PLC控制課程可以從行業發展趨向與實際崗位需求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在崗位需求方面,電氣自動化專業是現階段我國實現工業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促進國家經濟實力進步的重要環節,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愛國主義思想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需要掌握掌握先進自動化技術的專業人才做出貢獻,從而將專業課程與國家的整體經濟建設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建立起高度的政治自信和社會使命感。而在行業的發展趨勢方面,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正確的意識到當前我國在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技術發展方面距離國際前沿標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故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秉承客觀和創新的學習精神,積極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奉獻力量。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國自動化工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發展歷程,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使學生對我國當前的國力發展產生正確認識[3]。
(二).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擴充專業課程資源
電氣控制與PLC控制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融合專業培養與思政培養,構建“思政+專業”的一體化教育課程體系。因此就以為各學科教師不能夠“各自為戰”,而是需要充分的發揮個人所長,從課程結構以及內容上對電氣控制與PLC控制課程進行系統的構建,從而組建成專項課題研究團隊,將課程資源中蘊含的豐富思政教育元素開發出來[4]。
首先,課題研究小組要根據電氣控制與PLC控制的課程綱領與專業體系,對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梳理、重建,打造項目化的教學模式將專業課程與崗位需求鏈接在一起。其次,在項目選擇方面,教師應當將課程中的專業知識與思政知識合二為一,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例如在開展與課程試驗平臺有關的內容教學時,教師需要除了要為學生詳細的講解操作原理之外,還要客觀的為學生介紹現階段無論是學校實訓還是社會中的實體工業生產,其采用的設備與生產技術大多都是來自于一些國外企業的生產品牌,而之所以沒有選擇國內品牌,源于無論是工藝還質量方面都與西方國家存在著一定差距,故此學生應當時刻銘記科技強國的重要思想,通過強化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來不斷壯大我國的科技生產力量。
除此之外,電氣控制與PLC控制專業體現的是我國當前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故此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有許多環節都會涉及到的計算機程序的編寫任務,而在進行程序編寫時,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符號錯誤都有課能夠會導致控制與生產無法達成同步,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故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之外,也要培育學生的匠心精神,通過匠心精神的培養來幫助學生認識到追求品質與企業發展乃至民族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幫助學生掌握精益求精以及嚴肅謹慎的工作態度。
(三).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
開展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融入教材、融入課堂,最關鍵的是融入學生的思想當中,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是保證課程思政與學生思想融為一體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要組織好專業課程中的德育教學結構,有計劃、有層次、有目標的將德育內容輸入到課堂環節之中[5]。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開展微課教學,通過課前資料分享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對自身行為模式的約束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適應當前時代信息控制模式下的工作環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視訊的形式,為學生展開在線小組課題研究等學習活動,通過分工研究,相互測評等形式,來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慎獨精神,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演練中實現“理實合一”的科學學習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知行合一精神。
結語:綜上所述,在開展電氣控制與PLC控制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現代化教學理念中培養知識技能與認知水平的雙重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從而切實強化學生對思政內容的內化能力。除此之外,還要結合現代化信息教學技術,在幫助學生提前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方式之余,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崔志強.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把“戰疫”淬煉成課堂[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20,22(06):68-71.
[2].王克勇.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技術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1(01):71-73.
[3].王鹽生,賈芳芳,歐麗華.高校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策略探究——以《市場營銷》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9):162-163.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思政課教學 供給側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云技術應用日益成熟的時代,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給教育發展帶來了無限生機、巨大沖擊和能力挑戰,對教育改革、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促使教育的觀念、資源、模式、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發生持續而深刻的變化,推進教師改變教育觀念,提高信息素養,推進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等方面再調整、再構建、再創新。
在互聯網微課平臺日益廣泛、智能手機等互聯網終端全面融入學生生活的今天,學生大面積、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其生活方式、學習習慣、價值觀念無不被現代信息技術影響。思政課教師必須充分思量如何在網絡環境中充分利用網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思政課變革,提高教學成效,這已成為現時期為師者必須客觀分析,積極應對的重要課題[1]。
一、推進思政課教學實施現代教育技術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導向
盡管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但傳統思政課教學在現有考核體制、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下變革甚微,許多教師仍然依靠教科書、黑板、粉筆傳統方式進行教學,其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教學理念陳舊。教學上表現為重視課本資源,忽視網絡資源等;重視教書,忽視育人;重視抓好考試,忽視品德養成;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素。
2.教學資源單薄。當前的思政教學限于校際聯系不密切,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大多借重課本、教學參考書等紙質媒體,而學生每天都瀏覽大量的社會新聞,廣泛接觸社會知識?;趲熒R吸納途徑的區別,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注重知識的掌握,不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新知識的生成;只注重傳授學科當前知識點,不注重學科知識內部及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不注重社會新知識的解析。課堂內容局限于講大道理、大人物、大場景,提問脫離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內容上缺乏新意。
3.教學方法單調。由于沒有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先期介入,部分教師課堂教學局限于灌輸課本知識,對教學課件缺乏必要的精挑細選和精細加工。不善于充分利用好學生喜歡上網的優點,不善于發現、放大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良好表現,對大多數學生喜歡上網而不喜歡聽課的現象,或是漠視,或者以喊家長、批評、告訴班主任等簡單方法處理,以致學生逆反心理較重,甚至產生對思政課教學的抵觸情緒。
4.教學效果單一。傳統思政課教學只需走好講課―做筆記―寫作業――學期考四步,學生課堂學習不需要深入思考,以致課堂低頭率偏高,玩游戲偏多。同時,由于教師只注重教書,對貧困生、學困生,以及有心理問題、品德問題、學習習慣問題等學生引導少,關懷少,措施少,教學成效僅體現在作業和學期考試上,沒有真正體現思政課的育人成效。
傳統教學存在以上四個方面問題,影響教學效果,遲滯教學改革,說明其已不能滿足信息時代教學的發展要求。
二、推進思政課教學實施現代教育技術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策略
針對傳統教學存在問題,思政課教師要通過提高認識,整合資源,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助推移動式學習、碎片式學習、游戲式學習等革命性學習方式的廣泛使用,推進教學供給側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提升思政課教學成效。具體做法有:
1.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理念。應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容易突出以生為本的理念。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夏D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曾言:“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生關系的協調直接影響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給學生以關懷,讓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自己成為學生潛在品質的開發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引導者、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通過使用互聯網更易找到針對性的案例,注重教學生成,增加課堂互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圖文并茂、聲色合一的電教媒體更易集中學生注意力,滿足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需要,增加教學興奮點。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上網學習、主動學習、自主討論,設計個性化的作業,促進課堂教學多姿多彩,豐富生動;在課后利用學生常用的QQ、電子郵件等信息技術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答疑解惑。
2.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方法。當前課堂不再是唯一傳授知識的場所,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搜索學習資源,解決學習難點,交流心得體會,利用游戲在玩中學習。信息技術實現了教與學資源的共享,讓學生能夠輕松自學;信息技術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利用虛擬環境,可以利用互聯網社交技術,實現教師和學生一對一互動,促進師生及時交流思想、信息、感情,從而讓學生獲得心理與榮譽上的滿足??梢酝ㄟ^移動科技,面向全體學生收集學習數據;通過云計算技術,對收集的學生數據進行歸類處理,提出教與學變革更多更好的建議,進而突破傳統教學在組織、資源和時空上局限,盡可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同時信息技術的虛擬可以實現對成果的檢驗,必將大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趣味性、時效性。VR(虛擬現實)正在帶來教育方法革命性變化,VR是當前最熱門的科技領域之一,是下一代互聯網入口。它一般是指利用計算機系統生成一個仿真的虛擬世界,然后通過接入設備讓用戶體現虛擬環境。理想的狀態是人在虛擬世界中都能夠擁有視覺、聽覺、觸覺、運用等“真實”的感知功能?,F在VR的軟硬件和帶寬水平都已成熟,其技術已進入購物、游戲、電影和直播等領域,未來在教育等領域會有更廣闊的應用?,F在全球首款重88克,厚1.6厘米的眼鏡形態的VR顯示設備已在深圳高科技公司多哚研發成功,其V1的VR眼鏡被《時代周刊》形容為VR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圣杯”[2]。學生在信息技術多感覺沖擊下獲取知識形式豐富多樣,短時間內能夠掌握大量學習內容,在愉快的交流中提高學習興趣。
3.應用信息技術優化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教與學的重心僅僅放在獲取知識的層面,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在信息技術環境下,互聯網技術、廣播、電視、衛星通信越來越影響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日趨數字化、信息化,游戲學習、移動學習將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學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由被動地接受轉向主動地探究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一切需要的知識和能力。
4.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資源。目前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牛津、麻省理工學院等一些國外名校的公開課程已在國內一些視頻網站上,受到許多學子追捧,堪比大片,部分課程的點擊量超過了《百家講壇》。由北大、清華等18所知名大學建設的首批20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已向社會公眾開放并不斷推出新內容。薩爾曼?可汗以“可汗學院”名義錄制了1,600個視頻,已被瀏覽了2,400萬次,如今已成為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公開課視頻系列。可以說信息化社會,一“網”情深的“網課族”越來越龐大,“在家里就可以上耶魯”已不再是傳說,優質的教學資源正成為世界性的教學資源,被國內外學生廣泛學習使用。
5.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必然改變三百年來以印刷品為核心載體的教學現象,由于網絡環境的支持,使課堂不再局限于一間教室、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聯通著的網絡讓教學資源無限擴大,老師使用交互式液晶觸控一體機,學生使用交互式平板電腦,學生與計算機、網絡開展“交互式”互動,這種互學習可以在同學與同學、同學與教師、同學與現場、同學與在線專家、同學與課件、同學與資源庫等之間展開,影響著教學的環境、教學對象、教學手段和教學目標。計算機對學生探索給予及時驗證和響應,學生學習更易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種多向、互動、自發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確定學習進度,那些因病或參加活動的學生不會落下功課,課堂的內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閱和修正,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個性化教育,學生學習積極性更易被激發出來,學習成效會更加顯著。
三、促進思政課教學實施現代教育技術供給側改革的三方責任
1.強化教育主管部門投資與引導的責任。教育主管部門要支持科技公司發展高新信息技術并盡快應用到教育領域,組織建好思政課網站平臺。可資借鑒的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建設,該學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創立的一家教育性非營利組織,通過在線圖書館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師的教學視頻,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免費的高品質教育,主旨在于利用網絡影片進行免費授課,機構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齡學生的學習速度。
2.強化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及提高師資信息化水平的責任。學校要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力度,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超前規劃數字校園建設,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數字化校園要有足夠的教育資源,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使用,要通過進行校與校之間的聯合,構建共享教育資源庫、創建網絡學習平臺及網絡協作辦公等,實現資源共享,豐富教學資源。
學校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升教師信息素養?,F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VR技術、3D打印技術等從發明到應用只有1年左右時間,學校要強化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圍繞辦學目標和特色開展針對性校本培訓,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使現代型、研究型教師的數量逐步增多,質量逐步提高,層次逐步提升。尤其要向教師不斷灌輸信息技術發展觀,幫助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能和方法,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建立一支適應現代辦學需要的教師隊伍。
3.強化思政課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責任。在認識上,思政教師要強化教學信息技術意識,主動參加校內外教育技術相關理論知識講座、教學軟件設計大賽、多媒體技術培訓與交流等,深刻感受到信息技術對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
在技術上,思政課教師要把信息技術作為日常輔助教學和科研工作必要工具,要學會使用各種工具軟件,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感氛圍及問題情境,不斷提高信息收集、處理和課程整合的能力。
在資源上,思政課教師要廣泛使用《政治教學網》等專業性網站,尋獲精良的思政教學資源,及時上傳資料,支持思政課專業網站建設。要善于使用百度等社交網絡、超星公開課、搜狐教育等大規模在線開放課堂、網絡課堂,充分運用移動科技和云計算技術與設備,廣泛搜集與思政課內容有關的材料,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校內教師要分工明確,建構思政課豐富的校內教學資源超市,選優選好最適合本地本校本班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擴大成更大范圍的互聯互通的思政教學資源網,實現思政課教學資源庫的共建共享共提高。通過結合本地、本校、學生、學科實際,進行教學資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讓教學內容邏輯性更強,案例更有親和力、更有吸引力、更有現實性。
在教學中,教師在利用校內課程教學資源的同時,宜利用智能手機和iPad等平板電腦形成高度個性化、可移動的多媒體界面,運用動畫、聲音、視頻和圖像等手段為學生提供全感官學習體驗。要面向全市、全省甚至全國廣泛吸取思政課教育上真正大家的教育經驗和教學成果,逐步形成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演繹出精彩的教育故事。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思政課教學供給側改革的規避問題
1.管理失控。要重視學生上網不學習傾向。在思政課教學中要管理好學生,杜絕學生利用互聯網聊天談戀愛、購物、打游戲等情況發生??梢酝茝V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脫機自習”方法,勸導學生在存放手機后堅持無網自習,通過時間累積計算最終排名,促進不需互聯網的情況下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自習效率,提高網絡環境下自育能力。
2.過分依賴。要重視忽略個性化教育傾向。教育信息化面臨著建設的“高投”與教學的“低效”問題,解決此問題的有效對策是提高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效益和效率,堅持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適宜、適度和實效原則[3]。在廣泛選用教與學資源的同時,宜注重選擇和鑒別,互聯網選用的教學資源質量不一,選用思政課網絡資料時宜廣泛對比,優中選優,對選用后的網絡資源宜再提煉、精加工、巧運用。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需要為師者深入研究教育規律,有效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習成效。
3.偏離主題。教師既要專注于對信息教學系統的設計、監控、研究和評價,更要注重教學信息的廣選、優選及棄選。網絡資源極為豐富,選用教學內容不能離開主題,要重視教學內容邊緣化傾向,不宜選取內容生動但遠離主題的案例,要充分而謹慎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在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讓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始終服務于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試水“全環境育人”.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出版社出版,2016-9-2(第一版).
我是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學院的教師,于2019年6月16日至6月30日期間參加了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舉辦的教學法國培項目,在為期2周的學習過程中,感受頗深,感觸頗多,總結起來共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談談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給我的影響,校園坐落在郊區,比較偏僻,也因此很安靜,也正是我所喜歡的校園氛圍。同時,學生并沒有表現出因偏僻而生的焦躁,安安靜靜的吃飯、安安靜靜的學習,沒有嘈雜的人群和喧鬧的環境,唯一見到的有 “聲響”的學生活動就是滑板練習,那也是在吃晚飯的時間段。懷著好奇的心情,在晚自習時間參觀了教學樓學習情況,更是讓我分外驚訝,一個機房大約30人左右,整體靜悄悄,沒有一個人玩手機,沒有一個人交頭接耳,都是專心致志的完成操作項目,并且好像也沒有老師在場,那么安靜的氛圍,我走路都不敢發出聲響,生怕打擾到他們。突然感概,校園的文化難道是幾個花花綠綠的橫幅和幾張宣傳海報嗎?安靜、踏實、求真的學習狀態恐怕才是我們應該營造的校園環境吧。
其次,談談培訓過程中的收獲。
這次培訓內容大致歸納成這樣幾個方面:信息化大賽,課程思政,師資力量建設,教學方法與邏輯思維,信息檢索等,每一部分內容都有自己新的感受,例如:第一:信息化大賽作品的準備與參賽要求方面應該權衡文件要求,既要貫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體現教學資源、教學平臺和教學活動的三教改革,又要貫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方針,貫穿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弘揚勞動精神的課程思政思想。因此,信息化教學大賽已經不是針對一個點的考察,而是通過一個知識點反應整個專業、乃至整個學校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與實施情況,是團隊綜合水平的體現,也就要求教師要有團隊意識,要用協作,共享,互聯的邏輯思維去共同打造優秀作品。同時,信息化大賽團隊成員需要企業專家的參與,一方面體現產教融合的思想,另一方面,明確信息化手段要解決的問題是崗位職業能力所必備的。還有,學情分析應該分析學生的特點,分析學生應該具備的前置課程和知識技能,而教學策略主要指教學實施過程用到的方法,肯定需要體現信息化手段。
第二: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課程思政是德育教育的體現,是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目標的必要的舉措,通過學習額交流,我比較贊同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每節課5分鐘的立德樹人的專題講解與討論,將課程思政落在實處。還有張老師講到的課程思政作為一個教學課題來研究,學校設定相應的評審指標,通過課題組團隊的共同參與,經過一個周期的建設,完成項目既定目標,即完成課題成果,又完成課程思政的實施,也是很好的實施策略。另外,“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課程”。沒有好的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功能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此,尊重課程建設規律,切實強化課程建設管理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基礎。在這項工作中,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通常是教務處)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擔負著重要的、甚至是引領性的作用。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改革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課程的教學實施則是教學的常規性工作。教務處無論在課程建設還是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應注重有意識地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為一個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的監測點指標。這樣方可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都做到強化所有課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過一系列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環節將這種理念落到實處。具體而言,在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重點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者“育德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的制定中應設置“育德效果”的觀測點。
第三:就是對李新發教授關于教學法的講授記憶猶新,他的觀點是學生課程參與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處理好認知、行為和情感目標之間的關系,一節課的的學習效果主要由學生的參與情況來決定,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呢,就需要教師先從情感目標出發,結合行為目標,最后達到認知目標才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在此過程中常常用到3252的模式,就是構思-小組討論-決策-分享的思路,也就是五星教學法,從聚焦問題入手,激活舊知,練習新知,市證新知,最后融會貫通的過程。教學是在對話中進行,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在行為或感知中反思,小組討論沖突越大,學習效果越好,教學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技能層面,更多的是思維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完成情感的滲透。學習的過程是從實踐到情感再到理論的過程,而不是倒過來的環節,從“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再到“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就是從實踐中找到真理的過程。另外,教學重點的設置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或與目標密切相關的知識而設置的。難點是不易理解,給予搭臺階、舉例子分析才能完成的內容,必須通過講解、演示等方法才能解決的課程內容??偟脕碚f,一節課的教學環節應該是從布置任務開始-回顧內容(舊知)-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總結分析(學生總結分析)的過程。
第四: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項目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均屬于行動導向性教學,但是項目教學法講究“殊途同歸”,案例教學法則是“亦步亦趨”,項目教學法更加注重學生主動性和創新性的培養,但是項目教學法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正確分析學情,保持項目完整,便于操作實施。項目教學法一般流程有6個步驟:信息、計劃、決策、實施、評價和遷移。
通過2周的學習,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爭取在以下幾方面有所改進:
第一:精心設計課堂,從單純的舊課復習導入新課轉變為聚焦新聞問題、熱點問題,激活舊知,由認知為主的課堂轉變為由情感、行動為主的課堂,合理使用小組討論,交流發言,結論再現等環節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第二:靈活使用思維導圖法來實施教學任務,實踐為主的實訓課在每一小節的實訓子任務進行之前都用思維導圖法講解子任務與綜合項目的關聯,前導后續知識與技能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讓學生每節課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提升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第三:下大功夫做好課程信息化平臺建設,借助學校教學資源支持的運行平臺,系統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信息化教學,通過課前預習資料,統計線上實時交流情況,督促線下復習鞏固,解答疑難問題,回復反饋意見等環節盡可能將教與學的時間、空間放大,充分運用平臺教與學的功能,提升教學效果。
第四:運用信息化思維實時教學,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三大基礎設施,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學生為起點,始終貫徹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方針,時刻運用互聯、協作、共享的思維,將教學資源信息化,提高課堂信息化水平,構建多元多效的課堂,以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第五:嘗試團隊合作,吸納頂崗實習、在校學生,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團隊成員,共同收集整理設計企業生產環節,在校實驗、實訓等過程中的原創圖片、視頻資料等碎片化資源,可通過學分置換、成績獎勵等形式激勵學生參與情況,進一步激發學習與交流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間接強化學生觀察能力,資料搜集整理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以提高學習綜合效果。
綜上所述,只要結合課程性質,專業特點,解決將教學的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這一核心問題,終將達到教與學效果提升的目的。
一、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工匠精神培養的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傳承者,因而在人才培養中需融入工匠精神,這是學校、企業與學生實現三贏的需要,有利于職業院校創新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利于滿足經濟產業轉型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也利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與職業生涯發展,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一)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傲⒌聵淙恕笔菚r代對高職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是新時代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高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必須把“立德”擺在人才培養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重視學生職業精神培育和職業價值觀塑造,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確的職業觀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著豐富的價值意蘊和時代內涵,與“立德樹人”的價值意蘊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靈魂,需在人才培養階段加強培育工匠精神,將職業精神養成有效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將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政育人有機結合。在“課程思政”中注重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融合,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職業理想信念和職業品質,最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工匠精神培育與“課程思政”建設,兩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體現了“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真正實現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職院校要促進“課程思政”與工匠精神的積極融合,致力服務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這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永恒主題。工匠精神與課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體現了“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課程思政理念為順利開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需強化課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滲透,將工匠精神融入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把工匠精神培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緊密結合,將知識、技能和價值引領融合起來,促進高職大學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二)滿足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現實需求。目前我國處于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勞動力成本優勢正逐步消退。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質人才提供人力資源支撐。高素質人才需要具備從事某一職業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職業態度,以及視質量如生命、視品質如尊嚴的職業價值取向,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價值意蘊,通過弘揚工匠精神促進高素質人才的技術技能水平及工作積極性提高。引導高職學生塑造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精神,致力于培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滿足經濟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對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養職業操守,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高職院校每年為社會輸出大量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過程中需適應時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高職畢業生就業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是當前"就業難"與"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對學生開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專業課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徑,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專業課程理論教學中,課程思政使專業知識學習、職業技能培訓、職業素質養成三者緊密結合,形成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效應。通過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學生良好的職業品質和較強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科學嚴謹、精益求精、實事求是、注重創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職業理念、職業道德、職業責任的慣性認知,促進其順利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
二、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工匠精神的培養策略
工匠精神承載了我國走向制造強國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職教育更應把辦好職業技術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緊密結合[3],運用多種策略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建設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專業課程作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載體,需以工匠精神引領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施工匠精神浸潤式教育,義不容辭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養“大國工匠”的擔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一)高職教師自身踐行工匠精神?!按蜩F還需自身硬”,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職教教師當懷一顆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質。要加強教風、作風建設,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十年磨一劍、敬業愛崗、責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優良品質作為高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培養高職教師勇于擔當,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獻的高尚品格,提升銳意創新開拓進取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敬業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直接決定了工匠精神的培養效果。高職教師要把工匠精神作為自己的價值目標,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水平,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踐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進取的“工匠型”教師。給學生樹立良好表率,強化引領作用,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為學生樹立學習踐行工匠精神的榜樣。在教學實踐中弘揚工匠文化,傳遞工匠精神,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把培養工匠精神貫穿于專業教學之中,要根據學生特點和行業發展情況,通過傳授知識與技能,感受企業文化,體會技能的價值和工匠的地位,從而產生對從事職業的向往和追求。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技藝、現代技術的熱愛,引導他們有效提升職業態度,鼓勵他們自覺立志做工匠精神的傳承者,努力成為符合新時展需要的工匠。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滲透工匠精神,幫助學生深刻領悟工匠精神的實質,鼓勵學生真正深入到企業或者工廠進行實訓,在真實的環境下去親身實踐,從而不斷升華自身的工匠精神[4]。積極從企業聘請一線能工巧匠、名師等到校任教,他們熟練的專業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職業素養,能夠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思想得到洗禮、精神得到升華。企業技術人員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強化了職業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職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雙師能力不足,高職院校應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師,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設教書育人的工匠之師,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和求精創新的技術追求,打造具備實操經驗和能力的雙師型高素質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校企資源共享平臺,通過企業頂崗實踐的形式,定期選派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了解實際生產過程,將企業的文化、新工藝、新技術等帶進課堂,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最前沿領域知識,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培養工匠精神創造有利條件。營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環境,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工匠精神,傳播工匠文化,詮釋高尚無私之師德,讓高職教師領悟并踐行工匠精神。(二)校園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深刻的影響及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培育學生精神氣質的重要環境,能有效推動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隱性教育功能的重要體現。將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其“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使學生逐漸養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園文化建設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營造良好氛圍,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傳承。良好的校園氛圍有助于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發展,通過工匠精神的引領與塑造可以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營造推動工匠精神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學習氛圍和文化環境,有利于工匠精神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滲透與融合[6]。高職院校要打造圍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圍,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加強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滲透,將工匠精神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通過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中傳承與弘揚工匠精神加,引導學生在匠心化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學校要增強文化自信,發揮中國傳統工匠文化資源優勢,將校園文化與產業文化深度融合,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積極營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園氛圍,形成重視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文化,利用廣播、校報、校內宣傳展板、橫幅、公眾號、微信平臺、微博、抖音等新舊媒體,向學生傳播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如精益求精、鍥而不舍、吃苦耐勞等,潛移默化培養工匠精神,將工匠文化內化于心。學校應開展蘊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園活動,舉辦主題活動、講座、演講、專題比賽等活動,挖掘學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資源,這些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腦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學生工匠精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升級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是由職業教育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實踐特性和應用導向的必然結果。工匠精神的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深度參與,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傳承工匠文化的優秀企業合作,統籌校企資源協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養,需要較長時間職業生涯的磨煉與提升,離不開在現場工作崗位的砥礪。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需創造一個讓學生零距離感受行業企業職業精神的真實工作環境,因此高職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來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產教融合發展生態,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共同體,在產教融合中確立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地位,實現雙方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協同和雙贏。加強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養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并將其作為職業教育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校企合作有助于學生與企業之間建立緊密聯系,為學生構建適應市場需求、促進自身成長的育人環境,學生通過企業參觀學習、實習,可以提高專業技術技能,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近距離了解企業文化,提前接受企業文化熏陶,在實踐中感受企業員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形成科學的職業觀,在知行合一中踐行工匠精神,爭做專業精業勤業的當代工匠。在頂崗實習中,選拔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企業技術骨干作為學生的“企業師傅”,對學生手把手傳授技能,將精湛的技術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時傳遞給學生,既保證了崗位能力得以銜接與傳承,又促進了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銳意創新的品質。(四)通過技能競賽引導學生樹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實于專業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工匠精神培育達到預期的效果。職業教育更應注重以賽促學,組織開展各類校級技能競賽,以企業標準為基礎、以職業院校教育和行業評價為主體,積極參與梯次銜接的各級技能競賽,讓學生在學校就以工匠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職業教育技能活動周、學生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錘煉學生精益求精、開拓進取的精神,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技能寶貴的新時代風尚。
三、結語
在制造強國戰略的深入開展背景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更新觀念,充分挖掘和發揮“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專業教學活動中既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也要不斷探索傳承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人力支撐。
引用出處
[1]孔寶根.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途徑[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關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30):42-43.
[3]黃君錄.高職院校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羅佳敏.淺談如何培養高職院校中制造類學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102-103.
[5]查國碩.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意蘊[J].職教論壇,2016(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