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質燃料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物質燃料鍋爐是采用高密度的壓縮成型生物質作為鍋爐的燃料,由于燃料的壓縮密實,限制了揮發分溢出速度,所以生物質燃料燃燒主要由下面幾個條件控制:一定的溫度;一定的空氣(氧氣);燃料與空氣(氧氣)的混合程度;燃料中的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劇烈的化學反應時間。由于生物質燃料的燃點為250℃,其溫度的提高由點火熱供給。生物質燃料的燃燒過程是燃料中的可燃成分與空氣中的氧劇烈化合并放出熱量的過程。因而,氧氣的供給量決定燃燒反應的過程,通過對供氧量的控制,可以很好地控制燃燒反應。另外,生物質燃料很有一定的水分,并且生物質燃料是經過壓縮成型的,它的壓縮密實,限制了揮發分溢出速度,不易著火燃燒的形成黃色明亮的火焰,容易冒黑煙。所以現運行的生活及工業鍋爐的結構不適合直接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若不加改造直接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鍋爐將出現冒黑煙、效率低、有粉塵污染等現象。因此,燃用生物質顆粒燃料鍋爐需要加裝專門的送風設施,在充分保證燃燒生物質“顆粒”供氧量的要求下,鍋爐進風量可以進行調整。生物質顆粒鍋爐的技術關鍵是:高密度生物質“顆粒”壓縮成型加工設備與連續性生產的自動生產線、鍋爐結構、燃燒方式、換熱方式、送風方式突破傳統模式。
二、物質燃料鍋爐的運行
生物質燃料鍋爐的運行與燃煤鍋爐的運行一樣,根據不同的鍋爐規格型號設置不同的燃燒設備。但由于生物質顆粒燃料是經過壓縮成型的,水分大、密度高、揮發分溢出速度慢,不易著火燃燒,容易冒黑煙。所以要保證生物質燃料燃燒完全,即:要使燃燒設備與所用燃料相適應;要從提高爐膛溫度、改善燃燒來減少不完全損失;要從燃料空氣比例,煤層厚度,爐排速度,爐膛負壓和過量空氣系數等來進行調節和控制;在運行中要加強檢查、維護和保養。
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也常規火力發電技術的區別主要有兩點,同時也是兩大技術難點,一時燃燒設備,二是上料系統。生物質的燃燒設備主要有:堆裝燃燒、爐排式燃燒鍋爐、懸浮鍋爐、和流化床燃燒鍋爐。目前,爐排式燃燒鍋爐該技術在國外被廣泛應用,有成功的運行經驗。在國內已經建成和投運了25太機組,目前運行良好。振動爐排鍋爐為自然循環、單汽包、但爐膛、平衡通風、室內布置、全鋼架結構、底部支撐結構型鍋爐。鍋爐汽水系統采用自然循環,爐膛外集中下降管結構。該鍋爐采用“M”型布置,爐膛和過熱器通道采用全封閉的模式結構,很好地保證了鍋爐的密封性能。過熱蒸汽采用四級加熱,三級噴水減溫方式,使過熱器溫度有很大的調解裕度,以保證鍋爐蒸汽參數。尾部豎井內布置有兩級省煤器、一級高壓煙氣冷卻器和兩級低壓煙氣冷卻器。空氣預熱器布置在煙道以外,采用水冷加熱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尾部煙道的低溫腐蝕。
由于生物質燃料是經過高壓低溫壓縮加工成型的顆粒狀燃料,水分大,體積大,燃料之間相互碰撞阻力大,所以在安裝螺旋式上料機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螺旋式上料機安裝時,輸料管與地面下儲料斗連接時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但為了節約鍋爐房占地面積,同時又符合鍋爐房設計規范的工藝布置要求,所以輸料管的傾斜角≤60°為宜。在燃料經過螺旋式上料機的螺旋軸轉動下通過輸料管進入到密閉式料斗時,由于燃料層厚度受煤閘門的限制。因此,為了避免燃料進入的太多,造成燃料在密閉式燃料斗和輸料管內積壓,并影響燃料通過煤閘門。可以在螺旋式上料機最上端與密閉料斗連接的輸料管最上端位置開一個檢查孔,并安裝一個行程開關對螺旋式上料機電動機的啟動、停止進行自動控制。當密閉式料斗和輸料管內的燃料積壓時,可以自動切斷螺旋式上料機電動機電源,而使螺旋式上料機停止工作;當密閉式燃料斗和輸料管內的燃料缺少時,自動連接螺旋上料機電源,使螺旋上料機開始工作,往輸料管密閉式料斗內輸送燃料。由于生物質燃料是高揮發分燃料,燃料的燃燒速度比煤快,并且燃燒所含的灰分比煤低,燃料的燃盡率比煤高。生物質燃料的燃盡率可達到96%,而煤的燃盡率在85—94%之間。所以生物質燃料在燃爐中的燃燒溫度能達到1060℃以上。因此根據鍋爐負荷情況,正確調整生物質燃料層的高度及爐排轉,是為了最大的提高鍋爐熱效率的一項措施。一般燃煤鍋爐的煤層厚度控制在100—140毫米之間,負荷高時加高煤層厚度,負荷低時減低煤層高度。爐排機轉速一般情況下可控制在250—400轉/分鐘,最高不超過450轉/分鐘,以維持煤燃料的足夠燃燼時間。而生物質燃料的燃點低、揮發分高、燃燒速度快、燃燼率高、燃燒溫度高。所以根據生物質鍋爐經過一個采暖期運看,我們認為生物質燃料鍋爐的煤層厚度一般控制在130—150毫米之間,負荷高時可加高燃料層厚度,負荷低時減低燃料層厚度。爐排機轉速一般情況下可控制在300—500轉/分鐘,最高不超過550轉/分鐘。以便維持生物質燃料足夠的燃燼時間。如果爐排機轉速過慢,容易引起倒燃而使燃料斗里的燃料著火。所以在鍋爐運行要隨時觀察爐排上燃料燃燒的情況,如燃料斗里的燃料有著火現象,應及時加大爐排機轉速,以消除燃料斗里的燃料著火情況。
關鍵詞:生物質能;生物質直燃發電;固體成型燃料;沼氣技術;考察
0 引 言
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生活中關注率最高的問題,尤其石油屬于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是現代經濟社會賴以正常運轉的血液。隨著全球礦物能源的快速消耗,能源危機成為各國必須面對的戰略挑戰。瑞典、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在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政策措施、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和市場運行模式等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并取得了較大成果和成功經驗。在全面考察上述三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現狀的基礎上,本文重點介紹了瑞典、德國在生物質直燃發電、固體成型燃料、沼氣技術等方面的利用現狀與成功經驗。
1 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
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是在傳統的內燃機發電技術上進行設備改型而實現的、通過直接燃燒生物質原料作為替代燃料進行發電的一種新技術。在瑞典,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并得到規模化商業應用。其技術路線為“鍋爐+汽輪機/斯特林發動機(通常為熱電聯產,即CHP)”,其中,汽輪機發電技術為常規技術,一般應用于中型以上發電系統,斯特林發動機發電技術處于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階段,是目前生物質利用方面的重點研發技術。利用斯特林發動機的熱電聯產技術已經滿足瑞典全國近一半的熱力需求。近年來,生物質與礦物燃料(主要是煤)的混合燃燒發電得到許多研究和示范應用,研究結果指出,混燃可提高生物質發電的效率,且當生物質的比重不高于20%時一般不需對現有設備作改動,是生物質燃燒發電的發展方向。
本文以瑞典Enkoping的一家熱電聯產廠ENA ENERGI為例進行說明,該廠發電裝機容量24MW和50MW供熱能力(見圖1),能夠為城市居民區域供熱,燃料來源于伐木副產品、木材廠鋸末和造紙廠廢棄物等生物質原料。
ENA ENERGI每年需要約350 GWh的生物質燃料。其突出特點是所用燃料的10%為能源作物,全部由工廠自己種植,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廢水進行灌溉。專門的能源作物如柳之稷可以吸收氮,該工廠種植的能源作物每年能減少20噸的氮排放(見圖2)。
2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技術
所謂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技術就是在一定溫度與壓力作用下, 將各類原來分散的、沒有一定形狀的秸稈、樹枝等生物質,經干燥和粉碎后, 壓制成具有一定形狀的、密度較大的各種成型燃料的新技術。其產品為棒狀、塊狀和顆粒狀等各種成型燃料(見圖3),密度可達0.8~1.4克/立方厘米,熱值為16720千焦/千克左右。性能優于木材,相當于中質煙煤,可直接燃燒,燃燒特性明顯改善。同時具有黑煙少、火力旺、燃燒充分、不飛灰、干凈衛生等優點,NOX、SOX極微量排放,而且便于運輸和貯存,成為商品。
瑞典的森林面積廣闊,是世界聞名的“森林之國”,森林覆蓋率高達60%,高速公路的很多路段都從森林中間穿過。目前,瑞典利用林業廢棄物如樹皮、樹枝、木屑以及能源作物等生產固體成型燃料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形成了從原料種植、收集、到顆粒(或切片)生產再到配套應用和服務體系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瑞典全國總能源消耗的30%為可再生能源,木質燃料占其中的46.7%。
今后,瑞典固體成型燃料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
(1)開發生物質顆粒燃料原材料基地;
(2)開發經濟性好、資源效率高的顆粒燃料生產(包括儲存)工藝;
(3)開發分級的顆粒燃料以適應不同燃燒技術需求的用戶。
其總體目標是:每年至少減少生產成本4%或2000萬克朗。
3 沼氣技術
3.1 車用沼氣技術
在瑞典,利用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生產沼氣也非常成功。沼氣的年總產量約為1400GWh(1.4×109kWh),主要產自于200多家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消化池,其產量約占沼氣總產量的60%;其余為垃圾填埋場(產量約占總產量的30%)以及工業污水處理廠和混合消化廠產生的沼氣(產量約占總產量的10%)。有機廢物轉化成沼氣時產生的消化殘余物,還可作為生物肥料。
近年來,瑞典成功地將沼氣用作汽車、火車燃料,技術已經成熟,也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模式。本文重點介紹Linkoping沼氣廠及其車用沼氣供氣站。
瑞典Linkoping沼氣廠建于1992年,項目總投資900萬歐元,政府一次性投資補貼100萬歐元。該廠不僅處置了牲畜糞便和大量有機廢物,而且還通過混合消化產生了沼氣和生物肥料。自2001年開始,提純后的沼氣可以注入當地的天然氣配氣管,以及專門的汽車供氣站。
目前,Linkoping沼氣廠每年處理各種有機廢物約5.5萬t,產生的沼氣量約為20~30GWh(75%CH4),相當于當地天然氣消耗量的25%,每年可減少CO2排放3700t。該廠每年收集并處理牲畜糞肥2.8萬t,其他有機廢物如廚余垃圾、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等2萬t(主要來自15家食品類工廠,其中包括屠宰場、海產品生產加工廠等)。原料通過進料池(800m3)、熱交換系統、消毒系統(巴氏殺菌,1h,70℃),進入傳統攪拌消化池(2250m3,停留時間20~25d,70℃,含固率6%)。沼氣廠見和沼氣生產工藝流程如圖4、圖5所示。
Linkoping沼氣廠生產的沼氣通過地下管線直接提供給2km外的供熱站,并能供作汽車燃料。該廠同時還在經營車用沼氣供氣站,滿足當地近400輛公共汽車的燃料需求(見圖6)。
供熱和車用沼氣出廠前需要進行提純處理。該廠的沼氣提純能力為250m3/h,提純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提純凈化:通過Sulfatrate工藝去除S利用Selexol去除CO2;(2)干燥;(3)壓縮(添加5%~10% 的丙烷,調整沃伯指數,使之等同于天然氣)。
3.2? 沼氣發電技術
歐洲沼氣發電技術以德國為典型代表。目前,德國國內沼氣發電工程的數量已由
1992年的139家發展到2003年底超過2000家,發電裝機總量由1999年的50MW猛增到2002年的250MW。德國沼氣工程技術的要點主要包括:
(1)發酵原料
發酵原料以畜禽糞便、玉米青貯秸稈,青貯飼草為主,另外還有餐飲旅館的廚余垃圾、農副產品加工的廢棄物,以及多余的糧食(如小麥、玉米)等。對有機垃圾有著嚴格的控制,必須在70℃的高溫下經過1小時的處理才可以進入沼氣池發酵,由此產生的沼渣才能作為有機肥料施用到田地去。
(2)發酵工藝
較大型的沼氣發酵裝置以地上USR工藝為主,中型牧場以地下池的完全混合式為主,發酵形狀多數為圓柱體式,生活有機垃圾和秸稈青貯料的干發酵為地上和半地下箱式發酵裝置,均采用批量式發酵工藝(見圖7)。發酵滯留期一般為28~45天,少數發酵達到56天。由于發酵池都采用發電余熱進行加溫,發酵池內部溫度一般都控制在40℃~45℃之間。
(3)進料及攪拌
沼氣發酵原料根據形態的不同采取兩種進料方式:一種是利用泥漿泵將液態原料輸送到發酵池,一種是將固體原料,多數為切碎后青貯的玉米秸稈或牧草通過螺旋式送料器輸送到發酵池內。為了出料方便,進出料管道直徑都大于200毫米。為提高沼氣的氣量,除干發酵裝置以外,多數沼氣發酵池內部一般都設有攪拌裝置。
(4)沼氣貯存與凈化
由于產生的沼氣很快就轉化為電力,沼氣工程一般都采用橡塑氣袋,有的為單獨設置,有的直接設計在發酵罐的上部。這一點與我國的沼氣裝置不同,主要是因為對于發電機組來說不需要單獨設立有一定壓力的儲氣裝置。沼氣凈化系統廣泛應用氧化定位法,少數工程采用活性碳和生物菌去除沼氣中硫化氫工藝(本文考察的Altenow大型沼氣工程發電廠采用FeCl2脫硫,見圖8),有一部分未經凈化直接發電。大多數工程都未采取除水工藝。
(5)沼氣發電系統
大型的沼氣發電機組均采用純沼氣的內燃發動機,中小型的工程多數采用雙燃料(柴 油+沼氣)的柴油發動機,少數采用純氣體內燃機發電機機型。一般沼氣發電工程的發電裝置都能滿足當地上網要求,少數工程使用監控設備,檢測發電氣體含量、溫度、產量以及pH值,有的示范工程已采用了遠程自動監控系統。發電產生的余熱一部分用來加溫發酵池,剩余部分用于區域供熱,實現熱電聯產。
(6)厭氧發酵的后處理
由于利用生物質生產的電力可優先上網并享受優惠價格,德國的沼氣工程生產的沼氣全部用作發電上網。發酵后的沼液經儲液池貯存后,直接由拖拉機罐車運到田間進行噴灑。少數畜牧場沼氣工程和大型沼氣工程采用固液分離(見圖9),將沼渣與沼液分離,脫水后的沼渣經簡單堆放后可直接用作有機肥料,清液可再循環進入發酵池。
(7)沼氣工程的運行管理模式
德國農場主很多,農場養殖奶牛和豬占大多數,家禽和其它特種養殖的較少,一般沼氣工程都是為發電而建,大多數沼氣發電工程都由農場主自己進行管理。較大的沼氣工程獨立運營管理。
(8)沼氣工程的建設
德國農場主建設沼氣池,其工程設計報告需要得到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如環保、農業、消防等部門的審查批準,一般這些工作都是由專門的技術服務公司或服務組織來完成。有的技術及設備公司采用的是“交鑰匙工程”的方式為農場主建設沼氣發電工程。大電網的廣泛區域分布由電力公司負責完成,農場主建設沼氣工程只負責連接到電網部分的投資。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瑞典、德國等歐洲國家為了減少能源的對外依賴、提高能源供應安全,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非常重視。瑞典、德國以及意大利等國均有明確的生物質能發展目標、政策和保障措施。對生物質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既可以轉化為液體燃料或沼氣等氣體燃料代替汽油和柴油,也可以通過鍋爐直接燃燒發電和供熱,特別是生物質能資源分布廣泛,品種多樣,因此,瑞典、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都把生物質能作為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予以高度重視。各國扶持政策到位,生物質能利用技術先進,經驗成熟,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已成為重要的新型產業,對保障能源安全、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農業發展,以及確保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4.2 建 議
中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工作尚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需要借鑒歐洲各國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縮短關鍵技術研發周期,加快產業化進程,著重要做好以下幾點:
(1)制定優惠政策措施,引導生物質能產業形成
瑞典、德國生物質能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制定了使生物質發電或燃料化應用有利可圖的價格,并以法律法規形式頒布,長期保持不變。中國要開發利用生物質能,首先有關部門應協調配合,制定明確的促進生物質能開發與利用的政策和措施,并保障已有法律和政策措施能夠有效實施。目前應重點在設備制造和生物質能利用市場開拓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2)加大技術研發和試點示范力度,培育生物質能新型產業
國外生物質固體顆粒燃料技術、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技術、沼氣供熱和發電技術都是成熟的。目前,國內生物質固體顆粒成型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固體成型技術和燃燒生物質顆粒的爐具技術良莠不齊,還面臨市場需求問題。因此,建議加大研發力度,盡快實施試點示范,解決技術瓶頸問題,探索產業化經驗。
關鍵詞: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前景
在尋求經濟與能源平衡點的過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潔,污染少、可再生等優勢,成為了我國發展低碳環保型經濟、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1 我國新能源的主要種類
我國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種,依次是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和潮汐能。太陽能的理論能源存儲量大概為每年24000億tcc(噸標準煤),66.6%的陸地年日照小時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陽輻射是6000兆焦;風能的能源儲量為3.23TW(1太瓦=10億千瓦),可以挖掘的隱藏陸地為250GW(1吉瓦=1百萬千瓦),而近海為750GW;小水電的能源儲量為190GW,能夠挖掘的潛力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儲量為2600GW,能夠挖掘的潛力為50GW,當中潮汐能的能源儲量為1100GW,能夠挖掘的潛力為23GW;生物質能的能夠挖掘潛力現在為3.17億tcc,2050年將會達到9.75億tcc;地熱能源量為2000億tcc,高溫是6.5GW。
2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現狀概況
2.1 我國太陽能目前的發展狀況
太陽能的應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陽自己創造出的熱能通過正確的技術方式轉變成電能系統,然后變成電能進行使用。我國擁有豐厚的太陽能資源[1],國內當前市場的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的相當快速,往往是針對光伏發電。我國光伏發電的應用領域很廣,包含了通信工業(占36%)領域、農村地區(43%)、光伏并網發電系統(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場化自行管控與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場又分別占了一半。我國非常關注且加大了支撐大范圍的地面光伏型發電站創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陽資源發展目標中,增加了智能化電網構建,推行分布式屋頂光伏站的構建,如此做不但可以處理居民大量用電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電力系統上的投資成本。
2.2 我國風能源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風能源相對來說是比較富有的。然而因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術的限制與實際實施環境的約束,所以我國的風能源目前的開發使用領域較窄。努力的開發我國的風(力)能源,正確的使用它的資源優勢,給資源環境保護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風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夠降低由于能源匱乏導致的能源緊缺,能夠促使改進我國的資源產業構造,與相關的資源體系。風電發展的相對來說緩慢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它的規模、產業和核心沒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資金投入太高,同時沒有相關的專業性優秀人才。風能源使用的核心競爭力缺乏,這需要國家在相關政策與財政上予以支持與幫助。政府在風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第一,對其實行貸款補助另外還要減少相關的風電稅收。第二,在風電設施的創新與更新上加大財政的投入[2]。第三,我國將風能源的研發和應用投入到相對的科技探究范圍,這樣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協助企業獲得產業的關鍵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 我國生物質能能源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生物質能資源主要包括了經濟林、薪炭林、田間農作物秸稈與林業相關的資源和有機型垃圾物等等。我國的生物能資源儲量相對富有,開采潛力較大。開發生物質能資源必須加大力度完成對能源基地的建造,確保擁有持久可觀的燃料數目,同時創建完善的相應原材料管理體制[3]。我國現在的生物質工程高科技產業化的重點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應用、生物能源的應用和生物質原料的有效生產。
2.4 我國核能源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鈾資源和其資源相比是比較缺乏的,同時分布的比較散。阻礙了我國的核資源原材料的研發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擁有了無限再生和無污染的優勢,某種程度可以促進改善社會資源發展的困難。構建商業聚變堆,研發核聚變能,使其在我國的能源構造改善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調整今后我國的能源結構。
3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前景
我國的風能資源十分富有,但是現在開發程度較低,當前風電裝機容量所擁有的比例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國的風電發展計劃的3000萬千瓦,所擁有的全國發電總裝機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廣提高應用這一類潔凈能源,一定要給風電一個寬闊的政策氛圍,是非常重要與必要的。依據我國電力科學院的預判,至2050年,我國的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裝機會是全國的電力裝機的25%左右,當中光伏發電裝機會是5%左右。預測至2020年荒漠光伏電站的累計裝機會是205MW。我國擁有廣闊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潛在性沙漠,總計是110萬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陽能電池,假如僅通過1%的沙漠面積來放置太陽能電池,那么可以安裝1000GWp,是我國當前電力裝機的兩倍之多。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1年的信息數據,五類海洋能在理論上能夠再生的總量為767億千瓦,當中溫差能會是400億千瓦,鹽差能為300億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別為30億千瓦,海流能為6億千瓦,但是很難將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術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為65億千瓦,當中鹽差最多,能為30億千瓦,溫差能為25億千瓦,波浪能為10億千瓦。根據有關專家的預計判斷,至2020年,國內的年生產生物燃油總量會是1950萬噸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萬噸,生物柴油是900萬噸。
4 結語
由于我國新能源開發比較遲,所以在技術上還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國作為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化石能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日益增加的經濟發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結構,借鑒國外先進的開發技術,制定好相關的新能源發展政策等,才能夠有利于新能源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王勝舉,仝玉娟,姜陸洋.新能源汽車亮劍世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09).
“教育”為基,注重價值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企業“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價值取向,應成為廣大職工共同追求、共同向往、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加強企業“核動力”源建設,要突出三個重點。
在教育對象上突出黨員干部這個群體。黨員領導干部是企業的組織者、管理者、領導者,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不僅關系企業的發展方向、盛衰興敗,而且也關系企業的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關系能否帶領廣大職工積極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因此,以“教育”為基,首先要抓好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這個重點。抓住了這個重點,就抓住了企業價值觀建設的關鍵,構建企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鍵。中核建中公司,針對企業深化改革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始終把推進中國核燃料元件事業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具有核心競爭力核燃料保障體系;始終把堅持繼承創新,開拓進取;始終把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作為加強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的重點。通過領導干部中心組學習,舉辦黨員干部培訓班等,不斷增強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黨性意識,并把教育與深入開展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員干部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使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推進企業改革發展中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時,也使黨員干部成為學習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帶頭人。公司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勤政廉政教育,明確了各級領導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責任,并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班子成員中進行分解,與中層領導干部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承諾書,納入黨員領導干部的年終考核中,責任到人;領導干部公開作出承諾,接受監督,增強了黨員領導干部拒腐防變的自覺性;執行述職述廉制度,把黨風廉政建設同其他業務工作同重視、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從而增強了各級干部職工的拒腐防變能力。
在教育內容上突出共同理想和職業道德。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黨的領導,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選擇,更是國有企業廣大職工共同的心聲。中核建中公司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與熱愛企業、熱愛崗位結合起來,把倡導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與企業的管理、機制、科技創新等結合起來,將廣大職工為共同理想而奮斗的精神,融入到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突出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職工從事職業應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它不僅關系到職工個人的道德品質,更關系企業的形象、信譽和核心競爭力。在對職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四德”教育中,公司從遵紀守法、文明生產、優良秩序等方面規范職工的行為,引導職工樹立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竭誠奉獻的道德風尚,激發職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提高了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廣大職工為公司早日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際一流的奮斗目標盡職盡責盡心盡忠,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在教育作用上突出促進公司安全高效持續科學發展。企業的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工作。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壓水堆核電燃料組件制造基地,擁有400噸鈾/年的生產能力,是核燃料產業鏈上重要一環。作為高風險流程工業,促進企業安全高效持續科學發展,保障核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及公眾安全,不僅是企業價值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沒有生命力、戰斗力的體現。因此,無論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還是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最終都要落實到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上,落實到為企業安全高效科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上。公司在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針對不同階段、不同情況,深入開展改革發展形勢任務和政策教育、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等系列學習,先后舉辦了“解放思想,跨越發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新體制機制”等論壇,引導職工認清形勢和任務,以思想的大解放激發觀念的大轉變,以觀念的大轉變促進發展的大突破。深入組織開展以“技術創新創效”為主題的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為主要內容的“立功奉獻”競賽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近年來,公司廣大職工提各類合理化建議10 762條,采納實施10 489條,創效2 021.72萬元。組織開展的以“創新、創效”為主題的“雙爭雙創”“青年科技講壇”“青年科技創新攻關”等活動,提高了青工崗位技能,發揮團員青年在生產經營和各項工作中的生力軍作用,努力推進青年素質工程建設。公司核燃料組件從2010年的生產555組增加到2012年1 100組,利潤從2010年的3 500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1億元。目前,公司已累計向秦山一期、秦山二期、廣東大亞灣、嶺澳、嶺東、田灣、紅沿河、寧德、巴基斯坦恰希瑪等核電站制造并提供了7 000組質量優良的燃料組件,為各座核電站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提供了“動力”保障。
“建設”為本,注重以文化人
構建企業文化,培育價值取向。企業作為社會的細胞,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核心價值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經濟體中的具體體現。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理念、價值追求和思想行為的總和,是企業“精、氣、神、魂”的綜合表現。構建企業文化就是把企業的經營思想、價值理念和企業精神,通過文字、圖標、書刊等有形的東西表達出來,成為教育、引導、鼓舞、激勵廣大職工建功立業的行動指南。中核建中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形成了反映企業使命、企業追求、價值取向、經營思想、企業精神等為內容的企業核心文化,其中在價值取向上,倡導奉獻核工業、奉獻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家核電事業的發展,提出了工作境界是統一價值導向,維護公司形象;工作方法是善于分析研究,解決主要矛盾;工作習慣是勤于溝通交流,精誠團結;工作態度是精于學習思考,奮發有為;工作作風是慎于清廉勤勉,盡職、盡責、盡心;職業道德是敬業誠信,奉獻快樂等要求。這些思想,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也體現了企業的特點,成為鼓舞職工獻身核燃料元件事業的精神動力。堅持把企業文化融入生產經營管理等各項工作之中,以文化人,著力加強安全、質量文化建設,初步形成了具有建色的“核安全文化”“質量文化”框架;公司大力倡導“安全第一”“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顧客的安全”“質量提升效率”“質量創造價值”等理念,認真落實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強化管理,消除隱患,有效扼制了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和質量。大力開展現場及作業場所整治工作,創造了清新的現場環境,改善了生產工作條件。公司實現“五無”安全管理目標,始終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態勢。目前,公司核設施均安全受控,“三廢”處理設施正常有效運行,“三廢”排放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規定的要求,廠址周圍環境空氣、水體、土壤以及生物中的放射性物質的含量處于本地區的本底水平,公司周邊環境和公眾得到有效保護。公司榮獲國防科技工業首批質量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稱號。
樹立先進典型,發揮榜樣作用。企業先進典型是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他們的先進事跡,體現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企業精神。組織開展向英模和身邊先進人物的學習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各類先進典型,影響帶動廣大職工,進一步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廉潔自律的精神,努力營造“比學趕幫、甘于奉獻”的輿論氛圍。先進典型不僅成為企業價值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素材,而且真正成為職工干好工作的標桿,追求進步的楷模。
加強載體建設,夯實創建基礎。公司一方面在推進基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美化環境,讓職工在良好的文化環境和輿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主題活動,確保企業文化落地。組織開展了“愛廠愛崗、敬業奉獻”“講理想、比貢獻”“學英模、爭先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職工愛廠愛崗,敬業奉獻,增強了廣大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使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工作干勁在工作中充分釋放;開展了以“傳承歷史、再鑄輝煌”為主題的文藝匯演、神劍作品展以及籃球、排球、足球賽等寓教于樂、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了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開展了以“知榮辱、樹新風、構建和諧企業”為主題的榮辱觀教育、感知榮辱圖片文章有獎征集大賽、“文明標兵”評選、推薦“榮”事“恥”事等活動,進一步引導廣大職工知“榮”明“恥”,普及文明禮儀常識,踐行禮儀規范,提升職工文明素養,構筑起抵御不良風氣的思想道德防線,為構建和諧企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培育”為源,注重行為養成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動力”源,其能量滲透到企業的目標、戰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動中,反映到每個部門、每個職工、每個產品上,也輻射到企業的外部。企業核心價值觀能煥發全體職工的責任感、榮譽感、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由表及里地約束、引導和激勵著全體職工的行為乃至整個企業的行為,形成企業文化的力量,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因此,把思想觀念、價值追求落實到行為、行動中的問題,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問題。
突出實踐,倡導以文化行。公司根據核燃料元件企業的特點,以“核元件 高科技 高品質 中核造”為最高標準和追求,編制了體現崗位職責、規范、操作規程、行為規范等的《管理手冊》《文明禮儀手冊》及《質量文化手冊》《安全文化手冊》,成為職工行動的指南。同時,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教育活動,對各級管理干部、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進行了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培訓,先后完成了秦山、大亞灣換料、焊工、鍋爐工及管理崗位人員的培訓任務,共培訓干部職工30 000余人次,調動了干部職工學習科學知識和業務技能的積極性;舉辦各類管理知識專題講座,2 0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增強了價值觀建設工作的動力。
完善制度,規范職工行為。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它能協調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是企業制度建設的重點。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制度體系,可以不斷增強職工的權利意識、自主意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職工的自我發展,塑造健康和諧的人格,從而進一步提升職工的精神境界,規范職工行為,形成相互信任、共同發展的生活環境,促使每個職工認同企業的發展目標,在實現職工個人發展的同時,推動企業和諧發展。職工的行為事事處處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反映著企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關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公司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先后制訂了100多個管理制度,對管理體制、投資決策、生產經營、財務管理、質量管理、安防環保、核材料管理、監察審計、保衛保密、精神文明等工作內容做出了規定,使企業各項工作完全處于受控狀態,并以此規范職工行為,樹立并提升了公司的整體形象。
關鍵詞:核電站;重晶石;防輻射混凝土;模擬試驗;施工質量措施;
中圖分類號:TV523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核電站核反應堆和放射性廢水廢物會產生影響人體健康的X射線和γ射線等,對X射線和γ射線而言,物質密度越大防護性能越好,采用高密度混凝土可達到屏蔽要求,重晶石混凝土就是其中一種能有效屏蔽X射線和γ射線的高密度混凝土,其密度一般為3500kg/m3。重晶石混凝土的粗細骨料為重晶石,重晶石化學成分為BaSO4,是一種難溶于水和酸、無毒、無磁性, 能有效吸收屏蔽X射線和γ射線的礦石。
2工程概況
廣東省臺山市某核電站采用第三代歐洲先進壓水堆技術EPR,其單機發電功率為1750MWe,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功率最大的單堆核電機組。EPR核電站采用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專設安全系統4系列相互獨立實體隔離、防飛機撞擊等先進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核電站核島廠房的墻體和板大量采用了重晶石防輻射混凝土,其主要作用是對核電站運行期間廠房內產生的X射線和γ射線進行屏蔽。重晶石混凝土主要分布于HRA反應堆廠房、HK燃料廠房、HNX/HQA核輔助廠房和HQB廢物處理廠房等核島廠房中放射性較強房間的墻體和樓板,其中:HRA廠房總方量150.32 m3、HK廠房總方量86.94m3、HNX/HQA廠房總方量112.74m3、HQB廠房總方量5.45m3,共計355.45 m3。
3施工工藝流程
重晶石混凝土施工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施工縫處理難、澆注控制難、模板支設要求高等特點,在施工工藝上需仔細考慮,確保重晶石混凝土一次施工成功。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需經過反復的配合比試驗來確定,并通過模擬試驗進行驗證,最后再進行重晶石混凝土的現場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 1重晶石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圖
4配合比設計
根據CPR核電站防輻射混凝土施工經驗反饋,通過假設干密度法計算出配合比,確定外加劑摻量和水灰比,并測出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再通過絕對體積法進行計算修正,并經過實驗室的反復試配,最終確定了用于該核電站1#核島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見下表1),其中水泥采用珠江P?Ⅱ42.5,重晶石粉、砂和碎石均采用廣西融水,外加劑采用廣州ADVA161C。
表1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
強度等級 坍落度(mm) 配合比(Kg/m3)
水 水泥 重晶粉 重晶石砂 重晶石碎石 外加劑
0.08mm 0.16~0.63mm 0.63~5.0mm 5~10mm 10~20mm
C50 180±30 140 355 155 505 765 590 1120 6.39
5模擬試驗
模擬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重晶石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澆筑、模板加固及養護等工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同時收集重晶石混凝土施工參數,如產出量、振搗時間、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坍落度、運輸時間、澆筑方法、養護方法等。通過對模擬試驗的數據分析,驗證重晶石混凝土的符合性(如強度、密度、流動性、表觀密實性和均勻性等),培訓重混凝土施工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為后續重晶石混凝土墻體和板施工提供指導和依據。
(1)試驗墻體
試驗墻體長1.5m、寬0.6m、高2m,墻體中間開方孔20cm×20cm,并按照現場墻體要求配筋,完全模擬現場實際情況。
(2)重晶石混凝土澆筑
汽車吊在試驗前到達試驗場地待用,混凝土由運輸車放入吊斗,由汽車吊吊至混凝土溜槽上方后,降低到溜槽上沿,開啟吊斗側面開口,混凝土由溜槽下滑至模板中,混凝土下落高度應小于1米。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不超過250mm,并進行48小時密度校核實驗。
(3)重晶石混凝土振搗
采用Φ60頻率為12000轉/分鐘的振搗棒進行振搗,同時在靠近模板處用Φ30振搗棒進行補充振搗,但振搗棒不得碰到模板,以保證混凝土墻面光滑。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不少于50 mm,間距不超過40 mm。振搗時應注意快插慢拔,使上下混凝土振動均勻,混凝土中的氣泡充分上浮消散,一般振搗時間在10~15秒左右,當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時立即停止振搗,防止過振引起重混凝土離析。
(4)重晶石混凝土養護
墻體澆筑結束18小時后拆除側模板,在其上部先鋪雙層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覆蓋麻袋片進行保溫保濕養護,養護時間7天。
(5)鉆芯取樣
拆除模板后,現場觀察墻體表面及洞口混凝土密實情況,檢查有無蜂窩麻面等表觀缺陷。用鉆孔取芯的辦法,進一步檢查墻體內洞口及整個斷面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及骨料分布的均勻性、氣孔情況、振搗效果。
(6)數據分析
試驗墻體拆模后,觀察表面密實無氣泡;鉆芯取樣結果表明試驗墻體重晶石混凝土里實外光,骨料分布均勻,無分層現象,氣泡小且少,分布均勻,預留洞口周邊與模板填充密實,鋼筋密集處也無孔洞;抗壓強度試驗表明,28d抗壓強度為52.5MPa,達到C50強度等級要求,表觀密度達3550kg/m3,大于設計要求的3500kg/m3,由此表明該配合比完全可用作重晶石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6 重晶石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6.1生產運輸
(1)重晶石混凝土必須由一臺攪拌機專門生產,加料順序為:粗骨料、砂、重晶石粉、水泥、水、外加劑,每罐僅攪拌1.0m3混凝土,每階段至少安排2輛混凝土運輸車;
(2)攪拌站和施工現場必須保持密切聯系,服從現場指令,應盡可能的縮短混凝土從出機到入模的間隔時間。根據攪拌站與現場的距離,通過模擬試驗得出兩車最佳時間間隔。
6.2澆筑和養護
(1)重混凝土澆筑時,自由落高應控制在1m以內,且必須用溜槽或者下料管將混凝土注入模板,避免出現氣泡、離析等現象。分層澆筑厚度不超過250mm,振搗棒插點間距不超過400mm,上層振搗時振搗棒需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0mm,并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及振搗時間,避免漏振或過振。
(2)重混凝土的養護可采用帶模養護加頂部覆蓋的方法,也可在拆模后采用薄膜加土工布或麻袋片養護的方法,現場實際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6.3質量控制措施
(1)由于重晶石混凝土密度大,澆筑時側壓力約為普通混凝土的1.5倍,因此墻體需制訂專門模板加固方案,模板支設高度限制在2.0m范圍內,加固模板的對拉螺桿需加密,同時應加強振搗時的模板檢查。
(2)施工縫應特殊處理,以達到隔斷射線的效果。每個施工縫在墻中間必須做成一個直角臺階,臺階垂直邊必須大于或等于3cm,現場以5~10cm為宜;同時,對拉螺桿的中間應增焊5cm×5cm止水鋼片,以防止射線從墻體的錐體孔漏出,達到隔斷射線的效果。
(3)避免出現低比重現象而達不到對電離輻射進行生物隔離效果。嚴格按模擬試驗驗證合格的配合比進行現場混凝土拌制,且每澆筑20方需做一次試驗,包括:入模溫度試驗,塌落度試驗,圓柱體抗壓強度試驗,容重測量(采用邊長20厘米的立方體試模測量),2天后初始混凝土密度大于3.55噸/立方米。
7結論
(1)采用該配合比的重晶石混凝土,表觀密度可達3550 kg/ m3 ,滿足設計要求,能有效屏蔽X射線和γ射線,表明配合比設計是合理的。
(2)通過模擬試驗確定了重晶石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有效的指導了后續重晶石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質量效果良好。
(3)重晶石混凝土施工中需重點控制混凝土生產運輸、模板支設、施工縫處理、澆筑過程控制和養護措施等環節,確保重晶石混凝土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文貴,顧晴霞,王軍,等.重晶石混凝土及質量控制.混凝土,2006,201(7): 36-38
[2] 徐鵬雄.防輻射重晶石大體積砼的施工.西部探礦工程,2006,118(2) : 192-193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第八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十章 財務效益、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章,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章節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并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總論章可根據項目的具體條件,參照下列內容編寫。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名稱
企業或工程的全稱,應和項目建議書所列的名稱一致。
§1.1.2 項目承辦單位
承辦單位系指負責項目籌建工作的單位(或稱建設單位),應注明單位的全稱和總負責人。
§1.1.3 項目主管部門
注明項目所屬的主管部門。或所屬集團、公司的名稱。中外合資項目應注明投資各方所屬部門。集團或公司的名稱、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國籍。
§1.1.4 項目擬建地區、地點
§1.1.5 承擔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單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單位協作承擔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應注明各單位的名稱及其負責的工程名稱、總負責單位和負責人。如與國外咨詢機構合作進行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則應將承擔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單位名稱、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擔的工程、分工和協作關系等,分別說明。
§1.1.6 研究工作依據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為依據的法規、文件、資料、要列出名稱、來源、日期。并將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件,這些法規、文件、資料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1)項目主管部門對項目的建設要求所下達的指令性文件;對項目承辦單位或可行性研究單位的請示報告的批復文件。
(2)可行性研究開始前已經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國家和擬建地區的工業建設政策、法令和法規。
(4)根據項目需要進行調查和收集的設計基礎資料。
§1.1.7研究工作概況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簡要說明項目在行業中的地位,該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生產力布局要求;項目擬建的理由與重要性。
(2)項目發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敘述項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進展概況,其中包括技術方案的優選原則、廠址選擇原則及成果、環境影響報告的撰寫情況、涉外工作的準備及進展情況等等,要求逐一簡要說明。
§1.2 可行性研究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生產規模、廠址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與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本節需將對有關章節的研究結論作簡要敘述,并提出最終結論。
§1.2.1 市場預測和項目規模
(1)市場需求量簡要分析。
(2)計劃銷售量、銷售方向。
(3)產品定價及銷售收入預測。
(4)項目擬建規模(包括分期建設規模)。
(5)主要產品及副產品品種和產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供應
(1)項目投產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輔助材料以及動力數量、規格、質量和來源。
(2)需用的主要工業產品和半成品的名稱、規格、需用量及來源等。
(3)進口原料、工業品的名稱、規格、年用量、來源及必要性。
§1.2.3 廠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積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條件。
廢水、廢渣排放堆置條件。
§1.2.4 項目工程技術方案
(1)項目范圍,即主要的生產設施、輔助設施、公用工程、生活設施內容。
(2)采用的生產方法、工藝技術。
(3)主要設備的來源,如需向國外引進,則簡要說明引進的國別、技術特點、型號等。
§1.2.5 環境保護
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主要治理設施及投資。
§1.2.6 工廠組織及勞動定員
工廠組織形式和勞動制度。
2. 全廠總定員及各類人員需要量。
3. 勞動力來源。
§1.2.7 項目建設進度
§1.2.8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1)項目所需總投資額。分別說明項目所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包括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總額,并按人民幣、外幣分別列出。
(2)資金來源。貸款額、貸款利率、償還條件。合資項目要分別列出中、外各方投資額、投資方式和投資方向。
§1.2.9 項目財務和經濟評論
(1)項目總成本、單位成本。
(2)項目總收入,包括銷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盈虧平衡點等指標計算結果。
(4)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經濟換匯(節匯)成本等指標計算結果。
§1.2.10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1.3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章中,可將研究報告各章節中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全貌有一個綜合了解。
主要技術指標表根據項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產規模、全年生產數、全廠總定員,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額、全廠綜合能耗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全廠占地面積、全員勞動生產率,年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年總產值、年利稅總額、財務內部收益率,借款償還期,經濟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1.4 存在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并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的發起過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發展過程、投資者的意向、投資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礎。為此,需將項目的提出背景與發展概況作系統地敘述。說明項目提出的背景、投資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經進行的工作情況及其成果、重要問題的決策和決策過程等情況。在敘述項目發展概況的同時,應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問題。
§2.1 項目提出的背景
§2.1.1 國家或行業發展規劃
說明國家有關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分析項目是否符合這些宏觀經濟要求。
§2.1.2 項目發起人和發起緣由
(1)寫明項目發起單位或發起人的全稱。如為中外合資項目,則要分別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冊國家、地址等詳細情況。
(2)提出項目的理由及投資意向,如資源豐富、產品市場前景好、出口換匯、該類產品可取得的優惠政策、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等。
§2.2 項目發展概況
項目發展開礦指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進行的工作情況。如:調查研究、試制試驗、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寫與審批過程、廠址初選工作以及籌辦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項。
§2.2.1 已進行的調查研究項目及其成果
1、資源調查,包括原料、水資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調查。
2、市場調查,包括全國性和地區性市場情況調查;出口產品國際市場供需趨勢調查。
3、社會公用設施調查,包括運輸條件、公用動力供應、生活福利設施等的調查。
4、擬建地區環境現狀資料的調查,包括擬建地區各種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狀況,大氣、水體、土壤等目前環境質量狀況等。說明環境現狀資料的取得途徑、提供單位、以及當地環保管理部門的意見和要求,取得的環境現狀資料及文件名稱。
§2.2.2 試驗試制工作(項目)情況
已完成及正在進行的試驗試制工作(項目)的名稱、內容及試驗結果。這些實驗包括建筑材料的試驗、擬采用的新工藝技術的試驗。對采用的新工藝技術必須有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證明。
§2.2.3 廠址初勘和初步測量工作情況
(1)各個可供選擇的建設地區及廠址位置的初勘、測量、比選等工作情況。
(2)初步選擇意見和資料。
(3)遺留問題。
§2.2.4 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撰寫、提出及審批過程
(1)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撰寫、提出及審批過程。
(2)項目建議書所附資料名稱。
(3)審批文件文號及其要點。
§2.3 投資的必要性
一般從企業本身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及項目對宏觀經濟、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兩方面來說明投資的必要性。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1)企業獲得的利潤情況。
(2)企業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市場競爭力。
(3)擴大生產能力,改變產品結構。
(4)采用新工藝,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勞動生產率。
(5)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優越條件和競爭力。
(6)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包括增加稅收、提高就業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個項目,其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甚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在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決,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的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詳細闡述市場需求預測、價格分析,并確定建設規模。
§3.1 市場調查
§3.1.1 擬建項目產出物用途調查
本產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產品的用途,如果產品是工業基本原料,應分別說明本項目產品在主要使用行業的用途及單位消耗量。
產品經濟壽命期論述。調查本產品目前處于經濟壽命周期的哪一個階段,更新換代的可能時間。
§3.1.2 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
(1)本項目產品國內現有生產能力總量,現有生產能力開工率;主要生產廠家生產能力利用率。
(2)國內現有生活能力總量在本地區的分布數量與比例。
(3)本產品目前在建項目的生產能力及其在地區間的分布、數量與比例。
(4)已批擬開工建設項目的生產能力,預計投產年月。
在建設項目和已批待開工建設項目,目前雖然沒有形成綜合生產能力,但卻是生產能力的組成部分。
§3.1.3 產品產量及銷售量調查
(1)全國或地區目前的產量總數。
(2)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產量變化情況。
(3)本產品國內保有量與國外有關國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較,以了解國內保有量是多還是少,說明本產品市場需求滿足程度。
(4)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進口量及進口來源,主要來自哪些國家或地區;占國內生產量或銷售量的比例;進口產品的價格等。
(5)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國內生產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國家或地區出口,出口產品的價格。
§3.1.4 替代產品調查
(1)可替代本產品的產品性能、質量與本產品相比的優缺點。
(2)可替代產品的國內生產能力、產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價格分析。
(3)可替代產品進口可能性及價格。
§3.1.5 產品價格調查
(1)產品的定價管理辦法,是由國家控制價格,還是由市場定價。
(2)產品銷售價格,價格變動趨勢,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出現的時間、原因。
§3.1.6 國外市場調查
(1)產品國外的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
(2)國外主要生產廠的生產技術、生產能力、銷售量。
(3)產品國際市場銷售價格及其變動趨勢
(4)我國進口該種產品的主要進口國的生產能力及變化趨勢。
§3.2 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調查在時間和空間商的延續,是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的結論,對本項目產品未來市場需求量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制訂產品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3.2.1 國內市場需求預測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應對下述各項與市場預測有關的因素加以說明:
(1)本產品的消耗對象。
(2)本產品的消費條件。消費條件因產品特點性能而異,如汽車的消費需要具備相應的道路交通條件;電視機、電冰箱的消費需要有電等等。預測某一種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時,應將哪些不具備消費條件的消費領域從消費對象總量中剔除掉。
(3)本產品更新周期的特點,說明本產品有效經濟壽命的長短。
(4)可能出現的替代產品,即代用品。
(5)本產品使用中可能產生的新用途。產品所用途的出現,意味著擴大了本產品的消費領域,擴大了市場需求容量。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預測的本產品國內需求量及與現有生產能力的差距。
§3.2.2 產品出口或進口替代分析
(1)替代進口分析。將本產品與目前進口產品從性能、重量、價格、配件、維修等方面進行比較,說明本產品的優勢和有利條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擬建項目的產品在質量和技術等方面,具備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能力,則應考慮國外市場對本產品的需求。
分析國家對該種產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條件或鼓勵措施,該產品進口國的貿易政策,該產品出口流向,出口價格是否有利。
通過以上分析,預測本項目產品可能的替代進口量或出口量。
§3.2.3 價格預測
進行產品價格預測,要考慮產品產量、質量、同類產品目前價格水平,還要分析國際、國內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國家的物價政策變化、產品全社會供需變化等因素;產品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為擴大市場需采用的價格策略等,綜合以上因素,預測產品可能的銷售價格。
對擬增加出口的產品或替代進口產品,還要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及變化趨勢定價,如產品外銷,應附有有關方面承諾外銷的意向書。
§3.3 市場推銷戰略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不可能仍然依靠國家統購包銷完成銷售額。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適的銷售戰略,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推銷戰略進行相應研究。
§3.3.1 推銷方式
(1)投資者分成。
(2)企業自銷。
(3)國家部分收購。
(4)經銷人代銷及代銷人情況分析。
§3.3.2 推銷措施
(1)銷售和經銷機構的建立。
(2)銷售網點規劃。
(3)廣告及宣傳計劃。
(4)咨詢服務和售后維修措施。
§3.3.3 促銷價格制度
促銷價格制定可根據市場銷售預測情況確定,一般用于產品投產初期,以較低價格、同等質量、優良的售后服務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投產初期產品以較低價格出售,會對銷售收入產生影響,因此價格制定要合理,并應采取相應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時期后,可根據產品銷售情況逐漸將產品價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產品銷售費用包括建立銷售機構、銷售網點、培訓銷售人員、產品廣告宣傳、咨詢及售后維修服務費用,在可行性研究中,應根據制定的產品銷售計劃,分別估算產品銷售費用。對某些產品,銷售費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計。
§3.4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4.1 產品方案
(1)列出產品名稱。有多種產品時,應逐一列出主產品和主要副產品名稱。
(2)產品規格標準。說明產品規格、標準選擇依據。
§3.4.2 建設規模
建設規模又叫設計生產能力,是指項目生產一定質量標準的產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實物單位或標準實物單位來計量。
(1)建設總規模。說明主要產品年產量,主要副產品年產量,主要設備裝置。
(2)主要生產車間的生產能力,生產線數量。
(3)說明項目經濟規模,不同規模下項目效益與費用的比較分析,說明本項目確定的建設規模的合理性。
(4)如果項目采用分期建設方法,應說明項目總規模、分期建設規模并說明分期建設的起止時期、各期建設的主要內容。
§3.5 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根據確定的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及預測的產品價格,可以估算產品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收入可以分別計算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年銷售總收入,并計算銷售收入和計算期內銷售總收入,銷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根據前面部門中關于產品方案與建設規模的論證和建議,在這一部分中按建議的產品方案和規模來研究資源、原料、燃料、動力等的需求和供應的可靠性;并對可供選擇的廠址作進一步技術與經濟比較,確定新廠址方案。
§4.1 資源和原材料
§4.1.1 資源評述
資源系指項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資源,如礦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資源等。項目所需資源的來源、數量、運輸方式、供應條件以及今后發展和開發趨勢等,均是項目建設的前提條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項目在有效期間所需資源及其來源的可靠性,應作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并就下列內容進行說明分析:
(1)項目需用的資源名稱、經全國儲量委員會正式批準的儲量、品位、成分、產地或供應點。
(2)資源品位、成分與需用要求的適應性。
(3)資源開采方式。要說明自行開采、計劃供應、市場供應或合資開發等不同方式。
(4)本項目年最大需用量、資源的可能供應量及今后生產發展所需資源擴大供應的可能性。
(5)在已有資源不能滿足擬建項目生產規模需求時,提出相應的措施,如增加進口(說明國別、資源品位),調整建設規模或分期建設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1)原材料、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及供應。
按項目的生產要求,分別敘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的名稱、品種、規格、成分、質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儲運損耗量),并分別撰寫:
①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進口的原材料表。
說明進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來源有變化時的應變措施,分析預測原材料國產化前景及分年度國產化的提高幅度。
對季節性生產的原料,如農、林、水產品等,需說明短期進貨數量。
(2)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的供應。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是指生產需用的煤、電、水、汽、氣、油等,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需說明生產所需燃料、動力及公用設施的數量和需由項目自建的種類和規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現有的燃料、動力數量。
① 燃料品種的選擇,應說明其依據,如執行國家能源政策、適應地區條件、滿足生產特殊要求等。分別列出燃料需用量、來源、運輸方式,進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電力最大需用負荷、供電來源及其穩定性、需要自建電力設施和投資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應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設施。
④ 熱源及供熱要求。
⑤ 其它設施,如油、氣、汽需用量、供應量及需要增加設施的情況。
(3)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費用估算。
將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購燃料動力分別計算費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產試驗的原料
生產特定產品的某些原料因尚無生產實踐經驗;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無成熟的生產和工藝;或使用緣由的生產方法生產新產品還缺乏必要的生產數據等各種原因,需要對原料進行生產(中小型)試驗,以確定技術參數和消耗指標,測定產品質量,取得主要設備選型的各項數據。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說明:
(1)需要試驗的原料名稱、試驗目的和要求。
(2)試驗或試生產方法(試驗室、中型或小型生產試驗)。
§4.2 建設地區的選擇
選擇建廠地區,除須符合行業布局、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外,還應考慮資源、區域地質、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四要素。其原則是:
自然條件適合與項目的特定生產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場;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公共政策;運輸條件優越;有可供利用的社會基礎設施和協作條件;土地使用有優惠條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質條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選時,應著重論證所選地區在行業政策上的正確性、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條件
(1)擬建廠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況和區域地質、地震、防洪等歷史數據。
(2)水源和水文地質條件調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質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應量及水質變化、地區今后水源開發和可利用水量增長情況。
(3)氣象條件。收集分析地區氣溫、濕度、降水量、日照、風等資料,對需要增設防風沙、抗高溫、改善光照等設施的地區,需進行費用估算。
§4.2.2 基礎設施
敘述擬建地區與項目直接有關的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的情況和可供利用的條件,從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中選取最有利的地區。
(1)供電、電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電量及電壓;費用及計費方式;供電部門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質;費用及計算方式;供水部門的要求。
(3)運輸。地區內各種運輸線路的分布;站庫碼頭的位置和地形;運輸費用;運輸能力及其發展規劃等。
(4)排水。排水條件;容污水能力;當地環保部門對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電訊、供熱、供氣等公用設施及可利用的種類、容量、技術特征等。
(6)施工條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應條件;施工勞動力來源;施工運輸條件;施工用動力(水、電)來源等。
(7)市政建設及生活設施。包括當地的衛生、郵電、文化教育。
§4.2.3 社會經濟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指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水平及近遠期發展規劃、與本項目有關的現有企業、技術工人來源等在項目建成后所需社會協作的條件。
§4.2.4 其它應考慮的因素
項目選擇建廠地區還應考慮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選擇下列地區建廠時應特別慎重,要取得有關部門和群眾的認可。
(1)風景區、名勝古跡、自然保護區。
(2)水土保持禁墾區。
(3)礦山作業等爆破危險區。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氣體污染嚴重的地區及傳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發區。
(5)軍事設防區。
(6)生活飲用水源的衛生防護地帶。
(7)民族宗教風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區。
§4.3 廠址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廠址的選擇不一定要與建設地區的選擇分開,往往是廠址選擇與建廠地區的選擇合并進行。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相互牽扯地交叉進行的。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別敘述。
選擇廠址通常是隨基本建設程序的各個工作階段逐步深入的。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需提出廠址初選意見;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應提出具體廠址的推薦建議;進圖初步設計階段時,對廠址的各種條件需作詳細勘查和落實,最終確認廠址,標定四周界址。
§4.3.1 廠址多方案比較
建設地區選定以后,就在這個地區內選擇若干個可供建廠的地段,作具體分析比較,從中選取一個比較理想的廠址。并編寫廠址選擇報告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件,研究報告中僅需敘述選擇要點和廠址的主要優缺點。有關選廠所需的調查資料、勘察和測量資料、取舍理由、論證等均應編寫入選廠報告內。確定廠址,須作多方案比較,一般可按下列內容進行。
(1)地形、地貌、地質的比較。
① 工廠輸出、入交通線、供電、取水、排污等與外界產生直接關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廢渣堆置、四鄰地物。
(2)占地土地情況的比較。比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積的比例,以盡可能少占耕地、林地為原則,作出占地用地情況的評價。
(3)拆遷情況的比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數量、原有居民需遷移的人數及拆遷安排等條件和難度的比較。
(4)各項費用的比較。由于各個可供選擇地段條件不同,在費用上會產生較大差別,需作多方案比較。
①土地費用。如土地購置、拆遷、場地整治、青苗賠償以及土方處理等費用比較。
②交通運輸整治費。如需要建設或整治的運輸線路,轉運場站等費用比較。
③基礎處理費。如不同工程地質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礎處理的費用比較。
④取水、防洪、排污設施所需費用比較。
⑤抗震所需費用比較。
⑥環境保護、生活設施等費用的比較。
§4.3.2 廠址推薦方案
(1)繪制推薦廠址的位置圖。在有等高線的地形圖上標明廠址四周界址、廠址內生產區、生活區、廠外工程、取水點、排污點、堆場、運輸線等位置及四鄰居民點和主要生產企業的相互位置。說明對生產要求的適應性和合理性。
(2)敘述廠址地貌、地理、地形的優缺點和推薦理由。說明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符合建廠要求的理由。
(3)環境條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種類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遷的面積和估計所需的費用;
⑥ 推薦廠址的主要技術經濟數據。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研究項目應采用的生產方法、工藝和工藝流程、重要設備及其相應的總平面布置、主要車間組成及建筑物結構型式等技術方案。并在此基礎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這一部分中,除文字敘述外,還應將一些重要數據和指標列表說明,并繪制總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示意圖等。
§5.1 項目組成
凡由本項目投資的廠內、外所有單項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產設施、生產后勤、運輸、生活福利設施等,均屬項目組成的范圍。
各單項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質加以分類,一般可分為:生產車間或工段;輔助生產車間或配套工程;廠外工程;生產后勤車間或設施;生活福利設施;其它單項工程。
如有自成體系需單獨撰寫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備熱電廠、水廠、鐵路、專用線等,應列出工程的名稱、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的編號。并將工程的投資列入項目總投資內,分項研究報告列為附件。
§5.2 生產技術方案
生產技術方案系指產品生產所采用的工藝技術(包括專利或專有技術)、生產方法、主要設備、測量自控裝備等技術方案。選擇技術方案必須考慮:技術是否是先進成熟的;是否適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產品所定的質量標準;能否適應擬建地區現有工業水平;在維修、操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礙;所需投入物的規格和質量能否滿足生產要求,并與地區的技術吸收能力、勞動力來源相適應等。
§5.2.1 產品標準
敘述本項目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質量標準。如國家一級標準、行業標準等。并將選定的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常用標準作比較說明。
§5.2.2 生產方法
使用同一種原料生產同一種產品,如有不同的生產方法時,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作方案性選擇,根據產品用途、質量和成本等因素擇優確定。對選定的方法需要說明生產方法的名稱及主要特征、選用的理由以及與其它生產方法比較的利弊。
在選用專有技術、專利技術時,應說明取得技術來源、專利號、技術特征,還需說明專利和技術轉讓費的金額及支付方式。
§5.2.3 技術參數和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經有次序的生產加工成為產出物(產品或加工品)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規定的各種技術條件和數據,統稱為技術參數。工藝流程和主要技術參數,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結合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各種消耗等要求,選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只敘述若干主要車間的工藝流程,一般車間可從略。
§5.2.4 主要工藝設備選擇
主要工藝設備系指工藝流程中的重要設備(包括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應按車間、工段分別敘述所選取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和來源。需要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則應詳細論述引進的必要性,引進的必要性,引進方向和選擇方案比較。主要設備選型是生產的技術水平和經濟合理性的具體表現,必須作多方案比較后,確定主要設備的規格型號與來源。
(1)按車間、工段編列主要工藝設備(包括計算機集中控制站室的裝備)一覽表。需要引進的設備(包括備品備件)應單獨列表。引進設備還要說明引進必要性、備品備件的來源、國內分交方案,引進設備外匯來源及引進計劃。
(2)一般設備(除已列入表內的設備以外的其它設備)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一般不作詳細選擇,但需按車間(工段)參照現有同類型、同規模生產廠所用的一般設備估算本項目應予裝備的設備數量,或采用行業中慣用的比例指標推算出本項目,本車間所需一般設備的數量。
(3)全廠計量設施的配置原則和要求。
(4)設備費用估算。主要設備可根據詢價、協議意向書中價格等分別估算,一段設備可綜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
單位產品所用材料、燃料、動力等的消耗指標選取的來源有:
(1)現有生產廠的消耗定額高低值的平均數;
(2)同型號設備的實際運轉時的消耗值;
(3)通過生產試驗測定及分析推算;
(4)設備出廠時的說明或訂貨合同規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結合本項目技術方案特征,確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值;
(5)撰寫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表。消耗指標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動力需用量,消耗指標純屬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數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運輸、儲存的損耗。消耗指標與所用生產技術的先進程度有關;同一種設備不同型號的,又同生產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關,因此常被用作企業間衡量經營管理水平的指標。
§5.2.6 主要生產車間布置方案
在工藝流程、技術參數和主要設備選擇確定以后,應就設備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種物料的輸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盤的研究,選擇車間布置方案。車間布置方案要求達到物料流向最經濟、操作控制最有利、檢測維修最方便。
主要生產車間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車間布置簡圖、主要標準尺寸和技術說明。
非主要車間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積、平面尺寸、層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 總平面布置和運輸
§5.3.1 總平面布置原則
總平面布置應根據項目各單項工程、工藝流程、物料投入與產出、廢棄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儲存、廠內外交通運輸等情況,按廠地的自然條件、生產要求與功能以及行業、專業的設計規范進行安排。達到工藝流程(生產程序)順暢、原材料與各種物料的流送線路最短、貨流人流分道、生產調度方便,并考慮用地少、施工費用節約等要求。總平面布置還應考慮到企業今后發展的方向、與外界的交通聯系線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確定了總平面布置原則并繪制總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廠區場地平整、建、構筑物基礎、管溝、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廠土石方量,并說明余缺量的走向與來源。
§5.3.2 廠內外運輸方案
根據工廠的投入物、產出物與廢棄物的總量,按其不同種類、不同運輸方式與運輸工具分類說明,從運量、運距、運輸成本、運輸負荷變化以及投資與經常費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確定和推薦經濟、實用的運輸方案。運輸方案的確定要包括全廠運輸量分析、運輸設備選擇和廠外、廠內運輸方案的說明,其中廠內運輸方案要求作到與生產有機配合。
§5.3.3 倉儲方案
論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輔助生產物料主副產品的年周轉次數;儲存期(可供生產需要的天數);儲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儲);裝卸及搬運方式等方案設想和要求,對用量較大的大宗貨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倉儲方案,應專題敘述。
§5.3.4 占地面積及分析
建設項目用地,應遵循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針,盡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數量,并分別估算生產區、生活區、原料基地占地面積,計算土地利用系數、生產區場地利用系數、全廠綠化系數、占地用地面積等指標。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還需同時說明需要拆遷的原有建筑物、構筑物的數量、面積、建筑類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構筑物的面積,拆遷后原有人員及設施的去向,項目需要支付的賠償費用。并對可能的不同拆遷方案進行拆遷費用及征地費用的比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廠所有建筑物、構筑物的建筑與結構設計。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僅需對主要生產廠房、重要構筑物以及特殊基礎工程作原則性的敘述和方案選擇建議,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標準、結構造型、基礎類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術措施等。對一般建(構)筑物只作綜合說明、估算工程量、選取單位造價指標等即可。對全廠所有建(構)筑物的工程量,造價以及三材用量。視單項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進行估算。
§5.4.1 主要建、構筑物的建筑特征與結構設計
按生產流程順次列出主要建(構)筑物名稱、建筑面積;建筑形式和標準、建筑材料的選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熱等);消防及報警設施選用標準和要求,應遵守的設計規范名稱。
對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積作綜合性說明。
結構設計的依據,主要是建構筑物的結構造型、地基處理方案、建構筑物基礎造型及對施工的特殊要求。
對需要進行抗震設計的,要有地震烈度確定依據、地震設防標準及設防方案的選擇及說明。
§5.4.2 特殊基礎工程的設計
遇有不良地質條件的項目或重要建構筑物與大型工藝設備的基礎工程,應進行特殊基礎工程設計,提出設計方案的選擇建議。
對需要防震動,防腐蝕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對基礎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工藝設備的基礎工程,需作專題研究,提出設計方案的選擇建議。
§5.4.3 建筑材料
分析擬建地區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稱、規格、運輸條件、預制構件的最近供應點和可提供的最大構件規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應的應說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稱及供應點。對項目施工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單獨說明,如需說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組織與機具、大型或大宗預制構件的來源等。
進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寫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在項目建設中,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規、法律,對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對影響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對其進行評價,推薦技術可行、經濟、布局合理、對環境的有害影響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制度。同時,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要有專門論述。
§6.1 建設地區的環境現狀
(1)項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圖);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質情況;江、河、湖、海、水庫的水文情況;氣象情況;
(3)礦藏、森林、草原、水產和野生動物、野生植物、農作物等情況;
(4)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名勝古跡、溫泉、療養區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設施情況;
(5)現有工礦企業分布情況;
(6)生活居住區分布情況和人口密度、健康狀況、地方病等情況;
(7)大氣、地下水、地面水的環境質量狀況;
(8)交通運輸情況;
(9)其他社會經濟活動污染、破壞現狀資料。
§6.2 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車間敘述產生污染物的裝置、設備、生產線及其投入物、產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種、數量、排出方式,產生震動和噪聲、粉塵、惡臭、有毒氣體的裝置和車間;易燃、易爆、劇毒物料的運輸線路(指廠內外自運)、儲存庫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廢棄物的運輸線路、儲存和使用場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質、成分、數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廠(場)外排放的性質可分為:煙塵、粉塵、廢氣、惡臭氣體、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廢液、廢渣、噪聲、放射性物質、振動、電磁波輻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質分析,列舉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質。
(3)排放量。污染物經處理后最終排入周圍環境的含有有害物質的混合物的數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質的含量或濃度,并列出國家或地區允許的排放標準。
§6.3 項目擬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國家及項目所在地區環保部門頒發的標準,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噪聲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有關法規、規定等。如地區規定嚴于國家規定時應執行地區規定;地區沒有特定要求的;執行國家規定。個別目前國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標準的由可行性研究單位與當地環保部門協商確定。
§6.4 治理環境的方案
(1)項目對周圍地區的地質、水文、氣象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減少影響的措施。
(2)項目對周圍地區自然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如森林和植被破壞影響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3)項目對周圍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名勝古跡、療養區等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4)各種污染物最終排放量對周圍大氣、水、土壤的破壞程度及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污水、廢氣、廢渣、粉塵、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綜合利用方案。
(5)噪聲、震動、電磁波等對周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消聲、防震的措施。
(6)綠化措施,包括防護地帶的防護林和建設區域的綠化。
§6.5 環境監測制度的建議
監測布點原則;
2. 監測機構的設置和設備選擇;
3. 監測手段和監測目標。
§6.6 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簡要分析。對可以量化的環境影響,可將其計算并列入經濟評價中現金流量表內進行分析。
§6.7 環境影響評論結論
§6.8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建設項目必須確保投產后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要求,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分析和評價。
§6.8.1 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輻射、振動、噪聲等操作者健康影響的分析;
(3)生產過程中危害因素較大的設備、分布點及其危險程度。
(4)可能受到職業危害的人數及受害程度。
§6.8.2 職業安全衛生主要設施
(1)危險系數較大的生產點、擬采取的防護方案及安全檢測設施;
(2)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報警、緊急事故處理等安全設施的初步選擇方案;
(3)對高溫、高噪聲、高振動工作環境擬采用的防護、檢測和檢驗設施。
§6.8.3 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機構
(1)機構設計及人員;
(2)保健人員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監測檢驗人員。
§6.8.4 消防措施和設施方案建議
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組成和工藝流程,研究提出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勞動定員總數及勞動力來源及相應的人員培訓計劃。
§7.1 企業組織
企業組織機構包括生產系統、管理系統和生活服務系統的劃分,其設置主要取決于項目設計方案和企業生產規模(產品范圍和產量、車間多少、職工人數等)。
企業組織機構設置要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管理的要求,保證多個部門、多個環節以及全體成員之間能協調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
§7.1.1 企業組織形式
部門、行業不同,生產規模不同,企業組織機構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業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中層經營管理(部門和科、處)和基層現場管理(車間和設施)等三個層次。一般來說,企業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反比關系,幅度越大,層次越少。中小型項目可采用兩級管理(廠和科室、車間);大型項目可采用三級管理(公司或總廠、廠或分廠、車間)。
§7.1.2 企業工作制度
根據各車間和設施的工藝特點和生產需要,可分別采用連續工作制或間斷工作制。個別項目采用季節性生產,每年可分為生產期和停產期。
§7.2 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7.2.1 勞動定員
一般來說,企業所需人員按其工作崗位和勞動分工不同,可分為四類人員:
(1)工人:是指在基本車間和輔助車間(或附屬輔助生產單位)中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的工人及廠外運輸與廠房建構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術人員?是指擔負工程技術工作并具有工程技術能力的人員;
(3)管理與經營人員:是指在企業各職能機構及在各基本車間與輔助車間(或附屬輔助生產單位)從事行政、生產管理、產品銷售的人員;
(4)服務人員:是指服務于職工生活或間接服務于生產的人員;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別估算各類人員需用量,并說明其來源,撰寫勞動定員匯總表。
企業所需人員,有一部分必須參與建設過程、設備安裝、調試,對這部分人員的來源及進廠時間要單獨說明。
§7.2.2 年總工資和職工年平均工資估算
分人員類別估算年工資總額,并計算職工年平均工資。
§7.2.3 人員培訓及費用估算
(1)人員來源分析,需培訓的人員總數。
(2)培訓方式:① 派往類似廠礦的生產現場和設備制造現場,通過實習培訓生產、維修和管理人員,部分生產維修人員可參加本項目施工現場的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轉。引進國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必要時派往國外生產現場和設備供應廠實習。② 在廠區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按照生產和業務工作的具體內容,分專業、分工種進行培訓。
(3)培訓計劃。國內培訓人員數量、專業、時間、方式和國外培訓人員數量、國別、專業、方式、時間及國外培訓的必要性。
(4)培訓費用。國外培訓的,要單獨說明外匯來源。
第八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時期的進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項目實施時期可稱為投資時期,是指從正式確定建設項目(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到項目達到正常生產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包括項目實施準備、資金籌集安排、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施工準備、施工和生產準備、試運轉直到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個工作階段。這些階段的各項投資活動和各個工作環節,有些是相互影響,前后緊密銜接的;也有些是同時開展、相互交叉進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將項目實施時期各個階段的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統一規劃、綜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實可行的安排。
§8.1 項目實施的各階段
§8.1.1 建立項目實施管理機構
根據項目不同,新項目可以由業主指定項目實施管理機構;改擴建和技改項目可在老企業內專門成立籌建小組,籌建小組的任務是辦理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委托手續及簽訂相應的合同和協議(一般是通過招標、投標和評標來確定的);參加廠址選擇;提供設計必需的基礎資料;申請或訂購設備和材料;負責設備的檢驗和運輸;承擔各項生產準備工作。
§8.1.2 資金籌集安排
項目資金的落實包括總投資費用(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資金來源有充分的保證。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撰寫投資估算,并在考慮了各種可行性的資金渠道的情況下,提出適宜的資金籌措規劃方案。在正式確定建設項目和明確了總投資費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計劃之后,即可立即著手籌集資金。
§8.1.3 技術獲得與轉讓
技術獲得和轉讓是實施時期的一個關鍵要素,選擇的技術將涉及到法律、經濟、財務和技術等許多方面。當從國外引進專有技術時,與國外供應商的談判有時需要長的時間,有時還要解決法律問題,例如專利權的限制或者技術轉讓的限制等。如果技術供應商標的合同責任中含培訓,那就應該包括在培訓計劃中,可行性研究中應包含與項目選擇有關的技術獲得與轉讓有關的計劃時間和費用。分配給項目詳細工程設計的計劃時間,將取決于技術種類及其復雜性。
§8.1.4 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
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委托進行必要的現場勘測工作。要提出設備、材料訂貨清單和非標準設備制造圖紙。勘測精度要與設計階段相適應,設計階段的劃分可根據不同項目區別對待。大中型項目一般采用兩階段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技術復雜或行業有特殊要求的項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藝技術的車間,可能在施工圖設計之前,再增加一個技術設計階段。
安排大型建設項目的設計進度要充分考慮設備問價和大型設備的預訂貨時間以及取得設備資料的時間。
訂購設備要考慮設備到達時間和安排順序。當引進國外設備時,還要考慮到向國外有關公司進行詢價、談判(技術談判和商務談判),比選和簽訂合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辦理各種審批手續所需的時間。
§8.1.5 施工準備
項目初步設計話總概算一旦批準之后,即可著手進行施工準備,施工準備包括的主要工作內容有:選定施工單位話簽訂施工合同。
一般時通過投標確定施工單位。此外,還需進行如弟征購和拆遷安排;組織設備和材料訂貨(前面已經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電和道路等工程;進行臨時設施建設和代替臨時工程的住宅建設以及報批開工報告等。
§8.1.6 施工和生產準備
(1)施工。施工階段時項目實施時期的主要階段。安裝大型復雜項目,施工單位要根據施工圖撰寫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工廠生產系統投產次序安排車間和設施的施工順序,主體車間及其相應的輔助公用設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設備的驗收、發運、運輸以及設備的安裝都要作出適當的安排,保證合理交叉進行。
(2)生產準備:
①建立管理機構,企業管理方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逐步形成、擴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訓職工。對職工的調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訓要做出適當的時間安排,使其和生產經營需要相銜接。
③組織收集生產技術資料,制訂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種操作規程。
④組織生產物資供應。落實原材料、燃料、協作產品、水、電、汽和其他配合條件,簽訂有關協議。
⑤組織工具、器具、模具、備品、備件等的計劃、制造和訂貨。
⑥生產前推銷。投產前后應制訂具體的銷售計劃,并進行銷售市場的準備工作,包括廣告宣傳、培訓銷售人員和推銷人員等。
§8.1.7 竣工驗收
這個階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項活動:
(1)生產前檢查;
(2)試運轉(單機試車或聯動試車);
(3)負荷試運轉(負荷試車);
(4)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建設項目按批準的設計文件規定的內容建完,并經生產前檢查、試運轉、帶負荷試運轉合格后,形成生產能力,能正常生產合格產品時,應及時驗收。這時,生產人員進駐現場,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辦理移交固定資產手續,交付使用。
國外引進成套設備項目和大型聯合企業可安排試生產階段,試生產時間一般不應超過三個月(成套引進項目合同中有專門規定除外)。
建設項目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施工等單位進行初步驗收,提出竣工驗收報告和竣工決算,系統整理技術資料,提交竣工圖。
§8.2 項目實施進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分別確定的項目實施各階段所需時間,撰寫實施進度表,項目實施進度表有多種表示方法。在我國,多年來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橫道圖。近年來,網絡圖在一些行業中也開始應用。
簡單項目的實施進度可用橫道圖,復雜項目的實施進度可用網絡圖(關鍵路線法或項目評審技術)。為避免項目實施工程中費用和時間的浪費以及各項作業活動能前后左右的協調配合,利用網絡圖可以模擬實施項目的各種不同方案進行篩選。
§8.2.1 橫道圖
橫道圖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它可適用于各種項目,這種圖表可以表示建設項目的計劃任務、計劃進度和實際記錄等具體內容。它是把項目實施計劃分為若干項(作業活動或工作單元),用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各項作業活動,每項工作用一橫道表示,橫道兩端表示該項作業活動的起、止時間;其長度即是完成該作業活動所需時間。
§8.2.2 網絡圖
對于包括許多相互關聯并連續活動的大型復雜的綜合建設項目和對實施進度有圖書要求的項目,需要適用網絡圖。應用統籌方法對項目實施進度作出安排。網絡的定義是一組節點(圓圈)用一組帶方向弧所連接,關鍵路線法(CPM)和項目評審技術(PERT)是應用網絡圖的兩種方法,網絡圖多用于施工階段的項目規劃與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一些行業也有所應用。
§8.3 項目實施費用
項目實施費用是指項目從籌建開始直到項目鞠躬投產以前整個實施時期的籌建費用。這部分費用應包括在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設費用中,項目實施費用按以下各項分別估算。
§8.3.1 建設單位管理費
建設單位管理費是指籌建單位為進行項目籌建、建設、聯合試運轉、驗收總結等工作所發生的管理費用,不包括應計入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建設單位采購及保管設備、材料所需的費用。可以“單項工程費用”為基礎,乘以按照工程項目的不同規模分別制定的建設單位管理費率計算。
§8.3.2 生產籌備費
生產籌備費是指生產籌備人員費和投產前進廠人員費用。
§8.3.3 生產職工培訓費
生產職工培訓費用是指項目在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之前擬建企業自行培訓或委托其他廠礦培訓技術人員、工人和管理人員所支出的費用以及生產單位為參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熟悉工藝流程機械性能等需要提前進廠人員所支出的費用。該項費用可根據規劃的培訓人員數、提前進廠人數、培訓方法、時間和職工培訓費定額計算。
§8.3.4 辦公和生活家具購置費
辦公、生活家具購置費是指為保證項目初期正常生產、使用和管理必須購買的辦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費用及設計規定必須建設的托兒所、醫院、招待所、中小學等的家具、用具費用。該項費用可按有關定額計算。
§8.3.5 勘察設計費
勘察設計費是指:
(1)委托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按規定應支付的費用;
(2)在規定范圍內由建設單位進行勘察設計所需的費用。此項費用可按國家頒發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和有關規定進行撰寫。
§8.3.6 其它應支付的費用
第九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建設項目的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分析,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計算項目所需要的投資總額,分析投資的籌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計劃。
§9.1 項目總投資估算
建設項目總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流動資金。
§9.1.1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由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方向調節稅和建設期利息組成,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分別估算,并匯總為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1)固定資產投資。根據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費用額,估算固定資產投資。
①工程費用。
分為建筑工程、設備購置、安裝工程、其他四項費用,可按主要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公用工程、服務及生活福利設施、廠外工程等分別計算,以人民幣、外幣分別表示。
主要生產車間是指生產主要產品的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指為主要生產車間配套的工程項目。
公用工程是指為本項目生產服務的工程,如循環水場、給排水管網、給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設施、三“廢”處理、輸變電工程、電信工程、供熱電汽線路等。
服務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辦公樓、試驗樓、職工宿舍、食堂、學校等。廠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項目外圍的輸水管線、排水系統、高壓輸變電、物料管線、通訊管線、專用碼頭、專用公路、鐵路專用線、銷售倉庫、貨物轉運站等。
②其他費用。
除了將前幾章中已估算的費用進行匯總分類外,還應將未估算的費用項目作出詳細的估算。
其主要費用項目有:①建設單位管理費;②職工培訓費;③辦公和生活家具購置費;④土地征用費;⑤外籍技術人員來華費用;⑥出國人員培訓考察費;⑦進口設備材料國內檢驗費;⑧工程保險費;⑨大件運輸措施費;⑩大型吊裝機具費;①項目前期工作費;②設計費;③其他費;
第二部分費用估算是,應說明各種費用的取費標準、定額,一般按國家和地區有關規定執行。估算中有外匯費用時,以外幣表示。
③預備費。
分為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兩部分。分別計算列出,漲價預備費以年度投資中第一部分費用為基礎,按國家計委的費率計算,同時需考慮外匯部分的限價因素。
(2)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按國務院第82號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關規定執行。
(3)建設期利息應根據提供的項目實施進度表已研究確定的基本建設投資來源及資金籌措方式、各種貸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計劃表計算得出。當項目投資來源為多種渠道時,應分別計算各種貸款資金的建設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設期利息均按年計息。利息的計算,分為單利和復利,計息方法及年利率視項目實際情況而定。
利息計算中,假定借款發生當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計息,還款當年也在年中償還,按半年計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計息。按國家規定,建設期利息當年付清。
人民幣和外幣貸款分別計息,匯總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
以上各項計算完成后,撰寫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9.1.2 流動資金估算
(1)流動資金的組成。項目流動資金按其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可以分為:
①儲備資金。即為保證正常生產需要而用于儲備原材料、燃料、備品、備件等的資金。
②生產資金。即在正常生產條件下處于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品占用的資金。
③成品資金。即產成品入庫后至銷售前這段時間中產成品占用的資金。
除此之外,還有應收應付帳款、現金等組成的流動資金。
(2)流動資金估算。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流動資金的估算,按項目具體情況,可采用擴大指標估算法或分項詳細估算法。
1.實習的性質和目的
1.1實習性質
認識實習是我們在完成兩年公共課程學習之后,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進行的一次認識性、實踐性的活動,是實現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內容,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環節。
1.2實習目的
1)了解本專業的主要內容,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提高我們的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建立有關工藝過程、系統原理和設備的感性認識,初步了解有關系統和設備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為后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初步了解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觀點。
4)培養我們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我們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5) 初步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和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的方向。
2.實習的基本內容
通過去熱電廠參觀,以及老師和工人師傅的講解,了解水處理車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了解各個處理過程的作用和目的;了解鍋爐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鍋爐制氣的流程、裝置設備以及對煙氣處理的方法和灰渣,灰粉的灰回收利用;換熱站的組成設備及各自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流程,遙控室中自動控制壓力、溫度的控制器等;
2.1專題實習
1)通過參觀熱電廠和校供暖系統了解供熱系統的組成及相關設備。供熱系統有熱源、熱網和熱用戶三部分構成。了解熱源的種類,工作流程,主要設備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熱網形式,各種形式的優缺點;熱用戶的種類,用熱設備及其工作原理,熱計量方式和計量設備及原理等。
2)通過對泰能集團人工制氣廠的參觀及工人師傅的講解了解燃氣制造及輸配的有關知識。了解燃氣的種類、主要成分及其特點;天然氣成氣機理及輸配的有關知識;人工制氣的工藝流程及設備組成及制氣、輸氣和用氣的相關的安全的知識。
3)通過參觀校園教師公寓和貢供水系統以及徐老師的講解了解城市給排水系統和建筑給排水系統。城市給水系統的組成,水處理方式及相關設備;城市排水系統的組成,常用污水處理設備;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組成及相應設備和附件。
4)通過參觀陽光大廈的地下室空調制冷系統了解空調系統的有關知識。空調系統的組成,系統形式,主要空氣處理設備及其工作原理;冷凍站、熱力站的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措施等。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了解工業通風系統的有關知識。
5)通過參觀陽光大廈地下室通風系統了解工業通風系統的常見形式,系統特點,主要設備形式,空間氣流組織形式及控制方式等。
2.2一般了解
通過聽專題報告、工人講解、參觀等方式,了解企業的基本概況,生產產品,管理模式,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等情況;了解專業與企業生產的關系。
2.3參觀校內的建筑工地
了解建筑物的分類;各種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建筑造型;建筑的構件組成及其功能。
3.實習的時間地點
9月4號上午,參加實習動員會議。
9月5號下午,校內參觀實習。
9月6號下午2:30到達青島市管道燃氣公司、泰能集團熱電公司。
9月7號上午8:40 參觀熱電廠的鍋爐制氣裝置。
9月7號下午3:00 青島泰能集團熱電公司電氣一次系統。
9月8號上午9:30 參觀陽光大廈地下通風、中央空調、給排水。
9月11號校內參觀供水、供暖系統。
9月12號下午聽取報告
9月13號上午參觀教師公寓分戶計量的裝置。
第一章 供熱系統相關知識
通過對泰能集團熱電廠、學校供熱站及教師公寓分戶熱計量方式的參觀實習,工人師傅的精彩解說以及徐老師的解答疑問,我初步了解了供熱系統的組成和相關設備。
集中供熱是指一個或幾個熱源通過熱網向一個區域(居住小區或廠區)或城市的各熱用戶供熱的方式,集中供熱系統是由熱源、熱網和熱用戶三部分組成的。
1.1.熱源
在熱能工程中,熱源是泛指能從中吸取熱量的任何物質、裝置或天然能源。供熱系統的熱源是指供熱熱媒的來源。
集中供熱系統的熱源主要有以下幾種:熱電廠,區域鍋爐房,工業與城市余熱,核能、地熱等。建筑物獨立熱源主要有燃氣爐、熱泵、太陽能等。
1.1.1熱電廠集中供熱系統
以熱電廠作為熱源的供熱系統稱為熱電廠集中供熱系統。由熱電廠同時供應電能和熱能的能源綜合供應方式稱為熱電聯產。熱電廠是聯合生產電能和熱能的發電廠。熱電廠供熱系統是以利用汽輪機同時生產電能和熱能的熱電合供系統作為熱源。以熱電廠作為熱源實現熱點聯產,不僅熱能利用效率高,同時利于環保。
1.1.1.1熱電廠水處理系統
通過參觀熱電廠水處理車間,工人師傅的講解和我們問題的解答,我了解了水處理車間的組成和設備,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各個處理過程的作用和目的
自來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各種雜質。 固態雜質,它包括有懸浮固體、膠溶固體、溶解于水的鹽類及有機物等。氣體雜質,對鍋爐影響較大的有二氧化碳和氧氣。液態雜質,主要有油類、酸等。水處理系統就是為了產出電導率<0.6 us/cm的鍋爐用水。
除鹽水箱
混床
反滲透
中間水池
原水箱(工業自來水)
多介質過濾器
活性炭過濾器
(圖一)熱電公司水處理流程圖
多介質過濾器設有大流量,低壓力的反洗系統,并配有壓縮空氣對濾料進行擦洗,使出水sdi<4,還設有混凝劑加藥系統,用于除去水中的細小雜質及鐵等。活性炭是用含有碳的原料制成的,其材料包括煤、果殼、木屑等。經過高溫炭化和活化后,形成了含有豐富孔隙結構的活性炭產品。吸附水中的一些細小雜質。反滲透主要設備為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設備。進一步除去殘存的細小雜質,還有除去鐵和硅雜質的功能。混床中含有混合離子交換器,處理酸堿鹽離子,把電導率降低到0.5us/cm。
1.1.1.2熱電廠鍋爐制氣系統
鍋爐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但要說出它的種類、組成設備、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不容易,通過去熱電廠參觀鍋爐制氣車間和工人的講解以及查閱各種資料,我了解了鍋爐制氣系統。
鍋爐是一種把煤炭、石油或天然氣等能源所儲藏的化學能轉變為水或蒸汽熱能的熱力設備。鍋爐設備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大部分組成。其中,鍋爐本體是鍋爐設備的主體,包括汽鍋、爐子、蒸汽過熱器和爐墻構架等。輔助設備是為了維持鍋爐的正常運行而設置的,包括給水設備,如給水泵和水處理等設備;通風設備,主要是鼓風機、引風機及風煙道等;燃料供應與除灰設備,如上煤、磨粉、除塵器;儀表和控制設備等。它們分別由相應的管路或機械電子裝置與鍋爐連接,構成各自的工作系統。
設備的工作主要包括燃料的燃燒,熱量的傳遞,水的汽化和蒸汽的過熱這樣幾個同時進行的過程。
處理后的水
處理后的煤
高壓蒸汽
鍋爐
發電
低壓蒸汽
換熱站
高溫煙氣
灰渣
灰渣斗
煙筒
除塵器
排到大氣
(圖二)熱電廠鍋爐制氣工藝流程圖:
1.1.1.3熱電廠換熱站
進入熱電廠換熱站就感覺特別新鮮,許多疑問在腦海中產生:電腦上的圖是什么?各種管子流的是什么?大的罐子是干什么的等等。帶著這些疑問詢問老師、工人。通過他們的解答,我解決了這些疑問,了解了換熱站的組成設備、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主要由熱媒系統,熱水供應系統和附件三部分組成。
熱媒系統(第一循環系統)由熱源,換熱器和熱媒管網組成。由鍋爐生產的蒸汽通過熱媒管網送到換熱器加熱冷水,變成高溫水通過熱媒管網供暖。經過熱交換蒸汽變成冷凝水,大部分和新補充的軟化水經冷凝循環泵再送回鍋爐加熱為蒸汽,如此循環完成熱的傳遞過程。
熱水供水系統(第二循環系統)由熱水配水管網和回水管網組成。被加熱到一定溫度的冷水,從換熱器出來,經配水管網送至各個熱水配水點,而換熱器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給水管網補給。供熱后的熱水經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熱水經過循環水泵流回換熱器。
熱電廠中的換熱站有專門的遙控室和控制臺,通過遙控站可以清楚的掌握各處蒸汽、熱水的壓力和溫度等,并且可以通過控制器來進行調節
高壓蒸汽
高壓換熱器
低壓換熱器
低壓蒸汽
冷凝水
補水箱
鍋爐
高溫水
循環泵
(氣輪機帶動)
冷水
凝結水箱
用戶供暖
過濾器
回水管
氣輪機做功
(圖三)熱電廠換熱站工作流程示意圖
1.1.2區域鍋爐房供熱系統
以區域鍋爐房(內裝置熱水鍋爐或蒸汽鍋爐)為熱源的供熱系統稱為區域鍋爐房的供熱系統,包括區域熱水鍋爐房供熱系統、區域蒸汽鍋爐房供熱系統和區域蒸汽—熱水鍋爐房供熱系統。在區域蒸汽——熱水鍋爐房供熱系統中,鍋爐房內分別裝設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或換熱器,使之各自組成獨立的供熱系統。
1.2.供熱管網
通過參觀實習、觀察和實習后查閱資料,我了解了供熱管網的相關知識。
由熱源向熱用戶輸送和分配供熱介質的管線系統稱為熱網。區域熱水鍋爐房供熱系統的熱網是有一條供水管和一條回水管組成;在蒸汽供熱系統中,蒸汽可采用單管式(同一蒸汽壓力參數)或多根蒸汽管(不同蒸汽壓力參數)供熱,凝結水可采用回收或不回收的方式進行。蒸汽供熱管網采用單管式(一根蒸汽管)供熱時,在一般情況下多采用凝結水返回熱源的雙管制,及一根蒸汽管、一根凝結水管。根據需要,有時還采用三管制,如在有供暖、通風空調、生活熱水和生產工藝系統的熱用戶中,生產工藝與供暖所要求的蒸汽參數相差很大,或供暖熱負荷所占比例較大,經技術經濟比較認為合理的,可采用雙管供汽,其中一根管道供生產工藝和加熱生活熱水用汽,一根管道供應供暖通風用汽,而它們的回水則共同通過一根凝結水管道返回熱源。這種按全年負荷變化分別設置供汽管的形式,實際上在非供暖季節仍為雙管制運行。在一些工業企業內當生產工藝用熱有特殊要求時。可單獨設置蒸汽管和凝結水管,與其他用熱分開。
供熱管網的布置形式有以下幾種:
1.2.1枝狀布置
枝狀布置是一種常用的形式。管網形式簡單,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其管徑隨著其與熱源距離的增加和熱用戶的減少而逐步減少。但枝狀管網不具有后備供熱的性能。當供熱管網某處發生故障時,在故障點以后的熱用戶都將停止供熱。但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蓄熱能力,通常可采用迅速消除熱網故障的辦法,以使建筑物室溫不致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枝狀管網是熱網最普遍采用的方式。
1.2.2環狀布置
將其主干線連成環狀管網。特別是在城市中多熱源聯合供熱時,各熱源連在環狀主管網上。這種方式投資高,但運行可靠、安全。
1.2.3放射壯布置,
實際上跟枝狀管網接近,當主熱源在供熱區域中心地帶時,可采用這種方式,從主熱源往各方向敷設好幾條主干線,以輻射狀形式供給各用戶。這種方式雖然減少了主干線的管徑,但又增加了主干線的長度。總體而言,投資增加不多,但對運行管理帶來較大方便。
1.2.4網格狀布置
這種方式由很多小型環狀管網組成,并將各小環狀網之間相互連接在一起。這種方式投資大,但運行管理方便、靈活、安全可靠。
1.3.熱用戶
利用集中供熱系統熱能能的用戶稱為熱用戶。區域熱水鍋爐房供熱系統熱用戶包括供暖系統、生活用熱水供應系統等。
1.3.1集中供熱的熱用戶熱計量的方式。
熱計量設備和控制裝置有熱量表、熱量分配表、散熱器溫控閥、動態平衡閥、氣候補償器。由熱源供應的熱水以較高溫度流入熱交換系統(散熱器、換熱器或由它們組成的復雜系統),以較低的溫度流出,在此過程中,通過熱量交換向用戶提供熱量。熱量表是由熱水流量計(用以測量流經換熱系統的熱水流量),一對溫度傳感器(分別測量供水溫度和回水溫度,并進而得到供回水溫差),積算儀(根據與其相連的流量計和溫度傳感器提供的流量及溫度數據,通過對公式cm(t1-t2)積分計算出用戶從熱交換系統中獲得的熱量。
散熱器按其材料分有灰鑄鐵散熱器、鋼制散熱器、鋁制及鋼(銅)鋁復合散熱器等多種。現在廣泛使用的是鋼鋁復合散熱器。散熱器恒溫閥是實現采暖房間溫度控制和采暖系統節能的主要部件。散熱器上還安有排氣閥,當散熱器內熱水沒有充滿時,打開排氣閥就會是熱水充滿散熱器,充分散熱。
第二章 燃氣制造及輸配的有關知識。
通過對泰能集團人工制氣廠的參觀及工人師傅的講解了解了燃氣制造的過程,粗煤氣的凈化處理裝置、原理和工藝流程及煤氣輸配的有關知識。
燃氣的種類按其來源及生產方式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天然氣,人工燃氣,液化石油氣和沼氣。
2.1.天然氣
天然氣是古代動植物遺體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通過生物化學作用以及地質變質作用生成的可燃氣體。天然氣生成之后,是呈分散狀態存在于地下巖石的空隙、裂縫中或以溶解狀態存在于地下水中。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約為80%-90%,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氫、氮及微量的氦、氖、氬等氣體。
天然氣開采系統基建投資少、建設工期短、見效快,新建的氣井一般當年可投產。天然氣從地下開采出來時壓力很高,有利于遠距離輸送,并且熱值高,容易燃燒且燃燒效率高,是優質的氣體燃料。
天然氣集輸系統的主要設施有、集氣站、礦場壓氣站、天然氣處理廠和輸氣等。主要工藝流程包括油氣分離、處理、計量、儲存、輸送、輕質油回收、污水處理等。
井場裝置
井場裝置
集氣站
天然氣處理廠
礦場壓氣站
干線首站
進入輸氣干線
(圖四)天然氣集輸系統流程示意圖
一般在城市都有天然氣門站,經過調壓進入城市管網。
2.2.人工燃氣
人工燃氣是指以固體或液體可燃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氣體燃料。一般以煤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燃氣稱為煤氣,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還有少量的甲烷和硫化氫。
2.2.1煤的煉焦過程
煤的煉焦過程既是將煤置于焦爐中進行高溫干餾的過程,一般在1300度左右,最終產物是:焦炭和焦爐煤氣。
煤
配煤
煉焦爐
焦炭
粗煤氣
(圖五)煉焦制氣廠生產流程圖
2.2.2粗煤氣的凈化
從焦爐炭化室逸出的煤氣稱為粗煤氣,其中含有大量的雜質。煤氣的凈化就是將粗煤氣中的焦油、氨、萘、硫化氫等雜質脫除,使其含量降低到城鎮燃氣質量標準允許的含量以下,以防止堵塞、腐蝕管道和設備,保證煤氣的正常輸送和使用。同時粗煤氣中的焦油、粗苯等又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所以,煤氣的凈化副產品的回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粗苯
脫萘
脫氨
冷煤氣
粗煤氣
硫磺
液氨
硫銨
(圖六)粗煤氣的凈化流程示意圖
煤氣的凈化主要是由鼓風冷凝、焦油霧的脫除,氨的脫除、萘的脫除以及硫化氫的脫除等部分組成。
2.2.3煤氣的輸送和使用的安全知識
煤氣的輸送主要靠管道,為了克服管道阻力,輸送煤氣時要加壓,壓力越高,危險性就越大,煤氣管與各種構筑物及建筑物的距離就要越遠。
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庭院和室內煤氣管為低壓煤氣管道;輸送焦爐煤氣時,壓力不應大于200kpa;輸送天然氣時,壓力不應大于350kpa;輸送氣態液化石油氣時,壓力不應大于500kpa。
室內煤氣管道與人的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室內煤氣管道的設計及施工有嚴格的安全要求:
1)室內煤氣管道應為明裝。當有特殊原因必須暗裝時,應便于安裝、維修并保證通風良好。
2)室內煤氣管道不應敷設在潮濕或有腐蝕性的房間內。當必須通過,應采取防腐措施。
3)不應穿過臥室、浴室或地下室。
4)力求設在廚房內。
5)水平安裝高度一般大于2米。
2.3.液化石油氣
液化石油氣是石油開采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通常來自煉油廠。主要成分是丙炔、丙烯、丁烷和丁烯。
液化石油氣作為一種炔類混合物,具有常溫加壓或常壓降溫即可變為液態,以進行儲存和運輸,升溫或減壓即可氣化使用的顯著特征。
第三章 城市給排水系統和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有關知識
通過參觀陽光大廈給水系統、校園教師公寓給排水管道和學校的供水系統以及徐老師的講解了解了城市給排水系統和建筑給排水系統的分類、給排水方式和管道鋪設的相關知識。
3.1.城市給排水工程系統
3.1.1 城市給水工程系統
通常可分為三部分:取水工程,凈水工程,輸配水工程。
給水處理的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病菌以及水中其他有害人體身體健康和影響工業生產的有害雜質,使處理后水質滿足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和工業生產用水水質的要求。其基本方法:水混凝、沉淀、過濾和消毒(有液氯消毒和漂白粉消毒)。主要用到反應室、沉淀池、過濾池和離子交換器等設備。
格柵
沉淀池
沉砂池
消化池
沉渣
污泥脫水設備
農肥
灌溉或養殖
原水
(圖七)城市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3.1.2城市排水系統
污水排除系統通常是指以收集和排除生活污水為主的排水系統。它包括:
1.室內(房屋內)污水管道系統及衛生設備。
2.室外(房屋外)污水管道系統,包括庭院(或街坊內)管道和街道下污水管道系統。
3.污水管泵站及壓力管道。
4.污水處理廠
5.污水出口設施,包括出水口(渠)事故出水口及灌溉渠等。
3.2.建筑給排水系統
3.2.1建筑給水系統
建筑給水系統根據用戶對水質、水壓、水量、水溫的要求,并結合外部給水系統情況進行劃分有三種基本給水系統,即生活給水系統,生產給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
3.2.1.1建筑內部給水系統的組成
建筑內部給水系統一般由引入管,給水管道,給水附件,給水設備,配水設施和計量儀表組成。
1)引入管就是從室外給水管網的接管點引至建筑物內的管段。引入管段上一般設有水表、閥門等附件。
2)給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分支管,用于輸送和分配用水。目前我國給水管道可采用鋼管、鑄鐵管、塑料管和復合管等。近年來給水塑料管的開發在我國取得很大進展,用的也很多。塑料管具有耐化學腐蝕性能強,水流阻力小,重量輕,運輸安裝方便等優點。埋地給水管道可用、有襯里的鑄鐵給水管和經。室內給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給水管、塑料和金屬復合管、鋼管、不銹鋼管及可靠防腐處理的鋼管。生產和消火栓給水管一般采用非鍍鋅鋼管或給水鑄鐵管。
3)給水附件是管道系統中調節水量、水壓、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質,以及關斷水流,便于管道、儀表和設備檢修的各類閥門和設備。給水附件包括各種閥門、水錘消除器、過濾器、減壓孔板等管路附件。
3.2.1.2給水方式
給水方式就是指建筑內給水系統的供水方案。基本形式有以下幾種
1)依靠外網壓力的給水方式,有直接給水方式,設水箱的給水方式。
2)依靠水泵升壓給水方式,有設水泵的給水方式,設水泵、水箱聯合的給水方式,氣壓給水方式,分區給水方式。
如何選擇給水方式呢?盡量利用外部給水管網的水壓直接供水。除高層建筑和消防要求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外,一般情況消防給水系統易與生活或生產給水系統共用一個系統。生活給水系統中,衛生器具處靜水壓力不能大于。各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靜水壓力不宜大于0.45mpa,水壓大于的入戶管,宜設減壓或調壓設施。
生產給水系統的最大靜水壓力,應根據工藝要求、用水設備、管道材料、管道配件、附件、儀表的工作壓力確定。消火栓給水系統最低處消火栓,最大靜水壓力不能大于0.80mpa,且超過0.50mpa時應采取減壓措施。
3.2.1.3給水管道布置
給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結構、用水要求、配水點和室外給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風、空調和供電等其他建筑設備工程管線布置等的影響。管道布置應確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條件,經濟合理。不受損壞,不影響安全生產和建筑物的使用,便于安裝維修,管道敷設要采取一些防腐,防凍,防漏措施。
3.2.1.4高層建筑給水系統
整幢高層建筑若采用同一給水系統供水,則垂直方向管線過長,下層管道中的靜水壓力很大,需要采用耐高壓的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費用高,開啟龍頭水流噴濺,既浪費水量,又影響使用,同時由于配水龍頭前壓力過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水頭損失增加。使設計工況與實際的不符,不但會產生水流噪音,還將直接影響供水的安全可靠性。所以高層建筑給水系統采取豎向分區供水,即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按層分段,各段為一區,分別組成各自的給水系統。基本形式有串聯供水方式,減壓供水方式(減壓水箱供水方式、減壓閥供水方式),并列式(水泵、水箱并列式,變頻調速泵并列式和氣壓給水設備并列式)。
我們參觀的陽光大廈,給水方式就是采用分區并聯給水方式,每一分區分別設置一套獨立的水泵和高位水箱,向各區供水。其水泵集中設置在大廈的地下室水泵房內。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各區自成一體,互不影響;水泵集中,管理維護方便;運行費用較低。缺點是:水泵型號較多,設備費用偏高。
3.2.2建筑內部排水系統
功能是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過的、受到污染的水以及降落到屋面的雨水和雪水收集起來,及時排到室外。可分為以下三種:生活排水系統,工業廢水排水系統,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建筑內部污廢水排水系統應滿足:
1)系統能迅速暢通的將污廢水排到室外。
2)排水管道系統內的氣壓穩定,有毒有害氣體不能進入室內,保持室內良好的環境衛生。
3)管道布置合理,簡短順直,工程造價低。基本組成部分有: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和通氣管道,在有些建筑物的污廢水排水系統中,根據需要還設有污廢水的提升設備和局部處理構筑物。
建筑內部排水系統絕大部分都屬于重力非滿流排水,利用重力作用,水由高處向低處流動,不消耗動力,節能且管理簡單。在建筑物中,排水立管頂端設有伸頂通氣管,其頂端應裝設風帽或網罩,避免雜物落入排水管中。
在有些建筑物附近建有化糞池,它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需要定期清理。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按照建筑物內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為內排水系統和外排水系統。我們學校一號教學樓的雨水管道就安裝在內部。教師公寓的雨水排水管道安裝在外部。
第四章 空調系統的有關知識
通過參觀陽光大廈的地下室空調制冷系統及閱讀相關書籍我了解了空調系統的有關知識。
4.1空調系統的組成
中央空調系統通常由以下5部分組成:空氣處理設備、冷源和熱源、空調風系統、空調水系統及控制檢測系統。
空調系統按負擔室內熱溫負荷所用介質可分為全空氣系統、空氣-水系統、全水系統和制冷劑直接蒸發系統。按空氣處理設備的設置情況可分為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全分散式空調系統。集中式系統將所有空氣處理設備(包括風機、表冷器、加熱器、加濕器和過濾器等)都集中在空調機房內。被處理空氣的溫度、濕度,在空氣處理機內進行集中調節后,經風管(道)輸送到空調房間。根據季節的和室內熱濕負荷的變化,可在空氣處理機內及時進行切換和調整。
4.2空調系統的空氣處理設備
空氣處理設備有空氣凈化處理設備和空氣熱濕處理設備。
4.2.1空氣凈化處理設備
空氣凈化處理設備:對于進入空調房間的空氣,除了滿足溫度、濕度和氣流速度外,還要滿足空氣凈化的要求,即除去空氣中的塵埃、煙霧、微生物等懸浮污染物,消除各種異味,最好有足夠的負離子含量等。
空調系統所處理的空氣,通常是由室外新風和回風組成。空氣中的懸浮污染物來自新風和回風兩個方面。空氣凈化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上述兩個方面的污染。
空氣凈化設備可按室內污染物存在的狀態分為處理懸浮顆粒物的除塵式和處理氣態污染物的除氣式兩類。在除塵式空氣凈化處理設備當中以纖維過濾器為核心,另外還有駐極體靜電過濾器等。其特點是主要利用纖維過濾技術或靜電過濾技術等來處理懸浮顆粒物。在除氣式空氣處理設備中,主要有活性炭過濾器、光催化過濾器和空氣凈化器等。其特點主要是利用吸附技術,光催化技術和離子化技術等來處理氣態污染物。
常用的空氣過濾器
1)粗效過濾器:過濾對象是10~100um的大顆粒塵埃,用于空調系統的初級過濾,保護中效過濾器。
2)中效過濾器:過濾對象是1~10um的大顆粒塵埃,用于空調系統的中級過濾,保護末級過濾器。
3)高效空氣過濾器:過濾對象是1~5um的塵埃,用于大于10萬級的潔凈室送風的末級過濾或高潔凈度要求場合的中間級過濾器。
4)高效空氣過濾器:過濾對象是小于1um的塵埃,用于普通100級以上潔凈室送風的末級過濾。
空氣凈化器是將纖維過濾技術、靜電過濾技術、活性炭過濾技術、負離子技術、臭氧技術集成為一體的空氣凈化設備。其工作原理是:由高速旋轉的離心風機在機器體內產生負壓,受到污染的空氣被吸入機內,依次通過具有殺菌功能的粗過濾網,裝填有高效空氣過濾材料的過濾層和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活性炭過濾層,這樣三重過濾凈化后由送風口送出潔凈的空氣。
4.2.2空氣熱濕處理設備
空氣熱濕處理設備,可分為直接接觸式和間接接觸式。
直接接觸式熱濕交換包括噴水室、蒸汽加濕器、局部補充加濕裝置以及使用液體吸濕劑的裝置等。其特點是與空氣進行熱濕交換的介質直接與空氣接觸。
間接式熱濕交換包括光管式、翅片管式和肋管式空加濕器及空氣冷卻器等。其特點是與空氣進行熱濕交換的介質不與空氣直接接觸,換熱介質(熱水、水蒸氣、冷水、制冷劑)在間壁式換熱管內流動,被處理空氣在管外流過,兩者通過固體臂面進行熱交換或熱濕交換。
4.3空調冷卻水系統
空調冷卻水系統,是指利用冷卻塔向冷水機組的冷凝器供給循環冷卻水的系統。由冷卻塔、冷卻水箱、冷卻水泵和冷水機組冷凝器等設備及其連接管路組成。
4.4冷凝水系統
冷凝水系統。不論空調末端設備的冷凝水盤是位于機組的正壓段還是負壓段,冷凝水盤出水口處均需設置水封,水封高度應不大于冷凝水盤處正壓或負壓值。正壓段是為了防止漏風,負壓段是為了順利排出冷凝水。
4.5冷凍站系統
4.5.1冷水機組
冷水機組: 將壓縮機、冷凝器、冷水用蒸發器、泵以及自動控制元件等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系統。
冷卻塔
冷凝器
蒸發器
壓縮機
節流閥
循環水泵
空調機組
冷空氣
(圖八)空調系統的流程圖
4.5.2蒸氣壓縮式制冷
液體汽化過程中要吸收汽化潛熱,而且液體的壓力不同,其飽和溫度不同,壓力越低,飽和溫度越低,只要創造一定的低壓,就可以利用液體的汽化獲取低溫。蒸氣壓縮式制冷系統就是利用制冷劑的這一原理,創造一定的低壓,獲取液態制冷劑較低的蒸發溫度吸收周圍空氣或物體的熱量使之汽化而達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壓縮機是蒸氣壓縮機制冷裝置的一個重要設備,在制冷系統中壓縮機的主要作用是:從蒸發器中吸出蒸氣以保證蒸發器內一定的蒸發壓力;提高蒸氣壓力(壓縮),以創造在較高溫度下冷凝的條件;輸送制冷劑,使制冷劑完成冷循環。
冷凝器,是制冷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過熱的制冷劑蒸氣經過冷凝器壁面時將熱量傳遞給環境介質,本身變成了液體。根據冷卻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水冷式、風冷式、蒸發式冷凝器。
蒸發器是使液體制冷劑在其中沸騰成為氣體而使被冷卻介質(空氣或水)降溫制冷的設備。
4.6熱力站
主要由換熱器、過濾器、水泵以及自動控制元件組合而成。
熱泵機組一般均自帶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統,其基本的功能為溫度控制和風量調節。水環熱泵機組的出風溫度和冷、熱轉換根據室內溫控器設定自動調節,風量由三速調節器手動調節。機組自身還配置一些安全保護裝置,如高溫停機、過載限制、缺水停機等。熱泵機組的控制可由廠家選配直接數字式(ddc)控制系統,通過通訊線路,把信息送至中央控制室,可以檢測每臺機組的運行狀態如壓縮機狀態、送風機狀態、換向閥位置、區域溫度、送風溫度、出水溫度、高壓限制等,還可以控制每臺機組的運行方式如啟停控制、溫度設定、夜間設定控制、早晨預熱(冷)控制等。
第五章 工業通風系統的有關知識
通風的任務是以通風換氣的方法改善車間的空氣環境。概括地說,是把局部地點或整個房間內的污濁空氣排到室外(必要時經過凈化處理),把新鮮(或經過處理)空氣送入室內。前者稱為排風,后者稱為送風。由實現通風任務所需要的設備、管道及其部件組成的整體,稱之為通風系統。
工業通風常見的形式有全面通風、置換通風、自然通風、局部通風、隧道通風等
5.1全面通風
全面通風是對整個房間進行通風換氣,其基本原理是:用清潔空氣稀釋(沖淡)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濃度,同時不斷地把污染空氣排至室外,保持室內空氣環境達到衛生標準。全面通風又叫稀釋通風。
5.1.1全面通風的氣流組織形式
全面通風量不僅取決于通風量,還與通風氣流的組織有關。在不少情況下,盡管通風量相當大,但因氣流組織不合理,仍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把有害物稀釋;在局部地點的有害物質因積聚,濃度反而增加。因此,合理設計氣流組織是通風設計的重要內容。
全面通風氣流組織設計的最基本原則是:將新鮮空氣送到作業地帶或操作人員經常停留的工作地點,應避免將有害物吹向工作區;同時有效地從有害物源附近或者有害物濃度最大的部位排走污染空氣。
通風房間氣流組織的主要方式有:上送下排、下送上排和中間送上下排等。具體工程采用哪種方式,則根據操作人員位置、有害源分布情況、有害物性質及其濃度分布、有害物運動趨向等因素綜合考慮。
在工程設計中,一般采用以下的氣流組織方式:
1)有害物源散發的有害氣體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高,或者車間存在上升熱氣流,不論有害氣體密度大小,均應當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
2)如果沒有熱氣流的影響,當散發的有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時,則應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比空氣密度大時,應當采用上下兩個部位同時排出的方式,并在中間部位將清潔空氣直接送到工作地帶。
5.2置換通風
有別于傳統的混合通風的混合稀釋原理,置換通風是通過把較低風速(紊流度)的新鮮空氣送入人員工作區,利用擠壓的原理把污染的空氣擠到上部空間排走的通風方法,它能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基礎上與輻射吊頂(地板)技術結合實現節能的目的。
5.3局部通風
局部通風是利用局部氣流,使局部工作地點不受有害物的污染,造成良好的空氣環境。這種通風方法所需要的風量小、效果好,是防止工業有害物污染室內空氣和改善作業環境最有效的通風方法,設計時應優先考慮。局部通風又分為局部排風和局部送風。局部排風就是在有害物產生地點直接把他們捕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排至室外。它由局部排風罩、風管、除塵或凈化設備、風機、排氣筒或煙筒組成。局部送風某些高溫車間,沒有必要對整個車間進行降溫,只需向個別的局部工作地點送風,在局部地點造成良好的空氣環境,這種通風方法稱為局部送風。有系統式和分散式兩種。
第六章 校供排水及供暖系統的有關知識
通過對我們校園的參觀和聽校水電暖管理辦公室孫主任的報告以及老師的講解,我了解了我們學校的供水系統和供暖系統。
6.1供水系統
我們學校共有兩個供水水源,分別是南邊的小珠山水廠、北邊的管家樓水廠。供水壓力穩定,水量充足。采用直接供水方式(無副壓供水設備),自來水通過供水機組直接進入學校的管網,完全實現零接觸無污染。
供水系統設計規劃合理,供水設備安全先進,購買進口水泵,分東西兩個區供水。東區地勢低,采用大流量低壓式;西區(家屬區和行政樓)地勢高,用水量少,供水揚程較高。無副壓供水設備可以實現變量、變壓供水,遇到用水高峰時自動增壓。泵房設在用水量大的學生公寓區。并且學校里采取了許多節水措施,如廁所里安裝了許多自動感應節水器,b區浴室安裝了淋浴卡式節水器,有效的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
6.2供暖系統
學校的供暖系統分區越來越合理,配置越來越先進,共分四個區供暖,分別設在中心浴室附近、體育館附近、教師公寓b區和d區。設有四個換熱站,有四套供暖機組。中心浴室的主區換熱站有兩組殼管式換熱器,三臺水泵,兩臺補水泵,采用自動補水方式。
第七章 總結
緊張而又充滿樂趣的認識實習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認識實習是我們學習專業課的基礎,我們能夠學到很多在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我們常見的各種建筑物內外的給水、排水、供熱、消防等管道,只是略知其一,對于他們為什么這樣安裝而不那樣安裝,工作原理是什么,靠什么提供動力等等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