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文化旅游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旅游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化旅游的概念

        第1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一)90年代前期對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這時期關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以下的主要觀點。在概念上,理論界對旅游文化概念的語言表述作三種歸納:(1)旅游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游相關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2)旅游文化是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游諸要素為依托,作用于旅游活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旅游學刊》,1992年7卷1期)。(二)90年代后期對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1.從廣義上說,旅游文化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旅游活動發展規律的學問;狹義地說,它是研究商品經濟運行環境下如何開發利用過去時代所創造的旅游文化遺產,如何立足本國本地創造有時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學問(喻學才,1996)。2.旅游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賈祥春,1997)。3.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在旅游消費或旅游經營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創造出來的觀念形態和旅游接待地社會文化通過旅游者這個特殊媒介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馬波,1998)。4.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現象和文化關系的總和(王德剛,1999)。5.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為為核心、旅游產品為依托、有環境為背景的系統性的場景文化。旅游消費與旅游服務行為文化、旅游資源文化和旅游產品文化、旅游環境文化共同組成了這一場景文化(張國洪,1999)。與80年代相比,強調旅游活動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但許多學者仍然偏向于用“總和”的思維和概念來界定。這一時期對旅游文化定義有創新的是鄧祝仁,他指出旅游文化除了應包括主體、客體、媒體三方面的文化之外,還應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研究成果。他還對旅游文化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主、客、媒、研四大要素的相互制約的關系亦作了較深的剖析。(三)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作為文化的類型之一,具有文化形態的共同屬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這種共性和特性共同構成了旅游文化的特性。90年代初期強調了旅游文化的審美性,也關注到旅游文化與經濟的聯系,因此“求美性”、“經濟性”是新的提法。后期,王立、劉衛英將旅游文化特征概括為綜合性、民族性、大眾性、地域性、直觀性、傳承性、自娛自樂性和季節性等八個特性[12]。晏性枝概括為系統性、人文性、開放性、交流性、文化性、經濟型、綜合性、相關性、服務性、創匯性十大特征[13]。賈祥春概括為繼承性、創造性、服務性、空間、時間差異性。(四)對旅游文化學科地位的研究較之80年代,學者們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了旅游業對旅游文化的呼聲,開始關注到旅游文化學科的地位問題。1991年《上海大學學報》第4期上刊發了唐友波等學者的《旅游文化學發凡》。該文從文化學的角度探討旅游,意識到旅游文化是一種“從本質的高度對旅游進行綜合研究、進行宏觀的規律性的研究”的學科。1995年東南大學毛桃青在《旅游文化應有自己的學科地位》(1995年《旅游科學》第2期)一文中明確提出建立“旅游文化”學科的必要性,認為無論是從旅游業健康發展,還是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上都應設立旅游文化學科。與80年代相比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學科建設角度顯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學中的重要地位。

        二、新世紀的旅游文化研究

        (一)關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進入21世紀,旅游文化的界定仍然存在爭議。晏鯉波、莊興成將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概念歸納總結為:“總和論”、“碰撞論”、“交際論”、“收縮論”等。王玉成提出“三體論”,從主、客、介體出發,認為旅游文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旅游主體和旅游中介體以旅游客體為依托,在旅游觀賞和旅游服務中體現出來的文化現象。桓占偉提出“產品論”,認為旅游文化是廣泛存在于旅游活動中的,由專業人員挖掘或設計出來,滿足旅游者特定需求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產品。謝春山、鄒本濤提出“旅游介入文化”,認為旅游文化是人們的旅游體驗與介入過程及其產品的總和。這一時期對旅游文化仍然沒有完整統一的定義,但是學者普遍強調旅游主體及其活動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二)旅游文化建設研究隨著人們對旅游的認識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也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已成為學者的共識。2004年鄒本濤在《旅游文化建設論綱》一文中,提出中國旅游文化建設應該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原則,大眾化、民族化的原則,借鑒、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有學者開始關注中國的城市旅游文化建設。如鄭昌盛針對連云港市,分析了加強旅游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基礎條件、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加強連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設基本思路。李建軍、陳清、郭曉瑩探討了信息時代廣州的旅游文化建設,認為廣州的旅游文化建設應該探索出一種旅游業與信息社會整體發展的全面互動的發展模式。(三)旅游文化開發研究這一時期對旅游文化開發的研究,首先體現在對區域旅游文化開發的研究,從大區域對旅游文化開發進行探討。如劉少和提出了建設粵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區的構想。曹詩圖、沈中印對長江三峽旅游文化提出了“一區兩極三線四片”的戰略布局。其次是對城市旅游文化開發的探討,如陶偉、鄭海燕以歷史文化名城荊州為例,討論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開發中的重要作用。蔣禮榮對北海市的旅游文化開發進行探索,提出設計四種特色旅游文化產品的思路。第三是旅游景區(點)的文化開發也提出了新的理念。如楊剛提出南岳衡山旅游文化開發的措施,鄧清華、肖玲對西雙版納的旅游文化開發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是針對鄉村旅游文化開發,主要是對開發模式上的探討,提出文化觀光、文化體驗和文化綜合的開發模式。這一時期也出現對專項旅游文化開發的探討。出現如海洋旅游文化、影視旅游文化、紅色旅游文化、佛教旅游文化等等討論。(四)中國傳統旅游文化研究在20世紀的研究基礎上,隨著國內旅游的蓬勃興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對中國傳統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到進一步的深入。第一是對古代典籍中的旅游文化的梳理和探析。第二是對古代旅游思想觀念的重新解讀,從儒家和道家的角度對孔子與莊子的旅游思想進行深入的分析。第三是對中國的旅游文化史進行研究。

        三、問題與對策

        第2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線性文化遺產是指在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形或帶狀區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族群,往往出于人類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條重要的紐帶,將一些原本不關聯的城鎮、村莊等串聯起來,構成鏈狀的文化遺存狀態,真實再現了歷史上人類活動的移動,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交流互動,并賦予作為重要文化遺產載體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內涵。”在歐洲,1993年,圣地亞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西班牙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隨后,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提出“文化線路”概念,并在1998年成立了文化線路國際科技委員會(CIIC),召開一系列會議對文化線路進行系統研究。在美國,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遺產廊道”是美國對于本土大尺度線性遺產區域提出的保護理念,1984年美國設立了第一個國家遺產廊道――伊利諾伊和密歇根運河國家遺產廊道(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豐富的遺產保護和開發實踐,使之形成了一些基于廊道管理實踐的研究。21世紀初,我國學者把“文化線路”和“遺產廊道”兩種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引入國內,利用線性文化遺產開展旅游活動,是實現遺產“保護、保存和展示”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其經濟這一功能屬性的主要方式。很多學者針對線性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進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基于這兩種理念,通過對外文數據庫所發表的關于“Heritage Corridor tourism”“Cultural Route tourism”的文獻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發表的“線性文化遺產旅游”“文化線路旅游”“遺產廊道旅游”的文獻進行檢索和梳理,以期對現有研究做一階段性的總結和歸納。

        一、遺產廊道旅游相關研究

        (一)國外研究

        1.遺產廊道旅游的開發與管理機構研究。由于遺產廊道的規劃、開發、管理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地方性遺產管理局通常聘請旅游業的專家參與。如Harkness和Sinha受印度政府委托,對泰姬遺產廊道旅游者行為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遺產廊道的景觀規劃設計。Conzen和Wulfestieg評述伊利諾伊和密歇根運河國家遺產廊道16年來的發展,其中管理機構遺產廊道會議與旅游局,該組織的目標是通過對廊道沿線商業、博物館和休閑產業的準確營銷,從而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旅游行業。

        2.旅游產品和市場研究。Curt cottle介紹了南卡萊羅納遺產廊道的解說系統,它是由三級解說結構、兩個解說主題和四個副主題構成,文中還列舉了旅游者的典型特征和旅游產品,如水域休閑、藝術與文物游、徒步游、觀鳥、觀野生動物游、自駕游及探險游等,指出網絡將是遺產旅游營銷的重要手段。

        3.旅游影響研究。Daniel Stynes等對俄亥俄和伊利爾運河國家遺產廊道的游客進行調查,得出人口學特征、停留時間、住宿類型、花費情況等旅游者行為特征,并運用MGM2模型,從銷售、個人收入、就業機會三個方面評析了遺產旅游對當地的經濟影響。

        (二)國內研究

        2001年王志芳、孫鵬首次介紹了美國遺產廊道的概念、選擇標準、保護管理方法及規劃中著重強調的內容。隨后國內學者以遺產廊道的相關理論為依據,結合我國豐富的遺產資源,進行了以遺產廊道旅游為主要內容的研究。

        1.旅游價值評價研究。旅游資源的價值評估是遺產廊道整體保護、整合開發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呂龍、黃震方基于遺產廊道的特點,嘗試從廊道資源條件、區域社會條件、廊道生態條件和旅游保障條件及發展潛力四個方面建立遺產廊道旅游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并以古運河江蘇段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王金偉、韓賓娜考慮旅游資源、客源市場和發展環境三個綜合層面,利用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和熵技術構建線性文化遺產旅游發展潛力評價系統,并以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和長城為對象進行實證研究。杜忠潮、柳銀花采用層次分析法,增加了評價項目指標,完善了評價指標體系,并以西北地區絲綢之路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朱尖、姜維公、霍雨佳、詹嘉和崔俊濤也分別進行了實證研究。

        2.區域旅游合作研究。遺產廊道跨區域、綜合性的特點需要旅游的合作開發。梁雪松認為,對于絲綢之路這樣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的線性遺產,“遺產廊道”保護理念和“增長級”理論及“點―軸”開發模式是較好的理論指導,文中對于遺產廊道旅游開發的概念進行了總結。李創新初步研究了遺產廊道型資源旅游合作開發模式戰略,構建了空間結構分析、明確政府協作、推動產業合作、保障利益共享的遺產廊道型資源旅游開發體系,并以絲綢之路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王敏、王龍提出遺產廊道旅游競合模式應選擇“點―軸”開發與圈層開發相結合的梯級網絡型結構模式。

        3.旅游開發模式研究。李小波指出三峽遺產廊道的旅游研究的三個層次:文化基因,人類遷移過程中的文化積淀,旅游品牌的形成。施然嘗試構建遺產廊道旅游開發的時空模式,即空間的微觀層次為設計游線,宏觀層次則符合“點―軸”模式,時間上應遵從一定時序開發,以京杭大運河(江蘇段)為例做了具體研究。彭珊珊總結了遺產廊道旅游開發要素、定位、評價、空間格局等理論,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湖南段紅色文化遺產廊道旅游開發的初步構想。鐘行明以山東運河遺產廊道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以政府為協作主體,重組運河遺產,構建主題性旅游聯盟,創新旅游產品等旅游協作路徑。

        二、文化線路旅游的相關研究

        1994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馬德里召開了“線路――我們遺產的一部分”的專題會議,提出“文化線路”的概念,并對“文化線路”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必要的界定:文化線路是一條交流之路,可以是陸路、水路或其他形式,具有實體界限,以其特有的動態和歷史功能特征,服務于特定、明確的目的。

        國外對于文化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內涵、線路精神及保護區域、方法等,由于旅游并不是文化線路的本質屬性和天然使命,針對文化線路的旅游研究較少。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文化線路》中指出,文化線路與旅游活動的關系為可持續的利用,即在開展旅游活動前,要進行必要的環境影響評估并建立相應的監測機制,避免旅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保持線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歷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又是文化線路傳達給旅游者的關鍵要素。同時指出,旅游活動的開展必須優先考慮當地社區的利益,禁止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或企業的壟斷行為。2005年李偉、俞孔堅把文化線路理論引入我國,闡述了文化線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歐洲的發展歷程,并和遺產廊道理念進行了比較。劉小芳在其論文中初步構建了茶馬古道文化線路的保護和旅游價值利用的機制。

        三、我國學者的創新

        (一)廊道遺產

        李飛提出融合“遺產廊道”和“文化線路”理念的“廊道遺產”概念,與發源于“尺度雖大,文化缺失”的美國的遺產廊道規劃理念相比,此概念強調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遺產屬性,而與產生于“文化豐富,體量不足”的歐洲的文化線路相比,此概念從文化遺產的保護擴展到文化、自然和非物質文化多種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二)線性旅游空間

        汪芳、廉華提出“線型旅游空間”概念即依托于河流、山脈、古道、交通線、現狀構筑物及主題性歷史事件等文化線路的旅游吸引物空間類型。此概念是在“文化線路”這一遺產保護新思路的基礎上提出的,它強調從旅游研究角度對空間實體、歷史變遷、民俗文化等物質和非物質遺產進行關注,而遠非若干個景點簡單串聯起來的游覽線路。

        (三)文化廊道

        陶犁提出“文化廊道”理念,指出“文化廊道”與“遺產廊道”和“文化線路”的核心理念相近,與前兩者相比“文化廊道”則更強調基于廊道文化本身的影響及擴散的時空范圍,并指出“文化線路”的旅游開發的創新性體現在:以線路為中心的開發模式,以文化為中心的規劃重點,以線路文化品牌打造的營銷模式,對旅游交通的理解,上升到動態的、活態的、強調交流互動的具有“線路精神”的社會和心理層面。王立國,陶犁等以西南絲綢之路(云南段)為例,進行文化廊道范圍計算及旅游空間構建研究。

        四、結論與展望

        發源于美國的遺產廊道保護和規劃理念形成時間最早,現階段主要是景觀學、城市規劃學等學者運用田野調查、景觀分析、文獻檢索等定性方法對遺產廊道規劃、開發、管理經驗的總結,雖然有一定的積累,但缺乏系統的針對線性遺產旅游特征的旅游開發、遺產管理等理論研究。

        第3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旅游文化;旅游資源文化;學科建設

        1.旅游文化與旅游資源文化兩者之間的聯系

        1.1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資源文化

        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就是作為旅游資源,而且是旅游產品和旅游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旅游資源就構成不了現代旅游活動。旅游文化的吸引力關鍵在于豐富的旅游資源文化,旅游文化直接的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作為客體文化的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文化作為旅游文化的依托,最能起到文化對旅游者的誘導作用,也是目的地文化與客源地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內容。

        1.2旅游文化與旅游資源文化相互影響

        如果離開了旅游文化的指導,旅游資源文化的開發與建設就會偏離名族化的方向,從而失去了民族特色的旅游產品,就會失去生命力和競爭力。旅游資源文化的開發對旅游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它甚至關系著旅游文化的整體內涵。旅游活動的普及和產生,一方面受到旅游資源的吸引和激發,另一方面在于人類追求自由生命表現的內驅力的作用,再加上旅游資源所具有的魅力調動和激發了人們旅游的欲望和動機,最終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2.旅游文化與旅游資源文化兩者之間的區別

        2.1概念內涵不同

        旅游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揭示了旅游活動本質上是從文化方面研究人類旅游活動發展規律的學科。旅游文化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以旅游容體、主體、介體之間的關系為基礎,在旅游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所以,旅游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研究范圍既涉及旅游者自身的興趣愛好、文化素養等旅游主體文化領域;也涉及人文景觀文化和自然景觀文化的旅游客體文化領域;還涉及旅游業的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等旅游介體文化。無論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旅游文化與旅游資源文化的不同,超出了旅游資源文化的范疇。

        旅游資源文化的研究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自然景觀的文化內涵體現在審美文化和附含文化中,成為旅游者的某種理念和情感的載體;第二、人文旅游資源是人類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體現,是原有的傳統文化特色能否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所在;第三、社會旅游資源,展現的是異質文化和異地方言文化等,充滿強烈的動感和鮮活的質感。

        2.2表現形式不同

        旅游資源文化是一種動態文化,是在旅游中,通過服務與被服務以及旅游過程本身體現出來的,是主體和客體融合所產生的文化。而旅游資源文化卻是一種靜態文化,是在特定的區域表現出來的一種資源文化,體現地方特色,有地域差異性。

        2.3研究目的不同

        研究旅游資源文化目的是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開發利用資源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景點和景區,提高競爭力,研究旅游文化目的在于發掘其表現形式和個性意義,廣義上關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動的基礎理論,狹義層面上關注旅游業和旅游活動中的文化。

        3.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旅游文化不能從旅游文化一個方面去理解,因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動和為旅游活動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不僅包含資源文化,還包含主體文化與介體文化方面。區別旅游文化與旅游資源文化,在理論上理清兩個概念,使旅游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對旅游資源文化的開發和保護上,從而更加關注旅游文化的內涵。只要人們對兩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使旅游文化研究、教學和實踐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層次,就有利于學科建設的發展,對旅游實踐活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波.現代旅游文化學[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37.

        [2]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論[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

        [3]張國洪.旅游文化學:研究選位與學科框架[J].旅游學刊,1999,基礎理論與旅游教育專刊:20-23.

        [4]喻學才.旅游文化與旅游經濟[J].江漢論壇,1996,(12):74-76.

        [5]王德剛.試論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內涵[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4):38-41.

        [6]姜紅瑩.張家界旅游資源文化內涵開發初探[J].旅游經濟,2006,(6):145-146.

        [7]馬銳.對中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的探討[J].蘭州學刊,2005,(6):231-233.

        第4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摘 要】通過闡述生態旅游的起源,及中外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歸納出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原因。通過研究旅游及生態的概念,及闡述反映生態旅游概念共性的8個指標,指出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不能偏離其經濟本質。國內對其概念的研究在緊隨國際潮流的前提下,要把研究重點從如何吸引旅游者專向如何教育旅游者。

        【關鍵詞】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經濟本質

        一、生態旅游的起源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0億年,有一位學者提出將漫長的數億年地質年代壓縮成百年的設想。在虛擬的地球百年中,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不到1天,大約開始于5分鐘前的工業革命,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個人和社會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人們的旅游意識開始覺醒,旅游類型呈現多樣化,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漸發展為度假、公務、專項旅游等。工業革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城市化發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種種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諾拉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來北京霧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動區域。越來越多的人們逃離城市,選擇去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放松心情。這樣大型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甚至對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響。旅游資源受到破壞,旅游質量下降。在傳統旅游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相馳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Ecotourism)。生態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圍內的響應。但是,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對生態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應商在市場營銷中不斷推出各種生態旅游活動,但多數結果都是“非生態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態旅游呢?

        二、 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人們口中的時尚名詞、市場營銷的法寶、投資商的生財利器。而作為生態旅游目的地,多數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家園建設與文化生態保護失去話語權。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從理想的云端跌落下來。生態旅游是一門交叉學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

        (一)生態的概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人們常用其修飾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態即指自然生態,也指文化生態。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或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隨著人們旅游需求的出現,旅游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之中,融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旅游可以拉動目的地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就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一種經濟行為。所以對任何一種類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離經濟本質。

        (三)中外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生態旅游廣為推崇。經過多年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將生態旅游在中國推向。

        國際、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各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資源的保護,這類觀點與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背道而馳;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個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旅游者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這類概念使得生態旅游無異于大眾化旅游,不利于專項研究。有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這類觀點將生態旅游的概念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給旅游者及市場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

        生態旅游概念繁雜主要原因就是生態旅游概念標準的多樣性。有國內學者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個指標規則反映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這8個指標分別為:遵循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做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與體驗、文化。

        三、生態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第5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低碳旅游是20世紀90年代,人們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理念與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低碳經濟概念的行業受到了全球的關注。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關于“向低碳的旅行與旅游業”報告第一次提出了“碳旅游”概念;2010年國務院推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這說明未來的旅游業將朝著低碳、環保的方向發展。酒店作為旅游景區的必要設施,是游客旅游與休憩的媒介與載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星級酒店評定標準》,酒店的硬件設施與軟件水平都關系著酒店的星級標準,而酒店的軟件水平就是體現在服務水平,反映在管理模式與體制上。隨著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與推廣,景區的酒店管理體制與模式必將做出一定的改變與完善。為此,將低碳旅游與景區酒店管理相結合進行研究,從目前來說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與借鑒作用。本文從低碳旅游的現狀以及低碳旅游對景區酒店管理的新要求入手,深入分析目前酒店管理在低碳旅游標準下所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實際情況與低碳旅游的相關要求,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低碳旅游的現狀

        低碳旅游就是一種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方式,倡導低能耗、低污染與低碳排放量的綠色旅游。本質上說,低碳旅游是一種低碳生活方式,也是我國未來服務業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模式與戰略;其主要體現三個方面:旅游模式的轉變;提倡節約、綠色的旅游風氣;加強旅游的智能化反戰,建立旅游業的循環經濟模式。事實上,我國的低碳旅游早已在民間開展起來。1999年,九寨溝旅游景區開始實施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景區、統一采用綠色環保觀光車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車尾氣排放,保證了九寨溝的空氣質量;同年,九寨溝管理局啟動了退耕還林(草)工程,完成退耕還林(草)400公頃等等;從2001—2010年已分別累計投入2105萬與21045萬。九寨溝能夠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見底的水,與其采用低碳、環保的旅游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國內知名的低碳旅游景點還有燕子溝、峨眉山以及張家界等等。

        三、低碳旅游視角下景區酒店管理的涵義與要求

        景區酒店管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企業管理模式。景區酒店作為服務產業,其提供的產品就是服務,服務就是需要與人打交道。原先的酒店管理多數是以“賓客至上、服務第一、以人為本”為服務宗旨,奉行“沒有滿意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服務,就沒有滿意的顧客”的管理模式。然而,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對以前這種景區酒店管理模式進行改變。低碳視角下景區酒店管理的涵義應該是:在“賓客至上、服務第一、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下,以低碳、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綠色服務手段模式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低碳旅游概念對景區的酒店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在旅游酒店內部營造清潔、環保、綠色、安全的工作環境,搞好“旅游酒店、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關系;第二,關注企業整體形象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最終實現;第三,以“綠色環保理念”引導“綠色服務”,樹立“綠色旅游酒店的形象”;第四,完善從生產設計、能源與原材料選用、設備管理等環節,使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合理化,經濟效益最大化,人與環境的危害最小化,強調生態保護。

        四、景區酒店管理中的問題與困難

        (一)高科技服務設施需要加強,服務水平有待改進目前,景區大部分高星級飯店硬件設施已不低于國際同檔次飯店,但這些酒店在高科技服務設施的應用方面普遍不足。如飯店內部的溫度是很棘手的,人數多少會對內部溫度產生微妙影響,這不是一部中央空調就可以解決的。飯店的服務項目與設施不僅僅要符合客戶的需求,而且要從科技、環保的角度來加強與完善。同時,本質上來說,酒店提供的畢竟是服務,服務水平的高低命系著酒店能否發展、能否做大做強。而國內景區的多數酒店在服務能力與水平上卻無法與景區、酒店的硬件條件相匹配。整體而言,國內多數酒店的五星級來自于硬件五星,而至于服務設施、服務水平以及服務隊伍等軟件實力都愧對于五星的標準。

        (二)國際化程度不高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WTO的加入,我國已逐漸被西方友人所了解與熟悉。但是,國內大部分酒店的管理者對國際化的準備稍顯不足,比如連語言上的障礙都得不到解決的話,很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同時,國內大部分景區已逐漸走入國外友人的視線,已逐步被其熟知,而景區酒店外語能力相對不足的現狀無疑會降低游客對景區、當地旅游條件的滿意度。

        (三)酒店專業人才短缺,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酒店的管理需要人才,酒店的服務也需要人才,在低碳旅游概念背景下,酒店的日常維護更需要人才。然而,我國酒店業的發展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由于國人的封建傳統思想,大部分人沒有把酒店作為正常的工作與行業來對待;且人員就業上,酒店對人才的吸引也遠遠不如其他行業;國內景區多數酒店的員工主要以中年人為主,這部分人學歷與素質相對較低,對先進科技與設施的掌握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酒店的整體服務水平。同時,國內景區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偏僻地區,這些地方交通閉塞、居住環境惡劣、經濟水平落后,更降低了這些酒店對人才的吸引。此外,國內很多高等院校都不設酒店管理專業,專業性的大學畢業生供應遠遠不及國內酒店的人才需求。

        (四)酒店文化建設落后,不符合低碳旅游的概念21世紀企業發展的關鍵是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酒店也不例外。酒店文化就是酒店要結合自身的特色與實際,為了實現某一高度與目標而樹立的一種價值觀取向。一方面,國內酒店的高層管理者對酒店文化建設的重視不足,認為文化與價值觀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可有可無。另一方面,有些酒店的確有自己的酒店文化與價值觀,但是這酒店文化沒有從員工的實際情況出發,沒有考慮員工的切身利益,使得員工對酒店文化并不認同,對酒店缺乏歸屬感。同時,有些酒店的價值觀取向僅僅是從自身的經濟效益出發,并沒有體現與反映其社會責任與環保觀念,這也是不利于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廣。

        五、低碳旅游概念下景區酒店管理的解決對策與模式

        (一)結合低碳的相關標準,制定明確的質量標準與監督體系隨著低碳旅游的提出,有關低碳的標準也必將實施,為此,酒店的服務質量管理必須制定出明確的質量標準,且要結合低碳標準的實際。但是由于酒店產品是由無形產品和有形產品組成,對于無形產品很難定出一個明確的標準,因此,賓客滿意程度有高有低,它不是一個明確穩定的標準。第一,需結合酒店目前服務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設施以及服務隊伍的實際情況,制定一體化、標準化的質量管理制度。第二,根據制度,確定內部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三,分析酒店的服務流程與環節,結合流程與環節,確定服務質量監督管理的范圍,這是今后監督檢查的依據,也是進行業務績效、人員考核的依據。第四,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的執行需要組織保障,因此,須對企業質量管理進行組織的設計與管理,確定分級、分層的相互制約組織制度,防止出現監督人員與門店人員串通舞弊等情況的發生。第五,學習先進同行模式,制定質量監督管理的方法、內容以及評價指標,實現質量管理的標準化、數量化與客觀化。質檢制度是監督、檢查酒店質量狀況的有效手段,有了嚴格的質檢制度才能使酒店質量標準被準確無誤地執行,才能保證酒店產品質量穩中有升。

        (二)提高員工服務意識服務質量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概念,是指酒店向賓客提供的服務在使用價值上(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適合滿足賓客需要的程度,它直接關系著酒店產品的市場銷售。“賓客至上”是目的,“員工第一”是保證。酒店是服務性企業,服務行業提供的商品是服務,而購買與消費商品的是賓客,提供商品的則是員工,因此從這個程度而言,員工與賓客之間的關系就十分密切,也可以說,酒店經濟效益與賓客消費水平成正比。酒店服務中,要體現“賓客至上”,提供優質服務,使客人在酒店感受到家的溫馨。

        (三)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從當今與未來的發展來看,人才已經成為了各行各界爭奪的焦點,特別是對于酒店這樣的服務行業來說,人才的急需性與迫切性顯得更為明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近50%人跳槽是因為薪酬待遇,考慮到薪酬待遇是人才體現其重要性的一大指標,要挽留人才,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對于酒店各項工作、服務都需考慮到位,并加入日常的業績考核制度之中,對服務人員實行以日常工資為基礎,加大客戶滿意度的權重,實現“質優者多得”的目標。其次,人才的價值是體現在其事業與工作上,酒店與管理者要保持著朝氣蓬勃的動力,讓員工感受到酒店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與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結合每個員工的實際情況,分配符合其性格與個性的工作,讓其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建立信心。最后,近年來許多人才開始越來越注重工作的環境、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氛圍,各種酒店打感情牌留人才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酒店須從員工角度出發,對工作環境進行人性化設計,考慮員工工作的辛苦與勞累,設置一定的放松設備與場所;同時,開展各種素質拓展與組織活動,增進同事之間的感情,培養默契與和諧的氛圍。

        (四)加強酒店文化建設,培養核心價值觀酒店文化是酒店長期逐步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群體意識、風俗習慣,酒店文化不僅影響酒店的領導風格、組織結構及其關系,也是影響酒店能否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考慮到低碳旅游概念,酒店急需建設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與價值觀,體現與反映低碳、環保概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兩手抓的目標。

        第6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旅游—生活空間;劇場化旅游空間;生活化旅游空間;民族文化;旅游化保護

        【作者】桂榕,云南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研究人員,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員、民族學博士;呂宛青,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昆明,650091

        【中圖分類號】F590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12)03-0188-008

        民族文化保護可以理解為是對民族文化生境的保護。文化生境是文化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生存狀態。宏觀文化生境強調族群文化間的互動,及國家、全球化、市場、傳媒等現代力量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微觀文化生境強調族群文化自身存在及變化的狀況。而民族文化旅游正是當前民族文化生存的一種特殊生境。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區市將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文化旅游業普遍成為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支柱產業或重點產業,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正處于一種旅游化生存狀態中。所以,民族文化旅游化保護,成為民族文化旅游地區社會經濟文化和諧發展與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要求。這已成為當前學術界急需探討的時代命題。目前,不少學者認為,旅游已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有效選擇。持此觀點的代表性學者有Geoffery Wall、Alister Mathieson(旅游變化、影響與機遇[M]肖貴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徐贛麗(民俗旅游與民族文化變遷:桂北壯瑤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孫九霞(旅游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選擇[J]旅游學刊,2010(5))、馬曉京(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再認識[J]廣西民族研究, 2002(4))、王德剛,田蕓(旅游化生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生存模式[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 )等。本文基于這樣的社會背景,提出民族文化旅游化保護概念,強調文化通過旅游化生存和發展而得到有效保護。其主要內涵應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作為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和旅游商品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繼承了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具有文化遺產內在屬性;另一方面,得到符合時代要求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社會價值得到體現,而不是因過度商品化而變得面目全非;二是民族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得到有效繼承和傳揚;三是民族文化主體(民族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覺意識在旅游經營和開發中得到激發和體現。民族文化的旅游化保護,只是多元民族文化保護模式中的一種,卻是民族文化旅游地文化保護最主要的方式。

        有學者強調,各種文化遺產,幾乎都是以不同的民族或社區為背景,由社區民眾集體創造和發展而來的,所有民族民間文化都可以保護在基層社區。[1]對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而言,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就地保護。作為景區與村寨疊合的民族旅游社區,秉承并體現了文化遺產原地整體保護的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化保護方面堪稱典范。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稱“傣族園的運作模式是一種創新,是一種成功的經驗,值得推廣”。傣族園距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27公里,景區由曼降、曼春滿、曼嘎、曼乍、曼聽五個傣族自然村寨組成。傣族園現有傣族村民339戶1617人。傣族園以旖旎的亞熱帶自然風光,濃郁的傣家民俗風情,神奇的佛教文化吸引中外游客,享譽海內外,是云南著名的傣族民俗風情旅游勝地。傣族園于1999年5月1日開始營業,遵循“保護就是發展”的經營理念,首創“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2001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2003年被評為中國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授予“生態文明示范村”,2007年被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省文明辦授予“和諧文化村”,2008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風景旅游區”、“國際知名旅游景區”,2009年榮獲“中國最美十大主題公園”桂冠。根據2012年1月傣族園公司提供資料整理。

        根據筆者2012年1月參與觀察的情況,傣族園常規旅游線路和主要參觀內容大致是:寨門迎賓—曼將村(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參觀贊哈演唱、貝葉經制作、銀制品加工、制陶、織錦、舂米、榨糖等)—曼春滿村(參觀曼春滿佛寺,了解傣族南傳佛教和宗教生活習俗)—曼聽村(參觀大白塔、公主井、塔包樹、將軍樹等)—勐巴拉納西劇場(觀看經典大型傣家歌舞表演)—潑水節廣場(參與體驗潑水節)。此外,各村都有數量不菲的傣族農家樂。游客可以充分游覽傣族園的熱帶自然景觀,參與體驗傣族民俗風情。

        一、 “旅游圈”的消失與旅游—生活空間的生產

        1旅游社區的地方再造:從“旅游圈”到旅游—生活空間

        第7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最早提出文化旅游這一專用概念的,是1977年由美國出版的《旅游學:要素?實踐?基本原理》一書,書中用文化旅游作為一章的標題,并指出“文化實際上概括了旅游的各個方面,人們可以借助它來了解彼此之間的生活和思想。”[1]

        在《淺析體驗經濟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內涵》中認為,文化旅游是旅游經營者為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借助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各種能體現其文化內涵的特色個性吸引物,通過觀光、學習、參與等行為媒介使旅游者體驗和感悟旅游目的地國家與地區的文化內涵,,尋求高層次精神文化享受和生活理想實現的高品位旅游產品。

        與文化旅游相對應的是旅游文化,這是一個需要區分的概念。徐菊鳳(2005)認為文化旅游與旅游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兩對概念,文化旅游側重點在旅游,旅游文化側重點在文化;文化旅游研究重心是旅游活動的對象物,旅游文化研究重點是旅游活動的基礎理論;文化旅游屬于應用學科,旅游文化屬于基礎學科[2]。現在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通常以游客數量和收入為標準考核的社會市場背景下,旅游景區和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部分旅游景點開始注重提供景區旅游的文化層次面的水平,以求擺脫惡性的低水平的競爭。而其中,文化作為一個軟實力,被稱為旅游的靈魂,對這個需求而出現的旅游景點中的文化,筆者不知是否該歸為文化旅游一類。

        二、文化旅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

        文化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而細分出來的一個重要分支,具有娛樂休閑和吸收文化營養充實提高自己的旅游形態,某一程度上代表未來旅游業發展的趨勢,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研究上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文化旅游的發展十分迅速,已然具有規模產業之勢。徐群(1999)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從歷史文化中留存下來進入旅游市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主要指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宗教民俗設施以及有關的風土民情、民俗?Y儀[3]。龔紹方(2007)認為文化旅游產業系統應包括三個層次:核心層是文化旅游景區企業,中間層是產業相關要素供應商,最外圍是產業相關管理機構和服務企業,外層是為內層服務的。李云濤(2009)認為文化旅游產業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游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游產業。李庚香(2009)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一種創意產業,需要用創新的思路和創意的理念來指導產業發展。

        從研究現狀來看,對文化旅游產業概念界定含糊,尚無統一定論。

        文化旅游業在實踐中也有重大發展。Richards的研究表明, 在1970年和1991年之間, 游覽歐洲遺產的游客上升了100% ,在英國上升了200%, 在法國上升了130%[4]。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留下了大批以紹興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學、宗教等文化圣地,未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文化旅游將成為重中之重。紹興文化旅游名城,河南黃帝故里公祭,襄樊三國文化,山東水滸文化,儒家文化,少林武術文化等等。文化旅游從量到質都處躍之勢。

        三、文化旅游的營銷推廣

        在文化旅游營銷中,除了文化層次的軟實力以外,本身的硬件條件也需要很出色。比如解說系統的建立和完善。解說系統作為旅游目的地諸要素中十分重的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務功能、使用功能得以發揮的必要基礎[5]。成功的旅游解說系統是為游客提供高品質旅游服務體驗,對旅游區進行有效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6]。

        文化旅游是旅游中一種,營銷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游客,增加收入。顧客對景區的滿意度對顧客的忠誠度以及口碑營銷意義重大。符全勝提出保護地游客滿意的定義有3層含義,即:1.游客滿意是游客和管理人員都期望的一種心理狀態;2.管理者可以調控這種狀態;3.這種滿意狀態必須是以不破壞自然和文化環境為前提的,而且滿意的狀態可以反過來促進對資源的保護[7]。

        旅游商品的開發對文化旅游營銷也具有重要意義。旅游商品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具有記錄、儲存、認知、助識、傳播、交流等功能,因此在旅游商品的營銷中要突出文化性[8]。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SSIC)在北京等五地針對旅游市場旅游商品需求的專項問卷調查表明:77%的人表示在旅游時肯定會購買商品,14%的人表示偶爾會買,只有9% 的人表示不買。如何推出既有創造性又能承載濃厚文化價值的商品也是文化旅游營銷的一個重要思考。

        四、總結

        第8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RBD;概念;類型

        中圖分類號: F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RBD的基本概念

        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縮寫,可翻譯為“城市旅游商業區”,也可譯為“游憩娛樂商業區”或“旅游購物商業區”等。在Stephen.J.Smith 1990年編著的《游憩與閑暇研究的概念詞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中,RBD被定義為:一種建立在城市或城鎮中,包括各類銷售旅游紀念品的商店,及有特色的商業購物、娛樂、餐飲等設施集中組成的,既可以吸引大量旅游者,又為本地區居民提供服務的一個特定的區域。

        上世紀80、90年代,國內外學者開始真正重視并研究城市的旅游問題,RBD的概念逐漸擴展到城市旅游研究中,人們試圖研究如何在城市中,以城市旅游者為服務目的,進行城市空間及功能的布局和分布等問題。

        1991年,R.W.Bulter對加拿大的埃德蒙頓購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WEM)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研究發現,WEM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購物中心,其特點就是巨大的規模和豐富多樣的各種休閑娛樂設施。人們來到WEM已不僅僅是為了購物,更多的是作為一項休閑旅游活動,而其中的購物行為,作為旅游活動的一部分,也越來越重要。

        1994年,Show & Williams從分析旅游業對于城市的地位和重要性入手,確定城市在最適宜提供旅游者和本地居民休閑購物需求的地點,集中布置各種適于滿足需求的各種設施和建筑,從而形成城市中的RBD。

        在國內學術領域,保繼剛教授于1995年,對深圳華僑城城區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以旅游休閑產業來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特別是各種主題公園的設立,促進該區域發展成為一個“城市游憩商業區”——RBD。這是國內第一次在城市發展及旅游休閑產業研究中闡述RBD的概念,并且預示著其有可能成為一種全新的城市功能區。1998年,保繼剛、古詩韻通過對國內外城市RBD理論、類型、功能、實例等的研究,初步確認中國某些城市已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城市RBD雛形,如:深圳華僑城、廣東中山孫文西路步行街、廣東惠州步行街、廣州天河城地段、南京夫子廟地段、上海城隍廟地段及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二、RBD的基本類型

        RBD的形成與發展,與城市自身功能結構的演變具有密切的聯系。對于具有不同的城市主導功能下的城市RBD,呈現出不同的城市特征及空間特點。

        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

        旅游產業和休閑產業在當今時代迅速發展,已成為當代城市一個典型特征,包含其中的購物活動也越來越重要。在城市中,大型的購物中心迅速發展起來,它們往往具有超大型的規模和多種多樣的活動元素,其中以加拿大的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WEM)為典型代表。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WEM)位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是全世界第五大的購物中心。購物中心于1981年9月開幕,總建筑面積超過570,000平方米,總耗資達12億加元。購物中心擁有超過800間商戶、110家的餐飲娛樂設施、7家世界級旅游景點和超過2萬個泊車位,每年接待人數超過兩千八百萬人次,旺季每天人流約為15萬人次。WEM把零售業與各種休閑元素組合起來,融購物天堂與驚險刺激的休閑娛樂為一體,包括酒店、銀河游樂世界、室內水上樂園、海洋世界水族館、冰宮、迷你高爾夫球場、臺球保齡球中心、皇家賭場、滑板滑雪練習場、寵物動物園等各種豐富多彩的購物休閑活動。在這里,人們不僅能體驗購物的樂趣,享受到各種美食,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同時還能領略到各種異國風情。它以各種主題公園的形式,將法國的浪漫,英國的古典,亞洲的神秘,美國西海岸的熱情匯聚其中,人們可以穿越時空,在一處就可體驗到世界各地的風情,它不僅為居住在周邊的居民服務,同時更多的面前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它以超大的規模和獨特的形象吸引顧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它被人們稱為“世界第奇跡”。

        特色購物步行街

        購物步行街是一種大家非常熟悉的購物模式,既古老又現代,既有自然形成的,也有經過專門規劃的。其匯集了購物、餐飲、休閑、旅游、文化等各種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休閑游憩設施。購物步行街能作為RBD的一種形式出現,關鍵在于其特色:首先,它要求有統一的設計,主題鮮明;其次,它的各種設施的設置,不僅要為購物者服務,同時還要為旅游休閑者提供豐富的體驗,創造適宜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吸引他們駐足停留。其賣點是“精心營造的環境、文化獨特的氛圍”。

        新城文化旅游區型

        新城的建設不僅為了疏解大城市的人口、交通、居住等壓力,同時還承擔中心城市功能結構的調整,或者是最為一個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或者是振興當地衰落經濟上午復興地。其中,立足本地文化特色,積極發展旅游休閑產業,是促進新城迅速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城發展旅游休閑產業,重點要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當地特有的文化內涵,包括各種要素,如服裝、餐飲、民俗、交通、景觀等獨具當地特色的元素,充分發揮當地的旅游資源,創造獨特的文化氛圍。

        除此之外,還可依據城市特色發展如影視城、航天城、汽車城等,將現代文明與城市相結合,創造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所有的這些,都將成為優質的旅游休閑資源。在此基礎之上,以特色旅游產業為動力,以特色休閑購物為招牌,帶動區域的發展,進而帶動城市的發展,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新區RBD。其中,以深圳華僑城和珠海九洲城地段為文化旅游帶動新城發展的RBD的典型代表。深圳華僑城是個大型的主題公園,位于深圳灣畔,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游覽項目20余個。深圳華僑城的獨特之處在于擁有四大主題公園:世界之窗、錦繡中華、中國民族文化村和歡樂谷,區域內還建有何香凝美術館、雕塑公園和華夏藝術中心,且各種休閑娛樂和餐飲設施齊全,是一處旅游功能很強的區域。深圳華僑城充分運用現代休閑理念和高新娛樂科技手段,滿足人們參與、體驗的時尚旅游需求,營造清新、驚奇、刺激、有趣的旅游氛圍,帶給人們充滿陽光氣息和動感魅力的奇妙之旅。

        舊城歷史文化改造區型

        舊城區內的歷史文化地段,因其富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對各地的旅游者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在開發建設舊城的歷史文化地段時,充分挖掘其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休閑旅游產業,不僅對當地居民具有吸引力,更可塑造為城市品牌,吸引外來觀光旅游者,以此來建設成為具有休閑旅游購物功能的RBD。以休閑旅游產業來帶動銷售、餐飲及其他活動的同時,還有效保護了原有的舊城內的歷史文化,為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增加了稅收,舊城重新充滿活力。

        RBD的建設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消費體驗,同時也為舊城區的改造及保護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出路。

        參考文獻

        《游憩與閑暇研究的概念詞典》——Stephen.J.Smith

        第9篇: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九寨溝旅游在國家政策、各級政府、地方社區等的大力支持下飛速發展,帶動了地區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增加了國家稅收、提高了當地人的收入、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但是,旅游在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的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社會結構、文化傳統、生產生活等多方面帶來了影響,值得思考,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基于初步的文獻閱讀,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興趣,本文從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試著分析九寨溝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本文首先談對“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認識;然后就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相關研究進行概述;最后總結作為自然遺產地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旅游概念

        什么是民族文化旅游,中文文獻中不同的學者用了 “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旅游”、“民族地區旅游”等相關概念來表述。羅永常(羅永常 2003)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認為以少數民族鄉村社區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的人文事象和自然風光為旅游吸引物,以體驗異質文化,追求純樸潔凈,滿足 “求新、求異、求樂、求知”心理動機的旅游活動稱為民族文化旅游。李天翼(李天翼 2011)也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認為民族文化旅游是對民族村寨社區進行自然與文化參觀訪問的活動。他強調異文化體驗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2012年,李忠斌和文曉國(李忠斌,文曉國 2012)從理論上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提出對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新認識。他們認為,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同的民族旅游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區域為旅游目的地,以該民族文化為內核,以經濟、社會生活為主線,以全面了解該民族文化特質及生產、生活狀況為目的一種參與、體驗活動。在界定“民族旅游”的概念和內涵時,兩位學者強調:民族文化旅游不應該理解為是主體民族對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的旅游,這個概念偏窄并具有誤導性;不能解釋多民族國家內不同民族間或國與國之間不同民族間的旅游性;容易給人一種主題民族和其他民族是從屬關系的錯覺。

        以上學者對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種以體驗為主的旅游活動;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是當地的自然風光及與自身文化有差異的地方特色人文事象;體驗地方的特色文化是整個旅游活動的核心。

        從概念理解上來說,九寨溝的旅游就是一種民族文化旅游。九寨溝地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景區內因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為“九寨溝”。景區內及周邊主要生活的是安多藏族、白馬藏族,同時還有漢族、羌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旅游者在欣賞九寨溝獨特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當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旅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在近40年的旅游發展歷程中,就景區管理、保護、科研、營銷、信息化等諸多領域與國際接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走在其他自然遺產地或景區的前列,但從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來看,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如何看待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

        二、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概述

        在以九寨溝為研究對象的文獻中,學者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情況、旅游帶來的文化變遷、當地人和游客對民族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滿意度調查等方面。

        1、關于社區參與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

        田世政和楊桂華(田世政,楊桂華 2012)較全面細致地總結和分析了九寨溝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演進過程。把九寨溝30年發展歷程中,社區參與旅游的經歷分成了四個階段:自發式參與(1984-1991)、合作式參與(1992-1998)、依附式參與(1999-2005)到融入式參與(2006至今)。他們分析到,在這個演進過程中,作為文化載體和景區主人的社區沒有因景區成立而被遷移或隔離; 社區的資源權益以集體林權參與門票收益分配的形式得以實現;景區與社區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實現經營項目合作;就業機會同享;最后形成了“景社一體”的社區參與模式。在這種參與模式下,社區居民的總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參與面得以擴大,受益更趨公平,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增強,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明顯提高,最終也促進了景區環境資源的保護。

        但是,“景社一體”的社區參與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目前社區參與主要停留在經濟參與層面,參與建議和決策的比例低;社區經濟收益分配與景區發展不同步;社區經濟參與缺乏有效保障機制,社區權益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田世政,楊桂華 2012)。隨著九寨溝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這種參與模式已表現出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李剛 2012)。

        盡管有不足之處,從管理學或經濟學的角度,有學者認為九寨溝社區參與旅游的經驗在實踐上有創新、理論上有突破[2],是一種有效而成功的案例[3]。因此,結合九寨溝的經驗,也給其他類似的遺產型景區發展提出了一些參考建議:留駐與外遷結合,社區外遷遵循引導與自愿原則; 將景區內社區的行政管轄權授予景區管理機構; 保障社區林權參與景區資源性收益分配; 培育社區企業參與景區特許經營權競爭; 推動社區參與景區管理與決策(田世政,楊桂華 2012)。

        2、旅游者和當地人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的認知

        1998年,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的張捷(張捷 1998)教授,對九寨溝和江蘇吳文化旅游資源進行了比較,基于游客態度調查結果分析指出,由于九寨溝自然風光優異品位吸引住了游客的大部分注意力及當地旅游發展忽視了對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盡管九寨溝藏族民俗風情比吳文化有特色,整體上游客認為九寨溝自然風景比藏族風情更為重要。而江蘇無錫的吳文化雖然不如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有特色,而且與主流文化差異性小,但是江蘇吳文化的歷史傳統及民俗等文化旅游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系統的開發和利用,當然效果也就更明顯。

        十多年后,匡翼云(匡翼云 2011)也就國內游客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滿意度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是:旅游者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整體滿意度均值不高,為51.82;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1)九寨溝長期在對外營銷的時候重自然風光宣傳,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宣傳;2)景區利益相關者滿足于當前以自然觀光為主的游客的量,缺乏長遠利益考慮,放松了對民族文化建設的投入,導致游客滿意度低。

        2004年,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婕等(劉婕 2004)就景區住房樣式、語言、文字、飲食、服飾、宗教、經濟等代表九寨溝文化多樣性的7個方面對九寨溝的當地居民、管理者和游客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指出旅游對九寨溝的文化多樣性影響很大。建議通過保護九寨溝藏文化的生存環境、鼓勵當地居民參與旅游、建設民族風情區為途徑保護九寨溝的文化多樣性,從而實現九寨溝旅游的真正可持續發展。他們強調,九寨溝文化多樣性保護應該采取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的辦法,把旅游開發對當地文化多樣性的消極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李娜等(李娜,許從寶,梁玥琳 2011)以九寨溝的樹正寨為案列,用問卷和實地訪談的方式,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對藏寨建筑景觀特色變遷的感知,發現居民和游客對村寨建筑景觀特色都沒有清晰的認識。他們認為民居的變遷本身離不開作為主人的少數民族社區居民的主觀認識和客觀改造。建議民族旅游地傳統文化的保護,首先認清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和精華所在,并讓社區居民參與旅游規劃和管理來增強居民的自我認同和主人意識,從而才能激發當地居民對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自覺性。

        3、針對游客體驗最多的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研究

        盧天玲(盧天玲 2007)就當地人對九寨溝民族歌舞演藝的真實性感知進行了調查,發現在經濟因素和文化認同兩個關鍵因素的影響下,當地居民對歌舞表演真實性認知表現出明顯的年齡差異。中青年受旅游經濟的影響,將經濟因素作為真實性評判的首要依據,而文化認同次之;老年人超越了利益關系,將他們對九寨溝傳統文化的認同作為了判定表演真實性的標準。

        杜娟(杜娟 2011)運用了人類學的文化自覺和“他者”構建理論,研究了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變遷。認為在外來文化力量的影響下,特定區域的人們不會被動、消極地接受一種文化,而是做出了主動的適應和調整,不斷地與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滲透,形成新的文化,在這個文化變遷的過程中,政治和經濟因素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陽寧東(陽寧東 2012)也以九寨溝藏羌文藝演出為例,研究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演進的互動關系:認為旅游發展演進為民族文化的復制、再造、建構、消解等現象提供了平臺;民族文化在旅游發展演進過程中重新生成,同時被價值化、功能轉移,促進了地方旅游的發展和演進。在兩者互動的過程中,民族文化實現了傳承與變遷。

        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從不同的視角討論和分析了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三、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擁有優質的自然風光,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卻任重而道遠。隨著旅游快速發展,九寨溝管理局協同景區社區居民,意識到了在外來文化沖擊下和旅游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本土文化正在發生著變化。但是,面對著大眾觀光型旅游帶來的壓力,大量的精力、才力和物力必須投入到景區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旅游接待和旅游設施完善等方面,相對來說,對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開發利用和保護傳承方面投入較少,也缺乏經驗和專業團隊。這就導致了學者們分析的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游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

        總的來說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發展還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和切入點,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具體建議。歸納來說,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由于九寨溝旅游發展過程中重自然、輕人文,本土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深度挖掘和系統開發利用,導致旅游者對九寨溝目前的民族文化體驗活動滿意度不高。因此,學者提出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資源及本土知識,對豐富和提升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內涵、有效解決景區生態環境壓力,實現九寨溝旅游的真正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4]。二、雖然九寨溝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方面有自己成功的做法,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景區旅游的飛速發展,目前的參與模式表現出不能滿足當前社區發展的需要;提高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程度和參與的形式多樣化,都是目前需要解決的緊迫的問題。三、在推動民族文化旅游發展的同時如何權衡文化保護與開發利用問題,如何讓旅游發展與文化保護良性互動,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文化的傳承,是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四、面對旅游外來文化沖擊和旅游經濟利益的驅動,如何正確引導作為文化主體的社區居民意識到本土文化重要性,并主動擔起傳承和保護本土文化的責任,是實現九寨溝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課題。

        參考文獻:

        杜娟 (2011). "論“文化自覺”與“他者”的構建—以九寨溝藏族歌舞的嬗變過程為例."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82-84.

        匡翼云 (2011). "民族文化旅游國內游客滿意度實證研究—以九寨溝為例."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4(2): 279-284.

        李剛 (2012).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與社區參與互動模式研究, 四川農業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李娜,許從寶,梁玥琳 (2011). "旅游驅動的少數民族建筑景觀變遷研究---以九寨溝為例." 華中建筑 11: 129-131.

        李天翼 (2011). "鎮山村“家庭主導型”民族村寨旅游開發模式成因分析 " 安徽農業科學 39: 10539-10541.

        李忠斌,文曉國 (2012). "對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認識." 廣西民族研究(4): 177-184.

        劉婕, 曾. 蔡紅霞,郭海燕,李正潔,曾宗永 (2004). "九寨溝旅游開發對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響." 資源科學 26: 57-64.

        劉志揚,更登磋 (2012). "民族旅游及其麥當勞化:白馬藏族村寨旅游的個案研究." 文化遺產 4: 53-61.

        盧天玲 (2007). "社區居民對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實性認知." 旅游學刊22(10): 89-94.

        羅永常 (2003). "民族村寨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貴州民族研究23: 102-107.

        田世政,楊桂華 (2012). "社區參與的自然遺產型景區旅游發展模式—以九寨溝為案例的研究及建議." 經濟管理34: 107-117.

        陽寧東 (2012). "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演進互動研究—以九寨溝旅游表演為例."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4: 141-144.

        張捷 ( 1998). "區域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定量評價研究—九寨溝藏族民俗文化與江蘇吳文化民俗旅游資源比較研究之二." 人文地理13: 59-62.

        c

        [1]黎永泰:《關于九寨溝文化構成及文化開發的幾點看法》九寨溝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2006年5月。

        [2]任嘯:《自然保護區的社區參與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為例》,《旅游科學》,2005(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日本道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 |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