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磁輻射相關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電磁輻射;環境監管;策略探析
電磁輻射既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環境污染物,而且還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能,從而也就讓環境監管難度變得更加困難。在我國,主要是運用雙軌監督和分級審批的方式來應對豁免水平之上的電磁輻射體,也就是借助于國家和省級環境保護相關部門進行審批,監督權交由行業主管部門來實施。有關基站電磁輻射具有一定的特點,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危害,而且也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損失。
一、有關基站電磁輻射特點
移動通信基站天線大都是呈現一種均勻的平面陣、直線陣或者圓陣,在有效組成成分當中,基本半波振子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通常情況下,將2D2/λ的距離作為天線近場距離遠場的分界判定準則,當中“D”表示天線尺寸的最大值。工程上900MHzGSM是最為典型的一種基站定向天線,以此為例,遠、近場分界距離大致在10米,因此,基站天線一般情況下都是處在天線的近場內天面上。從環境保護視角上來看,移動通信基站遠場電磁輻射水平最為常用的是理論預測方法,但基于近常評估期間,使用的最為普遍的測量方法為現場測量方法。針對理論預算完成相應的計算工作時,通常是用微波遠場軸向功率密度計算公式加以計算。由于計算公式的復雜程度較高,本文不對其進行詳述。如果根據一般角度分析,基于GSM以及WCDMA等系統進行基站遠場電磁輻射水平估算過程中,通常采取的方法為天線軸向電磁輻射水平測量;而針對于TD-SCDMA系統基站時,由于其自身具備智能天線,與此同時還不存在固定模式的發射方位;因此,基于系統滿負載監測過程中,以及多波束賦形監測過程中,通常會采取估算電磁輻射水平的方法[1]。若以較為典型的GSM、CDMA基站為例,它的電磁輻射水平、高差以及水平距離之間的關系為:離天線水平距離15m以外的區域電磁輻射水平小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中0.03~3GHz頻段公眾照射功率密度導出限值40W/cm2,隨著高差的增加,上述距離逐漸減小。此外,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廣東廣州市主城區域移動通信基站周邊,基于公共區域,電磁輻射水平通常是百分之八十;但處于0.80W/cm2內,大致為94%,則在4.0W/cm2以內。介于此,我們能夠看出,移動通信基站周圍環境中電磁輻射水平并不是很高。
二、有關基站電磁輻射防護與環境監管的策略探析
首先,一般情況下,公共場所和居民樓相對比下,前者天面借助于加鎖。設立警示牌,而且還有專人管理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能夠有效的預防群眾進入到天面中,相對于居民樓天面而言,公共場所天面群眾的活動可能性要小很多[2]。介于此,在架設基站的時候,應該更加傾向于選擇公共場所。因為基站天線周圍都會伴隨著非常高的電磁輻射水平且都是在天面上集中,而居民樓天面所處地區很多居民都能夠輕易到達,所以針對于高于電磁輻射水平管理目標值的相關基站,應在整改時盡可能的不借助于加鎖的方式,而應該借助于基站發射功率來約束天線的架設位置、角度以及高度等,從而讓公眾能夠到達的天面區域中所存在的電磁輻射水平在管理目標值內。其次,對存在較高電磁輻射水平的天面各個監測點位的站點,應該對其周圍的電磁輻射源進行著重調查,并及時實施分頻測量;針對于共建共享站,倘若存在基于監測點位當中的電磁輻射水平要遠遠高于項目管理所設定的目標值的情況下,那么則需針對天面上每一個基站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評估,進一步明確分頻測量方法及成果。第三,要明確的要求驗收基于驗收環節,需明確的內容包括:(1)時基站變更的數量;(2)是不是屬于共建共享站;(3)天線屬于何種類型,天線采取何種架設方式;(4)基站所處區域的類型以及基站變更的發射機參數類型以及應如何處理未驗收的站等方面;嚴格規范典型站的抽測比例和典型站的選取原則。第四,針對基站發射功率來說,基于環評以及驗收批復過程中,需明確的是絕對不可高于核準功率。倘若需對天線角度進行調整,并對相關功率進行調整,則需做好該基站環境的電磁輻射水平的檢測工作,并交由相關的環境保護機構進行備案和記錄。第五,從基站的建設性質的視角上來看,尤其是對界定擴建、改建以及技術改造等進行明確的過程中,將對基站的各個參數進行填寫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參數的規范性和正確性,在改建或擴建基站的過程中,應該在基站信息表中記錄好改建或擴建之前的基站信息。最后,要詳細的解釋室內基站和微蜂窩基站分布的原因,并明確給出能否可以將其設為評價對象,如果需要評價,則應該嚴格的規定它的監測和評價內容;倘若對室內分布基站完成了相對應的評估,同時對微蜂窩基站完成了相對應的評估,那么基于驗收監測期間,應該明確規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驗收,如需驗收,驗收方法選擇哪一種[3]。
三、小結
隨著當下相關基站的迅速發展,人們在對其所帶來的便利進行享受的同時,也更加重視電磁輻射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只有國家或省級環境保護相關機構對電磁輻射水平做到嚴格監測,在建設、規劃和維護相關基站的過程中,嚴格規范電磁輻射防護措施的實施工作,落實貫徹環境保護意識,才能讓公眾和環境得到更好的保護。
作者:吳俊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艷春,晁曉會,耿德軍,賀金龍,彭燕,吳永紅,李志慧,高艷,李雨,張成崗.復雜電磁環境作業人員對電磁相關知識的認識情況分析[J].軍事醫學,2014,01:57-61.
關鍵詞:移動通信;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保護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科學的發展,現代通信技術也越來越發達,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的問題。本文淺析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環境保護。
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
(一)電磁輻射
輻射在《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還有一種解釋是熱的傳播方式的一種,從熱源沿直線向四周發散出去。光線、無線電波等電磁波的傳播叫輻射。其實從對輻射的解釋不難看出,輻射是一個中性詞,輻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日常生活中人們聽到輻射都會覺得很可怕,因為人們不能夠正確理解輻射的含義,其實輻射并不可怕,當然這個前提是輻射是被控制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的,那樣就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二)移動通信中基站天線的電磁輻射
在移動通信中,基站的天線根據方向可以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顧名思義全向天線就是指那些可以全方位地均勻地輻射并且在平面圖上還有一定的寬度,一般情況下寬度越小那么它的增益就越大。全向天線在移動通信中一般是應用在大范圍的地方。與之相反的定向天線一般是應用在小范圍的地方,雖然它的覆蓋面積比較小,但密度是相當大的。定向天線表現在平面圖中時是有一定的角度范圍的,不同于全向天線是360度的,不過與全向天線相同的是它們都有一定的寬度。
二、移動通信基站的現狀
當前越來越發達的通信技術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方便快捷,與此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在充分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開始關注電磁輻射對人類的影響,特別是在一些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建設基站時,人們就會出現抵觸情緒,甚至是阻擾施工,更有甚者會與施工人員發生沖突,等等,給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根據國家的法律規定,企業在建設無線電通信基站時都要對周圍的環境作出評估報告,而這個報告往往會涉及多個基站,這也就涉及成本以及周期的問題等。而且根據環境評估報告對基站進行定位選擇地址難度是很大的。就目前情況來看,在環境評估報告中對基站的選址往往都是不確定的,而且如果等到批文到手之后再進行建設,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也是無法正常建設的。這些問題都讓基站的建設變得困難重要。
三、對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改善措施的探討
首先對于基站的建設要進行合理的選址,以新的基站帶老的基站。在基站建設中選址是非常重要的,要符合最優化的原則,切實根據用戶的需求以及網絡覆蓋的情況來決定選址,還要統籌兼顧整個區域的信號情況,最大限度上避免場強疊加的問題。此外,基站的選址還要考慮與城市的發展規劃相結合,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避免對居民和周圍環境造成電磁輻射污染。在這一方面運營商還要注意加強宣傳以此來化解矛盾。首先運營商要尊重公眾的知情權,要將基站建設的詳細情況公開告知群眾,對相關知識加強宣傳,讓群眾了解,努力化解社會矛盾,消除群眾的疑慮,確保電磁輻射環境水平在國家限定的標準范圍內。
四、實現移動通信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特點可以知道,其實電磁波并不可怕,此外,基站天線的電磁波輻射造成的污染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需要根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結構去安排基站的位置,然后做到在基站的方向上盡量避開環境敏感的建筑物等,就可以實現在發展移動通信的同時又保護環境,即實現移動通信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群,李永卿,陳靜,周美玲.110kV高壓輸電線路電磁場分析及評價[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5(3).
[2]張雄,李敏,竇丹若.納米六角晶型吸波鐵氧體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材料導報,2003(S1).
關鍵詞:城市 變電站 選址 問題 對策
變電站建設完成并投入運行后即存在電磁輻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且無法從根本意義上杜絕的。因此,這一特性也正是社會大眾對于變電站選址存在比較大疑慮根本原因所在。但,僅僅依賴于已建成的變電站運行,始終無法與現階段整個電力系統飛速發展的規模、以及用電需求的擴展性發展趨勢相適應。更加關鍵的一點是:由于電網建設相對于電力供應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可能會導致用電緊張以及變電站建設質量降低等方面的問題,整個城市的供電需求存在極為嚴重的隱患。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本文在對變電站選址現存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重點研究了完善城市變電站選址工作的幾點措施,并作詳細分析與說明。
1 城市變電站選址面臨的問題分析
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很難被人覺察,而又因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專業性強、普及不夠,公眾對其陌生,因而也就容易產生誤解和疑慮,認為“電磁輻射是隱形殺手”,幾乎是談“輻”色變。城市里四處林立的發射塔、變電站和密集的高壓線,讓不少居民患上了電磁輻射污染恐懼癥。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購房人在選擇住房時除了考慮地段、價位、戶型、園林、物業等因素外,尤其關注環境質量,電磁環境也自然成為了很多人考慮的因素之一。因此,變電站建設大多由于其選址在一些居民密集區而備受爭議和阻撓,小區居民普遍質疑規劃部門和電力部門的變電站選址方案,以各種方式抵制變電站落戶,使政府對社區管理和下一步的電力建設變得更為被動。
2 城市變電站選址的完善對策分析
在有關城市變電站建設問題的研究與分析過程當中,還是應當以國內外城市的先進做法以及成功經驗作為借鑒與參考,在城市電力設施建設過程當中,對規劃選址進行科學性的規范。同時,還需要針對變電站建設狀態下,對周邊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實現對整個電力結構及電力布局的優化、完善。同時,在城市變電站選址過程當中,還需要重點處理相應的矛盾與問題,以對社會大眾利益實現的維護作為根本出發點。具體而言,在有關城市變電站選址過程當中,應當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矛盾與問題:
2.1 立足于政府層面,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市民之間的信息溝通,構建一種平等且和諧的管制思路及溝通渠道。在有關變電站項目建設的過程當中,增加相關項目規劃選址以及建設作業的透明性。相關的建設公告、以及建設規劃需要以公示的方式,實現信息交流。同時,在有關變電站選址問題的研究方面,還需要通過召開聽證會的方式,使公眾對于變電站建設選址的了解更加的充分,并定期且積極參與到變電站選址規劃的決策工作當中。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特別重視面向社會大眾的宣傳工作,從而為整個變電站項目的建設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環境。具體來說,在有關電力規劃以及城市用地規劃的方面,需要將所涉及到的相關資料提供給社會大眾進行查閱,使其知情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相關的環保批文也應當及時地在政府網站中公示,使大眾對于變電站項目的選址與建設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2.2 需要以變電站選址建設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重視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使變電站項目建設選址工作的開展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而言,此環節工作過程當中,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針對居民買房過程當中,房地產開發商在市政設施用地信息方面存在的隱瞞以及欺騙現象,需要制定相關的法規政策,提高這部分用地的資源信息使用情況的透明度。在組織上要求相關的工作部門與機構需要進一步提高監督管理工作力度。針對房屋管理工作部分而言,除需要重視對房屋銷售的監督控制以外,還需要將監控工作面擴展至規劃管理工作機構當中,重視對相關部門在建設項目方面的監督與管理。②結合相關實踐工作經驗以及調查資料來看,社會大眾對于變電站選址存在一定疑慮,其根本性問題在于對電磁輻射存在相當大的恐懼。而導致社會大眾對電磁輻射的產生恐懼的根本原因則在于宣傳存在一定的混亂性,相關法規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我國而言,現階段還沒有出臺有關國家電網環保性的政策標準,應當將其作為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措施之一,以科學且真實性的數據來贏得大眾的信任。
2.3 需要重視相關部門、工作機構之間的強強聯合,確保對變電站項目建設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變電站選址過程當中,需要引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相關資料表明:社會大眾對于變電站選址方案缺乏足夠的信任,由此可能引發大量的糾紛,并要求變電站遷址。而由此所產生的損失是不可預估的。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導致這一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社會大眾對于變電站在選址規劃方面的科學性、合理性存在一定的懷疑。針對這一情況,要求通過各部門通力合作的方式,提高選址的科學性水平。其中,要求變電站建設規劃部門需要與電力部門加強合作,對城市用地資源信息進行及時的梳理,落實相關的電力設施用地,為變電站的選址、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時,還需要變電站規劃建設部門與環境保護部門、衛生部門進行通力合作,加強對變電站選址周邊醫院、學校、居住區等人口密集區域內,環境敏感性的評估工作,列出相應的敏感點,并評價電力設施相對于以上區域的影響情況,避免其對生態環境產生過多的不良影響,均衡變電站項目的環境效益。
3 結束語
城市化建設規模的持續發展與提升帶動著城市對于能源消耗量的增強。變電站作為電能商品傳輸過程當中的最根本性載體之一,不可避免地會建設在居民聚集區域內。但,隨著社會大眾自我保護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區所存在的變電站項目是否會對社會大眾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這一問題備受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就在于:做好變電站建設前期的規劃設計階段的選址工作。總而言之,本文針對城市變電站選址工作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關的應對措施展開了簡要的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后續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參考文獻:
[1]楊麗徙,王家耀,賈德峰等.GIS與模糊模式識別理論在變電站選址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3,27(18):87-89.
[2]牛衛平,劉自發,張建華等.基于GIS和微分進化算法的變電站選址及定容[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18):82-86.
關鍵詞: 室內環境 污染問題 危害
通常人們較關注室外環境污染問題,而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則長期被人們所忽視,事實上,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程度并不比室外低,有時甚至比室外更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室內裝修已成為新的時尚,但是由于不合格的裝飾裝修材料的使用,以及過度裝修使室內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而現代成年人70%―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老弱病殘者在室內待的時間更長,可達90%以上,每人每天要吸入12―15立方米的空氣,可見空氣質量對于人體健康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清新的空氣使人精神煥發、身心舒暢、不易疲倦、工作效率提高,而不潔凈的空氣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一味強調室外環境空氣質量,而忽視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是不科學的。有專家認為,在經歷了18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煤煙型污染”、19世紀石油和汽車工業帶來的“光化學煙霧污染”之后,現代人已經處于“室內空氣污染”的第三污染時期。
為了更好地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物、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對人體的危害,我對呼和浩待市幾個區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是想提醒人們重視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重要性。
1.內容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在呼和浩特市市區內,以整群抽樣為原則,隨機選取住戶,對常住在家人員進行人口問卷調查(包括居室環境、裝修情況、健康狀況,以及室內環境污染問題的了解情況的調查)共調查了1000戶,3700多人,其中賽罕區(包括賓館)403戶,2100多人,回民區(包括賓館)201戶,408人,玉泉區、如意區、金川開發區共398戶,1200多人,男性2000人,女性1700人,平均年齡39歲,高中、中專、大學學歷者占有比例較高,初中以上學歷者占80%。
1.2居室環境調查
居室環境調查包括一般情況調查、房屋基本結構、裝修情況(如門、窗、地面及廚房等裝修情況)家更新及材料使用、燃具、家庭中吸煙情況,使用化學品、化妝品情況及入住后的生活習慣(采暖、空調、冰箱的使用情況及飼養寵物)等。
1.3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調查包括一般情況、吸煙史。疾病史,公共學習情況場所人的健康狀況,包括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疲勞、頭重、惡心、頭暈、胸悶、氣短)、眼部、皮膚等情況進行了調查。
2.結論
本研究調查了一千戶,在被調查的人中,除詢問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況外,還選擇了幾個常識性問題,回答正確率不高,只有31%的人基本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相關知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都認為室內空氣污染有害,但是申請檢測的人數極少,這種意識與行為的反差,表示市民對室內空氣污染有害健康的認識較膚淺,缺乏提高自身生活環境,以保護健康的意識。
本次調查顯示市民對相關知識的綜合知曉率在60%以上但仍有部分居民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存在認識誤區。如有人認為只要選擇了環保材料就不會有污染或裝修完工沒有氣味就很安全等。且被調查者關于有害氣體對人體產生的慢性、潛在性危害認識不足。被調查者中,大部分人對自家居住的環境表示滿意且居室中都不同程度地裝修過,家中有吸煙者的占60%。此次還對家中裝修情況進行了調查,水性涂料占80%。地面一般用的是瓷磚和實用木板,門一般采用模壓門、實木門。家中不同程度地使用化學品、化妝品、洗滌劑、防臭劑,等等,而且有些愛美女士有燙發的愛好,有些人家里喜歡養寵物。調查顯示,60%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亞健康狀態,眼部不適、干澀、咳嗽、頭暈、頭重、胸悶,皮膚干等問題普遍存在(不適率比30年前有明顯升高的現象)。
3.分析討論
3.1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種類
室內空氣污染可理解為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室內環境,呈現足夠嘗試,持續足夠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體健康,室內空氣污染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電磁波、噪聲、振動,以及不合適的溫度、風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化學性污染是指因化學物質如甲醛苯系物、氨、氡及其子體和懸浮顆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包括細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體有機成分等引起的污染。話筒性污染物是指由于話筒性物質所引起的污染。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是人為污染,以化學性污染最為突出。
3.2室內空氣污物的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是相當廣泛的,而且一種污染物可以有多種來源,同一污染源也可以產生多種污染物。只有準確地了解各種污染物來源,形成原因,以及進入室內的渠道,才能采取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措施保護室內環境。化學性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裝飾材料、日用化學品、人體排放物、香煙煙霧、燃燒產物,如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等。生物性污染主要來源于室內生活垃圾、室內植物花卉、寵物,等等。話筒性主要來源于地基、建材、室內裝飾石材、瓷磚、浴具等物理性污染主要來源于人們使用手機、電腦及家用電器,等等。污染物的來源可以更為細致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2.1來源于建筑裝修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學品(含有很多有機和無機化合物)
建筑裝修材料自身彩旗的有害物質主要有氨、氡。氨產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釋放氡的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自身氡的建筑材料,包括建筑石材、瓷磚、土壤、泥土,等等,石棉和玻璃作為建筑材料材料廣泛應用于學校、醫院、住宅和商用的防火隔(吸)聲和管道的內襯層。還有一些材料釋放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吸附從其他污染源釋放的污染物。室內裝修時使用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的膠粘劑等以甲醛為主要成分,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加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
3.2.2居室內人的活動
人的生理活動和生活活動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人每時每刻都要吸入新鮮的空氣,呼出人體代謝主要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如氨、二甲基氨,等等,人在說話打噴嚏時可能將口腔、咽內的微生物以飛沫的形式傳入大氣。再有就是人類吸煙的過程中可釋放上千種化學物質,甚至有較強的致癌作用。人類養花、飼養寵物及各種家用化學品也是污染的來源,室內燃料的燃燒、家庭取暖、炊事活動使用各種燃料、產物多樣、家用電器、交通工具及特殊的辦公設備。
3.2.3房基地
房基地地層中的可逸出或者揮發性的有害物質,可通過地基的縫隙進入室內,如地層中有的污染氣體,由于環境化學的原因在地域的演變過程中造成某一地區某些元素分布過高或是建房以前已被工業廢棄物污染,又沒有徹底清除而蓋建房屋,一些農藥、燃料等或者是宅基地中使用那些蓄積性強的農藥。
3.2.4來源于室外空氣環境
大氣污染物可通過門窗、建筑物等進入室內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煙霧、顆粒物、氨、硫化氫、花粉,等等,這類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工業、企業、交通運輸工具、花木樹木及住宅周圍的鍋爐、煤爐、垃圾堆,等等。
3.2.5質量不合格的生活飲用水
除烹飪、飲用外,人們生活在很多方面需要水,如打掃房間、沐浴,等等,而且這些水都可形成水霧。
3.2.6人為地帶入家中
人們每天都要進出居室,容易將室外的污染物隨身帶入室內,如苯、鉛、石碑,等等。
3.3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多樣、來源廣泛。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
3.3.1甲醛
甲醇來源于建筑裝修材料、家具、各種粘合劑、涂料、合成織品,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甲醛釋放入環境或被人體攝入的情況一般是在一些板材(三夾板、刨花板、中密度板)塑料、涂料等的生產和制造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為防腐、防蛀和快干等目的,向這些材料添加了甲醛所以新居室的地板、家具、塑料、貼面等都可能隨時向室內釋放甲醛氣體,造成室內空氣甲醛從中釋放出的期限可達3―15年。其次甲醛可作纖維助劑,在將棉、人造絲、地毯等加工衣料時的工序中,摻加甲醛,可防止衣物皺折。但是,在洗滌過程中又會重新釋放出甲醛。再有在香煙的煙霧中含有甲醛。這些情況呼和浩特市普遍存在,甲醛對人身體健康存在危害,且甲醛已被WHO確定為致癌、致畸形物質,對人的眼睛、鼻子、呼吸道產生強烈的刺激,導致頭痛、惡心、失眠、咳嗽、多痰,以及皮膚過敏。甲醛進入人體后,可轉化為甲酸、甲醇等,對視力有一定的危害作用,這就是近年來人們患眼病的比率上升的原因之一甲醛中毒嚴重時,可導致肝功能和腎功能異長,甚至于死亡。
3.3.2氡
氡是唯一的一種放射性惰性氣體,被WTO確定為主要的致癌物之一,自然界中有三種同位素,分別來自不同的鐳同位素,可能對人體產生放射毒性的是氡222,幾乎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受到氡的照射,因為從他們的居室中含有鈾、釷的建筑材料中,不斷會有氡氣體釋放出來,而氡衰變后會相繼形成一系列放射性子體,氡及其子體對特別有害于人體健康。因為它們可依附于空氣中的水汽或灰塵,進入人體呼吸道,沉積于肺組織及其鄰近部位發射α射線導致癌變。此外在香煙中也含有氡及其子體,所以香煙致癌的原因也在于氡。
3.3.3氨
建筑施工中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凍,在混凝土中常加入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含尿素與氨水的混凝土防凍等外加劑,這些外加劑的存在造成墻體會向內釋放氨,此外人造板材加壓成型過程中,使用的含甲醛和尿素成分的粘合劑,人的代謝物也會釋放出氨,走了呼和浩特市幾家燙發店發現都有強烈刺鼻的氨水味,這也是氨的主要來源。氨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中毒。
3.3.4石棉
從陶器到建筑石棉已經使用了幾個世紀,石棉不可燃燒,并且是熱的不良導體。因此,用來生產消防員的救生衣和絕招產品,石棉用于其他產品的生產,比如建筑材料、瀝青、紡織品、涂料、噴氣機部件、防滲漏劑、剎車襯面,等等,與室內污染總是有關的是石棉絕熱材料的使用,石棉絕熱材料可以向空氣中釋放微小的纖維,有的比人體細胞還要小。這些纖維不能被生物降解,被吸入肺部后永遠地留存下來,長期積累導致肺癌的發生。
3.3.5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人們既看不到又聽不著,但確實存在,打開收音機、電視機,空中就有電磁波存在。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很多電子產品、手機,以及家用電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給生活環境造成了電磁輻射污染,電磁波具有一定的生物效應,長期接觸使機體組織溫度上升,從而引起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改變、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減退,長期處于低強度的電磁輻射中樞神經會受到影響,會頭暈、嗜睡、無力、記憶力減退。
3.3.6其他
除上述幾種主要室內空氣污染物之外,不宜微生物、霉菌、塵螨、多環芳香烴、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以及一些烴類都是室內大氣污染物均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不良影響。
4.結語
從本次調查分析的結果看,市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經濟狀況越好,了解的相關知識就越多,對室內空氣中的浸染物及其來源了解的也比較多,并知道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么危害。但是,由于室內空氣污染概念新,市民正確認識率并不高,了解相關知識的途徑并不多,為此針對特定對象加強宣傳指導,在控制室內空氣污染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對呼和浩特市市區內污染室內環境污染問題的調查,大部分家庭(70%)對室內空氣污染問題了解不夠,對于污染物的種類及其來源、危害更是不了解,只是一味地追求裝修豪華、舒適的生活,而忽視了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由此引發的室內污染日趨嚴重。市民對相關知識了解滯后,認識上存在誤區,以及本地區的經濟水平和市民的文化程度成為控制室內污染的制約因素。隨著我國的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技術集約型轉變,以及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室內從業人員的比例將大大上升,人們在室內渡過的時間將會越來越長,受到各種室內污染的幾率將會大大的增加。為此從人們的健康的長遠角度出發實驗室內環境的治理已成為必須高度重視的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吳冰.環境污染治理[M].科學出版社,2004,(4):25.
[2]張金良,郭新彪.居住環境與健康[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9-11.
[3]朱天樂,郝吉明.室內環境污染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1-10.
[4]汪群慧,王雨澤,姚杰.環境化學[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出版社,2004:15-17.
[5]時常明,王春霞,金龍珠.21世紀的環境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52-57.
[6]白雪濤.生活環境與健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11.
[7]王擷秀.生活環境與健康雜志[J].北京:環境健康雜志,2007:226-228.
[8]鐘格梅.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4,3(1):49-50.
[9]袁道光.環境科學技術[J].環境科學技術雜志,2007,2(30):61-64.
[10]李景龍,馬元.環境科學與管理[J].環境科學管理雜志,2007,4,(32):49-52.
關鍵詞:網絡 信息 安全
計算機具有驚人的存貯功能,使它成為信息保管、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存貯在內存貯器的秘密信息可通過電磁輻射或聯網交換被泄露或被竊取,而大量使用磁盤、磁帶、光盤的外存貯器很容易被非法篡改或復制。由于磁盤經消磁十余次后,仍有辦法恢復原來記錄的信息,存有秘密信息的磁盤被重新使用時,很可能被非法利用磁盤剩磁提取原記錄的信息。計算機出故障時,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盤不經處理或無人監督就帶出修理,也能造成泄密。如何在保證網絡信息暢通的同時,實現信息的保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建立完善的網絡保管制度
1.1建立嚴格的機房管理制度,禁止無關人員隨便進出機房,網絡系統的中心控制室更應該有嚴格的出人制度。同時機房選址要可靠,重要部門的機房要有必要的保安措施。
1.2規定分級使用權限。首先,對計算機中心和計算機數據劃分密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秘密信息不能在公開的計算機中心處理,密級高的數據不能在密級低的機中心處理;其次,根據使用者的不同情況,規定不同使用級別,低級別的機房不能進行高級別的操作;在系統開發中,系統分析員、程序員和操作員應職責分離,使知悉全局的人盡可能少。
1.3加強對媒體的管理。錄有秘密文件的媒體,應按照等密級文件進行管理,對其復制、打印、借閱、存放、銷毀等均應遵守有關規定。同一片軟盤中不要棍錄秘密文件和公開文件,如果同時錄有不同密級的文件,應按密級最高的管理。還應對操作過程中臨時存放過秘密文件的磁盤以及調試運行中打印的廢紙作好妥善處理。
2從技術上保證網絡檔案信息的安全
2. 1使用低輻射計算機設備。這是防止計算機輻射泄密的根本措施,這些設備在設計和生產時,已對可能產生信息輻射的元器件、集成電路、連接線和等采取了防輻射措施,把設備的信息輻射抑制到最低限度。
2. 2屏蔽。根據輻射量的大小和客觀環境,對計算機機房或主機內部件加以屏蔽,檢測合格后,再開機上作。將計算機和輔助設備用金周屏蔽籠(法拉第籠)封閉起來,并將全局屏蔽籠接地,能有效地防止計算機和輔助設備的電磁波輻射。不具備上述條件的,可將計算機輻射信號的區域控制起來,不許外部人員接近。
2. 3干擾。根據電子對抗原理,采用一定的技術措施,利用干擾器產生噪聲與if調:機設備產生的信息輻射一起向外輻射。對計算機的輻射信號進行一于擾,增加接收還原解讀的難度,保護計算機輻射的秘密信息。不具備上述條件的,也可將處理重要信息的計算機放在中間,四周置放處理一般信息的計算機。這種方法可降低輻射信息被接收還原的可能性。
2.4對聯網泄密的技術防范措施:一是身份鑒別。計算機對用戶的識別,主要是核查用戶輸人的口令,網內合法用戶使用資源信息也有使用權限問題,因此,對口令的使用要嚴格管理。二是監視報警。對網絡內合法用戶工作情況作詳細記錄,對非法用戶,計算機將其闖人網絡的嘗試次數、時間。電話號碼等記錄下來,并發出報警,依此追尋非法用戶的下落。三是加密。將信息加密后存貯在計算機里,并注上特殊調用口令。
3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教育
電磁感應與人體活動。在電子設備的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輻射與物體靜電產生電磁感應。還有兩個不同的物體在接觸的過程中產生摩擦后分離都會有靜電。
2靜電的危害
靜電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靜電的危害也影響著正常的生活。例如常見的影響吸塵工作、復印件。甚至比較大的危害—醫院麻醉蒸汽爆炸、飛機在航空過程中出現失聯現象。在電力通信系統,因為電子設備在微電條件下工作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元器件較多,靜電的危害也是常見的,若沒有正確的防護措施,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2.1電弧電流
在靜電發生時,靜電導體間的電壓超過存在電壓時,就會產生電弧。在尖峰的電弧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甚至會產生幾十甚至上百的電弧電流。聚集過多的電流,會使局部產生高溫,損壞通信設備。嚴重甚至會引起火災事故的發生。
2.2靜電放電對電力通信設備的危害
在機房內,由于電磁輻射的干擾,很容易通過物體的接觸產生靜電反應,這些靜電對電子通信設備有著很大的影響,容易受到威脅。
第一:在通信設備運行過程中受到了靜電的干擾,使信號改變,發出錯誤的指令,影響著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第二:通信設備有著很多半導體的組成器件,它們有著細微的結構,這些細小的組織卻對靜電下的放電現象極為敏感,很容易給運用過程中帶來一些麻煩,易損壞、燒毀器件組織,通過數據顯示,器件的損害有大部分是由靜電放電影響的。第三:電磁波受到靜電的干擾,造成信號數據紊亂。會使部分數據造成間接性數據損失,靜電停止干擾,設備就會恢復到原始狀態。這種干擾雖然沒有造成機器上的損害,但也會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行,造成業務上的失誤,工作人員查找數據也會非常困難。加大了工作的難度。
根據以上所說,靜電對電力通信的運行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做好靜電防護措施。加強管理力度,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行,將損失減到最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靜電防護措施
對于靜電的防護需要加強管理,雖然不可能做到沒有靜電的產生,但還是要盡量減到最少,將危害的損失也減到最少。因此,我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靜電的防護。
3.1環境防靜電
控制好機房的溫度與濕度,可以減少靜電電荷的產生。機房的濕度與溫度控制得當,不可以過大也不能過少。濕度過大,容易短路;因此,在充分考慮溫度、漏電的情況下,一定要在溫度控制在20℃~25℃中間,濕度在50%~65%中間。
3.2人體防靜電
人體防靜電必不可少的有防靜電工作服、鞋,防靜電電腕帶等,還有防靜電工作帽、手套等輔助工具。這些防靜電裝具材料使用導電材料,具有接地連線,在與皮膚接觸的過程瞬間將電壓放到最小,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遵守防靜電章程,在使用工作裝具后才可以接觸電子通信設備。
3.3其他防靜電措施
電力通信系統為了保證防靜電的良好運行,還可以使用其他途徑。例如:靜電消除器。靜電消除器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反電荷,能消除通過摩擦產生的電荷,可以減少人體、設備通過移動產生的靜電。還可以在設備的表面安裝防靜電的工具,例如:在機房門口安裝除塵器。另一方面,在健全電力通信網絡的同時,還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的素質,規范相關知識,完善相關體系,保證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
4結論
在當今癌癥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趨勢下,國際抗癌聯盟第二次將“世界癌癥日”的主題定位于兒童,專家認為,防癌控癌必須要從娃娃抓起。
“第二大殺手”
一般人眼里,腫瘤應是大人,尤其是老年人得的病吧。其實不然,不知不覺中,腫瘤早已成為一種較常見的兒科疾病了,它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而且還危及到了孩子的生命。
目前,幼兒所患的癌癥有50多種,發病部位也包括了全身各個系統,最主要的是白血病(占第一位),其次是腦腫瘤、神經母細胞瘤。
腫瘤小患者當中,55%〜60%為惡性腫瘤。惡性腫瘤致死率相當高,已成為威脅孩子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兒童惡性腫瘤的5大特點
1.年齡特征明顯
急性白血病(又稱血癌)的發病高峰多在3〜5歲;視網膜母細胞瘤、胚胎瘤多發生在2歲以下;腎母細胞瘤常見于1〜2歲;腦部腫瘤、惡性淋巴瘤、骨瘤等則多見于4〜6歲。
2.癥狀典型
視網膜母細胞瘤多有視力不佳、斜視、眼球突出、瞳孔呈“貓眼”樣等癥狀;急性白血病常有發熱、面色蒼白、皮膚及牙齦出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3.病情進展快、惡性程度高
癌細胞出現肺部轉移往往要比成人快3倍。
4.特殊的好發部位
兒童腫瘤的好發部位與成人有所差異。成人腫瘤多位于內臟,而兒童腫瘤則主要好發于淋巴系統、造血組織、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
5.緩解及治愈率高,預后稍好
一般來說,兒童腦瘤早期手術治療效果很好;小患者對抗癌的化學療法、放射療法均較敏感,只要治療方案適當,并且治療及時,常能獲得較滿意的療效。
為什么診斷和治療時有延誤?
發病時孩子年齡尚小,不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究竟有何不適。
家長對相關知識了解不夠。
部分非專科醫生容易忽視某些癥狀。
以上這些因素導致早期發現較困難,等發現時往往延誤了病情,有50%的患兒就診時已有轉移。
一些容易忽視的早期癥狀:
腦腫瘤可引起嘔吐(與胃炎的癥狀相似)、腹痛型癲癇(與腸道寄生蟲病的癥狀相似)、嗜睡(貌似精神不振)等。
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多在4〜5歲之間,臨床表現為發燒、貧血、腿疼,不易引起家長足夠重視,醫生也容易按照血液病治療。
惡性淋巴瘤患兒多為六七歲,其癥狀與結核病、淋巴結炎相似,容易被誤診。
如果孩子無故出現臉色蒼白、嘴唇沒有血色,無故出現皮膚瘀斑或紫紅色出血點,原因不明的全身或局部的淋巴結腫大,原因不明的發熱、疲乏,無故的清晨噴射性嘔吐、頭圍增大、煩躁不安、哭鬧、煩渴、走路不穩、視力減退、瞳孔異常、四肢關節痛或腹痛,無故出現的腫塊等,爸爸媽媽須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孩子身體的這些異常變化,或許就是腫瘤的蛛絲馬跡。
TIPS
男孩子如果有性早熟,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某一器官長腫瘤引起的假性性早熟。一旦發現有各種異常情況,應盡早到醫院外科或腫瘤科診治,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防患未然細節始
醫學研究已證明,許多癌癥的種子是在幼年時期播下的。因此,防癌控癌要從娃娃抓起,有四成以上的癌癥是可以早期預防的,具體如何抓則要從細節入手:
重視孕前保健,愛的種子請在健康時播下。
孕期需精心呵護,尤應避免接觸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如不適當的藥物、放射線、電磁輻射等)。
父母都要做好職業防護,遠離污染,包括“二手煙”、新居裝修和新置家具污染等。
倡導合理營養、平衡的膳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和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不偏食挑食,也別給孩子服用各種補品、保健品。
關鍵字 檢驗科 工作人員 危害因素 職業安全防護
正文
如今現代醫院的診療數據主要從醫院檢驗科獲得,但是檢驗科的工作具有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檢驗科本身的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學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為了確保檢驗科日常工作的進行,我們應提前做好檢驗科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防護。
一 . 檢驗科工作人員職業危害因素分析
(一) 檢驗科本身的因素
現在的人們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的幾率也逐步增加,進而醫院檢驗科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又因檢驗科工作人員人數的不足,導致他們一直處于工作的狀態,尤其在值班時候。長時間的工作,不僅會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壓力,還會磨滅檢驗科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一些急于完成工作的人,超額的工作量會導致他們缺乏對相關職業安全防護的規章制度的認識、自我保護意識、無菌觀念等等(比如不進行消毒就開始操作,不戴帽、手套或者口罩,操作完后不及時處理污染物而是到處亂碰、亂走等等一系列不規范的動作),與此同時,可能會有著急、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致使工作中出現失誤。
(二) 化學性危害因素
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從頭到尾都會接觸到很多的化學藥品,比如常用消毒滅菌劑、過氧乙酸和“84”消毒液等等化學藥品清潔工作臺;含有濃硫酸和強氧化劑重鉻酸鉀的清洗液清洗玻璃器皿等等。生化或免疫工作時,常會用到強腐蝕性或者揮發性的化學試劑。同時由于一些揮發性的試劑揮發到空氣中形成氣溶膠,所形成的氣溶膠將會對人體的皮膚、視覺系統、神經系統等等造成危害。
(三) 生物性危害因素
醫院尤其是檢驗科實驗室是一個存在很多傳染源的工作場所。若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檢驗科工作人員受到感染的幾率很大甚至會成為醫源性感染擴散的源頭。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等都是生物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檢驗科工作人員吸入含病原體的氣溶膠、病原微生物的液體不慎濺入口中或者被劃傷處處理不當都會造成獲得性感染。生物性危害因素中包含實驗室獲得性感染。
(四)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機械性傷害、實驗室工作噪聲和電磁輻射(電磁波或者射線)等等。機械性傷害指的是工作人員不小心被處于污染區的硬件物品刺傷,硬件物品包括針頭、玻璃器皿、醫療儀器設備或者是醫療廢棄物。這些物品含有潛在的病原微生物等等污染物。這樣的話,檢驗科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就會面臨很大危險。如今,噪聲已經被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公害之一,檢驗科實驗室的噪聲主要由一些大型設備操作中產生,比如振蕩器、高速離心機或者自動生化儀。全自動生化分析純水機供水時,高壓泵工作將會產生大于70dB的噪聲,已經超過了我國所制定醫院環境噪聲標準值,長時間處于這種環境下,就會導致精神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失常。
二 . 檢驗科工作人員安全防護的措施
(一) 加強管理培訓,強化自我防護意識
因檢驗科的工作比較特殊,相關部門應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比如:消毒隔離制度、醫療廢棄物處理制度等等,同時應指定專業人員布置、檢查和落實生物安全工作。上崗前,應進行崗前培訓、考核等一系列的檢查。還要重視檢驗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做定期的檢查并將健康情況寫入檔案中,便于隨時檢查。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應該對檢驗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
(二) 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措施
醫院檢驗科分很多格局,比如:清潔區、污染區、半污染區等等。這些格局應合理分配。洗手實施中,需配備一些生活用品和設備,手消毒液、洗手液、一次性手巾、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緊急噴淋設備等等。檢驗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戴上專用手套才能進行采血或者做檢查,并且要求規范洗手;第二,工作區含有很多污染物甚至在空氣中,所以嚴格禁止進食、飲水和吸煙等等。第三,進入微生物、艾滋病初篩的工作室時,應先穿隔離衣,戴好帽子、防護眼鏡和口罩,嚴格按照規定操作。第四,各個科室應該有固定的清掃工具,不能隨意交換使用。第五,對于醫用廢棄物,應該由專門指定的人回收、登記、并進行無害化統一處理。
(三) 化學性危害的防護
檢驗科應設置一個專門放置化學藥品和消毒液的房間,并有專門人員進行保管,工作人員使用前都應該進行登記。使用前后都應檢查瓶蓋是否蓋好,目的是避免有害氣體的揮發,同時使用者應了解藥品和消毒液的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
(四) 物理性危害的防護
檢驗科應該制定專業人員定期檢查、管理和保養設備。對于一些比較舊的設備,我們應該及時更換,以便消除噪聲的干擾。實驗室應含有通風換氣設施,以便實驗室內的空氣流通。
(五) 避免心理和生理的疲勞
目前,檢驗科的工作量比較大,會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煩躁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因此,醫院檢驗科應進行合理的排班并且要實施人性化管理,使得工作人員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疲勞現象的出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院檢驗科是一個高污染源的工作區,面對職業危害因素(檢驗科本身的因素、化學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醫院檢驗科應采取一系列的防護措施,比如:加強管理培訓,強化自我防護意;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措施;化學性危害的防護;物理性危害的防護和避免心理和生理的疲勞。采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防護意識、加強職業安全管理和預防職業危害。
參考文獻
[1] 戴青梅,王立英,劉素英,等.醫護人員職業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7):532-534.
[2]陳亮,張敏,繆劍影.醫護人員銳器傷害研究進展與控制對策[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6,33(3):167.
[3] 丁新梅.檢驗科醫用垃圾的處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6)687.
一、當前我國環境審計存在的主要障礙和問題。
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環境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剛剛起步,尚處于探索階段,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各地發展也不均衡,許多領域尚未涉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開展環境審計重要意義的認識有待提高。開展環境審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還沒有被社會所公認,也沒有被廣大審計人員所深刻認識。就審計項目安排來看,審計機關每年列入計劃的環境審計項目并不多,尤其是基層機關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安排一個項目;中西部地區對環境審計項目的開展也不均衡,導致實施環境審計監督的面比較窄,審計對保護環境的作為還沒有最大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延遲了環境審計工作的深化和推廣。
(二)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審計工作準則和評價標準。資源環境審計是新的審計工作,具有其特殊性。自環境審計工作開展以來,各地都還是在不斷地摸索,沒有形成權威、統一的、規范的操作準則和評價標準作指導。再加上資源的種類和環境污染的類型又很多、很復雜,涉及到的評價標準有水環境保護標準、大氣環境保護標準、土壤環境保護標準、環境噪聲標準、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標準、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等,各種環境保護標準眾多且專業性強,更增加了工作難度和審計風險。
(三)環境審計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國關于環境審計的規定主要是以政策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而在法律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近二十多年來,我國雖然頒布了一系列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基本形成了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監督體系,為環境審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但缺乏具體明確認可或規范環境審計工作的法規。而已頒布的《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中國獨立審計準則》等法規中,都沒有環境審計的內容和具體實施辦法,使環境審計實施缺少法律支撐。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從非資金角度對環境領域進行過深的檢查監督,難免要受到職責范圍擴展的質疑,從而使得這項審計的權威性或多或少地受到爭議。
(四)環境審計的層次較低,基本上仍局限于資金財務。環境審計包括環境財務審計、環境合規性審計和環境績效審計三部分,環境績效審計正逐步成為各國環境審計的發展重點,西方國家環境審計更側重于環境的績效審計。而我們已進行的環境審計,主要還是從保護環保、生態建設財政資金安全這一角度出發的,基本上還停留在對項目、資金的真實、合法、效益層面上的監督評價,而從技術的角度對資源環境的破壞、損壞、污染程度,追根究源地進行工程技術的、權威性的監督評價還做得不夠,環境審計的檔次較低。
(五)傳統審計方法無法滿足環境審計的需要。環境審計方法與環境審計質量密切相關,是決定環境審計質量的關鍵。國際上,環境審計的主要方法,除常規審計方法外,還包括結果導向分析和問題導向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調查問卷、詢問座談、延伸跟蹤等審計方法。而目前我國的環境審計主要是以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為主線,以財務審計為基礎,檢查環境保護資金的籌集、使用及管理情況,主要運用的還是一般財務收支審計的審計思路和審計方法,對于環境效益審計方法應用不多。尤其是環境效益審計更多的是對環境相關指標的評價,需要用到大量的環境業務數據,如水質狀況、空氣質量等,并需要對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驗證,傳統的審計方法是無法完成的。
(六)審計人員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環境審計需要。環境審計涉及環境專業技術知識(如環境經濟學、環境物理學、環境醫學、環境法學、環境管理學等)和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如統計學、工程學、社會學、化學等),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專業性和綜合性,審計的技能方法與傳統的財務審計有著顯著區別。
而目前我國大部分政府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以財會、審計、法律、財稅、經濟等知識為主,對環境管理的知識與專業技術了解較少,缺乏與環境管理相關的業務經驗以及必要的設備、技術和手段,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環境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二、強化環境審計的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審計機關作為國家經濟衛士、免疫系統,在建設“兩型”社會中責無旁貸。在當前形勢下,政府審計機關做好環境審計工作需要進行以下方面的拓展與創新。
(一)不斷拓展環境審計范圍和內容。近年來,政府實施的環境審計項目中,覆蓋面相對較窄,審計的層次較低。因此,政府審計一方面要拓展環境審計范圍,關注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氣候變化、對自然資源的過量開發、對健康的威脅、對外部安全的威脅、物理環境的退化等問題;另一方面要擴大績效審計的覆蓋面,不僅僅局限于資金財務審計,而要把環境審計的內容拓展到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從環境視角進行審計活動的指南》中列示的環境績效審計內容:對政府監督環境法規執行情況的審計、對政府環境項目的效益進行審計、對其他政府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審計、對環境管理系統的審計、對計劃的環境政策和環境項目進行評估等,實現環境審計監督的全面化。同時要加大對重點環境審計項目的“環評報告”及其審批意見的審計力度。
(二)建立健全環境審計標準體系。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資源環境審計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資源環境審計評價體系,重點應包括操作準則和評價標準等內容。鑒于環境審計的特殊性、復雜性和工程技術性要求,操作準則應有別于現有的審計準則。從實際情況來看,環境審計所需要的各類評價標準,大都是由環境保護、農林水利、國土資源等專業主管部門來制定的。環境審計準則、評價標準應綜合考慮ISO14000系列標準和我國已制定的系列環境標準的要求,將環境管理指標同審計指標結合,推動建立既滿足審計需求,又符合行業規范的評價標準,以適應資源環境審計的國際接軌和增加適用性的需要。應爭取資源環境審計評價體系早日出臺,在實踐中邊試行邊完善,便于規范審計操作,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
(三)注重創新審計組織方式和方法。由于環境審計尤其是環境績效審計工作起步較晚,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較少。加上審計人員專業的局限,繼續探索聘用外部專家與審計人員結合審計的方式,在審前調查時外部專家可以提前介入,對審計方案的討論、對審計調查目標、內容和重點的把握等,提前咨詢專家的意見;對現場實施過程中,對關鍵的業務數據和測量由專家直接負責等。審計方法上除了繼續使用面談詢問法、調查問卷法、實地觀察法、分析復核法等傳統的審計方法外,審計人員也應該注意調整思維定式,采取多種方式和方法開展工作,如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延伸跟蹤、全程跟蹤等審計方法;不斷嘗試和采用先進的環境績效審計技術和手段,增加審計評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