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納稅信用管理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科研;經費;創新;調整
一、問題提出
在社會輿論越來越關注科研經費的今天,如何規范使用財政資金,最大限度發揮財政經費的作用,推動科技事業發展,不斷是政府部門關注的問題,也是科技工作人員和廣大納稅人關注的焦點。如何用好錢,把有限的經費花在刀刃上,更要出成果,推動我國的科技事業發展,是一個需要我們去認真探索的問題。
2003年科委推出了課題制管理辦法,在一定程度在規范了科研經費的在課題上的使用,利用課題預算、中期檢查、財務驗收等環節,設置了勞務費、設備費、材料費、會議費、差旅費、管理費六大科目,使廣大科技工作者在課題申請及執行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經過近10年的實踐,課題制管理辦法中的種種矛盾日益凸顯。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勞務費比例限制。原辦法中的勞務費比例為課題財政經費的的20%,雖然相比國家的科研項目“零勞務費”的做法已經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是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人力資源成本極高,特別是科技人才幾乎是科研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源,仍然有許多科研單位反映20%的勞務費遠不夠課題組的開支。
2.預算調整報批繁瑣。原辦法中規定的除了有比例限制的勞務費、管理費不得調增以外,其他所有科目的調整超過10%的,都要經過科委的批準后才能認可。由于科研項目的不確定性,預算往往很難估計準確,特別涉及到實驗室項目,實驗幾次才能成功更是無法估算,由此所耗費的材料也很難在預算中做到準確的計算。科研設備的更新換代也非常快,在課題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更換設備型號也是合理的需求,但是較為繁瑣和頻繁的報批手續往往成為了課題組預算執行中的難題。
二、理論模型
漸進決策模型是由林德布洛姆提出的,該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一個政治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利的決策者的討價還價和妥協起著主導的作用,最終達到的決策在實踐中便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漸進決策模式強調了連續性,把一系列的決策看成一個整體,通過一點一滴的變化,最終達到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保持改革步伐的同時,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避免大手筆改革造成的動蕩。從觀點來看,漸進決策實際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過程的佐證,逐步實現質的飛躍。此外,更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與時俱進的良好運用。
漸進決策模型可以分為簡單漸進分析、斷續漸進分析、策略分析。簡單漸進分析指對與現狀有差距的各種可供選擇的政策方案,擇其一而予以簡化和重點性的策略研究。這種分析只能構成復雜的策略分析的組成部分,其結果必然造成“漸進政治”,即那種在實際的政治行為中只做局部的或點滴調整的政治。斷續漸進分析指每一項政策制定之前,在社會上已達成基本的共識,政策制定只能根據情況變化所產生的邊際差距,在有限的可行性方案中,分析其后果,并重新檢查資料,片斷性地、連續地和修補性地調適目標。策略分析指針對復雜問題,直接經過深思熟慮后選擇策略,它實際上是簡化了的科學分析方法,是由簡單的漸進發展而來的,它將斷續漸進方法納入自身之中,將它作為一種主要方法。此外,在林德布洛姆看來,試錯法、計算決策法、突破瓶頸法等也是策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三、展開分析與論證
在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這十年中,科研人員反應的突出矛盾在這次新的經費管理辦法中有亮眼的突破,這正是漸進決策模型的體現。在保持大方向和基本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部分解決原來的不合理處,結合積累的實踐經驗,提出新的管理方式,既避免了大范圍變動可能會引起的不確定性,又能不斷完善管理體系,達到經費監管的真正目的。
1.針對科研單位認為勞務費不足的訴求,新辦法修訂中除保持上海特色的勞務費外,還跟國家政策接軌,在間接費中增加了5%的績效支出,科研承擔單位可以據此落實科研人員激勵政策,制定績效發放管理辦法,規范使用好績效支出,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充分體現科技工作者的勞動價值。
2.新的管理辦法修訂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進一步提高承擔單位經費使用的自。在十二條第二款中指出:“項目(課題)總預算不變,調整直接費用中除設備費外的其他科目預算,項目(課題)責任人根據實施過程中科研活動的實際需要提出申請,由承擔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的相關負責人負責審批,市科委在項目驗收時予以確認。直接費用中的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和間接費用預算不予調增,如需調減可按上述程序調劑用于項目(課題)其他方面支出。”這一變化直接賦予了科研單位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預算的權力,強調法人責任制的前提下,讓課題組能更加靈活地按照課題進展的實際情況來調整預算開支,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新辦法中以上兩點的顯著變化,賦予了科研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的自,為科研工作營造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這對于廣大科研工作者來說是利好的消息。相關主管部門逐步創新突破的做法也完全符合漸進決策模型的漸變調試、穩中求變的原則。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在結合現狀的基礎上,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修正我們的制度體系,循序漸進地達成最終的改革目標。
科研經費改革的后續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
1.完善一個體系:完善科研專項經費管理體系
(1)形成專項經費管理制度框架。圍繞“事前評估、事中檢查、事后監督”的總體思路,按照繼承、發展、創新、完善的原則和要求,基本形成符合科研計劃經費使用特點和規律的、多層次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體系基本框架,為后續經費管理和監管工作提供制度支撐。
(2)探索專項經費的分類管理模式。科技創新任務來源既有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有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求,還有社會民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科技創新覆蓋創新全鏈條,包括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技術創新、產業化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創新活動各個環節,創新主體不僅是高校、科研院所,還有企業、園區和中介服務機構,不僅僅是科學家,還有各類企業家和各類科技服務人才;科技創新任務要具體落實到項目、基地、人才和政策、環境等方面。創新任務不同,專項經費的使用需求也不盡相同。
(3)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組建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統一培訓材料,統一解釋口徑,在全市范圍內分片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力爭實現在研項目全覆蓋,讓科研單位和廣大科研人員熟悉政策,理解政策,更好地執行政策。同時,要加強對項目管理人員、經費管理專家、社會審計機構的宣傳培訓。對于新立項的,尤其是首次承擔科委科研計劃項目(課題)的負責人,各單位都應當組織對其進行專門的經費管理培訓。
(4)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蓋項目申請、評審、立項、執行、驗收全過程的科研信用記錄制度,探索對各類參與主體進行信用評級,按信用評級對項目(課題)承擔單位分類管理,對信用高的單位讓其更多發揮自我管理的作用,對信用低的單位加強外部監督。探索建立“黑名單”制度,將嚴重不良信用記錄者記入黑名單,階段性或永久性取消其科研專項經費資助項目的申請資格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
2.探索一種方式:探索項目專項資金后補助管理方式
為進一步推動科技和經濟結合,充分發揮財政科技經費的引導作用,激發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財政部于11月接連了《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資金后補助管理規定》(財教[2013]433號)、《民口科技重大專項后補助項目(課題)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3]443號),在科技部歸口管理的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實施后補助的資助方式。上海也可以根據科技創新工作開展的實際需要,加快研究制定符合上海科技創新實際的后補助項目管理模式。
四、結論
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珍惜眼下這良好的發展環境,對科技心存敬畏,對人民的愛護和尊重心存敬畏,對納稅人的勞動奉獻心存敬畏,為早日建成創新型城市努力奮斗,讓科技更好的為人民服務。這次的經費管理改革也是日趨完善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