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

        第1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會計監督;內部控制;對策分析

        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也是我國會計界長期討論而又一直未能解決好的問題。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要求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制度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會計監督作為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貫徹執行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人員作為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在參與單位經營管理維護本單位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著保證單位經濟活動認真執行法律法規的重要責任。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不僅是對法律負責,也是對單位的經濟效益負責,對單位負責人負責。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但不能削弱會計監督,而且要加強包括單位內部監督、社會外部監督等多種形式的會計監督。

        一、會計監督內容及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

        1.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會計監督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各項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通過記錄、計算、分析、檢查等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使之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要求進行。

        會計監督的主體是經過授權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監督是一種權力約束機制,會計人員要在單位負責人的授權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會計監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條例制度的規定,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合法;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

        2.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

        目前一些部門和單位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會計工作違法亂紀、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正常進行。會計監督在理論認識上存在問題,致使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不力。

        我國會計監督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會計人員是國家財經法規的維護者,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堅持原則,認真執行會計法規制度,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又是本單位的管理人員,要維護本單位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往往要無條件的服從管理者的意志,會計工作根本無法獨立行使其監督職能,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體現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會計人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會計監督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從目前實際情況分析,會計監督職能發揮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會計不具有監督職能,而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不夠完善,混淆了司法監督、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等界限,會計代表著多種利益主體,顯得無所適從,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當局以及企業主管當局對會計職能作用認識不夠清楚,使得企業會計忙于應付管理當局的要求,失去相對獨立性。

        二、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與必要性

        1.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依據是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各單位內部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

        財政經濟法律、法規是進行經濟工作的規范,是經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會計監督涉及到各種利益關系,會計人員在實行會計監督過程中,有責任也有義務以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維護國家、社會公眾和本單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廣泛宣傳《會計法》、《審計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律法規,在進行會計監督同時,對不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干擾、阻撓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要依法予以追究,扭轉會計監督弱化的不正常現象,切實強化會計監督職能。

        2.強化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監督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還是國有獨資公司、合伙企業,都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要求進行經濟活動,規范經營行為,并且依法實施會計監督。由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所以沒有有效的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會計監督如果脫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會計監督寓于會計核算之中,只有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及時、連續的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會計核算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會計信息才能真實、準確、可靠。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公眾、企業管理當局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才能有效利用并做出合理預測和決策。

        三、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分析

        第2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傳統會計 職能 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會計進入的信息化時代,從而出現了會計信息化這一概念,這是順應時展潮流的必然選擇,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會計信息化對傳統的會計職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更有利于會計職能的發揮,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是會計信息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容易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下面本文就重點對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職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對會計信息化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提高會計信息化應用的質量。

        一、會計信息化綜述

        (一)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顧名思義就是將會計和信息技術相結合來工作。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對組織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組織順應時展潮流的必然結果。科學的會計信息化有利于加強組織的財務管理,提高組織的決策能力和競爭力。會計信息化是一把雙刃刀,有利于更好的執行會計職能,但同時也為增加了會計信息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因此,如何對會計信息化進行應用,提高應用的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會計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會計信息化包括兩個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會計信息化所涵蓋的范圍較廣。和傳統的會計相比,會計信息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它涵蓋的范圍比較廣,并且會計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資源共享的程度提高。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會計信息的統一管理,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程度。

        二、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

        (一)對會計核算職能的影響

        傳統的會計都是將算盤作為計算工具,計算出數據,然后記錄在紙上,所有的過程都是手工來操作完成的,而會計信息化的計算工具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并且相關的會計信可以通過相關的程序自動生成。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的核算職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兩者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相同點,也存在不同點。相同的是數據處理的起點和終點,起點都是原始憑證,而終點都是會計報表。不同的是處理會計數據的方法,會計信息化的基礎是根據原始單據的標準編制出的規范化的記賬憑證,整個過程是會計人員制作出相關的會計報表,然后由不同的會計人員審核,審核憑證之后,通過計算機登記賬簿進行自動生成。

        (二)對組織的內部會計監督產生影響

        會計監督是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監督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對組織的管理,使組織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會計監督簡單來說就是對組織的財務報表等性格數據進行監督,從而判斷組織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而對組織經營活動的合理性進行監督,這樣可以避免組織一定的經濟損失,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在會計信息化的環境下,會計人員需要將組織編制的預算標準輸入事前控制會計信息系統,然后在利用系統的自動報警功能對不同執行狀態下的經濟活動進行實時監督和控制,提高監督的效率和有效性[3]。

        (三)對外部監督環境產生影響

        要想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除了需要發揮組織內部的監督職能,還需要外部的監督,其中外部監督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監督環境,保證會計監督職能充分發揮,這里所說的外部監督就是政府審計部門和有關機構。會計信息化發生的重大變化使傳統的審計方式感到力不從心,從而使審計的手段和水平都不斷提高,不僅是對審計對象的監督,而且也是對會計信息系統的監督。更有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

        三、提高會計信息化的策略

        (一)對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進行明確,對不相容職責進行分離

        對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組織內部一定要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責任進行明確,這樣有利于追查問題出現的環節,從而更快地進行改正。另外,對不相容的職責進行分離是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這主要是為了防止企業內部出現的情況。對于一些不相容的職責進行分離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部門來承擔。在會計信息化系統當中,不相容的職責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系統的開發研究職責和系統維護檢查職責、初始會計數據記錄職責和財務報表的稽核職責、資產保管記錄職責和資產盤查職責等。對于以上這些不相容的職責,組織一定要分離開來,提高工作的獨立性,減少違法違規情況的發生。

        (二)強化會計職能

        首先,將組織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加強會計監督,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防止出現不道德事件。其次,在會計監督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做到依法監督,并提高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其次,強化會計的管理職能。所謂的會計管理職能就是指會計為了滿足各個方面的需求而參與組織經營管理的職能,這可以提高組織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會計工作的質量,因此,一定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定期組織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信息的重要性,重點提高會計人員的信息技術素質,從而為進行會計信息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組織在招聘會計人員時要選擇合適的人才,并做好新人培訓工作,建設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同時,還要對新員工的道德價值觀進行培訓和評估,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最后,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利用有效的激勵制度來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防止不道德行為的發生。

        (四)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化制度

        完善的會計信息化制度是組織內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化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根據組織內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其次,注意制定規章制度的細則,保障所有的會計活動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組織一定要對此有一個正確而清晰的認識,積極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和作用,從而提高組織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關盈,王萍.論企業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8):154-155.

        [2]李慶麟,李莉思.論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J].經濟師,2012,(8):161-162.

        [3]王春梅.論會計信息化對傳統財務會計職能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2):151-152.

        第3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會計監督作為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貫徹執行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人員作為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在參與單位經營管理維護本單位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著保證單位經濟活動認真執行法律法規的重要責任。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不僅是對法律負責,也是對單位的經濟效益負責,對單位負責人負責。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但不能削弱會計監督,而且要加強包括單位內部監督、社會外部監督等多種形式的會計監督。

        一、會計監督內容及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

        1.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會計監督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各項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通過記錄、計算、分析、檢查等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使之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要求進行。

        會計監督的主體是經過授權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監督是一種權力約束機制, 會計人員要在單位負責人的授權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會計監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條例制度的規定,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合法;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

        2.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

        目前一些部門和單位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會計工作違法亂紀、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正常進行。會計監督在理論認識上存在問題,致使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不力。

        我國會計監督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會計人員是國家財經法規的維護者,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堅持原則,認真執行會計法規制度,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又是本單位的管理人員,要維護本單位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往往要無條件的服從管理者的意志,會計工作根本無法獨立行使其監督職能,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體現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會計人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會計監督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從目前實際情況分析,會計監督職能發揮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會計不具有監督職能,而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不夠完善,混淆了司法監督、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等界限,會計代表著多種利益主體,顯得無所適從,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當局以及企業主管當局對會計職能作用認識不夠清楚,使得企業會計忙于應付管理當局的要求,失去相對獨立性。

        二、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與必要性。

        1.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依據是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各單位內部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

        財政經濟法律、法規是進行經濟工作的規范,是經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會計監督涉及到各種利益關系,會計人員在實行會計監督過程中,有責任也有義務以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維護國家、社會公眾和本單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廣泛宣傳《會計法》、《審計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律法規,在進行會計監督同時,對不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干擾、阻撓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要依法予以追究,扭轉會計監督弱化的不正常現象,切實強化會計監督職能。

        2.強化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監督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還是國有獨資公司、合伙企業,都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要求進行經濟活動,規范經營行為,并且依法實施會計監督。由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所以沒有有效的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 會計監督如果脫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會計監督寓于會計核算之中,只有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及時、連續的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會計核算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會計信息才能真實、準確、可靠。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公眾、企業管理當局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才能有效利用并做出合理預測和決策。

        三、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分析。

        1.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制。

        制定內部控制制度要針對企業經營特點和管理需要配置權力和職責,注意責權利之間的平衡,明確決策者的權利和責任,成立輔助決策的專門機構,建立配套的決策制約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企業法定代表人,既 要保證其經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又要監督其經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建立一系列主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決策制約和責任追究制度,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權限內,充分發揮經營者的才智,做到責權利相結合。

        2.加強素質教育、強化監督職能。

        高素質的會計隊伍能充分發揮其會計監督職能。一是要會計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會計行為、會計程序及會計方法規范;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電子計算機系統,實現會計監督科學化,有效監督經濟活動及其資金運轉的全過程,提高管理效益和監管水平。三是擁有公共權利的部門應當發揮監督的主導作用, 真正做到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違法、犯罪行為、損失、浪費行為的監督制止,以滿足越來越復雜、重要的內控和外控的需要。

        3.完善會計監督理論及立法建設。

        現行會計法關于會計監督的規定比較籠統, 且不能適應變化的經濟情況。這與會計理論研究的滯后也有一定的聯系。目前理論界從宏觀體制改革角度考慮問題較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得到了快速發展。而作為只涉及微觀經濟一個方面的會計監督理論, 如何與變革中的微觀經濟體制相配合,以指導會計實踐,是一個至今都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理論的止步, 必將導致法律規定滯于現實, 不能規范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會計監督的法律規定也應該進一步細化。如明確從事不同會計事務的會計人員的分工,從事監督應遵守的程序,違反會計規定應承擔的責任等問題。

        4.企業會計監督要適應ERP 環境的新情況。

        以江西省農村信用社為例, 各業務條線不斷推出信息系統的建設,突出以業務流程管理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財務、業務不斷融合。信息化時代又必然導致各單位出現了一系列全新的業務操作流程, 原有的會計控制機制面臨著重新設定和優化的迫切需要。ERP 系統各模塊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對會計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 系統環境下,各部門的業務劃分為不同的模塊, 甚至同一部門的不同業務也可能劃分成不同模塊。我們主要應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轉變:一是要實現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轉換,拓寬監督責任鏈條。要建立完善業務流程信息管理責任體系。對分散在各業務流程上的會計信息相關崗位, 要進一步明細各流程步驟、具體業務處理、監督復核的職責劃分,強化不相容崗位對會計信息的有效牽制和事前控制。二是打破部門負責的管理體制,構建適應流程管理需要的運行機制。業務流程上的會計信息相關的崗位, 都應納入財務部門業務考核,并通過完善會計信息責任追究機制、部門溝通機制、日常協調機制, 突出財務部門對會計信息質量管理與監督的總管職能。

        參考文獻:

        第4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摘要:會計是企業重要的管理工具,也是企業監督的主要方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人員應當加強自我教育,同時通過社會教育強化整體素質。只有不斷地充實和更新會計理論知識及業務知識,從實踐中積極總結,才能達到提高會計監督能力的目的。因此,有必要重視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使我國企業穩健發展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運行。

        關鍵詞 :新時期;會計監督;會計環境

        一、引言

        會計環境是指會計經濟行為所依存的各種客觀條件,該環境對會計實踐內容的擴展,會計理論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影響。會計環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動態環境,是會計行為作用的客體,其特征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或地區中各有不同,但都可以總結為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環境因素兩部分。外部環境因素主要受到經濟因素、文化科技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等的影響。內部環境因素主要指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由于會計實踐與會計環境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所以規范完善會計環境對規范會計管理,完善會計組織,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所謂的新形勢,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新的會計環境中,作好會計監督工作,充分發揮會計的全面職能。

        二、當前我國企業會計監督的現狀分析

        (一)企業管理者及會計從業人員對于會計監督的定位不明確

        會計作為企業管理工具,是隨著企業管理產生、發展起來的。在我國,會計的歷史僅有百余年,被大家接受與認識的程度還很低。較多的人都還把會計簡單地當作“賬房先生”,對于會計只了解或認識到其核算功能,對其監督功能完全沒有概念。故而在若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方面,會計或財務管理工作處于業務的從屬地位或輔助地位也就可以理解了。而這樣帶來的后果是,財務為業務服務,對于一些違規行為、不法行為,會計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二)會計環境對于會計監督的運作不是很有利

        如前所述,會計環境包括內外兩個方面,是會計工作開展的環境基礎。而當前,企業會計工作的整體環境是不容樂觀的,這直接導致了會計監督職能的缺失。從外部環境來看,規范與約束會計工作的制度、規定很多,但在實際中,對于會計工作失范的處罰制度卻未能得到嚴格執行,因此造成會計監督違規成本很低,這在客觀上造成了會計不僅喪失了監督職能,還成了造假、違規的“幫兇”。從內部環境來看,大多數企業人員對于會計監督的認識相對膚淺,認為會計工作搞好核算就可以了,做監督那是企業老板的事,因此對于會計監督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搞打擊報復。

        (三)技術手段與工作方法與現代會計監督還存在差距

        會計監督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很高,要求專業人員必須既掌握財務會計的相關規定、相關原理,又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審批流程等要有清楚掌握。可以說比簡單從事會計實務的財務人員要求更高。在進行高級財務監督分析時,往往還要運用數學模型、計算機回歸等進行演算。而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專門從事財務會計核算的人員較多,監督意識不強,或者都是憑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導致會計監督與分析的方法選擇是否科學、結論是否正確都很難進行判定。

        三、當前我國企業做好會計監督的主要思路

        (一)正確認識會計的監督職能

        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的財務工作者要正確認識會計的監督職能,要明確會計監督是基于會計核算基礎之上衍生出來的又一基本職能,這是與會計的本質屬性分不開的。在此,一方面企業管理者要尊重會計工作的監督屬性,對于自己不理解、不了解的事項加以學習與領會,摒棄“一切讓位于銷售,一切服務于業務”的錯誤觀念,使企業管理者帶頭服務企業會計工作的整體監督。另一方面,會計工作者也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監督的重要性。對于企業管理制度、審批流程中,不利于發揮會計監督屬性的要進行修改,在工作中要理直氣壯,對于不合規、不正確的處理方式與業務行為發表意見。企業管理者要定期與會計工作負責人就會計監督情況交流意見,以鼓勵先進,鞭笞不合理、不合規行為的發生。

        (二)營造良好的會計監督環境

        從外部環境來說,要克服目前側重于會計核算操作規范多于會計監督規范的現狀,對于《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文件進行與時俱進的修訂,同時加大對于會計違規工作的處罰力度,特別要強調企業負責人對于會計責任的懲罰力度,使會計工作真正按規范操作,使會計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從內部環境來說,企業全體成員要從企業文化的高度出發,形成按規范操作,自覺服從會計監督的氛圍,對于會計監督中查出的不合規事項,要自覺整改,自覺配合,防微杜漸。

        (三)工作方法與監督手段上盡量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首先,要從工作體制上考慮會計工作的獨立性。要擺脫會計主體(或企業負責人、管理者)的實際控制,將具體的會計監督工作從會計工作中分離出來,強調會計監督工作對于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改變會計人員言聽計從的現狀。企業會計工作者要從公司治理的高度,認識到會計監督對于企業健康運行的重要意義,才能從根本上轉變現階段忽視會計監督的情形。其次,在工作崗位安排上,可以明確會計核算、會計稽核、審核的職能,設置專門人員或崗位,或者在崗位分解中,對會計監督工作進行明確。同時,企業要結合業務性質、流程,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點及時普及到財會人員及相關業務人員中,使會計監督有的放矢。再次,積極利用現階段的信息化工具。如通過erp工具、分布式網絡收集相關信息,取得企業的存貨、銷售、成本等相關數據,即時監控企業的相關周轉率。采用財務軟件多客戶端處理模式,對于大型分散型企業,如多項目部的建筑施工企業集團,可以隨時掌握各項目部的材料庫存、工程進度與其他費用發生情況。這樣就能較好地達到控制成本、掌握進度,及時與發包付款是否匹配等作用。最后,對于一些不具備崗位分解設置的中小企業,也可以考慮利用外包會計咨詢公司或會計師事務所,從第三方角度,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進行會計監督,對于達到一定重要性水平(如金額大小)的業務進行專項抽查,以保證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政策和法紀,真實地反映會計主體的客觀事實。

        總之,新形勢下社會經濟對于企業會計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現實情況下,一些企業對于會計工作還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或會計監督上。這主要是由于會計環境限制、企業人員認識不到位以及現階段企業會計工作的技術手段限制的。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高度重視會計監督工作,從企業穩健運行的角度出發,通過新形勢下企業治理的全新要求,引入新的手段與技術,做好此項工作,以促進企業穩健運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閆明杰,郭宏.國外會計政策選擇研究述評及展望[J].財會月刊,2013,(15).

        第5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一、審計與財會工作的關系

        (一)審計與財會工作之間的聯系

        首先,二者都具有經濟監督職能。在經濟活動中,審計與財會要對企業的資金、財產負責,都將著眼點放在對資金的運用、管理上,經濟監督職能就像紐帶一樣,將財會與審計拴系在一起。

        其次,有著深厚的“血緣”關系。審計與財會原于同一體系,審計學的原始階段是包含在會計學中的。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以及管理意識的進步,審計才逐漸地從會計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且隨著會計地位的提高而愈顯重要。

        再次,審計與財會在經濟監督的層次、范圍和強度上存在著差異。就審計監督而言,它是產生并建立在財會監督的基礎上,但就審計工作的性質及實際工作中對其要求而言,審計監督應該比財會監督要層次高、范圍廣、綜合性和權威性強。

        (二)審計與財會的相互依存

        財會是企業資金籌集使用、分配的樞紐。會計處理過的資料以及會計處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會計行為是審計的主要對象。審計對會計工作進行檢查、評議、建議時,必須以會計資料作為內容和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會計資料就沒有審計內容;沒有會計行為就沒有審計行為;沒有會計監督,審計監督就無從談起。審計方法的建立是依據會計方法的運用而產生,并根據其自身的特點而建立起來的。

        審計由于歷史和客觀的需要而分離于會計,它們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使審計自然而然地作用于會計、服務于會計。財會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組織資金活動時,肯定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一些困擾,同時,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各種因素和條件,難免出現一些差錯和過失。這就使得財會在客觀上需要審計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有些企業領導不熟悉財會專業知識和有關的規章制度,把財會部門僅僅視為核算的工具,靠行政命令搞一些違法開支、截留收入或虛報利潤;還有一些領導對財會具體業務處理指手畫腳,弄得財會人員無所適從。另有一種情況是會計人員由于專業知識水平所限,或對財會制度、法規理解不夠,造成處理差誤。以上情況,說明會計對審計存在著一種客觀需要,需要審計幫助查錯防弊,挖潛革新,指導和督促。

        (三)審計與財會的相互影響

        從日常工作聯系角度看,如果財會主動靠攏審計,向審計部門反映問題,與審計部門共商大事,審計部門就有了便利的工作條件,內審作用發揮的程度就高。如果審計部門能主動深入到財會部門中去,努力開創工作局面,掌握第一手材料,財會工作中的問題及企業經濟活動及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就便于及時發現,可以防患于未然。反之,兩部門彼此互不通氣,就無法協調配合,特別是審計部門就只能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旁觀者。實踐證明,財會人員對審計工作的正確認識、積極配合是審計部門施展才華的前提。哪個單位審計人員積極開拓進取,哪個單位的會計工作水平提高就快,會計工作成果也就顯著。

        二、審計部門與財會部門關系的現狀

        現實與理論之間目前尚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工作實踐中,不乏二者關系正常化的典型,但不正常的現象也是較突出的。

        (一)兩部門之間不正常關系的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財會人員埋頭處理賬務,忙忙碌碌,可謂辛苦。當一旦被審計檢查,特別是涉及一些具體問題、具體人時,就有一部分同志產生反感,表現出厭煩、忌諱態度,認為審計就是挑刺兒的。有個別財會負責同志憑主觀感覺判定,審計部門沒什么用,審計監督可有可無。認為,接受審計檢查是添麻煩、增負擔、擔心審計結果會使他們丟面子。

        (二)不正常關系產生的原因

        第6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相對于社會機構的組成部分來說,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社會服務組織體系,對于深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和功能。隨著當前國家經濟投入的政策導向,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總量逐漸增加,經濟活動呈現頻繁趨向,會計是經濟活動管理的重要職能,構建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是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立足于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現狀,分析了新時期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內部控制措施。

        1.事業單位及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特征

        事業單位,是指為保障社會公益目的而通過利用國有資產創辦的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活動服務組織。內部會計控制是為保障相關會計信息的客觀真實性,維護單位財務資產的安全穩定性,保障財務會計活動的合法有效性,為規范相關會計行為,依法提高單位運營效果而制定實施的控制方法或程序組合。

        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內控管理的重要構成,是為保證單位經濟業務的貫徹執行, 保證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實現單位工作或經營目標.借助相關會計處理程序及其他會計控制標準制度措施來實施落實的管理行為。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是針對單位能夠用貨幣價值形式計量的經濟活動所采取的管理控制行為,具有目標性、過程性、復雜性和針對性等綜合性特征。

        通常情況下,內部會計控制屬于為保護資產安全、財務賬目信息報告真實完整性的方法程序與組織規劃。一般來說包括批準授權控制、會計職能分工、資產實物控制與內部預算審計、財產保全和風險防范控制,內部財務信息報告控制等方法手段。良好的財務運行環境,科學的風險評估防范措施,暢通的會計信息體系以及良好的控制監督,是保障內部會計控制效果的關鍵要素。相對來說,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相對簡單,重點在于貨幣資金、采購業務和資產管理等方面。2.當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的弊端

        2.1 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滯后 科學的內控意識是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會計控制的前提,受客觀因素制約,很多事業單位主管領導或財務會計人員對于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忽視財務會計的控制監督職能,崗位責任不明確。2.2 財會人員綜合素質偏失人才資源是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相對簡單,很多單位對于財務會計管理職能重視不足,致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的綜合專業素質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制定與落實不到位。

        2.3 會計預算控制相對弱化會計預算控制是財務活動管理的重要環節,當前事業單位的編制特點造成部分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崗位職能安排不協調,有關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不相容崗位兼職現象嚴重,事業單位的會計預算及資金使用規劃科學性不強。

        2.4 內部會計控制監督不足

        受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多元性影響,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在落實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機制為依托。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及監督職能,弱化,未能形成綜合監督的合力,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3.構建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原則

        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不僅可以規范單位經濟管理,保護各類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對防止財務風險、提高管理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功能。加強內部會計控制需要遵循如下原則:

        3.1 科學遠瞻性原則

        隨著當前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呈現了新的特點。事業單位的財務運行環境、管理制度、人力資源、文化環境以及知識結構等因素對其內部會計控制影響很大,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應體現科學實效性和前瞻性特征。

        3.2 成本效益性原則

        成本效益是財務會計管理的重要原則,事業單位在加強實施內部會計控制過程中必定會有不同程度的資源損耗,為實現相關資源的高效利用,必須在內部會計控制中科學完善有效管理方法及程序,節約成本消耗,提高控制效率。

        可操作性原則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需要合理的方法程序及完善的制度體系來保障,應以會計控制為核心,加強經濟活動過程的規范程序和控制約束,特別是相關會計信息的質量控制與監督評價指標的選取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特征。

        4.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策略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成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根據本人工作實際,探究其實踐策略如下:

        強化內部會計控制職能效益

        根據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需求,深化財務會計管理改革,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度體系及責任職能,拓展人才資源開發培訓途徑,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能力,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環境,提高職能管理效率。

        加強財務會計預算規范管理

        相關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會計預算在財務會計管理中的重要功能,加強對預算的合理性審核,盡量實現預算編制與落實的職權分離,基于綜合性財政預算前提下進行預算細化,嚴格規范會計預算的程序行為,優化內部會計控制成果。

        優化內部會計控制方法程序

        內部會計控制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度措施及方法程序來實施。立足于當前經濟管理的科學高效性理念,探究落實經濟財務活動的會計預算政策方案程序的實踐途徑,加強單位經濟活動原始資料會計信息和操作系統的安全管理與控制。

        科學內部會計控制監督評價

        業務流程控制是內部會計控制的核心環節,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應繼續加強和完善單位會計的內部審計措施,科學評價措施,強化外部監督綜合管理,促進事業單位經濟財務活動的正常運行,促進會計控制目標的實現。

        結束語:

        總之,相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內部會計控制,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呈現出新特征,研究和落實完善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策略,有利于促進事業單位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第7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疾控中心 財務管控 集中核算

        隨著國家和經濟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的財務管控成了是否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得到長遠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疾控中心的財務核算方面,會計集中核算顯現出其明顯優勢,進一步提高了疾控中心的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但是,就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提供的數據準確性不高、核算和管理脫節等問題。只有對會計集中核算做出進一步的分析,對其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才能促使會計集中核算在疾控中心財務管控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一、疾控中心會計集中核算的特征

        (一)疾控中心會計集中核算的概念

        通過會計委托,對單位集中辦理會計核算,疾控中心擁有對資金的持有和支配的自,通過成立核算中心,取消疾控中心的會計、出納,只保留集中處理核算部門的會計對賬業務的報賬員。形成會計的核算、監督、管理于一體的會計委托形式。

        (二)疾控中心會計集中核算的作用

        1、避免了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做假行為

        在以往的會計核算過程中,一些會計工作人員因上級要求或自身利益,通過會計做假獲利。而會計集中核算明確分開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決策者和實施者。調整了會計決策者和會計實施者的關系,通過制度和管理遏制住決策者與實施者之間的不良影響,進而保證了疾控中心財務核算工作的實施過程中能夠能夠有效的控制和約束。

        2、制約了會計人員的做假行為

        在傳統的財務體系中,沒有嚴格的區分對會計工作的核算與監督管理,都在同一個部門內進行,導致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的作用丟失,會計的監督工作不能正常開展,提供了會計人員做假的機會。通過會計集中核算后,審批和會計監督職能夠分開,會計的審批工作需要通過本單位相關領導執行;而會計的核算工作則需要由集中核算單位來完成,使執行和審批的相關人員分離,確保了對會計工作的雙重控制,有效的制約了會計人員的做假行為。

        3、有效促進審計部門、紀檢部門的監督

        在會計集中核算中,對會計憑證的分離式存放和管理,有利于審計部門、紀檢部門的監督。在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中,會計信息和檔案都由本部門存檔保管,不利于內部、外部單位檢查監督。通過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開展。有效的對單位活動和會計業務進行財務管控和監督。

        二、疾控中心財務管控中會計集中核算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的脫節

        由于核算中心與資產管理的分離,疾控中心在資產的減少和流失的情況下不能及時的向核算中心提交資料進行處理,降低了核算中心對財務的管控質量。

        (二)對單位的開支管控缺乏平衡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單位的開支都需要經過核算中心來管控。如果核算中心對單位的開支管控過嚴,則會因為程序和流程的繁復而失去及時性和有效性,阻礙相關單位工作的開展和對于突發事件處理;如果開支管控過松,會導致實際開支脫離預算,核算中心的財務管控和會計監督的職能不能得到發揮。

        (三)會計集中核算的準確性不高

        在進行會計集中核算的過程中,核算中心是獨立的,所有的會計核算工作都在核算中心完成,這樣就會對疾控中心的業務情況、實際開支、經費的利用和資金的往來等情況不能夠精準的了解。使核算中心不能準確的監督和核算財務真實性,降低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三、完善疾控中心會計集中核算的改進措施

        (一)需要加大推行會計集中核算職能的改變

        疾控中心應加強對會計集中核算職能夠從單純的記賬和支付職能,向著更加重要的監督和管理職能進行轉變。明確管理職責,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核算中心加強對相關單位資金、預算的控制以及資金使用狀態的管理等。保證單位資金能夠得到最優的使用,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使得財務管控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

        (二)建立符合單位特色的開支標準

        針對疾控中心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與了解,通過分析與討論,建立起既能符合單位的開支標準又能符合監督和執行的開支方案。開支標準必須具有科學的操作性和能用率。并能夠結合具體情況,能夠進行一定范圍內的調整與修改,進而促進疾控中心的各種事項都能有序開展,需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才能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疾控中心的開支與支出。

        (三)建立健全的報賬會計監督考核制度

        會計集中核算中心應該建立健全的報賬會計監督考核制度,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報賬人員的培訓,提高報賬人員的財務技能和綜合能力,便于報賬人員能夠準確而有效的開展工作。使得會計核算準確,提高財務的管控質量。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總結出,疾控中心對財務核算工作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對財務的管控工作非常重要,避免了作假行為、便于內外部審計和紀檢單位的監督與管理。會計集中核算在疾控中心財務管控中的運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提供了新的發展體系和服務系統。但仍然發現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需要核算中心通過有效的措施去完善報賬會計監督考核體系,使得集中核算在疾控中心財務管控過程中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提高疾控中心的財務核算與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第8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現代企業管理也逐步趨于成熟。對于謀求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來說,管理當局是企業目標的實施者。這就決定了管理當局希望企業會計站在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立場,寄希望于會計和管理當局立場一致,產生出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協同效應。另外,因為現代社會的經濟交易趨向于復雜化,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會計記錄、計量、報告都會對管理效率和最終的經濟利益分配,帶來明顯的經濟影響。企業管理當局希望在任何情況下,會計活動都能服從于企業的利益需要。由于會計和企業管理當局之間處于一種雇傭契約關系,加之人們普遍認為會計人員在一個機構中處于一種相對從屬地位,就會計的職能定位形成以下觀點:一、會計的本質是一個信息系統,其職能就是反映經濟活動,為有關方面提供管理信息;二、會計的監督職能因為缺乏必要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獨立性而流于形式,不具有實際意義。

        從會計產生的歷史來看,無論是原始社會的結繩記事,或是后來在地中海興起的復式記賬,還是發展到今天的會計電算化,會計產生和發展的根源都歸溯為人類記述經濟活動的需要,“客觀反映經濟活動”是會計產生至今一直沒有改變過的最基本的職能,這一點不容置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會計職能如何準確定位,是我們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我國的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市場經濟體制,任何一個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要維護國家整體利益,任何一個經營者都必須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謀求經濟效益,實現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機制發揮主要作用的經濟,企業要在競爭中生存發展,必須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企業的特征之一是現代化管理,科學規范的管理是現代企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作為企業管理核心的財務管理是有關資金籌集、投放、運用、收回和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通過會計來完成,處于這一個核心的位置,如何發揮其在一個管理組織中的工作效能,確保微觀經濟信息與宏觀經濟信息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滿足相關利益團體各方面的需要,使企業能夠實現資本的保值和增值,最終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基于實現這些目標的需要,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職能需要強化以下三個方面:

        (1)會計要強化核算職能,規范會計行為,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客觀地記錄和報告企業經濟活動與經營成果,提供管理需要的財務信息,在財務指標的構建、信息的分類與報告等方面,要充分滿足考核投資者對經營者委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以及資本保值和增值情況的需要,同時滿足社會廣泛的利益團體對企業了解的需要。

        (2)會計要強化管理職能,從企業經營看,隨著我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形成,各種市場機制如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等的調節作用將得以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主體,其經營行為、經營業績等無疑要受到這些機制的調節和約束。對于任何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實現經營目標,必須不斷優化經營管理、改進產品質量、降低勞動耗費。為適應這一要求,會計除及時提供完整、可靠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充分發揮其對經營的預測、決策職能。進而言之,會計應在做好核算的同時,參與市場調研,廣泛搜集環境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運用特定方法,對市場供求趨勢、價格變化趨勢等進行合理預測,提出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備選方案。在此基礎上,運用現代決策方法,對各備選方案的經濟性、周期性進行分析論證,編制決策會計報告,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為企業管理提供多方面服務。

        (3)會計要強化監督職能,目的在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其監督體系構成分為兩個層次,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即自我約束和監督,著重對單位經濟過程的會計監督;外部會計監督,著重對單位經濟活動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會計監督,包括行政監督即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社會監督,主要是社會中介機構的會計以及個人檢舉制度的監督。由內而外形成經濟行為—會計監督—內審監督—企業外部監督的監督體系。更加完善和強化了會計監督體系,加大了會計監督的力度。會計監督作為法律監督的一種形式,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也經歷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調整。為適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會計監督體系,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確立,其目標由維護國家的財政財務利益轉向微觀主體利益和信息真實;監督主體由單一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轉變為企業內外結合的多元主體;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科學嚴密的監督體系

        轉貼于

        和監督機制。并通過加大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使會計監督更具有現實性。

        會計監督的內容與其目標和要求相聯系。在計劃體制下監督的內容著重合法性監督,即企業是否符合國家的財經紀律和財經制度,符合國家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要求。多元利益主體的出現使監督的內容和目標發生改變,會計監督不僅要符合國家而且要符合投資者、債權人的利益和要求,同時由于會計處理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會計政策成為監督的主要依據之一。在具體的監督內容構成上,包括企業內部會計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體系、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會計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制制度、原始記錄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產清查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分析制度等,通過這些會計監督體系的有效實施達到嚴格控制、有效監管,保證企業健康、長遠地持續發展。作為企業會計監督在整個監督體系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保證作用。

        第9篇:會計監督職能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國家審計 角色定位 分析研究

        國家審計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在我國實行已經將近二十多年,雖然國家審計工作,審計的實施者依然是國家,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經濟體制的轉型,其角色定位卻已經伴隨著時代變化而出現了較大的轉變,而且審計工作的側重點也漸漸延伸到財政的績效方面,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完善必須重視的,對我國國家審計工作的功能完善和提升將帶來重要的價值。而在此,筆者將通過本文,就國家審計的角色定位方面,提出個人的分析與探討。

        一、國家審計角色定位存在的矛盾

        首先根據現實特征,國家審計在實行過程中往往以核心作為核心,進而導致審計工作與一些司法部門存在職能的重復,也讓自身定位尷尬,存在較多的矛盾。一般來說,我國司法體系的角色定位就是執法監督,主要是針對社會個人或者機構的違法行為進行審查,而且司法機構是我國法律權威性的體現,所以職能也是無法調整的,而國家審計若以合法性審計為主,那么角色定位往往存在一定模糊性,即一些針對性的監督職能未能體現出來。當然,在合法性審計的流程中,國家審計難免會與司法監督部門存在職能沖突,特別是在一些大型的違法案例中,如果按照職權進行劃分,國家審計卻缺乏關鍵的司法權,進而導致審查處一些重要問題卻無權處置的尷尬地位,這也導致違法監督工作無法迅速落實,因而,審計合法性也是國家審計必須要具備的職能。而且市場經濟的沖擊愈加劇烈,政府的基本職能也在不斷擴增和延伸,而在強大的收支運作過程中,要在保證財政收支的效率和合理性,國家審計的角色轉型是十分必要的,這一過程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運作。

        二、國家審計角色定位方向

        (一)財務審計角色

        如果追溯到國家審計設立時的最初目標,首先需要體現的應當是對財政信息的審計,初期主要是注重合規性審計,到了后期才會轉變為績效審計。當然,無論在哪種審計過程中,國家審計勢必會審查出一些違法行為,但是其本身不具有執法權力。所以對違法責任人的處置,應當是移交相關司法部門,所以國家審計的角色定位應當不包含違法監督行為以及執法行為,應當需要格外注意。

        (二)依據預算法案

        預算法案也是國家審計的基礎,雖然其名稱為法案,但是與其他具有明顯的差距,而其產生都需要國家在財政年度審批,而且財政實際的收入則需要每年編制,然后審批,如果法律定制完成,則長期內不再更改,而且法案本身具有法律效應,主要體現在財政預算方面如果存在違背法案的行為。另外,如果在預算過程中行為未能實現,則不能判定為違法。因而,預算法案在合規性審計的體現主要是政府以及項目部門是否根據預算法案標準進行預算,而且偏離標準的因素是什么,應當如何調整。當然,這些審計問題并不能作為違法行為的判定。而績效審計的進一步拓展,就是對預算收支的合理性、效率性以及效益性進行綜合評估。另外,基于績效審計,二次或者多次對以合理性、效率性以及效益為目標的管理進行評估,則以上評估流程都不能作為合法性審計的流程范疇。

        (三)對比報告信息

        在國家審計的流程中,審計的目標單位或者項目都必須提交相關的會計報告,而且國家審計還需要了解預算法案的落實情況,并且將會計報告的數據與預算法案的標準進行比對,以獲取預算過程中的誤差。所以,此刻最需要注意的應當是會計報表的真實性,而且審計過程必須要了解這種真實性,就需要國家審計具有鑒證職能,而且考慮會計報表鑒證的專業性較高,政府部門只能通過國家審計進行,而且司法部門無法擔當相應工作。另外,考慮到鑒證過程需要相應的憑據,即如會計規定或者制度等等權威性的法規認定,而相關審計人員則需要根據不同環境針對會計要素進行靈活的確定和計算,但是這些判定是通過人工手段進行的,也會導致報表鑒證與違法鑒證差別顯著,也要求國家審計對會計報表鑒證工作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國家審計在諸多政府部門財務的監督管理地位是不會動搖的,但是考慮到以往國家審計在財務合法性審計中的地位尷尬,特別是對于監督職能與執法職能的界定存在模糊性。而且與一些司法部門甚至存在較多的職能矛盾和沖突,則更需要明確國家審計監督職能的范圍,最后在審計流程的合法性與效率性的同時,國家審計的職能也應當不斷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還應當強化角色的轉型以及職能劃分的細化,進而發揮出國家審計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韩国日本一区 | 亚洲色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亚洲国产综合激情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