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

        第1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1)搭建藝術類人才培育平臺國內任何區域均可搭建藝術類人才培育平臺,以發揮協調、監督和強化區域內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關鍵職能。在搭建藝術類人才培養平臺時,需制定中、短、長發展計劃,確定每一個藝術類人才培養院校的發展目標及運營計劃,幫助各院校高效處理辦學中出現的困難與問題,尋找最佳處理方案:有計劃地評估培育院校的發展目標實現情況并給出相應的發展建議,從課堂教學質量及實際訓練質量下功夫;幫助各院校提升教師團隊自身素養,可高效利用閑余時間集中開展老師技能培訓工作.激發老師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及潛在才能,進而提升老師自身素質,需格外關注“雙師型”教師團隊的質量。

        2)重點發展校企合作由于國內藝術類人才培養工作發展的時間較短,大多數高等院校存在教學設備等軟硬件條件滯后,滿足不了辦學需求的情況。假如能夠與專業對口的公司開展合作,不僅僅可解決培養學校缺少教學設施的實際問題.同樣能為企業培養企業發展所需的專業型人才。這種發展模式雖在國內教育領域內提出多年,但就當前辦學現狀而言,專業對口的公司參與積極性不足,因此,辦學院校要重點關注該發展合作模式的辦學規模大小和課堂辦學質量提升上,可考慮把校企合作的企業對象拓寬至國內所有的企業:學校自身的教育,不管是在教學大綱、教材內容的編制或者是學科培養目標、教育模式的確定上,均需考慮公司的實際發展現狀.以有效地推進“校企合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3)校校之間注重強強聯合。不同藝術類人才培養學校間,需格外強化區域內不同院系的分工合作,高效利用資源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比如,部分專業雖然行業性很強,有社會需求,但市場需求量較小,就需要借助于區域內學校間統一協調、統一規劃,推行交換培養或委托培養的模式開展;而部分學校某些專業相對比較差些,可考慮跟該專業較為強大的學校合并。另外,各院校在發展中均要較強學校專業的科學合理分布,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體現自身辦學特色,以實現學校教學質量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同時確保學校辦學資源合理高效的利用。

        2、加強區域間開放合作.促進全國培養學院的協同發展

        藝術類人才培養區域間院校要做到協同發扎,第一步應搭建有針對性的合作平臺,比如搭建全國性的職教協調平臺,基于該個平臺,有效地協調各院校的可用資源,統一統籌規劃。另外,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遠程教育渠道豐富學校辦學資源,集中區域間藝術性人才的教育培養優質資源,實現培養院校辦學資源區域間分享的目的。

        第2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中國高校的藝術理論教學陷入某種尷尬境地.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的藝術教育根深蒂固的功利主義思想。這使得我們的學生青睞于單純的技巧訓練.而忽視了他們在文化素養上的塑造與積累.因此就無法成為一個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藝術家.而往往只能淪為所謂的"藝匠"。而在我們的教學體系中,藝術理論教育由于理論性強.要求學生需要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藝術學理論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既枯燥又"無用因此唯恐避之不及。身為教授藝術理論的一線教師.筆者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在課堂上.教師言之諄諄.學生聽之藐藐.教學效果之差可想而知。試問破解這種困境的出路何在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妨從國外的藝術理論基礎教材尋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對本學科現有知識與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和系統闡釋的產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覺的方法論意識。國內引進了幾種國外藝術理論通用教材.如加納羅.阿特休勒的《藝術:讓人成為人》(第7版).大衛?馬丁的《藝術與人文:藝術導論》(第6版)。它們都是美國比較流行的藝術理論教材.其共同特點是在人文學的視野下觀照藝術.以此向學生系統闡述關于藝術的基本理論。我們現有的藝術理論教材是造成學生疏離藝術理論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教材雖曰概論.其實都是動輒四.五十萬字.醉心于建立_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理論體系.試圖灌輸給學生所謂對藝術的全面認識.結果卻是‘看來很像一本‘教科書結果也可能使一般學生完全喪失了對藝術的興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藝術來啟發自我生命的可能。

            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編撰者并未將學生作為主體來看待.常常自說自話.并不理會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學立場來調整編撰思路.我們的教材就應當盡童深入淺出地介紹藝術相關知識.并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選取的實例應以當下鮮活的藝術現象為主,或者賦予經典的藝術形象以新鮮活潑的理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想的藝術理論教材.應當充分借鑒國外同行的成功經驗。在《藝術:讓人成為人》.《藝術與人文:藝術導論》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當下的藝術現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講解。在許多問題上不是首先提供標準答案.而是設置某個討論情境.讓學生進入一個主動參與的狀態.從而激發他的主體性:"幸福是否是-個純粹主觀的狀態?或者.它是不是絕對的?要么我們會完全擁有.要么我們就完全得不到?"2加上教材囹文并茂.語言活潑.所列舉的實又能夠貼近現實生活.這樣做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正如蔣勛所言:"一本教科書.若不淪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閱讀者雙方大量的介入的'3藝術理論教學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把他簡單視為知識灌輸的對象,其實就是發揚人文學擁抱人之價值的基本立場。

        從人文學視野來觀照藝術理論教學.還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即在更為廣闊的視野下看待藝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在國外藝術理論教學中.藝術往往與其他人文學科并置在-起.比如文學、語言、哲學、宗教.歷史等?這樣一來.我們對藝術的考察就放到了_個廣闊的空間之中..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才可以吿別以往那種畫地為牢的狹小格局.,從歷史和現狀來看.藝術都是在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交流和撞擊中獲得無限活力的。在教學中我們要有這樣的自覺意識.即_切對藝術的理論探索.都需要放到一個更大的人文視野中去展開.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藝術的精髓,,而最終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他們就不會獨守一隅而偏狹自大。

        第3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 新媒介 新媒體藝術 高校教育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藝術逐漸變成新媒體時代最具典型特征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光在設計與應用領域不斷發展壯大,而且也逐漸在教育行業中得到體現,特別是高校教育,為了適應社會人才需要,在高校中逐漸出現以技術與藝術結合最為密切的新型專業——新媒體藝術專業。

        新媒體藝術,又稱為數字媒體藝術或者多媒體互動藝術,屬于藝術學科范疇。其中“新媒體”指的是傳播媒介及新的藝術媒介,新媒體藝術有比較確定的指向,從某種程度上說屬于多媒體藝術門類。多媒體藝術起源于19世紀末,它是這個時代的媒體技術:交流傳達技術、電子技術、數碼和科學技術的整體的藝術實踐。也就是說多媒體藝術是聲音、圖像、文字,以數字模式來實現作品的綜合藝術。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帶給多媒體設計越來越多的途徑,電視電影中的虛擬影像運用也逐漸達到了前所未有高度,在影視作品的后期制作中為實現導演和劇本的要求,逐漸引入3D虛擬影像來代替以前的實景拍攝和虛擬場景的搭建,計算機繪制渲染出來的場景更能體現一種虛擬的世界。多媒體視頻影像可以是在影視作品中再現曾今的建筑物及其環境,也可以是根據劇本的要求創造出來的虛擬場景,有的時候甚至可以是一種情緒的抽象表現。

        在當前的社會形勢帶動下,新媒體藝術專業的成立成為高校新專業建設的必然,無論是高校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還是滿足社會人才的迫切需求,都迫使全國各高校開始積極開設新媒體藝術專業課程從而建設全新的、具有其自身特性的新型專業方向。其實新媒體藝術教育最早出現的國外,最初的形式是數字媒體藝術,其研究本質一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外部分專業藝術院校開始嘗試設立此類專業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更新,直到近幾年才在國內出現并發展。新興技術帶動下的新媒介給傳統藝術領域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其全新的創作理念和創作手法使藝術設計充滿活力。與此同時,新媒體帶來的新思維和新藝術也使藝術教育領域得到老前所未有的革新。數字技術的發展促進各種藝術形式傳播的變革,應運而生的各種新媒體設計行業急切需要更多的新型優秀設計人才,目前國內高校中的與創意產業相關的媒體藝術類專業已經逐漸普及,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缺少的卻是完善的理論支持和相對應的專業課程設置,同時人才培養方案也待進一步完善。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學方案明顯不再適用于數字時代的新媒體藝術教育,國內院校大多是在吸取國外辦學經驗的基礎之上創立新媒體藝術專業的,無論是課程結構還是教學方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教學的同時還須要大膽的嘗試和改革,這必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在實踐中尋找更加符合新媒體藝術教學的全新教學方案。相對于已經成型的藝術專業,新媒體藝術專業缺少相對應的基礎理論知識,這直接導致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型學科——新媒體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注重技術性而忽略設計理論創新,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多強調的是軟件的學習和應用,讓新媒體藝術僅僅停留在軟件學習的技術層面之上,藝術層面的創作往往被大多數人忽略。在缺少對應理論知識支撐的情況下實踐課常常變成了單純的軟件課,所謂的創新課程也變成了軟件更新。實際上,新媒體藝術專業應該更多的強調其特殊的表現手法、藝術語言和設計風格,軟件應用只是一種設計支撐。教學者也應深入認識“新媒體藝術”的完整概念并清新理解其本質,挖掘出新型專業的理論支撐,讓技術與藝術恰到好處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對新媒體設計專業作出完整的詮釋并制定出適合當代高校新專業發展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

        由于傳播媒介的特殊性,新媒體專業與前沿科技緊密聯系,作為新媒體藝術教育工作著來說,需要不斷拓寬視野,更新知識,要有隨時感知新媒體藝術發展動態的敏銳意識,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在完善更新設備的同時,要注重學科整合和加強學科交流。數字媒體藝術作為一門跨學科的復合型學科,要求培養出既懂得藝術設計理念,了解基本審美法則,又懂得計算機圖形處理技巧和后期特效處理手法的綜合型設計人才,這是擺在當今高校面前有待解決的最重要問題。高等新媒體藝術教育應該依據學科交叉融合的理論,打破專業之間的界限,走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交叉融合的道路,打造符合社會需要的多元化復合型設計藝術人才。高校教育需要重視實踐環節,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新媒體設計專業更應該與實踐相結合,使理論研究和軟件應用與實際項目相結合。通過實際項目的研發和制作提高高校教育與社會接軌的能力,從而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新媒體藝術專業必須在擴大規模適應社會需求的同時,更新傳統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為培養出跨學科復合型藝術設計人才做好準備,以便于更好的適應數字時代帶來的以新媒介為載體的新型藝術的發展規律。

        參考文獻

        (1)廖嘩,新媒體藝術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

        (2)任斌,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媒體藝術設計[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第4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陶瓷英語;藝術教育;現代化

        作為中國的歷史符號之一,陶瓷在我國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歷史長河中,陶瓷對我國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以及世界人民文明的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陶瓷藝術對于我國美學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更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傳承陶瓷藝術教育對于陶瓷文化的發展、弘揚、創新乃至國際化都有著重大意義。

        1 陶瓷藝術教育發展現狀

        陶瓷藝術是中國的一項傳統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其工藝的傳承一直都是采用古老而又傳統的教育方式,比如拜師授義、或者家族內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陶瓷藝術教育的途徑也是豐富多彩,這不僅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

        毋庸置疑,陶瓷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也掀起了陶瓷藝術教育的。自從熊希齡1906年在湖南醴陵創辦了湖南瓷業學校,建立起了我國最早的陶瓷藝術教育學校。再到近代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立陶瓷美術設計系,建立了五年制獨立的本科。陶瓷藝術教育不但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可,也在自身發展與提高中摸索前進。當代的陶瓷藝術教育更是“藝術無國界”,許許多多藝術家從海外歸來,把西方的一些先進教育經驗和藝術理念傳授回來,加以本土優良的傳統技藝去探索現代陶瓷藝術教育的新方法、新道路。

        當然,當代陶瓷藝術教育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1)如何改進陶瓷藝術教育的僵化模式?從小學到大學,中國的“填鴨式教育”、“虎媽教學法”一直占領者主導地位。教育模式的單一僵化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對于藝術教育來說,靈感是藝術的源泉,照搬課本的教育方式根本沒辦法喚起學生的興趣,難以學到藝術的精髓,創造力、創新力更是無從談起。(2)陶瓷藝術教育如何國際化、世界化?陶瓷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應該是博采眾長的發展形勢。而當前的陶瓷藝術教育更像是閉門造車,極少數人外出學習,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溝通是個大問題。藝術學院的學生一般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對英語的掌握能力不佳。不管是對外宣揚我國的陶瓷文化或者是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不僅僅需要良好的日常英語溝通能力,更需要專業的陶瓷英語水準加上一些藝術性名詞,否則就會鬧出不必要的笑話。

        2 陶瓷英語在陶瓷藝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會了。為我國的一大瑰寶,不僅僅要為國外展示,也要走出國門,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這并不是否定我國的陶瓷藝術教育水平。我國陶瓷藝術教育有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沉淀,為陶瓷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我們也應該同時清楚的認識到這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繼往開來的繼承古老文化的基礎上開拓創新。

        首先要認識到陶瓷英語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大名鼎鼎的中國瓷都―景德鎮,每年舉辦一次的世界陶瓷博覽會都不僅僅能獲得大量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為自身的廣告效應做出巨大貢獻。借助著陶瓷巨大的文化效應,每年去景德鎮參觀的人數大增,這給景德鎮的消費帶來的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同時更加快了當地旅游業的繁榮。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招商引資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經濟領域,在陶瓷藝術教育方面同樣如此,藝術無國界,要想把我國的陶瓷產品揚名海外就必須知道國外的客戶需要什么。這就要求陶瓷藝術者能夠走出國門,聽到外面的聲音。這其中陶瓷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正確的陶瓷英語使用對陶瓷教育意義重大。每一門專門外語都涉及到專業詞匯,特別對于非日常使用的詞匯來說。陶瓷英語更需要專業加上一些藝術功底,讓本來美好的事物展現出來。比如我們日常聽到的青花瓷的翻譯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這屬于基本事物的名詞,不涉及到藝術領域,而到了描述陶瓷藝術的時候,良好的專業英語的作用就展現出來了。比如寫意liberal style、吊燈洋蓮開光式reserved panel design with pendent lamp and lotus等等。專業的英語需要磨練,更需要日常的生活積累,否則難以表達出來其中正確的語境。

        再次,良好的陶瓷英語水平對于陶瓷藝術人才的培養有重大意義。現代教育更加注重產學研的結合,教育是為了培養實用人才。充分借鑒外國先進經驗對于我國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比如英國的胡佛漢頓大學經常利用博物館資源進行教學,先由教授介紹有關背景,然后參觀藏室進行實物教育。當下,建立開放的、面向國際的辦學體系,增強國際間的溝通與合作,將成為藝術類高校普遍的發展大勢。這種趨勢還將導致生源結構的國際化,教師隊伍的國際化,課程設置的國際化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國陶瓷藝術傳承發展相關聯的專業陶瓷英語。如果我們在利用電腦資源以及軟件設計進行國內外的交流的同時,不斷加強陶瓷藝術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勢必會更好的發展國內的藝術教育水平。

        3 總結語

        要想讓外界充分領略我們國家燦爛的陶瓷文化,同時讓世界更多人了解我們瓷器的成型技藝和名瓷,掌握有關的陶瓷英語以及正確熟練的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傳承中國優良的陶瓷藝術基礎上不斷的吸收國外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才能對我國的陶瓷藝術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范文鋒,李建華.陶瓷英語對當代景德鎮發展的影響[J].景德鎮陶瓷,2010(6).

        [2] 鄭鵬.景德鎮藝術縱觀[M].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第5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藝術教育;獨立高等院校;教學模式;創新

        切實加強獨立高等院校的美育工作,是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一項迫切任務。我們知道高校的藝術教育不是只為少數藝術生而開放的,而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修養而設立。作為審美教育或情感教育的高校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最具操作性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徑。很顯然,戰略機遇期的新形勢對我們的藝術教育、特別是高校藝術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提高自我認知、美育和德育的提高、培養豐富的情感、完善人格以及自我設計。

        一、高校藝術教育現實問題分析

        藝術教育的認識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藝術教育有不同的認知和內涵。藝術的傳統定義在不斷被打破,藝術教育教育業面臨很多困惑和挑戰。在一定程度上說,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教育”,目前的教育模式缺乏深層次地對藝術教育與人才培養相互關系的把握。

        在藝術教育課程設置上,對于非藝術類的學生主要開設類似音樂鑒賞、美術鑒賞、影視鑒賞等課程,主要強調學生對藝術淺層次的感受,學生沒有通過實踐參與感受到藝術教育的深層次的養分。不足以真正吸引學生的興趣,難以符合現在學生廣泛的愛好與需求,且缺乏藝術教育所應固有的生動性。

        這些問題的存在,反映了理論研究與推動藝術教育實踐的脫節。而且作為獨立高校又有其自身的特點,而我校地處西南片區,更應因地制宜把當地的藝術教育文化的特色反映出來。

        二、高校藝術教育研究現狀分析

        國內對高校藝術教育的現有研究 ,一是主要圍繞藝術教育價值分析、管理體制、課程設置和教學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而展開 ,已解決很多基礎研究的理論難點 ;二是側重區域、個案的高校藝術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 ,總結出不少成功經驗。

        長期以來的研究發現,缺乏將高校藝術教育作為獨立的綜合學科來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藝術教育作為一門以藝術為內容的教育科學 ,我們在對其的研究主要圍繞藝術教育價值分析 ,高校藝術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 ,課程設置和教學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 ,以最終促進高校藝術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而展開論述。過多地在強調它的教育過程 ,而沒有把藝術教育作為一門綜合學科對其固有的特性進行原則性的綜合和分析 ,進而不能提出一個對藝術教育發展影響深遠的指導性原則。

        三、獨立高等院校藝術教育的研究的新出路

        戰略機遇期 ,高校藝術教育的研究在研究視角上應從高校藝術教育區別于其它教育和其它學校藝術教育的自身特征出發 ,在對高校藝術教育現狀和高校藝術教育研究現狀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 ,從紛繁的教育與研究個案中抽象出具有共性聯系的本質屬性和深層規律。并由此指導高校藝術教育實踐行為、活動 ,努力優化戰略機遇期高校藝術教育的實施運作方案。

        (一)創建良好的藝術教育校園氛圍

        增強藝術校園的教育意識,創造出良好的藝術校園氛圍,造就校園的時代感和融洽感。英國心理學家斯賓塞說: “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引起的情感,人生的樂趣便會失去一半, 這就會給各種疾病的入侵洞開了門戶。”如今的90后跨入大學校園,有報導他們中的30%不同程度存在著心理疾病, 如依賴、脆弱、焦慮、孤獨、浮躁等。如國我們在校園基建、環境設施及管理的同時融入藝術教育的意識, 必然會大大地降低他們的負面情緒而抵制許多現代病的“污染”。

        藝術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固然存在人類共有的審美特性 ,但我國高校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的特殊要求 ,無疑使得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價值判斷及其導向性更為凸顯和重要。此外 ,戰略機遇期高校藝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勢必帶來不可忽視的藝術規范和藝術人文精神的變化。這種價值觀念的導向性,應是高校藝術教育所必須遵循的共性之一。導向性的堅持關鍵在于藝術教育內容本身。戰略機遇期 ,藝術的發展將更加豐富多彩 ,人們對藝術本身也必然會有更多的包容、寬容和理解 ,藝術教育的導向性除了必須在教學大綱中予以規范外 ,更重要的是在于實施教育或教育研究的具體環節中。

        (二)以西部地方文化背景為藝術教育的前提

        高校藝術教育的推進與改革 ,首先是內容與形式上對主旋律的 ,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 ,反映多元民族特色的藝術的研究和推廣。高校應在課程設置上自發地研究、組織既能堅持導向性,又有豐富地域特色和民族內涵的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 ,切實履行高校繼承、傳播和發揚民族文化的使命。

        現在社會整體大眾化、通俗化的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更應該緊扣藝術和藝術教育的民族性。地處西南片區的藝術院校, 在西部開發中應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為促進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 也應使學校自身在辦學特色上得到較大發展。西部地區的開發, 不能只重視物質的開發,更要重視生態環境、文化傳統、人本精神的保護與發揚。要用科學的發展觀作指導, 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實現民族經濟的持續騰飛。然而, 由于人們對物質為代表的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 西部地區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優秀本土資源正在悄悄流失, 而且流失的趨勢日益嚴重。

        藝術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民族如果其文化、精神慢慢地消失了, 那么這個民族實體也不能長存。事實證明, 要迅速實現對民族地區優秀本土藝術文化資源的保護,因此, 開展民族藝術教育研究成為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藝術院校的一個重要任務。目前, 西部地區藝術院校的辦學觀念應作一些轉換。在過去的時間里, 西部地區的高等藝術院校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在傳播以西洋藝術文化為主的條件下, 培養了大量的藝術人才和藝術師資, 為我國的藝術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以市場與高校相結合為指導

        要高度重視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國家應有意識地逐步推進藝術人才培養工程。可以采取在全國有條件的高校設點培養重點團隊、重要藝術形式。通過點面結合 ,有效地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以提升。各高校要深化對專業藝術教育的重視,為了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升 ,以有效地改變目前高校藝術教育只培養了少數藝術骨干的弊端。

        我們獨立高校可以將目前社會上各類媒介舉行的大獎賽、會演、展示等多種形式的藝術行為、活動進行規范 ,加以利用 ,為高校藝術教育的整體推進造勢助威 ,改善高校藝術教育的運作背景與實施土壤,讓學生有很多實踐的平臺,為他們以后更快的融入設計工作中做好堅實的準備。

        (四)加強建設教師隊伍及科研機構的投入

        老師的幽默風趣和別開生面的課題氣氛總能讓學生聽的入神,在這種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中學生能很好的享受知識。適當地給教師進行藝術教育的培訓, 可以提高教學表現力和“啟迪”力, 一旦將藝術教育的意識融入到他們的教學中, 難懂的、單調的、刻板的課程會變得形象生動, 使教與學的關系融洽、美好。

        有的將藝術教育與美育, 甚至與藝術技巧混為一談, 沒有將藝術教育從傳統的觀念中擺脫出來。我們可以從國外的經驗中吸收新觀念, 我們應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去體驗、感受、交流、創造,然后再利用現有的技術和條件展示出來。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思考和動手的能力,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提法都已經擺脫了單純的欣賞和摹仿而成為一種表現能力的訓練和測試。另外, 還可從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挖掘新思想, 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新觀點和新的教學思路。

        我們還可以研究國內國外藝術教育的歷史、現狀, 提供藝術教育最新的資料和信息;介紹和引入藝術教育的教材和參考書;組織講座和研討會, 培訓師資力量和交流教學經驗;調動各種藝術手段進行藝術教育的研究。如通過市場操作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 既能擴大藝術教育的影響, 又能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包泉萬.文藝教育學[M].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

        [2] 朱伯雄.世界美術史[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3] 王旭曉.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2.

        第6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中小學 藝術基礎教育 教學模式 師資

        恩格斯說過:“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作為全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藝術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盡管有著不同文化和文明,但人類歷史發展始終脫離不開藝術發展。有人的地方,必然有藝術產生。而藝術教育是要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不僅要傳遞藝術,更要滿足藝術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中美的藝術教育存在很大的區別,本文對中美中小學藝術基礎教育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對其各自的發展狀況做了全面的了解,通過縱向與橫向對比,尋找本國藝術教育發展不足,指出要延續藝術教育中的優良傳統,希望對我國今后的基礎藝術教育有一定啟示作用。

        一、我國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現狀

        我國規定藝術教育課程是學生必修課程之一。藝術基礎教育不僅具有豐富的綜合性藝術審美價值,而且具有廣泛的人文價值,其使學生獲得藝術審美體驗、精神愉悅,培養學生高尚的藝術品位,賦予學生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藝術教育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雖然我國中小學藝術基礎教育已有了長足進步,但從目前現狀來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于缺乏有力的活動引導,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不易在以智能測驗為主的教育浪潮中引起人們的注意與重視,因而產生諸多弊端。

        近年來,藝術基礎教育在我國逐步被人們接受和重視,藝術培訓、藝術交流等活動日益增多,但其主要目的大多還是“分數至上”。藝術教育形式是為了能夠通過基礎教育考核標準而設定。我國的基礎教育主要體現在“知識層面”。在教學實踐中,對知識的盲目尊崇和過分追捧主宰了學校的一切,人們忙于精心打造知識基礎,無暇探究哪些知識是必要的,哪些構成是真正的基礎。在知識經濟社會,在后工業社會,僅有知識顯然已經不夠。當今社會除了知識競爭,更重要的是人的競爭,如人的開拓進取、勇于創新、關愛自然、不屈不撓等自身素養的競爭。湖北省各城市中小學實地調查報告顯示,基礎藝術教育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并未得到應有重視,其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學校重智育、輕美育,藝術教育存在大片“空白”;藝術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很多學校由非專業的其他課程老師代為講授,很難實現所謂藝術教育目的;教學模式陳舊,教學內容和方法也得不到及時更新;藝術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教學設備落后等。

        當今藝術教育取向強調:藝術是一門學科,具有學科特質,為9年義務基礎教育的必要科目,應與學校其他科目同等視之。國內中小學階段藝術課教學內容幾乎僅局限于藝術創作方面,忽略了其他層面內容,如學習鑒賞視覺藝術,學習了解藝術在當代和過去文化中如何發揮其功能等。學習從審美觀點來看視覺形式并不容易,因此需通過藝術課程的安排、教導與學習,才可獲得復雜的審美認知和技巧。國內各級學校皆缺乏專業藝術教師,并缺乏涵蓋廣泛藝術鑒賞領域的課程,師資進修渠道也極其有限。專業師資在藝術鑒賞領域的教學品質落后,甚至根本不存在,藝術教育在基礎教育中不被重視。

        二、美國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現狀

        美國主張藝術教育目標在于提升人對藝術的了解與鑒賞,并兼顧感性與理性能力的培養,其向來重視藝術教育,并以法令的形式把藝術課程視為基礎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基礎藝術教育在美國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和專業,在主觀上其沒有服務于基礎教育專業課程學習的義務和責任,在客觀上卻為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務與支撐,這為基礎教學在美國持續不斷地發展創造了機會與可能。教師可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長期從事基礎教學理論的實踐和研究;學生可在相對單純的環境里無拘無束地從事學習和探索。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又構成了基礎教育理論研究中非常有趣的一環,這是美國基礎藝術教育乃至藝術教育能夠不斷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也是美國現代文化立足于世界的主要依據。美國學生選擇藝術學習一般都出于自愿和喜愛,而且有機會和權利在此基礎上做選擇和改變。學生和學校雙方都非常明確,基礎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學會怎樣選擇和改變。學生學習的動力完全源于個人的理想和興趣,而基礎教學的角色則是鼓勵、保護和啟發這些理想和興趣,學了包含愉悅的意義外,更包括了研究、發現及提出質疑、超越等諸多含義。因此,美國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形成的是一種良性的學習、創作狀態,而且這個狀態中每一個環節都很簡單。

        美國學校中的基礎教學單位一般都是獨立設置的,并有專門的空間、教師和資金作為保障,教室、資料室、教具室、實驗室等設施都由基礎教學單位統一管理,同時也在空余時間接待其他年級和專業的學生使用。基礎教學的對象基本上是全體學生,也沒有根據不同學科專業將基礎教學內容劃分開,學生可在相對獨立的空間里盡興地體驗基礎藝術教育帶來的感受。有的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實驗教室中,甚至包括大到棕熊小到微生物的各種動植物及其標本的收藏,學生足不出戶就可觀賞、觀察、比較和描繪自然界的事物及其關系,這種集收藏、展示、寫生、教學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在美國學校中比較常見。

        美國藝術教育強調文化和藝術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引導學生學習多種文化和藝術,了解文化與藝術間的深遠聯系,強調藝術與科學相互融合、相互改造、相互促進的關系。藝術已經融入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其藝術教育結果是藝術具備了日常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三、中美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差異比較

        以上中美兩國基礎教育階段藝術教育現狀的分析比較,為我國基礎藝術教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參考與借鑒。我國藝術教育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主體,賦予人人平等的藝術教育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和享有人類優秀文化藝術資源;享有藝術化的多彩生活。面向全體學生并非整齊劃一,相反是要堅持和鼓勵學生的藝術獨立性與個性。我國藝術教育綜合化問題的提出不僅把音樂和美術兩方面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而且綜合了戲劇、舞蹈、影視、書法等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這一觀念注重藝術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滲透,既保持各學科特點,又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藝術審美修養和多種能力的發展。

        我國的藝術教育更側重綜合性學習,強調多門藝術學科的溝通與交融。確定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科學四方面的內容。基礎藝術教育也僅針對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相比較,雖然美國僅以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蹈來確定藝術教育的內容,但這一套藝術教育體系卻適用于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所有學生的藝術教育,各階段互相銜接、互相滲透。這樣一套融會貫通的完整教育體系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四、基礎藝術教育未來發展

        通過對比中美基礎藝術教育,我們認識到應積極正視自我,在保持發展優良傳統的同時認清藝術基礎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吸取國外教育精華,抓住一切可能的發展機遇。因此,為確保基礎藝術教育的實施而果斷、大膽地進行調整和補充顯得尤為重要。許多教師需不斷充實知識和技能,以獲得新的能力。

        筆者提出以下幾點作為落實和改進我國基礎藝術教育的參考:

        1.確立并提升藝術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與品質;

        2.藝術教育中要承認與國外差異,注重個性化學習;

        3.正視藝術鑒賞教學在基礎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4.根據兒童及青少年認知發展過程與藝術學習心理發展特點,設計適當的基礎藝術教育課程,并注重體驗式教學;

        5.積極改善師資品質,提供教師職前訓練;

        6.改善教學設備,開發具體的教材資源并改進教學和評價體系;

        7.改變陳舊觀念,研究、建立適合國情的藝術教育理論,并注意與時俱進的更新;

        8.設置藝術教育學術研究中心,提升各級學校藝術教育品質。

        目前我國藝術教育之路雖然并不平坦,基礎教育方面也存在諸多困境,但是要擁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未來的基礎藝術專業教育水平才會逐步提高。作為藝術教師,應加快步伐,進一步更新觀念,把握基礎藝術教育精神實質,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柯平.美國藝術教育新臺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6.

        [2]丁峻.藝術教育的認知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3.

        [3]程春云.藝術教育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12.

        [4]吳戈.判斷與思考:藝術·教育的顧盼與前瞻[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4.

        第7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藝術設計 中外合作辦學 問題 對策

        1、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

        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國外法人組織、個人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同中國具有法人資格的教育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招收中國公民為主要對象的教育機構,實施教育、教學的活動。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國際化程度日益擴大,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規模也日益增加,除國內的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之外,中外合作辦學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第三種形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1000余家,這一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發展呈上升趨勢。中外合作辦學對完善高等教育體系,優化高校教師資源,提高高校辦學質量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藝術設計專業實行中外合作辦學在高校中相對較少,可供借鑒的辦學經驗也很缺乏。湖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與英國伍斯特大學展開合作辦學,該合作項目的名稱為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項目。HND項目中文譯為英國國家高等教育文憑,是英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憑由英國最大的學歷與職業資格考試頒證機構一愛德思(Edexcel)國家職業學歷與學術考試機構頒發。所有課程由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和英國教學大綱與學歷管理委員會共同監管。當前與我校的合作采取“3+1”的模式,學生先在國內學習3年,獲得國內專科文憑和HND專科文憑,符合條件的學生可直升英國高校攻讀本科一年,獲英國高校的學士學位,再續讀一年獲得碩士學位。

        2、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

        按照HND項目設置的初衷,在此項目框架下,培養出來的HND畢業生既有熟悉國際慣例的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又有良好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外企、跨國公司以及國內設計市場急需的復合型實用人才。筆者依據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日常管理中的經驗,以湖南工業大學國際學院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例,認為當前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培養目標不明確

        培養目標的確定是人才培養的根本,目前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國外教育機構提出的培養要求,在國內實施起來存在著較大難度;二是人才培養目標趨于形式化,口號化,模糊化,以籠統的培養“國際化人才”來代替;三是不區分國內實際辦學層次以及最終學生能出國的比例,盲目的貫徹國外提出的培養要求,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四不像”,既沒掌握國內專科教育的相關專業知識,也沒能順利出過深造,導致國內就業難度增加。

        2.2 課程體系對接難

        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的設置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需要在課程設置上把國外的培養標準同中國的教育政策、教育方向等要求結合起來。我國高等學校在課程體系和教育內容上偏重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環節結合有差距,缺乏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敏銳的思維能力的課程。部分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機構,為了招生的需要,在宣傳上是“系統引進”國外合作大學的課程設置,但是在實際教學上卻存在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對中國學生的實際水平,教育機構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認識不夠清楚,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不夠重視,這勢必導致課程體系對接不順暢,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下降,違背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此外,國外教學機構要求設置的課程與國內課程體系無法對接,如我校藝術設計專業合作辦學中,國外教學機構總共提供了32門相應的專業課程,其中國內學生需選擇16門專業課程作為HND項目必修課程,這些課程大部分在課程名稱、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上與國內相關課程都無法對接。以國外規定的7門核心基礎課為例,其課程名稱分別是:藝術設計的計算機應用、歷史與語境引用、專業研究、理念生成、批評研究、語境理念、繪畫技巧與方法等。其中歷史與語境引用、專業研究、理念生成、批評研究、語境理念五門課程在課程名稱、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考核方式上很難對接,這勢必大大增加老師的教學負擔與教學難度。

        2.3 缺乏雙語師資

        在中外合作辦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課程需要用外語開展教學,強調專業課程用雙語講授(英文授課時間要達到全部授課時間的60%以上),而教材則一般采用項目配套的全英文原版教材。這就要求,承擔中外合作課程教學的老師,既要專業扎實,又要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優秀。目前,我校具備外語表達流利、專業基礎扎實的優秀教師不多。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用中文教學代替雙語教學,臨時到外校聘請相關教師等問題,這無疑使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而且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隱患。

        2.4 生源質量不均衡

        藝術設計專業所招收學生大多是文理兼招,大部分同學選擇藝術設計專業,其文化課成績都相對較差,所招收學生的英文水平差異較大。學生生源上的差異,尤其是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效果,比如,教學進度、教學精度和深度、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會受到影響。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在同一環境下接受教育和學習,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會因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引起壓抑情緒;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由于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問題而跟不上教學進度,進而感到學習的壓力大,最終導致其自信心受到打擊、學習興趣遭到消減。尤其是在使用全英文教材時,學生對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學習只能是被動的接受,僅僅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不利于融會貫通地理解和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知識。

        3、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的對策思考

        針對上面提到的相關問題,本文以湖南工業大學國際學院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例,依據日常教學管理中所反映的相關問題,從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培養目標、方式,課程體系對接,師資培養、生源質量等方面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3.1 明確培養目標

        中外合作辦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努力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和競爭能力的人才。湖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的培養目標,其目標是培養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藝術設計創作的專業技能與方法,具有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的基本能力;具備較高的專業設計水平和文化藝術修養和較強的英語交際應用能力;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把國外先進的藝術設計課程引進到國內,為學生創造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學習環境,通過國際性的教育使學生具備國際性的設計視野。

        3.2 融合國內外課程體系的要求

        前面提到,藝術設計專業在課程對接上存在一系列問題,在解決課程體系對接的問題上我校采用以下對策:在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上,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點并結合學校自身辦學的優勢和不足,同樣以前面提到的7門核心基礎課為例,我校采用“移植”、“修補”和“嫁接”三種方式。“移植”即基本上原原本本地引進外方的課程、教材等,如藝術設計的計算機應用和繪畫技巧與方法兩門課程,我校采用“移植”的引進方法,對國內專業老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啟示;“修補”即在中方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部分國外教學內容,如歷史與語境引用、專業研究、批評研究等課程采用修補的引進策略;“嫁接”即在中方已有基礎上,將中外雙方的教育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如理念生成、語境理念等課程采用的是這種方法。

        3.3 加強師資培養

        學校可以從四個方面解決這方面的問題:(1)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合作大學“進修”、“訪問”、“講學”;(2)開展雙語師資培訓I項目;(3)引進留學歸國碩士或博士任教;(4)聘請外國的專家、學者來中國講學。通過這一舉措,既創造了一流的師資,又創造了國際化的教育環境,構筑起一個國際教育大平臺。這樣,學校還可以大大降低中外合作辦學的成本,充分發揮原有師資教學的優勢,而且使得雙語教學在全校得到較快推廣。

        3.4 提高生源質量

        “優質生源”的欠缺從根本上影響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水平,因此很難保證合作辦學項目的成功。要保證中外合作辦學的長遠健康發展,必須提高生源質量。然而,當前國內中外合作辦學資本的尋利性的動機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間存在著相應的矛盾。要改變現有的狀態,我想藝術設計專業采用以下措施來提高生源的質量:一是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同等條件下以專業能力優先,進校后注重英語培養;二是適當降低優秀學生的收費,提高學生的出國率,提高人才培養效益,增加辦學口碑。

        4、結語

        第8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課程;改革創新

        一、高校藝術設計課程教育的現狀

        1.學生的學習現狀

        在我國,藝術考一般是文化成績相對較低的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不輸在起跑線,轉投入藝術的懷抱,借藝術的名義,走入高等教育的象牙塔。藝術成了部分人的捷徑,在這種國情下,藝術生本身并不熱愛藝術,只是投機取巧的一種手段,藝術生本質發生了變化,在學習和發展的方面自然存在更多的問題。理論知識不想學,實踐操作不動手,眼高手低,游手好閑無所事事,這是很多高校藝術生的真實寫照,這種情況下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只是一種擺設。

        許多在高校學習的藝術生往往不是因為喜歡藝術設計而報考這門專業,而是因為學習能力與高考成績達不到高校的基本要求,無奈之下只得通過考前突擊從報考藝術設計專業這條道路進入大學校門。因此,許多學生對藝術設計并不感興趣,更別說這種理論性的課程了。他們對藝術設計本身并沒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也并不知道藝術設計是需要深入了解歷史、美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之后才能真正掌握的一門學科。

        2.教師的教學現狀

        綜合歷年高考錄取分數,我們發現,藝術生的成績偏低,文化理論知識相對欠缺,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教師自降門檻,對學生放之任之,在教學中敷衍塞責,教學過程草草了事。理論知識,實踐設計無法深入的傳授于學生,學生不能系統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由于藝術生人文知識水平不高,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也隨之降低。也就無法更深入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無法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然而這并不有利于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發展,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對藝術創作者以及藝術品的理解并不等同于學生對它們的理解,而當前國內的一些高校的藝術設計課程往往就有這樣的誤區,將課本上的觀點也一概灌輸給學生。學生大多數不會在課外時間進行這樣的自主學習,結果他們也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致使下一堂課依然是老師說學生聽的狀況。這種惡循環沒有改變,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就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二、高校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1.豐富教材,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生活的飛速發展,藝術設計的內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從過去實用美術范圍拓展到環境藝術設計、視覺藝術傳達設計、動漫藝術設計等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眾多領域。現在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變化較小,主要引進和借鑒了國外藝術設計的理論和模式,照搬現象嚴重,無法適應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因此要不斷學習和總結歐美發達國家藝術設計院校的經驗,結合國內藝術設計要求,做必要的教材改革。要豐富藝術設計的教材,不僅僅是改革就能完成的,還必須引進文學、科學等學科和藝術學科進行綜合,才能促使其全面發展。目前國內高等藝術院校在開設課程上偏重不一,對其他學科不夠重視,影響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加強文化課教育在高校顯得尤為迫切。只有豐富了教材,才能真正在藝術設計課程改革上做到穩步、全面的發展。

        2.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

        現在高校教育模式和教W方法仍基本以“集中授課、個別輔導”為主,這種方法缺少互動和交流已難以適應時代要求,這些都是藝術設計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通過微信、微博、課堂直播等新媒體進行教學;可以采取問答、討論等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參與到企業、公司中,實地教學,重點進行針對性問題的分析,加強教學的目的性。

        現代藝術教育和電子計算機密切相連,在傳統教學手段上,現代高校一定要重視計算機操作和運用。計算機為藝術設計提供了無限創意空間和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教學手段也變得多樣。電腦藝術設計在高校推進藝術設計教育的進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熟練運用計算機操作,可以使設計變得更為簡單和實用,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這方面需要多做一些引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造出一種適合教學的情景模式,鼓勵學生自主思維和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在現代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藝術設計也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和改革。藝術設計不僅要重視學習的理論知識,也要重視實踐能力的操作。現代社會商業競爭非常激烈,藝術設計專業是為了迎合市場和時代需求而創辦的,因此突出社會實踐能力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的重點。在藝術設計課程中,可以把一些“項目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引導。其次,學校可以選擇一些有市場、有特色、有實力的大中型設計公司長期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健全高校藝術設計學科體系

        藝術設計是一個年輕的專業,極富發展潛力。但是現在國內高校教學只是停留在一些早期國外借鑒過來的經驗上,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現代歐美發達國家創新能力突出,國內藝術設計要勇于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開設一些新興的、有市場活力的專業課程,不僅可以迎合市場的需求,也可以為社會培養大批緊缺型藝術設計人才,有利于大學生就業和社會的發展。

        不僅要著眼于世界藝術設計發展的潮流和趨勢,與世界接軌、與世界藝術設計的發展同步,也要重視國內傳統藝術設計的發掘,將西方先進的藝術設計理念和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發掘符合中國國情、時代和市場特點的新思維、新路子。對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可在高校開設這些具有民族傳統優勢的藝術設計課程,不僅對于完善學科體系建設有重要作用,對于保護和傳承傳統美術工藝更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培養藝術設計創新人才與高校教學改革分不開,藝術設計創新人才的培養使命最終要靠本專業的創新課程體系來完成。藝術設計以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為背景和依托,以人類的需求為條件,不斷探索出適合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辦學模式。高校要充分發揮其地域性特點來建設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更改教學體制,調整目標和服務方向,探索出符合自身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漢民.藝術設計教育展望(全二冊) [M].昆明: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2(4)

        [3]李丕宇.對國外重點高校藝術史專業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齊魯藝苑,2008(6)

        第9篇:國外藝術教育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景觀設計》課程;地域性;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S791.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觀設計是一門兼融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社會學、生態學、心理學、經濟學、文化學、環境學等諸多學科。具有技術、藝術、社會、文化等屬性。景觀設計師需兼備人文綜合素養,它既要有高度的藝術性,又要有嚴謹的科學技術性,同時還需兼備廣博的社會及人文知識,如今,景觀設計學科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1年西安世博會等大型展覽活動的成功舉辦,景觀設計專業被更多的人所關注,這也促進了我國景觀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景觀設計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發展前景廣闊,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視。

        景觀設計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廣泛知識面的景觀設計師,他們應該能夠解決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多種要求之間的潛在矛盾,并通過某種形式來滿足社會化和個性化的環境需要。目前國內各高校由于傳統、資歷條件、教學定位的差別,其相應的景觀設計教學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學的資歷較淺、師資隊伍不足、師生比例失調、教師對教學投入不足等問題的存在,對于社會發展的反映速度過慢,還與其他高校景觀設計教學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制約了本校教育的有序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應結合自己的特點,以基本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為平臺,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觀設計教學之路,創造性地建立、發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觀設計教育體系,探索景觀教育新的發展方向,培養新型景觀設計方向的人才,這項任務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內蒙古科技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體系也作了嘗試性的改革,在學校的支持鼓勵下,環境藝術專業景觀設計課程體系在逐步的構建,為將來實現景觀設計方向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1 現狀分析

        1.1 國外景觀設計教育的現狀

        總體看國外的景觀設計專業教育,非常重視多學科的結合,包括生態學、土壤學等自然科學,也包括人類文化學、行為心理學等人文科學,最重要的是景觀設計的基礎知識。這種綜合性進一步推進了學科發展的多元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邊緣化:景觀設計是在自然和人工兩大范疇邊緣誕生的,因此它的專業知識也處于眾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

        (2)開放性:持有各種專業背景的人都可以從事景觀設計工作。

        (3)綜合性:學科專業的綜合性。

        (4)完整性:景觀設計專業教育橫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包括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為、文化歷史、社會習俗等方面的教育內容。

        (5)體系性:這些多學科知識基本都統一在環境規劃設計這一總綱下。景觀設計自身也應有完整的學科體系。

        1.2 國內景觀教育需求

        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國內對景觀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觀設計教育事業卻發展緩慢,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地阻礙了中國城鄉環境建設的保護和發展。從國內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培養計劃來看,對景觀設計師的培養仍是只注重知識講授而弱化了實踐能力。國內目前的景觀設計人員的培養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類、農林類和綜合性高校,還有一部分是在藝術類高校中。由于設置景觀設計專業的高校的學術背景不同,具體的課程設置和規劃設計教學內容的安排也會有所差異。

        1.3 我校景觀教育的現狀

        內蒙古科技大學環境藝術專業成立于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依托了建筑學與城市規劃的學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屆學生,2011年3月與廣告設計、工業設計等專業共同合并成立為藝術與設計學院,環藝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現已有兩屆畢業生。景觀設計課程于2006年開設,是本校景觀教育的開端。2010年《環藝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的建設研究與實踐》的校級教學(教改)研究項目立項,而我院景觀設計方向的設立是勢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課程建設和培養計劃,更會使得下一步的申報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課程內容

        《景觀設計》是環藝專業本科生三年級的專業必修課程,共56學時,針對學校的地域性特征,我們在整體辦學思想指導下進行地域性特色的課程建設,有針對性的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包括三部分內容:景觀設計理論學習環節(12學時講授)、城市景觀環境認知環節(12學時調研輔導)、城市景觀環境設計環節(32學時設計輔導),下面分別對這三部分內容進行介紹。

        2.1 景觀設計理論學習環節

        在這部分內容中,結合地域性特征,我們有針對性的增加了包頭市歷史文化、景觀發展史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草原景觀的保護與開發等,以期從地域景觀和技術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結合相關理論講解,布置作業《包頭印象》(圖1、圖2),通過這個小作業,讓學生在學習景觀課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觀,思考社會與文化背景對景觀的意義,并展示在景觀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個人經歷的作用。學生從個人感知的角度認識包頭景觀的特點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歷史原因,開始嘗試分析小塊地段的景觀,繪制簡單的示意圖來表達所在城市生活環境的景觀要素和肌理。

        景觀設計基礎知識還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與場地等具體的景觀設計要素,并通過大量的案例解析,讓學生直觀的了解設計過程及設計方法,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亚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