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設計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綠色建筑 全壽命周期 節能 可持續性建筑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諸如大氣污染、水污染、酸雨、溫室效應等,使得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陸續提出了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生態建筑等概念。在倡導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節能、生態的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趨勢,綠色建筑因此應運而生。
二、綠色建筑概念
關于綠色建筑的定義有很多提法,目前在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完全一致的定義。但是,各國對綠色建筑的特征描述是大體一致的。在我國,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
通常來說,綠色建筑是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可靠的居住生活及工作的空間,同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高效地利用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它的主要特征如下:
1 節約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資源。通過各種被動設計和主動設計技術,減少建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2 結合氣候設計。人類為了抵抗自然界的風霜雨雪從而產生了建筑,可見建筑是人類適應氣候環境的產物。針對不同的氣候類型,應提出相應的設計策略。
3 材料循環利用。為了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應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及舊材料的合理重復利用。
4 尊重人性,尊重基地環境。為使用者創造健康舒適的環境,同時使建筑與周邊建筑環境有機融合,保護建筑周邊環境生態系統的平衡。
5 整體的設計觀:綠色建筑提倡人及建筑物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永續發展,因此結合社會生態的歷史地域主義設計,可以將建筑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中。
三、綠色建筑的設計
綠色建筑的設計應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出發,全面考慮建筑的可持續性發展,充分體現建筑的人文關懷。
1 節約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風;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再生能源供熱、發電;采用保溫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節能低耗的設備。
2 合理利用資源。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對地下水、雨水等加以循環利用;合理規劃利用土地資源。
3 回歸自然。建筑外部要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有機協調、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還要根據地理、氣候條件,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周邊的水體、植被調節小氣候,改善熱環境。
4 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采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利用安全的對人體無害的健康材料,營造舒適宜居的熱、光、聲、空氣環境,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5 全壽命周期策略。建筑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隨后的施工、運營及最終的拆除、廢棄物的處理,形成了一個全壽命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使用對環境污染少、可回收利用的新型環保綠色建筑材料,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對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6 與歷史地域人文環境相結合。根據當地的歷史背景、地域特色,繼承并發揚當地的傳統建筑中的綠色經驗,尊重使用者,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創造和諧的人文環境。
四、綠色建筑的應用及發展
隨著人們對綠色建筑的不斷探索創新,近年來,國內外關于綠色建筑的實踐逐漸增多,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腳步也加快了。
首先,綠色建筑的評定標準的適用范圍,不再局限于原來的住宅、公共建筑(辦公、商廈、賓館等),而是推廣到學校、醫院、體育場館、科技館、展覽中心等建筑,從而使得綠色建筑的面大量廣。
其次,不但是對新建建筑物有提出申報綠色建筑的要求,改造既有建筑也有提出申報綠色建筑的要求,并且超高層建筑和工業建筑都已經開始納入綠色建筑評價的對象。
再次,對綠色建筑的標準越來越嚴格,對部分公共建筑不但要進行綠色建筑標識,還要實施能效標識。對綠色建筑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的定性評價發展到了建筑碳排放量的計量分析。
關鍵詞:綠色設計 手機設計 模塊化與標準化設計 簡潔設計 服務設計
引言: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在消耗自然資源、生產制造大量產品的同時,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在面對著這些棘手環境問題的同時開始逐漸冷靜下來思考,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一股以保護環境、保護有限資源為目標的綠色設計浪潮正在全球興起。
手機現在已經成了人們難以分離的生活必需品,其作為快速消費產品,據相關統計,全球移動用戶更換手機的周期平均在2年左右。據中國廣播網等媒體報道,目前全球每年廢棄的手機約有4億部,其中中國有近1億部(圖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期的《化電子垃圾為資源》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廢棄手機數量將比2007年增長7倍。然而這些令人發指的數據背后是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因此手機的設計更應該意識到綠色設計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1、綠色設計的內涵
在漫長的人類設計史中,工業設計為人類創造了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加速了資源、能源的消耗,并對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特別是工業設計的過度商業化,使設計成了鼓勵人們無節制消費的重要介質,“有計劃的商品廢止制”就是這種現象的極端表現。無怪乎人們稱“廣告設計”和“工業設計”是鼓吹人們消費的助推器,招致了許多的批評和責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設計師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工業設計師的職責和作用,綠色設計也就應運而生。綠色設計反映了人們對于現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同時也體現了設計師道德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
綠色設計也稱生態設計,環境設計,環境意識設計。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環境屬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重復利用性等)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功能、使用壽命、質量等要求。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的原則,即Reduce,Reuse,Recycle。Reduce是指通過適當的方法和手段盡可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污染排放的過程,它是防止和減少污染最基礎的途徑;Reuse是指盡可能多次以及盡可能多種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Recycle是把廢棄物品返回工廠,作為原材料融入到新產品生產之中。
2、手機設計中的綠色因素
2.1設計師的環保觀
手機設計師作為手機產品的主要策劃者和創造者,對產品的各個階段所產生的環境問題都會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尤其是往往由他們決定手機產品所選用的主要材料,手機產品采用何種加工方式?采用何種表面處理方式?產品如何使用?用后的廢棄物如何處理?使用何種材料等,設計師對眾多問題起決定性作用。
手機設計要想走綠色設計的道路首先手機設計師應該培養自己的環保觀念,加強設計師的環保知識,學習環保技術不做過度設計,杜絕垃圾設計。樹立綠色設計的觀念就是要讓手機設計師認識到綠色設計是手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新式武器。
2.2手機設計中綠色材料的選用
材料是手機產品的載體,手機綠色設計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產品綠色材料的使用比重不斷提高。綠色材料又稱生態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對資源和能源消耗少,對生態與環境污染小,有利于人類健康,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環利用的材料。
在全球勁刮“綠色風”的背景下,手機生產商也加快了探索用于手機開發的環保材料。以生物原料為基礎的生化塑料,例如從玉米等谷物中提煉加工的聚乳酸(PLA),以逐步成為一種能替代常規石油化工塑料的新材料,并正在得到推廣應用。
事實上,材料廠商們一直在努力。其中一個最有趣的例子,是荷蘭Pvaxx技術公司開發的聚乙酸乙烯酯材料被英國沃威克大學的克里·科萬博士用來制作了一款手機外殼,報廢時,該外殼能在土壤中快速完全降解,對環境不產生影響。富有想象力的科萬博士還在該外殼上嵌入一個小窗口,內置一粒向日葵種子,當外殼開始在土壤中分解,釋放出的硝酸鹽就成為養分,能幫種子發芽,開出一朵向日葵來。
2.3手機新能源的利用
現行的手機大多采用鋰電池來驅動,手機消耗能源雖然不大,但是每年因為用戶沒有及時拔掉充電器和充電效率低所浪費的電能足以和一個大型發電廠的全年發電量相比。作為綠色環保設計的一種趨勢,太陽能手機的確得到眾多廠商的追捧,也有部分產品問世,但這些產品目前還不足以替代現有的常規電池。諾基亞對于太陽能充電手機的研發一直都有著極大的興趣,此前他們曾在1997年推出了首款太陽能充電手機,2012年又一部太陽能充電手機亮相,諾基亞曾在北極圈、波羅的海以及肯尼亞等地對這款手機的原型機進行了測試。根據他們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安裝于手機后蓋的太陽能電池板給手機充電雖然存在可行性,但仍具有非常大的難度。三星、LG廠商也曾推出過S7550 Blue Earth和GD510 Pop兩款手機(圖2),它們的后蓋也都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不過由于該技術尚不成熟,所以這些手機都無法成為主流產品,盡管如此,這些太陽能手機的出現將強化手機綠色環保的設計、生產趨勢。太陽能手機必然成為未來手機的必備功能,因能源越來越少,節能是永恒的課題。
3、手機設計中綠色設計的方法
3.1模塊化與標準化設計
模塊化就是通過對某一類產品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把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單元分離處理,用標準化的原理進行統一、歸并、簡化,以通用單元的形式獨立存在。這就是分解而得到的模塊,然后用不同的模塊組合來形成多種產品,這種分解和組合的全過程就是模塊化。
模塊是模塊化設計和制造的功能單元,具有三大特征:
相對獨立性,可以對模塊單獨進行設計、制造、調試、修改和存儲,這便于由不同的專業化企業分別進行生產;
互換性,模塊接口部位的結構、尺寸和參數標準化,容易實現模塊間的互換,從而使模塊滿足更大數量的不同產品的需要;
通用性,有利于實現橫系列、縱系列產品間的模塊的通用,實現跨系列產品間的模塊的通用。
對于手機來言,我們可以認為電池是一個模塊、充電器是一個模塊、手機殼是一個模塊、主板是一個模塊、顯示屏是一個模塊等等。將部分手機模塊規格標準化可以大量減少電子垃圾的產生。現在手機設計的現狀在模塊化設計上做的遠遠不夠,就拿手機電池、充電器及充電接口、耳機接口這些經常需要更換的模塊而言,規格尺寸方面沒有一個標準的規定,特別是電池,幾乎是一種手機一種電池規格。以至于消費者換一個手機就得同時換電池和充電器,原來的手機電池和充電器就成了電子垃圾。這些廢棄的手機充電器和電池不僅造成了社會財富和物質資源的浪費,更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資料顯示一塊手機電池的污染量相當于100塊普通干電池,可嚴重污染約六萬升水。
模塊化設計不僅需要手機廠商和設計師的參與更需要全球各個國家政府部門的參與,盡快制定相應的生產標準和成立相關的監管部門,比如手機電池可以制定幾種規格標準,制定統一的充電接口標準、統一的耳機接口等等。
在模塊化設計這—方面我們現在的手機廠商和設計師做的遠遠不夠,例如某國際知名品牌的手機不僅沒有備用電池,甚至電池根本取不出來,我們知道手機的電池相對于其他手機部件來說壽命是相對短暫的,試想電池不能用了手機也就成了電子垃圾。另外該手機品牌的SIM卡槽設計成小尺寸規格,違背了模塊化與標準化設計原則,給消費者帶來使用上的麻煩,這種設計應盡量避免。因此希望手機廠家和設計師們盡量采用模塊化與標準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3.2簡潔設計
綠色設計強調盡量減少無謂的材料消耗。在綠色設計中,“小就是美”,“少就是多”具有了新的含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種追求極端簡單的設計流派,將產品的造型化簡到極致,這就是所謂的“簡約主義”(Minimalism)。簡約設計不僅是功能上達到了使用的目的,而最為重要的在于材料的節約和加工的方便。
在手機設計中我們可以盡量減少多余的裝飾,造型簡潔,沒有多余裝飾的手機產品不僅適宜大批量生產,而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自從iPhone 1代于2007年6月29日在美國上市以來,每年一度的iPhone會,2007年到2012年,這個iPhone會已經舉行了5次,而iPhone也已經進入了它的第5代產品。從Phone的產品我們不難發現它的設計簡潔到極致,沒有多余裝飾,這種簡潔設計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生產難度和材料消耗,同時也迎合了消費者的審美觀(圖3)。
3.3服務設計
根據手機的發展趨勢,可以預測未來手機業的走向將向智能手機全面轉型,這類手機將是一個綜合性的智能平臺,除了傳統的語音、短信和上網外,就像個人電腦一樣,可以運行各種復雜的第三方軟件,從社交聊天、游戲到辦公軟件等無所不包。智能手機的出現為手機的功能擴展了無限的空間,同時伴隨著3G網絡的迅速興起,“智能手機+3G網絡+應用軟件服務”已成為手機終端與服務融合模式的典型。這些第三方的應用軟件服務就是我們所說的手機服務設計,當我們希望手機擁有更多的新功能時,我們不需要購買新的手機,我們只需要安裝相應的第三方軟件即可。手機服務設計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成為手機生產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其在產業鏈中所占優勢的重要策略。
蘋果應用商店是服務設計的一個典范,蘋果應用商店是蘋果公司提供給軟件開發個人或者大型公司發售自己開發出的在iPhone、iPad或者iPod Touch上的應用軟件的地方,其英文為application store。APP Store允許用戶從iTunes Store瀏覽和下載一些為了iPhone SDK開發的應用程序。用戶可以購買或免費試用,讓該應用程序直接下載到iPhone或iPodtouch。其中包含:游戲,日歷,翻譯程式,圖庫,以及許多實用的軟件(圖4)。App store模式的意義在于為第三方軟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個軟件銷售平臺,成為第三方軟件的提供者參與其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迎合了手機用戶們對個性化軟件的需求,從而使得手機軟件業開始進入一個高速、良性發展的軌道,其意義已遠遠超越了“iPhone的軟件應用商店”本身。
3.4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綠色設計方法還有可拆卸設計、可維修設計、可回收設計等綠色設計方法。可拆卸設計的主要目標是方便維修和回收、可維修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可回收設計的主要目標是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都是以“3R”原則為指導,以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最終目的。
因此,對室內“綠色設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綠色設計;室內設計;原則;應用
1綠色設計的概念
綠色設計(GreenDesign)也稱為生態設計(EcologicalDesign)、可持續設計(SustainableDesign)。其基本思想是:一種把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維修性、可再生性、可重用性等一系列環境參數在設計階段就納入產品設計之中,將環境性能作為產品的設計目標和出發點的設計過程。當這些參數達到要求后,再去考慮保證產品的周期和性能,力爭把對環境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從而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室內“綠色設計”,是指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健康、安全、便捷、舒適的室內生活空間的設計。設計師通過對室內空間的布局、裝飾材科的運用、室內物理環境的調解以及室內色彩的協調搭配的同時,把充分利用能源、極大減少污染等問題放在設計的首要位置,來滿足居住者生理、心理、衛生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室內“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它要求設計師以室內設計理念、設計方法等為切入點來達到保護環境、關愛生命、注重精神需求為目標的綠色行動。這正是一種對于自然―社會―人的關系問題的思考在室內設計藝術領域的體現。
2綠色室內設計原則
節約型設計原則。倡導節約型適度消費的設計思路,充分利用現有自然條件,室內設計中應盡量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選用無毒、無污染、可再生或使用后易于拆解、回收和再利用的原材料。
2.1健康性的原則。作為室內設計師應設法營造有利于人體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室內環境。在選材上(室內裝飾材料及施工工藝、家具、電器、陳設用品等)盡量采用污染少環保性的材料、嚴格控制質量,減少污染,對于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應及早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最大程度地選用綠色環保的材料,綠色裝飾材料指在其生產制造和使用過程中既不會損害人體健康,又不會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室內裝飾材料。為此在選擇飾材時,最好選擇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或有綠色環保標志的產品。盡量選用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的綠色產品,國家衛生部門檢驗合格的產品。
2.1以人為本設計原則。綠色室內設計應打破過度設計和裝修造成的室內空間擁擠和給人們帶來的壓抑,努力營造優美、和諧的空間環境,提高室內舒適度,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優秀的綠色室內設計是構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橋梁。
2.2生態美學原則。生態美學是在傳統審美內容中增加了生態因素。室內設計應在自然采光、通風、隔熱、保溫的前提下,保證良好宜人的室內空氣和充分的陽光照射,體現質樸、簡潔的自然生態美,運用無土栽培等現代綠化科技技術,改善室內空間與自然的隔離狀況,把自然生態延伸到室內環境。
3綠色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3.1室內設計室外化。人類源于自然,歸于自然,崇尚自然是人類的固有屬性,人們厭煩密閉、狹小的生活空間,渴望回到大自然。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新鮮空氣是人體健康的必要保證,通過對室內空間的合理組織與設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通風與自然采光的要求,設計時,應力求室內外一體化,創造開敞、明亮的流動空間,使居住者較多地獲得陽光、新鮮空氣和景色。
3.2室內綠化設計。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室內綠化盆栽、水景、插花等有生命的景觀造型藝術,可為室內設計賦予生命和靈魂,獲得小中見大、咫尺千里、移天縮地的對自然的感受,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獲取室外新鮮空氣和宜人景色的需求。
將綠色植物,如盆景、盆栽等綠色景觀引進室內設計,植物在光線的作用下可調節空氣濕度,不僅美化了室內的環境質量,而且植物的綠色是一種柔和的色彩,給大腦皮層以良好的刺激,可使疲勞的神經系統在緊張工作之余得以放松和恢復。室內綠化設計因其花卉植物的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為人們生活所增添的無盡的情趣和美感,己被廣泛應用于室內環境的空間處理設計。
采用室內繪畫藝術設計。繪畫設計是室內綠色設計的重要元素。它通過繪畫手段在室內描繪生動逼真的山清水秀、再現自然景觀、云天水色等,把大自然引進室內,配以鳥語花香的聲、音效,營造室內造園的效果,既可創造宜人的生態環境,又能增加室內藝術氛圍,這種全天候的室內花園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理與心理需求。
3.3人工照明與自然采光設計。采用自然光是綠色室內設計的基本原則。自然光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應充分地加以利用,設計時,可通過改變窗戶的位置和數量,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此外,可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和使用發熱量低、光照程度高、壽命長、可調光、可頻繁開關的LED節能燈具。
3.4綠色家具與裝飾材料選用設計。室內設計,應優先選用“綠色”家具與裝飾材料。選擇天然材料或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的環保材料,能夠有效減少污染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選擇環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選用有毒、有害和輻射性強的材料,也是將裝飾材料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控制到最低的有效途徑。
家具的選擇,除對款式、價格等關心外,應對涉及人身健康的家具木材、人造板、塑料件等材質進行選擇。優先選用未使用滅菌劑的原木家具、自然透氣的藤家具以及淡雅樸實的竹家具等;塑料制品的選擇應避免使用以鉻、鉛或汞等重金屬或以此為主要成分的添加劑。
人造板是室內裝飾必不可少的材料,應從綠色選材理念出發,選用甲醛、苯等化學氣體釋放等級達到環保標準的產品,避免因追求新奇和美觀而選用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放射性材質。
3.5室內模擬設計。室內設計中自然材質肌理的應用,可讓人們感知自然材質,找到回歸原始和自然的感覺。尤其是大膽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質地、金屬材質等的著意彰顯素材肌理和其本來面目的設計,無論是原始粗獷的材質,還是施以精密打磨后表現出的冷靜光滑,都能牽動人們的情思,煥發人們潛在的懷鄉、回歸自然的情愫。
此外,自然景觀的引入、懷舊簡潔風格的運用等也是綠色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應用。其中室內紡織品壁掛設計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魅力,尤其是以毛、棉、麻以及合成纖維為主要材料的傳統壁掛,通過編織、印染等手法,輔以精美圖案所展示的獨特的創作風格和體現的溫暖的、回歸自然的、綠色的清新古樸情調,近年來備受室內綠色設計專家和業內人士關注。
4結語
在室內設計中加強綠色設計,不僅僅是人類主觀愿望的需求,更是社會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這就需要切實把室內綠色設計當作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來探討,科學合理地選用綠色材料、合理布局室內空間、加強室內色彩和材料質感的合理運用以及室內自然景觀的布置等。加強綠色設計需要我們設計師的努力,但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加強環保意識,提高綠色設計的認識,重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為生態環境的創造而努力。
參考文獻:
社會的不斷發展讓人們意識到了環境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在提倡節能減排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對室內的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室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綠色設計的理念被應用到室內設計之中。綠色室內設計不僅可以讓人們擁有一個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還可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破壞,實現了人與環境的協同發展。
綠色設計理念的概念
綠色設計理念在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其反應的是人們對工業革命以來科技技術對于環境破壞的反思。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商業繁榮的同時,也造成了能源和資源的過度消耗,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設計者們對于此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綠色設計的理念,旨在減少污染和能源消耗。綠色設計理念要求人們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環境因素,對可能造成的污染進行預防,把環境因素作為設計的主要因素,將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在綠色設計紀念下,設計的產品將盡可能的減少資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并且可以進行循環利用。
綠色室內設計的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
室內設計的主要目的還是讓人住的舒適,因此綠色室內的設計在強調環保的同時也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顧名思義是指綠色室內設計要給人建立一個安全、衛生、舒適的空間。這就要求室內空間布局上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并且具有可良好的物理環境,例如良好的通風,較低的噪音等,避免室內環境對人造成傷害。當然以人為本不能只顧及人的要求,還要考慮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滿足人們舒適生活的要求。
2.可持續原則
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綠色設計理念,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既要滿足當代人的要求,又不損害后代人要求的能力。具體到綠色室內設計中就是要優化資源的分配,在建造過程中減少能源資源的損耗,盡量使用可以重復利用的材料,并且做好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對于能源的使用方面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保護能源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為適應我國土地廣闊的國情設計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減少不必要的能源和資源損耗。
3.生態美學原則
綠色設計理念應當遵循生態美學的原則,做到生態和美的結合。這樣的設計可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讓人們感受人文美景的同時感受的自然之美。人是不能脫離自然而獨立存在的,在室內進行綠化設計不僅可以讓人更加親近自然,還可以凈化室內的環境。需要注意的是室內綠化要能夠進行良性的循環,要既能滿足人們對美的需要,還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加入動態的變化,讓室內的環境可以隨外部條件的變化而進行變化,給人們一種貼近自然的美感
綠色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合理的空間布局
合理的空間布局可以在滿足人們對空間的使用需求的基礎上為人們提供接近自然的環境,讓人們在室內也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綠色的室內設計首先要在空間上符合人體工學要求,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保持室內環境的靈活性,可以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再將自然景觀比如將花草、樹木等通過精心布局放置在室內,讓人們有一種貼近自然的感覺
2.改善室內物理環境
綠色設計要求改善室內的物理環境,通過空間布局使自然風能夠通過室內,良好的通風不僅使室內空間更加自然,而且可以排除室內的有害氣體,提升室內的空氣質量。當然在自然風達不到良好通風效果的情況下也需要采用人工手段進行輔助通風。在照明方面,采用自然照明配合燈光為室內營造一個舒適的光環境,盡量避免大量使用燈光照明,燈光環境下的舒適程度遠不及自然光,在燈具的原則上要以節能環保為標準。同時室內需要安靜的環境,避免受到外部噪音的干擾。目前由于施工、交通、生活設備以及人流等因素,環境中的噪音越來越多,就需要在空間布局上室外噪音進行適當的隔離,同時使用吸音、隔音材料來消除噪音,使室內具有一個安靜的聲音環境。
3.綠色家具及材料的使用
目前裝修問題引發疾病的事件時有發生,有毒家具及材料給人們的身體造成巨大的損傷,因此在家具和裝修材料的原則上一定要以無毒害作用為第一標準。采用清潔技術下生產的綠色建材可以減少毒害物質的排放,并且具有回收利用的功能,可以在保護人們身體不受損傷的情況下節約資源。為了達到綠色設計的要求在選擇家具是盡量選擇能耗小,不需要長途運輸的家具,同時盡量減少非必須家具的使用。
結論
1.綠色服裝材料的選擇
綠色服裝設計首先要從材料上進行創新,這方面體現了設計師的環保理念,近年來,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人們對環境不加節制的破壞,對資源不加限制的開采,導致環境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大自然正在不斷的以各種惡劣的環境以及自然災害向人們進行報復,為了人們今后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成為一種責任感的表現。尤其是近些年來,綠色材料逐漸的涌現出來,這種服裝設計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在技術的運用上以及材料的使用上都需要進行認真的思考。現在比較常用的服裝材料一般是天然纖維材料,這種材料對于環境的污染是比較小的,以往人們為了追求潮流和時尚,不考慮服裝的材料使用,一般的人造化纖面料如果廢棄之后很長的時間也不會分解腐爛,這對于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況且服裝使用的周期要遠遠的小于材料的生命周期,這也是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采用綠色環保的材料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于服裝的需求并且這樣的材料對于環境污染是非常小的,另外一些麻纖維或者是天然礦物質纖維等都是比較不錯的環保服裝材料,從使用的價值以及創造的經濟價值來說都是比較不錯的,綠色的服裝材料可以在使用的時候進行回收或者是降解,對于生態平衡以及可持續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2.綠色的服裝造型設計
在服裝造型上,也要考慮綠色環保理念,造型的設計上首先要考慮服裝和人體結構的特點和空間處理,由于每個人的體型特征都是不一樣的,在進行服裝的結構設計的時候,要呈現出最舒服的狀態和感覺,在設計的時候要符合人體工學的理念,要盡量的符合人體的自然形態。在一些服裝設計的細節方面還應該進行創新和發展,細節方面也可以體現綠色設計的理念,比如一些口袋的設計等,在滿足消費者的流行需求的時候,可以在面料以及造型上進行綠色設計,可以在整體以及細節方面進行色彩和面料的交替搭配,以獨特個性的方式來展現設計的獨特造型。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的多調查一些消費者的需求,在設計造型方面都什么特殊的需要等。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盡量的開發服裝的用途,不僅要造型美觀還需要提升服裝的使用價值和利用率。比如,在一些運動服裝的造型設計方面,可以設計成既能夠在運動的時候進行穿著,活動的時候比較寬松的服裝,還可以跟戶外服裝的造型結合起來,開發一些功能性比較多的服裝。傳統的服裝設計在這方面的考慮比較欠缺,主要強調外觀的設計,并沒有真正的將造型和實用性結合起來,所以設計師要從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需求等方面綜合性的進行考慮,在造型方面融入環保理念,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3.色彩方面的綠色設計
1.產品的安全性
由于嬰童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對危險事物沒有預知能力,且身體發育不完全,比普通的消費者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傷害。因此在嬰童用品中,產品的安全性是考慮的重要要素。嬰童用品從造型上來說比普通產品要圓潤簡潔,不應有鋒利的棱角。材料上選擇安全無毒的玻璃、塑料、不易脫落的毛絨及可持續性的再生原料等。在結構上注重產品零部件的安全性,細小零部件應考慮到嬰童吞食的危害,兒童不應輕易拆卸,并需給監護人一定的提示。
2.童趣的造型與鮮明的色彩
由于嬰童這一特殊使用群體的心理及情感需求,產品多為簡單化、可愛化的圓潤造型,多采用仿生或抽象概括的設計手法,童趣十足;色彩則選用飽和度高,明度強的艷麗色。
3.功能的實用性與操作的簡便性
因嬰童特殊的生理結構與智力發育水平,產品的實用性與人性化設計是關注的重點。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嬰童特點,其產品的大小、結構、功能、操作難易都應有著明顯的區別。例如,一歲以內幼兒的玩具、奶瓶、童車等考慮人性化的設計,玩具設計尺寸不易過大,奶瓶容量應適中,功能應簡潔并帶聲。
二、綠色設計理念
可持續設計的理念很早就進入到產品設計領域,早期綠色設計所提倡的3R理念,即減量化、再利用、回收利用,從能耗的角度,對產品物料的投入,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嬰童產品設計的多元化趨勢,促使產品的設計精益求精。“隨著全球資源的過度開發,有限的地球資源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如何節約,環保與生態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引起熱議,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由此被提出,綠色設計因此也被更多的設計師與消費者所青睞”。在這種背景下賦予嬰童用品更多人性化的特征,在設計時除了考慮安全舒適性等因素外,更多地融入新的因素,把嬰童的需求納入到設計過程中,由這種多需求設計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受到人們的重視。設計師開始探尋更合理完善的設計觀念,綠色設計成為嬰童產品新的設計趨勢。
三、嬰童產品中綠色設計理念的體現
嬰童用品的特殊性使得設計理念與其它產品有所不同。嬰童用品的設計原則也比普通產品考慮的因素更多。
1.材料的可持續性
嬰童用品的材料要選用無毒無害可回收或循環使用的材料。在滿足了無毒、耐高溫、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后,可以對一些特殊材料的可持續性進一步開發設計,例如,在嬰童產品中經常利用的無毒硅膠材料,運用其彈性等物理特性來進行形變,從而獲得另一種功能,增長產品的利用率或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
2.產品的可成長性
由于嬰童的生長迅速,生理尺度與認知程度在迅速變化。如何延長嬰童產品的使用周期?使產品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是一個很巧妙的著手點。通過結構可調、拆分重組、功能轉換等方式拓寬產品的使用場景,從而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
3.造型的堅固性
嬰童對外部事物的感知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的,因此大部分兒童都對玩具或其他用品充滿好奇,喜歡拆卸,幼兒喜歡砸摔,嬰兒喜歡舔咬、敲打等。嬰童產品如果耐用性差,使用周期短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增強嬰童產品的耐用性能有效的增長產品的使用周期,減少因破損導致的產品廢棄,從而減少材料的浪費,減少嬰童產品對廢棄所導致的環境污染,達到節約材料保護環境的目的。
4.產品的功能整合
隨著嬰童產品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多,產品的功能及種類也繁多。在這種消費環境下,設計師應以產品的實用性為設計導向,從產品的多功能性著手,在增長產品使用周期的同時,集多功能為一體,從而實現節約材料的目的。
5.結構的易維護性
易維護性也是嬰童用品綠色設計理念的一個體現。由于嬰童用品使用環境的特殊性,使得設計師更多的考慮產品清洗與修理的問題,易清洗的產品能有效減少產品腐蝕與疾病的產生。另外,易維護性也體現在嬰童產品零部件的共通性上。零部件的共通性能減少維修不便所產生的產品廢棄問題,從而能使產品盡其所用,最大限度的實現其價值。
6.建立分享觀念
一、綠色建筑概述
1.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在大自然中,綠色常被認為是生命色、環保色。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肆意地破壞環境無疑對我國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綠色發展成為了我國接下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建筑工程行業中,能耗高是建筑行業的顯著特征,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增多,環境破壞也變得更加嚴重,所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無疑成為了控制能耗的第一選擇。在建筑設計中加入綠色設計理念,不僅可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而且也可降低能耗,增強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動力,與我國建筑工程行業未來發展有著緊密聯系。
2.綠色建筑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新能源使用原則我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化石能源,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持續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為了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傳統能源相比,風能、太陽能等能源供給方式更加環保,而且屬于可再生能源,具備不斷開發應用的潛力。因此,在建筑設計工作中,為了降低工程能耗,設計者可增加對新能源的應用力度,例如,在屋頂、墻壁的設計中引入太陽能,將熱能轉化為電能,不僅可提升室內的舒適性,而且也可降低能源的消耗。(2)遵循環境保護原則提升環境質量,無疑是綠色建筑發展的基本目標。在建筑工程中,隨著工程的進行,大量的廢棄物出現在施工現場,例如,廢水、廢氣以及建筑垃圾等,不僅會導致施工環境遭受污染,而且也會引發資源浪費問題,增加施工成本。所以為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設計者要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積極引入低能耗、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從而提升環境質量,使生態環境得到妥善保護。(3)注重以人為本原則建筑工程的建設目的根本在于為民眾提供生活、工作的空間,所以“以人為本”是設計者需遵循的設計理念。在設計建筑時,為了提升室內環境的舒適度,需要提升室內空氣的流通性,使環境更加舒適、愜意。此外,采光也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一環,注重增強室內環境的采光性,可以提升室內環境的美觀性,在其中工作、居住的感覺也會更加舒適,同時也可降低能耗,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二、以長沙丁家文體中心為例踐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1.案例概況
丁家文體中心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九路與盼盼路(遠大三路)交接處東北角,場地呈長方形。項目總用地面積為8785.13m2,總建筑面積為5539.76m2,文體中心共5層,建筑高度22.25米,主要功能為文化用房、體育用房。
2.規劃布局及景觀設計
項目場地選址不存在本地區文物、歷史建筑、風景名勝、自然水系、濕地、基本農田、森林植被和其它保護區。場地內無需要保留的建筑物。沒有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沒有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沒有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建筑主朝向為南向,建筑間距大,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戶外活動場地設喬木、構筑物等遮陰措施;利用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不僅為行人提供游憩的良好條件,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根據長沙的氣候條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點,栽植多種類型鄉土植物。場地內綠色雨水基礎設施:通過植物截流、土壤過濾滯留處理小流量徑流雨水等方式合理銜接和引導屋面雨水、道路雨水進入下凹式綠地、植草溝、雨水花園等地面生態設施;除機動車道路,其它硬質地面設置透水鋪裝。場地內人行通道與場地外人行通道的連接處、入口等位置均設置無障礙設施。同時,合理布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為機動車停車位配建充電樁。
3.建筑設計
建筑形體規則,造型簡約,內外均不采用大量裝飾性構件。屋頂采用保溫屋面,外墻采用巖棉外保溫,外窗采用雙層中空的L0W-E保溫玻璃,電梯采用電梯群控、轎廂無人自動關燈等節能技術。項目為公共建筑,在其公共部位采用土建裝飾一體化設計,可以減少二次裝飾過程中的浪費。建筑外立面采用耐久性好、易維護的裝飾裝修建筑材料,不采用國家、省、市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4.其它
項目建筑砂漿全部采用預拌砂漿,現澆混凝土均采用預拌混凝土。合理采用高強建筑結構材料,梁、柱縱向受力普通鋼筋采用不低于4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項目走廊、樓梯間、門廳、大空間等區域的照明采用分區控制能節能控制措施。采用變頻措施進行供水系統加壓,實行雨污分流,采取高性能閥門等措施對管道閥門漏水、滲水情況進行預防。用水器具采用節水器具。采用高性能閥門、零泄漏閥門、合理設計供水壓力、室外埋地管道保護、水箱、水池溢流報警裝置、進水閥門自動聯動裝置、分級計量水表等裝置和措施避免管網漏損。按管理單元,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裝置。綠化灌溉采用噴灌節水高效的灌溉方式。項目一樓采用分體空調設計,二至五層采用多聯機空調,末端均可根據用戶自身需求獨立定制。
三、落實綠色建筑理念與提升設計質量的途徑
1.加大環保材料的應用推廣力度
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要求下,建筑設計者要注重節約資源,并且不得破壞寶貴的生態環境,確保自然環境與人可以得到和諧發展。因此,設計者可從多個角度出發,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為基礎,注重將環保材料應用到設計方案之中,并增強環保材料的應用與推廣力度,保證周邊環境不因建筑工程而遭受破壞、污染。與傳統建材相比,環保材料無論是在安全方面,還是在節能方面,均有著巨大優勢。以硅酸鋁保溫材料為例,其不僅防火、防滲性能突出,而且可存儲多余的熱量,在保溫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損耗。
2.加大綠色建筑理念的宣傳力度
設計人員是否重視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將會成為影響綠色建筑設計質量的關鍵。因此,為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設計者必須要知曉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重要性,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貫徹到每個設計環節,方可提升設計質量。建筑企業需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引導與宣傳,使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扎根在每個設計者的心中。例如,建筑設計單位可定期開展主題培訓活動,增強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宣傳力度,監督每位員工的設計行為,確保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應用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從而促進綠色建筑工程的發展。與此同時,在倡導綠色建筑理念過程中,建筑單位可做好以下工作:(1)設計人員要明確設計要點,以標準、規范為基礎開展設計工作,在建筑工程設計方案中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2)將綠色建筑有關設計要點、知識以海報、通知等形式張貼在宣傳欄中,做好設計人員培訓工作,幫助每位設計人員掌握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開展原則與執行要點。
3.增強綠色建筑設計實施監管力度
做好設計人員的監管工作,確保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在方案中得到體現。此外,加強監管力度,不僅可提升設計質量,而且也可避免材料浪費情況出現,確保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有效落實。在監管過程中,建筑單位要結合實際建筑工程要求,制定出相應的設計標準與規范,設計人員要在標準、規范的要求下開展設計工作,加大綠色環保材料的應用力度,做好采光、保溫等設計工作,降低能源損耗。同時,制定完善的獎懲政策,激勵各位設計人員做好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下的設計工作,推動綠色建筑設計水平不斷提升。
四、結語
關鍵詞: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綠色建筑;BIM技術
我國每年消耗的建筑材料是全球建筑材料消耗總數的50%以上,水泥與鋼材的消耗量占全世界40%,可見我國建筑規模之大,但同時我國也是建筑垃圾生產大國,建筑工程中每萬平方米建筑施工中就會產生600噸左右建筑垃圾,我國產生的建筑垃圾占全球40%,已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建筑環保、節能問題也因此受到了廣泛關注,綠色建筑設計的推廣和應用勢在必行。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積極應用現代化設計手段,對設計方案進行模擬,確定設計的生態性,以促進建筑工程行業持續發展,實現生態建筑。BIM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對于設計方案生態性的提升有著很大幫助。
1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近幾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等問題的日益突出,而提出的新概念,指能夠達到節能減排目的的建筑物,即建筑物能夠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以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綠色建筑并不是單純地對建筑進行立體綠化,而是一種概念上的“綠色”,指建筑對環境無害,在不破壞原有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建造建筑,盡可能減少對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實現節能環保[1]。綠色建筑概念最早提出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1969年,美國的伊安•麥克哈格針對綠色建筑展開了系統研究,并出版了《設計結合自然》一書。1990年,英國了世界第一個綠色建筑標準[2]。1992年,聯合國全面推廣綠色建筑思想,使綠色建筑受到了廣度關注,綠色建筑逐漸成為現代建筑的發展方向。隨后不久世界各國紛紛推出自己的綠色建筑標準。為應對全球變暖、能源短缺、生態惡化,我國也在近幾年開始全面推廣綠色建筑思想。
2BIM技術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簡稱,即建筑信息模型,最早提出于1975年,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筑管理的數字化技術手段[3]。基于BIM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為設計團隊以及包括建筑運營單位在內的各方建設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為建筑物從建設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以能夠實現建筑工程的可視化和量化受到廣泛關注。在工程項目建設的不同階段中,不同利益相關方均可通過在BIM中更新、提取、插入、修改信息來支持或反映其各自職責和作業情況,促進協調作業,保障工程的順利開展。BIM技術以各種數字技術為依托,以數字信息模型為工程建設的基礎,建筑信息儲存在BIM中。這些信息數據可用于建筑設計、建造、管理,實現了建筑信息集成化管理,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便捷的工作方式[4]。基于BIM技術的建筑模型利用仿真模擬技術,通過模擬建筑物模型來真實反映建筑信息,具有可視化、可出圖性、模擬性、協調性等特點,尤其是在復雜建筑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質量,避免了反復更改。綠色建筑設計中應積極推廣和應用BIM技術[5]。
3基于BIM技術的綠色建筑設計應用
不論建筑規模大小,還是建筑結構復雜與否,都必須進行建筑設計,只有經過科學合理地建筑設計后才能順利施工,科學合理地建筑設計是高質量建筑物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建筑設計指建筑工程在進行施工前,設計者按照建設需要,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預先設想,并擬定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活動。這些方案通常用圖紙和文件進行表達,建筑設計數據是施工備料、施工組織、施工配合協調的重要依據。但傳統建筑設計過程中多通過二維圖紙或文字信息來傳遞與實現,且工作量大,設計中易出現漏洞現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導致原設計與施工客觀現狀相互碰撞,引起矛盾,導致施工效率和質量難以得到保障。BIM技術的應用則切實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為建筑工程精細化提供了可能。實踐證明,BIM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降低工程信息傳遞過程中的衰減,可利用模擬施工功能,自動生成工程量,優化材料采購和施工進度安排。目前我國建筑設計普遍重視的是建筑外觀和功能,往往忽視建筑能效設計,這并不利于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而BIM技術與綠色建筑設計的結合,給建筑設計帶來了更多可能。具體設計中通過BIM技術的能耗分析軟件及數據轉變能夠體現出建筑模型信息,通過建筑信息模型就可實時得到建筑能耗信息的反饋,所以設計精度被大大提高,避免了因設計不當造成的能源、資源的浪費。但在建筑模型建立中,必須要嚴謹,結合工程要求,切合工程實際情況,不能脫離實際,保障模型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才能確保反饋信息的科學性。如果數據模型建立存在問題,所獲得的反饋信息和分析數據也會與工程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這樣的反饋信息并不具有參考價值,甚至會給工程決策造成誤導,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保障模型建立質量是應用BIM技術的前提條件。另外,基于BIM的設計模式,還提供了建筑采光、通風、供熱等仿真分析功能,利用這些功能就能夠把建筑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對建筑的影響進行具有針對性地分析,從而進一步判斷建筑設計的合理性、環保性,從而促進綠色建筑的實現。基于BIM的設計模式,利用一系列的軟件工具輔助進行設計,其中建筑全能耗分析軟件模塊為:Economics、Loads、systems、Plants。這四大模塊相互協調,形成建筑系統模型。建筑系統模型為設計者提供了一個友好的三維設計界面,使設計結果更直觀。這種設計充分考慮了氣候、建筑朝向的差異性,利用自然解決建筑能耗與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BIM從理論上可完整虛擬建筑生命,使整個建筑信息三維化、虛擬化,使設計結果更容易理解,有效優化了投資和評估,降低了工程造價。現代工程中隨著工程項目規模、形態、功能的日益復雜,建筑設計難度越來越大,傳統設計方式已不能滿足目前建筑整體設計的要求,BIM技術為建筑設計提供了新路徑,為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帶來了機遇。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推廣綠色建筑,我國每年僅一個城市就可節約七萬噸煤炭資源,全國建筑能耗將降低20%,能夠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推廣綠色建筑思想對于解決建筑能耗與排放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4結語
建筑設計不僅影響著建筑質量和功能,更影響著周邊環境和建筑能耗,傳統設計方式下,難以反映建筑能耗。而基于BIM技術下的建筑設計,通過模擬建筑信息便能夠反映建筑能耗等相關信息,對于優化建筑設計有著很大幫助,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積極推廣和應用BIM技術。
參考文獻:
[1]周墨菁.建筑設計對生態環境及系統的影響研究[J].湖北職業技術經濟管理學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建筑設計中生態設計理念的應用分析[J].浙江經濟管理學院,2011,19(14):132-136.
[3]王慧麗.生態設計理念對建筑設計的作用[J].上海科學技術學院,2012,16(07):119-123.
[4]田麗芳.建筑污染帶給生態系統的污染和破壞研究[J].江蘇現代職業技術學院,2011,15(03):116-118.
[5]王勵勤.現代建筑設計中存在的污染問題及解決對策[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2012,12(12):102-103.
1.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社會的快速發展相對應的是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問題,在資源消耗過程中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的數量也大量增加,嚴重威脅了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這些威脅主要表現為大氣、水資源、土地等由于受到污染物的侵襲,而出現污染、枯竭、退化的現象,甚至還會使自然環境中的珍貴物種出現種類銳減的嚴重情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長期的發展,就必須時刻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而在平面設計這一領域中,可持續發展的最好體現正是綠色設計理念,同時平面綠色設計理念也是促使我國平面設計行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必然途徑。
2.實現平面設計人性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平面藝術設計的發展以及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平面設計在理念上得以不斷發展。當前人性化以及綠色設計理念已經逐漸成為平面設計的主體理念,而就綠色設計理念的合理性、科學性來看,綠色設計理念將充分滿足人們對人性化平面設計的需求。平面藝術對人類的心靈具有很好的慰藉功能,因此在平面設計中倡導人性化就顯得尤為必要。但由于平面設計是建立在以技術為中心的基礎之上的,其更加注重功能性的開發。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平面設計的需求,但是其核心思想并非以人為本,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很難使平面設計實現長期化的發展。而平面綠色設計理念真正體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綠色設計理念在平面設計中的實現方式
平面設計作品的誕生需要相應的物質作為作品形成的載體,這些物質形式的載體即組成平面設計作品的物化要素,其中包括了電腦、工藝、耗材、油墨、紙張等。要想使綠色設計理念在平面設計中得以順利實現,設計師首先應該立足于環境保護,積極探尋物質要素的環境保護方式。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使用再生紙。在平面設計中紙張是其形式主要的載體,而造紙的原料主要來自木材。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森林面積銳減,這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溫室效應、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一系列惡性自然現象。造紙廠產生的大量廢水、廢物對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再生紙具有使用面積廣、可回收、能夠循環再利用的特點,因此對再生紙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節約資源的作用,對于環境污染能夠起到有效的緩解作用,因此,再生紙在平面設計中的使用正是平面綠色設計理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