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位哲學家曾說,對于不懂的問題,疑問是一種明智;對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種才智;對于前人的定論,挑戰是一種大智;而對于未來的世界,創新是一種睿智。兒時的好奇、冒險、自信,萌動著可貴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若得到充分地發掘和培養,就會化作強烈的求知欲、進取精神和創造潛能。對于幼兒來說,盡管他們的創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這種經常創新實踐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成人的創新只是偶爾為之)。孩子的創新能力是十分微弱的,但他們從事創新的潛質確十分巨大,我們有責任加以保護和挖掘。那么幼兒園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一、要善于營造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氛圍。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個充滿緊張、壓抑的氛圍中會有創新的可能嗎?面對不信任的目光,耳聽粗暴的訓斥,孩子會變得膽戰心驚、心慌意亂、憂心忡忡、驚慌失措,他們的大腦感受力會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孩子們會自發地陶醉于充滿樂趣的想象創新活動之中。如在幼兒園的游戲中,他們會無拘無束,輕松自在,穿上白大褂拿起聽筒當醫生,用積木輕輕壘起,堆砌出各種造型就算蓋起新世紀的房子。究竟該如何去營建、創設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激發孩子的創新靈感呢?
1、教師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要一切教師說了算。要鼓勵孩子參與討論,發表意見,要給孩子充分自主活動的時間和歡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對孩子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孩子將來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奠定基礎。
2、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訓斥。當孩子在創新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時,他們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此時,教師切忌不聞不問、不屑一顧、甚至當頭棒喝,這樣做不僅會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堵回去,而且會喪失對創新的興趣。教師應該深入其中,組織孩子,積極探究,尋找原因,幫助解決。當孩子在創新過程中講錯或做錯事情時,教師不能加以訓斥,粗暴對待,否則,你會就此堵住孩子再創新的源泉。
3、提供孩子安全和自由的空間。自由和安全是創新氛圍形成的土壤和氣候,教師要多開辟這樣的小天地。為此,我們在創設各類游戲區域時,從名稱、色彩、布局等盡可能地讓幼兒感到溫馨、親切,還通過投放豐富多彩的材料鼓勵孩子玩,玩出新方法、新花樣,增進孩子對創新活動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二、要注重創新過程,善于捕捉創新火花。
靈感是創新火花的閃現,在幼兒身上閃現的瞬間創新火花會因為教師的不當教育方式給無情地撲滅了。比如在幼兒紙工活動中,他們無意中折出了別樣造型,而且興奮地向同伴講述時,教師卻給予否定的評價,這會壓抑幼兒靈感,撲滅他們創新火花。保護幼兒的創新行為、呵護他們創新想象,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正確對待幼兒的各種提問。教學中,幼兒會提出各種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抹掉他們獨特的思維,否定他們的想象,教師應主動、耐心面對幼兒這種大膽提問的行為,啟發、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二)有意識訓練幼兒展開想象。教師多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書籍、童話書、科幻、寓言等,這些“精神食糧”將會有助于他們學習別人成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多提供給幼兒半制品的游戲材料。半制品的游戲材料優點應在于重新去組合,拼裝新物體。這些材料給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創新的空間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斷激發出靈感,閃現出創新的火花,他們從而敢于創新。(三)多讓幼兒接觸新事物,擴大幼兒視野。教師宜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環境,經常利用各種時機引導幼兒接觸各種新鮮事物。從城市的變化了解建筑、交通等設施;從農村的田野風光了解花卉樹木的生長特性等。幼兒認識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礎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只想把幼兒關在室內,只想讓幼兒寫字、畫畫、背詩等,就會把孩子創新的火花撲滅,不可能培養成有創新能力的人。
三、要講究創新方法,善于拓展幼兒的思維。
關鍵詞:創新教育;教育創新;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其核心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和解決基礎教育如何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問題。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是重要渠道。那么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如何開展創新教育呢?
一、捕捉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幼兒生活中,經常綻放出創新的火花,倘若視而不見,任這些教育機遇流逝,就會埋沒幼兒的創新潛能,這是傳統教育的弊端所在。在長期的幼兒教學和生活中,我始終要求自己做有心人,不失時機地捕捉每個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一次,園里分給每個幼兒一塊西瓜,吃完后有些幼兒便拿著西瓜皮玩起來。我留心地觀察,看到有的幼兒把西瓜皮當成“電話”,在“喂、喂”地互相打電話。于是我抓住時機,及時加以引導:“小朋友們,西瓜皮還可以做什么? ”孩子們這下可高興了,他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做小船、做象牙、做小丑的鼻子……說出了若干個答案。就這樣,我緊緊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不落痕跡地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當兒童對某一個問題表達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時,我總是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般地說,在班級中比較聽話,能夠順從老師的意愿,遵循班級活動常規的孩子,也就是說循規蹈矩的孩子可能更多地被老師視作好孩子,這種做法很能得到社會的認可。然而,久而久之,幼兒只會跟著教師的指令行事,而失去自己探索求新的意識。出于這種考慮,在評價上我更多地注重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鼓勵幼兒異想天開,只要幼兒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甚至荒謬,都熱情地加以肯定,以強化幼兒的創新意識。
二、創設主體參與情境,激發幼兒創新的熱情
在以往的實踐中,教師往往對幼兒活動過程的價值重視不夠,對幼兒活動的結果評價過嚴,缺少寬容與鼓勵,對幼兒活動過程控制程度過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導作用替代幼兒的主體地位,成了幼兒創造性萌發的羈絆。因此,解放幼兒,讓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想,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感受自然和社會是最重要的。這樣成長的幼兒不愁沒有創新創造的興趣和精神。如:在一次飲食店游戲中,玩具煤氣灶不見了。我就發動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自己動手做煤氣灶。為了做煤氣灶,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許多材料,有泡沫、有藥盒、還有罐頭等,孩子們個個都成了小小發明家。一位小朋友在紙上畫了一個煤氣灶,然后把紙粘貼在藥瓶上,煤氣灶站了起來。另一位小朋友用兩塊積木作了煤氣架子,再用一塊長方形的塑料板搭在架子上。兩塊圖形作灶頭,他的煤氣灶搭好了。還有的小朋友則在一個平放的長方形藥盒上畫了兩個圓,當作灶頭,一只簡易的煤氣灶也做成了。孩子們都做出了他們心目中的煤氣灶,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欣賞著他們的煤氣灶,笑容在孩子們的臉上蕩漾,從臉上可以看到他們成功的喜悅。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創新的熱情大大得到了提高。
三、加強思維訓練,培養良好的創新心理品質
發展求異思維,形成思維的變通性:人的心理活動有一種功能固定性,它使人們的思維趨于刻板、固定化,總是沿著習以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幼兒更是如此,他們解決問題時,多是圍繞一般性、常態性的思路開展,且難以跳出思維的框框。因此,首先,我常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幫助幼兒擺脫思維定勢,拓寬思路。例如在解答玻璃有什么不同的用法這一問題時,幼兒大多只是圍繞玻璃的一般用途(如做杯子、做鏡子、做玻璃窗等)尋找答案。難以轉化思路,從非常態的方面去思考:玻璃能割東西(如割繩子、布頭);玻璃還能在火種燒,會變成各種形態的玩具、裝飾品等。
發展發散思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能使幼兒根據事物的變化,運用已有的經驗靈活地進行思維,及時地改變原定的方案。因為客觀世界時時處處在發展變化,所以它要求幼兒用變化、發展的眼光去認識、解決問題,“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的思維靈活性的表現。從這個指導思想出發,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同心圓,讓小朋友說出這個同心圓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說是“靶子”,有人說是“游泳圈”,還有人說是“戒指”。我順手拿過一個小朋友的太陽帽,啟發道:“如果我從上面往下看呢?”小朋友們茅塞頓開,又說出了“雙層蛋糕”等幾樣東西。我再一次問道:“如果我把它看成兩樣東西呢?”小朋友們又說:“煎鍋里煎了一個雞蛋”、“月亮的影子沉在井里”等多種答案。
四、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創新教育是人的教育。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按照“尊重的教育”這一理念,我們要改變那種過分強調整齊劃一的教育觀念,努力探索現有條件下的分層次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讓教學成為藝術。教師的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實踐,教師們把自己的每一節課、每一次活動都像設計一件藝術作品一樣去設計,思想是統一的,具有統一性,而作品卻是千姿百態的,具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教師,設計出來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
經過多年的探索,我深深地體會到:創新教育需要由創新型教師來進行,幼兒教師只有潛心鉆研創新理論,不斷地開發自己的創新才能,才能夠真正懂得如何去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
關鍵詞:藝術教育;美術活動;創新意識;大班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264-02
一、緒論
幼兒園中的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審美感受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已經足以支持他們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創新活動,此時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鍛煉,可有效間接地影響其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教師要理解幼兒的創造特點,從而在幼兒的已有經驗上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并肯定他們在自己現有基礎上有所創造的“新”事物,使他們樂于創造、敢于創造。本文以美術繪畫活動為例,從如何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進行探索,結合實踐過程中以趣味教學激起幼兒創新、通過評價鼓勵創新、以趣味活動促進創新的方式的進行情況,分析幼兒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創新的行為特點與培養方式。
二、以激趣引發創新
大班幼兒在參與各種游戲活動時,逐漸趨于理性的思考方式與活動習慣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但是,興趣仍然是他們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吸收到有用信息的最主要條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趣味性的方式給幼兒創設更適宜的活動過程,將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1.激趣的情境活動過程。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濃厚活動興趣大多建立在活動的趣味性中。為了讓幼兒對美術活動充滿興趣,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在進行美術活動中進行示范畫后幼兒模仿的教學模式,以新穎的、游戲化、情境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根據這些活動的特點、對幼兒的發展促進等進行分析,從而創設出更符合幼兒發展、更符合課程進行的情境。如:在進行美術繪畫活動《我的城市》中,教師通過富有童趣的小故事“野貓的城”作為導入,從野貓的出現,讓幼兒畫出野貓在什么建筑物中出現,而后,野貓講述的第一棟奇怪建筑是什么,幼兒又開始了自己的思考、繪畫,他們的繪畫根據故事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想象,結合他們日常的所見,創新就在他們的紙上一躍而出,這樣的趣味性教學過程讓幼兒的繪畫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真正做到了用情境激趣、在激趣中創新。
2.激趣的主動創設過程。大班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決定著他們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渴望得到重視與表現,教師利用幼兒的表現欲望與他們的想象力、表達能力的發展,使幼兒在課堂中主動地創設情境。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前,要首先考慮班級幼兒的認知特點發展與興趣所在,從而將主題繪畫或手工等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有更多思維發揮的空間。如:在一次準備給幼兒繪畫“有趣的人”主題時,筆者觀察到近期幼兒對兒童公園中新出現的“小丑城堡”特別感興趣。于是教師將“小丑城堡”與主題繪畫“有趣的人”結合在一起,給幼兒一個情境開頭:“小丑城堡上的小丑到了晚上可以變成不同的有趣的人,這些人可能是什么人?可能會做什么事呢?”通過一個問題讓幼兒有所想象,讓幼兒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鼓勵幼兒將自己想出來的有趣的人畫在紙上,很多小朋友畫出來的圖上都有一個小小的城堡,而后是各種有趣的人物。這是幼兒主動創新的一個過程,教師抓住了幼兒近期的興趣所在,使他們的想象有物可依,這樣的創新過程同時也讓幼兒一個思維方式得到了新的鍛煉。
三、以評價鼓勵創新
幼兒的自信心的由來是建立在評價上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教育者作為一個有著明確判斷能力的人,給予幼兒的評價是具有一定的建議性的,并且需要評價要點,不盲目說“好”、“漂亮”、“不錯”,而是要具體進行。成年人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往往更在意創新的結果,而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教師卻應當更注意到創新的過程,幼兒的思維發展過程,這些過程強調了幼兒自身的發展與個性的發展價值。在評價時,教師也需要評價幼兒的創新過程,幼兒對于創新的態度與熱情等。如:在美術繪畫活動“漂亮的蛋”中,琪琪把一個穿著五顏六色的蛋涂好后,她要給這顆蛋做一雙翅膀。這是她的創新過程,教師在她進行創造的過程中就給了她相應的評價,如:“這顆彩蛋顏色搭配很漂亮,我覺得這個很像一只小鳥呢。”這樣的評價讓他出現了一個創造,即給彩蛋加入翅膀,由此可見,他們的創新很多時候并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瞬間的想法主導的。
四、以活動促進創新
一 人們對創新教育的正確理解
“創新”就是要舍舊,爭取新的東西。應試教育有許多弊端,對幼兒來說,它剝奪了幼兒愛玩的天性。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方式,是全體教師和幼兒都能參與的教學實踐,它培養的是一種綜合素質。
幼兒天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與創造力,他們對周圍世界感到驚奇,不僅喜歡觸摸、擺弄、操作,還會提出種種問題,表現出他們渴望認識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需要。我們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有各個區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喜歡的活動。如科學角有許多木制的材料,幼兒自己去操作,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并能說出它的功能等。這時,教師要注重幼兒個體差異,讓他們在相互學習中產生創造欲望,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 教師學習創新工作,形成新的教學模式
教師必須堅信每個幼兒都有創新的潛能,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每日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如隨便的一個數字“1”,他們會說成是鉛筆、棍、糖等,一切長的物品,這就是他們創造的過程。在幼兒的世界中,理解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在實踐中具體做法是:
1.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允許孩子犯錯誤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幼兒好奇心很強,能頻繁地提出各種問題,并能解決某些問題,有時會做錯事。這時,教師和父母應主動、熱情、耐心地對待幼兒的問題,不應采取冷淡甚至反對的態度。如我班的一個小朋友喜歡提問題,有一天,她說,“老師,為什么有的樹下出來的是毒蘑菇,有的不是?”我說:“你提的問題真好,我們一起來查資料吧。”老師表揚了她,引導她解決問題,學會探知。
2.注重個體差異,使人人獲得成功體驗
幼兒的經驗、興趣、學習方式和發展水平表現出個體差異,要求教師在活動中加強觀察,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分層指導,使每名幼兒都獲得成功體驗。如在認識種子活動中,一部分幼兒只要求他們說出種子的名稱、形狀等,并進行簡單分類,一部分幼兒要求他們能夠按照多種方法進行分類。這樣,不僅使每個孩子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捕捉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幼兒生活中,經常綻放出創新的火花,倘若視而不見,任這些教育機遇流逝,會埋沒幼兒的創新潛能。在長期的幼兒教學和生活中,筆者始終要求自己做一個有心人,捕捉每個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如每天幼兒午睡后都要吃水果,有一天一個小朋友拿著香蕉皮說,它多像我的帽子呀,隨后有些小朋友拿起香蕉皮玩了起來,我抓住這個時機,及時加以引導,“小朋友,香蕉皮還能做什么呢?”孩子們可高興了,說出了許多答案。教學中抓住每個教育契機,可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 加強與家庭、社區的聯系,共同為創新教育服務
幼兒接觸面狹小,盡量創造機會讓幼兒到自然界中、社會中去體驗。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鍛煉,增加與自然界和社會交往的機會。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由近及遠,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創新教育。解放幼兒,讓幼兒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想,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手感受自然和社會。
關鍵詞:陀螺;幼兒;創新;好奇心
陀螺,一個不停旋轉的古老玩具,經過現代技術的改良,孩子們越發地喜歡這項運動,這種玩具。整整一個學期,孩子們幾乎對這個旋轉的著迷了,什么“調羹陀螺”“雪花陀螺”“彩釘陀螺”……不要奇怪,這些都是他們自制的陀螺。可同時我也發現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你看:無論何時,陀螺的“滴答”聲都時時在響;無論是何地,陀螺的“殘體”是處處都有;無論是什么只要是能轉的都被卸了,就連娃娃家的鍋蓋也不可幸免!因此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已成幼兒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
幼兒期也是人的創新能力初步確立時期。在正常的情況下,幼兒創新欲望已經萌芽,他們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對各種事物的探索有著深厚的興趣與欲望。掌握這一特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便能實現創新精神的早期培養。
一、提供可供幼兒探索、創造的材料
對幼兒來說,材料既是引發他們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們主動構建對周圍世界認識的中介,更是誘發他們創新意識的因素。因此,我們要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使幼兒在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動手、自己進行觀察發現中激發創造的動機。由幼兒發明的創造的“陀螺大戰”游戲就在探索區中誕生的,同時它也成了幼兒最熱衷開展的一項游戲活動。可見提供充足的材料,可啟發幼兒探索的材料,能引發幼兒豐富的思維活動,從創造學的角度講,它給幼兒帶來了更多的靈感和頓悟,它能支持幼兒的創新,使幼兒敢想、敢探索、敢創造。
二、正視孩子的“破壞行為”
1.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創新源于一顆好奇心。成人要理解孩子“破壞”的出發點是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如孩子在玩陀螺中會發生很多問題,孩子們在玩陀螺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幼兒,這里的安全方面就出現了問題,接著便是更多的問題出現,只顧玩,而不收拾,地板上一片狼藉。一到集體教學活動時間,他們又舍不得拆掉自己的杰作,到處尋找角落東掖,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這些都是孩子積極思考的表現,而這個我們不能予以訓斥、責罵和諷刺。否則,就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勵孩子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條件
如果發現孩子喜歡玩陀螺,我們可以開展這些方面的活動。讓孩子在玩陀螺的同時增長知識,認識陀螺,培養興趣,甚至還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學著制作陀螺。
三、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
豐富的想象力、發達的創造性思維、親自動手的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因素等等。面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要從培養“問題意識”出發,啟發幼兒大膽設想,勇于創新。反之,則會扼殺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而不可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
例如,在活動“陀螺工作室”中,在引導幼兒制作陀螺前期我準備了幾個圓形的陀螺,在介紹完了之后,有一名幼兒的陀螺馬上就制作好了,并向我展示他的非圓形陀螺。在這個“善意”的告狀之后,我給予了“試試看和老師不一樣的能不能轉起來”的提議。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嘗試,發現原來各種形狀都可以旋轉起來。通過動手制作陀螺展示了他們創新的才能,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四、發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動力
想象力是創新的翅膀,幼兒期是培養和發展想象力的最佳時期。成人要注意開發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孩子會經常提出類似的問題:“陀螺為什么會轉起來?”孩子可能會說:“陀螺睡醒了,它想起來做運動了。”“它想讓小朋友看看它轉起來有多漂亮呢!”“它也想和我們一樣快樂地跳舞!”對于這些答案我們要給予肯定,給予贊揚。而不是用成人的衡量標準去要求和評價幼兒的創作。陀螺是孩子很感興趣的,因此,老師和孩子打成一片,更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需要大量創新的人才,需要我們教師創新的教。巴特爾說過:“現實中,一點創造力都沒有的兒童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讓我們設身處地地真心地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去分享孩子的發現,讓他們的腦子里充滿問號,從而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創造,在一頁又一頁的人生卷畫上一個又一個圓滿的句號。
參考文獻:
[1]閻立欽.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2]錢玲娟.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從某種角度講,音樂教育是最能夠激發幼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那么,如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從而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呢?讓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一起走近孩子,走近音樂吧。
一、如何利用音樂
第一,用音樂刺激幼兒思維,激發求異性、靈活性等認知特征。欣賞相同的音樂,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感受。如欣賞歌曲《小樹葉》,當講到小樹葉離開媽媽長大時,我們欣喜地看到,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模仿小樹,擺動雙臂漸漸長高;有的孩子扭動身體,踮起腳尖使勁長。音樂拓展了幼兒的想象空間,使幼兒情緒活躍,思維積極,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第二,用音樂促進幼兒表現,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理念等情感特征。如在《胡說歌》中,幼兒學會歌曲后,開始了創編,一起說一說日常的穿著,幼兒興致很高,回答十分踴躍,不一會兒就編出了許多成人無法想到的曲調來。通過音樂,幼兒積極地把動作融入到歌曲中,氣氛十分活躍,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第三,用音樂塑造幼兒性格,使其形成自控性、自主性等人格特征。教師對幼兒的創造與表現要及時地加以鼓勵和支持,不斷提高幼兒對美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此外,還可以指導他們通過彩筆把自己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畫出來,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線條代表著幼兒不同的思維,教師能不斷地從幼兒對音樂的表現中解讀到不同性格的幼兒,并能促使其性格更加完善。
二、如何感知音樂
第一,要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的方法,讓幼兒在動、聽、看等趣味實踐中尋找音樂和感受音樂。可用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征小兔、大象、小鴨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音型的基本節奏。如在“打電話”這一活動中,可運用扮演角色的形式,讓部分幼兒當打電話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兒當接電話的娃娃,配上道具“電話”,幼兒便在感興趣的氛圍中學會了此種歌唱方法。
第二,設計好教學語,增添音樂的特有情趣。適當的音樂教學語既可突出音樂活動的特點,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還可間接傳授知識。如在音樂活動《魔法師的徒弟》中,教師可以用情景式的語言,比如“魔法師來找徒弟啦”“小小魔法師開始變啦”等。幼兒在這樣的語言的渲染下,傾聽音樂時更加專注,創編動作的積極性也更高了。
第三,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比如可以設計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節奏游戲:聽著小鈴拍拍手(即模仿小鈴節奏拍手)、大鼓和小鈴(即以跺腳方式模仿大鼓節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鈴節奏)、機器人(即聽辨鋼琴的低音區和高音區,并分別用跺腳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腳等(即根據圖譜上的小手、小腳標志,隨音樂用小手、小腳表現相應的節奏等)。針對每個幼兒提出合適的要求,盡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發展。
三、如何表現音樂
第一,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去表現美、創造美。如用作畫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時,有的幼兒畫了一臺電視機,其中天線是“la”,開關是“sol”,機腳是“mi”;有的幼兒畫了一條吐泡泡的小金魚,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們唱著356356|356 356|的歌……面對這些稚拙的創造,都要予以肯定、鼓勵,并引導他們當眾表現。
第二,我們應把個體創造和群體的合作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要尊重個體發展,又要注重群體的交往合作。許多音樂活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體舞、小樂隊、游戲等,為了在合唱時獲得和諧的聲音,幼兒需要聽著琴聲和同伴的歌聲不斷調節自己的音高。比如,鼓勵6個幼兒每人拿“do、re、mi、fa、sol、la”音塊中的一塊,合奏歌曲《小星星》,唱到哪個音,就由持此音塊者敲擊。這類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也有利于培養他們專注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美術新課程標準;美術教學;創新意識;養成教育
現代社會科學的迅速發展,需要人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美術課程是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審美,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的一門重要課程。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通過學習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及美術的實踐能力,達到能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術課堂是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通過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制作、練習而獲取知識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較濃厚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善學;激活美術課堂是教學的根本任務。
一、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教師的職責就是在于保護和激發他們潛在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自由活潑,無所畏懼,是孩子的天性。教師還應多采用鼓勵的方法,發現和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看到他們的進步,使他們對自己的才能產生自信心。教師還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例如:投影從視覺上激發;課堂上配上節奏舒緩的背景音樂,從聽覺上激發。教學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教材的內容要以幼兒所關心關注的事物為主。教學的環境要符合幼兒心理生理特點,進行協調統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譬如說,帶領五歲的小朋友畫透視或寫生,是不符合邏輯的。美術教學也同于其他科目一樣,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主動探究、認識、總結經驗。應改變孩子一味繪畫的單一形式,每課內容都增添許多新的方法,如用彩紙拼貼,用紙殼兒、紙杯、塑料瓶子等廢舊物品進行立體造型設計;有時用彩泥陶泥做雕塑等等。
在課上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創新、拓展。幼兒不僅在繪畫技能上得到鍛煉,思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學習美術是一種樂趣,并在享受這樂趣的同時學習并逐步掌握美術的基本技能。
二、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掌握美術基本表現手法
美術課程大致可以分成欣賞和表現這兩大塊。如何激發學生用掌握的美術知識來表現自己對事物、生活、對美的感知。在新課程標準里,各個年級都有明確的規定。不管是色彩、線描、手工制作、黑白畫等,只要學生樂于動手、動腦、大膽地去表現,在這個表現的過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師的語言表達,一些啟發性的語言與幼兒興趣點相同的話語,會使學生和教師在心靈上產生共鳴,達到人文、情感、精神上的溝通。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創作欲,驅使學生帶著多方面情感去完成一幅美術作品。
三、樹立創新意識,開拓課堂教學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美術是用來表現豐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種手法。創新精神也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通過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將會對學生的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給教師的課堂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在傳承古今文化的同時也有了時代的產物。這對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的發展是有獨特作用的。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是一種以個體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斷地去誘導一些提供最佳創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我們要樹立新的教育觀,積極探索和采取靈活多樣的現代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讓這種欲望保持長久。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有效的教學都必須有學生的參與才能取得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保護好學生創新的心理,讓學生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善于創新,對于有創新的作品不論水平優劣,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讓學生從內心感到創新的榮譽感。成功的創新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創新態度、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這些因素的形成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活動。創造能力首先取決于創造性思維,也就是說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創造能力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創造能力的關鍵、核心。在教學中,應少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不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左右學生的思維方式,多給他們一些自由,以便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盡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進而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陶行知先生說:“讓我們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鏡,要看事實,看未來;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巾,要想得通,想得遠;解放嘴巴,享受言論自由,談天,談地,談出真理來;解放雙手,甩去無形的手套,大膽操作,向前開辟;解放空間,把學生從文化的鳥籠里解放出來,飛向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去捕捉。”針對四五歲幼兒的教學,教師應在課上抓住幼兒喜歡新奇事物的特點,定期變換畫材,尋找新的興趣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無論教師和幼兒都會收獲無限的。不同畫材自身特點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幼兒在體驗的同時也收獲了經驗。如用有色紙、砂紙、水粉、水彩、油畫棒等等。
四、明確課堂課題的學習領域,注意課堂量化的比例
新課程標準根據美術學習的活動方式分成四個學習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教師要明確把握課堂教學的學習領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有目標、有計劃地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具有可選擇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向目標發展。總之,目標、內容、學習方式和評價四方面構成美術教學過程的比例要恰當,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美術,掌握用美術表達自己情感、思想。
關鍵詞:幼兒; 創新教育;實施
幼兒教育是整個學校系統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開端。幼兒園創新教育,應運用現代教育觀,以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啟迪幼兒創新思維為目的,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構建合理的教育模式,把握時機適度引導,善于運用開放式提問等方法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一、提供激勵創新活動的機會和環境
心理環境是幼兒園育人環境的核心。它主要是指由師童關系而產生的一種教育心理氛圍。教育心理學認為,民主、和諧、互助的師童關系能使人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體驗,激發人積極進取。因此,它是促時兒童個性心理品質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為此,我們在優化師童關系,促進兒童個性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過程中,注意樹立激勵的教師形態。環境是不說話的教師,在良好的環境中幼兒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為了使活動室的環境新奇,我就精心構思活動室的每一塊墻面、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區域,充分利用空間,讓靜止的環境活起來,促使幼兒迸發創造思維的火花
1、要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允許孩子犯錯誤。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幼兒好奇心很強,能頻繁地提出各種問題,并會自作主張地去解決某些問題,結果常常做錯事。這時,教師和父母應主動、熱情、耐心地對待幼兒的問題,決不能采取冷淡的態度。對幼兒的錯誤,要積極分析原因,在給孩子耐心講明道理的同時,對孩子的這種探索精神應加以肯定和鼓勵。
2、要鼓勵幼兒幻想,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來活動的。一個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創新,才能擺脫平庸。人類就是因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動力,世間無數發明創造,都是有了人們所謂癡人說夢般的幻想才成為現實。懶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淺、缺乏創造精神的人。因此,教師和父母要鼓勵幼兒異想天開,大膽聯想,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3、要多給幼兒提出問題,設置情境,啟發、引導他們通過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鼓勵孩子獨辟蹊徑,與眾不同,甚至獨立做到“一題多解”。
形態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語態、體態和心態。激勵創新的教師形態包括激勵的語言、激勵的動作、激勵的情感,其核心是教師對兒童的尊重、信任、熱愛和期望。例如:在寒冷的冬季給幼兒捂捂手,幼兒生病時給予關心照顧,對性格內向、孤僻的幼兒多給予鼓勵,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激勵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面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識無窮”的矛盾,如何學習比學習什么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我們認識到“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放棄對幼兒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讓幼兒積極行動起來,學會如何尋找工具,尋找什么樣的合適工具去獵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在激勵創新教育中,我們重點培養幼兒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動手實踐的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和實踐,愛護、激勵幼兒的主動性和獨創性。例如,讓幼兒對自己要參與的活動有一種設計思想,明確自己想做什么,怎樣去做,再根據自己的設計需要去搜集相應的材料,然后開始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學會發現,學會思考,不斷獲得新經驗從而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最后實現幼兒創新的設想,達到幼兒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有機結合,激勵幼兒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1.不斷改善幼兒的游戲空間,提供大量的游戲材料,豐富各個活動區的內容,給予幼兒自由選擇、自由活動的機會,滿足孩子的嘗試欲望,引導孩子相信自己。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在此,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2.為幼兒自主創新提供必要的條件,孩子入園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選擇活動時間、活動伙伴、活動材料、活動方式,根據學習興趣在各個學習區域中學習,我們不過多的干涉幼兒活動,適當的提供適宜的幫助和必要的指導。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興趣、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而且使幼兒的個性得到自由發展。
3.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滿懷熱情的幻想出種種屬于自己的世界,如:一張紙、一個瓶子、一塊積木都能觸發一個游戲的形成。他們在各種自發的活動中逐漸學會思考問題,創造形式不一的游戲玩法,鼓勵孩子探索與實踐,肯定孩子的發現與創造。從而逐漸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及發展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自主是創新的前提,沒有自主性就沒有創造性,而游戲是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源泉,應當得到保護和加強。只有尊重幼兒,使他們成為各項活動的主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創新的積極性。
新世紀呼喚著教育的創新,教育的改革,新世紀更迫切地呼喚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努力創設開放式的環境,遵循“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讓幼兒參與到環境中去,實施幼兒創新教育,更好地激勵幼兒創新思維是永遠值得我們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方金華,杜建茹.幼兒園激勵創新教育模式淺談[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1)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民間游戲 創新能力
民間游戲是一種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設性于一體的玩耍活動和學習活動,其形式多樣、簡單易學、娛樂性強,與幼兒新鮮好奇、愛玩好動及無憂無慮的年齡特征相契合。因此,民間游戲是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特殊精神食糧,深受幼兒的喜愛。
一、幼兒民間游戲的特點
1.幼兒民間游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特點。
由于民間游戲表現的內容往往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戲中配有的兒歌一般都是當地語言,使得民間游戲具有相當明顯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幼兒民間游戲具有內容豐富、取材方便、簡便易行的特點。
如一粒石子、一根繩子,這些隨處可以得到的東西使游戲開展起來。由于這些材料沒有固定的形式,兒童在游戲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隨意對材料進行加工和改造。
3.幼兒民間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這一特點使得兒童在自發狀況下樂于游戲,讓他們玩中有樂,樂中有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某些游戲還配有朗朗上口的兒歌和口令,兒童在這其中邊玩邊吟唱,情緒積極,始終處于歡樂之中。
4.幼兒民間游戲具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特點。
如踢毽子,不論大小都可以玩,年齡小的幼兒在毽子上系一根繩子,用手拎著踢;年齡大的幼兒則可以直接踢,還可以踢出花樣。“跳房子”更簡單,只要用樹枝或瓦片在地上畫上格子,就能進行單腳跳或雙腳跳,樂趣無窮。
二、在民間藝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方法
1.利用社會環境和自然資源,創設激勵創造的環境氛圍。
我園在民間藝術教育實驗活動中,充分發揮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美術的教育功能,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全面挖掘幼兒的潛能,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有效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如采一片樹葉,可做“藏貓”的游戲;一塊平整的地面,一把小小的石子,可進行民間棋類活動:畫一塊幾何圖形,進行“跳房子”游戲等。教師可隨時隨地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周邊環境和自然資源,自主進行游戲,使幼兒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鍛煉,身體各方面獲得協調發展。
2.采取積極的教育行為。
對幼兒進行創新意識培養,首先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沒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創造能力。那么教師應采取何種教育行為,使幼兒敢于創造性地思考問題,以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呢?訓練幼兒的發散思維。這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一種重要方式,指教師要求幼兒在思維過程中突破原有知識的框框,充分發揮想象力,從一點自四面八方想開去,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從而幫助幼兒打破思維定勢,形成創造性思維方式;它既無一定的方向,又無一定的范圍,允許幼兒標新立異和異想天開。在民間游戲“跳繩”時,開始幼兒只局限在跳的用途上使用跳繩,雖然跳的花樣有所變化,但沒有突破跳繩常規,想不出其他用途,但當教師說:“跳繩拿在手中能跳,放在地上還可以怎樣玩呢?”幼兒立刻想到用繩子擺成小路、房子、小河等,還有的把跳繩團成球,練習投擲。這樣幼兒的思路越來越開闊,玩的花樣越來越多,興趣越來越濃厚,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3.教師啟發引導,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
民間游戲內容豐富,在幼兒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教師應適時適度地插入指導:提供相應材料、方法啟發引導,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這種指導的目的是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師靈活機智地引導,在激發幼兒潛意識的同時,滲透雙邊互動的教育方法,讓幼兒產生興奮感,使活動氣氛更融洽,易于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教師啟發性的指導,促進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創造性思維受阻時,教師的幫助指導能使幼兒的思維更暢通。如有一次,幼兒玩“小孩小孩真愛玩”的游戲時,邊說邊坐,當進行到“摸摸這、摸摸那、摸摸xx再回來”這一環節時,游戲反復幾遍后,幼兒視線中可摸的東西已經不多,發口令的幼兒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我靈機一動,順口說:“摸到老師再回來。”邊說邊向一邊跑去。幼兒一下子反應過來,都追著想摸到老師。游戲從摸靜的東西轉換為摸動的“老師”,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幼兒從這一目標的轉換過程中受到啟發,又發現許多可摸的對象并創造出摸一些抽象的東西。通過這樣的指導,幼兒發散了思維,促進了思維的流暢性,增強了創新游戲的信心。
4.注重個性心理品質培養,體驗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