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預防醫學的目的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醫學的目的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醫學的目的

        第1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邁入“十二五”,教育正處于“轉型、提質”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率先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全區學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充分發揮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核心作用,現結合我區實際,對做好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見。

        一、指導思想

        圍繞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題,樹立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堅持“六制六化”的行動策略(即堅持學校德育項目制、德育活動課程制、學生成長導師制、班主任上崗持證制、家庭教育聯動制、學生健康公告制,推進學科德育全員化、班集體建設制度化、學生發展社團化、社會實踐常態化、德育評價多元化、團隊工作一體化),創新育人模式,凝煉德育文化,積極構建德育體系,致力形成學校德育的特色和區域德育的品牌,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良好育人環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主題活動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一是要廣泛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各校要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孝敬父母體驗親情”、“尊敬師長團結友愛”、“愛心奉獻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有道德的人。二是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慶日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以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為載體,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著力引導中小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好地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滋養和引導作用。三是要加強民族精神教育。深入貫徹落實《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切實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題教育活動。四是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多載體多形式,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和社會責任感。

        (二)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服務學生個性發展。各中小學要認真貫徹落實《區關于加強中小學學生社團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構建以加強學生社團為基礎,以開發多樣化課程為支撐,以落實體藝科“2+1+1項目”為載體,以建設“十有學校”為目標的活動體系。要統籌規劃學生社團的發展,充分利用校內外優勢資源,以每位學生至少參加一個社團和按學校班級數成立社團數為基本標準,保障活動場地、器材、時間、課程和指導老師的落實,努力提高社團活動質量,積極培育精品社團,繁榮校園文化,滿足學生的多元發展需求。各校要逐步建設社團文化節制度,以區級兩年一屆的“十大精品社團”評選為契機,不斷提高我區學校社團發展水平,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社團化。

        (三)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濃厚文化育人氛圍。各校要高度重視現代化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精神生命和核心。要著力加強學校文化規劃,妥然解決好精神力系統、執行力系統和形象力系統的關系,有機整合學校文化要素,進一步提煉學校辦學理念、發展目標,優化校風、學風、班風,細化校本禮儀,加快文化環境布置,加強校服、校刊、校歌、師生誓詞、學校宣言等個性化設計。同時各校要建好校史展覽或榮譽陳列室,充分挖掘和傳承學校原有的優良文化。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校的創建活動,凸顯學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持久影響作用。進一步做強做大特色項目,提升拓展特色學校,并不斷從特色中挖掘育人的品質,真正融學校德育于校園文化之中。

        (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保障德育目標細化落實。各校要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班集體和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不斷強化校本措施,推進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和優秀班集體建設。加強班主任區校培訓效度,堅持實施班主任持證上崗制度(全國心理健康輔導C級及以上證書和區班主任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爭取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我區班主任教師持證率達到100%。要加大班主任的管理力度,研究班主任工作藝術,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繼續開展名班主任評選與考核制度,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逐步壯大區級高級德育工作者隊伍,形成人人爭當名班主任、人人關注學生人格的良好局面。要進一步加強班級(中隊)文化規范化建設,積極開展以“溫馨班級、文化教室”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健康、和諧、文明的班級育人氛圍,實現優秀班集體建設制度化,并建立優秀班集體建設定期交流制度。

        (五)加強德育小班化建設,深化學生成長導師制。推行德育小班化,實行由2-3名德育導師分擔原行政教學班班主任的主要職責,以進一步落實全員育人理念。全面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健全學校領導帶頭、班主任為中堅、任課教師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原則上要求一名導師輔導6-8名學生,在思想、道德、做人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在學業方面給學生以指導,促進學生整體道德水平、學習成績的提升。同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教師培訓的參與率和持證率,切實發揮好學校心理輔導室的作用,努力使學生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把心理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低齡階段。要進一步加大外來工子女學校的少先隊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和外來工子女的關愛行動。

        (六)加強“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建設,增強德育工作合力。各校要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切實增強對辦好家長學校重要性的認識,認真履行好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和服務職能,加強家長學校規范化、制度化和校本化建設。區教育局將通過組織示范家長學校評選、家長學校建設經驗交流會、家庭教育專家講座等活動推動家長學校建設。同時,各校要高度重視學生道德實踐體驗活動,將組織學生參與德育實踐活動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之中,通過設計各種有效途徑,保證初中學生每年參加實踐活動時間不少于7天,高中學生每年不少于15天。要進一步豐富社會大課堂,本著共建共享的原則利用好已有的23家區級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及校級實踐基地,注重多方聯動,完善評價機制,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繼續引導廣大教師參與“千百萬工程”,主動配合社區建好“假日學校”,并深入推進學校教育資源開放工作,讓孩子們的閑暇時間充實而有意義。

        (七)加強德育課程建設,推進德育滲透全員化。堅持舉辦德育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展評活動,促進德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結合,通過學生對德育內容的體驗嘗試體驗,進一步增強德育的內化功能。各校要積極抓好《市中小學學科德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貫徹落實工作,實現學科德育滲透全員化。通過每年舉行的市區級德育優質課、學科德育滲透課、主題班會課評比,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的培養,民主法制教育及禁毒、環保教育等內容切實落實到德育課程和相關學科教學之中。要加大德育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推進德育活動課程化開發,研究德育活動系列化開展,注重各類校本課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機滲透,使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落到實處。

        (八)加強評價制度建設,實現德育評價多元化。積極構建以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為目的,學校、家庭、社區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摒棄以學生成績為唯一標準的傳統評價模式,完善中小學生全面素質評價體系,重視學生過程評價,豐富每個學生的成長檔案。繼續開展區“中小學生身邊的榜樣”十佳評選及宣傳活動,進一步完善三好學生、“四好少年”、張士柏獎學(育)金等各種形式的評選和表彰獎勵制度,樹立一批中小學生優秀典型。鼓勵各校建立符合教育規律、學生特點、區域特色的多樣化德育評價制度,著眼于學生多元智能,注重成長過程,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全面地發展。

        (九)加強德育干部建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各校要深入貫徹《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團隊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完善團隊干部選拔、配備制度,保障團隊干部在政治、工作量和職評方面的待遇。要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德育組織領導體系,分管領導、德育主任、年級組長和團隊干部職責明確,隊伍穩定,能根據計劃定期研究、部署和實施學校德育工作。德育干部要熱愛學校德育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教育管理、指導和實踐能力。要增強德育干部考察、培訓、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進一步完善德育干部片區交流研究制度,繼續實施德育干部考核表彰制度,逐步建立德育校長述職制度、學校德育結對聯誼制度,拓寬德育干部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進我區德育工作可持續發展。

        第2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關鍵詞:外語學習;慕課;解決方案

        一、引言

        繼2012年慕課(MOOC)元年以來,國內國外均掀起了一股慕課熱,似乎什么學科的知識都可以做成慕課,從人工智能到如何成功面試等。相比較而言,文科領域內的慕課數量相對較少,尤其是外語學習類的慕課著實不多。

        目前,對開設外語學習類慕課,學界還有諸多質疑,譬如羅密歐就曾指出,外語學習類的慕課課程無法滿足與母語人士之間進行主動交流互動的要求。史蒂文斯也表達過這樣的擔憂,他認為慕課課程并不是一種好的學習語法結構的教學方式,除非學生自己懂得推導語法結構之間的邏輯關聯。

        此外,有關外語學習的慕課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教師該如何在師生比例嚴重失衡的情況下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反饋。針對學習水平迥然相異的學生群體,又該怎樣評判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比文等人曾指出:“要達到高級的語言交際水平很困難,在多人環境下學習語言技能也不容易,學習者必須得持續地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語言學習中,再加上外語學習類的慕課課程如其他的慕課課程一樣,輟課率相當高。”

        二、外語學習類慕課所面臨的難點

        以西班牙國立遠程教育大學在線平臺上開設的慕課課程――增強人性化為例,來詳細說明外語學習類慕課課程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1.課程完成率

        人們對慕課的質疑多半從課程完成率開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多數慕課課程的完成率不盡人意。就增強人性化這門慕課來說,其輟課率的最高峰就發生在開課后的第一周,學生的輟課原因也是五花八門,譬如忘記注冊的賬號和密碼,對課程缺乏興趣,學習遇到了困難等。在某些情況下,輟課率并不一定能如實反映慕課課程的質量。有些學生之所以輟課,是因為他們本就只想了解課程的某部分內容,了解完后自然就會退出。再加上有時候因為慕課課程的公開性特點,導致學生少有機會了解和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只能順著課程大綱的指引走下去,最后碰到困難無法解決,輟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此外,課程完成率低還是意味著該課程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是令學生覺得課業很有難度。所以這種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型的慕課課堂氛圍并非適合所有人。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一般與課程的設計、結構和方法論密切相關。但是,慕課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有時帶有很多傳統教學的痕跡。比如“增強人性化”這門課,其課程設計通常只注重教學內容的覆蓋面、材料的完整性和完成課程任務的準確性,時常會忽略課程設計得是否有趣,是否易于學生理解等。有時候課程設置的目標與相關論題會不切實際,課程材料缺乏特定的主題,或所強調的論題并不明確,從而導致慕課課程還是如傳統教學課堂那般缺乏互動性,沒有完全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另據參與該慕課學習的學生普遍反映,這門課程消耗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開設該課程的教師面對的是數量眾多且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因此除了慕課課堂所講授的內容外,教師還給學生布置了很多額外的任務,如讓學生從自己的博客或網頁或紙質材料中尋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材料等。由于這些材料沒有按順序排列,難易程度不一,再加上教師也沒有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布置相應的任務,故而學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任務,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學習效率低下。

        3.教師的支持

        參與慕課的學生有時候需要慕課教師、課程設計者、材料提供者或是相關管理者的幫助,卻經常找不到人。其實,這些相關人士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他們在參與慕課制作中,無論課前課后耗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均得不到額外的津貼補助或是補休的機會。學校很少考慮他們投入其中的成本究竟有多少。照此看來,慕課已日益成為教師的沉重負擔,由此造成的后果便是教師不會及時更新相關的課程資源,也不會及時回復學生的留言,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此外,參與慕課項目制作的教師常得不到足夠的技術支持,相關的慕課平臺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且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影響了教師的實際發揮水平。如果平臺上還能設置一些自動糾正語法錯誤或是單詞錯誤的軟件等,也能大大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就算學校解決了參與慕課項目的教師的薪酬和福利問題,也不一定愿意在技術和人力方面提供支持。因此,慕課教師不得不努力學會協調好自己手頭現有的資源和龐大的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

        三、解決方案

        1. 增強互動

        互動性無疑是慕課課程中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針對外語學習類的慕課課程而言。巴爾塞納等人就曾指出:“第一,外語學習需要大量被動地吸收單詞和語法知識,但它們均屈從于易于接受性、構詞性、交互性等復雜的語言特點;第二,要想精通一門語言,必須要不斷地練習,除了練習還是練習;第三,學習語言最好保持一種積極主動、能夠融入其中的狀態,以達到迅速激發高階思維能力的目的;第四,對于成年學習者來說,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構建一個清晰的學習模式,既有相應的解釋和闡釋性的例子,還要有大量的個人以及多人的實踐練習。”鑒于語言的本質就具有社會屬性,即為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需要而產生,故而在外語學習中,小組合作、互幫互助、與他人一同構建和分享新知識等互動特點無疑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2.規范社交平臺用語

        論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在慕課課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它們是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主要方式。因此,有意識地規范社交平臺用語可以提升互動的效率。例如,不要使用感彩強烈的用語;不要提一些很愚蠢的問題,或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3.培養教學助手

        為了解決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問題,慕課教師可以在龐大的學生群體中找出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自己的教學助手。教學助手具體的任務如下: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參與學習慕課課程的學生的不同類型和學習水平;給不同水平的學生推送適合他們的相關課程材料;對學習自律能力較差的學生起到監督、督促的作用;通過社交平臺等方式,盡量解決學生在學術上的疑惑;當學生在學習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輔導材料、技術支持等方面出現問題時,承擔調停人的作用。由于這些協助任務耗時又耗力,教師可以為承擔這類任務的學生向學校申請一定的津貼補助,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重點關注這些學生的能力素質的提升。這樣使這些學生在協助完成慕課教學任務時更有積極性,完成得更有效率。

        四、總結

        本文針對外語學習類慕課課程提出了一些較為實用的建議,希望對以后開設這類慕課課程的教師有所幫助。當然,本文還存在很多不足,在此僅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有更多研究者針對這個問題提出更為完善和具體的意見。

        參考文獻:

        [1]鄭敏.對語言學習策略分類框架的質疑[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0(12):33-35.

        第3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本文通過分析初中科學學習中對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要求,提出一些新課標中如何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教學模式。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涵義

        1956年,著名的教育學家布盧姆(B.SBloom)和他的同事出版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意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1964年,克拉斯沃爾(D.R.Krathwohl)出版了《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意領域》。從此教育目標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區分也開始在美國流傳,并且逐漸在全世界傳播。

        情意領域是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情意”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布盧姆認為“情意就是認知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以外的,和情感聯系比較緊密的那些變量,如興趣、動機、態度”[1]。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情意目標主要包括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基本要素。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它們被賦予了十分豐富的內涵。首先,情感不僅指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還包括愛、快樂、審美等豐富的內心體驗;而態度,不僅僅指學習態度,它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是相對比較寬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強調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及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縱向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要素具有層次遞進性,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情意連續發展體;從橫向看,這三個要素是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的,描述了人的情意領域的完整畫面。

        二、新課標下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教學模式探討

        教育家羅杰斯認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一個人參與實踐過程中對各種經驗的體驗結果。這種體驗,一方面取決于他自己在參與實踐過程中直接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機體體驗;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因教師、父母、同學對自己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產生的積極的經驗或體驗。所以嚴格來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無法教的,是建立在主體在個人成長中通過模仿、嘗試和實踐體驗而逐漸習得的。而作為教育者必須要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應該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去,有意識地貫穿與教學的整個過程。以下我們將就在新課標下采取怎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體驗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屬于隱性知識,一般隱含于社會、生活實際、教材中,無法形成像書本一樣的常規的知識,采取一般的說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或具體案例的分析讓學生在感受中得到。在整個教學中應強調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這就要求在設計上給予學生相應的體驗和感悟空間。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參與、表現、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重視學生的體驗,在學生的思考、感悟中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課堂中的體驗。

        課堂中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即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整的真實的情境來還原知識產生的背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以此產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主動構建知識,產生感悟。有許多這樣的途徑:可以通過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描述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體驗;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逼真的圖片和生動的動畫再現教學內容的情境,以此來引發學生的聯想,激感;通過放映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科教短片讓學生從中獲得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學史,讓學生體驗,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學史是一門歷史科學,以人類與科學世界的對話的歷史為研究對象,融合了有關的自然科學以及與人類思想、社會歷史發展有關的文史哲的多學科知識。在課堂上,教師由教學內容的產生背景出發,通過成功的科學家遇到困難如何思考、如何探索達到目的,描繪科學家探索科學的歡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使學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能夠正確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心智得到和諧的發展。比如:在學習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時,教師引入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是在笛卡兒、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又經過牛頓多年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的;從這些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科學是全人類的事業和財富,任何一個科學概念的形成,每一個科學定律的建立,所有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是經過一代乃至幾代人的艱苦探索匯聚和利用了許多人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完成的。將這部分史料引入課堂,以強化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善于與他人相處與交流,尊重他人,依賴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的工作環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課外實踐活動的體驗

        在哲學里實踐“反映了作為主體的人在社會生活所有領域中的積極行為”。心理學意義上的活動是“由行為動作構成的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為意識能動性和個體能動性的高級形式”。但是很多活動是無法在課堂內進行的,所以在課外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對他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終身難忘的。并且以此可以來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同時,鼓勵學生體驗社會,體驗自然,增強社會責任感。

        經常性地組織參觀活動。適時組織學生去參觀水電站、核電站等設施,讓學生體驗一下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電能是如何產生的,能量的轉變是如何進行的。通過了解核電站的發展歷史等,體驗核裂變的神奇和世界獲取電能的未來趨勢。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電危機,培養節能意識。也可以通過了解一些有關核泄露的危害,感受事物的兩面性,學會正確認識事物的方法。組織參觀科技博物館等,體驗現代科技文明的奧妙,了解一些自然現象產生的科學機制,從而可以讓學生認識迷信活動的本質,具有崇尚科學的意識。

        引導學生作社會調查活動。如:在學習有關環境污染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開展有關這一主題的問卷調查;這樣在做調查的過程當中可以領悟一些做人的道理,還可以了解到大眾環境保護意識的現狀,并且可以根據調查的結果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組織一些課外的科技比賽或實驗等。如:每學期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比賽;定期開展科技小論文比賽;開展相關知識的網頁制作和動畫制作比賽;其中有些可以是以課外實驗的形式讓學生一起完成。在這些比賽或實驗中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這些,學生不但養成了動手操作的習慣和能力,而且會促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個人競爭意識和團體的合作意識。

        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而到底什么樣的才能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還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實踐,只有我們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摸索,去敢于大膽的創新,才能將這一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馮函秋. 新課程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J]. 柳州師專學報 2004年6月:138

        第4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關鍵詞:口算錯誤;口算能力;方法與策略;科學評價

        有的人認為,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先進計算工具不斷問世,隨便把計算工具一按,得數就出來了,還用學什么計算、口算、心算?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口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石,對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農牧區,受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的影響,造成了少數民族學生在計算方面存在正確率低、計算速度慢、計算方法不夠優化等現象,這與學生目前的口算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作為教師,必須幫助他們找出錯誤,分析錯誤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提高教學效果,用科學的方法提高一年級小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學生口算錯誤的原因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學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有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有些學生還沒看清楚運算符號,就將答案脫口而出了。比如:將算式中的“0”看成“6”,“12”看成“21”,“+”看成“-”等。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一年級學生太小,不能認識正確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復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假思索的信口亂說。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寫作業時邊做邊玩,不能集中思想進行口算;書寫時不規范、字寫得很馬虎,算后又不安心檢查計算,在口算練習和比賽時,有些學生只圖快,不管答案的正確與否,這些都會影響口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及方法

        1.手腦并用,直觀演示,建立表象

        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是一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從學生認識10以內數開始,就始終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師生共同準備大量學生喜愛的實物圖片、小棒等。課堂上讓學生數一數圖片、小棒,再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指,強化數感訓練。再通過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注重算理教學,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靈活運用,又能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不僅僅教給學生正確合理的算法,而且要十分重視算理教學。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3.科學設計訓練方法,提高口算正確率

        小學生的思維表象力不強,不通過合理的訓練很難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在口算訓練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措施:

        (1)視算、聽算結合訓練

        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形式。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

        (2)采用多樣化形式,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生得到有效的口算訓練必須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的手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例如:搶答口算題、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數數傳球、卡片輔助找朋友、課堂擂臺賽、“小蝌蚪找媽媽”等,讓學生在玩中促練、練中提高。在口算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訓練,課件中可設置一些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例如:喜洋洋與灰太狼、海綿寶寶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積極地完成練習。

        (3)新舊知識對比練

        一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經常采用新舊口算題對比訓練。如:進位和不進位的對比、加法和減法的對比等。這樣訓練使學生既掌握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使新舊知識互相溝通,有利于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同時又在復習中理順關系,有利于學生提高口算的正確性。

        三、養成良好習慣,保證口算的正確性

        口算中出現的錯誤,我們大多都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然而,這些好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要通過持之以恒有目的地訓練,才能培養出這些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他們養成“看清題目、計算仔細、書寫工整、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努力消滅計算錯誤,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四、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學生需要表揚和鼓勵,枯燥的口算很快就會讓學生失去練習興趣。教師除了改變口算比賽的形式外,更需要給學生積極的表揚、贊美和鼓勵,激發學生進行口算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口算練習的積極性。

        總之,要提高一年級學生口算的正確率,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只有堅持不懈地在口算練習中逐步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達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芳英.淺談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J].成才之路,2010(32).

        第5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論文關鍵詞:自我妨礙,成就目標定向,自我效能感,醫學生,人口學變量

         

        1.問題提出

        1.1自我妨礙

        自我妨礙又稱自我設阻、自我設限,是個體為了保護自我價值,轉移人們對其能力的注意而采取的一種印象整飾策略。西方心理學界對此問題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最早對自我妨礙進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他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把自我妨礙定義為:“在表現情境中,個體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采取的任何能夠增大將失敗原因外化機會的行動和選擇。”自我妨礙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行動式自我妨礙,指個體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歸因而事先采取的行為策略,如故意不復習等;二是自陳式自我妨礙,指個體在從事任務之前,主動聲稱存在一些會影響自己水平發揮的因素,如緊張、身體不適等[1]。目前我國自我妨礙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只有深圳大學的李曉東教授等少數學者在近幾年內進行了研究。

        其實自我妨礙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如在成就情境即將到來之前的拖延行為、喝醉酒、睡眠不足職稱論文,過多地參加各種活動或考試前不復習等。自我妨礙為何如此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成就取向的社會中,能力是自我價值的核心,成功會增強自我價值感并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失敗則會降低自我價值感并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人們已經意識到努力是一把雙刃劍,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贊揚的,高努力卻失敗了則給人留下低能的印象,個體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失敗或者改變失敗的含義。因此,當自我妨礙成為一種雙贏結果的可能選擇時,就成為眾多人手中的擋箭牌。然而,自我妨礙卻是一種非適應策略。從學業表現方面講,學業自我妨礙導致低的成就并產生更大的自我妨礙需要,形成惡性循環[2]。而且自我妨礙策略在人際維度上也需付出代價論文開題報告范例。研究發現,無論成功與否,無自我妨礙行為的個體都最受歡迎,而行動式自我妨礙者和自陳式自我妨礙者均給旁觀者留下了不佳的印象[3] 。

        1.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實施和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判斷和能力信念(Bandura,1977),它會影響個體的行為選擇和個體行為的努力程度及堅持性,影響能力與技能的有效發揮。按照Bandura的理論,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覺、思維和行動都不同。就感覺層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慮及無助相聯系。在思維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種場合促進人們的認知過程和成績,這包括決策質量和學業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強或削弱個體的動機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會選擇更有挑戰性的任務,他們為自己確立較高的目標并堅持到底。一旦開始行動,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付出較多的努力職稱論文,堅持更長的時間,遇到挫折時他們又能很快恢復過來。因此可以說自我效能感已成為臨床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的主要變量。

        1.3成就目標定向

        成就目標定向是指個體對自己從事成就活動的目的或意義的知覺,反映了個體對成就任務的一種普遍取向,是一個有關目的、勝任、成功、能力、努力、錯誤和標準的有組織的信念系統。德維克等人[4]認為,在學習情景中,學習者追尋的成就目標可分為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這兩種不同的成就目標對學習者的行為有著不同的影響。掌握目標促使個體在學習中力求掌握新的知識、提高個人的能力;而追尋成績目標的個體注重努力贏得他人的積極評價,避免消極評價。研究認為,目標對動機的激發實際是通過動機調節者的自我反應而產生的。不同的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這種對能力的潛在認識會直接影響到個體對目標的選擇。而成就目標取向的差異影響著個體在成就情境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5] 。

        1.4自我妨礙與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向的關系

        最近20年,研究者們對學生的自我效能與其他動機變量、學業表現和成就的關系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對學業自我妨礙有顯著的負面影響[6]。大學生學業自我妨礙與其成就目標取向中的避敗型成績目標、掌握目標有顯著相關。自尊、不可控制感、成就目標取向對學業自我妨礙都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5]。掌握目標與自我效能有顯著的正相關[7]。

        縱觀已有研究,成就目標、自我效能、自我妨礙三個因素間存在兩兩相關,且成就目標、自我效能對自我妨礙都存在重要的影響。

        1.5研究目的

        自我妨礙、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向這三個因素之間又存在密切的關系,過往的研究較多探討兩兩變量之間的關系,對自我妨礙與成就目標定向、自我效能感三者間關系的研究還不夠系統、深入,具體到醫學生的研究尚未見到。醫學生肩負著保障人群健康的重大使命,如果習慣性地采用自我妨礙的保護策略,并帶到今后的醫療過程中,對國民的生命健康,將存在極大的隱患。因此研究醫學生自我妨礙特點以及自我妨礙與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向之間的關系,對有針對性的對醫學生進行引導,促使醫學生采用合理的自我保護歸因策略,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在福州市選取兩所醫學類院校學生作為被試進行測試。這兩所學校分別為福建省職業衛生技術學院和福建醫科大學。參加測試人數為800人,福建省衛生職業技術學院300人職稱論文,福建醫科大學500人,其中本科生380人,研究生120人。共回收問卷756份,有效問卷701份。被試基本背景資料如下:

        表1 被試的基本背景資料

         

         

          高職高專(N=244)

        本科(N=365)

        研究生(N=92)

        人數

        百分率

        人數

        百分率

        人數

        百分率

        性別

        10

        4.10%

        134

        36.70%

        45

        48.90%

        234

        95.90%

        231

        63.30%

        47

        51.10%

        生源地

        農村

        106

        43.40%

        199

        54.50%

        50

        54.30%

        鄉鎮

        63

        25.80%

        100

        27.40%

        18

        19.60%

        城市

        75

        30.70%

        66

        18.10%

        24

        26.10%

        獨生子女

        56

        23.00%

        58

        15.90%

        22

        23.90%

        188

        77.00%

        307

        84.10%

        70

        76.10%

        貧困生

        83

        34.00%

        129

        35.30%

        18

        19.60%

        161

        66.00%

        236

        64.70%

        74

        80.40%

        年級

        一年級

        31

        12.70%

        85

        23.30%

        65

        70.70%

        二年級

        3

        1.20%

        106

        29.00%

        24

        26.10%

        三年級

        74

        30.30%

        84

        23.00%

        3

        3.30%

        四年級

        125

        51.20%

        80

        21.90%

         

          五年級

        11

        4.50%

        10

        2.70%

        第6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微課作為一種典型的泛在式網絡學習資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課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關注。同時,隨著我國醫學科技的進步和衛生體制的不斷完善,預防醫學在我國醫學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社會對兼備疾病和健康整體思維、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也迫切需要。作為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的改進絕對不宜輕視,所以我們只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探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預防醫學的整體教學質量。然而,預防醫學與其他相關醫學學科的脫節,教學方法落后、方式單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績難以提高,而微課改變了傳統預防醫學的學習模式,為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

        關鍵詞:

        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微課

        預防醫學是由環境與職業預防醫學、營養與食品預防醫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教學由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組成,二者相輔相成,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補充。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作為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宜輕視,只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探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預防醫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一、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的重點已經開始由以疾病為主轉向以健康為主,工作的重心也逐漸向醫療、保健、預防、康復靠攏,與此同時,人們對健康和疾病的觀念有了新的認識。在這種形勢下,社會更加迫切地需要大批同時兼備疾病和健康理念,能融會貫通預防、保健、康復等多學科知識的全科型醫學人才。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作為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宜輕視,只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探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預防醫學的整體教學質量。而傳統的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方法已經跟不上醫學的新進程和新標準,因此,通過進行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來培養更多符合醫學發展要求的綜合性素質的人才,是當今時代下的必要之舉。

        二、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具體方法

        1.明確教學目的以及更新教學觀念。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通過加強實驗教學環節,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實驗操作,提高實驗設計思路、分析數據及獨立思考能力。教學觀念應從傳統的實驗教學到以學生自己動手為主的實驗教學,教學目的應該要更加明確,為今后的醫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優化、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建立新的與工作崗位相結合的預防醫學實驗教學體系勢在必行。教學過程中,應該用最新的案例且應與生活或工作密切相關,如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因此達到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目的。

        3.更新適合學生的實驗教學模式。首先,采用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傳統的預防醫學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堂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壓抑了課堂的活躍氛圍。因此,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我們提倡微課的應用,微課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視頻加上音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微課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1.微課的含義以及制作流程。所謂“微課”,就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比如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精簡教學的一種授課方式,具有針對性強、目標明確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視頻為微課的主要載體,主要記錄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中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準備階段、錄制視頻階段、添加素材階段、編輯階段、美化階段、生產視頻、保存文件七個流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適合于個性化、深度學習的學習者,能有效滿足學生的需求,更有利于于移動學習時代的背景下知識的傳播。簡而言之,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作為一種典型的泛在式網絡學習資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課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在預防醫學教學中,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微課在新一代的教學中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微課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原則。(1)精簡精巧。因為微課主要是針對幾個知識點或者是對幾個概念進行的教學,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五到八分鐘,最長不宜超過十分鐘,那么微課的內容劃分得精細、語言表述得簡潔明了就成了基本的要求,即通過精簡清晰概括的文字來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自主地完成學習內容,掌握知識點。除了精簡之外,微課的設計還應做到精巧,毫無疑問,精巧的視頻會吸引學生的眼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具體生動。每一次的微課不僅要有導入,還需要和結論,除了需要具體的教學內容外,還應做到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微課中的具體內容往往會采用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將一些單調乏味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實踐,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與此同時,微課的傳達表述形式也需要做到靈便,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制作一些視頻畫面的設計,層層推進、創設懸念、激發興趣,將教學的內容貫穿融合于具體生動的微課之中。

        四、微課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具體應用

        1.課前準備。課前的準備不僅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基礎環節,更是必備環節。結合具體的教學工作,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的計劃確定下來之后,那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隨之了然。此時,教師便可以根據教學目的來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而制作出相應的微課精美視頻。課前準備不僅是老師需要做的工作,還是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做了充足的課前準備和分析工作,學生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中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提問和理解學習,而教師同樣也能從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種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和領悟程度。這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優化改進教學方案,更有助于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重點難點的問題來做出詳明的解答。

        2.課堂教學。整個教學環節的焦點落在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把學生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所遇到的不懂的疑難問題收集起來,再在教學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講解先前所收集的疑難問題。結合專業學習的特點、學習內容的適應性以及教學本身的特點來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教師所能運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情景這一環節的設計。整個教學的過程應遵循“導入、講解、總結”的普遍原則。

        3.課后思考及評價。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來進行思考并改進,還可以登錄課后互動平臺來進行反饋教學,進而完善微課教學。另一方面,學生也有機會再次觀看微課,來溫習所學知識點和教學內容,而且還可以對于課堂上未能理解的內容進行再次的思考與推敲,完成課后拓展練習題,以此來鞏固所學的內容,及時掌握知識點。其次,課后習題應少而精,并且要與上、下知識點連貫,方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來進行和反概括和思考,從而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進一步做好微課的完善改進工作。五、結束語提高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基礎學科的實驗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微課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傳統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從出現到應用,就以其趣味性、簡潔性等一些優點受到了教師及學生的一致好評。將微課應用于高校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教師完善教學方案、豐富備課資料,而且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五、結語

        綜合而言,把新型教學方式———微課深入到課堂,應用于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改革中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微課建設能夠深化學生們對預防醫學重要性的認知,有利于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輔相成,進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預防醫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社會和各醫療機構供應合格的預防醫學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要,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

        參考文獻:

        [1]郭光武,余躍生,林先燕.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5,28(2).

        [2]史瑩.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J].醫藥前沿,2015,5(11).

        [3]林溪.高職教學改革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5,(11).

        [4]雷云龍,張瑩,張春冬,朱慧芳,李軼,卜友泉.微課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3).

        [5]鄧宇,何坪,劉峰.重慶某專科醫學學校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4,(34):188-190.

        第7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使人們日益重視預防醫學的作用。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一名合格的醫生除了可以治愈疾病以外,還能夠從社會醫學及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患者如何預防疾病及保護健康。預防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中醫藥院校本科教學中,預防醫學課程目前已成非預防專業的基礎必須課程。盡管如此,但在重視程度上還遠遠不夠,學時數也極為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要盡量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根據中醫藥院校的自身特點,積極探索適應中醫藥院校的教學模式。本文結合近年的教學實踐情況,擬從預防醫學課程的重要意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對策三個方面淺談對該課程教學的認識。

        一、明確中醫藥院校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1.預防醫學教育是現代醫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醫學按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預防醫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三個核心部分。其中的預防醫學是以個體和確定的群體為研究對象,以保護、促進和維護健康,預防疾病、失能和早逝為目的一門應用學科。因此,預防醫學教育在整個醫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加強預防醫學教育有利于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在現代醫學模式下,一名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能力包括:衛生保健提倡者、決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區衛生領導者和衛生服務管理者。而上述能力的形成,要求學生或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除了具備必要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外,預防醫學相關知識也是每一位從業者所必須掌握的。而未來的中醫醫生,除了要對臨床個體開展中醫診斷活動外,更需要其應用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從群體角度去觀察、分析并解決中醫問題,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適應社會發展的中醫人才。3.加強預防醫學教育有利于傳承發展中醫的預防醫學思想通過預防醫學的教學,可使中醫中的預防醫學思想得到傳承和發展。“治未病”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病后防復”理念和預防醫學中的三級預防思想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對于中醫類專業學生來說,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中醫的“治未病”理論;同時,掌握預防醫學中的三級預防策略和措施也可以對中醫的“治未病”理論進行補充和完善。

        二、在中醫藥類院校中預防醫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1.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高中醫藥類專業學生普遍對預防醫學課程不夠重視,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產生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預防醫學課程為非主干課程,學生對學習該課程的作用和認識不足,很多學生認為醫生能治病、治好病即可,而疾病的預防與醫生無關。2.教學內容與中醫、中藥專業脫節中醫藥類院校預防醫學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衛生學、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三部分,此類內容與中醫或中藥專業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與中醫、中藥專業之間往往是脫節的。其原因:一是預防醫學教材內容與中醫、中藥的聯系很少;二是中醫藥院校的預防醫學教師絕大多數是畢業于西醫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對中醫、中藥不甚了解,沒有系統的學過中醫、中藥,如果進入中醫藥院校后不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不關心中醫、中藥的發展,教學活動自然與中醫、中藥內容脫節。3.理論與實際不能緊密聯系預防醫學本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如果沒有實踐教學,很多內容就會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而我校預防醫學教研室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實驗室,而是借用其它教研室的實驗室,因而不能有效、系統的開展相關實驗課,只能開展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不能主動參與,不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解決的對策與方法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舉出一些實例強調預防醫學學科在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2003年曾經威脅全球的“非典”,如果沒有預防醫學的防控措施,就有可能成演變為人類歷史上的災難性事件,從使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學科重視起來。此外,要強調社會醫學的實用性,使學生充分認識預防醫學是一門涉及面相當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在就業方面,除了疾病預防控制系統外,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急需大量預防醫學專業人才。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2.尋找預防醫學課程和中醫藥專業結合的切入點在講到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時,可以引入中醫“人與日月相應,與天地相參”“天人合一”等理論。另外,針對當前很多年輕人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習慣,可以引用《黃帝內經》中“亥時養生,三焦通則百病不生”的觀點,說明不良的生活習慣是不順應自然規律的表現,應該遵守“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自然規律。預防醫學理論和中醫學思想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充分體現預防醫學思想的精髓。3.提高案例問題式教學和實踐式教學的比重當前社會,由于法制觀念落后,消費保護者自我意識較差等因素,使各種公共衛生問題層出不窮,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溝油事件、大頭娃娃事件、毒醬油事件以及頻發的各類食物中毒事件等,我們可以從網絡、報刊和雜志上選取一些生動的圖片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同時,提出相關的專業問題,從而引入預防醫學課程中相關的知識點。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讓教師制定教學內容,學生首先以小組形式進行資料收集,課件制作,然后隨機抽取學生代表,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這種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投入更高的熱情和積極性。4.增加專業知識講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現實生活中職業危害的認識,可以嘗試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吉林省職業病防治院的教授給學生開展職業病的講座,從而使專業知識講座成為書本知識的有益補充。綜上所述,中醫藥類院校預防醫學課程的教學,意義重大。但目前中醫藥類院校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必須根據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具體特點及要求,對中醫藥類預防醫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第8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關鍵詞:公共衛生;預防醫學;聯系分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1],對自身健康質量的關注度也不斷增加[2,3],這不僅給醫療行業帶來更多的要求,也使得公共衛生服務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而為了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就應該理清公共服務與預防醫學及其他交叉學科的關系,明確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形式,從本質上提高服務質量,才能為公眾帶來更為有效的衛生安全保障。

        1公共衛生服務的內涵及現狀分析

        公共衛生服務是臨床醫學中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4],是通過評價醫療服務、落實醫療政策、完善保障措施等方法,來切實促進公眾身心健康的服務模式。具體來說,公共衛生就是通過細化相關監測指標,對醫療機構、各級衛生組織進行綜合考評,監督其工作,促進其進步的有效途徑。而且近些年,國家也對公共衛生服務給予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都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服務理念,并積極落實相關政策法規,杜絕形式主義,以真抓實干的作風貫徹了服務于民的工作信仰,而且不斷健全相關體制,使得公共衛生服務可以有序開展,極大的解決了公眾的健康問題。

        但是就歷史與現實來看,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改革,也不會有一勞永逸的進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完善進程也將始終貫穿于社會發展的進程之中,因此現階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重大傳染疾病仍然是威脅公眾健康安全的首要問題,在今后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公共衛生服務也應該以此為重點,加強防控,來降低其危害性;比如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還很薄弱,并未形成統一的聯動機制,出現問題后不同管理部門仍然存在推諉責任的現象,使得應急處理效力較低,不能妥善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相對薄弱,財政投入、人力投入相對欠缺等。

        2預防醫學的內涵及特點分析

        預防醫學同樣是臨床醫學重要學科之一,其可謂是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預防醫學主要以環境、人群和健康為基點,并通過基礎科學、環境衛生學、臨床醫學的理論研究結果,來探究環境因素與人類健康的細微聯接,從而將其適用于人類,來找尋相關疾病的防治規律,秉持預防為主的理念,來推進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與進步。

        而通過對預防醫學進行深入學習,也可以發現其具有如下特點[5]:①它所涉及的對象不單單是單一的人,還包括以區域劃分的人群,特別是那些尚未患病的人群;②它重視與臨床醫學相結合,提出預防治療有機融合的醫療理念,不單單強調理論的指導意義,還著重進行實踐;③它重視人群、健康和環境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強調宏觀、微觀統一分析的研究理念。

        3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聯系

        公共衛生服務與預防醫學看似是兩個分工明確、工作方向與內容大不相同的學科,但是二者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連接,而且也只有使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保證其各自的工作實效。筆者結合既往的工作實踐,對二者的聯系進行如下闡述。

        ①公共衛生服務是預防醫學的實踐應用。如果說預防醫學是理論性的研究,那么公共衛生服務就是實踐性的檢驗。二者的確并不可以混為一談,雖然同樣是為了公眾身心健康,雖然同樣是需要各界大力配合,但是預防醫學更注重研究,研究環境、人群、健康的微觀聯系,即如何控制疾病發展、如何改善環境、如何確保公眾健康,而公共衛生服務則主攻實踐,采取相應措施,檢驗理論效力,不足之處及時反饋,并進行改正。因此也可以說,預防醫學不論如何演進,都屬于臨床醫學的分支,而公共衛生服務的不斷發展,使得已然演進成為一種制度,一種保障國民身心健康的必要制度。②預防醫學是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環節。結合相關工作實踐來分析,可以說公共衛生服務涵蓋了預防醫學的部分領域,也就是可以將預防醫學劃分為公共衛生服務之內,但顯而易見,這種說法相對片面,但卻也是可以有效顯明二者間聯系的有效說法。通過預防醫學的研究,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傳播與發展,切實達到了防控的效力,因而可以說,預防醫學是公共衛生服務重要環節之一,也是保證其工作效力的關鍵。③公共衛生服務與預防醫學都需要互相促進不斷發展。預防醫學需要公共衛生服務進行有效管理,公共衛生服務則需要預防醫學指引發展方向。二者只有緊密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效力,互相促進,不斷發展,進而更好的實現科學化。

        4結論

        公共衛生服務決定著公共衛生工作的廣度,而預防醫學則決定著公共衛生工作的深度,只有廣度覆蓋到公民生活各個方面,深度達到切實防治衛生安全的程度,才能切實發揮二者的實際效力。同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既是保障公眾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又是提高我國衛生服務質量的重要基礎,廣大從業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實踐的工作原則,秉持以民為本的服務理念,這樣才能夠切實理清二者的聯系,并且能夠在工作實踐中分清輕重緩急,以及不斷對二者的理論聯系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構建更為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全民健康的崇高理想。

        參考文獻:

        [1]圖爾蓀?如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關系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1):420-421.

        [2]于允.淺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9):145.

        [3]陳偉江.淺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關系[J].中國化工貿易,2014,(01):413.

        第9篇:預防醫學的目的范文

        春秋戰國時期,魏文王曾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醫術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吃驚地問:“你的名氣最大,為何反長兄醫術最高呢?”

        扁鵲慚愧地說:“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覺得他水平一般,但在醫學專家看來他水平最高。”

        這就是所謂的“上醫治未病”。

        而要達到治未病的水平,就得具備預防醫學的知識了。那到底什么是預防醫學,預防醫學在保護人類健康、延長人類壽命中到底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所謂的預防醫學,簡而言之就是:以人群為研究對象,研究健康影響因素及其作用規律,闡明外界環境因素與人群健康的相互關系,制定公共衛生策略與措施,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提高生命質量為目標的一門醫學科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是相對應的,臨床醫學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個體,即對某一個病人進行治療,針對病情開出處方;而預防醫學服務的對象是一個群體,主要是通過前期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和后期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策略等措施,開出“社會疫苗處方”,如傳達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增強體育鍛煉、保持心理平衡這些理念,并通過一些具體的活動讓人們接受這些理念,從而改變危害健康行為,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

        那么,在簡單了解預防醫學之后,我想大家很想知道預防醫學到底都學些什么?將來可以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在我們國家預防醫學的學制基本上都是五年制,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也有七年長學制的,如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學制的學生從第六年開始進入二級學科的學習,畢業后授予碩士學位。至于課程的學習前幾年主要是公共課和醫學基礎課的學習,這些和臨床醫學的課程基本是一樣的,如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病理學、生理學、內外婦兒等課程,同時也有醫院科室的輪轉見習。等到高年級后會學習專業課,包括流行病學、環境健康學、職業衛生與勞動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以及衛生統計等課程,同時會去CDC(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在專業課的學習中,經常會做一些動物實驗、學習各種儀器的使用,以及參與大規模人群疾病的調查等。如果你喜歡實驗室工作,將來可以參與衛生毒理研究、參與營養素的作用機制研究、參與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研究,如果你喜歡人群研究,那么你可以參與人群流行病學研究、人群營養膳食研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等。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色综合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 午夜一级a成年大片在线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