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河道安全應急預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河道安全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河道安全應急預案

        第1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關鍵詞:過河隧道;盾構;淺覆土

        1 工程概況

        北京地鐵10號線二期石榴莊~大紅門站區間全長1086.5m,區間由西向東下穿涼水河。涼水河為北京南城的主要泄洪通道,平時多是城市排放的污水,常年有積水。區間隧道與涼水河斜角56°,兩側為石坎,河床有混凝土方磚鋪砌,有淤泥,隧道覆土約7.0m,覆土較淺。盾構穿越地層主要為砂卵石地層,其中盾構隧道上部主要位于黏土層中,下部為卵石層。

        2 工程重點、難點

        由于盾構過河段覆土較淺,盾構推進時如果盾構施工控制不當將引起周圍土體擾動,可能導致橋樁不均勻沉降、橋樁失穩、河床坍塌、發生透水等工程事故。特別是在盾構在穿越河流底部時,如有圍巖頂板下沉會對河床產生危害甚至破壞,河水下滲也可能危及隧道施工,進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在盾構下穿河段過程中,如何采取相關技術措施減小沉降,確保涼水河及涼水河橋的安全將是本區間工程的重點。

        3 盾構穿越涼水河施工措施

        3.1 做好施工前的調查準備工作

        施工前詳細調查該區段水文地質,詳細踏勘涼水河及涼水河橋的結構與現有的狀態,尤其是對于河底隔水層的連續性、滲透系數、厚度以及各層的滲流情況,并將此數據情況作為盾構下穿時的重要參考。

        3.2 調整好盾構姿態

        盾構進入河底前要預先調整好盾構姿態,以較好的姿態下穿河底。在掘進過程中,盾構司機根據測量偏差及時調整盾構的掘進方向,盡可能減少掘進過程中的糾偏,杜絕大幅度的糾偏,以確保盾構平穩通過該段。

        3.3 合理設置土壓力

        在盾構推進的過程中,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土壓力值,科學合理的設置土壓力值及相宜的推進速度等參數,防止超挖和欠挖,以減少對土體的擾動。在盾構過涼水河橋地區,盾構覆土厚度為7m,根據計算土壓平均值控制在0.08~0.09Mpa之間。穿越時應降低推進速度,嚴格控制盾構推進方向,減少糾偏,特別是大量值糾偏。

        3.4 同步注漿的控制

        盾構下穿涼水河期間地面沉降控制值為±20mm,橋樁累計沉降控制值為10mm,橋樁差異沉降為5mm。考慮到此區間地面沉降控制標準較高,且河底至盾構拱頂間土層相對較薄,因此應加強掘進過程中的同步注漿的控制,本區段同步注漿擬采用膨潤土、粉煤灰、砂、水泥為主要材料的液漿,每1m3漿液配比為:水泥260kg:膨潤土80kg:粉煤灰340kg:中粗砂750kg:水520kg;漿液特性要求膠凝時間初凝為5~6h,終凝為10~16h,固結體強度為24h達到0.3MPa;固結率為95%,即固結收縮率5%;稠度為120mm;漿液穩定性應滿足靜置不沉淀、不離析或在膠凝時間內靜置沉淀離析少。盾構下穿涼水河段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和控制注漿量,注漿量控制理論值應為建筑間隙的150%~180%,同步注漿時要求在壓入口的壓力大于該點的靜止水壓及土壓力之和,做到盡量填補而不是劈裂,因此要求注漿壓力控制在0.20~0.30Mpa。注漿壓力過大,管片外的土層將會被漿液擾動而造成較大的后期地層沉降及隧道本身的沉降,并易造成跑漿;注漿壓力過小,漿液填充速度過慢,填充不充足,會使地表變形增大。

        3.5 二次補漿采用雙液補漿

        二次注漿選用水泥-水玻璃雙漿液,每1m3漿液配比水泥:水:水玻璃溶液的比例為1:1:2;每兩環進行一次補漿,補漿量為同步注漿量的30%,注漿利用低壓、少量、多次注漿的方式及時補充因原有漿液固結收縮所產生的空隙。盾構推進過后每5環進行一環環箍注漿,每環6個孔每孔注入1.0m3。注漿壓力為0.3Mpa。

        3.6 控制好盾構姿態,確保盾尾間隙均勻

        盾構推進過程中的同步注漿及二次補漿是控制地面沉降的主要方法[1,2]。以往的經驗顯示,盾構推進過程中的盾構姿態不好易造成盾尾處漏漿,地面沉降,因此在盾構下穿涼水河橋期間,確保盾構推進軸線與設計軸線相吻合,盾尾四周間隙均勻。同時,在盾構通過河床時,要加強盾尾的密封與管片的施工控制,掘進時要定時定量均勻壓注盾尾油脂,如有特殊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大盾尾油脂壓注量來防止漿液通過盾尾流失,盾尾油脂量比正常推進每環多20Kg可以較好的控制盾尾的漏漿量。如果管片間隙出現滲漏,要及時堵漏處理,以免漏水引起河底下沉而對河底產生破壞。

        3.7 加強監控量測管理,實現信息化施工

        在盾構穿越涼水河期間,嚴格按照監測要求對涼水河橋進行監測,對監測數據及時分析處理并反饋。及時掌握盾構推進對橋梁及河道的影響,不斷優化盾構推進參數。同時加強地面巡視,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3.8 土壤改良效果模擬

        在模擬段施工中,將有針對性的對土壤改良添加劑(泡沫或膨潤土)配方及相應的改良效果進行跟蹤記錄,以尋找合適的土壤改良方式。詳細分析模擬段施工資料,制定實際盾構穿越涼水河及涼水河橋施工參數。在盾構抵達涼水河前,應會同各方詳細研究分析模擬段的施工參數,比如土壓變化、注漿情況、土體改良情況及地面沉降等實際資料,從而制定盾構穿越涼水河及涼水橋施工參數。

        4 制定應急預案

        針對本工程特點及各種不利因素,制定各項應急預案,編制切實可行的應急程序,成立應急組織,并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在河流附近備好應急物資如海綿條、粘土及鐵鍬、編織袋、水泵、船等工具設備。可事先在河岸兩邊空曠處準備袋裝粘土,一旦河底發生坍塌立即向河底拋填袋裝粘土,確保盾構順利通過。在盾構下穿河流之前,應對各項應急預案中的應急物資進行實物檢查,并將應急物資存放在現場操作區域范圍內,將險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5 盾構機過河過橋整機檢修

        對推進系統的泵組、PLC模塊控制,各類電磁閥,換向閥,比例分配閥以及推進油缸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油壓不足及相關閥失效的情況下立即檢修或更換;盾構機的電機與液壓系統,應邀請盾構機制造廠家售后專業工程師過來檢修,必須確保整個過河段正常作業;檢修同步注漿系統泵的缸體,密封,及注漿管路是否有堵塞或破損等現象;檢修拼裝機線位開關,電磁閥及換向閥,剎車開關,以及拼裝機遙控器是否正常工作,各油管是否老化;運輸系統皮帶輸送機屬于易破損構件,在過河前必須檢查;自動導向測量系統過河前要調整好姿態,避免在過河過橋時在進行姿態調整。針對損壞或易破損的構件備好配件有針對性的準備一些施工中經常可能出現的易損構件,必要時可以及時更換,以免影響施工。

        6 結語

        在通過淺覆土河道的隧道施工中,要綜合平衡考慮全線的地質、水文、地面構筑物、地下障礙物等情況選用盾構機型,然后根據所選的機型與河道覆土、水文情況、航道要求采取相應的施工措施,安全施工并保證以后運營時的隧道安全。采用土壓平衡盾構機進行河底淺覆土隧道施工時要驗算隧道上覆土的安全厚度。在盾構推進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盾構推進參數,對減小軸線偏差、控制地面沉降、保證盾構機及隧道安全有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 陳饋,洪開榮,吳學松.盾構施工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楊書江,孫謀,洪開榮.富水砂卵石地層盾構施工技術.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第2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一、目標任務

        (一)整治河道水面環境。通過河道環境整治行動,進一步提升河道表觀環境質量,清除沿河沿岸枯樹雜草、死角垃圾。打撈水面漂浮物,確保河道環境整潔優美。

        (二)提高河道管理效能。全面落實戶輪流值班制度,勸導村民群眾、游客減少亂拋亂扔垃圾入河,營造全民參與河道管理的良好氛圍,形成河道長效管理網絡。

        (三)嚴禁污水直排入河。加強控源截污工作,全面普查入河排污口,及時采取工程措施,截斷沿河排污口。

        (四)加強污水管網建設。以河道整治、河岸欄桿整修、背街臨河餐飲廢水排放治理為抓手,突出治理背街沿河立面環境。

        二、整治范圍

        鎮所有河道,重點為集鎮區范圍內河道、主要沿街沿路河道。

        三、組織領導和責任分工

        (一)組織領導

        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成立鎮河道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鎮河長辦,辦公室具體負責專項整治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匯總上報等日常工作。各村(居)委會均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領導機構,高標準抓好轄區內河道專項整治工作。

        (二)職責分工

        按照“轄區負責、部門聯動、重拳出擊、齊抓共管、疏堵結合”的方法,負責轄區河道監管、巡查、制止非法采砂行為和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河道平整、場地綠化等工作。

        河長辦:負責專項整治的組織、協調及督導工作,牽頭負責轄區內河道水面保潔、侵占水面違章建設整治、河道疏浚整治、控源截污、集鎮背街臨河餐飲入河排放口治理、進一步完善河道長效管理網絡建設。

        景區執法大隊:聯合河長辦、派出所對挑出、侵占水面違章建設行為進行執法整治,對沿河餐飲油污排放口進行治理。

        派出所:負責對滋擾生事、涉嫌水環境犯罪行為的打擊;針對突發人為、自然因素發生的危險和不穩定行為進行全面救助和控制;負責發生洪澇災害時現場救災的人員疏導和搶險救災工作。

        旅游公司:加強對景區內河流污水排放、違法違規建設等行為進行勸導和上報;落實專人對河道進行清理、保潔,嚴禁施工企業亂傾亂倒、亂挖亂砍;加強河道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河道整治工作。

        農村經濟科:負責防洪度汛相關應急工作,對防洪應急物資儲備、人員責任落實等加強管理;加強河道疏浚、隱患排查和整治進行督促和指導;完善相關防洪應急預案。

        食藥站:加強對沿河餐飲業等商家的管理工作。

        各村(居)委會:具體負責實施轄區內相關河道專項整治、管理工作。

        四、實施步驟

        (一)調查摸底階段(2017年8月20日-8月25日)。按照上級統一部署,認真組織調查摸底,確定整治重點、細節內容,制訂實施方案,突出工作重點,細化各項措施。對河道污染點位、隱患部位、重點方位進行摸排,并報鎮河長辦。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7年8月26日-9月6日)。要充分利用此次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的契機,強化河道長效管理,把清除白色垃圾等河面漂浮物和河坡生產、生活垃圾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結合河道水面保潔、河道整治、控源截污、背街臨河餐飲油污排放口治理等專項整治措施,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大規模河道清潔整治活動,對重點整治對象做好跟蹤督查工作。

        (三)鞏固提升階段(2017年9月7日-9月16日)。集中打撈河面漂浮物和河坡垃圾是河道整治一項階段性工作,在所有河道清潔整治達標后,要使河道長期保持清潔暢通,關鍵是抓好河道長效管理措施的落實。所有的河道都要落實專職河道管理隊伍和人員。要做到河道長效管理的組織、人員、經費、責任、考核全部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開展河道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是為了進一步營造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的濃厚氛圍,充分認清開展河道環境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這次專項整治行動,切實落實好責任,細化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實施,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檢查,及時掌握專項整治動態,研究解決整治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取得實效。定期將當月專項整治情況報鎮河長制辦公室。

        第3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今年以來,我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但一些行業(領域)事故頻發,非法違規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屢禁不止,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事故的發生,暴露出我縣生產經營建設領域仍然存在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監管不到位、治理整頓不到位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全縣的安全生產形勢和市考指標的順利完成,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必須堅決地予以糾正。

        當前我縣正處在發展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并存在的發展階段,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生產安全事故易發的特殊階段。各鄉鎮、各部門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必須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堅決守住安全生產這條紅線。要牢固確立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堅持速度、質量、效益和安全的有機統一,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突出重點,全面排查和整改各類安全隱患。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安委會以及市安委會的《通知》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立即開展全面、系統的隱患排查治理。特別是各生產經營單位要認真進行自查自糾,查出一處,治理一處。縣政府將成立七個督查組,對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檢查。各督查組牽頭單位要將檢查情況于前以書面形式報縣安委會辦公室。督查分組情況如下:

        第一組:建筑施工及電力通訊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建筑施工現場,電力、電信及河道安全管理情況。重點是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各建筑施工現場提升設備和“三保四口”的安全管理情況;農村居民建房安全情況;山區水電建設項目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河道安全整治及采石采砂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城鄉供電及電力電信設施安全情況。

        第二組:危險化學品及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各危化品企業、鍋爐及各類儲油儲氣裝置安全情況。重點是旅游企業,特別是賓館、飯店、重要旅游娛樂場所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路、電梯的安全運營情況;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經營現場安全情況;城鎮燃氣壓力管道及安全設施情況。

        第三組:道路交通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道路交通安全。重點是客運車輛源頭管理、安全設備、財產保險情況,禁止乘客攜帶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物品。重點檢查108國道、107省道、礦區道路安全隱患整治情況。嚴厲打擊啞竹路、啞翠路、辛家寨鄉什字、焦油路、終臺路、終集路、尚九路等重點路段以及沿山各峪口各類農用車輛拉人載客行為;嚴查部分民辦學校、幼兒園病車、黑車接送學生行為;嚴厲查處摩托車無照駕駛行為。

        第四組:校園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學校安全。重點是各中、小學校安全管理情況,危漏校舍改造、新建校舍安全管理情況;學校消防安全、廁所改造、食堂衛生、樓梯安全及周邊環境治理情況。

        第五組:旅游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旅游安全。旅游景區的吊橋及游樂場所的安全狀況,加強對客運企業特別是旅游客運公司的監督檢查,嚴禁非法從事旅游客運和交通運輸工具帶病、超載、超限、超時運營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行為。檢查各旅游場所、風景區的事故應急預案,嚴厲打擊黑導阻攔外地游客車輛的行為。重點檢查黑河水苑山莊、鐵甲樹山莊、熊貓山莊消防及樓觀臺森林公園旅游線路防護設施安全情況。

        第六組:工礦企業檢查組

        負責檢查各類工礦企業安全生產情況。檢查的重點是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尾礦庫的安全管理、磚瓦窯的安全管理、職業病防治、礦山井下工人的意外傷害保險辦理、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及應急救援預案制定等情況。特別是涉及人身安全或健康的重大隱患治理責任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的落實情況,嚴防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第七組:民爆物品、煙花爆竹和消防安全檢查組

        負責檢查全縣民爆物品、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重點檢查各類炸藥庫“三防”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各鄉鎮煙花爆竹日常經營管理情況,檢查各商場、網吧、賓館、飯店、超市、影劇院、圖書館、醫院、車站、教堂、社區等公共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重點檢查城河商業街、云塔商城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及家福樂、愛家、隆發、百惠超市消防安全。

        三、強化措施,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定出臺《縣安全事故行政問責暫行辦法》,進一步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對出現安全生產工作不作為、不到位、重大安全隱患整治不力、非法違法經營建設行為打擊不力、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等狀況的單位及工作人員將嚴肅追究責任。

        (二)加強企業安全監管。制定出臺《縣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對全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從開始設計到竣工驗收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規定,促使企業加強安全基礎建設,提高本質安全和安全管理水平。

        (三)加強基層安監建設。在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配備安全生產監督員。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要配備一名兼職安全員;行政村(社區)內生產經營單位超過10戶的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安監員。由縣安監局組織,對村和社區安監員進行一次集中培訓,明確安監員職責,切實提高安監員安全生產和管理知識水平,確保安全監管工作扎實開展。

        (四)積極開展鄉鎮委托執法試點,進一步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制定出臺《縣鄉鎮安全生產委托執法試點工作辦法》,明確委托執法的目標和要求、被委托單位的基本條件、執法范圍、工作程序和管理辦法。在全縣選擇9個安全生產基礎好、具備執法條件的鄉鎮開展委托執法試點。在取得經驗后,在全縣推廣。

        第4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8月29日凌晨4點半,云南省XX市XX縣XX村附近,在建XX鐵路XX寨隧道三號斜井口處山體滑坡發生泥石流,導致施工駐地工棚被泥石流沖毀,當時致4人死亡,2人受傷,4人失蹤。

        中鐵X局X公司XX鐵路X分部得到事故通知后,立即啟動救援應急預案,做出了相關安排:一是火速救援,距離事故處近5KM的把邊江大橋工區負責人XXX帶領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場進行救援;二是安排人員對施工駐地、施工現場、房前屋后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自身人身及施工現場安全;三是立即成立“黨員突擊救援隊”,疏通通往事故現場主便道。主便道多出塌方,疏通主便道,才能更好的救援,為傷者節省時間。另外一方便道比主便道長30km左右,進出時間要增加90分鐘以上。

        與此同時,距離事故處5KM的把邊江工區立即成立“搶險救援隊”,當天上午8:15,由工區負責人XXX帶領挖掘機、裝載機設備3臺套,小車5臺,作業人員36名,管理人員22名、司機8名(合計人員66名)趕往現場進行救援。途中多出塌方地段安排專人指揮兩臺裝載機清理道路沖積物,挖掘機沿途清理水溝,以確保通往事故地點道路暢通。由于受災面積大,塌方地點多,救援人員徒步到達現場后,與現場單位對接并立即投入搶險清理工作,一是立即安排專人指揮機械對事故現場泥石流進行清理;二是安排我方車輛將1名傷員抬出送往醫院;三是將36名工人進行分組分工,20人分為五組,每4人一組,由組長帶隊順河道向下游進行尋找失蹤人員,剩余人員在現場協助機械進行清理;四是由項目書記帶隊的“黨員突擊隊”對進入該工地的主便道安排機械進行打通救援,以便車輛進出方便,更好的對事故現場進行傷亡人員的輸送、機械設備的運輸、人員的出入。

        事故發生后,中鐵X局救援員工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進行救援,并成功找出失蹤人員1名。救援期間,始終在救援一線,救援人員不信謠、不傳謠,不往外傳播任何信息。項目部全體搜救人員高度警惕、積極救援,充分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得到了業主和被救援單位的高度贊揚。

        第5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關鍵詞:中型水庫;運行;科學調度;探討;宣恩縣

        中圖分類號:P3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水庫基本情況

        龍洞水利水電樞紐工程位于宣恩縣城上游2km處,1987年5月1日開工,1995年11月竣工投產發電,電站裝機容量2.6萬千瓦,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35平方公里,龍洞水庫對數螺旋線型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74.6m,屬不完全年調節。正常蓄水位550m,相應庫容5165萬m3,總庫容6823萬m3,壩頂高程557.6m,設計洪水位552.48m,校核洪水位556.7m,死水位535.5m。在大壩左、右岸壩段544.0m高程,各開設一凈寬12.0m的溢洪道,在505.0m高程處各開設一個出口控制斷面尺寸為4×4.5m2的深(底)孔輔助表孔泄洪。

        桐子營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在龍洞水庫上游,2005年4月30日開工,2013年1月29日投產發電,電站裝機容量24MW,桐子營水庫大壩壩址控制流域面積503km3,擋水砼面板堆石壩位于桐子營大橋上游1.4km處,壩頂高程620.80m,最大壩高65.8m,壩頂長度227.9m,壩頂寬6.0m,上游壩坡1∶1.4,下游壩坡1∶1.4,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618.00mm,相應庫容6807萬m3,總庫容7730萬m3,設計洪水位618m,死水位598m,屬年調節。溢洪道堰頂高程608.0m,溢洪道孔口寬度3х12m,有三孔弧型閘門控制。

        水庫的防洪調度必須從水庫所在流域全盤考慮,要兼顧上、下游利益,為確保水庫上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滿足水庫上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對防洪的要求,除通過工程措施保證設施完好、閘門順利啟閉等提高防洪能力外,就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調度, 綜合分析工程安全狀況、上游移民征地、下游河道防洪標準、下游水位頂托、水庫的蓄泄能力和下游防洪要求等因素后確定水庫的運行方式,雖然目前,新建設的水庫溢洪道還未下閘,但對流域水庫聯合調度,提高對洪水的防御能力勢在必行。

        2水庫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龍洞水庫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忠建河流域防洪體系的骨干工程,也是實現宣恩縣政府提出的“流域、梯級、滾動、綜合”三級開發的戰略構想的關鍵性工程。建庫近20年來,曾先后抗御多次特大洪水,保護下游縣城人口、耕地及重要的交通、通訊干線等重要設施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水庫還是縣城6萬人的和工業園區的水源地,水庫自興建后,為流域內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由于龍洞和桐子營水庫為庫套庫工程,遇到特大洪水或水庫潰壩將引起連鎖反應,危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洪責任重大,必須制定完善特大洪水的工程防洪預案。因此,搞好水庫的運行調度,不僅關系到其企業的經濟利益,也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宣恩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3水庫運用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預測能力與防洪重任不適應,不滿足當前的水庫洪水調度要求

        從水庫運行情況看,水庫的管理自動化還待建設、改造和完善,提高水庫水情、雨情、工情等信息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的時效,雖然建成了監控系統,但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集水雨情自動測報、大壩安全監測、閘門監控等多個子系統為一體的防汛信息管理系統還未全部形成,這樣也不便于水庫運行管理。一是人工收集水雨情資料及氣象預報等,影響洪水預報的時間和精度。二是影響防洪綜合調度,技術支持手段落后,不能及時提出在不同降雨強度、不同洪水情況下的水庫洪水調度比較方案。無論從時間、資料容量、測報精度還是預見期,都難滿足水庫防洪的需要,水庫重要的地理位置、預測能力和擔負的防洪重任不相適應。水庫由于運行管理缺乏先進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保證不超前棄水浪費水資源,又不滯后泄洪,為調度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水庫防汛指揮調度的現代化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3.2安全與效益、防洪與興利之間存在矛盾

        水庫防洪調度的任務是在確保工程本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對水庫的調洪庫容和興利庫容進行合理安排,以充分發揮水庫的綜合效益。興利調度的任務是充分利用水庫的調蓄能力對河川徑流在時空上進行重新分配,來滿足用水的需要。龍洞及桐子營水庫承擔的防洪任務重,興利要求也高,存在防洪與興利的矛盾。水庫洪水調度嚴格按照設計的汛限水位進行控制,如果不考慮實時降雨預報和洪水預報成果(或沒有降雨預報和洪水預報成果)只要水庫超過汛限水位,勢必造成汛前、汛期棄水。倘若汛期來水較少,汛后就無水蓄,也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3.3未完成工程存在隱患

        有水庫還未竣工,安全測報設施正在建設不完善,實時信息的采集、傳輸及處理的自動測報系統未形成。水庫尚未經受過設計正常蓄水位的考驗,水庫大壩滲流還在監測處理。

        3.4水庫調度人員和技術力量待加強

        隨著科技進步,水庫防汛調度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更新,新建水庫的建成和運行,而水庫缺乏既掌握最新的防汛技術知識又具有水庫調度實際工作經驗技術人員,必將給防汛調度工作帶來難度。

        3.5水庫水污染威脅供水調度安全

        由于上游沿河兩岸分布著集鎮和一些小企業,排污水對水環境造成破壞。豬禽糞便全部流入水庫,流域內使用化肥、農藥等都將給庫水形成污染。水源保護區是寶貴資源,當水體污染及其危害導致水的功能區潛在退化,污染速度大于水質的再生能力,水源將不再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是對群眾利益的巨大損害。近幾年來,水庫在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上認真貫徹上級治水新思路,經過努力,庫區水環境逐步得到改善,水庫水質明顯改善,達到了國家地表水飲用水標準。從現場調查來看,水庫目前水質狀況對于城鎮供水,水環境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4、科學調度的對策與措施

        4.1加大科技投入,用新技術提高預報調度精度和效率,建立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完善防汛調度指揮系統

        為了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大科技投入,開展水庫防汛調度的研究,水庫要加強預報預測能力建設,及時掌握上下游雨情、水情、工情和災情信息,引進先進的水庫防汛調度管理技術設備,提高洪水預報精度,自動采集資料、水利計算和數據庫管理,延長洪水預見期。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效益,提高防洪管理現代化水平。建議采用高速、精度高的洪水預報調度模型,作為水庫自動測報系統的有益補充,為水庫的防洪調度提供較為可靠的依據,研究提出已有降雨情況下和后續不同量級雨量下的調度措施,快速制定調度運用方案,對水庫科學調度。目前,我國部分水庫建立了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可由庫區降雨確定洪水調度方案,進而評價水庫聯合調度的減災效果,可快速進行多方案比較,選定合理調度方案。還可采用雷達測雨資料進行降雨預報,使洪水預見期短,預報精度低等問題基本上的到解決。根據水庫運行調度顯示,要實現防汛調度指揮科學化目標要求,需要不斷改進水庫綜合調度手段,建成操作性強、科學可靠的防汛決策指揮系統。

        4.2進行水庫洪水風險管理研究,動態控制管理水庫水位

        國家防總印發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試點工作意見中指出,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是指水庫在汛期,根據實時雨、水情,利用預報成果,在不降低水庫防洪標準,確保水庫、上下游地區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經科學論證并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方案確定的控制范圍對汛限水位進行浮動的調度過程。這也是全縣龍洞、桐子營等梯級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研究課題,從汛期分期、分期設計洪水及分期汛限水位確定,降水預報、洪水預報成果可利用性分析,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范圍值確定,多個方面分析論證水庫汛期水位的合理調整方案,特別是對于龍洞下游庫水位結合防洪設計標準情況,提出水庫聯合調度運用方案有很大現實意義,這為水庫綜合調度,以后指揮防汛抗洪、搶險救救援提供了決策依據。還要通過分析流域洪水災害成因及特性,推算出包括不同特征頻率和潰壩在內的洪水過程線,繪制水庫洪水風險圖,形成流域洪澇災害管理系統,包括流域洪澇災害致災因子、孕災環境、承災體信息以及災害風險評估,區劃。還包括遭遇不同程度洪澇災害時應采取的風險回避、分散、預警、轉移等對策。

        4.3完建工程,對主要建筑物完成鑒定

        確保大壩安全是水庫管理的首要任務。對大壩已出現的問題,按照設計部門設計方案進行整險加固。大壩安全評價,按照時間要求,由具有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甲級資質的單位或者水利部公布的有關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承擔。根據《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對水庫大壩分為十個專題進行安全評價。根據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定大型水庫和影響縣城安全或壩高50m以上中型水庫的大壩安全鑒定意見的規定,報由省水利廳審定大壩安全鑒定意見。并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除險加固處理。

        4.4增強水庫調度人才的培養

        管理單位在招聘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外,還要加強熟悉情況的水庫調度人員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水庫洪水預測、預報、調度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水庫調度管理人員的工作穩定,有效地開展水庫防洪調度提供重要人才保障。

        4.5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改善水庫水質,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水庫還應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力度。一是抓流域內污水排放達標,二是控制一切有可能污染飲用水源的非法取土、違章建筑、亂倒垃圾、非法養殖等行為,三是加大水政執法力度。

        5進行水庫調度運用情況

        5.1調度的原則

        (1)調度方案的制定科學合理,遵循水庫設計方案的原則。

        (2)防洪與發電,必須優先滿足防洪的原則。

        (3)多種措施相結合,保障措施得當,有應急方案。

        (4)優化調度方案,水庫在安全運行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發電,多出效益。以現有的配套雨量站和遙測數據,充分利用水文、氣象預報信息,雨情、水情和工情分析預報準確,為合理調度提供依據,科學進行調洪,在超標洪水入庫之前,提前預泄騰庫,嚴禁陡開閘門,造成下游河道人為洪峰。

        (5)水庫汛期限制水位及水庫運行計劃按批復的調度方案執行。

        (6)水庫運行期間保壩的原則。

        (7)兼顧縣城供水。

        5.2河流洪水特征及水庫防洪特征水位

        據1959~2001年8個站的降水資料統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96.8mm,年際變化在1040~2150mm之間。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雨季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3%,主汛期5—9月(但龍洞水庫上游9月份出現多年最大場次暴雨)。單站年降水量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在1.8~2.6之間。年降水量最大值為曉關站2422.9mm(1983年),最小值為咸豐站895.7mm(1988年)。

        本流域的暴雨多為渦切變型,實測最大24h降水量為咸豐站1983年9月8日369.1mm,最大72h降水量為咸豐站1983年9月8~10日414.2mm。1983年大洪水洪峰流量是宣恩水文站建站以來實測的最大流量,最大24h雨量占最大72h面雨量的74.6%。暴雨中心多發生在桐子營以上龍坪鎮附近,由上而下呈遞減趨勢。

        由于流域內山高坡陡,洪水匯流快,峰高量大。龍洞水庫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2878m3/s,5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3402m3/s;桐子營壩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2344m3/s,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3848m3/s。

        5.3依法防洪調度

        5.3.1制定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及防洪調度應用計劃

        為確保水庫大壩出現緊急情況,出現垮壩,發生超標準洪水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時,能夠及時撤離轉移受威脅區域的群眾和重要財產,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開展水庫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工作至關重要。因此,水庫應編制切實可行的防洪搶險應急預案,以滿足水庫防洪安全工作的需要。在汛期,水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及防洪調度應用計劃,對水庫實行效益調度。加大防洪減災知識宣傳,采取形式多樣、內容淺顯易懂的方式,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避災自救意識,讓居民熟悉預警信號,向市民介紹面對突發災難的應急對策,也提醒市民加強危機意識,在常年宣傳普及之下,使防洪救災意識深入人心,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5.3.2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運行管理

        水庫運行管理注意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合作,提高水、雨情預警預報精度,建立和完善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采集數據,收集信息,利用測報系統監視流域降雨、洪水。

        5.3.3依法科學調度

        水庫的科學調度是一個不斷加強的工作,按照有關編制大綱章節和要求修改《應急預案》及《調度方案》,按照設計批準的參數進行調洪演算及報告編制。

        龍洞水庫下游距離2km是縣城,河道穿過城鎮中心,防洪形勢毅然嚴峻。根據防汛部門的批復,龍洞水庫汛限水位為550m;發生50年一遇以上(含50年一遇)大洪水時,水庫在保證大壩安全的條件下,最大限度減輕洪水對下游造成的損失,在洪水來臨之前,可根據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提前預泄水位至535.50m;發生20年一遇的洪水時,水庫下泄流量要控制在1400m3/s以內,水庫最高蓄水位控制在553.39m以內;發生10年一遇的洪水時,水庫下泄流量要控制在1400m3/s以內,水庫最高蓄水位控制在553.34m以內;發生10年一遇以下洪水時水庫下泄流量不超過下游安全泄量。

        按照調度方案2010年龍洞水庫泄洪4次,泄水量4750.12萬m3;2011年泄洪4次,泄水量6692.29萬m3;2012年泄洪4次,泄水量7018.55萬m3。在2010年7.14、8.25洪水,2011年6.18、10.2洪水,2012年5.12、5.24、9.12等洪水調度中,雖然水庫上游降雨強度大,由于結合上游工程攔蓄、來水、區間水量及下游水位情況,采取比較合理的防洪調度,基本上考慮了防洪和效益雙贏,沒有造成較大損失。桐子營水庫溢洪道暫未下閘,水位達高程608m以上自然溢洪。

        通過水庫泄洪調度表明,在水庫調度實際操作中,還應根據現有的遙測的雨情、洪水來勢和庫水位,防汛辦批復的調洪原則,科學分析相關資料,對比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調洪方案,必要時采用預泄或提前騰空庫容,進行錯峰,在確保大壩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輕下游的災害損失。

        在發生特大洪水時,水庫在保證大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輕洪水對下游造成的損失。遇重大險情時,加強對大壩的水工觀測,做好度汛險情分析、監測及建筑物的搶險救災工作。若遇大壩、溢洪道等主體工程發生險情,按照預警方案,通過新聞媒介和水庫防空警報器發出險情警報,車載喇叭等通知,各搶險隊進入搶險工作,按照撤離方案,轉移路線迅速撤離。

        6結語

        宣恩縣城上游中型水庫,為保證防洪安全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引進預報調度新技術,建立現代化自動測報系統,依靠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防洪運行調度和科學決策水平,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簡介]:陳海(1976-),男,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曹永強,殷峻暹,胡和平. 水庫防洪預報調度關鍵問題研究及其應用[J]. 水利學報,2005,36(1):51-55,61.

        [2] 任明磊,何曉燕.水庫防洪調度的認識和探討[J].人民長江. 2011,42(增刊Ⅱ):58-60,103.

        [3] 熊立華,郭生練.王元.神經網絡在洪水實時預報中的應用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 2002(3):28-31.

        [4] 張新建,王林旺,楊致強.水庫汛限水位研究與應用思考[J].中國防汛抗旱.2011(6):13-15.

        第6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關鍵詞:大型污水管道;接駁碰口;污水系統的調度;植筋

        1.工程概況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1號線11 號線為深圳市軌道交通三期線網中第一條實施的快線,并兼顧機場線功能。是連接福田中心區、前海灣中心區、深圳空港、西部組團的快線,是穗莞深港西部客運交通走廊。

        其中南山站是11號線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站,車站為明挖地下三層結構:負一層為下穿隧道,雙跨箱型結構,雙向8車道,寬37.4米;負二層、負三層為14米寬島式站臺車站,標準段為雙柱三跨結構,附屬采用單層外掛。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YCK14+550.400,長度310米,車站標準段線間距17.2米,標準段寬度29.8米,車站有效站臺長度186米。

        本工程為南山站地鐵主體及南山站―前海灣站10號聯絡通道開挖施工或交通疏解工程而引起的污水市政排水管線改遷工程項目。設計排水管線主要埋設在桂廟路南北兩側,污水主管線(DN2200)1W102~1W203段合計為791米,其中1W207~1W113段設計埋深為5.24~6.63m,其它長約603m采用頂管施工。

        要廢除原有DN2200污水干管,啟用新建的DN2200污水干管,需接駁碰口12處。其中DN600以上接駁碰口8處,DN600以下接駁碰口4處。污水碰口管徑較大,施工難度大,根據設計要求碰口處采用混凝土檢查井或混凝土箱涵,工程量較大、工期長。碰口施工的時間從泵站停泵到完成碰口的時間為3天。這樣勢必大量污水外流,造成環境的惡性污染、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我們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加強與水務部門的協調等措施,在24小時內完成了接駁碰口任務,得到了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肯定。

        2.施工方案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1號線工程11602標污水碰口施工為南山站至南前區間明挖段,所經道路有深圳市南山區桂廟路、南山大道、南新路等,東起文心二路,西至南新路呈東西走向,共有12個碰口點。

        本次污水管涵改遷主要為:桂廟路北側污水管DN1200從南山大道東側1W105改道桂廟路北側后再接入至北側DN2000污水管1W100,南側污水管DN2200從北側1W203繞道南側后再接至北側DN2000污水管1W102,污水管碰口有4均在桂廟路北側,分別為1W100、1W105、1W102、1W203,污水管為鋼筋混凝土管。具體見下圖所示。

        2.1 工程特點、難點與施工對策

        2.1.1工程特點

        排水管線碰口作業作為管道安裝施工末端的一個環節,也受到其他市政管線交叉施工作業的影響,其施工場地、碰口節點復雜程度各不相同,需要其他單位的互相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否則必然也會影響后面工作的進行。

        碰口點主要位于車行道內,需要圍擋道路進行施工,這就決定了碰口施工時間短,安全文明措施到位,盡量少的影響交通和安全、環境,因此針對施工中關鍵問題,就是采用最適當的施工工藝,快速安全的完成碰口作業。

        2.1.2工程難點分析及對策

        難點一: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分析:現場位于商住小區和城市主干道旁,施工場地周邊交通繁忙,距離周邊居民房很近,人流密集,碰口作業時間必須要盡可能縮短,減少對周邊交通的影響。

        對策:成立有豐富經驗的項目管理班子,精心組織施工。選取科學合理的工藝,包括碰口點基坑盡量采用快捷施工的支護方式,施工設備占地小;安排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有處理應急事故的能力,現場安全文明措施要落實。

        難點二:危險性大

        分析:根據周邊情況復雜,現場土質差,基坑深,雨污水管內有毒氣體濃度高,易發生氣體中毒事故。

        對策:對旋噴樁、水泥攪拌樁等止水和支護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及時做好糾偏措施,確保基坑安全;對于雨污水管碰口,下井作業前,各種防護設施配備齊全,做好強制通風措施,并檢測井下的氣體濃度達標后才能下井作業,深基坑作業的各種安全保證措施要落實到位。

        難點三:碰口施工時間短

        分析:碰口作業的工程量雖然不大,但卻是本工程的難點之一,由于市水務集團公司對排水斷水施工的時間有很嚴格的要求,稍有意外,就會影響整個市區的排水處理的正常生產,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不便,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的影響。

        對策:作業前,核實每個碰口點的具體情況,編制詳盡的施工方案和應急措施,提前報送水務集團公司審批,實際碰口作業中嚴格按方案操作,準備好施工機械,盡量縮短鑿除舊鋼筋砼的時間,縮短斷水排海的時間。

        難點四:污水管處滿管水狀態

        分析:桂廟路上的排海干渠位于深圳市南山污水處理長的前端,承載著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兩個區的大部分污水,每天的污水流量大約為30萬噸/日。

        對策:與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緊密配合,通過關停上游污水提升泵站,加大下游污水泵站的流量等方式,減少排海干渠的污水量,以方便施工排水。

        2.2 節省時間措施

        (1)、為確保管渠分流點降水效果,由市水務部門提供大型抽水設備,協助抽水。

        (2)、為減少接駁碰口施工對舊箱涵和新建接口井的振動破壞,對碰口井內的舊箱涵采用機械式的切割方式拆除。

        2.2 施工方案

        因為污水管埋深較大,管及檢查井內聚集大量有毒有害的氣體,碰口作業中嚴格注意施工安全,避免氣體中毒事件發生,總的工藝流程如下:

        施工圍擋施工探測基坑支護土方開挖通風排水氣體檢測碰口作業

        碰口前聯系水務主管單位了解清楚周邊管線清楚,編制詳細的碰口方案,并將方案提前7天報送至水務主管單位審批,方案經批準后方可實施,施工時嚴格按方案和時間作業,按施工要求準備好人員、材料、設備等。施工期間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做好應急預案。

        對新增檢查井碰口,在碰口前,在碰口點先砌筑好檢查井,將新建管道接入檢查井內,做好管道連接檢查井的接口防水措施。

        碰口作業前,先將現有市政污水管上游及下游的檢查井打開,自然通風30分鐘,然后用鼓風機強制通風30分鐘,采用氣體監測儀測量管、井內氣體濃度達到標準要求,才能下井作業。

        碰口時,井下搭設好腳手架,采用風鎬機鑿除井內現有管道或渠道,并平整管口,下半段混凝土可保留作為檢查井流槽使用,然后再完成檢查井的流槽、抹灰、蓋板、回填等工序。

        2.3施工期間的污水排海系統調度與降水方案

        2.3.1污水排海系統概況

        污水排海工程設計處理規模為73.6萬m3 /d,服務范圍東起皇崗路(包括福星泵站),西至南山區前海、媽灣的特區中西部區域。排海干渠全長40.5公里,包括泵站27座,沿途收集、提升污水至南山污水廠處理。

        污水排海系統示意如下:

        2.3.2碰口施工期間的污水泵站調度安排及入河污水量估算

        桂廟渠是污水排海系統中的主干渠,日均過水量超過30萬噸,一直處于較高水位運行,無法通過常規調度手段大幅降低水位,必須通過后海泵站停產截斷排海系統上、中游段來水方可能滿足碰口施工的水位要求,具體措施如下:

        (1)福田河流域范圍

        福田河從北至南沿線分布有黃木崗、紅荔、田面、福華和福星泵站共5座截污泵站,此五座泵站水量少,施工期間擬正常運行。

        (2)皇崗河流域范圍

        濱河、皇崗泵站停產,污水將通過溢流口匯入皇崗河,預計入河污水量約為7.6萬噸/天。由于皇崗河目前水質較差,且大部分河段為暗河,對環境感官影響不大。

        (3)新洲河流域范圍

        新洲、石廈泵站停產,污水將通過截污管進入新洲河,受此影響的入河污水量約6.4萬噸/天;

        部分污水通過新洲河沿河截污管排入新洲河。由于下游的鳳塘泵站須停產,且污水水位須達到黃海高程1.2米以上才可通過應急排放口溢入鳳塘河,勢必導致上游管網水位過高,部分污水將通過截污點匯入新洲河DN2000截污干管,并溢入新洲河,受此影響的入河污水量約5.0萬噸/天;

        新洲河口截污泵站停開污水泵,運行兩臺排河泵,分流新洲河DN2000截污干管的污水,減少新洲河段污水溢出量。通過排河泵排入新洲河河口的污水量約3.2萬噸/天;

        福田保稅區泵站停產后污水(約1萬噸/天)將溢入深圳河,因其下游新洲泵站計劃停產,故施工期間該泵站擬全停;

        施工期間排入新洲河的污水量合計約為14.6萬噸/天。

        (4)鳳塘河流域范圍

        鳳塘泵站停產,當污水水位達到黃海高程1.2米以上可通過應急排放口排入鳳塘河,預計排入鳳塘河的污水量約為15萬噸/天。

        (5)大沙河流域范圍

        為避免污水溢入大沙河上游段及華僑城南濕地公園,龍井、華僑城泵站擬正常運行;

        白石洲停產,污水將從大沙河東岸截污口溢入大沙河,入河污水量約4.5萬噸/天;

        后海泵站停產,污水將從泵站應急排放口及上游截污管溢入白石路雨水方渠排入大沙河,入河污水量約為16萬噸/天。由于應急排放口口徑較小(DN1200),標高較高(管底高程1.55米),污水溢流受限,為避免排海干渠沿線路面污水外冒(如白石洲村段),計劃開啟排海干渠過大沙河倒虹管前的檢修閘門以泄流;

        施工期間排入大沙河的污水量合計約為20.6萬噸/天。

        (6)登良、前海泵站運行調整

        后海泵站下游片區匯入排海干渠的污水量預計約15-20萬噸/天,施工期間登良泵站和前海泵站擬進行如下調整:

        登良泵站盡可能加大提升量,保持低水位運行,避免登良泵站支渠污水倒流入桂廟渠,同時盡可能分流進入桂廟渠的污水,泵站擬控制在-2.5以下運行;

        前海泵站作為桂廟渠降水位的最主要措施,必須加大提升量,盡可能保持在-3.21以下運行。(是否能達到,需要進行測試,必要時在上游管渠對污水進行分流,詳見下文“三、管渠分流方案”)

        (7)施工期間排入各河道(皇崗河、新洲河、鳳塘河、和大沙河)的污水量合計約為58.8萬噸/天,建議河道管理部門施工期間開啟各河的河口閘門,以便污水快速、有效地排出(注:如停產時間安排在每天0:00至10:00,污水外溢量大體相當于全天停產溢水量的35-40%。

        2.3.3管渠存水抽排方案

        為減少施工時間,在施工時設立四個施工范圍內截污干管中的污水抽排點,地點如下:抽水點應盡量位于南海大道以東

        (1)桂廟北側文心五路北抽水分流方案,此處可將桂廟污水干渠中的存水抽排至附近雨水渠,直接起到抽空桂廟污水干渠水的作用。

        (2)桂廟路路北側南海大道西抽水分流方案,此處可將桂廟污水干渠中的存水抽排至附近雨水渠,直接起到抽空桂廟污水干渠水的作用。

        (3)桂廟路路北側南山大道西側抽水分流方案,此處可將桂廟污水干渠中的存水抽排至附近雨水渠,直接起到抽空桂廟污水干渠水的作用。

        (4)桂廟路路北側常興路西側抽水分流方案,此處可將桂廟污水干渠中的存水抽排至附近雨水渠,直接起到抽空桂廟污水干渠水的作用。

        3. 應急救援措施

        3.1基本要求

        編制專門的應急救援預案,組建急救隊伍,施工現場配備經培訓過的急救人員。施工期間,配備專用救護車輛,配備急救藥箱和擔架,藥箱內配足急救藥品。

        3.2預防控制措施

        (1)下井(管)作業前,要進行自然通風,并配備足夠通風設施和強制通風。

        (2)下井(管)作業前,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檢測,達標后方可下井。

        (3)下井(管)作業期間,保持井(管)內的通風。

        (4)下井(管)作業期間,持續監測井(管)內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

        (5)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準備好應急救援用品,井上接應人員不得離崗。

        (6)下井作業時間每次不得超過40分鐘。

        3.3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安全員,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受傷害者(包括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搶救),根據傷情需要,協助醫務人員送傷者到醫院。

        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持鎮靜及冷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

        第7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市轄區內西江及其主要支流、中小型水庫發生特大洪澇災害時,對群眾生命安全形成嚴重威脅的緊急情況下,對災民實施的緊急轉移工作。

        (一)西江及其主要支流、中小型水庫災民緊急轉移安置任務

        1.西江干流。古勞鎮、龍口鎮:十八丈水位(珠基,下同)7.6米,需轉移人口27842人;沙坪街道、雅瑤鎮:水閘水位7.01米,需轉移人口123275人(具體見附件1)。

        2.中小型水庫。全市中小型水庫81座,當全部水庫滿庫容運轉,水庫水位超警戒線時,共需要轉移水庫下游群眾236870人。其中中型水庫2座,分別是四堡水庫、金峽水庫,臨險共需要轉移群眾33039人;小一型水庫18座,臨險共需要轉移群眾135093人;小二型水庫61座,臨險共需要轉移群眾68738人(具體見附件3、附件4-1、附件4-2)。

        3.西江一級支流沙坪河。當發生橙色以上暴雨預警信號時,沙坪河水位(升平站)達6.5米以上時,需要轉移沿岸群眾182737人。其中沙坪街道(含沙坪城區)需要轉移沿岸群眾148397人,古勞鎮需要轉移沿岸群眾24343人(具體見附件2)。

        (二)全市山洪地質災害災民緊急轉移安置任務

        1.全市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1處,當發生橙色以上暴雨預警信號時,需轉移人口共194戶806人。其中沙坪街道5個村有易山體滑坡處所,古勞鎮8個村有易山體滑坡處所,宅梧鎮7個村有易山體滑坡處所,共和鎮6個村有易山體滑坡處所。(具體見附件6)

        2.發生橙色以上暴雨預警信號時,相關鎮的廠礦企業暫停生產,員工轉移到安全地方。

        (三)全市危房災民緊急轉移安置任務

        全市現有危房1538戶5079人,當發生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需要緊急轉移836戶2786人;當發生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需要緊急轉移989戶3359人;當發生紅色以上暴雨預警信號時,需要緊急轉移1538戶5079人(具體見附件7)。

        二、組織機構

        (一)市政府成立防洪搶險轉移遇險群眾指揮部

        總指揮:陳民軍(副市長)

        副總指揮:涂陽運(市人武部部長)、林慧梅(市府辦副主任)、李國堅(市水利局局長)。

        成員:李小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盛駒(市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黃誠志(市經貿局局長)、易柏成(市教育局局長)、任文(市民政局局長)、崔常平(市財政局局長)、楊衍澤(市國土資源局局長)、任汝富(市建設局局長)、陳紹忠(市交通局局長)、鐘木興(市農業局局長)、鄭華堅(市衛生局局長)、陳仲廉(市環保局局長)、陸卓強(市市政局局長)、郭松民(市安全監管局局長)、李一河(市信息產業局局長)、任炳恩(市公安局副局長)、胡國明(市水利局副局長)、張春雄(市水利局副局長)、呂建榮(市人保財險公司總經理)、方榮超(市電信分公司總經理)、李偉健(中國移動*分公司總經理)、陳永鵬(中國聯通*分公司總經理)、張立群(*供電局局長)、王春昌(市氣象局局長)、各鎮鎮長、沙坪街道辦主任。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水利局),辦公室主任:李國堅(兼),副主任:胡國明(兼)。指揮部下設3個工作組:

        1.轉移洪水上漲受淹和水庫險情群眾工作組。組長由市水利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市公安局分管領導、有關鎮(街)鎮長(主任)擔任。

        2.轉移地質災害地帶群眾工作組。組長由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有關鎮(街)鎮長(主任)擔任。

        3.轉移危房居民工作組。組長由市民政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有關鎮(街)鎮長(主任)擔任。

        (二)防洪搶險轉移遇險群眾指揮部職責

        1.接受市委、市政府防洪轉移遇險群眾緊急任務,研究確定行動方案;

        2.防洪遇險轉移預警信息;

        3.調度人力、物力,組織遇險群眾緊急轉移安置;

        4.實施災區安全管制,維護災區秩序和社會穩定;

        5.組織調運救災物資,保證緊急狀況下災民生活供給;

        6.組織災區衛生防疫,確保大災無大疫。

        (三)成員單位職責

        特大洪澇災害發生后,市有關部門和民兵應急分隊在市防洪轉移遇險群眾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遇險群眾緊急轉移工作,其職責是:

        1.市府辦、市委宣傳部:負責全市搶險救災期間重大事項、涉外信息及涉外新聞采訪等協調工作。

        2.市人武部:負責組織協調駐*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的搶險救災工作,根據市三防指揮部的要求、命令和指示,組織駐*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隊伍參加重大搶險救災行動,協助當地公安部門積極參與抗洪搶險救災、維護災區社會秩序等工作,協助當地政府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

        3.市發展改革局:負責全市防洪搶險建設項目的立項和審查上報工作,協調做好災區糧食市場調控和供應工作。

        4.市經貿局:負責協調供電部門在防洪搶險工作中的電力供應,協調商業部門做好災區居民日用生活消費品的供應工作。

        5.市監察局:負責行政過錯責任追究事項。

        6.市教育局:負責對學生進行防洪搶險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市學校的安全檢查、演練和受災期間的教學工作,根據實際制定在校師生應急安全轉移方案,做好災后校舍重建工作。

        7.市公安局:負責維護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工作,依法打擊造謠惑眾和盜竊、哄搶三防物資以及破壞三防設施的違法犯罪活動,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理搶險期間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協助組織危險地區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

        8.市民政局:負責組織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實施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協助核查、災情;及時向市及上級有關部門提供災情及救災工作信息;組織開展救災捐贈,儲備、管理、分配救災款物,并對救災款物的使用進行監督。

        9.市財政局:負責落實防洪搶險救災資金,會同市有關部門分配三防搶險救災資金并監督使用。

        10.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組織因暴雨引發的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進行應急監測,對災害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協助搶險救災以及危險區域人員的轉移與安置。負責對損壞的航道設施進行搶修,保障航道安全暢通。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海上應急救助工作。

        11.市建設局:負責在建工程、燃氣儲備庫的安全工作,收集受災信息,協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人員的安全撤離工作,協助市有關部門做好其他防洪搶險工作。

        12.市交通局:協調組織交通單位做好公路、水運交通設施的防洪搶險安全。配合水利部門做好通航河道的堤岸保護。制定、實施搶險救災交通保障預案,組織交通單位做好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的運輸保障抗洪搶險轉移遇險群眾的工作。搶修水毀道路、橋梁,全力保障轄區內搶險救災交通運輸任務的順利進行。

        13.市水利局:負責全市水利工程的防洪搶險工作,為全市重大水利工程搶險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協調組織全市各鎮(街)水利部門完成水毀水利工程的修復。負責水利工程的安全監督管理。

        14.市農業局:及時收集、整理和反映農業受災信息。指導農業防洪搶險和災后農業救災及生產恢復。指導災區調整農業結構。提出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分配意見,負責農業救災物資的儲備、調劑和管理工作。

        15.市林業局:負責安置地點的林木臨時協調處理。

        16.市衛生局:負責災區疾病預防和醫療救護工作。災害發生后,及時向市指揮部提供災區疫情與防治信息,組織醫療衛生隊伍趕赴抗災一線,開展治病防病,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發生和蔓延。

        17.市環保局:負責監管、防范、應急處理意外和突發性水體污染事故;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的環境監測保護,確保群眾生活用水安全。

        18.市市政局:負責監督、檢查、保障沙坪城區地下排水管(渠)設施的安全運行,配合有關部門組織、指導市政設施和民用設施的防洪工作。

        19.市安全監管局:負責監督、指導和協調安全生產工作,在受災期間,加強對危險品倉庫及其生產企業的安全監督、指導。

        20.市信息產業局:協助統籌規劃和協調三防部門信息網絡建設,合理配置資源,保障三防部門的信息安全。保障重要無線電頻率正常使用;緊急情況下調用無線電的使用頻率,保障應急通信工作。

        21.市糧食局:負責糧食儲備供應。

        22.市人保財險公司:做好宣傳、動員各企業、事業單位和家庭參加災害保險;在災害發生后,及時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家庭受災損失的理賠工作。

        23.市電信分公司:負責所轄電信設施的安全,保障三防通訊暢通,優先傳遞防洪搶險的信息。

        24.中國移動*分公司:負責所轄通信設施的防洪搶險,做好受災期間災情的通信保障工作。根據汛情和災情需要,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

        25.中國聯通*分公司:負責所轄通信設施的維護和搶險,做好發生災情時的通信保障工作。根據汛情和災情需要,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

        26.*供電局:負責保障搶險救災及電排設施的用電需要,保障電力設施的安全工作,負責災區電力調度和供電設備搶修工作。

        27.*海事處:指導、督促船舶落實防臺風措施。緊急時期實施水上交通管制,清理大橋上下游、水閘附近等重點水域停泊船只,維護水上交通秩序。及時有效組織水上救助工作,避免或減少轄區水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8.市氣象局:負責天氣、氣候監測和預報、警報工作。對災害的天氣形勢作出監測、分析和預測。對重要天氣形勢和災害性天氣作出預報,并及時向市指揮部及有關成員單位提供氣象信息,積極參與三防會商,為防災抗災救災提供服務。組織對重大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工作。

        29.各鎮政府、沙坪街道辦:負責本轄區的防汛工作,組織、協調實施本轄區的防洪搶險轉移遇險群眾安置工作。在市防洪搶險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切實做到組織到位、措施到位,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四)設立災民緊急轉移分隊

        1.緊急轉移安置工作隊。市、鎮(街)兩級分別成立緊急轉移安置工作隊,由民政、水利、國土資源、財政、農業、糧食、交通、公路、衛生、公安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具體負責檢查督促災區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工作。

        2.緊急轉移安置隊。由受災的鎮(街)、村(居)委會干部、黨員、團員和基干民兵組成,由鎮(街)統一組織,分管救災工作的鎮(街)領導擔任隊長,具體承擔災區群眾緊急轉移安置任務。

        3.緊急轉移突擊隊。由市民兵應急分隊牽頭,由市民兵應急分隊和市公安局干警組成,擔負防洪轉移遇險群眾的急、難、險、重任務。力量不足時,按程序向上級請求增援。

        三、款物籌備

        (一)救災資金籌備

        1.地方財政預算列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救災工作分級管理、救災資金分級負擔體制的要求,市、鎮(街)兩級財政列支一定數量的救災預備金,專項用于自然災害救濟。

        2.發動社會捐助。(1)開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2)遇到特大自然災害時,發動社會力量集中捐贈,所捐款物全部用于搶險救災。

        3.申請上級補助。根據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和災情動態,在本地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向上級政府申請救災專款和物資。

        (二)物資裝備籌備

        1.救災車輛、船只安排:小車5輛,搶險救災船只12艘,其中大船3艘、沖鋒舟3艘、橡皮艇6艘,由市防洪搶險指揮部統一調度使用。必要時請求上級援助。

        2.救災通訊設備安排:市電信分公司、中國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等單位在抗洪救災期間,要保證救災工作信息通信的暢通,并安排一定數量的通信工具,以備抗洪救災工作的急需。

        3.其他救災設備安排: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必需的雨具、手電筒、救生衣等,由各級三防指揮所籌備。一旦災情發生,統一調配使用。

        (三)應急災民生活物資籌備

        1.應急生活物資籌備

        (1)市救災物資倉庫儲備。市民政局救災倉庫儲備一定數量的專用帳篷、衣被等物資,用于災民生活緊急調撥。各鎮政府、沙坪街道辦應做好各項救災物資的儲備。

        (2)指定儲備。由市防洪搶險指揮部統一協調,儲備一定數量的用于搭建安置災民臨時住房、燃料的各項救災物資,保證隨調隨有。緊急情況下,各鎮(街)之間可以相互調配使用儲備物資;仍有困難時,可向上級請求支援。

        (3)開展社會捐助。當遇到超標準洪水,給災區造成重大損失時,市政府可發動群眾開展集中性社會捐助活動。所募集款物,全部用于災區群眾生活安置。

        2.應急食品籌備

        (1)糧食和食品儲備。儲備一定數量的糧食和食品、飲用水等救災生活必需物資,必須做到隨時供應。

        (2)開展互動互濟活動。在緊急情況下,廣泛開展“無災區支援災區、輕災區支援重災區”的互濟互助活動,以村(居)委會為單位籌集食品和飲用水,解決災民的燃眉之急。

        四、遇險轉移應急預案啟動程序

        (一)預報預警

        1.降水預報。由市三防辦與市氣象局協調聯系,負責降雨預報工作及災害性天氣預警級別的確定。

        2.汛情預警。汛情預警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三個預警級別,并依次采用黃色、橙色、紅色加以表示。

        預警的可以針對本市全境,也可以是某一區域。

        (1)預警級別

        黃色汛情預警(Ⅲ級):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黃色預警。①預報未來6小時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②低洼地區積水深度可能達20厘米以上、30厘米以下。③西江水系將發生20年一遇以上、50年一遇以下洪水,且水位可能繼續上漲。④山體滑坡易發區前期土壤含水量達到半飽和狀態,預報日降雨量可達到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預計將要發生較大以上山洪和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橙色汛情預警(Ⅱ級):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橙色預警。①預報未來3小時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②低洼地區積水深度可能達30厘米以上、50厘米以下。③西江水系將發生50年一遇以上、100年一遇以下洪水,且水位可能繼續上漲。④山體滑坡易發區前期土壤含水量達到全飽和狀態,預報日降雨量可達到100毫米以上、150毫米以下,預計將要發生重大以上山洪和地質災害,可能性很大。⑤小流域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可能造成潰堤、決口,中型及重點小型水庫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上,發現重大險情,可能發生漫溢、潰堤,危及大壩安全和威脅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紅色汛情預警(Ⅰ級):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紅色預警。①預報未來3小時雨量將達到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②低洼地區積水深度可能達50厘米以上。③西江水系將發生100年一遇以上洪水,且水位可能繼續上漲。④山體滑坡易發區前期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預報日降雨量可達到150毫米以上,預計將要發生重大以上山洪和地質災害,可能性極大。

        (2)汛情預警的和解除

        汛情預警信息包括防汛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機關等。主要途徑有電視臺、廣播、短消息等有線和無線通信手段。

        黃色汛情預警(Ⅲ級):由市三防辦和解除,并報市府辦備案。

        橙色汛情預警(Ⅱ級):由市三防辦提出預警和解除建議,報市三防總指揮批準后由市府辦或授權市三防辦和解除。

        紅色汛情預警(Ⅰ級):由市三防辦提出預警和解除建議,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準后由市府辦或授權市三防辦和解除。

        3.預警響應

        黃色汛情預警響應(Ⅲ級):在藍色汛情預警響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領導帶班,中型水庫及重點小型水庫防汛責任人(見附件5)和相關人員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置、及時報告;根據情況,各鎮(街)及水管單位組織對危舊平房、公路橋梁、水利工程、山體滑坡易發區等重點防汛部位進行巡查,根據降雨趨勢,市三防辦檢查相關防汛責任人上崗到位的情況,詢問實時汛情、險情、災情;各類有線、無線通信設備處于開通狀態;各鎮(街)及水管單位及時報告雨情、水情、工情、險情等,并做好群眾安全避險準備;新聞單位加強社會宣傳,對汛情信息和工作動態進行實時播報;建議群眾減少外出,不在危房內停留避雨。

        橙色汛情預警響應(Ⅱ級):在黃色汛情預警響應的基礎上,各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領導、各級責任人、各鎮(街)領導、搶險人員全部上崗到位,各級防汛搶險應急分隊全部在一線待命;市三防指揮部開通異地會商系統,各類有線、無線通信設備處于開通狀態;重大險情區域及時組織群眾安全避險轉移;做好軍地聯合搶險的準備;建議群眾留在家中,不要到戶外活動,盡量避免在低洼地帶停留。

        紅色汛情預警響應(Ⅰ級):在橙色汛情預警響應的基礎上,各級政府、各級防汛指揮部門、各單位組織各方面力量投入防汛抗災工作,確保重點防汛部位安全;建議市民留在家中,注意收聽有關防汛信息。

        4.預警級別的變更

        隨著汛情預警信息的不斷變化,根據汛情預警指標及實際情況,市三防指揮部組織對防汛突發事件波及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影響及時作出判斷,按程序提高或降低相應的預警級別。

        (二)防汛突發事件分級

        市三防負責防汛突發事件級別的確定。依據防汛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Ⅲ級)、較大(Ⅱ級)、重大(Ⅰ級)三個級別。

        一般防汛突發事件(Ⅲ級),指事態較為復雜,影響程度較大,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①危舊房屋嚴重漏雨,威脅居民安全,造成短時較大險情和災情;②西江水系及小流域堤防較大范圍發生滑坡等險情;③中型水庫及重要小型水庫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時,壩體等水工建筑物發生較大范圍險情;④因突降暴雨山區發生較大范圍山體滑坡,局部泥石流,出現小范圍裂縫等險情,對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⑤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需要調度市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單位的力量和資源共同進行處置。

        較大防汛突發事件(Ⅱ級),指事態復雜,發生大范圍的暴雨洪災,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①因強降雨多處危舊房屋倒塌,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險情和災情;②西江水系及小流域堤防局部地段已經或可能發生潰堤、決口等重大險情;③小型以上水庫水位超汛限水位,壩體等水工建筑物發生重大險情,危及水庫安全;④因強降雨山區發生多處山洪、泥石流或較大面積山體滑坡等重大險情,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⑤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需要調度市級多個部門和相關單位的力量和資源共同進行處置。

        重大防汛突發事件(Ⅰ級),指事態非常復雜,發生全市性的暴雨洪災,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①因強降雨或河水上漲,大范圍危舊房屋倒塌,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村莊、圩鎮大面積積水,造成大范圍交通中斷或交通癱瘓等嚴重險情和災情,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和威脅人民群眾生活安全;②西江水系及小流域已經或可能發生決口、潰堤等多處重大險情和災情;③小型水庫壩體等水工建筑物發生嚴重險情,威脅水庫安全和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④山區出現特大山洪、嚴重泥石流、大面積山體滑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⑤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特別重大財產損失(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將對本市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需要市委、市政府統一指揮,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共同進行處置。

        (三)應急響應

        啟動預案。市、鎮(街)要密切關注本轄區的災情,當發生黃色以上暴雨預警信號時,立即作出反應,及時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報告。市政府根據洪澇災害發展和損失程度決定啟動本級防洪轉移遇險應急預案,并迅速災情信息,對全市防洪轉移遇險群眾工作實行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

        救災動員。市防洪轉移遇險群眾指揮部根據市政府指示,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現代通信手段向社會公布災情,緊急動員,引導和教育災區群眾自覺服從指揮,顧全大局,積極配合和支持抗洪救災和緊急轉移工作措施的落實。

        緊急轉移災民。當洪澇災害對群眾生命構成嚴重威脅,需轉移安置群眾時,要按照市預定方案采取村對村、戶對戶的對口安置以及預先設定的臨時安置地點,迅速有序地進行轉移安置。由市防洪轉移遇險群眾指揮部根據情況決定啟用緊急轉移分隊,組織實施災區群眾安全轉移。

        應急食品供應。各級民政部門要保證第一批應急生活物資及時運送到位,并安排好后續生活的供應工作,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合理設置食品供應站,每人每天供應0.5公斤主食等生活必需品。

        傷病人員救助。抗洪搶險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對抗洪搶險過程中出現的創傷、溺水、突發性疾病及因災造成的疫情,市、鎮(街)衛生防疫部門要立即組成醫療隊,實施醫治,并負責檢查、監測環境、飲用水源、食品衛生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病的爆發和流行,確保大災無大疫。

        防洪搶險應急響應一般為3級:

        1.一般防汛突發事件(Ⅲ級)的響應

        (1)市三防指揮部響應

        ①指揮到位。市三防辦主任在市三防指揮中心負責指揮。

        ②下達命令。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區域的各鎮(街)、各水管單位下達命令。

        ③進駐現場。市三防指揮部派有關負責人進駐現場,協助各鎮(街)、各水管單位開展抗洪搶險工作。

        ④信息報告。市三防指揮部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2小時上報一次。

        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市三防辦立即報告市政府。

        (2)各鎮(街)防汛指揮所響應

        ①指揮到位。各鎮(街)防汛指揮所副指揮在各自指揮所負責指揮。必要時,各鎮(街)防汛指揮所的指揮負責指揮,或按照市三防指揮部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

        ②執行。各鎮(街)指揮所搶險隊及防汛物資第一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根據情況,各鎮(街)指揮所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確保通信暢通。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供電、供水、供氣、醫療防疫、運輸等后勤保障。

        ③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的鎮(街)防汛指揮所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2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洪水調度方案和應急響應動態。

        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特別是出現嚴重險情和災情,涉及人員安全的防汛突發事件,必須立即報告市三防辦。

        2.較大防汛突發事件(Ⅱ級)的響應

        (1)領導響應。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在市三防指揮中心進行指揮決策。必要時,趕赴現場指揮處置。

        (2)市三防指揮部響應。①立即召開市三防指揮部成員會議,明確分工,周密部署。動員各方面力量投入抗災救災。以市三防指揮部名義,及時向市政府報告抗災救災情況。

        ②下達命令。市三防指揮部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區域的鎮(街)防汛指揮所和相關部門下達命令。

        ③進駐現場。市三防指揮部派有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駐現場,與相關鎮(街)防汛指揮所組成現場指揮部。

        ④信息報告。市三防辦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1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上報汛情。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市三防辦立即報告市三防指揮部。

        (3)各鎮(街)防汛指揮所響應

        ①指揮到位。各鎮(街)防汛指揮所的指揮在各自指揮所負責指揮。必要時,按照市三防指揮部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

        ②執行。根據情況,各鎮(街)防汛指揮所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確保通信暢通。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相關物資儲備要保證隨時到位。

        ③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區域的各相關鎮(街)防汛指揮所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必須立即報告市三防辦。

        3.重大防汛突發事件(Ⅰ級)的響應

        (1)領導響應。黨政首長或總指揮在市三防指揮中心進行指揮決策,各黨政領導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一線指揮處置。

        (2)市三防指揮部響應。①立即召開市三防指揮部成員會議,明確分工,周密部署。動員各方面力量投入抗災救災。以市三防指揮部名義,及時向市政府報告抗災救災情況。

        ②下達命令。市三防指揮部按照有關防汛專項預案,對已經或可能發生險情區域的鎮防汛指揮所和相關部門下達命令。

        ③進駐現場。市三防應急指揮部派有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駐現場,與相關鎮(街)防汛指揮所組成現場指揮部。

        ④信息報告。市三防辦及時掌握最新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原則上每1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上報汛情。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市三防辦立即報告市三防指揮部。

        (3)各鎮(街)防汛指揮所響應

        ①指揮到位。各鎮(街)防汛指揮所的指揮在各自指揮所負責指揮。必要時,按照市三防指揮部要求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指揮。

        ②執行。根據情況,各鎮(街)防汛指揮所提前在重點防汛部位上崗到位,確保通信暢通。重點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情況;相關物資儲備要保證隨時到位。

        ③信息報告。已經或可能出現險情區域的各相關鎮(街)防汛指揮所密切注視所轄區域的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工情,每1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出現各類防汛突發事件,必須立即報告市三防辦。

        (四)響應結束

        一般和較大防汛突發事件應急結束后,由市三防辦確定應急響應結束。重大防汛突發事件應急結束后,由市三防辦報請總指揮宣布應急響應結束。

        五、防汛轉移遇險群眾責任追究制和過錯問責制

        (一)建立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轉移遇險群眾責任制,責任到人。由市領導包鎮(街)、包中型水庫,鎮(街)領導包小一型水庫、包重點工程、包險段、包村,村領導包小二型水庫、包戶、包地塊,形成市、鎮(街)、村三級防汛轉移遇險群眾體系。

        (二)市與鎮(街)、鎮(街)與村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

        第8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關鍵詞: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區;水生態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9-0069-02

        1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主要內容

        分析項目所在地的水域管理要求和現有取排水狀況,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文件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國家《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對項目的污水排放方案及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合理性進行論證。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五部分:(1)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水域)管理要求和取排水狀況分析;(2)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后污水排放對水功能區(水域)的影響范圍;(3)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域)水質和水生態影響分析;(4)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權益的影響分析;(5)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

        2 入河排污口設置實例論證

        本文以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入河排污口設置為例。

        污水處理廠敷設DN1200尾水排放管道,管長至岷江約1000m,根據岷江水位尾水通過切換井,分別經高位擴散管和低位擴散管排入岷江,順江岸右岸下移至滋泥壩,約1000m。

        2.1 廢水來源

        樂山市城區按旅游城市發展,不發展工業,現有的工業企業也都遷出市區,集中在工業區內。按照排水規劃,工業區的污水單獨建廠進行處理,不進入本項目。因此,本項目接納的污水為城市生活污水。

        根據樂山市環保局核定,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標準的A標準。

        2.2 水域管理要求和現有取排水狀況

        (1)水域管理要求。本項目論證范圍為岷江樂山馬鞍山至老壩子河段,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四川省水功能區劃報告的批復》,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位于岷江樂山老江壩過渡區。上游為岷江樂山馬鞍山排污控制區,下游為岷江樂山五通橋飲用、工業用水區,該水功能區包括五通橋區牛華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和五通橋區竹根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其水質管理目標為Ⅲ類,因此水環境質量評價標準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水標準。

        (2)水域納污能力。該項目以本項目排污口作為環境敏感點,以及至黃水壩(即水功能區界尾)為環境敏感點進行水體納污能力計算。

        本次納污能力計算采用《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25173-2010)中河流二維模型。

        根據模型,可得該論證范圍水域納污能力:COD5020.68t/a,氨氮479.936t/a。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后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705t/a、170.5t/a。考慮排污口上游有第二污水處理廠,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825t/a、273.8t/a,該條件下,該納污河段COD和氨氮總排放量分別為3530t/a、444.3t/a,COD和氨氮排放量能滿足納污能力的要求。

        (3)論證范圍內取排水分布情況。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位于岷江樂山老江壩過渡區,該過渡區內無取水口。論證范圍內,在排污口下游有五通水廠和牛華水廠等取水口,取水口均在排污口下游。

        論證水域內現主要有樂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和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排污口。樂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分布在岷江右岸,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分布在岷江左岸。

        2.3 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質和水環境影響分析

        (1)數學分析模型的建立。采用《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25173-2010)中河流二維模型分析對岷江水功能區的影響。

        (2)影響范圍預測。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時,排污口以下不同距離CODCr僅在排污口附近較小區域內(長100m,寬10m)形成一定的污染,NH3-N僅在排污口附近較小區域內形成一定的污染,控制斷面各點NH3-N濃度值均小于地表水環境質量Ш類標準值。

        當事故排水時,排污口以下不同距離CODCr,在排污口下游約長5000m寬50m的區域內CODCr濃度值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值;NH3-N在排污口下游約長1000m寬20m的區域內濃度值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值。

        (3)對水功能區水質的影響分析。根據上面的分析計算,排污口退水在水質要求逐步提高的情況下,正常排放下在退水到達工業用水區、生活用水區時,符合《五通橋區人民政府關于劃定涌斯江飲用水源地水源保護區的通知》(五府發[1996]35號)。而在事故排放狀態下,完全避開涌斯江飲用水源地水源保護區。

        (4)對生態的影響分析。污水處理廠退水最終進入岷江,該項目正常排污情況下,對岷江影響范圍較小,所以整個干流水質類別將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對該江段生物群落結構和生物量不產生明顯影響。在排污口附近水生生物種群結構可能發生一定變化,如清水種減少,耐污種增加。

        (5)對防洪影響分析。排污管的焊接、防腐、下管的施工,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每根排污管有4個出水口,間距2m,基礎厚0.3m砼,呈梅花型布置,保證管道安全合理。管道以i=9.6%埋深河床中,其河底形勢趨向于自然河床,對防洪安全沒有影響。

        (6)入河排污口對第三者的影響分析。經本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尾水水質全部達到城市生活雜用水標準,故而對下游工業取水無影響。

        集中式供水源地牛華水廠,五通橋昌源水業,其取水都來自涌斯江。而根據岷江水功能區劃,在黃水壩到老壩子功能區水質要求為III類水,而根據保護水源地的嚴格要求,以及正常情況排放下,其在取水口斷面上游CODcr,NH3-N濃度均能達到III類水質要求。

        排污口排放污水對下游河流水質能控制在Ⅲ類水質以內,水質濃度預測結果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的標準。對農業灌溉影響較小,建議在改擴建工程建設時對該排水溝采取防滲措施。發生事故排放時,業主單位要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補救,確實產生賠償的要進行合理賠償。

        2.4 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

        入河排污口設置符合水功能區劃、防洪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的要求,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入河排污口設置是合理、可行的。

        2.5 水資源保護措施

        (1)工程措施。樂山海天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所收集的廢水經處理后達一級A標后達標后排入岷江。該項目廢污水處理工藝采用改良A/A/O+深度處理工藝,污泥處理采用機械濃縮脫水工藝,以改良A2/O+高效活性砂濾池工藝為主體的三級生化處理方案,設計規模10萬m3/d。

        (2)非工程措施:

        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宣傳、組織、貫徹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令和條例,搞好項目環境保護工作;執行上級主管部門建立的各種環境管理制度;監督環保設施和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運行,保證“三同時”驗收合格;對項目涉及水域要進行系統的水質監測,并協助當地環保部門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對進入污水管網系統的所有排污單位的廢水量和水質進行登記注冊,對其污水預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行監督。建立完整的生產、環保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定期培訓職工,提高安全生產和管理能力。

        污水事故排放應急措施。事故主要可能發生在污水處理廠的進水及廠內設備故障。進水管道的預處理設施故障而發生的污染事故;污水處理工程因設備故障或檢修導致部分或全部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極端情況下,污水處理池可能出現崩潰事故,大量污水進入河道排污管道漏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該項目須增加一座事故排放池,使事故排放的廢水進入排放池內,待污水處理場恢復運行后再將排放池內的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排放。

        第9篇:河道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山西省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草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保障通信安全和暢通,提升通信服務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的領導,制定支持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的政策措施,將通信設施建設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籌協調解決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做好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

        第三條 省通信管理部門負責全省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公安、國家安全、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城鄉規劃、交通運輸、林業、新聞出版廣電、旅游、文物等相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做好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大對學校、農村及貧困地區的通信設施建設力度,完善電信普遍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建設、用地、補償、供電保障等方面為電信普遍服務提供支持。

        第五條 通信設施屬于公共基礎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依法進行的通信設施建設和維護活動,不得危害通信設施安全。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危害通信設施安全的行為,有權制止并向公安機關舉報或者向通信設施所有權人、管理人、省通信管理部門報告。

        第六條 鼓勵民間資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通信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省通信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全省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通信設施建設規劃。

        編制通信設施建設規劃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遠近結合、共建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避免重復建設。

        第八條 通信設施建設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

        通信設施建設應當與當地城鄉建設風貌相協調,新建基站和天線應當小型化、美觀化。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區等區域新建、改建、擴建通信設施,應當采用景觀化或者隱蔽化建設方式。

        第九條 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通信管線納入地下綜合管廊(溝)建設。城市建成區內已有的架空通信線路應當逐步入地。城市建設管理部門規劃入地路由的,通信設施建設單位不得在城市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建設架空通信線路。

        第十條 下列建設項目應當配套建設通信設施:

        (一)開發區、園區;

        (二)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鐵路;

        (三)機場、車站;

        (四)學校、醫院、公園、文化體育場館;

        (五)公共機構辦公場所、商務樓宇、商場、人防工程;

        (六)旅游度假景區;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前款所列建設項目內配套的通信設施建設,應當征求省通信管理部門意見并納入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統一施工和驗收。所需經費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筑的配套通信設施應當采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建設單位應當將通信管線、電信間、設備間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與主體工程同步施工,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建設單位應當對配套的通信設施進行驗收,并在驗收通過后十五日內將驗收文件報省通信管理部門備案。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將未經驗收、驗收不合格或者驗收文件未經備案的通信設施接入公用電信網。

        第十二條 政府全額投資建設的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及所屬的公共機構,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為公共通信設施建設免費提供必要的場地。

        其他公共區域建設通信設施,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向公共通信設施建設開放,并提供場地、用電、平等接入等便利條件,相關費用由雙方協商解決。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或者擴建通信基站、鐵塔、管道、桿路、室內分布系統、干線光纜等設施,應當實行統一建設或者聯合建設。已有的通信設施應當依照國家規定開放共享。

        鼓勵通信設施與道路、橋梁、隧道、軌道交通、廣播電視、電力等基礎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共建共享。

        省通信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經濟和信息化、交通運輸、公安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行業間公共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機制,制定本省通信設施與市政設施等其他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目錄清單,并適時修改完善,促進資源節約利用。

        第十四 條通信管道、線路通過或者跨越鐵路、公路、河道、林地、橋梁、涵道、地下通道、城市道路、城市管網、電力管網、城市綠化等設施的,由建設單位與相關單位協商,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相關單位應當提供通行便利。

        第十五條 通信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設計,不得降低工程質量標準。

        通信施工單位在通信設施建設過程中,應當文明、規范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影響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正常生產生活。

        施工結束后,應當將施工過程中損壞的建筑物、林地、綠地、道路等予以恢復;不能恢復的,根據損壞程度依法給予賠償。

        第十六條 電信用戶有權自主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的服務。

        商住樓、辦公樓、住宅區等建筑的開發人、所有權人和管理人應當為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平等的通信設施接入和使用條件,除場地租賃費及保障通信設施正常運行的必要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與商住樓、辦公樓、住宅區等建筑的開發人、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簽訂具有排他性條款的協議,不得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提供服務。

        第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阻撓或者危害通信設施建設的行為:

        (一)擅自移動或者損壞桿路、設備、工具、器材等;

        (二)破壞或者封堵施工現場、道路,切斷施工電源、水源;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行為。

        第十八條 通信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國家電磁輻射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

        移動通信基站投入使用前,通信設施建設單位應當對電磁輻射進行檢測,向社會公布檢測結果,并對檢測結果真實性作出承諾。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對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進行監督檢查,對電磁輻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依法處理。

        第三章安全保護

        第十九條 通信設施所有權人應當對通信設施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安全保護責任,完善應急預案,提升通信設施安全運行保障能力。

        通信設施所有權人應當定期檢查、檢修和維護通信設施,在通信設施或者圍墻、柵欄上設置警示標識,標明所有權人等信息。

        通信設施所有權人進入放置通信設施的場所進行正常維護和管理活動的,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條 通信設施周圍應當設立安全保護區。通信設施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架空設施保護區:城鎮區內、外架空通信線纜分別向兩側水平延伸0.75米、2米,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

        (二)埋設設施保護區:地下通信線路兩側各3米。

        (三)地面設施保護區:室外通信設施及配套設施水平向外延伸1米,野外通信基站(機房、桿塔)水平向外延伸3米。

        第二十一條 在通信設施安全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新建、改建、擴建建筑物、構筑物;

        (二)挖沙、取土、堆土、采石、鉆探、打樁、挖溝,傾倒垃圾、礦渣或者腐蝕性化學物品,修建糞池、牲畜圈、沼氣池等;

        (三)點火燒荒、爆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行為。

        第二十二 條禁止下列危害通信設施安全的行為:

        (一)侵占、盜竊、損毀通信設施;

        (二)侵入并危害通信網絡系統;

        (三)擅自改動、遷移通信設施;

        (四)在通信鐵塔、桿路、基站等通信設施上張貼廣告標語,懸掛廣告牌,搭掛物品,栓系牲畜;

        (五)擅自攀爬通信鐵塔、桿路、基站、拉線或者進入地下通信管道、通道;

        (六)擅自接入通信供電系統取電或者中斷通信設施電力供應;

        (七)移動、涂改、拆除或者損毀通信設施標識;

        (八)向通信設施拋擲物體;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行為。

        第二十三條 在通信設施安全保護區,經依法批準實施可能影響通信設施安全或者通信質量行為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告知通信設施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承擔通信設施安全防護等費用。

        第二十四條 因城市建設、規劃調整等需要改動、遷移通信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與通信設施所有權人,就經濟補償、設施防護、選址重建等進行協商,需要重新建設通信設施的,應當先建后拆,確保通信暢通,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協商不一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協調。

        水、電、氣等管線需要與通信線路、管(通)道交叉、跨越、平行建設時,應當保持規定的安全間隔距離。不能保持規定安全間隔距離的,后建單位應當與先建單位協商,采取措施,保障通信線路、管(通)道安全,并依法承擔相關費用。

        第二十五條 通信設施報廢后,向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企業銷售的,應當出具書面證明。廢舊蓄電池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交具有蓄電池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

        收購廢舊通信設施的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廢舊金屬收購、再生資源回收的規定,如實登記出售者基本信息和廢舊通信設施的來源、規格、數量等情況。登記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對無合法來源證明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二十六條 通信設施所有權人在應急情況下進行通信設施搶修時,可以在城市道路、綠地等公共設施上先行施工,并及時通知市政、園林、公安機關、交通運輸等部門;施工結束后,依法補辦相關手續,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

        執行特殊通信、應急通信和搶修、搶險任務的通信車輛,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準,在保障交通安全暢通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各種禁止機動車通行標志的限制。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省通信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通信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阻礙通信設施建設或維護活動的;

        (二)拒絕為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平等接入和使用條件的;

        (三)妨礙用戶自主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

        (四)違反通信設施共建共享有關規定的;

        (五)不按規定對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定期進行檢測并公布檢測結果的;

        (六)未設置警示標識,安全防護措施存在明顯隱患的。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通信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將配套通信設施建設納入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的;

        (二)未按國家強制性標準建設配套通信設施的;

        (三)未驗收投入使用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通信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將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通信設施接入公用電信網的;

        (二)簽訂具有排他性條款的協議或者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服務的。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損壞通信設施或者阻斷通信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等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所稱通信設施,是指組成通信網絡系統的所有設施,包括通信設備、通信線路和配套設施。

        通信設備是指基站、中繼站、微波站、地球站、直放站、室內分布系統、無線局域網(WLAN)系統、有線接入設備、公用電話終端等;

        通信線路是指通信光(電)纜、供電電纜等,交接箱、分(配)線盒等,管道、槽道、人井(手孔),電桿、拉線、吊線、掛鉤等支撐加固和保護裝置,標石、標志標牌、井蓋等附屬配套設施;

        配套設施是指通信鐵塔、收發信天(饋)線,公用電話亭,用于維系通信設備正常運轉的通信機房、空調、蓄電池、開關電源、不間斷電源(UPS)、太陽能電池板、油機、變壓器、接地銅排、消防設備、安防設備、動力環境設備等附屬配套設施。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精品女性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新在线观看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