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

        第1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小兒高熱驚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兒童常見疾病,常因各種原因所引起機體的急性感染,使體溫超過39.0℃以上,引起軀體不自主抽搐的臨床表現【1】。相關研究表明,小兒在發生高熱驚厥后,有25%~40%的患兒會再次出現驚厥現象,且長時間反復復發會對腦細胞造成損傷【2】。部分患兒還會遺留癲癇、智力低下、行為障礙等嚴重后遺癥,是兒科常見的危急癥。預見性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患兒的病情變化進行綜合性分析,采用PIO格式總結患兒現存及潛在的護理問題,并作出相應的護理干預【3】。本研究通過對高熱驚厥患兒實施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6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都符合全國小兒神經學術會議關于高熱驚厥診斷和治療的建議【4】。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患兒23例,女患兒20例,年齡5個月~8歲,平均年齡(4.4±0.9)歲,體溫38.5~40.0℃,平均體溫(39.2±0.3)℃,病種:上感28例,腹瀉8例,化膿性扁桃體炎4例,肺炎3例。干預組中男患兒21例,女患兒22例,年齡6個月~8歲,平均年齡(4.7±0.7)歲,體溫38.6~39.9℃,平均體溫(39.3±0.2)℃,病種:上感26例,腹瀉9例,化膿性扁桃體炎5例,肺炎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溫、病種等一般情況,經檢驗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高熱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治療原發疾病、降溫處理、飲食指導等。

        1.2.2 干預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兒高熱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2.1 病情觀察 高熱驚厥多見于6~36個月的小兒,此年齡段患兒的言語表達能力不佳,因此,對于病情變化需要護理人與和家屬雙方密切觀察。盡早發現患兒發熱先兆,及時處理,避免造成高熱。部分患兒在發熱前表現為精神萎靡、畏寒怕冷、四肢末端冰涼及食欲不振等;多數患兒則表現為面色潮紅、莫名哭鬧、呼吸急促、頭顱發熱等。此時,護理人員需要為患兒及時測量體溫和脈搏,查看體溫情況,并匯報醫生做好相應退熱措施。同時,告知患兒家屬不能單憑觸摸患兒額頭溫度來判斷患兒是否發熱,應教會患兒家屬通過正確使用體溫計以及脈搏的測量來判斷疾病。患兒夜晚休息時,避免影響患兒休息,應減少體溫測量次數,可告知家屬通過測量患兒脈搏來初步判斷。告知家屬不同年齡段,患兒正常的脈搏范圍,同時告知體溫每上升1℃,脈搏就會增加15次/分以上。

        1.2.2.2 發熱處理 患兒發熱時,做好發熱護理是護理的重點。當體溫未超過38.5℃,應采用物理降溫,如多飲溫開水、溫水擦浴、酒精擦拭、化學冰袋冷敷等;體溫超過38.5℃時,應遵醫囑給予藥物退熱,密切觀察體溫變化等;對超高熱患兒發生驚厥時,應立即將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患兒衣領,從患兒上下臼齒處放入開口器,及時清理患兒的分泌物,以呼吸道保持通暢。必要時還需給予約束帶適當約束患兒肢體。遵醫囑使用鎮靜解痙、脫水藥、退熱劑等并使用冰帽等器械降低腦組織耗氧量。必要時,在患兒高熱驚厥階段可以預防性使用退熱、抗驚厥藥物,但必須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1.2.2.3 健康指導:小兒高熱驚厥的防措施主要包括兩方面【5】:1、加強患兒的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能力。2、當體溫超過38.5℃時,積極采取各種治療手段控制體溫,是預防高熱驚厥反復發作的重要措施。因此,護理人員需指導患兒家屬儲備幾種常用退熱藥物,并能正確掌握各種藥物使用途徑和計量。同時,患兒家屬還需掌握驚厥的緊急處理方法,避免患兒發生高熱驚厥時,家屬慌張抱起患兒往醫院求救等錯誤方法。處理不當極易造成患兒大程度上的損傷,甚至還會給患兒帶來生命危險。

        1.4 觀察內容

        ①觀察兩組患兒的高熱持續時間、復發頻率及復發間隔時間。

        ②滿意度調查【6】 通過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評價包括十分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類,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版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形式;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兒運用不同護理措施后,高熱持續時間、復發頻率及復發時間間隔比較

        干預組患兒運用預見性干預措施后,高熱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復發頻率少于對照組,復發時間間隔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兒高熱持續時間、復發頻率及復發間隔時間比較(X±s)

        2.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情況比較

        干預組患兒家屬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95.3%vs74.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小兒大腦皮質功能發育未完善,弱小的刺激對小兒的體溫中樞都能造成強烈的刺激,導致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機體不自主抽搐。張鳳偉、王風玲【7-8】等人研究報道表明,單純的高熱驚厥對患兒發育無明顯影響,但對近期記憶力能造成一過性失憶;高熱驚厥反復發作,會對患兒的大腦發育帶來嚴重損傷。因此,對高熱驚厥的患兒采取預見性干預措施,對控制小兒智能損傷有積極作用。

        第2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高熱驚厥;急救;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誘因也比較多,患兒發病后臨床上主要以發熱為主,部分患兒伴有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給患兒帶來很大痛苦。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小兒高熱驚厥在兒童時期發病率高達3%~4%,對于這種疾病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護理將會誘發其他疾病,如:癲癇、致殘等,甚至威脅患兒生命。因此,臨床上研究小兒高熱驚厥時的急救方法及其護理效果顯得至關重要[1]。為了探討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急救方法及其護理效果研究。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78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急診室從2014年3月~2015年3月搶救高熱驚厥患兒55例,年齡11個月~6歲,均轉危為安,康復出院,筆者結合搶救病例淺析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措施和護理體會。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 患兒入院后均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治療,具體如下:①改善呼吸,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要立即將患兒衣物解開,避免衣物對患者呼吸道壓迫。患者入院后要盡量減少移位治療,應讓患兒絕對臥床休息。根據患兒情況做好吸痰等急救措施,對于口腔緊閉患兒要放置牙墊,避免咬傷舌頭;②控制驚厥,為了緩解患者病情要加強患兒按摩,對止驚厥穴位進行反復按壓,必要時可以對患兒進行藥物控制,根據患兒情況靜脈滴注4mg地西泮(四川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0675),根據患兒病情30min可再用藥1次。

        1.2.2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入院后多數患兒心理比較緊張、害怕,部分患兒臨床表現為哭鬧,拒絕治療等。此時,要加強患兒心理護理,穩定患兒家屬情緒,向他們宣傳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患兒及其患兒家屬能更好的配合治療;②及時觀察病情,患兒治療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兒生命特征,如:心率、體溫等,告知患兒家屬用藥方法,讓患兒能夠按時、按量用藥;③基礎護理,患兒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患兒基礎護理,對患兒口腔等加強護理,告知患兒住院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此外,療過程中要指導患兒進行體育鍛煉,提高患兒自身免疫,降低患兒治療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2]。

        1.3統計學方法 搜集的數據采用SPSS16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均數±方差)表示,P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家屬HAMA 評分為(18.65±2.45)分,低于對照組(36.44±4.72)分(P

        3 體會

        患兒進行急救時應該遵循以下幾步,具體如下:①改善呼吸,患兒入院后要幫助患兒糾正呼吸功能。加大患兒氧攝入量,避免患兒出現缺氧等,造成其他組織損傷;②控制驚厥,患兒入院后要加強患兒止驚厥穴位按摩,對于病情嚴重患兒可以聯合藥物等進行聯合控制驚厥;③建立靜脈通道,患兒入院后,根據患兒治療情況對患兒建立靜脈通道,保證患兒能夠得到及時的藥物治療。

        同時還應該加強患兒及其家屬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教育,治療過程中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兒消除消極心理,使得患兒能夠更好的接受治療、配合護理,從而提高臨床治愈率,避免患兒拒絕治療延誤最佳治療時間;②藥物健康教育,患兒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患兒藥物相關知識宣傳,告知患兒每天的用藥方法,用藥劑量,糾正患兒的不規范的使用方法,提高患兒的遵醫行為;③飲食健康教育,加強患兒飲食教育,讓患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提高患兒治療配合滿意度。

        綜上所述,小兒高熱驚厥發病率較高,患者發病初期應該加強患兒急救,并且在急救過程中應該從患兒心理、生理、醫療等多方面著手進行護理,對促進患兒痊愈,提高患兒滿意度等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3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護理

        高熱驚厥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于6個月~4歲之間的孩子,發病率約30%-50%,6個月以下或6歲以上很少發生[1]。小兒驚厥的復發率很高,反復發作的高熱驚厥可造成腦的損害和智力減退,驚厥發作次數愈多,腦損害愈大。嚴重者可達10~30min,甚至呈持續狀態,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出現腦水腫,甚至腦疝的形成,由此可見小兒高熱驚厥的搶救和處理的重要性。現將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高熱驚厥91例患兒的急救與護理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91例,其中男63例,女28例,年齡6個月~6歲,其中6個月~1歲33例, 1~2歲29例, 2~4歲18例, 4~6歲7例, 6歲以上4例。所有患兒體溫均在38℃以上時,就診時已出現驚厥,排除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疾病,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上呼吸道感染53例,腸道感染21例,肺炎13例,幼兒急疹4例;首次發作69例,復發22例,其中持續狀態7例,持續抽搐1~10 min。驚厥發作時體溫40℃ 6例。

        2急救護理

        2.1控制驚厥:①小兒驚厥時神志常常不清,常常發生無意識的舌咬傷,用清潔紗布包裹壓舌板置于小兒的口腔中。②保持呼吸道通暢,患兒頭側向一邊,防止嬰幼兒舌后墜造成窒息及嘔吐時胃內容物嗆入氣道。③針刺或拇指按壓人中、百會、合谷、神門等穴位, 不能止驚者,首選安定每次0.2- 0.3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mg,直接靜脈注射,速度為1ml/min,或10%的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腸。

        2.1迅速降溫:①物理降溫:用冷水浸濕的小毛巾在頭頸、腋下、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的大血管部位作冷濕敷,高熱患兒用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額,降低腦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②藥物退熱:物理降溫未緩解者,給予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百服寧),起效快、作用強、安全性高,可首選該藥。或布洛芬(如美林、托恩),退熱快而平穩,退熱持續時間達6~8 小時,一般用于6 個月以上的兒童。

        2.3吸氧:小兒高熱耗氧量,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內氧分壓,糾正缺氧性腦損傷,促進代謝,避免腦水腫,維持機體生命活動。根據病情決定吸氧時間和濃度,一般氧濃度30%-60%,常規氧流量鼻導管0.5L/min,面罩2L/min,若有窒息立即行人工呼吸。

        2.4病因處理:小兒高熱驚厥多數是感染性疾病引起,宜選用有效抗感染藥物。在止驚退熱的同時,應根據癥狀、體征、輔助檢查進行全面分析,給予不同處理,防止驚厥的復發,以免延誤病情。

        3 護理措施

        3.1基礎護理:①患兒宜臥床休息,以減輕機體負擔。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散熱,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否則易導致高熱不退;②保持病室清潔、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室內光線不宜過強。床、被單清潔、平整、柔軟干燥,翻身時避免拖、拉等動作,防止皮膚擦傷。對抽搐頻繁者應設專人護理,減少不必要的刺激,護理操作集中進行,并保病室安靜;③定時口腔清潔,每日口腔護理2次。每次喂完奶或進食后喂適量的溫水以沖洗口腔。對長期高熱患兒,應用生理鹽水擦拭口腔,口唇干燥時,應涂滑潤油;④防止驚厥發作墜床及碰傷,安裝床欄,在欄桿處放置棉被,注意將床上的一切硬物移開,以防患兒抽搐時碰傷。抽搐發作患兒喪失了意識,可用壓舌板包裹紗布置于上下磨牙之間放置牙墊,防止舌及口唇咬傷。

        3.2生命體征觀察:①密切觀察患兒T、R、HR、Bp、末梢循環、瞳孔大小,神志改變及尿量改變;②詳細記錄驚厥發作次數,應注意驚厥類型,體溫變化患兒面色是否潮紅,有無嗜睡、昏睡或昏迷,呼吸加快等,及時掌握患兒體溫變化情況,及時回報處理;③反復驚厥不止時應及時通知醫生,按醫囑給予脫水劑預防腦疝的發生,同時要注意有無休克與呼吸衰竭,以便及時協助搶救。

        3.3飲食調節:高熱時忌食熱量高的食物,應給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半流質飲食,供給患兒足夠營養,以提高機體抵抗能力,促進患兒身體恢復,并應鼓勵患兒多飲水,防止降溫過快引起虛脫,也可給予喂飲新鮮果汁

        3.4出院指導: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可以減少小兒高熱驚厥的復發。根據患兒家長的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向他們講解驚厥的預防及急救處理原則、疾病知識、用藥知識、防護常識及飲食起居等基本知識,介紹物理降溫的方法,以預防驚厥再發作。大齡的患兒在治療護理中要不斷給予鼓勵,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

        4 結果

        通過對我科高熱驚厥患兒91例進行正確急救護理、采取適當的臨床綜合護理措施,患兒均痊愈出院,隨訪無神經及腦損害發生。

        5討論

        高熱驚厥患兒癥狀重、病情急、并發癥嚴重、原因復雜,實施有效的降溫,迅速控制驚厥是治療的關鍵,護理是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護理人員應保持鎮靜,動作迅速,忙中不亂,積極配合搶救,掌握科學的護理方法,積極開展出院指導,對減少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從而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減輕顱腦損傷,預防小兒發生生命危險,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第4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小兒驚厥; 急救; 護理

        驚厥是兒科常見的急癥,是指由于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發生不自主的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同時伴有意識障礙的一種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的狀態[1]。臨床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現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持續數秒或數分鐘,有時發作持續超過30 min或2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恢復者稱為驚厥持續狀態。

        1 一般資料

        本組66例小兒驚厥患者,其中男46例,女20例,最大的13歲,最小的1個月,因呼吸道感染伴驚厥的56例,有癲癇病史的3例,顱內出血的3例,中毒性腦病2例,低鈣抽搐2例。

        2 結果

        患兒經及時的搶救、吸氧、控制驚厥、抗感染等對癥護理及支持治療后,癥狀緩解,均治愈出院。除有癲癇病史的患兒留有后遺癥外,其他均未留有后遺癥,無一例死亡。

        3 討論

        3.1 急救措施

        3.1.1 防止窒息 患兒發生驚厥應就地搶救,保持鎮靜,切勿大聲喊叫或搖晃患兒,因為輕微的刺激都會延長患兒的抽搐時間,所以必須保持安靜。立即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松解衣領,以防止衣服對頸胸部的束縛影響呼吸,及時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誤吸引起窒息[2]。

        3.1.2 控制驚厥 驚厥的首要處理措施是控制驚厥。可通過針刺人中、合谷穴。仍不能止驚者,首選安定每次0.2~0.3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 mg,直接靜脈注射速度為1 mg/min,用后1~2 min生效,對安定藥物敏感者注射過程中即可緩解;還可用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腸,每次0.5~0.6 ml/kg,常用于1歲以內的患兒。

        3.1.3 迅速吸氧 流量0.5~1 L/min,對1歲以內的患兒給予面罩吸氧為佳,較大兒給予鼻導管吸氧,可及時改善缺氧癥狀,減輕腦水腫。

        3.2 護理措施

        3.2.1 一般護理 患兒發生驚厥時,要加強安全防護。發作時在上下磨牙處放置牙墊或壓舌板,以防止舌咬傷;應拉起欄桿并夾置棉墊,同時移開床上硬物,防止患兒抽搐時造成損傷;若患兒發作時倒在地上,應就地搶救,及時移開可能傷及患兒的一切物品,切勿用力強行牽拉或按壓患兒肢體,以免骨折或脫臼;并在患兒的手中或腋下墊上紗布,防止皮膚摩擦受損[1]。對有可能再次發生驚厥的患兒要有專人守護,以便及時采取急救措施。

        3.2.2 對癥護理 對驚厥的性質應予鑒別,并給以針對性護理。高熱驚厥,多見于1~3歲患兒,呈高熱病容狀,體溫達39~41℃。這種情況采取的首要措施是物理降溫。先用溫水擦浴,效果不佳再選用30%~50%酒精擦浴,也可在頸部、腹股溝、腋窩等大血管處置冰袋或在額頭上置冰帽(避免凍傷),必要時物理和藥物降溫聯合應用,以減輕腦代謝和腦水腫,防止發生抽搐。注意降溫不可驟降,以免發生虛脫,降溫半小時后復測體溫。

        癲癇和腦部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性腦膜炎的患兒,除給予抗感染和止驚處理外,應及時給予低流量吸氧,(窒息時給以高流量)以緩解缺氧癥狀。

        處于昏迷狀態的患兒,各種反射遲鈍,痰液等不能自行排出,在做好基礎護理同時,遵醫囑給以吸氧、吸痰也可幫助刺激喉反射,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給以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防止壓瘡及墜積性肺炎。

        3.2.3 基礎護理 高熱患兒體溫逐漸降低時出汗多,應及時擦干汗液,勤換衣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環境安靜;鼓勵患兒多飲水,做好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保持口腔及皮膚的清潔。飲食宜清淡,并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富于營養飲食。

        3.2.4 藥物護理 持續而頻繁的驚厥往往并發腦水腫,應嚴格遵醫囑在指定時間內使用脫水劑,如20%甘露醇(按0.25~0.5 ml/kg使用)一般在30 min內滴完,使用過程中注意穿刺部位有無滲出,如有滲出及時更換穿刺部位,即刻用20%普魯卡因封閉,禁忌熱敷。使用抗驚厥藥物時,靜脈注射安定應緩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過程中觀察有無頻率、節律的改變。用10%的水合氯醛灌腸時,應用蒸餾水稀釋1~2倍,盡量保留1 h以上,以達到藥物吸收。

        3.2.5 心理護理 幫助患兒家長進行心理調適,向他們講解驚厥的有關知識,尤其是保持安靜的重要性,介紹患兒的病情、預后估計及影響因素,及根據不同的病因家長應采取的正確處理辦法,多給他們心理支持,提高應對能力,使之更好地與醫護人員配合,對年長患兒在發作后盡量安排單間,使之醒來后會感到隱私被保留,避免失控感和自卑心理產生。

        3.2.6 健康指導 出院時向家長講解驚厥的預防及急救處理,高熱驚厥的患兒日后發熱仍有可能出現驚厥,應告知家長物理降溫的重要性;對癲癇患兒應囑咐家長遵醫囑按時給患兒服藥,不能隨便停藥,以免誘發驚厥;告誡家長小兒驚厥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平時注意預防感染,特別是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對驚厥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的患兒,應囑咐家長日后利用游戲的方式觀察患兒有無神經系統后遺癥,及時給與治療[2]。

        對發作驚厥的患兒應迅速控制驚厥,驚厥緩解后需保持安靜,避免刺激及不必要的檢查,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瞳孔、囟門及神志變化,防止腦水腫的發生。驚厥患兒常有反復發作史,家屬應注意小兒飲食起居,了解驚厥的基礎知識,平時做好保健,減少發熱,指導家屬掌握高熱物理降溫方法及止驚的緊急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暢,針刺人中、合谷等)。

        參考文獻

        [1] 朱念瓊.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8-259.

        第5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高熱驚厥;健康教育;小兒;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神經系統常見急癥,大多數學者公認高熱驚厥與感染、高熱、年齡、遺傳因素有關,年齡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熱是驚厥的條件,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和積極的治療措施,可減少復發,改善其預后[1]。本文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對患兒家屬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使其衛生保健知識增長,保健能力及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提高患者順從性,避免感冒和發熱,最大程度減少高熱驚厥的復發。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810~200906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發病年齡6個月~8歲,其中6個月~1歲11例,>1~3歲6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均符合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2]。驚厥發生在發熱后4h以內6例,>4~12h 10例,>12~24h 3例,>1~3d 1例。驚厥發生時的體溫:<38℃ 2例,38~39℃ 7例,>39~40℃ 11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驚厥患兒就診時,家長往往十分焦慮,驚恐不安,醫護人員應迅速到位,全力搶救,并守護于患兒身旁。處置驚厥熟練準確,以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消除恐懼心理。患兒驚厥停止、家長不安情緒逐漸穩定后,應根據患兒和家長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紹患兒病情及有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方法及驚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2.2 止驚 一旦患兒出現驚厥,應就地搶救,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反復的驚厥會導致腦細胞的損傷。首選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況緊急可用手掐人中至驚厥停止,也可遵醫囑給予止驚藥物,緩慢靜脈推注地西泮,同時肌內注射魯米那鈉,用5%~10% 水合氯醛灌腸,劑量為0.5ml/kg,盡量保留1h以上,以促進藥物吸收。

        2.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開通氣道后,給予氧氣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狀態。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律后,給予小流量氧氣吸入。當屏氣時間長發紺嚴重時,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導管法、面罩法等無法改變肺泡內PO2,只有用簡易呼吸器才能解決這種短暫的呼吸暫停,扣緊面罩,擠壓呼吸囊,壓力視患兒大小而定,反復而有規律進行,以胸廓起伏為準,達到良好的通氣效果。氧療時應使用50%以下的氧濃,以防肺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3]。呼吸恢復立即停止。

        2.4 高熱的護理 (1)在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后,要密切觀察降溫情況,測量體溫、脈博、呼吸1次/0.5h,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皮膚護理: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應及時擦干汗液和更換衣被,以防著涼。(3)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舌、口腔黏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發酵,有利于細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齒銀炎等,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4)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和水分的補充: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而影響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同時高熱可致水分大量喪失(呼吸加快,帶出更多水分,皮膚出汗增多)。因此,患兒必須補充水分和營養,多飲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 加強營養,做好基礎護理 患兒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的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2次/d,給予生理鹽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氣清新,環境整潔,適宜的溫度、濕度,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嬰幼兒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

        2.6 出院指導 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 ℃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轉貼于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方法。方法 對20例高熱驚厥的小兒家長進行疾病知識和護理知識的教育,并對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細心護理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傳教育。結果 通過護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兒家長掌握了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原則、家庭護理及預后等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結論 對高熱驚厥患兒進行及時搶救、良好的護理和正確的健康教育,對減少發病率和后遺癥,促進患兒痊愈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高熱驚厥;健康教育;小兒;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神經系統常見急癥,大多數學者公認高熱驚厥與感染、高熱、年齡、遺傳因素有關,年齡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熱是驚厥的條件,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和積極的治療措施,可減少復發,改善其預后[1]。本文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對患兒家屬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使其衛生保健知識增長,保健能力及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提高患者順從性,避免感冒和發熱,最大程度減少高熱驚厥的復發。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810~200906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發病年齡6個月~8歲,其中6個月~1歲11例,>1~3歲6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均符合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2]。驚厥發生在發熱后4h以內6例,>4~12h 10例,>12~24h 3例,>1~3d 1例。驚厥發生時的體溫:<38℃ 2例,38~39℃ 7例,>39~40℃ 11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驚厥患兒就診時,家長往往十分焦慮,驚恐不安,醫護人員應迅速到位,全力搶救,并守護于患兒身旁。處置驚厥熟練準確,以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消除恐懼心理。患兒驚厥停止、家長不安情緒逐漸穩定后,應根據患兒和家長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紹患兒病情及有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方法及驚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2.2 止驚 一旦患兒出現驚厥,應就地搶救,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反復的驚厥會導致腦細胞的損傷。首選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況緊急可用手掐人中至驚厥停止,也可遵醫囑給予止驚藥物,緩慢靜脈推注地西泮,同時肌內注射魯米那鈉,用5%~10% 水合氯醛灌腸,劑量為0.5ml/kg,盡量保留1h以上,以促進藥物吸收。

        2.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開通氣道后,給予氧氣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狀態。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律后,給予小流量氧氣吸入。當屏氣時間長發紺嚴重時,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導管法、面罩法等無法改變肺泡內PO2,只有用簡易呼吸器才能解決這種短暫的呼吸暫停,扣緊面罩,擠壓呼吸囊,壓力視患兒大小而定,反復而有規律進行,以胸廓起伏為準,達到良好的通氣效果。氧療時應使用50%以下的氧濃,以防肺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3]。呼吸恢復立即停止。

        2.4 高熱的護理 (1)在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后,要密切觀察降溫情況,測量體溫、脈博、呼吸1次/0.5h,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皮膚護理: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應及時擦干汗液和更換衣被,以防著涼。(3)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舌、口腔黏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發酵,有利于細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齒銀炎等,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4)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和水分的補充: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而影響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同時高熱可致水分大量喪失(呼吸加快,帶出更多水分,皮膚出汗增多)。因此,患兒必須補充水分和營養,多飲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 加強營養,做好基礎護理 患兒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的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2次/d,給予生理鹽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氣清新,環境整潔,適宜的溫度、濕度,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嬰幼兒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

        2.6 出院指導 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 ℃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2.7 小兒高熱驚厥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嬰幼兒的機體抵抗力弱,易患呼吸道感染而出現高熱。(2)嬰幼兒起病急,病情變化快,早期癥狀表現不明顯,加之小兒不能主訴身體不適或主訴不全,易被監護人忽視,臨床上患兒就診的首發癥狀多為發熱,且體溫常迅速升高。(3)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體溫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嬰幼兒的腦組織耗氧量大。大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皮層對皮層下控制功能較弱,在高熱時興奮泛化引起大腦運動神經元異常放電而致驚厥。對于高熱驚厥的預防,首先是增強小兒的抵抗力,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發熱。體溫的多變及其上升的速度影響驚厥的發生,溫度上升快而高時易發生驚厥。體溫超過38℃ 應立即降溫,物理降溫比藥物降溫更快、更有效。高熱驚厥患兒應立即給安定或水合氯醛灌腸,同時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是否服用抗驚厥藥物預防高熱驚厥目前仍有爭論,必須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權衡長期預防性服藥的得失,選好適應證。

        2.8 健康教育 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癥。大多數預后良好,但2%~5%[4]的患兒可發展為癲。其發生率與復發次數有關,即復發次數越多,癲的發生率越高。加強健康教育,普及高熱驚厥有關知識,適當預防性使用抗驚厥藥物可減少復發已被證實。由于高熱驚厥大部分病因為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時間短,但家長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十分有限,如果不按計劃落實健康教育,難以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指導家長在家中備好所需的急救物品和藥品,如體溫計、壓舌板、退熱藥等;如果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體溫在38.5℃左右應立即口服美林等退熱藥;如患兒在家中或途中出現抽搐,家長不要慌張,應立即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 ,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指頭用紗布或手帕包住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以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患兒日常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感冒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參考文獻

        1] 張麗華.循證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4B):709.

        [2] 胡亞美,江裁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上冊)[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2.

        第6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小兒; 高熱驚厥;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1-0104-02

        doi:10.14033/ki.cfmr.2015.21.053

        小兒高熱驚厥為兒科常見急癥之一,患兒可有意識障礙、高熱、全身肌群強直性/陣發性痙攣、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等表現,持續時間幾分鐘至幾十分鐘不等,驚厥時間長或反復發作的患兒易合并腦部損害,甚至導致殘疾、患兒死亡等[1-2]。給予綜合性治療及護理措施,可顯著減少高熱驚厥復發率,改善患兒預后。本研究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熱驚厥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熱驚厥患兒為研究對象,兩組患兒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驚厥發作、降溫治療等對癥支持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

        女18例;年齡1~7歲,平均(3.5±0.7)歲。對照組男21例,

        女19例;年齡1~7歲,平均(3.4±0.6)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本組80例患兒均有高熱、驚厥表現,發熱至驚厥發作時間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所有患兒給予相同的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并發癥護理、出院指導。

        觀察組于患兒入院后,充分評估患兒病情,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具體如下:(1)個性化心理護理。患兒發生高熱驚厥后,患兒家屬往往情緒激動,伴隨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正確評估患兒家屬不良心理,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做好與家屬的溝通、焦慮,安撫家屬情緒,消除恐懼、焦躁等不良心理。對神志清醒的患兒,給予安撫,降低或消除患兒過度驚恐情緒。從而取得患兒及家屬的配合,利于疾病康復[3]。(2)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驚厥。患兒驚厥發作時,取患兒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除患兒口腔鼻咽部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牙墊、開口器、壓舌板等避免患兒咬傷舌頭。黏液無法排出時,給予α-糜蛋白酶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利于痰液排出[4]。(3)高熱護理。對于高熱患兒,給予30%~50%酒精擦浴、冷鹽水灌腸、冰敷等物理降溫。物理降溫效果不明顯時,給予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栓等藥物降溫。降溫的同時做好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濕衣褲[5]。(4)密切觀察患兒病情。治療及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心率、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對合并嚴重反復驚厥患兒,注意觀察腦水腫、顱內壓情況,限制液體輸入量,必要時給予20%甘露醇脫水處理。(5)皮膚護理。高熱驚厥時,患兒新陳代謝加快,出汗較多,易合并大小便失禁,故護理人員應注意保持患兒皮膚干燥、清潔,及時更換被子及衣物,感染患兒汗液流失情況,及時補充液體,注意對鉀離子的補充[6]。

        1.4 觀察指標

        采用HAMA評分觀察患兒家屬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改善情況,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及護理后復況。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Excel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家屬HAMA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HAMA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經治療及護理后,高熱驚厥再次發作12例,復發率30%,其余患兒均未見腦損傷、智力異常。觀察組患兒高熱驚厥再次發作2例,復發率5%。觀察組患兒也未見腦損傷、智力異常。觀察組患兒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小兒高熱驚厥為兒科常見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多見于4歲以內兒童,發病率高達5%~8%。幼兒期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驚厥閾值較低,發生高熱驚厥后可刺激神經,導致神經細胞異常放電,驚厥持續產生,導致患兒呼吸困難、腦氧供減少[7]。臨床報道顯示,給予針對性急救護理,可顯著提高搶救效果,保障患兒健康。勞金泉等[8]選擇急診科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7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急救與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急救護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高熱驚厥停止發作平均時間、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與本文研究結論一致。

        因高熱驚厥起病急驟,就醫時患兒家屬焦慮情緒明顯,本組通過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給予家屬情緒上的安撫,從而消除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患兒家屬HAMA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也顯著低于對照組,證實了個性化綜合護理對患兒家屬情緒控制的有效性。通過長期隨訪,觀察治療及護理后患兒的遠期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證實了個性化綜合護理可顯著提高療效,降低復發率。發生高熱驚厥后,醫護人員應迅速反應,有條不紊地給予搶救措施,及時對患兒給予針對性搶救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病情,注意觀察記錄患兒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神智等變化情況,以高度的責任心及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及時給予患兒針對性護理,避減輕高熱驚厥癥狀,減少神經系統并發癥的出現,可有效保證患兒健康。

        綜上所述,對高熱驚厥患兒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消除家屬不良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鐘小燕,趙春蘭.小兒高熱驚厥綜合護理方法的探討[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1):222-224.

        [2]何嘉敏.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20):3118-3119.

        [3]黃銳,朱自偉.兒童無熱驚厥的鑒別診斷[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6):130-133.

        [4]曹穎.73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106-107.

        [5]房玉輝,付言美.小兒高熱驚厥的急診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299-300.

        [6]馬志紅,梁進娟,屈丹,等.46例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有效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2):92-93.

        [7]葉明怡,彭滟,謝冠豪.鉤蟬承氣湯水煎劑保留灌腸治療小兒復雜型熱性驚厥的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6):104-106.

        第7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高熱驚厥;抽搐;治療護理原則

        高熱驚厥又稱之熱性驚厥,是兒科臨床常見病癥,習慣生稱為:“小兒抽風”,各年齡均可發生,尤以嬰幼兒(6個月-3歲)較多見。病癥也是兒童中樞性器質性病變及功能行異常而產生為重后果的癥狀。臨床界定為體溫值標準為:體溫超過38、5度以上,發熱時,出現中樞興奮性增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全身抽搐,可診斷為小兒高熱驚厥。要快速診斷,早期治療,延誤治療時機,會可造成小兒驚厥時間過久,腦細胞缺氧性損害而危及生命,要給予積極組織搶救,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現將我院兒科門診及治療室內出現的56例高熱驚厥患兒急救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6例驚厥患兒中,男患32例,女患兒24例,年齡6-7個月,其中年齡6個月-12個月30例,13個月——2歲15例,3歲-5歲11例。出現高熱驚厥患兒體溫在38.5-40℃,42例患兒出現四肢抽搐及不同程度的意識朦朧,發作時間5s-10min;14例患兒出現突然發作的意識喪失、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口唇紫紺、牙關緊閉,發作時間4-13min,其中3例患兒伴小便失禁。第一次發生驚厥患者46例,有既往驚厥病史患者10例。56例患兒經控制驚厥等治療后均痊愈出。

        1.2 診斷標準 ①嬰幼兒期體溫驟然升高39-40℃以上并有驚厥發作,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②起病年齡6個月-3歲多見,5歲以上少見,有遺傳史;③驚厥出現時間多在發熱開始后12h內,在體溫驟升時(38.5度)以上,突然出現短暫性的全身痙攣性發作,意識短暫喪失,多在10分鐘內緩解。緩解后意識清楚。少數人可持續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同一次患病發熱中抽一次,很少抽2次以上。

        2 急救護及救治原則

        驚厥急救處理的目的,是預防驚厥時間長引起顱內高壓,使腦細胞損傷,減少后遺癥。救治原則:及早明確診斷,治療原發疾病,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以防驚厥,減輕患兒病痛。

        2.1 保持呼吸暢通驚厥 發作時立即松解衣領及腰帶,清除口鼻部呼吸道分泌物,側位和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備好急救用品,如開口器,吸痰機,氣管插管用具等,痰多時給予吸痰,并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以防窒息,痰多時給予吸痰,注意吸痰時動作輕柔,以免損傷呼吸道。應立即調節氧流量給予患兒吸氧,降低驚厥缺氧對腦細胞的損傷,以防止腦損傷的發生。

        2.2 控制驚厥 控制驚厥除針刺合谷、百會、內關、涌泉穴外,要快速建立靜脈通道,首選地西泮原液劑量為0.3-0.5mg/(kg次)最大劑量不可超過10mg,無效時10%水合氯醛保留灌腸。以上藥物可交替使用。對于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高熱驚厥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3 降低體溫 退熱首選藥物適當配合物理降溫,使用藥物降溫,遵醫囑適當使用退熱劑,但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盡量不用退熱藥,以物理降溫為主。采取物理降溫,脫去患兒外衣外褲,讓患兒頭和背部睡在4-8℃的水枕上,四肢用熱水袋保暖,以免引起寒戰,體溫將于38℃以下撤下水枕,或用溫水或30-50%進行擦浴,擦浴中藥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降溫后30分鐘測量體溫。

        2.4 迅速止痙 控制痙攣是救治患兒的關鍵,快速建立靜脈,有效準確的使用鎮靜止驚劑,使患兒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要求護士提高穿刺技能,做到時穿刺準確率100%,并選擇粗直易固定的靜脈,以利于急救治療。

        2.5 脫水劑護理 患兒持續、發作驚厥頻率高,常并發腦水腫,護理人員應根據醫囑給降低顱內壓藥物,常用有速尿、高滲葡萄糖、20%甘露醇等,注意輸速,建議30min內滴完。使用中注意穿刺部位有無滲出,有滲漏者及時更換穿刺部位,必要時加用利尿劑。

        2.6 護理 患兒高熱期間,忌食高熱量食物,應以素食流質為主。病情好轉后,適當酌加富有營養的食品,如雞蛋、牛奶、藕粉等。根據季節變化,夏季時給予西瓜汁、番茄汁口舉汁,冬季可飲鮮橘水、蘋果泥。痰多時可予白蘿卜汁,或荸薺汁。并鼓勵多飲水、應給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飲食補充營養。

        2.7 加強患兒生命體征的監護 密切觀察體生命體征,做好監測:如,體溫、脈搏、血壓,呼吸、意識狀態,特別是對于患兒抽搐的時間及相隔時間,并其特點及次數,做好病情記錄,特別要注意觀察驚厥后神志的恢復情況及嘔吐情況,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準備。

        3 結果

        經過及時有效地急救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以及生命體征,及時控制抽搐及降溫、吸氧等護理,56例患兒進行病情觀察,給予一系列護理措施后,呼吸道通暢,末出現腦損害及后遺癥,治愈出院。

        4 討論

        患兒高熱驚厥屬于急發病癥,若出現反復高熱可轉化為小兒癲癇后遺癥,積極救治是控制疾病發展的重要環節。

        小兒高熱驚厥的主要急救措施:①快速控制驚厥;②控制高溫;③及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針對高熱驚厥的發病原因有效治療,給予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藥物,從而預防呼吸道感染,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救治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起著關鍵作用。

        小兒高熱驚厥,屬于兒科常見癥狀,發病率為3%-5%,復發率為40%-50%,發病急,常導致窒息而造成腦損害。因此護理人員及患兒家屬有預見性護理意識,無論是候診患兒和家庭患兒,每遇高熱患兒,要測量體溫,盡早降溫,鎮靜治療。如出現

        驚厥按壓人中、合谷穴進行緩解驚厥,避免高熱驚厥發作,在其急救程序中,迅速控制驚厥和高熱是關鍵,可提高疾病治愈率,減少后遺癥。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主編.褚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856.

        第8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針對性急救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 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6.05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6-0109-02

        高熱驚厥是小兒群體中常見急癥[1]。呼吸道感染患兒發病初期容易出現高熱驚厥,如果患兒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能發生反復驚厥,腦部嚴重受損,最終影響其智力發育[2]。本文對針對性急救護理用于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護理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并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82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院治療,將8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41例、對照組41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6個月~5歲,平均(2.36±1.10)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73±1.22)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應用常規急診方法進行護理,患兒取平臥位,將其衣服、褲子解開,將其呼吸道分泌物、異物清理干凈,將患兒頭部偏向一側,如果抽搐嚴重,則將紗布置入患兒口中,拉起床欄,做好保護措施。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患兒應用急救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其內容如下。

        1.2.1 急救處理 窒息患兒及時予以人工呼吸,對患兒人中穴、合谷穴等穴位進行中強度刺激,若患兒持續驚厥,則注射地西泮或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并對患兒病情進行嚴密觀察。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選擇彈性較好、較粗的血管進行留置針穿刺,患兒持續抽搐,則予以20%甘露醇,半小時內滴注完畢。及時對高熱患兒進行降溫處理,采用乙醇擦洗、帶冰帽、枕冷水、冷鹽水灌腸或在患兒腹股溝、腋部、頸部等大血管位置旋轉冰袋等物理方法進行降溫,如果高熱不退,則遵照醫囑使用退熱劑。科學應用抗生素,對腹瀉患兒予以補水、離子、碳酸氫鈉,以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1.2.2 病情觀察 對患兒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對患兒驚厥次數、驚厥持續時間、間隔時間等進行詳細記錄,對患兒血壓、呼吸、瞳孔等情況進行連續監測,警惕腦水腫的發生。如果患兒驚厥不止,及時予以甘露醇,如果發生休克、呼吸衰竭,則及時予以搶救。

        1.2.3 用藥指導 護理人員給患兒使用安定藥物時,注意控制輸液速度,不可過快,該藥物可能引發血壓、呼吸頻率、心率下降等不良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嚴密觀察患兒各項生命體征,與此同時,不可連續多次使用相同止痙攣藥物,或短時間內應用多種藥物,避免出現不良情況。

        1.2.4 皮膚、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加強對患兒的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潔凈、干燥,及時換下潮濕衣服、被褥、床單等,如果患兒體液流失情況較嚴重,則及時予以補液。護理人員予以患兒流質、半流質食物,選用清淡、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喂患兒溫開水等。護理人員加強對患兒的口腔護理,每天用鹽水清潔患兒口腔2次。

        1.2.5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兒情緒狀態,及時安撫焦慮、恐懼、哭鬧的患兒,使用輕柔的語言、輕輕拍背等方式安撫患兒。護理人員為患兒創造良好的環境,保持室內溫度、濕度、光線適宜,并通過播放動畫片等方式來轉移患兒的注意力。護理人員加強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向患兒家長講解治療進展情況,消除患兒家長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向患兒家長講解并高熱驚厥的相關知識,包括高熱驚厥發生的原因、癥狀、治療方法、配合要點等,與患兒家長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1.2.6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努力創造整潔、溫馨的環境,及時整理、清潔病床,保證室內環境舒適、干凈、安靜,給患兒準備顏色明亮、鮮艷的床單、被套等,給兒童準備卡通玩具、玩偶等,創造患兒喜愛的環境。護理人員以親和的態度來幫助患兒及其家長,及時滿足患兒及其家長的合理需求,讓患兒及其家長獲得關愛。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退熱時間、驚厥消失r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用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按百分制計分,分為滿意(>90分)、一般滿意(70~90分)、較差(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Excel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研究組患兒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高熱驚厥的發生可能與患兒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興奮神經遞質失衡、神經髓鞘不完善等有關[3]。驚厥持續時間過長,會給患兒腦部帶來嚴重損害,需要予以患兒及時有效的處理。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兒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韋|.針對性的急救護理措施在小兒高熱驚厥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5,18(11):326.

        [2]劉婷.針對性急救護理措施在小兒高熱驚厥患兒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17):144-145.

        [3]李遠芬.62例小兒高熱驚厥急救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6):90-91.

        [4]勞金泉,黃偉萍,謝麗冰,等.兒童驚厥病例院前急救特點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5):121-122.

        [5]于翠香.43例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及出院健康教育[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58-59.

        [6]張麗霞.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及急救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4,15(2):192-193.

        第9篇:驚厥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臨床觀察,護理

        文章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在臨床護理中采取了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收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發病年齡為6個月~7歲。其中6個月~1歲31例,1~3歲8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所有患兒全部符合高熱驚厥的相關診斷標準。小兒驚厥發生時的體溫在38℃以下4例,38℃~39℃12例,39℃~40℃26例。經過精心護理,所有患兒全部治愈康復出院。

        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表現及鑒別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于發病初期體溫驟然升高至39℃以上時,突然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或陣發性抽搐,可伴有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凝視、斜視,牙關緊閉,呼吸不規則,可有口唇紫紺。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緩解。一般不超過15min。若處理不當可引起腦損傷、智力障礙甚至癲癇。據統計約1/3的病例轉為癲癇。若處理正確及時,緩解后患兒神志清,精神正常,預后良好。但要與其他原因所致的驚厥相區別,如肺炎、敗血癥、中毒性痢疾所引起中毒性腦病而出現的驚厥,腦膜炎、腦炎等可因顱內的炎癥刺激而出現的驚厥等[1]。這些驚厥均病情嚴重,應根據癥狀、體征、病因進行全面分析,給予不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2 觀察護理

        2.1急救護理 ①首先應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立即對患兒口腔內分泌物進行及時清除,避免出現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現象,維持患兒充分通氣,避免出現低氧及高碳酸血癥;②對患兒給予氧氣吸入,改善患兒組織缺氧情況。可采取鼻導管吸氧及面罩吸氧。一旦患兒出現窒息情況,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解決患兒組織缺氧問題;③采用必要的止痙措施。患兒出現長時間驚厥,可能引發缺氧性腦病,應盡快控制病情發作。可待用針刺止痙和藥物止痙兩種方法,確保在最短時間實現減輕或停止驚厥;④盡快降低患兒體溫,高熱是造成痙攣加重的重要因素,并可導致腦水腫等嚴重并發癥,為此需要立即對患兒進行退熱降溫。患兒頭部應以物理降溫為主,提高患兒缺氧的耐受性,對于患兒的體溫控制應在38%以下,如果物理降溫無效,則應立即進行藥物降溫,同時要隨時對患兒體溫變化進行觀察,預防患兒出現虛脫情況。

        2.2一般護理 ①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每小時都應對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進行測量,并認真做好記錄,一旦發現患兒體溫出現異常要立即向醫生進行報告,并配合醫生進行對癥醫治;②確保患兒的營養補充:在驚厥發作時,不能進食。高熱對患兒的能量消耗很大,患兒清醒后應給予及時的營養補充;③吸氧:驚厥發作時及時吸氧;④降溫:體溫升高明顯者,頭部給予濕冷敷,有條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頭部,同時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頸、腋下、肘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走向處,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藥物降溫;⑤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病因治療,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⑥減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種治療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房間環境要安靜,減少噪音;⑦做好口腔護理:高熱時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損發生口腔炎癥,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鹽水輕拭口腔;⑧注意安全,必要時加床擋,防止患兒墜床;⑨飲食:給予流質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避免因降溫過快、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2.3健康教育 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的兒科急癥。一般預后良好,但也存在少量的發展為癲癇的情況。其發生率和小兒時期高熱驚厥復發次數具有一定關聯。復發次數越多會導致癲癇的發生率升高。小兒高熱驚厥多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患兒的住院治療時間較短,患兒家長又普遍對該疾病的知識缺乏了解,如果健康教育落實不好,將無法達到相應的教育效果。所以對患兒家屬進行認真宣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應指導患兒家長在家中備好一些常用的急救藥品和物品,一旦發現患兒出現發熱情況,要馬上進行體溫測量,如果患兒體溫在超過38.5℃應適當給予退熱藥品,如果患兒出現抽搐情況,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慌張,馬上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和"合谷"穴,并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預防出現反流誤吸情況;同時要用指頭將紗布或者手帕將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患兒咬傷舌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患兒體質鍛煉,增強體質,并根據季節變化情況,隨時增減衣服,預防出現感冒。

        3 討論

        毋庸置疑,發熱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癥狀。發熱作為人體一種防御保護性反應,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避免機體進一步遭受疾病侵襲,具有積極意義。然而如果在幼兒時期出現較長時間的發熱狀態,對于患兒的健康必然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在臨床上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對高熱情況進行預防[2],針對發熱原因進行對癥治療。首選進行物理降溫,避免盲目用藥。在患兒未進行確診之前,如果簡單采取藥物治療可能造成誤診,并會對藥效判斷產生影響。如果患兒出現反復發熱情況,應在加強物理治療的基礎上,適當采用藥物輔助降溫。臨床上,護理工作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小兒高熱驚厥的嚴重性,及時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再次發生。在治療和護理中,應取得家長的支持、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從思想上進一步提高對高熱驚厥嚴重性的認識程度。指導家長積極正確的進行防范,時刻觀察患兒體溫升降階段的種種表現。對呼吸道疾病基本防治知識開展宣傳和教育,幫助家長掌握必要的措施,預防高熱驚厥的再發生,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能有效降低高熱驚厥的再發生率,起到共同防范的作用。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三级在线免费a免费看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