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工電子知識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在中職課程教學中推廣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串聯知識點以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畫思維導圖,將趣味性歸還給學習過程,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結合當前徐州機電工程學校電工電子技術課堂教學的特點,探討了思維導圖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英國的記憶之父、腦力開發專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于20世紀70年明的一種有效使用人腦的方法,也能稱之為心智圖,是為了讓人更好地表達發射性思維而設計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各級主題的隸屬關系和層級劃分很好地展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和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聯想。因此,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運用左右腦的機能,綜合運用記憶、閱讀和思維的規律,輔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邏輯與想象平衡發展。
2.思維導圖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上的應用優勢
(1)有助于教師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教學設計的精髓。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的知識點比較分散,教師為了更好地教學,就需要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全面的設計,在課堂上能夠把握各個教學要素以及其相互關系。思維導圖能夠使教師在教學實際中更好地進行電工電子技術課堂教學設計,可以指導教師完善課堂教學的整個思維框架,并通過學習思維導圖式教學設計,掌握教學設計的精髓。
(2)有助于提高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使用紙筆進行教學,因此隨著教學構思的時間延長,學生前面還記得清楚的內容,會慢慢地記憶模糊。而使用思維導圖之后,則能夠有效地避免此類問題。由于思維導圖強調關鍵詞,言簡意賅,運用圖形分支,結構清晰,讓學生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將原本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比較零散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形成知識的全景圖。因此,有助于提高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
(3)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總結歸納和理解能力。在傳統的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老師對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線性講解方式,課程中各個模塊的內在聯系不易看出。知識點分散,導致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困難。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將原本分散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通過簡單的詞語、符號、線條以及顏色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讓學生將各個分散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解,進而加以融會貫通,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總結歸納能力和理解能力。
3.思維導圖在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具體應用方法
(1)第一步,確定中心主題。思維導圖在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教學進度,確定中心主題,進而才能夠更好地繪制中心圖。
筆者認為確定的中心主題必須貼近教學目標,有能夠讓學生多角度發散的思維空間,能夠有知識點的延伸,讓學生將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電工電子教學中。
(2)第二步,準備用具和繪制材料。在思維導圖的繪制中,根據電工電子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使用A3或者A4紙張進行繪制,選擇粗細不同和顏色不同的鉛筆或者彩筆,然后使用一套繪圖尺、黑色簽字筆、橡皮或者涂改液、教材以及教輔材料的圖片。
(3)第三步,思維導圖繪制的具體方法。在思維導圖的制作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并且選定中心主題,確定好一級主題后,就可以進行繪制布局。通常我們會將內容多的畫在中心圖的左右兩側,保留延伸空間。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繪制過程的基本要素為關鍵詞、分支線和插圖。需要先在中心周圍勾畫出所需要的與若干主體相對應的一級分支線,所述一級分支線可以選用較粗的線條,然后在一級分支線中,延伸出二級、三級的分支線。線的長度可以與主題的關鍵詞的字符相當,不宜過長,同時需要同一等級下的分支線的顏色始終保持一致。主題的關鍵詞,要求寫在分支線的上方。關鍵詞是整個思維信息的延伸的重點內容,要簡潔明了貼切。分支線之間的連接點,可以作為產生下一個主題的起點。
筆者認為,為了讓主題詞更突出重點,可以根據需要在關鍵詞周圍貼圖或者勾畫插圖。例如,在磁場強度的主體周圍,就可以使用展示磁場強度的圖來展示其特征。圖文結合,能夠讓思維導圖的制作更加具有美感,便于記憶。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更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空間智能的開發。筆者認為教師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思維導圖,更好地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增加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偉.思維導圖在高職《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35―36.
關鍵詞:微課;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應用
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是一門很復雜的課程,知識點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最為主要的是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使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將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要點、難點,通過播放實踐教學視頻和教學片段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身臨電工電子實踐現場,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和深刻地體會和領悟到電工電子實踐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在課程實踐學習中打下有利的基礎。結合微課的授課特點、中職電工電子課程特點以及中職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的特點,將微課和電工電子合理有效地結合,是提高中職教學成果和教學效率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實踐。
一、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微課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教學對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微課是一種依附先進計算機,通過視頻來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并且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微課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進行學習。微課教學之所以可以得到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不僅因為它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進行教學的靈活性這一特點,最主要的特點是,微課教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準確地將教學重點突出,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學時間長,學生負擔重,使得教學效率不高。微課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困惑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并且和同學相互分享學習經驗,從而使得學習效率提升。由于微課教學具備的這些教學優勢,所以得到教育界以及學者的大力推捧和應用。目前,微課已經成為廣大學者進行學習的重要方式。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造就了微課這類新型的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當今信息科技發展的趨勢和人們對信息、知識的W習平臺。所以,將傳統教學與微課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接受多元化的教學。
二、微課在中職學校電工電子課程中的積極意義
1.符合中職學生特點
大多數的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都比較差,對于學習普遍都存在抵觸和厭煩心理,這樣消極的學習狀態和多年的學習習慣有著極大的關系,中職教師無法短時間內改變中職學生的這種學習習慣。而且,中職學生對于理論和專業性的知識意識不夠,絕大多數的中職學生都覺得實踐性的學習要比理論知識重要得多,由于中職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抗拒的心理,導致中職學校在理論教學上無法提升,達不到理想的理論教學目標。中職學生的課余時間比高中階段學生的課余時間要充裕很多,因此,自主學習的時間也相比多出很多。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適合課余時間多且可以自行支配時間的中職學生,并且微課的教學時間相比課堂授課時間短,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將知識重點生動地展現給學生,降低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抗拒心理。與中職學校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無疑是更適合中職學生的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
2.符合電工電子課程特點
在中職學校中,有很多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電工電子這門學科。電工電子這門學科的教學范圍和內容廣泛且復雜,并且課時少,需要中職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壓力很大,并且很難完全掌握所學的重點。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微課的教學方式將這類問題合理有效地解決。微課就好比學生的家教,中職學生可以將課堂學習過程中沒理解或者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利用充裕的課余時間在微課上進行學習,并且,當需要對重點進行記錄筆記時,就可以將教學暫停,這樣便更好地將學生在課堂所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記錄、歸納和總結。由于電子電工課程對實踐教學格外重視,并且與理論知識的學習結合在一起,可以為學生在以后的實踐學習上做很好的鋪墊工作。微課是通過視頻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也可以通過視頻了解、認識到電工電子更為真實的實踐教學狀態,并且,中職學生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對一些實踐操作時的零件進行直觀的認識,對操作場景提前熟悉,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實踐操作課程打好基礎。
3.促進專業課教師的成長
微課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和教學效率。對中職教師來講,首先,教師應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制訂出合理有效的課題方案。然后,計劃和研討出如何講解難點和重點才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和掌握,并且教師也需要想出用何種辦法對學生進行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學。所以,微課教學可以使中職教師對授課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研究和探討,并且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中職教師的計算機軟件運用和掌握能力,對專業課教師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三、微課在中職學校電工電子課程中的應用
1.微課用于課前預習
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大多數中職學生都不會自主地進行課前預習,在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時會遇到很多的困擾,對所學的知識點和難點不能很好地理解、接受和掌握。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很低。所以,中職教師要通過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對授課內容所涉及的重點進行簡要講解,并且通過有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生課前預習的知識不可太過簡單,因為過于簡單的知識很難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出來,當然難度也不可太過,不然會使學生在學習時失去信心。微課教學內容應選取合理、適當難度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例如,學生在對“半導體二極管”進行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將實操的過程通過視頻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比教師的口述教學更能夠使學生接受所學知識。
2.微課用于課堂教學
電工電子課程包含很多的實踐操作項目,教師在進行實操時,只有坐在前排的學生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實操的步驟,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不能夠觀察到實操的步驟及實驗時產生的現象,也就使得無法真切觀察到實踐的學生對實操內容不了解,從而會造成學生消極、怠慢的負面學習情緒。要想避免這種不良學習現象的發生,教師就要將微課合理地引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讓每位學生真切地觀察到實操過程和實驗時所產生的現象,使得每位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重點。
3.微課用于課后復習
電工電子課程有一定的復雜性,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并不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點和難點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對所學知識點在課后進行復習,從而也充分體現了微課沒有時間限制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將課堂上沒聽懂的知識點,或者沒跟上教師思路的重點部分進行重新學習。微課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不同的地方是,微課可以隨時將所講知識點進行回放,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將微課教學與電工電子課程合理、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可以將微課的教學特點更好地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可以在輕松、歡快的教學氛圍下,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教師所教知識點。微課教學也可以成為學生課后復習的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非常準確的復習范圍和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學習要點,中職學生將電工電子工程知識學好是為今后的實踐操作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顧玲芙.中高職校電工電子課程中微課制作教學設計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5(8):30-31.
[2]葛林.微課在高職“電工電子”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5(13):235.
[3]趙小平.電工電子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創新思考[J].微計算機信息,2014(3):133-140.
關鍵詞 電工電子 教學改革 技工學校
中圖分類號:TM343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提出
在技工學校的課程中,《電工電子技術》是理工科專業一門必修的電學基礎課,該課程的知識點涵蓋廣,理論性較強,實踐性的科目也較多,有一些內容又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門功課的知識點已經成為了技工學校教師的難題。因此,教師要從《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從該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方面進行分析,為更好地推動《電工子技術》課程教學路徑的探索而不斷努力。
2 技工學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
2.1 高度抽象性
由于電是看不見的物理存在的東西,其電學涉及的理論也大都是抽象的,電學本身又和實踐緊密銜接,要想從事電相關的工作,首先要掌握電學的特點和一些基本理論,明白電學的一些原理和物理規律,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下進行高效的工作。否則,不遵守電學規律或者定理,違規完成操作,其后果不可想象,嚴重時,還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例如,接電過程中,不懂理論的電工將電路短接,那么就非常容易造成電流擊穿而被電擊,操作者輕者容易受傷,重者會導致生命受到威脅。
2.2 極強實踐性
除了理論性方面,《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因此,加強動手能力的實踐性實驗是課程的必然采取的措施。由于科技在更新,尤其是電子技術更是進入快速的工業發展通道,進而技工學校所講授的電工電子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在教學時就必須對革新的內容及時查缺補漏,而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基礎課程的綜合培養,越累越多的學科在相互交錯的交流和互相影響,社會也越來越需要動手能力強的實踐者,需要綜合型人才,而不是理論上的巨人行為上的矮個子,因此,動手能力是以眼見為實的實踐出發點,通過實踐性總結,來強化學生自己對知識體系的理解,進而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3 技工學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舉措
3.1 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
針對電工電子技術的特殊性,有必要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深水區改革,對原有的課程體系設置進行重構,打破學科間的束縛,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將電工電子所能涉及的科目進行系統的重新編排和重新構造,打造屬于該專業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對此,對于一些專業設置上可能涉及到電工電子的學科要根據專業的實際應用特點,對這些學科進行分門別類的進行不同的知識點側重教學。
3.2 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理論聯系生活實際是開啟創新課程教學模式的方式之一,這種切近生活的做法可以讓學生容易理解新知識,這樣既能讓知識點變得容易消化,學生理解也更加容易,課堂的氣氛也被調動起來,學習的興趣也在潛移默化的得到了提升。啟發式教學也是創新課程教學模式的另外一種方式,積極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體驗獲取知識帶來的樂趣。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是主體,是主導者,而教師只是參與和引導者,主觀上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學也由傳統的灌輸式變為復合多向的過程。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教學早已成為了很多老師教學的選擇,針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師可適當采取多媒體結合教學,將那些涉及比較難以理解的概念和圖形采取多媒體的方式進行趣味性教學,動態演示的過程能集中學生的精力,更好的為教學效率的提高開辟了一條教學途徑。
3.3 改進實驗教學環節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依靠實驗來完成教學的課程。通過開展實驗和實踐,能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強化自己的理論基礎,提升分析相關遇到實驗性問題帶來的問題的思路,進而尋找實驗中問題的根由,解決問題的根本。一般教師可以將實驗分為驗證型、提高型和綜合型三種。對于一些基礎理論和物理定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相關的儀器儀表的驗證型實驗來完成對物理理論的驗證,而提高型則是老師根據學生的自身表現,定制一些提高他們自身知識水平的實驗,可以幫助他們消化原有的知識,并將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是孤立的掌握某一單個理論,也是做好知識延伸的一個有效方式,最后的綜合型實驗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結合其自身專業設置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培養其對電工電子能力的學習,進而完成培養綜合人才的最終目標。
4 結語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開展能夠最大化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該學科進行優化,能夠讓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教師還要對該學科進行分析和研究,不斷探索更好的改革路徑,做好相應學科的教學提升。
參考文獻
[1] 龍海燕,龔雪.《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4-49.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電工電子教學;改革;分析
隨著電工電子技術迅猛發展,課程信息量日漸增加,高校必須以社會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專業教學計劃,為了增添更多的電工電子教學內容,必須進一步壓縮課程教學學時。隨之,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向不同專業學生傳授電工電子專業理論知識,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已成為新時期各高校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放羊式”、“鴨填式”傳統教學模式仍然被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而這已經無法滿足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顯現,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針對這種情況,高校電工電子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全面、客觀地分析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現狀,多角度、多途徑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他們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與技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1 新課程概念下電工電子教學現狀
1.1 課程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化
在新課程理念下,滿堂灌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在電工電子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極少,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真正吸收的知識并不多。在傳統教學手段作用下,電工電子神奇的世界并不能完美地呈現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課程內容已具有的新穎性、互動性,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加上電器原理極其復雜,電器種類特別多,而學生對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生活經歷也非常有限,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就實驗操作而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按照相關的規程、套路,引導學生連接各電器元件,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跳出定勢思維圈子,把專業理論知識學“活”,將其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導致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低下。
1.2 學習內容與課程體系不合理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大都引導學生理解電流、電壓、電感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全面、客觀地分析整個電路,并詳細介紹三極管、開關門電路等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課程,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完善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但由于學習內容、專業課程體系長期固定不變,沒有以社會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導致該專業課程和電工電子技術發展無法有效銜接,無法滿足新時期發展的客觀要求,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重理論輕實踐現象普遍化,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水平低下,學生已掌握的理論知識無法滿足新時期企業相關崗位需求,無法很好地勝任工作崗位,充分展現自身才能,順利就業。
1.3 教師綜合素質低下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在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教師沒有以社會市場為導向,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分數仍然是評價學生各方面才能的重要標尺,重心都在考核學生記憶力、應試能力方面,沒有意識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該課程教師不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沒有全方位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征等,沒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導致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失衡,課堂教學整體質量低下。
2 新課程概念下電工電子教學優化措施
2.1 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改革
一、明確項目教學法的目標
根據工程實際需求設計職業技能標準的要求,為了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較為全面地了解電子電工基本技術,我們將課程分為兩大部分,電子技術技能訓練和電工技能訓練,電子技術內含電路圖的讀識、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技術、焊接技術、安裝技術、調試技術、維修技術。電工基礎內含電工識圖、室內布線、導線的連接、照明燈的安裝、配電板的安裝。
利用電子技術制作一個超外差式收音機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完成收音機的安裝調試,如果出現故障,就要解決。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學會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技術、焊接技術、安裝技術、調試技術和維修技術。電工基礎以完成室內配電安裝為任務,如果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學會電工識圖、室內布線、導線的連接、照明燈的安裝和配電板的安裝。教學任務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有技術在今后工作中用到得,因此課程目標非常明確。
二、清晰項目教學中的每個知識點
教學內容根據實際生產生活確定,項目根據行業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設定,教學過程隨著項目確定就可以進行了,教師對每個項目知識點進行講解,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每個項目的內容通常包含兩部分;理論部分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實踐部分進行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電子技術理論部分的重點在電路圖的讀識,因為讀電路圖是完成任務的第一步,而在讀圖過程中,涉及很多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因此要教會學生讀圖技巧,在教授過程中,逐步了解一些元器件的知識,掌握各種元器件的性能與作用,再根據掌握的元器件知識讀圖,這樣既有面又有點,讓學生掌握讀圖技巧,也為維修打下理論基礎。
實踐部分是完成電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在完成電子產品制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電子元器件的檢測、焊接、安裝、調試和維修。這個過程一定要運用到前期的理論知識,這樣學會一件電子產品的安裝調試,不僅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并且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基礎理論知識,學會分析、解決問題,讓理論知識貫穿實踐過程。
電子電工技術理論部分的重點在于電工識圖、電工常識,電工常識包含基本電工理論知識、電工安全常識。難點在于電工識圖,由于電工圖的信息量比較大,因此讀圖對從沒有接觸過工程圖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要仔細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講解。實踐部分完成室內配電安裝任務。要既會電工識圖又會室內布線、連接各種導線、安裝照明燈和配電板。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如何規范布線,正確連接導線,以及照明燈、配電板的安裝方法。
在明確學習目標與要求的前提下,掌握每個項目的知識點的基礎上,知道每個知識點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如何通過訓練掌握,以及最后技能怎樣才算達到要求。
三、認真組織完成項目訓練
明確學習目標后,采用獨立完成的方式完成任務,因為實際過程中,這些工作通常由一兩個人完成。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掌握操作技能,采用這種方式,但是在完成過程中,要學會互相幫助、合作學習。
每個項目實踐操作時,教師首先做示范,詳細講解電子產品和配電裝置的安裝要求和規法,強調規范一定要嚴格遵守,并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明確解答;示范完成后,學生要動手安裝,同時采用逐步遞進的方式進行訓練。
因此每個項目在設計之前,我們為每個項目準備了相關材料和工具。如電子技術,我們準備了功放板、電子雙音門鈴、收音機的制作。首先學會拆各種元器件,然后制作一個完整的功放板,功放板的制作主要是訓練學生學會元器件的安裝、焊接技術。了解焊接工具及焊接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了解電子元器件的安裝方法,通過大量練習掌握焊接技術,要求安裝平整對齊、焊點平滑、焊接牢固,不能虛焊。
只有焊接技術達到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個項目:電子雙音門鈴的安裝,主要讓學生先學會比較簡單的小電子產品的安裝和調試,因為門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所以學生不覺得難學。完成門鈴的安裝后,學生對電子產品有一個簡單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安裝比較難的收音機。電子產品的安裝即要求學生通過看圖尋找元器件,同時找出正確的安裝位置,測量元器件,然后焊接,這樣就把所學知識體現在一個實際作品中。
學習電工技術我們準備了導線、白熾燈、配電板、單相電度表等,要求學生完成室內配電的安裝。包括室內布線、白熾燈、配電板的安裝。室內布線應根據線路要求、負載類型、場所環境等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布線方案,采用適合的布線方式和方法,選用符合要求的導線,對導線的要求包括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兩方面,布線應牢固、美觀。明線敷設的導線走向應保持橫平豎直、固定牢固。暗線敷設的導線一般應水平或垂直走線。導線穿過墻壁或樓板時應加裝保護用套管。敷設中注意不得損傷導線的絕緣層,學會定位、放線、護套線十字交叉敷設。
白熾燈的安裝要求了解白熾燈照明安裝的過程、掌握電工基本布線技術、熟練掌握白熾燈接線原理圖、掌握白熾燈照明安裝的方法。照明燈的安裝要求定位、布線,布線要求采用明線,明線敷設的導線走向應保持橫平豎直、固定牢固。敷設中注意不得損傷導線的絕緣層,要求采用護線套,注意按圖正確接線,主要是要注意零線與火線的顏色。最后用萬用表檢查接線是否正確,然后通電檢測安裝的線路。
配電板的安裝要了解家用配電板和動力配電板的安裝過程,熟悉家用配電板和動力配電板的電路圖,掌握家用配電板和動力配電板的安裝方法。按照布線要求采用明線,明線敷設的導線走向應保持橫平豎直、固定牢固。敷設中注意不得損傷導線的絕緣層,要求采用護線套,按圖正確接線。注意零線與火線的顏色。裝接線完畢,進行檢查后方可通電試驗。這些項目實訓的完成,最終都為學生今后工程實踐打下扎實基礎。
關鍵詞: 電工電子技術;研究;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1-0244-02
0 引言
電工電子技術是高職院校非電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必備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及技能。該課程理論知識點繁多,涉及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電磁學;實踐環節對學生動手能力要求高,且學時安排一般都較少。教授這門課程需要教師不斷研究改革總結創新。
1 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研究近三年課程教學過程,目前非電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主要存在以下現象:①學習動力不足,興趣不高。②學習的過程中就抱著應付了事的態度,作業完成質量低。③課程學習內容跳躍性大,缺乏銜接。④實踐課程學習一知半解,動手不夠。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①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和電類相關性小,認為所學知識對就業崗位貢獻度小[1];②課程理論知識點抽象、難度大,教師教學條件單一;③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多用本科或電類專業的教材來給高職院校的非電類專業的學生上課,知識結構系統性不夠;④實踐和理論教學分離,環節與實際應用脫節,針對性不強,學時不足。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將從三個方面給出改革思路。
2 教學方法改革 提升教學效果
2.1 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與持續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設計富有啟發性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例如,在學習基本功能電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大木板將原件固定在木板上構造基本功能電路,并用信號指示燈表達電路輸入、輸出變化,同時通過幻燈片或實物展示電路在實際產品中的典型應用,使學生通過辨認現象來對應功能,并將電路功能的圖解與分析穿插到教學活動中,如擴音器對應放大電路等,這樣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學習過程賦予互動,在接下來放大電路的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都將很高,這樣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
再如,為了使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持續產生興趣,需要教師對教學章節反復運用類似的方法,將所有的典型電路分析與講解盡可能用實物展示出來,讓學生看得見而且摸得著,讓學生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達到統一,使枯燥的課本文字鮮活的表達出來,同時在電路選取和實例結合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授課專業,盡可能選取專業領域內的實例電路,這樣在教學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直觀了解專業知識和專業實際應用相關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2 教學內容設計與創新 為更好適應生源特點,教學內容需要進行適應性設計和創新。首先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結合各專業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取舍教學內容且兼顧考慮難度和廣度。例如,針對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控制線路部分就要重點講解,對點動控制線路、自鎖正轉控制線路以及正反轉控制線路都應逐一透徹分析,而觸發器及時序邏輯電路部分就可以作為選修內容。同時可以為機械類學生在最后單獨設置一章與專業結合緊密的電路設計項目教學內容,將知識點圍繞專業系統設計。此外,在課程創新上要打破傳統教學條件限制,可以引入仿真軟件,例如MATLAB軟件的GUI[3]設計和開發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充分利用軟件技術讓抽象的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動態方式展現出來,這樣更直觀更容易理解。這樣的教學實踐可以不斷摸索適應新時期教學需要,同時編寫完成實用性、針對性強的教材。
2.3 實訓實踐環節技能培養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環節,但很多學校對實踐教學都不太重視。目前,大多數實踐環節都是按照教學計劃安排的一些驗證性實驗[4],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創新了。故實驗課都流于形式,學生在實驗課上只想著做完實驗觀察到結果就好,沒能理解為什么這樣做,也沒思考過可否換個方式做等問題。學生達不到提高技能以及培養創新能力的要求。為此,實驗課上應該增設開放性實驗,在實踐過程中注重培養和考查學生技能,老師只需給出實驗目的和實驗指標,具體的實驗器材學生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也可以引入技能競技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分工合作,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又能大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從學習興趣、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和總結,具體應用需教師在上課時靈活把握。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非電類專業學生學了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真正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馮鴿.關于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的思考和體會[J].科技信息,2013(23):184.
[2]張宏.淺談電工電子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J].科技信息,2008(10):241.
[關鍵詞] 工作過程 電工 電子技術 教材
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組織教學成為共識。教學環境模擬工作環境,教學過程模擬工作過程,所學即所用等教學的基本理念也深入人心。在這種大的背景環境下,我們對電子技術應用等相關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課程進行了大力改革,編寫了新的教材。新教材從教材內容到教材組織形式上都與傳統的教材有了明顯的區別:內容上更加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組織形式上充分的體現了工作過程的系統化。投入使用之后,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1、緊抓一個抓手
指的是教材內容的組織上要緊緊抓住“工作過程”這個抓手。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對口崗位一般是電子產品維修員、電子產品質檢員、電子產品設計員、電子產品銷售員、電子產品生產管理員等崗位。教材內容的組織上,就要根據不同的內容構建相關崗位的相對“真實工作環境”。比如“三極管的檢測”與質檢員的工作密切相關,就要構建真實的檢測環境:給出檢測的質量標準,總結檢測的方法步驟,撰寫檢測報告等工作過程在教材上充分體現。使學生完成一個工作過程,會干一樣活,形成一定的技能。
2、圍繞三個目標
三個目標指的是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養目標。其中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在教材上是比較好體現的。除了內容上更加貼近工作實際,表現形式上更加貼近工作環境,其他與傳統教材無異。素養目標指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等精神層面的目標,這在傳統教材中是極少體現的。現在看來,這些素質作為一個社會人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也是必不可少和至關重要的。素養目標的可以體現在“活動”中,比如設置一定的“討論”環節培養其創新精神;也可以體現在考核標準上,比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從而鍛煉小組成員的團隊合作精神。
3、突出三種能力
三種能力即: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指的是團隊合作、與人溝通、獨立完成工作等能力;專業能力指的是完成本崗位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層面的和技能層面的能力;方法能力指的是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要有意的突出出來。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編寫的基本步驟
教材編寫中,充分借鑒德國雙元制教學的經驗,具體分以下幾步:
1、崗位分析
就是分析本專業學員畢業后,對口的崗位或崗位群有哪些。
2、調研需求
結合分析得到的各個崗位,到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調研,看一看各個崗位對員工有哪些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為了得到可靠的數據,需要事先擬制調查表。調查表內容包括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的調查項目。
3、創設工作任務
按照調研的結果,創設工作任務。工作任務一定是對口崗位上實實在在存在的工作任務。整個教材的工作任務一定要將所有的知識點包含進來。內容體系貫穿一條主線―電路,以電路作為載體,以電路作為教材工作任務劃分的依據。各工作任務內容相對獨立和集中;任務內容的排列順序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前面任務出現的知識點,后面的任務不再出現。工作任務的名稱一定要體現工作的過程化,采用“工作對象+動作”的命名規則。比如: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和調試。
4、確定內容
根據確定的工作任務,結合課程的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原則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原則,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確定每個任務的知識點,確定技能和素養。知識點要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經驗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主要解決“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經驗性知識主要解決“怎么做”和“怎么做的更好”的問題。
5、組織編寫
教材編寫人員以本專業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為主體,同時要吸收企業的實訓師、對口崗位的員工、往屆畢業生。以方便內容的組織和工作過程的操作為基本依據,堅持過程精益化,工作情境化,學習工作化,資源信息化的原則。
6、教材審定出版
審定人員必須由本專業的專家構成。審定人員必須進行詳細的論證,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再由編寫人員對教材進行修訂。如有必要,需多次修訂,然后才能出版。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的基本形式
將整個教材內容分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根據需要可將工作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包括“學習目標”、“相關知識”、“任務指導”、“拓展延伸”四部分內容。
1、學習目標
說明本任務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包括知識和技能和素養三方面的目標。在教材中出現目標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讓學習者了解初步本任務學習哪些知識點,會干哪些活。從而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讓學習者了解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了解的,還是需要理解的,還是需要靈活應用的。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意的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2、相關知識
是教材內容的重點,主要介紹與本任務密切聯系的相關理論知識。需要說明的是,本任務牽涉到的部分知識可能在前面的任務中已經說明,那么在本任務中就不再涉及。
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教學做一體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在完成相關測量的基礎上講解理論知識。為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本部分內容的組織分成“看一看”、“學一學”、“測一測”、“練一練”等活潑的模塊。其中,“看一看”主要看器件外形、電路結構、實驗結果等直觀的現象,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學一學”主要是針對“看一看”中的現象進行解釋和說明,解決“為什么”的問題;“測一測”主要是針對具體的簡單電路或器件進行相關參數和性能的測量,解決“怎么做”的問題;“練一練”部分主要是針對以上知識和技能進行的練習,以加深印象,增強熟練程度。
3、任務指導
說明完成本任務具體的步驟、方法、標準、要求、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等內容。主要是解決“怎么做得更好”的問題。
4、拓展延伸
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與本任務相關的較難的內容,比如:各類計算及課程標準要求之外的需要學員了解的拓展知識;二是與專業課程結合緊密的相關專業課上需要講解的典型電路的分析和講解。通過這個模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
需要說明的是,在編寫具體任務時,根據需要利用Multisim、protel等仿真軟件加入了部分虛擬仿真實驗,加大了學員的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力度。同時在每個任務后面都附上了考核的標準,增強了學習的指向性。
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集中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的職業教育理念。試用期間,學生普遍反映,比較適合他們的認知特點,比較實用,能有效的指導實踐操作。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翻轉課堂 混合學習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55-01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傳統教育的弊端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課堂進度統一,不能因材施教,忽略學生個體特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知識單向輸送給學生,雙向的互動和反饋不多;強調老師的教,弱化學生的學。極大地削弱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也減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為了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病,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翻轉課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致力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這些弊端。翻轉課堂及其教學實踐研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翻轉課堂的內容
翻轉課堂屬于一種新型的混合學習模式,它是傳統課堂模式教學與現代在線學習的高度融合。翻轉的課堂擺脫了傳統“課堂知識傳授課后知識內化”的教學形式的束縛,將二者實施的順序顛倒過來,采用“課前知識學習課堂知識深化”。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前和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由學生支配,課堂小部分時間留給教師,大大減少了教師知識講授的時間,這是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征。翻轉課堂將原來課堂講授的知識內容轉移到課前去完成,在不縮減原先課時知識量的基礎上,利用課堂時間來增強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翻轉課堂是構建一個全新的深層次學習的課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翻轉課堂通過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完成了基本知識的傳遞,極大地延長課堂上教與學的時間,而且時間是彈性的。學生角色的轉變隨著教育信息化學習網絡化的不斷深入,在定制化的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具體的學習情況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時間和地點,然后再按照自己的節奏和特點進行學習。
三、翻轉課堂的設計與實施
通過研究并分析現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全新的通用型翻轉課堂簡單教學模型,翻轉課堂的三個關鍵環節都是雙向的閉環的,三個部分都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更新的,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支持翻轉課堂網絡教學系統模型,為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課前,老師根據課程任務安排學習計劃,制作學習視頻,布置學習任務;學生觀看視頻,自主決定學習進度,觀看結束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完成過程中檢驗自學的效果;在課堂上,師生間及同學間討論課程知識,深化學習。
以《電工電子學》課程為例,設計基于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通過教學實驗來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與不足。翻轉課堂要點在于:一、課外真正發生了深入學習;二、課堂上觀點能夠真正相互碰撞并將對問題的研究引向更深層次。實施的關鍵在于:微課程開發、課前深入學習、課堂學習活動組織。根據《電工電子學》各章節的知識點,制作微視頻,學生在學習各知識點的時候自由進行,《電工電子學》各知識點結合非常緊密,如電路的基本定律、電路的分析方法,學生看視頻時可以前后視頻穿插看,以便自己理解,在學習三相交流電時,又可以復習正弦交流電路的知識。在制作視頻和設計作業時也考慮前后知識點銜接的問題。根據《電工電子》各個知識點的情況,結合本校和本班情況錄制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設計視頻教程時控制時長,因為太長學生容易學習倦怠,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一般一個微視頻5-15分鐘,輔以用于知識鞏固強化的針對性練習和用于課堂知識內化的學習活動等。為很好促進學習,建立班級《電工電子學》學習群,在群里面師生合作探討本學科的問題,及時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適當布置設計任務,讓同學們協同解決難題。布置設計任務,學生完成后可以上傳班級群,同學們一起點評,提出意見和建議,共同進步。
《電工電子學》學習過程中,實驗部分也是重點,以往傳統教學中,老師會在實驗室教授實驗內容,并指導學生操作,但是一般只演示一兩次,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當時就看懂且會操作,在翻轉課堂學習時,學生可以多次觀看并就疑惑處詢問老師,到了課堂階段就可以短時間學會操作并完成實驗內容,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也可以錄制各自實驗步驟,請老師點評,老師可以全時段的了解全部同學的實驗步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以便學生改進。
在課程考核時,根據學生課前學習、課堂情況、平時知識討論、以及上傳的實驗視頻綜合考量,不簡單以試卷為衡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
四、總結與展望
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存在幾個關鍵環節,一是明確視頻教內容,要精品化,以往視頻內容大多是課堂內容的錄制,內容簡單,形勢呆板,問題的針對性不強,不利于學生自學。二是精簡視頻長度,現有的教學視頻一般以課時為單位,時長一般在40-50分鐘,甚至更長,視頻片段過長,學生專注力下降,效率降低,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三是布置針對性作業,學生要根據學到的知識完成作業,及時鞏固所學內容。四是在教學閉環中根據學生學習時的反饋及時跟進,幫助每個學生解決所遇問題,調整視頻內容和作業,不斷完善時時更新。
結果證明,基于文本提出的通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模式,但翻轉課堂的適用范圍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實施難度也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對老師的要求較傳統教學模式都有所提高,首先要求老師能制作適合本班本專業的識破內容,其次要求老師全程跟蹤學生學習,包括學生課堂學習;對學生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學生有更強的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反之翻轉課堂也正是提高教師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利手段,也更能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電化教育研究,2014-7
[3]羅少華.中美翻轉課堂實踐案例比較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4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 電工技能與實訓 應用
電工技能與實訓是中等職業教育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專業的一門基礎技能課。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要為學習者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鑒于這一思想,我們吸收了以“任務”為主線的教學改革思路,顛覆傳統的“先懂后會”的模式,采用“先會后懂”的順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知識,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
一、課程設計
教學開始之前,先了解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專業對于電工技能知識的需求,即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根據職高生的培養目標,以及電子電工專業的技能要求,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可得該專業學生電工技能的要求入如表1所示:
在得到表1之后,設計一些“任務”來包含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時,注意這樣的幾點:
表1、本專業學生電工技能的要求
1.完整性。每一個任務盡量能獨立地表現出一個完整的功能,能看到效果。
2.實用性。任務盡可能取材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定實用價值。
3.趣味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任務盡可能有一定趣味性,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先進性。注意不要用到已淘汰的內容,盡可能結合目敖銜把氐鬧丁?5.順序性。即考慮知識的傳承、銜接等,合理安排各任務的前后順序及各任務包含的知識點。
在實際操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設計者進行綜合考慮。
表2是完成的任務設計。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些任務已基本涵蓋了表1所列的知識點、基本技能。
二、課程實施
確定了任務以后,進入實施階段,實施中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強調“做中學”,通過動手制作,來掌握技能,學習相關知識,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帶領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學習。
以下通過一個例子——“三相異步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的接線與維修”,介紹一些具體的做法。
表2、設計任務
三相異步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是學習電動機控制原理的入門電路,非常簡單。教學時,先簡單地描述下該電路的功能,讓大家討論下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類似的電路。剛開始時,大家可能不太敢發言,可以請平時比較調皮的同學先起頭,調動課堂氛圍,讓大家興奮起來。教師再總結大家的討論結果,并引出實際生活中的這些例子,它的核心電路其實就是電動機單向運轉控制電路。把實際應用中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再讓學生根據教師已經安裝好的樣板,進行安裝和接線。接好以后,進行通電測試,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有開心的、有沮喪的,有問人的、有幫忙的。教師并不需要以維持教學紀律為由立即制止,可因勢利導,分組進行討論實際應用中曾碰到的問題。討論時,借鑒創造學中的“奧斯本激勵法”,給學生規定幾點要求,如不考慮機械損壞等具體問題、不允許對別人的見解進行嘲笑和駁斥,可以在別人發言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討論時,老師不參與其中,把大家的意見都羅列在黑板上。然后,教師把接好的板子分成正常控制的和有故障的,由2-3個人一組進行查錯和檢測,找出故障原因,教師在旁個別指導或提示,也可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人為地設置故障,讓學生觀察現象。當學生經過努力找到故障后,會很有成就感,激發了潛在的學習激情。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檢查電路故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引導學生通過書籍或網絡途徑查找:實際應用中,電動機的使用注意事項、安裝工藝和排故技巧。
這樣的任務教學法,成功地實現了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學習的探索,在探索中掌握知識。
三、課程反思
通過教學改革,希望達到“學生由厭學到愛學,由上課睡覺到下課不愿離去”的效果。通過實踐,這種任務教學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一些情況與預期有很大差距,也存在不少問題。
1.學習動力問題
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方法,總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即使教師采用了增加了“刺激強度”的方法,如布置學生安裝指示燈和報警電路,分組進行,各組獨立進行功能的創意設計,仍有部分同學的積極性不高,或者亂說一氣,甚至煽動影響其它同學。雖然最后能在組員的帶動下投入思考,但總的來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與預期有差距,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外因,僅有外因不夠,還要研究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因,才能根本上解決學習難的問題。
2.非智力因素
教學改革中注意到了“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強調程度不夠,沒有能夠把這些因素貫穿于任務實施的整個過程。例如,制作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工具、器件放置進行嚴格要求,制作時桌面較為混亂,器材損耗嚴重,與工廠實際生產時有較大差距。
3.評價問題
學生完成一個任務后,需要完成一份作業,有時是思考題,有時需要查資料,有的是類似于傳統的考察知識的題目。學生解答不積極,抄作業現象屢有發生。對于學生的評價有難度,如果仍按傳統的方式出卷考核,很多在制作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成績很差,而一些考試較好的學生動手能力又很弱,難以用單一的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表現,應該從更多的方面給學生以評價。如將學生的表現分成:知識掌握程度、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能針對任務提出有價值的觀點)、工作態度(如是否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方面,其中后三項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給出評價,最后給學生的成績是一個綜合評價。這樣多方面的信息便于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短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
在“電工技能”教學中,大力推廣任務驅動法,采用“先會后懂”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值得實踐。
參考文獻
[1]曾祥富 鄧朝平 《電工技能與實訓》第二版。
[2]永興 “三步走”實驗教學模式[J].《物理實驗》,2000(9)。
[3]金恩培 錢守仁 等 如何開好設計性實驗[J].《物理實驗》,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