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家政行業管理辦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政行業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政行業管理辦法

        第1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一、地方鄉村旅游行業管理規制分析

        地方行業管理規制是各鄉村旅游發展集中地在鄉村旅游發展規模擴大之后,以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行業管理為目標制定的政策條例和行業標準。

        (一)時間序列分析

        從2002年起,北京市農委會同北京市旅游局出臺了系列民俗旅游接待戶、民俗旅游村的服務規范和建設標準,較早開始對鄉村旅游發展的行業管理。四川省成都近郊的郫縣于2003年8月在全國率先制定了《農家樂基本條件與星級評定規范》、《郫縣旅游鄉村酒店星級劃分評定標準》。2004 年11月上海市了《 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而后河北、江西、浙江、安徽以及昆明、黃山、成都市等省市也相繼出臺有關規范和管理辦法,對經營“農家樂”和發展鄉村旅游等提出明確的經營管理和服務質量要求,制定出開業條件和等級評定等相關地方標準。2009年10月,四川省頒布實施《四川省農家樂/鄉村酒店旅游服務質量等級評定細則》。2009年11月1日,《北京市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正式頒布實施,推出了八種全新鄉村旅游業態,旨在加速推進鄉村旅游升級,由零散的小規模單體經營向產業集群型布局轉變,增強北京鄉村旅游發展勢頭。

        (二)內容構成分析

        目前鄉村旅游過程中涉及到的農家樂餐館、旅館的硬件設施和服務都有相應的標準規范可循。不過根據各個地方鄉村旅游發展程度的不同,各地政府在行業管理方面出臺的政策有多有少,且各有側重。如蘇州市出臺了一系列鄉村旅游管理條例,包括蘇州市農家樂餐館管理暫行辦法、蘇州市農家樂旅游管理暫行辦法以及蘇州市鄉村旅游區(點)管理辦法、蘇州市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合肥市出臺了合肥市鄉村旅游發展資金使用辦法(試行)、合肥市鄉村旅游接待點服務標準(試行);四川省則出臺了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村評定標準以及四川省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評定細則;另外,江西省、陜西省、河北省等出臺了鄉村旅游(農家樂)管理辦法,昆明市也于2006年出臺昆明市鄉村旅游服務管理辦法。

        鄉村旅游在行業管理的制度化約束下,解決了行業發展不規范的問題,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服務設施等方面均得到改善,旅游者也因此獲得更好的鄉村旅游體驗。更重要的是,鄉村旅游行業制度的實施使得鄉村旅游標準化得到很好的執行,鄉村旅游經營者在規范的指導下經營有章可循,發展目標明確,在實踐中有力的推進了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

        (三)管理力度分析

        行業管理重點是人的管理,行業標準的制定也需要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來實施。浙江省為提高其“農家樂”休閑旅游的服務檔次和管理水平,重點對農民開展培訓。由農民開辦“農家樂”休閑旅游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對于技能與素質的陌生和缺陷。

        成都市在鄉村旅游服務有管理實踐中,形成了旅游局牽頭、工商、公安、質監、衛生、環保、物價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旅游管理部門做好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指導、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有力保證了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二、鄉村旅游行業管理政策績效評價

        (一)積極效果

        一是整體提升了鄉村旅游發展水平。鄉村旅游發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硬件設施的齊全、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以及鄉村旅游行業組織結構的完善上。我國自2006年后各地各級政府出臺了眾多行業管理條例和行業標準,使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水平大大提升,而非停留在初級低下的階段。

        我國目前的行業管理政策中包括鄉村旅游市場準入制度、農家樂餐館和旅館的硬件設施標準、星級農家樂評定標準、鄉村旅游服務規范、鄉村旅游合作社制度等,旨在實施鄉村旅游的分類、分級和標準化管理,避免魚龍混雜、好壞不分的市場混亂情況。

        二是間接促進了鄉村旅游規模化發展。與產業扶持政策不同,鄉村旅游行業規制主要是針對鄉村旅游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地區,重點在于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使其處于規范的市場環境。但是,行業規制政策可以間接的促進鄉村旅游規模的擴大。如果一個鄉村旅游地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完善、良好的經營環境,一定會吸引更多鄉村旅游經營者在本地開展鄉村旅游活動,從而擴大本地鄉村旅游規模。另外,規范的經營秩序也是旅游者選擇鄉村旅游地的因素之一,鄉村旅游發展水平較高的旅游地對旅游者有較強的吸引力,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會促使本地鄉村旅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

        三是保證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在眾多的標準、制度中,都首先對鄉村旅游做了界定,鄉土性是其主要特征,鄉村景觀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各地鄉村旅游景區(點)的評級標準中對鄉村環境和景觀的要求多放在第一位,如《北京市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四川省農家樂/鄉村酒店旅游服務質量》等。北京市為了提高鄉村旅游對鄉村環境優化及文化遺產保護的效用,專門制定了《北京市鄉村旅游景觀保護公約》,分別從村落景觀保護、田園景觀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景觀保護四個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強民俗旅游村的規范自律治理,使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與自律管理相結合,促進民俗旅游村落風貌的保護和建設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是政策組成的重心和結構不合理。現有政策集中于對鄉村旅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餐飲、住宿、服務質量的等級劃分評定制度,缺少活動開展前期及后期的市場規范,對鄉村旅游信息和引導、鄉村娛樂、旅游安全、鄉村旅游服務質量追蹤等方面明確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各級政府應增加鄉村旅游信息共享以引導旅游者出游,加強對鄉村旅游安全問題的重視,建立完善的鄉村旅游投訴處理機制,不斷調整政策內容,保證旅游者、鄉村旅游經營者等各方權益。

        二是近遠期績效分布不均。

        各項鄉村旅游政策績效在持續時間上有所不同, 通過對現有資料的梳理,我們發現,目前我國鄉村旅游政策中以發揮近中期績效即作用時間在2至3年的政策績效的政策為主,相反著眼于鄉村旅游長遠發展的政策條款則較少。消費政策、專項資金補助、工商財稅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績效均屬于近中期政策績效,而土地政策、農民培訓及農村保障等間接保障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則發揮遠期績效。這樣看來,在直接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方面,我國政策績效集中在近中期,缺少長期績效,這種分布不均易造成鄉村旅游發展視角的短淺,沒有長遠的規劃,探索一步走一步的形式易造成鄉村旅游發展根基不穩固、發展時間不長遠等問題。

        三是實施難度大。由于時間區間上的過度集中,導致我國地方鄉村旅游政策以國家政策為標準,多是對國家鄉村旅游政策的簡單照搬或細化,多數政策的制定沒有經過對本地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和評估,并非是本地鄉村旅游行業環境所需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導致政策內容華而不實,甚至在實施中難以落地的現象,政策實施時無法發揮預期效果,達不到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真正扶持引導作用。

        三、總結

        行業管理規制應與產業政策同步,或具有前瞻性,跟上產業政策的引導,保證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政策起到促進引導鄉村旅游發展的作用,需要行業標準、管理制度等使產業政策能落到實處,制定統一規范的管理辦法和服務質量標準,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監管,才能防止無序競爭,獲得更好的政策效果,達到最大的政策績效。

        第2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上海市從2013年1月1日起,對2012年底以前已按城鎮養老保險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且確定為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以及按“鎮保”、“城居保”、“新農保”規定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增加養老金。增加的養老金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按絕對額增加,每人每月增加140元;二是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增加,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三是按本人養老金增加,以本人2012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人每月增加3%;四是按特定年齡檔增加,對2012年12月31日前,女年滿60周歲及以上、男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北京:鼓勵家政企業實行員工制管理

        北京市《關于鼓勵家政服務企業實行員工制管理試點意見》明確鼓勵家政企業實行員工制管理,今后家政人員要受到公司勞動合同的約束,員工制管理家政服務試點企業將獲得社保補貼、門店裝修資金、技能培訓和勞務基地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扶持。對經認定的試點企業,在與家政服務員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內,按照“先繳后補”的原則,享受不超過5年的社會保險補貼。試點企業可自行選擇每半年申請一次或者每一年申請一次社會保險補貼,以緩解企業繳費墊資壓力。

        廣東: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廣東省出臺《廣東省“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3年成立廣東省醫院管理局,結合事業單位改革,探索公立醫院“管辦分開”的實現形式,將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行業管理職責和舉辦職責適度分開,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探索建立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公立醫院功能定位、發展規劃、重大投資等事項由政府辦醫機構或理事會確定。

        安徽:禁止以領導慰問金形式發放救災款

        為解決冬令春荒期間全省250.3萬名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困難,安徽下撥救災資金1.69億元,要求各地將資金直接打入群眾“涉農一卡通”賬戶,并禁止以領導慰問金的形式發放。據安徽省民政廳介紹,為確保專款專用、公開透明,省內各地要對救災款物的發放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

        湖北:頂風違紀者一律先免職后嚴處

        湖北省紀委監察廳出臺《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情況監督檢查的辦法》。監督檢查的對象是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重點是全省各級領導班子主要領導干部。《辦法》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關于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新聞報道、厲行勤儉節約等規定的行為,制定了具體的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方式。《辦法》強調,對頂風違紀、造成惡劣影響的,一律先免職,再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力,工作中敷衍塞責、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以及管轄范圍內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的責任。

        陜西:紅頭文件可網上下載

        為減少紙質公文印發數量和推進公文上網,陜西省減少政府文件的印發數量,凡全文公開的國發、文件,不再翻印。各地各部門在網上下載“紅頭文件”,與正式印發的紙質公文具有同等效力,各地、各部門不能以“紅頭文件”未到為由影響工作。

        廣西:鼓勵“一業多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業協會商會管理辦法》打破原先“一業一會”限制,引入競爭機制,允許并鼓勵同行業申請登記同類型的行業協會。《辦法》規定:允許依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小類標準設立行業協會,允許按產業鏈各個環節、經營方式和服務類型設立行業協會,同業企業較集中、具有構成區域經濟特色的行業或者產品,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也可發起組建跨行政區域的行業協會。行業協會名稱應當明確行政區劃,反映業務范圍,使用行業協會或者同業公會、商會為后綴名稱,不得使用與已登記的社會團體相同的名稱。

        山東:“兩會”首設社會旁聽席

        山東“兩會”邀請群眾代表旁聽大會的做法在全國省級“兩會”開了先河。設立“社會旁聽席”,旁聽大會的群眾代表佩戴“列席證”,參加開幕大會、大會發言。10位首邀列席山東“兩會”的群眾代表來自各行各業的基層。

        陜西:出臺保障農民工工資地方法規

        根據新規,陜西省境內的用人單位應對農民工實行實名制管理,建立職工名冊、考勤記錄、工資支付等管理臺賬。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應自招用之日起10日內持農民工名冊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針對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多發的情況,陜西省特別規定,建設工程勞務分包企業對招用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負有直接責任,收到工程款后應當優先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同時鼓勵建設單位和工程總承包企業將工程預算款中的工資部分單獨列入賬戶管理。

        四川:中等職業教育學費全免

        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四川省全面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同時調整國家助學金資助范圍。除了民辦學校三年級學生和全部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學生外,其余中職生全部不用交學費。實行全面免學費政策后,對因免除學費導致學校收入減少的部分,將由政府財政給予補助,以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按政策應補助學校的財政資金,在省財政廳統籌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基礎上,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共同分擔。

        哈爾濱:不避讓救護車等特種車輛情節嚴重者可拘留

        針對一些社會車輛不避讓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等特種車輛,嚴重影響此類車輛執行救治傷者、救災搶險緊急任務的情況,哈爾濱市交警部門規定,將依法予以200元罰款,記3分的處罰。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北京西城:公布政府權力清單

        北京市西城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全面理清各類行政權力和權力運行流程,并將區政府及68個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的9大類6636項行政權力一一公開,同時公布了2128張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該圖載明了行使權力的條件、承辦崗位、辦理時限、監督制約環節、投訴舉報途徑和方式等。群眾如果在辦事過程中遇有不明事項,就可以按圖索驥查詢了解。

        第3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誠信經營、便民惠民為主線,積極推進城鄉互動、產銷對接、農工商結合,著力培育流通主體,創新促銷方式,展示商貿特色,繁榮城鄉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誠信興商意識,增強商貿流通企業的服務意識,充分激發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繁榮活躍城鄉消費市場,擴大消費規模,構筑服務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力爭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5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2012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0億元。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骨干企業創建活動。積極參加全省商貿流通“十百千”骨干企業創建活動,到2012年底,在全市培育1家營業收入過20億元、5家過10億元、20家過億元的商貿流通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實力強、規模大、具有競爭優勢的流通企業集團,提升消費總量,服務城鄉消費。

        (二)開展惠民強農系列工程建設活動。用好國家扶持政策,重點推進惠民強農系列工程,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完善農村營銷網絡,全力擴大城鄉市場消費需求。一是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優化農村商品流通網絡布局,提高農家店和農村信息網絡管理水平,加強承辦企業配送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大對農家店的配送力度,按照程序嚴格驗收,力爭到今年底再完成2家配送中心和500家農家店建設任務,使農家店總數達到3860家,全市覆蓋面由現在的52%提高到58%。二是積極探討“區超對接”工作新思路,鼓勵更多的大型連鎖超市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效對接,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轉變,在超市設立示范區農產品專柜(區),搞好超市農產品流通銷售環節的品牌建設。三是大力推進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依托銷售網點和重點企業,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促銷活動,確保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服務大眾,拉動消費。爭取到2011年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20萬臺,銷售額達到25億元;累計銷售家電以舊換新產品19萬臺,銷售額達到7.5億元。

        (三)開展城市商業服務體系建設活動。一是大力推進連鎖經營進社區,積極發展大型社區連鎖超市和專賣店,鼓勵建立標準化生鮮食品超市,支持特色食品品牌建立專業店、專賣店。二是加快居民區商業升級步伐。改造提升傳統食雜店,鼓勵便民超市擴大服務功能和增加生鮮食品經營比重。三是推進服務業連鎖經營。鼓勵餐飲、美容美發、洗染、洗浴、家政服務、照相、維修、廢舊回收、書店、音像等大型企業建立社區連鎖店,完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提高經營和服務水平。

        (四)開展商貿企業誠信創建活動。繼續開展好“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活動。繼續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商貿企業誠信經營,文明經商,優質服務。充分發揮示范企業的模范帶動作用,推動全市商貿企業誠信建設。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秩序和服務環境,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到2012年全市“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由目前的32家發展到100家。

        (五)開展家政服務體系建設活動。一是成立家政服務業協會。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在組織就業培訓、信息交流、理論研討、調研咨詢等方面搭建平臺,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培育一批示范性強的品牌家政服務企業。選擇3—5家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示范性強的家政服務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支持企業更新專業設施,指導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形成服務特色,實施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服務需求。三是培訓一大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家政從業人員。采用集中培訓與自學、統一考試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計劃每年培訓家政服務人員人,從現在起到2012年底,全市培訓家政服務人員達到5000人以上。

        (六)舉辦菏澤市二手車交易服務宣傳周活動。繼續加大二手車流通行業管理,積極組織我市二手車相關經營企業參與全省二手車交易博覽會活動,學習參觀二手車流通先進經驗。積極籌備成立我市二手車流通行業協會,組織開展二手車集中宣傳周活動。

        (七)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活動。認真落實全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規劃,優化布局,減控總量,促進生豬屠宰企業改造升級,逐步實現機械化屠宰,提高屠宰加工技術水平和肉品質量。年底,全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由161家減少到120家,到2012年底減少到62家,縣城以上城區全部實行機械化屠宰,鄉鎮農村機械化屠宰率達到70%以上。積極創建市、縣(區)網絡技術監管平臺,建立豬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強化生豬屠宰監管,繼續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活動、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集中清理整治和注水肉病害肉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生豬屠宰秩序,凈化肉類市場,切實保障群眾的食肉安全。

        (八)加強餐飲行業管理,促其提檔升級。貫徹實施《餐飲企業等級劃分和評定》國家標準,積極組織市縣區餐飲企業參加國家級酒家酒店等級評定,促進全市餐飲企業升級。深入實施早餐工程,推進連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引導“綠色早餐”進社區、進超市、進百姓家庭,著力解決群眾吃早餐難和不放心的問題。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強化品牌的管理控制力,利用直營、聯營和加盟等形式,加快形成規模優勢、分散布點的市場占有優勢。爭取到2012年底全市有15家餐飲企業實現達標升級。

        (九)加強消費領域的市場監測。按照“準確監測、深刻分析、科學預測、快速反應、及時調控”的要求,加強糧食、蔬菜、肉類、豆制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監測,增強市場運行調控的前瞻性、主動性和時效性,確保日常及特殊時期的市場供應。重點抓好全市31家商貿流通企業、3家應急商品數據庫企業、10家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的調度與監控,不斷優化重點聯系企業和應急商品品種,提高應急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切實加強對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的組織領導,市政府確定成立菏澤市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領導小組。各縣區也要把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活動,抓緊抓好,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動員商貿流通企業積極參與活動。同時要認真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及時向上級報送活動信息。

        第4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在這樣的轉變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行業規范和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健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內部與外部環境趨于完善。醫院對信息化建設慢慢變得理智起來,不再單純以價格進行考量,開始注重產品的功能和信息化廠商所能提供的服務;而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經過幾起幾落的洗牌之后,也逐漸開始注重產品的實際使用需求和服務。雖然總體上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也存在一些無法回避和難于解決的問題。

        政策、法規亟待完善

        在醫改政策的推動下,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面臨著用戶需求迅速增長的壓力,新用戶不斷提出上線需求,老用戶要求增加功能模塊,優質的信息化廠商技術人員缺乏。同時,受商業利益驅使,廠商急于推出政策性的配套產品,忽略了實際使用中會產生諸多問題。另一方面,迫于醫改政策和醫療市場的壓力,存在部分政府部門和醫院不顧及當地的經濟條件和發展要求,項目盲目上馬的情況,醫療信息化的實際效果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自2002年修訂后,已經過去10年之久,在此期間國家政策、醫院管理體制,醫學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規范亟待完善。

        醫療衛生行業的電子認證服務、加強數字醫療過程的法律效力、保障數字醫療行為安全的法律效力有待提高。電子病歷的法律效力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可操作性較差,尚存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規定,“電子病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使用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生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圖形、數據、影像等數字化信息,并能實現存儲、管理、傳輸和重現的醫療記錄,是病歷的一種記錄形式。”很顯然這是從功能和表現形式兩個方面定義什么是電子病歷,但是卻將“電子病歷與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混為一談了,這給實際的電子病歷系統實施工作帶來了理解上的困惑。

        筆者看來,醫療行業管理規范嚴重滯后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阻礙了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首先,《處方管理辦法》規定,“醫師利用計算機開具、傳遞普通處方時,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其格式與手寫處方一致;打印的紙質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雖然我們可以知其義,但是從信息技術的專業角度分析,這些描述極度不準確。其次,“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意味著電子形式的處方是無效的,這與新近出臺的《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規定相矛盾。這個管理辦法針對的是手工模式下的處方,而實際上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醫療過程的信息化已經弱化了傳統意義上處方的“意義”和“功能”,甚至有的時候已經沒有了處方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藥品醫囑的形式。此外,“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意味著電子認證形式的處方簽名是無效的。這與新近出臺的《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體系系列規范》、《電子病歷基本規范》等規范相矛盾。

        醫院信息化建設相關配套的管理制度、行業規范不健全。首先,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科學性不夠。其次,行業管理規范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醫院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廠商的建設標準不盡相同,信息化廠商的研發標準和數據標準不盡一致,醫院采用的醫療流程和信息化產品所支持的醫療流程不完全吻合,醫院與信息化廠商對醫療業務的關注點有所側重,這造成了信息化廠商的產品功能參差不齊,醫院對信息化廠商的服務滿意度普遍較低。“人才”與“課程”不完全匹配。醫院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使用機制不合理,導致信息管理人員的價值無法最大程度展現。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專業、多學科、多行業的支撐,單一廠商無法也不可能提供完整的醫院信息化解決方案。不同廠商產品之間的數據標準不一致、業務流程不一致、業務側重點不同,相互關聯的信息化產品的集成難度較大。不同廠商信息產品的互聯互通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急需行業主管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規范。

        機制急需健全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必須是加強醫院的經營與管理、合理使用醫療物資和優化利用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體現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公益性要求,滿足接受服務人群的地域性需求。目前許多醫院的信息化建設缺乏對自身特點、條件和需求的完整考慮,信息化建設出發點和目標不夠明確。

        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除了醫院自身以外,還涉及信息化廠商、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機構,并與銀行、疾控、婦幼等機構發生業務關聯。首先,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與社會、當地和醫院的發展相結合,與當地的真實條件相結合,與地域性需求相結合。其次,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特性,決定了它所起的作用和實際效果是在相對靜止的動態變化中逐步顯現出來的,過程管理是信息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在某種程度上,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要重于信息化產品本身。持續改進要重于信息化建設資金的一次性投入。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改進,需要配套管理制度及有效的運維機制,需要自上而下的聯動與配合,需要良好的醫院文化,需要與信息化廠商的密切配合,需要當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良好的信息化建設機制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靈魂,而這正是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的最大和最突出的問題,也是政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醫院信息化建設本身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相反則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但其間接經濟效益是可觀的,管理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是巨大的,不能簡簡單單用投入產出來看待。現階段,醫院已經開始注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但是對醫院信息化所帶來效益的認識遠遠不夠。有投資有機制,才會使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快,應用效果好。無投資有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會變慢,應用效果一般。無投資無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會停滯不前,應用效果差。有投資無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最糟糕,不僅沒有好的使用效果,更會帶來巨大的資金浪費。目前,有投資無機制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非常普遍,可以說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浪費相當嚴重。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是否完善、使用機制是否合理,會給醫院信息化建設帶來較大的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技術密集、專業性強、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甚至可以說醫院信息化本來就是一門科學。信息管理人員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還需要熟悉醫療流程、理解行業規范,也需要清楚醫院的運營和管理,更需要將信息技術、醫療業務和管理理念、服務意識有效地與醫院的自身特點融合。不要以為只要有了信息化廠商的產品,醫院信息化建設誰都可以做,如果不重視信息管理專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將直接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和使用效果。

        雖然醫院信息化建設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還是有一定規律可以遵循的,那就是全面、科學的思想方法。首先保證兩個前提:信息化建設必須符合國家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能夠全面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政策;一定要嚴格執行醫療行業、信息行業和其它相關行業的管理規范。其次,做好四個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社會、當地和醫院的發展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當地和醫院自身的經濟條件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醫院的自身特點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醫院和所服務人群的區域人文環境相結合。第三,把握四個要點: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必須是加強醫院的經營與管理、合理和高效利用醫療資源、優化就診流程,體現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公益性要求,滿足所接受服務人群的地域性需求;信息化的醫療過程要有助于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強化醫院的整體管理。信息化的醫療流程要便于醫務人員執行醫療活動,便于患者接受服務,便于醫務人員操作信息系統;在進行醫療業務信息化的同時,要建立與信息系統相配套的規章制度,要建立與信息化相適應的行政管理制度,要建立保障信息系統正常運轉的運維機制;要將醫療業務、信息技術、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融合于醫院的自身特點,貫穿于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全過程,甚至是日常的其它管理環節中。再者,醫院信息化建設總結概括起來不外乎“信息采集、信息處理和信息展示”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既是相輔相成的,又是循序漸進的。信息采集要做到全面、完整,信息處理要做到科學、合理,信息展示要做到適時、到位。最后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健全信息化建設的機制。

        產品、服務需從實際出發作為一名信息中心主任,我經常能夠聽到來自同行關于醫院信息系統宕機、高峰期響應速度變慢等抱怨。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首先,部分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的研發人員主要來自于信息技術專業,所掌握的醫學知識不夠,對醫院運營管理和醫療業務的理解也相對膚淺,這直接導致了信息化的產品功能很難完全滿足實際業務需求。其次,一些廠商的產品功能停留在基礎業務表面,無法滿足不同級別醫院不同層次的管理需求。雖然已經充分考慮到了醫療行業規范的要求,但是受技術人員所掌握醫療業務和醫院管理知識的限制,對醫療過程的特殊性關注不夠,導致信息化產品對醫療業務的技術支撐明顯不足,有的時候不得不再輔以手工過程。此外,產品的可應用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提高,在業務流程支持方面,日常業務結合上有待提高。例如,在業務拓展、強化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的應用方面,受到醫改政策和信息化建設行業政策的雙重推動,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廠商在短期內推出各種各樣的新產品和新功能,但用戶實際使用起來產生許多問題。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醫院與廠商在價格、產品功能等方面有時會產生醫療糾紛。事實上,醫院與信息化廠商的關系更像現實生活中的夫妻,醫院希望的是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而信息化廠商想的則是能夠提供更好的技術,雙方需要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對于醫院而言,信息化的使用需求源源不斷;對于信息化廠商而言,有做不完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良好而融洽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個體的醫院和信息化廠商,更有利于整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行業進步。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在不斷推進,行業管理規范、行政法規在逐步健全,醫療技術手段、信息技術手段在不斷進步,信息化廠商的產品和醫院的信息化應用也在隨之不斷完善。

        盡管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各類問題,但伴隨著社會關注、行業思考,政府重視的不斷加深,醫院信息化建設乃至整個醫療衛生事業將向著健康、全面和有序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呼吁更多的媒體聲音和專家觀點可以從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經驗、體會和做法等理論內容,向更多與信息技術、醫療業務、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緊密結合的深度內容過渡。

        第5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內容摘要:家庭服務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服務產業之一。在當今金融危機尚未解除的宏觀經濟背景下,該產業在優結構、擴消費、保民生、增就業和維和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近年來,家庭服務業發展迅速,政府也在積極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意見,但是在發展過程中該產業仍然存在著很多突出、尚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本文在深入剖析家庭服務業的現狀特點和闡述發展該產業的戰略性意義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現存問題,并提出了促進該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以期家庭服務業得到更好發展。

        關鍵詞:家庭服務業 戰略意義 對策建議

        家庭服務業是以家庭為服務對象,以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類勞務為內容的朝陽產業。它主要包括家庭服務(保姆、月嫂、護工、保潔等)、社會養老、醫院護工、社區服務等各類業態。該產業具有鮮明的民生特點,其服務內容是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和最現實的需求之一。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基礎部門,家庭服務業在優結構、擴消費、保民生、增就業、促跨越和維和諧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盡管如此,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突出且尚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目前我國有關家庭服務業的法律、法規基本處于空白,存在著制度缺失;對家庭服務企業缺少必要的監督、約束和市場準入機制;提供的服務具有不穩定性和不規范性,不利于該產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深入分析家庭服務業存在的問題,探究其成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治理對策,在當今金融危機尚未解除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具有著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積極發展家庭服務業的重要作用

        (一)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比重呈不斷下降趨勢,而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比重則呈上升趨勢。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重處于60%-78%之間,服務業發展較好的發展中國家也在40%以上,而我國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僅為32 %,不僅與發達國家水平相距甚遠,而且與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也有較大差距,調整產業結構尚有巨大空間。

        另外,家庭服務業在促進國內消費、拉動內需方面潛力巨大。大力發展家庭服務業,將推進大批農民工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消費,拉動國內需求。目前,全國現有家庭服務企業和網點50多萬家,提供大致20多個門類200多種服務項目,年營業額達1600多億元,成為擴大內需的“主力軍”之一。

        (二)促進就業、改善民生

        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就業需求相對減少,企業裁員增多,就業形勢嚴峻。大力發展家庭服務業,可以開發和增加新的就業崗位。目前,全國城鎮約有1.9億戶家庭,按照平均15%的家庭需要提供家庭服務測算,將可提供2900萬個就業崗位。現有服務員1500多萬人,尚有1400萬左右的潛在就業崗位需要開發。

        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家庭服務業潛力巨大。隨著我國正從生存型向享受型社會的轉變,人口的老齡化、家庭的小型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對家庭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大量的老人、兒童和傷殘人需要家庭服務。目前,全國8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殘疾人竟高達6000-8000萬人。在當前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沒有家庭服務業的大力發展,這些民生問題的解決還比較困難,影響人民安居樂業。

        (三)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家庭服務業具有“扁擔效應”,即該產業聯接城市與農村,不但幫助農村婦女就業增加收入,也幫助城市家庭擺脫家務勞累,達到給社會帶來雙贏的效果。同時,該產業的服務員大都來自農村,他們通過為城市家庭提供服務,接觸現代生活,學習先進文化。這既促進了農民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也有助于市民了解農村,關注農民生活,密切了市民和農民的交往和溝通,促進了城市和鄉村的融合與發展。家庭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健康和睦和進步向上的家庭是整個社會強有力的支柱。家庭服務業通過為家庭提供多樣化、高質量和個性化的服務,既提升了家庭的生活質量,又以家庭的和諧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家庭服務業現存的問題

        (一)家庭服務業法規空白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沒有專門規范家庭服務業的法律,缺乏行業標準和服務質量標準,行業管理嚴重滯后,缺乏管理辦法和手段。家庭服務業屬于非正規就業,服務員不在《勞動合同法》的覆蓋范圍之內(鄭毓楓、李晟,2005),一般只能參照憲法、民法、合同法、司法解釋及政府相關規章制度來規范,一旦出現糾紛,行業無法可依。目前,只有某些省市出臺了一些簡單的規章制度、條例等,如吉林省和杭州市出臺了發展家庭服務業指導意見或實施意見,深圳市制訂了家庭服務業條例,但這些措施遠遠不能滿足家庭服務業發展的需要,國家層面尚無統一法律法規。因此,國家應及時對家庭服務業進行立法,以補救因法律法規缺失所導致的行業漏洞,制止“破窗效應”,免得“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二)服務員權益受侵嚴重

        由于家庭服務企業、服務員和客戶三方的責、權、利不明確,簽訂的服務合同不規范,或者不簽訂服務合同,導致服務員權益受到嚴重侵犯。客戶無故克扣服務員工資、不合理加大服務員工作量,以及女員受到性騷擾(李艷梅,2008)等現象時有發生,三方糾紛不斷,如“桑蘭門”、“富平事件”、“虐待老人事件”。

        (三)職業介紹混亂、行業惡性競爭

        目前家庭服務業中介機構魚龍混雜,運作不規范(張珠銀,2009),無照或違法經營,亂收費、缺乏后續服務。中介機構介紹的人員質量和服務質量很難有可靠保證,非法中介機構損害客戶和服務員合法權益的事件頻發。由于家庭服務業具有門檻低、易操作的有利條件,人們未經過合法登記便隨意進入該行業,致使企業“遍地開花”,造成家庭服務企業“小、散、弱”,甚至一些企業采用低價原則經營,相互詆毀、相互拆臺和相互拉人,惡性競爭。

        (四)行業缺乏誠信、私簽率高

        家庭服務企業、客戶和服務員三方相互不信任、不滿意,出現信任危機。客戶對服務員的勞動技能、服務水平和個人品質存在疑慮;作為服務員同樣對客戶抱有戒心,擔心客戶克扣工資、增加勞動強度以及提出不合理要求。客戶伙同服務員私簽私聘現象嚴重。由于對市場的不信任,客戶直接通過家庭服務企業介紹的僅占20%,而通過親戚朋友介紹的卻高達50%。

        (五)供求不對接、出現季節性缺口

        家庭服務業為賣方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企業提供的服務類型單一、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客戶普遍要求服務員接受過正規的崗前技能培訓,希望其在勞動技能、綜合素質、個人品質方面都比較優秀,還希望她們年輕、漂亮、熱情、和氣、好溝通,可以完成多項家庭服務。需求旺盛,但供應有限。大部分服務員文化程度低,綜合素質不高,接受培訓時間短,服務技能差。一些服務員缺乏現代生活用品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沒有科學護理、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識,專業化程度低;同時服務員溝通能力差,這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和客服關系,導致客服結對率低;倉促上崗,辭退率高;續聘率低,人員流動性大,常出現季節性保姆荒。北京市每年就存在缺口2-3萬人。2009年度天津市把家庭服務員列為26個市場需求“非常緊缺職業”之一,全市服務員缺口已超過7萬人。

        家庭服務業的規范化發展對策

        (一)管理規范化

        首先是行業管理規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家庭服務企業、服務員和客戶的責、權、利,以及政府的權利和職責,國家應盡早制定和頒布“家庭服務業促進法”。其次是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化。企業要練好內功,加強內部管理,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保障企業正常運轉。做好內部員工的培訓(賈子倩、馬艷華,2008),強化基礎工作。創建企業文化,注重團隊協作,平等對待員工,體現人文關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二)人員社保化

        將服務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防范和盡量減少家庭服務行業運作中的風險。家庭服務企業主要面臨身份安全風險、身體健康風險、法律保障風險和糾紛賠償風險。要針對服務員工資水平偏低、流動性較大的特點,按照“低收費、廣覆蓋”的原則設計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探索服務員的風險防范機制。構建完整的家庭服務保險體系,積極開發商業保險險種,推行家庭服務員和消費者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保險,規范和化解風險。為服務員落實好相應的人身保險、勞動保障和醫療保障制度,讓服務員的人身安全、個人權益得到最確實的維護,提高服務員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正規性。

        (三)行業誠信化

        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產業誠信水平迫在眉睫。家庭服務具有體驗品和信用品的屬性。良好的信譽將減少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人無信則不立,企業無信實難生存。家庭服務企業要加強誠信建設,培養和強化誠信意識,完善誠信機制,倡導和弘揚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堅持以提升服務質量求生存,以提高企業誠信謀發展的戰略。服務員要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誠心和責任心,使消費者滿意和放心。

        (四)服務品牌化

        首先,要善于細分市場,準確定位。擴大經營范圍,積極開拓新領域、新項目,創辦專營型、多營型和兼營型各類家庭服務。打造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品牌,大力推進服務創新和品牌宣傳活動。家庭服務企業應及時研究消費的變化和特點,找出市場運行的規律,創新新業種、新業態和新模式。其次,要提升內部管理服務水平。家庭服務企業要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提高服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不斷深化服務內涵,延伸服務領域,能夠用體制留人,環境留人,感情留人。再次,要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品牌建設(葉智校,2003)。家庭服務業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信譽,贏得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和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最后,服務企業要選準差異化經營的方向。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堅持連鎖經營理念,提高企業的專業化和規模化水平。

        (五)勞動合同化

        勞動合同在維護服務員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要針對家庭服務員流動性大、工作時間彈性強等特點,規范家庭服務企業與客戶及服務員的關系。要簽有完善的勞動合同(馬國華,2009)。另外,雇傭雙方應該平等協商,并對勞動的時間、條件、質量、工資報酬、權益保障、爭議處理等事項做出明確的規定,增強客戶、企業和服務員三方的信任,減少糾紛的發生。

        (六)發展持續化

        發展要有中長期目標,并且具有可持續性。發展家庭服務業不應該是權宜之計,應將其視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長久之策,納入到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規劃中(黃進,2004),使其具有發展的長久性。政府要提高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優化發展環境,加強基礎建設,給予和加大支持力度,實行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政府應以家庭服務的便利安全為重點,以規劃標準和必要的政策支持為保障,以家庭服務網絡中心建設為依托,積極培育品牌企業,大力推進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家庭服務業的發展規模、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家庭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毓楓,李晟.家政服務業的立法思考[J].社科縱橫,2005,20(5)

        2.李艷梅.規范家政服務業的有關思考[J].理論探索,2008(5)

        3.張珠銀.促進我國家政服務業和諧發展的對策研究[J].理論學習,2009(1)

        4.賈子倩,馬艷華.天津市家政服務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現代企業,2008(6)

        5.葉智校.家政服務業的發展與社區服務建設問題[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2)

        第6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 商業銀行金融租賃風險管理戰略聯盟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1770(2009)02-041-03

        一、金融租賃及其特征

        金融租賃,又稱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供貨人和租賃標的物的選擇,由出租人向供貨人購買租賃標的物,然后租給承租人使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金融租賃定義為“出租人在實質上將屬于資產所有權的一切風險和報酬轉移給承租人的一種租賃”。

        金融租賃具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租賃標的物由承租人決定,出租人出資購買并租賃給承租人使用;二是承租人負責檢查驗收制造商所提供的設備,出租人對該設備的質量與技術條件不向承租人做出擔保;三是出租人保留設備的所有權,承租人在租賃期間享有使用權,并負責租賃期間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四是租期結束后,承租人可以留購設備。

        金融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從1952年美國成立第一家金融租賃公司至今,金融租賃已成為發達國家企業更新設備的主要融資手段之一。由于金融租賃業務是基于真實資產買賣和使用發生的投融資服務,在經濟發展時期可以發揮融資功能,在經濟蕭條時期又可以發揮促銷功能。因而,在歷次金融風暴中金融租賃業都保持了穩定發展。而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美國金融租賃業仍保持了持續、穩健增長更是對其強大生命力的又一見證。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的SWOT分析

        資料顯示,日本的租賃滲透率為8%,德國的租賃滲透率為18%,OECD國家的租賃滲透率在15%-30%之間,而美國的租賃滲透率則達到30%左右且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而我國的租賃滲透率截止到2008年6月份僅為4%。我國租賃業務規模與GDP之比約為0.19%,全球排名僅列第48位。金融租賃的作用和意義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金融租賃是國際先進商業銀行重要的中間業務和利潤來源,被譽為“朝陽產業”。國際上許多知名的商業銀行,如花旗、匯豐、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均在金融租賃業占有一席之地。隨著銀監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的出臺,市場普遍認為,中國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08年底,國內已有工行、建行、民生、招商、交通、國開行等六家銀行成立了金融租賃公司(詳見下表)。興業、光大等銀行亦有計劃成立金融租賃公司。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不僅有利于提高其綜合競爭力,還將提高國內租賃機構的整體實力,并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租賃市場的格局。

        (一)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的優勢分析

        資金成本優勢。商業銀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除了注冊資本較一般租賃公司雄厚外,通常還能以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資金。相比而言,其他租賃公司在這方面遇到的困難會比較多。

        客戶資源與營銷網絡優勢。通過與分支機構的資源共享,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能夠比較容易地找到客戶資源,并鎖定目標客戶,有著明顯的客戶信息和營銷網絡優勢。

        風險管理優勢。金融租賃業務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較強,因而,成熟、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成為了金融租賃公司實現穩健經營的前提。銀行系租賃公司可以借助商業銀行現有的風險識別、分析和計量能力,幫助自身進行風險控制,較其他租賃公司而言,具有明顯的風險管理優勢。

        租后成本管理優勢。銀行系租賃公司的租后管理可以委托出資銀行的分支行進行,從而有效節約人、財、物等的成本。而其他租賃公司由于受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在客戶經營情況的及時跟蹤和租后服務的質量保證上具有一定劣勢。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的劣勢分析

        融資渠道狹窄。受監管政策限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目前不能從出資銀行獲得貸款,資金來源基本上只能依靠資本金;而根據《同業拆借管理辦法》“金融租賃公司在申請進入同業拆借市場前最近兩個年度必須連續盈利”的規定,銀行系新成立的租賃公司暫時并沒有同業拆借資格。狹窄的融資渠道使得國內商業銀行在一些大型租賃項目面前沒有任何資金優勢可言。

        人才儲備不足。金融租賃的業務領域相當復雜,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緊迫。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領域的專業技術和人才儲備都相當不足,不利于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做好業務拓展與風險控制。

        專業管理經驗缺乏。與大型廠商租賃如卡特比勒等相比,國內銀行系租賃公司對租賃標的物的專業熟悉程度和維修處理能力較弱,對租賃標的物的處理經驗較為缺乏。

        (三)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的機遇分析

        巨大的市場潛力為金融租賃業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據預測,如果稅法和監管法規能適應金融租賃業發展需要,我國2012年的金融租賃業務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巨大的市場潛在需求將為國內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帶來大好機遇。

        當前的金融危機為我國金融租賃業提供了發展機遇。一是金融危機情況下,銀行惜貸和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擴大了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合作的機遇;二是我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為我國金融租賃業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有利于銀行系金融租賃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金傳導渠道和投資平臺的功能,廣泛參與各種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三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出口貿易呈現持續萎縮態勢,而國際金融租賃業務有利于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四)我國商業銀行開展金融租賃業務的挑戰分析

        金融租賃有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如囿于作為債權法的性質所限,合同法無法解決涉及金融租賃物權、行業組織、監督管理等問題,物權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可能使租賃公司面臨喪失租賃物權的風險、對專屬物的規定限制了特定行業采用金融租賃方式融資等。再如,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所受到的監管遠比商務部管轄的外資租賃公司嚴格,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可能導致不公平競爭。另外,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了一些規范性文件,如稅收政策、外匯管理政策等,也影響到了我國銀行系金融租賃業務的發展壯大。

        外資金融租賃公司的威脅。外資金融租賃公司在華布局較早,在市場上占得了先機。如卡特比勒、通用電氣、西門子等廠商租賃公司依托母公司自有品牌產品,已經在國內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客戶群。而外資租賃公司豐富的操作經驗、相對較輕的稅負都為其市場競爭增添了砝碼。

        三、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的策略

        結合當前國內金融租賃的市場現狀,借鑒國際租賃業的發展經驗,筆者認為,為更好地促進國內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的發展,當前我們需要在國家政策法規、行業自律與企業管理上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一)完善國家有關政策法規

        1、逐步放寬融資渠道

        根據《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商業銀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資本凈額不得低于風險加權資產的8%,對全部關聯方的融資余額不得超過金融租賃公司資本凈額的50%,同業拆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金融租賃公司資本凈額的100%。這意味著銀行系租賃公司能夠得到來自股東的資金支持十分有限。而目前中國的租賃公司95%以上的資金來源于銀行。可見,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必須要走直接融資的道路,如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充分利用各個渠道的資金。

        2、加緊出臺和完善金融租賃相關法律法規

        在國際上,法律、會計、稅收和監管并稱為金融租賃業發展的四大支柱。雖然我國合同法、物權法、會計準則就金融租賃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金融租賃物權的原則、金融租賃交易中租賃物的確認與計量等進行了明確規定,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完善。要進一步借鑒國際經驗,完善金融租賃的法律法規環境,盡快審議頒布《金融租賃法》,厘清稅收關系,明確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在金融租賃交易形式中的適用。這是規范金融租賃交易主體行為、培育良好的市場交易環境、實施行業有效監管的前提與基礎。

        (二)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

        1、統一行業歸口管理主體

        目前市場上共有兩類金融租賃公司,一類由商務部批準籌建和管理,另一類由銀監會批準籌建和管理。這種多頭管理局面難免會在競爭、監管等問題上產生分歧,造成不公平競爭,對國內整個租賃行業的發展不利。因而,從政策上理順監管關系,統一行業歸口管理主體,為金融租賃業的規范運作、營造公平的監管環境刻不容緩。

        2、成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管理

        行業協會具有廣大企業利益的代表者和政府參謀助手的雙重身份,運轉科學、規范的行業協會有利于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創造平等的競爭條件。為加強國內金融租賃行業的自律、協調,促進國內金融租賃行業的自我管理,可以適時成立全國金融租賃行業協會。

        (三)強化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管理

        1、引進和培養復合型人才

        金融租賃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更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復合型人才是金融租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現代金融租賃的交易結構、法律關系相當復雜,需要既懂經濟、金融、法律、貿易、管理、稅收、會計等知識,又懂得租賃標的物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因而,國內銀行系租賃企業要想取得市場競爭優勢,首先必須要引進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2、堅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目前國內的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都將目標市場鎖定在航空、電力等大型設備行業。這種定位趨同的局面將使各銀行租賃企業很難在一些專業領域(如飛機租賃)贏得具有實質意義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回報,而且容易導致行業的惡性競爭。由于金融租賃公司提供的產品同質性較強,加上我國監管部門對金融產品創新的嚴格限制,現階段國內金融租賃公司謀求差異化發展道路的難度較大。但從長遠來看,各銀行系租賃公司一定要在發展中逐步細分市場,通過對目標客戶的深入分析,準確進行市場定位;同時,要結合產品創新,不斷探索自己擅長的業務領域,熟練把握所涉及領域的資產管理方法,通過精細的專業化,謀求差異化發展道路。如專注于中小企業設備租賃,不僅風險控制要求較低,而且對解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市場潛力不可小覷。

        3、強化防火墻與風險管理機制建設

        首先,要完善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公司治理。租賃公司與出資銀行要實行兩級公司治理,辦公場所、信息系統、人事、財務等都要實行嚴格隔離。同時還要嚴格監督和約束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與出資銀行之間的關聯交易。其次,風險管理水平高低是衡量金融租賃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關鍵。銀行系租賃公司要根據業務特性,對金融租賃業務面臨的技術、產業、政策等風險實施科學識別、分析、預警和管理。

        4、充分發揮行業戰略聯盟的作用

        飛機、船舶等造價較高的大型設備租賃業務對租賃公司的資金要求較高,僅靠一家租賃公司有時很難滿足一些大型項目的融資需求。建立銀行系金融租賃行業戰略聯盟并充分發揮聯盟的作用,不僅可以通過資金協同解決大型項目的融資需求,而且可以通過管理協同在項目投標、評審、租后管理等方面體現出優勢。此外,戰略聯盟還可以作為聯合主體向銀行申請貸款,共同參與同業資金拆借以及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擴大資金來源。

        參考文獻:

        1.石仁坪、王玨,今年交易額或超1400億元 中國金融租賃業快速發展,第一財經日報,A6版,2008.11.21

        2.石仁坪,被“妖魔化”的創新?第一財經日報,A6版.2008.11.13.

        3.張泰欣,劉明康:壯大航空租賃業有利于內外貿易平衡, 中國證券報,第2版,2007.9.14,

        4.張宇哲,銀行系租賃:掌聲背后的落寞,財經,2008(6),總第32期,P35-36

        5.周天玨,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發展障礙剖析,華北金融,2008(6),P53-55

        第7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作者簡介:樓小明(1972-),男,浙江東陽人,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城市建設學院教師;岳丹(1978-),女,湖北武漢人,湖北健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技術員。

        摘 要:通過對政府投資項目實施“代建制”的發展現狀及在隧道工程中推行“代建制”緊迫性的分析,研究了目前在隧道工程中推廣“代建制”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政府投資項目;項目管理;隧道工程;代建制

        隧道工程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內在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技術去實現,這就是項目管理。目前國際、國內高速公路的項目管理模式大都是業主自營管理即自行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業主聘請管理承包商模式。由于隧道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地質條件的相對復雜多變性,以及路線較長、技術復雜、涉及學科廣等特點,要求對項目管理應有相當數量的管理人員、相當高的技術水準、相當好的協調能力和相當全面的技術水平。因此,隧道工程項目應嘗試一種較為可行的方法:建設模式――“代建制”,即代建管理機構代行業主方委托的建設管理職責。

        1 “代建制”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逐步建立和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的不斷深入,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模式已由多位一體的投、建、管和用模式,逐漸轉化為投、建、管和用職能分離模式。如何更好地改革政府投資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各地、各級政府關注的一個焦點。各行各業,根據自身特點,結合自己發展的需要,研究或提出了在部分政府投資項目中試行“代建制”的改革方案。

        “代建制”是世界上一種比較先進的項目管理方式,“代建制”中的“代”字,在法律上可理解為“代行”,而非“”。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是“人在權限內,以被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人對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由政府選擇有資質的項目管理公司,作為項目代建人,全權負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組織管理,促使政府投資工程的投資、建設、管理和使用職能分離,通過專業化項目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國內一些省市如北京、上海、廣東和福建等相繼對政府投資項目試點推行“代建制”,成效顯著,而且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經驗。通過“代建制”,實現專業化建設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這是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一種創新。結合各地試點的成功經驗,國務院于2004年7月16日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改進建設實施方式”,“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建設實施,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竣工驗收后移交給使用單位”,加快了我國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實施“代建制”的步伐。2004年11月16日建設部又出臺了規范性文件《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行辦法》,使得“代建制”這一特定的項目管理模式的具體操作有了一定的規范依據。隨著政府投資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化,“代建制”作為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的管理方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實行“代建制”的體制和時機也日趨成熟,可以預見,“代建制”即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

        2 “代建制”在隧道工程建設中的緊迫性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交通需求不斷增長,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為解決交通擁擠,加速區域經濟發展,全國各地隧道工程正在逐步規劃和大量建設,其中包括公路、鐵路隧道和城市地鐵隧道等。如此大的建設規模和隧道工程自身的復雜性,使隧道項目管理模式改革與公路、鐵路等投融資體制改革一樣凸顯其重要性,推行隧道工程“代建制”逐漸擺上了有關各方的議事日程。

        2.1 推行隧道工程“代建制”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是項目公益化屬性的需要

        2004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改進建設實施方式,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建設實施,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竣工驗收后移交給使用單位。隧道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項目,其投資主要以政府為主,不同程度地承擔著公益。所以,對于其工程項目,需要推行“代建制”。

        2.2 推行“代建制”是促進項目法人責任制落實的需要

        1996年,國家計委就制定頒發了關于實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的暫行規定,要求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必須組建項目法人。按照這一思路,包括隧道工程在內的各個基礎建設行業,都在積極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然而,政府工程推行的項目法人責任制面臨很多問題。如:由于項目投資主要源于政府,項目法人自我積累資金能力和向外部融資能力有限,法人行為深受政府影響,無法自主經營、決策,等等。所以,多數的項目法人深陷于項目的具體組織,而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債務償還和資產的保值、增值等職能反而轉嫁于政府。

        這種情況下導致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十分困難。這就要求在推行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的過程中,必須按照投、建、管、用相分離的指導思想,推行“代建制”,明確各方職責。基本框架就是通過政府、業主、項目管理企業、承建商、使用單位(運營單位)等五大主體進行政府投資工程的建設管理,它們之間的主要關系是:政府組建法人作為項目業主,并負責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市場進行監管;業主招標選擇項目管理企業,并負責投融資和建設資金管理;項目管理企業負責建設管理,并接受政府和業主的監管;承建商按合同負責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材料采購等,接受項目管理企業管理;使用單位(運營單位)最終使用(運營)竣工后的項目,并在使用過程中接受政府和業主監管。

        顯然,“代建制”能夠解決多年來政府部門在政府投資工程中角色和責任不明確的難題,是實現“投、建、管、用”職能分離的關鍵,是確保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真正落實的有力措施。

        3 在隧道工程建設中推行“代建制”的優勢

        3.1 可使項目決策更加科學合理

        使用單位將前期工作委托代建單位通過選擇專業咨詢機構完成,而非自己決策,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不僅需達到國家規定的相關深度要求,更重要的是必須滿足項目后續工作的需要。前期決策階段所確定的建設內容、規模、標準及投資,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改動,使得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得到切實體現。同時,政府需根據合同約定,按照項目進度撥付工程款,因此,政府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項目資金的籌措和使用計劃,排出項目重要性順序,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從而可改變當前因政府實施項目過多而產生的負債建設、拖欠工程款等不良現狀。

        3.2 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過招標選擇的代建單位往往是專業從事項目投資建設管理的咨詢機構,它們擁有大批專業人員,具有豐富的項目建設管理知識和經驗,熟悉整個建設流程。委托這樣的機構代行業主職能,對項目進行管理,能夠在項目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通過制訂全程項目實施計劃,設計風險預案,協調參建單位關系,合理安排工作,能極大地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用單位也可從盲目、煩瑣的項目管理業務中超脫出來,將精力更多的放到本職工作上去。

        3.3 可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

        “代建制”采用多道環節的招標采購,競爭充分,無論是投標代建的單位還是投標前期咨詢、施工或設備材料供應的單位,將會盡其所能,以合理的報價提供優質的技術方案、服務和產品,這不僅有利于降低項目總成本,還能起到優化項目的作用

        3.4 可使項目控制得到真正落實

        “代建制”為政府投資項目引入嚴格的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法制建設機制,在滿足項目功能的前提下,項目的投資、質量和進度要求。在使用單位與代建單位的委托合同中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改動;代建單位將全心全意做好項目控制工作,使用單位則側重于監督合同的執行和代建單位的工作情況,對項目的實施一般不能無故干涉。

        3.5 有利于遏制腐敗

        “代建制”的實行將打破現行政府投資體制中投資、建設、管理和使用四位一體的模式,使各環節彼此分離、互相制約;使用單位不再具體介入項目前期服務、建設施工及材料設備采購等環節的招標定標活動,代建單位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進行招標和定標,這將有利于遏制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腐敗現象的發生。

        3.6 政府對項目的監管更加規范有力

        “代建制”下政府主要以合同管理為中心,運用法律手段,制衡各方。同時,項目審批部門根據國家政策審批項目的建設內容、投資、規模和標準,并下達項目建設汁劃和資金使用計劃。財政部門將政府資金集中起來,根據發展改革部門下達的資金使用計劃直接撥付給代建單位。發展改革、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運用審計、監察等手段,對項目進行強力有效的外部監督。

        4 在隧道工程建設中推行“代建制”尚存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在隧道工程建設中推行“代建制”,尚存較多的問題,如代建單位由指定委托產生,與招標產生相比代建單位缺乏提高自身競爭實力、贏得信譽的激勵作用;沒有簽訂代建合同,缺乏對項目管理中投資、安全、質量、進度等方面的量化考核;代建單位的技術力量、資金實力、資質水平不能滿足“代建制”的需要。所以,隧道工程推行“代建制”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4.1 應盡快出臺強制推行“代建制”的相關行業法規和辦法

        由于改革涉及到權力的重新劃分和調整,不可避免地觸及到一些部門和人員的利益,“代建制”在實際推行中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和阻力,甚至很多地區根本無法實施。而“代建制”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必須依賴于一套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運作模式和管理辦法。因此,要使這項改革順利進行,必須加強政府主導作用,制訂相關法規,提供政策環境,予以強制推行。隧道工程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行業,也應著手調查研究,綜合各地做法,盡快出臺“代建制”的行業管理辦法。

        4.2 加快建設管理市場的形成步伐

        隧道工程建設項目一般屬于線形工程,具有項目專業構成復雜、點多線長、施工過程多的特點,在涉及運營安全時,需要與運營單位進行大量的協調配合工作。所以,隧道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難點。在新一輪的隧道工程建設即將來臨之際,各方應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快建設管理市場的改革和市場的形成。

        4.3 大力發展隧道工程代建企業

        積極推行工程項目管理,培育專門的工程項目管理公司,是深化我國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重要措施。針對目前隧道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力量分散、技術力量薄弱等各種問題,應加強整合,按要求組建新的項目管理公司,使其具備同時承擔多個項目管理的技術力量和資質水平,具備承擔項目管理風險的經濟實力,具備市場競爭意識和自我生存能力。

        4.4 要借鑒各省市行業“代建制”的試點經驗

        要借鑒各省市行業“代建制”的試點經驗,編制隧道工程項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的標準合同文本,制定“代建制”收費標準和辦法,量化對項目管理效果的考核。

        面對未來極為廣闊的建設管理市場和嚴格的政策要求,各個單位應著眼未來,未雨綢繆,大力引進技術人才,提升技術實力和資質水平,完善人員的執業資格,從人才、資金、技術、建設理念、項目管理等各方面早做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激烈競爭,提前占領市場一席,謀求轉型、生存、發展、壯大的機會。

        參考文獻

        [1]Senjuntichai T,Rajapakse R K N D.Tranisent response of a circular cavity in a poroelastic medium[Int.J.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1993(17).

        [2]劉云生,宋宗宇.民法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

        第8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根據中國商業連鎖協會的定義,對其表述為:特許人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包括服務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業技術、經營模式等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特許人使用,受許人按合同規定在特許人統一的業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特許人支付相應的費用。

        特許經營是一種知識產權的總體轉讓,不僅包括專利、商標等工業產權的轉讓,也包括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等專有技術的轉讓,這種知識產權是一種較容易讓人接受的無形資產也是一種最不容易被人模仿的無形資產,并且不受資金、地域、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因此自從特許經營在美國發起后,迅速在全球范圍內發展。

        特許經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企業集團,但在中國的發展卻遭受挫折。全球最大的特許經營集團——美國騰勝酒店旗下的“速8”在中國遭遇詬病,要將特許經營轉為直銷;沃爾瑪自1996年進入中國后,十年仍處于虧損狀態;特許經營中的虛假宣傳,利用特許經營詐取資金的現象;“僖加”案件……這些不能不說明特許經營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定的障礙。深入探析特許經營模式在中國的障礙,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已是當務之急。

        一、中國特許經營的現狀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相關承諾,2005年初,中國取消了對外資特許經營的所有限制性規定。隨后商務部出臺了從2005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實施促使外資加快進軍中國特許經營市場。中國目前特許經營的現狀可用“熱火朝天”來形容:

        與其他經營模式比較而言,特許經營具有風險低、發展快、入行容易等特點,因此備受商界的推崇。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特許經營已在全球塑造了麥當勞、Mailbox、肯德基等知名品牌。在歐美國家有七成以上的商業企業是以特許加盟的模式運作和管理的。現在的中國,民間投資資金急速膨脹,大眾消費能力的日益提高,促使特許經營得以快速發展,正是投資者進入市場的好時機。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可以有效形成巨大的營銷網絡,其經營涉及眾多領域。近年來,特許經營在我國的餐飲、零售、清洗、家政、汽車維護、教育培訓等多個領域迅速的發展起來。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03年底,我國特許經營體系總數已達到1900個,已成為世界上特許經營體系最多的國家。2003年特許經營體系數量比上年增長了58.3%,是2000年的3.6倍。

        二、特許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民法律意識淡薄,法律法規不健全

        特許經營是法制社會的產物,它的運行是以特許人授予他人經營權為前提,以雙方按合同規定條約維系特許經營為準則,以嚴格界定雙方利益,實現雙贏為目的的法治行為。而我國由于法制建設時間不長,加上幾千年人治文化的影響,國民普遍缺乏法律意識,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的認識。這種對知識產權認識的盲區,導致一系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模仿甚至直接假冒知名特許經營店;加盟商違反特許經營協議的有關規定,私自在店內經銷假冒偽劣產品;特許者只注重加盟商數量的擴張和收取加盟費,忽視維護特許經營系統的形象和聲譽。

        法律的保障是特許經營健康發展的條件。目前我國關于特許經營的法規只有商務部在2005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對特許經營的法律關系的調整還主要依賴于其他民、商法的補充應用。適用或類推的法律有:《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民法通則》、《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工商企業登記條例》等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政府部門的有關規章在肯定了特許經營的合法性,對特許經營的發展、規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仍然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些法律中的有些條款是與特許經營不相適應的:連鎖店字號登記問題、總店指定供貨問題、限制價格、限制加盟店在合同期滿后繼續使用總店經營技巧、限制加盟店在合同期滿后從事與總店產生競爭的業務問題等等的都沒有很好的用法律來規避。

        (二)特許經營管理系統不夠完善

        特許經營是一種知識產權的總體轉讓,不僅包括專利、商標等工業產權的轉讓,也包括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等專有技術的轉讓。

        授許者按照特許經營合同的規定,要求各加盟者嚴格按照總部的作業規范進行操作。但是有些加盟者一旦熟悉整個商店的運作之后,就會認為總部的若干作業規定不盡合理,如果是基于善意而向總部提出,總部也會樂于接受。但如果是自作主張就會出現問題。特別是在銷售的商品在自家店內加工制造的情況下,如果是改變制造的方法,或是更改加工的時間,或是調換作業的順序,以致總部的種種規定都不予在意或不予執行,那么加盟店實際上已失去了總部的支援,成為孤軍奮戰了。

        總部的種種作業規定,一定有其強勢特色,擅自更改就喪失了它的特色,尤其品質方面更是如此。品質一旦不穩定,特色一旦喪失,顧客是很敏感的,慢慢地就會遠離而去。全球最大的經濟型酒店“速8”特許加盟的經營模式在中國開始遭受詬病不能不說是一個前車之鑒。按照“速8”的做法,其每家店提供的服務并不完全統一。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天瑞“速8”酒店是“速8”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家加盟店,這里標準間價格是388元。而位于蘇州的金瀚林“速8”酒店,標準間價格僅為168元。在國內同行看來,各店之間的質量、服務和價格不統一,是加盟店的大忌。

        (三)加盟者加盟動機偏頗,短期行為嚴重

        以日本的摩斯漢堡(mosburger)為例,日本人相當自豪其95%的高成功率,但即使如此,也表示有5%的失敗率。該公司從一年間的1000位加盟應征者中嚴加挑選,最后締結契約的僅是其中的5%,即50人。盡管這50人具備了強烈的創業意愿,和總公司具有同樣的經營理念,最后的結果也有5%的不成功率。

        從國外眾多失敗的案例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失敗原因還是加盟動機偏頗。認為加盟,就可以躺著什么也不干,一切由總部來管理。連鎖總部是擁有若干的成功實例,但其他地區經營成功的例子,并不表示在本地由你和總部經營就會成功。總部和加盟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業體,總部提供(銷售)的,只是一套加盟營運組合,加盟者必須按照它的經驗和指導,按部就班而切實地去執行,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換句話說,該加盟可能獲得成功,加盟者和總部均需付出努力,即使總部所提供的加盟營運組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盡管總部努力在發揮指導、督促的功效,假若你不作相對的投入,那最后就只有站到失敗者的隊列中了。

        至于總部,其努力扶持你成功,固然是基于加盟契約;但另一方面,你的成功也代表了它的成功,除了你可幫其促銷產品拓展市場外,也有利于招募新的投資加盟者。所以你(加盟后)和連鎖總部固然是兩個不敗事業體,但是在某種意義來說,卻又是“命運共同體”。

        作為商業行為,投資匯報始終是加盟者最關心的問題。特許經營是“借牌生財”,投資風險遠比獨自創業低。不僅如此,部分總部還打出投資匯報期為三個月的廣告來吸引加盟者。所以加盟者就盲目的認為特許經營只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就目前中國特許經營的現狀來看,特許經營加盟的合約的期限和都很短,一般只5~10年,這一方面顯示出受許人對特許經營事業沒有足夠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特許人在對特許經營事業的發展缺乏中長期的規劃。這種功利主義的短期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國特許經營的健康發展。

        三、特許經營在發展中的應對策略

        (一)完善特許經營法律體系

        特許經營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推廣和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政策環境,制定和完善特許經營有關法律制度,是維護加盟雙方合法權利、特許經營正常發展的有力保證。美國有段時間曾出現一些不法之徒打著特許經營旗號詐取加盟金的事例,直到1971年出臺《連鎖加盟法》和《連鎖店統一加盟需知》后,這些不法行為才得以制約。

        中國在發展特許經營實踐中應吸取教訓,中國商務部頒布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對開展特許經營資格的審核、特許經營的信息披露、特許者與加盟者的權力義務規定、特許經營的基本方式、特許經營的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與特許經營相關的工商登記、財務、稅收等方面做了明確的法律規定,已在一定程度上對特許經營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具體實施的時候,還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特許經營地方性法規和管理制度,如《特許經營規范標準》、《特許經營檢查驗收制度》等,并不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使特許經營監督納入法制和有序軌道。

        (二)成立特許經營協會,加強特許經營規范化運作

        第9篇:家政行業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逆向物流;理論研究;應用研究

        Abstract: Reverse logistic has been a hot topic these years an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or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harsh for almost all the industries all around the wor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the theary knowledge about reverse logistic from oversea and mainland. At the same time made some deep research about the logistic field and academic field of reverse logistic.

        Key words: reverse logistic; network design; practical research

        1國外文獻綜述

        1.1學術研究

        國際學術界和企業實踐對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視也是近10年的事情。逆向物流最早被提出是在1992年,Stock經過研究,提出了逆向物流領域與商業和社會的相關性,在給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逆向物流的定義,從這個時候起逆向物流這個詞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998年,美國逆向物流執行委員會的主任Rogers博士和TibbenLembke博士出版了第一本逆向物流著作(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這本著作主要從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逆向物流管理、逆向處理和二手市場、逆向物流及其環境、企業逆向物流、行業逆向物流和未來發展趨勢七個方面進行研究,對逆向物流的研究比較全面,如文獻[2]。在1992年到1998年期間,一些學者對逆向物流的數量模型、回收網絡、逆向物流的價值等方面進行了研究。20世紀9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就開始在逆向物流領域進行實踐,如IBM、通用、微軟、Estee Launder等知名企業紛紛投資建立逆向物流體系。各大企業的介入推動了逆向物流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各國的政府部門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制企業對逆向回流物品負責,如歐盟、日本等國家。到21世紀初,逆向物流的研究上升到戰略層面,學術上的研究也開始細化,涉及各個行業的各個方面,對電子設備和計算機的逆向系統進行研究;構建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服務的逆向物流處理模型;對逆向物流的庫存、成本最小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逆向物流的實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一些物流公司已經成功地進入逆向物流領域,逆向物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一些學者開始研究顧客的逆向行為;逆向物流與供應鏈的關系;逆向物流系統,第三方的逆向物流公司如Xelus公司開發出了專門的逆向物流管理軟件以更好的為客戶服務,公司的客戶包括Cisco,Dell,Siemens等知名的大公司。但是,一方面定量分析中嚴格的約束使得理論與實踐的某些方面脫節,另一方面逆向物流的提出僅有10余年,回收處理技術不成熟,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并成功的例子較少,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文章僅限于靜態的單一產品的研究,對于多計劃期的動態情況和多產品類型的情況涉及較少。

        1.2世界各國與逆向物流有關的立法

        這一方面起到突出作用的是歐盟各國。歐盟在1993年提出了“制造商責任制”,即制造商要對本企業生命周期末端產品的處理負責。到1997年7月,歐盟頒布涵蓋所有電子電器廢棄物的新法令草案(第一稿),次年7月頒布了廢舊電子電器設備法草案(第二稿),接著又在1999年7月頒布該草案的第三稿。歐盟于1998年7月頒布了《廢舊電子電器回收法》,要求電子產品的生產者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包括電腦、移動電話、電視機、電冰箱等在內的電子廢棄物。2001年的5月歐盟環保委員會制定了歐盟地區的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標準,規定電子生產者必須最少回收90%的廢棄電冰箱及洗衣機,在個人電腦方面的回收比率要達到70%。

        歐盟在其2003年2月13日的官方公報中了《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兩指令”于2004年8月13日轉換為正式法律,2005年8月13日正式實施《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2006年7月1日正式實施《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

        WEEE指令要求生產商(包括進口商和經銷商)負責回收、處理進入歐盟市場的廢棄的電器和電子產品,并在此后對投放市場的電器和電子產品上加貼回收標志。WEEE指令要求產品的設計有利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及其部件的分解和回收,并要求產品不得有妨礙再利用的設計,同時對WEEE的分類收集、處理、回收率、循環利用率、回收處理資金、應提供給使用者的信息等均做出了規定。在WEEE的基礎上,歐盟認為即使對廢棄設備進行了收集和回收,有害物質還是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存在危險,因此又補充了ROHS指令,與WEEE指令并行。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器和電子產品不得含有鉛、汞、福等6種有害物質,對每種物質的最大濃度值也做了規定。歐盟將電子產品分為10類,并按照產品的類型分別規定了具體的回收率和再利用指標,如表1所示。

        此外,美國于1976年,頒布了《資源保護回收法》;德國頒布了《循環經濟和避免廢棄物法案》;日本己經制定并實施了《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新廢棄物處理法》、《家用電器再生利用法》、《容器包裝循環使用法》等等。

        2國內文獻綜述

        2.1學術研究

        國內在逆向物流方面的研究比較晚,對于國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逆向物流網絡設計研究主要研究逆向物流的網絡結構特征及模型的構建。(2)庫存控制與管理研究,討論如何高效且經濟地處理回收產品的相關庫存管理。(3)預測與決策技術在逆向物流中的有效應用研究,討論了預測與決策技術對逆向物流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復雜性等因素的有效處理。(4)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研究,分析了逆向物流系統的結構特征,建立了逆向物流系統的體系。

        但是對于逆向物流的網絡設計一般還只局限于確定型的恢復設施定位模型,而來自供給和需求的不確定性只是有具體情景和參數分析說明,而且模型大都從靜態、單一階段的角度考慮,動態多階段的閉環網絡設計才剛剛起步。系統方面的研究重點都集中在系統的組織結構(如成員的功能、成員的選擇及選址定位),而對系統的信息結構(包括信息的類型和特征、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策略)、研究方法、數學建模和決策結構(包括決策機制、契約合同的訂立、決策權力的調配以及利潤的分配)則研究較少。

        因此,如何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降低逆向物流系統中的不確定性,建立新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促進逆向物流在供應鏈企業成員間的合理流動,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使逆向物流系統結構的研究出現了新的動向。

        2.2我國與逆向物流有關立法

        2.2.1《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于2004年3月15日,頒布了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共同制定的,于2004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該規定拉開了中國產品召回的序幕。

        2.2.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對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的處理提出了規定,其中有三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點,確立生產者,延伸責任制,主要是要求生產者不但要生產,還要承擔回收。這種法律條款的規定,就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生產、銷售、回收的一整套體系。第二點,對于處置危險廢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最主要是由環境主管部門利用許可制度進行規范。第三點,對產生嚴重污染環境的工業固體廢物、設備將限期淘汰,就是像食品的保質期一樣,時間是規定好了,大家都要遵守,過了時間就不能使用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固體的有關設備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因為我國以前一般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領域有一定的規定,但這個方面還是空白的。

        2.2.3《廢棄機電產品集中拆解利用處置區環境保護技術規范》。于2005年9月1日實施,該規范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節約能源,防止廢棄機電產品拆解、利用和處置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規范廢棄機電產品集中拆解利用處置區的建設。

        2.2.4《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于2007年3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管理辦法》,從3月1日起生產的電子信息產品將被強制加貼一個醒目的環保志標。這也意味著國內市場上的1 800余種電子信息產品,必須貼標志或在產品說明書中注明產品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名稱、含量、環保使用期限,以及在廢棄時可否回收利用等信息。消費者通過閱讀上述標志將會對產品材質一目了然。制定《管理辦法》的目的和意義有五個方面:(1)將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作為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處理再利用工作的基礎性工作,體現“污染防治,預防在先”環境保護原則,落實“從源頭抓起”的工作思路;(2)將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納入行業管理,法制化;(3)實現有毒有害物質在電子信息產品中的替代或減量化,保護環境,節約資源;(4)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確保電子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5)積極應對歐盟兩指令。《管理辦法》的實施力爭使我們的行業標準具有“高起點、與國際標準看齊”的特點,使得其在將來可以順利地轉換為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

        2.2.5《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該條將于近期實施。這項條例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一個就是規范企業,一個是規范消費者。規范企業就是讓企業必須有處理廢舊家電的責任。規范消費者,就是消費者有義務交出廢舊家電。這個管理條例有很大的意義,它建立了電子垃圾處理體系,使這個體系有法可依,有規可循,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我們電子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能夠進行對等貿易,有助于我國的電子電氣產品出口,增強了他們的競爭力。這個管理條例首先把北京作為試點,然后逐步向全國推廣,青島和浙江也進行了試點。

        從對比中可以看出,應對歐盟各國的“綠色壁壘”,我國在廢棄物處理和環境保護立法方面正在逐步的加強,相關法規在逐步完善,涉及面也比較大。國家嚴格的環境立法和生產者責任的加大,會迫使制造企業更加重視產品的回收和逆向物流問題。

        2.3逆向物流的驅動因素

        2.3.1國家的環境立法。環境的立法是企業關注逆向物流的主要因素。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資源的日益枯竭,制造企業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品對環境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國家政府部門開始制定相關的法規來制止環境的惡化,要求企業對污染環境、資源浪費的廢舊產品進行處理,控制對人體有害原材料的使用等等。這些政策法規促使企業以“循環使用”來代替“一次性使用”。在逆向物流發展初期,可以說企業是不情愿進入逆向物流領域的。

        2.3.2經濟效益。企業在管理逆向物流的過程中,發現了逆向物流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加入逆向物流領域。比如,電子廢棄物中存在著大量的貴金屬,如金、銀、銅、錫、鉻、鉑、鈀以及塑料、玻璃等可再生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降低成本。丹麥研究人員分析結果顯示,通常在一噸回收的電路板中,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90磅鐵,65磅鉛。通過合適的設備和處理工藝,就可以經濟環保地得到這些資源,僅1磅黃金的價值就超過6 000美元。國際資源再生委員會通過對報廢電子產品的回收和處理進行調研后發現與從礦石中提煉同樣數量的金屬、生產同樣數量的元器件相比,拆解廢舊電器所需要的耗能、耗材、環境治理成本都要低幾十倍,廢品的買入價格與拆解后的售價相比,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2.3.3社會效益。電子商務和網絡直銷的發展帶來了居高不下的退貨率和消費者日益高漲的“無理由退貨”的呼聲,也迫使企業關注逆向物流。隨著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能源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瓶頸,于是人們將對能源的關注目光轉向極具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對產品的逆向物流能夠反映社會發展進程中綠色環保的呼聲,從而有助于其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比如,美國柯達公司對一次性相機實施逆向物流已有10多年的歷史,至今己回收了3.1億臺一次性照相機。

        參考文獻

        [1] 岳輝,陳宇. 第三方逆向物流決策研究[J]. 物流技術,2004(6):38-40.

        [2] 董蕊. 供應鏈管理與逆向物流立法研究策劃[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一本精品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